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1】心跳跳
曹师兄陪她吃酸辣粉。谢婉莹的心漏跳掉一拍。
“他买什么好吃的?酸辣粉吗?”李晓冰凑到手机边上问,好像隔着老远能闻到饭香气了。
“师姐你牙疼哪能吃酸辣粉。”谢婉莹回头告诫师姐吃东西要注意点了。
“行,我看着你们两个吃酸辣粉。”李晓冰笑笑,想着曹勇这人是懂浪漫,说是陪小师妹吃酸辣粉,回头等她老公来说给老公听。
谢婉莹望着师姐有点诡异的笑脸,眨了眨眼。
与此同时,走廊另一边,思思妈妈担心女儿口里的棉球移位,无奈中用两只手固定住女儿的脸让其不要再动:“我告诉你了,你不要动嘴巴,你嘴里头的棉球是药水,让你的牙齿咬着不疼的,你动来动去,你自己不觉得更难受吗?”
是难受,棉球带的药水苦苦的,思思早就恶心到想吐掉了,所以小嘴巴一嚼一嚼的。
见女儿没听话,思思妈妈被气到没辙了,伸出只手啪一下,打到孩子的小屁股上。
被妈妈打了下后,思思受到大惊吓,小鼻头委屈地一酸,要哭,张开嘴巴鼻腔哇吸口气的时候,嘴里的棉球往下掉,紧接她的小手捂在了喉咙的地方。
“怎么了,思思?”思思妈妈发现女儿的异状,着急地拉起女儿的小脑袋,“来,给妈妈看看,你干嘛了。你张嘴。”
被妈妈强迫地拉起自己的脸,思思的头仰一仰的同时,小脸蛋儿面色发白,眼皮往上翻,小喉咙里发出呃的一声。
“被噎住了是吗?”思思妈妈掰开女儿的小嘴巴,把手指伸进女儿的小嘴巴里扣,意图抠出些什么东西出来。抠没抠到什么,反而是女儿整个小身体软了,倒到她怀里去了。
没会儿,走到尽头拐弯的谢婉莹和李晓冰听见了有人在大声呼叫医生:“医生,医生!”
“出事了?”李晓冰赶紧转回头看出了什么状况。
“师姐,你找个地方坐,我过去看看,你千万别急。”有过上次的经验教训,谢婉莹现在先要安排好师姐再说。
“你去。”知道她担心什么,李晓冰的手扶住旁边的栏杆,放开她的手,指着前面叫她去救人。
谢婉莹确定她这个孕妇不乱跑才放下心,转过身开始跑。
在孩子妈妈的大声呼救下,有名尚未下班四五十岁的老护士先跑出诊区瞧了眼,判断出状况一样在喊同事帮忙:“有个孩子出事了,好像窒息了。”边喊人,那护士来到孩子身边先想法子看看能不能做点急救措施,问孩子母亲:“她怎么了?吃什么东西了?”
“她没吃东西的,她刚治疗完牙不久。”孩子妈妈说,“医生叫她咬棉球,说留在这里观察观察,没事再回去。”
棉球卡住气管了吗?护士听见这话吓一跳,问:“她在哪个医生那里看的?”
“陈医生。”孩子妈妈问,“需要我回去找陈医生过来吗?”
“你可以找他过来。”护士让孩子的头望下,一只手用力地拍孩子的背。
拍了一阵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出来,孩子软乎乎的身体无力地靠着大人,小喉咙里呃呃呃。
【1442】尝试再尝试
孩子妈妈见情况不妙,慌到要六神无主了,一边跑一边大喊:“陈医生,陈医生,快救救我女儿——”
护士拍到满头大汗,没见孩子情况有半点好转的迹象,只得朝诊区里头呼救其他人过来帮忙:“来人啊,她要不行了!”
无奈下班了,叫了半天没有人出现。护士急到一样要哭了。
“怎么回事?”
终于出现了声音。护士一下子有点晕头转向,是好像听见了不止一个人说话。
赶到的谢婉莹扶住两个膝盖头歇口气,抬头,见到了匆匆跑上楼梯的曹师兄。
曹勇手里拎着几碗兜着塑料袋的面条,见到面前这个紧急情况,急忙把面条随便放到旁边椅子上,冲出事的孩子跑过来。
“给我。”曹勇道,伸出手。
护士只听他命令的声色都知道他肯定是个医生,两只手属于纯粹条件反射,松开了孩子。
曹勇抱起孩子迅速调整孩子和自己的体位。比较有力的右手掌心是托住孩子的前半身,好像在护住孩子的心脏似的。借助大腿的力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让孩子的头往下低,左手的掌心根部在孩子的肩胛骨中间的位置拍。
拍的时候千万不能整个手掌全拍下去,小孩子身体小而且弱的,而且那样冲击力起不到像锤子一样发力到关键点的作用。拍,是希望力道传导到体内的气道而不是去拍骨头拍肌肉。为了让这个外部作用的力让孩子身体结构振动起来,需要时间,因此不能不停断拼命拍,是要有节奏地拍,最好是间隔一秒钟左右来拍。
谷</span>
拍一下,停一下,在拍下去的地方稍微再用点力宛如推一下。如此一来,拍上几次看看效果。
可能是曹勇的力气比女护士大,拍了两次后,小女孩的喉咙口发出呃呃声变大,有东西似乎要从喉咙眼里出来。
师兄做急救的时候,谢婉莹蹲下身,双眼仔细观察小女孩的面色和鼻腔嘴巴喉咙,并且在脑海里形成画面判断。
怎样?曹勇用眼神问问她。他自己数了下,拍了五次了。再不行必须换方式。
谢婉莹簇着秀眉,对师兄摇摇头:不行,光拍背不行的了。
