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古代基建系统TXT下载古代基建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古代基建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指尖的墨     古代基建系统txt下载     古代基建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零六章 再询问

    周宛芸的房子建好后,已经是六月上旬了。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就算是站着什么都不做,也会热得汗流浃背。

    她给建房子的人结算了工钱。

    狼部落的人拿到工钱后,收拾好东西就离开了,连一刻钟都没有耽搁。但是何虎等人却没有离开,还在继续盖房子。

    这些房子并不讲究任何样式,就是四四方方的一排房子,用夯土建造而成。

    这是何虎等人的居所。

    因为何虎等人决定搬过来,所以打算趁着现在这段空闲的时间,赶紧把房子建好,等到秋收后就可以直接搬过来了。

    转眼就到了收获庄稼的时候。

    周宛芸种的农作物很多,足足有四十二亩地,就他们家的那几个人,肯定是收不回来的,所以她决定去狼部落找人。

    至于何虎等人,也要回去收他们自己的庄稼。

    周宛芸本来打算让吴常义去狼部落找人,但是又想到还没完成的那个任务,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去一趟。

    去狼部落,来回一趟就需要四天时间,再加上还要在野外歇息,一个人还是有点危险。她以前都是和周锦之一起去,现在周锦之不在家了,她竟然找不到合适的人陪自己去。

    周宛芸有些发愁。

    如果只有她自己的话,那肯定是不会去的。

    就在他发愁的时候,吴常义过来了:“周姑娘,这一次的农作物都我们自己收吗?不去找狼部落的人帮忙?”

    “要的,我明天就去狼部落找人。”被吴常义这么一催促,周宛芸立刻就作出了决定。

    “还是我去吧。”吴常义说。

    “我找他们还有其他事情,必须得亲自去一趟。”周宛芸有些无奈地说。

    其实,她真的很不想去,因为从这里到狼部落,距离真的有点远。而且现在又是最热的时候,在外面赶三四天的路,整个人都会馊掉的。

    她站起来,走到门口,看着远方。

    这时候,远处有一匹野马跑过。

    她突然想到,应该去买一匹马。有了马以后,就可以缩短去狼部落的时间。

    就算不去狼部落,去其他地方寻找物品,或者做其他事情,有了马以后都会很方便,能够缩短在路上的时间。

    不过,她明天就要去狼部落了,现在也来不及去买马了,只能去借一匹马。

    她记得德吉的族人有匹马,可以借来用一下。不过,德吉的族人不会官话,所以需要德吉帮忙在中间传话。

    她来到德吉家,却发现家里没有人。

    德吉应该是出去放羊了。

    周宛芸只能直接去找德吉的族人。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虽然德吉的族人还是不会说官话,但是基本上都能听懂。

    周宛芸找到了拥有马匹的那个族人,然后指了指旁边休闲吃草的马儿,对那个族人说:“我想借你的马,用两天。”因为担心这个人听不懂,还特意放慢了速度。

    这个族人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她听不懂的话。虽然她听不懂这句话,但是能看懂点头的意思,就是表示同意。

    她道了谢,然后牵着马回去了

    第二天早上,她便骑着马去狼部落了。骑马的速度比走路快多了,只不过半天时间,她就已经到达了狼部落。

    狼部落的守卫已经知道她了,见到她过来,就直接带着她去巫,都不用去通报了。

    守卫领着她到巫的门口之后,就离开了。她站在外面,用不大不小的声音喊道:“巫,你在吗?”

    很快,巫就出来了,很高兴地说:“周小姐你来了,快请进来坐吧。”说完就招呼周宛芸坐下。

    周宛芸跟着巫进屋,然后直接不等巫询问,便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巫,这一次过来,还是来找你借人的。”

    “这可太好了,他们前两天还在说这件事,还以为你不用人了。”巫笑着说道,“这一次要多少人?还是之前那些人,可以吗?”

    “多一点少一点都可以,无所谓的。”周宛芸说。她并没忘记自己的任务,所以紧接着又问:“我听说你们族里有几个人。”然后就报了那几个人的名字,“我可以见见他们吗?”

    巫非常惊讶:“你以前认识他们吗?”

    “不认识。”

    “那,你为什么会知道他们的名字?”

    周宛芸找不到什么合理的解释,所以便懒得找借口了,直接说:“我自有我的办法,这并不重要,”然后又问了一遍,“我能见见他们吗?”

    “可以,我让人把他们叫来。”

    “那就麻烦你了。”

    其实,周宛芸知道那几个人的毡房位置,完全可以自己去找那些人。但是却有一个问题,那些人听不懂她说的话,她也听不懂那些人说的话,没办法交流,所以必须要依赖巫。

    在等待那些人过来的时候,巫就问她:“你找他们几个人,有什么事?”

    周宛芸在进来之前,已经去狼部落的耕地里看过了。大部分的农作物都是按照她讲的来种植的,只有很少的几块地,依旧是原来的那种粗放的耕种方式。

    周宛芸说:“我听说,他们几个人并不接受我所说的种植方法,所以想问一问为什么。”

    巫叹了口气:“那几个人实在是太固执了,怎么也不听劝,我也没办法。”

    说话间,巫的徒弟便带着那几个人过来了。

    巫和他们说了两句话。那些人打量着她,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轻视和不屑。但是,有个人却不一样,站在所有人后面,看着她的眼神里,全是色眯眯的眼神。

    周宛芸非常意外,她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眼神。

    因为她喜欢做美食,喜欢折腾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所以稍微有一点点胖。虽然只有一点胖,但是在各种各样的漂亮姑娘中间,就非常不起眼。

    所以,第一次见到有人用这样的眼神看自己,她真的很意外。不过,虽然意外,她也没放在心上,对巫说:“你问问他们,到底为什么不接受我说的种植方法?”

    巫说:“这一点我以前就问过了,他们就是不相信,觉得这种办法不会有效果。”

第一百零七章 解决了吗

    这个原因确实很简单,但也是周宛芸没想到的。

    周宛芸认为,上一次收获豆子的时候,已经让狼部落的人看过农作物的收获了,这些人应该会相信了。

    她还以为,这些人不接受她的种植方法,是因为喜欢放牧的生活,结果没想到根本不是。所以,她现在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

    上一次,就已经让狼部落的人去看过庄稼的收获了,并没有效果,所以应该换一种方式。

    还是说,带这些人过去,让这些人亲眼看看?

    “你为什么这么在意他们是否相信你的办法?”巫问道。

    周宛芸回答说:“没有,我就是单纯地觉得奇怪,没有其他意思。”

    “是这样啊,”巫点点头,一脸无所谓地说,“他们现在不相信,等收获时发现自己的收成比别人少的时候,就会相信了。”

    周宛芸瞬间反应过来:他们之所以不相信,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只是听同族的人讲,却没有亲眼见过,所以有些怀疑。

    就算她让那些人过去看她的农作物收获,结果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因为这几人并没有亲眼见证她的农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很可能会怀疑她偷偷用了其他办法。但是,同族人的农作物整个生长过程,这几个人都是看见的,所以当看到同族人的收成后,应该就会相信了。

    她决定,再等一阵子,等到秋收之后,再看看任务是否完成,之后再作决定。

    然而,巫的徒弟已经把人带过来了。

    既然人已经带过来了,她又告诉人家没什么事,似乎也不合适,所以还是问了一句:“我听说,你们并不相信我的耕种方法,为什么?”

    那些人说了几句话。

    周宛芸听不懂这几个人说了什么,只看见这几个人说完后,巫的表情有些尴尬,还有些愤怒,一副想发火的模样。

    她猜测,这几个人说的话肯定不好听。

    “巫,你就直接告诉我吧,我不会生气的。”周宛芸说。

    “没什么,没什么。”巫连连说。

    既然巫不愿意说,周宛芸也不勉强,反正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话。但是,巫的徒弟却开口说:“他们说,你这么在意他们,是不是看上他们了?”

    周宛芸愣了一下,简直不敢相信。

    这些人为什么会如此自作多情?他们到底是哪只眼睛看出自己对他们有意思了?

    难怪巫的表情那么尴尬。

    周宛芸越想越生气,感觉有很多话在胸口,不吐不快:“你们觉得我会对你们有意思吗?这种想法也太荒谬了,你们觉得可能吗?”

    虽然很生气,但那些很难听的话,她还是说不出口。

    巫连忙说:“周小姐,你别生气。”

    “我没事,”周宛芸有点生气,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但是也没有因此就放弃另一个目的,“对了,有人愿意去帮忙秋收吗?”

    巫的徒弟刚刚出去通知人了。

    “我已经告诉他们了,愿意去的人,过一会儿就会过来。”巫的徒弟说。

    说话间,毡房外就陆陆续续地来了好几个人,大约有十几个人,而且都是身强体壮的人。

    周宛芸看到这些人,心里就放心了,至少那几十亩地的庄稼,不用担心收不回来了。她和这些人谈好了价格,就率先离开了。

    至于这些人,还要收拾一些东西。毕竟不是一天两天,所以还是要收拾一些东西过去,特别是住的地方。

    周宛芸回到家里,就看到居所附近有一大群人,数量非常多,至少有好几百人,旁边还有几个牵着马的士兵。

    难道,是她跟王爷要的一百个人到了?

    可是,这一群人远远不止一百个,她估摸着,可能有三四百人。

    难道,是流犯?

    此时,那几个士兵看到了她,便小跑着过来:“你是周毅的女儿吗?”

    “对,请问你们有什么事吗?”周宛芸说。

    士兵指了指人群:“这是圣上吩咐,给你送过来的人,圣上吩咐一定要亲自交给你。”

    原来,这些人真的是她要的那一百个人。

    “为什么会这么多人?”周宛芸有些疑惑地问。

    “我们只是按照吩咐,把人给你送过来,其他的事情我们并不知晓。”士兵一本正经地说。

    另一个士兵说:“不过,我们猜测,可能是担心路上有损耗,所以人比较多。”

    周宛芸一想,还真有可能是这个原因。想想她们来的路上,死了多少人呀。所以她只要了一百,但是皇帝却给了三四百人,就是担心路上会死人。

    “人带到了,那我们就告辞了。”说完就骑着马离开了。

    此时,天色已经很晚了。这群人正在忙着垒简易的灶,烧火煮饭。

    周宛芸有心帮忙,可这么多人,足足有将近四百人,她实在是有心无力,所以就假装什么也没看见,准备回屋。

    此时,人群中突然跑出来一个人,朝着她快速地跑了过来。这个人的身形还挺熟悉的,似乎是以前见过的人。当这个人跑近之后,她才认出来,这是自己以前的丫环,翠珠。

    “翠珠,你怎么来了?”周宛芸非常惊讶。

    翠珠很激动:“小姐,我终于又见到了。”

    “你怎么会过来?”

    “他们来问我,要不要来你这里,我同意了,然后就过来了。”

    “算了,我们回屋里再说。”

    她刚刚进屋,在屋里坐下来,就看到门外出现了一个陌生的中年妇女,于是立刻又站了起来。

    “你是周小姐吗?”中年妇女问道。

    “对,你有什么事吗?”周宛芸走过去,“先进来吧,有什么事进来说。”

    中年妇女却摆了摆手:“不用了,就几句话,就在门口说吧。”

    “好吧。”

    “我们来这里之前,大人让我们什么事都听你安排,所以我们明天要做什么?”

