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卦妻来种田:锦鲤相公貌美如花TXT下载卦妻来种田:锦鲤相公貌美如花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卦妻来种田:锦鲤相公貌美如花全文阅读

作者:月女凡     卦妻来种田:锦鲤相公貌美如花txt下载     卦妻来种田:锦鲤相公貌美如花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1章 :定了

    赵宽依旧满脸兴奋的答应,然后道:“你叫方梨对不对?以后我叫你阿梨好不好?以后你就是我的阿梨了,阿梨厉害的本事可一定要教我好不好?”

    方梨有点不太好,还是笑着道:“好。”

    秦氏笑着对姜氏道:“这孩子听说能与阿梨在一起,欢喜得很。”

    姜氏心情有点复杂,她闺女以后就要与个傻子度过一生。

    但好手好脚,年纪不大,也不是太监,对自己女儿看起来也还好,还很有礼貌,似乎也不是那么难接受。

    姜氏也是女人,看着那么张俊逸非凡的脸,心里不自觉的也宽容了几分。

    不难接受就接受吧,毕竟时间不多了。

    方春来百日剩下的也不过四十日不到了,秦氏已经请了媒人将这些日子里宜成亲的日子都挑了出来让姜氏选。

    姜氏哪里知道怎么选,就选了个中间的日子,六月初九,距离现在,也就半个多月。

    秦氏道:“这天甚好,既然已经敲定了,今日这礼就算定下啦,明日就请媒人上门了。”

    “就这么定了?”姜氏有点懵,刚才她不过发了几个音,话还没说完呢。

    家里以前是公婆说了算,后来是男人说了算,最近差不多都是女儿说了算,做这么大的主,她心里完全没有底。

    忐忑道:“要不我让梨儿来商量一下?”

    婚姻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姜氏这父母……也难怪方梨要出来忙于生计,苦苦撑起这个家来。

    秦氏不介意,她知道方梨是个好的,有的人不一定要看全部,见微知著,能仗义援手,做事细心,心肠定不会坏到哪里去。

    更何况那日她与黄掌柜的话她也是听到了,能说出那般话的女子,绝对不会是背信弃义之辈。

    将赵宽交给她,放心。

    方梨与秦氏商量得很愉快——她也什么都不懂,愉快的交给了秦氏做主。

    姜氏有点看不懂,生怕对方误会,强调道:“我们家是招上门女婿。”

    秦氏道:“我知道,我儿子进门以后,就是你们方家人了。”

    姜氏又道:“我们家宅子是大,但其实很穷,一亩地都没有。”

    秦氏道:“我知道,我会为阿宽预备钱银的。”

    姜氏又道:“我,我若是生的男儿,这宅子也是给……我儿子的。”

    秦氏道:“我知道,梨儿都已经说了。”

    姜氏这才松了口气,呵呵的笑了两声,“说清楚了就好。”

    秦氏道:“自然。不知我会与阿宽一起过来同住的事情,亲家母可否知晓?”

    姜氏自然表示自己知晓。

    一番交谈她觉得秦氏仪表谈吐不凡,但说话并不难受。

    不像老宅几个妯娌与婆婆,尤其是丁氏和关氏,总是高高在上的样子。

    对她来说平日本就少有说话的人,家里多个人说话,也好。

    成亲是大事,第二天赵家请的媒人就将各项要办的文书事项给办了。

    方梨瞧了眼赵宽的“嫁妆”单子,不但有城里的宅子、首饰细软、布料被褥,还有四十两银子。

第32章 :买宅基地

    事情既然已经定下,自然要告知一下周边的人,总不能家里闷声不响的就多了个男人,再平白的招人非议。

    再就是乡下成亲必须做酒办席,都需要自己家人操持,她家现在的处境“艰难”,只怕也没多少人来吃饭,到时候请花婶几个近邻帮帮忙也就成了。

    老宅那边听说方梨真找到个上门女婿了炸开了锅,方有粮虽然还是板着脸,但想着若是姜氏真给长子生了个孙子,有人养还是好的。

    丁氏差点没气得背过去,不过大伙都习惯了,心里莫不嘀咕:装得跟真的一样。

    按村里的规矩将要请的人都请了之后,方梨去了里正那里。

    成亲家里就要添外来的人口,尤其他们家要添的还是母子两个人,必须要告知里正登记在册的。

    这还是媒人告诉她的,没有文书的流民,官府可以直接抓了去干苦力的。

    秦氏是秦家人,有地可查,自然是有文书的,有文书也是要登记造册的。

    在花溪县谁人不知这里除了县令大人最厉害的就是秦家的老太爷了,不,秦老太爷应当比县令大人还大才对。

    这位老太爷以前可是在京城做过三品大官的,三品官,比县令还大的官,能不厉害吗?

    家里嫡长子是个举人,嫡长孙虽然还是童生,但听说秀才也就是今年的事情了。

    在花溪县最有钱的人家也秦家,整个花溪县,不说大半,至少有四成田地是他们家的,至于城里的店铺有多少,那是数都数不清的。

    秦氏虽然是秦家的外嫁女,哪怕是关系不亲,也姓秦,详细问了期间缘由,里正看来也不能怠慢,至少不敢刁难。

    更何况方梨也不是空手而来,还带了一刀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来。

    里正道:“这事不能急,待正式成亲之后,我再去县衙里给办了。”

    方梨自然是感激,然后掏出两吊钱道:“我家想买两块宅基地,就是我们家宅子附近那片地,连着山地的那四亩地。”

    “又买两块宅基地?”里正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你们家的宅子还不够大吗?”

