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 医者操守不能丢
唐简知道他们为废弃药丸的事在惭愧尴尬,也不追着这事情继续说了。
她说起了另外的事情。
“上回我说过要建药庐在青竹巷里,还未及安排。”
“你们这边要事先完成人手和炼制药丸的准备事宜。”
“快则入冬、慢则年关,我要再出一批新药丸子。”
“那个是要大量炼制放卖的,将是以后我们医馆和药铺赚钱的主要品种。”
“这些方子你们也要继续炼制,是好药大可推广出去。”
“当然也不能为了推广这些药,放着更合用的药方不用。”
“药丸只是方便携带和服用,而非灵丹仙药。”
“治什么病合用什么方子,取决于医者的诊治结果。”
“咱们是仁安医馆,既要有医者仁心,也要有令病人全愈平安的觉悟。”
“赚钱归赚钱,医者操守不能丢。”
唐简一番话说得杨掌医与赵郎中、林郎中连忙点头,心下一松,欣慰不少。
其实这两天炼制药丸都是他们亲自参与的,也有悄悄讨论过。
怕东家为了大力推广药丸,会急功冒进不在乎病人实际情况。
毕竟有些药是万能药、通百病都合用。
可有的病就是要根据每个病人在一个阶段的实际情况才行。
这真的是取决于医者的实力与经验的呀。
现在听东家如此通透明白地说出立场和态度,怎叫他们不安心?
当下唐简与他们又细细说了炼制药丸的一些小常识和小窍门。
给大家长了一把来自未来先进文明里的经验。
而对唐简来说,即使不依靠仪器、机器,也能凑和到现有简陋条件中的技术,也是不多了。
同样,取决于她的实力与经验。
之后她要做的事情,大致也可以说与这些郎中们听了。
听说她要做保养、滋养、安神养气、保颜美颜类的药丸,甚至还有能够减肥用的药丸。
都是大为吃惊,却又振奋不已,对这东家也真正佩服得不行。
唐简只透露了自己将要做什么,让他们心里有数,又交代不要太早说出去。
接下来就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要做的准备工作了。
之前她说要张罗什么什么的,大家心里没数也没有细化出规划来。
药童人数显然挑得不够用,而现在杨掌医却能清楚接下来要做什么了。
“东家,我下午就去趟牙行,专挑八岁到十二岁的孩子来先培养几个月。”
“让他们多了解些这一行的规矩和常识,不识字的也教识字、背药草书籍。”
“医馆里还有一批,到时全部给东家安排上。”
“有了东家另外做的药庐,咱们医馆里应是不需要太多小药童了。”
“至于种植药材,这个医馆还有一些小郎中和学徒。”
“到时安排几个过去学习就好,不必另外安排多少专属之人。”
“医馆与药庐都是东家的,是在医馆里等着病人求诊,还是在药庐里研学药草,都是学艺。”
“以后我们几个也会常去药庐帮手。”
“不管是帮带学徒还是看看进度,只要有时间都可以。”
“还有隔壁……陈掌柜那边定然也能挑出几个药童来的。”
第1337章 不好意思再争头筹
“药铺就是与药材打交道,人手比医馆的更专一,也容易上手。”
杨掌医衷心提议,没落下药铺这边。
都是东家的产业,各方面固然是分开经营,但人手上肯定能统一调派的。
他的话其实也是唐简早有打算的,只不过想等到一会儿吃中饭时再说罢了。
没想到杨掌医先说了出来。
当下唐简便顺势应下,笑道:“如此甚好。”
“那我们就把陈掌柜约出来,一起去福安酒楼吃个饭,再一起去那边宅子看看。”
“医馆有药房,陈掌柜又是开药铺的,你们都比我更有做这一行的经验。”
“不然先看看宅子环境和格局,商量怎么把药庐建起来。”
“我不在京城的日子里,你们也能慢慢将筹备事宜先完成了。”
“等我回来也不耽搁时间,说不定还有时间炼制出一大批货,正好赶上年关生意。”
说到最后又回到了生意的初衷了。
刚才说的那番话是提醒大家不忘医者初心。
现在说的这番话就是冲着开铺在商言商了。
赵郎中和林郎中听得有些怔愣,还没有回过神来。
到是杨掌医不愧是要管理一大家医馆的人,当下连忙领命,不多疑惑。
但他心里却清楚,这位东家与前东家相比,是很与众不同的了。
大家出了药房,撤去一身装备。
唐简让外头的一个护卫去福安酒楼订一个包间。
杨掌医也叫了个小厮过来,赶紧去隔壁喊陈掌柜。
等他们来到前面厅上刚喝了一杯茶,陈掌柜就满面笑容地赶到了。
等了这么久,东家夫妇终于想到他药铺了啊。
上回东家来医馆就没去药铺转转,他还羡慕了好久呢。
他自己原本也是当东家的人,自家的买卖没有体会过与人做工是什么样子。
原本继续当掌柜也只是不舍药铺、尽心经营,直到新东家到来……
打过一次交道就有了感悟。
跟着这样与众不同又有趣的小东家,其实也很不错。
他也意识到隔壁老杨那些人在争宠,这令他有危机感,自然也不甘示弱。
“东家!二公子!你们可算过来了,既然要吃饭,今儿就让老陈请客如何?!”
陈掌柜不愧是原本就做东家的人,一到就立刻寒暄起来,表达了自己的请客之意。
“喂,这是在医馆呢,东家可是在我们医馆这边呢。”
“能让你来蹭吃就不错了,你嚷什么呢!”
杨掌医一听就不乐意了。
这老陈真不会说话!
竟然敢当面上他眼药呢,嘲讽他没想到请东家吃饭吗。
“呵呵呵……”
唐简没想到当管事的人竟然是这样,一时也有些尴尬无措,不知如何处理了。
“走吧,福安酒楼那边已经定席了,今天是东家请你们吃饭,谁也别急着付帐了。”
还是楚默云连忙开口,把话挑明了说。
只要不是医馆或药铺任何一方请客,两边之争就能消弥了。
果然,他这么一说,杨掌医与陈掌柜也就不好意思再争头筹了。
也怕他们这般计较反而东家不喜。
一行人走出医馆就继续往东走,经过自家大宅门前,门关着没人知道他们刚经过了。
第1338章 跟他抢东家?
