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痴心为爱之穿越千年到大辽TXT下载痴心为爱之穿越千年到大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痴心为爱之穿越千年到大辽全文阅读

作者:渝州阆苑     痴心为爱之穿越千年到大辽txt下载     痴心为爱之穿越千年到大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章:年轻的大辽新帝后(01)

    潢河左岸,上京临潢府,大辽都城。

    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定都立国至辽景宗耶律贤即位不过才五十余年的时间,上京城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了,其繁华富庶程度虽远不及南方的赵宋王朝的都城东京汴梁,却也不可小觑。早在辽太祖称帝建国之前,基于对汉族农耕文化的认同和学习,在身边的汉族士人的帮助下,阿保机已经在潢河左岸修建了三十个类似于中原汉人式的城郭。这些城郭中既有结实舒适的房屋,也有喧闹方便的街市,甚至还有孔庙、道观、寺庙等文化交流场所。有些规模大的城郭甚至还有宽大的城市街道和城市间的马路、驿站等设施,丝毫不逊色于中原王朝的城市。这些星星点点的草原城市,像是文明的火种,伴随契丹民族的发展而逐渐扩散开来。而城市中方便快捷的交换场所,既是各个草原民族见证和学习中原汉民族先进文化的地方,更是联系和维护草原各民族间重要的经济文化纽带。所以,此刻的上京城的城市规模早已经是今非昔比:整个城市周长超过二十七里,城墙高三丈,城市的各道城门外均建有瓮城,而瓮城外更建有类似于中原城市的马面,以增加城市的防卫功能。作为一个草原民族,能在北中国的千里大草原上修建如此一座大城,当属不易。

第四章:年轻的大辽新帝后(02)

    大辽国的京城分为皇城、内城和汉城三部分。

    皇城在北,又称北城,是一个类似于正方形的外形结构,四周筑以高达三丈的围墙,城墙皆以黄褐色夯土筑成,下宽上窄,顶部宽约两米,底基宽约十二至十六米不等。南墙长约一千五百五十米,西墙长约一千八百余米,东墙长约一千四百五十米,北墙长约一千四百七十米,整个皇城占地面积接近六百公顷。皇城四面各设一门:西为乾德门,东为安东门,南为大顺门,北为拱宸门,各门宽约二十五米至三十米不等。皇城内设有辽国的各类官署衙门与寺院,如正南街往东依次分布有留守司衙门、盐铁司、南门、龙泰寺、临潢府衙等。皇城中有南北向和东西向的街道各两条,将整个城市分割成了“井”字的形状,所以如果站在高处俯瞰整个皇城,就会发现皇城十分整齐。

    大内虽是京城的一部分,其实并不是独立的一部分,而是属于皇城的一部分,位在皇城中部偏北的位置上,规模尚小,南北长约六百米,东西长约三百米。大内亦有门三道:南曰承天门,建有阁楼;东曰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大内建筑仿中原汉族形制,亦是前殿后宫,前殿建有三大殿,即开皇殿、安德殿、五銮殿,三大殿北部是为辽国后宫。契丹俗皆以东向为尊,故三大殿皆坐西向东。汉城,位在上京城南,故又称南城,南北两城之间以高大的城墙为界,也近正方形,东西宽约一千七百米,南北长约一千一百米,面积与皇城相若,城市四周以夯土筑成,且各面均开有城门。

第四章:年轻的大辽新帝后(03)

    汉城,顾名思义,乃是在上京汉人聚集区域。汉内设有驿馆,用以招待外邦使节。其中,还有回鹘营,是用以招待回鹘商贩的地方。汉城内手工业发达,尤其是冶铁业、制瓷业、玉器古玩甚是著名,他们制造的兵器、甲仗是辽国士兵的最爱,他们制造的黑白釉瓷器虽不及宋朝的五大名窑,却也是当时首屈一指的精品,且极具民族特色,比如黑白釉瓷的皮囊壶。这种皮囊壶因形如契丹人随身携带的皮革缝制的水囊而得名,其造型为扁体、直身,下部丰满,壶两面随形起线,如缝合皮革的痕迹,口部一端有直立的短流,中间凹下,另一端翘起与流口平齐,形似驼峰,两侧有圆孔,可系绳提拿。早期造型壶身较短,下部肥硕,因形如马镫,故又称“马镫壶”;中期以后壶身增加,缝合痕迹也逐渐消失。此外,汉城里人口众多,宦者、翰林、伎术、教坊、角觝、儒者、僧尼、道士,各色皆有;邑屋都肆齐全,商业亦十分兴旺,来自中原与草原东南西北各地的商旅往来其中,络绎不绝。

