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识字
听说还有金饰,更是瞪大了眼睛,瞧了半天她也分不出好歹,道:“这怕是铜鎏金的吧?哪能送金器?”
“姐,再看看还有什么?”方桃有点小激动,不管是不是金的,看着真的很好看啊。
第二层抽屉都是耳坠和戒指,其中耳坠六对,都是金的,其中两对还是带玉石的,戒指足足十枚,也多是金的,有三个戒指分别镶嵌了红宝石、蓝宝石和玉石。
最后一层抽屉里放着一个金项圈和两对金镯子。
乡下有钱人家也就一两件银饰,看起来金灿灿的首饰九成九都是铜鎏金的,无有金器。
不说一般人家,就是最富贵的里正家得意的也就一套全银的头面,还是代代传与长媳的。
姜氏嘴巴都快要合不上了,其实她不敢想银饰,也是想过自己能得一个铜鎏金的手镯的,就跟关氏出门喝酒时戴的那个一样。
方春来也是答应过的,可惜最后没成。
秦氏随手拿起一只金镯子道:“秦家乃是名门望族,就算是送银饰也不会送铜鎏金的饰物,传出去,岂不是哄骗他人。”
所以这都是真金的?
秦氏指着手镯内面的一个纹路道:“这是城里国色楼的印章,有这印章就表示是那里出的货品,以后都能对上号的。”
姜氏没懂,“铜鎏金的就不是他们那的货品了?”
秦氏笑道:“国色楼只做银器、金器和玉器。”
原来如此,方梨感叹道:“秦家可真是阔气。”
然后推了推身边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的赵宽道:“这可是沾你的光,秦家才送这么厚的礼物。”
赵宽听她夸奖自己,顿时本冷落的孩子得了家长重视般又有了生气,道:“应该的。”
呵呵,够自负,不过瞧他那得意的样子,方梨甚是喜欢。
秦氏道:“这些秦家在不算什么,秦家富贵,得脸的丫鬟手里谁没有好几件金饰?难得的是秦家老爷亲自过来,老太爷年岁大了,已经不大管事,秦老爷管着秦家,今天夫妻两同来那是真真给你做脸。”
“那庄子就在村子附近,虽说不大,只怕也是细心思量过的,太大了怕你吃不下又容易被人窥探,太远了怕你管不上容易被庄仆欺瞒,这次还将庄头一并带来,当众表明秦家的态度,让你免于后患,这才是真心的送礼。”
秦氏父亲与秦老太爷也是亲兄弟,叫一声堂叔,叫秦老爷一声堂兄也是无碍的,不过她并无半点攀附的意思,也是寻常人般称呼。
这其中的细枝末节方梨也没打听的意思,而是将装契约文书的盒子打开了。
将里面的纸给拿了出来,最上面是张地契。
繁体与简体虽有不同,并不妨碍她都能猜出是啥意思。
方梨将地契递给赵宽,“你识字吗?”
赵宽点头,指着最上面两个字道:“这是地—契。”
方梨一脸崇拜的拉长了音,“你真认识字啊?”
赵宽很是骄傲的道:“那当然,这些字我都认识。”
第62章 :当家
“那你都给念念。”
赵宽将地契上的字都给念了一遍。
姜氏惊呆了,首先是自己家居然得了这么大块的地,其次是赵宽居然识字,“亲家母,阿宽可是上过学啊?”
秦氏笑着点头道:“是学了几年,也就认识些字。”
姜氏对这个女婿顿时刮目相看了,乡下姑娘谁不想嫁个读书人?
霍家是隔壁暮塘村的,家里也不过出了一个童生,就有大把的姑娘想要结亲。
那时候他们家日子还算好,也托了媒人去询问,没想到霍家居然同意了,虽然说的是二儿子,但也是读书人家的孩子,方梨当时不知道多开心。
结果家中遭变,霍家立马就退了婚,哪有传说的读书人家重情义的半点情义?!
现在女婿识字,那肯定是个读书人,家里又有了田地和山头,日子定然会越来越好。
第一张念完了,方梨又打开了第二张,也没让他每个字都念,就念重点。
那些带字的纸有地契、房契、卖身契,最后还有四张五十两的银票。
秦氏道:“不愧是秦老爷,那庄子庄仆轻易动不得,所以放在明面上说,这银票放在最下面却没有拿出来说,也是为家里着想。”
姜氏点了点头,地和人都不好动,但是银票不一样,知道你家有大笔的银子了,不说偷、抢,若是来几家人打着借钱的名义到时候不还钱,那就是金山银山都不够的。
别怪她这么想,当初方有粮就借了家里三吊钱,结果方春来要救命的时候不但不还钱,还倒打一耙,说方春来孝敬长辈的钱都要拿回去,是大不孝。
方梨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能成为地主婆,不算庄子上的人,光是那四十七亩水田就能够羡煞多少人了。
果然,多行善积德总是对的,自己无意的善举不但救了一条性命,也让自己得到了回报。
就是事情都凑一堆,实在累人。
不管怎么样,方梨准备脱了衣裳,舒舒服服的睡个午觉再起来干别的事情。
姜氏道:“先还不能休息,院子还没有打扫,桌椅是都还了,这碗筷还没有洗呢,不少是借的,要早点洗了还去才好。”
乡下人办酒一般都是大伙一起帮忙的,桌椅都是关系好家的搬来的,碗筷也是来吃酒的人家一起凑的,用过了,都是要还的。
尤其是后面添了许多的人,厨房定也是一团的乱,而临时借来的食材肯定也是要算钱的。
方梨听着就觉得头大,这一天过得上天入地的,真说不出什么滋味来,“那还有多少事啊?”
