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方寸手札TXT下载方寸手札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方寸手札全文阅读

作者:如井中天     方寸手札txt下载     方寸手札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舍得

    上周在淘宝上买回来的电池,由于最近都在忙,一直没有更换。今天总算准时下班了一回,晚饭过后打开快递,开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模式。

    拧下一颗颗螺丝,按照顺序排好,不过在拆开屏幕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面对相对简单的结构我却找不到打开的方法,最后只好从夹层中间取出电池,然而不知道哪个环节出现错误,新买的电池接上之后并没有显示……

    这一次的更换行动宣告失败,还好家里有一部备用的手机,虽然屏幕有些破裂,但也不过分影响使用。正好想换手机有些日子了,只是一直都找不到借口,这次的结局对我来说,有点失落,却不算悲伤,甚至有些窃喜。

    对于手里掌握的东西,常常不舍得放弃。就像目前在踩的自行车,其实已经有点不喜欢了,只不过换一辆新的,又下不了决心。

    金钱是一个因素,心理也是一个因素。

    如果自行车一两块钱就可以买到满意的,我想我早就下手了,而不是纠结到现在。我不认为喜新厌旧是种病态,追求美好事物本就是人的天性,只是让我直接放下,实在觉得非常浪费。

    偶尔也会希望有人把我的自行车偷了,那么我就不用再去考虑,因为失去之后已经没有选择。有些时候,没有选择,便是最好的选择。

    车到山前有路,船到桥头会直,走到绝境,才能逢生。

周末

    难得有一次早上九点之前下班,约了几个高中的同学喝早茶,九点半的时间因为下雨堵车变成十点半,不过窗外的雨水成珠串下来,看在眼里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二零一九年的第一顿早茶,给我的感觉还是十分不错,久未见面的同学有说有笑,聊聊过去现在和未来。虽然大家都没有什么惊人之语,但平平淡淡本就是生活的真谛。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一起坐坐也非常幸福。

    有人说,小富即安的心态不适合干大事,可我没有太过远大的理想,自然也不用为此而感到烦恼。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同学同事亲人朋友也是。现阶段,我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或者说我被工作扯到第一位。这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也许还有其他的选择,但以我的有限的思维,想不到更好的方式。

    在同学S的提议下,后来看了电影《沉默的证人》。最初以为是悬疑推理片,后来发现是动作打斗片,稍微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由此可见,拥有一个好名字,真的非常重要。

    张家辉的表现一如既往的精彩,而且法医的角色对我更具亲和力,斗智斗勇之中表现出来的冷静,让我佩服万分!易地而处,我绝对没有那份能耐。

    另外,还看到了很久没有露面的任贤齐,对他最深的印象还是当年的《神雕侠侣》,杨过始终是我喜欢的主角,可能是爱屋及乌的情感转移吧。

事功

    最近几天经常下雨,今天也不例外。灰蒙蒙的天空,看起来有些阴沉,不过这样的天气,过来医院的人一般都不多,又到值班的我多少有点开心。

    《梅奥的本质》这本书放在书架里很久了,一直都没有打开阅读过,昨天和同学S聊起有关管理的问题,才又想起。临睡之前看了序言的部分,对于其中的内容表示十分赞同。

    人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各有利弊,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前者更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不过实际的行动当中,也不能完全忽略后者的存在,因为同样拥有独特的魅力。

    大学时代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X医生》,其中有个院长心怀理想,精心挑选人手打造团队,为疾病的诊治和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然而,当果实成熟的时候,有一群人利用规则,将他赶出管理层。那一刻,院长的身影,说不出的孤独和悲凉。

    据说有种分类的方法,简单将人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做事的人,二是会说话的人,三是会做事又会说话的人,四是不会做事也不会说话的人。我自认属于第一种,欣赏第三种,至于第二和第四,做不来更不想做。

    事半功倍自然人人喜欢,但是真正做到并不容易;事倍功半劳心劳力不讨好,我是很不情愿的,尽管常常在做这样的事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觉得合情合理,不会好得过分,却也不会坏到崩溃。

风度

    提前下班去参加了附院的医师节晚餐,尽管还没有成功辞职,最后的结果还未可知,但得到邀请的我,不想放过这个见面的机会。而单从这一点来看,主任G的行事已经尽显风度!

