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不会来事
就看看这事,也知道孔氏有多蠢。
这还是谢元娘认回孔家之后,第一次见谢家的人。
小舒氏带着两个女儿过来了,也让两个女儿坐在了自己的身旁,“姑奶奶过来了。”
孔氏笑有些僵硬,“大嫂。”
然后又想着说点什么,“元娘看着好像瘦了。”
众人:......
小舒氏是直接问道,“姑奶奶这意思是我刻薄元娘了?”
孔氏道,“大嫂,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关心她。”
要不是为了有求到孔府,孔氏也不会在小舒氏面前这般低姿态。
小舒氏笑了笑,“不是就好,我看着元娘到是胖了些,在她没有归家的这些年,不要多谢姑奶奶对她的照顾。”
孔氏笑了笑,这话她不敢再。
她怎么对元娘的,她也知道那丫头一定都和小舒氏说了,小舒氏这话就是嘲讽她呢。
孔老太太也不想闹的气氛不好,“今日二皇子到府上来,可说何时走?要不要在府上用饭?”
小舒氏当着婆婆的面,也不能做的太过,笑道,“我让人过去问了,那边还没有回话,不过厨房那边已经交代下去了,让先准备着。用饭的地方就在老太爷书院那边。”
孔老夫人点头,“你做事我放心,二皇子代表的是圣上,不能怠慢了人。”
两人又说了些备了什么菜,孔氏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谢文惠和谢遗姝也一样低着头,反面是鸣哥一直在偷偷看谢元娘,每当看过来谢元娘一定能捉到,还对他挤眼睛,鸣哥脸一红的扭开头。
孔老夫人说完了,知道事情办的妥当,也就放心了,看着大厅安静的几个孩子,“你们也去园子里走走吧,坐在这里听我们说话也让你们烦。”
等众人退出来,谢元娘就凑到了鸣哥的身边,小声道,“想看姐姐就光明正大的看,怎么偷偷摸摸的?还怕我嫌弃你不成?”
鸣哥的脸更红了,“二姐....表姐,你这样不合规矩。”
小家伙,又拿规矩说事了。
鸣哥说过多也后悔了,他一直很想二姐,今日终于见到了,却又不知道说什么,也怕自己刚刚的话让二姐不高兴,“其实....我就想看看表姐过的好不好就可以了。”
谢元娘捏捏他的脸,“我们鸣哥啊,还是这么会心疼人。”
鸣哥耳朵这回都红了,眼睛瞪得大大的,“二姐....”
羞恼之下,称呼又错了。
跟在身后的砚姐、惠姐及谢遗姝都没有说话,却也注意着谢元娘与鸣哥之间的小举动,心中不羡慕是假的。
特别是砚姐,她昨日感受过谢元娘保护,那是从未体会过的感觉,以前家中只有她一个女孩子,上面只有兄长,男女七岁不同席,她从小就与兄长们的关系不近。
谢文惠却心生嫉妒,明明她与鸣哥才是亲的,鸣哥却与谢元娘更亲近,谢文惠又不喜欢谢元娘,都认回孔家了,如今贵为孔家女,何必还和她抢鸣哥。
谢遗姝则是用观察的目光看着谢元娘,这是真正的古代贵女,没有受规矩约束,活的恣意。
要说不羡慕是假的,不过她相信凭借着她的努力,一定也会过上这样的日子。
身后几个人想什么,谢元娘可没有时间理会,她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鸣哥的身上。
她看着鸣哥一会羞恼,一会儿又尴尬的样子,还真是个矛盾的小家伙,也不忍再看他纠结,“你就叫我二姐吧。”
鸣哥愣了愣,垂下头,“这不符合规矩。”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殇,岁月无恙。”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殇,岁月无恙。”一道男子清朗的声音从另侧响起,一群人也从那边走了出来,“太傅是大儒,孔家女亦有大才。”
男子长的俊俊如玉,一双眼睛含笑,如秋日里的湖波,身子高挑修长,锦袍在身,贵气逼人。
孔大儒都跟在身后,不用猜也知道是谁了。
“见过二皇子。”谢元娘身后,有人先跪了下来。
谢元娘反应慢,不过有人先带了应,几人也都跪下来,谢文惠就在身后,她眼角余光斜视着身旁的谢遗姝。
怎么哪里都有她。
二皇子穿着常服出来,女子做万福就可以,偏她这么一跪,她们不跪都不行。
对于这个亲妹妹,谢文惠越发的不喜欢。
“快起来吧。”二皇子扫了一眼前面的谢元娘,目光才打量向众人。
众人这才站了起来。
二皇子笑道,“太傅将府中的子女教导的很好。”
孔大儒的眸子微顿,恭敬道,“二皇子抬举老臣了。”
二皇子笑了笑,没有再说,大步的走了,尾随的人跟在身后,谢元娘感觉到有人打量自己,微微的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背景。
小叔叔竟然也在。
她心下惊呀。
二皇子众人走了,谢遗姝开口问,“那个穿着青色袍子的人是谁?”
青色袍子?小叔叔?
谢元娘看谢遗姝没有说话,谢文惠当然知道是谁,却不说,反而问谢元娘,“元娘,你可看到了?”
谢元娘侧头看她,“我连二皇子穿的什么都没有看清,只听姝姐说二皇子,便与你们一同跪了下来,哪里还敢抬头。”
谢文惠这是想试探她?
这又是何意?
试探她与小叔叔的关系与她喜欢小叔叔又能产生什么关系?
谢文惠看到谢元娘目光清明,只觉得无趣,鸣哥在一旁却说道,“是顾大人。”
金陵城的顾大人除了顾次辅,还有谁能叫顾大人。
谢元娘长长的噢了一声,“原来顾大人也在啊。”
“顾大人?顾次辅,竟是这般的年轻。”谢遗姝红着脸,这样的神情。
谢元娘看愣了,随即又笑了,别有意味的看了一眼谢文惠,谢文惠被这眼神看的心虚,当着外人的面前只能忍下火来。
砚姐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话,她一直间下里观察着,她看到元娘坦然又自在,惠表姐似有什么难言之隐,而新找回来的姝表姐也有个心里有谋算的。
第371章:有意相见
不过是府中的几个姑娘就这么复杂,那么所有的贵女们又在一起呢?
砚姐有些怯步,也不喜欢这些。
如今天气冷了,园子里也没有什么可看的,至于孔老夫人为何将她们支到园子里来,谢元娘有些明白了,她扫了身侧的砚姐一眼。
心下有些复杂,她知道二皇子未来是什么样的结局,可现在看孔家是有意送砚姐进宫。
按理说祖父是三皇子的太傅,如今却有意砚姐进二皇子府,先不说这个,就是二皇子已经是娶了正妃的事还摆在眼前呢。
孔家的女儿又怎么可能做妾?
谢元娘想不明白,又同情砚姐,只希望一切是她想多了吧。
砚姐情子冷,路过她的院子时,便说有些累了,又邀请众人进去坐坐,谢元娘拒绝了,谢文惠也说去外祖母那里,砚姐觉得众人也不会答应,结果姝姐却应下了。
砚姐显然是被惊到了,她只是客套,相信在场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可看姝表姐也不是傻子。
谢遗姝笑了笑,“我听人说起过族学辩论会,砚表妹中了名次,我想多和砚表妹学学。”
得,这还是一个崇拜者。
都这么说了,砚姐也不好拒绝,将人请了进来。
这样一来,只有谢文惠谢元娘及鸣哥三人往孔老夫人的院子走。
也算是没有外人了,谢文惠直接支开鸣哥,“鸣哥,我有话与你二姐姐说,你先走一步。”
鸣哥没走。
谢文惠气道,“在孔府,她又是孔家女儿,我还能吃了她不成?”
鸣哥脸一热,这才大步的走了。
谢元娘笑望着鸣哥的背影,“你就是总和鸣哥这么凶,他才与你不亲近。”
“以前待他不凶,也不见得他亲近我。”谢文惠不喜欢谢元娘这副事不关已的模样,“你到底知不知道?”
“知道什么?”
“你别和我装傻,董府出事了,前世在董府出事之前,刘将军就平反了,如今却仍旧没有证据,你敢说你不知道证据在哪?”谢文惠想到她写给顾远的信,却被送回来。
那是当着父亲的面打她的脸,因为此事,她半个月没有出自己院子的门。
如此也下定了决心,非要做个大事出来让顾远看看。
董府那边已经寻不到证据了,只有将最后的希望放在谢元娘的身上。
现在谢元娘回来了,谢文惠到觉得是老天爷都在帮她,不然她真写信问谢元娘,还不如当面问的力度更大。
“不知道。”谢元娘淡淡的看着她,“这不是你能掺和的事,父....你父亲已经官复原职,你也算是正二品大员家的女儿,又何必在去管这些事。”
“这不用你管。”
“不用我管,那也别问我。”
“看吧,我就知道你一定知道。”
谢元娘笑了,“谢文惠,你是在和我所理取闹吧?我可不欠你什么。”
“你告诉我刘将军平反的证据在哪,我就告诉你前世是谁杀的你。”
谢元娘面上的笑慢慢的收了起来,“做交换吗?”
谢文惠像个胜利者扬了扬下巴,“你不想知道吗?”
在她的得意中,谢元娘摇摇头,“不想知道,都是过去的事了。”
今生她不会嫁入顾府,也不会再被人暗害。
“你就不担心再被人害了吗?”
“你知道不会的。”只要不嫁入顾府,就不会。
今生,她可以决定自己嫁给谁,那么就一定不会选择顾府。
谢文惠终于明白她为何不想知道了,恼羞成怒道,“即便是今生你不嫁入顾府,也不一定会保住你的命。”
“听你这么说,那么害我的人不是顾府的人了?”谢元娘眨眨眼睛。
谢文惠却气的差点吐血,“谢元娘,你不要后悔。”
怒气的甩着衣袖走了。
她不会让谢元娘得逞的。
不想嫁入顾府?她还偏要凑成这门亲事,到时看谢元娘害不害怕。
谢文惠除了要找刘将军平反的证扰,她发现她又找到了件势必要做的事情,只要谢元娘嫁进顾府,那么一切都会和前世一样,不会再出变故。
谢元娘哪里会想到谢文惠想法哪此偏激,她扬起的唇角微微一僵,猛的回过身去,身后空落落的,并没有人,她狐疑的又打量了一遍,这才回过身来往谢文惠走的方向走去。
凉风吹过,一道青色的身影从角落里走出来,顾远望着那道白色的身影。
前世?今生?嫁入顾府?小叔叔?做梦?
顾远虽不信鬼神之力,不过如今却不得不相信,或许是真的。
谢家姐妹是重生的,这也就解释得通谢文惠为何会知道他会在水路受伤。
还有那小丫头知道他书房里的字画,还有院子里的风腊花,这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
前世她嫁进顾府,又叫他小叔叔,难不成嫁的是庭之?
那今生为何又不会嫁入顾府?
是因为前世过的不快活?
