第781章 :相比
“再来,王妃是也有用葡萄弄干果子的,叫葡萄干,味道还不错,不过有点儿粘牙,做在面包里面也有丝丝的甜味,价钱尚可,王妃说若是夏天的时候做刨冰,当是味道更佳,可惜蓬莱冬天没有冰,夏天更不可能有冰,只能在北边才有。”银钏说到这里有点儿遗憾。
葡萄干面包在味滋屋早就有了,不过是受欢迎的程度远比上奶茶,没有那般出彩。
王妃对葡萄酒的期待很高,相信不会因为这一次没有酿好就放弃吧。
段毅成没想到一个酿酒的果子还能有这么多的食用办法,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还有不少的用途,王妃为了赚钱也是煞费苦心。
“王妃的点子就是多,只是这酒确实味道一般,难道道果子酿酒还能有多好喝?”段毅刚对这酒里面的酸味还真是不敢苟同。
他比兄长更加喜欢喝酒,味道也自然追求更高。
段毅成倒是没有太大的感觉,不过弟弟不喜欢喝的酒,他也不喜欢,遗憾了自己带回来的时候还有那么点小兴奋了。
银钏为王妃辩解道:“这是开始酿造的酒,总会有些不如意,但不反复尝试又怎么知道会不会成功?”
王妃又不是万能的,赚钱的买卖多是人想出来的,但是想出来之后能不能赚钱也是个未知数。
有的一次就能赚钱,有的则要改进几次才能有不错的效果,有的根本行不通。
但是不试试,谁知道行不行?
外面看王妃就是个传奇一般的财神婆,她却是知道的,王妃也是经历了不少的失败尝试的,不过是王妃赚的钱比较多,失败与成功相比比较少,大伙就自动忽略了罢了。
段家兄弟听她这么一说,也是很认同的。
这认同也是慢慢转变的,想当初刚知道王爷跟着一个农女到处经商赚钱糊口,不知道下巴掉在地上有多响,只觉得他们玉树临风的王爷就这么运气不好的被一个乡下女子给糟蹋了。
京城想要嫁给齐王的贵女那么多,王爷都没看上,怎么可能看上一个区区农女?还心甘情愿的跟在人家身后像个……小奶狗。
开始以为是王爷脑子坏了,后来相处久了王爷是真看上还是假看上,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明白。
再说了,王妃连王爷都能收服,收服他们这几个手下又算什么?
“若非是有王妃,其实王府……以前也是挺穷的。”段毅成看着满桌子的酒菜,忍不住又感慨了一句。
京城的齐王府很大,至少面积很大,但是就里面的家丁与布置,银钏有理由相信,以前的齐王府确实不是有钱人家的地。
感觉与长宁郡主府相比,堂堂王府还是空有其表,缺乏实用。
郡主府现在变成了美食城,可是个生金的地方。
相比齐王府,因为是王府,就只能是王府,诺大的一个宅子在那里摆着,啥用处也没有,就是告诉京城的百姓有一座齐王府而已,还得花钱雇人看护打扫。
第782章 :良心不会痛
偏偏齐王也是个体恤下面将士的主子,皇上的封赏都一层层的分了下去,若是因功战死的,还会另外给一笔银子体恤。
体恤下面是个好头,但是偏偏不善经营,赚的钱没有花得多,自己又没留多少家底,能不穷吧?
一个王府过节的时候吃不上满碗的肉,说出去都没人信。
不过感慨是一回事,忠心是另外一回事,兄弟两的内心清明,没有齐王,就没有他们,对主子的忠心那是不会有半点的动摇。
当真要说齐王是个好主子,那还真的有点昧着良心了,这不是兄弟两家里穷快饿死了齐王府有饭吃吗?
到了齐王府发现要持续有饭吃还需要去做点山匪强盗的兼职才能吃饱,也是颠覆了大伙的想象。
这也许就是老人们所说的技多不压身吧。
话题扯开了,兄弟两又说去王府每天各种极限的操练,“那时候真觉得自己会熬不下去,不是饿死,就是累死,后来发现自己还挺本事的——呵呵呵——”
“其实练武练兵的时候都不算苦,只要饿不死,哪里不要吃苦?就是精神打击太大了。”
“精神打击?什么精神打击?”银钏给自己男人夹了一块肉。
“你想想,我们兄弟在一般人面前不说人中龙凤,那也是拔尖称强的,但是在齐王面前,就是整个不值一提的小样,搞得练武练兵吃了那么多苦,却发挥不出啥用处。”酒上头了,说起当年的事情也是掏心窝般的发泄了。
困难的事情,王爷处理。
危险的事情,王爷当先。
麻烦的事情,王爷搞定。
他们……就是充个人数,嗯,充人数做跑腿也是有用的,不过见识了王妃的人形板之后,觉得也没什么用了。
若是不想报答主子也就罢了,他们都想啊,但是主子优秀得那是一点机会都不给。
银钏翻了个小白眼,说得这么好听,主子受罚了,一个个这么高兴,良心不会痛吗?