    依然很想过去新的单位,不是说目前的工作不好,只是平台不一样,接触的东西也不同。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能够去更好的地方发展,我也想努力一下,看看自己可以走到哪一步,不希望余生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

    只是院长不肯松口之前,所有的手续都不可能办理,撕破脸的方式也许能够成功离开,可是大家都不是三两岁的孩子,我也不想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今天是递交辞职信的第二十天,据说根据《劳动法》,拥有三十天自动生效的权利。只是事在人为,万一院长最终还是不肯放手,说不定还会一怒之下搞出什么名堂,即使是法律也不能提供很好的保护。到时候两边都不能着力的我,说不定还会落得两手空空的结局。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特别羡慕一线城市的人们。制度相对完善的环境下,只要按照程序来办理就行。人情世故不是不存在,只是对我这样的小人物,影响毕竟会小很多。

    有人说,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现在,我已经决定离开,也在努力去争取,希望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能够攒到足够的砝码,成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荒谬

    前几天有个住院的孩子,据说是早上家属起床的时候,发现孩子口鼻都有血,才急急忙忙抱到医院来。

    在急诊时已经没有心跳呼吸,经过一番窒息复苏的操作,心跳有所恢复,但是呼吸一直都没有,入院之后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孩子的情况越来越差,最后家属无奈选择了放弃。

    对于这样的结局,我们有所预料,不觉得意外。

    死亡讨论的时候,我提出家属心情的问题,认为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一定很痛苦,有必要给予一些安慰。结果同事G告诉我,这种想法太过天真!

    家属自始至终都不认为是他们的过错,早就在计划着要去上告出生的医院,因为出事的前一天,孩子刚在那里打过预防针。

    那一刻,我的脑海里只剩下“荒谬”两个字,嘴角甚至忍不住扯出一道弧线。这样的家属,真是可笑至极!!!

    面对磨难,下意识地归咎于别人,把内心的痛苦进行转移,我可以理解,也在某种程度上表示支持。可是像这样明摆着的事实,还要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把一切的过错推在别人身上,还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所谓的权利,真的不知廉耻为何物了啊!

    医患矛盾,有人认为是金钱在作祟,在我看来,其实是人与人之间基本信任的缺失。互相提防的过程中,自然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收费项目,必要或者不必要,已经不单纯是检查与治疗可以决定的了。

素履

    我们做不到互相推诿的事情,有人能做到,也是一种本事,我始终表示佩服,虽然不会赞成。要是有一天真像他们那样,岂不是同样成为自己鄙视的对象?

    作为后辈,我会对她保持一定的尊重。当然,退让不会没有止境。毕竟相同的身份,她也没有凌驾我之上的理由。

    比如有天中午,有个孩子来住院,因为临近下班,我看还有点时间,就先做了检查并开好药,然后把情况告诉接班的同事,让他把记录写一下。可他表示不是很清楚孩子的情况,让我下午上班再来把记录写上。我说,“孩子过来的时候,本就属于下一班的工作,只是顺手帮帮忙,如果记录不写的话,我会删掉医嘱,你自己去重新检查一遍,再开药写记录吧!”

    还有一次,有两份工作要完成,和我一起上班的同事说心情不好不想做。类似的情况之前也有发生,我帮了,但那天我不想继续。便说,“你心情不好,不是我的问题。工作就在那里,你不动手的话,我会自己挑一份来做,剩下那份我不管。万一出事,不是我的责任。”

    我觉得事情都是人做的,做事之前得先做人。

    不想接受一些不喜欢的情况,可以先给对方一次机会,帮忙之后再表达自己的意愿,得到的效果应该会好点。因为已经帮过,只是不想再帮,而不是一开始就心存不满。即使说出来,也有理有据,不会给别人留下话柄。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白自己的内心。知道想要什么,就会知道怎么去做。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困难挫折,不过是垫脚石。