    村里的山地附近的宅基地便宜也没人要,里正这也是好心一问。

    方梨解释道:“我未来夫君心智弱,伯母担心我娘生下的若是弟弟,我们将来会没地方住,就由她出钱先置办好宅基地。”

    “头十几年可以开荒当旱地先种些粮食和菜,以后若是弟弟长大了,也能建房子搬出去住。”

    里正听明白了,瞬间觉得方梨人是真的不错,有弟弟就不继承宅子的事情真的是说到就准备做到,连婆家那边都说得清楚。

    虽然没有儿子,能有个这么孝顺的女儿,方春来也能安息了。

    里正道:“这也是个好办法。”

    方梨接着道:“虽然是招上门的夫婿,但是婆婆孤身一人,又疾病缠身,是要在我们家养老的,她自己为我们置办一块地,也是想百年以后,能有个安身的地方。”

第33章 :不差这点钱

    村里的山头占大头的是方家与王家两姓人,简单点说,就是他们的祖先为子孙后代买了山头,只有自己族人才可以安葬、捡柴火,打猪草什么的。

    至于村里无主的山,除非是花钱买,否则也不会让外村人安葬的。

    若是外村人来买,价钱可就要高出四五倍,就比如那些外来户,可是几家人凑了四吊钱,才得了偏远的那一块宅基地,家家房子就巴掌点大,挤着住。

    如此秦氏借着方梨的名头,给自己买山头预备身后事也是合情合理。

    “不愧是秦家人,到底眼光长远些。”里正点头表示这件事情可以了。

    然后想起什么,又道:“你买的这两片地过去不到三丈地就是暮塘村的地界了,你不若多给一百钱,那几分地连山地都划给你?”

    方梨自然是愿意的,两吊钱又一百钱,再又一百钱过户就得了这么大片的山地,以后摘金银花可就安心多了。

    至于宅子旁边的荒地,开荒了出来种些蔬菜、粗粮什么的,总能有些用处。

    村里的土地紧张,乡下人生活稳定的第一目标就是置地,大伙将土地看得比什么都紧。

    因此她爹虽然打虎得钱的时候,想要多置办一亩地都没人卖,而卖地的时候,就算知道你家急用钱,为了抢到手也没有压价。

    不过山下的荒地与山上差不多贫瘠,开荒难,长庄稼更难,一般村里都是做宅基地使用。

    所以知道方梨成亲买了两块宅基地,大伙也没觉得多大的事情。

    只是有傻子愿意做他们家的上门女婿,还是带着老娘与银子来的,大伙就都稀奇了。

    多少银子大伙不知道具体,但方梨能拿出两吊多钱买地,那至少该有五吊钱。

    乡下一般嫁姑娘的陪嫁也差不多这个数,于是大伙都想看看什么样的傻子愿意干这样的蠢事,带钱来做上门女婿。

    转眼又是七八日过去了,方梨上午依旧摘了金银花回来晒,下午去城里卖,顺便打探一些城里的信息。

    下雨天则去各家确定会来吃酒的名单,与她想的一样,会来的人不多,加起来不过四桌多一点。

    没料到的是老宅的三房、四房人居然都会过来吃席,两家人差不多就是一桌。

    至于方有粮和丁氏,爱理不理,还要留个主位,方梨心里很是排斥。

    山头是她自己买的,不过是托秦氏的名义而已,秦氏听说了之后心里暖暖的,人到这个时候了,就会想着为自己准备后事。

    若非大夫说她活不到两年,她也不会急着为赵宽说亲事,没料她能如此为自己着想,看她的眼神都和蔼了几分——确实是个好姑娘。

    当即给了方梨十吊钱,道:“这些钱你先拿着,花完了再来找我。”

    十吊钱就是十两银子,但可比十两银子重多了,方梨两只手都拿不起来,“伯母,你就不怕我拿了钱跑了。”

    秦氏笑笑:“我知道你在药铺卖药草是赚钱的,不差这点钱。”

第34章 :圆房事宜

    那语气说得,方梨都觉得自己是个有钱人,别说十吊钱了,就是一百两银子都不算事。

    秦氏道:“成亲要准备的东西不少,你又要卖草药,又要买东西,定然是忙不过来的,家里的事情我们也不好去帮忙,但是城里的事情只要你说一声,我让阿宽帮你。”

    自己还真找了个好婆婆,方梨甜甜的笑道:“好。”

    秦氏道:“你们家宅子是不小,但终究太空落了,我让人弄了些家具,还请不要嫌弃。”

    傻子才会嫌弃!

    他们家现在能称得上家具的就两张床,这么些天,她与妹妹都还是挤一个床铺,确实要添置一些家具了,但城里的家具贵,请人做又不方便。

    秦氏说的家具不少,满满当当的将他们家的后院都挤满了,床柜桌椅,应有尽有,还都是花溪县最高大上的红漆上色。

    “这也太多了吧?可要不少钱吧?”她也是问过价的,一张红漆架子床最少要四吊钱,还真的是没舍得买,这么多,只怕要花大几十吊钱吧?

    不,上百吊钱都是有可能的。

    秦氏道:“你仔细看。”

    方梨仔细看,不少家具都修补的痕迹,有一张条桌腿都不一样,“这些是……二手的?”

    秦氏没听过“二手”但想当与自己想的一样,“我……秦家四房老爷家明年娶媳妇要翻新宅子,我就与他讨要了这些家具。”

    秦氏道:“东西不要钱,不过请师傅翻新用了三两银子,还望你不要嫌弃。”

    这么多家具,吃饭不用蹲地上了,方梨有点激动,“这么好的东西,我怎么会嫌弃?!”

    难怪里正听说秦氏与秦家有关系态度都不一样,虽然说秦氏的爹已经死了,只有几个异母的兄长与弟弟还在。

    但总还有点儿香火情,秦家指甲缝里漏点东西出来,都比乡下人一辈子用的强。

    秦氏道:“虽然说成亲当用新的,但是你我两家都没有稳定的进项,这钱能省的还是省着花的好。”

    方梨深以为然,她才不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人,“伯母说得是,有这些已经是极好的了,我家就一个空宅子,有了这些东西,可不舒服多了,多谢伯母。”

    秦氏对她的感恩很满意,“不过这婚房还是要用新床,你与阿宽一起去买点新房用的吧。”

    “这……”方梨有点犹豫。

    “怎么了?有什么话,可以直接对伯母说。”

    方梨道:“伯母见谅,我着急成亲其实是形势所逼,这您也知道。”

    秦氏表示知情的点了点头。

    “我……我今年才十三岁,能不能等十六之后再……圆房。”方梨有点难以启齿,因为秦氏对自己很好,让她很愧疚。

    秦氏的寿元不久了,谁不想看着孙子出生?

