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卷296、有什么不能看(3更)
玉蕤委屈地看玉壶:“姑姑你看她!当年分明是她跟玉烟一起来的,住也是她们两个起初住一个屋子的,她怎么赖我?”
虽然这会子玉叶是掌事儿的女子了,可是跟玉蕤都是一辈儿的,平素在宫里也不分什么高低等级,故此玉蕤抱怨起来,一点都不用避讳。
玉壶就像面对着两个吵嘴的孩子似的,这便哄着玉蕤先下去了,她回身拉住玉叶的手,将玉叶先拽进房里去。
“……我就要走了,你好歹记着自己的身份,以后你就得帮主子掌事儿了,怎么还能这么闹小孩子脾气?”
玉叶扁嘴道:“如果玉蕤心里也这么想,那她就该给我看看是什么啊!再说我也是为了她好,怕玉烟的物件儿上染着病气不干净,我接过来,便别叫她染上啊!”
玉壶垂下头去,缓缓道:“你跟玉蕤也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情同姐妹,我怎么能不知道你是为了她好呢。可是你怎么没想想,兴许她也是出于好心,也是为了你好,这才不给你看呢?”
玉叶微微怔了一下。
“姑姑你这是话里有话。”
玉叶上前与玉壶并肩坐在炕上,伸手便夺玉壶手里的物件儿:“这分明是说,查出来东西却是不方便叫我看见的!”
玉壶反应快,将那物件儿又给藏身后去了,却抬起忧虑的眼盯着玉叶:“你先别急,这物件儿我得先给主子看过,请主子定夺再说。”
玉叶眯眼打量玉壶:“姑姑这神色,我便越发觉得不对劲。究竟有什么是不能给我看的?姑姑要出宫了,这永寿宫既然要由我掌事儿,我便又有什么看不得、扛不起的?”
“姑姑说这会子应该先给主子看,由主子定夺,这话没错。可是若只是官女子之间的小事儿,倒不值当去烦主子;再说这是玉烟那死鬼的物件儿,主子若看了,如何能不想起当年那场病,以及在那场病中受的苦去?”
“况且这会子主子烦心的事儿正多,昨儿刚从翊坤宫回来,瞧见那舒妃一副鸡犬升天的模样,便是主子说不在乎,她心里能不难受么?这会子又何苦拿这点子小事儿再去给主子添乱呢?”
玉壶仿佛被玉叶说动了,垂首静静思忖。
玉叶便也撒娇,抱住玉壶摇晃:“姑姑总归是要嫁人去了,日后还得是我在这宫里陪着主子呢。我便得什么事儿都能扛得起,得跟姑姑还在这宫里的时候一个样!姑姑哪怕就是拿这个事儿来试炼我一下呢,看我究竟能不能如姑姑一样,替主子扛住事儿,也行啊!”
玉壶这才终于缓缓点了点头。
“你说得对,我要走了,宫里这些事儿总归要留给你。若不能亲眼看见你的承当,我便是怎么都不放心离开的。”
玉壶深吸一口气,便将藏在深厚的物件儿拿出来,摊在了玉叶眼前。
——是一个小木匣,匣子里还分了格子,摆着女孩儿家体己的一些小物件儿。
玉烟自己终归也只是个女子,故此那匣子里的物件儿算不得值钱,都是零零碎碎,不过却都是小女孩儿家喜欢的那些。
三卷297、珠碎(4更)
旁的还罢了,玉叶一眼就叨着了里面摆放着的几朵头戴花。
这里头有通草的头戴花,一瞧就是婉兮的手艺。这还罢了,叫玉叶盯住不放的,是一朵珠花。
玉叶一把将那珠花给捞出来,凑在眼前。
玉壶愀然叹一口气,只看着玉叶,却不说话。
——这朵珠花,几乎与今年过年的时候儿,毛团儿送给玉叶的那一朵是一模一样的!
玉叶盯着这珠花,眼前又是那晚毛团儿将珠花举到她眼前时的情形。
那晚明月悄隐,只剩漫天星子如坠;那晚宫里的石座灯远远地亮着,星星点点的光芒印入他眼底。
他向她含笑眨眼:“我最喜欢绣球花儿。每朵花儿都不大,可是凑在一起就是这么圆满又热闹。这些年我攒了些银子,在外头换了些米珠子,便自己设计了花样儿,找了外头放心的首饰铺子给打成这朵珠花。给你戴~”
她那会子脸便腾地红了。
虽说大过年的,同在一个宫里,他给买朵花儿戴没什么。可是这却是米珠子镶嵌出来的,那密密匝匝的得几百颗小米珠,再加上那镶嵌的手艺呢,这一朵珠花便耗费不少银子去。
她便心底说不清是什么地恼了,瞪眼望住他:“你当了这些年的太监,当真攒下了不少银子啊!怎么着,寻常是不是也有人孝敬你啊?”
他便窘了,赶紧道:“你都胡说什么呢?咱们主子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么?我若有胆子借着主子的名义去收什么孝敬,你以为主子能用我到今日?”
“我不瞒你说,我今日是有个首领太监的名儿,可是我自己却连主子赐下的饽饽都舍不得吃,纸包纸裹起来存着呢。有时候都存哈喇了,才给吃了。我要是这么趁银子,我干嘛还那样啊?”
她便忍不住笑了,垂首半扭过身儿去:“你既然没攒下多少银子,这又是干嘛呢?这珠花做下来还不得是你多少年的身家……”
他这才听出些滋味儿来,小心瞟着她,却是笑了:“我也没想过别的。就想着,过年了,我得攒银子,买花给你戴。”
……
玉壶小心凝着玉叶,缓缓道:“玉蕤和我之前都是看见了这朵珠花。过年的时候看你连续多少天,天天儿戴在鬓边的。也听说了是毛团儿送你的……可怎么都没想到玉烟也有一朵一模一样的,而且是早几年就有了,这才犹豫着,该不该给你看。”
玉叶眼底闪烁起深刻的疼痛,玉壶也不忍看,垂下头去。
“……不过兴许也只是一个误会。不过是一朵珠花,花样儿也只是个普通的绣球花,没什么稀罕的。外头街市上,哪家首饰铺子不会打呢?”