再经过小巷往前走经过福安客栈门前,客栈也有侧门在西华二街上。
其实当初唐简看到实地环境时,有感慨过,客栈若做酒楼可能更好。
奈何铺面盘下来时,客栈就是客栈、酒楼只是茶楼啊。
客栈的建筑格局不一样。
除非能够直接做成小型的皓月楼格局,不然只作酒楼是不划算的。
再想到每三年的春闱生意,就歇了要改格局的念头。
而茶楼做成酒楼却是方便的,后院目前还有些侧院屋子是空着的。
现在当作包厢预留,等春闱生意好起来时,改作客栈临时房间也就方便了。
客栈这时候不是生意临门高峰,只有一个伙计守在铺中。
就连掌柜都在后头厢房里不在柜台后头。
因此也不知道东家经过了门前。
来到酒楼这边,先来定席的护卫刚走出来,看见他们连忙上前抱拳行礼。
“老大,酒楼包厢还剩下两间也有人定下了,大厅里有些热闹,掌柜说……”
“夫公子!二夫人!”
掌柜李田益朝外一看,立刻满脸激动地小跑出来,作揖陪笑解释原由。
“回禀二夫人,只因最近酒楼有了冰块消暑,生意比之前好了不少。”
“这大厅每天生意都很不错,包厢也要提前半天预订才有。”
“刚好今天没有空的了,不知二公子二夫人可愿去后院厢房摆席?”
“小的已让人收拾了,只是不在楼上。”
后院厢房原本就有作备用包间用处,是唐简自己决定的。
现在李掌柜这么解释,只是怕东家想要楼上包间。
“可以的。”唐简点头。
李掌柜松一口气,连忙迎客进门,多朝另几人看了一眼。
正在这时,出诊回来的古郎中拿着一把蒲扇遮在头顶,也匆匆跑过来了。
东家请吃饭,其他大郎中都去了,他岂能错过?
唐简听到喊声回头一看,不由笑了笑。
她交代李掌柜赶紧准备一盆温凉水,让古郎中一会儿洗个手脸,擦擦汗。
不然一会儿若包间用上冰砖,还怕着凉呢。
而李掌柜刚才听见古郎中在喊东家,一张笑脸早就僵化了。
这、这……跟他抢东家?
这时东家吩咐,他猛地回过神来,连忙应下,一边喊伙计赶紧去打水。
酒楼伙计也机灵,见是东家到了连忙去忙,生怕出岔子。
李掌柜亲自带路,把人领到后院上房厅上。
这里并不是包间,但更宽敞且是明窗,不用冰砖都不热。
李掌柜还是立刻送上了两盆冰砖搁在两个角落里。
唐简见状却是摇了摇头,有些无奈。
但李掌柜是一番讨好的心意,她也不好再说什么,以免伤人颜面。
尤其是李掌柜已经意识到了,她还是医馆郎中们的东家。
若这时候她说,用了冰就不要敞开门窗且冰少屋子大,根本起不到什么制冷效果。
岂不是当着其他同事的面儿,打了李掌柜的脸?
因此,她只作不知地招呼其他人落座。
楚默云慢一脚进来,已交代先来定席的那位护卫回家说一声。
他们在外结识了几位医馆郎中,请人吃饭结交一下。
这样解释既是事实、又避开了其他问题。
第1339章 独忧忧、不如众忧忧
唐简让岳北也坐下同席吃饭,免得在外头无聊还错过饭点。
毕竟吃完了饭,他们还要去药庐那边,护卫也不好换班了。
岳北刚也交代了那名护卫回家就暂时不要过来,吃了饭再带两个人手过来换班。
这时见老大发了话,也没客气,只不过不是与主子同席。
“是,属下另外找地方吃饭,让老李安排个饭就行了。”
岳北连忙说道,又看了李掌柜一眼。
李掌柜连忙点头说容易,厅旁还有的是空屋子可用呢。
见他们这么说,唐简也不好再说什么就同意了,让岳北自己去吃饭。
李掌柜忙前忙后张罗,饭菜摆上之前先送了井水浸过的西瓜还有桂花糕。
唐简没吃西瓜,却是拿了块桂花糕在吃。
忙了一上午她确实有些饿了。
李掌柜又亲自送来两壶梨花白,还给唐简安排了一小钵糖水。
唐简道:“李掌柜你别忙了,赶紧回前头去吧,这时候前头也忙着呢。”
李掌柜这才退下。
李掌柜的殷勤看在杨掌医和陈掌柜他们眼中,暗道这东家身份真是不一般啊。
唐简只当不知,在菜陆续上来后,就让大家不用拘谨、好吃好喝。
楚默云代她给大家敬了杯酒。
之后就随意吃喝,唐简继续与大家说起药庐的事情。
陈掌柜和出诊才回的古郎中才知道这些事情,当下也是满心振奋。
不管专业的问题,既然开着铺子当然希望生意好啊,有钱赚谁不喜欢?
说起经营之道,陈掌柜还是很有经验的。
这一点其他几个郎中就略逊两筹了。
但说起行医施诊、治病开方的经验,几个郎中也能滔滔不绝,毫不逊色。
而唐简身负外挂,两边行业都懂不少,自然与他们能够谈笑风生、都有话题。
一顿饭下来,也增加了医者们的熟悉、拉近了东家与下属的距离。
李掌柜在铺子后门朝这边张望过几回,一脸羡慕。
没想到东家还拥有医馆和药铺,显然与那帮人更亲近一些。
他们这些纯开铺的落人后头了。
得了信儿也跑过来的胡掌柜,也是看得有些叹气。
“老李啊,咱们拼不过人家有手艺的啊。”
“那能比嘛,医馆要好郎中、药铺得卖好药材,哪是咱们行当能比的。”
“咱们行当做的是吃喝买卖,只要请到好厨子就不愁生意的啊。”
“要不,把老钱也叫过来瞅瞅?”
