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田婶子
暮色暗淡,残阳西山见,一轮红日染红半边天空。落日余晖柔和地笼罩着大山与山边的小村落。
连绵不绝的大山脚底下,一排排茅草屋坐落。一条小道把田地和茅草屋连接在一起。
“呦!老唐家的小仙童又来喊你爹娘吃饭啦!真孝顺。”
小道上出现了个额头中央一点红的小娃娃,肤若凝脂,粉粉嫩嫩的,好似上好的白瓷上涂上一抹红胭脂。
稀疏蜡黄的小金毛上梳了两个朝天揪,头发有点少,但丝毫不影响小娃娃仙气飘飘,宛若小仙童降世。
唐老栓家好福气呦,生的闺女又俊又仙。
唐子衿望着一手把秧苗往注了水的地里种,双眼使劲往自己这边张春珍瞅的田婶子。
眉眼弯弯,叫了声人,“哎!田婶子,我可听我娘说了,大圆姐才是真的好!对您可孝顺可孝顺呢。”
露出白皙的小贝齿,微笑甜甜。
大圆姐前两年嫁了人,那户人家只有一个儿子,家境挺殷实。对大圆姐疼的好似亲生闺女。
再加上前年大圆姐生了个又生了个大胖小子,大圆婆婆更是爱屋及乌,每年丰年过节,那礼都让同村的妇女好生羡慕。其中就有她娘张春珍。
唐子衿她娘听到了快酸掉牙咯,一个劲的说,她的闺女以后肯定会有出息的。比田婶子家的嫁得更好。也不知是氏安慰唐子衿还是她自己。
田婶子听着唐子衿夸她家大圆,心底里很高兴,没想到平日里出了名的泼辣的老栓媳妇儿背地里竟然会说人好话,真是人不可貌相!
田婶子丝毫没有怀疑唐子衿说的话的真实性,一个几岁大点的小孩会说什么假话?
“哈哈,小衿宝的小嘴真是甜。”田婶子爽朗一笑,随即甩干手里的水,往裤腿处擦了下,然后从怀兜里掏出一块用黄色油纸包住的糖。
原本在唐子衿的不远处,田婶子踩着水,一步一个坑地往唐子衿的位置走去。
“小衿宝,田婶子给你糖让你甜甜嘴。”田婶子把一颗糖递到唐子衿手中。
很想吃怎么办?唐子衿来到这,她爹她二哥从镇上带回来的糖,都被她娘把管着。
她三岁之前还好好的,天天给吃糖。自从她三岁开始,不知道她娘从哪里听来的话,说什么吃多糖牙齿就会坏掉。
张春珍严禁把控她吃糖数量,一天只给一块。不知道是不是岁数问题,她见了糖就算心里不想吃,但嘴巴里却会分泌口水。
怎么办?我寄几都控制不住我寄几啊!!!
于是乎唐子衿很实诚的伸出手,心里甜滋滋的,嘴上说着好话,“田婶子,谢谢你给我糖块吃。”
“我吃了这么甜的糖以后,嘴巴一定会很甜,到时候田婶子心里肯定会更甜。”土味情话配上唐子衿那一脸认真的表情。
仿佛唐子衿自己吃了糖,田婶子她就会很开心。
听着唐子衿一本正经的哄自己,田婶子的心都快要被萌化了,用慈祥的目光望着唐子衿,怪不得听说老栓媳妇儿这么宠这个闺女呢!这么可人的闺女谁不喜欢?
第十七章,大庆朝
如果唐子衿知道肯定要回一句:“她很认真的好不好,没有哄人。”
她吃了糖会很开心,开心了好听话就会一个接一个的往外蹦。那样田婶子听了肯定也会很开心。
虽然没糖好话也不少,但还是有糖甜一点。
隔壁地里,张春珍脸黑的简直不能用黑炭形容了,那都快滴出墨来了。
张春珍没想到她家闺女一块糖就被骗走了,张春珍很心酸,限制闺女吃糖是为衿宝她好。
小小年纪牙齿都坏光光了,长大了就不美了!
又不是不给衿宝她吃,村里哪个人家的娃一天是能吃上一块糖的?
且不说那糖老贵,一文钱三颗,一个月就要用上十文钱,再添上几文都可以买一斤猪肉喽!
张春珍又不是舍不得,给她的闺女买有什么舍不得的?但是牙齿坏了换过一茬还能再换不?
小没良心的,她是为了谁?张春珍心里酸,但她不说,只用幽怨的眼神看着唐子衿。
唐•小没良心•子衿小心翼翼把糖块放到她的小兜兜里,四处张望一下,福宝不在。呼,安全!
“咦!娘,我来喊你回家吃饭啦!”唐子衿嘚嘚嘚几下就跑到张春珍的身旁,牵上张春珍的手,用亮晶晶的眼神看着张春珍。
张春珍“唰”的一下松开唐子衿牵着自己的手。
唐子衿一下子就懵了,有点疑惑。
张春珍看着呆呆的闺女,用温柔的语气解释“衿宝,你看娘的手脏脏的,会弄脏我的小衿宝白净的手嘞!”说完,还把带着泥巴的手放到唐子衿面前。
刚刚看见她家衿宝来,张春珍太心急了,也没想到要洗洗,然后就看见宝衿说啥让田婶子心甜,接着衿宝跑过来一把握住她的手。
“是有点脏喔~”唐子衿仔细的看着张春珍满是泥巴的手。
张春珍心塞,小没良心的...
唐子衿话风一转“但衿宝是不会嫌弃娘的!”随即用自己有泥巴的手牵上张春珍的手。
这一刻,张春珍她的心也甜极了。对唐子衿哄田婶子的话带来的不舒服一下子就消散了,感觉到心里得到慰贴。
“回家!”