    周宛芸有些疑惑:王爷是以为自己需要一百个奴仆吗?不过,这也不怪王爷,有这种误解也很正常。

    她现在可没办法负责三四百人的衣食住行,所以就对中年妇女说:“你们不用听我吩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你们是自由的。”

    然而,中年妇女不仅不领情,反而还一脸严肃地说:“这可不行,万一被上面的大人知道了,我们不仅会被抓回去,还会加重刑罚。”

    “你们,”周宛芸有些疑惑,这些人似乎不是什么良民呀,便斟酌了一下用词,问,“为什么你愿意来这里呀?”

    中年妇女说:“大人说了,只要我们愿意来,就不用坐牢了。”

    “那你们都犯了什么事?”

    中年妇女犹豫了一下,在周宛芸越来越严厉的表情下,才吞吞吐吐地说:“没有路引就离开户籍地。”

    “原来如此,那你们先把房子搭起来,房子搭好之后,就开垦荒地,准备种庄稼。”

    “好,那我把这件事告诉他们。”

第一百零八章 晚饭

    此时,太阳开始西沉,眼看着就要天黑了。周宛芸知道,要赶紧去准备晚饭,于是便站起来。

    “小姐,是不是要去做饭?我来就可以了,你歇着吧。”翠珠连忙说道。

    不过,周宛芸很清楚,现在已经不是以前了,所以并没有心安理得让翠珠干活,而自己什么都不做:“一起吧,两个人做饭快一些。”

    岂料,这句话刚说完,翠珠却很震惊地看着她:“小姐,你在这里一定吃了很多苦。”

    周宛芸笑了笑,没有说话。

    新房子的位置和老房子是紧挨着的,背靠着背,方便使用沼气池。沼气的管道不是特别粗,而且是沿着墙根放置的,所以乍一看并不是很显眼。

    周宛芸指着运输沼气的管道,对翠珠说:“翠珠,这根管子里的气体是可以燃烧的,取掉堵住管口的东西,用火点燃,用完之后再把管口堵住。”

    “小姐,我明白了。”翠珠点点头说道,“小姐,今晚要吃什么?”

    见到了自小就跟着自己的丫鬟翠珠,周宛芸还是比较高兴的,所以决定做点好吃的。不过,比较麻烦的东西都要提前准备,现在也来不及了。

    她想了想,决定做一份水煮牛肉,一份兔肉。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搜集,各种调味料都已经有了,除了一种叫辣椒的调味料。据系统说,辣椒是另一片大陆上的植物,现在还没有传过来。

    虽然没有辣椒,但是她有一种可以替代辣椒的调味料,虽然没有辣椒好,但也能产生辣味。

    周宛芸把腌过的牛肉拿出来,递给翠珠:“把牛肉切成薄片。”

    虽然朝廷不允许吃牛肉,但是这里的人不耕种,而且大量饲养牛,所以是可以吃牛肉的。

    “好。”翠珠接过牛肉,开始切肉。

    至于兔子,还要现杀。

    周宛芸来到饲养兔子的地方,挨个掂量了一下兔子的重量,然后捉了一只比较胖的兔子出来。

    可是,该怎么杀兔子呢?

    如果这是把兔子杀死,那自然是不难,一刀下去,兔子就死了。可问题是,该怎么剥皮呢?

    她想到了吴常义。

    吴常义以前也算是猎户,肯定很擅长剥皮。她找到了正在干活的吴常义:“吴大哥,我想杀一只兔子,你帮我杀一下吧。”

    “好。”

    吴常义把兔子的脚绑起来,倒吊在木桩上,然后一刀结束了这只兔子的性命。但是,他并没有立刻就开始剥皮,而是站在一旁等待。

    “还要等一会儿,等它的血流干净。”吴常义说道。

    “哦。”

    周宛芸也不知道要等多久,为了不浪费时间,于是便回到厨房,去准备各种佐料,以及做饭。

    主食依旧是豆子。

    去年刚到这里的时候,她因为没种过庄稼,所以对种地还比较恐惧,担心种不活庄稼,也担心收成太差,便只想着种植产量高的豆子,没有种植麦子和粟,以至于现在还是只有豆子。

    不过,今年春天的时候,她种了很多粟,现在也到了收获的季节了。再过几天,他们就能够吃上粟米了,不用再继续吃豆子了。

    她把豆子放进锅里,点燃沼气,然后就开始准备水煮牛肉和兔肉的佐料,打算去菜地摘点青菜。

    她从厨房里出来,就看到吴常义正在剥兔子皮,动作十分熟练,很明显经常剥皮。

    转眼之间,一张完整的兔子皮就被剥了下来。

    “周姑娘,这兔子皮要攒起来吗?多攒一切,以后再一起制成熟皮子。”吴常义说。

    “那就攒起来吧。”

    “那去把这张兔子皮洗一洗。”

    周宛芸没有管这件事,去菜地里摘了一些青菜,还摘了几个黄瓜,以及一把空心菜,然后回到厨房。

    黄瓜是用来做拍黄瓜的,空心菜是用来炒的,而青菜是用来垫在水煮牛肉下面的。

    此时,吴常义拿着去除内脏的兔子走了进来,可刚进门就愣住了,站在门口不动了。

    “吴大哥,你怎么了?”周宛芸觉得有些奇怪,还是第一次看到吴常义这么反常。

    吴常义看了一眼正在切菜的翠珠,问周宛芸:“周姑娘,这位小姐是谁呀?”就连说话的声音都比平时低了一点。

    周宛芸这才反应过来,笑着说:“她叫翠珠,我们以前就认识。”

    她故意没有告诉吴常义,翠珠以前是她的丫环。因为,她不希望别人先入为主地认为,翠珠是一个丫鬟。

    但是,没想到翠珠却自己补充了一句:“我是小姐的丫环。”

    “翠珠姑娘,你好,我叫吴常义。”吴常义连忙自我介绍道,眼睛一直直勾勾地看着翠珠。

    周宛芸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

    翠珠虽然是丫环,但是长相非常艳丽,大多数男人都很喜欢翠珠。她们一起出去的时候,别人经常会误认为,翠珠才是小姐。

    翠珠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吴常义。

    吴常义这才没有继续看着翠珠,然后把手中的兔子递给周宛芸:“周姑娘,这是杀好的兔子。”

    周宛芸把兔子接过来,然后递给翠珠:“兔子切成小块。”

    “好。”

    吴常义又看了一眼翠珠,得到了一个白眼后,才不情不愿地出去了。

    “这些男人简直太讨厌了。”翠珠说。

    周宛芸忍不住笑了笑,安慰说:“你长得好看,他们才会忍不住一直看你。”

    说完后,她想到翠珠从京城过来,队伍里十之八九都是男人,于是连忙问:“对了,你来这里的路上,没有遇到什么事吧?”

    没想到,翠珠却摇了摇头:“小姐,你放心吧,我这一路上没遇到什么不好的事。”

    “真的?”周宛芸有些不相信。

    想当初,她们被流放的路上,那些长得好看的姑娘,甚至是妇人,都遭到过那几名士兵的侵犯。

    幸好,她父亲虽然获罪,但到底不是普通老百姓,族中还有很多人在朝中做官,所以那几名士兵不敢动她和嫂子。

    所以,她不太相信,护送翠珠等人过来的士兵,品德会这么好。当然,她自然是希望翠珠没遇到不好的事情。

第一百零九章 打听

    翠珠说:“护送我们过来的那几名士兵,是圣上的亲卫兵,并不是普通的衙役,所以一路上都比较规矩,也没有打骂我们。”

    “那就好。”周宛芸松了口气。

    这时候,她想到了之前从商人口中听到的八卦,现在正好问一下翠珠:“我听路过的商队说,皇帝宠幸了一个戏子,长相和兄长一模一样。”

    “确实有这件事,”翠珠一边切菜,一边回答说,“我还偷偷地看过,长相确实和大少爷一模一样,但是其他方面就完全不像大少爷了。”

    “哦,哪些地方不像?”周宛芸问。

    “除了长相,哪里都不像,”翠珠说,“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整日里描眉画眼的,而且大字不识一箩筐,根本没有大少爷的气质。”

    “而且,他仗着圣上的宠幸,整日里飞扬跋扈,连江丞相都不放在眼里。”

    “他得罪江领了?”

    “可不是嘛,我出来的前几天,那个董司南看中江丞相家的一块地,竟然强行霸占了,气得江丞相摔了好几个杯子。”

    “那江丞相就这么算了吗?不可能吧。”

    “江丞相自然不可能就这么算了,要求皇帝严惩董司南,皇帝拗不过江丞相,就杖责了二十。”

    “那还好呀?”

    “好什么呀?圣上打完那个董司南,转眼就给了大量的赏赐,把江丞相气得不轻,也不知道圣上到底喜欢他什么?”

    说话间,翠珠已经切好了牛肉和兔肉,正准备清洗菜板切佐料。她一转身,就看到了正在燃烧的沼气,瞬间就忘了刚才的话题,惊讶的说:“这也太方便了,以后都不用人烧火了。”

    翠珠洗好菜板,似乎又想到了什么,问:“小姐,为什么我没在京城见过这种东西呀?这么好的东西,不可能没人用呀。”

    “这是我从一本古书上看到的,以前都没有人知道,自然就没人使用。”周宛芸把之前的借口又搬了出来。

    “小姐你真厉害。”

    “别阿谀奉承,我可是会当真的。”周宛芸开玩笑地说道。

    这时候,豆子已经煮好了,可以开始烧菜了。

    翠珠很了解她的喜好,知道她喜欢烹饪食物,所以并没有抢着要烧菜,只是在一旁帮忙打下手。

    随着烹饪的进行,美食的香味在厨房里弥漫,甚至飘散到了外面,诱惑着所有人的味蕾。

    “小姐,你烹饪美食的能力又进步了,做出来的食物比以前又好吃了。”翠珠赞叹道。

    周宛芸知道,这并不是真的靠自己得来的进步,所以并没有因为翠珠的夸赞而高兴,反而有点心虚,于是连忙转移话题:“你去叫他们回来,准备吃饭。”

    “好的,小姐。”

    当其他人都回来以后,两道荤菜已经做好了,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她赶紧把最后一道素菜炒好,然后把拍黄瓜做好,就端上桌准备吃饭。

    所有人洗好了手,准备吃饭。

    “你们好。”一个男人说。

    周宛芸转头一看,是一个陌生的男人,正站在他们家门口。她站起来,走过去问:“你有什么事吗?”

    “我闻到了你们这里食物的香味,能不能也让我吃一点?”男人很直接,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周宛芸第一次见到这种人,但还是直接拒绝了:“不好意思,我们并没有准备多余的食物。”

    男人什么也没说,转身就离开了。周宛芸以为这个人放弃了,所以就回去吃饭。可没想到,过了没多久,那个男人又出现了,手里还提着一块肉。

    “小姐,我带了肉来,你能帮忙做成刚才的那种菜肴吗?”这个男人又问。

    周宛芸没想到,这个人会这么执着。

    “你只要帮我做一小盆就可以了,剩下的都给你。”男人又补充了一句。

    男人手里的这块肉非常大,别说是做一盆水煮肉片,做好几盆水煮肉片都绰绰有余。周宛芸再拒绝,似乎也有点不好意思。

    她忍不住问:“你为什么一定要吃这道菜?”