胡掌柜觉得,他们俩个在这里羡慕嫉妒恨还是有些……
不然把福星阁掌柜也叫过来,感受一下他们此时心里的无奈。
李掌柜一听有理,立刻回去叫了个伙计往隔壁跑了一趟。
不一会儿,钱掌柜手里还端着一只歪嘴小茶壶,就匆匆赶过来了。
听李掌柜说明了过程后,也是一脸惆怅。
“所以,你们俩个自己不开心,把我也叫过来跟你们一样?”
钱掌柜很快就反应过来,无语地瞥着另两个掌柜。
这俩人也太黑了吧!
“那不是你东家啊?叫你过来这叫有福同享,不把你撇一边儿喝西北风呢。”
李掌柜理直气壮地解释。
胡掌柜却是嘿嘿笑着,要的就是这独忧忧、不如众忧忧嘛。
第1340章 岳北好心提醒他们
三个掌柜在这儿嘀咕,忙碌的伙计们诧异不解地瞅过来两眼,又匆匆走了。
唐简那边吃完中饭让人奉茶时。
岳北也悄悄说了三个掌柜蹲对面角落里嘀咕什么的事情。
唐简听得一脸诧异。
她正要喊人过来问怎么回事。
楚默云突然暗示道:“咱们喝了茶叫辆马车过去青竹巷吧,大中午的外头太晒了。”
不等唐简回答,楚默云就让岳北去弄辆马车。
岳北连忙答应了。
这里回家去套马车也快,但他相信二公子另外一层意思。
看到岳北过来,三个掌柜猛地回过神来,连忙想溜。
“你们三人在商量什么大计?主子现在没事儿找你们呐。”
岳北好笑地喊住他们。
“我们、没什么事儿。”
李掌柜最心虚,因为这里是他的地盘。
“对,我们在这儿乘凉呢,中午可真热呀。”
胡掌柜连忙找了个理由。
“我刚吃完中饭,过来串门儿呢。”
钱掌柜也知不能明说,讪笑了一声。
“哦,那你们恐怕要换个地方乘凉串门儿了,一会儿主子要出来了。”
岳北好心提醒了一句,就匆匆转入酒楼的后门。
出去穿过小巷去府里最近了。
这附近几家铺子刚好在宅子两边,他们抄近路方便得很。
岳北回去后,喊了两个护卫套了两辆马车停到酒楼外头。
唐简出来时已不见三个掌柜身影,也没有多问。
出来外头就看到自家两辆马车在。
她莞尔一笑,很是满意。
杨掌医和陈掌柜他们见状了然,连忙上了后面那辆马车。
有岳北在旁的那辆马车肯定是东家夫妇要坐的。
两次交道,他们也知道这个护卫定是东家身边亲信,护卫之首。
上了车,马车便朝北、朝西往青竹巷过去。
马车里,唐简倒了一杯灵泉水给楚默云。
又给他一杯解酒茶喝了,免得一会儿难受。
身为东家,她不能喝酒,大家敬过来的酒都给她家夫君喝了。
坐马车走得快,这才刚喝了两杯茶,就到了青竹巷里。
岳北先一步下车把侧门打开,马车直接驶进宅子到了二门外才停下。
唐简与已经恢复不少的楚默云下了车。
再看几个郎中和陈掌柜神色不变,一脸舒坦。
暗道这些人都是酒道高人,酒量不错。
也不废话,一行人当下就将这座宅子都转了一遍。
商量了在哪里建药房、在哪里做库房,哪块地适合种药材、哪些地方不适合。
而且这宅子原是商户人家住宅,小院落多而无大花园子。
各小院里或有些花树、小花圃,但要用来种药草又太零碎了些,肯定是不合适的。
最多小院子可以分别安置不同药丸制作之处。
也是她最早与墨池先生说起丹药作坊时,计划要做的规模和格局。
几个品种不用混杂一起,药童们各司其职也更方便管理。
不过,花圃肯定要撤掉,以免影响药性冲突。
医馆里也不会大肆种花圃,多是砖石地面不但平整干净,还防潮呢。
为的是以后存放、晾晒药材方便。
甚至有的药房还带地龙。
冬天或阴雨潮湿天气,保持药材干燥,也有的就是用来烘制药材用的。
第1341章 确定一个为主之人
听着陈掌柜对药材方面的经验,还有郎中们的经验佐证。
几乎没有异议,唐简就把有地龙的几处主院做为药房所在。
而东、西侧院做为跨院就算是小园子大了些,确实可以种植药材了。
药房有炼制、阴晾、烘烤、分拣、库存几个分类。
这里都是重点参考了陈掌柜的意见,一起商议出来确定归类的。
其他用处不大的小院子,就分给过来这边的小郎中和药童们居住。
唐简只留了一处也带地龙的小院子给自己。
院子里只有三间上房和一角敞轩、一棵梅花树。
院子小到……不比她东院西屋与厢房和往正院隔墙那一小块空地大多少。
但她若在这里住,与她家读书人足以够用了。
确定好每一处地方使用之后,还留有外院闲置不动。
交给医馆与药铺共同安置筹备的都是二门内的主院。
也就是今天商议了所有细节的药庐范围。
之后,唐简想了想,还是提醒了一句。
“隔壁宅子也是我的,我家还未举家搬进京来,那边先分派了一批下人安置住处。”
“你们打过交道的林大管事也会带家人过来住进那边。”
“以后你们若有事找林大管事不着,也可过来找守门大爷。”
“那是他父亲,住过来帮着守守宅子。”
“只不过事关医馆药铺事务都算机密,既便是管事家人,也不要轻易细说。”
“总之,你们要安置的事情,需要用钱直接在帐上划出,到时记好帐目便是。”
“我们不在京城,遇事你们自己拿捏。”
唐简解释了一下情况。
大家听后连忙记下,表示会守好铺子,完成东家交代的事情。
之后,唐简把宅子钥匙交给杨掌医。
因为药庐主要还是要炼制药丸,需要的人手和建制药庐,也主要是由杨掌医负责。
这个任务需要确定一个为主之人。
以免她一走,医馆与药铺两者争功误事。
该商量的都确定下来、该交代的也都交代了。
唐简让护卫把大家送回医馆药铺,这时已是申时刚过,快到傍晚前了。
唐简与楚默云却是坐着马车继续往西边走了走。
在一家杂货铺买了几样零嘴小吃才走春风南三街下去,还是从春雨巷回去。
刚进东院,就看见楚扬坐在敞轩里。
他手里正在翻着《三字经》,有模有样地读着。
如果不是嘴里还在吃着甜瓜,这模样确实算端正了。
“呀!二叔二婶可算回来啦!”
