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皇后的两个寡姐(09)
韩羽闻言,无语。尽管作为一名考古学博士,他对辽国的这段历史也甚为熟悉,可是他确实不知道,也没见过皇后的两个姐姐,更不知道她们两人为何突然在这个时候对自己有了兴趣。莫非是因为自己刚刚被年轻的大辽皇帝耶律贤授命执掌御前亲军——殿前司都点检的缘故?抑或还有其他内情?
韩羽一时猜不透。
韩羽猜不透,但作为年轻皇后萧燕燕的两个寡姐萧胡辇和萧冕旒却最清楚不过了。
原来,自从年轻的时候,作为大姐的萧胡辇和作为二姐的萧冕就对自己父亲萧思温的常客,几代辽国帝后都甚为欣赏的汉官韩匡嗣之子,文武全才,既有辽国贵族气质,更兼有中原名士儒雅风流的韩德倍生好感。然而,作为辽国后族出生的贵族少女,她们的婚姻往往都是身不由己的。虽然随着辽国与汉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的日渐频繁,辽国贵族与汉族上层势力之间的联姻也日渐增多。但是,对于大辽后族的婚姻,早在辽太宗耶律德光统治时期,朝廷就颁下旨意:无旨,非四帐皇族不得与后族通婚!对于萧胡辇和萧冕旒而言,朝廷的法度自然是她们不能去违背的。非止于此,作为她们的母亲,地位尊崇的太宗耶律德光长女燕国长公主耶律吕不古也一直渴望自己的三个女儿有朝一日都能嫁入皇族。这一愿望,随着小女儿燕燕出生,自己再未生育之后变得愈加的强烈。因为对于一个缺少男丁的家族而言,望子成龙已经成为奢望,而望女成凤已经成为她的必然追求。故在给小女儿燕燕取名字的时候,她特意让痴迷汉学的丈夫一定也要给三女儿再精挑细选出了一个好名字,一个能寄予了自己无限厚望的名字。妻子的意思萧思温自然是懂得,其实作为国舅少父房的后族,萧思温望女成凤的渴望一点都不弱于妻子。这一点,从他给长女和次女所取的名字便可以窥见:辇者,古时帝王之马车也;冕旒者,古时帝王之礼冠也。最终,凭借他深厚的汉学功底,他给三女儿取了一个单名“绰”。这个“绰”字来自中唐著名诗人元稹《酬孝甫见赠十首四》诗中的一句:曾经绰立侍丹墀,绽蕊宫花拂面枝。
名中深意不言之明。
第六章:皇后的两个寡姐(10)
如果说一个女儿便是家庭的一份希望的话,萧思温和妻子耶律吕不古夫妇便有三份叠加的希望。
因此,长大成人之后,姐妹俩虽然有心韩德让,但上无穆宗之旨,下无父母认同,无奈只能选择嫁给了四帐皇族内的贵族子弟。当时乃穆宗耶律璟统治时期,由于穆宗酗酒无子,穆宗之后最有资格和希望继承帝位者,主要有两人:其一乃是辽太宗耶律德光与靖安皇后之子,穆宗与耶律吕不古之亲弟太平王耶律罨撒葛;其二为辽太祖和述律太后幼子,辽太宗耶律德光之弟耶律李胡。早在辽太宗耶律德光当国之时,疼爱幼子的述律太后曾逼迫辽太宗将其幼弟耶律李胡确立为皇位的继承人,即皇太弟,并加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若无意外,在耶律德光之后,耶律李胡大概率地会成为辽国第三任皇帝。
但事情恰恰就有意外。
当初,沙陀人、后唐明宗李嗣源女婿、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因与李嗣源养子、夺取了后唐皇位的末帝李从珂有隙,李从珂即位之后,打算将石敬瑭调离河东重镇这一后唐龙兴之地(河东镇乃是唐末沙陀人李克用与其子后唐庄宗父子两崛起的根本)。五代十国时期,镇守一方的节度使被调任,往往是被治罪,甚至是被杀的前兆,况且就石敬瑭与李从珂的关系来看,这也绝不是空穴来风。石敬瑭为求自保,被迫谋反自图。于是,石敬瑭上表指责后唐末帝是明宗养子,不应继承帝位,应该让位于明宗李嗣源四子许王李从益。后唐末帝阅后大怒,撕裂其上表,削其官爵,并立即以建雄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招讨使,将兵三万筑长围以攻太原。石敬塘自知单靠自己是无法战胜李从珂的,于是便投靠契丹,认耶律德光为父,并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换取辽国的援助。
