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农门娇娘:首辅撩我生崽崽TXT下载农门娇娘:首辅撩我生崽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农门娇娘:首辅撩我生崽崽全文阅读

作者:锦翠     农门娇娘:首辅撩我生崽崽txt下载     农门娇娘:首辅撩我生崽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111章送别与吃灰

    两个孩子都用力点头。

    顾云娇想了想,似乎也没什么好嘱咐的了,提过一个包袱,“这个是国公爷的那份,记得给他。”

    她伸手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脸,“好了,去吧,我等你们平安回来。”

    祺儿和佑儿忽然朝着顾云娇跪下了。

    两人用力在地上磕头。

    顾云娇死死忍着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快起来,这是做什么。”

    佑儿道:“娘,儿子这一去,说不得一年两载才回。”

    “儿子不能陪在母亲身边,还望母亲多多保重。”

    “再就是,母亲最好是跟爹再生一个孩子,若有万一——”

    “没有万一!”顾云娇厉声打断他的话,“总归,你记住了,娘这辈子就你这么一个儿子,等着你回来给我养老!你必须给我活着。”

    她接着看向祺儿,“你也是,你爹就你这么一个孩子,不管怎样,你们都要活着回来!”

    祺儿和佑儿在再次磕头,“娘(顾姨)放心,您的养育之恩孩儿还没报答,一定会活着回来。”

    两人起身拿着包袱出去,走到门口回望了一眼,然后大步往前走了。

    顾云娇看着空荡荡的门口,死死的忍着,硬是没有掉一滴泪。

    第二天便是出征仪式。

    顾云娇问清楚江宥之出征仪式的地点,一大早便和杨莹一起过去。

    只是他们到了附近便被金吾卫拦住了。

    因为圣上要亲自给出征的将士打气,百姓们不被允许靠近。

    顾云娇想了想,吩咐车夫,“去北城门外十里亭。”

    大晋在湘城以北,出征必定往北而行。

    车夫立即赶着马车进城又再往北门出城。

    十里亭却已聚集了不少人了。

    顾云娇和杨莹从马车上下来,不少亭子里等候的人都认出了她。

    “顾大夫!”

    “是顾大夫!”

    顾云娇在仁心堂坐诊十多年,认识她的人自然不少。

    而且她的身份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多湘城百姓都知道顾大夫是国公府的,此次攻打大晋,国公爷是天下兵马大元帅。

    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顾云娇的儿子和视作亲子的孩子都在此次出征之列。

    这时有人道:“顾大夫是来送国公爷的吧,您请进,这边有地方可以歇息。”

    亭子里有一张石桌,四张石椅,三边有围栏皆可以坐人。

    这人一出声,周围许多坐着的百姓纷纷起身,“顾大夫坐这里。”

    “顾大夫请这边坐。”

    顾云娇对他们一一颔首微笑,在石桌旁边坐下了。

    十里亭周围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想来都是打算看出征仪式的百姓,从那边转过来的。

    等了快半个时辰,只听得远处隐约传来打雷一般的声音。

    有人喊道:“来了来了!”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转向城门的方向,伸长脖子看过去。

    十里亭建在路边山坡之上,视野不错。

    顾云娇站起身看过去,只看到远处烟尘滚滚,伴随着打雷一样的声音越来越近。

    在这个没有水泥路和柏油路的时代,几万大军出征,士兵们脚下带起的尘土真可以用遮天蔽日来形容。

第1112章踊跃捐款

    黑压压的队伍不断的往前经过。

    这还只是出征的部分军队。

    十万步兵与拉辎重的民夫早在两日之前便已出发了。

    顾云娇原本还想看两个孩子一眼,看着这烟尘滚滚的官道,也彻底熄了心思。

    等到大军过完,官道上扬起的烟尘才渐渐停息。

    大军出发了,可湘城关于这场战争的热议并没有停下来,反而是越俩来热闹。

    很快,一个消息,在湘城掀起了新一轮舆论的高潮。

    起因是有个老奶奶,拄着拐杖走到湘城府衙,拔下自己头上的银簪子,撸下自己手腕上的银镯子,再张开嘴,掰下嘴里的大金牙,说是要将都这些捐给朝廷,为攻打大晋尽自己的一份力。

    当时衙门周围就有许多人看到了,这事很快便一传十十传百。

    此等义举,衙门也立即上报。

    还不等朝廷作出反应,接着就有不少百姓效仿,纷纷跑到衙门捐钱捐米粮,捐各种他们觉得打仗能用得上的东西。

    湘城府衙瞬间就被热情的百姓们给淹没了。

    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拿到了衙门,母鸡,鸡蛋,布料,还有拿家里铁锅的,说是融了好好给战士们打造兵刃。

    府衙已经无法正常运转,一个个连笔都不太会拿的衙役们,一边收东西,一边记录着自己才能看懂的鬼画符。

    朝廷很快便做出了反应。

    江宥之从各部抽调一部分底层吏员,在湘城府衙旁边,辟出一块地方,专门收受民间的捐赠。

    圣上得知之后,十分高兴。

    这就是他想要看到的局面,整个大楚上下,军民一心,这一种气势必定会带来好的气运,大楚这一战必胜!

    这晚,江宥之回家,顾云娇拉着他商量,“我打算捐些银子给朝廷,不过,你得保证,我捐出去的银子,每一分都花在将士们身上。”

    江宥之失笑,“这个你放心,圣上这次下了决心,谁敢打军需的主意,有中饱私囊者,必定人头落地。”

    “户部和兵部那边,我都让人盯着了,有问题会即时察觉的。”

    他将人拉进怀里,“娇娇打算捐多少?”

    顾云娇想了想,“三十万两会不会少了点?”

