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再询问
周宛芸的房子建好后,已经是六月上旬了。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就算是站着什么都不做,也会热得汗流浃背。
她给建房子的人结算了工钱。
狼部落的人拿到工钱后,收拾好东西就离开了,连一刻钟都没有耽搁。但是何虎等人却没有离开,还在继续盖房子。
这些房子并不讲究任何样式,就是四四方方的一排房子,用夯土建造而成。
这是何虎等人的居所。
因为何虎等人决定搬过来,所以打算趁着现在这段空闲的时间,赶紧把房子建好,等到秋收后就可以直接搬过来了。
转眼就到了收获庄稼的时候。
周宛芸种的农作物很多,足足有四十二亩地,就他们家的那几个人,肯定是收不回来的,所以她决定去狼部落找人。
至于何虎等人,也要回去收他们自己的庄稼。
周宛芸本来打算让吴常义去狼部落找人,但是又想到还没完成的那个任务,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去一趟。
去狼部落,来回一趟就需要四天时间,再加上还要在野外歇息,一个人还是有点危险。她以前都是和周锦之一起去,现在周锦之不在家了,她竟然找不到合适的人陪自己去。
周宛芸有些发愁。
如果只有她自己的话,那肯定是不会去的。
就在他发愁的时候,吴常义过来了:“周姑娘,这一次的农作物都我们自己收吗?不去找狼部落的人帮忙?”
“要的,我明天就去狼部落找人。”被吴常义这么一催促,周宛芸立刻就作出了决定。
“还是我去吧。”吴常义说。
“我找他们还有其他事情,必须得亲自去一趟。”周宛芸有些无奈地说。
其实,她真的很不想去,因为从这里到狼部落,距离真的有点远。而且现在又是最热的时候,在外面赶三四天的路,整个人都会馊掉的。
她站起来,走到门口,看着远方。
这时候,远处有一匹野马跑过。
她突然想到,应该去买一匹马。有了马以后,就可以缩短去狼部落的时间。
就算不去狼部落,去其他地方寻找物品,或者做其他事情,有了马以后都会很方便,能够缩短在路上的时间。
不过,她明天就要去狼部落了,现在也来不及去买马了,只能去借一匹马。
她记得德吉的族人有匹马,可以借来用一下。不过,德吉的族人不会官话,所以需要德吉帮忙在中间传话。
她来到德吉家,却发现家里没有人。
德吉应该是出去放羊了。
周宛芸只能直接去找德吉的族人。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虽然德吉的族人还是不会说官话,但是基本上都能听懂。
周宛芸找到了拥有马匹的那个族人,然后指了指旁边休闲吃草的马儿,对那个族人说:“我想借你的马,用两天。”因为担心这个人听不懂,还特意放慢了速度。
这个族人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她听不懂的话。虽然她听不懂这句话,但是能看懂点头的意思,就是表示同意。
她道了谢,然后牵着马回去了
第二天早上,她便骑着马去狼部落了。骑马的速度比走路快多了,只不过半天时间,她就已经到达了狼部落。
狼部落的守卫已经知道她了,见到她过来,就直接带着她去巫,都不用去通报了。
守卫领着她到巫的门口之后,就离开了。她站在外面,用不大不小的声音喊道:“巫,你在吗?”
很快,巫就出来了,很高兴地说:“周小姐你来了,快请进来坐吧。”说完就招呼周宛芸坐下。
周宛芸跟着巫进屋,然后直接不等巫询问,便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巫,这一次过来,还是来找你借人的。”
“这可太好了,他们前两天还在说这件事,还以为你不用人了。”巫笑着说道,“这一次要多少人?还是之前那些人,可以吗?”
“多一点少一点都可以,无所谓的。”周宛芸说。她并没忘记自己的任务,所以紧接着又问:“我听说你们族里有几个人。”然后就报了那几个人的名字,“我可以见见他们吗?”
巫非常惊讶:“你以前认识他们吗?”
“不认识。”
“那,你为什么会知道他们的名字?”
周宛芸找不到什么合理的解释,所以便懒得找借口了,直接说:“我自有我的办法,这并不重要,”然后又问了一遍,“我能见见他们吗?”
“可以,我让人把他们叫来。”
“那就麻烦你了。”
其实,周宛芸知道那几个人的毡房位置,完全可以自己去找那些人。但是却有一个问题,那些人听不懂她说的话,她也听不懂那些人说的话,没办法交流,所以必须要依赖巫。
在等待那些人过来的时候,巫就问她:“你找他们几个人,有什么事?”
周宛芸在进来之前,已经去狼部落的耕地里看过了。大部分的农作物都是按照她讲的来种植的,只有很少的几块地,依旧是原来的那种粗放的耕种方式。
周宛芸说:“我听说,他们几个人并不接受我所说的种植方法,所以想问一问为什么。”
巫叹了口气:“那几个人实在是太固执了,怎么也不听劝,我也没办法。”
说话间,巫的徒弟便带着那几个人过来了。
巫和他们说了两句话。那些人打量着她,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轻视和不屑。但是,有个人却不一样,站在所有人后面,看着她的眼神里,全是色眯眯的眼神。
周宛芸非常意外,她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眼神。
因为她喜欢做美食,喜欢折腾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所以稍微有一点点胖。虽然只有一点胖,但是在各种各样的漂亮姑娘中间,就非常不起眼。
所以,第一次见到有人用这样的眼神看自己,她真的很意外。不过,虽然意外,她也没放在心上,对巫说:“你问问他们,到底为什么不接受我说的种植方法?”
巫说:“这一点我以前就问过了,他们就是不相信,觉得这种办法不会有效果。”
第一百零七章 解决了吗
这个原因确实很简单,但也是周宛芸没想到的。
周宛芸认为,上一次收获豆子的时候,已经让狼部落的人看过农作物的收获了,这些人应该会相信了。
她还以为,这些人不接受她的种植方法,是因为喜欢放牧的生活,结果没想到根本不是。所以,她现在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
上一次,就已经让狼部落的人去看过庄稼的收获了,并没有效果,所以应该换一种方式。
还是说,带这些人过去,让这些人亲眼看看?
“你为什么这么在意他们是否相信你的办法?”巫问道。
周宛芸回答说:“没有,我就是单纯地觉得奇怪,没有其他意思。”
“是这样啊,”巫点点头,一脸无所谓地说,“他们现在不相信,等收获时发现自己的收成比别人少的时候,就会相信了。”
周宛芸瞬间反应过来:他们之所以不相信,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只是听同族的人讲,却没有亲眼见过,所以有些怀疑。
就算她让那些人过去看她的农作物收获,结果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因为这几人并没有亲眼见证她的农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很可能会怀疑她偷偷用了其他办法。但是,同族人的农作物整个生长过程,这几个人都是看见的,所以当看到同族人的收成后,应该就会相信了。
她决定,再等一阵子,等到秋收之后,再看看任务是否完成,之后再作决定。
然而,巫的徒弟已经把人带过来了。
既然人已经带过来了,她又告诉人家没什么事,似乎也不合适,所以还是问了一句:“我听说,你们并不相信我的耕种方法,为什么?”
那些人说了几句话。
周宛芸听不懂这几个人说了什么,只看见这几个人说完后,巫的表情有些尴尬,还有些愤怒,一副想发火的模样。
她猜测,这几个人说的话肯定不好听。
“巫,你就直接告诉我吧,我不会生气的。”周宛芸说。
“没什么,没什么。”巫连连说。
既然巫不愿意说,周宛芸也不勉强,反正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话。但是,巫的徒弟却开口说:“他们说,你这么在意他们,是不是看上他们了?”
周宛芸愣了一下,简直不敢相信。
这些人为什么会如此自作多情?他们到底是哪只眼睛看出自己对他们有意思了?
难怪巫的表情那么尴尬。
周宛芸越想越生气,感觉有很多话在胸口,不吐不快:“你们觉得我会对你们有意思吗?这种想法也太荒谬了,你们觉得可能吗?”
虽然很生气,但那些很难听的话,她还是说不出口。
巫连忙说:“周小姐,你别生气。”
“我没事,”周宛芸有点生气,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但是也没有因此就放弃另一个目的,“对了,有人愿意去帮忙秋收吗?”
巫的徒弟刚刚出去通知人了。
“我已经告诉他们了,愿意去的人,过一会儿就会过来。”巫的徒弟说。
说话间,毡房外就陆陆续续地来了好几个人,大约有十几个人,而且都是身强体壮的人。
周宛芸看到这些人,心里就放心了,至少那几十亩地的庄稼,不用担心收不回来了。她和这些人谈好了价格,就率先离开了。
至于这些人,还要收拾一些东西。毕竟不是一天两天,所以还是要收拾一些东西过去,特别是住的地方。
周宛芸回到家里,就看到居所附近有一大群人,数量非常多,至少有好几百人,旁边还有几个牵着马的士兵。
难道,是她跟王爷要的一百个人到了?
可是,这一群人远远不止一百个,她估摸着,可能有三四百人。
难道,是流犯?
此时,那几个士兵看到了她,便小跑着过来:“你是周毅的女儿吗?”
“对,请问你们有什么事吗?”周宛芸说。
士兵指了指人群:“这是圣上吩咐,给你送过来的人,圣上吩咐一定要亲自交给你。”
原来,这些人真的是她要的那一百个人。
“为什么会这么多人?”周宛芸有些疑惑地问。
“我们只是按照吩咐,把人给你送过来,其他的事情我们并不知晓。”士兵一本正经地说。
另一个士兵说:“不过,我们猜测,可能是担心路上有损耗,所以人比较多。”
周宛芸一想,还真有可能是这个原因。想想她们来的路上,死了多少人呀。所以她只要了一百,但是皇帝却给了三四百人,就是担心路上会死人。
“人带到了,那我们就告辞了。”说完就骑着马离开了。
此时,天色已经很晚了。这群人正在忙着垒简易的灶,烧火煮饭。
周宛芸有心帮忙,可这么多人,足足有将近四百人,她实在是有心无力,所以就假装什么也没看见,准备回屋。
此时,人群中突然跑出来一个人,朝着她快速地跑了过来。这个人的身形还挺熟悉的,似乎是以前见过的人。当这个人跑近之后,她才认出来,这是自己以前的丫环,翠珠。
“翠珠,你怎么来了?”周宛芸非常惊讶。
翠珠很激动:“小姐,我终于又见到了。”
“你怎么会过来?”
“他们来问我,要不要来你这里,我同意了,然后就过来了。”
“算了,我们回屋里再说。”
她刚刚进屋,在屋里坐下来,就看到门外出现了一个陌生的中年妇女,于是立刻又站了起来。
“你是周小姐吗?”中年妇女问道。
“对,你有什么事吗?”周宛芸走过去,“先进来吧,有什么事进来说。”
中年妇女却摆了摆手:“不用了,就几句话,就在门口说吧。”
“好吧。”
“我们来这里之前,大人让我们什么事都听你安排,所以我们明天要做什么?”