    辽都上京城,除了皇城、大内和汉城这些汉式的建筑之外,在城外还分布着自辽太祖阿保机以来的四位辽国皇帝的斡鲁朵,外加述律太后的斡鲁朵,共计五座斡鲁朵。这些斡鲁朵,也被汉人称为宫帐。这些斡鲁朵,仍然保持着草原游牧民族的旧俗,皆是一色的穹庐似的大毡帐,每个斡鲁朵俱有自己的宫卫和属民。

第四章:年轻的大辽新帝后(04)

    时值正午十分,大内的寝宫外,天空湛蓝,计时的日晷沐浴在雨后的阳光中。

    寝宫内,二十三岁的大辽皇帝耶律贤正在龙榻上午间小憩。龙榻一侧的香炉里,一缕缕安神香氤氲升起,弥漫在整个寝宫里。透过轻柔的幔帐,就见龙床上年轻的皇帝眉眼细长,略显方形的脸上,五官柔和安详,脸色微微有些泛白,似乎缺少了些北方草原男子的粗犷和健壮,多了些南国士子的柔弱。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年轻皇帝的血管中还有一半汉家血统的原因,事实上,年轻的皇帝因为长期遭受梦魇的折磨,健康状况一直堪忧。原来,自四岁那年,在火神淀“察割之乱”中,因被御厨刘解里以毛毡裹身而藏匿在柴垛中而侥幸活下来的他曾亲眼目睹了他的皇祖母、他的父皇,还有他的母后,被耶律察割、耶律呕里僧等所杀,尤其是他的母后,来自汉家的甑氏,几乎被被仇视汉家的耶律察割等人砍成了肉泥。从此之后,哭天喊地的血淋淋的一幕幕场景,就如刀砍斧凿一般深深地烙刻在他的脑海之中,令他终身亦挥之不去。在此后的多少个日夜里,他无数次从血淋淋的一幕幕的噩梦中悚然惊醒。在他的父皇死后,太祖次子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耶律璟继承了帝位,是为辽国第四任皇帝辽穆宗,辽国帝系再从太祖长子耶律倍系转到了太祖次子耶律德光系。穆宗虽已即位为帝,但他心胸狭窄,无能无为,昏庸暴虐,更兼贪酒嗜杀,自其登基为帝之后,辽国皇族“一帐三房”四帐皇族的王公贵族谋反事件依然是层出不穷,仅仅在黑山遇刺身死之前,穆宗钦定的谋逆大案就多达六次之多,宗室诸王前前后后被杀被囚者甚众。此起彼伏的谋反事件,让穆宗嗜杀好酒更甚,对宗室诸王和部族猜忌亦是更甚。因此作为生活在穆宗眼皮底下的世宗儿子的耶律贤更得小心翼翼,甚至可以说是提心吊胆,为人做事绝不敢有丝毫的差池。但饶是如此,耶律贤的处境也是险象环生,若非是有部分倾心于世宗的部族势力,以及部分汉官的倾力维护,耶律贤恐怕早遭不测。长期的噩梦导致了年幼的耶律贤长期的睡眠不足和神经衰弱,而在穆宗身边长达十九年的提心吊胆,神经高度紧张的日子则大大地加重了这种症候,持续损害了他的身体。

第四章:年轻的大辽新帝后(05)