第六章:皇后的两个寡姐(11)
耶律德光抓住时机,亲率五万大军,趁后唐君臣不备,越过极其险要的雁门诸道,迅速进抵太原城下,反将后唐军队包围。后唐军队在内外夹击之下,人心大溃,大将安审琦杀了张敬达,举众降了石敬瑭。于是,耶律德光兑现承诺乃派遣手下副使赵思温赴汴梁册立石敬塘为帝,建国号为晋,史称后晋。不久石敬塘的军队攻入洛阳,灭了后唐。但是,石敬瑭割地称儿的做法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包括他自己过去的重臣亲信,这也为后来后晋的灭亡埋下了隐患。石敬瑭死后,其侄石重贵继位,是为后晋少帝。石重贵登基后,一改石敬瑭父事契丹的政策,他首先宣称对辽太宗耶律德光称孙但不称臣,而后更拘禁契丹使者,杀害契丹商人,抢夺其财货。
耶律德光闻讯,愤恨不已,遂率军大举讨伐后晋,双方在澶州交战,互有胜负。一年之后,耶律德光再次南征后晋,石重贵也御驾亲征,结果耶律德光再次被打败。三年之后,耶律德光第三次南下征讨后晋,末帝石重贵便派自己的姑父、石敬瑭的女婿杜重威统帅大军抗辽,但谁想杜重威也想做石敬瑭第二。耶律德光得知消息之后,假意允诺。于是,弹指之间,后晋大军的主力就丧失了。耶律德光很快就攻入汴梁,俘获了后晋末帝石重贵。但事后,耶律德光并没兑现承诺,而是自己在后晋的京都汴梁加冕称帝,改国号辽。
第六章:皇后的两个寡姐(12)
然而,耶律德光虽然入主中原,并占据了中原的两京汴梁和洛阳,但显然这时候的契丹人并没有治理中原的经验,更没有治理中原的能力。政策的失当,加之辽国军队在中原到处烧杀抢掠,激起了中原百姓大规模的反抗。耶律德光无力维持其在中原的统治,只好匆忙立唐明宗之子许王李从益为帝,然后带着后晋降官数千人,宫女、宦官数百人以及后晋府库所有财物,离开封北行。在栾城杀胡林一病而亡。
由于耶律德光死在中原,这就致使身在草原的耶律李胡失去了接任皇位的先机。在随军大臣的拥戴之下,耶律德光的侄儿,辽太祖嫡长子耶律倍之子耶律阮被拥立为帝,是为辽国第三任皇帝辽世宗。尽管耶律李胡在与辽世宗的帝位之争中落败了,但是作为辽太祖的小儿子,以及太宗朝的皇太弟和兵马大元帅,耶律李胡在穆宗朝还是享有很高的地位。
世易时移,当帝位传到穆宗耶律璟手上,作为穆宗弟弟的耶律罨撒葛自然也成为下一任帝位的热门人选。
第六章:皇后的两个寡姐(13)
虽然作为草原帝国的大辽王朝一直都存在舅甥婚姻,然而,耶律李胡辈作为太宗的亲弟弟,于作为孙女辈的耶律吕不古的女儿们而言辈分实在太悬殊;而作为耶律吕不古亲弟弟的耶律罨撒葛辈分虽然不成问题,当时却已有了自己宠爱的王妃。所以,就算是萧思温和耶律吕不古夫妻有心,也只能徒叹奈何。
然而,当大姐二姐出家之后,倒是年幼的妹妹萧绰萧燕燕与年长她十岁的韩德让关系日渐亲密。当时“睡王”穆宗耶律璟当国,穆宗醉生梦死,凶残暴虐,朝中大臣人心离散。萧思温因为妻子耶律吕不古的关系,和穆宗关系走得很近,但萧思温也知道,排斥汉学汉制的穆宗其统治不可能长久,一旦稍与风吹草动,朝局必生变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后族汉制派势力的代表,他和朝中一班观望踟躇的汉官势力,如韩匡嗣等人也渐渐走近。正是在他的默许之下,燕燕与韩德让因交往而亲密,因亲密而相爱了。但作为母亲的耶律吕不古并不死心,三重叠加的希望已去两层,最后这一层希望她必须死死的抓住,尽管这希望已经甚为渺茫。所以,尽管燕燕与韩德让相爱有很长的日子了,但她也一直在等待观望,即使是韩匡嗣和妻子几度催促让其早向穆宗请旨,让两个孩子尽早完婚。自古以来,草原民族都盛行早婚,然而,十六岁的燕燕依然是云英未嫁。
