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遇上了一个病人
但她不能说,于是硬杠上去无视了他们扫来扫去的目光。
最后,还是邱常贵又被推出来。
邱常贵一脸羡慕地看着唐简。
“二丫啊,你和表妹夫今天一早又出去了吧?外头好玩儿吗?”
“这是逛成习惯了吧?”
“也体谅体谅我们这些每天辛苦干活赶工的人呀。”
这、这是埋怨上了?
其他人却是哭笑不得地看着邱常贵。
让他问这两天发生的奇怪事情,他在说啥呢!
然而在邱常贵心里,二叔和张大伯出门做什么,哪有二丫他们出去的原因重要?
他可知道二丫和表妹夫是很忙的。
在镇上时就每天忙着读书的读书、写字的写字。
最重要的是,二丫并不是吃独食之人,不可能自己溜出去玩耍而不叫他们。
因此,他更好奇这边的原因呀!
“是这样,昨天出门闲逛时在西华街那边走着走着……遇上了一个病人……”
只要不是问舅舅他们的事情,唐简还是愿意说上一说的。
哪怕只说上一半也好呀。
当下她就绘声绘色地讲了秦家私塾二公子的病情。
但她没有说墨池先生的病情,只说自己在医书上见过。
也是运气,竟然被她诊断对了,对方还主动请她治病呢。
正好她学医一年最擅长的就是银针术。
这个她学的《金针论》是早期就买了的书。
后来她又买了那么多医书,都是众目所睹的,都知道她学医是很有天份的。
因此,当她说她用银针为对方治疗,才施一次针就有所好转的事情。
大家只当成了病例故事听,竟没人怀疑真假。
毕竟年初她治好东家的发小好友这件事情,他们是知道的,连病人登门都是看见的。
二丫学了医、给人治病已经不奇怪了。
“没想到还真有人从娘胎带病出生的,好吓人。”
“出生就有病,三十年病弱的日子可咋过哟。”
“也是他运气,遇上了咱们二丫,总是有希望了。”
“竟然是开塾人家呀,与对面那家私塾也不算太远啊。”
“这两家私塾都离这么近,以后咱们家的小子们到秦家私塾去上学也可以呀。”
“还是对面这家近些吧,那家都……隔着几条巷子了呢。”
“毕竟那边是认识了呀,万一对面那家束修高呢。”
“秦家那边若能给些优惠,咱们这么多娃,少一吊也都是不少两的钱了呢。”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只不过从一开始的病情议论,很快就转到家里小子们读书的问题上了。
现在张家还只有张泽福在上学,但过不了几年,底下泽瑞、泽祥也要启蒙了。
邱家那边邱常宇不用进塾了,底下小的也还有几个呢,还有罗家……
兄弟、子侄,读书问题永远是一大家人最关心的问题。
即使身在寒门,他们也知道读书有出路,多识了几个字以后出门做工也有好处。
“到时两边打听一下吧,哪里便宜上哪里去。”唐简给出最后结论。
京城私塾,哪怕是在城西这样的巷子里,束修也是不低的。
是镇上价钱的翻倍了。
而且中午也是提供吃饭的。
第1322章 她也不想节外生枝
只有住在附近的人家才会选择回去或不回去,住得远些的没有选择。
若从城东过来城西读书的,还提供住宿。
所以别看秦家私塾位于青竹巷口,其实后院也很大。
也因此私塾的隔壁人家的后门开到了巷里,便与唐简新买的宅子远远错开了对门的位置。
相当于新宅的大门对面,就是秦家的主院和后院位置。
若明年他们真的选择去秦家读书,就让少年们住去新宅那边也好,这样就近多了。
但现在她还不想说,到不是怕这些表兄弟们消化不了。
而是怕他们回去后与家人说起京城的事,一激动全给说了。
三铺两宅已是暴发户了。
若再给他们说出去还有两宅和新铺,让镇上和村子里的亲戚们怎么想呢?
她也不想节外生枝,舅舅们主张不说,也是考虑到这些吧。
楚星河已知内情,这时候是不参与话题的,他只趁此机会与楚默云谈论文章。
兄弟俩各据东西院子读书,每天就只有吃中饭和晚饭的时候,短暂交流一天的读书心得。
楚扬这边桌跑那边桌,最后见二婶在说事情,就跟着娘身边坐了。
过了会儿,就有下人送上切好的西瓜,大家见了纷纷拿来吃。
楚扬还想伸手,被楚星河阻止了。
“臭小子你吃两块了,留肚子吃饭!”