周宛芸有些疑惑:王爷是以为自己需要一百个奴仆吗?不过,这也不怪王爷,有这种误解也很正常。
她现在可没办法负责三四百人的衣食住行,所以就对中年妇女说:“你们不用听我吩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你们是自由的。”
然而,中年妇女不仅不领情,反而还一脸严肃地说:“这可不行,万一被上面的大人知道了,我们不仅会被抓回去,还会加重刑罚。”
“你们,”周宛芸有些疑惑,这些人似乎不是什么良民呀,便斟酌了一下用词,问,“为什么你愿意来这里呀?”
中年妇女说:“大人说了,只要我们愿意来,就不用坐牢了。”
“那你们都犯了什么事?”
中年妇女犹豫了一下,在周宛芸越来越严厉的表情下,才吞吞吐吐地说:“没有路引就离开户籍地。”
“原来如此,那你们先把房子搭起来,房子搭好之后,就开垦荒地,准备种庄稼。”
“好,那我把这件事告诉他们。”
第一百零八章 晚饭
此时,太阳开始西沉,眼看着就要天黑了。周宛芸知道,要赶紧去准备晚饭,于是便站起来。
“小姐,是不是要去做饭?我来就可以了,你歇着吧。”翠珠连忙说道。
不过,周宛芸很清楚,现在已经不是以前了,所以并没有心安理得让翠珠干活,而自己什么都不做:“一起吧,两个人做饭快一些。”
岂料,这句话刚说完,翠珠却很震惊地看着她:“小姐,你在这里一定吃了很多苦。”
周宛芸笑了笑,没有说话。
新房子的位置和老房子是紧挨着的,背靠着背,方便使用沼气池。沼气的管道不是特别粗,而且是沿着墙根放置的,所以乍一看并不是很显眼。
周宛芸指着运输沼气的管道,对翠珠说:“翠珠,这根管子里的气体是可以燃烧的,取掉堵住管口的东西,用火点燃,用完之后再把管口堵住。”
“小姐,我明白了。”翠珠点点头说道,“小姐,今晚要吃什么?”
见到了自小就跟着自己的丫鬟翠珠,周宛芸还是比较高兴的,所以决定做点好吃的。不过,比较麻烦的东西都要提前准备,现在也来不及了。
她想了想,决定做一份水煮牛肉,一份兔肉。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搜集,各种调味料都已经有了,除了一种叫辣椒的调味料。据系统说,辣椒是另一片大陆上的植物,现在还没有传过来。
虽然没有辣椒,但是她有一种可以替代辣椒的调味料,虽然没有辣椒好,但也能产生辣味。
周宛芸把腌过的牛肉拿出来,递给翠珠:“把牛肉切成薄片。”
虽然朝廷不允许吃牛肉,但是这里的人不耕种,而且大量饲养牛,所以是可以吃牛肉的。
“好。”翠珠接过牛肉,开始切肉。
至于兔子,还要现杀。
周宛芸来到饲养兔子的地方,挨个掂量了一下兔子的重量,然后捉了一只比较胖的兔子出来。
可是,该怎么杀兔子呢?
如果这是把兔子杀死,那自然是不难,一刀下去,兔子就死了。可问题是,该怎么剥皮呢?
她想到了吴常义。
吴常义以前也算是猎户,肯定很擅长剥皮。她找到了正在干活的吴常义:“吴大哥,我想杀一只兔子,你帮我杀一下吧。”
“好。”
吴常义把兔子的脚绑起来,倒吊在木桩上,然后一刀结束了这只兔子的性命。但是,他并没有立刻就开始剥皮,而是站在一旁等待。
“还要等一会儿,等它的血流干净。”吴常义说道。
“哦。”
周宛芸也不知道要等多久,为了不浪费时间,于是便回到厨房,去准备各种佐料,以及做饭。
主食依旧是豆子。
去年刚到这里的时候,她因为没种过庄稼,所以对种地还比较恐惧,担心种不活庄稼,也担心收成太差,便只想着种植产量高的豆子,没有种植麦子和粟,以至于现在还是只有豆子。
不过,今年春天的时候,她种了很多粟,现在也到了收获的季节了。再过几天,他们就能够吃上粟米了,不用再继续吃豆子了。
她把豆子放进锅里,点燃沼气,然后就开始准备水煮牛肉和兔肉的佐料,打算去菜地摘点青菜。
她从厨房里出来,就看到吴常义正在剥兔子皮,动作十分熟练,很明显经常剥皮。
转眼之间,一张完整的兔子皮就被剥了下来。
“周姑娘,这兔子皮要攒起来吗?多攒一切,以后再一起制成熟皮子。”吴常义说。
“那就攒起来吧。”
“那去把这张兔子皮洗一洗。”
周宛芸没有管这件事,去菜地里摘了一些青菜,还摘了几个黄瓜,以及一把空心菜,然后回到厨房。
黄瓜是用来做拍黄瓜的,空心菜是用来炒的,而青菜是用来垫在水煮牛肉下面的。
此时,吴常义拿着去除内脏的兔子走了进来,可刚进门就愣住了,站在门口不动了。
“吴大哥,你怎么了?”周宛芸觉得有些奇怪,还是第一次看到吴常义这么反常。
吴常义看了一眼正在切菜的翠珠,问周宛芸:“周姑娘,这位小姐是谁呀?”就连说话的声音都比平时低了一点。
周宛芸这才反应过来,笑着说:“她叫翠珠,我们以前就认识。”
她故意没有告诉吴常义,翠珠以前是她的丫环。因为,她不希望别人先入为主地认为,翠珠是一个丫鬟。
但是,没想到翠珠却自己补充了一句:“我是小姐的丫环。”
“翠珠姑娘,你好,我叫吴常义。”吴常义连忙自我介绍道,眼睛一直直勾勾地看着翠珠。
周宛芸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
翠珠虽然是丫环,但是长相非常艳丽,大多数男人都很喜欢翠珠。她们一起出去的时候,别人经常会误认为,翠珠才是小姐。
翠珠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吴常义。
吴常义这才没有继续看着翠珠,然后把手中的兔子递给周宛芸:“周姑娘,这是杀好的兔子。”
周宛芸把兔子接过来,然后递给翠珠:“兔子切成小块。”
“好。”
吴常义又看了一眼翠珠,得到了一个白眼后,才不情不愿地出去了。
“这些男人简直太讨厌了。”翠珠说。
周宛芸忍不住笑了笑,安慰说:“你长得好看,他们才会忍不住一直看你。”
说完后,她想到翠珠从京城过来,队伍里十之八九都是男人,于是连忙问:“对了,你来这里的路上,没有遇到什么事吧?”
没想到,翠珠却摇了摇头:“小姐,你放心吧,我这一路上没遇到什么不好的事。”
“真的?”周宛芸有些不相信。
想当初,她们被流放的路上,那些长得好看的姑娘,甚至是妇人,都遭到过那几名士兵的侵犯。
幸好,她父亲虽然获罪,但到底不是普通老百姓,族中还有很多人在朝中做官,所以那几名士兵不敢动她和嫂子。
所以,她不太相信,护送翠珠等人过来的士兵,品德会这么好。当然,她自然是希望翠珠没遇到不好的事情。
第一百零九章 打听
翠珠说:“护送我们过来的那几名士兵,是圣上的亲卫兵,并不是普通的衙役,所以一路上都比较规矩,也没有打骂我们。”
“那就好。”周宛芸松了口气。
这时候,她想到了之前从商人口中听到的八卦,现在正好问一下翠珠:“我听路过的商队说,皇帝宠幸了一个戏子,长相和兄长一模一样。”
“确实有这件事,”翠珠一边切菜,一边回答说,“我还偷偷地看过,长相确实和大少爷一模一样,但是其他方面就完全不像大少爷了。”
“哦,哪些地方不像?”周宛芸问。
“除了长相,哪里都不像,”翠珠说,“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整日里描眉画眼的,而且大字不识一箩筐,根本没有大少爷的气质。”
“而且,他仗着圣上的宠幸,整日里飞扬跋扈,连江丞相都不放在眼里。”
“他得罪江领了?”
“可不是嘛,我出来的前几天,那个董司南看中江丞相家的一块地,竟然强行霸占了,气得江丞相摔了好几个杯子。”
“那江丞相就这么算了吗?不可能吧。”
“江丞相自然不可能就这么算了,要求皇帝严惩董司南,皇帝拗不过江丞相,就杖责了二十。”
“那还好呀?”
“好什么呀?圣上打完那个董司南,转眼就给了大量的赏赐,把江丞相气得不轻,也不知道圣上到底喜欢他什么?”
说话间,翠珠已经切好了牛肉和兔肉,正准备清洗菜板切佐料。她一转身,就看到了正在燃烧的沼气,瞬间就忘了刚才的话题,惊讶的说:“这也太方便了,以后都不用人烧火了。”
翠珠洗好菜板,似乎又想到了什么,问:“小姐,为什么我没在京城见过这种东西呀?这么好的东西,不可能没人用呀。”
“这是我从一本古书上看到的,以前都没有人知道,自然就没人使用。”周宛芸把之前的借口又搬了出来。
“小姐你真厉害。”
“别阿谀奉承,我可是会当真的。”周宛芸开玩笑地说道。
这时候,豆子已经煮好了,可以开始烧菜了。
翠珠很了解她的喜好,知道她喜欢烹饪食物,所以并没有抢着要烧菜,只是在一旁帮忙打下手。
随着烹饪的进行,美食的香味在厨房里弥漫,甚至飘散到了外面,诱惑着所有人的味蕾。
“小姐,你烹饪美食的能力又进步了,做出来的食物比以前又好吃了。”翠珠赞叹道。
周宛芸知道,这并不是真的靠自己得来的进步,所以并没有因为翠珠的夸赞而高兴,反而有点心虚,于是连忙转移话题:“你去叫他们回来,准备吃饭。”
“好的,小姐。”
当其他人都回来以后,两道荤菜已经做好了,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她赶紧把最后一道素菜炒好,然后把拍黄瓜做好,就端上桌准备吃饭。
所有人洗好了手,准备吃饭。
“你们好。”一个男人说。
周宛芸转头一看,是一个陌生的男人,正站在他们家门口。她站起来,走过去问:“你有什么事吗?”
“我闻到了你们这里食物的香味,能不能也让我吃一点?”男人很直接,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周宛芸第一次见到这种人,但还是直接拒绝了:“不好意思,我们并没有准备多余的食物。”
男人什么也没说,转身就离开了。周宛芸以为这个人放弃了,所以就回去吃饭。可没想到,过了没多久,那个男人又出现了,手里还提着一块肉。
“小姐,我带了肉来,你能帮忙做成刚才的那种菜肴吗?”这个男人又问。
周宛芸没想到,这个人会这么执着。
“你只要帮我做一小盆就可以了,剩下的都给你。”男人又补充了一句。
男人手里的这块肉非常大,别说是做一盆水煮肉片,做好几盆水煮肉片都绰绰有余。周宛芸再拒绝,似乎也有点不好意思。
她忍不住问:“你为什么一定要吃这道菜?”
