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蚊子
顾云娇还担心这些禁军中暑,只要停在官驿,便给他们煮凉茶。
泄洪区的百姓,如今都转移到了离湘城五百多里的阳州城附近。
五百多里路,走了五天,才到了阳州。
到了阳州城外,就见城门紧闭,沿着城墙根底下,到处都是百姓搭的窝棚,这都是因为泄洪迁移过来的附近的村民。
城墙上的士兵见有官兵过来,从上面放下了吊篮。
顾云娇将皇上的手谕递给禁军队长,队长将手谕放进了吊篮。
顾云娇四处走动,询问百姓,“我是大夫,你们之中有人打摆子么?”
百姓们纷纷摇头。
有人告诉顾云娇,“患病的人集中在北城门那边,咱们这边还好。”
“往那边去的路上,咱们都砍树拦住了,他们过不来。”
顾云娇点点头,没说什么。
不一会儿,城门打开,吊桥放下,禁军分两列护送着顾云娇入内。
城墙附近的一些百姓,这时也跟着朝城里涌去。
守城的士兵们拿起长枪,竭力驱赶这些百姓。
百姓们哭喊着,“大人,让咱们进去吧,咱们呆在这里也要得疫病的。”
士兵们不顾这些哭喊的百姓,将人赶开,又收起吊桥,关上城门。
禁军先护送着顾云娇去了阳州府衙。
知府大人刚刚才得了消息,急急忙忙迎了出来。
顾云娇与吴知府见过礼,便开门见山的道:“先找几个病人过来给我看看,我要确定他们患的是何种病症。”
吴知府迟疑的道:“这个恐怕不行。”
“顾大夫不知,这病传染,染病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本官不敢开城门,万一这城里的百姓也染上了疫病,那局面越发难以收拾。”
顾云娇此时也不能百分百就断定这些百姓染上的是疟疾,她想了想,先问道:“如今患病的百姓全都在城外么?”
吴知府道:“病患都在集中北城门和西城门附近,城内还没听说有染病的。”
顾云娇想了想,“那我出城诊治病人吧。”
吴知府是知道顾大夫身份的,守城的官兵看过手谕,已经跟他汇报了。
吴知府犹豫了一下,“这,顾大夫您要是一旦出城,就不好再进城了,毕竟万一您将疫病带回城里——”
顾云娇道:“若是这疫病真的如你折子中说的那样,这个病根本就不传染。”
“不,我说得不准确,是不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染。”
“因为传播这种病的是蚊虫。”
“蚊虫吸了病患的血,再去咬健康人,健康人便会感染疟疾。”
顾云娇似笑非笑的看着吴知府,“除非吴大人将整个阳州上面弄个蚊帐罩起来。”
吴知府有些急了,“那怎么办?蚊子长了翅膀会飞,那城里说不定已经有了这种蚊子了。”
顾云娇沉吟道:“一切都等我先看过病人,确定了再说。”
吴知府自己不敢冒险,派了个亲信,带着顾云娇从北门出城。
顾云娇将彩屏留下,只带了两个士兵和吴知府的亲信一起出城。
她给几人分发了自制的口罩,又嘱咐所有人扎紧衣袖裤腿,这才出了北城门。
第872章还有救么
北门外也有许多百姓搭建的窝棚。
吴知府的亲信对附近的情况还算熟悉,指着远离城门的一片空地道:“据说得病的人都集中那边。”
顾云娇带着人快步往那边过去。
到了附近,正看到路边躺着的一个男人在发病。
他脸色煞白,两只手抱着胳膊,浑身抖个不停,这么热的天,他身上还披了床破被子。
顾云娇没有妄然上前,站在旁边观察病人。
这病人抖了没多久,突然将身上的被子掀开,满脸潮红。
很快这人便浑身大汗淋漓。
只一会儿,整个人就像是从水里捞起来的。
顾云娇这才过去,“我是大夫,我给你拿脉看看。”
这人似乎已经被病痛折磨得没什么力气了,只微微点了点头,自己躺在地上流汗。
旁边一个女子似乎是他的娘子,只不住的在抹泪。
顾云娇拿完了脉,又让病人伸出舌头看了看,很快得出结论,的确是疟疾。
这时男人的娘子哭着道:“大夫,他这还有救么?”