“扬儿你说说,你到底吃了几块?”楚默云在旁故意问。
楚扬本来吃不到西瓜有些不开心,这时被二叔问起,顿时小脸垮了下来。
不能不答,只好伸出两根手指,又多伸出一根。
“都吃三块了呀,还要不要吃饭啊!”楚星河就皱起了眉头。
“要、要吃的!”小家伙可怜巴巴地开口。
“好好吃饭,留一块西瓜吃完饭了再吃。”
楚袁氏自然是生怕儿子吃亏的,但也不敢像在家里时那般表现,想了想就有了主意。
“嗯嗯,等我吃饱饭了再吃西瓜!”楚扬眼睛一亮,很是认同娘的主意。
继而又可怜巴巴地望着爹爹。
直到楚星河松了口,让放一块在旁,这才开心地欢呼起来。
这边西瓜吃完,那边已有下人端上饭菜。
来京城几天了,虽然每天都在干活,但大家也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和新的身份。
不会在这时候再亲自动手去帮忙端菜了,就连邱常贵也不再去厨房里找活儿干。
他也清楚了这种时候,他自己不在意的行为。
可能看在那些下人眼里,就是主子没有主子相,是容易被轻视的。
而这些下人进府时,二丫是出了卖身钱给牙行的。
牙行早在买进这些人时,又给了这些人的家里人钱的。
进了府后,二丫也是要支付他们工钱的。
因此,他们去抢了下人的活儿干,下人也不会把工钱分给他们呀。
还被人嘲笑他们是寒酸主子呢。
这些天夜里睡觉时,大家也没少讨论这些事情。
现在就能像一路进京吃酒楼席面一样,宁可等饭吃,也不会搭把手。
吃完中饭,大家就起身走了。
照例到敞轩那边集中喝茶吃甜瓜又闲聊了一会儿,就回屋歇中觉。
下午要继续剩下的进度。
第1323章 总算得到了答案
这么多人忙了这么多天,大量的家具物什已打得差不多了。
知道要提前回家后,他们也不会再开新的任务计划。
唐简心里惦着医书剩下的内容,又有病人要治,自然也不会四处闲逛了。
而且刚才吃饭时,大家约定了后天一起去外头转转。
逛街、吃美食、买礼物什么的。
待到天黑时,张春山和邱连武一行人才回来,他们还没吃饭。
而这边晚饭已经吃完了。
唐简就让护卫去找邱常贵,让邱常贵去厨房里整几个下酒菜送到东院。
一张方桌就在院子里摆下,就仿佛在镇上的时候。
刚好主屋后边又改成了篱笆,通风多了这院子也更凉快。
张春山和邱连武累了一天,这时候就先喝起了酒,说着外头的事情。
张秋生和罗三表叔本就住在正院那边,这时候也悄悄过来了。
后头院子,邱常贵一得了任务,邱连志就说溜达溜达,也悄悄地过来了。
慢慢的,张家兄弟们也悄悄地在两边通道那一头朝这里张望了几眼。
犹豫了下没有过来,但都在廊檐下蹲着,侧着耳朵在偷听。
从依稀的话里得出一个结论。
大人们在外头忙新铺子的事儿,但是不想告诉他们。
对此,他们无语地撇撇嘴,就回屋洗澡去了。
这个问题他们早有猜测。
没能从二丫这里得到口风,问表弟又是个一问三不知。
现在总算是得到了答案,也识趣地闭嘴了。
第二天早饭后,张春山和邱连武又出去了,说今天安排好后就差不多了。
林大管事那边办事也是很有效率的,今天人手到齐后,铺子就能重新开起来了。
他们也能回来早些。
唐简今天没有出门,她将方桌就摆在厅上,前后通风很是凉快。
楚扬也喜滋滋地拖来他的高脚椅子坐好,小手铺平纸张时,还感慨地叹了一口气。
“还是坐在这里写字好呀!像以前的家里一样!”
以前的家里就是镇上那处小院了。
孩子从三岁就跟着二叔二婶,在村子里时是没有写字的。
到了镇上才开始正儿八经认字写字,大多时间都是与二婶坐在方桌前写字的。
现在这书房虽好,但书桌太大了。
对他这样的孩子来说,没有高脚椅拉近身高问题,只能跪坐着。
哪怕铺了垫子也还是会辛苦一些。
唐简把孩子带到了厅上。
楚默云一人在书房,也能更专心地做自己的事情,连扇子也顾不上用了。
他也在写字,写中午与大哥商量好的一篇策论。
赶在傍晚吃饭前,唐简总算将《顽疾篇》第三册最后一个病例写完。
楚扬和楚默云都忙好了又去各处喊吃饭、顺便溜哒一下。
回来看到她在清点纸张,都松了一口气。
“夫君,让外头的人把岳北喊来。”
唐简目光还盯着纸面。
一边说着一边又将最后两个病例仔细看了一遍。
确认无误之后,这才装进小布袋里封好。
不一会儿岳北就过来了。
唐简又假装从里屋拿了另两只小布袋出来。
“这三只袋子里边都是医书,是很重要的东西,你现在跑一趟墨香书局。”
第1324章 墨池会打死我的!
“找他们的掌柜,就说这是《医术日常小论》第三篇的前三册书稿。”
“交给他们印出来。”
“第四册和后面的要看情况,说不定会交给纪阳那边的书局。”
“另外,我们大后天一早离京去乡试,也请他给墨池先生传个信儿。”
岳北领命,小心收起那三只装了厚厚纸张的布袋,就匆匆走了。
怕路上颠簸出问题,他这次甚至没有骑马,而是让人赶了马车出去。
他坐在马车里悠哉地去办差。
唐简交完了差一身轻松,同楚默云叔侄去前头吃饭。
饭后正在花园里溜达,护卫匆匆来报,林公子来了。
唐简与楚默云相视一眼。
楚默云就让花园附近的一个护卫将楚扬送回西院。
他们赶回东院时,林常胜已经摇着扇子等在外头,正在看着另一边的阁楼。
“哟,看样子我又没赶上你们吃饭呐!”
林常胜回头,立刻一脸无奈失望的表情。
唐简……
所有刚要寒暄的话,立刻都在嘴边咽回去了。
对这样的人,你还能照着寻常那一套说话?
“想吃饭也不难呀,我家有厨子,随便整俩小菜给你下酒,也还是可以的。”
这次连酒楼席面都不给了。
林常胜忙打了个哈哈,摆了摆手。
“不用忙啦,我刚与人在酒楼喝酒呢,顺路过来的。”
蹭饭蹭到随便整俩下酒菜,若让墨池知道了不得笑死!
“不知林公子这时过来,可是告知好消息的?”
唐简也不说客气话了,请人进了东院就在敞轩坐了,期待地盯着他。
“幸不辱命,自然是都办好了的。”
林常胜拿出那柄短剑递还给唐简。
唐简立刻检查了一遍剑身,甚至还拔剑看了看。
见她如此直接,生怕自己弄坏了似的,林常胜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没好气道:“想什么呢,这剑也是能弄坏的?”
“造假也不行啊,墨池会打死我的!”
想到在镇上时墨池先生对这货的态度,唐简莞尔。
“别看了别看了,赶紧把竹筒水给我喝,我渴了!喝完好说话!”