玉叶盯着眼前这朵玉烟旧日的珠花,便忍不住地笑,“……姑姑说错了,这珠花不是市面上寻常就能买来的。绣球花是没什么稀奇,可是要用米珠子一颗一颗镶嵌出来,太过费工夫,所以没有哪家铺子愿意做这个。”
“除非是有人有心,特地央求了人家去做,人家才肯做的。故此这花儿不是巧合,只应该是同一个人送的。”
三卷298、从此见叶不见花(5更)
玉叶是刚强的性子,这会子便是眼底已经闪烁起细细碎碎的泪光,宛若那米珠子一般。
可是她面上还是死死绷住,甚至唇角还勾起不在乎的冷笑来。
“我说他在御前当了那么多年的哈哈珠子,又在主子宫里当了好几年的首领,怎么就至于没攒下银子,连几块饽饽都要抠抠搜搜存到哈喇了才舍得吃……原来人家的银子,早年就有用项了啊,怪不得存不下。”
玉壶强压下心中的不忍,起身轻轻攥住玉叶的手。
“你是认定了,玉烟这珠花,也是毛团儿送的?”
玉叶眸子一转,眼中那细细碎碎的泪花终究聚到一处,汇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珠。
可是她却不容它跌落下来,使劲一眨眼,叫上下眼皮将那颗珠子给碾碎了。
“珠花不稀罕,兴许有人也同样喜欢用米珠做绣球花,所以巧合是可能有的。可是姑姑你瞧,这两朵花便连花枝扭的细微之处都是一模一样……这世上真的绣球花都没有两朵完全一样的,就更何况是人造出来的珠花了,故此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花样儿都是一个人画出来,然后又找的同一家铺子、同一个工匠。”
玉叶使劲地笑:“玉烟这朵,必定也是毛团儿送的。绝对错不了!”
玉壶心下的疼,又何尝会比玉叶轻半点。
可是……这狠心却怎么都得狠下来。
玉壶便也幽幽叹了口气:“说的也是。当年那会子,是我到内务府将你和玉烟一起要来的。故此你进永寿宫的同时,玉烟也跟毛团儿结识了。论起来,若刨除你与主子与毛团儿当年的那一面去,玉烟与毛团儿的情分倒不比你短。”
玉叶唇角颤抖一抽,便闭上了眼睛:“姑姑说的是。当年那一面,呵,也不过是我跟他大吵了一架罢了,又留下什么好印象去呢?我甚至骂他是狗的杂种……他那会子在宫里冷不丁见着我,只会更厌恶我才是。”
玉壶垂下头去:“玉烟却是与你截然相反的。她文静、懂诗书,娴雅秀美,便连主子都说像是从话儿里走出来的。便连玉烟这个名字,也是她一眼看见主子写下的字儿,便念出‘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诗句来……”
“毛团儿若那会子就喜欢她,甚至一见钟情,都是情理之中。”
玉壶的话,不啻于在玉叶心上狠狠再刺下几刀去。
玉叶深深吸气,便连这呼吸牵动着,五脏六腑都是疼的。
可是她反倒笑得更灿烂:“姑姑说得对,毛团儿一定是喜欢玉烟的!那会子咱们主子还不是妃位呢,他那时候的职位便也不是首领太监,每年的年例银子就更少,便要攒更多年才够一朵珠花的钱……由此,这两朵珠花看着虽然一模一样,但是因为年份不同,心意不同,其实这两朵的价值也不同呢。”
玉叶使劲地笑:“她的贵,我的贱!”
玉叶说着,劈手便将珠花扔在地下:“亏我自己选了名字叫‘玉叶’,那便不该有花儿的!我还是好好的当我的绿叶吧,从此什么花儿便都该与我无缘!”
三卷299、不是男人(6更)
玉叶的话,终于叫玉壶放下半颗心来。
这一对小冤家的事,伤害最小的法子,就是在宫外人还没有发现之前,先叫他们自己斩断了这段情愫去。
自断其臂,疼自然疼,也终究比叫外人按着被迫剁下去要好。
玉壶便轻叹一声道:“毛团儿那孩子也是自己糊涂。他忘了自己什么身份么,哪儿还能喜欢什么官女子去呢?他自己是太监,便是怎么喜欢,到头来不过是假凤虚凰,若惹得女孩儿同样懂了心思,那反倒坑了人家女孩儿家去。”
“太监与宫女对食,本是历朝历代皇家都不容许的。更何况此时是咱们大清朝,与明朝更有不同,如今宫里的官女子全都是旗人家的格格,而他是汉人……这对他来说,便怎么都是亵渎了。若叫内务府或者皇上知道,他必定连命都要丢了的。”
“更何况他是皇上身边培养出来的哈哈珠子啊,皇上刚登基时便亲自修订了《宫中则例》,便是太监与宫女之间攀亲都不行,更何况要牵扯情愫去……皇上必定对自己身边人从严处置,绝不留情的。”
玉叶深深吸气,站得笔直。
玉壶走过来轻轻拍拍玉叶的手:“况且……倘若一旦被人所知,这两个人自己丢了性命、连累了官女子的家人去不说,还会牵连到主子。”
玉叶这便轻轻一颤。
“说到底,互相喜欢本无错,若是两个人心甘情愿,什么假凤虚凰倒也都抵不过自己愿意……只是,若因为自己的私情,却要连累到家人,连累到主子去,试问,这两个人自己心下如何忍得?”
玉叶便死死闭住了眼。死死地,将一颗几乎就要跌落而出的泪珠儿给禁锢住。
玉壶狠下心继续说:“更何况,他喜欢的这个人是玉烟呢。玉烟是咱们永寿宫的叛徒,玉烟曾经将主子害成了什么样儿?这些年主子又是如何待毛团儿的,他又怎么能喜欢这样一个人去?”
玉叶听着,也是止不住地迭声冷笑:“谁说不是?他当真是瞎了眼睛!就凭他这眼光,枉费主子这些年待他的情分去!”
玉壶摆了摆衣袖,又幽幽道:“……兴许后头他也是怕叫主子知道他对玉烟的情愫去,故此才亲手捂死了玉烟?”
玉叶也是狠狠一怔,半晌方缓过一口气来。
“可不是?当年玉烟是叫他亲手捂死的呢!”