不痛。
不但不痛,心情还贼好。
段毅成酒气上头,“这是王爷找到了好归宿,以前睡能让他服个软?现在王妃一瞪眼他就软了,可不是因为,那个,那个——”
“有安心的家了。”段毅刚帮他接下句道。
第二天刘阳风尘仆仆的过来,段毅成又兴奋的把王爷的遭遇给说了一遍。“你还别不信,人还在柴房里带着呢。”
刘阳与林不归现在在白沙洲占山为王,明面上是做草寇,暗中却是在打听各路消息。
前几天,终于从白沙洲跑了出来,悄悄的到了蓬莱。
本是想先向主子汇报的,但是听说主子被关柴房了,见不到人。
刘阳的第一感觉是主子被“软禁”了,王府保不齐出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大事,所以迅速的来找段家兄弟商量对策。
对策还没开始,就先听了八卦。
没想到他的心提得太高了,半天都没敢相信,王爷脑子受伤前的模样就不说了,就说前几个月还带着他们去打劫。
第783章 :蜀王的赈灾
雷厉风行、果敢杀伐的狠厉,将军能干,土匪能当,做什么都没有怕的王爷,居然真被王妃给收拾去了柴房。
不是他瞧不起王妃,而是王妃连个飞林投石都丢不好,功夫与王爷比差太远了。
看来王妃说的,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靠武力来解决是真的,王妃靠的是个人魄力。
既然不是软禁,夫妻间拌嘴,他们这些外人也管不上,那就先吃个饭再说,兄弟在外面受苦了,自然要好酒好菜的招待。
酒也是齐王府送的酒,但不是葡萄酒,而是家常自己酿的酒。
倒进碗里,刘阳瞧那酒的颜色,橙亮透清,香味也是醇厚扑鼻,顿时知道酒好。
“还是蓬莱这边的日子好,你们说这白沙洲也是江南七州之一,还有朝廷的粮仓,不过是发了场大水,日子就过得跟个……难民一样……”刘阳一边吃喝,一边吐槽。
来蓬莱前做了思想建设要吃苦的,没想到在蓬莱的人吃好喝好,倒是他去了富饶的白沙洲反而吃的没那么好。
土匪窝虽然不缺粮食,但他们又不是真的土匪,又不能去打家劫舍什么的,齐王府也不可能送粮食去,坐吃山空打劫了两次贪官也多是银子少有粮食。
再说了,有饭吃就行了?没有酒,没有肉的,用王妃的话来说,就是生活倒退了数年。
“江南七州乃是富庶之地,如今都是推行两季高产稻种,白沙洲就算是遭遇水患,也不至于两季稻子都颗粒无收,再说也该有点底蕴吧?”银钏没有去过白沙洲,在旁边听着也觉得不对。
简阳府与白沙洲相邻,她在简阳府的时候,也是听说了不少白沙洲的传闻,与简阳府相比,白沙洲以前相对更加的富裕几分。
不过简阳府率先推行高产稻,这几年倒是好了去。
但也不至于向刘阳说得这般,灾民遍地,过年都没米下锅,简直就跟战乱的弋阳府有得一拼了。
“皇上不是还派了蜀王赈灾吗?”段毅成也觉得有点儿奇怪,他们走的时候就已经放过几次粮了,就算是后面洪水泛滥,也不至于此。
刘阳意味深长的一笑。
段毅成问道:“难道蜀王没有去?”
“去,自然是去了,不过去的时候带的物资是朝廷的,回去的时候带的东西就是蜀王府的了。”
银钏瞪大了眼睛,“蜀王连赈灾物资都敢贪墨?”
“没办法,齐王府穷,蜀王府也穷,蜀王赈灾可是让地方的官吏与他身边的宠信都富裕了一把。”刘阳说得更加意味深长。
皇帝的位置谁不想要?
尤其是皇帝现在还在壮年,太子能不能换都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都是皇子,谁不想争?
蜀王出生晚几年,既没有太子的威望,也没有纪王的后台,就凭着亲娘还算是年轻做了妃子得皇上的一些宠爱。
在加上在战事上光芒四射的齐王,让他这一点点的资历让他在京城只能做一个寂寂无名之徒。
第784章 :鹬蚌为何不争
可是蜀王的抱负不在那一点啊,他想寻求机会,想当年,他父皇,如今的皇帝就不是几个兄弟之间出色的那位。
甚至可以说,除了楚王,他父皇是最不出色的那一位,无论是才能还是后台都还不如现在的自己,了不起就是曾经有宋国公府做岳丈而已。
后来宋国公府都垮了,全靠前面的几位皇子争夺激励,数败具伤,才让他有机会坐上如今的位置。
父皇能登上这皇位,他觉得自己也可以。
皇帝绝没想到自己的登基能让后世每一个皇子都觉得自己有做皇帝的可能,当然,他也不会去抹杀这种可能。
机会要么创造,要么等待,他没能力创造机会,就只能等啊。
等前面几个皇兄争得头破血流了,自己再来坐收渔翁之利。
愿望很美好,现实却也是另外一番美好——到目前为止,他的几位皇兄还是比较友善的相处的。
齐王摔坏了脑子又中毒,人气高、能力强,以前拥护的人还不少,完全有实力与太子一较高下。
却整天“王妃长、王妃短、王妃说得对”,生怕自己那张俊颜有损,天天叫嚷着要“貌美如花吃软饭”哪有时间与太子去争锋?
也不算是啥都没争,就是没钱的时候找机会去太子身上薅羊毛,薅得那个不要脸的样子,他都嫌弃。
他总觉得,争那么点小利能成什么事?把江山都争到手里还怕没银子花?
居然还跑蓬莱那么远的地方去逍遥,简直就是脑袋有病。
至于纪王,那就更复杂了,他本人就是个火爆脾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心无城府,与纪王妃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就觉得全天下自己最棒!
后面的秦家与宁国公府实力也都强劲,但是两家的关系却不好,都想自己家族的利益最大化,在没统一之前,也都是想保存实力,不去与太子硬碰硬。
而纪王在外面口无遮拦的叫几句,也没谁搭理。
闹大了,皇上与皇后则出来轮流修理,也不用太子折损羽翼,当然,也伤不到纪王的根基。
这两个有实力皇子没有动手,太子自然是安安稳稳的。
再说太子本就从小当做储君的人才培养,文武双全,军功与政绩都有,朝堂之上屡屡能提出治国良策,谁没事还去找太子麻烦?