顾远纵然有着独特的见解,今日突然之间听到这些话,一时之间脑子乱乱的,也需要冷静一下。
谢元娘哪知她先前并不是错觉,感觉到有人背后盯着她是真的,只是顾远有功夫在身,只要不想她自然是发现不了。
等她回到祖母院子里的时候,二皇子已经走了,没有人告诉她,她是看到了祖父回来了。
“今日惠姐几个来了,让人给江沅送信,晚上也到府上来用饭。”看得出来孔大儒心情很好。
孔老夫人眸子动了动,“那就让人送信去吧。”
小舒氏笑着就叫了丫头去让人送信,孔大儒见都安排妥了,这才带着光哥和鸣哥回前院书房了。
孔氏这回是真的高兴,“兄长还在书院?上次回金陵也没有机会与他说话,今天让他早些回来吧。”
孔老夫人笑道,“他刚到这边的书院,总不能坏了规矩,等用饭的时候回来了,也少不得你们兄妹说话的时候。”
花厅里坐着的都是女眷,砚姐和谢遗姝又不在,只有谢元娘和谢文惠两位姑娘陪着。
“姝姐能入砚姐的眼,以后少不得要多麻烦砚姐教教姝姐了。”孔氏笑着说。
第372章:讨便宜
小舒氏可没让她就这么占了便宜去,“砚姐也不过是个闺中的姑娘,她又是做表妹的,能教姝姐什么,姑奶奶若真想让妹姐学东西,到不如请个女先生到府上。”
孔老夫人笑着插话,“舒兰,你去看看厨房的菜准备的怎么样了?我记得今日有羊肉,让人多炖些时候,才有入味。”
这是要打发人。
小舒氏笑着应下,又叫了元娘,“走吧,将来要嫁人,厨房里的东西也要学学,你跟着娘一块去。”
“娘,我说了不嫁人。”谢元娘挽过小舒氏的胳膊,又和孔老夫人那边说了,母亲才走了。
孔氏不知道风雨欲来,还在撇嘴,“那丫头与大嫂到是亲近,我养她这么多年,也不见她亲近我。”
“惠姐,你去后面的暖阁里将我那只红色的玉手窜找出来。”孔老夫人最后将惠姐也支走了,才发火,“胡闹,你一天天在想什么?元娘在你身边养大,你待她亲她?你看不得她还想让她亲近你,凭什么?你给元娘受委屈,不知愧疚不知悔改,还在这里埋怨,你这蠢东西,我当年就不该生下你。”
孔氏的眼圈红了,被母亲骂的这么重,还是当着下人的面,她的脸面往哪里放,泪就是控制不住的往下落,“她心是冷的,我便是待她再好,她也不亲近我。”
“还不知悔改。好,不说这事,那只说你让姝姐与砚姐学东西的事,你问问,你是怎么想的?”
“砚姐规矩又知礼数,还有学识,姝姐与她在一起,总能学些东西。”
“那我再问你,姝姐这些年为何遗留在外面?”
孔氏顿住不说话了。
“当年为了你,你大嫂舍了骨血让你抱走元娘,如今你为了这个寻回来的,还要让你砚姐教她,这不是往你大嫂心里添堵吗?你是诚心的?还是根本就没有想到。”
孔氏不以为意,“她只是儿媳妇,孔府还不是孔家的。”
“放肆,你大嫂是孔家未来的当家主妇,她就是孔家人。”孔老夫人止不住的失望,“你说说,你到底要干什么?一次都说了,也省着天天到我面前来添堵。”
“母亲,这是我娘家,我不能回来吗?就因为元娘,我就是千古罪人了?”孔氏不明白她哪里做错了,明明以往她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家里人都随着她来的。
“好好的,怎么又吵起来了?”孔大儒不知为何又回来了。
黄嬷嬷怕外面的下人听到,所以将院子里当职的丫头都请退了,所以孔大儒进来了才没有人通报。
“你问问她吧,我是管不动了。”孔老夫人心想人回来的正好,谁宠坏的谁管。
孔大儒今日心情很好,便是因为女儿惹下的那些麻烦,也淡了些,“柔姐,到底怎么回事?”
“女儿想让姝姐和砚姐多相处一下。”孔氏知道父亲疼自己,“砚姐教条礼数都好,在这金陵城也寻不到比砚姐更出采的了。”
孔大儒愣了一下,“这事不妥,砚姐年岁也不小了,姝姐的事也简单,找个女先生在府里教一下就行。”
孔老夫人似早就料到了会这样,她不但没有高兴,反而是浓浓的忧色。
孔氏此时正沉寂在父亲的拒绝中,到没敢像刚刚那样放肆,“姝姐也不会一直打扰,只是看她与砚姐相处的好。”
“就这样吧,你若是寻不到好的女先生,我让你大哥帮你找一个。”孔大儒并不想在此事上多说。
孔氏不作声了。
里间的谢文惠听到外面没有动静,这才适时的出来见礼,孔大儒看到外孙女在,神色也放的温柔了些。
晚上,谢江沅同到府上来用饭,两家人凑在一起,谢江沅什么也没有说,见到孔为时给他深深的鞠了一躬,至于为什么,大家心里都明白。
饭后,谢家五口人走了。
谢元娘也累了,回到自己院子时,见醉冬欲言又止,将屋里的小丫头清退之后才看向她。
“姑娘,这是在梳妆台前发现的。”醉冬将纸条递了过去。
谢元娘接过来打开,看到里面的内容后,神色也是一变,“这事不必和外人提起。”
几个丫头也不知道纸条上写的是什么,不过见主子的脸色不好,也没敢多问。
晚上,等一个人时,谢元娘在灯下才将纸条拿出来又看了一遍。
二皇子侧妃。
上面只写了这五个字,对于谢元娘来说却是当头一棒。
对方留下这个纸条,有意是提醒她,白天她还误以为孔府要把砚姐送到二皇子府,如今却才醒悟过来。
那就是一个火坑,谢元娘不可能让自己往里跳。
虽不知道留下纸条的人是谁,也不知是何用意,谢元娘却不能不当真。
父亲母亲那里定不会知道这事,那也就是说是祖父和祖母那边商议的,若是等到赐婚的圣旨下来,那就什么都反了。
便是父亲母亲那边反对也没有用。
谢元娘看着在头上跳来跳去的黄虎,之前听说祖父如今还睡不好,她心里还愧疚过,此时知道了他们的打算,却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狠。
“你说我要怎么办呢?”谢元娘戳着黄虎的头,“原想着在府里安稳的呆几年,现在看来又得为自己寻婆家了,而且还要以最快的时间才行。”
谢元娘忍不住笑了,只怕真有人上门提亲,也会被祖父那边拒绝。
谢元娘咬了咬唇,看来只能来点极端的,才能让他们不得不应下了。
谢元娘想好了应对之策,孔大儒那边夫妻闹的也不欢而散,孔老夫人阴着脸,孔大儒更是甩袖而去。
“他现在是真的连名声都不要了,先是说砚姐送去做侧妃,如今见二皇子对元娘特别,又打起了元娘的主意,他这不是要伤透儿子的心吗?”孔老夫人叹气摇头,目光也坚定起来,“不能再由着他这么做了。”
黄嬷嬷和孔嬷嬷交换了个眼神,却不知道老夫人这边做了什么打算。
而等次日小舒氏过来,她们才明白。
第373章:老夫人暗下动手
孔老夫人将身边的人都清退了,独留了小舒氏说话,“元娘和砚姐都不小了,如今又搬到了金陵城,也该给她们相看亲事了。”
“我也有此意,只是初到金陵,对各世家还不太了解,年岁相当的也要好好挑一番。”小舒氏嘴上回着话,心下却奇怪婆婆怎么突然问这个了。
“不是有很多家都送了拜贴吗?一一招待也麻烦,我看不如就办个宴会,也让他们把家中适当的哥儿姐儿都带过来,这样变相的可以相看一下。”
“母亲说的到是好办法,那我一会儿就去写贴子,挑个好日子让人来做客。”
“今天初五,就定在初七吧,那天万事大吉。”孔老夫人确将日子定了下来,还这么急。
小舒氏笑着应下,等出了院子,面上的笑才退了下去,姑母不可能突然这么急做这样的事,除非是担心什么。
提到了砚姐与元娘的亲事,难不成与这个有关?
小舒氏心事重重,回去之后让人将之前送来的拜贴拿过来,一个个的回贴,再让人送出去。
日子定的太紧,小舒氏就叫了两个女儿过来帮忙,前世谢元娘嫁入顾家之后,做过这些,面上装着不懂,不过等一上手就能看出来她的能力了。
小舒氏对大女儿放心了,可砚姐对此却是不通,好在人聪明,一点也透,小舒氏便将人带在了身边慢慢的教。
顾府那边顾远听到江义递回来的消息,“大嫂那边回贴了?”
