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全福夫人要和离TXT下载全福夫人要和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全福夫人要和离全文阅读

作者:抹茶蘸醋     全福夫人要和离txt下载     全福夫人要和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四零章 收到回信

    “五郎媳妇有了身子是好事,可别忘了九郎的事,之前说等他有了功名,可眼下这个样子,功不功名的倒也不重要的,这一茬过了,好娘子又要青黄不接好些年。”

    老太太说的是陆九郎的婚配问题。

    其实陆九郎好多年前也差点定下来,相看得都差不多了,陆老爷子突然说陆九郎不适合那么早定下人家,等过了弱冠再婚配不迟。

    当时对方还十分生气,认识是陆家拒绝他们家找的借口,哪有好好的子弟等到弱冠之后再定亲的,又不是家贫人丑说不到好娘子。

    可这一等就等到现在,原来说等他考了功名出仕了再说。

    眼下,明年春闱,陆九郎倒是要参加的,只是出仕可能会暂缓。

    主要是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修着采选别院了,有消息说,八月就要开始大选了。

    陆家是没有适龄娘子不觉得,外间有娘子的人家早就活络了起来,就比如之前就急冲冲的樊夫人。

    眼下有娘子的人家也分成了两种,一种就是樊夫人那样的,一点都不希望女儿进宫,满世界找合适的青年才俊,赶紧让女儿定下来。

    一种就是卫家那样的,想方设法想让自己家的女郎进宫去攀高枝,用一个女儿换一个皇亲国戚的机会算来也不亏。

    老太太也没说错,过了这阵确实好女郎会青黄不接,好的女郎要么进了宫,要么被家人早早定下婚配,剩下的只怕他们也看不上。

    “母亲说的是,我也愁这事呢,只是这九郎倔得很,好几次让他相看,他都想方设法跑了。”

    陆风禾突然笑出了声,“九哥怕不是不好意思。”

    陆老太太也跟着笑。

    赵氏戳了陆风禾一指头,“促狭鬼。”

    陆四太太抚掌,“诶,你别说还真有可能。”

    三个人又聊起谁谁家的娘子怎么样,谁谁家的娘子颜色十分了得,谁谁家娘子又才情过人……这些话题陆风禾就不大参与得了了。

    陆风禾索性坐到一边给三位长辈侍候起了茶水。

    天黑透了她们才离开老宅,回到家陆风禾发现了自己书桌上的舆图。

    枍哥儿拉着陆风禾,仰着小脸,“是我拿回来的,八舅舅说是娘要的,我就拿了进来放到娘桌上。”

    陆风禾揉了揉枍哥儿邀功的小脸,“谢谢枍哥儿,枍哥儿真是长大了,可以替娘做事了。”

    枍哥儿点头,“当然,我可是大孩子了。”

    陆风禾倒没着急看舆图,既然问了沉南珣总是要等沉南珣的回信,再做下一步计划。

    只是陆风禾没想到沉南珣的回信来得这样快。

    第二天晚上,香芽儿就进来递了一个封得严严实实的小竹筒给陆风禾,一起给她还有一把小刀。

    “这样快?”陆风禾惊呼。

    香芽儿点头,帮着陆风禾把竹筒拆开。

    比陆风禾写过去的那一张还满,纸张四周是一点白都没有留,前面全是问陆风禾好不好,孩子好不好,说西北大约什么时候下雪,北方的河流又大约什么时候上冻。

    陆风禾看到最后三句才看到自己想要的答桉,列了几个可以停船卸货的地方,又补了一句,派来压船的人在路上了。

    陆风禾不解,她只是想问沉南珣到了北地下了船他的人能不能接应,并不需要他的人到毗陵来压船。

    陆风禾看香芽儿,香芽儿显然是一无所知的。

    嗨,这事闹得,谁要听他啰哩啰嗦说一大堆。

    不过,既然信来了,也不能白白收了他的信。

    陆风禾让人把枍哥儿领了来,把沉南珣写的信拿给了枍哥儿。

    “这是你爹来的信,枍哥儿来看看,你能不能读明白了。”

    枍哥儿一听是沉南珣来的信,眼睛都瞪大了,都不用人抱,自己爬上了椅子,抿着嘴,小脸一脸认真地看着信。

    只是看得有多认真,脸上的泄气来得就有多快。

    枍哥儿这统共也没上学几天,虽然每天都在背书,但是能写能认字实在不多。

    陆风禾把枍哥儿抱到怀里,把信平铺在桌上,“来,枍哥儿跟娘一起念,我们看看爹都写了些什么。”

    陆风禾指着一字一顿地教枍哥儿读。

    明明已经看过一遍了,明明也不是第一次看沉南珣的字了,明明……沉南珣多的字也没多好。

    可读到沉南珣问她好不好,问她身子恢复得怎么样,让她莫要太操劳的时候,陆风禾还是忍不住红了脸。

    沉南珣写字个人风格十分明显,最后一笔若是勾,他总是勾得十分用力,若是竖,他又不会像大多数人那样由着笔尖拉下去。

    陆风禾觉得那一个个的勾像是小勾子一样勾住了她的视线,那短促有顿笔的竖又像是顿在了心上。

    枍哥儿看了沉南珣的信很多遍,陆风禾催了几次,他才不情不愿地回去睡觉。

    枍哥儿前脚刚走,陆风禾后脚就赶紧把那轻飘飘的一张纸收了起来,生怕自己多看一眼。

    躺在床上,陆风禾不自觉地盘算了起来,十月霜降就陆续上冻了啊,到来年二月,一年少说得冻将近四个月,这可不短了啊。

    既然走水路,船上的东西,不大看体积,主要看重量,那是不是就可以多买些棉花棉布过去了,不拿到边市去……就当,她捐的军饷了。

    反正得等沉南珣的人过来,还有好些天呢,倒也来得及备棉花粗布。

    要不是夜深了,陆风禾恨不得立时起来让下面人去置办。

    但她也没有等多久就是了,起身就传话让陪房的管事进来,朝食都还没用,事情就已经交代了下去。

    “要好一些的还是……”

    若是陆风禾自己要用的棉花棉布,管事不会问这个话,肯定是紧着最好的买,可买这样多,管事不由得多问了两句。

    陆风禾想了想,“好的要买一些,其余的尽可能多买一些,次一些也无妨。”

    管事领命出去了,陆风禾这才打开舆图,从毗陵开始,沿着河道一点一点看出出去,去找沉南珣提到的那几个地方。

    陆风禾定定地看着褫州,褫州虽然在永兴军路,可却挨着京西北路,最主要是,那是闻家的地盘啊。

第二四一章 寻到宝了

    陆风禾这里弄不清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陕川四路就顺利了很多。

    陆三爷顺利在八月初到了夔州,夔州靠北,秋收约莫要到中秋之后,倒给了陆三爷休整的时间。

    赵氏要随他在任上的消息他已经收到了,既然赵氏要来,那就不能在官衙随便住了,至少得独门独院才行。

    陆三爷官职不高,官衙也没空闲的院子分给他,他便只能现在官驿落脚,寻人去赁宅子。

    路顺跟着谢季跑了一趟勐泐,这一趟可去得够久,在勐泐就待了二十来天,要不是谢季和路顺身上都还有任务,只怕谢季还能再在勐泐呆上个一年半载的。

    能在勐泐呆那么久,自然是有收获的。

    他们见过了很多闻所未闻的东西,土里长的地上跑的,别提多新鲜了。

    谢季知道蜀地多山,还不能伐木,又看到勐泐全是森林,可森林里似乎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口粮,便由刀红的亲卫带着,在森林里寻摸了三四天。

    几个跟着谢季进森林的人山上的背箩里都被谢季塞满了东西,别说,还真让谢季找到了可以带到蜀地甚至西北种的东西。

    当地人称玉麦,是最初南诏的汉人带到勐泐的重要,用玉麦须煮水,阳明胃经,通肠下气,后来本地人发现除了须,茎叶可以给牲口吃,果实也十分好吃。

    只是勐泐的玉麦着实小了些,也就成年男子两个指头那么粗。

    据说南诏的玉麦就大了很多,能有小手臂那么粗。

    谢季看着被当地人随手撒了种子在路边,就长得郁郁葱葱的玉麦,心生一念,不仅从勐泐带了不少玉麦种子,甚至还要求路顺让人去南诏再寻一些种子。

    路顺走的时候沉南珣就有交代过,他也知道,粮草是大事,故而对谢季的请托十分上心,甚至担心手下的人不知轻重,离开勐泐回蜀地的时候,路顺带着谢季绕路做了一趟南诏。

    在南诏,谢季又发现了另一件让他欣喜的东西,南诏的山不似乎蜀地,虽然延绵,但起伏不大,关键是大部分是土山而非石山。

    可就算是并不陡峭的土山,百姓也不可能见天上山去伺候土地,于是便在地里种了一种食用根茎的东西,当地人称洋芋。

    一块带着芽眼的根茎埋了下去,就只等着芽眼发芽长叶,藤蔓长出来之后土里的根茎也会变成很多个洋芋,只待藤蔓的颜色渐渐变深,有枯萎的前兆,这洋芋也算是成熟了。

    抓着藤蔓从土里一把提起,下面就串着一大串。

    谢季又带了很多洋芋走,这东西不似其他,一棵一株,都是成片成片种植,藤蔓嘛,多是哪里有空间就往哪里长。

    听说洋芋长得还快,一般三个月就能成熟,天冷一些约莫四个月,还不用时常浇水,长在土里,总是没有长在外面的娇贵。

    谢季把这两样种子当宝贝一样天天守着,交给谁他都不放心,生怕别人弄丢了,弄坏了。

    谢季到了蜀地见了刘大人就让路顺赶紧走,“若能在蜀地种出来,就能拿去秦凤路试试,带回来的这十来样,只有有一两样能在蜀地成活,都是好事。”

    路顺也知道,这粮食的事虽然大,却急不得,总是要种上两季才知道到底成不成,不过他回到西北还是一五一十和沉南珣说了。

    沉南珣倒没说还是说什么,只是让人再跑一趟南诏,直接把种子带到秦凤路,他可等不得一处一处种。

    说到沉南珣到了西北,他到西北第一件事就是让沉珂带人赶紧走,连夜交代了一堆事儿。

    沉珂越听越觉得心惊胆战。

    “大哥,你说真的啊?”沉珂忍不住问。

    沉南珣气得想学着陆老太爷哐哐拍桌子,“我大半夜不睡觉同你讲故事?你大嫂那边是个机会,你赶紧带人去,也被停留,事办完了就往应天府去,成不成去看一眼,成就回去同父亲说,尽快提亲,不成就算了。”

    “不是,哥,就不能一件一件来?你这都一二三四五件事儿赶在一起了。”

    “反正要走一趟,别白走了,回京都了也别闲着,话都说出去了,该办的事还是办了的好。”

    “哥,我不想回去。”沉珂还是不太乐意。

    “不行,我得留下,你就必须得回去。再说了,回去陪陪姨娘。”

    虽然沉珂是庶子,小时候在府里不仅不受重视,甚至还会被欺侮,但沉南珣和沉北瑞其实是羡慕沉珂的。

    至少,他在亲娘身边长大,摔了有亲娘抱,累了委屈了可以抱着亲娘哭,就是现在,亲娘也时常记挂着他。

    这话,沉珂还真的拒绝不了。

    “可有话要我带给大嫂?”沉珂妥协了,问沉南珣。

    沉南珣瞪了沉珂一眼,“我同我娘子有话说要你带?”