知道跟小神医这样性子的人没法客气。
林常胜一边用力摇着扇子、一边立刻催道。
唐简看他一眼,便匆匆去到屋里,藏好短剑。
出来时手里就提了一只小茶壶、一只水袋。
“这一袋送你慢慢喝。”
唐简十分大方地将水袋往林常胜面前一放。
再给他倒了一杯搁在桌上,又给自己俩人也倒了来喝。
等她将小茶壶搁到桌上时,林常胜已经喝完了一杯,已自己伸手提过小茶壶。
“你也别笑我连白水都喝得这么有滋有味。”
“真是你这水喝惯了是真的清甜回甘,比喝茶还有滋味。”
“而我是真的渴了,刚与人喝了不少酒。”
“还是我请客,把人请到了你家酒楼来吃饭的。”
“送客离开后,我一想也应到你这里来喝个茶就过来了。”
林常胜连喝了三杯水,这才吁了口气,就自己说了起来。
说明了原因,这才目光朝外瞟了瞟,压低了声音。
先说了楚怀忠一家的情况。
楚怀忠确实身体不如从前了。
第1325章 下手比我预想的要重
大约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就有些怀念从前在家乡的时候。
去年就常去城外庄子上小住,今年以来住的时候越发长了。
但是楚家老夫人是肯定不愿意跟他去庄子上过清苦日子的。
就在家吃斋念佛说是为子孙积德,也是不常出门的。
这时,楚默云脸色不太好地提起茶壶,又给林常胜添了杯水,淡声开口。
“还请林公子说说,他家瘸了几个?”
那家人如何与他们何干?
以前他从不问,今天他也没问,没的整这些说来做什么。
唐简微微一笑,也看着林常胜。
“虽然我们不知道林公子突然说起人家的家事是为何,但我们真的不在意。”
林常胜……
这不就是在意吗。
林常胜无奈撇撇嘴,讪笑一声便直奔结果了。
“自然是三个瘸子、三个花粉病症了。”
他说完还是又继续说了下那边楚家的情况。
“楚怀忠在京城有一女两子,两个儿子自幼习武都在兵部任职,大儿……”
“咳咳,他在京城的大儿已快做到兵部侍郎位置了,不出意外也就是这三年内的事情。”
“小儿子也是个正五品,前途算是不错的了,嫡长孙……”
“咳咳,就是今年要考武状元的那位,也是有些名气的。”
“这三天里,我逮着了他们出门的机会制造了一次马车事故。”
“这样他们的瘸腿就不会有人怀疑是中了暗器。”
“至于他们自己是否知道真相,就只有他们自己有数了。”
“毕竟什么事故也不会这么巧,两个都瘸了。”
“今天早上那位扬言要拿下武状元的嫡……公子呢,也瘸了,现在那边正乱着呢。”
“原本我是想下手轻些的,但墨池传了消息给我,京城这边已经有人在纪阳找你们了。”
“都被他的人拿下了,以后若要与京城这边对质,也算是人证吧。”
“我这人呢,向来是恩怨分明的,就讨厌这种阴谋算计。”
“尤其还是习武人家、还是朝廷武将,竟然玩这些后宅阴私手段。”
“恶心得不行,一不小心下手就重了些。”
“可能……以后小神医你便解了毒、治好他们,他们可能也要瘸很久了。”
“因为大的那个是真的腿断了。”
断腿这事儿可大可小,运气好的能康复如初。
运气不好的落下病根儿还是轻的,重的就是真瘸子了。
不说还能不能为官,武将是绝对不可能再当着了,兵部前途嘛……
前途茫茫咯。
也不知林常胜打着什么主意,今天非要解释这么仔细。
还处处用身份、辈份、名份这样的事情来刺激楚默云和唐简。
他每说一次嫡长,唐简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楚默云差点将手中的杯子捏碎。
很快,唐简就有所觉察,嗤笑一声盯着林常胜。
“你就说你下手比我预想的要重,怕我们反怪你下手太重不好收场。”
“就故意这么提醒我们,楚怀忠处处对发妻嫡系的绝情呗。”
“他们在京城越是前途无量、家世风光,就越显得我们这一房人的寒酸可怜。”
“我们该恨他们的。”
第1326章 丑闻
“可惜,他们怎样于我们,真的无感。”
“若他们不来算计我们,我们压根不想与他们有任何接触,更别说什么交道了。”
“以后千万别认亲,我们其实最怕这个。”
“毕竟我们家还是挺有钱的,以后只会更有钱。”
“若我夫君争气,将来仕途前程怕也不会低,我们根本不羡慕他们。”
“我们是凭着自己的实力走到京城来的。”
“最怕的就是这种人渣白眼狼亲戚,上门打秋风啊。”
“所以呢,他们多风光富贵,或是多凄惨可怜,都与我们无关才是我们最想要的结果。”
“可惜不能断亲,那就只能盼着楚怀忠百年之后能消停些了。”
“现在他们瘸了三个,乱成一团,又正好派人去了纪阳县。”
“他们应该是不难想到,背后有高人在帮我们的。”
“到是你自己要注意些了,毕竟你在京城最容易被查出来。”
“也要给墨池先生传信儿,让他保护好自家,陆姐姐有孕,可别被牵连了。”
说到林常胜时,唐简只是顺口提醒。
说到墨池先生一家子时,她才担忧地拧起了眉头。
林常胜看得分明,不及替自己的差别待遇委屈一下,连忙安抚解释。
“你放心,墨池那边早有防备,这一切也都在墨池的谋算之中了。”
整个东阳州可都是墨池的地盘,墨池的势力远超于这俩小年轻的想像。
只是他不方便说而已。
“如此甚好。”唐简见状也稍微松了口气,又问,“对了,那三个花粉症呢?”