顾云娇点头,“有救,能救,我便是圣上派来救治病患的。”
“等下午,我会让人将药汁提到城门附近,往后每天都会有药汁,你只让你男人按时吃,定能痊愈的。”
这女子哭哭啼啼给顾云娇磕了头。
顾云娇又往前面去,看了几个病患的情况,都差不多。
其中有个小姑娘,一双眼睛大大的,顾云娇过去的时候,她正在打摆子,浑身颤抖个不停。
她娘将她抱在怀里,只知道流泪。
顾云娇给小姑娘拿了脉,问清楚她娘,她是隔日发作一次。
她安慰小姑娘,“不要紧的,我是大夫,我会治这个病。”
“等会儿下午,我便让人弄药汁过来,到时候,你乖乖的喝,很快就会好的。”
小姑娘明明人都快受不住了,她只感觉到骨头里很冷,她娘抱着她,她也还是冷,此刻听到顾云娇的话,她一边发抖,一边用力点了下头。
她看这个姨姨长得好看,她愿意相信她的话。
顾云娇眼眶有些湿,摸摸她的脑袋:“乖孩子,姨下午再来看你。”
掌握了情况,顾云娇带着几人立即回城。
回城之后,顾云娇便对吴知府道:“已经确认是疟疾。”
“眼下有这么几件事需要马上去办。”
第一,在全城的药店收集青蒿。”
“第二,上报朝廷,立即在蜀地收集青蒿尽快运往阳州。”
蜀地产青蒿,有的地方漫山遍野都是。
“还有,让朝廷组织一些蚊帐分发给灾民。”
“对了,还需要一些药材,一会儿我写个单子给你。”
吴知府诚惶诚恐的听着,也不敢靠顾云娇太近,还是怕传染。
顾云娇想了想又道:“知府大人还得派兵在城里城外宣传,就是告诉百姓,这种病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
“大家要穿上长袖衣裤,尽量避免蚊虫叮咬,除此之外,还要尽力灭蚊。”
“再就让大家不要恐慌,这个病能治好。”
顾云娇说完,先坐下来写自己需要的一些药材。
第873章老祖宗的智慧
青蒿用来治疗疟疾。
这个毋庸置疑。
现代花国的一位女科学家,就是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用来治疗疟疾,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顾云娇曾经看过这位科学家的访谈,团队研究之初,总是无法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或是达不到标准。
女科学家有天翻到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上面写治寒热诸虐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女科学家看到后恍然大悟,试着用冷萃法,这才顺利提取出来青蒿素。
这篇访谈有多少水分,顾云娇不知道,不过,青蒿素能治疗疟疾是千真万确的,而且优于其他的药材。
有一段时间,人们曾经用金鸡纳霜治疗疟疾,只不过,金鸡纳霜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伤害也大,后来也就无人用了。
除了青蒿,顾云娇又另写了一些药材,这些她打算用来制作一些杀灭蚊虫的草药包。
蚊子吸了感染疟原虫的人的血之后,便携带了疟原虫,再吸健康人的血液,又会将疟原虫传给健康人。
蚊子在疟疾的传播中,起着传播者和中间宿主的作用,没有蚊子,疟疾其实不具备什么传染性。
因此一定要灭蚊,不然很难消灭这种传染病。
顾云娇将写好的东西交给吴知府。
吴知府赶紧写折子。
写完折子,吴知府叫上亲卫,“这封奏折,日夜兼程,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
亲卫郑重的收好奏折,立即出发了。
顾云娇又对吴知府:“知府大人还要组织各家各户发起灭蚊的运动,城里也要赶紧开始灭蚊,我怀疑,城里肯定已经有人感染了,只是还未报上来。”
城里相比城外,树木杂草水塘比较少,蚊子也要少很多,这或许也是城里还未爆发的原因。
吴知府点头,吩咐下属赶紧快马通报各处衙门。
顾云娇在知府衙门等了没多久,便有药店送青蒿过来了。
药店的青蒿都是晒干之后切成小段了的,不太好取汁。
顾云娇也不管了,弄了几块大纱布,将青蒿泡在煮开了的凉水里。
浸泡两刻钟后,再让士兵洗干净手,用纱布包着青蒿拧汁。
顾云娇又与吴知府商议,“城外得了疟疾的,最好是全部集中到城里,腾出一个地方给他们居住。”
“只有将他们看管好,不让蚊虫再叮咬他们,才能慢慢中断传播链。”
吴知府连连摇头,“那不行,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进城。”
他始终也不能完全相信顾云娇说的,这个病不会人传人。
他作为阳州知府,他也要对阳州的百姓负责。
万一这个顾大夫不靠谱,放那些人进城,引起大规模的传染那可怎么办?
顾云娇皱起眉头。
城外实在是没有什么隔离的条件。
都是窝棚,也挡不住蚊子。
吴知府对她的不信任让她也有些恼火。
她压下火气,思虑片刻,“那这样吧,由知府大人出面,在西城北城各征集几处大宅子或是大庄园,召集木匠,日夜赶工,尽快制作出纱窗纱门,纱窗门安装好之后,将各处的病人转移进去,集中管理。”
这种天气,不可能完全关门闭户,那会热死人的。
第874章不要钱的药来一点
吴知府犹豫的道:“让谁管理?这些士兵也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恐怕他们不会情愿——”
顾云娇实在不耐烦了,这吴知府胆小怕事,顾虑又多,实在不好打交道。
她拿出圣上的手谕,甩在吴知府面前,“这是圣上亲笔写的,命地方官员,在疫病一事上须得听从我的调遣,吴知府好好看看!”
吴知府抽抽嘴角,拿起手谕看了下。
手谕的内容他之前听说过,只不过,让他听一个女人的,他不愿,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前程系在一个女人身上,他不敢。
顾云娇冷声道:“阳州守备府还有两千士兵,就让他们管理这几处宅子。”
“他们不情愿也得情愿,谁若是敢在这件事上推三阻四,我立即派人送信进京,问圣上拿尚方宝剑!”
吴知府听到尚方宝剑,忙低头,“本官一定会将顾大夫的意思传达给周守备。”
“你立即按照我的要求,找宅子,寻工匠做纱窗纱门。”顾云娇说完,收起手谕,便不再管他了。
他真敢对她的要求阳奉阴违,她就真敢去求尚方宝剑。
走到外面,顾云娇看到水桶里,青蒿汁水已经拧出了四五桶。
顾云娇吩咐士兵,“按照一桶水一斤青蒿的比例继续浸泡之后拧汁。”
“弄好了彩屏带人提到西城门外给病患们。”
彩屏赶紧答应了。
顾云娇让人用布盖上水桶,放到马车上,推着往北城门外去了。
马车到了城外,顾云娇喊病患们拿碗过来盛药。
没什么人理睬顾云娇。
上午那个哭哭啼啼的女人倒是给她男人舀了一碗药回去了。
几个禁军四处看看,不忿的大声道:“你们是聋了还是瞎了?”
“顾大夫乃是当世有名的神医,圣上特地派顾大夫来给你们治病,如今能治好病的药就在这里,你们竟然不喝?!”