听见门口动静一抬头,小脸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随即便肉眼可见地垮了下来。
“你们又出去不带我!啊呀呀!有好吃的呀!二婶买的是啥呀?”
小家伙本来想埋怨几句。
可看到二婶手里拿出来的几个油纸包,眼睛立刻亮成了小星星。
到嘴边的话立刻改了口,注意力就被拉回到吃上了。
甚至都不用任何解释了。
一包小花片、一包蜜饯、一包小麻花、一包芙蓉糕、一包云片糕,还是很丰盛的。
没办法,杂货铺旁边竟然是家糕点铺,唐简就忍不住多买了一些。
当然还有多的都送进空间里了,留着路上慢慢吃。
第1342章 只有王丞跃没有附和
反正这些东西也没有明确的地域特色,半路拿出来就说顺手买的,也没人会怀疑。
进京路上她也没少这般糊弄人。
这么多个油纸包往桌上一放,小家伙就开心得哈哈大笑。
就像拆礼物一样,挨个去小心翼翼拆开,小脸上满是期待的笑容。
邱常贵他们在阁楼那边也听见动静了,正好手里头没活儿就跑了过来。
楚扬也不小气,都能开心地与表叔们分享。
“二丫,我们正愁不知带什么礼回家呢,到时多带些这个吃的,不知道小的们会高兴不。”
邱常贵吃着云片糕,有些想法了。
“我是建议你们,这回家路上不说跑一个半月也得是满满一个月。”
“现在正是热天呢,这些吃的就别带了,回家还能吃嘛,还不如……”
唐简帮他们分析,不如带些能够存放至少两三个月的东西。
这些新鲜吃食、零嘴首先就被踢出特产礼物局了。
“当然,这些吃的不在京城买,可以在进了咱们东阳州地界再买。”
“甚至到了纪阳县再买也不迟的。”
“只要是你们从外头带回去的小吃,谁会说不是京城的就不好吃呢?”
“尤其是那帮子小吃货。”
她最后这句嘀咕,顿时令大家都笑了起来,太认同了!
以往在镇上时,家里小的们每回过来不都缠着二丫要做糕点吃的么。
王丞跃那边也有体会,因为他也经常得到一些糕点带回家去的。
虽然情感上觉得没能带回京城的美食,心里有些遗憾。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能继续商量是去纪阳县买还是在新关县买了。
“这有什么好纠结的,家里人都是要搬过来的。”
“不搬的是其他亲戚,那你们只要大包小包买回去,管你是哪里买的呢。”
唐简不在意地提了一句。
大家一想也是,只有王丞跃没有附和。
因为他家就是不搬来的,他来了一趟带不回京城点心,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
不过他也想到其他法子了。
“我从京城买些其他东西回去吧,给家里人都送一两样就好了,能用的。”
所以,他要给琪儿买支簪子、买两盒绢花,再买两盒胭脂回去。
唐简看他一眼,就想起来他回去是要成亲的了。
王家代替邱家守铺,他们家是不会来京城的了。
想到宋琪儿这时候差不多出孝了,应也是在备嫁等着王丞跃回去成亲。
而杨清为了来京城也是将婚期推迟了的,回去自然也是要尽快把亲事办了。
因为他们举家要搬的日子提前了,就连张小柏与邱娇杏的婚期也提前了。
都是为了进京时间宽裕些,路上不那么辛苦。
也因此,等他们乡试之后回家,这几杯喜酒都是要喝的,添妆也是要准备一点的。
大家在敞轩里闲聊了一会儿,唐简说要去后院里看看进度。
其他人就又回阁楼那边去了。
楚扬还在喊着“二叔二婶还没看我今天写的字呢”,但脚下却立刻跟上了。
走去花园那边没见有别人在,唐简就与楚默云商量,要准备什么礼。
第1343章 极仁善的主家
这京城的布料和首饰肯定不买。
到哪里不也只看成色和价钱嘛,京城的东西又不高人一等。
若是从京城买贵的布料回去,那他们当初在镇上储备那么多布料干什么?
