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冒雪进宫
“就没一天安生的。”
她微微牢骚了两句,倒也没在过多抱怨,轻轻扣扣门示意侍卫静等着。
今晚是苏鱼守夜,一听人叩门就来了,开了门瞧见他们还有些奇怪,压低的嗓音问道:“大晚上的,这是做什么?”
侍卫这才开口:“苏姑娘,方才宫里来人禀报,废宫失火,关押的人不见了,许大人他们在废宫发现了德阳公主,入夜不敢去叨扰女帝清净,只能迅速来禀报公主。”
苏鱼微微变了脸色:“等着。”
她忙进去,没一会儿景玉就出来了,她未梳妆,穿了衣裳就忙出来了,脸色十分不好。
灵鸢忙说道:“快让人备马车。”
侍卫忙跑着离开,苏鱼和灵鸢急忙去把手炉烧上,追着和景玉一块往码头去。
女帝的身子不好,除了朝政其他事情她都不管,宫里的管事也知道,小事各位管事处置就行,若真遇上大事了,即便去告诉了女帝,最后还是要跑来请景玉,而且还会因为扰了女帝夜里休息而被处罚,所以他们才会不辞辛劳大晚上的出了城。
许亚凌今晚也是一样,废宫无人居住,烧了就烧了,因着下着大雪,火势倒也没殃及其他地方,自然也没闹出太大的动静,但杀了扶白是景玉的命令,现在人跑了,德阳还死活不说他去哪了,许亚凌只能告诉景玉。
顶着大雪进宫,景玉直接去了德阳的寝宫,她已经被送回来了,裹着棉被喝着姜汤,太医还在给她的脚敷药。
一看景玉进来,里面的人都不敢出声了,德阳更是没了通风报信的胆气,手脚都颤抖起来。
景玉看了她一眼,眼神让人捉摸不透。
屋里的气氛僵住,就连上药的太医都有些胆气微弱。
苏鱼不轻不重的问道:“公主伤势如何了?”
太医忙说道:“公主着了凉,有些风邪入体,又崴伤了脚踝,须得静养才是。”
苏鱼点点头又瞧着德阳:“公主,那人去哪了?”
德阳不说话,直愣愣的看着景玉,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苏鱼也看向景玉,却见她已经目光凛然。
“阿...阿姊。”德阳沉默了许久才支支吾吾的出声:“我...我只是...”
“许亚凌呢?”景玉并不愿意听她解释什么,转身朝外走去:“叫他来见我。”
她们出去了,德阳却没觉得放松,反而难受起来,扑在床上蒙着头不出声。
她想不明白景玉为什么会因为几句话就要杀扶白,而且还这么果决,又不是有深仇大恨?
后半夜的雪越发的大了,景玉情愿站在外面冻着也不进屋,灵鸢小心的撑着青绸大伞给她遮着雪花,苏鱼伴着她,身后的几个婢女都安安静静谁都不出声。
许亚凌很快就来了,与其他禁军一样,一见面就跪在了地上。
“下官失职,请公主责罚。”
景玉心口闷得很,大晚上的被吵起来精神也不是很好,抬抬手示意他们起来才问道:“可派人去搜了?”
第八百八十五章 惹我生气事小
许亚凌说道:“他不敢从宫巷走,只能去翻了墙往城外逃了,下官已经派人去追,并在废宫内大小角落都搜查了一遍,发现了一些足迹,已经追着足迹去了。”
“你办事倒是周全。”景玉松了些心思:“扶白出逃,事关重大,明日我会亲自去禀明母后,你是禁军统领,追拿他有越权之嫌,苏鱼,告诉容湛,协助城防营的人,一同捉拿扶白。”
“好。”
她微微沉吟了一下:“他可能会去蜀南。”
许亚凌眼里微微闪过诧异,苏鱼却依旧淡定:“好,我去告诉容湛。”
想着女帝也快要起床上朝了,景玉也就没出宫,随意寻了一间偏殿坐等天亮。
灵鸢端了热热的糖水过来给她,苏鱼也忙让婢女烧了火盆再抱了一张羊羔毯子过来给她垫上。
“大冷天的也不得安生,瞧你这几日怏怏的没什么精神,别是受了风寒吧?”
“就是,这些日子公主还总喜欢喝糖水。”
景玉微微撑着头,端着糖水喝了两口就不想动了:“我这嘴里总是发苦,吃什么都不香,而且现在这事闹得我是一点心思都没有了。”
“那就多休息一会儿。”苏鱼给她把腿脚盖上,又把火盆拢的旺盛了一些:“要不你眯眯眼,我和灵鸢守着,等女帝起身了我们再叫你?”
“也好。”
景玉也不逞强,微微靠下去一些,婢女立马拿了引枕过来给她垫上。
她困的厉害,一闭眼就睡着了,但因为心口闷闷的,睡觉也不踏实,不等苏鱼和灵鸢喊,自己就醒了。
收拾利索往女帝的寝宫去,刚上台阶就和百里襄遇上了,大冬天他依旧穿的单薄,手里提着长剑在殿外甩的虎虎生风,鬓角隐隐还是汗水,也不知是何时起身的。
瞧见景玉,百里襄收剑停下:“今日这么早就进宫,怎么?来看你母后?”
景玉看了看紧闭的殿门说道:“德阳病了,大半夜把我从城外叫进来的。”
百里襄稍稍一想,瞧她脸色不好就问:“她惹你生气了?”
“惹我生气事小,只是这一次,她实属不该。”
她这般语气,百里襄也知道事情闹大了,立刻进屋穿衣。
没一会儿就有嬷嬷来请景玉进去。
女帝正在梳妆,没了姚黄娇的遮挡,眉骨间的疤痕格外清晰,但依旧难挡那一张媚色无边的脸,长发及腰,略微消瘦的身形包裹在晚霞色的寝衣里面,怎么看都不像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
“母后。”景玉微微抬手:“昨日,儿臣得知扶白有谋逆之心,不曾禀报母后,擅自做主击杀扶白,但是昨晚废宫着火,扶白跑了,儿臣来向母后请罪。”
女帝不急不缓的描着眉,瞧着铜镜里的景玉满是慵懒:“可派人去抓了?”