有个病患这时候没发病,人看着还好,他坐在一张破席子上,摇头道:“女大夫,呵呵,女人能顶什么用。”
“前些时候,知府大人将全城的大夫都派来了,都说没见过这病,不知道怎么治。”
“一个女人,唉——”
这人叹息完了,又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个破碗,“算了死马当做活马医吧,反正是不要钱的药,给我来点。”
顾云娇也不生气,先自己舀了一勺喝了,又让跟着的几个士兵也喝,“这个不仅能治疟疾,还能预防疟疾,大家都喝点。”
士兵们赶紧都喝了。
喝完顾云娇才道:“不怪他们,他们连病带饿,没什么力气过来,咱们将药送过去。”
“再说,远处的那些人也不知道。”
她伸手要去提桶子,方队长赶紧提起桶子走了过去。
顾云娇拿起勺子舀了一勺药汁,放到这病患的碗里。
方队长提着桶,顾云娇一路给人舀药水,给人舀了药水,她还不忘交代:“穿好长衣裤,注意不要被蚊子咬到了。”
“这个病是蚊子传染的。”
百姓们似信非信。
总的来说,相信的还是占多数,毕竟方队长他们都穿着官兵的制服。
第875章反复搬运
遇到在发病的病人,顾云娇耐心等他们打完摆子,再将药水分发下去,看着人喝下。
顾云娇一路走,一路不厌其烦的对这些人道:“从今天起,每天上午和下午,城门处都有药汁,大家能动的自己过去喝药,不能动的让家里人替你们将药端过来。”
“大家只要坚持吃药,要不了几天症状就会减轻的。”
她一下午也不知道跟多少人说了,嗓子都说哑了。
跟着顾云娇的方队长,还有两个士兵都看得于心不忍了,到了后面便让顾云娇休息,他们抢着跟病人说。
顾云娇说了太多遍,他们都会背了。
顾云娇在一个角落里,总算找到了上午那个小姑娘。
她这时候没有发病,自己躺在一个窝棚里,也没看到她娘。
顾云娇扶她起来,“你娘呢?”
小姑娘道:“去护城河那边打水了。”
顾云娇喂小姑娘喝药,小姑娘十分乖巧的将一碗药都喝光了。
顾云娇接着从身上摸出一瓶花露水,小声道:“这个是给你的。”
“你跟你娘抹在身上。”
小姑娘不知道怎么打开,顾云娇给她示范了一下,小姑娘闻到一股香味,竟然笑起来,“好香。”
顾云娇等了好一会,终于等到小姑娘的娘过来了,她又耐心的给她交代了许多,给她也舀了一碗药汁看着她喝下,最后指着花露水道,“这个有一定的驱蚊作用。”
“晚上睡觉,最好是将能堵住的缝隙都堵上,身上多抹些花露水,避免被蚊子咬。”
“小丫头已经病了,你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被感染了。”
女人捧着香香的花露水千恩万谢的。
顾云娇笑笑又往别处走了。
西城门那边,彩屏也带着几桶药水过去了,吴知府派了几个衙役跟着他,这些衙役都说的本乡本土的话,将事情说清楚,便也有些病患过来喝药。
大部分喝药的都是想着,反正是不要钱的药,不喝白不喝,兴许会有用呢?
顾云娇傍晚才回了城,吴知府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不过倒是给顾云娇和禁军们都安排好了饭食。
顾云娇匆匆吃完了饭,走到堆放青蒿的地方看了看,青蒿已经不多了,明天都不够用的。
她想了想,自己的药库还有,不过,也就抽屉里一点,再就是用饮片袋装着的一公斤。
她家的药库,因为只供自家的方子,药材虽然齐全,但是每种药材的量都不算多,基本就是一两斤的样子。
要知道药材不好保管,容易生虫发霉,有些药材放久了也会失去药效,因此不能存太多。
吃过晚饭,顾云娇洗了澡,便急急忙忙关上了门,将那个装青蒿的饮片袋拿出来。
青蒿拿出来,再进去,原地又出现一袋一模一样的。
顾云娇就这么反反复复的搬运,弄了快半个时辰,直到屋子里的青蒿一袋一袋都快堆不下了。
顾云娇又将塑料袋一个个打开,将青蒿倒进麻袋里。
弄完这些,她发现自己满身都是灰。
第876章好大一只蚊子
顾云娇又出来洗了个澡,顺便让士兵将青蒿搬出去。
士兵也没多想,扛着麻袋出去,还以为是知府大人从城里收集来的。
第二天,顾云娇一早又让士兵浸泡,拧汁水。
弄好了之后,便又和彩屏兵分两路,提着药水出城去了。
他们走后,吴知府听说这个药还能预防疟疾,赶紧让人学着顾云娇的法子,弄了青蒿,拧出汁水,自己先干了一碗,又让衙门的人都喝了,然后将药水放到衙门外面,出了告示,还让衙役们沿街敲锣,喊百姓们都来喝药。
第二天晚上,顾云娇又进进出出,搬运了青蒿,还有好些灭蚊的草药。
接着她让士兵们跟着他一起做草药包。
用作饮片的草药都是切成一两寸长的,无法做成草药球,只能用黄纸包成一包。
这些禁军们也听话,都跟着顾云娇忙活。
他们来之前,国公爷就交代过他们,务必要保护好顾大夫,顾大夫但凡碰破一点油皮,回来军法处置。
因此他们都唯恐顾云娇干一点重活,顾云娇稍一动手,就有人道:“我来我来。”
一连好几天,顾云娇白天弄药汁,弄草药包,晚上搬运各种药材,人都快要累瘫了。
城里城外喝药的百姓越来越多,她每晚搬运几个时辰,弄出来的草药,才能基本满足百姓们的需求。
每次搬草药,顾云娇都是叫的方队长和另一个士兵。
她估计他们肯定发现了一些蹊跷,但是他们都聪明的保持了沉默。
在这个时候,顾云娇没想再藏着掖着,因为不具备那个条件,赶紧遏止住这一波传染病,才是最重要的。
这天中午回到衙门这边,吴知府笑呵呵的过来,“湘城那边运来了一批花露水,说是有驱蚊的功效,这东西可是及时雨。”
顾云娇淡淡的道:“是我的作坊里生产的,也是我走之前就嘱咐他们送过来的。”
吴知府有些讪讪的,这几天他使人跟禁军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原来顾云娇在湘城那么大的名声,治好过太后,给太上皇治过病,据说死人都救活了几个,怪不得圣上放着宫里那么多御医不用,要派她过来。
吴知府看这些禁军每天跟着顾云娇进城出城,似乎也没人染上疟疾,胆子也大了,走近了些朝着顾云娇一拱手,“多谢顾大夫,本官替阳州百姓谢谢您了。”
顾云娇突然看着他脸色一变,“吴知府,你脸上一个花脚蚊子!”