农家人也不用胭脂水粉,都是素面朝天、朴素度日的。
也因此,他们决定只给宋琪儿和赵雪准备一些添妆,其他人的都不给了。
要采买实用的东西哄大家高兴,说来说去还是吃的。
以及准备一些茶叶和京城这边的干货。
这个交给舅舅他们统一采买,按家送便好,到时由她这边付帐。
大家的特产就都有了。
还有不管王丞跃杨清和赵学正他们是否有来,他们几家的礼也是要准备周全的。
今天张春山和邱连武还是出门忙去了,这会儿还未回来。
罗三表叔那边到是忙得差不多了,也是刚回来不久。
知道他们领着医馆药铺认识的人去看了隔壁宅子。
罗三表叔都大吃一惊,笑言当时他就在隔壁竟然不知,不然也过去瞅瞅了。
“已经交代好了,与他们联手把药庐建起来,等以后种些药草在园子里。”
“主要还是将方子上的药熬制出药丸子,方便携带。”
“你们知道,我一向就喜欢将一些东西改变样子、用法,增加买卖机会。”
“若在家里煎药治病到也不难,去到医馆让医馆的人煎出来的药卖得总是贵一些的。”
“若有人要出门或是出远门,治病服药就很不方便。”
“这时候若带着对症的药丸子,倒杯水就服用了,很是方便也不耽搁治病。”
“我看准的就是这里的机会,以后联手买卖都有钱赚。”
唐简这么解释,大家听得懂也容易接受,还不会多想,也就不会多问了。
总之,大家知道隔壁宅子已经安排出去了就行。
但是唐简还是让人去找了周管家过来,因为林大管事还未回来。
她让周管家安排青竹巷隔壁宅子的人手住处。
并护院也安排一些到宅子的外院,不进内院但能守护宅子安全。
至于不够的人数,当然是之后辅助林大管事在牙行继续招选进府。
从官牙挑的人,身家来历总是安全些的。
她又叮嘱周管家,林大管事会带家人住进去。
不管住哪里,生活配备要周全,不能完全当下人待,最多就是做工人家。
还有高大掌柜那边也一并待遇,只要高大掌柜自己愿意就可以过去。
至于周管家,家人可以安排到这边的小宅里住。
既然下人会分散一批去青竹巷,当然这边院子也空些的。
周管家知道主子体谅他们,是极仁善的主家了,当下欣然应诺。
知道他们明天一早去乡试,又说了许多吉利话。
回去后又赶紧张罗明天早饭和能带走的干粮之物。
也算是为年轻主子们操碎了心。
之后楚默云和唐简又去了前头门房。
把文家身契、户籍、改从族里分迁出来等一应之事,与文大爷交代清楚。
并让他们之后全家搬到这边空出来的角院里住,不住那边下人院子了。
这边角院原是林大管事、高大掌柜居住与大帐房所在。
第1344章 结下的是善缘
与留作库存的那座角院相对,都很宽敞。
现在林大管事与高大掌柜皆可带家人一起搬至青竹巷。
大帐房又作了分割,一部分帐目交给张春山管。
这座角院便可腾出,另行安置了。
文家恢复自由身,没了家族压制,明年就可以随他们自己意愿去科举。
文大爷可以一偿夙愿,文福忠和文福贵早已放弃了这条路。
文天青却是文家最有希望闯科举而出人头地的。
有了专属于自家人居住的院子、有了一边守书楼、一边读书的机会。
以他的年纪和执着,怕是三年后的乡试、会试场上就有他了。
不管三年后文家命运如何,今天他们楚家善待文家,结下的是善缘。
文大爷看到主家拿来的这些象征身份和自由的文书,当场老泪纵横,就要给唐简和楚默云下跪。
楚默云连忙将人扶住。
情绪激动的文大爷根本没法重新签下用工文书。
最后还是把文天青喊来重新写了新的进府方式,卖身契也就不需要存在了。
楚默云拉着唐简没有多呆就赶紧走了,留给文家人自己消化喜讯的时间。
……晚饭后,林大管事与高大掌柜也都到了。
唐简将文家的事也简单说了一遍。
知道是找的书局东家的人脉帮忙解决的。
林大管事和高大掌柜虽然唏嘘感慨,但也不觉得奇怪。
之后唐简除了交代铺子事宜,也说了医馆药铺还有药庐那边的大致情况。
这几天的信息沟通完,等他们离开后,张春山和邱连武也连忙从隔壁过来了。
知道唐简这边处理了许多事情,他们也是满心震憾。
对文家的事也是一阵嘘唏,也替文家感到欢喜。
而另一家人……林家的情况又不相同。
因为怕有安全隐患,因此除了善待,暂时还没想好要怎么安排那一家子。
之后,他们也说了新酒楼和杂货铺的开张事宜,以及回乡打算买的特产。
他们商量出来的东西,比下午邱常贵他们几个少年人烦恼的,要周全多了。
唐简也说了自己的计划,他们先到府城再回去,完全可以不备礼物,也不好携带。
但他们还是要给各家都准备礼物,毕竟来了京城一趟。
也包括大哥那边要给袁家的,还有他们要给双阳镇那边的。
还要让大舅回去后到庄子上再看看,这次要带爹过去了。
以后他们常住京城,双阳镇附近的庄子常年没有主家过问也不行。
楚志豪常住双阳镇,过去庄子自然在情理之中。
他们还没有那么大的家势和人手可以到处买铺添产,而不用主家操心的。
但这是将来很久以后可以去实现的目标,现在嘛……
产业还是要主家时时巡查的了。
商议安置之事,还是说了许久。
约定了具体回乡的时间,又说了林常胜在月底会安排人手和车马的事情。
当然,稳妥起见,若月底林常胜没有安排车马人手过来。
就让他们自己找已经开到京城的吴记车马行,联系车马回纪阳县,也是方便的。