眼前的几座大山都撼不动,蜀王也不敢动,悄悄的总要做点事情,在找门路。
赈灾就是个很好的活——赚钱的活。
带着朝廷的银子来,宰几头当地的“肥猪”——富户,装模作样的派发了一点粮食,就悄悄的肥了自己的腰包。
甚至很多派发的粮食,都还是自己人给领了去了。
不过蜀王也有自己的优点,做面子的功夫很强,就算是百姓没有领到救济的粮食,也都知道蜀王代表朝廷来赈灾过。
只是朝廷派了赈灾的粮食,他们为什么还是没有东西填肚子呢?
没得钱,大伙还能冷静,没得吃,那就冷静不了啊。
第785章 :难事
没得吃,那就不能活命,求生是一个人的本能,本能不能被满足,那就只有造反了。
但是造反也没有用啊,上一次是土匪起义能有一定的影响,那是有人幕后操作,官府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
这次蜀王为了护送救灾物资,还带了不少的官兵,可都是全副武装的军队。
历史上赈灾也是出过暴民暴动的,粮食就那么多,想要的人又太多,还有不少的人贪多。
白沙洲不久以前就出过造反的叛军,所以闹事的都被直接判定是叛军余孽,出兵镇压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甚至说是正在的粮食不够,就是被这些人抢去了,云云,蜀王这么做也是为地方除害。
刚好抓了去做苦力,处理得简单粗暴,毫不拖泥带水。
至于想要禀告朝廷?那就更别想了,地方官都是得了好处的,与蜀王同坐一条船上,还想上达天听的人,直接被当贪官给斩了。
如此操作,蜀王不但赚了个盆满钵满,还回京复职了一个漂亮的政绩。
到处说自己心系百姓如何如何,被吹捧成一个体恤百姓,充满仁爱之心的皇子。
这样的“人才”麦芽听了也是佩服得无语——还好太子不是这般货色,不然她真的要鼓励自己男人去夺嫡了。
交通不便,信息不全就是如此,若不是齐王的人就在白沙洲,京城也有自己的暗卫,只怕都还不能知道得这么的全面。
从小麦芽就见不得这样的人,为赚钱,置他人的生死于不顾,蜀王这般举动,简直就可以说是发国难财无异了。
普通商贩如此已经是不仁不义了,他一个皇子如此,可谓是丧尽天良!
麦芽怒道:“蜀王身为皇子,享受的本就是百姓的供养,现在百姓有难,不但不想着救助百姓,反而借机收刮民脂民膏,这样的人,绝对不能让他做了皇帝!”
萧楚河很是认同的道:“小姐姐说得对。”
“这个时候不应该说我说得对,应该说蜀王该死。”麦芽还是有点气不顺,她好心好意的推广高产稻种,结果却因为有心人的险恶用心,百姓还是吃不饱肚子。
私心的,她并不觉得天下是自己的责任,但是能够做到的,她也不介意做好。
问题是,你做好了,人家却要使坏,还只是为了几个臭钱,就枉顾百姓生死,简直就让人发指。
“蜀王不但不好好的赈灾,还故意以预防瘟疫散播为名,不让难民迁徙,如此,只怕会发生大的暴乱。”麦芽很是担心的道。
蓬莱现在建设越来越好,正是要人的时候,若是那些人能迁徙来蓬莱也能贡献一点劳动力,就这么困着等死,太可怜了。
虽然有人盯着,但因为蜀王的眼线不让难民流动,消息自然也就传得慢些,若非是刘阳武功尚可,还能跑出来,只怕连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至于白沙洲的难民就更加别说了,出来了,传个信都是难事。
第786章 :过年了
京城里的皇帝居然还好好的表扬了蜀王一番,扶持蜀王,皇帝未尝没有用蜀王来制衡太子的意思,就是让人膈应。
至于白沙洲,只要事情不闹得太大,百姓还能安稳,皇帝都能忽略不计。
“小姐姐放心,如今年节还未到,国库里的余粮还算是充盈,我们只需要让父皇知道此事即可,父皇会想办法的。”
事情在可控的范围内,皇帝自然可以视而不见,但是可控的范围是多大,皇帝自然也会慎重考虑,做皇帝也有做皇帝的责任与义务。
没有子民,哪有什么皇帝?
所以皇子可能敷衍了事,欺上瞒下,皇帝不行,总不能自欺欺人做亡国之君吧?
麻烦是的这事还不能直接说,不然皇帝肯定会问:朕都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前面要调查的事情已经结束了,齐王还是那个无诏不得出蓬莱的藩王,若是皇上知道齐王还有人留在白沙洲,只怕先会动的是齐王而非蜀王。
否则刘阳想要传个消息也不会走得这么艰难。
皇权就是如此,比起道理,先讲权力。
不然麦芽都想自己给难民捐些粮食了。
可惜她的高产稻了。
还有耕种施肥收割的办法,全都是现代最新版本的经验啊,别说白沙洲本就是富饶之地,就是弋阳府那边打了这么多年仗,现在都能自给自足了。
虽然天灾难料,但也不至于弄一堆的难民,能不让人揪心吗?
揪心也只能靠皇帝去管,只盼消息能快点传到京城。
萧楚河瞧着她心神凝重,掏出一个纸包打开,里面是一些点心和糖果,那点心很是别致,做成了蝴蝶形状,上面还撒了一层晶莹透亮的白砂糖,看着就让人喜欢。
捧着食物的人讨好的道:“趁着可乐不在,小姐姐快吃。”
麦芽觉得自己有点像个难民,尤其是那蝴蝶酥看起来好好吃的样子。
不对,麦芽狠狠的瞪了他一眼,“给我去柴房蹲着。”
别以为属下来说个事情,岔开话题,开始的错就结束了,欺负她儿子,没门!