他很诧异。
江义道,“上次办宴会要给二爷相看亲事,二爷不在金陵,老夫人也没有看中的,这次正好二爷在金陵,又是孔大儒家办宴会,金陵城里的勋贵世家会去一大半,老夫人听了之后让大夫人过去帮二爷看看。”
顾远看了一眼江义,江义心里都不敢偷笑了,身后一冷的垂下头,才听到二爷道,“下去吧。”
江义忙退了下去。
顾远看着手里的书,唇角微微挑起,他让人留了纸条,小丫头立马有了行动,只希望能达成她的愿望。
却说孔大儒家办宴会的事,在金陵城里确实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孔家祖籍在江宁县那边,几代都不曾入朝为官,如今孔大儒破了先例,先是做了太傅,又深得皇上信赖,门生又遍及朝野,这样的人家怎么能不让人仰望。
而且从送出来的贴子里还透出消息,是孔家有意为女儿相看亲事。
众人想到了认回去的谢元娘,曾经的金陵双姝,又想到了族学辩论会上出采的孔墨砚。
要说孔家的这两位姑娘,那还真是名声大燥。
初七这天,孔府一大早就将正门打开,有数位婆子丫头待立在门口,等着客人上门。
不多时,客人便陆续的过来,一一被引到孔老夫人的院子,各家夫人就留在了孔老夫的院子里,带来的姑娘们则由谢元娘和砚姐招待,到了谢元娘的院子。
来的人都是老熟人。
不过以前谢元娘却都不曾接触过。
曹琴、马映霜、王小胖子、白间兮、南蓉县主、赵芝枝这些人都来了,便是不怎么在外面露面的程与雁也来了,当然谢文惠及谢遗姝都在。
一时之间暖阁里坐满了人,有的在软榻上下棋,有私交好的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说话,这些人以前是看不起谢元娘的,如今也抹不开脸与她亲近,如此一来都围在了砚姐的身边。
谢元娘到觉得这样更好,落得个轻松。
便是马映霜也被曹琴缠着脱不开身,谢元娘身边只有一个王小胖子。
“想不想到外面去看看?”谢元娘小声问。
王小胖子点点头,谢元娘这才起身,不惊动人的带着王薄言走出了暖阁。
两人走出来怎么可能没有人看到,不过是大家都不问罢了,到是谢文惠对此上了心。
“谢姐姐,你什么时候去看我表姐,帮我问声好,我现在去看她不方便。”东南枝偷偷左右看了一眼,见没有人往她这看,才暗松了口气。
谢文惠笑了笑,“任家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我贸然上门也不好,等明日我送了贴子,看董姐姐回贴在说吧。”
东南枝点点头,让人帮着捎话已经是为难了,“往日里谢姐姐与我表姐最好,现在我也想不到要求谁,让姐姐笑话了。”
谢文惠心下想跟着谢元娘,哪里还坐得住,客套两句说内急,这才出去。
她出来时,自然也看不到谢元娘去了哪,只能问院里的丫头,院里的丫头皆摇头,谢文惠也知道这不是谢府,只能自己去寻。
今日孔府宴客,男客都在前院,由孔世光招待着,孔世光虽只有十四岁,为人处事却很沉稳。
白品站在窗口,看着书房里作诗论画的众人,笑了笑,目光又落到窗外,他喜欢看书,看的却都是医书,所以这样的场合,与众人也说不到一起去。
“白公子,要不要去后面的园子里转转?府内的湖里养了数只锦鲤。”孔世光看到白品独站在窗口,这才上前来提议。
白品笑着摇摇头,“总不好我独自离开,看着众人做诗也挺好。”
“品哥,你不喜欢只管去,在这里的哪个不熟悉,没有人挑你的理。”说话的是程子兴。
贾乘舟亦放下手中的笔,“我和你一起去吧,早听说这府里有一处湖景色最美,今日有机会也看看。”
白品也不好驳了别人的好意,这才应下了,孔世光不好离开,便让鸣哥带为招待。
都是年岁小的,孔父不可能露面,可府中如今只有孔世光一个小少爷,这样一来鸣哥这个侄子就起到了作用。
后院这边,只见寒雪急冲冲的寻到了园子里,“姑娘,打听到了。”
王小胖子疑惑,寒雪已经凑到谢元娘的耳边低语了起来,谢元娘的眼睛微微一亮。
原以为还要凑和,现在看来老天爷都在帮她,她又贴耳交低了寒雪两句,寒雪错愕,不过看姑娘不似在说笑,这才郑重的退了下去。
第374章:失算了
“姐姐若是有事,我便先回院子里吧。”王小胖子也懂事。
谢元娘回身捏她的脸,“没事没事。陪你在这里看鱼挺好。”
想到自己的盘算,谢元娘老脸也热了,实在是没有办法,若有人上门提亲,祖父那边一定不会同意,父亲又不能忤逆祖父,除非是被男子坏了名声,不得不嫁给对方,祖父也就不会再拦着。
可是就是找人坏自己的名声,也不能找品行不好的,谢元娘的主意就落到了今日到府上来做客人的名单里。
像白品这样的,都是可以的。
这事自己一个人不能成,谢元娘只能求到了光哥那里,让光哥寻机会将人支到园子里来。
想到光哥当时惊吓到的样子,谢元娘就忍不住想笑,不过最后在她软磨硬泡下,光哥才应下了。
陪着白品过来的是贾乘舟,谢元娘也不意外,在贾侯府的时候,她就看过这两人在一起,可见关系还不错。
对付贾乘舟更容易,毕竟之前也有过恩怨,反而比别人更好摆弄。
谢元娘刚刚交代的也简单,只让寒雪叫了令梅亲自去见贾乘舟,贾乘舟也会认出令梅是她身边的大丫头,这样也就会相信,这样引开他,而让白品独自到湖边,那么就是谢元娘说的算的了。
至小胖子在这里,那就更好了,是个非常有利的证人。
“姐姐这般看着我笑,弄的我心慌慌的。”王小胖子揉了揉胳膊,只觉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谢元娘嘿嘿两声,“姐姐是觉得你有用了。”
王小胖子也不傻,眼睛一转,“姐姐要干什么?”
“不管干什么,一会儿你只管看着。”谢元娘卖了个关子。
“姐姐也要先透漏点给我。”
“逗你你也信。”谢元娘虽是个小姑娘的身子,可早就是妇人的心了,算计小轻年也就算了,再让说出来,她这张老脸可没这么厚的脸皮。
王小胖子不信,却也知道问不出来什么。
谢元娘这边还在准备着人进来好时刻出招,却哪里知道前面已经出了变故。
白品与贾乘舟刚走到路口,就有小厮叫住了贾乘舟,白贾乘舟还在奇怪是谁找他,等过了院门看到站在那的小丫头之后,便沉默了。
片刻的功夫,贾乘舟回来了,“白兄,我这有点事,不如你先去园子里等我,我稍后便过来。”
“好。”白品对事不好奇,知道对方有事不方便他在。
院子那边,谢元娘远远的听到有脚步声了,她没有回头,也假装没有听到。
王小胖子咦了一声,就要回头,“好像有人来了。”
谢元娘拦下她,“你看那只鱼,是不是很红?”
“哪呢?”王小胖子的注意力就被吸了过去。
谢元娘听着脚步声停了下来,心下又不想再等下去,不然等小胖子没有看到再回头,那么所有的准备就白做了。
心一横,谢元娘的身子往前倾,整个人就往湖里倒去。
远远的看着,却似没有站稳,而掉到了湖里。
白品错愕,望着突然掉进湖里的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一进园子,会遇到这样的事。
“啊,姐姐。怎么办我不会水,救命啊。”王小胖子的惊呼声也传了出来。
白品微愣过后,大步就要往前冲去,却被一只胳膊拦了下来。
“我去。”
顾远声音低沉,只两个字,却带着上位者的威慑力,白品立马停了下来。
顾远几个健步已经到了湖边,看着在水里挣扎的身影,眼里带着无奈,还夹杂着抹淡淡的笑意。
他没想过这丫头会打这个主意,今日他正有事要找白品商议,又不想被人注意到,这才以从大嫂那里拿了贴子过来,他到孔府参加宴会为名做掩饰。
若是不来,还真不知道这丫头打的是这个主意。
眼光不错,白品确实值得托付终身。
只是看着白品要上前的那一刻,顾远突然犹豫了。
他做事果断,朝中大事也不曾犹豫过,也正是这一个犹豫让他制止白品。
到底在犹豫什么,或许就在这丫头身上。
“啊,救命,公子你快救救我姐姐。”
谢元娘还在挣扎,其实在主动掉进湖里的那一刻,那就开始后悔了。
前世她就是在湖里淹死,她原想着只落在湖边水也不会很深,却哪知道这湖的边缘就已经没过人,脚根本就踩不到底。
湖水往嘴里呛的那一刻,她记起了前世死之间胸口窒息的感觉,浑身的冰冷,求救的无助。
是的,她后悔了。
这是她想出来最坏的主意。
耳朵已经听不到岸上王小胖子的呼救声,谢元娘能感受到自己的身子在慢慢的往下沉。
然后有什么过来了,揽过她的腰,将她整个身子托起,就像被无根的落叶,终于找到了寄托,而不是在四处飘摇。
破出湖的那一刻,终于可以呼吸,谢元娘大口的喘着气,恨不能一口气将一辈子要用的空气都吸进身体里。
她的双手紧紧的握着身前的人,慢慢的抬头,她傻住了,连呼吸也停了下来。
小叔叔。
怎么会是小叔叔。
“这就是你想到的办法?”顾远淡淡问。
谢元娘却感觉到他目光里的冷,不似平日里的温和,他是在生气吗?
“二姐姐。”岸上王小胖子的呼叫声,打断了两个人的交谈。
顾远带着人回到岸上,他一身的青袍紧贴在身上,能看到他的身型很好。
谢元娘同样一身也显了,她双手紧护在身前,风吹来她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老师,先把披风披上吧。”白品也走了过来,他手里拿着的正是顾远之前让他帮着拿的披风。
顾远接过来,却不是披在自己身上,转身递到谢元娘面前,“披上吧。”
“二姐姐,快披上吧。”王小胖子正紧张的看着她,见有披风递过来,也没有多看接过来就给谢元娘披上,谢元娘想拒绝的都没时间开口。
她只能又转了话题,“今天多谢顾大人出手相助,王妹妹与我相交甚好,小白太医的品行也信得过,相信今日的事不会说出去。”
第375章:算计错了
她又对着顾远福了福身子。
她总算是明白小叔叔问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可正是那句话,也让她更无言以对。
她算计小白太医,小叔叔知道了,然后最后还是小叔叔救的她,她总不能为了名声而赖上小叔叔。
顾远眸子微动。
小丫头到是没有想着赖到他身上。
他是高兴她知道他不好算计,还是高兴她对他尊重?或是失落他没有入她的眼?
顾远从来不是一个爱在这些琐事上面多想的人,之前就是一瞬间的犹豫或许也是意外,毕竟小丫头帮过他。
顾远找到了解释,小丫头不想多事,他也不会生事,“披风过后让人直接送回府上即可。”
丢下话顾远转身背手离去。
白品不敢多看,转身也跟了上去。
之闪白品的脑子里闪过想法,或许这次落水是后宅女子的算计,毕竟顾大人还是单身。
不过在听到谢元娘的话之后,发现是他多想了。
回想那次在贾侯府后院看到她的作派,这样的二姑娘,又怎么可能做和那些宅里的姑娘一样。
她是特别的。
一直都是。
谢元娘紧了紧身上的披风,看着人走远了,这才吁了口气出来,“咱们也快走吧,莫让人撞到了。”
路上又叮嘱她,“今日的事情不要对外说,顾大人救我是好意,总不能牵连了他的名声。”
王小胖子连连点头,“姐姐放心吧,这事是咱们的秘密,我往外说。”
一阵风吹来,谢元娘觉得有些冷,又紧了紧身上的披风,披风上有淡淡的檀香味,想到这是小叔叔身上的味道,而这披风又是小叔叔穿的,如今却紧贴着她的身子。
总觉得有些别扭。
谢元娘对园子不算太熟悉,好在孔府刚搬进来也没有那么多的下人,所以园子里也没有放人。
她的院子不能回,里面正招待着客人,她之前是算准了是小白太医,现在事不成,又不能暴露她落水的事,只能先找下人的偏房进去,又让人去找令梅拿换洗的衣裙,还特意叮嘱小丫头不劝对外乱说。
小丫头哪敢乱说,她们可是知道夫人对大姑娘的宠溺。
“姐姐,你没事吧?”王小胖子还在后怕。
谢元娘摇头,嘴上说着没事,心里却是真有事。
她做的事小叔叔知道,那张纸条是小叔叔送的。
结果最后还算计了小叔叔。
谢元娘揉头,她以后还有什么脸去面小叔叔?
小叔叔会不会觉得她是个坏女人?
“姐姐,是头疼了吗?”王小胖子被谢元娘抓头的样子吓到了。
“没事,可能刚刚掉湖里有点冷到了。”谢元娘怕吓到小家伙,强让自己平静下来。
王小胖子噢了一声,这时令梅也带着衣袍赶了过来,谢元娘也没有条件洗澡,只能先换了衣衫,又重新梳了头。
“姑娘。”令梅担心的看着自己家的主子。
谢元娘摇头,“没事,院子那边怎么样了?”
“有二姑娘在,比姑娘在时气氛好多了。”令梅说完就知道说错话了。
谢元娘不在意,“那就好。”
等和王小胖子回到院子时,立马屋里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身上。
“表姐怎么换了一身衣服?”谢文惠问。
谢元娘挑眉,“刚刚去了我母亲的院子,不小心把身上穿的弄湿了,在那边就换了一身。”
谢文惠目光又落在她的头上,明明头发还湿着,不过当着众人的面也不好做的太过份,谢文惠笑了笑,“舅母不在外祖母那边吗?”
“表妹找母亲有事?”