第六章:皇后的两个寡姐(14)
不知是长生天的安排,还是命运的使然,耶律吕不古终于等来最后的机会。所以,穆宗一朝生死,年轻的耶律贤刚刚即位,燕燕随即就在母亲的运作与安排下进入了辽宫,成为了耶律贤的皇后。
这一次,韩德让没了恋人。
而与此同时,身为大姐的萧胡辇和二姐萧冕旒也因先后都死了丈夫,成为了寡妇。
到这个时候,在她们姐妹看来,长生天注定了她们和韩德让的因缘因为妹妹的入宫而再次获得复活与重生。
故此,曾经熄灭了十余年的火焰又慢慢燃烧起来了。
尽管,在得知韩德让因失去燕燕而迷失心窍坠落木叶山,好不容易醒过来却失了忆之后,她们姐妹都曾有过短暂的犹豫,毕竟她们不希望自己嫁给一个失忆的人。但随后,随着韩羽记忆的逐渐恢复,尤其是昨天当她们得知她们的妹夫,也就是当今的大辽皇帝耶律贤已经授命韩德让执掌御前亲军殿前司都点检一职之后,他们便立即行动起来。因为在他们看来,如今,自己的父亲成了国丈,自己的妹妹成为了大辽的皇后,她们还有什么愿望不能实现呢?
第六章:皇后的两个寡姐(15)
当然,她们也知道,她们之中最能只有一个能嫁给韩德让,但两姐妹互不相让。
毕竟,少女时期的朦胧情愫,对于萧胡辇和萧冕旒而言,总是最美好的,尤其是在经历过一段并不幸福的婚姻之后。
对于姐妹两人的请求与争抢,年轻的大辽皇帝耶律贤既高兴,又不免犯了难:所高兴者,如果韩羽果真能与皇后两位寡姐之中任意一人婚配,不仅弥补了韩德让情感上的失落,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帮自己和皇后补偿了对韩德让情感上的亏欠,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层联姻也让自己的心腹兄弟、拥立自己称帝的从龙功臣与帝后家捆绑在一起,这对于震慑四帐皇族内心怀叵测之辈,巩固自己还未彻底稳固的统治也是极为有利的。然犯难者,却是这两位寡姐一时间竟都钟意于韩羽,又让他不知道到底该满足谁的请求。还有,韩羽自己可能会钟意于谁,他也吃不准。
问题便自然而然地又被抛给了更年轻的皇后萧燕燕。
然而,作为大辽皇后,作为韩德让曾经的恋人,萧燕燕能怎么办?作为家里的小妹,燕燕与长姐萧胡辇有将近十几岁的年龄差,与二姐萧菩萨哥也相差七八岁年,但是自小聪明伶俐的她对于两个姐姐对韩德让的情愫也是略知一二的。但她也知道,就她与韩德让曾经的关系,她是不能擅自抉择的,尤其是更不能以皇后的身份来专断。对于别人而言,她是权倾天下的大辽皇后;但对韩德让,她这个身份于他而言则是一种难堪。尽管造成这一切的一切并非出于自己的本意,但无论怎么说,事实上的伤害已经造成。
第六章:皇后的两个寡姐(16)
虽然,在外人看来,皇后的两个寡姐无论是从年龄,还是容貌上来说,都是可与韩羽相匹配的。至于家室背景,那更不是问题:皇后的姐姐,乃是出自辽国后族,那可是仅次于“一帐三房”四帐皇族的存在,而韩羽所在的韩氏家族如今虽已然位列幽燕地区汉臣四大家族之首,但说到底,那也仅仅是汉臣四大家族之首,放眼整个大辽,尤其是与四帐皇族和后族相比,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帝后赐婚,于韩氏家族而言实乃高攀,于皇后的姐姐那确属下嫁。故此,此次朝廷赐婚韩羽,实乃是年轻的帝后抬举韩氏家族,这是他们多少年以来梦寐以求而不能得的美事!