“已经调派了城防营去抓了。”
女帝转过来:“扶白与你同岁,自幼关押在废宫,他想谋反,必然还是有党羽的,你怀疑那些人在哪?”
“蜀南。”景玉并不打算隐瞒什么:“陈杭乔曾与扶白有过接触,而且一到蜀南就被杀害。”
第八百八十六章 位高权重者
“所以你怀疑王献?”女帝的声音依旧平稳:“他是镇国大将军,又是虞姜的未婚夫婿,他父亲是保我上位的有功之臣。”
景玉跪下来:“位高权重者,易生谋反之心。”
“是吗?”女帝轻叩着桌面,象牙梳敲在妆台边上‘笃笃笃’直响,殿内的人都不敢出声,静等着她开口。
百里襄从里面出来,他已经换了衣裳,海狸皮子的夹袄算不上厚实,他还另外拿着大髦,瞧见景玉跪着,立马过来把她扶起来。
“大冬天的地上凉,别动不动就跪着,女孩子最怕受了寒气。”说完又走向女帝:“德阳病了我去瞧瞧,你也快收拾收拾去上朝吧。”
女帝拿起妆台上的香囊玉佩给他挂在腰间:“你心里有主意就自去办吧,只是安国公府乃是功臣,若没有十足的证据,别寒了功臣的心。”
“是,儿臣记住了。”
她又选了一条青玉佩系在百里襄腰上:“虞姜何时及笄?”
景玉想了想:“六月二十九及笄,她和王献的婚期就在七月初。”
“还有半年,倒也不着急准备。”给百里襄收拾妥当,女帝瞧了一遍觉得满意了才接过大髦披在他身上:“开春就是列国会盟了,这次也是你去,巡边就让胤华去吧,需要注意些什么你告诉他。”
“是,儿臣记下了。”
从寝宫出来稍稍等了等百里襄也出来了,似乎知道景玉会等着自己,也不诧异。
一起走着,景玉才说道:“能不能借我几个飞鹰骑?”
“想让他们去蜀南?”百里襄方才没说话,但是女帝和景玉说什么他都听见了:“令牌你不是没还给我吗?要多少人自己去调吧。”
“你放心,用不了几个人。”景玉停下来:“德阳说你给我准备了不少的嫁妆?”
百里襄笑起来:“算不得多,和她的都是一样,回头让人把册子给你,你自己瞧瞧缺些什么,我给你添上。”
“其实不用的,我出嫁有国库制备嫁妆,不用太多。”
“瞎说。”他微微沉了脸色:“国库给的嫁妆能有多少?郑王是个势利眼,郑国好奢靡,你若是没有嫁妆撑腰会被人看不起的。”
他说的倒是实话,景玉也没办法反驳。
百里襄摸摸她的头:“行了,瞧你脸色憔悴,快些回去休息吧。”
他往德阳的寝宫走去,景玉也就没多留了,一夜不得安宁,她现在疲倦的很。
回到庄园,景玉觉得自己骨头架子都要散了,只能趴在榻上吩咐:“让容湛拿着这枚令牌去找十个飞鹰骑,带着他们赶往蜀南,一路上细细搜索扶白的动向,另外注意找寻陈杭乔,小心王献的人。”
苏鱼接过令牌出去,容湛已经在外面等着了,听了吩咐他立刻就走。
景玉微眯着眼,正想眯一会儿灵鸢就进来了:“公主,妙常来了,说是来拜会的。”
“妙常?”景玉闭着眼懒得睁开:“你来拜会我什么?”
“她被女帝指给胤玄公子做师父后,还没来拜会过呢。”
第八百八十七章 妙常到访
苏鱼瞧了瞧她说道:“要不我去问问妙常师父可是有什么急事,若是无关紧要的事就让她回去,也省的打扰你清静,说来她也并不曾教导公子什么,没什么需要给脸面的。”
景玉没出声,苏鱼就知道她是默许了,让灵鸢细细的守着,自己到了前厅来。
妙常变化越发大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日子舒心如意,竟有些圆润了起来,她本来底子就不差,只是年岁稍大,细细的一装扮越发显得韵味十足。
只瞧见苏鱼没瞧见景玉,妙常也并不见多少失落颜色,和苏鱼互相见了礼,互请着坐下她才开口。
“公主大喜,也没来得及恭贺,现在才来拜会,还请公主切莫怪罪才是。”
苏鱼擒着似有似无的笑意给她添茶:“妙常师父说笑了,您教导公子,公主很是感激,只是公主昨晚没休息好,今日没什么精神在休息,所以不便会客,还请您切莫怪罪才是呢。”
客气话一说,妙常也就很直接了,轻叹了一声略带埋怨:“若不是公主,我还是山野之民呢,得天恩教导公子,表面看着风光,可瞧见的人谁不说我是吃闲饭的,往前在百里府,虽然与胤华公子接触不多,但也不曾受了旁人冷眼,现在到了韩府,胤玄公子年幼好动难以静心,与我所思出入极大,师徒也不和睦,而且那个青柠刁钻的厉害,处处为难于我,我身负天恩,又不能甩手就走,着实憋屈。”
苏鱼笑盈盈的听她说完,依旧不急不缓:“师父也难。”
她并不曾跟着妙常的话头去说几句青柠的坏话,这让妙常觉得十分不解气,继续说道:“胤玄公子文有卫夫子武有江大人,公子又与我不亲近,不知可否麻烦姑娘替我悄悄,可有哪里能为公主效力的?”