吴知府脸色大变,赶紧伸手在自己脸上乱拍。
拍了几下,看看自己的手掌,什么都没有。
他忽然疑心顾云娇是骗他,可他又没有证据。
这时顾云娇又道:“吴大人,往后发现蚊子了可拍不得,尽量赶走就是,胡乱拍打,容易将蚊子嘴里的针拍进皮肤,即便蚊子死了,那也还是会有感染的风险。”
吴大人赶紧朝顾云娇拱手,“多谢顾大夫。”
他急急忙忙往府衙前面,去拿花露水了,这大白天都有蚊子,他得赶紧将自己武装上。
第877章集中隔离
这种花露水,本来是顾云娇针对那些穷苦百姓生产出来的。
里面没有麝香,只用了一种便宜的香料,另外添加了一些有气味的草药。
蚊子不喜欢这几种草药的气味,闻到了自然就会走开,便可以起到驱蚊的作用。
花露水不算多,顾云娇让吴知府尽量分发给城外的百姓。
几天之后,北城门外和西城门外的几处宅子也弄好了,顾云娇催着吴知府调来守备府的全部士兵,将那些病患转移。
这也是顾云娇谨慎,怕转移的途中有些人跑掉。
毕竟便是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有些人被弄去隔离的时候,明明国家出钱给他们治病,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要跑。
顾云娇跟着禁军还有部分阳州守备士兵,去了北城外,看那些病患转移。
果然,当方队长宣布,所有患者都必须集中在附近的几处宅子里隔离的时候,有些明明看起来很虚弱的病人,从地上爬起来就跑。
还有些跑不动的便开始哭天抢地。
禁军们和守备士兵开始四处捉拿逃走的人。
有的人一边跑还一边喊,“快跑啊,他们肯定是要将我们捉起来埋了。”
顾云娇拿着个大喇叭,声嘶力竭的给他们解释,没几个人听她的。
恐慌很快蔓延,跑的人越来越多。
好在士兵也很多,费了些劲,总算是将患者们都集中到了一起,拿绳子捆着,往大宅子那边过去。
顾云娇看到那个小姑娘也在人群里,她走过去问道:“好点了么?”
小姑娘的娘答道:“我觉着好些了,发冷的时间没有那么长了,发热的时候,我摸她的额头也没有前几天那么滚烫了。”
顾云娇点头,“去了那边宅子里,坚持吃药,等彻底好了,就能出来了。”
女人怯怯的问,“真的不是将我们拉去埋了么?”
顾云娇失笑,“真不是,是为了避免感染的人被蚊子吸血。”
她又递给女人几个草药包,“傍晚的时候点了扔到院子里。”
“这个能杀死蚊子。”
等到这些病患离开,顾云娇又给百姓们分发灭蚊的草药包。
叮嘱他们在傍晚蚊子活动猖獗的时候,点燃草药包。
那些被士兵们押到大宅子里的病患们,看到一间间屋子收拾得齐齐整整,每间屋子都有纱门纱窗。感觉不太像是将他们弄过来处死。
有人想起顾云娇的话,“那位顾大夫说的可能是真的。”
有的人点头,有的人还是不信。
直到他们吃到了第一顿饭,绝大多数人都相信不会弄死他们了。
毕竟要死的人没有必要再浪费粮食了。
当然,说吃饭也不恰当,就是粥。
跟他们之前在城门口吃的赈灾的粥一样粘稠,筷子插进去不会倒。
有个疑心重的人,愤怒的将碗砸了,“老子不吃,这是让老子吃断头饭吗?”
士兵很快进来,将他拉到一间小屋子里关起来了。
小屋子门窗紧锁,人出不来,蚊子也进不去。
至于他在里面会不会闷死热死,那就没人关心了。
只要不大片大片的死人,一两个百姓的死活,真没谁放在心上。
第878章你看外面
病患们在宅子里呆了几天,天天被关在屋里喝药,有几个人突然发现,自己似乎已经几天没有打摆子了。
那小姑娘的娘也算了下,她三天没有打摆子了,以往隔天就要发作一次。
发作的时候,那种痛苦,她这个当娘的看着都感同身受。
小姑娘的娘赶紧跟士兵汇报了,问她们可不可以离开,士兵让他们继续喝药,还说要跟顾大夫反应,让他们等消息。
等了三天,士兵仔细询问了那些没有再发病的人,让他们走了。
自打这天起,每次药汁提过来,余下的人都是抢着拿碗盛,连碗底都要舔干净。
渐渐的,每天送过来的病患越来越少,离开的人越来越多。
顾云娇每天还是忙,蜀地第一批新鲜的青蒿终于运过来了。
新鲜的青蒿无疑更有活性,拧汁也方便,药效也更好。
没多久,湘城又运过来一批蚊帐,吴知府又号召满城的妇女,用各种粗布细布,甚至纱绢做成蚊帐,分发给那些灾民,还有城里穷得连蚊帐都买不起的人家。
吴知府又怕这些人将蚊帐当了,交代各个当铺的掌柜,哪个当铺敢收蚊帐,掌柜一律抓进大牢里。
还真有拿了蚊帐去当的。
可惜当铺不敢收,这些人只好又将蚊帐拿回家挂上。
阳州城内外,一到傍晚,各处都是浓烟滚滚,这是各家各户在烧草药包灭杀蚊虫。
时间一天天过去,城外几处大宅子里,住的人越来越少。
而城郊,杂草被拔的一干二净。
臭水沟什么的全都被填死了,避免蚊虫繁衍。
吴知府虽然为人谨慎,胆子小了点,不过,也还算是负责任的。
两个月过去,水也退了,阳州城里,就连蚊子都很难找到一只了,灾民们开始回家。
他们本就是附近的村民,水退了,他们得赶紧回家,还能赶着种一季稻子,虽然晚了点,收成不会太好,不过,总比将地空在那里强。
顾云娇也准备回家了。
东西都已经收拾好了,这天一早,顾云娇便带着彩屏,和一百禁军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
如今已经已经是八月了,天气凉快了许多。
马车出了南城门不久,车子便停了下来。
顾云娇正在车里打盹,今天起得太早了。
车子一停,她也醒了,问道:“怎么了?”