张春珍牵着唐子衿的手,身后跟着一大家子。
……
唐子衿躺在垫了一层硬邦邦的旧棉被床垫的炕上,小小的身子被挤在最里边,身旁是已经熟睡的张春珍。她爹唐老栓也睡在她娘张春珍的身旁。
耳畔是她爹唐老栓此起彼伏的打鼾声,鼾声如雷,一道赛一道在这个狭小的屋子里回荡。
嗨,不知不觉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四个多年头。
在这四年里,唐子衿慢慢接受了自己从末世穿越到这里的事实。
就是日子过得太苦,吃不上好吃的,穿的也不大好。好在张春珍和唐老栓这对爹娘对自己还不错,什么好吃的都紧着自己先。
也陆陆续续从她爹她娘口中得知,现在的朝代叫大庆朝,唐子衿记忆中的朝代没有一个和这个朝代相符合。
至于大庆朝之前的历史,她就不清楚了。
第十八章,唐家
现在是庆康十二年,这个村子是叫上庄村,靠的山叫小岅山,“岅”是山的意思。小岅山是一座座小山连起来的山,所以才叫小岅山。
小岅山的后头有一座大山叫大岅山。大岅山长期雾气弥漫,听说里面有吃人的老虎和各种野兽,就连身手好的猎户都不敢轻易尝试进去,更别提上庄村里的这些农户了。
上庄村隶属于平江府清源县大溪镇。上庄村是杂姓村,其中徐、黄为大姓,唐家是唐子衿爷奶那辈搬来上庄村的,在上庄村这个村子里只能算小姓。
不过唐家在上庄村非同一般,唐子衿她爷奶那辈是小有银钱的人家。家里还有两个读书人。
只不过为什么她家会过得这么穷,唐子衿也不是很清楚。
唐子衿的爷奶听他娘说已经去世了。每年清明,唐老栓都带着一家子去祭拜。每次她爹都是两眼泪汪汪的回来,好不伤心。
她爹有五个兄弟姐妹,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他是老幺。
大伯唐成明是村里唯二的秀才公,现在在镇上教书。唐成明娶妻周氏,独子唐启程,唐启新也是唐子衿的二堂哥。二堂哥生有两子,长子唐明城和次子唐明言。
大姑唐云嫁去了离上庄村七八里脚程的下庄村,离叶大夫家不远。
二伯唐成清娶妻黄氏,大女唐玉芳,长子唐启新,二女唐玉芬,次子唐启文。大堂哥唐启新只有二女。
四堂哥唐启文二女一子,儿子唐明令,在镇上文棠书院读书。
二姑唐依依嫁到隔壁长河镇上,家里开了个杂物店。
她爹唐老栓今年四十七,她娘张春珍是继室,前头的是吕氏,唐子衿的大哥大姐都是前头吕氏生的。
当年灾荒年,吕氏是从别的地方逃难来的,蓬头土脸的快饿晕在路边,唐子衿的奶奶见人可怜就收留下来,之后发生了一件事……
她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反正后来他和吕氏两人就凑合着过了。
唐老栓十六岁草草的和吕氏成了亲,次年生下大哥唐启荣。可能是灾荒年身体逃难累垮了,在唐启荣两岁的时候,吕氏生下大姐唐丽之后便撒手人寰了。
留下了嗷嗷待哺的大姐,和刚学会走路的两岁的大哥。
两年后,她•带两娃的鳏夫•爹唐老栓和她•大龄剩女•娘张春珍成亲了。头年就给唐老栓生下一个大胖小子。
之后又陆续生下三哥唐启贵、四哥唐启贵。还有就是老来女唐子衿自己啦!
大哥唐启荣今年三十岁,娶妻刘氏唐启贵有一子一女,八岁的二郎,三岁的四丫。
二哥唐启华今年二十六,娶妻是朱氏,生的儿是十岁的大郎和七岁的三郎。
三哥唐启富今年二十五,娶妻林氏,生有三女。分别是九岁的大丫,八岁的二丫,六岁的三丫。
四哥唐启贵今年十五,还未娶妻。在镇上的酒楼当伙计。
收回思绪,唐子衿感叹万千,那么大一家子,她可是用了几年才了解清楚的。
第十九章,传风扇火
唐家条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贫穷了。一天吃两顿,分别是早上巳时和下午申时。
如果没有她娘张春珍给开的小灶,她可能要饿坏了。
虽然她以前在末世生存了一年,但...她的衣食还是有保障的,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差。
唐子衿家富裕,虽然末世的钱变得一文不值,但她有储备仓啊!
那些粮食够唐子衿吃好长一段时间了,为了不被抢,自然要聚集异能者在一起,他们也需要粮食,也需要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唐子衿和他们达成协议,唐子衿家的庄园就成了一个基地。
唐子衿被砸死的那天,她的庄园里还住着几十位异能者……
变成小婴儿还好不能挑食,吃到一岁断奶之后,天天有白米汤吃也还不错。
但两岁半之前,一天三顿的吃着白米饭,虽然是陈年米,但是没有一点米糠的精细粮食。
上庄村大概隶属北方一带,稻田一年一收。
上交完田赋,变卖一些精细粮折现成现银,交完人丁税后,一家的粮食堪堪够一家人吃。吃的还是粗粮,精细粮等着卖给粮铺,一斤精细粮可以换两到三斤粗粮。
两三斤粮食够唐家一家老小吃上一天了。唐家只有五亩多的田地,但光是成年的汉子就有四个。唐老四不算,男子二十才算真正成年。
全家上下十七口人,每天大丫二丫挖一些野菜回来才勉强能饱。
而她三天就要吃一斤白米饭,二哥三哥家的他们不说什么,但大哥和大嫂怨怼着呢。
大哥是怎么想的唐子衿不大清楚。
但唐子衿见过大嫂在二嫂和三嫂面前传风扇火,煽动她们去她娘张春珍面前道出不平,取消唐子衿她的特殊待遇。
朱氏生了两个大郎和三郎,张春珍吃饭的时候也没少着他俩。朱氏心想,就算不是精细粮能吃饱不就行了吗?犯不着去得罪自家婆婆。
再说刘氏是什么心思朱氏心里门儿清着呢!