    男人说:“我叫王寺伟,以前是一名厨师,所以对没见过的菜品都很好奇。”

    王寺伟的话刚说完,系统就说:“你触发了辅助任务,美味佳肴(三),任务目标,开一家小饭馆,任务奖励,稻谷种子。”

    周宛芸暂时忽略系统的任务,对王寺伟说:“明天吧,明天中午,现在太晚了。”

    “好,好,好。”王寺伟连连说道,然后提着肉回去了。

    吃过晚饭后,周宛芸突然想到:翠珠住哪里呢?这是新建的房子,只有五张床,看来只能让翠珠暂时住在锦之的房间。

    看来,还要再准备两张床,否则以后家里来个人,都没有床睡。

    第二天早上,周宛芸起床打开门,发现那些人竟然已经在开始准备房子了。她发现,这些人的房子位置非常随意,这里一个,那里一个,完全没有规划。

    她想到自己还有个关于城市规划的任务,于是连忙跑过去,阻止这些人:“你们都停一下,暂时停一下。”

    这些人确实听她的吩咐,立刻就停了下来。

    “周小姐,有什么吩咐吗?”一个男人走过来问道。

    周宛芸连忙告诉他:“你们的房子不能这么建,太随意了,也太乱了。”

    男人也没有生气:“那应该怎么建?”

    周宛芸想了一下,决定仿照京城的布局。她还没开口,系统就说:“提醒一下,任务面板可以帮助你更轻松地完成任务。”

    为了不被人当成撞邪,周宛芸只能回屋去看任务面板,于是便对男人说:“你稍微等一下,我先回去洗脸。”然后就回屋了。

    她回到屋里,唤出任务面板,然后点开了城市雏形的那个任务。

    在任务面板的右边,出现了居所附近的图片,甚至就连昨天才到达这里的那些人,都在图片上,并且还在移动。

    竟然还是实时的。

    在图片的下面,有小拇指头大小的小方块,方块里有两个字:编辑。

    她没有犹豫,直接点了一下这个小方块。

第一百一十章 金子

    当周宛芸点击了“编辑”的选项后,图片左侧就出现了好几个新的小图案,有黑色的宽敞道路,还有房屋图案,土地图案,牲畜棚等。

    在图片的正上方,还有一个小方块,里面也是两个字:投影。

    图片上有一行字:请选择城市的位置和范围。

    周宛芸看着这句提示,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操作,只能在心里询问系统:“系统,这应该如何使用?”

    系统认真且仔细地讲解了一遍使用办法。

    周宛芸明白了使用办法后,选择城墙,圈出了城市的范围。没想到,图面上却蹦出来一句话:该城市的范围太小,只能容纳几百人,请重新选择。

    她这里本来也就只有几百人,没问题啊。

    然而,那句话一直在图片上,导致她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只能重新选择城市范围。

    她修改了好几次,直到图片上提示城市可容纳十万人,才没有了那句提示。不过,这样一来,就把何虎等人的房子隔离在城墙外面了,否则就破坏城里的规划。而且,她也不能让人把房子拆了重建,所以只能放在城外。

    接下来进行下一步操作。

    她发现,水井是可以移动的,于是就把水井的位置放在城市正中间,然后是十字形的主街道,也是最宽的街道图案。水井的位置,就在这两条街道相交的地方。

    当然,水井的位置肯定会保护起来。

    主街道把这个地方划分为四个区域。她又选择了较窄的街道,把每个区域划分为一个个大小相同的格子,每个格子里能并排建造两排房屋。

    她又点开屋子的图案,同样也有很多种不同规格的房屋,从一间卧室到五间卧室,满足各种家庭的需求。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房屋,单人居住的房屋。

    虽然现在这里的人大多是独身一人,但难保以后不出现结婚生子的情况,所以就把其中一片区域确定为多人的家庭居住,而另外两片区域暂时定为单人居住。

    至于她家所在的区域,暂时空着。

    确定好之后,她就选择了投影。

    投影,就是把道路和房屋投射在她确定好的位置上,方便以后修建道路和房屋,不至于出错。

    不过,这个投影只有她能看到,其他人都看不见。所以,她还要把这个范围画出来,方便其他人知道。

    她提了一筐石灰出来,画出了房屋的位置和范围。因为石灰是白色的,洒在褐色的地面上,就非常明显,一目了然。

    在她撒石灰的时候,那些人都跑了过来,好奇地围观。甚至还有人寻问:“周小姐,你这是在做什么呀?需要我们帮忙吗?”

    “不用。”

    因为现在只有三四百人,所以只需要画出三四百人住的房子就可以了。

    她画好之后,就对围观的人说:“每个方框就是一栋房子,你们的房子都要按照我画的位置建,不能随便建房子。”

    “我们明白了。”

    “还有,这是一个人住的房子,如果有谁是一家人的,可以站出来,因为一家人住的房子,在另一个位置。”

    然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看来所有人都是独身一人。这让周宛芸有些失望。

    “那你们忙吧,有什么不明白的再来问我,我回去准备早饭了。”

    吃过早饭后,她和家里的人一起收庄稼,就连周毅都没有休息,也在收庄稼。

    过了一会儿,远处传来了马车的声音。她以为,又是商队经过这里,可是抬头一看,驾驶马车的是两位士兵,并不是商人。

    更意外的是,马车在她家门口停了下来。

    “小芸,你回去看看,他们有什么事?”周毅说。

    周宛芸便放下手里的东西,快步走了回来:“两位军爷有什么事吗?”

    “这里是前礼部尚书周毅的住处吧?”其中一名士兵问道。

    “是的,我是他女儿,”周宛芸不明所以,但还是如实地回答了,说完后想起来还站在门口,于是连忙说,“两位军爷快请到屋子坐吧。”

    士兵甲说:“我们就不进去坐了。”

    士兵乙说:“我们是奉命来给你送东西的。”说完便转身走向马车,从马车里拖出来三个木箱子。

    两个士兵抬着箱子进入正厅,再把箱子放在地上。士兵甲说:“这是奉圣上的命令,给你送来的东西,你看一下。”

    这时候,周宛芸已经大概能猜到,这三个箱子里是什么东西了。

    应该是钱。

    她打开箱子。果然,箱子里全都是金子,金灿灿的,差点闪瞎了人的眼睛。

    随后,士兵甲拿出一册竹简,然后打开,递给周宛芸:“麻烦周小姐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

    周宛芸接过竹简,仔细地阅读了竹简上的内容。竹简上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说她已经收到了这三箱,一共三百锭金子。

    她数了数金子的数量,确定没有错误,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把竹简还给士兵:“麻烦两位军爷了。”

    “这是我们的职责。”士兵甲说。

    “既然东西已经送到了,那我们两个就回去复命了。”士兵乙说。

    周宛芸连忙说:“两位等一下。”去仓库里抱出糖罐,然后用上次制作出来的不合格的白纸,包了两包白砂糖。

    她拿着两包糖回到正厅,然后一人给了一包糖:“麻烦两位军爷这么远跑过来,这是我们自己做的糖,是一点小小的心意。”

    士兵甲犹豫了,没有收,但也没有拒绝。士兵乙毫不客气地接过这两包白糖,笑着说:“周小姐太客气了,那我们哥俩就不客气了。”说完就离开了。

    周宛芸把这三箱金子拖回自己的卧室,再锁好房门,然后继续去收庄稼。

    “周姑娘,这两人来做什么呀?”吴常义问。

    “送钱,之前说好的钱。”周宛芸回答。

    到了中午,昨天的那个男人又过来了。周宛芸昨天已经答应了人家,只能帮忙做了一份水煮肉片。这个男人吃完后,惊叹不已,甚至要拜她为师,被严厉地拒绝了。

    下午的时候,狼部落的人到了这里。有了狼部落的人,收割庄稼的速度一下子就快了很多。

    这一次的收成,比上一次还要好。

    接下来的时间,周宛芸都在忙着秋收。大量的农作物被收了回来,晒干后储存到仓库里。

    秸秆则堆放在柴房里,用来当柴火烧。

    转眼就到了八月。

    周宛芸到这里已经一年了,该去官府交粮食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交粮

    一亩地交两石粟,四十二亩地,就要交八十四石粟。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后,周宛芸就说:“父亲,我们该去交粮食了。”

    “该交多少,就去交吧,这没什么可说的。”周毅说。

    第二天早上,周宛芸装好粮食,出发去都护府,同行的还有周毅和李凝蓉。他们顺便也去官府报到。

    因为带着粮食,所以前进速度稍微要慢一点,到了下午的时候,几个人才到达了都护府。

    因为每个月都来报到,所以官府的衙役已经认识他们了,一见到他们就说:“这是来交粮?”

    “是的。”周宛芸回答。

    “快进去吧。”

    周宛芸牵着骆驼,进入了官府内,先去冯大人那里报到,然后再去交粮。负责收粮的是一个略微有些年老的男性官员,四十多岁的样子。

    官员坐在库房门口,面前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记录的册子,还有笔和砚台。桌子旁边有一个测量粮食的容器。

    “叫什么名字?”官员问。

    “周毅。”周毅回答。

    官员拿着笔,在册子上寻找了一会儿:“周毅,一共四十二亩地,须上交八十四石粟米。”

    开垦出来的耕地,官员实地测量,记录在册后,再发放地契。五月的时候,周宛芸就已经找官员测量过了,也拿到了地契。

    周宛芸把粮食取下来:“都带来了。”

    旁边的衙役拿着容器,收取了足够数量的粮食。官员拿着笔,在册子上勾了一笔:“可以了,你们可以走了。”

    周宛芸还有事情要问,所以站在原地,没有离开。

    “你还有什么事吗?”官员问。

    “大人,可以交麦子吗?”周宛芸问。

    她不想种粟米,想种麦子。粟米虽然耐干旱,但是产量太低,远远比不上麦子的产量。上交完粮食后,也没剩下多少了,根本不够吃一年。

    官员有些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可以,但是麦子一亩地要上交三石。”

    “我明白。”

    离开官府后,李凝蓉立刻就问:“小芸,你要种麦子?”

    “对。”周宛芸回答完以后,却发现李凝蓉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于是就问,“嫂子,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就直接说好了。”

    “种粟米不好吗?麦子不仅种起来麻烦,吃起来也麻烦,而且粟米耐干旱,容易种植,为什么要种麦子?”李凝蓉不解地问道。

    “麦子产量高,而且可以做成好多种食物。”周宛芸简单地解释道。

    “可是,麦饭太难吃了,比豆子还难吃,磨成粉又太麻烦了,辛苦一天也不一定能磨多少,还不如吃粟米呢。”

    李凝蓉的这番话其实并没有错。麦子虽然产量高,但是现在还没有很成熟的种植技术,所以种植起来并不容易。

    在北方种植麦子,会因为缺水而没有好收成。在南方种植麦子,排水又成了大问题,特别麻烦。

    当然,这并不是人们不愿意种植麦子的最主要原因。人们之所以不愿意种植麦子,还是因为饮食的问题。

    虽然王公贵族知道把麦子做成面食,但是效率非常低。而普通人并不知道如何把麦子做成面食,只能做成麦饭,偏偏麦饭又特别难吃。

    这几种原因加在一起,就造成了人们普遍不爱种植麦子。

    这些阻碍人们种麦子的原因,在周宛芸这里都不存在。不管是种植技术,加工面粉的技术,还是制作成面食的食谱,她全部都有。

    但是,她并没有告诉嫂子和父亲,而是对他们:“你们放心吧,我自有办法。”

    周毅对这种事并不在意,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任由她折腾。反倒是嫂子李凝蓉,看起来不太放心,但也没有再说什么。

    这时候,系统突然说:“恭喜你完成了主线任务,教化之功(一)。”

    这个任务就是教狼部落的人耕种。

    周宛芸没想到,快一年了,这个任务总算是完成了。她本来以为,这个任务并不难,没想到却耗时这么久,实在是非常意外。

    除了这个任务之外,还有一个任务,花费的时间也很长,那就是贸易之路的任务。

    之前她拜托安乐王去清剿沿途的匪患,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任务有没有进展。

    “系统,贸易之路的任务怎么样了?”她在心里问系统。

    系统回答:“该任务还没有完成。”

    “是王爷还没有清剿匪患,还是清剿匪患对完成任务没有帮助?”周宛芸又问。

    系统说:“安乐王确实已经清剿了沿途的匪患,但是对完成任务并无帮助。”

    “所以说,我的方向错了,对吗?”