彩屏这时轻轻碰她一下,“少夫人,你看外面。”
顾云娇透过车窗上糊的碧水纱往外看去,就见道路旁边密密麻麻跪满了人。
一种难以言说的震撼席卷了顾云娇。
她忙从车上下来,看着道路两边的百姓。
她看到那个小女孩,跪在她娘旁边,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她。
她看到她诊脉的第一个病人,和他娘子跪在一起,感激的看着她。
还有当时讥讽她是个女人的那个中年男子,男子满脸都是感激之色。
许许多多张面孔,看着似乎都有些熟悉的感觉。
顾云娇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反复的道:“大家快起来吧。”
879章好想你
吴知府带着几个官员走了过来,郑重的朝她行礼,“本官代表阳州全境几十万百姓感谢顾神医,感谢您救阳州百姓于水火。”
顾云娇还礼,接着朝四周团团行礼,大声道:“大家都回去吧,多谢大家相送。”
百姓们都不起来,一个个在地上磕头。
顾云娇鼻子很酸,眼眶也湿润了,赶紧上了马车。
方队长很快指挥着车队往前走了。
顾云娇始终看着窗外。
百姓的跪送的队伍仿佛连绵不绝,没有尽头。
车队缓缓向前,越走越远。
回去的时候,归心似箭。
天气也没那么热了,方便赶路,第五天傍晚,就远远的看到了湘城的城门。
禁军一直将顾云娇送到国公府大门口,才回营交差。
顾云娇在二门处下了马车,才进门,就差点被一个急速冲过来的小团子扑倒了。
然后她接连被扑了两次。
好容易稳住身形,看着抱着她胳膊腿大哭的三个孩子,顾云娇的心软得一塌糊涂。
佑儿最矮,抱住她的腿抽抽搭搭的,“娘怎么去了这么久,佑儿每天都好想娘。”
茹茹抱着她的腰,“嫂子,呜呜呜,你不在家我可想你了。”
祺儿抓着她一只胳膊泪眼婆娑,“娘,你怎么才回来,你再不回来,祺儿就要去找你了。”
顾云娇轮流抱了三个孩子,“好了好了,都这么大的人了,还哭鼻子。”
“娘身上脏,得赶紧去洗澡。”
佑儿恋恋不舍的松开她,“那娘晚上要和我睡。”
另外两个争先恐后道:“我们也要。”
顾云娇没办法,只得道:“好好好,晚上陪你们睡觉。”
丫鬟们和孩子们拥簇着她进屋。
丫头们忙活开了,有的准备顾云娇洗澡洗头要用的东西,有的喊婆子打水,有的围着顾云娇给她卸下头上的簪环。
还有的拿过顾云娇的行李去整理了。
顾云娇见彩屏还在忙前忙后,赶紧道:“你回去歇着去,跟着跑这一趟你辛苦了,给你放一个月的假。”
彩屏笑盈盈的道:“多谢少夫人,那奴婢就回去了。”
一番热闹过后,顾云娇总算是躺到了浴盆里。
她身后一个丫头,在给她干洗头发。
驿站里洗头发也麻烦,顾云娇都五天没洗头了。
丫头干洗了两遍,然后用水小心的清洗干净,顾云娇只需要将头靠在浴缸边缘的一个小垫子上,全程舒适无比。
从浴盆里出来,穿好衣裳坐在梳妆台前面,丫头忙着给她绞干头发。
正在这时,江宥之从外面进来了。
进来走到顾云娇身边不管不顾的将她一抱。
绞头发的丫鬟赶紧扔了帕子出去了。
江宥之将脑袋埋在她的颈窝处,贪婪的汲取着她身上的气息。
从晋国接她回来的那天,他就暗暗发誓,再也不要和她分开了。
可世上总有些事无可奈何。
顾云娇坐在椅子上仰着头,抱着江宥之的背。
江宥之弯着腰,执着的将脑袋埋在她的颈窝。
两人的姿势都十分的不舒服,但是谁也没有动,都贪恋着这一刻心灵交融的那种静谧美好。
第880章不能猴急
江宥之抱了一会儿,渐渐的开始在她脖颈边亲吻起来,接着一把抱起顾云娇,就往床边走。
他还没来得及将顾云娇放下去,顾云娇的肚子“咕咕”叫了一声。
江宥之看着近在咫尺的床,纠结了片刻,终究还是舍不得饿着她,他将顾云娇放到地上,“那还是先吃饭吧。”
顾云娇摸着肚子笑,“中午就吃了点干粮,是真的饿了。”
两人拉着手去吃饭。
跟在他们身后的丫鬟们都暗暗羡慕。
她们常听府里那些婆子骂自家男人,有的好吃懒做,家里酱油瓶倒了都不会伸手扶一下。
有的好酒贪杯,一天三顿酒,喝多了不是打女人打孩子就是砸东西。
有的也做事,也不喝酒,在家一天到晚没一句话,三棍子都打不出个闷屁。
总之男人都那样,别指望有什么好的。
不过,丫鬟们往往在被婆子们打击过后,再看看自家大人和少夫人,在家常常黏在一起,孩子都这么大了,吃个饭,还要手牵手的走路。
大人真是将夫人疼到骨子里了。
唉,只可惜,这样的男人太少了。
几个孩子都已经在厅堂里坐好了,就等着江宥之和顾云娇过来开饭。
见两人进来,孩子们一起起身行礼。
饭吃到一般,佑儿忽然道:“娘,你说等你回来了给我奖励的。”
顾云娇好笑的道:“我是这么说的?”