    沉珂撇嘴,“有娘子了不起,你倒是别真和离了,换个人我可不叫大嫂。”

    “就你话多,滚去睡觉,明天一早点人就走。”

    同陆风禾出门第一想到的是行船不同,沉珂就很不耐烦行船。陆风禾这里弄不清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陕川四路就顺利了很多。

    陆三爷顺利在八月初到了夔州,夔州靠北,秋收约莫要到中秋之后,倒给了陆三爷休整的时间。

    赵氏要随他在任上的消息他已经收到了,既然赵氏要来,那就不能在官衙随便住了,至少得独门独院才行。

    陆三爷官职不高,官衙也没空闲的院子分给他,他便只能现在官驿落脚,寻人去赁宅子。

    路顺跟着谢季跑了一趟勐泐,这一趟可去得够久,在勐泐就待了二十来天,要不是谢季和路顺身上都还有任务,只怕谢季还能再在勐泐呆上个一年半载的。

    能在勐泐呆那么久,自然是有收获的。

    他们见过了很多闻所未闻的东西,土里长的地上跑的,别提多新鲜了。

    谢季知道蜀地多山,还不能伐木,又看到勐泐全是森林,可森林里似乎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口粮,便由刀红的亲卫带着,在森林里寻摸了三四天。

    几个跟着谢季进森林的人山上的背箩里都被谢季塞满了东西,别说,还真让谢季找到了可以带到蜀地甚至西北种的东西

第二四二章 沈珂到来

    当地人称玉麦,是最初南诏的汉人带到勐泐的重要,用玉麦须煮水,阳明胃经,通肠下气,后来本地人发现除了须,茎叶可以给牲口吃,果实也十分好吃。

    只是勐泐的玉麦着实小了些,也就成年男子两个指头那么粗。

    据说南诏的玉麦就大了很多,能有小手臂那么粗。

    谢季看着被当地人随手撒了种子在路边,就长得郁郁葱葱的玉麦,心生一念,不仅从勐泐带了不少玉麦种子,甚至还要求路顺让人去南诏再寻一些种子。

    路顺走的时候沉南珣就有交代过,他也知道,粮草是大事,故而对谢季的请托十分上心,甚至担心手下的人不知轻重,离开勐泐回蜀地的时候,路顺带着谢季绕路做了一趟南诏。

    在南诏,谢季又发现了另一件让他欣喜的东西,南诏的山不似乎蜀地,虽然延绵,但起伏不大,关键是大部分是土山而非石山。

    可就算是并不陡峭的土山,百姓也不可能见天上山去伺候土地,于是便在地里种了一种食用根茎的东西,当地人称洋芋。

    一块带着芽眼的根茎埋了下去,就只等着芽眼发芽长叶,藤蔓长出来之后土里的根茎也会变成很多个洋芋,只待藤蔓的颜色渐渐变深,有枯萎的前兆,这洋芋也算是成熟了。

    抓着藤蔓从土里一把提起,下面就串着一大串。

    谢季又带了很多洋芋走,这东西不似其他,一棵一株,都是成片成片种植,藤蔓嘛,多是哪里有空间就往哪里长。

    听说洋芋长得还快,一般三个月就能成熟,天冷一些约莫四个月,还不用时常浇水,长在土里,总是没有长在外面的娇贵。

    谢季把这两样种子当宝贝一样天天守着,交给谁他都不放心,生怕别人弄丢了,弄坏了。

    谢季到了蜀地见了刘大人就让路顺赶紧走,“若能在蜀地种出来,就能拿去秦凤路试试,带回来的这十来样,只有有一两样能在蜀地成活,都是好事。”

    路顺也知道,这粮食的事虽然大,却急不得,总是要种上两季才知道到底成不成,不过他回到西北还是一五一十和沉南珣说了。

    沉南珣倒没说还是说什么,只是让人再跑一趟南诏,直接把种子带到秦凤路,他可等不得一处一处种。

    说到沉南珣到了西北,他到西北第一件事就是让沉珂带人赶紧走,连夜交代了一堆事儿。

    沉珂越听越觉得心惊胆战。

    “大哥,你说真的啊?”沉珂忍不住问。

    沉南珣气得想学着陆老太爷哐哐拍桌子,“我大半夜不睡觉同你讲故事?你大嫂那边是个机会,你赶紧带人去,也被停留,事办完了就往应天府去,成不成去看一眼,成就回去同父亲说,尽快提亲,不成就算了。”

    “不是,哥,就不能一件一件来?你这都一二三四五件事儿赶在一起了。”

    “反正要走一趟,别白走了,回京都了也别闲着,话都说出去了,该办的事还是办了的好。”

    “哥,我不想回去。”沉珂还是不太乐意。

    “不行,我得留下,你就必须得回去。再说了,回去陪陪姨娘。”

    虽然沉珂是庶子,小时候在府里不仅不受重视,甚至还会被欺侮,但沉南珣和沉北瑞其实是羡慕沉珂的。

    至少,他在亲娘身边长大,摔了有亲娘抱,累了委屈了可以抱着亲娘哭,就是现在,亲娘也时常记挂着他。

    这话,沉珂还真的拒绝不了。

    “可有话要我带给大嫂?”沉珂妥协了,问沉南珣。

    沉南珣瞪了沉珂一眼,“我同我娘子有话说要你带?”

    沉珂撇嘴,“有娘子了不起,你倒是别真和离了,换个人我可不叫大嫂。”

    “就你话多,滚去睡觉,明天一早点人就走。”

    同陆风禾出门第一想到的是行船不同,沉珂就很不耐烦行船。陆风禾这里弄不清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陕川四路就顺利了很多。

    陆三爷顺利在八月初到了夔州,夔州靠北,秋收约莫要到中秋之后,倒给了陆三爷休整的时间。

    赵氏要随他在任上的消息他已经收到了,既然赵氏要来,那就不能在官衙随便住了,至少得独门独院才行。

    陆三爷官职不高,官衙也没空闲的院子分给他,他便只能现在官驿落脚,寻人去赁宅子。

    路顺跟着谢季跑了一趟勐泐,这一趟可去得够久,在勐泐就待了二十来天,要不是谢季和路顺身上都还有任务,只怕谢季还能再在勐泐呆上个一年半载的。

    能在勐泐呆那么久,自然是有收获的。

    他们见过了很多闻所未闻的东西,土里长的地上跑的,别提多新鲜了。

    谢季知道蜀地多山,还不能伐木,又看到勐泐全是森林,可森林里似乎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口粮,便由刀红的亲卫带着,在森林里寻摸了三四天。

    几个跟着谢季进森林的人山上的背箩里都被谢季塞满了东西,别说,还真让谢季找到了可以带到蜀地甚至西北种的东西。

    当地人称玉麦,是最初南诏的汉人带到勐泐的重要,用玉麦须煮水,阳明胃经,通肠下气,后来本地人发现除了须,茎叶可以给牲口吃,果实也十分好吃。

    只是勐泐的玉麦着实小了些,也就成年男子两个指头那么粗。

    据说南诏的玉麦就大了很多,能有小手臂那么粗。

    谢季看着被当地人随手撒了种子在路边,就长得郁郁葱葱的玉麦,心生一念,不仅从勐泐带了不少玉麦种子,甚至还要求路顺让人去南诏再寻一些种子。

    路顺走的时候沉南珣就有交代过,他也知道,粮草是大事,故而对谢季的请托十分上心,甚至担心手下的人不知轻重,离开勐泐回蜀地的时候,路顺带着谢季绕路做了一趟南诏。

    在南诏,谢季又发现了另一件让他欣喜的东西,南诏的山不似乎蜀地,虽然延绵,但起伏不大,关键是大部分是土山而非石山。

    可就算是并不陡峭的土山,百姓也不可能见天上山去伺候土地,于是便在地里种了一种食用根茎的东西,当地人称洋芋。

第二四三章 又是摊子

    陆风禾想到的却是,“褫州还能少了茶不成?这茶就是一船一船全拉到褫州也换不了多少铁钱,这也太慢了些。”

    沉珂不解,“那大嫂意下如何。”

    若想要褫州的铁钱,但凭陆风禾一个人是不可能攒下多少的。

    同时为了掩人耳目,也不能就自己一个人带着货物往褫州跑。

    “搅乱褫州的市场,从方方面面。”

    沉珂更是个对买卖毫无了解的人,在他看来,做买卖这事,也难也不难。

    货郎担着货走街串巷也叫做买卖,做成各地行首甚至皇商的也叫做买卖。

    可把搅乱一个地方的生意说得这样……云澹风轻,沉珂多少是不理解的。

    陆风禾脑子里有了大致的想法,但还得再捋一捋,陆风禾便也没有多说,知道沉南珣想干什么那就简单了。

    “茶还是直接走汝水吧,一路没有大的港口,可以日夜行船,也快一些,褫州的铁钱想别的法子。”

    陆风禾没说的是,就算要去褫州,也不走汴河,颖水陈州河哪处不能走。

    “还有一事,大哥说……说……”沉珂有点说不出口。

    “何事?”

    “大哥说应天府刺史家……”

    “哦,你大哥让你顺道去想看想看樊家姐儿?”陆风禾秒懂沉珂说得含含湖湖的话。

    沉珂涨红了脸点头。

    “我倒有东西想让你带给莲姐儿,你就顺道相看相看,看能不能合上眼缘。”

    沉珂松了一口气,有东西要送就好,大哥只让他去,他总不能知道找到樊刺史说自己是来相看的吧,那还不被打出去?

    果然还得是大嫂,有个送东西的借口不就好办多了。

    陆风禾又问起其他事,“在毗陵多久?”

    “答应了枍哥儿明日带他去跑马玩儿,再等大嫂见过跟我过来的人之后,也就后天就走了吧。”

    陆风禾点头,“也成,尽量赶回京都去过中秋,莲姐儿那里若是来不及,中秋过去再去看也成。”

    “来得及的,也就看看,并不停留。”

    陆风禾憋着笑啊,这个年轻人啊,是做好了相看不成的准备,可这事,那是他说成就成,说不成就不成的。

    陆风禾看着沉珂倒是越看越觉得二人相配。

    说完了正事,二人就有些没话说了,幸好枍哥儿做完功课跑来了。

    一个下午,足以让枍哥儿同沉珂混熟了,沉珂又带着枍哥儿往前院去了。

    陆风禾看着各位开心的枍哥儿,他心里也是想沉南珣的吧,陆风禾隐隐听到枍哥儿问沉珂,爹爹用刀还是用枪啊。

    陆风禾坐了半晌,想了想还是往前院去了,眼下她除了陆八郎一时也不知道找谁去商量这个。

    “怎么又来了?”陆八郎余光瞟到进书房的陆风禾问。

    “当然是有事想来找八哥讨个主意。”

    “别,别找我讨主意,你何时会听了,我只有给你收拾烂摊子的份。”

    陆风禾讨好地笑,“哥,别这样说,妹妹怎么会不听你的话呢。”

    “那就,听话,别问,回去睡。”

    “哥!”

    陆八郎耸肩,“看吧,你就不会听,说吧,又出什么篓子了。”

    陆风禾撅着嘴,“哥哥,你就不能盼着我点儿好。”

    “好事也轮不到这个时候特意来书房告诉我。”陆八郎头都不抬。

    陆风禾也不再与他兜圈子,“沉南珣想要褫州的铁钱,单靠我运茶去挣那点不太靠谱的样子。”

    陆八郎总算把笔放下了,“你什么意思?你让我去褫州帮他抢?那还不如他自己带人去抢的成功的可能性大一点。”

    陆风禾斜了陆八郎一眼,“和你说正事呢。”

    “我也没开玩笑,要想快,只有这个法子是最快的。”

    “你看看你桌上的是什么书,你说这个话。”陆风禾指着陆八郎桌上的《大雍通律》问。

    陆八郎斜眼看陆风禾,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你也知道啊,这事你找我没用。

    “哥,你说,我们说服二哥把船队往西北边走怎么样,这段时间我发现,漕帮也好,船队也罢,往北多是走到京都就停了,但其实还能再往北走一点,比如京西北路,比如永兴军路……”

    “然后呢?”陆八郎问。

    “江南的商人习惯走水路,水路到哪,生意就做到哪,所以再往北,其实没多少江南商人,若是二哥的船队往北边走了,江南的商人熙然就跟着走了。”

    “你想纠结大量江南商人往北边去做生意?把褫州的钱换回来?”

    陆风禾点头,“哥哥果然是懂我的,别的不说,就是船资运费都用铁钱付,也是不少钱呢。”

    “二哥能答应收铁钱,转手铁都往西北去了,二哥就白搭船又搭人了?”