谢文惠干笑两声,“没事,只是嘴馋,想问问舅母今日备了什么好的点心,若是江宁那边的特色,在坐的姐姐妹妹们就有口福了。”
“这个表姐放心,自然是有的。”砚姐笑了接过话。
看着气氛有些怪,砚姐也不想传出什么让人笑话。
又介绍了几样江宁那边的特色点心,还说等各位回去时再备上一份带着。
今日过来做客,便是要与孔府交好,哪个也不会不给孔府面子,自然是乐得配合。
谢文惠刚刚的尴尬也挽了回来,心里却像有只猫在抓一般,好奇谢元娘去了哪里,换了衣服头发也湿了。
旁人她不会多想,可谢元娘与她一样是重生过的人,除非是她要做什么,不然不可能被人算计了去。
前面顾远离开之后,并没有回前院,而是直接出了顾府坐着马车走了,他与白品说的事已办完,不必多留。
何况,他没有在外人家换衣服的习惯。
小舒氏这边去了前院,她是府中女眷,又是长辈,看看光哥照顾的好不好也不会让人说什么,她真正的私心也是看看各家的公子。
观察下来,与谢元娘的目光到是一样,只觉得白太医府的小白太医不错。
心下有了计较,小舒氏面上的笑就更浓了,等一天的宴会结束之后,小舒氏说起这个来了,不过转念又愁起来。
“小白太医品行看着不错,性子也温和,元娘和砚姐哪个都合适。”可这样的人只有一个。
孔老夫人知道她犯难的原因,“眼下这个不重要,既然看中了,便找人去探探话,看看他们府中可否有意。”
“总不能说是让他们府两个挑一个吧?咱们孔家的女儿可金贵着呢。”自己生下来的女儿让别人去挑,小舒氏心里不舒服。
孔老夫人垂下眸子,“你是做母亲的,那便你做决定给谁相看,我让你问问对方的意思,也是想看看他们家中意的会是谁。”
万一挑了一个对方不中意的,那岂不是错过了这样好的一门亲事。
小舒氏也明白这个,她咬了咬唇,“元娘一直不在我身边,按理说就是弥补也要先可着元娘。可是元娘如今的名声不好,白家是清白世间,想来也不会选元娘。”
又不想错过这么好的人,还有砚姐的性子偏冷,没有比小白太医更合适的了。
孔老夫人没有失望,“你看的明白很好,两个女儿你都爱,可遇到大事也不能失去理智。”
第376章:母女夜话
小舒氏苦笑,“我是想的明白,心里却不好受,之前总劝着元娘不要在乎那些,现如今却只能自己偏自己。”
“好了,回去吧。”孔老夫人这事也劝不通她,“元娘是个懂事的孩子,你好好和她说她会明白。”
小舒氏说起这个,一脸的骄傲,“元娘是个好孩子。”
孔老夫人笑了,等她走了之后,这才叫了黄嬷嬷过来,让她明日送些东西到白太医府上。
若是白太医府有意,定会明白,随后就会主动上门。
孔老夫人时间紧,眼下知道要拖了拖才让人看重,可是她等不得了,还有元娘那边,大世家的不好寻,小门户的总可以。
当天晚上,小舒氏就到了谢元娘的院子,谢元娘都已经躺下了,听到母亲来了,又忙坐了起来。
看到母亲时,还一脸的担心,“娘,出了什么事?”
“没事没事,就是过来看看你。”小舒氏又扯了被子,“快躺下,别冻到了。”
谢元娘知道不躺下母亲不会放心,听话的躺下来,“娘,到底什么事?”
“是亲事的事情。”小舒氏动作亲倪的将她脸颊旁的头发别到耳后,“今日请人到府上来做客,实则也是给你和砚姐相看亲事,来的几家人里,我看了也挑了,只有一家看着不错的。”
谢元娘紧憋住呼吸,困扰着她的难题,竟然就解决了?
果然是亲生父母。
“砚姐的性子清冷,你也是知道的,要找个温和的才合适她,你呢,娘就放心了,知道你到哪里都不会被欺负。”小舒氏一直知道元娘懂事,“我给砚姐看中了白太医府的小白太医,性子看着很好,砚姐性子冷嫁过去也会被冷待。”
谢元娘的笑就快挂不住了,她继续听。
“今日来的也有几个年岁相当的,不过我看着却不好,所以晚上想过来和你说说,也省着你心里多想。”小舒氏并没有发现女儿神色变了。
不但没有她的,甚至还抢了她中意的。
谢元娘咽了咽唾沫,“娘看中的一定差不了。而且我这边也没事,娘不用担心。”
“娘知道你懂事。”小舒氏叹了口气,“虽然不知道你祖母为何急着把你们的婚事定下来,不过一定有道理。这几天我在让人好好打听一下,总有一个好的给我的元娘。”
谢元娘只笑了笑,心下却苦笑,好的已经被抢走了,还说什么好的。
她不说话,小舒氏却当她是害羞了,便也没有再多说,毕竟天色太晚。
小舒氏一走,谢元娘彻底失望了。
她与小白太医没有什么接触,也不算是砚姐抢了她的婚事,只是毕竟她算计过,然后还失算了。
她心里更别扭的是母亲的目光和她一样,竟然撞到一起去了。
这事小舒氏做的隐蔽,孔老夫人的动作又快,等金陵城里人知道孔家二姑娘与白太医府的小白太医定亲的事情之后,就是在孔府宴会的三天后。
事情来的太快,让金陵城里的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孔氏听到消息后,立马就来了孔府,“母亲,怎么定的这么急?砚姐这么优秀,什么样的人家寻不到,白太医府看着也不出色。”
“这是孔府的事。”孔老夫人一句话就堵了她的嘴。
孔氏红了脸,“我也是关心砚姐。”
“惠姐姝姐也不小了,你有空多给她们挑挑婚事。”孔氏垂下头,“我们老爷虽然恢复到二品,可到底是个虚职,以前又出过那样的事,惠姐便是再好,大世家也不会选个对儿子没有助力的妻子。”
“富贵在地,有多大的富贵是上天注意好的,不是你的谋来的终究要还回去,嫁女低嫁,也正是指这个,找个家世低的,日后惠姐被欺负,你们出头也容易。”孔老夫人要不是为了外孙女,才不会说这些。
孔氏若是这么想,女儿的婚事早就定下来了,又何必会拖到现在,又到府上来低伏做小。
孔老夫人见她不说话,也知道她是不服,就更没有耐性劝她,“你就这么过来,你婆婆怎么说?”
孔氏:......
她发现母亲问她的话总是让她回答不上来。
“你是做儿媳妇的,上有婆婆,怎么能什么事都随着性子来,你让人怎么看孔家的女儿?一点规矩也没有?”
“母亲,我也是听到砚姐定婚的事情惊到了,这才急着过来,婆婆一向很好,她不会在意这个。”
“这不是在不在意的事,是规矩的事呢。我懒得说你,你现在年岁大了,又自己有主意,我也管不了你,你回去吧。”孔老夫人摆手,“没事时多在府中孝敬婆婆,莫让姑爷伤了心。”
听到提及丈夫,孔氏不敢再多说了,又怕多留下来母亲会说她,这才不情愿的走了。
回去的路上,孔氏还在和身边的丫头埋怨母亲不疼她了,曼云不敢接这样的话,“夫人,刘嬷嬷在庄子上让人送信过来了。”
“什么时候的事?”孔氏觉得找到了主心骨。
“今儿早上,夫人走的急,奴婢便一直带在身上。”曼云将拿了出来。
孔氏忙接过来,看到信里的内容之后和,笑了,“还是嬷嬷了解我。”
曼云不明白夫人说什么,不过等到次日,看到夫人让两位姑娘去孔府时,有些明白刘嬷嬷又出什么主意了。
孔府里,小舒氏看到两个外甥女来了,到没什么,只是看到姝姐,心里就不舒服,两人又说来看砚姐的,小舒氏见过人,直接让人去了砚姐的院子。
谢文惠目地不是砚姐,却在谢元娘,所以在砚姐的院子坐了坐,便去了谢元娘的院子。
谢元娘正愁着亲事的事情,听到谢文惠来了挑眉,看着谢文惠进来,直接道,“姐姐来的到是频。”
谢文惠刚扬起来的假笑就挂不住了,“府上有喜事,自然要过来看看。”
谢元娘知道她是在说假话,挥手让屋里的人退出去,“我说了我不知道,你也不必整日里想着在我身上找线索,即便是知道,我也会自己去邀功,也不会给你,更不会等到现在。”
第377章:原因在你
这话总够明白了吧。
“事情对不上,前世砚姐没有嫁给小白太医,董府出事前刘将军平复案也平反了。”谢文惠盯着她,“你说是怎么回事?”
“我哪里知道。”谢元娘觉得她魔症了。
谢文惠笑了笑,“你给大哥去信了吗?”
“有写过信。”谢元娘不明白她突然问这个做什么,警惕的看着她。
“我这边也收到了大哥的信,他让我捎一封给你。”
“大哥怎么会知道我在金陵?”
“之前你们要搬到金陵来,我给他的信里写了。”谢文惠将信掏出来放到桌子上,“行了,信送到,我也不打扰你了。”
人来的快走的也快,而且东一句西一句的,让谢元娘摸不到头脑。
谢元娘打开了信,里面却不是谢休德的字迹,这字迹有些熟悉,直到看了里面的内容,谢元娘嘴角抽了抽。
她强忍着将信看完,这才将信放到方几上,谢文惠这是想做什么?
回想她刚刚问的话,为何变的与前世不一样了,这是要撮合她和顾庭之,所以造了这假信以顾庭之的名义表白,再让她回信?
她回信了,然后呢?谢文惠又怎么抓住把柄,还是她就觉得顾庭之收到她写的信就会暗下里与她来往?
真是天真。
谢元娘气笑了,又烦谢文惠总是找自己的麻烦,她的目光落在了角落里放着的披风上面,或许她可以用这个做做文章。
当天下午,江义就拿着披皮回了竹笙院,又将上面的信送了过去。
顾远挑开信,眉头慢慢拧了起来,“来送东西的人可说什么了?”