根本

    没有下雨,也没有太阳,这样的天气挺好,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突然发现,秋天快要来了,心情倍感舒爽。

    下午在家,看了2016版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阅读进度慢得像一只在地上爬行的蜗牛。对于里面的知识要点大概理解,只是实际的工作当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我至今还没有明确诊断过一例哮喘。

    前段时间遇到一个九岁大的孩子,根据他的症状体征,以及家属提供的病史,还有过敏史和家族史,倒是可以进行临床诊断。可是直到最后出院,也没有完善相关的检查,不能给出客观准确的数据。这和家属的不配合有关,而更关键是,我们根本不够重视。

    接到同学Y的微信,询问我辞职的情况。还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又不想继续对领导表示鄙视,于是淡淡地回了一句,“还不知道,继续看看”。话题转到其他方面,却也维持不了多久。

    习惯了见面聊天的方式,无论微信还是QQ,我基本上都当做留言来看。这一点已经被部分同事和同学吐槽过几回,不过很多时候很多信息没有什么内容,实在提不起即时回复的兴趣,依然保持着有空再回的操作模式。

    有想过做出改变,只是观念还没有更新,偶尔看到信息提示,仍旧会选择性忽略。还好遇到真正重要的事情,可以通过电话来联系,至今也没有发生什么真正的矛盾。

    同学Z说,“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及时去做,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点,还是内心认为不够重要。”我深以为然。

激雷

    一直以为交上去的辞职信已经在处理,晚上问了下人事科的科长,才知道从交上去的那一天起,就放在那里没有动过。

    有点难以置信,却又知道如此并不奇怪。虽然几乎没有接触,但是关于领导的处事方式,早就有所耳闻,做出这样的事情,实在不值得惊讶。

    只是心怀希望等了半个多月,突然收到这样的消息,不免有些波澜起伏。

    “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也是我致力追求的目标,而以目前的表现来说,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早上和主任W聊天的时候,他说按照以往的情况,我必须工作三个月才能离开的可能性比较大。国家《劳动法》给出的一个月时间,在我们的单位起到的作用并不大,亲笔签名的提前三个月合同,才是领导开展工作的依据。虽然也觉得很不科学,但是以他所看到的过往,就是如此。

    另外还有一点,之前都是以五十五岁来计算主任X的退休年龄,可是早上聊天的过程中,她居然透露出工作到六十的计划!原先还想着万一最后不能离开,最多也是继续不爽六年罢了,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太过于乐观。

    而这,更加坚定了我辞职的决心!

    毕竟理念不同,又有更好的选择,实在没有必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多少

    每日例行的查房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向我道歉的家属,看着她点头致意的样子,心里不禁有些讶然。

    上班之前同事S和我提过这么一件事,可我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第一是觉得问题本身不存在道歉的必要,第二也是不认为家属会真的低头。

    工作这些年,见过各种各样的家属,或好或坏,或富贵或贫贱,很多情况早已不放在心上。无论赞美还是质问乃至责骂,都可以当做耳边吹过的一阵风,听听就算了,不可能当真。

    现在突然之间收到家属的歉意,还是在我觉得自己也有不是的前提下,实在有点诚惶诚恐的汗颜。

    从思想上来说,我之所以能够那么淡定地面对许多家属,是因为基本隔绝了自己的情感,把临床工作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只是机械地进行必须的视触叩听,诊疗活动之外的其他都不去关注。不对家属抱有感激的希望,也就不会在出现矛盾的时候,心里产生强烈不平的失望之感。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提到,要想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必须做到“十二少”,消除“十二多”。

    “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生之都契也。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此十二多不除,则荣卫失度,血气妄行,伤生之本也。

    惟无多无少者,几于道矣。”

风雨

    昨晚坐在客厅里看书,不知不觉睡着了。半夜醒来,窗外已经下起了大雨,据说又有台风要来袭。

    这座地处南方的三线城市,每年都要经历几次台风的洗礼。

    读书那会还觉得十分高兴,因为碰上台风天,可以不用上课。约上几个同学,租上几本小说,也不出门,就呆在宿舍里,躺着慢慢看,大有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