男人说:“我叫王寺伟,以前是一名厨师,所以对没见过的菜品都很好奇。”
王寺伟的话刚说完,系统就说:“你触发了辅助任务,美味佳肴(三),任务目标,开一家小饭馆,任务奖励,稻谷种子。”
周宛芸暂时忽略系统的任务,对王寺伟说:“明天吧,明天中午,现在太晚了。”
“好,好,好。”王寺伟连连说道,然后提着肉回去了。
吃过晚饭后,周宛芸突然想到:翠珠住哪里呢?这是新建的房子,只有五张床,看来只能让翠珠暂时住在锦之的房间。
看来,还要再准备两张床,否则以后家里来个人,都没有床睡。
第二天早上,周宛芸起床打开门,发现那些人竟然已经在开始准备房子了。她发现,这些人的房子位置非常随意,这里一个,那里一个,完全没有规划。
她想到自己还有个关于城市规划的任务,于是连忙跑过去,阻止这些人:“你们都停一下,暂时停一下。”
这些人确实听她的吩咐,立刻就停了下来。
“周小姐,有什么吩咐吗?”一个男人走过来问道。
周宛芸连忙告诉他:“你们的房子不能这么建,太随意了,也太乱了。”
男人也没有生气:“那应该怎么建?”
周宛芸想了一下,决定仿照京城的布局。她还没开口,系统就说:“提醒一下,任务面板可以帮助你更轻松地完成任务。”
为了不被人当成撞邪,周宛芸只能回屋去看任务面板,于是便对男人说:“你稍微等一下,我先回去洗脸。”然后就回屋了。
她回到屋里,唤出任务面板,然后点开了城市雏形的那个任务。
在任务面板的右边,出现了居所附近的图片,甚至就连昨天才到达这里的那些人,都在图片上,并且还在移动。
竟然还是实时的。
在图片的下面,有小拇指头大小的小方块,方块里有两个字:编辑。
她没有犹豫,直接点了一下这个小方块。
第一百一十章 金子
当周宛芸点击了“编辑”的选项后,图片左侧就出现了好几个新的小图案,有黑色的宽敞道路,还有房屋图案,土地图案,牲畜棚等。
在图片的正上方,还有一个小方块,里面也是两个字:投影。
图片上有一行字:请选择城市的位置和范围。
周宛芸看着这句提示,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操作,只能在心里询问系统:“系统,这应该如何使用?”
系统认真且仔细地讲解了一遍使用办法。
周宛芸明白了使用办法后,选择城墙,圈出了城市的范围。没想到,图面上却蹦出来一句话:该城市的范围太小,只能容纳几百人,请重新选择。
她这里本来也就只有几百人,没问题啊。
然而,那句话一直在图片上,导致她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只能重新选择城市范围。
她修改了好几次,直到图片上提示城市可容纳十万人,才没有了那句提示。不过,这样一来,就把何虎等人的房子隔离在城墙外面了,否则就破坏城里的规划。而且,她也不能让人把房子拆了重建,所以只能放在城外。
接下来进行下一步操作。
她发现,水井是可以移动的,于是就把水井的位置放在城市正中间,然后是十字形的主街道,也是最宽的街道图案。水井的位置,就在这两条街道相交的地方。
当然,水井的位置肯定会保护起来。
主街道把这个地方划分为四个区域。她又选择了较窄的街道,把每个区域划分为一个个大小相同的格子,每个格子里能并排建造两排房屋。
她又点开屋子的图案,同样也有很多种不同规格的房屋,从一间卧室到五间卧室,满足各种家庭的需求。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房屋,单人居住的房屋。
虽然现在这里的人大多是独身一人,但难保以后不出现结婚生子的情况,所以就把其中一片区域确定为多人的家庭居住,而另外两片区域暂时定为单人居住。
至于她家所在的区域,暂时空着。
确定好之后,她就选择了投影。
投影,就是把道路和房屋投射在她确定好的位置上,方便以后修建道路和房屋,不至于出错。
不过,这个投影只有她能看到,其他人都看不见。所以,她还要把这个范围画出来,方便其他人知道。
她提了一筐石灰出来,画出了房屋的位置和范围。因为石灰是白色的,洒在褐色的地面上,就非常明显,一目了然。
在她撒石灰的时候,那些人都跑了过来,好奇地围观。甚至还有人寻问:“周小姐,你这是在做什么呀?需要我们帮忙吗?”
“不用。”
因为现在只有三四百人,所以只需要画出三四百人住的房子就可以了。
她画好之后,就对围观的人说:“每个方框就是一栋房子,你们的房子都要按照我画的位置建,不能随便建房子。”
“我们明白了。”
“还有,这是一个人住的房子,如果有谁是一家人的,可以站出来,因为一家人住的房子,在另一个位置。”
然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看来所有人都是独身一人。这让周宛芸有些失望。
“那你们忙吧,有什么不明白的再来问我,我回去准备早饭了。”
吃过早饭后,她和家里的人一起收庄稼,就连周毅都没有休息,也在收庄稼。
过了一会儿,远处传来了马车的声音。她以为,又是商队经过这里,可是抬头一看,驾驶马车的是两位士兵,并不是商人。
更意外的是,马车在她家门口停了下来。
“小芸,你回去看看,他们有什么事?”周毅说。
周宛芸便放下手里的东西,快步走了回来:“两位军爷有什么事吗?”
“这里是前礼部尚书周毅的住处吧?”其中一名士兵问道。
“是的,我是他女儿,”周宛芸不明所以,但还是如实地回答了,说完后想起来还站在门口,于是连忙说,“两位军爷快请到屋子坐吧。”
士兵甲说:“我们就不进去坐了。”
士兵乙说:“我们是奉命来给你送东西的。”说完便转身走向马车,从马车里拖出来三个木箱子。
两个士兵抬着箱子进入正厅,再把箱子放在地上。士兵甲说:“这是奉圣上的命令,给你送来的东西,你看一下。”
这时候,周宛芸已经大概能猜到,这三个箱子里是什么东西了。
应该是钱。
她打开箱子。果然,箱子里全都是金子,金灿灿的,差点闪瞎了人的眼睛。
随后,士兵甲拿出一册竹简,然后打开,递给周宛芸:“麻烦周小姐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
周宛芸接过竹简,仔细地阅读了竹简上的内容。竹简上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说她已经收到了这三箱,一共三百锭金子。
她数了数金子的数量,确定没有错误,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把竹简还给士兵:“麻烦两位军爷了。”
“这是我们的职责。”士兵甲说。
“既然东西已经送到了,那我们两个就回去复命了。”士兵乙说。
周宛芸连忙说:“两位等一下。”去仓库里抱出糖罐,然后用上次制作出来的不合格的白纸,包了两包白砂糖。
她拿着两包糖回到正厅,然后一人给了一包糖:“麻烦两位军爷这么远跑过来,这是我们自己做的糖,是一点小小的心意。”
士兵甲犹豫了,没有收,但也没有拒绝。士兵乙毫不客气地接过这两包白糖,笑着说:“周小姐太客气了,那我们哥俩就不客气了。”说完就离开了。
周宛芸把这三箱金子拖回自己的卧室,再锁好房门,然后继续去收庄稼。
“周姑娘,这两人来做什么呀?”吴常义问。
“送钱,之前说好的钱。”周宛芸回答。
到了中午,昨天的那个男人又过来了。周宛芸昨天已经答应了人家,只能帮忙做了一份水煮肉片。这个男人吃完后,惊叹不已,甚至要拜她为师,被严厉地拒绝了。
下午的时候,狼部落的人到了这里。有了狼部落的人,收割庄稼的速度一下子就快了很多。
这一次的收成,比上一次还要好。
接下来的时间,周宛芸都在忙着秋收。大量的农作物被收了回来,晒干后储存到仓库里。
秸秆则堆放在柴房里,用来当柴火烧。
转眼就到了八月。
周宛芸到这里已经一年了,该去官府交粮食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交粮
一亩地交两石粟,四十二亩地,就要交八十四石粟。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后,周宛芸就说:“父亲,我们该去交粮食了。”
“该交多少,就去交吧,这没什么可说的。”周毅说。
第二天早上,周宛芸装好粮食,出发去都护府,同行的还有周毅和李凝蓉。他们顺便也去官府报到。
因为带着粮食,所以前进速度稍微要慢一点,到了下午的时候,几个人才到达了都护府。
因为每个月都来报到,所以官府的衙役已经认识他们了,一见到他们就说:“这是来交粮?”
“是的。”周宛芸回答。
“快进去吧。”
周宛芸牵着骆驼,进入了官府内,先去冯大人那里报到,然后再去交粮。负责收粮的是一个略微有些年老的男性官员,四十多岁的样子。
官员坐在库房门口,面前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记录的册子,还有笔和砚台。桌子旁边有一个测量粮食的容器。
“叫什么名字?”官员问。
“周毅。”周毅回答。
官员拿着笔,在册子上寻找了一会儿:“周毅,一共四十二亩地,须上交八十四石粟米。”
开垦出来的耕地,官员实地测量,记录在册后,再发放地契。五月的时候,周宛芸就已经找官员测量过了,也拿到了地契。
周宛芸把粮食取下来:“都带来了。”
旁边的衙役拿着容器,收取了足够数量的粮食。官员拿着笔,在册子上勾了一笔:“可以了,你们可以走了。”
周宛芸还有事情要问,所以站在原地,没有离开。
“你还有什么事吗?”官员问。
“大人,可以交麦子吗?”周宛芸问。
她不想种粟米,想种麦子。粟米虽然耐干旱,但是产量太低,远远比不上麦子的产量。上交完粮食后,也没剩下多少了,根本不够吃一年。
官员有些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可以,但是麦子一亩地要上交三石。”
“我明白。”
离开官府后,李凝蓉立刻就问:“小芸,你要种麦子?”
“对。”周宛芸回答完以后,却发现李凝蓉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于是就问,“嫂子,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就直接说好了。”
“种粟米不好吗?麦子不仅种起来麻烦,吃起来也麻烦,而且粟米耐干旱,容易种植,为什么要种麦子?”李凝蓉不解地问道。
“麦子产量高,而且可以做成好多种食物。”周宛芸简单地解释道。
“可是,麦饭太难吃了,比豆子还难吃,磨成粉又太麻烦了,辛苦一天也不一定能磨多少,还不如吃粟米呢。”
李凝蓉的这番话其实并没有错。麦子虽然产量高,但是现在还没有很成熟的种植技术,所以种植起来并不容易。
在北方种植麦子,会因为缺水而没有好收成。在南方种植麦子,排水又成了大问题,特别麻烦。
当然,这并不是人们不愿意种植麦子的最主要原因。人们之所以不愿意种植麦子,还是因为饮食的问题。
虽然王公贵族知道把麦子做成面食,但是效率非常低。而普通人并不知道如何把麦子做成面食,只能做成麦饭,偏偏麦饭又特别难吃。
这几种原因加在一起,就造成了人们普遍不爱种植麦子。
这些阻碍人们种麦子的原因,在周宛芸这里都不存在。不管是种植技术,加工面粉的技术,还是制作成面食的食谱,她全部都有。
但是,她并没有告诉嫂子和父亲,而是对他们:“你们放心吧,我自有办法。”
周毅对这种事并不在意,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任由她折腾。反倒是嫂子李凝蓉,看起来不太放心,但也没有再说什么。
这时候,系统突然说:“恭喜你完成了主线任务,教化之功(一)。”
这个任务就是教狼部落的人耕种。
周宛芸没想到,快一年了,这个任务总算是完成了。她本来以为,这个任务并不难,没想到却耗时这么久,实在是非常意外。
除了这个任务之外,还有一个任务,花费的时间也很长,那就是贸易之路的任务。
之前她拜托安乐王去清剿沿途的匪患,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任务有没有进展。
“系统,贸易之路的任务怎么样了?”她在心里问系统。
系统回答:“该任务还没有完成。”
“是王爷还没有清剿匪患,还是清剿匪患对完成任务没有帮助?”周宛芸又问。
系统说:“安乐王确实已经清剿了沿途的匪患,但是对完成任务并无帮助。”
“所以说,我的方向错了,对吗?”
