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卷116、针对(4更)
婉兮淡淡垂眸,望着自己手中的食盒,声音不高不低地道:“今儿妾身等一起动手做了榆钱儿饽饽。皇上吃了,皇太后用了,大臣们,还有这两岸跪送的百姓们也都尝过了。皇后是皇上的嫡妻,本应凡事都与皇上夫妻一体。故此妾身特地给皇后送了这饽饽来。”
“皇后若不赏脸,妾身也只好向皇上回明,说皇后不肯吃罢了。”
船舱内,皇后柳眉倒竖,却无计可施:“叫她们进来!”
五人进内请安。
皇后先盯住婉兮和玉壶冷笑,随即目光却又掠向其他三人。
“今晚令嫔来就来了,本宫倒是没想到,你们三个也跟着来了。”
皇后的目光最后独独落在小柏氏面上:“尤其是你!你又跟着做什么来了?”
小柏氏倒是不慌不忙,深深蹲身,嗓音清凌凌地答道:“今晚闻听皇太后御舟上有丝竹管弦之声,那声音飘满水岸,当真泠泠动听。皇上也去了,这会子相信正是陪着皇太后和舒嫔娘娘尽欢。小妾姐妹蒙皇后娘娘多年照拂,小妾担心皇后娘娘一个人孤单,这便前来求见,若是皇后娘娘想听,小妾也可以给皇后娘娘唱几句呢。”
“虽说小妾从小的经历跟姐姐不同,没受过南府那样正规的学艺,不过好歹也是亲生姐妹,跟姐姐也学了几乎唱腔。若是皇后娘娘不嫌弃的话,小妾倒能学出几分南府学生的模样来。”
皇后眯起眼来。
此时小柏氏既然是跟令嫔一起来,便不管小柏氏自己说什么,这立场却也都摆得清清楚楚了。
皇后不由得轻蔑扬起眸子来:“不必了。你姐姐虽然也在南府当了几年的学生,可是说到根底上终究是扬州瘦马的出身!便是学戏,那些唱念身法却不过都是学来取悦男人的!”
“本宫是皇后,不是你们的姐妹的恩客,你们便自免了吧!”
小柏氏面色微微一变,婉兮便伸手给按住。婉兮自己笑眯眯起身,将食盒送到皇后面前来:“主子娘娘不想听戏,但是这榆钱儿饽饽好歹应当吃。不瞒主子娘娘,皇上今儿刚又给这榆钱饽饽写了一首诗,主子娘娘若不肯吃,便是不懂民间疾苦了。”
皇后紧咬牙关,盯着那食盒。
婉兮笑了:“怎么,主子娘娘不敢吃?怕是妾身在这饽饽里下毒?”
皇后眯起眼盯着婉兮。
婉兮回以盈盈一笑:“主子娘娘放心吃就是,就算被毒死了,主子娘娘的胃口里也一定存着榆钱儿。今儿所有人都知道是妾身亲手做了榆钱儿饽饽去,便自然会追究到妾身头上。若主子娘娘死了,妾身也得陪葬。主子娘娘想啊,妾身能做这样蠢的事儿去么?”
皇后被揶揄得哑口无言,愤愤不甘,却也不得不伸手去抓那饽饽。
婉兮却又忽然叫停:“娘娘慢些。还是先叫门外那三位姑娘先替娘娘尝尝。便是被毒死,也叫她们三个先死。”
皇后鼻翼翕张,鼻孔已是气得撑大。
可是她却终究还是顾着自己的安危,便点了回春进来先尝。
三卷117、粉甜(5更)
回春尝过,虽然是有些不情愿,却也不得不据实答:“……这饽饽粉甜可口,又带着榆钱儿清爽的香气,十分好吃。”
婉兮咯咯一笑,转眸望向门外那两个女子:“这世上的凡事总有两面,便如所谓‘毒药’,若是对症也能救命,若不对症便是砒霜。便如丹砂,古今皆爱重如宝,皇上御笔朱批用她,文人墨客画画儿、印章更是少不了。丹砂用作药物,尚可解毒防腐,尤其是这皮肤上生了疙瘩的时候,涂抹亦可杀虫。”
“丹砂此用,我那会子得了疙瘩,可是亲身体验过的。可是也同样是那一回我才知道,丹砂虽能解毒杀虫,若遇高温却能叫人中毒了去!我那会子熏硫黄、抹丹砂,是曾轻微中过毒的。“
一听丹砂、硫黄的这两面善恶,皇后面色不由得一变。
婉兮却幽幽道:“那这饽饽便也是相同的道理。兴许我放在饽饽里的毒药,只是叫回春吃不出来,可是若换成了主子娘娘却会立即毒发身亡呢……故此,我为了主子娘娘着想,还是建议驻春、焕春你们也一并来替主子娘娘尝尝吧。多一个人尝过,好叫主子娘娘多放一份心。”
驻春和焕春不由得都有些色变。
她们也都是头一次见到有人这样当面明晃晃地非说自己用了毒药,还非要大家都尝尝的。
皇后面色不由得更是苍白,她静静瞟着婉兮面上的光芒,不由得扬声:“你们,也进来尝过!”
驻春和焕春只好硬着头皮入内尝了。
婉兮盯着她们两个每人都吃干净了,才笑眯眯问:“滋味如何啊?”
驻春和焕春两人对视一眼,不得不都点头:“果然是粉甜可口。”
婉兮便扬声一笑,将食盒又捧回了皇后面前:“主子娘娘这会子可放心了。这便请吧。”
皇后眼中冷光一闪,也不得不抓起便吃了。
婉兮含笑道:“皇上可是吃了一盘子呢,皇后主子怎么至少也得吃半盘。我给主子娘娘数着,最少就吃五个吧。”
皇后不得不冷着脸,连吃了五个。
婉兮满意微笑,转身走回去,目光扫过纯贵妃和语琴,便是悄然点头。
“饽饽也吃过了,你们便可跪安了!”