“阿梨是不是累了,累了去休息吧,外面的活我来干。”赵宽道。
“好。”方梨是真心想要休息一下了,有人愿意干,她难道还要自己硬撑着?
瞧着女婿这么贴心,姜氏更是满意,将那装各种契书的盒子盖好,交给方梨,道:“先把这些收好,今天你已经成亲,以后这个家就是你们两口子当家了。”
当家?方梨一动都不想动。
第63章 :我以后也不成亲了
瞧着她傻楞着没有动,赵宽接过盒子道:“这东西重,还是我帮她拿吧。”
姜氏也没意见,而是看着秦氏,到底也是亲家母,她不是个有主见的人,当即有点心虚,“亲家母看这样可好?”
秦氏看了看两个孩子,很是赞同道:“都成家了,是该担起家了。”
方梨很想问一句,虽然心里年龄够成熟了,也不过十三岁,你们也放心?至于另外一个,她都不做考虑范围内。
妹妹方桃小声提醒道:“秦老爷今天带来的两个人还在厨房呢,要不要去打个招呼?”
“还有事?”方梨长叹一声,今天的过山车居然还没过完,不就家里添了两个人吗?“成亲真的太累了,我这辈子再也不要成亲了。”
姜氏瞪了她一眼:“说什么傻话呢。”
方梨也觉得自己说错了话,呵呵干笑了两声。
赵宽很给面子道:“我也是,我以后也不成亲了。”
姜氏:……
人家都来了,赶走都要个名目,新晋升的“地主婆”作为主子自然还是要见的。
郑庄头昨天就得了消息,庄子要被送人,让他将村里的账目给处理好,带着账本来见新主子。
今天跟着秦老爷的马车也是绕了不少弯路,才瞧得新主子家住得如此偏僻。
原本觉得这宅子气派,当也不是没见识的小门户,以后不至于得了庄子就把田地和他们这些庄仆给发卖了,暗地里还松了口气。
结果没料新主子是个女的,还是个女娃,这口气又提了上来。
吃了饭,秦家的下人随秦老爷走了,他们父子两不能走,要给新主子磕头听以后安排才行。
以后,他们就是方家的奴才了。
为了图个好表现,父子两已经将外面的院子个打扫了一遍,现在正在厨房里洗碗。
扫地还成,洗碗两个大男人并不是很麻利,刚刚还打破了两个碗,现在正提心吊胆着。
堂屋里大红的囍字还贴着,红烛也还亮着,方梨有些不自在的坐在主位上,虽然秦氏刚刚教了她一些主意事项,但太着急了,还没想好怎么发挥。
电视剧看得多,耍派头容易,但具体落实到事项上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方梨想了想,像老板管理自己的员工般,想让他们坐。
奈何郑家父子二人都不敢坐椅子,而是告罪两句,规规矩矩的将门口一条长凳搬来坐下。
郑庄头心想:新主子和善,竟能让他们坐。
方梨心想:不愧是大户人家管理出来的,这般的有规矩。
两边都坐下了,“聊”什么呢?
方梨不知开口第一句话该说什么,郑庄头则是谨守本分,不敢先主子开口。
于是就这么安静的坐着。
“我该说什么?”终于,方梨有点忍不住低声问身边的赵宽。
很快又后悔了,问个傻子有用吗?
赵宽倒是没她这般拘谨,笑嘻嘻的道:“你问他们往年都是如何交租的就好。”
刚才秦氏确实是这么教的,方梨瞪大了眼睛,这一点都不傻啊。
第64章 :如何装大佬
郑家父子坐得远,瞧着两位主子在说悄悄话,大气都不敢出,既怕一个不好,就要提息或者将人发卖。
秦家虽然治家严谨,但只要按规矩好好办事,秦家庄子上交的息比旁人家的都要低半成。
半成不是小数目,一年下来都能多养活家里一口人了,郑庄头昨天得了消息就特意点了三根高香,祈求新主子不要涨息。
方梨稍稍端起架子,让自己看起来像那么回事,问道:“以前秦家是什么章程?”
郑庄头连忙将秦家夏收与秋收两次的收租章程给说了一遍。
刚才吃饭的时候他也是听了一耳朵的,三件事情,一是新主子家里是招婿,二是爹死不到百日穷得很,三是才与爷爷家断了亲。
三件事情拼在一起,郑庄头心都提在嗓子眼,但还是小心的从怀里掏出庄子上的账簿,“主子,这是去年夏收与秋收庄子上交的出息,请您过目。”
方梨没有接,她现在要装“文盲”。
赵宽接了过去,将里面的内容都念了一遍大概,难怪电视里大户人家都说有庄子啥的。
有了庄子,除了一年两季的粮食能够有自己供给外,庄主还会送鸡、鸭、鱼、蛋、猪、干菜、果子啥的,就连炭都要孝敬,以后啥都不用做,就能好吃好喝的潇洒人生了。
方梨听得很是满意,甚至有点得意,这么快就农妇变地主,开局也不算太差,瞧着他合上了账本,问道:“念完了?”
赵宽道:“差不多就这样。”
“那好。”方梨摆出了主人的架势,道:“秦家的规矩照旧,以后粮食继续这样的交,不过这鸡鸭鱼蛋啥的,过年的时候交三成,其它的分到每个月来交一次。”
她娘怀着身子,秦氏身体也不好,都要吃好点。
“是,是,是。”只要不提息,郑庄头提起的心就安心的放了下来。“一切都按您说的办。”
方梨接着道:“先就这么办,你也看到了,我们家今天办喜事,走不开人。过两天,不明天,我还想去庄子上看看,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方便。”只要不加息,郑庄头就不担心,殷勤道:“明天您看什么时候得空,小人驾车来接您。”
方梨奇了,“还有车?”