“送信的小丫头说这信是谢大姑娘让帮着送到边关给其兄长的。”江义回道。
顾远便明白了,他将信扔到方几上,“将信送给谢大人,只说是谢大姑娘的。告诉谢大人,这是第二次,没有第三次。”
江义暗惊,能让二爷动怒,定不是小事。
当天信与话就送到了谢江沅那里。
谢江沅书房的灯亮了一晚,第二天清晨后,谢江沅去了谢老夫人的院子,说起了大女儿的婚事。
“母亲也帮着相看一下,孔氏的目光高,咱们家的情况,大世家也不会看中惠姐,莫耽误了惠姐。”
儿子可不会突然之间又来说这个。
除非是惠姐做了什么。
谢老夫人闭上眼,“此事我知道了。”
母子二人的谈话没有人知道,不过府里的人却知道谢江元去了谢老夫人的院子,孔氏便是让人去打听也没有打听出来。
谢文惠那边也一直让人打听着谢元娘有没有让人送信的事,不过一点消息也没有,她也不知道这样做能不能起到作用。
最闲的人怕是只有谢遗姝了,她有了结交的朋友,也不时的会出府去做客,反而比谢文惠出府的时候多。
这天,孔府又收到了贴子,是程家送来的,程与雁要去鸡鸣寺上香,邀请了平日里常凑在一起的朋友,给孔府的两位姑娘都送了贴子。
贴子是孔大儒拿回来的,“砚姐虽定了婚事,不过也不碍事,程家的姑娘也是定了婚事的,你们也多多走动。贴子又送到了我的手里,不去不好,明日你们好好准备一下,一同去看看,让光哥护送你们。”
这是下了死命令,不去不行。
谢元娘是知道祖父的打算,此时听到程家,又是二皇子妃的母家,心里已经知道是什么事。
一大家人凑在一起时,她面上还能装一装,等众人一分开,她面上的笑就退了下去。
“姐姐可是有心事?”甬道上只有姐妹二人,砚姐犹豫的开口。
谢元娘诧异与她的关心,“没事。”
眉头这几日一直紧锁,在不被人看到的时候,砚姐不可能看错,不过对方不想说,那便算了。
原本她关心问问,也是想到之前谢元娘的照顾。
姐妹二人分开之后,谢元娘暗吁口气,明日看来要小心了,孔家不可能正大光明的将她给二皇子做侧妃,侧妃也是妾,将女儿家送去做妾,孔家也担心被口水淹死。
那么只能是旁的算计了,那她就不担心了。
谢元娘不担心自己会被算计到,却愁嫁人的事,合适的人选一时之间还真没有。
她知道的潜力股,除了顾庭之就是蒋才了。
谢元娘突然停了下来。
不,她想错了,还有蒋才的那些狐朋狗友。
比如郭客比如李洞行比如顾宇轩,这三人前世虽然没有什么大能耐,可也没有听他们府中传出来宠妾灭妻的事。
仿佛在黑暗中又看到了亮光,谢元娘立马就又有精神了,明日出门她得寻机会给郭客递信,或者说今晚就想出一个对策来,明日正好借机会出门算计一门亲事。
当晚,回到屋里,谢元娘就让令梅她们退下,兴奋的样子让令梅几个也不解。
郭客不行。
谢元娘分析过后,第一个排除掉,结竟郭客的妹妹抢了谢元娘的婚事,就冲这一点,郭府也不会同意两人的婚事,就是自己家这边母亲也不会同意。
那么就剩下李洞行和顾宇轩。
李洞行是刑部李尚书的孙子,李家三代单传,如今宠成纨绔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李家也定会极看中李洞行的婚事。
排除掉郭客和李洞行,那么只剩下顾宇轩,他是翰林院次吏家中次子,性子又温和,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
只要郭客来,一定会将这两人带在身边,谢元娘想着明日将郭客约到鸡鸣寺就行,这样一来,只要让人撞到她与顾宇轩私下见面,不管有没有关系,名声也毁掉了。
不用拒绝,二皇子府那边就推掉了。
一直头痛的问题,终于解决了,谢元娘心情大好,便是梦着了做多都在笑。
次日,谢元娘和砚姐还没等上马车,谢家姐妹又来了,在门口遇到,小舒氏一看就是知道信来堵人的,特别孔氏今天也跟着一起来的。
“这是要去哪?赶的也巧,那就让她们姐妹一同去吧。”孔氏当然知道了孔家受了程家的约,也正是这样才赶了过来。
第378章:追来
从谢文惠与谢遗姝两人的装着打扮上就能看出来两人是特意打扮的,可没有像往常那样随意。
谢文惠虽脸红母亲的做法,不过她想盯着谢元娘,也只有这样的机会。
谢遗姝心态就更好了,她不想错过与贵女们机处的机会,又是母亲凑成的,那么落在旁人眼里,她们也是没有办法,如此干嘛不来。
小舒氏也不明白孔氏怎么变的如今这副样子,“她们是是接了程府的贴子,不好多带人去,还是下次再说吧。”
孔氏笑道,“看大嫂说的,都是一家人,程姑娘那边也不会计较。”
又一边对砚姐道,“砚姐,你初到金陵,与各世家的姑娘也不熟悉,有不认识的就问你表妹。”
小舒氏是大家出来的,此时又在府门口,已经有人往这边看了,也不想让人看热闹,只能忍着让人先出发。
目送着马车走了,小舒氏道,“妹妹也进来吧。”
孔氏哪里会送上门让母亲骂,“刚听说去寺庙上香的事,我才想起来我也有事,便先不进去了,大嫂帮我和母亲那边说一声。”
孔氏占了便宜,马上上马车走了,小舒氏目光渐冷,转身去了婆婆那里。
孔老夫人听了此事,气的就摔了手里的杯子,“她是越发的胆子大了,连娘家都要算一算,她不要脸,我们孔家还要脸呢。”
孔老夫人不知又想到了什么,正当小舒氏要劝时,她又道,“算了算了,她想争就由着她去,真能争来才是她的命好。”
争?
争什么?
小舒氏不明白,可婆婆又不欲多说样子,小舒氏只能将疑惑压了下去。
孔老夫人心中怎么想,也只有身边的两个嬷嬷明白,老太爷有意让大姑娘去二皇子府做侧妃,老夫人不同意,如今姑奶奶将两个女儿硬塞进来,此时怕是老夫人这边也是期盼着二皇子妃那边会中间谢家的两位姑娘吧,哪怕是其中的一位也行。
孔老夫人叹气,“你们会不会觉得我心狠,舍不得自己的孙女,看着外孙女去,可她们若是没有那个心思,今日什么理由找不到推辞掉?说到最后,还是她们心不正。”
“老夫人纵然心疼姑娘们,也得姑娘们值得心疼啊。”
“是啊,若是自己不自爱,老夫人再疼又有何用。”
黄嬷嬷和孔嬷嬷劝慰了一番,这事才算是过去。
而在鸡鸣寺里,程与雁看到一起来了四个人,也是微微一愣,不过她向来不将这些放在心上,程家显贵,这样的事情也不少见。
直接让人又备了桌椅茶点上来,谢文惠脸有些红,却将气怨到了谢元娘的身上,谢遗姝却很兴奋这样的宴会。
纵然参加过几场宴会,却是受杨家姐妹的约,哪里能和这样勋贵世家比得了。
程与雁邀请的人并不多,南荣县主,她则外带了杨家姐妹,还有白间兮与曹琴,加上谢元娘四人,也就这几个人。
不过寺庙里的客房并不大,几个人坐在里面有些显挤。
荣南蓉第一个坐不住了,她站起身来,“难得到山上来,便四处转转吧,程妹妹觉得如何?”
“我还要去上香,帮我母亲还愿,不如县主和几个先过去,我晚一会儿再去。”程与雁实在不喜欢这样的场合,今日若不是母亲做主,她定会在府里呆着。
宋南蓉被拒绝了,也不生气,“那好,我们先去。”
不过她走了几步,就看向谢元娘,“孔大姑娘要一起吗?”
直接点名,偏又问一遍,明显是不让人去。
谢元娘原也不想去,正好找机会拒绝了,“我也要上香,就不和县主们一起逛了。”
“也好。”宋南蓉得意的带着人走了。
砚姐犹豫,“我陪姐姐吧。”
“不用,你们去吧,一会儿我就去找你。”谢元娘也有自己的盘算,一个人正好。
谢文惠要留下来,她当然不是为了陪谢元娘,结果不等她说,宋南蓉似诚心不让人与谢元娘在一起,还停下来喊了谢文惠一句,谢文惠没有办法了,只能跟了上去。
“程姑娘,那我就先去了。”谢元娘客套的说了一句要走。
程与雁叫住她,“二姑娘等一等。”
谢元娘回头看她,程与雁却不说话,只是打量着她。
“程姑娘有事?”谢元娘又问。
程与雁道,“无事,二姑娘走吧。”
谢元娘却笑了,“都说程姑娘性子冷,我今日看了到觉得所言有假。既然如此,那我便先去了。”
程府出来的又如何?
一副高高在上,谢元娘原还真没想针对什么,大家面上过得去就行,不过对方一副打量货物的样子,着实让谢元娘恼了。
嫌弃她?
她还看不上二皇子呢。
程府现在看着风光,可等三皇子一登基,有他们受人冷遇的时候。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笑到最后才是赢家。
谢元娘大步的出了屋子,令梅才迎了上来,小声道,“姑娘,信已经送出去了。”
这算是件好事。
谢元娘出来后不敢乱走,还不知道哪里有人盯着,她想了想,便带着令梅往后山走,“圆寄大师可在山上?”
“奴婢问过小沙弥了,说是在的。”
谢元娘松了口气,那么去圆寄大师那里就是安全的。
一路走到后山,远远听到前面南蓉县主的声音,谢元娘拉着令梅躲到了中殿的后面,一直看着众人走过来又远去,这才出来继续往后山走。
“姑娘,我才看到谢二姑娘没有与大家一起,和杨家二姑娘一起走的。”令梅小声跟在身后,“她们也是往后山这边走。”
“那还真要注意一下。”谢元娘带着令梅虽然信步闲庭的走着,眼睛却注意着四下里的动静,左右没有看到令梅说的两人,这才往那座楼塔走去。
果然不等到跟前,小沙弥就出来了,说是圆寄大师有客,谢元娘看着小沙弥,小声问,“可是二皇子。”
小沙弥就是一愣,说了一句阿弥陀佛,“小僧不清楚。”
第379章:误会了
那一愣已经有答案了,哪里还用再问。
谢元娘也不想撞到二皇子,避还来不及呢,“我去那片竹林走走。”
也不等小沙弥拦着,就带着令梅钻了进去,不过并没有往深处去,“你去看看杨二她们在哪,若是看到了就竟可能往她们往这边引,最好让她们觉得你没有发现她们。”
谢元娘真担心令梅听不懂,好在她的担心并没有发生,令梅点头出去了。
谢元娘独自留在竹林里,怕自己迷路也不往往深处走,只有一个人,突然整个竹林似乎也安静下来,只能听到竹叶的沙沙声。
却也容易发现旁的事情。
比如竹林里似乎有人,还在盯着她。
谢元娘心中一凛,她怎么能犯这么大的错误?二皇子出行怎么可能没有侍卫或者暗卫,那么她过来怎么可能不惊动那些人。
她让令梅去叫人,如果二皇子不让人过来,那么就会有一万种办法不让人过来。
谢元娘觉得她是把自己关进了狼窝里。
随时都可能被吃掉。
她不动声色的仍旧像刚刚一样,似在好奇的打量着竹林,人也一步步往里面走。
她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若二皇子真以此坏她的名声,她就不信在竹林深处她咬死了不承认,谁能相信?
二皇子也不会当众指出来,如此一来大家都吃了哑巴亏,大不了她不嫁人了。
从重回来之后,她一直想着找人嫁了,如今走到今天的田地,她到释然了,有小舒氏这样的母亲,就是一辈子不嫁人,也不会逼她。
谢元娘一边想一边往里走,她步子看似没步,却比之前要快了些,鸡鸣寺的竹林很深,一直通向山的那边,如今天气冷了,山里的风又大,谢元娘紧了紧身上的斗篷。
她在想一会儿她要怎么走出去。
此时,她就已经分不清方向了。
活了两辈子,还这么窝囊,谢元娘一时之间又觉得无力,心情忽高忽低,只觉得悲伤。
顾远从楼塔里出来的时候,江义就迎了上来,小声的嘀咕了几句,顾远的目光就落到了竹林深处。
江义退后一步,“二姑娘误会楼塔里的是二皇子。”
顾远披着青褐色的斗篷,低头沉思,江义也不敢打扰,“二爷,要不要让人将二姑娘带出来,那边暗卫传来消息,二皇子的人也在找二姑娘。”
是不想做妾?还是二皇子前世就没落得好下场,她才会如此避之不及?