    工作之后就没有这样的福利了,越是大风大雨,就越需要我们这些人奋斗在一线。偶尔会关心一下外界的事物,知道台风带来的灾害其实挺大,只希望它可以消失在海上。至于祈祷转道其他地方的想法,我并没有,毕竟都是同类,造成的影响一样令人堪忧。

    早上六点半的闹钟没能让我起床,看书的动力显然还未达到阈值,不能唤醒我那孱弱的意志。

    虽然知道不学习很难赶上别人的步伐,但是如今还没真正过去新的单位,即使听说那里研究生多如狗,也很难形成实质上的压力。

    甚至由于可以预见的忙碌,我还会生出一点偷懒的念头:反正以后的辛苦不可避免,不如趁着现在还有机会,好好享受一番堕落的快感。

    山雨欲来,风满楼。希望这场风雨过后,我能在天空中看到绚丽的彩虹吧。

死别

    收到作家助手的提示消息,居然是一份讣告:作家格子里的夜晚走了……

    特意搜索一下,格子是八零年十月出生的,在起点显示的码字数据有六百九十七万,最后一次更新在一年之前。

    格子的作品我没有看过,网络小说大肆流行的时候,我已经养叼了口味,书名和简介不合三观的,基本不会打开阅读的页面。有时候缘分就是这样缥缈,很多东西不是说好或者不好,只是时间地点不对的话,一切就都失去了意义。

    不过,格子的名字我是有印象的,虽然不记得具体什么情况,但我想应该是在排行榜上。码字将近七百万的人,不可能没有相当的实力,否则早就被现实打败,消失于网络文学的世界。

    距离四十不惑之年,格子还差一点的时间。英年早逝的形容越来越容易听到,由于职业的关系,我以前关注的都是某某医院某某医生,没想到这次重新码字不到两个月,噩耗传来的居然是网络作者的圈子。

    相较于小说故事的情节,我还是喜欢生活随笔的感悟,前者或许很精彩,后者却更加真实。不知道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格子是否还在码字?对于此生的回顾又是什么?

    格子的离世并没有引起我的哀伤,兔死狐悲的意思有一点,更多的是路人甲乙丙丁的淡漠,可能早已习惯了医院里的死别吧……

小说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根据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的说法,人在幼儿时期特别是一岁之前的经历,基本已经决定将来绝大部分的行为模式。

    暗灵王可以说是李天照一手成就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两万三千剑的痛楚,直接催化了暗灵王的成长。在这之前,没有暗灵王;在这之后,有了暗灵族。

    面对李天照的时候,暗灵王难以抑制内心的恐惧,那份从出生就被刻上的大恐怖,一次又一次地影响着暗灵王的选择,或对或错。

    有人说,那些不能摧毁我们的,终将使我们强大。

    我希望暗灵王可以继续活下去,作为李天照宿命里的对手,然后在将来的某一天,一起改变这个天地的格局。

    最近还是在追兰帝魅晨的《对着剑说》,然后不知道在哪一天带上了荆柯守的《赝太子》,也就意味着花在小说上的时间比过去多了不少。有点想要停下来的想法,只是还没下定这样的决心。

    对于网络小说的兴趣逐渐减少,感觉缺少了一些现实的元素。就像上面提到的暗灵王,生死都在作者的一念之间,而主角李天照自带光环,不管如何都能走到最后。

    不过我也知道是自己无聊了,想看现实题材的小说,本就不该在玄幻的类型里溜达。世界名著那么多,穷尽一生都无法看完,真想学习有的是机会。

码字

    有对自己码字的选择产生怀疑,认为会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昨天晚上一点多睡觉,回想整晚的经历,其实都是在玩手机。如果是用来码字的话,一章也就半个小时罢了,而之后一般都能进入学习的状态,相对来说,更加有利于学习。

    辞职的事情还是没有办好,找院长申请的时候,只是说不会让我离开,违约赔偿什么的,一概不提。

    没有商量的余地,可能是出于管理的考虑,也可能是因为根据合约,我需要赔偿的费用并不高,对于医院来说,明显弊大于利。

    能够理解领导为了防止人员流失的行为,只是当手段施展的对象是我自己时,受挫的感觉会特别明显。目前来说,已经决定裸辞,至于资料之类的文件,将来再回来办理,能否顺利就另说了。