郑庄头如实道:“庄子上有一辆骡车,一般都是给主家送出息的时候才能用,您若要去庄子,当是坐车的。”
然后又尽职的提醒道:“主子若是这几天得空还请这几天,再过八九日就是双抢时节了,再要去多等些时日了。”
于是日子敲定了明天上午,郑庄头驾车来接人,等主子家的活忙完了,父子两才一起离开。
姜氏有些不解,问道:“秦老爷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将庄子送你了,又何必急着这一天?”
方梨道:“别的都好说,我就想去看那十几个山头,若是与泉塘村相邻,环境就可能差不远,说不定山上也长金银花的,左右地方近,当不耽误时间。”
第65章 :她还真的是个好人
姜氏觉得有道理,若是那里也能长金银花,一年说不得能得上百吊钱,这可是一笔很大的收入。
秦氏问道:“可是你在黄家药铺卖的那种草药?”
她是知道方梨天天过去卖草药的,但并不知道是什么草药。
都是一家人了,方梨对秦氏也没有隐瞒,将事情的本末与想法都说了一遍,然后道:“先前家里穷,我是担心知道的人多了,我们家就摘不到了,如今家里得了庄子,庄子上又有庄仆,若是能将这赚钱的买卖告知村民,也能趁着今年花期还有几个月,造福一下乡里。”
泉塘村是个普普通通的乡下地方,不过是靠近花溪县,村里人有时候能进城找点散活,有时候能卖点农产、山货,比更加偏远的村子或者山里日子要好过那么些。
整体来说,还停留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的范畴。
尤其是随着村里的人口增加,生活愈发的艰难,日常冲突也多。
一方面家家户户都喜欢生儿子增加劳力,另外一方面儿子多了要娶妻生子就会有更多的人要吃饭。
吃饭最重要的资本就是土地,所以村子里的地才会这么的紧俏,不止有泉塘村,周边一带的村子也都是这样的。
没有土地就没有生存的资本,所以为了一两分地打得头破血流也是常有的事情,方春旺与方有粮结梁子也是如此。
若是山上也能有些产出,说不定能为大伙改善几分,不说长远,至少未来十几年大家的日子当是能好过一些。
听女儿说起这些姜氏也是无奈,“谁家的日子不是这样的?泉塘村至少还能有上千亩的水田,几千亩的旱地,村里人大多能有口饭吃,若是在我老家,那是山里,就是一块山地,都是争得头破血流的。”
秦氏脸色也有些郁郁,道:“盛阳府这边还算好,至少民生安定,若是往北的迎安府,时不时就是打仗,日子更苦。”
方梨道:“远的我们也帮不上,山上长的也是祖先的恩赐,若是能帮村里乡亲改善一下生活,当也是件好事。”
她没想过拯救苍生,但是眼前能做的善事还是愿意做的。
姜氏和秦氏都称是。
赵宽拉着她的手道:“阿梨,你真的是个好人。”
方梨这些日子去城里,见了面都是牵手的,不习惯也习惯了。
再说了,被帅哥“吃豆腐”她愿意。
只是对上某人单纯清澈的眼睛,看着自己还没长开的身体,还真生不出“非分之想”来。
面对这么好看的人儿,成亲带来的感觉居然就只有乏累,她还真的是个好人。
姜氏道:“梨儿今天定是累坏了,接下来的活就交给我与桃儿吧,你先安心休息。”
方梨问道:“这外院既然扫了,碗也洗了,接下来就只有归还碗筷了吧?”
姜氏点头,“左右我今天多是坐着的,要还东西的人家也不远,你是新娘子,今天可不能再出门了。”
方梨道:“明天还,不行吗?”
第66章 :别有一番滋味
姜氏道:“各家都只有这么些碗筷,若是不及时还,晚上可就没得用了。”
方桃道:“我陪娘一起去。”
赵宽道:“要不妹妹带我去,我有力气,能干活。”
姜氏瞪了他一眼,马上又后悔,人家还是孩子呢,好声好气道:“新郎官今天也不能出门,你就在家好好照顾梨儿。”
“好。”赵宽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然后揽着方梨的头靠着自己的肩膀,很有男子汉气概般道:“我在家照顾你。”
方梨……不用你照顾,姐现在就想躺着。
“娘,等会你们去还碗筷的时候,顺便给各家都送些点心吧,里正那里我明天去说金银花的事情时再去送。”
姜氏觉得这事不错,那些点心不少,放家里吃不完也收不了多久,这么好的东西若是坏了太可惜了,大伙都是帮了忙的,好东西一起分享是应该的。
确定姜氏今天没有操劳过度,这样的事情不会影响身体,方梨才放心的睡了过去。
也不知道听谁说的,成亲的时候新娘子要哭出来,她怕自己哭不出来,所以准备了大蒜子。
结果用在了方有粮断亲的事上,第一次没控制好分量,搞得她现在眼睛还有点肿痛也不知道见人的时候究竟是什么狼狈模样。
这么想着,方梨睡得昏天暗地。
也不知道睡到什么时候,醒来房间里依旧亮堂,不过并非自然是光亮,而是烛光。
平日姜氏点油灯都多有不舍,家里根本就没有蜡烛,现在燃着的,是她成亲的喜烛。
红烛生冷,就这么为了人妇,看着那烛光摇曳,方梨感觉还是不那么真切。
“阿梨你醒了?肚子饿不饿?”坐在桌边打盹的赵宽立刻走了过来,关切的问道。
这屋子本就是三个房间连着的,从中厅进门,两边房间都有前后两扇窗户。
原本方梨是准备左边做衣帽间,中间做书房,右边做卧房的,现在衣帽间变成两个衣橱摆在卧室,中厅摆放的却是书桌和太师椅。
都空着的时候还好,现在多一个人住了进来,仅隔一张书桌,打个喷嚏对方都能听清楚,再细心点都能听见对方翻身。
“阿梨,你还好吗?”赵宽瞧她没有反应,在她面前左右晃了晃手掌,“你听见我说话了吗?”