    江宥之瞳孔地震。

    他知道顾云娇开的药铺每天门庭若市,手里还有几个作坊,肯定很赚钱。

    但是没想到会这么赚钱。

    三十万,肯定不是她手里全部的财产,她到底有多少银子,他也不知道。

    他手里的一点田产,分了陈氏一半,剩下的都交给了顾云娇。

    然后作为一个惧内的男人,他的俸禄和补贴也全都交给了顾云娇。

    他的俸禄是整个大楚最高一级,每个月三百两银子,还有禄米一百石,另外每年还有几十匹丝绢,一百匹棉布。

    除俸禄之外,大楚官员的茶水补贴,草料补贴等等各种补贴也不少,算下来,每个月的补贴比俸禄还多,差不多有五百两左右。

    这些银子,养家是绰绰有余,况且国公爷的俸禄跟他一个级别,也全都交给了顾云娇,因此,银子肯定是花不完的。

第1113章我要捐钱

    江宥之知道,这些年,顾云娇遇着不错的田地庄子便会买下,偶尔有好的铺子也会买下收租。

    只不过,光靠家里几人的俸禄,要攒下来三十万银子,得不吃不喝才行。

    顾云娇看江宥之的神情似乎有些惊讶,“少了?”

    “我也觉得少了,倒也不是我舍不得捐,哪怕百万两银子,我也愿意出,只是,我怕捐得太多,树大招风。”

    怕圣上认为江宥之和国公爷是贪官,也不想自己药库的秘密被人察觉。

    左思右想,她才弄出了这么一个数字。

    她如今是真不缺钱,主要是她的药铺基本不需要进货,从药库里倒腾出来的药材,在仁心堂直接就能变成钱。

    无本生意做了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真的是个很恐怖的数字。

    还有白药作坊和香水作坊每年的利润都高得吓人。

    况且国公爷和江宥之的俸禄加上她自己的俸禄也不少,他们家又不喜奢华,俸禄每年都花不完,还能攒下一万多两。

    她手里还有从前在定京国公府库房里收的金银,各种宝物,也还一直没动。

    她的药库现在都快被金银塞满了,她都懒得去数到底有多少银子,估摸着两三百万两银子总是有的。

    她是真的想为大楚出一份力,银子要这么多有什么用?她只希望这银子,能够让她的两个孩子,在军中不至于因为粮草不济而被拖后腿。

    江宥之赶紧道:“三十万两足够了。”

    “夫人大气。”

    他忽然嘿嘿笑起来,“等你这银子捐出去,只怕,那些官员们也不得不掏腰包了。”

    “哈哈哈,痛快。”

    顾云娇第二天去哑叔看守的仓库,倒腾了一天,胳膊都搬酸了,才将价值三十万银子弄了出来。

    江宥之过来看了,也不问她银子从哪里弄过来的,只是晚上派了护院看守。

    第二天一早,便来了好几辆车子,护院们将金银搬上车,朝着朝廷的捐赠点过去。

    顾云娇和杨莹坐在最前面一辆马车上。

    两人从车上下来,很快被捐赠点的小吏认了出来,“护国夫人要捐赠?”

    顾云娇点头,指指后面的几辆车子,“你们清点吧,清点完了再登记。”

    小吏朝着顾云娇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几辆马车上都整整齐齐的码放着一个个黑漆木箱。

    小吏惊了一下,“这全都是?”

    顾云娇点点头。

    小吏在心里琢磨,这箱子里头要是全都是铜钱的话,那可不老少了。

    这串钱的绳索肯定不够用,得赶紧叫人弄一些来。

    护院们将箱子一个一个的往下抬。

    捐赠点里,很多本来都在捐赠的百姓围了上来,一个个议论着,“这都是顾大夫捐的?”

    “这里头是啥啊?”

    有人道:“估计是丝绢棉布还有铜钱吧,你以为跟你一样,拿几个鸡蛋就算了。”

    正说着,小吏打开了第一个箱子。

    箱子盖一开,整个屋子里突然就亮堂起来。

    所有人看着那箱子齐齐发出一声惊呼,“妈呀!”

    竟然是银子,全都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银子!

    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银子还有拿箱子装的时候!

第1114章比着捐款

    那小吏的眼睛都睁大了,他以为这里头顶天了是铜钱,没想到是银子。

    他看一眼还在往下搬的箱子,擦擦额头的汗,问顾云娇,“敢问护国夫人,剩下那些箱子里头都是银子么?”

    顾云娇摇头,“不全是。”

    小吏出了口气,果然,应该还有些绢帛棉布之类,全都是银子,那得多少啊。

    “有的箱子里面是金子。”顾云娇想了想认真补充了一句。

    小吏腿软了。

    周围的百姓们安静了。

    只安静了一瞬,又热闹起来,“我的天,这么多箱子,这里面该有多少金银啊?”

    “这是将整个家当都捐出来了吧?”

    “顾大夫是真舍得啊!”

    顾云娇朝大伙笑笑,“这些银子是我家国公爷和首辅大人这十几年的俸禄。”

    “横竖我自己看病,也能养活一家人。”

    该给家里男人们挣脸的时候,她也是毫不含糊。

    百姓们一个个举起大拇指,“护国夫人高义。”

    “国公爷高义。”

    “首辅大人高义。”

    几个小吏都围过来,清点银子。

    银子有五十两一锭,一百两一锭的,金子也差不多是这两种规格,只需要点数,算起来倒是快。

    顾云娇看着他们清点完毕,在册子上写下,“护国夫人捐赠,白银二十万两,黄金一万两。”