玉壶便是摇头:“哎哟,这得是多狠的心……好歹曾经是喜欢过的人,纵然看错了,也总该不忍心亲自动手给捂死吧?可是回忆起那会子的事儿,毛团儿动手却甚利落,半点也没手软。”
玉壶向玉叶笑笑:“明明多情,却又冷血……这性子在宫里当太监,倒是能扶摇直上的。可是对于咱们女人家来说,却未免不得不多加几分小心去了。”
玉叶笑了。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更不知道为何要笑得如此停不下来。
总之,就是好笑。
她笑到嗓子都哑了,方勉强一点点收了笑:“是啊。他原来就是这样一个人呢,能当个好太监,却当不了好男人!——不过,也是啊,他根本就不是男人了呢。”
三卷300、恨我吧(7更)
夜色宁静,婉兮已经就寝。
玉壶静静走进来,神色黯然。
婉兮看出有事,便忙坐起来:“怎么了?”
玉壶在婉兮炕边跪下:“主子……奴才已经办好了那件事去。”
婉兮便也跟着心头一抖:“那件事?你是说,玉叶和毛团儿?”
玉壶点头,那一垂首之下,也是泪珠掉落:“主子……奴才对不起他们两个。若他们将来生恨,便也只恨奴才一个吧。”
婉兮心上狠狠一疼,便也忙转过头去。
“傻玉壶,凭什么只恨你一个呢?这事儿本是我叫你去办的,你更是为了我才办的这件事。所以若他们两个恨,便连我一起恨了吧。”
婉兮握住玉壶的手:“更何况,那朵一模一样的珠花,本就是我天天观察玉叶鬓边的,这才能亲手画出一模一样的来。若没有这一模一样,玉叶那傻丫头便也不会深信不疑。她怎么也不会想到,真正算计了她的,是她从来没设防过的我……”
玉壶含泪点头:“只希望他们两个最终心下都能明白主子和奴才的这份心意去。”
婉兮努力笑笑:“算了,暂时不管他们去。你现在不该流眼泪,你应该多笑笑。我与皇上已经求来了恩旨,这个月底,就安排你出宫。”
玉叶瞪了一个晚上的眼睛,不肯流泪,却也无法入睡,甚至连眼帘都合不上。
一闭上眼睛,便是这几年来毛团儿对她温柔的模样。
她得一次次提醒自己玉烟这事儿,才能再度狠下心来。
人心隔肚皮,她总归是认错了他。
天终于亮了,她起身去照镜子。镜子里的人,难掩憔悴,却一双眼出奇地亮。
她便劈手取了自己的那朵珠花,出了屋子,直奔宫门两旁太监的塌房去。
见她进来,几个小太监都知趣地出去了。毛团儿也刚起身不久,身上还带着一股子刚睡醒的慵懒。这便眯着眼睛含笑瞧着她:“这是怎么了,大清早的便这么急吼吼过来见我。”
他忍了忍,还是忍不住,上前柔声问:“想我了,嗯?”
这话自然情真却是意假。总归两人从小都玩笑惯了,这样半真半假地说话也都习以为常。若是她承受不起,他便只推说一声:“逗你呢,还当真了?”
可是这一次,他却没想到,她仰头看向他来时,那一双眸子里是冰冷的寒意。
她冷笑:“毛团儿,这话也是你该说的?你别忘了你自己是什么身份!一个太监,在我们官女子面前,也敢说这样的话,不怕被割了舌头!”
毛团儿狠狠一怔,所有的慵懒和柔情,都如迎头被泼了一盆冷水一般。消灭了,湿哒哒滴落而下,狼狈不堪。
他急忙转开头去,小心收拾破碎的自尊,却努力笑,使出那招来:“生什么气啊,逗你玩儿罢了。你这么不识逗么?那算了,以后不逗你了。”
玉叶冷笑着点头:“好啊,好啊,就知道你是逗我玩儿呢。谁跟你当真了?!”
玉叶说着举起那朵珠花,凑到毛团儿眼前去:“年也过完了,这破玩意儿我也用不着了,还给你!”
三卷301、分别(8更)
玉叶将珠花狠狠掷回毛团儿怀里。
毛团儿这才彻底傻了,抱住那珠花,却只焦急地盯着玉叶看:“妞,你这是怎么了?平白无故的,这一大清早就跟我使什么气呢?”
他缓一口气,再逗她:“……难道昨晚上做了噩梦,梦见我欺负你了,嗯?”
玉叶猛地向后倒退两步,寒声冷笑,摇头盯住他的眼睛。
“你想什么呢?我好端端一个官女子,我做梦梦到你一个太监做什么?我当真要梦,也得梦到将来我出宫之后要嫁的夫君……便如玉壶姑姑一样,主子也必定给我指一门好婚事,我只安安心心等着便罢。”
毛团儿努力在笑,竭力在维持一副宛若当真在玩笑的模样。可是这一刻,终究还是怎么都笑不出来了。
他只得背过身去,走到脸盆架前,捧水便哗啦啦地洗脸。
“你说得对,”他在那水声哗啦里,才说道:“你的将来,只会比玉壶姑姑还好。凭你的情分,主子必定将你指给高官当嫡福晋的!”
他太匆忙,只顾着掬水洗脸,怀里那朵珠花都掉落在地,他都不知道。
脚步一错,他竟然亲自一脚就踩在上面了。
这世上,最脆弱的不过就是花朵了。玉叶亲眼看着那珠花碎裂,米珠子在地上滚了一地。
她那最后的一点子侥幸的指望,便也都跟着碎了。
果然,他都不放在心上的。那她自己又何必放在心上?
她便冷笑转头向外去:“行了,我与你该说的话也已经说完,这便各自忙自己的吧!”
玉叶冲出塌房去,脚步腾腾地往回走。
玉烟的名字好几回都到了嘴边,可是她自己都生生忍住了。
不,她不是要与他计较玉烟。总归,玉烟已经死了。
那她是想与他计较他的多情又冷血?可是那是一个人天生的性子,她便是计较,又能改变什么?不过自寻烦恼罢了。
总归,她应该是做对了一个抉择。
做对了,便不该回头,更无后悔。
玉壶姑姑就要出嫁了,这个永寿宫,她得帮主子一起扛起来。
若玉壶姑姑走了,这永寿宫跟着就出了纰漏,那她如何对得起姑娘,她自己都得看不起自己!