皇后便是看着婉兮的背影,都能瞧出婉兮的得意来,这便不耐烦,扬声送客了。
婉兮便也点头,回头拍了拍玉壶的手:“你有话便先跟主子娘娘说吧,我在外头等你。”
婉兮跟纯贵妃、语琴、小柏氏都先退到外间去。
驻春等三个女子也都出来,将舱门关严,内里只剩下皇后和玉壶两个。
那段进宫之前的往事,皇后自然是连这三个新提拔起来的女子也不愿给听见的。婉兮瞟着那三个女子,又朝纯贵妃和语琴淡淡一笑。
后妃出行,身边带着的女子都是定额的,皇后身边也只能有三个。故此今晚只要将这三个女子全都制住,那皇后便注定孤立无援了。
舱内,皇后眯起眼来,盯住玉壶:“你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我身边的献春。你今晚又有什么话想对我说?”
三卷118、麻木(6更)
玉壶福身一笑:“回主子娘娘,令主子说了,待得回京便向皇上请旨,将我赐婚给傅二爷。”
皇后便是一惊:“将你赐婚给我二哥?!为什么?”
玉壶愀然扬眉:“因为奴才从小恋慕的人,不是奴才表哥,也不是苍珠,而是傅二爷啊!”
“你说什么?!”
皇后显然也从未想到,这一刻竟是惊得站起身来,两眼圆睁。
玉壶便垂下头去,轻叹一声:“奴才是主子的家生子,从小恋慕爷们儿,这在任何一个宅门里也都算不得什么稀奇的事儿吧。皇后主子又何至于会吃惊成这样?”
“可是既然皇后主子惊讶如此,便定然是这一刻忽然明白,是错杀了苍珠吧?!”
皇后微微一个踉跄,伸手扶住炕几,强撑着缓缓坐下。
当年苍珠必须死,可是她二哥却不愿。只是她二哥再不愿,他却也不过是家中的庶子,如何比得上她这个即将进宫成为四阿哥弘历福晋的闺女去呢?
苍珠是她二哥贴身的随从,救过她二哥的命,故此当年苍珠死,她二哥救不得,也是伤心欲绝。为了苍珠,她二哥这些年从未给她写过任何一道请安的折子……她虽然贵为皇后,她二哥却仿佛已经与她断了君臣、兄妹之情去。
玉壶看着这样的皇后,一眨眼,泪珠儿已是掉落了下来。
“皇后主子,时到今日,你有没有一点后悔?有没有一点,心下对苍珠有愧,啊?!”
“当年你要入宫,你自知宫中人心暗斗,故此你的陪嫁不仅仅是你的奴才,更是你的左膀右臂。故此你的陪嫁,都是你自己亲手挑的!苍珠的死便不必记在别人头上,全都是你!你家里的家生奴才那么多,可是你偏挑中了我,按说我应该对你感恩戴德……可是,你明知道我不想去,你又何苦非要强迫我去?”
“又或者,是我忤逆了你,你便要我一个人的命好了。你为什么要杀了苍珠?你以为就此可以让我绝了出宫的心,便一辈子在宫里给你当工具了,是么?”
皇后深深吸气,紧紧盯着玉壶:“……我对你不薄!你与我进宫,在宫中也是锦衣玉食;你爹,你哥哥,全都在家里的田庄管事,身份是奴才,可是吃穿用度完全是半个主子一般!”
“可是苍珠呢?”玉壶含泪摇头:“奴才自然知道自己境遇尚好,故此这些年在宫中伺候主子也是尽心尽力。只是奴才永远迈不过苍珠这个坎儿去……主子啊,苍珠死得冤枉,你又该如何给苍珠一个交待去!”
玉壶猝然翻开旧账,皇后全然没有防备之下,这一颗心不由得气血翻涌。
这样一来,她莫名开始觉着嘴唇发麻。那麻木一点点,渐渐从嘴唇蔓延到舌头,再经过舌根一直伸展到了喉咙!
皇后有些惊慌,伸手一把按住喉咙。
“这,本宫这是怎么了?”
这声音传入耳鼓,沙哑低沉得叫她自己都陌生。
“本宫这是怎么了?这还是本宫的嗓音么?”
皇后霍地抬眸,死死盯住玉壶:“是令嫔的饽饽!果然在里头下了毒,是不是?!”
三卷119、有毒(7更)
皇后这会子出了状况,外间同样吃过了饽饽的三个女子便也同样都感觉到了口舌发麻、喉咙如灼。三人都捂住了喉咙,沙哑着却说不出话来。
三个人六只眼,都要凸出眼眶一般,死死盯住婉兮。
婉兮迎住那三人,轻哂一笑:“没错,就是有毒。我方才就是故意引你们都吃下。这会子便是后悔,也已晚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们不过是长春宫里后来提拔起来的女子,原本不是皇后的陪嫁,更算不上什么心腹,故此我与你们远日无怨,近日自然也无仇,我便也没有必要害了你们的性命去!”
“只是这会子……我不想叫你们出声,免得你们坏了我的事。你们此时喊已经喊不出来了,只要你们此时乖乖地听话,老老实实坐着,那么等我办完了事,自然教你们怎么去将毒给解了。”
“那饽饽你们吃得原本少,放心,暂时害不了性命去。”
那三人面面相觑,便都捂着喉咙,不敢动了。
舱门一开,玉壶已是走出来。
该流的泪已经流过,玉壶这会子面上呈现的是宣泄之后的释然。玉壶朝婉兮点头,面上已是浅浅含笑。
婉兮回头再看一眼纯贵妃,然后捉住语琴、玉壶和小柏氏的手:“门外这三个女子,我便交给你们了。你们一个对一个,看牢了她们。不过她们都惜命,这会子喊也喊不出来,谅她们分得清自己的身份,这会子也不敢做什么。”
三人俱是点头,都道:“你放心。”
婉兮这才重又走回船舱去。
皇后捂住喉咙,一脸的惨白,死死盯住婉兮。
婉兮轻声一笑:“我刚刚在门外听见主子娘娘沙哑的嘶吼声了。可是这一会子,相信娘娘想要吼,怕是也吼不出来了。”
皇后拼力出声,那声音果然已是更为低沉喑哑,不是两人这样近地共居一室,外头人已是都听不见了。
“令嫔,你下毒害我!”
婉兮咯咯一笑:“我方才早就说了啊,我就是下毒了,我没瞒着你。是你非要吃……你可以不吃的。为了保命,就算我跟皇上说你不肯吃,又能怎样?谁叫你放不下这副‘贤后’的皮囊,强撑着也非要吃,而且一吃就是五个!”