    小吏们见银子多,怕担不起干系,赶紧使人去户部汇报,户部立即派了差吏过来将银子押送到户部的银库去了。

    宫里圣上很快得了消息。

    护国夫人捐了三十万两银子。

    圣上在宫里连说了三个“好”字。

    接着下旨,晋封护国夫人为“秦国夫人”。

    秦国夫人是一等封号,比之护国夫人又更进一步。

    皇后听到此事,立马将自己的私房拿出了十万两,让人送到户部,说是捐给前线的将士们。

    容贵妃听说皇后捐了十万两,她赶紧将自己的私房钱扒拉了一遍。

    可扒拉下来很快发现,她手里实在没什么钱。

    娘家虽说从前是商贾,混得也不怎么样,不然也不会想着将女儿送给康王,寻求晋身之阶。

    如今容家又添了许多人口,她两个弟弟都做官,家里的生意都是请管事打理,除了开支,一年也落不下多少钱。

    根本就不能在金钱上支援容贵妃多少。

    容贵妃这些年倒是得了不少赏赐,只是这些东西都不能变现。

    她看看自己手头只两万多银子,赶紧打发人出宫去容家,让容家给她凑十万两银子。

    她不想动手里这点可怜的私房,也不想被皇后比下去。

    容家人得了消息,一时间也不知道上哪里凑银子去,匆匆忙忙出手了几件珍贵的古董,又卖了几间铺子,勉强凑了七万两银子给容贵妃。

    容贵妃在宫里,先将带头捐款的顾云娇狠狠骂了一通,自己忍痛添了一万,最后无奈捐了八万银子到户部,到底比皇后少。

    宫里娘娘们都捐了,朝堂上的官员也不好被比下去。

    各家多多少少都拿了些银子出来。

    很快顾云娇捐款三十万两的消息,就传到了大杨树村和青山村。

第1115章悔不当初

    大杨树村离湘城本来就只有三四天的路程,消息传过来也快。

    村里顾家人得了消息,一个个都与有荣焉,走路都是挺着胸脯。

    村民们是掰着指头也算不清楚三十万两银子是多少,也想不明白,这么多银子留着自己花不好么,为什么要捐出去?

    国家打仗,他们倒是都是捐了些碎银或是铜钱,只是三十万两也太多了,这是把几辈子的钱都捐出去了。

    有那好事的,跑到周二贵的家里,告诉了李氏。

    李氏起先听不明白,人家仔仔细细的跟她说,“你闺女,亲闺女,就是仁心堂的顾大夫,听说给朝廷捐了三十万两银子打仗。”

    李氏听明白之后,对着这人就骂,“她跟我没关系,她捐她的银子,你不用特意来告诉我。”

    “我呸,什么玩意儿,放着自己亲娘不管,倒是将那山一样的银子往水里扔!”

    如今的李氏,在生活的磋磨下,早已经不是那娇滴滴的性子,与乡下妇女一般无二。

    这好事的人呵呵两声,“所以说,有些人也不知道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亲闺女情愿将堆成山的银子扔出去,也不给亲娘花,真是活该,没福分!”

    李氏操起板凳,瞪着眼,“你再说,看我不打死你。”

    好事的人嗤笑着走了。

    李氏等她走远,一改方才的的凶悍,扔了凳子,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如果此刻谁能钻进她肚子里看看她的肠子,肯定会发现肠子是青的。

    咋青的?