    “是的。”

    这让周宛芸有些发愁。她现在对这个任务一筹莫展,也没有任何方向:“系统,你真的不能提示我一下吗?”

    她只是随口一问,也没指望系统真的会给她帮助。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系统竟然真的给了一点提示:“你可以想一想,那些商队,最大的危险来自哪里?”

    最大的危险不就是沿途的匪患吗?

    周宛芸已经见到几次被匪患劫掠的商队了,基本上都是货物和钱财被抢,人被杀光。那些大型的商队,全都是身强体壮的男性,还会带上武器,不都是为了防备沿途的匪患吗?

    但是,系统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说商队最大的危险并不是匪患。

    还能有什么比匪患更危险的吗?

    她一时间也想不出来,便随口询问周毅和李凝蓉:“你们说,对商队来说,最危险的是什么?”

    “那自然是强盗。”李凝蓉毫不犹豫说道。

    “应该就是强盗吧,还有就是天灾人祸了,”周毅说道,“比如说,一场大火,或者一场水患,都足以让商人损失惨重。”

    天灾人祸,很明显不符合这个任务的情况,所以可以排除掉。

    之前,周宛芸还以为是因为自己太笨了,所以没想到正确的答案。但是父亲和嫂子的答案,和她之前的想法一模一样,这就说明不是她的问题,是这个任务有点刁钻。

    她又想了一下,还是想不出来其他答案,只能暂时把这个任务搁下。

    此时时间已经不早了,来不及赶回去了,于是几人便决定去客栈住一晚,明天一早再回去。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另一种原因

    此时正值七月,白昼的时间特别长,天亮的时间特别早,天气也特别炎热。

    为了缩短在烈日下赶路的时间,周宛芸一家人很早就开始赶路了,再加上走路的速度比较快,所以刚到中午,他们就已经到家了。

    那些人的房子已经垒到腰部的位置了。

    周宛芸刚到家,翠珠就端着一盆凉水出来了,盆里还放着一张洗脸巾:“老爷,你擦擦脸吧。”然后对周宛芸说,“小姐,你坐一会儿,我去给你端水过来擦擦脸。”

    “不用了,我自己去,你给我嫂子端过去吧。”周宛芸说道,径直朝厨房走去。

    她打了一盆水,擦了擦脸和胳膊,感觉身上的燥热都消散了一部分,舒服了很多。

    “小姐,我已经给你们倒好开水,已经放凉了,就放在膳厅的桌子上。”翠珠端着木盆回来,对周宛芸说道。

    “我知道了。”

    周宛芸走进膳厅。膳厅的桌子上确实摆着一壶水,她伸手摸了摸,已经凉了。

    她喝完了水,又歇息了一会儿,便准备去做饭。只不过,她刚走进厨房,就看到翠珠在厨房里,正准备烧菜。

    “小姐,这里让我来就可以了,你出去休息吧,”翠珠把她推了出去,“沼气很好用,也不用人专门烧火,我一个人完全可以的。”

    周宛芸被强行推了出去,只能无奈地表示:“那好吧,那我就出去休息一会儿。”

    翠珠继续回厨房烧菜。

    周宛芸休息了一会儿,就听到外面有人喊:“有人吗,有人吗?”声音听起来非常陌生。

    “小芸,你快出去看看,谁在外面喊。”周毅说。

    周宛芸走出去一看,外面是一个商队,从西域赶回中原,队伍还挺庞大的,特别长一串。而喊话的是一个中年人。

    “小姐你好,我们能在这里买一些水吗?”刚刚喊话的中年男人问道。

    “可以,”周宛芸点点头,“价格你知道吗?”

    “价格我们知道,十个小钱一桶水,对吗?”

    “对。”

    这一群人去水井里打水。因为天气太热,周宛芸便把旧房子的门打开,让这些人进屋去休息,然后得到了一句真诚的感谢。

    看着这些人汗湿的衣服,周宛芸忍不住问:“你们为什么在这么热的天赶路?”

    “没办法,现在这个时候,那边更热,还不如早点赶回去。”甲说道。

    “可不是吗?真的太热了。”乙说道。

    这时候,周宛芸突然想到了贸易之路的任务。既然任务没有进展,为什么不问一问这些商队的人,说不定能得到什么线索。

    周宛芸问:“我有个问题,特别好奇。”

    “什么问题,你尽管说。”甲说。

    “对你们来说,最害怕遇到什么?”

    “当然是强盗啊。”

    “那绝对是强盗。”

    “肯定是强盗,没得说。”

    所有人都毫无犹豫地表示,最害怕遇到危险。

    这就让周宛芸很不理解了,如果说她们觉得是最危险的强盗,那可能是不理解,但商队的人自己都说最害怕遇见强盗,那肯定是没错的,为什么系统却不承认呢?

    “就没别的了吗?”她随口问了一句。

    “除了强盗,最害怕的就是缺水。”甲想了一下,说了这么一句。

    乙也说:“确实,这条路上特别干旱,水源特别少,就只有固定的那几个点,我们除了强盗,最害怕的就是找不到水源了。”

    “可不是吗,我们这么多人,遇到强盗还能跟他们打一下,可以把他们打跑,但是缺水的话,那就完全没有办法了。”丙说。

    “说起来,我最危险的一次,差点就死了。”丁说。

    “怎么回事?”其他人纷纷询问。

    丁说:“原本的一处有水源的部落,我们都会在那里补充水源,可是我们到那里后,却发现水源干涸了。”

    “卧槽,那你们怎么找到水源的?”

    “哪找到了,我们没找到新的水源,只能赶紧赶到下一个部落,差点就渴死了。”

    这时候,一个穿着绸缎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你们在聊什么呢?”

    “这位小姐问我们,最害怕遇到什么。”甲回答道,指了指周宛芸。

    周宛芸连忙说:“对,我有点好奇,对你们来说,最危险的是什么?”

    中年男人也坐了下来:“那也要分人了。”

    “有什么区别吗?”周宛芸立刻就意识到,这个人有不一样的答案,顿时便来了精神。

    中年男人说:“当然有区别,对他们来说,最害怕的就是遇到强盗,但是对东家来说,可以多配一些人和武器,遇到强盗也不一定会被抢。”

    周宛芸一想,确实是这样。

    中年男人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说句大家不爱听的,就算真的被抢了,损失的也不过是一些货物和下人的命,也算不上特别严重。”

    这话让在场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很难看,甚至还有一丝隐隐的愤怒。

    周宛芸也很惊讶。

    其实,这番话对她来说,并不算什么惊世骇俗的话。让她惊讶的是,这人竟然会光明正大地说出来,毫不掩饰。

    她以前见过的那些人,就算心里不把下人的命当成一条命,可表面上还是要做做样子,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不会说得这么直白。

    她连忙问:“所以,东家最害怕遇见什么?”

    “自然是被那些当官的抓住,”中年男人说,“那些当官可比强盗狠多了,不把你刮一层皮下来,誓不罢休,而且永远没有止境。”

    周宛芸这才反应过来:强盗确实危险,但是对这些商队来说,更危险的是:这种行为本身就不合法,一旦被发现,很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

    所以,想要完成贸易之路的任务,必须让这种商业行为变得合法,否则任务无法完成。

    可问题是,更改朝廷的法令,是她能做到的事情吗?

    这个任务真的能完成吗?

    周宛芸回过神来,发现这些人已经抨击官员的各种问题了,特别每个人都很激动。她对此不是很有兴趣,于是便起身离开了。

    她回到屋里,准备吃午饭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西域男人

    今天的午饭是豆子和粟米粥。

    现在天气炎热,粥是最受欢迎的食物。而且,翠珠一早就把粟米粥熬好了,现在已经变凉了。

    周宛芸端起粥碗,正准备吃饭,就听见外面传来一个声音:“不好意思,打扰了。”她转头一看,是商队里的一个男人。

    “你还有什么事情吗?”周宛芸放下碗筷,走过去问道

    “你们能不能卖一些粥给我?”男人问道。

    在这一点上,周宛芸倒是能理解这个男人:他们一直赶路,大部分时候都只能吃干粮,再配上一点水,很少有机会能吃上正经的饭菜,肯定很馋。

    不过,理解并不等于同意。

    “不好意思,我们并没有准备多余的食物。”周宛芸说。

    男人很失望:“不好意思,打扰你们吃饭了。”说完便准备离开。

    这时候,周毅却突然叫住了男人,说:“等一下。”

    男人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这位老爷还有什么事吗?”

    “你们如果不着急走的话,我可以让人给你们熬一锅粥。”周毅说。

    听到这句话,男人脸上一喜,可随即又露出为难的神色:“我得去问一下,你稍等。”然后便跑了。

    周宛芸继续吃饭。

    过了一会儿,那个男人带着身穿绸缎的中年男人,也就是冯益词,走了进来。

    “他们同意了再停留两个时辰,不过,不用麻烦你们帮我们熬粥,我们可以自己熬,你只需要把厨房和粟米借给我们就可以了。”男人说。

    吴常义有些好奇地问:“你们不是商队,没有粟米吗?”

    “我们的货物都是中原没有的东西,怎么会购买粟米这种满大街都是的东西。”男人说。

    “你跟我过来吧,我带你们去厨房,”周宛芸对男人说道,然后带着男人去厨房,“你们需要多少粟米?”

    “足够熬五十人份的粥就可以了。”男人说。

    这可难住周宛芸了,只能估摸了一个大致的数量。因为熬的粥太多了,用沼气的话,速度就太慢了,所以只能让这个男人烧柴。

    周宛芸回到膳厅,继续吃饭。

    翠珠到了这里后,家里的大部分家务活都被翠珠承包了,洗碗这种事也一样。

    周宛芸现在不用洗碗了,于是午饭后便坐在凳子上休息,准备过一会儿再去睡午觉。

    她在思考贸易之路的任务。

    如果这个任务真的需要修改朝廷的法令,那可就太麻烦了。别说她家现在只是个普通人,就算是以前她父亲有官职的时候,也很难办到这一点。

    如果没办法修改朝廷法令,那可不可以通过其他办法解决呢?

    很快,粟米粥就熬好了。

    商队的人全都跑了过来,准备喝粥。这群人可真不算少,有五十几个人,让本来还算宽敞的空地,瞬间变得拥挤。

    这些人端着各式各样的容器,或站着,或坐着,或蹲着。

    周宛芸突然发现,在这群人里面,有一个特别的年轻男人。这个男人虽然穿着和大家一样,但长相很明显是西域人的模样,因此特别显眼。

    恰好,她身边有一个商队的人,于是就问这个男人:“为什么你们商队里还有西域的人?”