方梨回过神来,“听见了。”
“可要吃点东西?”
腹中早已空荡,方梨道:“好。”
赵宽很快出去了,没一会儿门就响了,端了一个托盘进来,上面摆着两碗米饭,一碗蔬菜和一叠切开的咸蛋。
“家里没有别的吃的了,这些都是娘准备的。”
想想厨房像打仗般的场景,能搜刮出来的吃食,差不多都端上了桌。
若非想着六是个吉利数字,最后还剩了三个,只怕晚饭咸蛋都没有,只能盐水泡饭了。
洞房花烛夜吃咸蛋青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赵宽。”
“我娘叫我阿宽。”赵宽坚持纠正。
称谓而已,方梨问道:“我娘还叫我梨儿呢,你怎么没像我娘一样叫我?”
第67章 :成亲后的称谓
赵宽皱起了眉头,自言自语般道:“梨儿是很好,但是没有阿梨亲热。”
方梨抽了抽嘴角。
“不如以后你叫我宽哥吧,这样更亲热。”
方梨无语。
“来,阿梨唤我一声。”
方梨……
“我们已经是夫妻了,你不用害羞的。”赵宽一脸期待的看着她。
那眼神真让人很难拒绝,方梨……我还真不是害羞。
“宽……哥,先吃饭吧。”
“好。”赵宽说着就欢喜的吃起饭来。
放下饭碗,方梨看着他问道:“宽…哥,如今我们是夫妻了,总该有点将来的规划才行。”
赵宽看着她问道:“什么是将来的规划?”
“就是以后日子怎么过。”
赵宽思考了好一会儿道:“这我还真没想过。”
方梨……没想过你还要想这么久?
“不过阿梨有本事,我娘说了,我以后都听你的。”
方梨,“我娘说”不该是听娘的吗?怎么变成听媳妇了?
“我娘说了,成家了就是一家人,所以我以后都听你的,阿梨放心我很能干的,你让我干什么都行。”
方梨抽了抽嘴角,她想要说什么?她能说什么?
管它将来什么规划,先把现在的日子给过好就是正理。
第二天,又是平常的一天。
不过是家里多了两个人,不过家产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夫妻两给姜氏与秦氏都敬了茶。
方梨是穿来的,接受的是尊敬两边父母的观念,自然是两边父母都要尊敬、孝顺。
姜氏以前听方梨说赵宽是旺宅的,才进门就带个庄子来了,可不是旺宅吗?这样的人,自然要好好供着,连着对她娘也准备好好捧着。
方梨与姜氏都没意见了,秦氏难不成还觉得媳妇不该尊敬自己?
乡下人家吃不起茶叶,这茶还是秦家昨天送的,一杯茶喝下去,秦氏觉得自己没挑错人。
吃过早饭,郑庄头的车架就到了。
姜氏怀了身孕不宜坐车,秦氏身体不好也不便奔波,两人留在家,将秦家昨日送的吃食给分好,准备送给亲近的族人与交好的人家。
如此,方梨就带了赵宽与妹妹一起去秦十七庄。
方桃这辈子第一次做骡车,一路都很兴奋,别说骡车了,就是牛车她都没做过,不用自己迈腿就能前行的感觉,真的不是一般的爽。
方梨感觉不爽,甚至有点想吐——这身体平衡感不行啊,居然晕车。
好在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骡车就到了庄子的外面。
方梨一直以为庄子就是一片农舍,是静谧的小田园,却不想最先面对的是一堵丈高有余的围墙和两扇厚重的木门。
木门是紧紧闭合的,将里面与外面隔成两个世界。
郑庄头道:“主子稍等,小的去叫人开大门。”
方梨好不容易才忍住吐,自然随便。
“姐姐。”方桃看着那完全看不到里面的大门与围墙道:“这庄子的围墙好气派啊。”
方梨点了点头,泉塘村里没人修这么高的墙,道:“是气派,就是不知道里面怎么样?”
第68章 :荷花
方桃道:“外面就这么气派了,里面是不是住着什么大人物?”
方梨一怔,她还真不知道,“里面住的什么人我不知道,但是这庄子既然是我的了,那就应该没什么大人物。”
方桃觉得也是。
里面很快开了大门,郑庄头再次上车,赶着骡车进了庄子。
骡车没走多久,就在一个空旷的院子前停了下来。
外面有围墙,里面没想到一处院子还有院墙,虽然没外面的高,但也是石头所打,想泉塘村大部分的人家都是竹子掺和泥巴打的院墙,就算是用石头,也仅仅基底的部分用石头。
不愧是秦家的庄子,真的是阔气。
院子不小,顺着青石板路往里能够看到前面一排青砖大瓦房,周边错落有致的种了不少的树木,郁郁葱葱的,瞧着就生机盎然的样子。
房子不错,院子的情调也不错,看来庄子里的人生活不错,至少住的地方比泉塘村的人好很多。
方桃低声问道:“姐姐,这都是些什么树?我都不认识。”
方梨倒是认得一些,有桂花、海棠、桃树,正厅入口搭了支架,架子上爬满了绿藤,藤上已经挂果,一瞧就是葡萄。
看来庄子上的人不但住得好,吃得应该也不赖,泉塘村别说吃了,原主的记忆里连葡萄个名字都没有。
这还没完,几间屋子之后还有院子,后面的院子更大,屋子更多,如此粗粗看了一下,前前后后至少得有三十多间屋子,秦十七庄的生活那是真的不赖。
穿过后院,是一片大大的荷花池,现在正是荷花开花的季节,一眼看去,那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情境瞬间映入眼帘。
“真好看,就跟仙境一样。”方桃从来没见过这么大朵的花儿,忍不住叫出声来,“姐姐,这是什么花啊?”