三月三十那天,算了个吉日,玉壶正式奉旨出宫。
因只是官女子,便是皇上恩旨赐给傅清了,也总不能从宫里出嫁。还得走官女子出宫的正常程序,经内务府将官女子带出宫去,然后再从自己本家儿奉旨出嫁。
因玉壶本是傅家的家生奴才,自己爹娘也都死了,故此她的本家儿就还是傅家。因是永寿宫中曾经掌事儿的女子,又曾是孝贤皇后身边的陪嫁女子,故此是傅恒和九福晋作为家长前来迎接玉壶出宫的。
傅恒是外官,不宜进后宫,是九福晋进宫接了玉壶,代替玉壶向婉兮拜别。
玉壶在宫里早哭成了泪人儿,而婉兮虽然努力忍着,一滴眼泪不肯掉,可是掌心里的皮肉早被自己的指甲给掐破了。
九福晋和玉壶一起在婉兮面前跪倒,九福晋含笑道:“令主子放心,令主子提前送过去的那些嫁妆,奴才都替玉壶整理好了,回头就一并给玉壶送过去。”
“便是九爷和奴才也给玉壶备了一份心意……总归叫玉壶姑娘到了二哥那边去,绝不逊色给任何一个人去。”
三卷302、见你安好(1更)
傅恒和九福晋准备给玉壶的嫁妆,丰厚程度叫婉兮都啧舌——他们送上的竟然是一处繁华地段的当铺!
便是皇帝们赐给自己女儿的“私礼”里也不过才有一处当铺而已,可见九爷与九福晋用心之隆。
婉兮忙捉住九福晋的手:“这怎么使得?”
九福晋倒是含笑摇头:“令主子不必挂怀。玉壶是咱们傅家的家下女子,与九爷私人的情分也重,九爷将玉壶如自己姐姐般看待,自是应当;况且……”九福晋也是淘气眨眼:“玉壶还是嫁回傅家来呢,总归是自己的二嫂,这肥水也不流外人田不是?”
九福晋这样说,终叫婉兮放松下来,这便执了九福晋的手,含笑点头:“玉壶虽然是你们傅家的家下女子,可是说实话,还就是把她嫁回你们傅家,我才能放心——终究还是因为傅家有九爷和你主事。”
虽然九爷是幼子,四爷富文才是世袭承恩公的嫡长子,但是这会子傅恒已然恩封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在朝中已然是一人之下,故此整个傅家已经唯傅恒马首是瞻。
九福晋明白婉兮话中所指,含笑点头:“令主子的殷殷嘱托,九爷和奴才定不敢辜负。令主子放心就是。”
婉兮还是忍不住一直送到顺贞门。再向外就是神武门,就是宫外了。
婉兮捉着玉壶落泪:“当年我是从这道门槛迈进宫里来,与你在此结缘。今天,我便送你到这道门前……再往前,那段路便要靠你自己去走了。”
“我虽然在宫里会时时牵挂着你在傅二爷府里的动静,可是这终归隔着宫墙,故此日后种种,总归要你自己多加小心,好好珍重。”
玉壶也跪下来,向婉兮行了女儿出嫁时向父母拜别一样的大礼。
婉兮便是叫玉函和玉叶去扶起来,玉壶也还是坚持行完了大礼,这才洒泪而别。
隔着顺贞门,婉兮泪眼迷蒙目送玉壶离去。在那门槛之外,迎候玉壶的队伍里,婉兮还是撞见了傅恒那双直直望来的眼。
婉兮赶紧擦泪,向傅恒远远一笑。
二月班师回朝,三月回京。可是婉兮却直到这会子才终于有机会与傅恒见上一面。
宛若一番生死相隔,这会子劫后余生、重又见面。
却终究要隔着这森严的宫门,隔着跨不过的门槛。
可是只要能看见对方安好,便也何尝不是心满意足了。
朦胧视野里,九爷又清减了。一向因养尊处优而面如冠玉,今日看过去却是粗糙黧黑了不少。婉兮明白那是四川高地留给九爷的印迹,虽然看着心酸,却也何尝不也因着九爷的功绩。
婉兮这便轻轻拍拍九福晋的手:“玉壶我便交给你和九爷了。尤其是交给你了。终究九爷如今在朝中重担在肩,怕也顾不上后宅里的事,更顾不上傅二爷家那边……凡事还都求你多多担待些。”
九福晋忍住一声叹息,点头道:“令主子放心,我隔三差五就到二哥那边去串门就是。”
三卷303、谁都去不成(2更)
“便是一个家下女子,出宫嫁人都能这么大操大办的,令妃这是在跟舒妃争风头啊。”
承乾宫里,那拉氏听着外面的动静,忍不住冷笑。
“翊坤宫里热闹,是因为傅恒一门煊赫;令妃那就把自己的女子嫁进傅家,也算是分了一杯羹过来。令妃好脑筋,换了旁人谁能有这个心眼儿。”
塔娜倒是一笑:“可惜玉壶自己都三十多岁了,就算嫁进傅清家里,又能怎样呢?这个年岁孩子怕是生不出来了,况且人家傅清后宅里早有了三妻四妾,她嫁进去自有她好日子过的。”
那拉氏便勾起唇来:“如此说来,这个玉壶嫁过去,果然就是令妃笼络傅家的一枚棋子罢了!令妃完全都没在乎过那玉壶来日的死活吧。亏那玉壶这些年伺候在她身边,平素看着还扮出一副主仆情深的模样,事实上不过如此!”
德格给那拉氏倒上清茶:“总归这事儿跟咱们没关系。真正要闹心的,怕还是舒妃。如今傅恒成了她的资本,这令妃非要去分一杯羹,舒妃心下能舒服才怪。”
那拉氏便笑了:“舒妃不舒服才好啊,唯有她不舒服,她才能更明白,在这后宫里只凭她单打独斗,或者只依靠着皇太后,她根本活不下去……”
那拉氏的气儿不顺,由来有因。
如今她是六宫之主,二月里大臣便奏请由她来行亲蚕礼。可是皇帝却以她并未正位中宫给否了。
大臣们也够锲而不舍,在三月初的时候再度奏请,说即便皇贵妃未正位中宫呢,可是从前也有过孝贤皇后怀着永琮的时候儿,因身子不方便而遣了嫔妃代行亲蚕礼的例子。那会子可不就是那拉氏代为行礼的么,一套仪轨都熟,故此大臣们还是请皇贵妃“代行”亲蚕。
结果皇帝又给否了。皇帝强调,所谓嫔妃代行亲蚕,嫔妃们代替的皇后。可是这会子后宫并无皇后,那拉氏又是要代替谁来行礼呢?