顾远真的很好奇。
“将人带回来。”顾远扬长而去。
江义授命,立马传了消息给暗卫。
半个时辰之后,谢元娘衣裙脏乱的被暗卫抗到了顾远的暖阁里,谢元娘还在暗卫的身上挣扎着,她的嘴被塞住了,暗卫怕惊动二皇子的人才如此做。
直到进来暖阁,看到榻上坐着的人后,谢元娘才安静了,她衣裙凌乱不说,发髻因为挣扎也都散了,嘴里还塞着东西,眸光含水的看着像。
顾远想到了他小时养的那些小狗。
可怜的又想让主人疼。
“二姑娘,失礼了。”江义上前,将谢元娘松绑。
得了自由,谢元娘将嘴里塞的东西扯了下来,“...顾大人。”
她以为是二皇子的人,万没有想到会是小叔叔。
惊吓到冰冷的身子,终于慢慢回温。
“吓到了?”
“他们有告诉我说是你,我没有相信。”谢元娘忙帮那些人解释。
顾远指了指软榻,“坐吧。”
谢元娘乖巧的走过去坐下,她不抬头,用手轻轻的弄着凌乱的头发,没有照镜子她也知道自己此时有多狼狈。
当着外人的面她不在乎,可是眼前的人是小叔叔。
“用这个吧。”
谢元娘听到声音,抬起头来,一眼就看到了方几上放着的东西。
一只白玉雕花的纹梳,上面的花正是风腊花。
知道这种花的也只有她和小叔叔。
这是小叔叔自己雕刻的?
谢元娘小心翼翼的将东西拿在手里,顾远就在对面看着,竟从这小丫头的动作中看到了珍重。
“.....我不会梳。”半响,谢元娘才出声。
她低着头,没敢看对方什么表情。
实在是丢脸。
活了两辈子,再想想谢文惠对她的嫉妒,还真是有理由,纵然是以那样的名声嫁入顾府的,可是在顾府里她仍旧过的很好,如今想想除了顾庭之宠妾灭妻外,还真没有刻薄她的地方。
“坐过来。”顾远声音听不出喜怒。
谢元娘却骇然的抬起头,“小叔叔要给我梳?”
“我是你祖父的学生,按理是你的长辈,你又叫我一声小叔叔。”顾远眸子含笑看着她,“还是你想这样出去?”
谢元娘耳根发烫,“可是我刚刚梳的是单侧发髻。”
女子的发髻一向很难,小叔叔会吗?
谢元娘得不到答复,只是被看着,沉默中她起身走过去,背对着榻上的人坐了下来。
世人常有将青丝比做情思,梳头的梳子也常做为定情信物,互许终身,白头偕老之意。
一头黑发散落下来,谢元娘不知为何就想到了这个。
时间一点点过去,暖阁里很安静,闻着淡淡的香味也让人昏昏欲睡,若不是记得身后还有小叔叔帮忙梳头载,谢元娘觉得就这么坐下去,她早就睡了。
江义从外面进来,他动作轻如猫,若不是谢元娘就对着门,还真发现不了他进来。
他低着头,掩饰下眼底的惊压。
“二爷,二皇子往后来山了。”有些暗语,也只有主仆二人知道才明白。
这是二皇子知道人在他这,还赶上前来?
做什么?
捉他与小丫头?
堂堂皇子,为了一个女子如此胸肌,顾远实在看不上,一个大儒的女儿,并不能决定什么。
顾远沉默,谢元娘却误会小叔叔为难,她欲起身,头皮一疼,这才又坐下来,“顾大人,我还是先走吧。”
总不能给小叔叔添麻烦,对方是皇子,若是他人谢元娘还真不在意。
“小白太医的事,是我疏忽了。”
顾远确实为这事在自责,早知道会这样,还不如让这丫头算计了。
第380章:承诺
谢元娘的身子一顿,明明该说二皇子,怎么突然说起二皇子,然后她明白了,难怪小叔叔会让人带她出竹林,带她来这里,是因为觉得破坏了她与小白太医的事,心生愧疚才帮她?
谢元娘不并没有高兴,反而心里沉沉的。
随即又笑了。
是啊。
上辈子才是她的小叔叔,今日她们只是陌生人,或者说是利益关系。
“你可想过嫁一个什么样的人?”顾远见她不说话,再次开口。
江义垂头站在一旁,眼里又是闪过惊呀。
谢元娘整理好心态,“人好就行。”
小叔叔是想帮她相看吗?
“你先回去,嫁人的事你不必再自己想办法。”顾远也算是给了一个承诺。
“好了。”
谢元娘愣了一下,才明白好了是何意,她站起身,回过身做了个万福,“今日多谢顾大人出手相助。”
顾远目光复杂的看着她,这小丫头有过前世,前世还是他的侄媳妇,想到刚刚他给侄媳妇梳头,顾远才升出一抹尴尬来。
“让江义送你下山,回府后只说崴了脚。”顾远拿起书,意思话题就此打住。
谢元娘又道了谢,跟着江义出去了,两人并没有从前面走,而是后山的一条小路,还有令梅那里,也不知道江义是怎么把人找到的。
到了山下,江义赶着马车,主仆二人坐在马车里,一路往城里面而去。
孔府里,小舒氏一听说女儿回来了,看了看时辰还觉得惊呀,忙迎了出去,谢元娘已经和令梅走到院子里了。
小舒氏见只有主仆二人回来,就更担心了,没有进屋子就先问起来,“可是出了事?”
“娘,回屋说。”谢元娘神色凛然,母亲不知道,她觉得也有必要告诉一下母亲了。
小舒氏点头,母女二人单独进了屋子,谢元娘坐下后直接问,“娘,你可知道祖父有意见我给二皇子做侧妃的事?”
“什么?”小舒氏惊呼,脑子里那些想不明白的事,突然之间就都明白了,“好个老不知羞的,整日里满口之呼者也,竟要卖我的女儿去求荣华富贵。”
“娘,你先冷静一下。”看来母亲确实不知道。
谢元娘为自己怀疑母亲而感到愧疚,小舒氏紧握住女儿的手,嘴似有千斤重,“......元娘,你是不是怀疑过母亲知道?”
谢元娘没抬头,却也点了点头。
小舒氏的心就拧着疼起来,她压下眼底的泪,“傻丫头,你纵然不在我身边养大,可这些年来娘没有一刻不惦记你。”
“娘,是我错了。”她知道她是怎么回孔府的,现在想想真是心眼小,竟然这样去质疑母亲。
“娘不怪你,要怪只怪那些将咱们母女分开的人。”小舒氏想到这些年来受的委屈,再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你放心,就是拼了这条命,娘也不会成全了他们。”
“早知这样,娘要先把你定给小白太医,而不是砚姐。”小舒氏想到这些,越发的后悔。
她后悔对不起女儿,等遇到好事时,又先可着砚姐,却忘记先弥补一直不在身边多年的女儿。
她为何要活的理智,而不是自私一点先可着元娘来?
“娘,我今天和你说,就是可以不让你担心了。”谢元良好扯出抹笑,“我在山上遇到顾大人,顾大人说他会安排。”
小舒氏微愣,谢元娘就将她当初是怎么巧合之下帮了顾大人,最后又让顾大人说欠下她人情的。
“真的?”小舒氏大喜过望,“二皇子没有人敢得罪,顾大人既然有办法,一定有办法,而且也不会委屈了你。”
不然只要有一点风声放出去,那么谁敢和二皇子争?
小舒氏都想到了女儿没有人敢求娶的场面。
“所以说你不用担心了。”谢元娘掏了帕子出来,“娘,擦擦泪吧。”
小舒氏连连点头地,却仍忍不住泪往外涌。
“夫人,老夫人那边让人来说让夫人过去一趟。”外面的丫头回话。
小舒氏听了就恼道,“告诉送信的人,只说我身子不舒服,先不能过去了。”
小舒氏这是牵怒了。
纵然婆婆那边一直让她抓紧给两个女儿相看,可是当让她做出决定把小白太医说给谁家时,婆婆也没有提醒她,明知道二皇子是冲着元娘去的,还看着她往火坑里跳。
谢元娘没有劝,孔家做出来的事恶心人,父母也有她们的想法。
孔老夫人那边是知道元娘回来了,心知是出事了,又听说母女二人在屋里说话,心里担心不知是何事,这才让人叫小舒氏过来一下,哪知道得来这个话。
孔老夫人闭上眼睛,现在看来小舒氏是知道二皇子的事情了。
鸡鸣寺那边的山上,宋南蓉带着一群贵女也遇到了二皇子,上前见礼之后,宋南蓉身份不同,自然可以和二皇子叙旧。
从二皇子那里听说顾大人也在山上后,宋南蓉的眼睛亮了,等二皇子一走,就张罗着众人去后山看竹子。
程与雁已经与众人汇合,听到宋南蓉的提议,眉头蹙了一下,“我有些累,便在客房里等大家吧。”
宋南蓉虽然没有说出来,可众人也看出她意在顾大人。
宋南蓉却不想自己一个人出头,“既然程妹妹累,就先去客房等着我们,咱们现在就过去吧,听说那边山里的竹叶还绿着,咱们去看看便回来。”
这也不好给旁人借口不去了。
不过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样正成全了心中的想法。
白间兮望向后山,那个嫡仙一样的男子,只见了一面,就再也让人忘记不了。
谢文惠紧拧着手里的帕子,那个一连羞辱她两次的男人,却终是让人忘记了了。
一行人去了,程与雁才问身边的大丫头,“姑姑那边到底是怎么安排的?如今也不见谢元娘,难道事成了?”
刚刚她还特意打量了一番姑父,也看不出什么来。
小丫头摇头。
程与雁笑了,“我也是急了,你怎么可能知道。”
既即想到温柔以待的姑夫,程与雁又是一阵的心烦,转身往客房去。
第381章:无功
宋南蓉一行人在后山转了一个多时辰,其他几人已经累的走不动了,她也气喘吁吁的停下来,望着那楼塔,明知道人在里面却不能进去。
想到自顾府的宴会之后,便也一直等着顾府传消息出来,可是没有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她明白为这是怎么回事。
她不甘心,她是郡王府的县主,只能她才能配上顾远。
可顾远没有看中她。
宋南蓉想找机会问一下,亲自问问她就可以死心了。
“你们先回去吧,我还想一个人在这边转转。”宁南蓉突然开口道。
众人微愣,不过她们也确实走不动了,就让南蓉县主自己去闹腾吧。
众人走了,谢遗姝走在最后,谢文惠回头看了之后,放慢了脚步,一直等到与谢遗姝并齐了,才小声道,“今日你跟紧我。”
她总觉得事情不对,谢元娘去哪了,又没有看到,眼下南蓉县主又看着要做旁的事,姑娘的名声总是最重要的。
谢文惠也看出来了,谢遗姝也是个能闯祸的。
“好。”谢遗姝笑了笑,并没有问旁的。
谢文惠到是满意她这么听话,姐妹二人往前走,看到单独的砚姐与白姑娘在一起,谢文惠轻轻叫了一声,砚姐这才停下来,白间兮看了先走了。
“一看没有看到元娘,不知道会不会出什么事。”谢文惠佯装担心道。
“姐姐让人送了信给我,她先回去了。”
“先回去了?可是出了什么事?”谢遗姝一脸的好奇。
砚姐看她一眼,摇摇头,“这个不知道,姐姐只让身边的丫头给我送了一个信。”
却是原来江义让人找到令梅,又让令梅去送的信,事情做的很细质。
谢文惠先笑道,“只要人没事就好。”
砚姐没有接话。
她性子冷,谢文惠觉得她要真笑了或者说点旁的,才会被吓到呢。
谢遗姝的眸子却在转,“今日真巧,又遇到二皇子,之前在孔府也遇到过。”
砚姐不作声,默默的走着。
谢文惠握着帕子的手却是一紧,谢遗姝看到了,她欢快的挑挑眉,心里忍不住的兴奋,还真是与那些小说很像啊。
难不成是二皇子要选侧妃?