    男人在人群中扫了一眼,恍然大悟道:“你说那个人,他不是我们商队的,是在路上遇见的,这人也要去中原,就跟我们一起回去。”

    “还可以这样?”周宛芸有些意外。

    “这很常见,不过也要看商队的负责人性格如何。”

    周宛芸观察了一下这个西域人。没想到,本来正在喝粥的西域人,突然抬起头来,转过头来盯着她,目光十分锐利,仿佛是狼盯着猎物。

    她没想到这个人会这么敏锐,被这个眼神吓了一跳,于是连忙移开了视线,不敢再观察。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个西域人竟然还走了过来,站在她面前,用并不标准的大梁官话说:“你刚刚为什么一直看着我?”

    这么直白的询问,让周宛芸十分尴尬,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然而,看着这个人越来越不友善的目光,她赶紧找了一个借口:“我第一次看见西域人,所以有点好奇,就多看了几眼。”

    这个西域人似乎并不相信这个理由,眼神依旧不友善,一副随时要杀人的模样。

    周宛芸真的是第一次见到攻击性这么强的人,完全不知道如何跟这种人打交道。

    这时候,冯益词过来了:“你们在聊什么呢?”

    “没什么。”周宛芸回答道。

    匈奴人却说:“这个女人刚刚一直盯着我,肯定是不怀好意。”

    冯益词听到这句话,都不免愣了一下,笑着说:“不可能,这位小姐可能就是好奇,所以多看了几眼,你不知道,我们中原人很少有机会能看到你们西域人,难免会好奇。”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冯益词连忙保证。

    西域男人有些半信半疑,但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站在距离周宛芸不远的地方,然后时不时警惕地看一眼周宛芸。

    周宛芸又不是死人,自然能感觉到对方的视线,所以特别后悔,刚才就不应该看那一眼。她没想到,这个西域人这么敏锐,而且对人充满了敌意。

    这个西与男人的视线攻击性太强了,她有点受不了,准备换一个地方。

    然而,就在她刚刚站起来的时候,西域男人却突然走过来,跟她攀谈道:“你能告诉我,中原是什么样子吗?”

    “和其他地方的城市一样,没什么差别。”周宛芸只是以为,对方没去过中原,所以有点好奇,就没在意。

    “可是,我听别人说,中原特别繁华,大街上的人特别多,人们的衣服特别奢华,吃的也特别好,也不用四处迁徙,冬天也不冷,夏天也不热。”

    “你这是听谁胡说的?”周宛芸简直震惊了,这是什么人在胡说八道,也太能吹牛了。

    “难道不是这样吗?”西域男人也很惊讶。

    “当然不是,中原的人确实不会到处迁徙,但是冬天也冷,夏天也很热,很多普通人家也很穷,冬天没有御寒的衣服,甚至没办法填饱肚子。”

    “那为什么……”西域男人很惊讶,似乎想问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口。

    周宛芸也没有追问。

    商队的其他人还在喝粥,周围一片喝粥的声音。周宛芸不太喜欢这个声音,感觉有点难受,于是准备离开。

    这时候,西域男人说:“你说,我们能不能像你们中原人一样种庄稼?”

    听到这个问题,周宛芸非常惊讶,转头看了西域男人一眼,然后停下了准备离开的脚步。

    如果是以前,她肯定会回答“能”,但是自从了解了关于地理和气候的知识后,就没办法如此肯定地回答“能”了。

    她现在也知道,在西域这片地方,确实不适合大面积的农耕,只能放牧。

    “如果只是少数人想耕种,那自然没问题,可如果想让所有人都耕种,不放牧了,那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

    “很简单,这里的雨水太少,太干旱了,而且很多地方土层很薄。”

    “这里就只能一直穷下去吗?”西域男人突然感叹道。

    周宛芸被这突如其来的感叹搞懵了:这人的觉悟也太高了吧?

    “我觉得,你们也不穷呀。”

    “你们中原的很多东西,我们这里都没有,比如你们的茶叶,我们就没办法种植,偏偏还买不到。”

    周宛芸也忍不住叹了口气:“他们的很多东西,我们也没有,也买不到,为什么朝廷不能允许商人交易呀?”

    “是啊,就算是能有一个允许双方自由交易的集市也好啊。”西域男人感叹道。

    此时,周宛芸突然反应过来。

    “你不是大梁人?”

第一百一十四章 养什么

    商队的人离开之后,周宛芸便开始清洗餐具,收拾厨房。翠珠快步走了进来,夺过她手里的餐具:“小姐,我来收拾吧,你出去。”

    周宛芸没有和翠珠抢收拾厨房的活,回到正厅,开始思考接下来要做什么。

    现在秋收已经完成了,播种还有一段时间,所以她可以先去完成一些任务。她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完成第一阶段的主线任务,开启第二阶段的任务。

    她唤出任务面板,开始挨个查看,还有哪些主线任务没有完成。结果,清查了一遍后,她发现基本上大部分主线任务都没有完成。

    贸易之路,防风固沙,城市雏形,各司其职,良田万顷,大道通畅,全都没有完成。

    在这些任务里面,最容易完成的,可能就是良田万顷的那个任务。良田万顷的任务分为两部分:一百亩耕地,三种家畜且至少一百只。

    家里现在已经养了两只骆驼了,可以算是一种家畜了,还要再养两种牲畜,就可以完成任务了。

    她首先想到的就是饲养鸡。鸡不仅可以吃肉,还可以吃鸡蛋,而鸡蛋在很多菜品中都需要,本身也可以做成好几种菜,是一个好东西。

    可是,她认真地回忆了一下,似乎没有见过谁养鸡,都是养牛和养羊,或者养骆驼,总之就是没人养鸡,甚至都没见到过活的鸡。

    看来,养鸡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能养鸡,那就养羊吧。养羊也有两种选择,一种羊是养来吃肉的,一种羊是养来剪毛的。

    系统告诉她,这个地方有一种很特别的羊,毛特别长,而且长得还特别快。这种羊毛可以用来制成毯子或衣服,特别暖和。

    她想了一下,养这种羊也挺好的。

    可问题就在于,这附近的草地其实不算很多,再加上德吉等人也养了很多羊,青草估计不太够,需要自己种植青草。

    当然,她也可以少养一点,只养几只。可是,只养几只的话,就没必要养这种羊了。

    要不然,还是养牛吧。

    牛虽然也要吃草,但是并不如羊挑剔,也不用刻意种草,现在的很多植物就能给牛吃。而且,牛的用途也很多,牛奶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食物。

    她越想越觉得,就养牛吧。

    除了牛之外,还需要一种牲畜,但是一时间也不知道这里适合饲养什么牲畜。

    她决定询问系统:“系统,关于饲养牲畜,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系统立刻回答:“你可以饲养兔子。”

    周宛芸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于是就决定饲养兔子和牛。

    既然决定好了,那就要赶紧去把小兔子和小牛买回来。兔子比较容易购买,都护府就有卖兔子的。但是卖牛的人,她好像没见到过。

    她决定去问一问德吉。

    德吉是这个土生土长的人,对这里最熟悉了,肯定知道哪里能买到牛。

    她站在屋外,放眼一瞧,就看到远处有一片雪白,知道那就是德吉和族人的羊群。而羊群在这里,人肯定也在这里。

    她来到羊群处,也懒得自己去寻找,直接喊:“德吉,德吉。”

    话音落下,德吉就从羊群另一侧站了起来,见到是她,立刻就露出了一个笑容:“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想养牛,你知道哪里有卖小牛犊的吗?”周宛芸问。

    德吉想也没想,就回答说:“我当然知道,但是那个地方比较远,你可能不会去。”

    周宛芸就不喜欢这种说话方式,说一半留一半:“这个地方在哪里?具体有多远?”

    “往那个方向走,”德吉指着南方,“大约要走七八天,就能看到一个部落,那个部落的人养了很多牛,还有其他动物,马什么的。”

    “我知道了。”

    七八天,一来一回就要半个多月。她寻思着,是自己去呢,还是让其他人跑一趟?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自己跑一趟。

    除了买牛之外,她还要看看,有没有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她需要的东西又多又杂,交代给其他人的话,不仅麻烦而且还很容易遗漏。

    索性还是自己去跑一趟吧。

    不过,这么远的距离,她不可能一个人过去,肯定还需要其他人陪伴。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带翠珠一起过去。

    傍晚,吃过晚饭后,大家还在饭桌上,周宛芸便对周毅说:“父亲,我明天要出发去南边的一个部落,可能要二十天才能回来。”

    “这么远?”周毅皱起了眉头,很明显不赞同,“不行,你一个小姑娘,去这么远的地方,也太不安全了,让其他人去吧。”

    其实,周宛芸也知道不安全,但是让其他人去,她又实在是不放心。

    “父亲,这件事情交给其他人的话,我不太放心,还是我自己去一趟。”

    周毅却问她:“什么事情非你不可?”

    虽然周毅的表情和平时一样,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周宛芸还是能听出父亲的怒气。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主意,依旧心平气和地说:“父亲,对我来说,确实很重要。”

    周毅看着她,没有说话。

    这时候,吴常义说了一句:“周兄你要是不放心的话,找个人陪她去就好了吗,也不是什么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李凝蓉也说:“父亲,我觉得他说得很对。”

    周宛芸说:“翠珠会和我一起去。”

    然而,这句话却召来了周毅一个不友善的眼神:“两个小姑娘,和一个小姑娘,有什么区别吗?说不定还更危险。”

    翠珠长相艳丽,很受男人的喜欢。带着翠珠,确实有可能更不安全。

    这时候,李凝蓉突然感叹道:“锦之或宛柏在的话,就好了。”

    她口中的宛柏,正是她的夫君,周宛芸的兄长,周宛柏。

    “你一个人去,我实在是不放心,还是我陪你一起去吧。”周毅说。

    周宛芸对此没有任何异议。

    吴常义却说:“周兄,你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跟着跑那么远,身体受得了吗?”

    “这么远的路程,我都走过来了,现在这点路程,算得了什么?”

    “说得也是。”

    于是,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部落

    吴常义又说:“对了,周姑娘你要离开这么长的时间,有没有什么事情交代我们去完成?”

    周宛芸想了一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首要的任务还是完成主线任务,于是就对吴常义说:“你们没事的话,就开垦耕地吧?”

    “我们不榨糖吗?”吴常义惊讶地问。

    李凝蓉也有些不解地说:“我们的耕地都已经那么多了,为什么还要开垦耕地?而且,我们又不可能一辈子在这里,开垦那么多耕地做什么?”

    周宛芸没办法告诉别人,自己还要开垦耕地的原因,只能回避这个问题:“榨糖的事情不着急,现在开垦耕地最重要,我们还要开垦五十八亩耕地。”

    吴常义没有纠结这个过于精确的数字,只是有些担心地说:“甜菜这东西看起来跟萝卜差不多,应该没办法储存太久吧?不赶紧制成白糖的话,会不会坏呀?”

    被这一提醒,周宛芸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甜菜如果存放时间太长,会不会因此影响里面的糖分?