总归说来说去,都是说那拉氏虽贵为摄六宫事皇贵妃,可终究还是名不正言不顺,故此再是六宫之主,再是板上钉钉的继后,她这会子却也还没资格行亲蚕礼。
皇帝这样两次三番毫不留情地驳回大臣的奏请,消息传回后宫来,便不啻叫那拉氏脸蛋子上挨了狠狠的两巴掌!
说什么摄六宫事,说什么六宫之主,皇帝不将你放在心上,便什么名号都只是空的。
“不叫本宫去亲蚕,倒也无妨。总归那都是汉人的规矩,咱们满洲人原本又不行的!也就那些汉人当回事,本宫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况且就算孝贤皇后在时,也一共才行过几次!”
那拉氏指尖绞着手珠的穗子:“我不去无所谓,总之不能叫皇上派旁的嫔妃去!我去不成,咱们大家谁都别想去!”
塔娜倒笑了:“主子放心就是。依奴才听说,皇上是希望令妃代行;皇太后那边则举荐舒妃……皇上和皇太后互相都不愿妥协,到了最后,便是谁都没去成。总归还是皇上从内务府里选一个官员去罢了。”
三卷304、人心不宁四月天(3更)
那拉氏这才满意而笑:“那就好!”
塔娜望住那拉氏:“主子……这会子好歹咱们忍下这一时去吧。主子去年七月晋位摄六宫事皇贵妃,却直到这会子还没行册封礼,便是连皇贵妃这个位分都还名不正言不顺。总归等到行过册封礼,拿到册宝再说不迟。”
那拉氏听得更是心灰意懒:“你说的对,从去年七月到这会子,九个月了,皇上竟然还不叫行册封礼!便是嘉贵妃那个生在去年七月的傻儿子,如今都九个月了!”
正说着话,外头终于有人来传旨。说皇上定于四月初五,给去年四月到七月间晋位的嫔妃,一并行册封礼。
景仁宫,嘉贵妃处也已经得了消息。
唯有行过册封礼,才能是名正言顺的贵妃了,嘉贵妃心下自然也是高兴的。可是这一点子迟来的高兴,总归比不上她此时眼前面临的真实的困境。
首先便是这整个景仁宫内内外外都是生人,便是已经相处了这大半年去,可是这些人终究还是比不上从前的顺姬、银姬他们去。
再有一桩不如意,便是此时已经九个月、虚岁已算两岁的九阿哥去。
这么大的男孩子,虽然还不会走,也应该会爬了;虽然还不会说话,也应该会与人用哭声、喊叫、大笑或者手势配合了……可是九阿哥都不会。
这孩子倒是脾气好,镇天也不哭闹,就是对谁、对什么事都憨憨地笑。
嘉贵妃的八阿哥已经是腿脚那样,这回这九阿哥竟然是这样……便连嘉贵妃自己都听见了些流言蜚语,都说她接连生下这样奇怪的孩子来,根本不是有人害她,是她自己身子的毛病。
谁叫她出自高丽旗鼓呢,本来就跟旁人不一样。
况且她生下这两个孩子的时候,都是年过三十了,谁知道这样逞能非要生下的孩子,是不是从娘胎里就带下什么毛病来了~
身在后宫里二十年,这样的话对于她来说一点都不意外。不必说旁人,便连那拉氏那样的人,当着她的面都能这样毫无顾忌直接说出来。
她只是难过,她这话是从自己宫里人嘴里听见的……
是她宫里的人,却没有一个与她贴心,是她用了几个月的心血都养不熟的狼!
这个四月,她能正式册封为贵妃,这总归是好事……她便不能由着自己在这样的困境里,活活被困死!
四月初五,去年四月赐封的令妃、舒妃等人,与七月间赐封的那拉氏和嘉贵妃一并行册封礼。
内里只有一个人成了例外:就是去年四月被晋位贵人,却在正月又降位回常在的林氏。
在宗室命妇、内管领下命妇的引领之下,嫔位以上在向皇帝行礼之后,又赴慈宁宫向皇太后行礼。
皇太后欣慰地叫了那拉氏和舒妃平身之后,便又眯眼打量住了令妃。
众人都瞧得出,这一刻皇太后是压住了一口气,这才勉强维持住了面上的温煦。
“令妃,你以内务府旗下内管领的出身,无子而封妃,这是咱们大清后宫里从未有过的事儿!皇上宠爱你,可是哀家却要提醒你,切勿恃宠生娇。若有半点行差踏错,不必经由皇帝,哀家便也直接治你的罪!”
三卷305、恃宠生娇(4更)
皇太后这话,听起来有些耳熟。多年以前,婉兮便听过这样的一句话了。
只是彼时她年纪小,这话叫她心下着实不舒坦了一阵子。可是这会子再听,却只剩下平静无澜了。
婉兮只安安静静见礼:“谨遵皇太后教诲。妾身还请皇太后放心,妾身不会忘了,妾身能有今日,都是皇上的宠爱、皇太后的教诲。故此妾身这一身一体、所思所想都只为皇上,绝不会有半点不忠于皇上之处。”
皇太后轻轻一哂,抬眸望住那拉氏:“皇贵妃,你倒说说,令妃回给哀家这话儿,内里想说的其实是什么?”
那拉氏立在皇太后身边,讥诮地瞥了婉兮一眼:“令妃想说,她的心思跟皇上是一体的。又或者说,这话反过来听,令妃有把握就算她想的跟皇上不一样,她也能叫皇上说成与她一样的。”
那拉氏朝皇太后一笑:“皇太后方才说‘恃宠生娇’,依着儿臣来看,不用等来日,便是眼前,令妃已然在恃宠生娇了!”
那拉氏这话一落地,所有行册封礼的嫔妃心下便都是咯噔一声。
婉嫔和语琴虽也在原地,可是当着皇太后的面,却也一时不敢说话。
皇太后眯眼打量婉兮:“皇贵妃说的不错。你敢在哀家面前这样口口声声强调,皇上与你心意相合,这不是恃宠生娇,又是什么!你虽以包衣之身无子封妃,创下了大清后宫从未有过的例子去,可是你终究是个妾室,你的出身终究还是皇家的奴才!”