林氏虽然有意见但自己生的都是女娃,顾好自己就不错了,哪敢去婆婆张春珍面前叫板啊。
刘氏看着两个妯娌那么顽固不化,她也没办法,只能心里抱怨不平。
唐子衿虽然不知道二嫂和三嫂的心里想法,但多少都猜到一点,在唐家谁都不是蠢的,只是大嫂太过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聪明人。
难道别人就是蠢蛋吗?不说她娘知不知道,就是唐子衿自己都看的出来的。
刘氏怕得罪张春珍,就撺掇二嫂三嫂去,二嫂三嫂难道就敢罪她娘吗?
唐子衿也清楚她为什么会这么想,不就是觉得大家谁都没有这待遇,就她一个丫头片,凭什么**细粮食?
凭什么?就凭她娘疼她。
唐子衿也知道吃独食是不对,但她小还需要营养,所以身体才两岁半之前的她不会拒绝她娘对她的特殊对待。
但两岁半之后,唐子衿就和她娘张春珍坚决表明了要和家里的孩子一样,他们吃什么唐子衿自己就吃什么。
第二十章,堵人
一开始张春珍死活不同意,衿宝不吃点好的怎么长的好?
但唐子衿用坚定的行动告诉张春珍,她不!
张春珍心疼她家衿宝,不吃饭怎么行?也就只能妥协了。
不过张春珍当家着全家人的面儿,“我不知道是谁在衿宝面前嚼了舌根子让衿宝和我闹,我也知道家里头有人觉得我偏心衿宝,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我偏心她怎么了?
不偏心衿宝偏心谁?是长得比衿宝好看还是比衿宝伶俐?
再说了哪次吃白米粥少的了三郎、三丫,四丫的?小娃娃的吃食你们也好意思惦记!我都替你们臊的慌……”
张春珍看着绝食了两天,面色发黄的唐子衿,止不住的心疼,一咬牙坚定的说:
“以前的就不提了,从今儿个开始,衿宝吃食和大伙一样,但每三天必须蒸一碗鸡蛋羹。
另外的零嘴那些是我和你们爹买给衿宝的,你们没份也管不着。要是我再发现有人说三道四看我不把他的嘴撕烂。”
说完张春珍还看了一眼刘氏她们,个个低着头,像个鹌鹑一样把头埋进脖子里。
……
想着以前的事的唐子衿抵不住困意睡着了。一睁眼天已经大亮。
“衿宝,起身啦!”张春珍端着一个装了水还冒着热气的木盆进屋,想叫唐子衿起身洗漱,然后吃早饭。
见唐子衿还想睡,张春珍熟练的伸出手,把唐子衿抱到怀里,把外衫往唐子衿身上一套。然后拿起木盆中棉布巾,往唐子衿白嫩的小脸上轻轻擦拭。
唐子衿在张春珍给她擦脸的时候已经完全清醒了。
然后漱口,和张春珍一起去大堂吃早饭。
今天主食是是玉米糊糊,还有一碟酸菜。
玉米糊糊很稠,相比于大丫、二丫小口小口的吃,大朗二郎和三郎三做两口一下子把玉米糊糊吃光了,正准备跑人,就被唐子衿叫住。
“大朗二郎三朗,你们等等我,我很快就吃饱了。”然后把半碗玉米糊糊一股劲灌进喉咙。
张春珍看见了还得了,“慢点!衿宝慢点…大朗二郎三郎又不会跑。”
大朗二郎三朗内心OS:不,我们有脚,会跑。
大朗他们不敢顶撞他奶,只敢在心里暗暗道。
张春珍似乎察觉道大朗他们的想法,斜眼一撇“要是敢不等你们小姑,腿打断。”然后劝唐子衿吃慢点。
唐子衿还是快快吃完了,跟着大朗他们一溜烟就跑的没影了。
张春珍望着唐子衿几个的背影消失到不见,暗暗失笑,“这几个皮猴…”
“小姑,我们去哪里?”三朗轻声询问走在前头的唐子衿。
是啊,大朗二郎他们都有些疑惑,怎么往小岅山北边去,平日里他们不都去南边玩耍吗?
“去到你们就知道了!”唐子衿神神秘秘的说。
三郎显然是个好奇宝宝,“小姑小姑,北边是有什么宝贝吗?我们去挖宝贝的吗?”
“不是不是,小岅山哪里会有什么宝贝啊!有的都早被挖完咯。哪里轮得到你。”
“那小姑…”三郎还想问,就被唐子衿打断“问那么多,你烦不烦?”
三朗耷拉着脑袋想问不敢问。
唐子衿见三朗这副摸样有点好笑,轻声给同样迷惑的大朗他们骰了个底,“我们去堵人。”
于是乎几个唐子衿为首的小孩,雄赳赳地往小岅山北面走去。
第二十一章,福宝
小岅山北面有一颗老杏子树,现在是阳历三月半,野杏子树上的杏子已经熟了。
有些大胆的孩子利索的爬上可以两人环抱的老杏子树,在上边摘杏子,然后丢到树下小伙伴怀里,等摘完平分。
以唐子衿几人为首的小团体到了小岅山北面,和老杏子树大概有几十步的距离。
唐子衿和大朗他们快速藏在可以遮挡住他们身形的大树后面。
唐子衿眼睛骨咕噜噜地转,四处张望,最后眼神停留在老杏子树侧面的一处小小身影上。
嗯,找到了!
“大朗二郎三郎,一会……”唐子衿对大朗他们小声吩咐道。问了一句“大朗二郎三郎,都听明白了没?”
“小姑,听明白了!”大朗二郎三郎齐齐点头,大声回答。
“嘘!”唐子衿用手放到嘴边,示意大朗他们小声一点。唐子衿还是有一些不放心,又吩咐一声:“藏好咯!一会看我的手势。”
然后唐子衿大摇大摆的走到老杏子树下,大喊“福宝!我来找你玩了!”
老杏子树下的小孩子听见了纷纷转头看向唐子衿的方向,轻轻竖起耳朵。
“哟,唐子衿,你是又来给我送糖块来了吗?”一个穿着蓝色棉布衣身高不足三尺,浑身圆润润的小胖蹲嘴上说着趾高气昂的话。
小胖子,看我一会怎么收拾你!