“我不是说谁听话给谁奖励么?”
佑儿道:“最听话的就是我。”
茹茹在旁边哼一声,“明明是我,我才该得奖励!”
祺儿如今也七岁了,没好意思像他们两个这么厚脸皮,不过他频频拿眼睛去看顾云娇。
顾云娇朝他笑笑,“我怎么觉得祺儿才是最听话最懂事的。”
祺儿顿时有些羞涩的笑了。
顾云娇道:“奖励不急,还得等一段时间。”
佑儿嘟起嘴,茹茹不高兴,只有祺儿点点头。
顾云娇对祺儿眨眨眼,祺儿又悄悄的笑了。
吃过饭,几个孩子便都直接朝顾云娇的院子过去。
江宥之回头,“你们干嘛去?”
三个孩子异口同声,“跟娘(嫂子)玩儿呀。”
江宥之被噎了下,抬头看天。
嗯,天色还早,刚刚才黑下来。
他也不是小年轻了,不能那么猴急。
等几个孩子玩累了,自然会去睡的。
回了院子里,三个孩子围着顾云娇叽叽喳喳的说话。
江宥之拿了本书在旁边看,也看不下去,目光时不时就飘到了顾云娇身上。
顾云娇认真听几个孩子说话,陪他们玩。
到了戍时,佑儿最先开始打呵欠,江宥之迅速起身赶人,“不早了,都去睡觉,明天一早还要读书。”
佑儿点点头,给丫鬟示意。
丫鬟迅速打了水给佑儿洗脸洗脚。
剩下的两个同样操作。
江宥之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你们怎么不回自己的院子去?”
如今佑儿和棋儿同住第三进院子,茹茹住在最后一进院子。
佑儿很快弄完了,一边往床上爬,一边道:“今天说好了跟娘睡呀。”
第881章偷偷摸摸
江宥之一肚子委屈的看向顾云娇。
顾云娇歉意的回望他。
三个孩子很快都爬到床上去了。
佑儿惬意的翘着小脚,对顾云娇招手,“娘快来呀。”
当着这么多孩子,江宥之做不出来跟他们抢人的事。
他在屋子里站了一会儿,悻悻的去隔壁书房了。
到了亥时,江宥之估摸着孩子们都睡熟了,从书房出来,悄悄摸进了卧房。
外间值夜的丫头都睡熟了。
江宥之进去,眼睛适应了一阵黑暗,便朝床的方向过去了。
他站在床边分辨了一下,最外面睡着的是祺儿,他旁边是佑儿。
佑儿紧挨着顾云娇。
顾云娇另一侧睡着茹茹。
江宥之脱了鞋上床,打算将茹茹抱到另一头去睡,自己正好睡茹茹这块地。
刚爬了几下,佑儿猛地坐起,睁开眼盯着江宥之看。
江宥之一惊,还来不及伸手做个嘘的手势,就听佑儿道:“爹,你压着我脚了。”
江宥之赶紧将手挪了个地方,压低声音,“睡你的,别说话。”
佑儿又倒了下去。
江宥之停在床尾,放弃了将茹茹抱走的打算。
孩子太多了,万一半夜哪个醒了,那乐子就大了。
他摸到顾云娇的脚。
顾云娇的脚猛地一缩,接着传来她压抑的低笑,“痒——”
江宥之从她脚头爬上去,压在她身上,在她耳边小声道:“去书房。”
黑暗里,他看到顾云娇似乎对他眨了眨眼。
这时旁边的佑儿又睁开了眼。
他两只眼珠子在黑暗里亮晶晶的,像两点星火,将江宥之吓了一跳。
“睡觉!”他伸手将佑儿的眼皮合上,又慢慢的小心翼翼的从床上爬了下去。
顾云娇翻个身,拍着佑儿,小声道:“快睡,你看哥哥和姑姑都睡了,就你精神。”
佑儿将脑袋埋在娘的怀里,闭上眼,美美的睡了。
江宥之在书房等得都快睡着了,忽然听到房门轻轻一响。
虚掩着的门被推开了,一个苗条的身影溜了进来。
江宥之一个鲤鱼打挺从榻上跃起,几步奔过去,上前抱住顾云娇。
她柔软的娇躯被紧紧地贴在他的怀里,他重重的喘息一声,“娇娇,想死我了。”
顾云娇发出一声低低的娇吟。
江宥之一把抱起她,反手关上书房的门,将她放到了罗汉榻上面······
顾云娇坐了一天的车,本来就很累了,又被江宥之折腾了一通,接着就沉沉的睡了过去。
江宥之起身出去,喊人打了热水,自己给她清理了一番,这才抱着她睡了。
睡到半夜,顾云娇猛然惊醒。
她蹭的坐起身。
江宥之迷迷糊糊的感觉到了,“怎么了?”
顾云娇侧耳听了下,“不好,茹茹醒了!”
她飞快的从榻上下来,一时也看不到鞋子在哪里,打着赤脚就跑回了卧室。
外面值夜的丫头也醒了,刚抱起茹茹,顾云娇伸手接过来,将茹茹抱在怀里拍。
六岁的茹茹已经很沉了,顾云娇实在抱不动,只好抱着她靠在贵妃榻边上。
茹茹抽抽搭搭了一会儿,才慢慢的睡了。
第882章护国夫人
顾云娇也不敢动。
茹茹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一岁左右的时候,亲眼目睹过乌夫人的死,在心里留下了阴影。
平时白天看着没啥事,比祺儿和佑儿加一块还要淘气,只是晚上她偶尔会做噩梦。
小时候做噩梦吓醒或是哭醒的频率要高些,如今大了,倒是很久没有做噩梦了。
过了许久,顾云娇才将茹茹放到了床上,自己也爬上床睡了。
早上顾云娇先起了。
几个孩子醒了,也不起来,在床上玩闹。
佑儿忽然朝着顾云娇道:“娘,爹爹昨晚是不是爬到咱们床上来了?”