“是的。”
这让周宛芸有些发愁。她现在对这个任务一筹莫展,也没有任何方向:“系统,你真的不能提示我一下吗?”
她只是随口一问,也没指望系统真的会给她帮助。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系统竟然真的给了一点提示:“你可以想一想,那些商队,最大的危险来自哪里?”
最大的危险不就是沿途的匪患吗?
周宛芸已经见到几次被匪患劫掠的商队了,基本上都是货物和钱财被抢,人被杀光。那些大型的商队,全都是身强体壮的男性,还会带上武器,不都是为了防备沿途的匪患吗?
但是,系统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说商队最大的危险并不是匪患。
还能有什么比匪患更危险的吗?
她一时间也想不出来,便随口询问周毅和李凝蓉:“你们说,对商队来说,最危险的是什么?”
“那自然是强盗。”李凝蓉毫不犹豫说道。
“应该就是强盗吧,还有就是天灾人祸了,”周毅说道,“比如说,一场大火,或者一场水患,都足以让商人损失惨重。”
天灾人祸,很明显不符合这个任务的情况,所以可以排除掉。
之前,周宛芸还以为是因为自己太笨了,所以没想到正确的答案。但是父亲和嫂子的答案,和她之前的想法一模一样,这就说明不是她的问题,是这个任务有点刁钻。
她又想了一下,还是想不出来其他答案,只能暂时把这个任务搁下。
此时时间已经不早了,来不及赶回去了,于是几人便决定去客栈住一晚,明天一早再回去。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另一种原因
此时正值七月,白昼的时间特别长,天亮的时间特别早,天气也特别炎热。
为了缩短在烈日下赶路的时间,周宛芸一家人很早就开始赶路了,再加上走路的速度比较快,所以刚到中午,他们就已经到家了。
那些人的房子已经垒到腰部的位置了。
周宛芸刚到家,翠珠就端着一盆凉水出来了,盆里还放着一张洗脸巾:“老爷,你擦擦脸吧。”然后对周宛芸说,“小姐,你坐一会儿,我去给你端水过来擦擦脸。”
“不用了,我自己去,你给我嫂子端过去吧。”周宛芸说道,径直朝厨房走去。
她打了一盆水,擦了擦脸和胳膊,感觉身上的燥热都消散了一部分,舒服了很多。
“小姐,我已经给你们倒好开水,已经放凉了,就放在膳厅的桌子上。”翠珠端着木盆回来,对周宛芸说道。
“我知道了。”
周宛芸走进膳厅。膳厅的桌子上确实摆着一壶水,她伸手摸了摸,已经凉了。
她喝完了水,又歇息了一会儿,便准备去做饭。只不过,她刚走进厨房,就看到翠珠在厨房里,正准备烧菜。
“小姐,这里让我来就可以了,你出去休息吧,”翠珠把她推了出去,“沼气很好用,也不用人专门烧火,我一个人完全可以的。”
周宛芸被强行推了出去,只能无奈地表示:“那好吧,那我就出去休息一会儿。”
翠珠继续回厨房烧菜。
周宛芸休息了一会儿,就听到外面有人喊:“有人吗,有人吗?”声音听起来非常陌生。
“小芸,你快出去看看,谁在外面喊。”周毅说。
周宛芸走出去一看,外面是一个商队,从西域赶回中原,队伍还挺庞大的,特别长一串。而喊话的是一个中年人。
“小姐你好,我们能在这里买一些水吗?”刚刚喊话的中年男人问道。
“可以,”周宛芸点点头,“价格你知道吗?”
“价格我们知道,十个小钱一桶水,对吗?”
“对。”
这一群人去水井里打水。因为天气太热,周宛芸便把旧房子的门打开,让这些人进屋去休息,然后得到了一句真诚的感谢。
看着这些人汗湿的衣服,周宛芸忍不住问:“你们为什么在这么热的天赶路?”
“没办法,现在这个时候,那边更热,还不如早点赶回去。”甲说道。
“可不是吗?真的太热了。”乙说道。
这时候,周宛芸突然想到了贸易之路的任务。既然任务没有进展,为什么不问一问这些商队的人,说不定能得到什么线索。
周宛芸问:“我有个问题,特别好奇。”
“什么问题,你尽管说。”甲说。
“对你们来说,最害怕遇到什么?”
“当然是强盗啊。”
“那绝对是强盗。”
“肯定是强盗,没得说。”
所有人都毫无犹豫地表示,最害怕遇到危险。
这就让周宛芸很不理解了,如果说她们觉得是最危险的强盗,那可能是不理解,但商队的人自己都说最害怕遇见强盗,那肯定是没错的,为什么系统却不承认呢?
“就没别的了吗?”她随口问了一句。
“除了强盗,最害怕的就是缺水。”甲想了一下,说了这么一句。
乙也说:“确实,这条路上特别干旱,水源特别少,就只有固定的那几个点,我们除了强盗,最害怕的就是找不到水源了。”
“可不是吗,我们这么多人,遇到强盗还能跟他们打一下,可以把他们打跑,但是缺水的话,那就完全没有办法了。”丙说。
“说起来,我最危险的一次,差点就死了。”丁说。
“怎么回事?”其他人纷纷询问。
丁说:“原本的一处有水源的部落,我们都会在那里补充水源,可是我们到那里后,却发现水源干涸了。”
“卧槽,那你们怎么找到水源的?”
“哪找到了,我们没找到新的水源,只能赶紧赶到下一个部落,差点就渴死了。”
这时候,一个穿着绸缎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你们在聊什么呢?”
“这位小姐问我们,最害怕遇到什么。”甲回答道,指了指周宛芸。
周宛芸连忙说:“对,我有点好奇,对你们来说,最危险的是什么?”
中年男人也坐了下来:“那也要分人了。”
“有什么区别吗?”周宛芸立刻就意识到,这个人有不一样的答案,顿时便来了精神。
中年男人说:“当然有区别,对他们来说,最害怕的就是遇到强盗,但是对东家来说,可以多配一些人和武器,遇到强盗也不一定会被抢。”
周宛芸一想,确实是这样。
中年男人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说句大家不爱听的,就算真的被抢了,损失的也不过是一些货物和下人的命,也算不上特别严重。”
这话让在场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很难看,甚至还有一丝隐隐的愤怒。
周宛芸也很惊讶。
其实,这番话对她来说,并不算什么惊世骇俗的话。让她惊讶的是,这人竟然会光明正大地说出来,毫不掩饰。
她以前见过的那些人,就算心里不把下人的命当成一条命,可表面上还是要做做样子,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不会说得这么直白。
她连忙问:“所以,东家最害怕遇见什么?”
“自然是被那些当官的抓住,”中年男人说,“那些当官可比强盗狠多了,不把你刮一层皮下来,誓不罢休,而且永远没有止境。”
周宛芸这才反应过来:强盗确实危险,但是对这些商队来说,更危险的是:这种行为本身就不合法,一旦被发现,很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
所以,想要完成贸易之路的任务,必须让这种商业行为变得合法,否则任务无法完成。
可问题是,更改朝廷的法令,是她能做到的事情吗?
这个任务真的能完成吗?
周宛芸回过神来,发现这些人已经抨击官员的各种问题了,特别每个人都很激动。她对此不是很有兴趣,于是便起身离开了。
她回到屋里,准备吃午饭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西域男人
今天的午饭是豆子和粟米粥。
现在天气炎热,粥是最受欢迎的食物。而且,翠珠一早就把粟米粥熬好了,现在已经变凉了。
周宛芸端起粥碗,正准备吃饭,就听见外面传来一个声音:“不好意思,打扰了。”她转头一看,是商队里的一个男人。
“你还有什么事情吗?”周宛芸放下碗筷,走过去问道
“你们能不能卖一些粥给我?”男人问道。
在这一点上,周宛芸倒是能理解这个男人:他们一直赶路,大部分时候都只能吃干粮,再配上一点水,很少有机会能吃上正经的饭菜,肯定很馋。
不过,理解并不等于同意。
“不好意思,我们并没有准备多余的食物。”周宛芸说。
男人很失望:“不好意思,打扰你们吃饭了。”说完便准备离开。
这时候,周毅却突然叫住了男人,说:“等一下。”
男人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这位老爷还有什么事吗?”
“你们如果不着急走的话,我可以让人给你们熬一锅粥。”周毅说。
听到这句话,男人脸上一喜,可随即又露出为难的神色:“我得去问一下,你稍等。”然后便跑了。
周宛芸继续吃饭。
过了一会儿,那个男人带着身穿绸缎的中年男人,也就是冯益词,走了进来。
“他们同意了再停留两个时辰,不过,不用麻烦你们帮我们熬粥,我们可以自己熬,你只需要把厨房和粟米借给我们就可以了。”男人说。
吴常义有些好奇地问:“你们不是商队,没有粟米吗?”
“我们的货物都是中原没有的东西,怎么会购买粟米这种满大街都是的东西。”男人说。
“你跟我过来吧,我带你们去厨房,”周宛芸对男人说道,然后带着男人去厨房,“你们需要多少粟米?”
“足够熬五十人份的粥就可以了。”男人说。
这可难住周宛芸了,只能估摸了一个大致的数量。因为熬的粥太多了,用沼气的话,速度就太慢了,所以只能让这个男人烧柴。
周宛芸回到膳厅,继续吃饭。
翠珠到了这里后,家里的大部分家务活都被翠珠承包了,洗碗这种事也一样。
周宛芸现在不用洗碗了,于是午饭后便坐在凳子上休息,准备过一会儿再去睡午觉。
她在思考贸易之路的任务。
如果这个任务真的需要修改朝廷的法令,那可就太麻烦了。别说她家现在只是个普通人,就算是以前她父亲有官职的时候,也很难办到这一点。
如果没办法修改朝廷法令,那可不可以通过其他办法解决呢?
很快,粟米粥就熬好了。
商队的人全都跑了过来,准备喝粥。这群人可真不算少,有五十几个人,让本来还算宽敞的空地,瞬间变得拥挤。
这些人端着各式各样的容器,或站着,或坐着,或蹲着。
周宛芸突然发现,在这群人里面,有一个特别的年轻男人。这个男人虽然穿着和大家一样,但长相很明显是西域人的模样,因此特别显眼。
恰好,她身边有一个商队的人,于是就问这个男人:“为什么你们商队里还有西域的人?”