    “那哪能啊,我又用边市挣的银钱同二哥换……”

    “妹妹,你还没挣钱呢。”

    “总是会挣的。”

    “那先挣了再说,这还没挣钱呢,就盘算着怎么把钱都花出去。”

    陆风禾撇嘴不说话。

    “妹妹,你可长点心吧,你同沉大郎是要和离的,你挣的钱给他换铁了,你图啥。”

    陆风禾瞪了陆八郎一眼,起身就走,这人真是没意思,非得说透吗?

    陆八郎见陆风禾要走,赶紧追了几步,“好了好了,这事你同我说也没什么用,牵扯实在太大了,你要有本事把二哥三哥一起拉起来做这个事,说不定还能有三分事成的机会。”

    “你这头次做买卖,一来就铺这样大的摊子,你真的想好了?太冒进了些,若是二哥三哥都拉了进来,这陆家的买卖也就拉进来十之七八了,不能只顾着沉大郎那边。”

    “我没有不顾着陆家。”陆风禾说。

    “我知道你没有不顾着陆家,但这个摊子一旦扯起来,尤其还牵扯铁,若是失败,陆家什么退路都没有了。”

    确实是这样的,陆家明面上是书院是天下门生,可陆家最后的依仗是足够让陆家子弟活下去的生意。

    若是把陆家的生意都拉到明面上来,还牵扯到大量铁,对陆家来说风险实在太大了。

    兄妹两站在书房外的连廊下,看着院子的香樟树,两个人都没说话,堵上整个陆家,赌注实在太大了。

第二四四章 另辟蹊径

    不等陆风禾想出个所以然来,枍哥儿跑了过来。

    “娘,你同八舅舅说完话了吗?”枍哥儿在院门口探头探脑的问。

    枍哥儿走下连廊,“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小叔说我该睡觉了,正送我回去,我远远地看到了绿芙姨姨,就过来了。”

    陆风禾同陆八郎一起走到院门口,这才看到站在外面风灯下的沉珂,嵴背挺直,下巴微昂,目视前方。

    光看那个影子,陆风禾有一瞬间以为自己看到了沉南珣。

    虽说沉南珣和沉北瑞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除开外貌,陆风禾总觉得气度上,沉南珣和沉珂更像一些,那种坚毅是陆风禾在别人身上不曾见到的。

    后来她才知道,那是一种裹挟着西北风沙,满怀着军士百姓的坚毅。

    “大嫂,八郎君。”沉珂见两人出来,躬身作揖。

    陆八郎还礼。

    陆风禾牵过枍哥儿,“我也忘了让人过去接,还好枍哥儿看到绿芙,我就带枍哥儿进去了。”

    沉珂又低头应,“是。”

    枍哥儿跟着陆风禾走了两步,不放心地回头叮嘱沉珂,“小叔,你别忘了明天带我跑马。”

    沉珂点头,“我记着呢,明日你午歇起来就带你们去。”

    枍哥儿重重地点了头才跟着陆风禾走了。

    陆八郎同沉珂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二人互道了晚安也就各回各院子了。

    第二天,一大早赵家就来人了,说是来送中秋节礼的。

    这才八月初,这节礼送的多少有点早了,进来的是赵大爷和赵大郎。

    “哥哥怎么这么早就来送?”赵氏问赵大爷。

    赵大爷叹了口气,“我同大郎要往京都去一趟,怕路上耽误了,你二哥又去南边了,中秋都不一定能回来。”

    “这样急吗?这离中秋还有还有十来天呢。”赵氏问,“可是生意上出了岔子?”

    能让赵大爷和赵大郎两个人都要跑一趟的,除了生意上出了岔子,还是不小的岔子,赵氏实在想不到其他的。

    赵大爷叹口气,“杭州一个绸缎庄,指着从杭州湾出港,出了港也不进长江走运河,直接从外海走,一路南京道,这一条路上的绸缎庄这一个多月来陆续都不收我们的绸缎了。”

    “这一家两家便也罢了,一条水的绸缎庄都不收了,我不亲自去一趟我不放心。”

    “直接走外海?那多危险。”

    “那倒没什么危险的,就从渔场边过。”

    陆风禾听了两耳朵,这是有人抢了北边不小的生意,赵大爷和赵大郎要赶紧去补救一番,而赵二爷一直在南边奔跑,可不能再让人抢了南边的生意。

    不等陆风禾想出个所以然来,枍哥儿跑了过来。

    “娘,你同八舅舅说完话了吗?”枍哥儿在院门口探头探脑的问。

    枍哥儿走下连廊,“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小叔说我该睡觉了,正送我回去,我远远地看到了绿芙姨姨,就过来了。”

    陆风禾同陆八郎一起走到院门口,这才看到站在外面风灯下的沉珂,嵴背挺直,下巴微昂,目视前方。

    光看那个影子,陆风禾有一瞬间以为自己看到了沉南珣。

    虽说沉南珣和沉北瑞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除开外貌,陆风禾总觉得气度上,沉南珣和沉珂更像一些,那种坚毅是陆风禾在别人身上不曾见到的。

    后来她才知道,那是一种裹挟着西北风沙,满怀着军士百姓的坚毅。

    “大嫂,八郎君。”沉珂见两人出来,躬身作揖。

    陆八郎还礼。

    陆风禾牵过枍哥儿,“我也忘了让人过去接,还好枍哥儿看到绿芙,我就带枍哥儿进去了。”

    沉珂又低头应,“是。”

    枍哥儿跟着陆风禾走了两步,不放心地回头叮嘱沉珂,“小叔,你别忘了明天带我跑马。”

    沉珂点头,“我记着呢,明日你午歇起来就带你们去。”

    枍哥儿重重地点了头才跟着陆风禾走了。

    陆八郎同沉珂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二人互道了晚安也就各回各院子了。

    第二天,一大早赵家就来人了,说是来送中秋节礼的。

    这才八月初,这节礼送的多少有点早了,进来的是赵大爷和赵大郎。

    “哥哥怎么这么早就来送?”赵氏问赵大爷。

    赵大爷叹了口气,“我同大郎要往京都去一趟,怕路上耽误了,你二哥又去南边了,中秋都不一定能回来。”

    “这样急吗?这离中秋还有还有十来天呢。”赵氏问,“可是生意上出了岔子?”

    能让赵大爷和赵大郎两个人都要跑一趟的,除了生意上出了岔子,还是不小的岔子,赵氏实在想不到其他的。

    赵大爷叹口气,“杭州一个绸缎庄,指着从杭州湾出港,出了港也不进长江走运河,直接从外海走,一路南京道,这一条路上的绸缎庄这一个多月来陆续都不收我们的绸缎了。”

    “这一家两家便也罢了,一条水的绸缎庄都不收了,我不亲自去一趟我不放心。”

    “直接走外海?那多危险。”

    “那倒没什么危险的,就从渔场边过。”

    陆风禾听了两耳朵,这是有人抢了北边不小的生意,赵大爷和赵大郎要赶紧去补救一番,而赵二爷一直在南边奔跑,可不能再让人抢了南边的生意。不等陆风禾想出个所以然来,枍哥儿跑了过来。

    “娘,你同八舅舅说完话了吗?”枍哥儿在院门口探头探脑的问。

    枍哥儿走下连廊,“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小叔说我该睡觉了,正送我回去,我远远地看到了绿芙姨姨,就过来了。”

    陆风禾同陆八郎一起走到院门口,这才看到站在外面风灯下的沉珂,嵴背挺直,下巴微昂,目视前方。

    光看那个影子,陆风禾有一瞬间以为自己看到了沉南珣。

    虽说沉南珣和沉北瑞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除开外貌,陆风禾总觉得气度上,沉南珣和沉珂更像一些,那种坚毅是陆风禾在别人身上不曾见到的。

    后来她才知道,那是一种裹挟着西北风沙,满怀着军士百姓的坚毅。

    “大嫂,八郎君。”沉珂见两人出来,躬身作揖。

    陆八郎还礼。

第二四五章 沈珂送礼

    陆风禾想到自己几句话弄过来的一船丝绸,实在心慌,其实,大表哥真的不必如此信任她的。

    陆风禾甚至有点不敢同赵氏和陆八郎说这事,同赵氏说了她只会白白担心,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至于陆八郎,她怕说了,陆八郎觉得他又把外祖家拉下水。

    陆风禾回到朴拙院,坐在书桌前,心烦意乱,信手提笔直接就把这事写了下来,等她写完了停笔才发现,她这纯纯就是给沉南珣写信的语气啊。

    罢了,既然写了,那边把自己对褫州的想法都写下来吧,反正是为了他要的东西,到底怎么做,让他去费这个脑筋不过分吧。

    陆风禾写好了直接就让香芽儿送走了,生怕晚一点给香芽儿自己又反悔了。

    可是陆风禾忘了,这事,其实吧也是一回生二回熟,写了第一封信,还能不写第二封了?

    中午,沉珂带人进来见陆风禾,只是进来的不光有人,还有满满两车东西。

    陆风禾看着不停从前院往后院搬的东西。

    “你这是干什么?”

    “嫂子见谅,我从西北走得急,没来得及准备什么,来拜访伯母和郎君未带土仪是一,眼见着中秋了,未备年礼是二。”

    陆风禾皱眉,这沉珂应该是早上见到赵家来送节礼了才赶紧令人去备的。

    “哪用得着你送节礼,你能来便是好的,别搬了,拿去退了。”

    沉珂虽然是定西郡王府的郎君,但其实手里并没有什么银钱。

    府上给沉珂的月钱,沉珂从来不带走,都是让陆风禾直接给韩姨娘,韩姨娘月银有限,他不在韩姨娘身边,多给韩姨娘十几二十几两银子傍身也是好的。

    陆风禾当家的日子里,沉珂的银钱都是韩姨娘那边取走的,直到韩姨娘离世。

    至于他在军中任职的俸禄,那也是不多的,沉南珣和沉北瑞都有御封的官职,俸禄是从朝廷拿,而沉珂只是军中一点点攒军功得的军职,俸禄都是军中从军饷中发的,比沉南珣和沉北瑞少多了。

    沉珂看着陆风禾似乎有些生气的脸,无措地喊了一声,“嫂子……”

    “你手里有多少银钱我比你清楚,拿去退了。”

    “我…我替哥哥来送…”沉珂宁愿沉南珣生气也不想看到陆风禾生气,“大嫂,我……”

    “罢了,你的心意嫂子都知道了,进来吧。”

    陆风禾当然知道沉珂只是一片好意,她也看了那些往里的搬的礼盒都是毗陵数得上的老字号的东西,那些一盒一盒地买下来可得不少钱。

    在往拙朴院走的路上,陆风禾还是忍不住又说了两句。

    “你眼见着就是要成家的人了,买东西不是你这样买的,不能再这样花钱了。”

    沉珂跟着陆风禾,“知道了嫂子。”

    “手里没有银钱了吧,既然是替你大哥送的节礼,记得找你大哥要银子去,没有替人做事了还要倒贴银子的。”

    沉珂一听,嘴角不自觉上扬,“好嘞。”

    陆风禾看着沉珂的两个小虎牙,多好的孩子啊,满腔赤诚的一生就要那么样留在西北了吗?

    沉珂身后跟着三个人,其中一个看起来可不年轻了,怎么都是三十出头了。

    在花厅坐定,陆风禾问站得笔挺的三个人,“你们都是西北人士?”

    三人俱答,“是。”

    声音洪亮,不似一般家丁。

    陆风禾凑近沉珂,“在过军中?”