苏鱼作势喝茶,垂眼稍稍一想笑道:“妙常师父又不是不知,当初您与公主相遇,公主对您的期望就是教导诸位公子公主,让他们切莫学坏,公主这边的事,只怕您也帮不上什么,而且公主今年便要出嫁,身边的人都要跟着去往郑国,妙常师父离了故土,尊师如何是好?您有此心,我替公主谢过了。”
她客气又直接,妙常一时也接不上话了,沉默的喝了一盏茶又才开口:“青柠可是与姑娘不睦?在府里时常听她说起姑娘坏话,更是有意教唆公子于公主疏离”
苏鱼笑了笑:“妙常师父从哪听来的话?我初入府时,青柠待我极好,只是我们这个年纪的女子,哪有不闹几句别扭的呢,算不得不睦,公主远嫁,公子必是不舍,青柠伺候公子多年,也是希望公子割了对公主的依赖,这不,公主已经许久不曾让弟妹住在庄园了,就连小公主也送进宫里去了。”
她坦坦荡荡,妙常一时有些难分真假,只好跟着笑起来:“饶是姑娘的心性好,到有几分山野隐士之风。”
“您过赞了。”
第八百八十八章 她怕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客气的应付了一通就把妙常送走了,回到院子的时候,灵鸢就在屋里守着,瞧她回来示意她小点声。
走去火盆边暖手,灵鸢问道:“说什么了?”
“还能说什么?挑唆呗。”苏鱼瞧了瞧在罗帐里睡觉的景玉:“怪不得华锦不愿意把她留在自己身边,还想留在华锦身边伺候,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灵鸢笑道:“公主不是说了嘛,她生了不该有的心思,王夫这般疼着公主,跟在公主身边,她也有机会时长见到王夫啊。”
苏鱼翻了个白眼:“她怕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哈哈哈”灵鸢低声笑了笑:“这种人,向来从心,天真过了头罢了。”
说笑了几句这事就过去了,她们也没把这事放在心里,毕竟事情那么多,谁有精力去记着这些?
跟着景玉时间久了,他们自己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扶白出逃是大事,也没人敢耽误。
容湛的速度很快,他知道景玉二月底就要去会盟,生怕耽误太多的时间赶不上与她一起去,所以当晚就动身离开了,走之前还提拔了几个踏实心细的侍卫随时听候景玉的吩咐。
眼下最重要的事只有两件,一件是抓捕扶白,另一件就是会盟。
会盟不着急,景玉去过一次了,对这事有经验,而且这次明淮应该也会来,她到也不担心什么,再说了,郑国和东川现在是亲家,郑王还能因为那三百里地为难她不成?
在景玉看来,眼下抓捕扶白才是头等要紧的事,而且有些难办,他的身份特殊,抓捕一事不能公之于众,否则容易被人利用,而私底下进行又会遇上各种麻烦和阻拦。
景玉听说胤华知道德阳也掺和在里面之后,冲去她寝宫和她吵了一架,带着飞鹰骑就去了蜀南,摆明了要把扶白抓回来,不过他也聪明,只说是去巡边,这倒也没让人乱想的余地。
他和容湛一明一暗,景玉倒也放心。
不过,因着他小小年纪就去巡边,倒是又不是人猜测朝廷的风向要变了。
景玉有才,但她要远嫁了,德阳虽然被女帝属意多年,可才干明显不如胤华,虞姜安荣的存在感太低,也没人往她们身上去想,胤玄到底年幼,等景玉远嫁他也没了依仗,希望更是渺茫。
几相比较,意气风发少年时的胤华无疑机会最大,只是他也不过十四,离娶妻纳妾还早,往日也很少与世家公子为伍,想攀关系都无处下手。
一时间,那些人就把主意打到了景玉身上,想着让她帮忙在胤华面前多多说些好话。
景玉最怕人多热闹,全部丢给苏鱼去打理,自己终日待在院子里混吃。
老太医来给景玉调理身子的时候,他身边跟着小内侍茶团被灵鸢用两块点心就给收买了,乖乖的抱着药罐子,一边熬药一边和闲的发慌的景玉唠嗑,景玉捧着小袋瓜子蹲在旁边,为所欲为的套他的话。
“老头最近挺忙啊,他在做什么?”
“先生找到了一本古书,说是里面记载了很多古方,只是残缺不全,所以他在找全方子呢。”
“古方?都有些什么药?”
第八百八十九章 石龙髓
“很多啊,奴才也记不清楚了,但是其中有一味石龙髓,只缺了两味药,先生说可以让人假死,若是找全了,能让人假死十多年呢。”
这大谎话!
景玉嗤之以鼻:“十几年?吹吧,想象一下十几年之后你在棺材里睁开双眼,瞧见一堆奇奇怪怪的虫就算了,还不等推开棺材盖就被自己的汗味熏死了,多憋屈啊。”
茶团的表情现在就很憋屈,默默的扇着扇子不出声。
景玉蹲的腿麻,站起来慢悠悠的走了两步,不嗑瓜子换了一碟瓜子酥吃:“太医院应该很忙吧,感觉最近病的挺多。”
茶团点头:“女帝常年病着,现在德阳公主和安荣公主都身子不适,先生年岁大了,又是专门照顾公主的,所以现在女帝和安荣公主都由张太医照料,德阳公主则由许太医照料。”
“许太医?”景玉蹲下来:“许亚凌他哥?”
“对,就是禁军统领许大人的兄长。”
“哦~”她摸摸下巴,拿了一块点心给茶团:“行了行了,别扇了,我瞧这火又不会灭,来吃块点心。”
茶团忙接过来,咬了一口就被俘虏了,格外珍惜的吃着。
景玉笑盈盈的瞧着他:“好吃吧?”
他点点头:“嗯,好吃,比方长那两块还好吃。”
景玉弯了眼睛:“这可是灵鸢的手艺,她做点心最好吃了,你要是喜欢,不防日日过来陪我聊天,我天天给你点心吃。”
他小小的挣扎了一下:“奴才是先生的药童,要是日日过来了,先生就没人帮忙了,熬药抓药这些都得奴才来,若是换了旁人,先生用着不放心,奴才在这里也无法安心的。”
这么忠心?
景玉叼着瓜子酥坐在台阶上:“老头是你亲戚?”
茶团乖乖点头:“先生与我父母相识,得知我入宫了,就把我要来做药童的。”
“那你父母呢,好好的少年怎么会入宫做内侍了?”