方梨道:“这是荷花。”
方桃还是不明白,“荷花是什么花啊?”
方梨……荷花不就是眼前这样的花吗,你让我怎么解释?
方桃又问道:“这花开在水里面,也能结果子吗?”
在乡下,花再好看不结果也是无用的,所以金银花除了自己开败,也只能做猪草。
方梨道:“这花凋谢的时候,花心会结莲蓬,莲蓬里面有莲子,莲子可以吃,还是滋补元气的药材,莲子芯很苦,也是药材。”
方桃现在听说药材就觉得能换钱,惊讶道:“那这莲子也能卖钱?”
方梨道:“那是自然,还有这荷叶,若是包鸡、包饭来做吃食,味道也是别有一番清香的。”
方桃忍不住想,要不今天就带几片荷叶回去煮饭吃?就是不知道这荷叶贵不贵。
“至于这下面的莲藕,也是好的食材,清炒、油炸都成,冬天炖骨头最是滋补了。”
“下面?”方桃看了半天,就一根绿色的杆子,也能清炒炖汤?
方梨瞧着那模样笑道:“不是这茎杆,是淤泥下面还有白白的莲藕,不但能做菜,还能做藕粉。”
第69章 :新主子只想看山头
“哦。”方桃拉长了语调,虽然她还是不知道那是什么,但庄子是他们家的了,以后总有机会知道。
郑庄头听得也是惊奇,他们世代长在这庄子的人都知道这东西,但是市面上值钱,谁舍得自己吃?
至于藕粉是什么,也是没听说过的东西,暗想新主子果然也不一般啊。
屋子虽好,但方梨想看的还是山头。
就这些日子摘花的经验来看,若是价钱不掉,一个山头光是金银花差不多就能有十五吊钱的收入,十三个山头就能得将近三百吊钱的收入,这可是笔大收入。
花溪县城里的最便宜的宅子差不多三十吊钱能买一处,而最便宜的铺子差不多四十吊钱能买一处。
如此不出多久,她不但是地主婆,还能做包租婆了。
想想方梨都觉得心里激动。
新来的主子不先看田地居然先看山头?郑庄头一头的雾水完全不得要领。
但主子要看什么,自然就是要看什么。
郑庄头带着他们穿过后院的院墙,顺着荷花池的院墙往外面走,远看没有尽头的荷花池,也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就走完了。
此时一条小河潺潺流过,河上有座石桥,石桥那边,就是一片金色的稻田,瞧着稻穗低垂下头的样子,应该过不了多久就能收割了。
郑庄头主动介绍道:“这一片是水田,庄子里水田少,都种了稻子,远处的旱地多种了红薯和高梁,山地上多也是种的红薯,有几片历年都是种豆子、黄瓜、南瓜等蔬菜,再过去,这东边就是山头了。”
“这路不太好走,您可是现在就要去瞧瞧?”郑庄头还是有点担心这稻叶刮人,若是割伤了新主子可如何是好?
偏偏新主子对水田旱地并不是很关心的样子,就想着去看山头,也是稀奇得很。
十三个山头也不需要每个山头都走遍,挑两个高点的山头走就能瞧出大概,虽不能确定每个山头都有、有多少,至少是有的。
“阿梨,你看那里。”一直只跟着不说话的赵宽突然指着远方道。
方梨顺着他的指头看去,远方还是山啊,没瞧出有什么,疑惑的问道:“那里有什么吗?”
“那是我们家的山头。”方桃倒是瞧出来了,“那棵赖叽树远看更丑了。”
方梨……这年头人的视力大多比较好,不过她不擅长这个。
他们家与暮塘村相邻,这庄子在暮塘村又与泉塘村相邻,那么他们家边边上看到的围墙,当就是这秦十七庄了。
这真的是太好了!
如此只要在两家交界的围墙处开一扇门,以后走路来回比做坐骡车还要快,这样她想到庄子上瞧瞧就能到庄子上瞧了。
郑庄头为了在新主子面前表现自己的行动里,马上就叫人去围墙上凿门洞,速度快都能让主子今天就能进出。
知道这几天庄子上还有富余的劳力,方梨也不想耽搁自己赚钱的大计,问道:“这庄子上的收成一般是怎么分配的?”
第70章 :庄户福利不错?
郑庄头老实回答道:“往年都是四六开,我们得四成,其余的交给主家。”
然后又补充道:“不过往年秦家都会留下十二吊钱用与房屋和围墙的修缮。”
想不到秦家的福利这么好,庄子上的庄仆还有房屋补贴。
方梨道:“那以后也这样吧,你现在去叫一些人来,我有活要派给他们。”
郑庄头微微一怔,这么快就有活了?但还是小心的问道:“不知道主子是有什么活?要多少人?是要力气大的还是要手巧的?”
想不到庄头做事这么有条理,不愧是秦家的,方梨对秦家愈发的佩服了,道:“不拘什么人,就是叫他们来摘金银花。”
“摘花?”