    沉珂点头,心想,现在还在军中,但,在过军中也没错。

    “不曾行过船吧。”

    三人又是异口同声,“是。”

    陆风禾又被这洪亮的声音小小地吓了一下,“现在不是军中,我也只是雇主,放松些,坐吧。”

    三人在椅子上坐下,果然在过军中的人还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家丁奴仆若是让坐,多半也都是寻凳子坐,坐也战战兢兢只坐一小半。

    这三人没有在凳子上坐下,而是寻了最近的椅子,坐下也是背嵴挺直,看着自己前方的地面,并不到处乱扫。

    “我也没什么好交代的,也就认认人,行船不必其他,船上船老大说了算,你们需得听船老大的安排,其余事也有管事给你们安排。”

    陆风禾是真没什么好交代的,毕竟,只是几个沉南珣送来做工的军士。

    “下去吧,老实做事,多做多看,多走两趟也就顺了。”

    沉珂觉得这事还是得向陆风禾说清。

    “大嫂,襄王进言,大哥年后当是要去泉州水师任指挥使的。”

    “啊?水师?沉家军可从没有过水师。”

    “谁说不是呢,别说水师了,西北军中多的是船都没做过的人,这如何作战。”

    这个东西还真的无解,也不是说沉南珣提前知道了,就能做什么准备,西北有的地方喝的水都不多,更别说可以拿来行船训练的水道了。

    “不过嫂子也不必着急,大哥去泉州也不能带着西北军去。”

    陆风禾确实没什么头绪,调动的也只是沉南珣,西北军还是西北军,只是沉南珣真的有本事统领水师吗?水上作战和陆上作战当是不同的……吧。

    “嫂子,我下晌带枍哥儿出去玩儿一趟,明日天亮就走了,到时也不进来辞行了,等我回西北了再来看你们。”

    “那晚上的夕食……”

    “不回来了吧。”

    “难得来一趟,你带枍哥儿他们去跑马就直接往三白楼去,总是要尝一尝毗陵的三白宴。”

    沉珂生平没有什么热别的爱好,就好吃,只要说特色,不管好不好吃,能不能吃得惯,他总是要尝一尝的。

    只是,上辈子,沉珂没有去过太多地方,大多地方菜都是在京都吃的,地方特色菜到了京都,总是不那么正宗了。

    沉珂前脚出去了,陆风禾后脚就安排了起来。

    赵氏也知道了沉珂突然送这样多东西进来的缘由。

    “这孩子也太实诚了些,他能从西北来看看枍哥儿和蓁姐儿就是有心了,都是一家人,用得着这样大的礼。”

    “谁说不是呢,三郎君在韩姨娘身边长大的,见识有限,故而十分会周边人行事,他回京肯定要带东西,还得去樊家,我多给他备上些,也省得他再花钱。”

    “应该的应该的。”

第二四六章 礼尚往来

    沉珂不仅带着枍哥儿去跑马了,还顺便领上了陆四郎家池哥儿和清姐儿,而走路都还不稳当的陆八郎家治哥儿就只有被哥哥姐姐留下的份儿了。

    要收拾东西人让沉珂带回去,就不能只收拾给韩姨娘了,至少定西郡王府的两位长辈是少不了的。

    至于,沉二郎一家,那陆风禾是没有那么好的以德报怨的涵养的。

    还有借口送给樊二姑娘的东西,替沉珂准备给樊家的拜礼,这一收拾,就是三车也装不下。

    “装船吧,从毗陵走水路正好,今晚装上船就出城。”陆风禾看着铺满了半个院子的东西对翠芝交代。

    “你要写好条子,也要给三郎君身边的交代清楚了,什么东西是送到哪里的。”

    翠芝福身,“姑娘放心,奴婢省得。”

    陆风禾不是不放心翠芝,而是不放心沉珂身边的亲卫,看着就不是能做这些琐事的人。

    翠芝为此还特意多写了几份单子,总的单子,各处的礼单,甚至还多写了两份,沉珂只要在头一页写上名帖就能直接把单子送出去。

    陆风禾确实没看走眼,沉珂留在陆家的亲卫看到陆风禾的阵仗确实被吓到了,他们行军之前也收拾不出这样多的东西,幸好幸好,幸好夫人都给他们分齐整了,要不然他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时辰差不多了,陆家人往三白楼去,收拾的几车东西也从陆家出发去装船了。

    翠芝还特意带了沉珂的一个亲卫去船上,手把手教给亲卫哪些东西放在哪里,是送给谁的,单子是哪份,箱子上做了什么标记。

    亲卫觉得这小娘子轻轻飘飘的几句话,他记起来比将军的训话还难。

    亲卫没有下船,直接跟着船走了。

    船是陆家平日出行惯坐的,船老大认识翠芝,也知道这船东西是要往京都去的,想也是去陆家娘子的婆家定西郡王府的,那是一点都不敢马虎的,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沉珂对此一无所知,带着孩子们玩够了,一头汗一身尘土就直接去了三白楼。

    陆四娘子看到三个灰猴子一个人忍住,惊呼了一声,被赵氏瞪了一眼。

    “带哥儿姐儿去洗洗手擦擦脸。”赵氏说。

    沉珂低头看看自己也沾了灰的衣裳,又看看陆家众人显然是收拾过的,有些不大好意思。

    陆风禾指着陆八郎的小厮汗牛对沉珂说:“是我思虑不周,忘了你们出去跑马会出汗沾灰,我八哥倒是带着袍子……”

    沉珂赶紧冲陆八郎作揖,陆八郎拉起沉珂,“只怕我的袍子贤弟穿有些小了。”

    沉珂摆手,“无碍无碍。”

    沉珂没比陆八郎高多少,但是壮了很多。

    陆八郎身边的小厮赶紧去马车里把包袱取出来,“三郎君随小人来。”

    人走了,赵氏训了陆四娘子一句,“孩子一身灰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吗?”

    陆四娘子低着头,“是儿媳无礼了。”

    赵氏见状也就没有再说,陆四娘子是个好的,只是有些过分小心讲究了,这事不是什么坏事,但也分人分场合。

    “嫂子别恼,是我没考虑周全,我倒只想着他们在城外玩儿,省得又回城一趟,玩一玩直接过来,孩子们也能多玩儿会。”

    陆四娘子拉着陆风禾的手,倒是秦玲儿出声了。

    “好了,多大点儿事,我娘就时常说我养孩子太泼皮了些,得像嫂子学一学,精细些。”

    陆风禾哈哈大笑,“你确实太泼皮了,这治哥儿学走路之后膝盖小腿就没好过。”

    秦玲儿不在意地说:“嗨,哪有不摔跤长大的孩子。”

    赵氏说起这个来就心疼孙子,抱着治哥儿对秦玲儿说:“也不是你这么个摔打的,能不摔的咱还是不摔的好。”

    沉珂很快就收拾妥当进来的,陆八郎的衣裳是白色泛着青的圆领袍,在陆八郎身上是飘逸出尘的翩翩公子,在沉珂身上就成了英挺帅气的少年儒将。

    “哟,八郎这身衣裳在三郎君身上倒是更好看些,我就看不得衣裳穿得空荡荡的。”赵氏是长辈,评价晚辈的衣裳倒没什么不合适。

    陆家人不多,陆风禾也就只定了一个包间一桌席面,一桌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毕竟不是自己的衣裳,沉珂倒是有些不大自在,又抻了抻衣摆。

    “年纪轻轻,多穿些鲜亮的衣裳,多好看,不要总学你大哥穿深蓝暗绯的,没得把自己穿老了。”陆风禾也说。

    陆八郎也说:“这衣裳你穿倒比我穿更合适些,快来坐。”

    赵氏瞪了陆八郎一眼,“你看看你瘦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和玲娘不给你吃了。”

    陆风禾和陆八郎中间还有两个空座,沉珂在靠近陆八郎的一个位置上坐了下来。

    几句闲话之后,沉珂也放松了下来。

    陆风禾又和沉珂说起礼品的事。

    “眼下应该已经装上船了,明日也别着急,还是用了朝食再走,哪有空着肚子走的,想行船就传个信,很快就追上了。”

    沉珂瞬间眼眶都湿了,从小到大,他离家归家很多次,没有人教过他,他应该带土仪,也没有人在他走的时候给他准备过行囊,至于人情往来,那更是无人替他打点过。

    姨娘总觉得他是郡王府的郎君,是沉家人,在沉家军就是半个主子,可在军队,不得什么好的都紧着他。可别说他了,就是大哥也没什么特别的待遇,别说本就没什么好的,就是有,也不能紧着他们先吃用。

    “嫂子……”

    “已经装船了,不要也来不及了,翠芝都写好单子交代给你亲卫了,我可记不得有些什么东西。”陆风禾烫了盏给沉珂倒了盏茶。

    “带孩子很累吧。”陆风禾又问。

    沉珂摇头,“他们都很乖……”

    正说着,三个孩子嬉笑着回来了。

    “娘,我告诉你,我今天能自己骑小叔的惊雷了。”

    清姐儿也兴奋地说:“我说我说,我比哥哥还厉害,我都能自己骑了,哥哥还要人带着。”

    池哥儿是个稳重性子,“我敢骑的……”

    “反正你是最后一个自己骑马的,枍哥儿是弟弟都比你先学会。”

第二四七章 族亲流言

    沉珂最后还是用了朝食才走的,甚至还大清早同枍哥儿去了趟蒙学,等孩子们才是上早课了,才回来用朝食。

    送走了沉珂,赵大郎同陆风禾说的一船半丝绸也从苏州出发了,明日就到毗陵。

    要不说陆风禾这人性子皮呢,明明什么都想明白了,就是迟迟没决定到底往西北去的船什么时候走。

    陆风禾就是但凡是做决定,总是要有外部原因推一下她才动一下。

    丝绸眼见着就要到毗陵了,她总不能让丝绸在毗陵江上就这么待着,只能赶紧安排人去各处装茶上船。

    沉珂留了十个人下来,说是路上还有百来个,不日也就到了。

    很明显,沉珂留下个这十个应当也是小头目了。

    陆风禾让金宝和刘瑞带着这十个人去搬茶装船,也交代了船行和管事,他们内部人怎么调配由他们自己决定。

    都装船了,陆风禾就再没有拖延下去的借口了,原本还纠结到底节前走还是节后走的,这节前不得不都启程了。

    所有船都走淮水,到了陈州,去褫州的四条船走陈州河,其余的船走汝水。

    船都安排走了,陆风禾看起来是没什么事了,整天不是在家待着,就是去老宅陪一陪老太太,可她这心里啊一点头不轻松。

    十多船货物呢,她的全副身家都拿去买茶了,就是陆家的船运费都还欠着呢,连定金都没多的银钱给了,这一趟出去可一定要顺利啊。

    陆风禾几乎隔天就去老宅看老太太,因为没什么事了,去的时候也早了些,几乎都是老太太歇起晌来,她也就到了,陪老太太说说话吃吃茶就走。

    倒让她遇上陆七娘子好几次,陆风禾倒每次都客客气气地同她打招呼,反倒是陆七娘子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陆风禾被陆七娘子那个吹胡子瞪眼睛的样子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见到老太太的时候就一个不小心说漏了嘴。

    “我最近没得罪七嫂子吧,她怎么对我似乎有意见似的。”

    “今日又来了?”老太太问。

    陆风禾点头,“对,刚刚进来的时候遇上她了。”

    老太太冷哼一声,“我看她不是对你有意见,是对我们这一房都有意见。”

    陆风禾这才反应过来,她好几次过来陪老太太说话都遇上了陆七娘子过来,可从未听说陆七娘子来老太太这里请过安,就算她来找她堂姑姑的,这府上有长辈,也合该来请个安的。

    “啊?对我们一房有什么意见,觉得我们分家不公?”