“你……你个jian蹄子!”皇后声音越发喑哑下去,就如同嗓子被棉絮给堵住。
婉兮扬眸看向舱顶。
此处虽是船舱,但因为是皇家御舟,故此这船舱也如同宫殿一般,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半点都不拥仄,时时处处依旧彰显皇家威仪。
“皇后这会子除了骂人,怕是已经不会做别的了吧?我都忍不住回想从前认识的皇后,那样高居中宫之位,从容不迫地将所有人都摆布于指掌之间。便是应对皇太后和皇上,也都有你自己的一套。从来都是那么游刃有余,从来都是那么自信雍容,从来都没有……如此时这样,狗急跳墙,只会骂人!”
皇后喉中吼吼有声,却已是有些不成字句了。
婉兮却更从容,盈盈一笑:“皇后娘娘还记得么?当年是怎么给我下毒,是怎么伤了我一个十四岁小丫头的根基的?”
三卷120、必报(8更)
“我这今日所做一切,不过都是跟皇后娘娘你依样画葫芦,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罢了!更何况,我今日下毒所针对的,是一个三十七岁、阅历深厚的深宫妇人;而当年皇后娘娘毒害的却是一个仅仅十四岁、涉世未深的小丫头!便是同为下毒,其中人心险恶,自分高下!”
皇后死死按住喉咙,再想说话,却已发现失声。
婉兮自不意外,饽饽里是她亲手加的东西,剂量都是她计算好的。这会子就是要皇后失声,喊都喊不出来!
这富丽堂皇的皇后楼船,已只剩下婉兮一个人说话。
她便越发浅笑盈盈:“其实皇后娘娘只发现了说不出话,这才知道中毒么?皇后娘娘怎么也不想想,我这下毒报复的法子,既然都是跟皇后娘娘你学的,那么又怎么会只到今天才使出来;怎么会只叫你中了一种毒呢?”
皇后大惊,想喊却无声,一双眼珠都要凸出眼眶般,死死盯住婉兮。
婉兮便笑得更甜:“自然是跟皇后娘娘当年对我一样,我也早就不动声色给皇后娘娘下了别的毒去啊。皇后娘娘不妨回想,这一二年来,可否时常觉着神情恍惚去,觉着自己一点一点地陷入癫狂了?”
皇后一惊,喉咙里仿佛有千万头想要奔出的虎豹,却怎么都打不开那道闸门了。
婉兮轻哼一声:“我特地提到‘一二年’,以皇后的聪明,怕是已经明白我说的是什么了。”
“皇后一向谨身,尤其防备着我,所以我就算想给皇后主子送进什么去,皇后主子也都不肯贴身放着的。这一二年间,我唯一成功的只有一次:就是我陪皇上巡幸完五台山之后,回来用五台山的树叶,给皇后娘娘抄的那一卷《心经》啊!”
“那经卷既然是后宫里人手一卷,且是用五台山的树叶抄下的,又是学着皇上在五台山上御笔亲录《心经》的样儿,故此皇后娘娘怎么也不好拒绝了。还当真就拿到你长春宫正殿东暖阁里的小佛堂里,去供奉在佛龛前了。”
皇后张嘴喑哑有声,满脸的仇恨。
婉兮点头:“我知道皇后娘娘想骂什么。你想说我借佛经害人,是绝了自己的福报……可是我却要告诉你,那佛经终究是否害人,都在你自己!”
“不瞒皇后娘娘,我那抄经用的树叶,是事先熏了硫黄才烤干的,你没见那颜色那般的金黄美丽,宛若金叶子么?而那经书所用的墨,亦是早就加入了丹砂去!可是这本身并无错处,古往今来烘干树叶,许多人都用硫黄;抄经加入丹砂,更是再普通不过。”
“如果皇后娘娘只将那经书稳稳当当供奉在佛前,那它就是一卷再普通不过的《心经》。而如果皇后娘娘将那佛经一叶一叶地烧了——硫黄和丹砂经高温火煅之后会放出什么来,皇后娘娘相信比我更明白!”
“硫黄和丹砂两种气体皆可叫人中毒,神思恍惚便是中毒的体现!这在我用硫黄和丹砂熏蒸治疗那疙瘩的时候,拜娘娘你所赐,我早就亲身体会过了!故此该用多少剂量,会叫人产生什么样的模样,我全都清清楚楚!”
三卷121、哭声(9更)
婉兮说到这儿,轻轻叹了口气:“说到底,便如这硫黄和丹砂本身一般。它们自身并没有错,用得好了还是良药,可治病救人;可若有心害人,它们便毒若砒霜!端的我给娘娘,不论是当日的佛经,还是今日的饽饽,都在娘娘你自己一心善恶。”
“若你不烧经,你自不会中毒;若你没害人,我今日自也不会用你害人用过的药物来回敬于你!”
婉兮高高扬起下颌。
“主子娘娘,你害我这么多年,我却已是对你仁至义尽!我便是以牙还牙,也并未挑在你怀七阿哥的时候。我送你佛经那会子,七阿哥已经离开你身边儿,送到太妃身边儿去养育了。我曾经再忍耐不住,我却也没挑在你诞育皇子的前后!”
“这些年,我对你一忍再忍,一是念着九爷的情分,二来总归忘不了当年你亲手替我抹药……可是到今日,你我之间的一切,恩恩怨怨,都该结清了。”
皇后张开口,大口大口吸气,可是却一声都发不出来。
婉兮忽然偏首,侧耳听向外面:“……皇后娘娘,你听,外头是谁在哭?”
已是亥时,正是一日之中夜色最为深浓的时辰。
可是船行水上,总能听见船桨拍击水面,荡起的水浪砰然。
在这样的水声阵阵中,若远若近当真传来一阵哭声。
婉兮便推开了窗棂,叫外头的声音更清晰地传进来。
那声音初时听着,倒像是戏子那咿咿呀呀的唱念之声,随着夜风水声传来,被撕扯得更细、更更噎宛转……可是若是侧耳再细细听过去,便能分辨出那声音当中的区别来。
是如戏子一般的尖细和幽咽,但是却不是在吟唱,而是——幽幽怨怨地在哭。
是一个孩子,委委屈屈、孤孤单单地在哭。那哭声渗透进了水汽,便听着更叫人心下酸楚。
那孩子哭着哭着,更是哀婉地呼唤着:“额涅,皇额涅……”
皇后狠狠一惊,忽地站起身来。
这世上能被呼唤成“皇额涅”的,只有两人,一是皇太后,二就是皇后。此时的皇太后年事已高,且这一生唯有皇帝一个孩子,故此便不可能是在呼唤皇太后的,只能是呼唤皇后的。
况且皇后刚刚失去了七阿哥,而且成婚二十年来,前后更是一共夭折了三个孩子!