唐子衿嘴角上扬,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齿,笑嘻嘻的说:“福宝,诺~给你。”然后把衣兜里唯二的一块糖,咬咬牙,递给了福宝。
“算你识相!”福宝得意的笑了,本就圆润的的脸上这会儿一抽一抽的。长得好看又怎样,还不得听我的话。
福宝正想撕开糖纸,一口吃掉。
“哎哎哎,福宝!你先别着急着吃。”唐子衿快快阻止住福宝撕开糖纸的动作。
福宝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疑惑的看着唐子衿。
好险好险,没吃掉!唐子衿长呼了一口气,“福宝,你别着急着吃先。”然后走到福宝耳旁,轻轻说了一句“那有我偷偷藏起来的两块糖,只给你一个人喔!”
福宝听了果然很心动,把糖块随手放在他的衣兜里,然后催促唐子衿快点带他去。
唐子衿瞄了一眼福宝的左衣兜,不动声色的把他带到和大朗他们约好的地方。
福宝左顾右望,有点不耐烦的催促道:“到了没有啊!都走了那么久了。”要不是为了糖块,才不想走那么长时间的路。
等会到了,他要把两块全都拿走,一块也不给唐子衿留,福宝心里美滋滋的想。
唐子衿冲福宝不怀好意的笑了笑,“大朗二郎三郎,快出来。”
福宝看见唐子衿停下来还挺高兴,终于到了!但听到唐子衿大声喊喊大朗二郎三郎,有点奇怪,心底涌起一丝不妙,“唐子衿,你喊什么?到了吗?糖藏哪啦!”
大树后面蹿出几个身影,不是大朗他们还有谁?
大朗他们几个呈现一个大三角,然后把福宝围了起来。
第二十二章,杏子
这时福宝已经意识到到不对劲,想逃的时候被大朗按住。
福宝看着高自己一个头的大朗,急眼了,看向大朗身后的唐子衿,大叫:“唐子衿,你…你叫你侄子来想干嘛?”
福宝听他奶说过唐子衿的家里情况,知道大朗他们是唐子衿的侄子。
唐子衿没有理他,对大朗说:“大朗,在他的左衣兜里。”
大朗一手提着福宝,一手伸进福宝鼓鼓的衣兜里。
“我的糖!我的糖!”福宝捂住衣兜。
“哪里是你的!明明就是我的。”唐子衿不急不慢的说。
“那是我的,给了我就是我的了!”福宝大喊。
大郎已经伸手拿到了衣兜里的东西,把糖块和杏子递给唐子衿。
“我的糖!我的杏子!小贱种,你们敢拿我的东西,我叫我奶打死你们!”福宝恶狠狠地威胁唐子衿他们。
福宝听见他奶就是这么称呼唐子衿他们的,急狠了,一不小心就喊出来了。
唐子衿气笑了“大朗,把他右边衣兜里的杏子全拿出来给我。”
小贱种?这种熊孩子不给点教训不行。
本来唐子衿只是想骗福宝来这,让大朗他们吓唬吓唬他,叫他长长记性,下次不敢再抢她的东西。
现在,她改变主意了!
是的,福宝抢她的东西了,前天她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一块糖,还没吃就被福宝抢走了!呜呜呜!她都不舍得吃的,就被福宝抢走了。
她不给,福宝就动手抢,抢完还把她推到地上去。
大朗属于少说多做性格,伸手麻利的把福宝兜里的杏子全部拿光,递给唐子衿,“小姑,给…”
唐子衿伸出手接过杏子,和刚刚的杏子一起放进自己的衣兜里。
唐子衿看着面前的福宝,瞪大双眼,嘴角露出阴邪的笑,配上精致的小脸,神情无比吓人。
二郎已经见怪不怪了,唐子衿已经不止一次对他露出这样的表情了。
在小姑两岁半多的时候,二朗趁他奶张春珍在厨房的时候,想抢小姑的吃食,每次小姑就是这样对他笑的,然后……然后他都逃不过他爷她奶的混合双打。
别问他为什么,问就是他已经习惯了。
大朗三朗也很镇定,他们也有经验的,每次小姑露出这个表情的时候准有人要倒霉。
大朗二郎三郎都在一旁等着看好戏。
福宝显然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看的脸上做出这么阴森的表情,他吓坏了,身上的寒毛一根根立了起。
只见唐子衿从口袋里挑了一个黄里透红的杏子,用衣摆擦干净,轻轻咬上一口,“嗯~好好吃喔~甜滋滋的,像糖葫芦那样好吃呢!”
站在一旁的三郎“小姑小姑,快给我一个尝尝。”
唐子衿又从兜里挑个三个和刚才那个差不多熟的杏子,然后依次递给大朗二郎三郎,说:“大朗二郎三郎,你们快尝尝好不好吃。毕竟啊~是人家辛苦摘的~”
二郎三郎依次接过,大朗调整一下拎福宝的手,防止被福宝抢到,然后伸手接过杏子。
第二十三章,多管闲事会长不高
福宝已经从唐子衿的笑容中反应过来,劣性不改,挣扎着让唐子衿把杏子和糖还给他。
唐子衿和大朗他们没有一个人搭理福宝,反而吃得更起劲了。
一个杏子在他们手中仿佛是什么珍宝,慢慢咀嚼,三郎吃得时候还吧唧了下嘴。
这个过程十分漫长,除了吃果子的声音,还有滴水声,大概……大概是福宝口水掉地上的声音吧。
唐子衿吃完一个杏子,然后才慢悠悠的注意力放回福宝身上,“福宝,你以后还敢抢我的糖块吗?”