    故而,午间小憩对于年轻的皇帝而言就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如今的耶律贤的身份已经不再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契丹皇族的闲散王爷,而是堂堂大辽帝国的皇帝!作为在穆宗被弑之后,登基御极不过月余的年轻天子,朝廷内外还有太多的事情等待着他去处理:大行皇帝陵寝的建造与安葬;穆宗之后朝廷重要人事的安排;穆宗遇刺一案的处理;辽国皇族一帐三房的关系的梳理,辽国内部各个部族势力以及辽国偏远地区被征服民族的安抚;辽朝境内契丹族与汉族关系的处理;辽国与辽朝羽翼下的地处太原的刘氏汉国,中原的赵宋王朝,还有地处西南而日渐做大的党项族李继迁势力关系的处理;还有更为紧迫的是,自大辽立国以来,四位帝王,先后竟已有两位帝后遭遇不测,包括自己的父皇与母后,血淋淋的往事时时警醒着年轻的皇帝,如何防患未然,如何绝绝此类事再次发生在自己身上,都是他应该解决,甚至必须是立即解决的问题。凡此种种,如果没有极好的精力,日理万机,甚至还要让大辽历代帝王,尤其是太祖太宗皇帝缔造的基业蒸蒸日上,那绝对是万万不能的!也正因为此,年轻的皇帝耶律贤大婚之后,比他更年轻的皇后特意颁下懿旨:“皇上午间小憩,无论什么人也不能惊扰了。”前儿大内寝宫外的两颗老榆树上就是因为有几只夏蝉大中午的叫个不停,惊扰了年轻的皇帝的午间小憩,年轻的皇后还特意让人爬到了树上将那讨厌的夏蝉赶跑了。不想,转天树上又有了蝉鸣。年轻的皇后一不做二不休下干脆令禁卫军将那两颗老榆树给砍了,方才彻底地平息了此事。当然,通过这件小事也让辽宫内外的人第一次见识了年轻皇后的魄力和胆识!

第四章:年轻的大辽新帝后(06)

    此刻,寝宫内,隔着一张玉制的屏风,两个年龄相若的宫女屏气凝神地侍候着,生怕弄出来一点点声响而惊扰了年轻的皇帝。寝宫门外,一左一右两名新近的刚刚由年轻的皇后萧燕燕倡议,经年轻皇帝耶律贤任命的负责宿卫的大辽皇宫禁卫军——创立于太祖时期的右皮室军年轻将领头戴冠缨,身披甲胄,手执长矛,腰悬契丹黑鞘弯刀,足蹬黑色皮靴,直挺挺地站着,纹丝不动,如同两尊门神,甚是威武雄壮。在距离寝宫不到一箭之地的地方,两列禁卫军手握弯刀,面向而立。整个寝宫内外,静悄悄的,如同睡着了一般。

    忽然,一阵脚步声响起,两名禁卫军将领警惕地握紧了手中的弯刀。不多时,却见御医萧蒲奴满头大汗的从大内开皇殿外的小道上自南向北朝寝宫快步而来。在距离寝宫大约一箭之地的时候,萧蒲奴明显地放缓了脚步。作为年轻的大辽皇帝的贴身御医,萧蒲奴太清楚年轻皇帝的身体状况了,因此,愈是接近寝宫,他脚步愈缓愈轻。作为年轻的大辽皇帝的贴身御医,两名禁卫军将领对他自然是再熟悉不过的,但他在这个节点的到来,或多或少也还是让人感到有些意外。因此,当萧蒲奴登上寝宫外的台阶,走到宫门前的两位禁卫军面前的时候,站在左边的国舅萧海只便小声问道:“萧蒲奴御医,可有什么事?”

    萧蒲奴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压低了声音,冲萧海只拱手问道:“海只将军,主上可否入睡了?”

    萧海只亦小声回道:“萧蒲奴御医,主上刚刚睡下。”

    萧蒲奴闻言点点头,再小声问道:“此刻,皇后娘娘可在?”

第四章:年轻的大辽新帝后(07)

    旁边的另一名将军韩德源道:“皇后娘娘刚刚还在屏风后坐着呢,适才有边关紧急军报传来,所以她刚刚乘步辇向大内五銮殿议事厅的方向去了。”

    萧蒲奴闻言,点了点头:“那好那好,两位将军,我还是站在外面等主上醒来吧。”说完,正待要转身退了下来,突然就听寝宫里年轻的皇帝耶律贤“啊,母后!——”一声大喊,萧蒲奴立即返身,快步走进了寝宫。寝宫里,两名先前还侍候在屏风外的宫女,此刻,一个正手忙脚乱地搀扶起年轻皇帝,一个正给从噩梦中惊醒过来的年轻皇帝耶律贤换下早已湿透的团衫。

    “主上,又梦魇了?”萧蒲奴上前问。

    “嗯。”年轻的皇帝耶律贤闭着眼睛,胸前起伏不停,有气无力地应了声,再深深地吸了口气,随即长吁一声。

    “主上,最近午间小憩不是一直都睡得都挺安稳吗,怎么又梦魇呢?”萧蒲奴问。

    “朕这都是多少年的积症了,前些日子要不是皇后与你给朕寻得好药,朕怕是这会儿安稳觉也睡不了。”年轻的皇帝耶律贤说这话的时候慢慢睁开了眼,抬眼四望,因不见皇后的影子,遂问道:“皇后这会儿哪里去了?”