萧楚河一脸的委屈,“……过年……小姐姐现在是过年……”
那语气,与小世子真的是太像了。
麦芽很无语,这就是传说中的遗传?
就算是亲生的,就算是遗传,她听说的有关王爷小时候的各种版本可都不是这样的。
难道是因为爹不疼娘不爱,所以天性被压制了才没有展现出来?
“说不定小姐姐小时候是这样的。”萧楚河不背这个锅,抗议的道。
都这么像了?你蒙谁啊?麦芽才不会妥协,“去,去柴房里给我反省!”
“小姐姐……”萧楚河扯了扯她的衣袖。
看着那巴巴的小眼神,好一会儿麦芽才道:“额……既然是过年,那就算了吧……”
萧楚河立刻欢天喜地的抱起麦芽又是亲又是搂的,若是小世子没有来捣蛋,一切都是完美的。
年夜饭有了新的菜色,是王妃用泥巴腌制的咸蛋。
第787章 :烟花
王妃能做的新鲜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折腾出来的新奇玩意大伙也都是——只要王妃折腾出来的,就不算怪。
咸蛋就是用鸭蛋做的,煮熟了滚滚的,一刀下去就是漂亮的黄白两半,还带着一点儿黄黄的油。
鸭蛋原就比鸡蛋个大,切几刀都能让小瓣上有黄有白色相喜人,再装碟摆花,看着就有食欲。
体面不体面不说,至少这花摆得好看精致,杨妈妈心想,这若是放在店铺里面卖,刀工好的话,一个咸蛋就也能摆出一个碟盘了。
嗯,咸蛋的成本并不高,但是一个蛋就能做一盘菜,卖得再贵也会比一般的菜便宜。
还好装碟,先煮熟了放着,客人点餐的时候切了摆盘就好,很是快捷方便。
当然,这只是年夜饭里面的一项,不可能是主菜。
王府的年夜饭不讲究奢华大气,但也不能太低调寒酸。
为此杨妈妈也是下了工夫的,准备了腊味合蒸、红烧肉、白切羊肉、清蒸鲈鱼四个扎扎实实的肉菜,还弄了海带丝、木耳丝、酸黄瓜和咸蛋四个凉菜,再配上一个时鲜的蔬菜一个海鲜汤,席面也有十个菜了,十全十美。
王妃本不想要这么多菜的,就两个人吃,加上小可乐也才两个半,吃十个菜太夸张浪费了,更何况还包了猪肉大葱馅的饺子。
所以这菜里,光凉菜就弄了两个。
盘子是特定的,每一样菜的分量都不多,小小的一点儿,九个花瓣般的小盘子,中间现又加了一盆汤,放在一起就跟一朵花般好看。
王妃整的玻璃器皿好看,这套瓷器餐盘也好看。
还是金钏从库房里拿出来的,虽然不大,但是拼起来十盘,吃年夜饭很应景。
也算是弄了个齐整的席面。
王府的年夜饭吃得很是和谐。
一来,今年与去年半开荒期比,大家的生活也都习惯了,家里的物资也都是充实的,年夜饭王妃的意思是让大伙都能痛快的吃肉,大伙吃得心里高兴。
二来王妃慷慨,给的赏银不少,私下的,大家都有自己明年的打算和希望,就想着王府越来越好,自己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就连小可乐都有自己的小心愿——虽然不知道明年还有多久,但希望明年天天能吃糖。
还有他爹最好天天被关柴房。
还好萧楚河不知道,知道了肯定拎起来,吊着打。
过年除了吃,就是放烟花了。
见识了现代的各种开幕式啥啥的,麦芽对这年头的烟花还真的看不上眼,可惜她不会,小苹果市场有酿酒的书买,没有制作烟花的书买。
她也不可能从小苹果市场里买烟花来放,所以,就看着丫鬟们献宝般的拿着市面上的烟花来哄小孩子。
京城的烟花还是值得一看的,可惜蓬莱做这一行的反应慢了点,想要进货的时候,来去的时间已经赶不上了,所以只有几家土作坊的货品。
有总是好的。
小世子没见过烟花。
至少记忆里没有。
第788章 :新年愿望
看着黑暗中闪了闪的火花稀奇得很,整个人都很兴奋的跑来跑去,想去抓,但是周围的人都说不可以,他本人也有那么一点害怕,嚷嚷的叫着麦芽,“娘……火……”
“娘……花……”小世子的语言还无法跟着说出烟花什么的词语来,只能用自己最大的努力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太神奇了,闪亮闪亮的,就是一下子便没有了。
麦芽笑笑,“烟花。”
“花……”
“好看吗?”
“好……”
瞧着他说两句跑开一下,一会儿又跑回来,忙忙碌碌的样子,甚是可爱。
萧楚河搂着自己的小姐姐,带着点嘲讽的道:“瞧你生了个小傻子。”
小世子不懂傻子啥意思,但就觉得他爹不会说好话,冲着麦芽含着万能的话,“娘……过年……”
麦芽瞪了萧楚河一眼,“过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你儿子才是傻子!”
萧楚河瞪了与自己作对的儿子一眼,然后一脸冤枉的道:“这不是初一还差一点。”
然后道:“我儿子是傻子,我儿子才傻。”
你儿子和我儿子有区别吗?