明明是软软的小奶音,在福宝耳中却是恶魔咆哮。福宝没有回答,滴答的嘴角暴露了他。
唐子衿看着福宝,眉眼轻佻,“不说话就是还敢咯?那……我也会让你感受一下,什么叫做看得见吃不着~就像这次一样。”说到最后唐子衿语气变得戏谑来。
福宝心里不是很害怕,大不了叫他奶来收拾唐子衿和大朗他们。但是只能看不能吃这种滋味真的很难受。
唐子衿看出了福宝的犹豫,她无所谓的摇了摇头,“反正呢~以后我都和大朗他们一块走,你能不能抢到我的东西还两说,但你拦我一次,我就叫大朗他们拦你一次。”
福宝听到这里心里止不住地害怕,他奶最疼他了,一天给他那么多的糕点和糖块要是被唐子衿他们抢走……
福宝到底是一个七岁的孩子,馋嘴得很。唐子衿正是抓住这一点,让他害怕。
果然,“别来抢我的!大不了…大不了我以后不来抢你的。”福宝说到最后声音几乎要听不见,他很害怕唐子衿会多管闲事,让他不准抢其他人的。
唐子衿不知道福宝的心里想法,就算知道也不会放心上,她还是一个不到五岁的小屁孩,管好自己就不错了,还要她管别人的闲事,不好意思,她做不到啊!
她没有心思一天到晚盯着小胖墩有没有欺负别人,也不想管。
听说……多管闲事会长不高。她还这么小!不想长不高啊!
“福宝,要记住你说过的话哟!”
唐子衿见福宝艰难地点了他那胖乎乎的头,于是吩咐大朗,“大朗,放了他吧!”
大朗心想,终于不用拎着福宝了,可把他的手累坏了。
大朗一下子松开了手,福宝还没反应过来,定定的站在大朗身前。
唐子衿看了他一眼,然后把兜里的杏子全拿出来,挑了两个熟的,把剩下的都放进福宝兜里。“这两个加上我们吃的就抵算你从我抢走的一块糖。”
福宝看着兜里的杏子,这一刻才真正知道唐子衿说的不是吓唬他的话,而是真的会做到。
……
唐子衿他们走后不久,二狗就在树林里找到福宝。
“福宝,不是说好了吗!我上树摘杏子,你存着,然后大家一起分。怎么你带着杏子就跑了,杏子呢?”二狗气呼呼地冲福宝质问。
福宝没有说话,把兜里的东西全部掏出来。
二狗看着福宝手里的五个杏子和一张糖纸。更气了,一把夺过杏子,“好啊你福宝,熟的呢?是不是唐子衿给你糖,然后你把熟的杏子给她啦!”
二狗越想越觉得是“你什么时候和她那么好啦!以后别想我再和你一块摘果子了。”
然后气呼呼的跑了。
留下想解释的福宝在风中凌乱。
第二十四章,三丫
此刻,唐子衿正和村里的人炫耀福宝给的大杏子。
哟!福宝那娃儿会分享吃食给别的娃,稀奇嘞!
“真的是福宝给你的?”一个是福宝家隔壁家的大娘稀奇道。她家就在福宝家旁边,福宝那娃儿被黄婶子惯的……反正她是不信福宝那娃会平白给人吃的。
“石大娘,是真的嘞!杏子是我拿糖块和他换的~福宝可好啦!一块糖换了几个熟透了的杏子,本来不止这些的,不过我在路上吃了几个。”说着唐子衿还捂了下红彤彤的小嘴。
哦,用糖块换啊!那才像福宝会干的事。在石大娘心里头,糖块是用银钱买的,而杏子只是野果,和糖块这种精贵玩意不能比。
“哦,这样啊。”石大娘挑起背担,“那衿宝慢慢吃,大娘我先去干活喽。”
“石大娘再见!”唐子衿向准备走的石大娘挥手道别。
“哎,再见喽衿宝!”老栓媳妇儿真会生,生了个这么乖巧的闺女。
唐子衿把杏子放进兜里,把胖嘟嘟的手别在背后,悠闲地在田间小路上漫步。
突然,前方出现一个身影,往唐子衿方向直奔,在唐子衿以为那道身影会撞上自己的时候,那道身影在唐子衿身旁拐了个弯,直直站在唐子衿身旁。
唐子衿定睛一看,好笑道:“三丫啊,你跑的那么着急干什么样?”
这三丫啊,是个冒失的性子,干什么都莽莽撞撞的。
“小…小…小姑,家,家”三丫还没从快跑中跑喘过气来,说的话断断续续的但就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急得三丫满脸通红。
唐子衿小手放到三丫的胸口,“三丫,慢点说,先喘过气再说。”慢慢捋顺三丫的气息。
三丫渐渐顺过气来,但她知道事情紧急,“小姑小姑,快点…快点和我回家!”于是拉起唐子衿的手,准备拉着她跑回家。
唐子衿的小胖手拉住了高自己半个头,的三丫,制止了三丫的动作,询问道“三丫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吗?”
“小姑,家里出大事了,阿奶叫我喊你快快回家。”三丫心里这个着急呀!
唐子衿一听,真有大事!原本调笑的小脸板起来,还是吩咐叫三丫走慢点,担没走到一半,就跑起来了,比三丫还快的那种。
唐子衿突然之间就停下来了,眼睛盯着一辆在上庄村从来没有见过的华丽马车,至少在唐子衿来到这里以后有限的阅历里见到的出行工具里,这辆马车是算华丽的了。
毕竟唐子衿长这么大,只见过村里牛大爷家的牛车。
“小姑,你等等…等等我。”身后传来三丫气喘吁吁的叫喊声。
小姑还叫她不要跑的那么快,自己跑的却比她跑得快那么多。
三丫跑到唐子衿的身旁,看着唐子衿望着村口的方向发呆,也往那看了一眼,发现什么也没有。
于是三丫催促唐子衿道:“小姑,到家啦!我们快进去吧。”
唐子衿听到三丫的声音,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牵上三丫的手,走入唐家去。
第二十五章,出大事啦!
唐子衿她还没进门,就隐隐约约听见她娘的抽泣声,以及她大嫂刘氏尖锐的埋怨声音。
“四弟啊!这下好了!整个家都要给你赔进去了,不但是这样,以后咱们全家都要做牛做马给你赔债,你是想让我们那么大一家子去死啊!”