男人在人群中扫了一眼,恍然大悟道:“你说那个人,他不是我们商队的,是在路上遇见的,这人也要去中原,就跟我们一起回去。”
“还可以这样?”周宛芸有些意外。
“这很常见,不过也要看商队的负责人性格如何。”
周宛芸观察了一下这个西域人。没想到,本来正在喝粥的西域人,突然抬起头来,转过头来盯着她,目光十分锐利,仿佛是狼盯着猎物。
她没想到这个人会这么敏锐,被这个眼神吓了一跳,于是连忙移开了视线,不敢再观察。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个西域人竟然还走了过来,站在她面前,用并不标准的大梁官话说:“你刚刚为什么一直看着我?”
这么直白的询问,让周宛芸十分尴尬,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然而,看着这个人越来越不友善的目光,她赶紧找了一个借口:“我第一次看见西域人,所以有点好奇,就多看了几眼。”
这个西域人似乎并不相信这个理由,眼神依旧不友善,一副随时要杀人的模样。
周宛芸真的是第一次见到攻击性这么强的人,完全不知道如何跟这种人打交道。
这时候,冯益词过来了:“你们在聊什么呢?”
“没什么。”周宛芸回答道。
匈奴人却说:“这个女人刚刚一直盯着我,肯定是不怀好意。”
冯益词听到这句话,都不免愣了一下,笑着说:“不可能,这位小姐可能就是好奇,所以多看了几眼,你不知道,我们中原人很少有机会能看到你们西域人,难免会好奇。”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冯益词连忙保证。
西域男人有些半信半疑,但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站在距离周宛芸不远的地方,然后时不时警惕地看一眼周宛芸。
周宛芸又不是死人,自然能感觉到对方的视线,所以特别后悔,刚才就不应该看那一眼。她没想到,这个西域人这么敏锐,而且对人充满了敌意。
这个西与男人的视线攻击性太强了,她有点受不了,准备换一个地方。
然而,就在她刚刚站起来的时候,西域男人却突然走过来,跟她攀谈道:“你能告诉我,中原是什么样子吗?”
“和其他地方的城市一样,没什么差别。”周宛芸只是以为,对方没去过中原,所以有点好奇,就没在意。
“可是,我听别人说,中原特别繁华,大街上的人特别多,人们的衣服特别奢华,吃的也特别好,也不用四处迁徙,冬天也不冷,夏天也不热。”
“你这是听谁胡说的?”周宛芸简直震惊了,这是什么人在胡说八道,也太能吹牛了。
“难道不是这样吗?”西域男人也很惊讶。
“当然不是,中原的人确实不会到处迁徙,但是冬天也冷,夏天也很热,很多普通人家也很穷,冬天没有御寒的衣服,甚至没办法填饱肚子。”
“那为什么……”西域男人很惊讶,似乎想问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口。
周宛芸也没有追问。
商队的其他人还在喝粥,周围一片喝粥的声音。周宛芸不太喜欢这个声音,感觉有点难受,于是准备离开。
这时候,西域男人说:“你说,我们能不能像你们中原人一样种庄稼?”
听到这个问题,周宛芸非常惊讶,转头看了西域男人一眼,然后停下了准备离开的脚步。
如果是以前,她肯定会回答“能”,但是自从了解了关于地理和气候的知识后,就没办法如此肯定地回答“能”了。
她现在也知道,在西域这片地方,确实不适合大面积的农耕,只能放牧。
“如果只是少数人想耕种,那自然没问题,可如果想让所有人都耕种,不放牧了,那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
“很简单,这里的雨水太少,太干旱了,而且很多地方土层很薄。”
“这里就只能一直穷下去吗?”西域男人突然感叹道。
周宛芸被这突如其来的感叹搞懵了:这人的觉悟也太高了吧?
“我觉得,你们也不穷呀。”
“你们中原的很多东西,我们这里都没有,比如你们的茶叶,我们就没办法种植,偏偏还买不到。”
周宛芸也忍不住叹了口气:“他们的很多东西,我们也没有,也买不到,为什么朝廷不能允许商人交易呀?”
“是啊,就算是能有一个允许双方自由交易的集市也好啊。”西域男人感叹道。
此时,周宛芸突然反应过来。
“你不是大梁人?”
第一百一十四章 养什么
商队的人离开之后,周宛芸便开始清洗餐具,收拾厨房。翠珠快步走了进来,夺过她手里的餐具:“小姐,我来收拾吧,你出去。”
周宛芸没有和翠珠抢收拾厨房的活,回到正厅,开始思考接下来要做什么。
现在秋收已经完成了,播种还有一段时间,所以她可以先去完成一些任务。她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完成第一阶段的主线任务,开启第二阶段的任务。
她唤出任务面板,开始挨个查看,还有哪些主线任务没有完成。结果,清查了一遍后,她发现基本上大部分主线任务都没有完成。
贸易之路,防风固沙,城市雏形,各司其职,良田万顷,大道通畅,全都没有完成。
在这些任务里面,最容易完成的,可能就是良田万顷的那个任务。良田万顷的任务分为两部分:一百亩耕地,三种家畜且至少一百只。
家里现在已经养了两只骆驼了,可以算是一种家畜了,还要再养两种牲畜,就可以完成任务了。
她首先想到的就是饲养鸡。鸡不仅可以吃肉,还可以吃鸡蛋,而鸡蛋在很多菜品中都需要,本身也可以做成好几种菜,是一个好东西。
可是,她认真地回忆了一下,似乎没有见过谁养鸡,都是养牛和养羊,或者养骆驼,总之就是没人养鸡,甚至都没见到过活的鸡。
看来,养鸡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能养鸡,那就养羊吧。养羊也有两种选择,一种羊是养来吃肉的,一种羊是养来剪毛的。
系统告诉她,这个地方有一种很特别的羊,毛特别长,而且长得还特别快。这种羊毛可以用来制成毯子或衣服,特别暖和。
她想了一下,养这种羊也挺好的。
可问题就在于,这附近的草地其实不算很多,再加上德吉等人也养了很多羊,青草估计不太够,需要自己种植青草。
当然,她也可以少养一点,只养几只。可是,只养几只的话,就没必要养这种羊了。
要不然,还是养牛吧。
牛虽然也要吃草,但是并不如羊挑剔,也不用刻意种草,现在的很多植物就能给牛吃。而且,牛的用途也很多,牛奶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食物。
她越想越觉得,就养牛吧。
除了牛之外,还需要一种牲畜,但是一时间也不知道这里适合饲养什么牲畜。
她决定询问系统:“系统,关于饲养牲畜,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系统立刻回答:“你可以饲养兔子。”
周宛芸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于是就决定饲养兔子和牛。
既然决定好了,那就要赶紧去把小兔子和小牛买回来。兔子比较容易购买,都护府就有卖兔子的。但是卖牛的人,她好像没见到过。
她决定去问一问德吉。
德吉是这个土生土长的人,对这里最熟悉了,肯定知道哪里能买到牛。
她站在屋外,放眼一瞧,就看到远处有一片雪白,知道那就是德吉和族人的羊群。而羊群在这里,人肯定也在这里。
她来到羊群处,也懒得自己去寻找,直接喊:“德吉,德吉。”
话音落下,德吉就从羊群另一侧站了起来,见到是她,立刻就露出了一个笑容:“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想养牛,你知道哪里有卖小牛犊的吗?”周宛芸问。
德吉想也没想,就回答说:“我当然知道,但是那个地方比较远,你可能不会去。”
周宛芸就不喜欢这种说话方式,说一半留一半:“这个地方在哪里?具体有多远?”
“往那个方向走,”德吉指着南方,“大约要走七八天,就能看到一个部落,那个部落的人养了很多牛,还有其他动物,马什么的。”
“我知道了。”
七八天,一来一回就要半个多月。她寻思着,是自己去呢,还是让其他人跑一趟?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自己跑一趟。
除了买牛之外,她还要看看,有没有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她需要的东西又多又杂,交代给其他人的话,不仅麻烦而且还很容易遗漏。
索性还是自己去跑一趟吧。
不过,这么远的距离,她不可能一个人过去,肯定还需要其他人陪伴。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带翠珠一起过去。
傍晚,吃过晚饭后,大家还在饭桌上,周宛芸便对周毅说:“父亲,我明天要出发去南边的一个部落,可能要二十天才能回来。”
“这么远?”周毅皱起了眉头,很明显不赞同,“不行,你一个小姑娘,去这么远的地方,也太不安全了,让其他人去吧。”
其实,周宛芸也知道不安全,但是让其他人去,她又实在是不放心。
“父亲,这件事情交给其他人的话,我不太放心,还是我自己去一趟。”
周毅却问她:“什么事情非你不可?”
虽然周毅的表情和平时一样,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周宛芸还是能听出父亲的怒气。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主意,依旧心平气和地说:“父亲,对我来说,确实很重要。”
周毅看着她,没有说话。
这时候,吴常义说了一句:“周兄你要是不放心的话,找个人陪她去就好了吗,也不是什么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李凝蓉也说:“父亲,我觉得他说得很对。”
周宛芸说:“翠珠会和我一起去。”
然而,这句话却召来了周毅一个不友善的眼神:“两个小姑娘,和一个小姑娘,有什么区别吗?说不定还更危险。”
翠珠长相艳丽,很受男人的喜欢。带着翠珠,确实有可能更不安全。
这时候,李凝蓉突然感叹道:“锦之或宛柏在的话,就好了。”
她口中的宛柏,正是她的夫君,周宛芸的兄长,周宛柏。
“你一个人去,我实在是不放心,还是我陪你一起去吧。”周毅说。
周宛芸对此没有任何异议。
吴常义却说:“周兄,你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跟着跑那么远,身体受得了吗?”
“这么远的路程,我都走过来了,现在这点路程,算得了什么?”
“说得也是。”
于是,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部落
吴常义又说:“对了,周姑娘你要离开这么长的时间,有没有什么事情交代我们去完成?”
周宛芸想了一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首要的任务还是完成主线任务,于是就对吴常义说:“你们没事的话,就开垦耕地吧?”
“我们不榨糖吗?”吴常义惊讶地问。
李凝蓉也有些不解地说:“我们的耕地都已经那么多了,为什么还要开垦耕地?而且,我们又不可能一辈子在这里,开垦那么多耕地做什么?”
周宛芸没办法告诉别人,自己还要开垦耕地的原因,只能回避这个问题:“榨糖的事情不着急,现在开垦耕地最重要,我们还要开垦五十八亩耕地。”
吴常义没有纠结这个过于精确的数字,只是有些担心地说:“甜菜这东西看起来跟萝卜差不多,应该没办法储存太久吧?不赶紧制成白糖的话,会不会坏呀?”
被这一提醒,周宛芸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甜菜如果存放时间太长,会不会因此影响里面的糖分?