因为再搬家过来时,也是要用到吴记车马行。
第1345章 送晚辈赶考的殷切
这一路回去日行多少里路、在哪家客栈投宿,夜里如何照看行李车马和货物。
有了来时的辛苦积攒下的经验,再有多的人手随行,也能安稳得多。
唐简与楚默云同两个舅舅说了许久,这才去收拾自己的行李。
吃晚饭的时候说好的,明天他们赶早出发就不会再与大家道别了。
那些早已带过来的大箱行李也没拆,下回过来他们也没什么东西要带了。
此番过去东阳州府城,他们只带了一口大箱装书。
日常用品和换洗衣裳装进了包袱,再有唐简的那只小背篓和油纸伞。
其他东西都在空间里收着,悄悄取用时很方便。
第二天照例早起,楚默云还在灯下读了半个时辰的书。
又与唐简在院子里练了一遍太极拳,这才去东院看大哥他们的情况。
楚星河那边只带了读书人常用的书箱。
楚袁氏收拾了换洗衣服和日常物品,将包袱装进一只大背篓里。
因为林常胜答应安排车马。
昨晚唐简又叮嘱了舅舅们找吴记车马行的备用方案。
因此他们这趟就决定赶走两辆马车,为的是路上读书休息方便一点。
岳北带着三个护卫随行,他们也没再单独骑马。
两人赶一辆马车还能轮流休息。
这样楚默云和楚星河路上也不用操心赶车之事。
也能挤些时间出来继续读书,累了车厢里宽敞也好休息。
这都是为了此去乡试路上不要太辛苦,精神集中继续备考。
也是因此,唐简那晚临时起意找林常胜讨要护卫和车马。
她带走四个护卫,剩下八个护卫到时随舅舅他们一行回纪阳城。
林常胜的人手到不到都没关系。
马车已停在东角门外,护卫们早已吃了早饭等着了。
楚扬打着呵欠却不忘带上他的小竹篮,大家一起到了东院敞轩用了早饭。
其他人还是都赶了过来,提醒他们别落了东西,都好好安置了。
又帮着将那一大箱书抬到马车后头绑好。
看到他们带了箱子用起来方便,楚袁氏有些懊悔。
没敢说她应该也腾出一口箱子这么绑在后头的。
但现在她安排的是背篓,反而不太好放了。
楚星河也注意到了,立刻领着楚袁氏又匆匆回了西院,之后换成箱子过来。
哪怕这口箱子没有二房的重,至少把车厢空间腾出来了。
车厢里铺着凉席,还放了几个抱枕、有把薄扇。
不用坐凳,他们就坐在地板上,困了直接躺着睡觉。
安置好后,匆匆吃了早饭准备出发。
周管家匆匆过来送了两只篮子的干粮、糕点、果脯。
甚至还有两只大西瓜和几只甜瓜。
唐简好笑地看了周管家一眼,本想摇头拒绝。
可看到周管家一副长辈送晚辈赶考的殷切,便收下了。
“这些东西在路上想吃不太方便,尤其是西瓜容易颠坏,就不要带了。”
“剩下的甜瓜两边车上各放两个就够了,晚上我们到客栈里了再切开吃。”
“路途遥远跑起来确实太颠簸了,想吃西瓜就在路上现买吧。”
到最后还是把西瓜留下了,但拿走了几个甜瓜也是全了周管家一番心意。
第1346章 带了个病人同行
大家各自上了马车,就从后门外巷子里朝西华二街去。
出巷口就是大宅的大门,大门隔壁就是医馆的在这一侧的门头。
秦晨有两辆马车,一辆自己坐、一辆是给大哥家带的礼。
马车就停在医馆外头。
这边两辆马车一出来,秦晨正站在车下就听见了动静。
就看见岳北从后面那辆马车下来,迅速来到面前。
他惊呆了。
楚公子夫妇的马车是从旁边巷子里出来的,难道他们不是住在客栈里?
客栈住客要出门只会从正门和侧门出来,不会从后门出来的。
“秦二公子,我们出发吧!”
“中午不在路上停留,要在天黑前投宿,路上只能吃干粮了。”
“这是主子给你准备的水,你渴了就喝这个,还有这些糕点你收着。”
“等路上遇见卖馒头肉饼的摊子,你们最好也买上一些带上,中午别饿着。”
岳北将唐简准备的东西交给秦晨,再一抱拳就转身匆匆走了。
唐简和楚默云甚至没有下车。
这一刻出发开始,楚默云就只剩下吃饭睡觉读书几件事了。
而唐简也在看书。
至少这一路她要作出继续读习医书的形象。
为以后有更多医药方面的本事,提供一个铺垫。
何况他们带了个病人同行。
路上复诊也要让人信服她的本事,是她勤学且有天赋的结果。
秦晨看他们急着赶路,也不敢磨蹭耽搁。
立刻拿着那些东西也上了马车,让人赶紧跟上。
跑了没多久就遇到了卖早点的摊子。
看到岳北在摊前买馒头,秦晨连忙让小厮过去也给自家买了一大包。
他这一趟两辆马车,除了他自己和照顾他的小厮,还有两个赶车小厮。
准备妥当之后,就迎着渐渐升起的朝阳,一行人出东门急速往北而行。
上午就上了北上的官道。
他们出城后不久,林常胜那边就收到了消息,让人去给纪阳县传消息。
而这时候,楚怀忠家里早已乱成一团,城东、城南、城北的医馆郎中几乎请了个遍。
只不过他们没来城西地带。
几十年经营已成将门世家的他们,私心里觉得城西是普通市井。
在这里开医馆就是给普通百姓治病,医术一般。
但也是因此,城西一带不知道的消息,在城东、城南、城北一带早已渐渐扩散开来。
楚怀忠四十年前抛妻弃子。
到老想起自己抛弃的儿孙想要接进京时……
儿孙却突然离奇遭遇了重病的重病、瘸腿的瘸腿这般悲惨下场。
如今再看楚家接连瘸了三个,妇人脸上一朝突然起诊生疮。
怕不是菩萨也看不下去了,略施惩戒呢?