奇怪的是这次她娘没有出声反驳,反而哭的更大声了。
唐子衿进门就看见这一幅画面:家里仿佛遭贼进屋了,衣服从各方屋里到屋外到处都是,原本好好的凳子歪歪扭扭立在大堂里。四处都是陶瓦碎片。
她爹坐在唯一一张完好无缺的凳子上,拿着烟筒在那一个劲猛抽,白烟笼罩住他的脸庞,模糊了神色。原本就不是那么直的背变得佝偻,仿佛一瞬间又老了几岁。
她娘蹲坐在地上,一只手掩面哭泣,一只手捶打着同样跪坐在地面上的四哥。
唐启贵虽说跪在地上,但那挺得直直的背,仿佛是一个不屈的灵魂在反抗命运的不公。
任凭她娘怎么敲打,也不会弯下一丝一毫。
以及在一旁的脸上布满青肿的二哥三哥。
他们默默无言,只是眼里的沉重出卖了他们。
唐子衿原本就有些担忧的心一下子慌乱起来,她着急的开了口:“爹,娘,家里这是…发生了什么?”
张春珍听见唐子衿的声音哭泣声一顿,转而起身快步走到唐子衿身前,粗糙的手紧紧抱住唐子衿。
“衿宝,你回来了就好!”随即又哭起来了,这次她没有哭出声,只是眼里滴答滴答的掉落在唐子衿的脖子间。
“娘,你…你先别哭,先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唐子衿手轻轻抚上张春珍的后背,安慰道。
这时,传来大哥唐启荣尖锐的声音,“呵,告诉你顶啥用?你一个四岁大点的小娃娃听得懂吗?”
“大哥,你不说出来怎么知道我听不懂。”唐子衿反驳唐启荣的话。
唐启荣心里存了一口气,正嫌无处发泄呢,这时候唐子衿撞上来,于是一脑股把气撒在唐子衿身上,说出来的话都是阴阳怪气的调调。
“衿宝啊,你要问一下你的好四哥,问问他都干了什么好事!在酒楼干事马虎不说,还把客人赵公子的古董青瓷碗打烂了。要不是李副掌柜和赵公子关系好,替你四哥求了情,赵公子早报官了。现在你见不见着你四哥都是一回事呢!”
“真的不是我打碎的!”唐启贵冲大哥怒喊。他眼睛瞪得很大,里面的红血丝唐子衿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随即他又想到了什么,嘲讽的语气脱口而出:“他会有那么好心?”
“不是你打碎的?人家赵公子都带人证上门了。你还好意思瞪我!没有李副掌柜你都在牢房里呆咯!这事是你不承认就行的吗?人证物证都在,你想抵赖都没用。”唐启荣一听老四想抵赖,怒火直烧。
“够了!够了!”唐老栓用烟筒大力敲击了两下地板,“都这时候了还吵什么?还不如想想剩下的七十五两银子该怎么办吧!”
第二十六章,没人信我
“呵,没人信我!全都不信我!”唐启贵感觉到悲凉,眼角不知觉渗出一行泪。
旋即思绪一闪,他拳头紧握喃喃道“要是刘掌柜他在…他在的话…一定会信我,我要去找刘掌柜!”
唐启贵猛地站起身,本来就扭曲了的右小腿向前一拐,剧烈的疼痛使得唐启贵冷汗直流,本来就折了的腿这下更是雪上加霜他然后再次跪倒在地。
这下,在大堂的所有人都注意到唐启贵受伤的腿。
张春珍看见了,刚停下来的眼泪一下子就又掉下来,踉踉跄跄的走到唐启贵的身旁,“老四!你的腿怎么了?”
唐启贵把头扭过一旁,不看张春珍。
还是唐老栓最先反应过来,吩咐老大去下庄村找叶大夫。
家里的男人就老大脸上没带彩,总不能叫家里的小娃娃去吧!这时唐老栓心里乱的很,已经无心理会为什么全家男人就他家老大脸上没挂彩。
而唐子衿从四哥和大哥的对话中了解到了到大概的事情经过,心里对整件事也有了一定理解。
“四哥,我再问你一遍,青瓷碗真的不是你打碎的吗?”唐子衿面对着唐启贵,软糯的小奶音透露出浓厚的郑重。
唐启贵快绝望了,腿折了,连找刘掌柜都做不到。这时听见自己一直疼爱的小妹问自己话,脸上的认真毫不作假,仿佛只要他说不是,小妹就会相信。
“衿宝,四哥真的没有做过。”唐启贵发誓这是他最后再和家里人解释。
唐子衿听后沉默了,
果然吗?连一个四岁多的小妹也不相信我,呵呵,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唐启贵心想。
“四哥,我相信你!”
什么?唐启贵怀疑自己听错了,“衿宝!你再说一次!”他双眼快凸出来了,不停颤抖的手出卖了它主人的激动。
“四哥,我说我信你!我相信这事不是你做的。”唐子衿把刚才的话再重复了一遍。
“信我!信我!终于有人相信我了!哈哈”唐启贵又是笑又是哭,神情近乎癫狂,显然这件事快把他逼疯了。
唐子衿看着她四哥,眼里止不住的心疼,过年时看见四哥还是精神抖擞的一小伙,现在都被逼成什么样了。
“四哥,你先冷静一下,光我相信你不顶什么用,得用事实证明你自己。”唐子衿刚安慰完他四哥,又给泼了冷水。
“衿宝,没用的,根本找不到一丝能证明我自己的证据。你知道吗?人证就是我最好的伙伴大林。你说,除了你还有谁会相信我。”
“四哥,既然你没有做过,那这个大林一定又问题,我们先从大林入手,听爹说过一句话‘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就算我们一时之间证明不了自己,但只要自己无愧于心就行。正义虽迟但到。”唐子衿用现代的心灵鸡汤安慰她四哥。
“老四,娘也信你!”张春珍插了句话过来,她的孩子她清楚,干了绝对会认。
之前看见赵公子他们架势大,气势足,张春珍脑子糊里糊涂的,觉得是不是老四去外面跟人学坏了,一时不敢说话。
第二十七章,无甚么可能了
“娘,真的不是我做的。”然后唐启贵抱着张春珍痛哭。心灵上得到慰藉,连脚上的疼痛都忘了。
唐老栓看见站在门口的叶大夫,大步走去,把叶大夫请了进来。
“叶大夫,我家老四的腿好像折了,你快看看。”唐老栓边走边说,脸上满是着急之意。
都说老儿子,大孙子。在衿宝没出生的之前,最疼的就是老四这个小儿子。出了这事,痛心之余多的是不相信,不相信他家老四是那种敢做不敢认的人。
唐老栓收回思绪,见叶大夫没有答应也没有动作,疑惑道:“叶大夫?叶大夫?”