    但让她十三岁的身子就去生儿育女,她真的做不到,就是姜氏十五岁进门,也是十六岁生的她。

    秦氏脸色微微有点儿变化,没直接回答方梨,而是看着儿子问道:“阿宽怎么看?”

第35章 :美丽的误会

    赵宽从方梨过来,嘴角始终就是上扬的,笑嘻嘻的道:“我都听阿梨的。”

    秦氏叹了口气,倒也没强求道:“那十六就十六吧。”

    方梨还是愧疚的道:“对不起。”

    秦氏道:“这是你们的事情,无需对我说对不起。”

    然后又道:“以后有什么事情,记得与阿宽多商量,他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是你与他说,他会懂的。”

    方梨连忙点头答应。

    将重要的事情说好了,方梨松了口气,便与赵宽去买床。

    “我知道卖家具的在哪,我带你去。”赵宽终于等到自己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兴奋的拉着方梨的手就往外走。

    方梨意外的一惊,手心传来温热的感觉,指尖能感受到他粗糙的手心里还长着薄薄的茧子,似乎还不赖。

    于是就这么任由他拉着去了家具店。

    赵宽本就长了一张吸睛的脸,此刻拉了个人,更是引人注目。

    一路走去,路上少不得议论纷纷,有说他皮相好的,也有说他脑子傻的,那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感觉铺面而来。

    赵宽没当回事,方梨内心也够强大。

    路上还遇到个示好的姑娘,朝他丢了个香囊,他也只是好心的提醒人家掉了东西。

    “我瞧那姑娘挺心悦你的,为何你却都不肯多瞧一眼?”方梨有些好奇的问道。

    赵宽一副这你都不知道的语气道:“我要做阿梨的夫君,当然不能多看别的女人。”

    哇,方梨的小心脏砰砰砰的多跳了几下,哪个女人听了能不心动。

    “你我认识的日子不久,既然伯母是想为你说门亲事,为何不找一家心悦你的娶进门,何苦入赘我们家,说不定以后还要过苦日子。”

    赵宽停下了脚步,睨着她道:“那些女人都是肤浅。”

    方梨一脸不解,心中腹诽,你还能说人家“肤浅”?

    “我娘说了,她们都是喜欢我的脸,并不是喜欢我的人,每次看到我就像要吃了我一样,我可是大男人,怎么能以色示人?”赵宽说后面一句时,语气中带着小孩子的气愤。

    方梨无语,这话怎么听着有点怪怪的,怪在哪里呢?

    气愤很快又变成了欢喜,赵宽道:“但是阿梨不一样,不但心肠好,本事大,也没有一直盯着我的脸看,我喜欢阿梨。”

    方梨有点心虚,她也喜欢看他的脸,顺着视线下移,不过她更喜欢看他的腰……这真是个美丽的误会。

    花溪县哪怕是城里的一般人家也都是请人上门做家具的,所以城南只有一家卖家具的,与秦氏现在住的宅子不远。

    方梨选了一张架子床,想到这花的还是秦氏的钱,她与赵宽还要隔三年才会同房,就买了两张简单点的床,都是睡觉用的,不就是少了点雕花而已。

    赵宽道:“钱不够也没关系,我可以找我娘要,你都挑喜欢的买吧。”

    方梨翻了个小白眼,她可不喜欢凡事就朝家里伸手的男人,道:“我就喜欢便宜点的。”

第36章 :红漆家具

    赵宽笑笑,也没有再说,跟着她一起瞧瞧店铺里还有什么要买的。

    看到店铺里有马桶,方梨一口气买了十个马桶。

    一个马桶一百文钱,十个马桶也要一吊钱,店铺的伙计很是吃惊,就没见过这样买东西的人。

    心里奇怪,伙计嘴上也没说什么,进门都是客,就算人家买回去再卖了,那也是人家的事情。

    方梨的想法简单,乡下人修的宅子茅房与正屋都是能隔多远隔多远,她早就受够了晚上起夜乌漆嘛黑的去茅房了。

    赵宽认真的数了两遍,也是不解的问道:“为什么是十个,我娘,你娘,我,你,还有你妹妹,一共才五个人吧?”

    方梨道:“五个人,一人两个,一个当天用,一个前天用的洗了在太阳底下消毒,正好。”

    “消毒是什么?”

    “就是……”方梨努力的组织了一番语言,“就是这东西藏污纳垢总会有些不干净的小东西,容易生蚊虫传病,在太阳下曝晒就能杀死那些不干净的小东西。”

    “原来是这样,我家阿梨真的是太厉害了,这都知道。”赵宽听她解释了之后连连夸奖道。

    谁不喜欢被夸奖?还是这么帅的男人的夸奖,虽然这样的事情似乎不值得夸奖,方梨还是觉得心情不错。

    第二天早上,泉塘村的北边就来了十五辆牛车,都是送家具的。

    这么大的动静,就算宅子偏僻,也少不得跟着牛车来看热闹的。

    十五车家具啊,就是里正家娶媳妇都没得一口气置办这么多家具的,还都是上了光亮的红漆的,简直就是看着都能亮瞎眼。

    看着这些家具被好几个穿着黑衣的伙计搬到方梨家的院子里去,看热闹的人羡慕极了。

    “你瞧那椅子居然是有靠背的,只怕一张椅子就得五百钱吧。”

    “椅子算什么?那雕花大床只怕没个四吊钱是买不回的。”

    “一张床就四吊银子?我刚才可数了,足足有五张床啊,春来家这是发财了。”

    “什么发财了,我刚才可是问了的,他们家这些都是秦家不要了的,拿了修补了红漆的,拢共也就三吊钱。”

    “三吊钱也不少了,都能得大半头猪了。”

    人群中的议论纷纷,听得有心的人突然问道:“你刚说的哪个秦家?”