她不敢冒这个险,于是改变了主意:“那就先处理甜菜吧,还有,那些人建好房子后,就让他们开垦耕地,地方我已经给他们画出来了。”
“行。”
第二天早上,周宛芸便带着东西,以及钱财,和父亲周毅一起动身了。她和周毅没有什么话题可聊,一路上安静极了。
她和家里每个人都单独出过远门,包括感情很浅的兄长,但是只有和父亲出门是最压抑,最沉闷的。就连和李凝蓉一起出门,都没有这么沉闷和压抑。
虽然气氛有些压抑,但是前进速度还是挺不错的。到了第八天的上午,他们翻过一座大山后,就看到了德吉所说的那个部落。
这个部落位于几座大山之间的低洼处,是一个面积很大的部落,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城市。
在到达这里之前,周宛芸以为这个部落跟狼部落,或者别的部落那样,也是住毡房,然后到处去放牧。但是,到了这里之后,她才发现自己错了。
这个部落的人不住毡房,反而像中原人那样,建起了房子,周围甚至还种着成片成片的庄稼。
但是,这个部落的人同样也饲养着数量庞大的牲畜,有牛、羊、马,等等,种类特别多。
周宛芸和周毅走进了部落里。此时是大白天,大多数人都出去干活了,部落里面的人并不多,都是一些妇女和儿童。
周宛芸正在想,要找个人问一下,然后就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喂,那位小姑娘。”于是转身寻找喊话的人。
她一转身,就看到旁边的院子里,正坐着一个陌生的中年女人。她很确定,自己不认识这个人,所以也不确定,这个女人是不是在喊自己?
“你刚刚是在叫我马?”
“对,就是叫你。”中年女人朝着她招了招手,示意她走过去。
周宛芸想着,反正也要找人询问,现在有个现成的人选,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于是便走了过去。
“小姑娘,你不是我们部落的人吧?来找谁呀,是哪家的亲戚吗?”中年女人问。
周宛芸还以为,这个人叫住自己有什么事,没想到只是为了问一些无关紧要的八卦:“我不是谁家的亲戚,我是来买东西的。”
“你要买什么呀?”中年女人又问。
“我想买牛,还有马,你知道哪家有卖吗?”
没想到,中年女人却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反而问她:“你要不要买布呀?我家的布特别好,还有毛毯,也很不错,你要不要买一点?”
周宛芸没想到这种情况,于是连忙拒绝道:“我不买布,也不买毛毯。”
被拒绝后,中年女人的表情瞬间就变了,有些不耐烦地说:“我不知道哪家卖牛和马,你找其他人问吧。”说完后,还朝着她翻了一个白眼,然后关门回屋了。
看着被关上的院子门,周宛芸还有点没反应过来,忍不住跟周毅说:“这个人也太糟糕了。”
“我们去找其他人问问吧。”
周宛芸两人沿着主干道往前走了几步,又看到一户敞开着门的院子。院子里有两个小孩儿,都是七八岁的模样,正在玩游戏。
“小朋友,你们好啊。”周宛芸找了个招呼。
正在玩游戏的两个小孩儿瞬间就停了下来,然后齐刷刷地转过头来看着她。
“你是谁呀?”其中一个小朋友问道。
“家里还有其他人吗?”周宛芸问。
小朋友“噔噔噔”地跑进屋,过了一会儿又跑了回来,继续玩游戏。很快,一个女人从屋里走了出来,看起来还算年轻,不到三十岁。
“你们有什么事吗?”女人问。
“你好,我想买牛,应该去哪里买?”
周宛芸还有点担心,这个人会不会像刚才那个女人那样,要她买东西?庆幸的是,这个女人并不是这样的人:“你们是外地来的吧?”
“对。”
“那我带你们过去吧,”女人转头嘱咐小孩儿,“好好在家里待着,不要到处乱跑,我马上就回来。”然后就带着周宛芸和周毅去找卖牛的。
女人带着他俩在房屋中间穿来穿去,周宛芸都快绕晕了,才看到女人停了下来,站在一栋没有院子的房子门口:“就是这里。”
然后,女人朝屋里大声地喊:“多吉,多吉。”
屋里没有人应声,也没有人出来。倒是旁边的房子里走出来一个人:“他刚出去了。”说完还打量周宛芸二人。
“大概什么时候能回来?”周宛芸连忙问道。
“刚刚才出去,应该还有一两个时辰才会回来,你们找他做什么?”
“他们要买牛。”女人指了指周宛芸。
“部落里养牛的人家多得是,随便找户人家就可以了,没必要一定要跟他买。”
周宛芸寻思着,一两个时辰也太久了,还是换一户人家买吧。可就在这时候,一个男人走了过来。
“多吉你回来得正好。”女人连忙说道。
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白花牛
“你不是刚出去吗,怎么又回来了?”隔壁的邻居问道。
“忘了拿东西,”多吉的视线在几人身上转了一圈,有些不解地问,“这是怎么了?”
周宛芸连忙站出来,解释说:“你好,是这样的,我想买几头小牛犊,然后他们就推荐了你。”
“那我就回去了。”女人说完就离开了。
“进来谈吧。”
周宛芸和父亲跟在多吉身后,进入了屋内。一进屋,多吉就问:“你们要买几只小牛犊?”
在决定购买之前,周宛芸还要先确定一下,牛的品种:“我们能不能先去看看你养的牛?”
“可以,”多吉并不意外,“那你们跟我来吧。”
多吉带着周宛芸两人,来到了房屋后面的一个棚子:“就在里面,你们自己看吧。”
棚子里铺着厚厚的干草。不过,周宛芸还是一眼就看见了那些小牛犊,看起来就是普通的牛。
“你没有其中品种的牛吗?”周宛芸问。
他们又不能随意地宰杀牛,养牛除了用来耕地之外,就只能用来挤牛奶了。所以,她还是更希望饲养那种专门产奶的奶牛。
“我只有这种牛,如果你想买其他牛,就去其他家看看吧,我现在要赶紧出门了。”多吉说道。
周宛芸连忙问:“那你知道,谁家有其他品种的牛吗?”
“我不知道,你去问其他人吧。”多吉说完,就把他们赶了出去,然后离开了。
周宛芸站在多吉家门口,简直傻眼了。
这里的人是怎么回事呀?为什么都这样?
这时候,多吉的邻居趴在自家的围墙上,好奇地问:“是价格没谈拢吗?还是觉得牛不好?不应该是牛的问题吧,多吉家的牛是最好的。”
周宛芸连忙解释:“不是他家的牛不好。”
“那是价格没谈拢?”
“不是。”
“那是怎么回事?”
“我想买一种黑白花的牛,但是他家的牛并不是黑白花的。”周宛芸简单地解释道。
邻居迷惑了:“黑白花?有这样的牛吗?我好像从来没见过黑白花的牛。”
“没有?”周宛芸非常惊讶。
她认真地看了一遍关于牛的资料,然后发现,这个地方确实没有那种黑白花的奶牛,那是其他地方的牛。这让她非常失望。
这时候,系统说:“你触发了辅助任务,新品种奶牛,任务目标,引进新品种的牛,任务奖励,十只新品种家畜。”
随后,关于各个品种的牛,以及详细的资料,都送入了周宛芸的脑海中。
邻居还在说:“我见过很多种不同的牛,但确实没见过你说的黑白花。”
虽然没有黑白花的牛,但是周宛芸也不打算改变,去饲养其他牲畜。牛,还是要饲养的,但是现在就少养一些,只养两只就够了。
除了牛和马之外,她还打算养几头驴。
她之前没想到这种家畜,但是刚刚那个女人带他们过来的时候,她见到其中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有驴,才想起来饲养这种东西。
驴可是一种很不错的家畜,不仅可以用来拉磨,还可以杀了吃肉,还能用来驮运东西,而且也不娇贵,很容易饲养。
“你们这里有人卖驴吗?”
“有啊,刚好有户人家的驴能卖了。”
在多吉邻居的帮助下,她买了两头驴,还有两匹马,以及两头牛。除了牛之外,驴和马都不是幼崽,而且两只驴还特意选了一公一母。
虽然买了马,但是周宛芸还带着牛和驴,也不能骑马跑回去,还是要一步一步地走回去。
又过了八天,她和父亲终于回到了居所。
在居所附近,已经建起好几排夯土房子。周宛芸也顾不上旅途的疲惫,连忙去查看这些房子。
她仔细地看了看,这些房子的规格确实是按照她给的标准修建的,并没有扩大范围,也没有修建在不该建房子的地方。
而且,这些不仅建好的房子,就连床都已经做好了。虽然这些床都比较简单,但是那也是床。此时,那些人又在忙着开垦荒地。
周宛芸忍不住感叹:这些人也太勤快了。
她回到屋里,刚刚坐下来,气都没缓过来,何虎又过来了。
“周小姐,”何虎站在门外,“我可以进来吗?”
“进来吧。”
何虎走进来,问:“周小姐,现在可以把那种甜菜种子卖给我们了吗?”
“你也太着急了,”周宛芸有些无奈,“放心吧,我说话算话,肯定会被你们的。”
“我们不是担心你不给种子,就是想早点拿在手里。”何虎解释道。至于是真是假,那就不知道了。
周宛芸本来打算到了种甜菜的时候再给他们种子,但是既然何虎等人这么着急,那就把种子给他们,免得这些人总是来问。
“行吧,既然你们着急,那就给你们吧,”周宛芸说道,在何虎脸上的笑容还没有完全浮现出来,立刻又说出了另外半句,“你去把人叫来,我把种子给你们。”
“好,我马上去叫他们过来。”何虎说完,立刻就转身离开了。
周宛芸走到仓库里,把甜菜种子拿出来。她刚刚把甜菜种子拿出来,何虎就带着人过来了,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很大的容器。
“要不了这么大的家伙。”周宛芸说。
甜菜的种子特别小,几千颗种子看起来也没多少,也没办法称重。周宛芸就直接给每人抓了一小把,然后告诉了他们种植办法,以及获取种子的办法。
“好好好,那我就打扰你休息了。”何虎眉开眼笑地说道,抱着甜菜种子快步离开了。
周宛芸休息了一会儿,想到自家的甜菜,于是便去看甜菜汁的情况。她找了一圈,最后在之前的老房子里找到了甜菜汁。
这时候,吴常义走了进来。
“到哪一步了?”周宛芸询问。
“我和少夫人不会制糖,不敢随便乱动,怕弄坏了这些甜菜汁,所以只是把汁液提取出来。”
“行,我知道了。”
周宛芸看了一下时间,发现时间还早,于是决定开始下一步。
第一百一十七章 砍树
周宛芸开始下一个步骤,清汁。
上一次制糖的时候,李凝蓉和吴常义也跟着制糖了,所以对这个步骤也算是比较熟悉了,都不用周宛芸说太多,他们就知道该做什么。
“你们这不是做得很好吗?”周宛芸说。
干吗一定要等到她回来呀?
吴常义一边干活,一边解释道:“我们不知道要加多少石灰,担心加多了,或者加少了,会毁了这些糖水。”
周宛芸接受了这个解释,大家一起干活。
过了一会儿,周毅也过来了,站在旁边看了几眼:“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呢?”
“制糖呀。”吴常义说。
“我也一起来吧。”周毅说着,挽起了袖子,然后准备一起干活。
周宛芸连忙说:“父亲,你现在不用来帮忙,我们马上就干完了。”
“这么快?”周毅扫了一眼装着甜菜汁的容器,有些惊讶地说,“不是制糖吗?可是,这不还是水吗?”