    悔青的。

    青山村那边也知道了消息。

    还是赵里正跟江家老爷子说的。

    江家老爷子是早就想明白了,除了震惊顾云娇的巨富,也没有别的。

    曾经的孙子三郎成了首辅大人,曾经的孙媳被封了国夫人还是巨富,还有亲孙子六郎如今也做了官。

    只是这一切,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江家,如今只是乡下的一户小地主。

    周围知根知底的人家虽说有时也在背后嘲笑他们,可当面决不敢得罪他家。

    毕竟,首辅大人跟江家还是有一份香火情在,谁敢惹他们。

    更别说人家还有做官的亲孙子。

    ······

    讨大晋檄文很快在全国各地贴了出来,全国上下百姓自发掀起一股捐款的高潮。

    此时天子脚下的湘城捐款基本告一段落。

    谢家也早就捐了两万银子。

    谢家如今是阮夫人管家,银子从她手里出去,她在屋里骂了几天的败家子。

    田老夫人听说之后,连连冷笑。

    她知道阮夫人这骂的不止一个人。

    作主捐银子的谢太傅,还有首先捐出三十万银子的顾云娇。

    想来,阮夫人是担心,顾大夫将银子都捐出去,茹茹的嫁妆就会少了。

    她也不想想,就算定京国公府有几辈子积攒下来的财富,定京城破,一分都不可能带到湘城。

    而江家男人们的俸禄也不会比自己家的老头子多,估计也就够一家子花用。

    只能说,这些银子,全都是顾大夫自己看病、开药铺、开作坊积攒下来的。

    人家愿意给小姑子多少那是情分,不给谁也不能说她什么。

第1116章嫁妆

    只有那没出息的人才不想着自己挣钱,而是一味的盯着别人的口袋。

    顾云娇自然早就将茹茹的嫁妆准备好了。

    民间有个说法,叫五不娶。

    其中第一条就是丧妇长女不娶。

    意思是没娘的女子,从小缺乏母亲的教导,以至于女子长大后不会为人处事,谁家娶了这样的女子,撑不起相夫教子的责任。

    顾云娇不能去改这老话儿,也不能改变别人的看法,她只唯恐茹茹因此被人看轻,从茹茹很小的时候,不但悉心教导,还用心给她准备嫁妆。

    看到什么难得的好东西,便买回来,想着将来茹茹出嫁用得上。

    又早早的托人弄了上好的紫檀木放着,定亲之后,便打了全套的家具。

    各种古玩珠宝也积攒了不少。

    还有一些难得的丝绸和皮子,顾云娇怕放在仓库里会发黄变脆,都用箱子密封好了,放在自己的药库里面。

    茹茹的嫁妆只现在准备好的,已经有十几万银子了,顾云娇还打算等她出嫁的时候,再给十万银子的压箱钱。

    总之,不管茹茹嫁谁,顾云娇都不想让婆家说半个不字。

    茹茹的婚期早已定好,就在今年冬天。

    只是国公爷这一出征,显然是不能回来参加茹茹的婚礼了。

    接下来,顾云娇便开始忙活这件大事。

    每天只上午看诊,下午便回来分门别类整理各种东西,造册子。

    茹茹从小富贵,可看到顾云娇给她准备的东西还是惊呆了。

    家里什么条件她心里有数。

    定京城破,国公府的家底可以说半点都不剩了。

    父亲和大哥只管做官,而且是做清官,根本不在意家里是有钱还是没钱。

    他们的俸禄虽说足以养活一大家子,可也剩不下多少。

    嫂子给自己准备的陪嫁,算下来差不多有十五六万两银子,这只能是嫂子自掏腰包,用自己的私房钱给她做嫁妆。

    茹茹拿着嫁妆册子狠狠的哭了一场。

    这世上对她最好的人就是嫂子。

    便是亲娘在世,应该也不会比嫂子做得更好了。

    顾云娇又抓紧叫绸缎铺子的裁缝过来给茹茹裁衣。

    衣裳不能做得太早,早了样式便不时兴了。

    首饰有些能用,那金子颜色黯淡了的,便拿到金铺去炸一炸,跟新的一样,顾云娇又另拿了一些国公府从前积攒的宝石珍珠出来给茹茹打首饰。

    茹茹是真的被嫂子的大手笔给惊住了,一个劲的说不要了不要了,可顾云娇总觉得这里差点什么,那里差点什么,还在不停的添补。

    茹茹出嫁前夕,前线传回战报,西线的军队,已经拿下大楚与河西走廊之间的汝州。

    如今从汝州又兵分两路,攻打晋国的城池。

    另有两路大军已经渡过云江,站在了现在的大晋,曾经的大楚的土地上。

    四路大军,呈包围之势稳步往前推进。

    而现在林烁那边,只是呈兵边境,还没有动。

    他布兵的地方离大晋的都城不算太远,打算在关键时刻,给予大晋致命一击。

第1117章不吃你这一套

    茹茹出嫁的前一天,嫁妆过到谢府。

    顾云娇不想太过招摇,所有东西都装在箱子里,一百二十抬嫁妆,低调的抬到了谢府。

    嫁妆单子按理要给婆家一份。

    阮夫人很快就那拿到了茹茹的嫁妆单子。

    对茹茹这个儿媳,阮夫人十分不喜,但是这份嫁妆单子,却叫她满意得不能再满意。

    便是娶个公主,估计嫁妆也就这样了。

    公主的嫁妆还不会拉到婆家,都要送到公主府。

    第二天下午,茹茹坐着花轿进了谢家的门。

    她与谢珩两个本就是青梅竹马长大的,性情脾气都十分相合,两人在家走路,时常都要牵着手。

    阮夫人本来就是因为谢珩喜欢茹茹才不愿意茹茹做儿媳。

    丈夫常年带着妾室在外做官,婆婆又强势,家里儿子就是她唯一的依靠。

    娶个儿子喜欢的媳妇,看着他们天天同进同出,自己彻底成了孤家寡人,阮夫人很不高兴。

    这天等谢珩去衙门了,阮夫人打发人将茹茹叫了过来。。

    茹茹乖巧的道:“母亲唤我何事?”

    阮夫人淡淡的道:“嫁为人妇之后,当侍奉公婆,你家里没有教你么?”

    国公府里只有顾云娇一个女主人,江宥之又没有妾室,因此茹茹从来不知道应该如何侍奉婆母。

    她看一眼阮夫人,不紧不慢道:“媳妇也是第一次做儿媳,很多事情都不清楚,该怎么做还请婆婆教我。”

    阮夫人道:“别的不说,媳妇该伺候婆婆饮食起居。”

    “早上,婆母未起,你便要先过来候着。”

    “婆母吃饭,你要安箸布菜,婆母起身你要伸手搀扶,婆母歇息你要铺床叠被。”

    茹茹一双圆圆的眼睛看着阮夫人,这不都是丫鬟们做的事么,她都做了,丫鬟用来干嘛?

    再说了,真要这样,她岂不是一整天都要围着阮夫人打转,没有自己的时间了么?

    她不解的问,“这些是天下所有的媳妇都要做的么?”

    阮夫人嫌恶的看她一眼,“当然。”

    茹茹嘿嘿一笑,“那母亲怎么还在这里坐着,不赶紧去侍奉祖母?”

    阮夫人一下被问住了,恼怒的道:“我说的是新媳妇,新媳妇进门,先要伺候婆母三年!”

    茹茹抬脚就往外走,“那我先去问问祖母,看是不是有这个规矩。”

    阮夫人气坏了,“你,你——”

    她从未见过这样的儿媳,她如今四十多岁了,婆婆发话她都不敢反驳,想不通怎么会有这样的女子!

    茹茹去了田老夫人院子里,认真的问老太太是不是有这样的规矩。

    田老太太在心里冷哼,阮夫人进门,她可没有给她立过规矩,也不知道她哪来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磋磨儿媳。

    不过,在茹茹面前,田老夫人还是给阮夫人留了面子,“这些规矩也才曾经有过,只不过,如今各家都不兴那些老规矩了。”

    “你婆婆只知道老黄历,一会儿,我跟她说说,就不必弄这些了。”

    “你只每天晨昏定省,其余的时候,你愿意过来陪我说话也好,自己在屋子里看书练武都行。”

第118章解决婆媳矛盾的关键

    茹茹高兴起来,“那太好了,多谢祖母。”

    田老夫人看着茹茹单纯可爱的笑容,心情舒畅,跟活力满满的的茹茹在一起,她感觉自己都年轻了。

    谢珩回来,茹茹就将今天发生的事叽叽喳喳的跟他说了,主要是赞扬祖母仁慈宽厚。

    谢珩心里知道母亲不喜茹茹,这无非就是母亲想法子要折磨她。

    吃了晚饭,他独自去了母亲的院子。

    阮夫人见谢珩过来很是高兴,拉着他问长问短。

    谢珩态度十分和煦的都答了,接着道:“今日我去户部,遇到了首辅大人。”

    阮夫人愣了下,才想起首辅大人就是茹茹的亲哥,她问:“怎么了?”

    谢珩张嘴就来:“首辅大人说,让我好好对茹茹。”

    “若是我敢对她不好,让她有一丝一毫的不高兴,他便将我调到鸟不拉屎的地方做县令去。”

    阮夫人目瞪口呆,“他怎么能这样?”

    谢珩摇头,“他是首辅大人,调动我一个六品官员根本就不在话下。”

    “真惹恼了他,撸了我的官也不是不可能。”

    阮夫人皱眉,“你祖父也在内阁,他难道连你祖父的面子也敢不给?”

    谢珩笑笑,“娘,这么跟你说吧,内阁五位阁老,其他四个绑一块儿也不是首辅大人的对手。”

    “圣上对首辅大人的信任不是其他人可比的。”

    阮夫人脸色不大好看,“呵呵,真没见过这样的大舅子。”

    “还敢威胁你!”

    谢珩道:“首辅大人也是一片爱妹之心。”

    “对了,白天我不在家,母亲多关心茹茹,务必让她开开心心。”

    阮夫人气不顺,“她是儿媳,我是婆婆,不应该是她来关心我么?”