“楚怀忠的京城妇与两个儿媳,在佛堂早课后用早膳时,很容易就中招了。”
“在佛前发生这种事,就相当于是菩萨也不保佑她们。”
“不知道那老夫人是否知道是报应了,听昨晚传来的消息,已经病倒了。”
“请了两个郎中了都没好转。”
“我让人连夜在楚府散播内幕,是黑心事做多了遭了报应。”
“今天一早,我让人在楚府附近也散了些消息。”
“为你们这一房正名,将当年的事情传出去了。”
“没提绝子药的事,只提了瘸腿,还有突然病重的事,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楚怀忠在家乡有正室发妻和嫡子一事,是原本京城里人不知道的。”
“现在揭露出来,对楚怀忠这边就是抛妻弃子、攀附权贵的丑闻。”
“而这些事情还是不能深究和对质的。”
“正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而他们确实做过了这些事情,还在继续想要铲除你们。”
“现在他们只要不太蠢就该知道,确实是被人报复上门了。”
“若想对质,就必然会让你们站到人前,什么身份一目了然,就印证了那些丑闻。”
“现在让他们自己乱着也好,乱才容易出错。”
“若他们再对你们伸手,墨池那边是巴不得的,多送几个人证过去。”
“墨池的意思,不怕他们不知收手,就怕他们什么也不做。”
“若真风平浪静了,你们再来搅动水面,总没有他们自己在水里蹦哒来得容易。”
第1327章 不犯诛九族的大罪
“京城这边的事情有我盯着,你们专心去乡试。”
“等你们回来,就该是小神医赚钱的时候了。”
经过几月闹腾,那边若不想被朝廷抛弃,定会四处寻医治腿。
到时摔伤的腿能治好的概率很高,但……唐简的毒没那么容易。
朝廷不可能让一个官员常年养病不理政务,尤其还是兵部这样的地方。
你三天不上岗可能就有人起小心思了。
踩掉一个人下去,就能拉起另一个人上来。
谁还不想培养自己的势力了呢?
只不过这次的事情是林常胜去做的。
林常胜是太子阵营的。
自然,等他踩下楚家,送上去的就是太子的人了。
也好过被别人暗中运作呢。
但这些,林常胜是只字也不会提的。
而这背后的谋算,唐简并不在乎。
她只要出口恶气,尤其是要替她家读书人讨个公道。
一条腿换三条腿,也算公平了。
唐简对这次的结果很满意,又送了林常胜一些解毒的药丸,防身用不错。
林常胜一看小神医主动送好东西与他。
就知道小神医现在高兴,而他有功。
当下喜滋滋地收了奖励,又说起给文家转身契户籍一事。
“这事儿到是容易多了,我找了个管那边的小官直接去文家庄。”
“训了那文家族长一顿,让他立刻改回族谱,因为除名的理由太过牵强愧对他文氏祖先。”
“但是体谅他们不喜这家子,可这一家子又得主家信赖。”
“建议居中作个了断,就改成了迁出家族自立旁支门户。”
“这样文家身籍仍是农门读书人家,迁出之后与祖族分立、从此各不相干。”
“那族长也精明,怕这一支出去惹事会拖累族里,就说从上一代就算迁出了。”
“而不是从文大爷这一支开始。”
也就是从当年在族学里当先生的那位秀才就算迁出,算上文大爷是第二代。
只要文福忠、文福贵不犯诛九族的大罪,就牵连不到他们文家庄这一族。
唐简听后咋舌,原来诛九族这么大罪的后果,都想到了吗。
“他们是怕文天青文天虎兄弟将来出头。”
“或奔富贵或误前程,对文家庄的族人记仇在心,算计他们。”
楚默云适时开口。
唐简这才恍然。
“文天虎就算了,不是什么读书料子,文天青就确实可惜了。”
“若能顺利读书参加科举,现在怎么也是个秀才了吧。”
她家读书人与文天青说过几次话,她听见他们都在谈论文章。
让她家读书人平等交流读书之事,对方肯定也是有学问之人,才能谈得来。
而文大爷当年若不被家族压制,最差一个举人也是捞得着的。
“总之,文家的事情也办好了,衙门那边也重登了鱼鳞册、人丁户籍记录。”
“只不过他们确实家宅田产都没有了,没有安身之地。”
“这个我也不好再强迫文家庄划出地方给他们。”
“因此,他们的情况也是真实记录下来的。”
“因病欠债、无力偿还而抵出家宅田产,进京做工。”
“新户籍就落户在文家庄附近的盘龙镇上。”
第1328章 公然讨要护卫
“这都是京畿之地,将来科举能从京城寻举荐人。”
“现在他们的身份就是做工的农人,总比卖身为奴强些。”
“以后攒些钱还能另外购置家宅田产,到衙门过户就行。”
林常胜说着又拿出一叠纸,有文书、户籍,有了户籍就不会再有卖身契这种东西了。
唐简接过来翻看了一下不是太懂,就递给楚默云。
这边林常胜交了差就准备回去了。
“我们明天要去街上转转,后天我还要给一个病人复诊,大后天一早就出发去乡试了。”
“今晚刚让岳北去书局,给墨池先生传信告知行程,你来了也就与你再说一声。”
“这次我们没有时间去城外看你那温泉庄子了。”
“我们入冬时会举家进京,年前再去庄子上住几天。”
“也因此我们还不得空去接手庄子,我们不在时你还是可以去用用的。”
“等年前我们过来时,你要把庄子处理好。”
“别让你家原来的人手以为来了一群抢庄子的穷寒酸。”
“如今我有钱,可是很不喜狗眼看人低的人,不管是主子还是下人,都是一样。”
唐简想起来还有未接收到的庄子,想到年内他们去庄子时,肯定是几家老小浩浩荡荡。
有些话不如一早说明白,她没有时间去安排人手和立什么规矩。
既然林公子这么好用,不如这种小事也交给他好了。
林常胜叹了口气。
“当初就说了那是我的私庄,我家眷都极少去的。”
“如今给了你就是你的产业。”
“我早就交代下去了,守庄人依然留着,也知道换了主子。”
“守庄人常年住在那里,也习惯了那里的生活,一般不会轻易去换。”
“到时我再交代几句就是了,你也不必如此自卑,怕人说穷寒酸你就把排场架式摆出来。”
“等你前呼后拥时,怕谁来说?”