方梨道:“对,就是摘这个花,趁着时辰还早,可以摘些时间。”
郑庄头虽然没弄明白,但想要给新主子留下好印象的心情强烈,很快的就召集了一群人。
摘花不是力气活,也不算多精细,村里的妇孺与孩子都能干,很快就来了男男女女大大小小二十多个人。
整个秦十七庄也就五十七口人,这会差不多就来了一半的人。
看清这群人身上的衣裳,方梨禁不住皱起了眉,这么多人站在一起,居然没有一个人衣服是齐整的,大大小小各种补丁不说,几乎都瞧不出那衣服本该是什么料子做底的。
最让人难受的是,瞧得出这些人是得了郑庄头的令,都还梳头洗脸了一番,要么穿的是家里最好的衣服,要么就是故意穿最差的衣服,不管是哪种目的,都让人难受。
就是方桃都忍不住道:“这里的人比我们还穷啊。”
一群人得知眼前这个十来岁的小娘子就是他们的新主人,都规规矩矩的跪下来磕头拜见,谁都不敢造次。
新社会长大的方梨还真不习惯这样的场面,不说众生平等,就说人群中那些几岁的孩子就没几个衣服能蔽体的,也跟着自己的爹娘懵懵懂懂的跪在地上磕头,她就于心不忍。
住这么好的宅子,吃那么鲜的水果,还有这么多田地,怎么就不能买几身好衣服呢?
方梨不能理解,但眼看上午已经过去大半了,还是抓紧时间教大伙如何采摘、晾晒金银花,能多赚点钱,多赚点钱总是好的。
大概是秦家的规矩真的好,主子发话,下面的人均无异议,马上去做了,甚至无有一人质疑这花为何只能上午摘。
只有郑庄头作为管事多问一句,“这东西晾晒好了,什么时候送您那去比较好?”
庄子上的人是不能随便外出的,庄头虽然有点儿权力,但也是个奴仆,一般只有固定的交租、送粮或者送菜的时候才会出庄,这么一问也是合情合理的。
方梨的想法就简单多了,都摘好、晾好了,还送她那里做什么?直接卖了送钱来啊,道:“你将每天采摘的草药都登记好,每隔三天送城里的黄氏药铺给卖了,得了钱也都登记好,我的那部分每个月结算一次就好。”
第71章 :郑庄头的想法
郑庄头很想问一句,这猪草难不成还是草药?却硬生生的给忍住了,虚心的问道:“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价钱?”
方梨道:“现在干花大概八十文钱一斤。”
郑庄头瞪大了眼睛,瞬间有种错过了几十吊钱的遗憾,如此算来,他们庄子上养的猪说不定都比他吃得费银子。
方梨接着道:“以后这东西多了,说不定价钱也就下去了,趁着农忙的时间还没到,大伙都抓紧时间了。”
别说八十文钱一斤,就是二十文钱一斤,郑庄头也愿意披星戴月从早摘到晚不停歇。
方梨提醒道:“这花只有早上与上午摘的花骨朵才有用,下午晚上你们忙别的活,可别因为采摘的时间不对,平白糟蹋了。”
郑庄头连忙歇下了刚才的心思,总之,主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金银花这东西不说漫山遍野,也是常见的野花了,若是真能得八十文钱一斤的话,山上这么多,去掉主家的六成利,那今年说不得全家人能扯几块布,置换身新衣裳了。
郑庄头心里激动啊,新主子才来第一天就给他们带来了新的财路,自然是更加的殷勤。
这边的事情处理好了,方梨就想着该回去了,下午肯定还要去里正那里一趟,不能在庄子里呆一天,将摘晾卖金银花的事情给交代好了,方梨就准备回家了。
回家的时候院墙已经破好门洞了,虽然门还没有安上,但是过人当没有问题。
方梨不想坐车,对妹妹道:“不如我就走这里回去吧?”
赵宽道:“不行,我们是从大门进的,就要从大门回去。”
“为什么?”
赵宽想了半天,“主子要有主子的样。”
好像有道理,这就是传说中的规矩。
回去的时候天气已经大热,郑庄头大概察觉了方梨来时候的晕车,又叫了一个粗衣男子来赶车,“主子,此人名叫王大海,他赶车比小人稳。”
方梨没意见。
只是生怕她反悔一般,昨天才放话将鸡鸭鱼蛋分月交,今天郑庄头就已经将这个月的给准备齐全了。
不过都是准备从那新开的门洞给送过去,并未放在骡车上,不然与十多只鸡鸭同乘,她还不疯掉?
郑庄头虽然没有赶车,但也是随行的,方梨不由的好奇问缘由。
郑庄头道:“主子有所不知,这鸡鸭生蛋都是有时间的,左右不过一个月就会坏掉,平日庄子产的蛋多是拿去市面上卖掉。”
“但日常的蛋卖掉了,冬天交租的时候得凑齐数得要去买,冬天的蛋可比前些时候都要贵,您看着数目一样,对我们来说,一年的差距也是不少钱。”
原来如此,方梨哦了一声,表示自己明白了。
“还有就是这鸡鸭出栏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剩下的时间能生蛋也不算白喂,最怕的就是发病了,一发病就只能凑钱去买,但这鸭子还好,不怎么发病,这鸡一发病就是一大片,多费钱不说,有时候买都买不到……”
第72章 :想让他们过好点
如此,听郑庄头说了一路,方梨对庄子上很多事情有了初步的了解,不知不觉的骡车就已经到家了。
郑庄头为方梨搬了踏凳,然后就赶去门洞那里取鸡鸭鱼蛋,另外还有一筐葡萄,说是额外孝敬的。
姜氏瞧着出去一趟回来这么多食材也是惊呆了,庄子究竟是怎么神奇的存在?
哪怕两地仅仅隔了一堵墙,感觉也像是隔了一个世界,外面的人不进去,里面的人也不会出来。
方梨将自己今日看到的说给姜氏听,然后很是不解,“我瞧他们住的地方真的很好,每年还有银钱修葺房屋,院子里还有葡萄莲藕也是值钱的东西,怎么就连一件整齐的衣服都置办不了?难道庄子里不出棉花,就没得粗布使吗?”