婉兮抬眼静静瞟着皇后,轻声道:“……皇后,那是你的孩子来找你了么?如今正是清明时节,是不是他们知道你来了,故此来看你?”
皇后已是痴了,三步并作两步奔到窗口去。
窗外夜色深浓如墨,远处岸边垂柳氤氲,仿佛摇动的黑发。
就在那一片幽暗之中,忽然有一个小小的身影,穿了一身红衣,迅速从窗外的加班上跑过!
那衣裳,是一个小女孩儿的模样。
散着头发,还未总角。看不清脸,却听得见一路跑,一路似乎甜丝丝地轻笑,却又似乎幽咽地哭泣,那若欢若悲的声音,混入水声里,最后总成一串的更咽。
“皇额涅,皇额涅……我好想你,你怎么不来看我啊?”
三卷122、母女(10更)
门外,语琴等人都在紧张地等着里头的动静。
果然不出所料,不出片刻,皇后忽然径直冲开了舱门,跌跌撞撞地追着那红衣裳的小女孩儿跑了过去。
下一刻,婉兮也静静地走了出来。她面上已经平静如水,无惊也无悲了。
语琴紧张地上前一把抓住了婉兮的手:“……你可有把握?”
婉兮点头:“小女孩儿是四公主,穿着的正是当年皇后给她夭折了的大公主做的衣裳。四公主小满月的时候,皇后将这衣裳送给四公主,纯贵妃本记恨,却没想到正好用在这一刻。”
皇后在甲板上仓惶地追着小女孩儿的身影。可是船那样大,小女孩儿早就没了踪影,她又喊不出声,便在那夜色里撕心裂肺地撕扯着自己的衣裳。
语琴小心问:“……为什么要扮成大公主,而不是七阿哥?”
婉兮点头道:“因为她夭折的三个孩子里,她最亏欠的是她的大公主。她的两个嫡子好歹生前都享够了尊荣和母爱,可是大公主没有。”
“陈贵人与我讲过,她与皇上成婚是在雍正五年七月,她于雍正六年十月生下大公主。这是她第一个孩子,身为人母本该可喜可贺,可是就在大公主降世之前的五个月,也就是雍正六年的五月份,哲悯皇贵妃便抢先生下了皇长子……虽有嫡庶之分,可是公主与皇子终究是不能比的。”
“而且你算啊,大阿哥出声在雍正六年五月,往回推十个月,正是雍正五年七八月的事……”
“那个月份不正好是她与皇上大婚么?!”语琴便都是一捂嘴:“你是说,皇上刚与她大婚,却没有与她如胶似漆,而是让格格哲悯皇贵妃有了孩子。她作为新婚燕尔的嫡福晋,孩子却是怀在侧室之后的!”
婉兮点头:“而且两个孩子生下来,她生出来的只是个公主……”
语琴使劲点头:“这样说来,她怕是会记恨自己的孩子的,埋怨她生下来不是个皇子?”
婉兮抬起眼来,望住语琴:“她那会子唯一的找补,只能是尽快生下一个嫡子来。她的肚子也争气,雍正八年六月,便生下端慧皇太子永琏来。算算日子,她坐下这个胎来,应当是雍正七年五六月的事……那会子大公主刚刚半岁。”
“她有了第二个孩子,整日拼命念经拜佛,希冀生出来是个皇子,故此那时候便已顾不上自己的女儿……结果大公主在乾隆七年十二月,也就是她怀了端慧皇太子半年之后便夭折了。”
语琴都不由得倒退两步。
“她都来不及悼念那孩子,便沉浸在接下来获得嫡子的快乐中了吧?”
婉兮点头:“故此,她心下最亏欠的不是两个嫡子,而是那大公主。”
甲板之上,皇后还在发疯一样地跑着。她耳边除了哗哗的水声,便是那小女孩儿委屈的哭泣:“皇额涅,皇额涅……你为什么,不来看我呀。”
已是到了亥时(晚11点左右),两层的楼船,甲板上更深露重,皇后神思恍惚地跑着,哭着。
婉兮轻叹一声,抬手打开了食盒最底层。一群蜜蜂轰然飞出,朝着皇后便兜头飞去。
皇后猝不及防,惊慌后退,踩着旗鞋的脚下一滑,整个人边从二层甲板上,直坠入河中——
三卷123、不死(1更)
皇后在水中载沉载浮。
满人多不擅水,故此皇后的头顶数次沉入水面,喝了几大口水。可是因为她落水的位置就在舟侧,故此她还在拼命伸手去抓船舷。
这一刻皇后生死皆有可能。
婉兮回眸叫驻春:“去禀告皇上,说皇后主子落水!”
那驻春呆住,用手拼命捂着喉咙。
婉兮轻哼一声,叫玉壶:“给她灌水。”
那驻春不解其意,还不肯喝。婉兮凝住驻春的眼睛:“……那不是毒药,只是半夏。你们也说粉甜可口,不过是用半夏磨粉加入饽饽罢了。毒性极微,只叫你们喉咙暂时麻痹,发不出声罢了。是你们自己心里有鬼,这才当真当作毒药!多喝些水,便也代谢干净,伤不到你去!”
驻春闻听这才捧过瓦罐大口灌水,不多时果然已经可以出声。
驻春这才急急忙忙下了“翔螭舟”,坐如意小舟朝皇太后的御舟去了。
这会子皇后在水中因也喝下大口河水,这会子嗓子也开了,不由得在水中高喊:“救我——”
这一刻,语琴、纯贵妃和小柏氏皆紧张起来。
这翔螭舟甲板之上只有她们,可是终究底层还有船工在。
婉兮静静笼袖而立:“吩咐船工伸长篙给她。”
“令妹妹!”纯贵妃便急了,抱着四公主上前盯住婉兮:“她若活下来,必定不放过你我!”
婉兮点头:“所以最终她死还是活,全看天意和皇上!”