“便是什么‘心意相合’的话,便容不得你说!唯有皇帝的妻子,才有资格说这样的话。令妃,你今生今世都不必肖想!”
婉兮轻轻垂下眼帘,这一时间也忍不住心字成灰。
眼前这个老妇,她偏偏是四爷的本生额娘……
她想恨,却不能;想不恨,做到却又太难。
皇太后冷冷睨着婉兮:“令妃,哀家谅你还没忘了当年哀家将你圈禁在永寿宫的事。你这几年说的做的,哀家全都看在眼里。不是你没错,只是这几年宫里的事儿太多,皇上的心事太重,哀家不愿与你计较罢了。”
“终究,你只是我皇室的奴才!哀家与你计较,倒有损我皇家的体面!只是你以为这便是你自己聪明,成功蒙蔽了哀家去,那你就错了!”
皇太后向婉兮发火,那拉氏自是掩不住的眉飞色舞。
婉兮却看都没看向那拉氏,只是借着垂首的当儿,悄然侧眸瞟了一眼舒妃。
只是舒妃面上是一向的沉静如水,仿佛万事都与她无关,她只是静静地坐着,淡淡地听着,面上毫无表情。
“总归一句话:令妃啊,除非你不安着向上爬的心,安安静静当你的贵人、嫔位,哀家都懒得管你。可是你今日既然有本事爬到妃位上来,那哀家便要紧紧盯着你!”
“切记,人在高处,下头便必定受人观瞻。你从前能藏在台面下的秘密,这会子便也都会露出来。只要有人向哀家禀明你的错处,哀家便绝不饶你!”
三卷306、不是为她们来的(5更)
皇太后的话,叫这春日四月里,陡然刮起一阵寒风也似。
婉兮静静垂首:“妾身还是谨遵皇太后教诲。若当真是妾身行差踏错,皇太后人赃俱获,那妾身自然甘心受罚。”
皇太后一声冷笑:“好硬的一张嘴!想不到,你个汉人蹄子,倒有这份儿骨气!”
婉兮淡淡垂眸,望着地砖上幽然流淌而过的日光:“皇太后怎么忘了,妾身祖上起已是内务府旗份。”
正自争执不下,殿门外倒是一声朗笑:“这么热闹,在说什么呢?”
话音都未曾落下,皇帝已然一身吉服而来。
寻常皇帝都穿常服褂,一身石青罢了;皇帝的明黄龙袍,一年当中穿的次数都是有限的。今儿皇帝便是穿了明黄龙袍而来,远远瞧着便是君威赫赫,不怒而威。
一众嫔妃赶紧都起身,再向皇帝请安。
婉兮本来就在地上跪着呢,倒不用起来了,只转了个身而已。
“皇帝怎么来了?”皇太后眯眼问,心下十分不爽快,“皇帝不在养心殿等着册封的嫔妃去行礼,这么巴巴儿地先撵到哀家宫里来,这又算什么?”
她自己的儿子总是这般,早不来晚不来,一到她拿令妃开刀,一准儿就来了!
皇帝叫一众嫔妃都起身,自己却走到皇太后跟前去。
安寿明白规矩,赶紧将皇帝素日里来用的那张专用的拜垫取来,搁在地下。皇帝这便请双腿安,跪着听皇太后的教训。
这样一来,这寿康宫里倒变成了所有人都站着或者坐着,地下就皇帝和令妃两个在那跪着呢。
皇太后的教训自然有理,册封礼当日,皇帝本来本人先带着官员在慈宁宫正门外月台上向皇太后行礼,待得接了皇太后册封后宫的懿旨之后,皇帝才能带领大臣回到太和殿宣旨册封。后宫所有的册封旨意上,都要首先宣“承皇太后懿旨”字样,足见皇太后在后宫册封一事上的至高地位。
太和殿宣旨之后,由各册封使前去册封。受封的嫔妃行礼之后,先到皇太后宫行礼,待得回宫之后到皇帝面前再度行礼。
所以这会子来的是有些冒失了。一众嫔妃还没向皇太后行完礼呢,那皇帝你就应该依旧等在养心殿,没道理还要抢先到皇太后宫里来的。
不过这些仪轨,皇帝自然是最明白的,故此他听完皇太后的教训,便含笑道:“儿子哪里是为了她们来的!待会儿她们给皇额涅行完礼之后,自然回宫向儿子行礼;可是儿子却要赶来向皇额涅行礼呢。”
“皇额涅怎么忘了,今天不仅是她们册封的好日子,也是皇额涅加徽号的好日子啊!为皇额涅加徽号是儿子的一片孝心,儿子自然不要到皇太后眼前来行礼呢!”
原来皇帝在下旨给嫔妃行册封礼的同时,又下旨要给皇太后加徽号。两件事重叠在一起,后宫向皇太后行礼的日子,便也与皇太后加徽号的贺礼给并合在了一处。
加徽号,皇太后终究是欢喜的,这便轻哼了一声:“皇帝果然是为了哀家来的,不是为了你心上的哪位后宫来的?”
三卷307、朕心中最重的女人(6更)
皇帝虽是跪着,可这一身的明黄龙袍,标明了至尊无比。
他黑瞳如璃,迎着他的母亲,淡淡一笑:“怎么会呢?儿子这会子放在心上的女人,唯有皇额涅一个罢了。”
皇太后听得都是一怔,不由得一笑,便将手边一个迎手丢过来砸向皇帝:“当着这么多内廷主位,你也这么说嘴。堂堂大清天子,也不臊得慌!”
皇帝手疾眼快,将那迎手稳当当接在怀里,朝母亲眨眼而笑:“儿子为何要臊得慌?别说他们,便是整个天下、外藩属国,谁不知道儿子心里最重的女人,从来都是、永远都是皇额涅呢?”
皇太后自己倒先绷不住了,红了脸只扭头看向安寿:“瞧瞧你们皇上,当着这么多人呢,真是的……”
安寿含笑福身:“这才是主子的福分,奴才想要这样的福分啊,还修不来呢!”
这会子皇太后便是心下有什么去,却也使不出来了,只能微红了脸笑骂皇帝:“快四十的人了,还嘴上抹了蜜一样。哀家算明白,这六宫里的人,是怎么都叫你给治得服服帖帖的了!”