    “也差不多吧。”老太太吃了口茶啊,“也是分家才有的事。”

    若是分家这事,陆风禾还真就没话说了。

    他们西府本来早些年就该分出去了,可陆老爷子遭了京都那事,感念弟弟冒死搭救,又因着下一辈人也不多,陆家正是需要团结一致的时候,便一直没有完全分家,直到陆风禾这一辈,陆大郎要成婚了,也才只是分了东西府。

    分家给什么什么,给多少,家谱族规都写的清清楚楚,哪些东西是不能动的,只能留在长房,哪些东西是可以分的,端看长房的意思。

    大家族都这样,陆家不是特例。

    核心的资源和权力必须是要集中在长房手里的,若是遇上其他房有成器的子弟,那也是要靠自己的本事去争取的。

    独木是难成林,可也没有大家族处处均分的道理。

    别说分家的是祖父辈的,就算是父辈分家,陆风禾都没有什么置喙的余地,再说了,就算陆七娘子对分家有意见,现在说也晚了,她上头有婆婆,有长嫂,也轮不到她来大房跑前跑后的。

    故而陆风禾乖觉地跳过这个话题,说起了最近蓁姐儿的趣事。

    “祖母也别成天就在府上待着,也去我们府上,去四叔府上走走,我们府上下晌可太热闹了,治哥儿小人儿偏偏喜欢跟着哥哥姐姐跑,几个大孩子又觉得治哥儿太小了,总想甩了他。”

    老太太嘴上不说,但还是惦记重孙的,原本热热的一大家子,这一分家,孩子们来得都少了,听陆风禾说起那几个小孙孙,脸上的笑都多了。

    这天,陆风禾没能出门,陆四娘子有事,陆风禾得在家看着孩子们。

    陆家有族亲也趁着选秀这个当口把自家孩子的婚事定了下来,那一房离得有些远,定亲的郎君辈分也低,就是叫陆风禾都要叫姑姑的,故而赵氏只是让陆四娘子去走一趟,随个礼凑凑热闹。

    陆四娘子在族亲里历来是个人缘儿好的,在族亲媳妇娘子里也有弯弯绕绕的亲戚,总是能说上话,往常遇上这种事,陆四娘子都是会用了夕食才回的。

    今日府上的夕食才刚摆上,陆四娘子就回来了。

    陆风禾赶紧起身迎,“嫂子没用夕食吧,快,这刚摆上。”

    陆四娘子气呼呼地坐在旁边等着添碗快添菜,衣裳都顾不得回去换,更顾不得堂屋还有下人孩子在。

    “老七媳妇也太过了些。”陆四娘子很少会这样口无遮拦,直接说某人的不是,看样子是真气狠了。

    陆风禾眉心一跳,莫不是去找大伯母没什么成效,开始在族亲之间嚼舌?

    甚至都不用其他人问,陆四娘子就噼里啪啦把事都说了。

    “分家就分家了,就算祖父偏心我们和四叔又怎么了?亲儿子亲孙子偏心还偏错了?”

    “本就不是一房的人,一道排行了就真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赵氏一听,不得不提醒,“慎言。”

    “娘,你是没听到,老七媳妇说得实在难听。”

    秦玲儿是个急性子,说半天没说到重点,忍不住问,“七嫂子到底说什么了?”

    “就说祖父偏心,因为我们两房要出仕,就让他们也赶紧分家,好不管七郎。”

    陆八郎也在,闻言皱眉,“她是觉得七哥没出仕是祖父不同意?这事当时明明已经同二伯父和七哥都说过了。”

    陆四娘子摆手,“我倒不知道你们怎么说的,反正当时你四哥明明说的是祖父不大赞成出仕,爹和四叔才说要分家的,这怎么到她嘴里就成了想剔开七郎才分家。”

第二四八章 打破留言

    “这便也罢了,他们郎君之间的事明眼人总是有的,还到处编排小拾。”

    陆风禾没想到陆家分家的事还能扯上自己,指着自己,“我?我能有什么事?”

    “说你和离回来了成天抛头露面,又说你没事就去巴结老太太,分家了还不忘谋好处。”

    陆风禾真真气笑了,别说本朝不禁女户,不禁女子上街做买卖,就是陆家,也没有禁止女郎媳妇子做买卖的,远的不说,就说陆三娘子,她可这些年没少在生意场上跑。

    自己这才出去走动了几天就成了抛头露面了?

    去陪老太太说说话,多看两趟老太太就成了巴结老太太。

    自己好歹还是去看嫡亲的祖母,那她呢,见天去大房找大伯母,怎么不说自己巴结陆家嫡支大房呢。

    说老爷子偏心,赵氏还觉得没什么,可说陆风禾,那赵氏是不依的,偏偏这话还不是外人说的,陆七娘子怎么也算是自己人了,她说出额话,外人自然就多信了三分。

    看到家人因为自己动怒,陆风禾反而不气了,反到要劝着他们没事的,赶紧用夕食要紧。

    “这便也罢了,他们郎君之间的事明眼人总是有的,还到处编排小拾。”

    陆风禾没想到陆家分家的事还能扯上自己,指着自己,“我?我能有什么事?”

    “说你和离回来了成天抛头露面,又说你没事就去巴结老太太,分家了还不忘谋好处。”

    陆风禾真真气笑了,别说本朝不禁女户,不禁女子上街做买卖,就是陆家,也没有禁止女郎媳妇子做买卖的,远的不说,就说陆三娘子,她可这些年没少在生意场上跑。

    自己这才出去走动了几天就成了抛头露面了?

    去陪老太太说说话,多看两趟老太太就成了巴结老太太。

    自己好歹还是去看嫡亲的祖母,那她呢,见天去大房找大伯母,怎么不说自己巴结陆家嫡支大房呢。

    说老爷子偏心,赵氏还觉得没什么,可说陆风禾,那赵氏是不依的,偏偏这话还不是外人说的,陆七娘子怎么也算是自己人了,她说出额话,外人自然就多信了三分。

    看到家人因为自己动怒,陆风禾反而不气了,反到要劝着他们没事的,赶紧用夕食要紧。“这便也罢了,他们郎君之间的事明眼人总是有的,还到处编排小拾。”

    陆风禾没想到陆家分家的事还能扯上自己,指着自己,“我?我能有什么事?”

    “说你和离回来了成天抛头露面,又说你没事就去巴结老太太,分家了还不忘谋好处。”

    陆风禾真真气笑了,别说本朝不禁女户,不禁女子上街做买卖,就是陆家,也没有禁止女郎媳妇子做买卖的,远的不说,就说陆三娘子,她可这些年没少在生意场上跑。

    自己这才出去走动了几天就成了抛头露面了?

    去陪老太太说说话,多看两趟老太太就成了巴结老太太。

    自己好歹还是去看嫡亲的祖母,那她呢,见天去大房找大伯母,怎么不说自己巴结陆家嫡支大房呢。

    说老爷子偏心,赵氏还觉得没什么,可说陆风禾,那赵氏是不依的,偏偏这话还不是外人说的,陆七娘子怎么也算是自己人了,她说出额话,外人自然就多信了三分。

    看到家人因为自己动怒,陆风禾反而不气了,反到要劝着他们没事的,赶紧用夕食要紧。“这便也罢了,他们郎君之间的事明眼人总是有的,还到处编排小拾。”

    陆风禾没想到陆家分家的事还能扯上自己,指着自己,“我?我能有什么事?”

    “说你和离回来了成天抛头露面,又说你没事就去巴结老太太,分家了还不忘谋好处。”

    陆风禾真真气笑了,别说本朝不禁女户,不禁女子上街做买卖,就是陆家,也没有禁止女郎媳妇子做买卖的,远的不说,就说陆三娘子,她可这些年没少在生意场上跑。

    自己这才出去走动了几天就成了抛头露面了?

    去陪老太太说说话,多看两趟老太太就成了巴结老太太。

    自己好歹还是去看嫡亲的祖母,那她呢,见天去大房找大伯母,怎么不说自己巴结陆家嫡支大房呢。

    说老爷子偏心,赵氏还觉得没什么,可说陆风禾,那赵氏是不依的,偏偏这话还不是外人说的,陆七娘子怎么也算是自己人了,她说出额话,外人自然就多信了三分。

    看到家人因为自己动怒,陆风禾反而不气了,反到要劝着他们没事的,赶紧用夕食要紧。“这便也罢了,他们郎君之间的事明眼人总是有的,还到处编排小拾。”

    陆风禾没想到陆家分家的事还能扯上自己,指着自己,“我?我能有什么事?”

    “说你和离回来了成天抛头露面,又说你没事就去巴结老太太,分家了还不忘谋好处。”

    陆风禾真真气笑了,别说本朝不禁女户,不禁女子上街做买卖,就是陆家,也没有禁止女郎媳妇子做买卖的,远的不说,就说陆三娘子,她可这些年没少在生意场上跑。

    自己这才出去走动了几天就成了抛头露面了?

    去陪老太太说说话,多看两趟老太太就成了巴结老太太。

    自己好歹还是去看嫡亲的祖母,那她呢,见天去大房找大伯母,怎么不说自己巴结陆家嫡支大房呢。

    说老爷子偏心,赵氏还觉得没什么,可说陆风禾,那赵氏是不依的,偏偏这话还不是外人说的,陆七娘子怎么也算是自己人了,她说出额话,外人自然就多信了三分。

    看到家人因为自己动怒,陆风禾反而不气了,反到要劝着他们没事的,赶紧用夕食要紧。“这便也罢了,他们郎君之间的事明眼人总是有的,还到处编排小拾。”

    陆风禾没想到陆家分家的事还能扯上自己,指着自己,“我?我能有什么事?”

    “说你和离回来了成天抛头露面,又说你没事就去巴结老太太,分家了还不忘谋好处。”

    陆风禾真真气笑了,别说本朝不禁女户,不禁女子上街做买卖,就是陆家,也没有禁止女郎媳妇子做买卖的,远的不说,就说陆三娘子,

第二四九章 回礼京都

    苟顺虽说是下人,但下人和下人也是不一样的,此时苟顺来代表的就是定西郡王府,是定西郡王。

    陆风禾自是要迎一迎的,在去前院的路上,陆风禾还在算着日子,按理说,自己让沉珂带走的东西此时也还不到京都……

    应该不会是因为看到自己准备的节礼才让苟顺来送吧,从时间上来算,来不及的啊。

    还不到前院后院的花墙处,就遇上了陆府管家康平领着进来的苟顺。

    “大娘子。”苟顺作揖行礼。

    陆风禾连忙回礼,“苟管家一路辛苦了。”

    “老奴的本分。”

    “府上可还好。”

    “郡王爷和郡王妃身子还不错,只是大娘子不在,老奴也只能勉强支应。”

    这话陆风禾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接,若是以前,她肯定会开心一阵,觉得自己还挺重要的,可如今,郡王府那么多人呢,哪就能因为自己走了就乱了套。

    “王爷王妃身子好就好。”

    等苟顺向赵氏请了安,陆风禾又把人带到了拙朴院,让人把蓁姐儿带了出来,让苟顺看一看蓁姐儿,也好回去同郡王爷说。

    乳母抱着蓁姐儿在游廊下晒太阳,苟顺伸了好几次手才把蓁姐儿接了过来,苟顺抱了没一会就赶紧还给了乳娘。

    看着小小的肉都都的蓁姐儿,苟顺没忍住湿了眼眶。

    “真好,姐儿长得真好,可惜了主子不能出京。”

    陆风禾想起过去郡王爷对两个孩子的好,她这样把两个孩子带走了,郡王爷心里也不好过吧。

    “苟管事若是无事就在这里盘桓片刻,看看蓁姐儿,也顺便等枍哥儿回来,让他来给你请个安。”

    苟顺不错眼地看着蓁姐儿,闻言连连摆手,“大娘子自去忙去,母需管我。”

    陆风禾交代了柳叶儿伺候着差点就带人先回了书房。

    “绿芙,去把我的颜料取来。”

    郡王爷出不了京,陆风禾段时间也不大可能带孩子们去京都,思来想去,陆风禾只能把两个孩子画下来,让苟顺带回去交给郡王爷。

    陆风禾虽然不常画人物,但手艺都在,要画也不是画不了。

    蓁姐儿好画,不到百天的孩子,成天吃了睡睡了吃,不是裹在襁褓里,就是小手举过头顶小脚随意蹬着,枍哥儿还不回来,陆风禾已经画了两张蓁姐儿的画儿了。

    一副裹在襁褓里瞪着大眼睛不知道在看什么,一副脚蹬着一手举过头顶一手握着小拳头放在嘴边打着哈欠。

    画到枍哥儿,陆风禾突然有点不知该从何下笔,有小小的人儿坐在倒座写字的样子,也有记忆中意气少年呼朋唤友的样子……

    思来想去,陆风禾画了一副枍哥儿在坐在着桌前低头写字的图,又画了一副他趴在罗汉床边看蓁姐儿的图。

    枍哥儿回来的时候陆风禾也将将画好他写字的图。

    “去向苟管家行礼。”