婉兮伸手轻轻握住四公主那只“佛手”,轻轻摇了摇:“她虽害你成了这样,可是令姨娘却不想叫你也背上这个罪名去。那根长篙,令姨娘是为了四公主递出去的。”
这会子下头已经乱了起来,船工纷纷低呼着“皇后落水了”,伸长篙去救。
少时后头护卫的侍卫船也已靠上来,随后皇帝也已来到。
皇后自己顽强地抓着长篙爬上翔螭舟来,她跌坐在底层甲板上,高高仰头看那二层甲板上的婉兮,虽已因灌满了水说不出话来,却还是满眼的阴森。
皇帝先上二层甲板来,几位后宫都赶紧施礼。
纯贵妃忙抢先说:“妾身等是来给皇后主子请安。因是夜晚了,四公主吵着不愿意离开妾身,故此妾身才不得不带了四公主同来。四公主上了这大船来便调皮,也怪妾身自己不小心,一把没抱住四公主,故此四公主便沿着甲板跑开了。”
“皇后是看见了四公主,从船舱中追着四公主跑过去,结果甲板上更深露重,这才滑落水中。”
皇帝目光从纯贵妃转向婉兮,走过来伸手握住婉兮的手,便也弯腰向下喊:“四公主调皮,在船上乱跑。皇后是不放心四公主这才追出来,旗鞋滑,这才坠落水中。”
皇帝一言,此事已然定性。
下头船工、侍卫都俱感动。原来皇后是为了救四公主……果然是国母慈心。
皇后被抬进船舱,婉兮等人也要跟着近前,却被皇帝拦住:“已是子夜,四公主惊吓了,也累了。你们都回去,此处之事,都交给朕。”
婉兮福身,却高高仰头望住皇帝。
皇帝轻轻捏她的手:“你放心。”
三卷124、弥留(2更)
皇后被送入船舱,已呈弥留之态。
皇帝亲自摘下帐钩,将床帐落下,遮住她,更遮住她那双眼。
唯有她那水淋淋的手,从床帐缝儿里伸出来。
皇帝这才安然坐下,握住她那只手。
一世夫妻,最终这一刻,虽然两手相握,却是隔了床帐。
这一幕叫这一对帝后如何不想起曾经的汉武帝与李夫人。最后一面,却是不复相见。
皇帝轻轻拍皇后的手:“朕告诉所有人,你是为了救护四公主,这才失足滑落。船工和侍卫定然都会称颂你国母慈心。百姓也会知道你刚失去自己的孩子,却还能为了救别人的孩子,而豁出自己的性命去……”
皇后虚弱不堪,却还在帐内圆睁了双眼嘶吼:“……不是的!不是我自己跌入水中,是令嫔害我!”
帐外,皇帝挑眸望向棚顶彩画:“令嫔害你?可是她推了你下去?”
“她纵没推我,可是她叫红衣女孩儿哭着跑过!”
皇帝又是轻叹一声:“女孩儿是四公主,原本也应该喊你‘皇额娘’,这本没错;四公主的衣裳,也是你亲手送的,难道却不许她穿么?还是你觉着一个两岁大的小女孩儿,不可以这样调皮活泼?”
“皇后,是你自己看见了你自己的心魔,是你将四公主看成了咱们的大公主吧……出生便不受你喜欢的孩子,一岁便夭折了……可是四公主两岁多了,原本与大公主相差不少,你本来应该分得出来。骗了你的,是那身衣裳。可是那身衣裳,不是你自己送给人家的么?”
“你因自己的心魔,追出船舱去。并非令嫔推你出去!若你心中无魔,你便不会追出船舱去,更不会落水。”
皇后在帐中,浑身冷战:“即便如此,我落水却无法呼救,是令嫔自己承认给我下了毒!”
皇帝轻轻一叹:“那不是毒,是半夏。半夏是药材,是要治病救人的。不过是药三分毒,半夏自然也有毒性。可是半夏之毒,以生半夏为最,蒸半夏已是微弱了。”
“令嫔她若想成心用半夏毒你,她该用生半夏,而不是蒸半夏。”
“话又说回来,皇后啊,对于半夏你本来应该并不陌生……你可还记得,纯贵妃在生下四公主之前,曾经吃下了多少半夏去?半夏一来可致胎儿流掉,即便命大坐稳了胎,也会令胎儿畸形……你将半夏用得那样娴熟,自己唱了这么一点子蒸熟的半夏,便要被吓成这样了么?”
听皇帝将半夏直接与四公主联系在一处,皇后在帐内眼珠外凸,已是惊得说不出话。
皇帝在帐外,却还是温柔地拍拍皇后的手:“皇后啊,你知道四公主的手这样儿,旁人是怎么猜么?他们有的说,是咱们爱新觉罗家近亲相亲而致,可是你别忘了,纯贵妃是江南汉女啊,血脉隔着有多远!”
“朕为了你,不直说是半夏之害,却要让列祖列宗为了这个孩子的手,而受这天下人的指摘!”
皇后死死闭住了眼:“……就算蒸半夏算不得毒物,可是令嫔还放了蜂子来追我。不是被那些蜂子惊吓,我便不致落水!”
三卷125、绝别(3更)
“蜂子?听起来好熟啊,仿佛也是皇后曾经用过的手段呢……是不是当年嘉妃和八阿哥遭遇的那群蜂子啊?”
皇帝听了丝毫不惊讶,反倒轻轻一笑:“这一回你该庆幸嘉妃因有身子,没有陪着朕一同来东巡。否则今晚你这船上,必定还有一个嘉妃!令嫔这蜂子,当是替嘉妃和八阿哥而放。”
皇帝说着,不由得抿唇一笑:“其实你说令嫔用蜂子害你,也站不住脚。皇后别忘了,此处是开阔的船上,水风习习,并非闭塞所在,那蜂子怎么会只朝你一个人去?况且这时节两岸正是花红柳绿,蜂子即便是飞向你,却也必定是飞一阵就散了,它们更感兴趣的该是那些春花。”
皇帝微微一顿,“皇后之所以还是被蜂子惊吓了,必定也还是心里想到了嘉妃临盆时候的那一群蜂子了吧?故此即便蜂子不是袭击你的,只是朝你飞去,你也还是吓得慌了神儿。故此真正作祟的,还是皇后的心魔罢了。”
“皇后啊,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若是换了旁人,即便看见四公主穿红衣跑过,即便看着蜂子,也不至于就吓成你这个模样去吧?”