    得了信息的人就等别人这么一问,得意一笑,“自然是城里首富秦大人家。”

    出于对这个花溪县出过的最大的官的敬畏,听说方梨未来的婆婆与秦家有关系,竟然无人敢议论秦氏将要跟着儿子过来住是有不妥。

    妥不妥也是别人家的事情,他们看看热闹就成了。

    若是也能有机会捡几样秦家不要的东西就好了,方梨家正厅摆着的那套整齐的八仙桌看着可气派了。

    还有靠墙朝大门的长案两边都还各摆了一个可以放南货的柜子,瞧着就更气派了。

    震惊的不只有看热闹的人,还有老宅那边的人——姜氏是找了个好亲家,居然用牛车拉家具。

第37章 :夫妻不能分房睡

    消息自然是方梨放出去的。

    树大招风,东西在家摆上了,总会被瞧见的,她也不想让人觉得他们家一夜暴富了,引人嫉妒。

    毕竟成亲后夫君也是傻子,其她的都算老弱妇孺,真被人惦记上了,好不了。

    搬出秦氏的身份,是拉了秦家的虎皮做大旗,又点明这些东西是二手的,也是表面她家并未暴富,能省去的麻烦还是省去的好。

    这么多家具被搬进去,他们家不算茅房、厨房、柴房和牲口棚足足有十七间屋子,每间屋子都还不小,能摆的家具很多,大伙自然没注意那十个马桶有多么的不协调了。

    方梨买床的时候就与店铺的伙计说好了,不议价再添一串钱,但要把她把秦氏宅子里的家具一起搬过去。

    如此,大伙也没察觉里面有两张床是新的。

    只是方梨指出是修补过的之后,大伙反而喜欢找茬般找家具修补过的痕迹,让自己嫉妒的心好过一点。

    至少大多数人成亲的时候家具虽然只有那么两三件,但用的却是新家具。

    姜氏看着自己房间里一屋子红彤彤的家具简直就要亮瞎眼了,红衣橱、红架子床、红梳妆台、红圆桌、红圆凳,红脸盆架,就连马桶都是红的,

    比这房子新盖时候用的家具还要好、还要多。

    至于旧床已经搬别的屋子里去了。

    方春来没儿子,又从小被继母磋磨,没得风光的时候,得了银子之后买不到地,就只能在宅子上给自己挣面子。

    请的是城里的建房师傅,十七间屋子弄成了三进的形式。

    前院一家人住着,在用的也就两个房间和堂屋。

    后院也就用了厨房、柴房和茅房,什么猪棚、杂屋差不多都是空着的。

    资源严重浪费。

    中间院有八间屋子现在空着。

    其中左右各四间屋子还是中间进左右两间的那种大户人家的款,砌房子的人说若是将来有两个儿子,成亲之后中间砌个墙,两边搭个厨房就能分家了。

    想那时候方春来儿子都没有,听那师傅这么一说就为儿子分家做好了准备。

    现在刚好,她住一边,还能让秦氏和赵宽住一边。

    方梨本是想让姜氏住这一进,自己与妹妹住前院的。

    但姜氏就想住原来的房间,就想男人保佑她生儿子,生怕腾了地方儿子就没了,坚决不同意,她也没办法。

    娘不同意方桃自然也不同意。

    十五车家具,几乎将家里都给填满了。

    再把旧床摆一间,把多余的家具都摆上,也能做个客房。

    有了红漆家具,家都变得喜庆了,姜氏欢喜得不得了——这才是成亲的样子。

    方桃小心的摸着自己房间里的家具,也是喜欢得不得了,自己居然也能睡这么好的床,有红漆的衣橱,还有漂亮的梳妆台,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不过秦氏知道后有异议,找了方梨过去说话,道:“就算不圆房,夫妻还是要有夫妻的样,哪怕不睡一张床,也该处在一个屋里。”

第38章 :开荒

    这时代就是童养媳从小都是带着夫君一起睡的,秦氏的要求也合理。

    方梨也没太纠结,她那房间是三间屋子的套间,中间做厅,两边都能做卧室,一边摆一张床,拉个帘子也成。

    回去与姜氏说了,姜氏居然想的与秦氏一样,只是她的性格弱,没好说出来,如此,姜氏对于这位亲家同住感觉压力更小了。

    方梨暗想难怪这么多人有恐婚症,这成亲也太折腾人了。

    这还是她娘娘家的就只有一个兄弟,请人传信过去没有回应,来只怕也就来一个。

    她爹那边的亲戚基本都在村里。

    至于赵家,赵家男人和几个孩子去了,老家若是回得去,秦氏也不会来自己老家,估计没人会来。

    嫁出去的女儿若是风光娘家肯定会来人的,这把儿子给人送去做上门女婿丢脸的事情,就是秦氏小时候的手帕交也不会来的。

    如此已经省去很多事情了,还有媒婆帮忙,方梨依旧觉得头大,她娘成亲的时候太潦草,花婶成亲的时候太潦草……方桃还没有成亲,周边一个可以问的人都没有。

    宅子边的地既然已经买了,自然是要用的,方梨使了一吊钱请人帮忙开荒。

    泉塘村山下的土质硬,开荒很是不易,姜氏既心疼那一吊钱,也知道就就他们几个干不来。

    方家后院有小门,姐妹两在山上摘了花,依旧是悄悄的走小门直接去后院。

    干活的都是周边的外来户,村里人自己买地都难,外来户想买地那是门都没有。

    因此他们只能靠着给人盖房子、挖渠、修屋顶等等打短工做苦工过日子。

    就算是他们勤劳肯干,乡下有这样活的日子也不多。

    去城里,进城就要给钱不说,很多时候为了让中人能多给自己介绍点活计,还要多孝敬点铜钱。

    而且城里只有春秋还能接到点活,冬天的时候得闲的农人也会进城接活,活难找,日子总是紧巴巴的。

    有时候好几天都没得活还要自己贴进城的钱,不进城没活路,进城了又怕贴钱,但凡附近能找点活干,都在附近干活。

    一块宅基地差不多是两亩地的样子,两块还有多,差不多就是五亩地。

    一吊钱也赚得辛苦,但不用给中人费和进城费也是好的,离得近家里的女人孩子得空都能搭把手,一群人用了四、五天的功夫,帮他们家开荒好了。

    刘根生去与方梨说,“这地太贫,怕是长不了好庄稼,不如就种菜,也省得还要交税银。”