吴常义解释说:“周姑娘说的是完成了其中一个步骤,然后就要静置一段时间,明天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
“原来是这样啊。”
三人很快就把这点活干完了。此时,时间还没有到傍晚,周宛芸有心想休息,可是看着所有人都在辛勤的劳作,又不好意思坐着歇息。
而且,等到入冬之后,有好几个月时间休息。
她回屋拿了砍刀,准备去砍些树木回来,制作一个养兔子的大笼子。
不过,生长着树木的地方距离居所太远,她觉得自己一个人肯定拿不回来,还需要其他人帮忙。
她打算在那几百个听她使唤的人里面找。
那些人正在开垦荒地。周宛芸刚刚走过去,其中一个男人立刻就停下手里的活,恭恭敬敬地问:“周小姐,你有什么吩咐吗?”
“你们找几个力气大一点的,跟我走一趟。”
“好。”
男人转身朝着其他人大声喊:“来几个力气大的,快一点。”随后,有八九个膀大腰圆的大汉就走了过来。
“周小姐。”
周宛芸看了看这八九个人,看起来力气应该挺大,能扛得动一棵树,便点点头:“没问题,你们跟我走一趟吧。”
“好。”
周宛芸带着这些大汉,走了好长一段路,才到了有树木的地方。那是一个大约只有五十米高的小山包,上面生长着许多胡杨木。
“周小姐,是要砍树吗?”有人问。
“对。”
“砍多少?”
周宛芸认真地思考了一下,九十二只兔子,需要多大的笼子,可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最后只能对这些人说:“你们能带回去多少,就砍多少。”
“好,明白了。”
这些人哼哧哼哧地开始砍树,一共砍了九棵树。这里的树木不像中原的树木那样高大,胡杨木就更小了,所以这些人每人扛一棵树完全没问题。
很快,这些人都砍好了胡杨木,扛着回去了。
周宛芸空着手,跟着最后面。
回到居所后,她给每人二十个小钱,然后去找会做木匠活的人。她走到那些人居住的地方,随便逮着一个人就问:“你们这些人里面,有会做木匠活的吗?”
巧的是,她问到的这个人,就是会做木匠活的。
“周小姐,我就会做木匠活,你想要什么家具吗?”木匠问。
“我要做一个笼子,至少能养九十二只兔子的大笼子。”周宛芸说。
木匠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说:“周小姐,这么大的笼子不好做,要不然做普通的笼子,咱多做一些,你看行不行?”
周宛芸对此是无所谓的,不管是大笼子还是小笼子,只要是能装下九十二只兔子就行:“你看着办就行,但是必须要能养九十二只兔子。”
“没问题,你就放心吧。”木匠拍着胸脯保证。
“那就好,”周宛芸说完,准备离开,然后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对了,你有工具吗?”
木匠愣了一下:“有的,过来的时候,这是吃饭的家伙,怎么能不带呢。”
“那就好。”周宛芸说,“你们这些人里面,还有会其他手艺的吗?”
“有,有些制作青铜器的,有会烧陶器的,还有会做厨的,”木匠想了一下,“反正,会手艺的人不少,小姐你问这个做什么?”
周宛芸问这个问题,自然是为了任务。有一个任务,要求有三种以上的职业,任务一直没有提示完成。她之前一直以为,这个任务没有完成,是因为这些人会的手艺不够三种。可现在看来,情况并不是这样。
那么,这个任务为什么没有完成?
她很理解,于是在心里问系统:“系统,这里不是有三种手艺人了吗?为什么各司其职的任务没完成?”
系统的声音十分死板,没有任何的情绪起伏:“请你仔细地阅读任务要求。”
周宛芸觉得有点奇怪:听系统的意思,难道自己弄错了任务吗?可是,任务目标不是说得很清楚,需要至少三种……
突然,她突然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小姐,周小姐。”木匠喊道。
周宛芸回过神来,对木匠说:“你告诉所有会手艺的人,都在门口挂个招牌,比如你会木匠,就在门口挂一个木匠店的牌子。”
那个任务的要求是三种职业,而不是三种手艺。
木匠被她的要求搞得一脸迷茫,但是却没有多问,而是顺从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会告诉他们的。”
“好,那你去忙吧。”
此时,时间已经不早了,周宛芸回到屋里,喂完了牲畜后,也就到了吃饭的时间,吃过晚饭后就洗洗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甜菜汁的情况,结果还不错,已经分层了。她放心了,准备回去洗脸刷牙。
这时候,系统提示:“恭喜你完成了主线任务,各司其职,请再接再厉,完成其他任务。”
听到这句系统提示,周宛芸很高兴,看来昨天的猜测没有错,就是她搞错了任务的要求。
吃完早饭后,一家人就开始干事,分离甜菜汁的清汁和浊汁,然后过滤,熬煮,就连父亲周毅也过来一起干活了。
这件事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再简单的事情,一旦数量庞大后,就再也不轻松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兔子
周家人忙活了几天,甜菜汁的水分已经少了一大半,变得越来越稠。
这一天上午,周宛芸正在老房子里熬煮糖汁,突然感觉到门口有什么东西挡住了阳光,便转头一看。
原来是木匠。
“周小姐,你要的笼子,我已经做好了,你要不要去看看?不行的话我再改。”木匠站在门口说。
“行,那就去看看吧。”周宛芸说道。
她跟着木匠来到制作笼子的地方。笼子确实已经做好了,就堆放在木匠家门口的空地上,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
屋门口的这片空地是预留来修路的,但是现在还没来得及修路,只是乱糟糟的泥地。
“一共二十三个笼子,每个笼子可以养四只兔子。”木匠解释道。
周宛芸拿出来一个笼子,仔细地看了看。
不得不说,这个木匠的手艺还是不错的。虽然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笼子,但是做工却相当好,一点也不敷衍。
“挺好的,没什么问题。”周宛芸说。
“需要我帮你搬过去吗?”
“你帮我搬到我家去吧。”周宛芸说道,然后拿着两个笼子就回去了。到家之后,她并没有再去搬笼子,而是回到卧室里取钱。
虽然送这些人过来的士兵说,这些人都归她了,她想让这些人干什么都可以。但是,她也不能让人白干活,不给钱,那不是长久之计。再说了,她以后还要修路和种树,都指望着这些人呢。
因为制作兔笼子比较简单,她不打算给太多钱,只数了四百个小钱出来。她拿着钱来到屋外,此时木匠正好拿着笼子过来了。
“你过来一下,”周宛芸朝着木匠招了招手。
木匠不明所以,但还是放下笼子,听话地走了过来。
周宛芸把手里的四百个小钱给对方:“这是给你的工钱。”
木匠连连摆手,拒绝道:“不行的,不行的,我怎么能收你的钱呢。”
“拿着吧。”周宛芸没有理会对方的拒绝,强行把钱塞给对方,然后便赶紧离开,去搬笼子。
办完笼子之后,她又继续制糖。
她不知道的是,人们对她的看法,也在悄然地发生着转变。
木匠搬完笼子后,便回去继续开垦荒地。刚挖了几锄头,旁边的人就说:“之前还假装说什么,我们是自由的,我呸!都是伪君子。”
“你为什么这么说?”木匠问。
旁边的人挥着锄头,转头看了他一眼:“我是为你打抱不平,她就这样使唤你干了几天的活。”
木匠连忙解释说:“你别这样说,周小姐给了钱的,并不是白做工。”
这句话引来了附近好几个人的注意。
“就算是给钱了,估计也很少,打发叫花子一样。”
“就是,那些人只会压榨我们这些老百姓。”
大家都开始骂人。
木匠连忙解释说:“给得不少了,就做了两三天,就给了五百个小钱。”
周围人的骂声一下子就停了,似乎都不敢相信。
“不可能这么大方吧?”
“说不定是做做样子呢。”
“就是,那种人,怎么可能会按照市价给钱。”
虽然周毅现在是戴罪之身,也没有任何官职,也不算有钱。但是,在这些人看来,周毅家依旧是权贵之家,是对立面的人。
这时候,有人想到了前两天帮周宛芸扛树的几个大汉,就问那几个人:“对了,老王他们前几天不是去帮忙扛树了吗?”
被称为老王的大汉就是前两天去扛树的其中一人,本来在安安静静地锄地,却突然被提问,不得不参与众人的聊天。
“我觉得这个周小姐跟其他的官家和有钱人都不一样,挺大方的,前两天叫我们去扛树,就扛了一棵胡杨木,就给了每人二十个小钱。”
其他人面面相觑。
过了一会儿,才有人小心翼翼地开口说:“或许,这位周小姐真的和其他官家的人不一样。”
“我也觉得,说不定这位周小姐真的不错。”
对于这些人的议论,周宛芸一无所知,依旧在认认真真地制糖。
她一边制糖,一边思考:既然笼子已经做好了,那明天就去把兔子买回来,早一点完成任务早一点完事。
不过,九十几只兔子,她一个人肯定拿不回来,需要其他人一起去。
“嫂子,明天我要去城里买兔子,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周宛芸问李凝蓉。
李凝蓉一下子抬起头来,看了她一会儿,似乎是有些意外。
这段时间以来,周宛芸和李凝蓉之间的关系,也就比陌生人强一点,平时能不说话就尽量不说话,有什么事需要帮忙,也不会叫对方。
这一次她之所以会叫李凝蓉,也是随口一问,根本没指望对方会答应。可是,就在她以为对方不会回答的时候,李凝蓉却同意了:“好啊。”
这一次换成她有些意外了。
不过,既然李凝蓉同意,那也不错。毕竟李凝蓉力气大,一同出行的话,比翠珠强多了。
虽然翠珠一直是她丫鬟,和她的关系也还不错,但是她不得不说,和翠珠出远门真的不安全,所以她出远门基本上都不带翠珠。
对此,翠珠早就已经习惯了,所以并没有任何反应。
第二天早上,周宛芸和李凝蓉带着四个笼子,出发去都护府了。因为买了马,所以这一次两人是骑马去的,很快就到达了都护府。
这里并没有专门卖牲畜的集市,但是在肉铺旁边,有一个卖活兔的人。因为城里的店铺不多,所以周宛芸记得很清楚。
到了城里,她就直奔卖活兔的那户人家。
到了那里之后,见到那户人家门开着,几只活兔子摆在外面。
“两位,买兔子吗?”老板热情地问道。
周宛芸看了一看摆在外面的兔子,都是成年的兔子,并没有小兔子,于是便问老板:“老板,我想买小兔子,你有吗?”
“有有有,在后院呢,”老板想也没想就回答道,“你们要几只,我去给你们抓出来。”
“我要的数量可能有点多。”
“没关系,再多我都有。”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战败
周宛芸见老板说得这么自信,便不怀疑这句话的真伪,跟老板说:“我要九十二只小兔子。”
“九十二只?”老板看着她,表情十分惊讶。
看到老板的这个反应,周宛芸意识到,这个老板肯定没有九十二只小兔子,但还是点了点头,说:“对,我要九十二只小兔子。”
老板在短暂地惊讶后,脸上有挂上了热情地笑容:“你这个数量有点多,要不这样吧,我这里还有一些长到一半的兔子,你看怎么样?”
“刚断奶的小兔子,你有多少只?”