“可你问问你自己,真把自己当作有钱夫人了嘛?”
林常胜无奈一笑,也不客气地提醒。
“就我来两次所见,你们这一大家子压根还没有身为京城大户人家的觉悟嘛。”
唐简眉头微微一蹙,心知他所言属实。
但她立刻有了主意,也露出无奈的表情。
“有觉悟又能怎样?时间有限,人手也不够呀。”
“我进京后还招了一百三十人进府呢,前两天我还新添了两座宅子呢,人手还是不够呀。”
“尤其是得力可用的人手远远不够,现在全是新人要培养、要教要管的呀。”
“我们管家都忙得脚不沾地了,我哪好意思再去增加新的要求,说起来……”
“墨池先生已经送了我十二个护卫。”
“如今我们来到京城怎么也是到了你的地头上,你……”
林常胜……
“你这么公然讨要护卫真的好么,培养一个护卫有多难你真的不知道?”
林常胜无语地想要拒绝。
唐简叹了口气,眉宇间已有担忧之色。
“墨池先生曾说过,富贵要几代人才能培养得出来。”
“我们出身农家的人就算会赚钱,也只是赚钱而已,其实与真正的富贵是不搭边儿的。”
第1329章 这种宣战的事情
“这大户人家有什么规矩,我们不懂也不讲究。”
“我只担心奴大欺主,目前还是不会,上下一心都相处得不错,就是吧……”
唐简说到这里继续烦恼地叹气。
“这家业大了难免有些缺少安全感,我到不差几个端茶递水的下人。”
“就是护家守业、保护安全的护卫太——少!了!”
“怕人惦记我的钱,更怕人惦记我的命呀,尤其仇家还这么多,你也是知道的啊。”
“我夫君与家里大哥都考上了秀才,敌人这么快就知道了消息。”
“还派人去纪阳县找人,显然是不想给我们家留活路呀。”
“也说明敌人实力比我们预想的更强呀。”
“我们再弄瘸了他们几个,还放了风声出去,这就是在正面宣战了呀!”
“这若在战场上开战了,谁还能退缩吗?不能呀!”
“当然是已方阵营帮手多些、底牌多些才有胜算呐!”
“林公子你说是不是?”唐简苦口婆心说完还与人客观分析。
林?镇北将军?公子……还真是无言以对。
这种宣战的事情,他不懂谁懂?
“知道了,我回去给你安排一下,在你走之前会给你送几个护卫过来用着。”
“以后缺什么人手,你还是去找墨池,他比较在行。”
林常胜无奈地妥协了,但他也不敢将话说满。
因为他手底下的人,与墨池手底下的人,还是有些不同的。
他的人还是只能暂时帮一下。
真正要像岳北他们这样跟在小神医身边的,还是得墨池来安排才用得妥当。
但见小神医如此诉苦就为了讨要几个护卫,他也不好意思再说出这番顾虑呀。
当下只好先答应着了。
“我们大后天就要走啦,我也不要你多少人,就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就好。”
见他被自己念叨住了,唐简立刻说出真正目的。
她当然知道要亲信护卫,还是得去找墨池先生,像岳北他们这样的就很好啊。
找林常胜是有另外的打算。
“什么问题?”林常胜连忙问。
“一个是我们离京之后,对我这三铺两宅你要照看一些。”
“也不用操心什么,就万一有人遇到事情需要你帮忙的,你过问一下。”
“再个是我们要兵分两路,我们去府城参加乡试再回纪阳县,岳北他们跟我们走。”
“那我舅舅他们这么多人带些京城特产回乡,路上就缺些人保护了。”
“还有夜里守着行李都不敢睡觉的,出门在外总是少些安全感。”
唐简说到这些的时候也有些不好意思,可来京路上她也受够了。
到也不是说她没安全感,她的重要之物是谁也偷不到的。
她就是看到舅舅表叔还有表哥他们这一路的谨慎小心。
夜里大家还要分班轮流守夜,谁也睡不安稳。
那时她就很后悔,不应该把岳北他们先打发走的。
当时见到十二个武艺高强的护卫,就想着这一路人太多有些招摇,就把人都给先赶走了。
路上时她就想,若再出门一定要带上护卫。
他们习武之人夜里轮守轻松多了,也警醒多了。
哪里像这些农家汉们,一个个老实地睁着眼睛,不时就要四处走走,很是煎熬的。
第1330章 需要人手保护安全
这次去府城乡试,她闲着也是闲着,想要再开家粮行。
福余粮行肯定是兄弟俩合伙买卖。
在京城已经确定了与邱家的酒楼合伙、杂货铺留给唐家,青竹巷一处大宅记在张家名下。
隔壁小宅让罗家搬过去了,现在就是大哥手底下利益薄了些。
酒楼和粮行还有酿酒买卖,是她目前想要且有实力做起来的买卖项目。
这三样只要顺利做起来,哪怕只是小利,也是稳赚不亏的。
等明年她再在京城周边多买几处田庄与山头,把农业粮产大力开发起来。
她的生意在稳稳地赚钱,以后还有许多产业投入。
产业盘子只会越来越大,就越缺少安全感,自然就越需要人手保护安全。
而她的宏伟蓝图和担忧,也让林常胜哭笑不得。
“没想到你这么会赚钱、医术又高明,竟然担心这些小事情。”
“罢了,我会安排人手甚至车马,护送你家里人安安稳稳地回纪阳去,你就不用操心了。”
“等你们再回京时,想来墨池那边是会安排好的,你也别为这些小事情犯愁了。”
“墨池给你的那些护卫,你们就带去府城吧,也防止敌人在那儿守株待兔呢。”
林常胜说到这里心念一动,也明白过来小神医的另一层意思了。
显然这些护卫她都是要带走的,也因此担心家里人无人保护这才找他讨要人手。
回过味儿来,林常胜也正色地点头。
“过两天我再安排两个高手跟着你们走,你家里其他人何时动身?”