    种地是要交税的,而且认定这是田地之后就不能荒着,所以旱地总不如水田受欢迎。

    姜氏听说开荒用了一吊钱最后只能种菜,心里那个疼啊。

    “娘,没事,能种菜也是好的,以后家里人多了,总是要吃菜的。”

    他们家后院就有菜地,因为方春来受伤然后又办丧事无人打理才会荒了。

    姜氏心更疼了,“若是种菜,我们家后院的地就够了,哪还用费工夫开荒?”

第39章 :红烧肉

    方梨道:“我们家没有地,总要弄点有产出的,多种些菜,说不定也能卖钱的。”

    菜能值几个钱?村里不少人家多的菜都喂猪吃,还浪费肥,姜氏只能想,钱已经花了,不能就空着吧。

    在村里买了菜种子,带着两个孩子把菜给种上了。

    当大部分的菜种出苗的时候,方梨又学着花婶给菜苗都施了一遍肥,施肥也就是家里粪缸里的“天然肥料”。

    方梨想,山上的金银花要不要也施个肥?

    干农活姜氏比起女儿还是强几分的,道:“现在都已经开花了,再追肥怕也是晚了,不如将草给割了,等冬天的时候有空了再追肥,不然也怕招蚊虫。”

    方梨想也有道理,眼看天热了,这“天然肥料”最招蚊虫。

    若是当初知道自己有朝一日居然要挑着粪担去施肥,只怕是死都不会愿意吧。

    形势所逼,生活艰难,不止有她,村里的女孩有几个不是这般?

    如此又是几日,家具置办了,被褥什么的也要跟上,方梨又买了红纸剪喜字,花钱的事情不少,方梨也没一次就往家里多搬。

    姜氏每天都要仔细的数了几遍,确定家里剩下的钱不但没少,还足足的才安心,这些日子攒下了十个银角子外加七吊钱。

    成亲那天办酒,一桌就算一两银子,七吊银子也能体面的办五桌酒席了。

    家里有钱,人才不慌。

    不能什么事情都压给女儿,姜氏与花婶商量着酒席的事情,也试着将自己能办的事情给办了。

    酒就去里正那里买村里办酒常用的那种土家酒,一百文钱一坛子,五桌五百文钱。

    猪肯定是要半头的,姜氏打听了半天,天气越来越热,村里没人杀猪,还只能去城里定。

    去城里定要请人拖回来不说,价钱也还要贵两三百文钱,姜氏想着心又疼了。

    方梨都有点看不过去了,开导道:“娘,我们家能赚钱,这城里的猪肉虽然贵一点,但是要肥瘦好说话,位置好选,以后也不欠人家人情,也是好的。”

    姜氏觉得有道理,若是村里杀猪的,都给些精瘦的肉,他们家也不好说什么,如此心里好过了点。

    七算八算的最后发现一桌坐八个人,拼不出八个菜样来,姜氏又是一番操心。

    办酒的席面就是人在村里的脸面,若是家里没钱也就算了,有钱这可一定要好好办才行。

    对于她娘的操心,方梨也是习惯了,上午照常摘花,下午除了去卖银子,剩下的时间就是打理菜地、做猪血丸子、腌咸蛋以及与家人一起研究菜谱。

    什么龙虾、鲈鱼、扇贝、牛肉泉塘村肯定是没有的,居然红烧肉、红烧排骨之类的菜式也没有?

    方梨还特意去城里的酒楼问了一遍,什么水煮肉片,豆角黄瓜啥炒肉都是有的,但没有红烧肉。

    至于排骨?虽然也有熬汤的,但富人只喝汤,穷人才啃骨头。

    辣椒、生姜啥的调料那都是药材,谁会放在菜食里?

第40章 :亮瞎了眼

    放糖那是更加不可能的,在泉塘村,糖都是用来送礼的贵重物品,平日里丁氏还要锁起来的。

    于是方梨在药铺买了辣椒、生姜,又在杂货店买了糖、豆豉啥的,方梨凭借自己的一点记忆,指导姜氏做了一碗红烧肉。

    一筷子入口之后,很快得到了全家一致的好评。

    老宅方有粮重男轻女,而丁氏又只看重自己的孙子孙女,姐妹二人两不沾边,想吃肉很难。

    分家后吃肉的机会是多了,但多是水煮的,调料也只有盐,从未有这么好吃。

    此时方梨自己也是惊奇,这段时间为了生计与家事各种奔波,居然连她自己也觉得有肉吃就成,完全忘记了以前的挑嘴。

    果然仓廪实而知品位,真饿起来,半生肉都能啃。

    “姐,你真的太了不起了。”方桃吃得嘴角都要冒油了,崇拜得不得了,“你说我们家前面吃的肉,是不是都浪费了?”