    “主上,适才有边关紧急军情传来,皇后娘娘怕扰了主上小憩,遂到前面的五鸾殿议事厅处理去了。”一个侍女回应道。

    “哦。”耶律贤点点头,一时看见萧蒲奴侍立在旁,因想起“韩德让”的伤势,遂问道:“萧蒲奴,尧哥今天醒来了么?”兴宁尧哥,乃是韩德让的契丹小名,知者不多,但年轻的大辽皇帝与韩德让关系匪浅,他自然是知道的。

    “禀主上,郎君今天醒来了。”萧蒲奴回道。

第四章:年轻的大辽新帝后(08)

    “那太好了!”耶律贤闻言精神一振,坐起身来,“快快传朕的旨意,让尧哥明日,哦,不,今日就来见朕!”年轻的大辽皇帝太想见到韩德让了,此刻,他有一肚子的心里话想要对他倾述。自从四岁那年开始,在穆宗耶律璟的认可之下,父母双亡的耶律贤便在出自皇族孟父房,历经三朝且威望崇高的辽国北院大王,兼手握世宗最精锐的大辽禁卫军——皮室军右详稳耶律屋质的安排下送到了精通医术的韩匡嗣手中,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便与年长他六岁的韩德让结识了。如今,已经整整十九年了,这么多年以来,在公开的场合下,他们朝夕与共兄弟、亲密无间的朋友;然而在私底下,他们一个好比是孤苦无依的赵氏孤儿似的幼主赵武,一个则更像是公孙杵臼和程婴式的死忠之士。耶律贤甚至都无法想象,如果没有韩德让的陪伴,过往的那十七年的煎熬自己该如何走过来?然而,千帆过尽,当自己终于拨云见日,成为了这大辽国至高无上的皇帝之后,自己却在有意无意之中深深地伤害了这个陪伴了自己十九年的韩德让。因为,他迎娶的皇后,恰恰就是韩德让所爱的来自后族的萧绰萧燕燕。这么多天了,他也想清楚了,他不能再逃避,他必须,他也应该向韩德让解释,解释他的无奈,解释他的身不由己。当然,他也可以不作任何解释,因为如今的他已是大辽国至高无上的皇帝耶律贤。但耶律贤知道,如果是那样,他与韩德让之间十九年的情谊,可能就再难以回到过去。

    “主上,”御医萧蒲奴见年轻的皇帝神色有异,因跪奏道,“郎君今天来不了,恐怕明天也来不了!”

    “怎么?”年轻的大辽皇帝耶律贤闻言,微微一怔,站起身来,怃然自失,“难道,时至今日,尧哥他还不肯原谅朕?不肯来见朕?”

    “主上,非是郎君不愿,而是有其他原因。”

    “那倒是什么原因?”耶律贤转过头来问。

    “郎君人虽已醒,却似乎失忆了!”

    “什么?”耶律贤闻言一愣,“你是说尧哥失忆了?”

第四章:年轻的大辽新帝后(09)

    “主上,应该错不了!”御医萧蒲奴回道,“适才乃玲珑姑娘亲口所说。”

    “玲珑姑娘说了什么?”这时,一个声音在外面问,年轻的皇帝耶律贤知道,自己的皇后来了。话音刚落,转眼果然就见皇后萧燕燕下了步辇从外面走了进来,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四名辽宫侍女。一进寝宫,年轻的皇后对耶律贤深深一拜,一面问道:“主上,这么快就醒了?”耶律贤笑道:“没有皇后在朕身边,朕怎能安歇?”说完,自上前携了皇后的手。年轻的皇后笑了笑,看着萧蒲奴再问道:“萧蒲奴御医,适才你说玲珑姑娘说什么了?”