    谢珩叹气,“唉,我只是担心,茹茹要是不高兴了回家一说,首辅大人将我打发到穷乡僻壤,再将茹茹接回国公府,那日子就难过了。”

    阮夫人气得鼻孔里不断的出粗气,可她能怎么办?跟首辅大人掰腕子?

    她半晌才道:“知道了,我会好好关心的你媳妇的。”

    谢珩朝阮夫人行礼,“多谢母亲。”

    说完,便不紧不慢离开了。

    等他走了,阮夫人对身边的嬷嬷道:“我总觉得珩儿的话有些夸张,天下哪有这样的大舅哥?”

    嬷嬷笑笑,“夫人,这可说不好,您想想少奶奶的嫁妆那么多,可见家里对她有多疼宠。”

    阮夫人气呼呼的道:“这就是我先前不愿意这门亲事的愿意,娶个身份高家里又宠的儿媳回来,连我这个婆婆都要看她的脸色!”

    嬷嬷倒是个明白人,好言劝道:“这门亲事倒是结得顶好,夫人想想,娶了首辅大人的妹子,首辅大人又还年轻,将来少爷的前程就不用说了。”

    “就是将来老爷想要回湘城,只怕也就是首辅大人一句话的事。”

    阮夫人慢慢平静下来,“你说的有道理。”

    嬷嬷站在阮夫人身后,心里暗忖,只怕少爷的话,多半是他胡诌的。

    这也是少爷聪明之处,这么一来自己媳妇日子好过,婆媳矛盾也没有了。

    所以说,这天下的婆婆只要是真心疼儿子,儿子又真心疼媳妇,一物降一物,还有什么矛盾不能解决的。

第1119章河西郡

    圣上现在每天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看战报。

    战报不是每天都有,如果没有新鲜的,圣上就看之前的,然后拉着江宥之看舆图。

    圣上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只不过读了几本兵法书的自己,决不能与久经沙场的国公爷相比。

    因此,他没有瞎指挥,只是喜欢跟江宥之分析国公爷如此用兵的意图。

    在拿下汝州之后不久,早已被林烁暗中控制的河西走廊更是彻底拿下。

    圣上与江宥之商讨一番,决定设置河西郡,郡守的人选定下了顾川。

    顾川在南疆已经八九年,从县令到知州,如今已升了知府。

    他每到一地,都大力发展农耕,改善民生,努力调和民族矛盾。

    如今整个南疆的赋税比之八九年前,翻了快一倍,可见顾川的治理之力。

    河西走廊那边,有许多西域商人,各个国家民族的都有,操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习俗,这地方热闹归热闹,也是真乱。

    接下来,圣上和江宥之打算大力发展与西域各国的通商,河西郡可以说十分重要,必须派一位能干实事的郡守过去。

    南疆本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顾川有治理经验,且他人又年轻,干劲十足,河西走廊那边要打开新的局面,就需要这样干劲足的年轻人。

    南疆这边只需要派一位守城的官员,延续顾川治理当地的各种方法与政策就好。

    做了决定,圣上拍拍江宥之的肩,“朕也不是非要将你小舅子调到那艰苦的地方去。”

    “按理,等明年他回京述职,本该调往富庶之地,或者任京官,可朕也是没办法,手里能用又好用的人不多,只能委屈他在河西郡再辛苦几年了。”

    江宥之拱手行礼,“顾川是大楚的臣子,自然是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哪里。”

    圣上嘿嘿一笑,“朕这不是怕你回家了,没办法跟秦国夫人交代么?”

    “秦国夫人要是不高兴,就让她来骂朕吧。”

    江宥之回家将自己和圣上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顾云娇。

    顾云娇这会儿自然是不开心的,本来以为,明年顾川就能做京官,到时候,也能一家团聚,没想到又要将他弄到河西郡去。

    这一去,没有五六年,是不可能回来的。

    顾云娇想骂人。

    可又不能真的骂圣上,她狠狠捶了江宥之几下,只能在心里骂顾川,该,谁叫你当年自己要去南疆的。

    谁叫你去了南疆那么努力能干的。

    有时候,人太能干也不是什么好事,越是能干,领导越是压榨式的用你。

    河西郡急需知府上任,南疆新任命的知府还未到,交接也来不及做,顾川就出发往河西郡去了。

    顾玉恒和花姨乌芳他们,连收拾东西都来不及,只能让顾川先走。

    又等了十来天,一大家子才处理好南疆这边的事务,往湘城而来。

    顾玉恒太想闺女了,这次是无论如何也要绕道先去湘城看看闺女。

    花姨也有好几年没回娘家了,两人都决定回湘城住上一段时间,再动身前往河西郡。

第1120章收复定京

    顾云娇带着管家丫鬟婆子们在城外接到了父亲。

    父女俩几年未见,顾云娇的第一感觉就是父亲老了。

    顾玉恒快六十了,因他自己是大夫,注重养生,比同龄人保养得要好,即便这样,头发也白了快一半,脸上皱纹也多了很多。

    父女俩禁不住抱头痛哭。

    哭了一场,大伙又赶紧登车回家。

    仁心堂后面的一进院子顾云娇早就让人收拾好了。

    直接拎包入住,进门丫鬟就将热茶就送到了手里。

    接下来一段日子,顾云娇每天跟爹一起吃午饭,逗逗侄儿侄女,心情特别好。

    天气越来越冷,眼看进了腊月,就在这时,前线传来一个令大楚臣民欣喜若狂的消息,国公爷带领十万士兵,攻下了定京城!