她可是听说二皇子成亲多年,一直没有子嗣,做为皇家的皇子,能挺到这些年不纳侧妃已经是难得了。
众人心思各异的回到了程与雁那边,不多时宋南蓉也失望而归,她看起来心情很不好,一进来就仿佛身子周围带着火。
没有人会傻傻的凑过去,程与雁见人都回来了,又说天色不早,一行人这才下了山。
砚姐是将谢家姐妹先送回谢家,然后才自行回家。
孔府里,和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
砚姐先去了孔老夫人那里回话,孔老夫人笑着问她白家姑娘怎么样,与她可亲近。
砚姐一一回答了,孔老夫人从话里话外听得出来白家是喜欢砚姐的,也就放心了,这才让她去小舒氏那里。
小舒氏正躺在床上,砚姐看到之后吓了一跳,“母亲可是偏头疼又犯了?”
小舒氏不忍让女儿担心,可是看到女儿,就忍不住想到小白太医,她闭上眼睛,“我没事,你在外面也一天了,快去休息吧。”
女儿没有错,错的都是她。
砚姐看出母亲不想与她多说,知趣的又叮嘱几句,这才走了,砚姐头一次失落。
“姑娘,你总算是回来了。”常嬷嬷迎了上来,“大姑娘先回来的,不知道和夫人在房里说了什么,然后夫人就病了。”
常嬷嬷说话时一脸的嫌弃,“大姑娘回来之后,府里的事就不断。”
砚姐的眉头一拧,“婆婆。”
常嬷嬷立马认错,“奴婢也是一时情急。”
砚姐略有不快,“纵是如此,这样的话也不可乱说。”
常嬷嬷不敢再辩解,“夫人那里可说了什么?”
“母亲想要休息。”
常嬷嬷一脸的心疼,“姑娘莫多想,夫人也定是被气到了。”
所以才牵怒到姑娘身上。
砚姐听出常嬷嬷的意思了,她这次没有说话。
当天晚上,孔父回到府里之后,就被孔大儒叫去了,不知道在书房里说了叙,孔父被罚跪了院子。
孔老夫人听了闭上眼睛,“我就知道早晚会闹成这样。”
孔为是接到了妻子送的信,看到了里面的内容,一回来后就去了前院书房,哪怕父亲不叫他,他也会去。
结果看到父亲还在训斥他没有把女儿教育好,到了外面乱走,若不是顾府的人发现,还不知道出什么事。
贼喊捉贼。
这人还是自己的父亲。
孔为为人正直,也没有饶弯子,直接就问,“父亲可是要送元娘去给二皇子做妾。”
孔大儒不说话了,直接让人去外面罚着了。
最后还是孔老夫人过来了,孔为这才回了院子。
小舒氏急的团团转,看到人回来了迎过去扶过人,“怎么还跪着了?”
“他也想和我争辩,他自己说不出口,能怎么办?只能让我跪着。”孔为不以为意,“没事,母亲去了,我又是做曾祖父的人,父亲总不能不给我留脸面。”
小舒氏又是心疼又是笑了,“在信里告诉你别冲动,现在遭罪了吧?”
“我总不能让他就这么不声不响的算计咱们元娘。”孔为说的极为认真,“哪怕是父亲也不行。”
总说为孔府的名声,可是最后呢?
做的这些事情,没有一件能让孔为看得下去的。
丈夫能做到这样,小舒氏已经知足了,“元娘那边,这几天就会相看人家。”
“不急,女儿回来了,我这个做父亲的若是护不住她,将来还怎么担当起孔府,怎么护得住孔府?这些年元娘在外面,如今终于回府了,也让她在咱们身边多呆几年。”孔为并不将这事放在心上,大不了再回江宁县去。
小舒氏笑了,什么也没有说,丈夫已经做到这一步,她是做妻子的也要为他分忧。
此时孔大儒也是一肚子的苦水,他能倾诉的也只有孔老夫人一人,“我这样做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孔府?孔家的名声大,我如今又入朝为官,三皇子已成年,朝中有多少人在请皇上立太子?眼下为了能保住孔家,也只能如此做。将来不管哪一个坐上了那个位置,与我们家都不会太僵。”
第382章:自我良好
孔老夫人一口气了一脸的嫌弃,“用孔家的女子换来的荣耀,你也不亏心。”
“我说了,不是为了荣耀,是为了保全孔家。二皇子如今四处拉人站队,我却是三皇子...”
“不早了,睡吧。”孔老夫人不愿多听他说这些,说来说去就是那几句话。
无非是他没有错,他委屈。
他委屈,那元娘委不委屈?
所以说人啊就是这样,只顾着自己的感受,再自负点又认识不到自己的错,那就更无药可救。
不过孔老夫人也没有拦着他,她是了解的,这个人虽然自负又自傲,不过却不会犯大错。
至于说要送家里的女子去做侧妃,孔老夫人面上应着,私下还不是该给孙女们找亲事,哪里去顺从他了。
孔大儒在老妻这里也闹了个没脸,也知道老妻是看不起他,可他觉得自己没有错,将来他们一定会明白他的用意。
顾远那边将金陵城中的合适男子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发现也没有合适的,门弟低的他觉得配不上,门弟高的又人品不行。
江义看二爷将他记下来的名单划的差不多也没剩下人了,“二爷,这里面没有相中的,那就真没有了,若是府上的大公子在或许还可以。”
庭之?
顾远直接就否掉。
之前听到的话,小丫头前世也是嫁给庭之,按理说若是相爱夫妻,重生回来,自是还要在一起,不过小丫头明显着庭之,加之顾远想起之前谢家在二房那里设计庭之的事情,看来是小丫头有意避开了。
或者说,前世两人的亲事就是那样算计成的。
不过以他对庭之的了解,若是他不愿意,算计了也不会娶对方,可他既然娶了,说明他还是中意的,可婚后却过的不好,除非是有什么变故。
先不管这些,小丫头既然躲着,那就是不愿意,他总不能再让小丫头做不愿意的事。
江义见二爷不语,想了想,“那....小爵爷?那边来送信,说小爵爷也变了很多,将来也不失为一员大将,品行虽然胡闹了些,人却心善。”
不得不说,江义也为二姑娘嫁人头疼。
金陵城里相当的不年岁小,就是都定了亲,现在沦到二姑娘了,找到一些,以二爷的眼光,根本是一个都不会看得上。
顾远放下名单,手指敲着桌面。
江义抓头,“要我说,二爷最合适。”
一道厉光射了过来,江义低头老实了。
这给二姑娘挑人选,已经选了两个多时辰了,如今夜深了,二爷还没有找到合适的。
再说他觉得说的也没有错,二爷不就是最好的吗?
想了想,江义也不管了,大胆道,“二爷,您也不能一直一个人,这些年属下看着,能让二爷挂念又上心的,也就二姑娘一个,二爷又担心二姑娘嫁的不好,二姑娘又不在乎嫁什么人,二爷娶了二姑娘不是正好?”
“出去领十杖,再有下次不必呆在我身边。”顾远清冷的看他一眼。
江义就彻底老实了。
不多时院子里就传来杖罚的声音。
江义随后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
顾远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刘将军平反的证据董大人那边可有松口?”
“私下里在大牢里找过董大人,董大人说让二爷照顾其女儿任董氏。”江义没敢应下。
“答应他。”顾远一脸的阴冷,既真为子女着想,又何必做那样害人的事?
江义退下去前,又往桌子上扫了一眼,也不知道二爷到底给二姑娘选了哪一个。
顾远确实没有选江义例出来的这些名单,而是心中有了一个人选,此人正是刘将军的儿子,刘将军出事之后,便一直也寻不到人。
圣上那边让将人找到,不过也只是说了一次,便再没有说,他心知圣上也对刘将军案有疑惑,不然也不会让他暗下去查,甚至对逃在外的刘将军儿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顾远已经掌柜了一些刘将军被冤枉的证据,眼下只要董大人再交代一些出来,足可以为刘将军平反。
刘家无罪,小丫头嫁过去,那么也就无所谓了。
当天晚上,顾远去了后院,江义敲了敲院门,小门就被从里面打开,一少年站在门的里面。
“顾大人。”刘宣恭敬的见礼。
顾远大步走进去,江义顺手将门带人,三人这才往屋子里走。
屋子里只有一盏青油小灯。
顾远坐下,“你父亲不日就能翻案,你也不必再呆在这里。”
刘宣进来后就没有坐下,仍旧恭敬的站着,“父亲能沉冤昭雪,刘家上下能平安,皆是大人所救,日后刘宣的命就是大人的。”
刘宣与其父亲一样,虽也读书,却更喜欢从武,九岁就在马上跟着一起出战,如今十七岁已是个顶顶的少年,身上也带着英气。
顾远越看越瞒意,“你可有定亲?”
嘎?
刘宣猛的抬起头。
江义的嘴角也抽了抽。
难怪二爷今晚要过来,竟是给二姑娘看中了小刘将军。
刘宣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不曾。父亲说我性子不定,怕我伤了人家姑娘的心,便一直也不曾给我定亲。”
“刘府经历此事,我看你沉稳了许多,也是时候说亲了。”顾远在朝中与人勾心斗脚,杀过的人也无数,平生却是第一次做媒,竟也有些不好意思,“我这边到有一个合适的姑娘,性情与你也会合得来。”
江义的嘴角抽了抽,心想说不下去了吧?
就是他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刘家还没有平反,二爷先给说上媒了,这么不着调的事,也不是二爷做的事啊。
刘宣立马道,“顾大人说的姑娘,想来一定差不了。只是婚姻大事,刘宣却要等父亲做主,此时刘家现在还在难中,万一....总不能耽误了那姑娘。”
性情善良。
顾远觉得没有看错人,“不错,男儿正当如此,那此事便等你父亲出来后,我与他商谈。”
从开始的张不开嘴,到此时一派淡然,顾远的心态很忆就转变过来。
第383章:等来
次日,顾远就让江义去顾府送了信,信是偷偷放到梳妆台上的,谢元娘从母亲的院子回来,醉冬交给她的。
上面只写了:等。
这一个字。
谢元娘笑了,脸又有些热。
想到她那日回来后照着镜子看到的发髻,忍不住又笑了,小叔叔竟然真的能梳得一模一样,可见她想的没有错,世上没有难倒小叔叔的事。
次日,顾远让江义去谢江沅那里取走了吕二当初留下来的画,这事除了一直暗下盯着谢府里动静的谢文惠,还有谢江沅本人,并没有人知晓。
二日后,朝中传了大消息出来,刘将军平反,事情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原是户部贪了军响银子,以至刘将军那里没有粮草而战败,户部怕担责任,而诬陷刘将军与蛮族勾结故意战败,之前出事的兵部侍郎苏大人曾是刘将军的副将,与户部的董大人勾结,两人的信被刘将军发现后来藏到了他所作的画里,那副画正是吕二给谢元娘的那画《独钓寒江雪》。
刘将军平反,圣上又念其受了委屈,而封为镇国将军,又在金陵赐了宅子。
这事在金陵引起一片哗然,谁能想到刘家还有平反的一天。
谢府里,谢文惠整个人都傻了,听到父亲回来之后,直接冲到了书房,“刘将军平反的证据是不是在父亲给出去的那副画里?”