“需要多少车货,我安排马车,你们缺的车马数量,只管报上来。”
“他们估计月底月初就会动身。”唐简连忙解释。
“这两天都在忙着改建宅子、还有新添的两个铺面,也在南二街往南方向。”
“这两天铺子照常开起来,他们腾出时间就会到处寻寻京城特产。”
“还有后院里作坊也要带一批人手出来。”
“让这批人手之后继续酿酒,他们才能安心离开,不枉先到京城张罗这些日子。”
“好,那就月底前我把人手送来,再安排马车过来给你们拖货用。”
林常胜连忙答应下来。
他也明白了自己的新任务,那就是解决他们一行人回乡事宜。
等人到纪阳才算完成任务,墨池那边也好交差了。
事情都交代完。
林常胜提起桌上小茶壶,把剩下的水又倒了两杯喝了。
这才拿着水袋哼着小曲儿走了。
唐简看着他一副悠闲姿态,手里的水袋仿佛是一坛好酒一般,还走出了满载而归的步伐……
楚默云拉了唐简一下,俩人连忙将人送到后门口。
“那就有劳林公子费心了。”
“待我们再回京城,我亲自下厨做几样下酒菜,请你喝酒。”
想到林常胜确实帮了大忙,且还要为他们张罗回纪阳之事,唐简主动承诺请吃饭。
林常胜倏地扭头看过来,一脸兴奋地看着唐简。
“唐妹妹要亲自下厨?好啊好啊!那我就不客气了,等着你们回来。”
“也等小秀才高中举人,凯旋而归!”
“承你吉言!好走不送!”唐简笑眯眯地道。
第1331章 小白家里有!大冰块!
楚默云尴尬地抱拳一揖,都不知要说什么。
林常胜摆摆手,就走出门去,外头马车立刻过来了。
唐简在门内看着随叫随到的马车还有护卫,一脸羡慕。
关上后门后,她特地看了一眼不远处站着的岳北还有另一个护卫。
他们家护卫还是少了些,还做不到专属多少人。
目前这十二人其实也是以保护他们东院、或者说保护她为主。
想要做到刚才林常胜说的前呼后拥的排场,根本不可能。
当然她也没得意忘形,真正要摆出这样排面,除了有钱,还得有势。
除了做官,还要有靠山和人脉。
虽然出发前她曾说过,这京城可能满大街都是当官的或是高门贵户的人……
但其实他们在这附近转过两回了,并没有那么可怕。
当然也还没到沐休集日。
天气又热,出来逛街的人并不多,来去也都是马车匆匆跑过。
第二天吃了早饭,大家就坐着马车欢欢喜喜出门了。
就连楚星河也出来了。
这是进京以后难得齐整地出门,大家甚至都换上了新衣裳。
几辆马车自后门出去,从春雨巷出去到春风南二街再一路往南走。
因为早上往北容易遇上官家们去上朝。
到时车马、轿子、开道随从、护卫甚至维护安全的巡城卫多了。
不但逛不到街,还容易堵在路上。
他们虽然好奇京城大官们是什么样子,上朝又是什么样子。
一翻议论之下到底是不敢冒失而为。
就怕不知道在哪里招惹了是非,吃不了兜着走。
安全第一,好奇心就给压制住了。
沿着城南几条街先逛着,刚打开的各种铺子五花八门、街边小摊无数。
然而他们只在马车上闲闲打量,谁也没下去细逛。
匆匆一天时间,也只能先熟悉一下京城里的环境,看看京城的繁华面貌。
同时也观察一下在哪里有什么特产可卖,等回头再来细逛。
马车在大街小巷悠闲地跑着。
从南往东时经过了京城的福全酒楼,这时还不到中午,但马车却停了下来。
岳全身手利索地下去,不一会儿回来说定好了包厢。
大家在福全又吃到了熟悉的菜肴,休息了会儿就准备继续逛去。
出来时看到酒楼里生意十分火爆,越近中午来的客人越多。
除了招牌菜太多,大厅里的冰雕也是消暑的一大风景。
因此入夏以后,来这里吃饭的客人也更多了。
唐简听着身边的人也一脸新奇地议论冰雕,却不敢多说什么。
到是楚扬想起来了一件事,脱口道:“小白家里有!大冰块!”