皇太后说着拉过那拉氏的手,朝皇帝递过去:“可是你光嘴上抹蜜也不够,你得赶紧跟皇贵妃给哀家再生出一个嫡孙来才好!到时候哀家才懒得管你这后宫里的事,哀家自含饴弄孙罢了。”
皇帝微微眯眼,当着皇太后的面,这会子不得不接住那拉氏的手。
皇太后这才一拍手:“快起来吧!亏你还在哀家面前跪了这么久。”
皇帝起身,眼睛在那拉氏面前一点点抬高,渐至超过她的头顶去,变成居高临下。
那拉氏心下便一颤,连忙也蹲安。
皇帝勾了勾唇角:“都起克。没听见皇太后说了么,‘亏你还跪了这么久’。”
皇帝说完,一手拉起那拉氏,另一手便伸向婉兮去。
还不等婉兮犹豫,皇帝早一伸手将婉兮从地上拉了起来。皇帝左右两手,一手那拉氏,一手婉兮,这便眉眼含笑:“好了,你们对皇太后的孝心,对朕的心意,皇太后和朕都心领了。”
寿康宫的总管太监寿山赶紧安排人给皇帝搬来龙椅。
皇帝落座,手却还捏着那拉氏的手没放,轻声细语地问:“哎?你宫里的林贵人,怎么没来给皇太后行礼?”
那拉氏被皇帝这样捏着手,面上也忍不住有些红,便连嗓音都不自觉泯去了冷硬,多了一丝温柔:“皇上怎么忘了,林贵人已然降位。今儿的册封礼,便没有她了。”
皇帝倒笑:“这个傻丫头!朕说了,给她降位是为了全孝贤皇后的丧仪,却不是迁怒于她。便是降位,朕也还是一样喜欢她的。”
听着皇帝这话,婉兮背身缓缓走回自己的座位。之前跪得腿有些麻,这会子想走快都快不了。
语琴赶紧伸手扶婉兮坐下,错眼之间,连语琴都不由得瞪了皇帝的方向一眼。
婉兮垂首倒是含笑捏了捏语琴的手。
皇帝那边厢也还拉着那拉氏的手:“……总归没道理这六宫大封,却单单降了你宫里人的位分。朕就是不看在她的面上,还得顾及你的颜面。回去便告诉她放心,朕想着她呢。”
三卷308、皇贵妃懂事了(7更)
这满屋子的嫔妃呢,皇帝却拉着那拉氏的手,只谈论一个此时根本就不在这儿的人。那拉氏一脸的尴尬,手也不敢抽回来,只能这么面对面地听着。
皇太后倒是眯起眼来:“林贵人、林常在?听着倒像个汉女~皇贵妃宫里的人?”
皇帝朝皇太后一笑:“汉军八旗的秀女。因在皇贵妃宫里,皇贵妃对她颇为喜欢,故此儿子在她进宫不久便晋位为贵人。”
皇太后不由得望住那拉氏:“哦?皇贵妃对一个汉军八旗的女子,颇为喜欢?”
那拉氏便腾地站了起来,只是手还在皇帝手里攥着,挣脱不开。
皇帝便赶在那拉氏之前,朝皇太后点头而笑:“皇贵妃从前不喜欢汉军八旗、汉姓包衣出身的,便连宫里女子用的名字,都必须是满语的,而不准用汉名。可是她那会子年岁小,如今年岁大了,又当了皇贵妃,这便越发大度懂事了。故此便是对那林氏,也是由衷的喜爱,并且还亲自带了林氏到养心殿,引荐给儿子。”
皇太后面上微不可查地变了变色。
那拉氏却感觉到了,连忙道:“回皇额涅,林氏其实不是媳妇自己要到宫里来的……是孝贤皇后安排的。再说随是出身汉军八旗,但是好歹是咱们旗人格格,故此……”
“皇贵妃不喜欢孝贤皇后生前的安排么?”皇帝没等那拉氏说完,便含笑抬头朝她望过来。
那拉氏一咬嘴唇,这会子倒不方便这样说了。
皇帝却转眸看向那贵人:“那会子与林氏一同进宫的,便是那贵人了。那贵人也是出自那拉氏,按说倒是适合与皇贵妃住在一个宫里去。”
皇太后便眯眼看了看那贵人,却摆摆手:“可是那贵人这会子不是跟舒妃一起住在翊坤宫么?说起同出于那拉氏,这宫里又不是皇贵妃一人,舒妃也是出自叶赫纳拉氏。那贵人与舒妃一起住着,原本挺好的。”
皇帝恍然大悟一般,便也点头微笑:“皇额涅说的是,还是叫那贵人继续跟着舒妃一起;林常在就还是跟着皇贵妃吧。就算六宫大封,儿子只降了皇贵妃宫里人的位分,可是这终究跟皇贵妃本人无关,相信前朝后宫,所有人都会明白的。”
好容易熬过册封礼、皇太后上徽号贺礼的扰攘去,宫里恢复平静已是四月中了。
婉兮还是挑了一个时机,旁敲侧击与皇帝说起景仁宫的事。
婉兮用的理由是,再有三个月就是九阿哥的周岁。按着惯例,内务府便要在这会子开始筹备了。
婉兮伺候皇帝用饽饽,见皇帝吃得香甜,便歪首问:“皇上吃奴才亲手做的饽饽,可曾用心?”
皇帝便是用饽饽的时候,手上还是看着一份排单。皇帝以为婉兮这才有这一问,便放下了手里的排单:“怎地,担心爷糟践了你的手艺?”
婉兮含笑摇头:“不是,只是忽然想考验爷一下。看爷一边看着公事,却是否有心旁骛。”
皇帝长眉轻扬:“考什么?”
“爷便说说,方才吃下去的饽饽,是什么呀?”
三卷309、甜甜嘴(8更)
皇帝这便矜傲一哼:“原来是这个!我还以为是什么……太容易了,爷便是分心他用,也能分得清是什么。”
皇帝淡淡瞟了一眼桌上那盘子里的残屑,便更是笃定。得意洋洋道:“不过是豆面卷子!”
婉兮自然不会错过皇帝那贼溜溜的一眼。
皇帝的回答果然不出她所料,她便拍手大笑:“爷上当了!”