    这十几年,湘城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一个国家都城的作用,但是,上至官员,下至走卒,从未有一个人叫湘城为京城。

    在大楚人的心中,只有定京才是他们的京城。

    拿回定京对于整个大楚来说,有着巨大的意义。

    圣上本来正在早朝,八百里加急的战报传来,圣上看到战报的那一刻,在金銮殿上失声痛哭。

    然后整个大殿都是一片痛哭之声。

    平日里衣冠楚楚的大臣们,此刻涕泗横流,一点形象都不顾忌了。

    圣上很快从失态中回神,立即令各级衙门往下通告。

    收回定京的消息一定要尽快传遍大楚的每一个角落。

    整个大楚的官道上,驿吏们日夜奔驰,将消息送往各地。

    得到消息的各级衙门,立即在衙门外面张贴通告。

    消息以湘城为圆心,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散到全国。

    最先得到消息的湘城人民,家家户户几乎都放起了鞭炮。

    很快鞭炮就断货了。

    但是这不影响湘城百姓的热情,他们从家里找出锅碗瓢盆敲打起来。

    总归,热闹就对了。

    仁心堂抢到了几挂鞭炮,在门口放了。

    地上散落的带着火硝味的红纸屑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而朝堂之上,很快又因为一个话题吵得不可开交。

    那就是回京!

    所有人都清楚,回京是必然的事,只是什么时候回京成了问题。

    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朝臣认为局势还不稳,现在不是回京的最佳时机,万一晋国军对反攻呢?

    还有人觉得,定京的皇宫以及很多地方肯定需要修缮,需得先修缮完成才能回京。

    修缮的话,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

    圣上是想立即回京的,不过,他将急迫的心情按捺下来了,现在还有很多信息都不知道,还不能做决定。

    很快,他接到了国公爷亲自写的奏折。

    奏折中详细的描述了定京城的情况,皇城跟从前区别不大,皇宫因为一直被晋国的梁王住着,所以被维持修缮得很不错。

    皇城之内从前那些达官贵人的府邸,大多也是晋国官员在住,基本都很好,有些府邸甚至还新装修了一番。

    不过,外城的情况的就不乐观了。

    定京本来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也就是皇城,达官贵人基本住在内城,外城则是普通百姓生活的地方。

第1121章准备回京

    定京从前是一座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外城房屋鳞次栉比。

    而自打定京破城之后,外城许多房屋被烧毁,百姓被杀被掳走,留在定京的不少百姓后来也想办法逃去大楚了。

    这就导致百万人口的定京只剩下了三十多万人口,定京也不复从前的繁华,整个外城都是一片破败的景象。

    圣上看到国公爷的奏折,更加坚定了要尽快回京的心情。

    若是圣驾回京,百官必定要同回。

    一些头脑灵活的商人肯定也会抓住机会去京城。

    还有一些逃过来的百姓也会回去。

    等到整个定京完全修复再回,至少得几年之久,而臣子百姓商人们回到定京,很快就能给破败的定京注入活力,人手充足,修缮起来也更快。

    圣上做出决定之后,第二日上朝之时便宣布,正月过后,整个朝堂以及百官全部搬迁回京。

    具体的日子圣上没有说,这样的大事,必定是要让钦天监算一算的。

    反对的声音依旧在,韩阁老便出列道:“圣上,定京才拿下不久,北方未稳,此时前往,万一晋国军队卷土重来,只怕······”

    韩阁老话没说完,不过谁都知道他没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只怕当年之事重演。

    圣上掷地有声的道:“若是晋国军队再次打到定京,朕会亲自站在城头,带领军民抗敌。”

    “定京既然回到大楚手里,朕绝不会让它再丢一次。”

    江宥之出列送道:“圣上真乃千古明君,有天子守国门,大楚江山必定无虞!”

    圣上猛地一拍扶手,站起身,“江爱卿说得好,天子守国门,朕是大楚的皇帝,朕就要守护大楚的国土和人民!”

    “钦天监监正,朕命你尽快推算吉日,朕,要回京!”

    下了朝,圣上决意回京的消息又四处扩散开。

    如今才腊月,回京虽说至少还有一个多月,但是对于大户人家来说,这可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湘城的田产铺子都要留人打理照看,有些该处理的得尽快处理。

    这都需要时间。

    一时间,湘城卖铺子的不少。

    随着圣驾和百官的离开,湘城在失去了它作为国都的作用之后,无疑房价会飞速下跌。

    湘城的牙人们忙到飞起,只不过,卖的多买的少,这就导致铺子的价格持续下跌,试试还远远没有跌回十几年前的价格。

    国公府也开始做去京城的准备了,顾云娇手里几个铺子也没打算卖,还有湘城附近的地一起,直接交到堂兄顾棠手里,托他收租,租子给他三成算是辛苦费。

    至于仁心堂,顾云娇决定交给阿铁打理。

    香水作坊她不用管,还是沈青父子还有皇后的人一起打理。

    白药作坊她托给了,只不过,她嘱咐沈青秘方不可以外传,不可以传承,只限于他自己一人知道。

    这么多年下来,沈青的人品她还是放心的。

    过了年,顾玉恒和花姨乌芳带着两个孩子往河西郡去了。

    正月,工部礼部户部的官员们先一步去了京城。

第1122章收铺子

    到了二月,各部官员都开始分批进京,都跟着圣上一起走,人太多,地方上沿途接待的压力太大,吃不消。

    二月二十四,各处准备都已经妥当,圣上太后皇后,以及后宫一干嫔妃,还有剩下的百官启程上京。

    这次出行,圣上没有弄太多的排场,只有五千金吾卫随行。

    国公府众人也夹杂在车队中,白天,江宥之陪在圣上身边处理政务,顾云娇便和杨莹说说笑笑,日子过得也快。

    到京城的时候,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

    京城正阳门大开,京城百姓沿途跪伏在地,山呼万岁。

    圣上坐在御辇中,缓缓朝周围百姓挥手。

    跪在地上的百姓大都都痛哭流涕。

    他们等这一天等了十几年!

    留在定京的百姓们,其实是最惨的。

    他们被晋国人当做下等贱民,做最脏最累的活,在街上碰到晋国人,只能远远的避开,不然万一冲撞了,晋国人可以随意打骂大楚人。

    这对于讲究诗书礼仪的大楚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屈辱。

    屈辱一朝雪洗,怎能不痛哭流涕。

    圣上看着哭泣的百姓们,心里很不好受。

    车队缓缓前行,顾云娇的马车夹在车队里,进了城,很快朝着国公府的方向驶去。

    此时还是外城,掀开帘子,时而可见断瓦残垣。

    杨莹和顾云娇坐在一辆车里,指着路边一处宅子道:“那是我家!”