    “回皇后娘娘的话,”萧蒲奴跪下奏道,“玲珑姑娘说尧哥郎君如今人虽已醒来,但似乎是失忆了!”

    “啊,怎么会这样?”年轻的皇后萧燕燕闻言大吃一惊,脑海里立即想象出韩德让在木叶山跌落山崖的场景,眼波一闪,心下不禁一颤。尽管只是一瞬间,但敏感的年轻皇帝耶律贤还是发现了皇后的一丝微末的变化,遂上前来携了她的手,宽慰她道:“皇后不必太过担心!”

    “是的,皇后娘娘,”萧蒲奴这时说道,“据玲珑姑娘转述韩大人的话,郎君大概是伤在头部,以至于现在暂时损伤了记忆,若休息静养一段时日应该就能恢复的。萧蒲奴认同韩大人的话,让郎君再安心静养一段时间,再辅以良药当可痊愈。”

    “皇后,你听听,匡嗣大人和萧蒲奴都如此说了,你该放宽心了!萧蒲奴乃朕贴身御医,而韩大人更是我大辽国医圣手,他们的话自不会错的!”年轻的大辽皇帝耶律贤说这话的时候,再次握紧了年轻皇后微微有些发抖的手,再宽慰她道,“再说了,朕与尧哥也算是自幼相交,他的情况,朕也是时分了解的。尧哥虽出自汉家,但他们韩家,自其祖父韩知古韩大人以来就一直生活在我大辽,与我们契丹男儿一样,在湛蓝的天空下,同样是喝着潢河的水,饮着我契丹的马奶羊奶,骑马射柳而长大的,其实早已与我大辽健儿俱是一般的健壮,区区小伤岂能奈他何?因此,皇后你大可放下心来!”燕燕闻言,感激地看了看年轻的大辽皇帝耶律贤,点点头,不无愁虑地道:“若果如皇上之言,那是再好不不过了,臣妾也自当安心。如若不然,臣妾心实难自安。”话说道这儿,年轻的大辽皇帝耶律贤只微微一怔,看了看同样年轻的皇后,随即亦点头道:“朕之心当与皇后之相同!”话毕,帝后两人相视一眼,虽不说话,一切却尽在不言之中。随即,年轻的皇后萧燕燕命萧蒲奴择日再携宫中上等人参,前去探问韩德让恢复的情况。

第四章:年轻的大辽新帝后(10)

    萧蒲奴应声“遵命”,乃领命而去。

    见萧蒲奴离去,耶律贤因想起皇后适才离开寝宫之事,因问燕燕道:“皇后,适才是什么紧急军情让你急急地赶带前面的五銮殿议事厅去了?”

    燕燕回道:“皇上,实乃汉国有事!”

    耶律贤道乃细问端详,燕燕遂将宋军趁汉国和辽国内乱,宋朝皇帝赵匡胤御驾亲征威逼河东晋阳之事相告。

    原来,早在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祖赵匡胤在平定后蜀之后,恰逢汉国(史称北汉)的第二位皇帝刘承钧刚刚病死于太原,刘承钧的养子兼外甥刘继恩(原名薛继恩)夺取了皇位。刘继恩继位后立即遣使报于辽国,得到了辽穆宗认可,然汉国权臣郭无为大权独揽,与刘继恩关系紧张。刘继恩先是忌恨郭无为未能在刘承钧生前为自己美言,而后更忌惮于后者权倾朝野,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皇权,两人争权夺利,致使河东晋阳城内人心浮动。赵匡胤遂起重兵,意欲乘平定后蜀的得胜之威,趁热打铁,灭了汉国,一举解决夹在宋辽之间的这个割据政权,为以后进一步解决幽云十六州奠定基础。当年八月,赵匡胤命昭义节度使李继勋、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党进、宣徽南院使曹彬、棣州防御使何继筠、怀州防御使康延昭、建武节度使赵赞等各率所部,分别自潞(今山西长治市)、晋(今山西临汾市)二州进攻河东晋阳。