叶大夫听见唐老栓喊他去,深深的看了一眼唐子衿,他刚才在门口都听到唐子衿对唐老四说得那段话。
叶大夫把目光放到唐启贵的腿上,应了声好。
叶大夫蹲坐在唐启贵的面前,撩开他的裤腿,伸出左手按按了两下,开口:“这里疼吗?”
“嘶~疼!”唐启贵紧绷的神经刚放下来,小腿就感到一阵阵的疼痛,碰一下都觉得疼,更别说叶大夫用力按了。
“这儿呢?”叶大夫把手放到另一处按了下去。
“疼疼疼”
叶大夫按了好几处,唐启贵都说疼。
原本叶大夫面上平淡的神色被严肃替代。“唐老四,你试一下动一下腿。”
唐启贵面露难色,“叶大夫,我的腿动不了。”
只见叶大夫浓眉紧皱,乌黑的眼眶透露出凝重之色。他没有说话,只静静地往门外走去。
唐老栓见状,暗叫一声不妙,追随叶大夫去。
门外,“叶大夫,我家老四是啥情况?你干脆的告诉我吧!”唐老栓看出叶大夫的犹豫的神情,开口道。
“唐老哥,你家老四的情况……你要有个心里准备。治好了也是坡的,要想和之前的好腿一样,无甚么可能了。”叶大夫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把实情告诉唐老栓。
“连你都不能完全治不好吗?”唐老栓有些激动,双手紧紧拽住叶大夫的袖摆。
“你家老四的腿不是一般的折了,而是被铁棍打的骨头都碎了。不是我放大话,就是这清源县里头找不出能完全治好的。从古至今,这骨裂之症就没有完全治好的先例。”
叶大夫他没有说得是就算在大庆朝,也找不出能完全治好的。这碎骨和断骨不同,断骨只要接到位,再加上大夫手法好,是可以和常人无异的。
但这碎骨……一是不能知道在那个位置,二是知道了位置也无法把它们拼凑起来。
所以叶大夫他的治疗手法只能是尽量把小碎骨复位,加以木板固定,并开药外敷,开补气血的药方内服了。
“而且抓药也需要用不少银钱。”
叶大夫的话恍若当头一棒,让唐老栓由头到脚一身冰凉。
家里已经连一文钱都没有了,就算不是老四做的,看赵公子拿架势,哑巴亏也得吞下去。
今天赵公子来的时候,已经暗示过他的爹是镖局的管事。要是七天后还不上钱,他就再来几次……
第二十八章,开启系统
“叶大夫,这治疗要用的银钱能不能先欠着?”唐老栓舔着脸,哈着腰询问叶大夫道。
叶大夫用手拍了拍唐老栓的肩膀,“行,唐老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现在我手里宽松,待我哪日手头紧了,来讨债,别把我赶出去就行。”
叶大夫虽然不知道唐家发生了什么,但看见那些还未收拾的东西,就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了,反正他也不是靠行医赚钱的。
平日里收取乡亲的诊费也只是赚回本钱,其他别的什么费用的他可没有多收。
“哪成啊!等家里稍微宽裕点保还您,而且还要请你来家里来吃饭,到时候叶大夫你别嫌弃就成。”唐老栓听出叶大夫打趣他,不禁松了一口气,冲着叶大夫哈哈笑。
唐老栓和叶大夫没有看到的角落,一个小小身影靠着墙,悄咪咪的偷听。
“宿主,正如本系统所言,你四哥是小腿是粉碎性骨折,现时代无法医治。唯有未来的技术能完全治好,请问宿主是否要开启‘让智慧走上全能人生系统’?”
唐子衿脑海中传来511机械般的声音。
在叶大夫给四哥诊断的时候,消失了几个月的511系统又找上唐子衿。
只不过和平常诱惑唐子衿的条件不一样,这次是她不能拒绝的东西。
一想到原本健全的四哥因为不利于行而自卑,就算找到证据证明四哥的清白之后他也开心不起来。
而他家因此也要笼罩一层阴霾,她爹娘为四哥的腿伤神。
短时间可能没什么意见,时间长了几个哥哥嫂子也会为以后药钱争吵不休。二哥三哥还好,但大哥大嫂肯定意见很多。
“未来的技术?那要多久才能学成?”
“按照宿主现在的智力值,从现在开始学,大概十年后就学成了”
“等等,你说以现在的智力值?也就是说以后我的智力值提高之后就用不着十年了?”唐子衿脑筋一拐,很快就意识到问题所在。
果然是本系统选择的人,智力值就是不同。“是的,宿主”
“只要你的智力值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也会越强。本系统不但会给你提供学习资源,而且可以开通商城,你还可以兑换未来的小型手术器具。”
唐子衿有点心动,但开启之后就意味着以后的她再也没有现在这么空闲。也就是说她的咸鱼时光要结束了。
为了四哥和这个家,拼了。
唐子衿一咬牙,答应了511系统。“511,开启!”
“好的宿主,开启‘让智慧走上全能系统’。”
【已开启】
“滋滋滋”唐子衿耳边响起电流的声音。
眼前一换,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大界面
智力值:112
财富积分:0
工业积分:0
文化积分:0
系统和唐子衿解释道,“财富积分,工业积分,文化积分的某一项积分达到10,宿主的智力值就会加一。”
唐子衿提出一个疑问:“那有上限吗?”
“目前权限不足,本系统只能告诉你,现在这个朝代最高智力值是165,并且且还活在世上。”
第二十九章,上溪镇
唐子衿坐在凳子上,双目无神,定定地盯着一处发呆。
愁死小娃娃啦!