意识到这一点,麦芽也没追究,静静的靠在他怀里,看着他们的孩子在点烟花的丫鬟堆里欢快的跑来跑去。
吓得周妈妈跟着他跑得胆战心惊的,就怕被烧了烫了,“慢点,世子慢点……”
小梨子倒是淡定的坐在一边,拖着小下巴隔得有点距离看着,颇有几分大家闺秀之风,从她脸上的笑容来看,也是喜欢的。
“小姐姐新年有什么心愿吗?”萧楚河突然问道。
麦芽仔细的想了想,似乎自己想要的,现在都有了,“没什么大的心愿,就希望能就这么平平安安,顺顺当当过一年。”
萧楚河不甘心,继续问道:“就没有什么想要的?”
想要的就是银子啊,但是这个时候她就是再俗也不会说银子的事情,“怎么?你想要送我东西?”
萧楚河点了点头,眼睛就像是天空中璀璨的星辰,颇有几分大款随便宰的味道:“小姐姐想要什么,我都送给你。”
麦芽勾勒着嘴角,神色带着一抹笑意,“那就送我一个女儿吧。”
“不行!”萧楚河断然拒绝了,笑脸都变得严肃了,“孩子不好,吵闹。”
麦芽示意他看了看小梨子,文文静静的,笑道:“女孩子不吵。”
“不吵也不行,一个就已经够我受的了,再来一个我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岂不是又要降一截?”
麦芽……
愈发的觉得自己养了两个儿子,萧楚河是大儿子……
还是要个女儿更好,瞧人家小梨子多好,一看就是个文文静静的小姑娘,这么小的人,就知道给娘亲递东西了。
冬天,蓬莱天黑并不是很快,但现在已经是深夜了,不少人家都还有声音传来,都是为了除夕守岁。
王府早早地将各个房间都点好灯,一片亮堂,王爷与王妃的房间里放着京城搬过来的那盏落地灯。
第789章 :守岁
那东西最厉害的就是里面放的是夜明珠,取了灯罩,房间里就甚是亮堂。
麦芽一直很想知道这东西是怎么来的,但是始终都没弄清源头,因此也就这么一盏灯是夜明珠的,其它的不是烧灯油就烧蜡烛。
王府平日节俭,前廊、走道里今日也是奢侈了一把,一排过去都是大红的灯笼,用的都是王府自己做的红纸做的灯笼。
王府的院子里充满了红彤彤的光彩,加上时不时被点燃的烟花,喜气洋洋的感觉更是浓厚。
有的习惯本就是从古至今的,想着现代过年的时候,父母都会把家里的灯个打亮了,这里过年也是如此。
房间里亮堂才有感觉——新的一年,又将是光明的一年。
看着亮堂堂的房间与院廊,看着自己的孩子与夫君,麦芽心里充满了喜悦与满足——现在的日子虽然不曾是自己想过的,但是很幸福。
年夜饭吃过了,烟花放过了,下人们搬来桔子、苹果几样果子摆好碟,又将府里最好的几样糕点给摆好。
然后将寓意美好的贡盘规规矩矩的摆到一个香炉的前方。
这是除夕一个重要的仪式。
没有祭祖,皇家的牌位一般人连设立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摆放在皇室的祠堂。
也没有摆放神明的肖像,两人都没有拜哪一家的神。
这仪式就是感谢上天,纯粹的感谢上天。
感谢上天让家里平安顺遂。
过年自然也有各种规矩的,只要不是太过磨人的,比如三个月不洗澡,比如去别人家偷柴火,再比如小孩子磕头要磕出声响什么的……磨人的规矩王妃都是禁止,其他都是随意的。
这随意也不是完全的随意,齐王在整个蓬莱都是定了规矩的,各门各户能有自己家的规矩,但不能去干涉别人家。
毕竟这里五湖四海的各地都有人,人家王爷都没说你要守王府的规矩,你有什么资格要别人守你的规矩。
如此,人也都是这样的,什么规矩让年过得舒服,大伙就推行哪种规矩。
尤其是不少来蓬莱谋生的人并非是拖家带口的,也有形影成单的,王府也有建议这些人一起过年,毕竟热闹这个主题还是不能丢的。
如此,就更加随意了,只要不违法闹事,那就怎么开心怎么来。
王府自然也是如此。
毕竟让王妃弄个什么规矩,王妃太懒,除了赚钱养家,其他的累活不愿意。
让王爷弄个什么规矩?大伙想想,还是洗洗早点睡吧,免得王爷规矩没立好,又出人意料的生出事端来。
总之,能在齐王府做事是好,但是惹了王爷那就一定不好。
这已经不是穿越来第一个年了,但几年就觉得格外的安心一些,没有春晚,没有手机红包,也不需要任何的应酬,就简简单单的一家人在一起过年。
看着自己的丈夫与孩子,麦芽心里有一种特别安稳的感觉。
大伙看着齐王妃也有一种特别安稳的感觉,王妃是大伙的主心骨。
第790章 :有红包就好
次日就是初一,远处京城的爹娘是没法拜年了旁边的亲人也是有一些,但是她算是出嫁女,按照各个地方的规矩都要初二的时候才能去娘家走动。
若说王妃是个很守规矩的人,那一定是假的。
但是有的规矩她还是愿意守的。
昨天守岁太累了,今天能躺着就不想起来。
大伙也没意见,王爷的心情好,大早上的就给大伙发红包,这一年都吉祥如意。
因为大部分的都是外地来的,就算是想要拜年也就那么几家,倒是让不少人的关系近了不少。
别的不说,就崔老太看着都慈祥了几分。
初二,段氏本是想去王府拜年的,事实上他们一家子都是先到的麦芽家。
虽然他们是长辈,但是尊卑大于长幼,与王府搞好关系对将来大有裨益,段氏才不会傻傻的摆什么长辈的谱呢。