    她不敢冒这个险,于是改变了主意:“那就先处理甜菜吧,还有,那些人建好房子后,就让他们开垦耕地,地方我已经给他们画出来了。”

    “行。”

    第二天早上,周宛芸便带着东西,以及钱财,和父亲周毅一起动身了。她和周毅没有什么话题可聊,一路上安静极了。

    她和家里每个人都单独出过远门,包括感情很浅的兄长,但是只有和父亲出门是最压抑,最沉闷的。就连和李凝蓉一起出门,都没有这么沉闷和压抑。

    虽然气氛有些压抑,但是前进速度还是挺不错的。到了第八天的上午,他们翻过一座大山后,就看到了德吉所说的那个部落。

    这个部落位于几座大山之间的低洼处,是一个面积很大的部落,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城市。

    在到达这里之前,周宛芸以为这个部落跟狼部落,或者别的部落那样,也是住毡房,然后到处去放牧。但是,到了这里之后,她才发现自己错了。

    这个部落的人不住毡房,反而像中原人那样,建起了房子,周围甚至还种着成片成片的庄稼。

    但是,这个部落的人同样也饲养着数量庞大的牲畜,有牛、羊、马,等等,种类特别多。

    周宛芸和周毅走进了部落里。此时是大白天,大多数人都出去干活了,部落里面的人并不多,都是一些妇女和儿童。

    周宛芸正在想,要找个人问一下,然后就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喂,那位小姑娘。”于是转身寻找喊话的人。

    她一转身,就看到旁边的院子里,正坐着一个陌生的中年女人。她很确定,自己不认识这个人,所以也不确定,这个女人是不是在喊自己?

    “你刚刚是在叫我马?”

    “对,就是叫你。”中年女人朝着她招了招手,示意她走过去。

    周宛芸想着,反正也要找人询问,现在有个现成的人选,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于是便走了过去。

    “小姑娘,你不是我们部落的人吧?来找谁呀,是哪家的亲戚吗?”中年女人问。

    周宛芸还以为,这个人叫住自己有什么事,没想到只是为了问一些无关紧要的八卦:“我不是谁家的亲戚,我是来买东西的。”

    “你要买什么呀?”中年女人又问。

    “我想买牛,还有马,你知道哪家有卖吗?”

    没想到,中年女人却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反而问她:“你要不要买布呀?我家的布特别好,还有毛毯,也很不错,你要不要买一点?”

    周宛芸没想到这种情况,于是连忙拒绝道:“我不买布,也不买毛毯。”

    被拒绝后,中年女人的表情瞬间就变了,有些不耐烦地说:“我不知道哪家卖牛和马,你找其他人问吧。”说完后,还朝着她翻了一个白眼,然后关门回屋了。

    看着被关上的院子门,周宛芸还有点没反应过来,忍不住跟周毅说:“这个人也太糟糕了。”

    “我们去找其他人问问吧。”

    周宛芸两人沿着主干道往前走了几步,又看到一户敞开着门的院子。院子里有两个小孩儿,都是七八岁的模样,正在玩游戏。

    “小朋友,你们好啊。”周宛芸找了个招呼。

    正在玩游戏的两个小孩儿瞬间就停了下来,然后齐刷刷地转过头来看着她。

    “你是谁呀?”其中一个小朋友问道。

    “家里还有其他人吗?”周宛芸问。

    小朋友“噔噔噔”地跑进屋,过了一会儿又跑了回来,继续玩游戏。很快,一个女人从屋里走了出来,看起来还算年轻,不到三十岁。

    “你们有什么事吗?”女人问。

    “你好,我想买牛,应该去哪里买?”

    周宛芸还有点担心,这个人会不会像刚才那个女人那样,要她买东西?庆幸的是,这个女人并不是这样的人:“你们是外地来的吧?”

    “对。”

    “那我带你们过去吧,”女人转头嘱咐小孩儿,“好好在家里待着,不要到处乱跑,我马上就回来。”然后就带着周宛芸和周毅去找卖牛的。

    女人带着他俩在房屋中间穿来穿去,周宛芸都快绕晕了,才看到女人停了下来,站在一栋没有院子的房子门口:“就是这里。”

    然后,女人朝屋里大声地喊:“多吉,多吉。”

    屋里没有人应声,也没有人出来。倒是旁边的房子里走出来一个人:“他刚出去了。”说完还打量周宛芸二人。

    “大概什么时候能回来?”周宛芸连忙问道。

    “刚刚才出去,应该还有一两个时辰才会回来,你们找他做什么?”

    “他们要买牛。”女人指了指周宛芸。

    “部落里养牛的人家多得是,随便找户人家就可以了,没必要一定要跟他买。”

    周宛芸寻思着,一两个时辰也太久了,还是换一户人家买吧。可就在这时候,一个男人走了过来。

    “多吉你回来得正好。”女人连忙说道。

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白花牛

    “你不是刚出去吗,怎么又回来了?”隔壁的邻居问道。

    “忘了拿东西,”多吉的视线在几人身上转了一圈,有些不解地问,“这是怎么了?”

    周宛芸连忙站出来,解释说:“你好,是这样的,我想买几头小牛犊,然后他们就推荐了你。”

    “那我就回去了。”女人说完就离开了。

    “进来谈吧。”

    周宛芸和父亲跟在多吉身后,进入了屋内。一进屋,多吉就问:“你们要买几只小牛犊?”

    在决定购买之前,周宛芸还要先确定一下,牛的品种:“我们能不能先去看看你养的牛?”

    “可以,”多吉并不意外,“那你们跟我来吧。”

    多吉带着周宛芸两人,来到了房屋后面的一个棚子:“就在里面,你们自己看吧。”

    棚子里铺着厚厚的干草。不过,周宛芸还是一眼就看见了那些小牛犊,看起来就是普通的牛。

    “你没有其中品种的牛吗?”周宛芸问。

    他们又不能随意地宰杀牛,养牛除了用来耕地之外,就只能用来挤牛奶了。所以,她还是更希望饲养那种专门产奶的奶牛。

    “我只有这种牛,如果你想买其他牛,就去其他家看看吧,我现在要赶紧出门了。”多吉说道。

    周宛芸连忙问:“那你知道,谁家有其他品种的牛吗?”

    “我不知道,你去问其他人吧。”多吉说完,就把他们赶了出去,然后离开了。

    周宛芸站在多吉家门口,简直傻眼了。

    这里的人是怎么回事呀?为什么都这样?

    这时候,多吉的邻居趴在自家的围墙上,好奇地问:“是价格没谈拢吗?还是觉得牛不好?不应该是牛的问题吧,多吉家的牛是最好的。”

    周宛芸连忙解释:“不是他家的牛不好。”

    “那是价格没谈拢?”

    “不是。”

    “那是怎么回事?”

    “我想买一种黑白花的牛,但是他家的牛并不是黑白花的。”周宛芸简单地解释道。

    邻居迷惑了:“黑白花?有这样的牛吗?我好像从来没见过黑白花的牛。”

    “没有?”周宛芸非常惊讶。

    她认真地看了一遍关于牛的资料,然后发现,这个地方确实没有那种黑白花的奶牛,那是其他地方的牛。这让她非常失望。

    这时候,系统说:“你触发了辅助任务,新品种奶牛,任务目标,引进新品种的牛,任务奖励,十只新品种家畜。”

    随后,关于各个品种的牛,以及详细的资料,都送入了周宛芸的脑海中。

    邻居还在说:“我见过很多种不同的牛,但确实没见过你说的黑白花。”

    虽然没有黑白花的牛,但是周宛芸也不打算改变,去饲养其他牲畜。牛,还是要饲养的,但是现在就少养一些,只养两只就够了。

    除了牛和马之外,她还打算养几头驴。

    她之前没想到这种家畜,但是刚刚那个女人带他们过来的时候,她见到其中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有驴,才想起来饲养这种东西。

    驴可是一种很不错的家畜,不仅可以用来拉磨,还可以杀了吃肉,还能用来驮运东西,而且也不娇贵,很容易饲养。

    “你们这里有人卖驴吗?”

    “有啊,刚好有户人家的驴能卖了。”

    在多吉邻居的帮助下,她买了两头驴,还有两匹马,以及两头牛。除了牛之外,驴和马都不是幼崽,而且两只驴还特意选了一公一母。

    虽然买了马,但是周宛芸还带着牛和驴,也不能骑马跑回去,还是要一步一步地走回去。

    又过了八天,她和父亲终于回到了居所。

    在居所附近,已经建起好几排夯土房子。周宛芸也顾不上旅途的疲惫,连忙去查看这些房子。

    她仔细地看了看,这些房子的规格确实是按照她给的标准修建的,并没有扩大范围,也没有修建在不该建房子的地方。

    而且,这些不仅建好的房子,就连床都已经做好了。虽然这些床都比较简单,但是那也是床。此时,那些人又在忙着开垦荒地。

    周宛芸忍不住感叹:这些人也太勤快了。

    她回到屋里,刚刚坐下来,气都没缓过来,何虎又过来了。

    “周小姐,”何虎站在门外,“我可以进来吗?”

    “进来吧。”

    何虎走进来,问:“周小姐,现在可以把那种甜菜种子卖给我们了吗?”

    “你也太着急了,”周宛芸有些无奈,“放心吧,我说话算话,肯定会被你们的。”

    “我们不是担心你不给种子,就是想早点拿在手里。”何虎解释道。至于是真是假,那就不知道了。

    周宛芸本来打算到了种甜菜的时候再给他们种子,但是既然何虎等人这么着急,那就把种子给他们,免得这些人总是来问。

    “行吧,既然你们着急,那就给你们吧,”周宛芸说道,在何虎脸上的笑容还没有完全浮现出来,立刻又说出了另外半句,“你去把人叫来,我把种子给你们。”

    “好,我马上去叫他们过来。”何虎说完,立刻就转身离开了。

    周宛芸走到仓库里,把甜菜种子拿出来。她刚刚把甜菜种子拿出来,何虎就带着人过来了,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很大的容器。

    “要不了这么大的家伙。”周宛芸说。

    甜菜的种子特别小,几千颗种子看起来也没多少,也没办法称重。周宛芸就直接给每人抓了一小把,然后告诉了他们种植办法,以及获取种子的办法。

    “好好好,那我就打扰你休息了。”何虎眉开眼笑地说道,抱着甜菜种子快步离开了。

    周宛芸休息了一会儿,想到自家的甜菜,于是便去看甜菜汁的情况。她找了一圈,最后在之前的老房子里找到了甜菜汁。

    这时候,吴常义走了进来。

    “到哪一步了?”周宛芸询问。

    “我和少夫人不会制糖,不敢随便乱动,怕弄坏了这些甜菜汁,所以只是把汁液提取出来。”

    “行,我知道了。”

    周宛芸看了一下时间,发现时间还早,于是决定开始下一步。

第一百一十七章 砍树

    周宛芸开始下一个步骤,清汁。

    上一次制糖的时候,李凝蓉和吴常义也跟着制糖了,所以对这个步骤也算是比较熟悉了,都不用周宛芸说太多,他们就知道该做什么。

    “你们这不是做得很好吗?”周宛芸说。

    干吗一定要等到她回来呀?

    吴常义一边干活,一边解释道:“我们不知道要加多少石灰,担心加多了,或者加少了,会毁了这些糖水。”

    周宛芸接受了这个解释,大家一起干活。

    过了一会儿,周毅也过来了,站在旁边看了几眼:“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呢?”

    “制糖呀。”吴常义说。

    “我也一起来吧。”周毅说着,挽起了袖子,然后准备一起干活。

    周宛芸连忙说:“父亲,你现在不用来帮忙,我们马上就干完了。”

    “这么快?”周毅扫了一眼装着甜菜汁的容器,有些惊讶地说,“不是制糖吗?可是,这不还是水吗?”