这样带着阴阳怪气的消息,被大家纷纷议论着。
正好瘸腿难治不能去衙门,之后是什么后果谁也不知。
京城各家各府里各怀心思的人也不少。
都帮着搅和起来添油加醋、推波助澜,让楚家百日莫辩。
很快就有兵部尚书递折子禀至龙案前,太子那边也知道了……
唐简随着楚默云在离京去乡试的路上,他们根本没多的精力理会这些事情。
京城里剩下的事儿,就交给林常胜去折腾了。
第1347章 护卫们也习惯了
赶在天黑前他们已远离京城,进入附近州县投宿,正是他们来时住过的是同一家客栈。
到客栈后要了一座小跨院,让秦晨与他们同住一个院子,也省了额外的盘缠。
一个京城开塾人家,家里供出了一个地方四品城守。
到底有多少家底也是别人家的事情,她不好打探。
但毕竟收了人家不少诊金,人家同行又是为了之后的复诊,是在迁就她的行程。
至少同行这一路的盘缠,她能帮他节省一些。
也是到了晚饭时,因有外客在,楚袁氏带着楚扬就在屋里吃饭。
只有唐简因要检查一个久病初愈就远行之人的身体情况,而在外头吃饭。
秦晨也是到这里才认识了楚星河。
同桌三个秀才谈论读书文章,兴致都很高。
唐简在旁给人免费复诊,又叮嘱了秦晨的小厮几句,吃完饭就忙自己的去了。
楚默云回屋还挑了一套书借与秦晨路上阅读,约定回京后还给他。
楚默云的书都是备考用的。
不过是兄弟俩都已看完,打算带回去给张小柏他们看的。
秦晨自己也带了书,不过是楚默云他们都已经读过的,就不用交换来看了。
有护卫轮流守夜,大家都安心睡下了。
第二天继续天没亮就起来,匆匆吃了早饭,又在街市上买了早饭当中饭干粮备着。
唐简和楚默云去大哥那辆马车坐,腾出一辆马车给守后半夜的两个护卫休息。
这么体谅下属的主子,护卫们也习惯了,没有虚讲客气。
接下来这一路,都是照着这样的方式和速度,继续北上。
天气虽热,但也没有下雨,正好赶路。
每晚到客栈吃晚饭时,唐简都会给秦晨检查情况。
若颠簸之下身体劳累影响恢复,也能及时觉察。
有灵泉水每天喝着,秦晨虽觉辛苦但身体并没有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也是硬杠下来了。
而唐简并没有改药方或是施针,只是检查恢复进度。
到了六月下旬。
在投宿客栈的晚上,唐简才给秦晨再次施针。
收了六十两。
另外换了方子,让小厮第二天傍晚时入城即刻找药铺拾药。
并约定离开之前再施一次针,免费。
因为多施一次针,也是因为长途奔波不如在家休息更有利恢复,是为了巩固。
这么多天相处下来,秦晨也是豁达之人,只听安排没有疑问。
进入七月第二天,就到分开的时候了。
唐简依约施针,留下一瓶固本培元的药丸,收了一百两银子,再赠以四袋灵泉水。
秦晨不问价不还价,一路都是谨遵医嘱,唐简让怎么就怎么配合。
这一瓶药收百两银子,就连小厮表情都变了,秦晨却神态自若给了钱。
唐简也不多解释,只交代照她叮嘱好生养着,切莫大意。
不然不只是误了自己身体康复,还坏了她的医者口碑。
秦晨连忙应下。
第二天早饭后一起出城,不久后就在岔道上分别。
秦晨继续往北去北豫州府城,楚家一行偏东,去东阳州府城。
又十天后,他们进入了东阳州府城,经过了墨香书局。
第1348章 肯定在背后批评我了吧
墨香书局同一条街上有家不错的客栈,旁边是酒楼。
都是墨池先生去年开的。
相当于一座小型的皓月楼,名叫折桂楼。
唐简说赚春闱的钱,墨池先生就想在自己的地头也赚赚秋闱的钱。
春闱是开春季节开始。
秋闱是中秋之前,出榜时正是桂子飘香时,因此放榜不是金榜,而叫桂榜。
中举意味着折桂,是祝福之意。
但这家只能算是与福全酒楼一家。
不能算是茶楼,也就不与唐简合伙,没有分利。
在府城另有合伙的茶楼生意,不过在另一条街了。
他们来到这里就是要住在这家客栈。
经过墨香书局先停下来,唐简和楚默云去书局传信儿。
一听是他们来了,掌柜立刻满面笑容迎出来,抱拳一礼。
“原来是楚二和小媳妇到了啊,你们表弟早两日就到了,也来我这里传了信儿。”
“东家已在客栈安排了院子,你们直接过去就行。”
“东家说乡试是优中选优,三年一考,来的都是各县更有实力的读书人。”
“就让你们住在客栈里,也能多认识一些读书人,对将来你们入仕有好处。”
掌柜解释这么安排的原由。
因为院试时是住在书局后院,楚默云更是与唐简住在墨池先生家里。
楚默云连忙道了谢,准备走时。
掌柜却笑眯眯地打量着唐简,又说起其他事情。
“京城传来消息,医书新篇三册已在京城印册,想来这两天就要到货了。”
“按东家吩咐,见到楚二媳妇定要再催催后面的医书。”
“老朽也想有幸接到一手书稿,就不用羡慕何问来了。”
“何问来?”唐简一愣,随即恍然而笑,“是何先生呀!”
“呵呵,是他呢,他很喜欢写各种话本和读书笔记呢。”
那掌柜拈着胡子笑眯眯地解释,很是和蔼。
“他与我们也时常有书信往来的,对你们小俩口大加赞赏呢。”
“今儿可总是见到你们本人了。”
“呵呵,何先生肯定在背后批评我了吧。”唐简不好意思地笑道。
没想到何掌柜会与友人同事们在信里提到他们夫妇。
肯定是夸她家读书人,再吐槽她。
“嗯,说你是一个天赋极佳、聪慧得像极了天外医仙。”
“所知甚广、为人率性、行事沉稳,是个很与众不同的奇女子。”
那掌柜也不客气地把何掌柜夸过的话说了一遍,末了却又补上一句。
“就是很会赚钱,钻钱眼儿里了,还赚了东家不少钱。”
“还把东家一读书人给带到商人路子上去了,让东家也喜欢赚钱了。”
听着这番话不说唐简无语,就连楚默云也咋舌不已。
没想到何掌柜还真是如此真实地评论了他家小媳妇,这……
这不会是所有墨香书局的掌柜们都知道了吧?
这墨香书局分号也有不少的呀。
他们在京城还没正式拜见过京城墨香书局掌柜呢。
从他们一到京城,大管事去传平安信时带回来的那么多书。
就可见京城墨香书局掌柜,对他们的事情也是很清楚的。
楚默云有些不好意思了。
唐简却似无知无觉,在那儿吐槽何掌柜。
第1349章 和气风趣的掌柜
“哎呀,何先生真是的,哪能背着人这么夸人呢。”
“这些话应该当面夸呀,说不定我多送他两坛子好酒呢。”
那掌柜……
他被唐简这反应给惊讶到了,没想到……
何问来之说,还真是如此——真实呀!