唐简嘴角一抽,下意识瞄了楚默云一眼。
楚默云呵呵一笑,不理楚扬的话。
那天两个孩子看到的大冰块,正是唐简做出来的。
“东家给福安酒楼也有送冰块,之前我们在那里吃饭时看到了。”
“不过是在大厅里搁着,包厢里要客人像点菜一样点,才有小冰块用。”
张春山也说道。
“是啊,我听东家说过,是怕咱们新铺没有准备,天热生意比不过别家,要照顾咱们酒楼来着。”
唐简这才开口。
第1332章 气派的皓月楼
小孩子说的话可以假装没听见,舅舅说的话可不能太含糊了。
“不过这些冰都是可以卖钱的,应该有算过成本吧,我也不太清楚。”
“就当时我怕太贵就说我们家里不用,家里不热。”
“这一个夏天至少有一个月时间是最热的,这每天用冰不知道要耗去多少本钱呢。”
“有这钱我还不如多买几个西瓜来吃。”
唐简最后一句话,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同。
他们在农家一辈子都没在夏天见过冰,日子一样舒坦地过下来了。
因此对这玩意儿没什么感受,反而是吃西瓜最得人所好。
楚扬的小脑袋更是小鸡啄米似地连连点着。
大家重新上了马车,又继续往东走一路逛着。
看过了无数大小铺面,了解方位、辨认街巷名称。
直到在城东一条繁华的街口,看到了气派的皓月楼。
唐简才让停下马车,她要下车看看。
其他几辆马车见她这边停了,也跟着在不远处停下,走过来好奇地看着她。
“这就是我与陆姐姐合伙的那家铺子。”
“客栈酒楼茶楼什么的合成一体,投入成本是咱们的两倍多。”
唐简小声解释原由。
大家听后一脸惊讶又激动地重新审视皓月楼。
“现在正是生意好时,咱们就别进去了,没的给里边的人添麻烦。”
张春山怕唐简这时候要进去巡铺,连忙提醒了一句。
唐简点点头。
她下来也只是看看这地方到底有多大而已。
真要走进去看,除非她出示东家的令牌,不然只能当作客人消费。
她从未过问合伙铺子如何经营。
现在跑进去当东家不妥,当客人也没意义,还要与掌柜管事打交道。
没的找些事情做也不是她的本意。
“我们继续逛去吧。”看了会儿,她转身准备走了。
大家见状也纷纷跟上。
不再多看免得被已经在门前看过来的伙计以为,他们是奇怪的人。
上了马车,唐简吁了口气,这才笑叹一声。
“当初东家说,要我保障茶楼一年半载的红利才能行,这转眼就快一年了呢……”
看这门前停着的马车还有门前热情迎客的伙计,还有不时有人走进去的热闹场面。
用头发丝儿想也知道,这生意定然是兴隆的。
他们花了一天时间在京城跑了一大圈儿,回到家时已是傍晚时分。
然而——
这只是大略转了转,找了下方向和整体感受而已。
真要说逛了京城,还不至于。
但这足以令大家兴奋谈论半天了。
楚默云与唐简却在耳语商量。
吃晚饭时,楚默云就提议让大家离京之前留几天空余时间出来。
再细细逛一下京城。
有想要去的铺子可以进去逛逛,买什么东西都算在宅子里开支上。
因为他们就要出发去乡试了,肯定是没有时间买东西的。
回去给家里人和亲戚们带的特产。
还有安排一批货放在镇上买卖,这些也都需要大家去完成。
而他说的开支记在府里帐目上,张春山与邱连武就相视一眼。
连忙说他们来记这个帐,要买什么到时候统一安排。
第1333章 快要望眼欲穿了
让楚默云和唐简不要担心这些事情,专心为去府城做准备。
楚袁氏在一旁听大家说得热火朝天的。
也拉了拉楚星河的衣袖,小声提醒他。
莫忘了给袁家带些特产礼物,不枉她也跟来了京城一趟。
楚星河点头,没有呵斥她。
其他几家都是要举家搬来京城的,就连唐家都会,而袁家却不能跟着他们一起搬。
因为他们楚家大房现在也是依附着二房、靠着弟媳赚钱而占着便宜的。
不能再将袁家拖上,给二房里添麻烦,也名不正、言不顺。
如此,做为袁家女婿,他给袁家带些礼物回去又算什么呢。
就算不由舅舅他们那边记帐,他自己掏钱买也是可以的。
粮行和干货作坊一直都有进帐,他手里头有钱。
见他应下,楚袁氏也松了一口气,不敢再多说怕他不喜。
大家一边吃饭一边已经说起了离京事宜。
宅子和铺子都已经张罗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也不是他们能做的事情。
离京回家再张罗举家搬来京城的事情,才是他们接下来要忙的重要之事。
晚饭后大家坐在正院乘凉吃甜瓜,商量着要准备什么礼、京城有什么特产等等。
这些也是陆续听林大管事提过的,到也不是两眼一摸黑的情况。
楚默云同唐简没有参与这些,他们回屋忙自己的去了。
第二天清早。
楚默云给大哥那边送去一壶灵泉水,叮嘱不让孩子过来,就与唐简出门了。
今天唐简要做的事情多,他们不能耽搁。
现在大家都知道唐简要给秦家私塾的二公子施针治寒疾。
他们出门就不用瞒着,也不会有人再来多问。
与上次一样的四个人,走到青竹巷口,秦晨已经等在私塾门口了。
虽然穿得还是比别人多一些,但手里已没有拐杖。
整个人的气息和气色都健康了很多。
也难怪他像个盼重要人物到来一般,快要望眼欲穿了。
看到他们过来很是激动,脸颊都带着淡淡的红云。
“楚公子、楚夫人,我这两天好多了,比我过去不发病时的状态还要好一点。”
等他们走到近前时,早已迫不及待地说起这两天他的恢复情况。
唐简那天的施针,是解他沉疴顽疾。
之后用药是固本培元、益气养神调理疲惫不堪的身体底子。
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但一个时刻处于不堪重荷状态的身体,突然变得精神、轻松起来。
那份感受的差异就会很明显、很清晰。
唐简打量了一眼,笑着点头。
一边继续往巷子里走、一边问起他这两天可有做好出门准备。
“有的有的,我爹娘也很高兴,说我不但能把病治好,还能趁此机会去探望兄长呢。”
“正好也给兄长带些京城里的东西过去。”
“怕兄长不知,那天我爹就给兄长写了信,让驿马先送出去了。”
秦晨显然很高兴,话也多了起来。
活像个毛头小子似的,哪里有半点初见时那中年沉稳淡然的姿态?
这种可以治愈的希望,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露、垂危时抓住了救命稻草。
第1334章 不知何时搬来?
再次来到那天治病的院子里。
因唐简说过这边想用来种药材,要另外找些学医的小学徒或是药童。
罗三表叔也不敢乱动这边,就只带人做了粗略的整理和清扫。
相比那边院子在假山被挖走之后,已安排了人手在这边继续收拾整理。
这边可以说只有他们一行几人,十分安静。
“听闻两家宅子都被你们买下了,不知何时搬来?”