    方梨只是嘿嘿,她做饭妥妥的一个手残,只是这肉明明就是姜氏烧出来的,母女两却都觉得是方梨的功劳。

    “酒席上有这么碗肉,绝对够体面。”姜氏现在想的就是酒席了。

    乡下人,谁不把成亲办酒当做头等大事?想当初搬家的时候,家里的银子够使,可是花了十五吊钱的。

    况且若是宴席上能展现主人家的手艺,那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第二天上午,秦氏又使人送来一些铜脸盆,铜水壶,铜镜子什么的家用,方梨看了看,虽然也是旧的,但是洗洗用开水烫了就能用,在泉塘村能用铜器已经称得是好人家了。

    没想到一堆的东西居然连夜壶都有,也是感叹不已。

    如此,原本空荡荡的房子,愈发有家的感觉了。

    这屋子越大,有没有家具的区别也就越大,若是再摆上几盆花草,那就完全是城里的富贵人家了。

    钱氏和柳氏过来的时候,差点都要亮瞎眼睛了。

    姜氏这辈子没进过城,钱氏也没有进过城。

    柳氏小时候倒是去过两次,还都是正月十五的时候,城隍庙人挤人的,光记得那热闹的场面了。

    在她们眼里,见过的最好的家具莫过与里正大儿子王富贵房间里摆着的那一套红亮的家具了,是他媳妇张氏的陪嫁,也是村里最体面的一套。

    方梨家得家具的事情她们也是听说了,但也听说是旧家具翻新的,羡慕平白得了家具却也没太当回事。

    现在真真见到了才知道啥叫红亮,又红又亮,这样的家具别说好几间屋子都摆满了,就是能有一床一橱摆在卧室里,也是心满意足了。

    虽然说钱氏和柳氏做人不像于氏和关氏一样刻薄,但是钱氏厨房的活计好,柳氏会绣活,都有女人的一技之长。

    姜氏在两个妯娌面前也都是低着头的,这种自卑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消去。

    现在瞧着她们羡慕的眼神,心里很有点得意,但也没好意思表露出来,毕竟东西都是亲家送的。

第41章 :四房的打算

    两位妯娌都是来给姜氏贺喜的,方梨招婿上门,就等于是方春来后继有人,也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分家的时候,丁氏为了堵住悠悠之口,不让人觉得是她这个继母偏心,给自己的两个小儿子分的田地也是与大房一致的。

    说白了就是除了二房得利,他们也没得什么好处。

    虽然私下丁氏也给他们一家多补贴了几吊钱,多分了几间好屋子,但是与二房得的十二亩水田和三十亩旱地相比,两家都觉得自己分少了。

    这一点两家心里本就不满,偏偏丁氏还是个喜欢作的。

    动不动就喜欢拿婆婆款,以前大房在的时候,就大房不是她亲生的,与其她的几个儿媳那是一致对外的,有姜氏在前面顶着,她们也没吃多少亏。

    打心底,两位妯娌原本也是瞧不起姜氏的,山里出来的,啥活计都不会,就知道做粗活,整天低个头,话都不会说!

    之后就不一样了,明明就分家了,就因为住一起,又是亲婆婆,丁氏为了摆婆婆款,动不动就“生病”,生病了就要两个儿媳伺疾。

    大房发财的时候,两家本来是想来示好的,偏偏丁氏想捞大房的银子给二房的方子文读书,不许他们两家人掺和。

    二房没得好处就不许他们得,尤其是钱氏,下面有三个儿子,还有动过心思过继一个给大房,心里能不气吗?

    没想到大房的好运开始了,命却这么短,本来人死了就死了,丁氏又打人家宅子的主意。

    大房的宅子是请城里人指导修建的青砖大瓦房,丁氏想要,钱氏与柳氏也是乐得分几间屋子的。

    结果是关氏想独吞,最好笑的是二房得不到,还不许他们两房套近乎。

    凭什么?!

    “我们也知道大嫂你在老宅是一肚子的委屈,我们又何尝不是?”柳氏说起来也是满心苦涩。

    她嫁的是丁氏的小儿子方春园,成亲不过两年,柳氏嫁进来的时候人人看了都说是一朵花,现在瞧着都开始显老了。

    原因很简单,就是生了个女儿。

    关氏、钱氏生孩子做月子的时候,还有姜氏伺候月子,连着方梨方桃大点了都没少给堂弟堂妹洗尿布。

    柳氏进家门家已经分了,姜氏不会伺候她月子,婆婆也不会。

    钱氏虽然稍微搭把手,但她自己还有三个孩子,也没这么多功夫。

    月子没坐好,孩子不好带,丁氏还老“生病”,男人也愈发的不满,柳氏心里的怨气可想而知。

    “大嫂我这次来,一来是恭喜方梨,二来也是与你说件事情。”

    姜氏提着心问:“什么事?”

    “我就想在你家隔壁买个地,也砌个宅子,搬过来一起住,以后两家相互照应,你看成吗?”

    婆婆与二房就那德性,人在村里也不能单户独行,更何况她还没儿子,柳氏没得选。

    姜氏不是做主的人,自然看着女儿,方梨也没想到几个女人说婆婆的不是,感情瞬间就升华到住一起了。

第42章 :闺蜜

    方梨道:“四婶能搬过来,两家人相互照应自然是极好的,只是这买地虽然便宜,但盖房子要花不少钱,爷爷和四叔能同意吗?”

    方梨懒得问丁氏同意不,她肯定不会同意。

    柳氏其实也就比方梨大六岁,却因方春园辈分高也被称婶婶,看着她笑道:“你四叔同意了,这钱都是我嫁妆银子还有平日做绣活攒的,盖不了你家这么气派的,盖个十间屋子也是够住的。”

    钱氏听了很是羡慕,即刻做起了好人,“你那绣活真的是极好,将来住一起若是能教教两个侄女也好。”

    柳氏道:“那是自然,以后住一起了,相互照应也是该的。”