帐内,皇后已然绝望。
泪水从眼角迸落,她哑声嘶吼:“皇上!你,偏袒令嫔!”
“偏袒么?”隔着床帐,皇帝淡淡一笑:“那要看她究竟是用了什么法子对你。可是照朕来看,无论是这半夏,还是那蜂子,抑或是四公主身上的衣裳……便再加上那佛经的硫黄和丹砂,也都是她拜那场疙瘩所赐……这些,难道不都是皇后自己用过的手段么?”
“她今日对皇后也使了这样的手段出来,该说是跟皇后学来的。是皇后言传身教、教导有方!”
“朕要谢谢皇后,教一个不足十四岁、天真无邪的小姑娘学会了这些!”
皇帝说到这里,倒缓缓松了一口气。
“不过也好,她如今二十二岁了,也该学会如何自保。唯有如此,她才有本事帮朕管好这后宫。”
皇帝说着微微一笑,拍拍皇后的手:“虽说也有手段,可是她与你总归是不同的。她的手段也只是在自保,也是在报仇上,却没用在主动害人上。”
“皇后安心地去吧,你走后,这后宫里自然有你‘亲手教导’出来的人帮朕好好管着。她有能力管好,朕也可信她。皇后不必再有牵挂。”
帐内,皇后一阵抽触。她的手在往外凌空抓挠,仿佛想更紧地抓住皇帝的手,也仿佛想要抓住她的皇后之位,更想抓住她一去无归意的生命……
可是皇帝却在帐外,轻轻地松开了她的手。
“皇后,你是朕的妻子,你的孩子是朕的孩子;可是朕却不能只为了你,便不给这后宫里其他的嫔妃、皇嗣一个交待。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本是这世间最基本的‘公正’。朕亦不能违。”
“朕会叫所有人都知道,皇后是为救四公主而死。朕会最后,圆满你身为正宫皇后的颜面。你死后的哀荣,朕也会参照明朝皇后的旧例。”
“你,去吧。”
三卷126、回銮(4更)
子夜时分,正是新旧交替、阴阳并行之时。
皇帝从船舱中走出来,黯然立在甲板上,朝向下面的大臣、侍卫、太监。
“皇后崩。”
翔螭舟上顿时一片哀声,那哀声顺着水风,向后飘向整个船队。
婉兮听见了,也不由得攥住了玉壶的手,站起来,走到窗边去。
两人这一时,心下都难说悲欢。
若这时间可以倒流,谁不希望回到从前初初见面时,那一身素白、心无芥蒂的时候去呢?
婉兮垂首看看自己的掌心。
“我曾经……好几天都舍不得洗手。她的手叫我想到我娘……”
玉壶点头:“我也有十多年,以她为天,为她而活。”
婉兮点头,伸手臂与玉壶拥在一处,两人也都是落下泪来。
恩怨到头,却都还是化作眼泪罢了,没人笑得出来。
皇后崩于亥时,旧的一日最后的一个时辰,与七阿哥永琮的薨逝颇为相似。
亥时一过,便是子时,新的一天已然来临。
天亮后,皇后崩逝的消息已然传遍,船队上下都自觉换了素服。
皇帝下谕旨,对皇后之死大致做以总结:“谕曰:皇后同朕奉皇太后东巡,诸礼已毕,忽在济南,微感寒疾将息数天,已觉渐愈。今至德州水程,忽遭变故。”
“言念大行皇后,乃皇考恩命作配朕躬。二十二年以来,诚敬皇考,孝奉圣母;事朕尽礼,待下极仁。此亦宫中府中所尽知者。”
皇帝谕旨已是顾全了大行皇后的体面,只是众人见到下面一句,便不觉都有些愣怔:
“……皇后随朕事圣母膝下,仙逝于此,亦所愉快。”
那常在都忍不住问“……皇上为何要特地说,皇后仙逝于此,还是愉快的?”
林常在悄然看了周遭一眼,低声答:“皇上不是说,皇后是为了救护四公主而逝的嘛。怕就是说这个‘愉快’吧?”
那常在便也点头:“既然皇上说‘愉快’,那便是叫咱们也都节哀,不必哭了吧?”
林常在想了想:“我看皇上的意思是说,皇后出来是伺候皇太后的。这一路皇太后都高高兴兴的,所以就算皇后在此处仙逝了,她也该是心满意足而去的。”
那常在不由得低声咕哝了一句:“……原来在皇上心里,皇后就是用来伺候皇太后的呀。可是好像从泰山下来,皇太后就点名叫舒嫔伺候,不用皇后了呀。”
皇帝又下旨,令庄亲王允禄、和亲王弘昼,恭奉皇太后御舟缓程回京。皇帝留下亲自照料后事。
唯有皇太后走了,婉兮等后宫却还是陪着皇帝一同留了下来。
耽搁一天之后,皇帝的青雀舫,带着大行皇后的翔螭舟、连同后宫的漾彩、朱鸟等舟一同回程。
三月十四即到达了天津,皇长子永璜在此迎驾。
一众后宫陪伴皇帝一同回銮,因皇帝“愉快”一语,虽都换上素服,却也并无人早晚哭泣。
待得听说前方便到天津时,婉兮更是忍不住一把抓住玉壶进了内舱,忍不住眼角眉梢挂了促狭之意:“……到天津了!”
三卷127、归京(5更)
一听“天津”,玉壶的脸便也红了。
“主子!当真羞煞奴才了!~”
婉兮眨眼轻笑:“羞什么?女长续嫁,你如今已到了这个年岁,若还不出嫁,便是我的错了!”
婉兮捏住玉壶的手:“你自己说,究竟是想等到回京,待得大行皇后的丧期过一段,我再跟皇上请旨;还是干脆到了天津,我就先偷偷跟皇上请了恩典,将你直接留在天津算了?”