不过王府的气氛有点儿压抑,虽然大伙都很和善,但不知道为什么段氏就觉得有点儿不对味。
于是就邀了麦芽一起去麦芸那里坐坐。
过年的时候店铺都不做生意,不管是麦芸还是四房都很有时间到处话话家常什么的,不然这一年累下来连个喘气的时间都没有,那也太亏了。
麦芽觉得过年这段时间的走动着实算不得休息,还是以前做孩子的时候好,有爹娘把事情给安排好了,自己就是享受便好。
如今自己做了爹娘,虽然万事有人打点,却免不了要操心的。
崔老太自从与麦高山分离之后,整个人完全都变了,周边的人半点都看不出她当初那刻薄厉害的样子。
甚至都传言:王妃的奶奶就是和善。
麦芽到的时候,正在处理一些家里的年货,准备给周边的邻居与家里的下人给分一些,“这些吃的留着待客用当是足够了,青青送来的棒棒糖吃起来方便,可以给来的孩子一人一根。”
“对了,张家的媳妇今年生了孩子,家里的细棉布给拿一匹用着。”说着将一匹没有染色的棉布给拿到一边。
“这一匹让宁日他们家的,做衣裳也能穿一季了。”
……
看着崔老太这么慷慨的为家里的下人盘算,麦芽还真的是刮目相看。
“娘,王妃来了,东西先收拾出来就成,等下分也成。”麦芸好心的提醒道。
崔老太也觉得有道理,让人拢了东西,就上茶点来招待客人。
麦芽几人自然是要拜年说吉祥话的,加上几个小辈给凑一起,很是热闹。
小世子与麦家兄妹比较熟,麦家将他放下就与他玩耍去了。
不过他们之间年纪差不多,辈分却隔了一辈。
麦星与麦杰倒是大不少,但也是长辈。
小世子不知道长辈是什么,就知道自己是最小的,娘说了,过年长辈要给小的红包的,这些长辈都没有给。
红包他可知道是好东西,为什么那些长辈都不给呢?
不过太外祖母给了,姑奶奶和四姨奶奶也给了,多少钱他不知道,总之有就成了。
第791章 :让人生疑的惠世子
小世子还不会数数,也不知道区分多少,周妈妈教他看重量,他就只看重量,重的就是好,其余的就不好。
不过能给他糖吃的最好。
麦芽没想到惠世子这么的不死心,她才刚回府,对方就大张旗鼓的来拜年。
一个人来拜年,外面则站了不少送礼的仆役。
麦芽不相信他能带这么多人到蓬莱,所以这些人肯定是临时雇用来的。
撑这么大的场面,无非就是想要见萧楚河,但是见了又如何?有她还活着一日,就不可能与他一起做那些抄家的事情。
比起别的男人总是瞧不起家中女子,有什么事情不是怕对方担心就是怕对方泄密,而半点不说的隐瞒,萧楚河可是什么都与她说的。
大事小事的划分重点是要看什么事情。
只要皇帝还忌惮齐王,她就不想做任何逾越的事情去加深这种忌惮。
有必要吗?
大好的人生在这些信任与不信任之间纠结不休?
她才不会傻傻的去做什么清者自清,然后该做什么继续做什么的人,但凡会有可能引起皇帝猜测的事情。
她的第一原则就是让人像皇帝汇报,皇帝同意就做,不同意就取消,除了合离休妻不能接受,其它的也没有必须要坚持与皇帝抗争到底的事情。
以前没有,现在她也没准备有。
齐王的命令是不见,李嬷嬷瞧着主子家的人,总是有那么几分心软,“王妃不若见见,现在是新春,总要有几家走动的亲戚才行。”
皇家人多是聚集在京城,萧楚河在蓬莱除了一群纨绔之友,竟然是一个亲人都没有。
去年才来手忙脚乱的还不太感觉。
今年看着王妃能出去走几家拜年的,李嬷嬷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
好不容易有个小主子家的亲人来了,李嬷嬷原本被麦芽纠结过去的心,又纠结了回来,“兴许就是亲人之间见个面,并没有多大的事情?”
齐王亲情寡淡,惠世子何尝不是如此?
齐王还有皇帝这一个父亲,还有太子的关系也不错的手足,惠世子除了一个名号,什么都没有。
怎么叫除了名号什么都没有?
麦芽可不这么觉得,若非宋国公府遭遇此般大难,又岂会让他这么个身份不明的人坐上世子的位置?
虽然就一个名号,但是在大金,多少人就为了一个名号争得头破血流?
“算起来,宋国公府覆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惠世子了。”麦芽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到了这一点。
当初陷害宋国公府的人,自然是没有好下场,那些见死不救的,也没少遭唾弃,就算是皇帝,若非前面几位兄长争得太厉害让他捡了个篓子,也是少了一个很大的助力的。
“说的也是。”李嬷嬷是宋国公府的老人,里面的规矩自然懂得更多,“若非是事情多变,他出生的时候好,就一个小妾的孩子,岂能做公府的世子?就是他的嫡兄弟也是没得资格与长房的嫡子相提并论的。”
第792章 :幸运得不可思议
一场抄家灭门的屠戮,本就是皇上对权臣的清洗,按照道理,能够斩草除根,就不该有惠世子的存在。
那些嫡子嫡孙都被砍头,那些庶子庶孙就算没有被砍头,流放之后,也无一人生还。
说不清是皇帝的意思,还还是有人可以为之。
但偏偏一个贵妾都算不上的女子,不但平安的生下了孩子,还被奉为了世子?