    苟管家受了枍哥儿一礼,看着一板一眼行礼问安的孩子,刚刚才干了的眼眶又湿了。

    “好孩子,真是好孩子,早起上蒙学累不累啊。”苟管家问。

    枍哥儿摇头,“不累,夫子说多的是读书到三更的人,枍哥儿还小,合该勤勉些。”

    苟管事摸了摸枍哥儿脑袋,想到府里那两个还在只知吃喝的哥儿,或许主子说得对,枍哥儿让大娘子带回毗陵也不是坏事。

    枍哥儿一板一眼问了祖父祖母可好。叔叔婶婶可好。堂兄弟们可好。

    苟管家也不把他当孩子看了,认认真真地答了。

    “带苟管家去看看你的功课,回去好向祖父夸一夸你。”陆风禾记挂着还没完成的画,对枍哥儿说。

    苟管家闻言也对枍哥儿的功课好奇了起来,他虽只是勉强识字,看不明白这孩子的功课好快,但他可以记下来,回去细细说给主子听。

    进到枍哥儿书房,苟顺就没闲下来过,打量了一圈房间,还有的一样不缺,并不因为是孩子用就敷衍。

    枍哥儿告诉苟顺,自己在读什么书了,读到哪里,学了哪些字,每日都在写。

    枍哥儿从习字开始写的大字陆风禾都让人收着,虽然对大人来说没什么用了,都是用过的纸了,但对孩子来说是很有意义的,是他勤奋的证明。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之后,枍哥儿看着自己曾写下的大字,也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成就感得到满足。

    看得出来枍哥儿一笔一画写得很认真,苟顺趁无人注意,偷偷拿了两张中间的大字团到袖子里,想带回去给主子看看。

    不过这一切并不是真的无人注意,石头就都看在了眼里。

    他知道这人是定西郡王府的,也知道那些大字其实只要第二天夫子看过之后也几乎不会再用……可,定西郡王府的人就能偷小主子无用的东西吗?石头小小的脑袋想不明白这有点复杂的问题。

    石头只能把这事说给了翠芝,翠芝又报给了陆风禾,陆风禾几乎瞬间就想明白了苟顺这样做的目的。

    “随他去吧。”

    陆风禾看着还未完成的画,搁下笔,往枍哥儿书房走去。

    枍哥儿还在兴致勃勃地说着蒙学的趣事。

    “枍哥儿,你同苟管事说了你读了什么书了吗?”陆风禾站在游廊下隔着窗户问枍哥儿。

    枍哥儿点头,“说了。”

    “苟管事年纪大了,回到京都还要好几天呢,娘倒觉得你可以写下来,省得苟管事说错了,祖父不知道我们枍哥儿到底读了什么书。”

    枍哥儿读的书还不多,几本书的名字他也都会写。

    苟顺连连点头,“正是正是,老奴记性实在不好,不若哥儿写下来,省得老奴忘了。”

    陆风禾又说,“枍哥儿这段时间学了不少字,也写上几个,让祖父看看枍哥儿的字写得如何,祖父的字可是写得十分出众的。”

    枍哥儿刚学写字,用的还是粗一些的笔,字写得也都不小,三五本书的名字就写满了一张纸。

    枍哥儿写完了又换了一张,写了近几天新学的字。

    等两张纸晾干了,枍哥儿才小心地递给苟顺,“劳苟管事交给祖父。”

    苟顺拿着那两张大字,感觉如有千金。

第二五零章 七郎上门

    画到枍哥儿,陆风禾突然有点不知该从何下笔,有小小的人儿坐在倒座写字的样子,也有记忆中意气少年呼朋唤友的样子……

    思来想去,陆风禾画了一副枍哥儿在坐在着桌前低头写字的图,又画了一副他趴在罗汉床边看蓁姐儿的图。

    枍哥儿回来的时候陆风禾也将将画好他写字的图。

    “去向苟管家行礼。”

    苟管家受了枍哥儿一礼,看着一板一眼行礼问安的孩子,刚刚才干了的眼眶又湿了。

    “好孩子,真是好孩子,早起上蒙学累不累啊。”苟管家问。

    枍哥儿摇头,“不累,夫子说多的是读书到三更的人,枍哥儿还小,合该勤勉些。”

    苟管事摸了摸枍哥儿脑袋,想到府里那两个还在只知吃喝的哥儿,或许主子说得对,枍哥儿让大娘子带回毗陵也不是坏事。

    枍哥儿一板一眼问了祖父祖母可好。叔叔婶婶可好。堂兄弟们可好。

    苟管家也不把他当孩子看了,认认真真地答了。

    “带苟管家去看看你的功课,回去好向祖父夸一夸你。”陆风禾记挂着还没完成的画,对枍哥儿说。

    苟管家闻言也对枍哥儿的功课好奇了起来,他虽只是勉强识字,看不明白这孩子的功课好快,但他可以记下来,回去细细说给主子听。

    苟顺虽说是下人,但下人和下人也是不一样的,此时苟顺来代表的就是定西郡王府,是定西郡王。

    陆风禾自是要迎一迎的,在去前院的路上,陆风禾还在算着日子,按理说,自己让沉珂带走的东西此时也还不到京都……

    应该不会是因为看到自己准备的节礼才让苟顺来送吧,从时间上来算,来不及的啊。

    还不到前院后院的花墙处,就遇上了陆府管家康平领着进来的苟顺。

    “大娘子。”苟顺作揖行礼。

    陆风禾连忙回礼,“苟管家一路辛苦了。”

    “老奴的本分。”

    “府上可还好。”

    “郡王爷和郡王妃身子还不错,只是大娘子不在,老奴也只能勉强支应。”

    这话陆风禾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接,若是以前,她肯定会开心一阵,觉得自己还挺重要的,可如今,郡王府那么多人呢,哪就能因为自己走了就乱了套。

    “王爷王妃身子好就好。”

    等苟顺向赵氏请了安,陆风禾又把人带到了拙朴院,让人把蓁姐儿带了出来,让苟顺看一看蓁姐儿,也好回去同郡王爷说。

    乳母抱着蓁姐儿在游廊下晒太阳,苟顺伸了好几次手才把蓁姐儿接了过来,苟顺抱了没一会就赶紧还给了乳娘。

    看着小小的肉都都的蓁姐儿,苟顺没忍住湿了眼眶。

    “真好,姐儿长得真好,可惜了主子不能出京。”

    陆风禾想起过去郡王爷对两个孩子的好,她这样把两个孩子带走了,郡王爷心里也不好过吧。

    “苟管事若是无事就在这里盘桓片刻,看看蓁姐儿,也顺便等枍哥儿回来,让他来给你请个安。”

    苟顺不错眼地看着蓁姐儿,闻言连连摆手,“大娘子自去忙去,母需管我。”

    陆风禾交代了柳叶儿伺候着差点就带人先回了书房。

    “绿芙,去把我的颜料取来。”

    郡王爷出不了京,陆风禾段时间也不大可能带孩子们去京都,思来想去,陆风禾只能把两个孩子画下来,让苟顺带回去交给郡王爷。

    陆风禾虽然不常画人物,但手艺都在,要画也不是画不了。

    蓁姐儿好画,不到百天的孩子,成天吃了睡睡了吃,不是裹在襁褓里,就是小手举过头顶小脚随意蹬着,枍哥儿还不回来,陆风禾已经画了两张蓁姐儿的画儿了。

    一副裹在襁褓里瞪着大眼睛不知道在看什么,一副脚蹬着一手举过头顶一手握着小拳头放在嘴边打着哈欠。

    画到枍哥儿,陆风禾突然有点不知该从何下笔,有小小的人儿坐在倒座写字的样子,也有记忆中意气少年呼朋唤友的样子……

    思来想去,陆风禾画了一副枍哥儿在坐在着桌前低头写字的图,又画了一副他趴在罗汉床边看蓁姐儿的图。

    枍哥儿回来的时候陆风禾也将将画好他写字的图。

    “去向苟管家行礼。”

    苟管家受了枍哥儿一礼,看着一板一眼行礼问安的孩子,刚刚才干了的眼眶又湿了。

    “好孩子,真是好孩子,早起上蒙学累不累啊。”苟管家问。

    枍哥儿摇头,“不累,夫子说多的是读书到三更的人,枍哥儿还小,合该勤勉些。”

    苟管事摸了摸枍哥儿脑袋,想到府里那两个还在只知吃喝的哥儿,或许主子说得对,枍哥儿让大娘子带回毗陵也不是坏事。

    枍哥儿一板一眼问了祖父祖母可好。叔叔婶婶可好。堂兄弟们可好。

    苟管家也不把他当孩子看了,认认真真地答了。

    “带苟管家去看看你的功课,回去好向祖父夸一夸你。”陆风禾记挂着还没完成的画,对枍哥儿说。

    苟管家闻言也对枍哥儿的功课好奇了起来,他虽只是勉强识字,看不明白这孩子的功课好快,但他可以记下来,回去细细说给主子听。

    苟顺虽说是下人,但下人和下人也是不一样的,此时苟顺来代表的就是定西郡王府,是定西郡王。

    陆风禾自是要迎一迎的,在去前院的路上,陆风禾还在算着日子,按理说,自己让沉珂带走的东西此时也还不到京都……

    应该不会是因为看到自己准备的节礼才让苟顺来送吧,从时间上来算,来不及的啊。

    还不到前院后院的花墙处,就遇上了陆府管家康平领着进来的苟顺。

    “大娘子。”苟顺作揖行礼。

    陆风禾连忙回礼,“苟管家一路辛苦了。”

    “老奴的本分。”

    “府上可还好。”

    “郡王爷和郡王妃身子还不错,只是大娘子不在,老奴也只能勉强支应。”

    这话陆风禾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接,若是以前,她肯定会开心一阵,觉得自己还挺重要的,可如今,郡王府那么多人呢,哪就能因为自己走了就乱了套。

    “王爷王妃身子好就好。”

第二五一章 世子夫人

    陆七郎带着陆七娘子硬着头皮进了三房的门。

    若非除了实在没人能出来接应了,赵氏都不想见这个侄子,更逞论侄媳妇了。

    陆七郎两口子谁也没说话,赵氏自然不会去开这个口,只是指使着下人去煮茶,去取点心果子,只字不提喊陆风禾的事。

    “三婶娘,侄子在这儿给你赔个不是,崔氏她……”

    赵氏看着眼前的陆七郎,仿佛看到了曾经梗着脖子给她陪不是的外甥赵明新。

    赵氏抬手止住了陆七郎的话,“七郎,你是读书人,大道理你比婶娘知道的多,婶娘只有一句话想问问你们,小拾往后还如何见人,流言蜚语和亲人背弃,哪个都能要了她的命啊。”

    陆七娘子眼里闪过慌乱。

    陆七郎深深作揖,“是侄儿教妻无方,治家不严,请婶娘责罚。”

    陆七郎本就不是个话多的人,同圆滑更是沾不上边,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

    赵氏也看出来了,陆七郎是真的想道歉,而陆七娘子,只怕来得不情不愿。

    “回去吧。”赵氏不想再应付了,这半天下来着实累人。

    赵氏说完,也不管陆七郎两口子,直接就放下茶盏走出了花厅。

    陆七娘子见状,拽着陆七郎,“瞧见没,人家根本就不喜欢我们来道歉。”

    陆七郎瞪了陆七娘子一眼,“自己去祖母佛堂闭门思过还是,罢了,别去污了祖母的地方。”

    “想不明白就别再出门了吧,省得惹是非。”陆七郎带着陆七娘子硬着头皮进了三房的门。

    若非除了实在没人能出来接应了,赵氏都不想见这个侄子,更逞论侄媳妇了。

    陆七郎两口子谁也没说话,赵氏自然不会去开这个口,只是指使着下人去煮茶,去取点心果子,只字不提喊陆风禾的事。

    “三婶娘,侄子在这儿给你赔个不是,崔氏她……”

    赵氏看着眼前的陆七郎,仿佛看到了曾经梗着脖子给她陪不是的外甥赵明新。

    赵氏抬手止住了陆七郎的话,“七郎,你是读书人,大道理你比婶娘知道的多,婶娘只有一句话想问问你们,小拾往后还如何见人,流言蜚语和亲人背弃,哪个都能要了她的命啊。”