皇帝一愣,不敢置信地将那盘子拖过来,伸手指头进去,蘸了那黄颜色的残屑,然后送进嘴里去品咂:“我哪儿错了?这不是豆面儿‘突粒’么?”
见皇帝自己掉坑更深,婉兮忍俊不已,使劲点头:“爷当奴才那么笨,放着带豆面儿的盘子在桌上叫爷猜是什么吗?”
皇帝这才听出些滋味来:“好啊,原来你是故意将这豆面儿盘子留在桌上的,就是算计爷呢!”
婉兮含笑点头:“爷没认错,豆面儿就是豆面儿,怎么都不会错的。只是爷方才吃的饽饽可不是豆面卷子。”
皇帝皱眉,又咂咂嘴回味一番,还是摇头:“不对啊,就是豆面卷子的味儿!”
婉兮这便从食盒里又拿出一盘来,摆在皇帝面前:“是用一样的豆面儿,一样的江米做的,也都是蒸出来的……却不是一种饽饽。这种叫‘引绝饼’,民间又因这饽饽是捶打出来的,也叫‘打糕’。”
皇帝用手拈起一块送进嘴里,这回更细致尝尝,还是挑眉:“分明是一回事!”
婉兮撅了嘴:“就不是!原料是一样的,可是制作却不同。奴才给爷做豆面卷子没在石臼里捶打,可是这打糕却是打了大半个时辰的!”
皇帝不由得翻了个白眼儿:“吃起来没什么不同。亏你还要花费大半个时辰捶打,更要到爷眼前儿来跟爷拌嘴……你这又是要做什么?”
婉兮这才笑了,出溜下炕,绕到炕几这边来,与皇帝肩挨肩坐着:“之所以要与爷强调它们不一样,就是因为豆面卷子是满洲的饽饽,可是这打糕却是高丽的吃食呀!”
皇帝哼了一声:“从前祖宗在关外,于辽东一代本就与高丽人混住。这豆面卷子是满洲人敬神早就用的,必定是高丽人跟咱们偷学去的!”
婉兮抿嘴而笑:“总之,豆面卷子是豆面卷子,打糕是打糕。豆面卷子奴才自己就会做,这打糕还是特地跟嘉贵妃学来的。”
皇帝便放下了排单,挑眉侧首来看她。
明白了,她要说嘉贵妃的事。
婉兮轻轻拉住皇帝的手:“这打糕皇上吃得欢喜,却别忘了嘉贵妃的一份功劳。那江米蒸熟了要捶打大半个时辰,奴才自己可吃不消,还是嘉贵妃纡尊降贵,帮奴才打的。”
皇帝轻哼一声:“她宫里的奴才呢?敢叫你们两个自己做这些。他们都死了么?”
婉兮便垂首叹息:“活着,可是跟死了差不多。总归心不在焉,做不到与嘉贵妃同心同德就是。”
“更何况嘉姐姐明明出自高丽旗鼓,可是如今她那宫里的人,没有一个是出自高丽旗鼓。便是这吃食,他们根本就帮衬不上。”
三卷310、玉色葳蕤(1更)
“皇上是宽宏大量的天子,虽是满人,却始终立志想要做这个天下所有人的皇上。皇上的后宫里,汉女最多。皇上甚至还允许纯贵妃、陆姐姐在宫中穿汉人的服饰,足见皇上的心怀。”
“嘉贵妃出自高丽旗鼓,她寻常在宫中吃的用的,也都还保留着她自家的习惯。从前她宫里的女子、太监,也多有皇上叫内务府费心挑进来的高丽人。”
“如今九阿哥就要过周岁了,嘉贵妃难免要给九阿哥准备些高丽人传统的衣裳、吃食。可惜她如今宫里的人,却没有一个会做这些,完全帮衬不上了。”
婉兮抬眸凝住皇帝:“嘉贵妃如今已经是贵妃,初五日又刚刚行完册封礼,身份自是贵重。皇上这会子却要嘉贵妃亲自去做那些活计么?就算嘉贵妃天性勤谨,自己不介意做那些活计,可是待得七月间九阿哥周岁,嘉贵妃的母家命妇总还要进宫庆贺,皇上难道忍心叫嘉贵妃的母家看见嘉贵妃如今宫里这般情形么?”
皇帝缓缓坐直,眯起眼来:“嗯哼,金家现在前朝得用。爷自然不能叫他们看见这样的情形。”
婉兮便笑了:“其实嘉贵妃宫里的人被慎刑司带走,如今也都九个月了。便是人数多,慎刑司一时审问不过来,也是有的。不过都九个月了,该审明白的怎么也该有个结果了。”
“若是有罪的,自当问罪;若当真没有证据的,那也该发回来继续伺候嘉贵妃和九阿哥才是。”
皇帝缓缓扬眉:“你说的是。慎刑司办事总不该这样不牢靠,九个月,简直磨洋工。”
婉兮轻轻垂下头去,心下涌起小小遗憾。
从前九爷是总管内务府大臣,便是内务府的事,她总能寄望九爷。可是去年九爷去大金川之前,已经卸下了总管内务府大臣的差事。如今九爷在前朝身兼数职,便更回不去内务府了。
不然此时此事有九爷盯着,便不至出事。
她这样想着不光是为了嘉贵妃,何尝不是为了自己。玉壶出宫去,她宫里女子便出了个空缺。该补新人进来,便要经内务府。可是这会子九爷不在内务府,她便也不敢贸然要人进来。总是先用个拖字诀,先看看、再挑挑。
皇帝抬眸凝着婉兮,这才缓缓说:“你说的事,爷记下了。爷回头就催问内务府。”
皇帝眼珠儿一转,盯住婉兮:“这会子小九是不在内务府,可是内务府里也并非你全不认得。”
婉兮想了想:“皇上是说慧贤皇贵妃的阿玛高斌?”婉兮自己都摇头:“高斌大人这些年在前朝一直位高权重,奴才与高斌大人素无交集。”
皇帝扬扬眉:“高斌一个老头子,你没交集也不奇怪。爷说的不是他,是德保。”
婉兮想了想:“德保?便是去年九爷卸了内务府总管大臣的差事,皇上命署理九爷的差事。于今年正式任命为总管内务府大臣,接替了九爷的那个德保?”
皇帝不由得扬眉:“对,说的就是他。你宫里有个女子叫玉蕤的,便是他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