秦晨好奇地看了楚默云一眼。
“等我参加乡试之后还要回乡,家中表弟成亲,之后就能再回到京城了。”
楚默云微笑着解释。
“我家表弟也要乡试,亲事就定在这之后了。”
“那真是好,桂榜题名、回家成亲,双喜临门,读书人一大快事。”
秦晨听后也笑了起来,有些羡慕地说道。
“我爹娘怕我不长寿,让我早早成亲了。”
“能考个秀才已是我最大的努力、最好的结果了。”
“若我这病能治好,三年后我也可去乡试感受一下科举的风采了。”
说到这里,他又是一脸向往,很是期待。
三年,对一个三十年体弱多病的读书人来说,根本不算久。
他已经熬了太多个三年又三年了。
楚默云很理解他的心情。
当初他也因腿疾拖了三年,心里是很绝望的。
而秦晨有多个三年,肯定早已绝望到麻木了。
两个读书人又熟络了些,坐下来还能聊一些读书和科举的话题。
气氛也没上回那么紧张不安了。
唐简就忙着给人诊脉、拿药丸给人服下。
又照例是热灵泉水浸银针、施针,之后继续把脉、加针、撤针……
这一次复诊耗费了近两个时辰,只因这个病人比上一个病人身体虚弱得多。
但治疗进度却仍在她的意料之中,算是稳定而顺利的。
完成治疗过程之后,秦晨一穿好衣衫,立刻拿出六十两银票,十分主动积极。
“多谢楚夫人神医妙手,我感觉又好转了很多。”
“这口气不管说多长多久的话,都底气十足,不像以前多说几个字都嫌累。”
这就是病人与健康人最明显的差别了。
“你可以再练练五禽戏,慢慢恢复身体力气和肢体灵活性。”
唐简一边收好银票一边笑着提议。
五禽戏,一般人家可能不会。
但读书人多半会涉猎一些医书药草入门,对他们科举也有累积不同学问的好处。
因而,这套养生术很多读书人是读过的。
果然,秦晨听后毫不茫然,而是理所当然地点点头。
“好,我回去就把书找出来学学,以后每天练练。”
就冲着这一天天明显康复的进度,他也深知楚夫人不只是会医术,而是真神医。
因此神医说的话都是要认真记下的。
“对了,家中爹娘想请你们中午到舍下吃饭,聊表心意。”
“望两位赏光,以结邻里之缘。”
“这……”楚默云看一眼唐简,为难地婉拒了。
“承蒙秦兄与令尊令堂的盛情,只是……我们还要去仁安医馆。”
“实不相瞒,此前内子在仁安放下几张药方,让杨掌医他们这些日要炼制药丸出来。”
第1335章 这一批不要拿出来卖
“明早我们就要离开了,今天要去看看炼制进度,还有炼制出来的成色效果。”
“这药不是糕点,若未炼好可不能乱服用的。”
“内子要去看看,有问题也好及早解决。”
“还有此前让杨掌医他们安排些药童,也不知如何了。”
“待我们再回京城,这间宅子是想做药庐使用的,人手上要早作安排。”
“吃饭的事,待年内我们回来有的是机会,来日方长。”
楚默云诚恳解释,秦晨也不会误会,只得遗憾地笑了笑。
“既然还有这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我也不好多作挽留,误了你们的事情。”
“如此,那就等你们再回京城,那时想必我也早回了京城,等你们消息。”
秦晨说着又抱拳一个长揖,内心依然充满了感激。
但也知道面前年轻的夫妇不在意虚礼,为人诚恳务实。
上回爹就说过楚公子,此子神清目朗、气质淡然、谈吐朴实不卑不亢,可结交。
至于楚夫人那更是没得说了,虽然诊金贵,但实力斐然无可辩驳。
一行人闲谈着往外走。
这次只施针复诊,没有带铜盆,秦晨也不会再呕血了。
同样也不用再开方子,因为之前的方子还要接着吃。
也因此,出发之前,秦晨也要去将路上要吃的药都抓好。
等下次复诊时肯定要换方子了。
而这次唐简还是准备了两只水袋,这次装的是冷灵泉水。
交代秦晨当日常茶水饮用,不可掺合任何东西,不可再加热。
秦晨只当是药茶,毫不迟疑接过来都答应了。
在私塾外面道了别,又约定明天早上在仁安医馆外面会合。
之后唐简与楚默云直奔仁安医馆。
这时候已近中午,医馆里还有几个病人。
古郎中出诊去了,杨掌医因炼制药丸的事留在医馆没有出去。
看到东家夫妇到来,几个郎中立刻赶过来打招呼。
杨掌医知道东家赶时间,识趣地连忙将人请到后院里,禀报进度。
“带我去看看药丸成色。”唐简立刻说道。
于是不及落座,大家又去了药房。
杨掌医还拿来蚕丝手套以及细纱巾口罩。
甚至还有一件反穿的薄白袍子让套在身上。
见他们在装备上也不是毫无准备,满意地点了下头。
在这世界里能做到这般也是不错,算先进的了。
唐简没用自己的装备,就入乡随俗地用了他们安排的东西,跟着进了药房。
楚默云不懂这些,就与岳北他们一起留在药房外廊檐下坐了,又拿出书来看。
唐简检查了药房环境和卫生,再看已出成品。
只有第一锅成色差些,后面出的几批都很好。
“这一批不要拿出来卖,直接废弃,也不要为了一些小利便宜卖与旁人。”
“成色差药效差,万一有杂质揉混其中影响药性,得不偿失。”
唐简仔细检查过一遍后,再翻了翻那些次品,不客气地说道。
杨掌医窘迫地应下,不敢辩解。
“后面做得不错,以后自己出货。”
“明天我要离京回乡,入冬后回来,这几个月你们要继续挑选药童和学徒。”
“种植药材是一个,炼制药丸是另一个最重要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