    顾云娇忙让马车停下,“下去看看,兴许你家里人回来了。”

    杨莹看那宅子的大门紧闭着,迟疑一下,还是掀开帘子下了车。

    杨莹的丫头琥珀上去拍门,过了许久都无人应答。

    杨莹失望的上车,马车朝着国公府驶去。

    国公府似乎还是老样子。

    只是大门外面的牌匾没有了。

    之前王管家过来的时候,上面还挂着萧府的牌子,王管家立马让人将牌匾摘下来,砍成几块烧了。

    新牌匾要怎么做,王管家做不了主,因此便空在那里。

    顾云娇到家先分派院子,主院不用说,必须是国公爷的。

    她自己便住从前的院子。

    过了十几年,院子里的紫檀家具还在,仿佛一切都还是昨天的样子。

    顾云娇看着那张紫檀木的床,总觉得有些膈应,便让人换了一张。

    家里安顿好后,顾云娇带着人去了从前的仁心堂。

    这铺子在内城,保存得还算完好,只是如今被改成了一家绸缎铺。

    顾云娇带人进门,绸缎铺的老板一看这夫人气质高贵,随从众多,立即笑着迎上前,“夫人可是想要买做春衫的绸缎?”

    “正好新到了一批货,都是最好的绸缎,正适合夫人这样的人。”

    顾云娇听出来,这老板虽然竭力学着定京方言,但还是明显带着会宁那边的口音,应该是晋国人。

    她淡淡的道:“我不买绸缎。”

    “我是来告诉你,这铺子是我的,三日之内,你将铺子里所有的东西清空,三日之后,我来收铺子。”

    绸缎铺老板懵了,“怎么可能是你的,这是我十年前花了几千两银子买下来的!”

第1123章找谁说理去

    顾云娇买这铺子的时候花了一万多两,那时候这里是大楚的京城。

    但是对晋国来说,定京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城市,也不如昔日繁华,价格当然要少很多。

    杨莹在旁边呵呵一笑,“你是晋国人?”

    老板额头上冷汗顿时滚了出来,“不,不是,我是大楚人。”

    国公爷打下定京之后,并未在城里烧杀掳抢,毕竟这里不是敌国,是大楚的都城。

    不但如此,他还让士兵维持城里的秩序,铺子照开,买卖照做。

    只是将晋国所有的官员一个不留的全杀了,包括官员家里六岁以上的男丁,官员的女眷们便扔到军队里,做军妓,或是赏赐给下面的士兵。

    历史上任何一支军队,基本都是有军妓存在的。

    只不过,官方从来不会在明面承认这些。

    军队里都是正值青壮年的男子,不可能没有需要。

    若是长时间得不到发泄,人的情绪会不自觉的暴躁,整个军营会变成一个十分危险的火药桶。

    这也算是缓解士兵们情绪的一种手段。

    而这老板是十年前从会宁来这里做生意的。

    他用差不多全部身家盘下了这铺子,然后开了个绸缎铺。

    生意勉勉强强还过得去。

    国公爷攻下定京之后,绸缎铺老板因为自己是晋国人提心吊胆,但是一段时间过去,也没人找他的麻烦,他也就心安理得的继续开铺子。

    至于定京又点成了大楚的领土,这些他不怎么关心,他听说大楚的皇帝要回定京,知道自己发财的机会来了,得了消息之后,便进了大批货物,就等着大楚的贵人们回京,他好大赚一笔。

    没想到,生意还没开始做,就有人要抢他的铺子!

    老板说着蹩脚的定京话,“这铺子我是不会让出来的。”

    “这是我花银子买的,房契都在!”

    顾云娇轻笑一声,“房契?这是大楚,晋国官府的房契有什么用?”

    老板如遭雷击。

    是啊,这里如今已经是大楚了。

    他那房契上盖的可是晋国定州官府的官印,还管屁用!

    老板哭丧着脸,“虽说是这样,可到底是我花了几千两银子买下的。”

    “这也不是一点小钱,我要找谁说理去!”

    顾云娇淡淡的道:“这里我原本好好的开着药铺,晋国人打进来,抢了我的铺子,抢了我的家,杀了我的亲人,我又找谁说理去?”

    老板挺了这话无力反驳,只得做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这位夫人,铺子我可以还给你,只是,您多少给点银子吧,我也只是个普通百姓,您拿走铺子,我这一辈子的积蓄可就没了!”

    杨莹冷哼一声,“你一个晋国人,没杀了你就是好的,你还想要银子?”

    “咱们国公府无数奇珍异宝,无数金银都被你们晋国人抢走了,还敢问我们要银子?”

    老板听得国公府三个字,吓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自打定京回到大楚手里,也有五个月左右了,他时常听到那些大楚人说,国公爷如何如何厉害,多亏了国公爷才收回了定京。

第1124章我的还是我的

    老板原本还想挽回一点损失的想法都消失得干干净净,他岂敢找国公府的人要银子。

    他低头拱手,态度变得恭敬,“谨遵夫人吩咐,三日之内我一定腾空铺子。”

    顾云娇带着人转身离开。

    接着她先去了自己从前买下的宅子,这宅子也在皇城之内,如今被一家四口住着。

    这一户人家也是晋国人,前几年从依兰过来,在这里开米铺。

    顾云娇没与他们多说,只拿出房契,让他们尽快搬走。

    如今,定京城内的晋国人,都是战战兢兢,唯恐楚国人要找他们算账,这一家人也不敢多说,老老实实答应会尽快搬走。

    收了宅子,顾云娇又去收她的香水作坊和白药作坊。

    香水作坊在内城,已经停了工,只是看里面的情形,停工的时间还不长。

    打听下来才知道,这香水作坊,早就被梁王拿到了,他找了工人生产,利用蒸馏设备提炼出鲜花精油。只是他们没有方子,不会配比,但是他们也不在乎,将精油随便掺点水,就当做香水卖。

    倒也赚了不少钱。

    梁王被国公爷杀了之后,梁王派到作坊的管事跑了,这作坊工人无人管理,自然也都卷走了之前的东西跑了。

    顾云娇四处看看,好在从前的那些器具比较大,不好拆卸,都没有被破坏,稍微整理一下,招点工人,就能开张了。

    接着又去了外城看白药作坊。

    白药作坊已经彻底荒废了。

    就连屋里夯实的地面上都长了草。

    顾云娇从前给完颜璋的白药配方,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完颜璋便开始筹备白药作坊,他死后,陈大夫拿着配方将白药作坊接了下来。