玉壶又羞又急:“主子,不急于这一时吧!好歹皇后刚去,傅二爷又是她亲哥哥,这时候皇上指婚怎么都不合宜。”
婉兮点头:“你说得对。只是恰好这样经过天津,若不叫你们见一面,只是这样擦肩而过了,我心下倒替你遗憾了。”
“好歹傅二爷多年在雪域,今年刚被皇上调回来,你们也难得见上一面。”
玉壶垂首细想半晌:“……那奴才便斗胆向主子求个恩典,晚间叫奴才下船上岸去一会子。既然是大行皇后的殡宫到此,傅二爷必定亲自到岸边来迎,奴才趁机上前给傅二爷请个安便罢了。”
婉兮便连忙点头:“自然准的!这事儿我都由着你自己来定,若你想再等一等再叫我跟皇上求旨,我也都听你的。”
三月十六戌时,皇帝一行回到京师。
除了亲王以下宗室大臣之外,公主、王妃以下大臣命妇、内府佐领内管领下命妇皆分班齐集,跪迎大行皇后殡宫。
一时间城门前人群鸦鸦,足显皇后尊荣。
只是婉兮等后宫的车驾,却轻轻巧巧先进了城门,回宫去了。
车内,陈贵人轻轻一叹:“大行皇后身后哀荣,皇上叫了这么多人前来跪迎,却为何不叫咱们这些身为后宫的一同跪迎呢?皇上甚至也没叫宫中没随扈的娴贵妃等人前来跪迎啊……命妇、内管领下人,原本就是皇后的奴才,便是来跪迎,又有什么特别呢。”
“大行皇后终究最要紧的身份,是后宫之主。故此她最喜欢看见的,其实是咱们的卑躬屈膝才是。可惜皇上却‘不明白’大行皇后的这份儿心思啊~”
语琴便也扬眉:“可不,是公主、王妃以下才来跪迎。也就是说,即便是皇后亲生的和敬公主,也不得来呢。看着场面乌泱泱的,却终究没有几个大行皇后自己想见的人啊。”
婉兮分别按住二人的手:“咱们先回宫也好。皇上后宫里还有诸多事体需要安排,咱们唯有尽自己一份心力,替皇上分忧就是了。”
婉兮回到宫中刚安顿下来,便听得小太监门闩儿在外头眉飞色舞正在讲呢,说皇后的“翔螭舟”从城门进不来,正要搭班子从城墙上拽呢。
倒是玉叶啐他:“你不懂了吧!你们汉人兴许没这个规矩,可是旗人的死人,甭分贵贱,都是不能走门的,都得从窗户顺出去。因为门是给活人走的,若是尸首走了门,那便是不吉利的。”
“要不咱们紫禁城怎么尸首都走东华门,京师是死尸都走宣武门,这两个门才叫‘死门’哪……这叫生死分路。”
三卷128、催立(6更)
“皇后是崩于翔螭舟上,那翔螭舟便相当于大行皇后的殡宫,皇后入殓之前,自然不宜从殡宫里给挪动出来,否则便是不敬,便自然得整船都给拖回来。而皇上是从天津回来,那是京师的东边儿,而宣武门在西南边儿,便不能再拽着一艘船走那么远了。这便就近,还不能走城门,城墙上又没窗户,只有走城堞了呗!”
婉兮抬眼看了玉壶一眼,玉壶忙出去教训二人:“都够了。大行皇后也是咱们当奴才该这么议论的?尤其咱们都是永寿宫人,更不必说这些了。”
玉叶便红着脸起身凑过来,低声跟玉壶嘀咕:“……我才不关心大行皇后呢。我就是想知道,反正皇后都崩了,那接下来谁能当皇后啊?”
婉兮隔着玻璃窗也听见了,拍窗子叫玉叶进来,抬手给了她手背上一巴掌。
“宫里不比外头,你这会子可醒醒,咱们已是回宫了,不是在外头呢。快别说这些了。这些事皇上心里自然有数,不许你们再乱说嘴去。”
玉叶吐了吐舌,便也不敢再说了。
婉兮自己心下倒是安定。她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出身,康熙朝便是有子也才可封妃,她能有今日已是天恩。更何况以大行皇后这些年看过来,即便身在后位,却要时刻被六宫虎视眈眈,那滋味又何尝好受。
三月十七当晚,大行皇后梓宫回到了长春宫。
三月二十二,皇帝钦定大行皇后谥号为“孝贤”。“孝”是大清历代皇后都有的谥号,‘贤’则正是与慧贤皇贵妃完全相同的那个谥号。皇帝在颁布大行皇后谥号之时,亦将当年皇后于慧贤皇贵妃薨逝之后,亲求“贤”字的隐情道出。
婉兮这几日安安静静留在自己宫里,只是尽自己的心,亲手给皇帝做那些他爱吃的民间小食,荠菜羹、黏米窝窝,做好了就叫毛团儿安安静静给送过去。
春日里本就容易上火,她推开耳边那些扰攘,只想一心顾着皇上的身子。
玉壶也明白婉兮的心情,故此将外头的那些纷纷扰扰都尽量给过滤在宫门之外。只是这一日玉壶也忍不住回来道:“……皇太后已是催着皇上另立新后了。”
婉兮便也忍不住微微皱眉:“大行皇后好歹这些年伺候太后用心,太后若念旧情,哪怕晚一个月呢。”
玉壶也是叹口气:“由此可见,尽管皇后这些年都尽心尽力伺候皇太后,可是皇太后心下却并不当回事。”
婉兮点头:“这事儿咱们只听着便罢。总归皇太后心里的两个人选,咱们也能猜着。”
正说着话,门闩儿进来回话,说有养心殿太监前来求见。
婉兮倒是愣个神儿,便望玉壶:“不是李谙达?又是哪个养心殿太监?”
玉壶倒笑了:“李爷是养心殿总管太监,其实凡事传旨都犯不上李爷亲自上门。只是皇上在意主子,李爷心下也记着旧情,故此每回都是李爷亲自来。倒叫主子忘了,这养心殿里多少个太监呢!”
婉兮点点头:“这会子李谙达怕是陪着皇上,分不开身也是有的,故此这才有事儿打发旁的太监来了吧。快请进来吧。”
三卷129、讨好(7更)
那太监进来请跪安,婉兮看过去,当真是个脸生的。
由这一条便能瞧出来,这个太监纵然也是养心殿里当差的,却必定不是皇上跟前伺候的上差的。否则她在皇上身边这些年,养心殿更是常来常往的,总不至于认不得才是。
婉兮便点头笑笑:“倒不知如何称呼。”
那太监笑眯眯答:“回令主子,奴才陈玉柱。”
婉兮便笑了:“哦,那便当真应当是养心殿的人。”
皇帝爱玉,这个陈玉柱名字里也嵌入了个“玉”,倒真是“不是一家人,不用同个‘玉’”了。
玉壶便替婉兮问:“倒不知陈爷在养心殿,担着什么差事?”