茶团失落下来:“奴才父母都过世了,亲戚又都不管,为了吃饱饭,奴才才入宫的。”
“哦,这样啊~”景玉有些可怜他了,又给了他一块瓜子酥:“老头给我看好几年的病了,总喜欢捣鼓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你跟着他好好学,将来也做个太医。”
茶团似乎听到了不敢想象的事,赶忙问道:“奴才也能做太医吗?”
景玉笑起来:“只要你有本事,那自然是能的,我看你年纪也太小了,等老头告老还乡了,去胤华跟前侍奉如何?”
茶团摇头:“奴才就想在太医院,每日闻着药香,奴才也心安。”
景玉拍拍他的头:“好吧,随心最好,拿着吧。”
茶团很喜欢这种点心,也不怕景玉,大胆的接过来,却舍不得吃。
景玉把空碟子放下:“吃吧,老头不爱吃这些,他爱吃的点心灵鸢早就准备好了。”
她这样说茶团才放心,小口小口的细细品尝舍不得浪费一丁点。
苏鱼疾步走来,瞧她坐在台阶上立马沉了脸色:“台阶上凉,还不起来?”
第八百九十章 安国公一家赏无可赏
她一喊,可把茶团吓着了,手里的点心都差点掉在地上。
景玉慢悠悠的站起来,还有点点心虚:“刚坐下的。”
苏鱼把她的瓜子袋拿走:“食欲不振,就少吃这些,药可好了?”
茶团立马去瞧药炉,生怕惹得苏鱼不高兴。
景玉拢拢身上的狐裘打了个哈欠:“我觉得我是睡不够才吃不下东西的,你给我做些山楂糕吃就行了,说不定还能开开胃口,这药苦死了。”
苏鱼把手炉给她:“你吃了山楂就吐,哪还敢给你吃?一日睡五六个时辰还总说睡不够,真是不知道你怎么了。”
景玉想了想:“也许是春困。”
茶团把药倒出来放在桌上,苏鱼就站在旁边盯着景玉,景玉很不想喝药,吃了一肚子的点心她有点撑,现在只想吃甜的,看着黑漆漆的药一点喝下去的欲望都没有。
她一脸苦相的端起药碗,闻着就有些恶心:“能加点糖霜吗?蜜饯也行啊。”
“你以前喝药也没这么矫情啊。”苏鱼给她拿了一碟蜜饯过来:“别吃多,待会儿还要吃饭呢。”
景玉哼哼唧唧喝药,却也不忘说道:“以前没人疼没人爱的自然要自强一些,今时不同往日嘛。”
她喝了药恶心的干呕了两声,立马又吃了几颗蜜饯去了嘴里的苦味才好受许多。
苏鱼把糖水给她,她也一口气喝下大半杯。
“太苦了,本来嘴里就一股苦味,喝了这个药更苦。”她擦擦嘴,一点吃东西的胃口也没有了,但也记得说正事:“可是有什么消息了?”
苏鱼扶着她坐下才说道:“也不知道从哪传出流言,说安国公府与前朝余孽勾结,并把大殿下巡边蜀南也扯了进去,安国公带病入宫面政女帝,王献也请辞镇国大将军一职,百官震惊,为安国公抱屈,力证王献忠心,为了安抚老臣之心,女帝不但没有责怪,还奖赏了虞姜公主。”
景玉拿起边上的湿帕子擦手:“安国公一家赏无可赏,奖赏虞姜到也算是安抚,只是这一招顺水推舟用的极好,卖惨示弱,轻轻松松就得了利。”
“那王献岂不是露出马脚了?”苏鱼想了想:“会不会就是他?”
景玉笑了笑:“是不是他都要有证据才行,空口无凭。”
苏鱼轻推了她一下:“你怎么如何淡定,不着急了?”
“谁说我不急?”她摊开手:“关键是我着急也没用啊,你说我现在能做什么?我空有摄政之名,但折子女帝有让我看过吗?巡边更是胤华的事了,你说我除了等开春还能做什么?”
苏鱼想想也是,可一看她又去吃点心,立马一把抢过来:“你多吃些饭,吃这么多点心一点用都没有。”
景玉觉得有些委屈:“我也想啊,可就是想吃甜的,再吃一块就成,这奶酥饼我还没吃过呢。”
犟不过她,苏鱼只能把点心给她,几块奶酥饼下肚,她又吃不下饭了。
夜里她躺在榻上,让两个小婢女给她捶腿捶肚子,眯着眼懒洋洋的说道:“吃多了就是会胖,腰都粗了。”
第八百九十一章 那个女人要求一大堆
灵鸢无语的替她把明日穿得衣裳拿出来,顺手把润体的香膏给婢女:“日日吃点心,几日也不见吃口饭,哪里会胖了?”
香膏有点凉,初初擦上让她有些不适,稍稍动了动说道:“你不懂,我这人一享福就胖,每日舒舒服服的,就算是一阵风都能给我吹胖了。”
“那就多走走动动,日日吃了就躺着,哪有不长肉的。”苏鱼拿了几碟点心进来放在桌上,说笑般的告诉灵鸢:“昨晚我都睡着了,她又爬起来找吃的,说是饿得慌,偏巧屋里没点心,怕冷又不愿意让我开门,只好喝了一肚子得水,做梦都在喊饿,瞧着怪可怜的。”
她说自己的糗事说的这么高兴,景玉觉得有些丢脸,闭着眼睛假装听不见。
灵鸢憋着笑,把东西都弄好打发走小婢女替她盖上被子,细细的放下罗帐,自己也在边上的小榻睡下。
一晃到了正月底,明淮的书信终于送来了,不仅细细的问了景玉好不好,交代了他和夷吾聊了些什么,更是让人送来了夷国最为好吃的风干牛肉。
景玉瞧见那一大包牛肉干眼睛都快笑没了,细细的看了一遍书信趴在榻上直嘚瑟:“我家郎君就是厉害,竟然能说服夷吾归附郑国。”
苏鱼和灵鸢可没她那么高兴,看着那包牛肉干就知道她更加不会好好吃饭了,不由的心里发愁。
她在庄园过的轻松惬意,明淮却要日夜兼程的往新郑赶,二月初一到新郑,匆匆回府梳洗换衣,明淮立刻就进宫了。
即便是休沐之日,郑王依旧起得很早,明淮好巧不巧的赶上他在用早膳,郑王也没让他看着自己吃,一挥手让人给他也拿了副碗筷。
在东川习惯了大早上喝些清淡的米粥温和脾胃,辅一看见满桌的鸡鸭,明淮就有些反胃了,拿着筷子搜寻了许久,默默地夹了小块萝卜放在碗里。
郑王喝了一大碗老鸭汤,瞧他小口小口的咬萝卜,立马就有些难受了:“出去了半年,怎么变得紧衣缩食了?”