    这年九月,北汉内部发生内讧:先是刘继恩通过一系列手段逐渐架空了郭无为,继而心怀不满的郭无为乘刘继恩宴请众臣之机,秘密派遣心腹供奉官侯霸荣杀死了即位刚刚六十天的刘继恩,而后郭无为再以侯霸荣弑君为罪名,派人杀死候霸荣。这一番杀人灭口的操作之后,郭无为再迎立刘承钧的另一名养子刘继元为皇帝,妄图借此继续操控汉国大权。

    刘继元即位之日,宋军前锋已入其境。刘继元遂一面向辽国通报自己即位之事,一面急向辽国请援,同时命侍卫都虞侯刘继业(即演义杨家将中的杨业)、冯进珂等领兵扼守团柏谷(今山西祁县东南),以拒宋军。然而,宋军此次乘灭后蜀得胜之威,兵峰甚锐,而北汉经过内部的这一番折腾,人心不稳,故宋军势如破竹,迅速击破当面汉军,直逼太原城下。

第四章:年轻的大辽新帝后(11)

    当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遣使至太原劝降,刘继元一面拒绝降宋,一面急急地遣使辽国请援。

    十一月,辽穆宗派遣辽军兵马总管塔尔率大军救援北汉,逼进太原。宋军方面,虽大军猬集,然河东晋阳乃三面环山,控山带河,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踞天下之形胜,自春秋战国以来便是一等一的战略要地,其后再累经历代王朝的不断修缮加固,早已经是固若金汤。其时,河东晋阳更是汉国第一要紧之地,北汉三代国主,自立国第一天起从未放松河东晋阳的城防。在北汉三代国主的倾力打造之下,河东晋阳城不仅城防坚固超过历代,而且城中所囤积的粮草亦甚充足,足以支撑一年以上,故虽有宋将李继勋等拼命死攻,然亦久攻不下。加之,又闻辽军大军将至,不得已,李继勋等遂引兵南归。北汉军则乘机发动追击,进掠宋朝的晋、绛两州。

    第二年二月,即北宋开宝二年(969年)二月,不甘失败的宋太祖赵匡胤再命曹彬、党进等大将各领兵先赴太原,自率大军继后,亲征北汉。北汉刘继业得知赵匡胤御驾亲征,自知寡不敌众,收缩兵力退回太原。三月初,赵匡胤兵至太原,遂征发当地民工数万人,修筑长墙包围太原,并筑长堤,引汾水灌城,多方进攻。

    于是,刘继元只得一面指挥守军抵抗宋军进攻,一面再继续向辽请援。

    恰好就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当年三月十二日,在黑山狩猎的辽穆宗耶律璟被近侍所杀。其后,年轻的辽世宗耶律阮之子,年仅二十三岁的耶律贤被部分四帐皇族势力,世宗旧部南院枢密使高勋、飞龙使女里、太祖庙详稳韩匡嗣,以及辽太宗耶律德光女婿,出身辽国国舅少父房的后族,驸马都尉萧思温等拥立为辽国新帝,改元保宁。从后周至北宋立国以来,无论是中原王朝的后周,还是大宋,举凡在攻打河东晋阳最关键时候,每每导致功亏一篑的最大原因都是因为辽国大军的介入。趁着辽国内部的变乱,短期内无力支援河东晋阳的这一有利时机,赵匡胤自是决定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指挥宋军加紧攻城。

    河东晋阳危在旦夕,刘继元命人突出重围请援的使者也络绎不绝。

第四章:年轻的大辽新帝后(12)

    年轻的皇帝耶律贤听到这儿,因问皇后道:“皇后认为我大辽该如何应对?”

    燕燕因道:“汉国乃是我大辽羽翼之国,皇上当立即派兵救援!今中原宋国国势日隆,若汉国有失,我大辽非只是失去一强有力之外援,燕云十六州之地也必然有危!燕云十六州乃我朝财富钱粮重地,绝不容有失!自我大辽太宗皇帝助中原的石敬塘称帝而得燕云十六州以来,中原王朝虽屡经变乱,朝代更迭,但他们对燕云之地无不耿耿于怀,势必取之而后快。对于中原王朝而言,燕云之地实乃中原之屏障,失去了燕云之地,则中原王朝的北部边防从此无险可守。但于我大辽而言,拥有了燕云之地,我大辽若高屋建瓴,居高而临下,我大辽铁骑随时便能纵横驰骋于中原王朝富庶的千里平原,昼夜间便可饮马黄河,威慑天下;若我失去了燕云之地,我大辽则无异于被锁于中原王朝的燕山山脉之外。”

    年轻的大辽皇帝耶律贤听到这儿,连连点头道:“皇后的意思朕知道了!”一面略加思索,却又问年轻的皇后道:“如今刘继元治下的汉国,外有宋皇御驾亲征,全力攻打,内有刘继元与郭无为君臣之间的争权夺利,加之宋军攻打河东晋阳已经快三个月了,此时我大辽方才出兵,汉国还有得救吗?”