但萧燕燕知道,其他人都可以这么看问题,唯独自己不能。这么多年,他太了解韩德让了,那是一个对待感情甚为专一的人:当初母亲因为一直希望自己能有入嫁辽宫陪王伴驾的机会,所以尽管自己和韩德让相爱已深,但母亲一直推诿,就是不为他们向穆宗请旨成亲。韩德让知道母亲的意思,但他从未放弃,他承诺他可以等,五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二十年不行,就三十年,甚至哪怕是一辈子,只要自己一日未嫁入辽宫,他就会一直等下去。只是后来,穆宗遇刺,耶律贤即位,母亲运作一番将自己送入辽宫,成为了大辽新皇帝耶律贤的皇后,韩德让才不得不放手。但饶是如此,他到底情根深种,痴心已极,以至于备受打击的他会从木叶山上坠马而受了重伤。如今,经过了与自己的这一次情变,韩羽他走出了自己的情伤了吗?就算他走出了自己的情伤,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他能接受一段新的感情,甚至是婚姻吗?
第六章:皇后的两个寡姐(17)
当然,如今的自己大可以以大辽帝后的身份强迫他接受,但问题是她能这样做吗?即便她做了她能心安吗?再者,就算是在皇权的威压下让他无奈地接受了,他会爱自己的寡姐吗?如果不相爱,他也好,自己的姐姐也好,以后能幸福吗?如果不幸福,自己何以心安?故此,凭萧燕燕对韩德让的了解,她知道这很难很难。但燕燕到底架不住两个姐姐的坚持,不得已,萧燕燕只得再与耶律贤商议一番,帝后两人最后决定还是让韩德让自己来做选择。
于是,这才有了传旨韩羽即刻进宫之事。
韩羽因问韩德威:“母亲何以知晓这事?”
韩德威回道:“二哥,主上传旨的使者到我们家来传诏于你,母亲自然便知晓了。”一面又道,“这也是母亲为何一再叮嘱于我,让我千万不能当着玲珑姐姐的面说出来的原因。”
韩羽哑然无语,半晌方才问道:“这事母亲是何态度?”
韩德威道:“二哥,母亲除了叮嘱我千万不能当着玲珑姐姐的面说出来这事外,其他什么也没说。”
“真的什么也没说?”
“二哥,当真没有说。”韩德威说罢,又想想道,“不过,母亲心底里的态度你应该明白的。”
“我明白什么?德威,事实上我什么也不明白。”
第六章:皇后的两个寡姐(18)
“这怎么可能?”韩德威疑惑地看了韩羽一眼,“二哥,玲珑姐姐这么多年来对你的心思,难道你一点都没感觉到?就算你以前因为和燕燕姐姐俩相亲相爱,而没顾及到没有感觉到玲珑姐姐的感情,也就罢了。难不成这一段时间以来,在这上京城外的毡帐里,玲珑姐姐一个人衣不解带,食不安寝地精心照顾你,帮助你恢复记忆,你也一点也感受不到??”
“你二哥我又不是傻子,如何感受不到?”
“二哥,你既然感受到了,那你就不应该知道不能辜负了玲珑姐姐。”
“德威,不辜负你玲珑姐姐,这和母亲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有什么关系吗?”
“二哥,怎么你还不明白?”韩德威急道,“母亲很早就知道玲珑姐姐有意于你,以前因为你和燕燕姐姐相爱,母亲没办法,但私底下她总觉得对不住玲珑姐姐的一片痴情。如今,燕燕姐姐既已入宫成为了我大辽的皇后,在她的心里岂能再让你辜负了玲珑姐姐?”
“德威,照你这么说,母亲是让我拒绝主上的赐婚了?”
韩德威忙忙地摇头:“二哥,母亲可没这么说!”
韩羽装着大惑不解地样子看着韩德威:“那,那母亲到底是什么态度?”
韩德威一怔:“二哥,以前在我们兄弟五人之中数你最是聪明机智,怎么在这件事上你却不懂母亲的心思呢?”