“儿臣已经吃过了。”明淮扯了个谎:“现在是来找父王领罪和禀告的。”
“哼~一走半年多,不知道还以为你跑去东川上门了呢,要是本王不催你回来,你是不是就打算在哪住下了?”郑王有些小小的不悦:“领罚你还坐着?”
明淮赶紧站起来:“儿臣知罪。”
他擦擦嘴站起来,走去长案后坐下:“说吧,何事?”
明淮看了看郑王的心腹内侍黄子杞,瞧他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心里也大概有谱了:“女帝的几个条件,父王可知道了?”
郑王白了他一眼:“那个女人要求一大堆,你觉得本王知道不知道?不过她对自己闺女也算是有自知之明,为了你我安宁,也别让景玉和你母后时常见面,只是你府里的侧妃侍妾,一个个都是官家女子,入你府上也有一年有余,你现在让人家出府,她们今后可就难嫁了。”
第八百九十二章 当爹怎么就这么难
“儿臣又不曾碰过她们。”明淮觉得有些无辜:“即便是那个...就是最先在儿臣身边的那个侧妃,儿臣连她的手都摸过,怎么就难嫁了?”
郑王抓起竹简丢下来:“你还好意思说,惧内,丢人呐!”
明淮可没傻到不躲,微微一侧身躲过竹简又想起一个主意:“给她们的和离书上,儿臣大可申明她们仍是清白之身。”
郑王又要砸,黄子杞忙按住他的手:“王上息怒,息怒。”
郑王鼻子都要气歪了,指着明淮恨不得鼻孔冒烟:“你就这么怂?你和离不和离的,景玉如何会得知?等她嫁过来与你行了礼,即便是瞧见还有许多侧妃她还能如何?你就不能动动脑子?”
明淮犯倔了:“儿臣不愿欺骗景玉,再者儿臣已经和女帝保证会和离所有侧妃侍妾,父王也不想儿臣食言才对。”
这话把郑王堵得心口疼,不想食言就答应和离,不答应你就是在教唆儿子撒谎。
当爹怎么就这么难?
瞧他死瞪着明淮,黄子杞也有点心累了。
那么多公子个个都听话,到你就皮,现在让郑王怎么下台?
殿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明淮也不开口,摆明了不服软,郑王老是找不到台阶可以下,早饭都要喷出来了。
有小内侍匆匆进来:“王上,王后来了。”
黄子杞松了口气,忙看向郑王,郑王自然是点点头让王后赶紧进来,不然他要被明淮呕死了。
雍容华贵的王后施施然进来,瞟了跪着的明淮一眼,对这个过继的儿子生不出多少关心和喜爱,也不曾开口过问一句。
郑王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虽然强装冷静,但言语里的激动还是很难藏住:“王后,好好管管你儿子。”
明淮对王后也很淡漠疏离,却也规规矩矩的见了礼:“儿臣参见母后。”
“嗯。”王后极为敷衍的应了一声,朝郑王见了一礼坐在他身边:“妾听闻他回来了,心里想着就过来瞧瞧,怎么?可是他不听话了?”
虽然知道她说的是假话,明淮还是出声了:“母后恕罪,儿臣原想拜见了父王就去看望母后的,只是父王他...”
他说着说着就有些卡壳了,郑王眼睛瞪了老大:“说啊,你停下来不说是什么意思?本王难为你了?”
明淮说的理直气壮:“父王教儿臣撒谎食言,可不就是难为儿臣吗?”
郑王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黄子杞,给本王拿根棍子来,看本王不打死他。”
他说归说,却也没见生气,黄子杞自然也站着不动。
瞧他们这番举动,王后看明淮的眼神总算是稍稍有了些变化。
想当初明宇身为嫡子,与郑王最是亲近,但却依旧毕恭毕敬,哪敢像明淮这般放诞无礼,而且看郑王的反应,似乎也并不生他的气。
难道他真的入了郑王的眼?
王后细细思索一番才开口:“王上莫生气,他言语有失,妾自会管教,只是不知他是因为何事与王上争执的?”
第八百九十三章 本宫享不起景玉的孝敬
郑王恨不得捂着老脸说话:“这小子太惧内了,那么多娇滴滴的美人送到他跟前,他碰都不敢碰,现在还因为女帝一句话就要把那么些人都和离了,你说他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王后也诧异了一下,一脸严肃的看着明淮:“你府上的侧妃本宫都见过,个个知书达理,性情温和,景玉性子冲动阴险,入府之后为了争宠难免会起争执,只是那些人可都是你立足朝堂的左膀右臂,难不成你以为搭上东川,有了一个黄毛丫头的帮助,就能一路平平安安,事事顺遂了吗?”
小鸾何须和她们争宠?
明淮默默腹诽了一句,还来了脾气:“儿臣不敢这样想,只是府上的人太杂,儿臣尚为臣子,府里的人怎么能比父王的后宫还多,这岂不是有僭越之嫌,所以儿臣才想,若是放一个两个出去,难免会让几位大臣多思,对被放之人的名声也不好,倒不如全部都放出去,也好让人家把错处赖在儿臣身上,切莫去嘲弄姑娘家。”
郑王哼哼出声:“你倒是爱惜红颜,你几个兄长,谁人府上没七八个侧妃十几个侍妾的,偏就到你这会有僭越之嫌了?你先前已经赶出府一批人了,现在还要再赶一批,难不成你还指望着景玉一个人为你开枝散叶?”