顾云娇耳朵微红,“没有,那是你做梦。”
“哦”佑儿点点头,又和棋儿滚到一块儿去了。
顾云娇坐在镜子旁边梳头,慢慢的对几个孩子道:“棋儿七岁了,茹茹六岁了,佑儿也五岁了。”
“你们都是大孩子了,往后不能再跟着娘睡。”
“昨儿就是最后一次。”
棋儿懂事的点头,茹茹嘟起嘴,佑儿若有所思。
梳好头,顾云娇和几个孩子一起用早膳,接着打发几个孩子去前院读书。
家里请了个夫子给他们开蒙,几个孩子学着识字,写字,背三字经。
刚打发走孩子,丫鬟进来禀报:“少夫人,宫里于公公来了,让夫人接旨。”
丫鬟找出顾云娇的礼服给她换上,凤冠也戴好,顾云娇这才去了前院。
香案已经设好,顾云娇掂了一炷香点燃恭恭敬敬的敬上。
于公公这才笑呵呵的展开手中的圣旨。
顾云娇跪在地上听着太监念道:“兹册封顾氏为护国夫人······”
等到太监念完,顾云娇磕头谢恩,才从地上缓缓起来。
于公公笑呵呵的将圣旨递给顾云娇,“护国夫人大喜了。”
顾云娇笑着和于公公扯了几句不打紧的闲话,王管家悄悄送上银票一张,于公公满面笑容的告辞了。
顾云娇拿着圣旨还是很高兴的,护国夫人为一品诰命。
这可跟她身上原有的诰命不一样。
那是跟着江宥之混的,这个护国夫人是自己挣来的。
虽然对于圣上来说,给顾云娇赐一个护国夫人的封号不算什么,甚至都不用多一分俸禄,但这是圣上对她这次去阳州救治病人的一种肯定。
周围下人们笑逐颜开,一个个道:“恭喜护国夫人。”
顾云娇笑笑,拿着圣旨回院子了。
晚上江宥之回家,先对顾云娇作揖,然后笑道:“恭喜护国夫人。”
顾云娇捶了他一下,“你是不是在心里笑我?”
江宥之笑眯眯的摇头,“非也。”
“这世上的女子,身上的诰命不是靠儿子就是靠丈夫得的,有谁能够凭着自身的功绩得到皇家敕封的?”
“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个。”
“我是真的为你高兴。”
他忽然抱起顾云娇转了一圈,吓得顾云娇搂紧了他的脖子,接着也笑起来。
江宥之转了一会儿,将顾云娇放下,“对了,咱们今儿还不能笑得太大声。”
顾云娇好奇的问,“怎么了?”
第883章随手布局
江宥之唇角翘起,“会宁那边传了消息过来,皇上前些时候薨了。”
他顿了一下接着道:“皇上薨了没多久,太上皇也薨了。”
顾云娇半晌才叹了口气,“他们也真能熬啊,这都六七年了。”
“呵呵,听说太上皇和皇上早就被从枯井里头弄出来了。”
“晋国的皇帝给太上皇和皇上封了昏德公和重昏候,太上皇在晋国还生了几个子女。”江宥之说着,满脸的鄙夷。
顾云娇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昏德公,重昏候,呵呵,这明摆着就是侮辱。”
江宥之笑,“也不算侮辱,本来就是事实。”
“圣上如今正头疼太上皇的谥号,我推给了翰林院,赶紧回来了。”
他接着又道:“晋国的皇帝也薨了。”
“如今大太子已经继位。”
顾云娇的思绪一下飘走,不过只是一瞬,她便笑道:“听说大太子骄奢淫逸,为人也是有勇无谋,果真如此么?”
江宥之点头,“差不多。”
“晋国上下,如今有花不完的银子,尤其是那些贵族,只知享乐,不思进取。”
“对了,你弄出来的扑克牌和麻将,在晋国很是流行,从平民到贵族,都风靡不已。听说有些贵族玩扎金花和斗牛,一个晚上便能输掉上万两金子。
顾云娇笑起来,“真好。”
江宥之凑过来,伸手揽住她的腰,“当初,你弄这些就是故意的吧?”
顾云娇不太好意思的点点头,“算是随手布局吧,能不能行,有没有效果我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多教他们玩一些有意思的游戏,让他们沉迷于娱乐,那些晋国人也就不会想着发愤图强了。
江宥之亲了顾云娇一口,“娘子真聪明。”
顾云娇在江宥之胸口划着圈圈,“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跟晋国开战?”
江宥之沉吟半晌,“应该还要十年左右。”
“这场战争一旦开始,就没有回头路。”
“而且战争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少说也是一两年的事。”
“粮草,战马,战甲,兵器这些都必须有充足的准备,还要不停扩军。”
“养军需要大量的物资银两支撑,现在大楚还没有这个能力。”
“而且,晋国光是战马就比咱们强一截,对上他们,咱们的速度战力都没什么优势,咱们还需要时间。”
顾云娇点头,“十年也不是太久。”
江宥之抱紧她,“快了,我们很快会等到那一天的。”
他忽然道:“对了,爹从军营里让人传信给我,说孩子们都大了,往后就让他们跟着在军营里混。”
顾云娇一下抓紧了江宥之的衣裳,“哪里大了,也就是祺儿满了七岁,佑儿还差几个月才满五岁啊!”
“再说,他们还要认字,总不能整天在军营里吧。”
江宥之心情很好,“别担心,爹有分寸,不会将他们训得太狠的。”
“他们要认字,让夫子跟着去军营就好了。”
顾云娇半晌说不出话来。
她是不赞同娇养孩子的,尤其男孩儿,就该摔摔打打,经受挫折,学会承担责任,才会养成一种阳刚之气。
第884章管你家夫人是谁
但是,孩子们现在也太小了,就在军营中打滚,就怕伤了筋骨。
顾云娇将自己心中的顾虑说了出来,“还有,茹茹是个女孩子,成天跟那些汉子们混在一起,这将来——”不知道茹茹会养成什么性格啊!