就算是麦芽封乡君、郡主什么的,也没这么的——幸运。
幸运得不可思议!
麦芽想不明白,自然也不会去见惠世子。
你强求是你的事情,我可没有义务配合你的强求。
明知道你的野心会将王府带进深渊,麦芽不觉得自己有必要冒险。
生于安逸,死与安逸不好吗?
明明现在的过法就可以,那不成还因为一点情面上过不去,就将自己带坑里?
呵呵,不就比脸皮厚吗?
麦芽可还记得有人说成功的要素:坚持、不要脸、坚持不要脸。
齐王府还在乎这点颜面,也不去打听打听民间关于王府的各种传闻。
吃软饭都吃得不怕人知道了,拒见一个访客算什么?
惠世子完全没想到会如此,过年钱被拒见其实心里是憋了火的,拜年还拒见?难道齐王府是真的要与宋国公府断绝关系不成?
若是在京城,自己代表的可还是王爷的母族,岂有不见母族的道理?
但是王爷现在就是不见。
他很确信看门的守卫一定将信给传到了。
是萧楚河不想见自己,还是麦芽不想见自己?惠世子就算是心里有怒气,也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
不管是谁不想要见自己,见不到萧楚河,接下来的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
他的宏图,他的大业,将来一定会实现。
但是现在,他的力量还不够,齐王府,当是他最大的助力才对。
见不到人,他只能灰溜溜的回到暂时居住的客栈,送不出去的礼物,几乎要将半个房间给堆满了,店铺的伙计看着都咂舌。
不愧是京城来的有钱人,拜个年居然这么浪费。
由王爷亲自带头,蓬莱也不说奉行节俭之风,但一直都推行不浪费。
奢侈行、节约也行,但是不能随便浪费,尤其是粮食。
看着这位京城来的公子每次吃饭的时候都点一大桌的菜肴,店铺的伙计就忍不住的劝他不要浪费。
前面劝是职业道德,后面得了一个银锭子之后倒是多了几分真诚,蓬莱就算是有三季稻,现在也是冬天,又是过年期间,能吃好喝好就成了,不该浪费。
不过惠世子并不听,对他来说,只要银子管够了,一切就不是问题。
至于有的菜从头到尾甚至尝都没有尝一下,他也不介意,甚至还有点小小的自得——宋国公府虽然没落了,但是花钱还是比齐王府慷慨。
“客官慢用。”十个菜几乎将桌子给摆满了,店铺的获才低下身子出去了。
瞧着那一桌子的菜,惠明凡并没有多的食欲,而是问身边的人:“事情办得如何?”
第793章 :
青衣躬身道:“下面的人来报,已经联系上了月光太子。”
“月光怎么说?”惠世子问道,一个大男人叫月光,还是太子,怎么都觉得月来国将要覆灭。
但是在覆灭之前,若是能为自己所用,那也是得当了。
他虽然年纪不大,心性不稳,但却也是有自己的眼光与见识的。
皇帝派齐王来这荒凉之地开荒建设,又派了关自在率兵驻守,若说没个什么想法,他也白在京城呆了这么久。
月来肯定也会想到这一点,或者说在皇帝想要动手之前也在为自己谋生路。
不管是扶持牵龙岛的海盗打击大金薄弱的水军,还是暗中与南疆勾结,都是想在大金与北国打仗期间,最大限度的发展自己的国力。
最好是能从大金的附属独立出去。
以前甚至也做过蓬莱的美梦的。
月来海上贸易赚钱,而蓬莱又是荒凉之地,若不是月来人口不足,也不如北狄人那般骁勇善战,都恨不得派兵抢夺。
因为没有军力,月来国君想的是等大金与北国打得水深火热的时候,再花巨资给买下来。
可惜大金不但没有与北国打得水深火热,还迅速的议和得了二十五城,而蓬莱就更别想了,齐王建设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已经大变样了。
若是以前蓬莱荒凉的时候还想人家穷困,说不定还能一战。
与萧楚河打仗?月来朝廷的意见空前统一——绝对不行。
与大金开战都没信心,还与大金的战神打仗?简直就是不要命的亡国之举。
担心是对的,但野心也不能忽视啊,往南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东西能够开发的岛屿都已经开发了,只有北面这一条路还有发展的空间。
此时又不是后世,绿豆大点的地方,发展得再好也就是绿豆点大的地方。
周边有土地可以扩张还好,没土地扩张,自己的百姓多了,都会觉得发展的压力巨大,而将压力施加给朝廷。
权臣有权臣的压迫力,百姓汇聚多了,月来皇帝的压力也很大啊。
只悔没趁着大金在交战的时候就悄悄的出兵占一些地就好。
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大金不和了。
北国是靠不住了,听说与大金贸易,已经有六成的粮食依赖与大金的交换得来。
一个国家就算再不争气,六成的粮食靠着他国供给,还有什么尊严可言?
想要开战那机会是不可能的了。
唯一的可能是大金黑心的大肆提高粮食价钱,激起北狄人的不满而决裂。
但是大金售卖给北国的瓷器、玻璃、布匹和糖都是贵得没良心,但没有提高粮食的价钱,普通布料的价钱也都控制得很好。
这是一项很高明的手段,前面那些东西本就只有贵族才能消费得起,买的人多是在颜面与享受,老子有钱,花了开心不碍着谁!
但是对百姓来说,能穿衣,能吃饱,就没有要决裂的理由。
更何况大金在他们这里收牛羊、收皮草、收羊毛。
第794章 :内战这东西怎么来?