这小媳妇就是这样的人。
今日见到本尊模样,就如信中所言,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哈哈哈!那老朽也当面夸一夸。”他立刻笑道。
“回头你们高中桂榜了,也送两坛好酒让老朽分享分享、沾光沾光!”
“好,中不中榜不说,回头就给先生送两坛好酒过来。”
唐简立刻大方地答应了,又道,“也到桂子飘香时,到时就送桂花酒吧。”
那掌柜立刻欣然答应了。
什么酒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也收到楚二媳妇送的好酒了。
回头就能给何问来去信炫耀一下,每次都听何问来得瑟,这回轮到他了。
“对了,不知先生可有城中可靠中人推荐?我想这些日子在府城盘一间粮行。”
“有、有,我堂侄就是做中人的,明天我让他去客栈找你们。”
那掌柜立刻说道。
唐简与楚默云连忙道谢,唐简也拿出《顽疾篇》第四册书稿。
“就知道东家会催,这一路上我可没闲着呀,写好一册,另一册会在离开府城时奉上。”
对这和气风趣的掌柜很有好感,唐简就决定留两册医书在府城书局印出。
见果然有医书,那掌柜眼睛一亮。
连忙欢喜地接了过去就打开翻了翻,略数了一下果然是二十个病例。
“好!好!今晚我检查一遍,明天就拿去先印上。”
“正好交给京城来的人带一批货回去。”
那掌柜的喜悦溢于言表。
唐简莞尔,与楚默云连忙告辞,不打扰他继续核查医书。
有天外医仙的实力和口碑保证。
掌柜就算对医术是外行,因此只通读一遍没有明显问题,以及病例数量不错。
就会交代书局作坊印出上架了。
唐简和楚默云出了书局上了马车,两辆马车继续前行,没多久就到了客栈那边。
岳北先下去到客栈找掌柜。
知道是东家交代过的客人来了,立刻亲自出来寒暄了两句。
就喊了一个伙计领着一行人去后院里。
马车则从侧门赶进去,一直赶到小院里。
张小柏、陈爽和张逸廷都在这里,他们是结伴过来的。
知道表哥们到了,立刻从屋里跑出来迎接。
久别三月的一行人激动不已,说说笑笑地到厅上去坐。
除了张逸廷是早就考上了秀才的,与大家还没有那么熟悉。
其他几人都在问这些日子备考得如何了。
楚默云等护卫把大箱抬进来,立刻让他们去挑书。
还有几天时间,多看一本是一本。
进京之前,他也留下了一些书让大家分着读,张逸廷也从中沾了不少光。
张小柏也将在书局另外买的几套书拿出来。
他们已经读完了,就怕两个表哥还没看。
楚默云直接让大哥先看,说他手里还有正在看着的书。
这次没有墨池先生陪着谈论文章。
他们除了自己拼命读书增加阅读量、剩下的就只有自己发挥了。
第1350章 给别人浪费可不行
而唐简和当初在县城时一样,没有参与他们说话。
只进屋放了行李,提了客栈一只茶壶出来,安静地搁在他们桌上。
别人没在意。
楚默云却是目光微闪,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连忙主动给大家都倒了杯水。
大家还当是客栈里的白开水,也没好意思说客栈里连茶叶都没有。
毕竟他们已知道,这是墨池先生安排给他们的住处,是不要他们房钱的。
楚星河只喝了一口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也不二话立刻又自己再倒了一杯。
好在大热天的,大家喝冷水也舒坦。
谈天说地中顺便又说了下京城那边的情况。
在晚饭送过来时,一壶水就喝去了一半。
唐简过来把茶壶提回屋里去,收起了灵泉水。
她是怕客栈伙计不知内情,把茶壶给提走倒掉了。
她的灵泉水虽然自家人喝着大方,给别人浪费可不行。
这一路岳北他们几个也是每天喝到。
虽然没有多嘴问,但他们是老大每天给的水袋,每人一只水袋随身携带。
里边的水清甜开口,喝了有精神有体力、消暑解乏。
这些好处在他们习武之人很快就感受到了,甚至比读书人的效果更为显著。
私下里也有猜测,是不是主子曾带着走的竹筒水。
唐简知道这一路奔波急赶,若大家没有灵泉水撑着,没这么快赶到府城。
还这么精神奕奕。
晚饭之后,大家一起到客栈附近街上转了一下才回来休息。
毕竟安稳到了地头,还是提前到的,心里踏实了,也放松一下出来逛逛。
等明天去衙门录了档领了入场号牌,接下来只要专心备考等着去考场就行了。
第二天早饭后,书局掌柜的堂侄谢中人就到了。
昨天那掌柜就姓谢,年纪已有五旬,蓄着八字胡,很有商人模样。
但唐简听说过,墨香书局的掌柜都是有举人功名的。
秀才功名都只能在后头做帐户和管事,像吴帐房。
与谢中人寒暄之后,大家才知道唐简要在府城盘间粮行,都是愣了。
不是才在京城盘了那么多铺子?
但说到粮行,楚星河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当着中人的面儿,他也只能委婉相劝。
“弟妹,开铺不急于一时,等我们乡试过后再说不迟。”
乡试之后他自然会说,若要开粮行,回纪阳县城开一家就够了。
或是在青石镇上开一家也行。
这府城虽不比京城,但铺面肯定也是很贵的。
当初在双阳镇上盘了那么大一间铺面,加之开铺所需一应成本,也不到千两。
当然开张时有二房的田庄直接放了大批粮和水果过来,助粮行打开了开张局面。
现在急于在府城盘铺贵、且还要安排人手张罗、要收粮、要开张生意……
他们要应考,这事儿也不能交给弟妹一人去辛苦。
他委婉地表达了这些意思。
楚默云也看向唐简。
“要不,铺子可以先看着,等我们考完了再分心去张罗?”
“嗯,可以先看着,有意向了再找谢先生通过书局人脉举荐管事过来。”
“书局认识的管事与福全酒楼管事的人脉,都可以用一用,若能开铺正好赶上收秋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