    陆七娘子眼里闪过慌乱。

    陆七郎深深作揖,“是侄儿教妻无方,治家不严,请婶娘责罚。”

    陆七郎本就不是个话多的人,同圆滑更是沾不上边,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

    赵氏也看出来了,陆七郎是真的想道歉,而陆七娘子,只怕来得不情不愿。

    “回去吧。”赵氏不想再应付了,这半天下来着实累人。

    赵氏说完,也不管陆七郎两口子,直接就放下茶盏走出了花厅。

    陆七娘子见状,拽着陆七郎,“瞧见没,人家根本就不喜欢我们来道歉。”

    陆七郎瞪了陆七娘子一眼,“自己去祖母佛堂闭门思过还是,罢了,别去污了祖母的地方。”

    “想不明白就别再出门了吧,省得惹是非。”陆七郎带着陆七娘子硬着头皮进了三房的门。

    若非除了实在没人能出来接应了,赵氏都不想见这个侄子,更逞论侄媳妇了。

    陆七郎两口子谁也没说话,赵氏自然不会去开这个口,只是指使着下人去煮茶,去取点心果子,只字不提喊陆风禾的事。

    “三婶娘,侄子在这儿给你赔个不是,崔氏她……”

    赵氏看着眼前的陆七郎,仿佛看到了曾经梗着脖子给她陪不是的外甥赵明新。

    赵氏抬手止住了陆七郎的话,“七郎,你是读书人,大道理你比婶娘知道的多,婶娘只有一句话想问问你们,小拾往后还如何见人,流言蜚语和亲人背弃,哪个都能要了她的命啊。”

    陆七娘子眼里闪过慌乱。

    陆七郎深深作揖,“是侄儿教妻无方,治家不严,请婶娘责罚。”

    陆七郎本就不是个话多的人,同圆滑更是沾不上边,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

    赵氏也看出来了,陆七郎是真的想道歉,而陆七娘子,只怕来得不情不愿。

    “回去吧。”赵氏不想再应付了,这半天下来着实累人。

    赵氏说完,也不管陆七郎两口子,直接就放下茶盏走出了花厅。

    陆七娘子见状,拽着陆七郎,“瞧见没,人家根本就不喜欢我们来道歉。”

    陆七郎瞪了陆七娘子一眼,“自己去祖母佛堂闭门思过还是,罢了,别去污了祖母的地方。”

    “想不明白就别再出门了吧,省得惹是非。”陆七郎带着陆七娘子硬着头皮进了三房的门。

    若非除了实在没人能出来接应了,赵氏都不想见这个侄子,更逞论侄媳妇了。

    陆七郎两口子谁也没说话,赵氏自然不会去开这个口,只是指使着下人去煮茶,去取点心果子,只字不提喊陆风禾的事。

    “三婶娘,侄子在这儿给你赔个不是,崔氏她……”

    赵氏看着眼前的陆七郎,仿佛看到了曾经梗着脖子给她陪不是的外甥赵明新。

    赵氏抬手止住了陆七郎的话,“七郎,你是读书人,大道理你比婶娘知道的多,婶娘只有一句话想问问你们,小拾往后还如何见人,流言蜚语和亲人背弃,哪个都能要了她的命啊。”

    陆七娘子眼里闪过慌乱。

    陆七郎深深作揖,“是侄儿教妻无方,治家不严,请婶娘责罚。”

    陆七郎本就不是个话多的人,同圆滑更是沾不上边,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

    赵氏也看出来了,陆七郎是真的想道歉,而陆七娘子,只怕来得不情不愿。

    “回去吧。”赵氏不想再应付了,这半天下来着实累人。

    赵氏说完,也不管陆七郎两口子,直接就放下茶盏走出了花厅。

    陆七娘子见状,拽着陆七郎,“瞧见没,人家根本就不喜欢我们来道歉。”

    陆七郎瞪了陆七娘子一眼,“自己去祖母佛堂闭门思过还是,罢了,别去污了祖母的地方。”

    “想不明白就别再出门了吧,省得惹是非。”陆七郎带着陆七娘子硬着头皮进了三房的门。

    若非除了实在没人能出来接应了,赵氏都不想见这个侄子,更逞论侄媳妇了。

第二五二章 中秋家宴

    赵氏看着眼前的陆七郎,仿佛看到了曾经梗着脖子给她陪不是的外甥赵明新。

    赵氏抬手止住了陆七郎的话,“七郎,你是读书人,大道理你比婶娘知道的多,婶娘只有一句话想问问你们,小拾往后还如何见人,流言蜚语和亲人背弃,哪个都能要了她的命啊。”

    陆七娘子眼里闪过慌乱。

    陆七郎深深作揖,“是侄儿教妻无方,治家不严,请婶娘责罚。”

    陆七郎本就不是个话多的人,同圆滑更是沾不上边,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

    赵氏也看出来了,陆七郎是真的想道歉,而陆七娘子,只怕来得不情不愿。

    “回去吧。”赵氏不想再应付了,这半天下来着实累人。

    赵氏说完,也不管陆七郎两口子,直接就放下茶盏走出了花厅。

    陆七娘子见状,拽着陆七郎,“瞧见没,人家根本就不喜欢我们来道歉。”

    陆七郎瞪了陆七娘子一眼,“自己去祖母佛堂闭门思过还是,罢了,别去污了祖母的地方。”

    “想不明白就别再出门了吧,省得惹是非。”陆七郎带着陆七娘子硬着头皮进了三房的门。

    若非除了实在没人能出来接应了,赵氏都不想见这个侄子,更逞论侄媳妇了。

    陆七郎两口子谁也没说话,赵氏自然不会去开这个口,只是指使着下人去煮茶,去取点心果子,只字不提喊陆风禾的事。

    “三婶娘,侄子在这儿给你赔个不是,崔氏她……”

    赵氏看着眼前的陆七郎,仿佛看到了曾经梗着脖子给她陪不是的外甥赵明新。

    赵氏抬手止住了陆七郎的话,“七郎,你是读书人,大道理你比婶娘知道的多,婶娘只有一句话想问问你们,小拾往后还如何见人,流言蜚语和亲人背弃,哪个都能要了她的命啊。”

    陆七娘子眼里闪过慌乱。

    陆七郎深深作揖,“是侄儿教妻无方,治家不严,请婶娘责罚。”

    陆七郎本就不是个话多的人,同圆滑更是沾不上边,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

    赵氏也看出来了,陆七郎是真的想道歉,而陆七娘子,只怕来得不情不愿。

    “回去吧。”赵氏不想再应付了,这半天下来着实累人。

    赵氏说完,也不管陆七郎两口子,直接就放下茶盏走出了花厅。

    陆七娘子见状,拽着陆七郎,“瞧见没,人家根本就不喜欢我们来道歉。”

    陆七郎瞪了陆七娘子一眼,“自己去祖母佛堂闭门思过还是,罢了,别去污了祖母的地方。”

    “想不明白就别再出门了吧,省得惹是非。”陆七郎带着陆七娘子硬着头皮进了三房的门。

    若非除了实在没人能出来接应了,赵氏都不想见这个侄子,更逞论侄媳妇了。

    陆七郎两口子谁也没说话,赵氏自然不会去开这个口,只是指使着下人去煮茶,去取点心果子,只字不提喊陆风禾的事。

    “三婶娘,侄子在这儿给你赔个不是,崔氏她……”

    赵氏看着眼前的陆七郎,仿佛看到了曾经梗着脖子给她陪不是的外甥赵明新。

    赵氏抬手止住了陆七郎的话,“七郎,你是读书人,大道理你比婶娘知道的多,婶娘只有一句话想问问你们,小拾往后还如何见人,流言蜚语和亲人背弃,哪个都能要了她的命啊。”

    陆七娘子眼里闪过慌乱。

    陆七郎深深作揖,“是侄儿教妻无方,治家不严,请婶娘责罚。”

    陆七郎本就不是个话多的人,同圆滑更是沾不上边,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

    赵氏也看出来了,陆七郎是真的想道歉,而陆七娘子,只怕来得不情不愿。

    “回去吧。”赵氏不想再应付了,这半天下来着实累人。

    赵氏说完,也不管陆七郎两口子,直接就放下茶盏走出了花厅。

    陆七娘子见状,拽着陆七郎,“瞧见没,人家根本就不喜欢我们来道歉。”

    陆七郎瞪了陆七娘子一眼,“自己去祖母佛堂闭门思过还是,罢了,别去污了祖母的地方。”

    “想不明白就别再出门了吧,省得惹是非。”陆七郎带着陆七娘子硬着头皮进了三房的门。

    若非除了实在没人能出来接应了,赵氏都不想见这个侄子,更逞论侄媳妇了。

    陆七郎两口子谁也没说话,赵氏自然不会去开这个口,只是指使着下人去煮茶,去取点心果子,只字不提喊陆风禾的事。

    “三婶娘,侄子在这儿给你赔个不是,崔氏她……”

    赵氏看着眼前的陆七郎,仿佛看到了曾经梗着脖子给她陪不是的外甥赵明新。

    赵氏抬手止住了陆七郎的话,“七郎,你是读书人,大道理你比婶娘知道的多,婶娘只有一句话想问问你们,小拾往后还如何见人,流言蜚语和亲人背弃,哪个都能要了她的命啊。”

    陆七娘子眼里闪过慌乱。

    陆七郎深深作揖,“是侄儿教妻无方,治家不严,请婶娘责罚。”

    陆七郎本就不是个话多的人,同圆滑更是沾不上边,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

    赵氏也看出来了,陆七郎是真的想道歉,而陆七娘子,只怕来得不情不愿。

    “回去吧。”赵氏不想再应付了,这半天下来着实累人。

    赵氏说完,也不管陆七郎两口子,直接就放下茶盏走出了花厅。

    陆七娘子见状,拽着陆七郎,“瞧见没,人家根本就不喜欢我们来道歉。”

    陆七郎瞪了陆七娘子一眼,“自己去祖母佛堂闭门思过还是,罢了,别去污了祖母的地方。”

    “想不明白就别再出门了吧,省得惹是非。”陆七郎带着陆七娘子硬着头皮进了三房的门。

    若非除了实在没人能出来接应了,赵氏都不想见这个侄子,更逞论侄媳妇了。

    陆七郎两口子谁也没说话,赵氏自然不会去开这个口,只是指使着下人去煮茶,去取点心果子,只字不提喊陆风禾的事。

    “三婶娘,侄子在这儿给你赔个不是,崔氏她……”

    赵氏看着眼前的陆七郎,仿佛看到了曾经梗着脖子给她陪不是的外甥赵明新。

    赵氏抬手止住了陆七郎的话,“七郎,你是读书人,大道理你比婶娘知道的多,婶娘只有一句话想问问你们,小拾往后还如何见

第二五三章 一抢而空

    沉南珣再三问询闻家族长,得了闻家族长每每肯定的答复,沉南珣才满意地提出告辞。

    闻家族长提出宴请沉南珣,为他接风洗尘。

    “别别别,我得赶紧回去了,你可别同京都说我来过,要不然又要被参一本,我可等族长的好消息了。”

    沉南珣若是不说,族长不会觉得沉南珣到褫州来是什么大事,可沉南珣这么一提醒,族长想起来了,为了避免武将带兵生事,武将是不能擅自离开驻地的。

    沉南珣驻军秦凤路,老家也在同州,这往褫州来了,却是可以参一本了。

    沉南珣前脚走,族长后脚就让人把几个行会会长找了来。

    沉南珣甚至还在褫州大街上,大放厥词,“这闻家族长还算懂事,你看,那么快就找商会的人来了,我看赵家还能怎么办。”

    缀在沉南珣后面的人立马就回去了一个报信,其他两个愣是等到了沉南珣出了城,往同州方向去了,眼看要关城门了,沉南珣也没有回转的意思,才回闻家去复命。

    沉南珣确实也没耍什么滑头,要说的话,要办的事沉南珣也办完了,眼下他得赶紧回同州去,中秋回祖籍祭祭祖虽然不常见,但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陆风禾看着沉南珣写来的东西,她不信闻家