“三四十只吧,”老板回答道,似乎是担心周宛芸不在这里买兔子,紧接着又说,“九十几只小兔子,无论谁都拿不出来,而且,我养的兔子已经是最多的了,其他人养的兔子就更少了,就是养来自己吃。”
这话周宛芸是相信的。
这么小一个城,就这么一点人,附近也没有其他居民,根本支撑不了那么多商铺。
她有点为难,长了一段时间的兔子肯定更贵,但是任务又不能不完成。
老板还在喋喋不休地劝:“这长了一段时间的兔子,你买回去还省时间了,很快就能宰了吃肉,能生崽。”
周宛芸并没有在意老板的劝说,但还是决定一部分长了一段时间的兔子,凑足九十二只兔子。
“行吧,有多少小兔子,我全部都要,剩下的就用其他兔子,反正要凑足九十二只。”
但是,这样一来,她带的笼子就不够了。
出发之前,她的想法是买九十二只小兔子,塞得满一点,四个笼子就够了。但是,如果有一半不是小兔子的话,那四个笼子肯定就不够了。
“老板,你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装兔子?我带的笼子不够。”周宛芸问。
老板想了一下:“我拿一个袋子给你们装?”
“这不行。”周宛芸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用袋子装兔子,她担心到家的时候,已经死了好几只了。
老板估计也知道这个办法不靠谱,所以只是试探性地问了一下,被拒绝后就没有再提:“要不这样吧,我这里有几个笼子,我便宜点卖给你。”
“可以啊。”
“那你等一会儿,我去拿笼子。”老板说完就去了另一间屋子,很快就拿着笼子出来了。
这个笼子并不是木头做的,也不是金属做的,而是用一种藤蔓编织而成的,拎起来挺轻便的。
“兔子不会啃掉这个笼子吧?”
“你只是把兔子装回去,就路上的这点时间,不会啃坏的,你就放心吧。”老板很肯定地说。
虽然有点不放心,但周宛芸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便只能接受了这个笼子。
很快,兔子就装好了,她没有继续耽误时间,付了钱就带着兔子回去了。因为马要用来挂兔笼子,所以两人只能走回去。
周宛芸刚刚跨出卖兔子的店铺,系统就提示说:“恭喜你完成了主线任务,良田万顷,请再接再厉,抓紧时间完成其他任务。”
“这个任务完成了?”
周宛芸非常意外。良田万顷的任务由两部分构成,一百亩耕地,三种共计一百只家畜。家畜这部分确实完成了,但是耕地不是还差五十八亩吗?
系统说:“是的,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
“可是,我家只有四十二亩耕地吗?”
“这一百亩耕地,并不单单只是你家的耕地。”系统解释道。
周宛芸一下子就明白了,主线任务从来都不只是她,或者她家,其他人做的也算在主线任务里。
难怪,主线任务一直没有奖励。
她突然想到了这一点,可随即又一想:这好像也不对,据系统说,第二阶段的主线任务有奖励。
这个小小的疑惑,立刻就被她抛到九霄云外了,没有引起一丝波澜。
与此同时,在远处的战场上,钱副将和张副将率领的两路大军被匈奴士兵击败,溃不成军。而王爷率领的那一路军队,凭借着更优良的武器,竟然打赢了匈奴士兵。
不过,整体的溃败已成定局。
很快,消息就被快马加鞭地传回了京城。
御书房里,皇帝端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刚收到的战报,面前则站着好几个大臣,却无人敢说话,就连一向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江领,也不敢说话。
突然,皇帝猛地一下,将手中的战报重重地拍在桌子上,狠狠地瞪着面前的大臣,最后把视线落在了江领身上:“这就是你们说的好时机?”
“圣上息怒。”
“息怒?你们还好意思叫朕息怒,几十万大军,被匈奴人打得溃不成军。”皇帝气得眉毛倒竖,大声地斥责道。
突然,他瞬间放缓了语气,盯着江领问:“江丞相,这就是你说,经验丰富的优秀将领?”
所有的大臣都不敢说话。
“领兵打仗二十几年,却还比不上从没上过战场的安乐王,我看他们就是在浪费俸禄,都应该拉出去砍头。”
“圣上息怒。”
御书房中,除了皇帝的骂声,什么声音都没有。
这时候,一个士兵拿着一卷缣帛,从外面跑了进来:“启禀圣上,匈奴单于送来了一封书信。”
“拿上来。”
士兵把缣帛递给皇帝的太监,太监再把缣帛递给皇帝。皇帝展开缣帛,仔细地阅读了上面的文字。
“陛下,匈奴人提了什么条件?”江领问。
皇帝把缣帛递给江领:“你自己看吧。”江领接过缣帛,展开仔细阅读,然后又递给右丞相。
“江丞相,你怎么看?”
“臣以为,互市万万不能开,否则将祸患无穷。”江领说。
皇帝却没有动怒,只是看了江领一眼,十分平静地问:“那你能打得过匈奴人吗?”
江领低下了头,没有回答。
“右丞相,你觉得呢?”皇帝又问。
右丞相看完后,把缣帛合起来,交给皇帝的太监,然后才慢悠悠地说:“臣也以为不妥。”
“这次你们倒是难得的齐心啊。”皇帝看着他们两人,十分平静地说道。
第一百二十章 商议
两位丞相都没有说话。
这时候,坐在皇帝身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年轻男人突然开口说:“江丞相,我觉得这个提议挺好的啊,你们为什么都不同意呢?”
此话一出,御书房里所有官员都转头看着这个男人。特别是左丞相江领,更是怒视着这个年轻男人。
男人却好像没有看见其他人的不友善的视线,依旧自顾自地说:“你们看,这些都是匈奴那边出产的宝石,你们不喜欢吗?”说着伸出双手,露出了手腕上的手串,以及手上的戒指。
“董司南,陛下正在和我等商量正事,没有你一个小小的戏子插嘴的份。”江领似乎是终于忍受不了了,大声地呵斥。
完全没顾及还坐在上面的皇帝。
董司南却没有生气,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笑眯眯的模样:“江丞相,有话好好说嘛,干嘛这么大声呀?你都吓到我了。”
江领愤怒地瞪着董司南,而董司南始终笑眯眯地看着江领。
突然,江领转过身看着皇帝,一本正经地说:“陛下,御书房乃是商量国家大事,批阅奏折的地方,不允许闲杂人等进入,请立刻把这个闲杂人员赶出去。”
皇帝却没有听江领的话,反而面露为难:“江丞相,楠楠在这里,朕才能静下心来处理正事。”
右丞相也说:“陛下,臣也认为,董司南不应该在这里,请他立刻出去。”
此话一出,皇帝的表情瞬间改变,十分生气地看着两人:“朕是让你们来商量正事,而是来对付楠楠。”
然而,董司南却站了起来:“既然两位丞相都看不惯我,不希望我在这里,那我走便是了。”说完就离开了。
皇帝的表情越发地愤怒,但是却没有发泄出来,说出来的话还特别平静:“现在小南不在这里了,那我们来聊聊匈奴的事吧。”
户部尚书说:“臣也同意江丞相的看法,认为此事不妥,陛下决不能答应这些蛮夷之人的要求。”
“其他人呢?”皇帝问。
然而,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赞同江领的意见。
皇帝看着几位大臣,冷笑着问:“你们都不同意,那你们去把匈奴打跑吗?”
江领说:“臣以为,匈奴人的目标无非就是钱财,只要这一点满足了匈奴人,他们也并非一定要开互市。”
“你以为?”皇帝冷冷地看着江领,“上次也是你说的,现在是攻打匈奴的好时机,现在攻打匈奴,绝对能打胜仗;也是你说的,钱方和张元经验丰富,应当给他们一个机会,可结果呢?”
礼部尚书站了出来:“陛下息怒,臣以为,这并非江丞相判断失误,而是匈奴人太过狡猾,故意传递给我们错误的信息,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兵部尚书站了出来:“此言差矣,在众多的消息中,判断出那些消息是真,哪些消息是假,是将领的基本要求,我看就是钱方和张元有问题,应当严惩,以儆效尤。”
礼部尚书又说:“安乐王才是大将军,如果要说责任,应该是安乐王,而不是两位副将。”
兵部尚书反驳:“谁不知道,真正掌握着兵权的是钱方和张元,安乐王根本做不了主,担什么责任?”
工部尚书接着说:“我认为,安乐王不仅不应该受到惩罚,反而应该受到嘉奖。”
兵部尚书接着说:“此次战役,两位经验丰富的副将都打败了,但是安乐王正面遭遇匈奴士兵,还打赢了匈奴士兵,应该获得奖赏。”
话音刚落,江领就站出来说:“这是作为将领的本就应该做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奖赏?那以为臣子完成了本职工作,是否也应该奖赏?”
“江丞相言之有理。”右丞相说。
这时候,皇帝忍不住说了一句:“朕叫过来,是商量如何恢复匈奴人,而不是讨论这些旁的事情。”
所有人都安静了。
“既然你们都不赞同开通互市,那就商量一下,如何回复匈奴单于吧。”皇帝气哼哼地说。
然而,兵部尚书又站了出来,说:“臣以为,开通互市,是一件对彼此都有好处的事情,反对这件事的人其心可诛。”
礼部尚书说:“所有人都不赞同这件事,只有你站在匈奴单于一方,到底是谁其心可诛呀?”
“现在市场上,从匈奴来的商品特别多,屡禁不止,既然无法禁止,为什么不开设一个专门的集市,让双方的人交易货物呢?”兵部尚书说。
礼部尚书反驳:“错误的事,不管多少人做,都是错误的事,我们要严厉打击,而不是让它变成正确的事。”
兵部尚书直接反问:“交易货物,怎么就变成错误的事了?”
“谁知道会不会有人趁着交易的时候,偷偷将一些重要消息传递给匈奴人?”礼部尚书说。
这时候,工部尚书说:“我以为,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考核,考核商人的情况,只有通过考核的人,才能够去互市。”
“这办法不错,”皇帝点了点头,然后看着两位丞相,“两位丞相觉得呢?”
江领说:“臣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右丞相:“臣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既然大家都觉得可行,那就这么回复匈奴吧。”皇帝说完。
礼部尚书又站了出来,说:“陛下,臣提议,让王璨负责对商人的考核。”
皇帝却没有答应:“此事稍后再议,你们都下去吧。”
一众大臣纷纷告退。
御书房中再次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皇帝一个人。
“你们也出去吧。”皇帝对身边的太监说。
太监退出去以后,董司南从后面走了出来,在皇帝的旁边坐下。
皇帝没有说话,平静的表情消失,猛地将桌上的茶杯摔在地上,压低着声音骂道:“这一个个的。”
“都是些墙头草,江领和姚申才是最主要的。”董司南说。
姚申是右丞相的名字。
“我只是一时有点气不过。”皇帝说。
此时,外面突然多出来一个人影,但是却没有人通报。很明显,这是有人在偷听。
两人都看到了门外的人影。
董司南便移到皇帝身边,倚在皇帝身上,用一种矫揉造作的声音说:“陛下,我不依,你得补偿我。”
“行,你想要什么?”
两人都没有刻意提高音量。
外面的人影并没有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