明淮对郑王有意见了,很想怼他一句又生生忍了下来。
王后借机说道:“本宫看不必,你若是应了女帝把人都赶出去,难不成还要应下女帝不让景玉伺候我这个婆婆的话?到时你府中无人,你是不想管本宫这个母后了吗?”
她这样一说问题就大了,明淮立马说道:“儿臣不敢。”
“那便不用逐人了,本宫享不起景玉的孝敬,到是喜欢你府上哪些侧妃侍妾,日后侍奉的事也不用劳烦她一个东川公主了,她要端着身份架子,那便让她端着。”王后说完就看着郑王:“王上说呢?”
她的意思就是存心要整治景玉了,郑国以孝治国,只需王后稍稍说上几句,经人几番一传,那就是景玉的大过失,即便她有身份,也挡不住悠悠之口。
明淮脸色铁青下来,郑王也觉得不大妥当:“逐人之事不必再提,景玉虽说娇蛮了一些,可到底是个聪慧知礼的女子,想来会懂事的。”
王后虽然对他维护景玉有些不悦,但也没再说什么。
明淮心里把王后骂了一遍又说道:“儿臣,有三件国事要禀报父王。”
他着重强调国事,郑王也就明白了:“王后先回去吧,待会儿本王与他一同过去你宫里。”
王后暗暗瞪了明淮一眼,还不敢放肆到要旁听国事。
出了大殿,身边侍候的婢女说道:“公子怎能与王后这般疏离?”
王后冷笑起来:“一个女奴生的孩子,无人教养你能希望他长成谦谦君子?若不是我儿早亡,本宫不愿与她人共享太后之位,他哪里能入了本宫的眼。”
“看样子,王上对公子倒是十分亲近。”
第八百九十四章 夷吾愿意成为郑国属僚
王后眼色悲哀起来:“宇儿身为嫡子,自小由本宫悉心教养,也不得王上这么纵容,反倒是便宜了这个野崽子,不过也好,他现在与本宫荣辱与共,王上对他看重,也是对本宫的看重,他日登上王位,本宫依旧是太后。”
她心里自有打算,也没心思听里面说什么,伴着侍女一同回了宫。
明淮确定她走了才开口:“儿臣去过秦国,见秦国饿殍满地,国民饥肠辘辘,路边盗匪四起,细细打听之下得知秦王大兴土木,又逢去年春旱,秦国颗粒无收,儿臣回来时途径夷国,得知秦国秋收竟然也是颗粒无收,并且要求夷国上缴细粮十万石,儿臣知道事情不小,自作主张去见了夷吾,夷吾告诉儿臣,常山王赢闵已在秦国西北边境起兵,秦国国库缺粮,所以才会要求夷国上粮,儿臣想这应该是个机会,就先安抚了夷吾,让他拖延上粮日期,赶回来与父王商议。”
郑王脸色慎重起来:“秦国缺粮,又逢赢闵起兵,你有什么打算?”
“儿臣说服夷吾向郑国请求庇护,并带回了夷吾的亲笔书信。”他把怀里的竹筒呈上,黄子杞赶忙下来接了:“夷吾愿意成为郑国的属僚,只求父王接纳。”
郑王差点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大馅饼给砸晕了,身子坐的挺直,打开书信细细的看,确定是夷吾的笔迹,心里高兴的不可自己:“夷吾当真是这个意思?”
“是,夷吾当朝把这个给儿臣的。”明淮看着很老实:“但是,儿臣有个顾虑,不敢即刻答应。”
郑王站起来走两步缓解自己的激动:“你说,站起来说吧。”
明淮这才从地上站起来:“儿臣觉得,夷国处于秦郑东川三国之间,虽说国弱兵虚,但也是缓冲三国相争的一个重要位置,如果郑国真的接纳了夷吾的请求,那日后与秦国东川起了争执,就没有过渡缓冲之地,一经战火必受打击,而且夷国也是中原四国之一,虽然夷吾自降为国君,但仍旧有夷国宗庙需守,一旦成了郑国的属僚,那日后宗庙祭祀亏损,只怕会惹得天下士人非议,将郑国雪中送炭之举说成趁火打劫,所以儿臣觉得,若是答应夷吾所求,于郑国而言,弊大于利。”
他这么说了一大堆,郑王也冷静下来,他也知道大馅饼不是那么容易吃的,而且明淮说的在理,他也不得不仔细思量了。
明淮说完这些就不再多说,毕竟有些事轮不到他做主,扯一扯夷国的事,也是用来抵消自己跑出去半年的过错,堵一堵明季他们说自己一事无成的罪过罢了,至于答不答应夷吾,就看郑王自己的打算。
沉吟良久,郑王也没做出抉择,毕竟有机会兵不血刃的得到夷国大片国土,这可是他做梦都不敢想事,要是一下子就扔掉,他也舍不得啊,所以他现在很痛苦。
他缓缓坐下来,叹了一声说道:“这事明日早朝与大臣们商议商议吧,另外两件事是什么?”
第八百九十五章 想去海宁做个富贵侯爷
明淮又说道:“先前秦国要求把怀玉送回去,儿臣知道后心里担心,不知道父王是怎么想的?”
又说这个?
郑王有些头大了:“怀玉是本王的亲闺女,本王不会把她送去受苦的,你放心吧。”
明淮却没这么简单就罢休,立刻说道:“父王,儿臣觉得怀玉万万不能去秦国,其一,她是郑国的公主,现在送去秦国,一看就是让赢甯威胁赢闵,这让天下人怎么看父王,只怕会有人说父王不念血脉亲情把自己的亲女儿送过去做人质;其二,赢甯岌岌可危,赢闵却迅速崛起,秦国局势难定,怀玉已经为赢闵诞下嫡长子,若是将来赢闵重回王位,那依仗父王,怀玉也能成为秦国王后,嫡长子更加会是太子,对郑国的好处不是更大?郑国不惧秦国,何须因为秦国几句话就把公主送去?”