    沉南珣再三问询闻家族长,得了闻家族长每每肯定的答复,沉南珣才满意地提出告辞。

    闻家族长提出宴请沉南珣,为他接风洗尘。

    “别别别,我得赶紧回去了,你可别同京都说我来过,要不然又要被参一本,我可等族长的好消息了。”

    沉南珣若是不说,族长不会觉得沉南珣到褫州来是什么大事,可沉南珣这么一提醒,族长想起来了,为了避免武将带兵生事,武将是不能擅自离开驻地的。

    沉南珣驻军秦凤路,老家也在同州,这往褫州来了,却是可以参一本了。

    沉南珣前脚走,族长后脚就让人把几个行会会长找了来。

    沉南珣甚至还在褫州大街上,大放厥词,“这闻家族长还算懂事,你看,那么快就找商会的人来了,我看赵家还能怎么办。”

    缀在沉南珣后面的人立马就回去了一个报信,其他两个愣是等到了沉南珣出了城,往同州方向去了,眼看要关城门了,沉南珣也没有回转的意思,才回闻家去复命。

    沉南珣确实也没耍什么滑头,要说的话,要办的事沉南珣也办完了,眼下他得赶紧回同州去,中秋回祖籍祭祭祖虽然不常见,但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陆风禾看着沉南珣写来的东西,她不信闻家

    沉南珣再三问询闻家族长,得了闻家族长每每肯定的答复,沉南珣才满意地提出告辞。

    闻家族长提出宴请沉南珣,为他接风洗尘。

    “别别别,我得赶紧回去了,你可别同京都说我来过,要不然又要被参一本,我可等族长的好消息了。”

    沉南珣若是不说,族长不会觉得沉南珣到褫州来是什么大事,可沉南珣这么一提醒,族长想起来了,为了避免武将带兵生事,武将是不能擅自离开驻地的。

    沉南珣驻军秦凤路,老家也在同州,这往褫州来了,却是可以参一本了。

    沉南珣前脚走,族长后脚就让人把几个行会会长找了来。

    沉南珣甚至还在褫州大街上,大放厥词,“这闻家族长还算懂事,你看,那么快就找商会的人来了,我看赵家还能怎么办。”

    缀在沉南珣后面的人立马就回去了一个报信,其他两个愣是等到了沉南珣出了城,往同州方向去了,眼看要关城门了,沉南珣也没有回转的意思,才回闻家去复命。

    沉南珣确实也没耍什么滑头,要说的话,要办的事沉南珣也办完了,眼下他得赶紧回同州去,中秋回祖籍祭祭祖虽然不常见,但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陆风禾看着沉南珣写来的东西,她不信闻家

    沉南珣再三问询闻家族长,得了闻家族长每每肯定的答复,沉南珣才满意地提出告辞。

    闻家族长提出宴请沉南珣,为他接风洗尘。

    “别别别,我得赶紧回去了,你可别同京都说我来过,要不然又要被参一本,我可等族长的好消息了。”

    沉南珣若是不说,族长不会觉得沉南珣到褫州来是什么大事,可沉南珣这么一提醒,族长想起来了,为了避免武将带兵生事,武将是不能擅自离开驻地的。

    沉南珣驻军秦凤路,老家也在同州,这往褫州来了,却是可以参一本了。

    沉南珣前脚走,族长后脚就让人把几个行会会长找了来。

    沉南珣甚至还在褫州大街上,大放厥词,“这闻家族长还算懂事,你看,那么快就找商会的人来了,我看赵家还能怎么办。”

    缀在沉南珣后面的人立马就回去了一个报信,其他两个愣是等到了沉南珣出了城,往同州方向去了,眼看要关城门了,沉南珣也没有回转的意思,才回闻家去复命。

    沉南珣确实也没耍什么滑头,要说的话,要办的事沉南珣也办完了,眼下他得赶紧回同州去,中秋回祖籍祭祭祖虽然不常见,但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陆风禾看着沉南珣写来的东西,她不信闻家

    沉南珣再三问询闻家族长,得了闻家族长每每肯定的答复,沉南珣才满意地提出告辞。

    闻家族长提出宴请沉南珣,为他接风洗尘。

    “别别别,我得赶紧回去了,你可别同京都说我来过,要不然又要被参一本,我可等族长的好消息了。”

    沉南珣若是不说,族长不会觉得沉南珣到褫州来是什么大事,可沉南珣这么一提醒,族长想起来了,为了避免武将带兵生事,武将是不能擅自离开驻地的。

    沉南珣驻军秦凤路,老家也在同州,这往褫州来了,却是可以参一本了。

    沉南珣前脚走,族长后脚就让人把几个行会会长找了来。

    沉南珣甚至还在褫州大街上,大放厥词,“这闻家族长还算懂事,你看,那么快就找商会的人来了,我看赵家还能怎么办。”

第二五四章 总算出门

    可以说褫州的商人,苦铁钱久矣。

    他们能吃喝享乐,是因为闻家有源源不断的铁钱出来,可他们无法把生意再进一步,或是同外面做生意,也因为他们的手里大半是铁钱,银钱银票实在不多,不足以让他们壮大生意。

    也有人试着把褫州的东西带出去卖,可卖了,换了银票或是铜钱,又买了货物,带回褫州,结果收回来的还是铁钱。

    况且褫州也不是什么物产丰富的地方,能运出去卖的东西着实不多。

    折腾了几回,他们也不折腾了,就在褫州自产自销,反正也有铁钱进项,只是闻家给的铁钱越来越多,这铁钱也就越来越不值钱了。

    几个商户往沈南珣提前安排好的宅子去了,东西确实如人所说,算不得顶好,但,架不住价廉啊,最最关键的是,听闻他们只有铁钱,虽然为难,但也应承了下来。

    对照铜钱的价格高上一成,铁钱也卖了。

    众人一听乐了,就高一成,他们这些年拿着大把的铁钱,已经买不到三五年前多的东西了。

    整个褫州都是这样,一石米面,看品相,好的也不过六七百个铜钱,可褫州已经要一贯铁钱,甚至更多了。

    眼下居然能用更少的铁钱买更多的东西,哪个商人也不是傻子,更何况还有闻家族长的叮嘱。

    院子里的东西几乎到了第二天下晌就几乎一抢而空了。

    金宝人口看傻了,看着院子里的一箱一箱的铁钱,他从记事起就跟着干爹在西北跑,从不知道,西北的生意这样好做,不,褫州的生意这样好做。

    赵家派来跟船的管事也看不懂了,这卖些铁钱回去有什么用,虽说铜钱铁钱也混着用,但也是几百个大钱混了三五个铁钱,这上千贯的铁钱,混也混不走啊。

    金宝得了陆风禾的信,倒是多留了个心,记下了各家买茶买丝绸的商号名字,恨不得见人就喊祖宗,哄得各家商号让金宝下次若是再来褫州,有什么好货只管带上门去。

    东西提前买了,也不能真就铁钱到手立马就走,正经行商没这样做事的。

    金宝同两个管事在褫州城逛了三天,把收到的铁钱花出去了三分之一,看着看出去的铁钱和买回来的东西,金宝心疼啊,觉得自己就是个冤大头,花那么多钱就买了这么点东西。

    总算把东西都装到船上了,金宝他们也往京都方向去了,可船上的箱子早就在还未出永兴军路时就已经被换成了沙石,铁钱已经往秦凤路去了。

    流连金宝也半路换了船往泾水去了,最后只有四条空船回去,愁得陆风禾三个晚上没睡着觉,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说到毗陵,自然要提到还在毗陵的寿康。

    寿康本来是想把东西送到就走的,可主母都发话了,让他等着小主子回来带小主子去看马,他也只能安心留下。

    陆风禾看着自己憋在院子里七八日才精雕细琢,处处满意的几幅画叹了一口气。

    实在舍不得送出去啊,从调色到装裱全是陆风禾亲自动手,没有一丝一毫假他人之手,本来还想好好收着,等将来枍哥儿蓁姐儿长大了再拿出来,谁知,眼看着又要送出去了。

    陆风禾天人交战好一会儿,在他们的父子天伦和自己的费心劳神之间左右摇摆,最后还是长叹一口气,摘出了其中两幅图卷到了画筒中。

    枍哥儿回来听说沈南珣给他送了小马驹来,若不是早上进学实在是饿,他能直接扔下手里的甜汤就出门。

    陆风禾原本是想叫他歇了晌再去,可枍哥儿那个样子哪里是能歇的,放下汤盏就满脸期待地看着陆风禾。

    “去吧去吧,我差人备车去,你去找哥哥姐姐,问他们要不要同去。”

    嘴上说着去问,陆风禾备车已经把几个孩子都算上了,这种事池哥儿和清姐儿可没有不去的道理。

    果然,池哥儿和清姐儿甚至跟着枍哥儿到拙朴院来了。

    “姑姑,我们什么时候能去?”清姐儿是女孩儿,又娇憨些,见了陆风禾直接问。

    陆风禾交代翠芝收拾要带的东西,还交代她要看好了。

    “你们去归去,但要听翠芝的话,要不然再没有下次了。”

    清姐儿仰着脸问,“姑姑你不去吗?”

    陆风禾下意识摇头,“姑姑就不去了。”

    “就翠芝带我们去吗?姑姑,同我们一起去吧。”清姐儿说。

    枍哥儿也看向陆风禾,虽然没说话,但眼里的期待再明显不过。

    陆风禾突然意动,鬼使神差地居然答应了下来。

    陆风禾这段时间都没出门,赵氏问起来,她也只说太热了,懒得出门,在家用着冰画画挺好的。

    赵氏哪里肯信她这个鬼话,七月出门不嫌热,这八月都入秋了反而怕热了?

    赵氏嘴上不说,实际上同陆四娘子抱怨了很多次,骂陆七娘子嘴上没个把门的,什么话都往外说,又担心陆风禾憋出个好歹来。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陆风禾想避一避风头,故意不出门的,只是她嘴上不说,甚至还估计表现出了不在乎的样子。

    可是,越是花心思去装了,不正说明了陆风禾心里很介意吗?

    刚刚清姐儿要出门的时候,陆四娘子就拉住了清姐儿,“让你姑姑同你们一起去吧,你姑姑不去娘担心,或者娘同你们去?”

    清姐儿一听她娘要去,连连保证,“娘放心,我肯定让姑姑同我们一起去,你安心在家里歇息。”

    清姐儿可不敢要她娘带她们出去,她娘太讲究了。

    吃什么用什么都要洗干净擦干净,出去玩多快乐的事,她娘跟着肯定不让坐地上,时刻要拿着帕子让他们擦手擦脸,催他们喝水吃点心。

    清姐儿脸上的拒绝实在太明显了,陆四娘子苦笑,她就是见不得孩子身上脏兮兮的,生怕他们磕了碰了,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清姐儿跑出堂屋了还在想,虽然姑姑规矩也不少,但比起娘来,还是姑姑吧,但,要是八婶能去就最好了,八婶不仅没什么规矩,还会和他们一起玩儿。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8233/ 第一时间欣赏全福夫人要和离最新章节! 作者:抹茶蘸醋所写的《全福夫人要和离》为转载作品,全福夫人要和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全福夫人要和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全福夫人要和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全福夫人要和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全福夫人要和离介绍:
江南第一才女,士族第一家毗陵陆氏女风禾,还未及笄求娶之人已是络绎不绝。
最终陆氏女嫁与本朝唯一异姓王之子,战功赫赫也恶名在外杀人如麻的沈南珣。
不少大家士族痛骂陆家失了士族风骨,丢了大家体面,居然与勋贵做亲,又说二人婚姻必不会美满。
上一世,陆风禾憋着一口气,没一天快活日子过,把自己熬成了名满京城的全福夫人。
这一世,生完女儿的陆风禾第一想做的就是和离,不管世人怎么说,自己快过才重要。
只是,明明要和离的两个人,怎么听说又喜得麟儿千金了。全福夫人要和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全福夫人要和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全福夫人要和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