    既然已经铁了心搬过来,柳氏自然也愿意示好。

    她倒不一定要占大房便宜,她的绣活值钱,自己能赚,男人也有手艺,哪怕就三亩地也能过好日子。

    以前不过私心怕大房就穷赖上他们,又被丁氏压着,不敢过来亲热。

    如今自己准备住一起,大房又找了个好亲家,就不担心那一出了。

    姜氏不会做绣活,她娘去得早,没人教她,连缝个补丁都七歪八扭的,在她心里一个女人不会绣活,本身就是可耻的事情。

    听说柳氏愿意教她两个女儿,顿时以前的所有不满都没了,打心底的感激。

    钱氏也很羡慕柳氏会做绣活赚钱,她烧的菜好吃,平日村里办酒席的时候,也会有人花钱请她掌勺,但都是同村的人,一般这样的活少,从早干到晚也就两百文钱左右。

    这钱还是分家之后才能归她攒,以前的都要交公中,而村里的人家一般不办酒。

    不过他们一房以前就懂藏私房,前前后后加起来,也能凑出十吊钱,这边的宅基地便宜,一吊钱买地,九吊钱盖房,再借点也该是够了,钱氏当下决定回去跟男人商量一下,也盖房子。

    三个女人又抱怨了一番丁氏后,柳氏给了姜氏四串钱,道:“这是我们做叔叔婶婶的一点心意,当天给怕坏事,只能提前给了。”

    “坏事”自然是老宅那边来坏事,姜氏瞬间觉得柳氏就是自己最好的“闺蜜”了。

    钱氏本想大房请她掌勺的,但是大房没开口,她也不好意思提,给了两串钱贺礼,“别嫌弃,我不如她会赚钱,还有几个儿子要养。”

    两位妯娌能来姜氏已经激动不已,怎么可能介意?只是嘴笨,只会说谢谢。

    送两位离开的时候,关系“亲热”的几家人还顺便去看了柳氏选中的宅基地,就在他们家与花婶家中间一块,真若做了邻居,确实好照应。

    姜氏怀着身孕,也就送到花婶家附近就回来了。

    关了门,姜氏有些担心的问道:“你四婶想要搬这边来住,你看怎么办好?”

    方梨觉得她娘是要找几个闺蜜的好,至少能学学与周边的人交流,道:“娘,四叔家住过来,这边多点人气不好吗?四婶也说了,两家人可以相互照应。”

第43章 :要添两家人

    姜氏道:“我也想两家人相互照应好,但是你四叔家若是搬过来,你在山上摘草药的事情怕是瞒不住了。”

    那可是他们家唯一的生计来源,怎么能不担心。

    方梨想想确实如此,瞧四婶的意思,他们家搬过来之后,两家是要交往走动的,他们家后院晒这么多草药,总是瞒不住的。

    细细一想,方梨又放心的道:“这也没关系,我们本来就准备明年将这事告诉里正,四叔家盖房子只怕最快也要秋收后才能搬过来住,到时候那草药的花期已经过了,也只能等明年了。”

    姜氏也松了口气,“对啊,到时候他们家还多得个山头,当是欢喜的。”

    对于家中贫困的时候四房未伸出援助之手,这时候却来示好,姜氏并没有太大的排斥,女儿要成亲了,能有人照应总比没人的好,她也吃够了孤苦无依,边上连个帮说话的人都没有的苦了。

    比起三房她还伺候了三次月子,洗了六年的尿布,四房从进门以来,就没占过她半点好处。

    倒是自己得了四百钱的礼钱,姜氏自然是觉得人家是好的。

    方梨听她这么说,也深以为然,毕竟这样的事情,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也不是欠你的。

    四房和三房都想搬这边来盖宅子的事情在老宅那边闹出不小的动静。

    方梨每天忙着摘花、卖花和准备成亲的事情,并没有留意,还是刘根生来与他们家说的时候才知道,不止四叔家,三叔家也敲定了来这边盖宅子。

    两个亲儿子都要与死了的继子家住一起,不用说都知道丁氏受不了。

    受不了也不是方梨要操心的,自从她上次装病之后,可没谁再管她真病假病了。

    尤其是关氏还在祠堂跪了大半天,好不容易天黑摸索着回家,全家居然没人给她留门留饭,男人是自己的,儿子也是自己的,公公那是不敢的,所有的怨恨自然是向着丁氏的。

    知道丁氏装病居然还花掉了四百钱看诊的钱,那恨意简直就要滔天了。

    老宅家宅不宁,方梨家这边就安宁了。

    刘根生会来说,是因为方春园请了他们这几家盖房子,以前他们是距离方梨家最近的邻居,现在中间一下子多了两户人,自然是要来说的。

    姜氏道:“有人盖房子是好事,以后这里多两户人家,也多点人气,你们也不用辛苦去城门口揽活。”

    刘根生道:“那是。”

    又道:“这活他们家已经定了,但盖房子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怕是要做三、四个月才成,但是后日是你家成亲的大好日子,我们家都会来帮忙的事情是不会变的,所以那边也是答应了四天后再动工的。”

    姜氏很感动,自然是多番感谢。

    以前男人还在还没这么大的感觉,这两个多月自己来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她完全就是两眼黑的不知道如何是好,若不是坚信肚子里还有个儿子,只怕都熬不下去了。

第44章 :容易感动的姜氏

    现在这么多人对她释放善意,加上方梨也在有意无意的培养她与人交往,姜氏这颗心可是暖和多了。

    经历多了些,方梨的看法也有改变,虽然老宅两老和二房是讨厌,但是周边人也不是完全不愿意帮忙的。

    实在是姜氏以前活得太封闭了,连开口求助都不敢,又想有人帮自己,又不敢开口。

    大家日子都不富裕,你都不开口,不努力,能有谁主动帮忙?尤其是一家人住得离村中心远,眼不见大伙就当你活得好。

    更何况以前姜氏动不动就哭,就是以前的自己也不想帮,自己立不起来,帮一次不难,总不能帮一辈子吧。

    当然,改变命运,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

    成亲的前一天,柳氏、钱氏,还有几个与方春来也算有来往人家的媳妇来添妆了。

    乡下人自己也没得几件好的首饰,也就能送几支木簪子意思意思,算是一番心意。

    几家人,也就柳氏送了一对银耳环,其他都是木簪子,钱氏相对客气点,木簪上面有银色的花纹,一套六支。

    姜氏感动得都要哭了,最近她是真的容易感动。

    柳氏在几个人之间处事更加大方,先是一番安慰姜氏,又是一番祝福,“放心,梨儿是个有主意的人,将来的日子肯定会更好的。”

    姜氏连连点头。

    无意中,柳氏问起嫁衣、净面、梳头的事情,才知道她这位能干的侄女满屋子红彤彤的家具摆齐了,居然没缝制嫁衣,更别说请喜娘了。

    嫁衣还要自己缝制?方梨是真的没概念,给了媒人钱,媒人当会准备一套吧?