第四章:年轻的大辽新帝后(13)

    “应该不晚!”年轻的皇后继续分析道,“据斥候传回来的消息说,那郭无为早在上一年河东晋阳危急之时,诱于宋皇以刑州节度使之位招降,便已有降宋之心。如今,再有宋皇御驾亲征,那郭无为便愈加铁了心要归降宋皇。为此,他先是欲以请缨出击为名,乘夜里率军归降宋,后因夜里有大雨而止。继而,郭无为又以我大辽援兵难至,汉国难存为说辞,力劝刘继元出降,刘继元不从。后有知其内情的宦官卫德贵告密,将郭无为意欲降宋之事告诉了刘继元,刘继元遂将计就计,以商议降宋为饵,乘其不备,将其诛杀。事后,刘继元一面宣布全力守城护国,一面宣称我大辽国大军不日将至。自此,河东晋阳城内人心稍定。因此,如今的河东晋阳虽危,但依其山河形胜之险,宋军要想在短时间内拿下它还是不容易的。”

    年轻的皇帝听了燕燕这话,一扫刚才因梦魇与韩德让失忆之事带来的低落情绪,不无高兴地道:“皇后真不愧是我大辽女中诸葛是也!朕有应对之策矣!”说完,携了年轻皇后的手,双双坐上步辇,向大内的五銮殿政事厅而去。

    十天之后,辽国北院大王、总理山西军务的耶律屋质率辽国援军抵达宋辽边境。大军行至山西孟县东北的白马岭时,耶律屋质担心河东晋阳有失,遂先派遣一支精兵,倍道兼程,连夜从小道风驰电掣般赶赴河东晋阳西面,一路之上擂响战鼓,高举火炬,大造声势。宋军上下不明虚实,俱以为辽国大军已到河东晋阳西面,害怕腹背受敌,军心大乱。

    直到这时,宋军围攻河东晋阳已经三月有逾了,然而河东晋阳始终无法攻破。

    正所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宋朝大军久屯于坚城之下,久战无功,师老力乏,士气早已低落。这时候,北方的天气也日渐酷热,宋军很多士兵来自南方,不习惯北方水土,多有患上破腹病者。如今,再风闻辽国大军已至,宋太祖赵匡胤不得已仓皇下令退兵。耶律屋质则趁机率领辽军与北汉军里应外合,宋军大败而逃,一路之上遗弃了大量军需物资。

第五章:与大辽皇帝耶律贤的首次相见(01)

    在这过去的十几天的日子里,对于大辽国而言,不啻于是一场劫后重生。

    自辽穆宗耶律璟即位以来的十九年,辽国内部,上自“一帐三房”的四帐皇族,下至边疆地区的被辽国四代皇帝征服的各个部族,皆因其昏聩暴虐、严刑峻法、酗酒嗜杀而倍感压抑,朝廷上下政治气氛亦高度的紧张,边疆被征服室韦、阻卜、女真、乌古等部族更是多次举兵反叛。自辽太祖阿保机立国以来至穆宗耶律璟耶律阮,凡四帝,至景宗耶律贤,则为五帝,然唯穆宗耶律璟最为昏庸无能。辽穆宗即位之初,便因其治国无能,举措失当,不得人心,再加之四帐皇族内图谋帝位,有野心的人并不在少数,致使皇族内的叛乱谋逆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再先后平定皇族内的六次叛乱之后,耶律璟便自觉帝位大安,再无后顾之忧,于是更加放纵自己。整日整晚的喝酒作乐,接下来要么是长时间的酣睡,要么是四处狩猎,要么是杀人取乐,国家政事荒废无为。因他长期嗜酒贪睡,国人便给他取了个“睡王“的诨名。正是由于穆宗耶律璟长期放纵自己,不理国事,当中原的后周王朝取代后晋,成为五代最后一个中原王朝,国势蒸蒸日上之时,穆宗也不以为意。后周显得六年(公元959年),后周第二位皇帝,五代最杰出的君主柴荣御驾亲征,统帅二十万大军,意欲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汉人故地的时候,耶律璟没能采取任何行之有效的措施。耶律璟的不作为,直接后果就是,柴荣统帅的后周大军轻取属于原属于燕云十六州的莫、瀛二州,以及辽国军队控制的瓦桥关,共计十七县,尽复关南之地。接下来,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辽国所控制幽州必然成为志在天下一统的周世宗下一个攻取的目标。一时间,辽国的幽州变得岌岌可危。然终究是天不假年。恰在这时候,一代明君周世宗柴荣因身染重病不得已而退兵,不久更英年早逝。而在此之前,在获知辽国连失三关三州,幽州告急之时,醉生梦死的“睡王”耶律璟却大不以为意,他说:“三关本就是汉地,今以还汉,何失之有?”