郑王喝了口茶:“本王知道这个道理,用不着你说,不过你顾念妹妹,本王倒是欣慰,最后一件事是什么?”
明淮这下稍稍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父王,儿臣成婚之后就去海宁行吗?”
郑王瞟了他一眼:“怎么?心野了?”
明淮露出羞愧的表情:“儿臣与母后不亲近,父王应该也看出来了才是,母后又不答应和离府中侧妃,儿臣担心日后景玉入府与母后生了嫌隙,反正海宁里的不远,儿臣月月回来探望父王母后也行,何必把她们摆在一起平白惹出是非呢?”
郑王一副‘你继续演’的表情:“我看你不是想避是非,说实话。”
明淮对郑王又有意见了,语气十分不情愿:“在新郑算计太多,儿臣心思单纯,想去海宁做个富贵侯爷。”
郑王差点把手里的杯子甩他脸上:“不成气候,本王把你过继到王后膝下,千辛万苦给你聘下景玉,你就想去做个富贵侯爷?滚,去海宁的事想都别想。”
明淮对他翻了个白眼,见礼告退,走到门口又折了回来:“父王,开春的会盟儿臣能伴驾吗?”
郑王黑了脸:“妄想。”
明淮不高兴了,扭头就走。
郑王有点肝疼:“这是还给本王甩脸子了?”
黄子杞忙把茶给他:“九公子年轻气盛,王上息怒,何必跟一个年轻人计较。”
郑王缓了缓,却猛的想起来方才的话:“让他等着,本王还要带他去王后宫里呢。”
黄子杞也想起来了,忙喊道:“快去拦住九公子。”
小内侍得了吩咐,立马就去把明淮请回来了,不情不愿的跟着郑王去王后宫里坐了坐,天将黑了明淮才从宫里出来。
回到府里也懒得和那群女人见面,直接回了自己的院子。
执事府宰过来的时候,他正在泡脚,微微瞧了一眼问道:“有事?”
执事府宰赔着笑把手里的帖子给他:“公子,这是怀玉公主送来的拜帖,说是明日与三王妃一同过来。”
明淮立马接过来:“我知道了,下去吧。”
执事府宰不甘心就这么走了,大着胆子说道:“公子久不回来,府里的夫人们都挂念着呢,公子今夜可要招哪位夫人来陪伴?”
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当钱是树叶子啊
明淮抬头看过来,眼神里有些迷茫,开了个小差才说道:“找个最漂亮的过来。”
执事府宰乐坏了,急急忙忙的跑出去,吩咐人的时候才发现这完全就是一个大坑。
府里的夫人谁不漂亮?不管请哪位夫人去,不是都把其他夫人得罪了吗?那他还想不想在府里混了?
执事府宰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子,闲着没事说这话做什么?
现在他不请也不是,请又不知道要请谁,往日每个夫人的好处他都收了,现在得罪谁也不好啊,思及此处,他站在院门口都快哭了。
明淮继续悠哉悠哉的泡脚,飞羽跑着进来,奇怪的问道:“公子,那老头在外面哭的老泪纵横,被你骂了?”
“多管闲事,被我为难的。”他擦擦脚站起来:“明日怀玉要过来,我们就不去别的地方了,要是还有人来宴请你就帮我推了。”
“哦,知道了。”他递过来一本厚厚的册子:“公子已经封了封地,这是海宁的私军,你瞧瞧看。”
明淮拿过来翻了翻一脸的嫌弃:“才五百个人?这就能叫私军了?”
“五百个人不少了。”飞羽跟在他身后:“侯爷的品级的确只能是五百人,这还是没扣的呢,中山王手底下的私军也才两千五百人,不过我问过宗正了,府中的护卫家丁是没有定数的,这五百私军由国库养着,你现在还在新郑,府里的人都是有限额的,也是国库养着,一旦超过了这个限额就得你自己出钱养着,但在去往封地之后,府里的人都要自己养着才行,国库就不帮忙养了。”
明淮更嫌弃了:“照这样来算,等哪天去封地了,一定要把府里的闲人都打发离开,否则我就是有座金山也撑不住这么多张嘴啊。”
飞羽摸摸鼻子:“我们不缺这个钱的。”
“你怎么知道不缺?”明淮开始掰手指和他算账了:“等我成亲了,小鸾给我生个闺女,我不得准备嫁妆?一车一车送出去的不是钱?要是生个儿子更费钱,我不但要花钱给他娶个媳妇,还要花钱给孙子娶媳妇,你当钱是树叶子啊?”
飞羽被惊住了:“公子,你以前可没这样啊。”
明淮叹了一声:“我以前也不知道成亲竟然那么费钱,礼官的聘礼单子你是看见了,整整两百万两白银啊,这还只是聘礼,虽然这是两国联姻,聘礼贵重可以理解,但万一日后我儿子也看上一个公主呢?”
飞羽认真的想了想,觉得他说得好有道理。
两人认认真真的合计了大半夜,把可能的支出都算了一遍,尽管想要勤俭持家,明淮还是执意要把主院翻修一下,说是用作婚房,合计完了飞羽才离开。
第二日一早,怀玉和千玲珑的车驾就到了,虽然昨日没见到明淮,但府里的美人们却没一个灰心的,特别是一大早得知明淮昨晚要找个漂亮的去陪寝没成功,今日个个都打扮的花枝招展,恨不得让他一眼看中。
第八百九十七章 千玲珑有孕
千玲珑把所有侧妃看了一遍笑道:“难怪都说想知道郑国美人姿色如何,来九弟府上逛逛就知道了,听闻这些夫人都是父王亲自命人选的,你三哥可是羡慕得紧呢。”
明淮抱着怀玉的胖儿子赢麟,礼貌的笑了笑:“三嫂别打趣我了。”
怀玉性子软,说话也是软绵绵的:“九哥,景玉公主十月就进门了,我还没恭喜九哥呢。”
明淮露出一口大白牙:“她与你和三嫂熟悉,等她进门了,有些事还请三嫂多多提点。”
千玲珑想得起那个提醒自己巫灵珠胎暗结的丫头,微微颔首说道:“那你便多带着她来府里走走。”
说着话到了正堂,里面早早的支着席位,各自落座后,赢麟对明淮这个舅舅好奇的很,也不闹着去怀玉的跟前,乖乖的坐在明淮身边。
飞羽把早就准备好的果酿端上来,明淮笑道:“三嫂和怀玉都尝尝,这是从东川带回来的果酿,甘甜可口,到不比酒水辛辣。”
怀玉笑道:“九哥就是细心,三嫂现在正是不能饮酒的时候呢。”
明淮这就有些糊涂了,瞧着她和千玲珑相视一笑,一直不曾开口的侧妃百研轻声问道:“王妃可是大喜了?”