张玉柱又笑眯眯答:“奴才跟着一处司库。”
原来是管养心殿小库房的,怪不得寻常也少见着。
婉兮自己也是一时没想明白,一个养心殿的司库太监来见她,应当不是传旨的,那这是做什么来了?
玉壶明白婉兮这是不方便一力追问,这便含笑代为问道:“倒是不知陈爷此来……有何见教?”
陈玉柱脸上笑得宛若一朵花儿,不紧不慢地道:“回令主子,奴才是来回令主子一件事儿……今儿啊,奴才和司库白世秀接着胡世杰的传旨啦,说皇上吩咐要将养心殿后殿西耳房的装修,给挪到东耳房去……空出方子来,给新进的贵妃住。”
婉兮便是微微一怔,抬眼跟玉壶对了个眼神儿。
养心殿后殿东耳房,一向是大行皇后生前侍寝时所居之所。大行皇后这刚崩逝十天,回到京中五天,她在养心殿的居所便要换给旁人了?
陈玉柱瞧出来婉兮没想明白关要,这便满脸谄媚地笑:“西耳房原本是贵妃侍寝时的住处,这会子给腾到东耳房去了。那西耳房便又空出来了……由此可见,皇上便要另立新的贵妃了。”
婉兮悄然看了一眼玉壶,心下已是将这陈玉柱的话听明白了。
婉兮原本也没放在心上,故此只是打个哈哈儿罢了:“晋新的贵妃,自然应当从原本的妃位中进封。如今嘉妃有喜,愉妃也是有皇子的,那自然应当是她们二位。”
“谙达怎没去嘉妃的景仁宫,或者愉妃的储秀宫报信儿?”
陈玉柱呵呵地笑:“令主子!哎哟,您太过谦了!依奴才看,皇上真格想封的,唯有令主子罢了。不光奴才这么想,养心殿里哪个不这么想呢?故此奴才跟白世秀一合计,赶紧过来先问问令主子的示下,您喜欢什么样的帐子?什么样的炕几、炭盆、痰盒、炕屏?奴才等这便先按着令主子的心意,却准备了来!”
这陈玉柱是有心讨好,婉兮却不由得皱眉。
她又看了玉壶一眼,玉壶忙取了个荷包递到陈玉柱手里:“这里头是上好的鼻烟儿。陈爷常年在库房里头,难免湿气重,不舒坦时用这个,打个喷嚏出来便自舒坦了。”
陈玉柱知道这是令嫔送客,忙千恩万谢地去了。
婉兮不由得皱眉:“如今大行皇后刚崩逝,后宫里都在关心谁为继后。这样风口浪尖的时候儿,连养心殿的太监都这么往咱们这儿跑,总不合适。你去替我瞧着些,待皇上回来了,我要见皇上。”
三卷130、不喜(8更)
皇帝还为大行皇后穿着素服,面色清癯了些。
婉兮垂首道:“都怪奴才……这些天只给皇上吃这些荠菜、黏面窝窝的,都把皇上给吃瘦了。这会子皇上正是要料理大行皇后的身后事,这身子如何吃得消呢?”
皇帝轻哼一声,伸手也摸了摸婉兮的面颊。
“还说爷?你自己这不是也瘦了么?大行皇后是刚走,不过爷却也都免了你们的礼数,就是不想叫你们跟着一处繁忙去。你不必担心爷,爷这瘦,是心里另外有事。”
婉兮瞄着皇帝:“……前朝的事?”
皇帝便笑了,哼了一声:“皇后是皇考亲赐给爷的,你忘了么,前朝里还有更多皇考亲赐给爷的……既是皇后丧仪,这便是上天给爷的良机,索性将那班人一并处置了去!”
“爷还要谢谢皇后赶在这一年去了……十三年,皇考也正是在位十三年驾崩的,爷在今年做什么,便都有了理由。”
婉兮轻轻张嘴:“若此说,皇上接下来将有的忙。”
皇帝唇角轻勾:“前朝后宫,正好以此为由,一体整饬!”
婉兮垂首,轻巧一笑:“……原来后宫,皇上是头一个要拿奴才开刀了。”
皇帝不由挑眉:“怎说这糊涂话来?”
婉兮垂首,手指头绕着帕子的穗子:“奴才是听说,皇上怕是不准奴才住永寿宫了。”
皇帝都听糊涂了,伸手掐了她一把:“这是睡迷糊了么?”
婉兮这才缓缓抬眸,轻轻撅嘴:“……今儿都有养心殿的太监,到奴才那问,要准备什么帐子、桌几的,说要给奴才挪到什么耳房里去住着呢。”
“奴才的永寿宫就在养心殿后头,这么大个院子前殿后殿的多好,奴才又何苦要爷那养心殿里什么耳房呀、围房呀的呢?”
皇帝这便懂了。
“……原来是有人去折腾你去了!这帮奴才,这会子骑墙而望还不够,还要主动上门去讨嫌!”
婉兮伸手轻轻握住皇帝的手。
“就凭皇上这几句话,奴才也听得出,这阵子后宫里的扰攘叫皇上烦心了吧?”
皇帝轻叹一声:“是。如今谁为继后,皇额涅催问,东西六宫也同样的猜闷儿。一个一个的,叫我心下都不安宁!”
婉兮点头:“可不,皇上此时的心思在前朝。借治丧之机,彻底整顿前朝,革除党争,才是皇上此时的当务之急。这会子后宫便不应该跟着一起乱。”
皇帝这才轻叹一声,伸手揽住婉兮。
“你明白爷就好。”
婉兮便眨眼:“奴才来找皇上,总归就是一句话:奴才就喜欢永寿宫这大院套儿,才不喜欢什么小耳房呢。奴才求皇上,千万别把奴才的大院套儿给换成小耳房啦!”
“更何况奴才还有一院子的猫狗鱼鸟呢,一个小耳房可怎么都装不下。到时候若是皇上再想吃荠菜、艾窝窝了,可没处找去了!”
皇帝这才不由得大笑:“你的心思,爷明白了。现在外头他们谁愿意瞎猜就猜去,谁愿意折腾就折腾,总归你要安安定定的。”
皇帝轻轻捧住婉兮的脸:“……让她们去争。你,不用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