    白药生产出来,销量却很不好。

    原来顾云娇在其中换了一味药,又加了一味药,使得这药咋一看止血效果还是差不多,只是,药粉一倒在伤口上,便是一阵让人难以忍受的疼痛,没几个人愿意用。

    便是军中,士兵们也愿意用一般的金疮药,而不用白药。

    毕竟,那种在伤口上撒盐的感觉,没几人能够忍受。

    后来陈大夫看赚不到什么钱,也就将作坊停了。

    晋国人买的白药还是商人们贩卖过去的,瓶子上面打了仁心堂的印记。

    京城如今人口不足,人手也就不足。

    顾云娇一时也找不到工人,只能先让白药作坊就这么荒废着。

    这次回京,其实有许多百姓都跟着来了。

    因为圣上说了,回京之后,会给百姓分地。

    不仅是定京附近,整个北方有大片无主的土地,从前京城那些三品以上官员,谁家不是几千亩上万亩甚至数万亩土地?

    随着那些三品官员被掳往会宁,大片的土地落到了晋国贵族手里。

    而现在,又回归了大楚。

    那些官员们有的还在依兰活着,或许他们手里还保有当年的地契,但是圣上早已下定决心,田产不多的,他会让官府发还田产。

    若是那数万亩,数十万亩的,你给他发还?不可能!

第1125章很想为国出力

    江宥之早就提出,要趁此机会遏制土地兼并,不能让大量的土地集中在贵族手里,这样只会让百姓失去生存空间。

    所以,这些官员们昔日里用不那么光彩的手段得到的田地,朝廷也要用不那么光彩的手段收回。

    等安定下来之后,赋税制度也会做出调整。

    整个定京城陷入一种忙乱而热闹的氛围之中。

    京兆衙门最近招了大量识字的小吏,帮百姓补办房契地契。

    圣上让衙门公示,百姓能拿出来的地契房契,经官府查验无误后,换发新的契书。

    房契地契不慎遗失的,只要有左右邻居三人以上具保证明,便可以补发契书。

    因此衙门忙翻了。

    顾云娇手里的房屋契书,也让王管家都拿到衙门换了新的契书。

    国公府的地契也都在她这里,国公府的徒弟有点多,因此顾云娇还没有动,要跟江宥之商量之后看怎么办。

    只是江宥之这些天都没时间,忙得连着几天都歇在了办公的地方。

    到了第三天,顾云娇去收铺子。

    门虚掩着,推门进去一看,整个铺子里已经空空荡荡。

    老板还十分贴心的搞了卫生,前面的铺子,后面的院子,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连一片碎纸屑都没有留下。

    顾云娇很满意。

    王管家给找了木匠,丈量过铺子的尺寸之后,便开始打药柜。

    顾云娇每天得闲了便将她从前收着的国公府的宝贝往库房里搬。

    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顾云娇药铺的柜子打好了。

    眼看着京城的人多了起来,仁心堂的招牌一打出去,顾云娇很快就招到了几个伙计,药铺红红火火的开张了。

    香水作坊那边,顾云娇交给了杨莹打理,说好往后的利润,她自己的那一份,跟杨莹对半分。

    杨莹跟了她这么多年,又不肯出嫁,她总得为她打算,给她留点养老的银子。

    杨莹知道顾云娇的意思,也没有推辞,风风火火的就走马上任了。

    经历了这许多事,又跟着顾云娇天天在仁心堂做事,杨莹早已不是从前那个娇弱胆怯的姑娘。

    她做事利落,很快用高薪招到了需要的人手,香水作坊开动起来。

    眼看朝廷和民间一些事情都走上了正轨,圣上一直绷着的心总算稍微放下。

    这天,圣上兴致不错,翻了容贵妃的牌子。

    容贵妃使出十八般武艺竭尽全力的服侍,让圣上很是满意。

    圣上躺在龙床之上,正惬意,容贵妃的隔壁缠上去,娇滴滴的道:“陛下,臣妾的大弟一心要为国出力,也想要去前线打仗,陛下给他一个机会好么。”

    圣上正处于贤者时间,脑子十份冷静,轻轻哼了一声。

    仗打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不但收复了定京,河西走廊与幽云十六州全都落到了大楚手中。

    如今的疆土,已经比大楚朝开国之时还要广袤。

    国公爷如今带兵在往会宁前进。

    林烁那边也开始攻城,往会宁推进了。

    这场战争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时候,去前线打仗,那就是去镀金,去捡功劳。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2764/ 第一时间欣赏农门娇娘:首辅撩我生崽崽最新章节! 作者:锦翠所写的《农门娇娘:首辅撩我生崽崽》为转载作品,农门娇娘:首辅撩我生崽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农门娇娘:首辅撩我生崽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农门娇娘:首辅撩我生崽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农门娇娘:首辅撩我生崽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农门娇娘:首辅撩我生崽崽介绍:
医药世家的大小姐顾云娇,带着一个药铺重生,成了新婚夜守寡的小村姑。
亲爹失踪,亲娘是个哭包,婆家长辈当她丧门星,旁边还有心怀不轨的色胚虎视眈眈。
日子不好过啊。
好在亲婆婆彪悍,弟妹给力,家人都十分维护她。
婆婆与她约定,守节三年,之后便放她自由。
三年之后,她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神医药王,还富得流油。
她收拾好东西准备奔赴自由,家里大的哭,小的叫,帅得掉渣的某个男人一把抱住了她,“不准走!你看了人家的身子,要对人家负责。”
顾云娇掰着指头:“我治病的时候,见过的男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某人堵住她的嘴,“他们都是病人,只有我是男人。”
后来京城里有个传说,年轻俊美的首辅大人听说惧内。
你问谁传出来的?不就是首辅大人家里三岁多的小团子么。农门娇娘:首辅撩我生崽崽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农门娇娘:首辅撩我生崽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农门娇娘:首辅撩我生崽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