第五章:与大辽皇帝耶律贤的首次相见(02)

    如今,年轻的大辽皇帝耶律贤在位。即位之初,他即宣布大赦天下,而后更在年轻皇后以及一帮心腹大臣的辅助之下,采取一些列的措施,全力纠正穆宗时期的弊政,收人心,固根本。对内,他首先对有拥立之功的大臣大加封赏,如加封南院大王汉臣高勋为秦王,加封飞龙使女里为政事令兼辽宫行宫都部署,加封太祖庙详稳韩匡嗣为上京留守,不久再加封其为燕王,加封驸马都尉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兼领北府宰相,待其女儿萧燕燕入宫为后,再加封萧思温尚书令,不久更加封其为魏王;对“一帐三房”四帐皇族中德高望重的宗室大臣,他尊崇有加,如加封在世宗和穆宗两人皇位继承过程之中都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出自“一帐三房”孟父房的北院大王耶律屋质为于越,加封世宗朝于越耶律鲁不古之子耶律贤适为检校太保,赐推忠协力功臣,不久再加特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再后来再加北院枢密使兼侍中、西平郡王;对于辽国境内各部族中才具卓识之辈,无论民族与出身,他不拘一格,大加提携,如加封汉官室昉为北院宰相兼修国史,打破了辽国立国以来只有契丹贵族才能出人北院宰相的成例,加封汉官郭袭为南院枢密使,不久更加封郭袭为政事令。此后,耶律贤时常向室昉和郭袭请教中原历史上那些王朝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室昉和郭袭感念耶律贤的知遇之恩,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实,自辽太祖阿保机建立辽国开始,辽国内部就一直存在两种治国理念:其一是汉制,其一是国制。辽太宗时期初步形成,辽世宗时期正式确立的南北面官制,以及辽国初年帝系几度变迁,既是辽国国内民族结构和经济变迁的使然,在本质上也是两种治国理念的血腥斗争的必然。从太祖立国到耶律贤当国,辽国的治国理念基本上是沿着汉化方向前进的。然而,历史毕竟是在螺旋中前行。这种总体方向上的前进并不意味前进道路上就没有曲折和坎坷。辽太宗和辽穆宗时期,尤其是辽穆宗时期,汉化便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因为辽穆宗是坚决反汉化的。如今,年轻的耶律贤继穆宗之后继承帝位,也标志着辽国从以契丹国制治国向以中原汉制治国的再一次转变。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5816/ 第一时间欣赏痴心为爱之穿越千年到大辽最新章节! 作者:渝州阆苑所写的《痴心为爱之穿越千年到大辽》为转载作品,痴心为爱之穿越千年到大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痴心为爱之穿越千年到大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痴心为爱之穿越千年到大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痴心为爱之穿越千年到大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痴心为爱之穿越千年到大辽介绍:
为了爱,他穿越千年。
当他再次遇见她的时候,她已经是权倾天下的大辽皇后。
而夺取他心爱的她的,是他的兄弟,他必须仰视的大辽皇帝。
他该怎么办?痴心为爱之穿越千年到大辽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痴心为爱之穿越千年到大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痴心为爱之穿越千年到大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