谢江沅皱着眉头,“你一个闺中女子问这些做什么?”
“父亲。”
“是。”谢江沅看着女儿,“惠姐,你不小了。”
想到这阵子母亲那边挑选的人,谢江沅有些不满意,嫁的远了些,如今看来或许嫁的远点也不错。
“那是父亲的功劳,为何没有褒奖父亲?顾大人没有感谢父亲吗?”谢文惠想着她重生回来后就一直盯着这些,如今到是好,父亲就便宜的把东西给了出去。
“画是元娘捡到的,真若有论功行赏,那也是元娘的。”谢江沅有些失望,“惠姐,你不许再胡闹,还有顾大人不是你能想的人。”
“若是父亲再往上提一提,便是我能想的人。”谢文惠委屈,转身跑开了。
女儿嫌弃做父亲的无能。
谢江沅无力的坐到椅子里,或许正是这样,才让惠姐这么努力又做这么多。
心里对女儿的怨气少了些,谢江沅愧疚起来。
谢文惠哭了一场,总算是平静下来了,重生回来,注意是要与顾远无缘,就和上辈子一样。
可上辈子她起码能看到顾远,还能和他生活在一个府里,哪怕看不到人,离的却也是最近的。
今生谢元娘没有嫁入顾府,又认回了孔家,与顾家也没有了关系,她连和顾远住在一个府里的机会都没有了。
两世了,似乎只有靠着谢元娘,她才能活的更好一些。
疯了,一定是疯了,才会这样想。
谢文惠用力的抓着自己的头发,凭什么谢元娘就比她过的好?她偏不信。
“姑娘。”宝枝几个看着担心的上前劝着。
谢文惠猛的回过头,“言心,你去盯着,只要谢元娘外出就告诉我,还有她平日里要做什么。”
言心不敢多问,应了下来。
宝枝心下却忍不住的担心,明明二姑娘已经走了,为何她们主子仍旧是一直盯着不放?
谢文惠下了狠心,要是只有与谢元娘在一起她才能幸福,那么她就抢走谢元娘的一切。
刘家平反又被赐宅子之后,一大家子回来了,不日就给几家以前关系好的人送了贴子,其他的人并没有联系。
其中谢家和孔家都收到了贴子,包括顾家。
孔氏心情有些复杂,当初因为刘家,丈夫被贬了职,如今刘家平反了,然后又封为镇国将军,一跃成了金陵城里的新贵,可再看看谢府,仍旧是原来的样子。
纵然心里不顺,孔氏仍旧准备了一番,看着两个打扮没有什么出彩地方的女儿,孔氏心下又暗恨,往年谢元娘在府上还可以收到娘家送来的东西,如今谢元娘走了,娘家又搬到了金陵,从今以后是不会再有东西了。
一大早,镇国将军府的大门就敞开了,来往的几家已经到了。
其中有白夫人带着白间兮,刘大人在大牢中的时候,身体受了鞭刑伤口溃烂,是白太医不畏惧被圣上怪罪而到牢中脉治。
正所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刘将军自然视白太医为恩人,却深不知白太医也是受了顾远的命令才去的。
令外来的便是马首辅府的马夫人及马映辅,当时刘将军出事,马首辅一直为其辩解,也算是忠臣一个。
然后就是金陵的曹大家中的曹夫人及曹琴,这也是曾在刘将军出事而敢正言的。
然后便是谢府与孔府。
谢江沅就不用说了,而刘将军也算是孔大儒的门生,此时自然是要送贴。
最后是顾府,顾远是刘家的恩人,此次来的是顾夫人及其侄女江篱。
各家夫人都坐在花厅里,刘夫人招待着,而姑娘们就凑到了刘家姑娘的院子里去。
刘将军有一子一女,女儿刘丽清今年十五岁,因刘将出事,被下了大牢,如今才放出来没有几天,人看着面黄肌瘦的,也没有了以前的娇娇之态。
要说刘将军虽是武夫,却极看着女儿的教养,打小就想让女儿像所有的大家闺秀一样,女儿确实养成了娇娇女,娇弱的风吹了脸都会哭一场。
刘家经历了一次大难,也算是拨掉了一层的皮。
至于儿子刘宣,从小就带着上战场,也是有名的小将,如今刘府平反,就是他拿了证据去击鼓鸣冤,至于他私逃的罪名,因为刘家平反而不被追究。
刘丽清整个人看着都恹恹的,她不明白为什么不养养府中再宴客,偏让她这副样子见人,等看到各家姑娘的靓丽,她心情就更不好了。
几个姑娘凑到她的暖阁里,她不说话,也没有人说话,安静的就差连呼吸都能听到了。
“白姐姐,咱们出去走走吧,这屋子里觉得有些闷。”曹琴站起身来问白间兮。
第384章:刘府
白间兮看不受待见,自然也不愿呆,她转身又问马映霜,“马妹妹要不要一起出去走走?”
马映霜说了声好,又问谢元娘,“姐姐要不要出去?”
“一起吧。”谢元娘没等应下,谢遗姝已经开了口,然后谢文惠也站了起来。
如此一来,除了刘丽清这个主人,所有人都出去了。
刘丽清沉着脸,看着人都出去了,自己哭上了,“她们这是看不起我呢。”
走在院子里的众人:....、
实在是她们刚出来,刘丽清又没有压着声音,她们想听不到都不可能。
“今日天气还真暖和。”曹琴故意引开话题。
心里却越发不待见刘丽清,哪有主人这样待客的。
“看样子要下雪了。”白间兮也不提刚刚的事。
“去年金陵这边的雪下的就早。”谢遗姝见众人都看过来,笑了笑,“是我姐姐和我说的。”
谢文惠心里暗话谢遗姝话多,面上却还要笑道,“是啊,去年的雪早。”
“咦,那是顾夫人的侄女江篱姑娘吧。”白间兮突然指着前面。
只见江篱在丫头的带领下刚进来,两边人往一起赶,互相见礼,江篱笑道,“各位妹妹这是要去哪?”
眼睛却扫了一圈,发现并没有刘家的姑娘,心下惊呀。
江篱并不认识刘家的姑娘,不过眼前的都是熟悉的,那么也就是说刘家姑娘不在这里。
“我们正要出去走走,**姐要不要一起去?”白间兮笑道。
似乎白间兮很喜欢江篱。
江篱不是个失礼的人,“不如几位妹妹先去,我先去刘姑娘那里坐坐。”
人来了,总要过去打个招呼。
“那好,我便在门外等**姐。”白间兮笑着眨眨眼睛。
江篱也笑了,和众人点点头,这才往里走。
白间兮要等,谢元娘却不想站在这里,她偷问马映霜,“妹妹要不要先去那边等?”
她指了指不远处。
“去那边吧。”马映霜觉得在这边等着也不好。
谢元娘见砚姐和曹琴在说话,便也没有叫她,和马映霜往前走,谢文惠眸子转了转跟了上来。
“马姐姐很少出府。”谢文惠笑着搭话。
未来的皇后,谢元娘还真是会算计,现在就巴结上了。
“是啊,府中事多。”马映霜和谢文惠不熟悉,只是客套的笑了笑。
谢文惠的眸子转了转,“今年的天冷的快,看样子要下大雪了,只希望不要太冷,不然是灾年,粮食也要涨价。”
“妹妹是心中存大事的人。”马映霜笑了笑。
谢元娘挑眉,前世她嫁进顾府,雪大是知道的,不过却不知道粮食涨价的事,此时谢文惠提醒马映霜,想卖个好,难不成前世真的有大灾,甚至粮价又很高?
不过看马映霜的样子,似乎并没有领谢文惠的情,谢元娘挑衅的扫了她一眼,正与谢文惠的眸子对上,谢文惠就瞪了过来。
谢元娘笑着扭开头。
她就是不看谢文惠,让她白瞪,气死她。
两人之间的小举动也没有瞒着身边的人,马映霜将这一幕看到眼里,唇角勾了勾。
只觉得姐妹之间到是有趣。
刘丽清被身边的丫头劝了,心情才平静下来,也知道冷落了客人,母亲那里也交代不过去,这时听到说顾府的江姑娘来了,立马让人快进来。
刘丽清想把刚刚的事情挽回来,只能给自己找借口,“我家遭了这一难,我又是刚刚从大牢里出来,精神总是不济,到是冷落了各位姐姐,怕是姐姐们都恼了我。”
说着,就又抹起泪来。
江篱劝道,“妹妹可不许多想,大家是知道妹妹心里不舒服,这才找了借口离开,哪里会是恼了妹妹,若是妹妹不信,与我一同出去问问便是了。”
“这怎么好问,我也没有脸见各位姐姐。”
江篱笑着握过她的手,“说起来今日能来府上的,那也是与府上关系不浅,又怎么会笑话妹妹,妹妹便与我一同去吧。”
有了台阶,刘丽清也松了口气,反而越发觉得这个江篱人不错,又亲近又温柔。
不多时两人就与众人汇合,刘丽清也一改之前的冷淡,先给众人赔不是,大家也不会去揭人短,自然是又笑笑呵呵的凑到了一起。
天气有些冷,外面也没有什么转的,一行人就去了刘老夫人的院子,刘老夫人是农妇出身,如今从大牢里出来,身子板也硬朗,说起话来嗓门也大,看着就是个性子好的。
“哟,你们这一群小丫头走过来,我老婆子还以为看到花了呢,快都进来,别冷到了。”刘老夫人笑着对人招手。
众人上前来见礼,刘老夫人认了一遍人,还特意多打量了谢元娘一眼,这可不是无心之举,在场的人立马就上心了。
谢元娘心也咯噔一下,她脑子一亮,似乎明白了什么。
小叔叔让她等,难不成给她相看的是小刘将军?
可是小刘将军前世娶的是曹琴啊。
谢元娘的脑子有些转不过弯了,到不是她要让着曹琴,而是她发现她盘算的几个,最后都没有成,还是按着前世的轨迹走了。
当然,小白太医与砚姐是个例外。
刘老夫人笑着看着一屋里的人,眼里闪过抹落寞,如今刘将是平反了,可是大起大落之后,经过的那些却不是可以忘记的。
“你们这些小丫头平日里都做些什么?”刘老夫人想到今日宴客的目地,眼里终是有了笑意。
“做女红。”
“看看书。”
有说下棋的。
刘老夫人又问谢元娘,“元娘喜欢做什么?”
“我女红不太好,平时只看看书。”
刘老夫人连连说好,“女孩子多看书好,我就喜欢爱看书的女孩子,谁让我是个农妇出身呢。”
“老夫人这话就不对了,我却觉得做农妇没有什么不好,没有农民种粮食,咱们吃什么?”这种突然冒出一句不同寻常话的人,除了谢遗姝哪里还有旁人。
刘老夫人多看了她一眼,“噢,听你这小丫头到像是很懂农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