    吴常义解释说:“周姑娘说的是完成了其中一个步骤,然后就要静置一段时间,明天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

    “原来是这样啊。”

    三人很快就把这点活干完了。此时,时间还没有到傍晚,周宛芸有心想休息,可是看着所有人都在辛勤的劳作,又不好意思坐着歇息。

    而且,等到入冬之后,有好几个月时间休息。

    她回屋拿了砍刀,准备去砍些树木回来,制作一个养兔子的大笼子。

    不过,生长着树木的地方距离居所太远,她觉得自己一个人肯定拿不回来,还需要其他人帮忙。

    她打算在那几百个听她使唤的人里面找。

    那些人正在开垦荒地。周宛芸刚刚走过去,其中一个男人立刻就停下手里的活,恭恭敬敬地问:“周小姐,你有什么吩咐吗?”

    “你们找几个力气大一点的,跟我走一趟。”

    “好。”

    男人转身朝着其他人大声喊:“来几个力气大的,快一点。”随后,有八九个膀大腰圆的大汉就走了过来。

    “周小姐。”

    周宛芸看了看这八九个人,看起来力气应该挺大,能扛得动一棵树,便点点头:“没问题,你们跟我走一趟吧。”

    “好。”

    周宛芸带着这些大汉,走了好长一段路,才到了有树木的地方。那是一个大约只有五十米高的小山包,上面生长着许多胡杨木。

    “周小姐,是要砍树吗?”有人问。

    “对。”

    “砍多少?”

    周宛芸认真地思考了一下,九十二只兔子,需要多大的笼子,可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最后只能对这些人说:“你们能带回去多少,就砍多少。”

    “好,明白了。”

    这些人哼哧哼哧地开始砍树,一共砍了九棵树。这里的树木不像中原的树木那样高大,胡杨木就更小了,所以这些人每人扛一棵树完全没问题。

    很快,这些人都砍好了胡杨木,扛着回去了。

    周宛芸空着手,跟着最后面。

    回到居所后,她给每人二十个小钱,然后去找会做木匠活的人。她走到那些人居住的地方,随便逮着一个人就问:“你们这些人里面,有会做木匠活的吗?”

    巧的是,她问到的这个人,就是会做木匠活的。

    “周小姐,我就会做木匠活,你想要什么家具吗?”木匠问。

    “我要做一个笼子,至少能养九十二只兔子的大笼子。”周宛芸说。

    木匠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说:“周小姐,这么大的笼子不好做,要不然做普通的笼子,咱多做一些,你看行不行?”

    周宛芸对此是无所谓的,不管是大笼子还是小笼子,只要是能装下九十二只兔子就行:“你看着办就行,但是必须要能养九十二只兔子。”

    “没问题,你就放心吧。”木匠拍着胸脯保证。

    “那就好,”周宛芸说完,准备离开,然后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对了,你有工具吗?”

    木匠愣了一下:“有的,过来的时候,这是吃饭的家伙,怎么能不带呢。”

    “那就好。”周宛芸说,“你们这些人里面,还有会其他手艺的吗?”

    “有,有些制作青铜器的,有会烧陶器的,还有会做厨的,”木匠想了一下,“反正,会手艺的人不少,小姐你问这个做什么?”

    周宛芸问这个问题,自然是为了任务。有一个任务,要求有三种以上的职业,任务一直没有提示完成。她之前一直以为,这个任务没有完成,是因为这些人会的手艺不够三种。可现在看来,情况并不是这样。

    那么,这个任务为什么没有完成?

    她很理解,于是在心里问系统:“系统,这里不是有三种手艺人了吗?为什么各司其职的任务没完成?”

    系统的声音十分死板,没有任何的情绪起伏:“请你仔细地阅读任务要求。”

    周宛芸觉得有点奇怪:听系统的意思,难道自己弄错了任务吗?可是,任务目标不是说得很清楚,需要至少三种……

    突然,她突然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小姐,周小姐。”木匠喊道。

    周宛芸回过神来,对木匠说:“你告诉所有会手艺的人,都在门口挂个招牌,比如你会木匠,就在门口挂一个木匠店的牌子。”

    那个任务的要求是三种职业,而不是三种手艺。

    木匠被她的要求搞得一脸迷茫,但是却没有多问,而是顺从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会告诉他们的。”

    “好,那你去忙吧。”

    此时,时间已经不早了,周宛芸回到屋里,喂完了牲畜后,也就到了吃饭的时间,吃过晚饭后就洗洗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甜菜汁的情况,结果还不错,已经分层了。她放心了,准备回去洗脸刷牙。

    这时候,系统提示:“恭喜你完成了主线任务,各司其职,请再接再厉,完成其他任务。”

    听到这句系统提示,周宛芸很高兴,看来昨天的猜测没有错,就是她搞错了任务的要求。

    吃完早饭后,一家人就开始干事,分离甜菜汁的清汁和浊汁,然后过滤,熬煮,就连父亲周毅也过来一起干活了。

    这件事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再简单的事情,一旦数量庞大后,就再也不轻松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兔子

    周家人忙活了几天,甜菜汁的水分已经少了一大半,变得越来越稠。

    这一天上午,周宛芸正在老房子里熬煮糖汁,突然感觉到门口有什么东西挡住了阳光,便转头一看。

    原来是木匠。

    “周小姐,你要的笼子,我已经做好了,你要不要去看看?不行的话我再改。”木匠站在门口说。

    “行,那就去看看吧。”周宛芸说道。

    她跟着木匠来到制作笼子的地方。笼子确实已经做好了,就堆放在木匠家门口的空地上,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

    屋门口的这片空地是预留来修路的,但是现在还没来得及修路,只是乱糟糟的泥地。

    “一共二十三个笼子,每个笼子可以养四只兔子。”木匠解释道。

    周宛芸拿出来一个笼子,仔细地看了看。

    不得不说,这个木匠的手艺还是不错的。虽然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笼子,但是做工却相当好,一点也不敷衍。

    “挺好的,没什么问题。”周宛芸说。

    “需要我帮你搬过去吗?”

    “你帮我搬到我家去吧。”周宛芸说道,然后拿着两个笼子就回去了。到家之后,她并没有再去搬笼子,而是回到卧室里取钱。

    虽然送这些人过来的士兵说,这些人都归她了,她想让这些人干什么都可以。但是,她也不能让人白干活,不给钱,那不是长久之计。再说了,她以后还要修路和种树,都指望着这些人呢。

    因为制作兔笼子比较简单,她不打算给太多钱,只数了四百个小钱出来。她拿着钱来到屋外,此时木匠正好拿着笼子过来了。

    “你过来一下,”周宛芸朝着木匠招了招手。

    木匠不明所以,但还是放下笼子,听话地走了过来。

    周宛芸把手里的四百个小钱给对方:“这是给你的工钱。”

    木匠连连摆手,拒绝道:“不行的,不行的,我怎么能收你的钱呢。”

    “拿着吧。”周宛芸没有理会对方的拒绝,强行把钱塞给对方,然后便赶紧离开,去搬笼子。

    办完笼子之后,她又继续制糖。

    她不知道的是,人们对她的看法,也在悄然地发生着转变。

    木匠搬完笼子后,便回去继续开垦荒地。刚挖了几锄头,旁边的人就说:“之前还假装说什么,我们是自由的,我呸!都是伪君子。”

    “你为什么这么说?”木匠问。

    旁边的人挥着锄头,转头看了他一眼:“我是为你打抱不平,她就这样使唤你干了几天的活。”

    木匠连忙解释说:“你别这样说,周小姐给了钱的,并不是白做工。”

    这句话引来了附近好几个人的注意。

    “就算是给钱了,估计也很少,打发叫花子一样。”

    “就是,那些人只会压榨我们这些老百姓。”

    大家都开始骂人。

    木匠连忙解释说:“给得不少了,就做了两三天,就给了五百个小钱。”

    周围人的骂声一下子就停了,似乎都不敢相信。

    “不可能这么大方吧?”

    “说不定是做做样子呢。”

    “就是,那种人,怎么可能会按照市价给钱。”

    虽然周毅现在是戴罪之身,也没有任何官职,也不算有钱。但是,在这些人看来,周毅家依旧是权贵之家,是对立面的人。

    这时候,有人想到了前两天帮周宛芸扛树的几个大汉,就问那几个人:“对了,老王他们前几天不是去帮忙扛树了吗?”

    被称为老王的大汉就是前两天去扛树的其中一人,本来在安安静静地锄地,却突然被提问,不得不参与众人的聊天。

    “我觉得这个周小姐跟其他的官家和有钱人都不一样,挺大方的,前两天叫我们去扛树,就扛了一棵胡杨木,就给了每人二十个小钱。”

    其他人面面相觑。

    过了一会儿,才有人小心翼翼地开口说:“或许,这位周小姐真的和其他官家的人不一样。”

    “我也觉得,说不定这位周小姐真的不错。”

    对于这些人的议论,周宛芸一无所知,依旧在认认真真地制糖。

    她一边制糖,一边思考:既然笼子已经做好了,那明天就去把兔子买回来,早一点完成任务早一点完事。

    不过,九十几只兔子,她一个人肯定拿不回来,需要其他人一起去。

    “嫂子,明天我要去城里买兔子,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周宛芸问李凝蓉。

    李凝蓉一下子抬起头来,看了她一会儿,似乎是有些意外。

    这段时间以来,周宛芸和李凝蓉之间的关系,也就比陌生人强一点,平时能不说话就尽量不说话,有什么事需要帮忙,也不会叫对方。

    这一次她之所以会叫李凝蓉,也是随口一问,根本没指望对方会答应。可是,就在她以为对方不会回答的时候,李凝蓉却同意了:“好啊。”

    这一次换成她有些意外了。

    不过,既然李凝蓉同意,那也不错。毕竟李凝蓉力气大,一同出行的话,比翠珠强多了。

    虽然翠珠一直是她丫鬟,和她的关系也还不错,但是她不得不说,和翠珠出远门真的不安全,所以她出远门基本上都不带翠珠。

    对此,翠珠早就已经习惯了,所以并没有任何反应。

    第二天早上,周宛芸和李凝蓉带着四个笼子,出发去都护府了。因为买了马,所以这一次两人是骑马去的,很快就到达了都护府。

    这里并没有专门卖牲畜的集市,但是在肉铺旁边,有一个卖活兔的人。因为城里的店铺不多,所以周宛芸记得很清楚。

    到了城里,她就直奔卖活兔的那户人家。

    到了那里之后,见到那户人家门开着,几只活兔子摆在外面。

    “两位,买兔子吗?”老板热情地问道。

    周宛芸看了一看摆在外面的兔子,都是成年的兔子,并没有小兔子,于是便问老板:“老板,我想买小兔子,你有吗?”

    “有有有,在后院呢,”老板想也没想就回答道,“你们要几只,我去给你们抓出来。”

    “我要的数量可能有点多。”

    “没关系,再多我都有。”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战败

    周宛芸见老板说得这么自信,便不怀疑这句话的真伪,跟老板说:“我要九十二只小兔子。”

    “九十二只?”老板看着她,表情十分惊讶。

    看到老板的这个反应,周宛芸意识到,这个老板肯定没有九十二只小兔子,但还是点了点头,说:“对,我要九十二只小兔子。”

    老板在短暂地惊讶后,脸上有挂上了热情地笑容:“你这个数量有点多,要不这样吧,我这里还有一些长到一半的兔子,你看怎么样?”

    “刚断奶的小兔子,你有多少只?”