还收根本就没人要的黑煤,都是给钱的。
如此,他们有经济来源,有银钱可以买粮食。
当然也有对百姓来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盐了。
但是盐的需求不如粮食,只有一样东西贵一点,咬咬牙也能负担。
如此北国出口的虽然都是价值更高的东西,但是国力想要富裕起来,还是很难,打仗就更难了。
月来国君气得半死,两国打完仗,双方的关系居然变得空前的友好了起来,你说吐血不吐血?
靠外力是不成的了,那就只能靠大金自己内部分裂了。
任何一个国家的内卷都是一场巨大的消耗,若是大金能内战,说不定四分五裂的,他们月来也有机可乘。
问题来了,内战这东西怎么来?
皇帝上面的几位皇兄都已经被皇帝干掉了,下面的楚王连家里的老女人都搞不定,还能造反?
皇帝下面的几个儿子,年纪最大的沉迷女生,就跟着个女人身边吃软饭,权力最大的遵守本分,跟在皇帝身边听话办事。
其余的几个儿子,也不是完全没动作,就那点小动作,在月来王眼里简直都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最有希望的还是南疆赵国公了。
可惜的是赵国公这个人也是瞻前顾后,明明就有做皇帝的野心,却是魄力不够。
折腾了这么久,也就守了个南疆。
若是早点儿起兵造反,说不定这仗都打了几年了。
一个个的排除之后,月来国君只觉得嘴角愈发的苦涩。
大金安定了,月来就不安定了。
尤其是蓬莱发展迅猛,不少的百姓都去蓬莱谋生,简直就是气死人了。
现在太子说宋国公世子想要交好,月来皇帝觉得是可以啊。
他是看不上什么宋国世子的,若是十几年前的宋国公谁敢小看,但是现在的宋国公府就是一个空架子,有什么看得上眼的?
唯一看得上眼的就是齐王的母族。
齐王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神人早就让人看不顺眼了,若是他母族真的能影响到他,说不定也是一条出路。
“惠世子怎么说?”月来王问道。
月光太子道:“惠世子说齐王现在沉迷女人,无有大志乃是齐王妃所致,若是能除掉齐王妃,安插我们的人做齐王妃,以后就能影响齐王的决策。”
齐王的决策对整个大金来说都会有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你觉得惠世子说的办法可行吗?”月来王不是没有心动,但是行动是另外一回事。
月光太子摇了摇头,“不太可行。”
月来王惊奇的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要知道他刚才心底都想着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齐王做王妃了,若是将来齐王得势了,难不成还来灭岳丈的国家不成?!
“为何?”
“先不说齐王妃身边的高手个个不容小视,就是齐王妃本人也是诡计多端,想要刺杀,很难。”
月来王点了点头,这点没错。
按理北国王当是最很齐王夫妻的,却没想到北国王妃与齐王妃关系甚好。
第795章 :敌人心情不好,他就心情好。
如今北国与大金的生意做得如此的顺畅,少不得这两位王妃的大把功劳。
虽然出身是不高,但是就这结果,月来王就不敢小看齐王妃。
“还有呢?”
“这刺杀不管成还是不成,齐王都必定会追究到底的,到时候查到我们的头上也未必是什么难事,月来与蓬莱相隔如此之近,齐王性格乖张,别说当面对质了,就是率兵攻城都能做出来。“
“他若是攻打月来,大金的狗皇帝说不定就会让关自在带兵出征,到时候我们月来危以。”
月来王不得不说就是如此,若是别的皇子说不定还只会口头上嚷嚷,换做是齐王还真的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
真要是齐王打来了,他可没有乌马威的自信能够抵挡。
也没有北国的家底还能割让二十五城。
大金还在休养生息,这两年是肯定不会动兵的,但若是动兵了,他又能怎样?
还不是乖乖的被打?
毕竟齐王手里究竟有多少兵马大金皇帝都没搞清楚,他难道还能清楚?
“这还是其一,其二,就算齐王妃死了,齐王没有查到我们头上,大金的皇帝也不可能让他娶一个异国的公主的。”月光能做太子,也不是傻子。
这可惜月来地小,确实是施展不开啊。
还有就是他与齐王打过几次交道的,这样的人还真的是一言难尽,想要按照常理来琢磨,就很不合常理。
但是有的道理是一定,想要做皇帝的人在政治上总会有诸多的顾忌。
齐王没有顾忌,那是想干嘛就干嘛,皇帝怎么能让这种本来就管不住的儿子娶一个异国的公主?
他自己就是一国之主,他自然也能类比皇上的心里。
既然这件事情做了对月来百害而无一利,那就根本不应该做。
而惠世子这样的人,在月来王的心里也是打了一个大大的×——不值得结交。
“既然如此,那就回绝了吧。”月来王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
月光太子道:“已经命人将消息传到大金皇宫里,还没有回复的。”
区区一个惠世子自然是不值得他们动手的,但是不动手对方当他们是傻子的轻视,还是让人觉得浑身都不对劲。
至少不能这么便宜了他。
自己不动手,可以请人动手,大金的皇帝有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刀。
好刀也要看看好不好使,京城那边迟迟没有回复,月来这边就猜不出皇帝是怎么想的。
“若是那惠明凡能够做成,说不定也能挫一挫齐王的锐气,我们隔岸观火,岂不是更好?”月光太子道,这也是他还愿意搭理惠世子的原因。
横竖又不要自己花力气,他也不着急。
“有理。”月来王表示认同。
他巴不得大金不平静,现在大金太远,蓬莱不平静也成。
敌人心情不好,他就心情好。
如此,虽然惠世子的任何要求月光太子都没有答应,但却依旧让属下与他保持联系。
对方想要做坏事,他也要看看做到什么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