江宥之笑道:“我觉得挺好的,就让他们去。”
“你也不用担心茹茹将来嫁人的事,爹和我,只要有一人在朝中,茹茹将来就不愁嫁。”
顾云娇没再说什么,她也不是反对,就是有点担心。
第二天顾云娇就给几个孩子收拾好东西,连同夫子一起,打包送到军营去了。
顾云娇突然发现家里空荡荡的。
孩子们走了,她好像成了个空巢老人。
想想自己才二十多岁,决不能就这么在这深宅大院里困一辈子。
送走了孩子们,江宥之晚上搂着媳妇,终于不用担心再从哪里探出来一个小脑袋了。
他惬意无比,搂着顾云娇,轻声道:“我将值夜的丫鬟都打发走了,院子里就只有我们两个。”
“你一会儿只管叫得大声些。”
顾云娇狠狠的捶了他一下,“不准想那些,我要跟你说正事。”
江宥之搂着她,一只手不老实的上上下下摸索,“你说。”
“我想从明儿起,还去仁心堂看病。”
这几年,为了这三个孩子,她很少去仁心堂,除非有坐堂大夫和她爹看不了的疑难杂症她才会去一趟。
她是个大夫,而且她家世世代代都是大夫,治病救人已经刻进了顾家的血脉里。
她余生的目标,除了将自己记下的,那个世界的医书默写出来,就剩下治病这件事了。
如今医书已经默写了三本,她也打算找个地方刻印了。
江宥之沉默了片刻,便点头,“好,你就去做的想做的事。”
顾云娇搂着他的脖子,“我抛头露面,你就不怕有人在背后说闲话?”
江宥之呵呵一声,“我看谁敢。”
“哪个敢说,我便带人上门撕他的嘴。”
顾云娇嘻嘻的笑了,江宥之一个翻身压上来,“那我每天忙完了,就接你一起回家。”
顾云娇鼻尖抵着他的鼻尖,轻轻的点了点头。
江宥之的手往衣裳里伸进去,屋子里很快响起一片暧昧的声音。
······
顾云娇才去了仁心堂两天,湘城就传遍了。
顾神医又开始坐诊了。
仁心堂里摆了两张条桌,有了两个坐堂大夫。
顾云娇这边相当于是专家门诊,诊费收得贵,二两银子诊脉一次。
店里请的坐堂大夫,是二钱银子一次。
十倍的差价,还是每天都有人排队。
这天,顾云娇正在给个老太太诊脉,一个穿着丫鬟服饰的姑娘从外头进来,也不管顾云娇是不是在看病,张口就道:“顾大夫,我家夫人请你出诊。”
顾云娇头也不抬,“不出诊,要看病的先预约。”
丫鬟愣了下,“你知道我家夫人是谁么?”
顾云娇懒得搭理她,旁边给顾云娇记录脉案的杨莹道:“管你家夫人是谁,要看病就排队预约,上这儿来看病。”
第885章今非昔比
丫鬟非常不高兴,想想又觉得或许是自己话没说清楚,“咱们府上是容府,就是容贵妃的娘家。”
杨莹看了顾云娇一眼,见她手指搭在病人脉上,正闭目沉思。
她朝丫鬟摆摆手,“别吵嚷,你家夫人要看病就来,顾大夫的规矩是不出诊。”
丫鬟见报了自家府上的名号也镇不住人,越发生气了,“你们胆子可真大,连贵妃娘娘的面子也敢不给,你们等着吧。”说着一扭身走了。
顾玉恒在旁边看着,眉头皱了起来。
顾云娇给老太太看了病,认真开了张方子。
等道傍晚,顾云娇忙完了,顾玉恒才过来小声道:“我常听人说,容贵妃如今正得宠,今儿那丫头回去了,肯定没好话,这要是传到贵妃娘娘耳朵里了,会不会对你有啥不好的?”
顾云娇笑了笑,看看店里基本没人了,笑道:“爹,你放心,如今在这湘城里,我还真不怕谁。”
不说国公爷和江宥之这两座大靠山,就是她自己,也是皇上亲自封的护国夫人。
就这么一个看病的事,她爱给谁看不给谁看,她就不信圣上还能管这么宽。
人有了底气,有时候,处理事情便可以不去考虑那么多,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完全没问题。
杨莹在旁边说了一句,“不过,我听说容家人特别护短,还不讲理,他们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
江宥之这时正好进门,听到杨莹的话,“容家?他们怎么了?”
杨莹忙将事情说了。
江宥之轻嗤一声,“这算什么事,有什么好怕的,我就等着看容家怎么办。”
顾玉恒招呼江宥之,“要不,今儿就在这里用饭?桂花正好做了几个好菜。”
家里横竖也没人,孩子们不在家,国公爷和林烁也不可能回去。
顾云娇便和江宥之留下,陪着她爹用饭。
顾川去年考了举人,没有继续春闱,而是出门游历去了。
如今也就是顾玉恒一个人住在铺子里。
吃了饭,江宥之拉着顾云娇的手打算回家。
顾云娇突然悔脱看了一眼,烛光下,她爹已经有不少白发了。
她轻声道:“爹,你还是续弦吧。”
顾玉恒看着她,“怎么突然说起这个话。”
顾云娇有点心酸,她就是觉得爹也老了,晚上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多么孤单。
她朝顾玉恒笑笑,“我明儿就托媒人帮你寻个不错的。”
顾玉恒老脸微红,“你这丫头,哪有闺女替老父亲操持这事的。”
顾云娇见父亲也不是反对的意思,笑盈盈的道:“就这么说定了,爹,那我和三郎先回家了。”
马车上,顾云娇小声问江宥之,“国公爷呢,他想没想过续弦?”
江宥之摇头,“他跟我说过,他说不想续弦了,再说他成天在军营里,便是娶个人回家也是摆设。”
顾云娇便没再提这个话题。
第二天,她又照常去仁心堂看诊。
忙了一会儿,外面突然走进来一个太监。
他穿着宫里的衣裳,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