    虽然很多人嫁衣都要新的,但对她来说,新的旧的都没关系。

    这样的事情也能没关系?

    “刚说了你是个有主意的,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能落下?”柳氏有点自己打自己脸的感觉。

    姜氏也很窘迫,她嫁过来的时候也就一个简简单单的包裹,里面几件旧衣服,拜堂的时候还是隔壁房的嫂子临时给她盖了一块红布成亲的,嫁衣是真没放心上。

    柳氏有种帮人帮到底的感觉道:“你若不嫌弃,我将我成亲的那件给你用,左右还很新,抓紧时间改改当是能穿的,你看如何?”

    方梨不嫌弃啊,“不过给就不必了,就当借用的吧。”

    柳氏笑笑,“随你。”

    “多谢四婶,还真的是救急,若是明日才发现,都不知道怎么出丑了。”

    因为嫁衣的不靠谱,她那想与她家搞好关系的四婶觉得她啥都不靠谱。

    又特意还问了她酒宴招待的事情。

    酒宴招待?以前是婚庆公司办的事情,现在不该是媒婆干的吗?原主记忆中乡下办酒不是大家坐在一起吃不就成了?

    以前可没人招待过原主,所以她也以为这里都这样,只有厨房的人她请足了,就为了准备足够的酒席。

    看侄女的表情,柳氏就知道咋回事了,到底还是个孩子,上面又没个主事的母亲,思虑不周也不奇怪。

第45章 :冰冻三尺,两年足以。

    “客人来了,总要有人招呼的,虽然说关系好的会自己坐一起,但谁也不会没皮没脸的进来,招呼都不打一声自己去找地方坐吧?”

    确实是这么个理,乡下办酒没司仪啥的,就只能靠自己人运作,方梨虚心求教,“那现在怎么办?”

    柳氏道:“你若是想,我与你四叔当是可以帮忙的,三嫂的手艺强,若是请她去厨房帮忙是极好的。”

    方梨的厨房已经请好了人,酒菜都已经定好,桌椅碗筷也借好了,此时换人不合适。

    于是请了钱氏也帮忙招待客人,钱氏也知道他们周边的邻居都是外来人,去招呼客人也不合适,本着交好的心倒也是爽快的答应了。

    因为在这边买宅基地的事情,两房人与老房那边也是闹得厉害。

    这里不能不说方有粮不公的分家将家里孩子的心都给分了。

    按理,分家一般是长子得七成,其余的孩子分剩下的三成,但是他们家重点就是把长子分出去,所以长子最少。

    方春来不是丁氏亲生的,另外三个儿子也都知晓,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问题就来了,本该分大头的只得了小头,剩下的大头该怎么分?

    人都是有私心的,三房与四房觉得大哥分出去了,他们三都是一个娘生的,该平分才对,结果只有二房得了大头,宅子、田地、家什还有猪圈里的三头大肥猪也都归了二房。

    偏偏二房的人心不足,他们家四个孩子,都还是半大一点,干不了多少活,尤其是长子方子文还满满的书生气,没啥力气。

    二房得了田多猪多,劳动力却是严重的不足,活干不过来,就想压着另外几房。

    方春来与丁氏关系不好,搬得远远的,除了年节礼,其它万事不搭理。

    可苦了他们两家,怎么说方春来是继子,关系不好,又离得远,村里人说两句也就过去了,他们可是亲生的,又都住在老宅,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干说不过去。

    这里最气的就是三房的方春水和钱氏了,分家前说好的他们家儿子多,旱地水田至少分九亩地。

    转眼方有粮为了在族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公正与公平,也就分了一亩水田两亩旱地。

    五口人,就这么点地,若不是钱氏能给人掌厨、方春水能做些小买卖,日子根本过不下去。

    偏偏丁氏还常“生病”要媳妇伺疾,一到农忙的时候方有粮又会亲自出面来叫他们去地里干活。

    分家得的少,活干得多,收的粮食又没他们两家的份,这心里能没怨气吗?

    最气的是三家住这么近,大伙都说丁氏亏待了继子,让自己的几个儿子占了大便宜。

    所以,他们住在老宅这边,明明就是吃了亏的,别人还说是占了大便宜的。

    冰冻三尺,两年足以。

    村里的宅基地分布不均匀,村里面的三吊钱才能买一亩的宅基地,地方还都不太好,村边边上的却只要一吊钱两亩宅基地,本村人还能得地后背的山头。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6250/ 第一时间欣赏卦妻来种田:锦鲤相公貌美如花最新章节! 作者:月女凡所写的《卦妻来种田:锦鲤相公貌美如花》为转载作品,卦妻来种田:锦鲤相公貌美如花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卦妻来种田:锦鲤相公貌美如花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卦妻来种田:锦鲤相公貌美如花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卦妻来种田:锦鲤相公貌美如花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卦妻来种田:锦鲤相公貌美如花介绍:
某女:苍天啊,我只是卜卦的时候不认真,怎么就要落得如此地步?苍天:药王谷神医对你“死心塌地”,武林盟盟主把你当至亲兄妹,第一楼楼主那是言听计从,还有天水巫女就差没抱着你的大腿求收留了,还有什么不满意?还想我给你一双翅膀上天吗?某女:我说的不是这个。某男邪魅一笑:那娘子是对为夫有意见了?某女:我们八字不合,求放过。某男:不合?哪里不合?孩子都有了,娘子莫不是想始乱终弃?卦妻来种田:锦鲤相公貌美如花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卦妻来种田:锦鲤相公貌美如花,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卦妻来种田:锦鲤相公貌美如花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