    这是今生唯一的机会,虽然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但是以我本科的学历,在三甲医院实在没有什么竞争力,特别是将来研究生博士生越来越多的趋势下,不能好好抓住这一次的机会,我想未来的几十年都会后悔的。

    福祸相依难易相成,在时间的长河里,得到和失去不能完全预计,可是只要找到前进的大体方向,就应该努力去争取。即使最后的结果达不到预期,也是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还是继续码字吧!希望可以坚持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清高

    晚饭过后回到家里,给附院的主任F打了个电话,原本只是出于尊重,想要和他说一声自己的决定,结果挂断电话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二十六分钟。

    之前听说过主任X话会很多,也不是说他啰嗦什么的,只是可能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对生活有着一些深刻的理解,看到年轻人的时候,忍不住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讲出来,希望下一代人能够少走几段弯路。

    通话的过程中,我有几次提出下次见面再聊的话语,不过主任X明显谈性很高,哦哦几声之后便又滔滔不绝起来。

    在聊到辞职的原因之时,我表示一是为了钱,二是为了学习,三是为了救死扶伤。讽刺的是,我居然被讽刺了,说不要装什么高大上。

    有那么一瞬间,我想把电话挂掉,话不投机半句多,实在没想到思想有这么大的不同!毕竟,以一二三的顺序来说,我已经把金钱排在第一,救死扶伤只够第三!

    记得有次和同事L聊天,她说我们的主任X对我有个“清高”的评价,虽然我觉得原话应该会在前面加上一个“假”字,但是以我对自己的了解,其实这样的评价并不为过,甚至对这个评语表示十分认同。

    小说看得太多,早就看淡了很多事物,而又身为医生,注重的更多是生死。为人处世,始终带有一丝悲天悯人痕迹,与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确实有点格格不入。

伟力

    特意百度了一下释义,“清高”是指心有大志,不会阿谀奉承,道德、思想上的追求者。不追求物欲,很有骨气,终身探索真理,同时完善自己的人格,达到一种伟大的思想境界。他们不会只看到人生在世几十年,目光会很遥远。

    不管对我的评价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只不过随口说说,“清高”这个词语我都比较喜欢,同时也希望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

    以我的理解,在医疗行业里,技术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曾经想象过未来的样子,十年之后如果有机会成为主任,以我目前的状态,将来最多只能对科室工作守成,想要进行开拓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本身的经验存在严重不足,而且在如今的单位待久了,目光也会跟着局限很多。

    或许有人可以通过自学来改变命运,但是以过去六年的经历来说,最初的考研计划都被光阴消磨掉,我不相信自己有多积极进取,可以坚持努力最终达到想象的高度。

    也曾想过将来离开一线,转而进入行政系统工作,朝九晚五的日子十分滋润。只是很多事情都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天时地利人和的道理大家都知道。而且以这次的情况来说,辞职都遭受到极其强大的阻力,我不认为将来升职可以顺顺利利。

    “伟力归于己身”,这是荆柯守在小说里提倡的一种主题思想,从《人道天堂》到《青帝》到《赝太子》,主角都是不断把握机会提升自己,让自身的实力能够抗衡甚至碾压规则,于天地之间屹立不倒。

    很喜欢这样的思想,即使偶尔情节平淡不起波澜,也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而这,也是我喜欢看小说的原因之一。那些想过但是不可做不能做不敢做,乃至未曾想过的事情,都可以在故事里得到实现。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4241/ 第一时间欣赏方寸手札最新章节! 作者:如井中天所写的《方寸手札》为转载作品,方寸手札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方寸手札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方寸手札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方寸手札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方寸手札介绍:
世界上并非每个角落都是舞台,你也很难判定世界何处不是舞台。方寸诊室内,你是演员,也是编剧,更是导演,连椅子和照明都是你的道具。​方寸手札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方寸手札,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方寸手札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