    “三四十只吧,”老板回答道,似乎是担心周宛芸不在这里买兔子,紧接着又说,“九十几只小兔子,无论谁都拿不出来,而且,我养的兔子已经是最多的了,其他人养的兔子就更少了,就是养来自己吃。”

    这话周宛芸是相信的。

    这么小一个城,就这么一点人,附近也没有其他居民,根本支撑不了那么多商铺。

    她有点为难,长了一段时间的兔子肯定更贵,但是任务又不能不完成。

    老板还在喋喋不休地劝:“这长了一段时间的兔子,你买回去还省时间了,很快就能宰了吃肉,能生崽。”

    周宛芸并没有在意老板的劝说,但还是决定一部分长了一段时间的兔子,凑足九十二只兔子。

    “行吧,有多少小兔子,我全部都要,剩下的就用其他兔子,反正要凑足九十二只。”

    但是,这样一来,她带的笼子就不够了。

    出发之前,她的想法是买九十二只小兔子,塞得满一点,四个笼子就够了。但是,如果有一半不是小兔子的话,那四个笼子肯定就不够了。

    “老板,你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装兔子?我带的笼子不够。”周宛芸问。

    老板想了一下:“我拿一个袋子给你们装?”

    “这不行。”周宛芸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用袋子装兔子,她担心到家的时候,已经死了好几只了。

    老板估计也知道这个办法不靠谱,所以只是试探性地问了一下,被拒绝后就没有再提:“要不这样吧,我这里有几个笼子,我便宜点卖给你。”

    “可以啊。”

    “那你等一会儿,我去拿笼子。”老板说完就去了另一间屋子,很快就拿着笼子出来了。

    这个笼子并不是木头做的,也不是金属做的,而是用一种藤蔓编织而成的,拎起来挺轻便的。

    “兔子不会啃掉这个笼子吧?”

    “你只是把兔子装回去,就路上的这点时间,不会啃坏的,你就放心吧。”老板很肯定地说。

    虽然有点不放心,但周宛芸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便只能接受了这个笼子。

    很快,兔子就装好了,她没有继续耽误时间,付了钱就带着兔子回去了。因为马要用来挂兔笼子,所以两人只能走回去。

    周宛芸刚刚跨出卖兔子的店铺,系统就提示说:“恭喜你完成了主线任务,良田万顷,请再接再厉,抓紧时间完成其他任务。”

    “这个任务完成了?”

    周宛芸非常意外。良田万顷的任务由两部分构成,一百亩耕地,三种共计一百只家畜。家畜这部分确实完成了,但是耕地不是还差五十八亩吗?

    系统说:“是的,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

    “可是,我家只有四十二亩耕地吗?”

    “这一百亩耕地,并不单单只是你家的耕地。”系统解释道。

    周宛芸一下子就明白了,主线任务从来都不只是她,或者她家,其他人做的也算在主线任务里。

    难怪,主线任务一直没有奖励。

    她突然想到了这一点,可随即又一想:这好像也不对,据系统说,第二阶段的主线任务有奖励。

    这个小小的疑惑,立刻就被她抛到九霄云外了,没有引起一丝波澜。

    与此同时,在远处的战场上,钱副将和张副将率领的两路大军被匈奴士兵击败,溃不成军。而王爷率领的那一路军队,凭借着更优良的武器,竟然打赢了匈奴士兵。

    不过,整体的溃败已成定局。

    很快,消息就被快马加鞭地传回了京城。

    御书房里,皇帝端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刚收到的战报,面前则站着好几个大臣,却无人敢说话,就连一向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江领,也不敢说话。

    突然,皇帝猛地一下,将手中的战报重重地拍在桌子上,狠狠地瞪着面前的大臣,最后把视线落在了江领身上:“这就是你们说的好时机?”

    “圣上息怒。”

    “息怒?你们还好意思叫朕息怒,几十万大军,被匈奴人打得溃不成军。”皇帝气得眉毛倒竖,大声地斥责道。

    突然,他瞬间放缓了语气,盯着江领问:“江丞相,这就是你说,经验丰富的优秀将领?”

    所有的大臣都不敢说话。

    “领兵打仗二十几年,却还比不上从没上过战场的安乐王,我看他们就是在浪费俸禄,都应该拉出去砍头。”

    “圣上息怒。”

    御书房中,除了皇帝的骂声,什么声音都没有。

    这时候,一个士兵拿着一卷缣帛,从外面跑了进来:“启禀圣上,匈奴单于送来了一封书信。”

    “拿上来。”

    士兵把缣帛递给皇帝的太监,太监再把缣帛递给皇帝。皇帝展开缣帛,仔细地阅读了上面的文字。

    “陛下,匈奴人提了什么条件?”江领问。

    皇帝把缣帛递给江领:“你自己看吧。”江领接过缣帛,展开仔细阅读,然后又递给右丞相。

    “江丞相,你怎么看?”

    “臣以为,互市万万不能开,否则将祸患无穷。”江领说。

    皇帝却没有动怒,只是看了江领一眼,十分平静地问:“那你能打得过匈奴人吗?”

    江领低下了头,没有回答。

    “右丞相,你觉得呢?”皇帝又问。

    右丞相看完后,把缣帛合起来,交给皇帝的太监,然后才慢悠悠地说:“臣也以为不妥。”

    “这次你们倒是难得的齐心啊。”皇帝看着他们两人,十分平静地说道。

第一百二十章 商议

    两位丞相都没有说话。

    这时候,坐在皇帝身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年轻男人突然开口说:“江丞相,我觉得这个提议挺好的啊,你们为什么都不同意呢?”

    此话一出,御书房里所有官员都转头看着这个男人。特别是左丞相江领,更是怒视着这个年轻男人。

    男人却好像没有看见其他人的不友善的视线,依旧自顾自地说:“你们看,这些都是匈奴那边出产的宝石,你们不喜欢吗?”说着伸出双手,露出了手腕上的手串,以及手上的戒指。

    “董司南,陛下正在和我等商量正事,没有你一个小小的戏子插嘴的份。”江领似乎是终于忍受不了了,大声地呵斥。

    完全没顾及还坐在上面的皇帝。

    董司南却没有生气,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笑眯眯的模样:“江丞相,有话好好说嘛,干嘛这么大声呀?你都吓到我了。”

    江领愤怒地瞪着董司南,而董司南始终笑眯眯地看着江领。

    突然,江领转过身看着皇帝,一本正经地说:“陛下,御书房乃是商量国家大事,批阅奏折的地方,不允许闲杂人等进入,请立刻把这个闲杂人员赶出去。”

    皇帝却没有听江领的话,反而面露为难:“江丞相,楠楠在这里,朕才能静下心来处理正事。”

    右丞相也说:“陛下,臣也认为,董司南不应该在这里,请他立刻出去。”

    此话一出,皇帝的表情瞬间改变,十分生气地看着两人:“朕是让你们来商量正事,而是来对付楠楠。”

    然而,董司南却站了起来:“既然两位丞相都看不惯我,不希望我在这里,那我走便是了。”说完就离开了。

    皇帝的表情越发地愤怒,但是却没有发泄出来,说出来的话还特别平静:“现在小南不在这里了,那我们来聊聊匈奴的事吧。”

    户部尚书说:“臣也同意江丞相的看法,认为此事不妥,陛下决不能答应这些蛮夷之人的要求。”

    “其他人呢?”皇帝问。

    然而,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赞同江领的意见。

    皇帝看着几位大臣,冷笑着问:“你们都不同意,那你们去把匈奴打跑吗?”

    江领说:“臣以为,匈奴人的目标无非就是钱财,只要这一点满足了匈奴人,他们也并非一定要开互市。”

    “你以为?”皇帝冷冷地看着江领,“上次也是你说的,现在是攻打匈奴的好时机,现在攻打匈奴,绝对能打胜仗;也是你说的,钱方和张元经验丰富,应当给他们一个机会,可结果呢?”

    礼部尚书站了出来:“陛下息怒,臣以为,这并非江丞相判断失误,而是匈奴人太过狡猾,故意传递给我们错误的信息,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兵部尚书站了出来:“此言差矣,在众多的消息中,判断出那些消息是真,哪些消息是假,是将领的基本要求,我看就是钱方和张元有问题,应当严惩,以儆效尤。”

    礼部尚书又说:“安乐王才是大将军,如果要说责任,应该是安乐王,而不是两位副将。”

    兵部尚书反驳:“谁不知道,真正掌握着兵权的是钱方和张元,安乐王根本做不了主,担什么责任?”

    工部尚书接着说:“我认为,安乐王不仅不应该受到惩罚,反而应该受到嘉奖。”

    兵部尚书接着说:“此次战役,两位经验丰富的副将都打败了,但是安乐王正面遭遇匈奴士兵,还打赢了匈奴士兵,应该获得奖赏。”

    话音刚落,江领就站出来说:“这是作为将领的本就应该做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奖赏?那以为臣子完成了本职工作,是否也应该奖赏?”

    “江丞相言之有理。”右丞相说。

    这时候,皇帝忍不住说了一句:“朕叫过来,是商量如何恢复匈奴人,而不是讨论这些旁的事情。”

    所有人都安静了。

    “既然你们都不赞同开通互市,那就商量一下,如何回复匈奴单于吧。”皇帝气哼哼地说。

    然而,兵部尚书又站了出来,说:“臣以为,开通互市,是一件对彼此都有好处的事情,反对这件事的人其心可诛。”

    礼部尚书说:“所有人都不赞同这件事,只有你站在匈奴单于一方,到底是谁其心可诛呀?”

    “现在市场上,从匈奴来的商品特别多,屡禁不止,既然无法禁止,为什么不开设一个专门的集市,让双方的人交易货物呢?”兵部尚书说。

    礼部尚书反驳:“错误的事,不管多少人做,都是错误的事,我们要严厉打击,而不是让它变成正确的事。”

    兵部尚书直接反问:“交易货物,怎么就变成错误的事了?”

    “谁知道会不会有人趁着交易的时候,偷偷将一些重要消息传递给匈奴人?”礼部尚书说。

    这时候,工部尚书说:“我以为,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考核,考核商人的情况,只有通过考核的人,才能够去互市。”

    “这办法不错,”皇帝点了点头,然后看着两位丞相,“两位丞相觉得呢?”

    江领说:“臣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右丞相:“臣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既然大家都觉得可行,那就这么回复匈奴吧。”皇帝说完。

    礼部尚书又站了出来,说:“陛下,臣提议,让王璨负责对商人的考核。”

    皇帝却没有答应:“此事稍后再议,你们都下去吧。”

    一众大臣纷纷告退。

    御书房中再次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皇帝一个人。

    “你们也出去吧。”皇帝对身边的太监说。

    太监退出去以后,董司南从后面走了出来,在皇帝的旁边坐下。

    皇帝没有说话,平静的表情消失,猛地将桌上的茶杯摔在地上,压低着声音骂道:“这一个个的。”

    “都是些墙头草,江领和姚申才是最主要的。”董司南说。

    姚申是右丞相的名字。

    “我只是一时有点气不过。”皇帝说。

    此时,外面突然多出来一个人影,但是却没有人通报。很明显,这是有人在偷听。

    两人都看到了门外的人影。

    董司南便移到皇帝身边,倚在皇帝身上,用一种矫揉造作的声音说:“陛下,我不依,你得补偿我。”

    “行,你想要什么?”

    两人都没有刻意提高音量。

    外面的人影并没有离开。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3950/ 第一时间欣赏古代基建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指尖的墨所写的《古代基建系统》为转载作品,古代基建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古代基建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古代基建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古代基建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古代基建系统介绍:
因父亲获罪而受到牵连的周宛芸,踏上了前往西北边陲的道路,却意外获得了基建系统,可麻烦事也随之而来……
PS:无男主。古代基建系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古代基建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古代基建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