韩羽闻言一笑:“我不是因为前阵子脑子受了伤,记忆受了损,反应迟钝了吗?”一面却又催促道:“德威,那你倒是说说母亲到底是何心思?”
第六章:皇后的两个寡姐(19)
“哎!”韩德威重重叹口气道,“二哥,母亲其实也是两难啊!”
“此话怎讲?”韩羽问。
“二哥,这还不清楚吗?”韩德威解释道,“母亲一方面希望你能与皇后的姐姐结亲,那样我们韩氏家族在辽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将大大提高;但另一方面,母亲又不愿你伤害了玲珑姐姐。”
“那你说我该怎么做?”韩羽认真道,“不拒绝主上的赐婚吧,于家族有利,但却伤害了你玲珑姐姐;拒绝主上赐婚吧,便不会伤害你玲珑姐姐,但于家族却不利。这可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话说到这儿,韩羽骑在马上,眼望这远方,一声不吭。那韩德威也不知自己这“二哥”此时到底是何意,因扭头问道:“二哥,那这事你自己是什么态度呢?”
“你问我么?”韩羽摇摇头,苦涩一笑,“实话实说我也不知道。”
“二哥,我知道你也是两难。”韩德威看着韩羽,强调说,“但是,二哥,无论你最后做了什么抉择,娘一定和我一样,绝对不希望你伤害了玲珑姐姐。”
“这我想得到。”韩羽点点头,看了看韩德威,幽幽地叹口气道,“只是,我们家族的利益我也不能不顾啊!”
“可不是么!”韩德威一时沮丧着脸,却又无可奈何地道,“如此看来,二哥此番怕是负定了玲珑姐姐了!”
就在这一刻,韩羽脑海里突然有了主意,遂向韩德威笑了笑,宽慰他道:“德威,那不一定嘛!天无绝人之路!你要相信你二哥定不负你玲珑姐姐的!”
韩德威闻言一喜:“二哥你有办法?”
韩羽展颜一笑:“你等着看吧!”说罢,一挥手中马鞭,只听“啪”一声响,那坐下的良驹顿时撒开四蹄,飞也似的向前飞奔而去。
韩德威微微一愣神,嘴里喊过一声:“二哥,你等等我!”忙忙地快马加鞭跟了上去。
第六章:皇后的两个寡姐(20)
辽国上京,大内。
开皇殿上,年轻的皇帝耶律贤端坐在宝座上,皇后萧燕燕的两名寡姐萧胡辇、萧冕旒正心怀忐忑地侍立在丹陛之下。
“主上,你说都这么久了,这韩德让怎么还没来?”二姐萧冕旒到底有些等不急了。
“二姐,你别着急嘛,耐着性子再等等吧。”耶律贤微笑着安慰她道,“适才传旨去的宦者不是回奏说,韩爱卿一大早便去找耶律斜轸去了。那耶律斜轸住在上京城外的毡帐中,总是要点时间才能赶过来的。”
“主上,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啊。”萧冕旒道,“只是这耶律斜轸也真是个怪人,身为大辽四帐皇族的后裔子嗣,住在这上京城里哪里不好,干嘛非要住到城外的毡帐里去?!真是无法理解!”
“二妹,住在城外的毡帐里有什么不好?!”大姐萧胡辇接过萧冕旒的话道,“在河潢大草原上,白天,天上是蓝天碧云,下面是毡房与成群的牛羊;夜晚,天上是明月繁星,躺在毡房里枕着青草和潺潺水声而入梦,每一个梦都会有潢河水和青草芳香。”
第六章:皇后的两个寡姐(21)
“大姐说的很美很有诗意,也确实令人向往。”年轻的皇帝耶律贤由衷赞道,“说起来,我们契丹民族到底是马背上的民族,虽然我们早在太祖时期就建立了类似于中原的皇都汉城,但我们可不能忘了本!”
“主上,我可没忘本!”萧冕旒不以为然地怼了一句,“再说了,生活中可没那么多的诗意!”
“二妹,当着主上的面不可胡说!”萧胡辇提醒道。
“大姐,我可不会胡说!”萧冕旒继续怼着胡辇道,“一个破旧的毡房有什么好的,都能被你说的那么美,可我就不明白为何大姐你总是喜欢呆在这上京城里而不是去河潢大草原上建个毡房住起来?”