秦氏道:“你说的那院子,当没有住人的。”
方梨想了想道:“这我倒是没有细看,不住人盖这么好的房子做什么?”
秦氏道:“那庄子有荷塘桂树,当是供主子夏日消遣的地方,你见到的院子、屋子当是主子消遣的时候才会过来小住的地方,寻常庄户,只能住个泥坯房都还只能盖稻草顶。”
去的时候光想着金银花,这些她还真没仔细看。
姜氏道:“听你这么说,做庄仆岂不是可怜?”
秦氏道:“庄仆就是卖身为奴的下人,若是在主家面前得脸,穿金戴银也是有的,若是在庄子里讨饭吃,那就真的是艰苦一代又一代,哪有什么可怜不可怜?都是命罢了。”
“秦家下面的庄仆在花溪县还算好的,至少还能吃饱饭,旁的庄子饿死人的事情都不算什么奇闻了,我听说昨日那郑庄头来的时候那般小心翼翼,心里就是担心梨儿会提息吧。”
方梨心里有些难受,空着那么好的庭院就只是偶尔度假?真的是万恶的剥削阶级。
“连饭都吃不饱,不会跑吗?”
“跑?”秦氏显然知道得更多,“庄子里的人都是一户户的,一个人能跑,一家人又能跑哪里去?逃奴若是被抓,都是被活活打死,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有几个人敢跑?”
方梨顿时觉得全身都不舒服。
“就不能让他们日子过好点吗?”实在是那些人穿的衣服让她太难受了,还有小孩子那一看就营养不良的脸,真的太让人难受了。
秦氏心神微微一怔,虽然认识的时间不久,昨日才过来住,但也晓得他们家是什么处境。
自己才刚刚有点曙光,就想着让庄仆好过一点,这样的心思实在难得。
多少人农奴翻身做了主人,第一步就是去欺压曾经与自己一样的人来耀武扬威。
叹了口气,秦氏道:“你若是想,自然是可以的,不过要注意分寸罢了。”
方梨听了主动虚心讨教。
这时候郑庄头已经将鸡鸭鱼蛋和水果都给搬了过来,一样样的给置放好,然后道:“那门洞今天晚上当是能安好门,以后主子有个什么需要,直接敲门就是了。”
第73章 :养鸡
然后郑庄头又道:“若是主子家里有什么散活,也能让我们过来做。”
“庄子上地少人多,能干活的人也多。”
方梨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明日是赶不急了,后日你就让人先去卖一次金银花,也好知道个门路。”
郑庄头自然是点头称是的,天气越来越热了,大热天去山上摘草药也是要费工夫的,自然是要能赚钱的活才成。
隔壁方春园家已经在挖地基了,快到饭点的时候,柳氏背上驮着个孩子,推着独轮车过来送饭。
请人建房子要给工钱也要管饭的,老宅离这里不近,可不是要用车推吗?
凑过去看,方梨才瞧见,方春园自己也跟着在挖地基,满头大汗的一身泥,不说话都认不出来。
姜氏惯常不会与人打交道,家里没男人他们也不好来敲门,隔这么近,两边居然都没说相互打个招呼。
都要做邻居了,人家都主动示好,方梨也要投桃报李,当下就拉了柳氏过来,道:“四婶,这盖房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你不若在这边搭个草棚,一来可以放东西,二来在这边做饭也方便些。”
柳氏觉得有道理,今天送这一趟饭都觉得难受,多送几次还不知道要遭多少罪,能就近解决自然是好的。
方梨接着道:“我家虽出不上力,但家里有井,烧点茶水也方便。”
柳氏觉得这样更好了,夏天喝水多,上午喝的都是池塘里挑来的水,塘水哪有井水好。
原本觉得自己示好大房却不搭理,昨天发了财给几家人都送了礼,却没他们的份,莫不是因为公公说断亲心里有疙瘩,觉得自己家两头不讨好,枉做了好人。
这会儿什么计较都没了。
甚至都为对方想借口了——家里都是女的,确实不好与工地上干活的男人打交道,就等自己来才开口。
当下,方梨又给送了一只鸡,十个鸡蛋,还有两盒秦家昨日送的点心与一篮子葡萄。
柳氏更激动了,这可是份厚礼,侄女发了财,没有瞧不起人。
“老宅那边我就不去了,这一份请四婶帮忙带去给三叔。”方梨又给了一份同样的礼,然后冲柳氏眨了眨眼睛。
呵呵,柳氏笑了,给他们家与三房都送了鸡、蛋还有秦家的点心和水果,偏偏公婆与二房没有,这忙她愿意帮。
十只鸡瞬间去了两只,姜氏有点心疼,在老宅她都是喂猪,养鸡这样的轻快活都是关氏带着方大凤干的。
现在她怀孕,养猪是不可能的,但是养鸡可以啊,以前是没机会买鸡,现在好不容易家里有了鸡,怎么就给送人了呢?
方梨还真没想到姜氏有这个心愿,他们家有现成的鸡棚,养鸡很方便,于是将剩下的八只鸡都关到鸡棚里去。
下午再出去拜访,提的就是鸭子了。
意外收到鸭子的方春旺别提多高兴了,堂侄女可是与秦家攀上了关系还没忘自己,可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第74章 :这些田你准备怎么分?
还有那一包点心,据说是秦家送的,名字他叫不上来,但那上面的白糖却是晶莹剔透的,“人来就好,何必提东西呢。”
方春旺的媳妇田氏也道:“昨天不是才送过的吗?怎么今天又送?”