明淮愣了愣,瞧怀玉笑意更大就明白了:“那真是恭喜三嫂了,四哥的长子夭折后,几位嫂嫂中,三嫂是头一个有孕的,这也算是父王的嫡长孙,想来父王也会高兴。”
千玲珑下意识的抚上小腹,因着天气尚冷,她穿的又多,明淮又没注意她的肚子,现在她摸了摸小腹才发现已经凸显了不少。
怀玉说道:“也就是三嫂有孕,否则不一定会劝动父王呢。”
她说的,自然就是千玲珑说服郑王不要将怀玉送去秦国的事了。
明淮说道:“怀玉一事,小弟谢过三嫂了。”
千玲珑笑了笑:“你们唤我一声三嫂,我怎么能袖手旁观?”
饮了果酿,怀玉又问道:“九哥,你可知道他如何了?”
瞧她一脸担忧之色,明淮也晓得她是在担心赢闵:“你放心吧,他很好。”
人太多,许多话不好明说,但只是这三个字,怀玉也放心了许多。
明淮摸摸赢麟胖嘟嘟的脸说道:“你们母子平安,他就能平安,你明白吗?”
怀玉微微一顿,一时没明白她的意思,千玲珑却是听懂了。
怀玉母子一日平安,赢闵就与郑国有一日的联系,如果他真的遇上危险,郑王不会不管。
千玲珑端起果酿笑道:“这果酿不错,我喝着很是爽口。”
她主动扯开话题,明淮自然也顺着:“难得三嫂喜欢,飞羽,挑几坛让三嫂和怀玉带回去。”
“哎,好。”飞羽应了就跑出去。
闲坐畅谈了半日,千玲珑和怀玉才走,明淮把她们送出去,回头就瞧见百研在等自己。
明淮背着手疏离的问道:“有事?”
百研点点头,一副文文静静的模样:“妾进府两年,现在母亲重病,一心想要见见侯爷,侯爷能与妾身一同回去,了却母亲心愿吗?”
回去拜见父母?
第八百九十八章 拜会钟府
明淮不是很情愿:“你入府也有两年了,也看得见我对小鸾的心意。”
“妾身知道侯爷与景玉公主情投意合,也记着景玉公主初入府时对妾的照顾,妾身不敢肖想侯爷垂怜。”她言辞恳切:“只是母亲从未见过侯爷,余愿难了。”
明淮默了默:“好吧,让人去准备准备,待会儿与你走一趟。”
他这就答应了,百研惊讶的不知所措,慌忙屈膝道谢,赶着回去更衣。
得知明淮要和百研回家,其他侧妃嫉妒的眼睛都红了,这一回家,若是小住几日,侯爷不就是她一个人的了吗?
午后出门,一同坐在马车上,百研拘谨的不行,头一次与明淮离得那么近,她不知道该说什么。
明淮倒是没什么感觉,瞧着窗外默默的想着怎么去说服郑王让自己伴驾,毕竟不伴驾就见不到景玉,难不成真的要等上几个月?
“侯爷。”百研轻声开口:“景玉公主入府为正妃,是入住主院还是另修院落?”
明淮回了神,摸摸自己腰间的白凤玉佩:“就在主院吧,她是正妃,与我住在一起更合适。”
“主院不经常住人,公主入住,可要翻修一番?”百研瞧着他:“妾的兄长就在工籍房任职,知道不少能工巧匠,公主长于东川,千里迢迢来到新郑想必有些不习惯,不妨将主院翻修做东川的样式,这样公主住着也可缓解思乡之情。”
明淮细细的听着,等她说完也只是点点头:“嗯,那你去办吧。”
他这么好说话,弄得百研心里诧异不已。
到了她娘家,早已有人等候着了,明淮从车上下来,飞羽立马就过来:“侍书朗钟云家的府邸,钟云几年前去世了,现在是他儿子钟千恒当家做主,钟千恒是工籍房的侍书,还来拜会过公子呢。”
“是吗?”明淮一点印象都没有。
瞧了瞧离他们几步远的百研,飞羽压低了声音:“钟千恒可是一直对外宣称是公子的大舅子呢。”
“他还真会给自己找脸面。”
明淮有些不悦,却也没让百研听见,百研整理好衣裙忙来到他身边,和家人说了几句就进了府。
钟千恒方才得了消息说明淮要来,早早的就在家里候着了,只是明淮不怎么想和他东扯西扯,去看了躺在床上已经神志不清的钟夫人一眼,满屋子奇奇怪怪的味道,让明淮很不适应,百研眼睛都红了,却是死咬着唇不曾哭出声。
钟千恒和他的夫人一直候在明淮身边,生怕怠慢了这位贵客,瞧飞羽一脸难受的表情,慌忙说道:“侯爷到前堂喝茶吧,这地方不干净,别熏着侯爷。”
他这话说的让明淮忍不住侧目,瞧他一脸谄媚,心里微微不爽:“无事。”
百研一直握着钟夫人的手,闻言红着眼睛转过来,强忍着哭意说道:“侯爷移步吧,母亲这里异味过大,妾想替母亲收拾收拾。”
明淮还在犹豫,飞羽已经无法忍受的拉他的袖子了:“公子,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