“二妹,你在这儿胡说些什么呢?!”萧胡辇再次提醒道。
“大姐,我真没胡说。”萧冕旒说着话,看向耶律贤,继续道:“主上,自从我大辽太祖在潢河沿岸建立皇都建立了汉城到今天这都过去多少年了,我们契丹民族要走向强盛和繁荣,就一定少不了要学习中原汉人的先进文化和制度,一味死守我们契丹民族的传统恐怕是没有前途的。”
第六章:皇后的两个寡姐(22)
“二妹,这可是在皇宫大内,不是在自己家里!”大姐萧胡辇不知妹妹萧冕旒今天怎么了,说话总是带着一股子的火药味,处处怼自己,难免有些愠怒,说话间不免就提高了声音,“如何治国乃是主上与大臣们商议和动脑子的事,非是我等女流之辈可以涉及的话题,况且你我无官无职,怎能当着主上的面谈及这些问题?”萧胡辇说罢,很自然把眼光投向了耶律贤。谁想耶律贤面色随和如故,只微微一笑道:“大姐,我看你还是让二姐说吧,一家人有什么不能谈的呢?”
“大姐,你听听,主上这才是明君的风范呢!”那萧冕旒愈加得意,“以前,我们家除了爹爹,可是数你最热衷汉学汉制了,今天当着主上的面,你怎么反而遮遮掩掩,闭口不谈呢。”
“二妹,主上不和我们一般见识,那是主上大度,你可不要得寸进尺而忘记了君臣礼仪!”萧胡辇打断妹妹的话,“再者,朝廷军国大事,岂是你我女流所能预?”
“大姐,主上都同意让我说,你凭什么不让我说呢?”萧冕旒坚持道,“在如今的上京,很多人都已清楚,没有汉人我们吃的用的穿的住的,还有赋税钱粮财帛从何而来?不向汉族学习,我们大辽国何以强盛?”耶律贤听了这话,甚觉耳熟。原来,耶律贤素知国丈萧思温乃是大辽国内后族之中倾向以汉学汉制治国的代表,但令他没想到的是除了自己的皇后萧燕燕,眼前这位皇后的二姐竟也言必称汉学汉制,自是心下一动:“看来在我大辽国境内以汉制治国应该是已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先前我还曾忧虑到底该以国制还是汉制治国,如今看来,我大辽治国的国策自当是取法汉制。”
第六章:皇后的两个寡姐(23)
“二妹,好了好了,有什么问题,我们回家再争论也不迟,今天我们就到此为止吧。”萧胡辇不想当着耶律贤的面再继续与妹妹争辩下去,抬头看了一眼宝座之上的耶律贤,便转过身去,背对着萧冕旒,当真不再说什么了。萧冕旒见姐姐不说话了,再说下去也是自讨没趣,便也不开口。过了一阵,还不见韩德让进来,便又有些忍不住,因嘀咕道:“主上,这韩德让今天怕是不会来吧?”
“怎么可能?”耶律贤笑道,“二姐还是再耐心等等吧。”
“主上,我有些等不下去了。”萧冕旒苦笑道。
“二妹,你若实在等不下去,你可以走哇!”萧胡辇这时转过身来接了一句。
“我偏不!”萧冕旒睁大眼睛,狠狠地瞪了姐姐萧胡辇一眼,“我若走了,岂不便宜了姐姐你?”
“便宜了我?”萧胡辇咧嘴一笑,“说不定韩德让压根就没瞧上我们两姐妹呢。”
“绝无可能!”萧冕旒肯定道。
一句话未末,却听外面禁卫军一声通传:“点检大人奉旨到!”话音刚落,就见韩羽从宫殿外健步走了进来。萧胡辇和妹妹萧冕旒循声望去:此时,上午的阳光正好,洒落在韩羽的脸上,她们看到的是一张极为熟悉极为英俊的脸,以及由内而外发散出来的成熟男人特有的魅力和气质。那一刻,她们几乎屏住了呼吸,只为多看韩羽那张英俊的脸,丰神俊朗的外形。直到韩羽走近耶律贤的丹陛下,跪拜并三呼万岁毕,她们好不容易才挪开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