方梨呵呵笑道:“这些是多谢春旺叔为我仗义执言。”
方春旺裂开嘴笑了,心领神会道:“都是亲戚,应该的。”
方梨更喜欢这位堂叔了。
接着就是去方有田家,赵宽背着背篓,提着两只鸭子跟在她身后。
方有田、里正这些人都是住在村中心的位置,原本路上连个人影都没有,现在倒是可以看到不少人了。
不少人也都看到他们了,都是议论纷纷。
“这就是春来家那傻女婿?看着挺俊俏的。”
“听说昨天秦家老爷亲自来送礼,送的还是个庄子呢。”
“听说有几百亩地呢,真的是发大财了。”
……
虽然八卦的人压低了声音,但还是能听见他们说了什么。
八卦之心谁没有?方梨也不介意,直接去了方有田家。
方有田与方有粮同辈,身为方家的族长家里的院子可比老宅要强多了,大门没有关,方梨敲了门,大叫了一声就站在门口等。
里面出来个穿短衣的妇人,正是方有田的媳妇邓氏。
邓氏认得方梨,以往也不过点个头,并无交集,昨天方梨成亲,他们家也没去,此刻见她带着个男人背着箩筐站在他们家门顿时大吃一惊。
乡下不是成亲的时候,鲜少有人穿红色,尤其还是个男人穿着大红衣裳,颇为显眼。
这显眼的不止是衣裳,还有那白净俊逸的脸,简直就跟传说中的仙子下凡般好看,看得邓氏半天不知道该干嘛。
“梨丫头,你来了。”方有田见邓氏好会儿没进来,自己出来了。
方梨对方有田这种和稀泥的族长并不好感,只是今天的事情重要,绕不过这个族长才来拜访。
送上一只鸭子,方梨简单的说明了来意,“晚辈得知一件重要的事情,想请族长一起去里正那去商讨。”
方有田心中不悦,以前见了自己都是叫“族长爷爷”现在叫族长,显然是疏远了关系。
昨天才发了财,今天就忘本,女娃果然就是比不上男娃,天性凉薄,也难怪方有粮要跟她断亲。
至于他遇事不公、助纣为虐,没去吃酒人家还给他送了一只鸭子的事实,他都自动忽略了。
“什么事?”方有田问道。
方梨重复了一遍要去里正那里再一起说。
方有田本就看她不顺眼,但又一想可能与昨天秦家送庄子的事情有关,道:“听说秦家送你的庄子,光水田就有四十七亩,还有旱地山地,加起来有两百多亩,可有这回事?”
方梨点头说是。
方有田问道:“那这些田你准备怎么分?”
“分?”方梨瞪大了眼睛,啥意思?
此刻她就站在方有田家门口,围过来看的人不少,听了族长这话,不少方家族人不由的蠢蠢欲动。
第75章 :顶撞族长
两百多亩地啊,谁家不想分个一两亩?若是能分得水田那就更好了。
大伙都期待的看着族长,尤其是与族长关系好的人更是希望自己家能分到水田。
方有田显然对方梨的反应很不满,讥讽道:“怎么?你家又没人能种地,几百亩地不分给族人,拽在手里还能自己长粮食不成?”
可不是吗?族长说得有道理。
围过来看热闹的方氏族人都跟着起哄。
“方梨,你家就那么几个人,要那么多地做什么?与其荒废了,不如贡献给族人。”
“可不是吗?你爹生不出儿子是上辈子没积德,你可要多积点德,保佑你娘生个弟弟。”
……
“好了!”方有田似乎并不喜欢有人影响自己的决定,冲着方梨理所当然的道:“你等会儿就把地契拿来,自己家留几亩地过日子就算了,其余的我们几个族老商量一下,看怎么分。”
方梨抽了抽嘴角,竟然有比方有粮更加无耻的人?
最重要的是,说得那般理所当然就好像自己还奉献晚了一般。
“族长,那庄子是秦家送给我的。”方梨有点后悔今天来这一趟了。
方有田瞪着她道:“什么你的不你的,你一个丫头片子得这么地那不成自己能种得了?你若还是我们方家人,就也别去找什么里正了,族里自己办了就成。“
似乎也觉得自己的态度不够好,毕竟是要人家把田地交出来,道:“你放心,一笔写不出两个方字来,大伙得了你家的好,自然会照顾你们一家老小的。”
方梨真的是被气笑了,反问道:“我爹死后谁照顾我们家老小了?”
方有田瞪着她道:“你爷爷说你就是个刺头我看还真的是,小小年纪刚有点本事就敢顶撞长辈,我看你光是断亲还不够,就该被除族!”
他是想说“赶出”村子的,但是这么多人瞧着,他可不想被里正抓话柄。
方梨一把抢过邓氏手里的鸭子,冷冷的道:“我家快饿死的时候也没瞧见族长接济一二,这会儿倒是会均贫富了,族长家年年都要请短工怕是自己家的地种不过来,早该分给族人了吧。”
这样的人,别可惜她家的鸭子了。
方有田瞪大了眼:“你这死丫头——”平日他和稀泥归和稀泥,但是威望甚高,族里可没人敢与他如此顶撞。
围观的人也都议论纷纷,方梨得庄子的事情昨天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两百多亩地,说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但那是人家运气好,救了贵人的孩子所得,正所谓好心有好报,合该是她得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传话的人说起秦家的气派,马车、举人服、金头面,出手就是一个庄子,出入带的仆从都比寻常人一家的人口还多,富贵人家的老爷简直就是一般人不敢想的高度。
这样传说中的人物会出现在泉塘村,一来是方梨救人的善举,二来也是因为他们家的新姑爷与秦家有亲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