怎么才能找到证据证明她四哥的清白呢?
昨天她已经在她四哥口中了解到了全部情况。
四哥在的那个酒楼叫和顺酒楼,掌柜姓刘,副掌柜姓李。而她四哥一直都是跟着刘掌柜干事。
原本在大哥口中的‘大好人’李副掌柜,在四哥的描述里却是一直看他不顺眼的人。
还有那个赵公子,听四哥说他和李副掌柜关系不错,经常带一大群人来酒楼和李副掌柜喝酒。
大林爹娘只有他一个儿子,余下的都是姐妹。家里里做豆腐的营生,在镇上不算富裕,也有点银钱。
如果说是赵公子和李副掌柜串通起来陷害她四哥的话,这件事情就变得合理多了。
现在就是这个大林了,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背叛四哥呢?他应该不是为了钱吧!
嗯,看来想要还四哥的清白,还是要从大林身上入手。
“爹!”唐子衿看着眼下带着两个黑圈圈的唐老栓,心疼坏了。
昨晚,他爹翻了一个晚上的身,要平常,她娘早就发飙了,但昨晚她娘没有。
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唐子衿摸着湿了一片的枕头,就知道张春珍也一晚没睡。
“爹,咱们抓紧时间吃完早饭,然后牛车快点赶到镇上吧!”
“衿宝,你还没告诉爹你去镇上要干什么呢?”唐老栓知道衿宝今天要去镇上给老四找证据,但衿宝没告诉他他要怎么做。
尽管衿宝只有四岁大,但她从小表示出来的聪慧以及叶大夫在满月时说的话,就算唐老栓没把唐子衿当成大人,也知道她不是一般的小孩。
唐子衿神神秘秘的回了一句:“去到爹就知道了。”
唐老栓听后也就没再问,草草吃过早餐后和唐子衿一起坐你大爷家的牛车赶往镇上。
大溪镇上
“衿宝,你来这做什么的?”唐老栓看着斜对面人来人往的和顺酒楼,疑惑道。
他家老四就是在和顺酒楼出事的,唐老栓对这个地方有点敏感。
唐子衿没有回答唐老栓的问题,只静静地望着斜对面。
从唐子衿这个角度,刚好可以看见有说有笑的李副掌柜和赵公子,以及在店门口招待客人但脸上没有多少笑容的大林。
至于唐子衿她怎么知道的,还是唐老栓指给她看的。
过了好一会,唐子衿才扭头对唐老栓说,“爹,可以了,我们去书铺吧!”
因为唐老栓已经好十几年没来过书铺了,连书铺的位置换了都不知道。
于是唐子衿和唐老栓两个人转了好几条街才找到书铺。
到了书店,唐子衿叫唐老栓买一刀纸,然后找书店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唐子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碳条,在纸上作涂涂画画。
两个时辰后十张画好的纸张摆在小木桌上。
唐老栓在唐子衿画的时候脸上从不经意到吃惊,然后转而到平静。这个过程只有唐老栓自己知道到底有多么吃惊。
第三十章 ,高掌柜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都不会相信,他只有四岁多的闺女衿宝,仅仅用黑炭就画出和李掌柜、赵公子以及大林三个一模一样的画像。
不可谓不惊人!
这种画法他还没听人说过,难道是他闺女自己琢磨出来的?
唐老栓不是第一次看见唐子衿拿炭笔在地上画。
自从衿宝会走路以后,他媳妇觉得衿宝还小,就不允许衿宝走出家门口。
也许是衿宝太无聊了,某一天起衿宝手里时不时就握住一块炭块。总爱静静蹲在一个角落捣鼓,一玩就是一整天。
唐老栓他会记得那么清楚还是因为衿宝玩完炭块,身上总是脏脏的,连一向疼衿宝的媳妇儿都忍不住呵斥几句。
衿宝每次都是义正辞严地保证下次不会再犯,但转头又把衣服弄脏。弄得他媳妇无比头疼。
还想他抱怨了几次,唐老栓觉得是小孩子玩的玩意,只要他闺女开心就好,便没留意衿宝画什么,任衿宝耍去。
现在看来不得了啊!他家衿宝还会自创画法啊!
“衿宝,你……这……这是你怎么想出来这么画的?”唐老栓用饱含惊讶的语气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唐子衿早就知道她速写出人像后,她爹会有疑惑,“爹,这样的画法是四哥给我带回来的画本中我看到,然后模仿的。”
不是衿宝创的啊!唐老栓心里想。
“衿宝,你说的画本是什么样子的?”唐老栓没有怀疑唐子衿的话,老四还在和顺酒楼做伙计时经常会带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给衿宝。
唐子衿用炭条在写下几个字符,递给唐老栓看。“爹,里面就有这几个样的。”
一张纸上多了几个鬼画符,唐老栓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个因为所以然来。
忽然唐老栓脑子临光一闪,“噌”的一下站起了身,脚步冲柜台大步走去,他不知道,作为书铺的掌柜总是比他阅历多一些,应该知道的吧!
唐老栓三两步就到了书铺掌柜的面前,隔着一个柜台的高掌柜正拿着算盘算账。
看见突然走来的唐老栓微微吃惊,很快高掌柜放下算盘,手捋在花白浓密的胡须上,温和有礼道:“客官,需要点什么吗?”
唐老栓和衣着得体且淡定的高掌柜相比,显得有些急促。唐老栓支吾了几秒,“我……我……”
唐老栓有点后悔还没想好就来到高掌柜面前,现在都不知道要怎么说。
他回头瞄了一眼唐子衿的方向,发现衿宝一直看着自己,鼓起气把请求说了出来,“掌柜的,你……能帮我看看这是哪里的文字吗?”
高掌柜接过唐老栓手里的纸张,看见上面的字符,端详了好一会。像是在确认什么似的,踏步到一书架面前,抽出一本书面上都泛黄的书籍。
高掌柜摊开手里的书,摆在唐老栓面前,指了一处“客官,你看是不是这种。”
唐老栓看着高掌柜指着的地方,那个字符和唐子衿写的一样,又见高掌柜指了好几处都和纸上的字符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