孩子的小喉咙口虽然有几道呃呃声出来,但是越来越低越来越虚弱。可见拍背之后是起了一定的冲击力,气道的自身振动试图让自己内部的阻塞物推移,可很显然这点振动不足以推动卡死的阻塞物,所以只有小孩子自己无效的干呕声出来。
“怎么办啊?”护士起身猛擦起大汗,作为有经验的护士她感知到孩子这个情况会很麻烦。
拍背起不到作用。谢婉莹帮着师兄把孩子抱起来换体位,扶住孩子背朝师兄,让师兄有动作空间。曹勇两只手一只握成拳,另一只手抱住拳头,两手如此放在孩子的肚脐上与胸骨之间的位置。双手同时用力收紧,做的是腹部冲击。同样连续有节奏有间隔的做五次。
小思思的喉咙张了张,呃的声音没发出来,可见那个异物在气道内卡的很死,根本出不来。
【1443】没效果
最怕,排不出的异物和气道壁黏在一块了。
曹勇的额头冒出了点汗迹,眉宇间显出了焦虑感。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急救最讲究时效,每一次急救动作都是和死神在抢命。
腹部冲击五次没效果。
“师兄,放地上。”谢婉莹眼瞅着这样不行,建议。
曹勇点点头。
两人一块把孩子平放到医院的硬地砖上,试探孩子的呼吸情况。
孩子鼻口处的气流很低。生怕孩子要立马窒息。曹勇的手指放在孩子的胸骨下位置进行按压,推动孩子的肺,看能不能起到一个人工咳嗽的作用,这是胸部冲击法了。
对于完全气道梗阻的病人来说,胸部冲击法产生的气道峰压值比腹部冲击法更大。然而,真是气道完全梗阻了的话,这些法子相当于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效果几乎为零的。
最重要的是把堵塞物弄出来。上述法子主要是急救者帮助孩子运用自身的身体力量来排出异物,孩子自身排不出来的话,只能靠医生来想法子从患者体内取出异物了。
必须先观察异物在哪里,这个需要医生更仔细的洞察力和考虑,耗费的时间长。因此在紧急情况下,首选的全是上面这样一些帮助患者自己排异物。自己排能排出来最好,医生取的话同样有其它风险发生而且来不及。
如今是毫无其它选择的境地。谢婉莹只能在师兄继续给患儿做急救时,这边尽快掰开孩子的小嘴巴,努力睁大眼睛往患儿口腔里头寻找突破口,对护士说:“找支气管镜过来。”
“支气管镜?”护士听见她这话差点儿哑然失笑,道,“我们这里是口腔科。”
口腔科不是耳鼻喉科,不是呼吸科,哪里来的支气管镜。他们这口腔专科一旦发现病人有其它专科急诊疾病,非口腔科能处理的,立马是要打电话给120请求支援的。只能将患者紧急送到有条件急救的三甲医院综合医院或其它疾病对口的专科医院去。
护士再一想,是被她的话是提醒到,跑去护士站打120了。
“等等。”见人跑了,谢婉莹急得大叫一声,“没有支气管镜的话,先拿喉镜过来。”
“要喉镜是吗?”
这个声音不是护士的。谢婉莹转过头,看见那个口腔科师姐。
林丽琼走出来找护士才发现到发生了意外,急急忙忙向他们跑过来询问情况。
“是的,需要喉镜。”谢婉莹很肯定地说。虽然她完全记不起自己和这个师姐间是否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但是相信只要是医生都是想要救人的。
“我去找。”林丽琼现在是不会想到其它,撒腿就跑,准备去急救室里头找急救物品,若是找不到可以去联系这里口腔科手术室的麻醉医生。
打完电话的护士听见她们说话走出来,报告道:“打给120了,会把病人送到国陟急诊科去。国陟离我们这里比较近,二十多分钟左右的车程。现在要把她妈妈找回来告诉她妈妈这个情况。”
二十多分钟,太久了。堵塞物完全塞住气道的话,一秒钟都等不及的。孩子缺氧一旦形成,哪怕事后终于救回来也会变成无药可救的永久脑损伤。
【1444】去找救命大佬
听见国陟急诊几个字眼,林丽琼想起了另外一个人,对护士说:“国陟急诊科的张主任现在在沈教授办公室里。”
“是吗?”护士接到这个消息大为惊喜,拔开腿跑去沈教授办公室搬大救兵,一边回头抱怨林丽琼,“你早说嘛。”
早说没用。林丽琼想,回头再看眼谢婉莹:她有感觉,如果谢婉莹没法的话,估计把张大佬找来一样很悬。于是她没有像护士冲去找张华耀,而是去按照谢婉莹说的,赶紧找喉镜过来。
这里的护士哪里能知道谢婉莹和曹勇是谁,只知道张华耀是能救命的大佬。咚咚咚,一路是跑到沈教授办公室门口敲门。
专家的办公室隔音效果很好的,外头发生什么事里头的人一概不知。
鲁老师的牙科治疗到了尾声,坐在牙科椅拿漱口杯喝口水,吐掉口里治疗后出现的一点血丝。
张华耀扶着母亲,右手把着母亲的脉搏,警惕母亲心脏病发作。
给患者治疗告一段落,沈教授摘下外科口罩松口气,走回办公桌前拔出笔书写处方,同时需要和张华耀这个心脏科医生继续沟通协调:“张主任,鲁老师吃甲硝唑片没有问题吧?”
“没问题。”
“行,开点这个。要是觉得吃药片消化道太难受,改为静脉输液也可以的。”
“这样,你告诉我什么药,我回去带她去我们医院打针,方便些。”张华耀考虑再三后说。主要母亲是做了大型消化道手术的术后病人,急性病治疗的话输液好。
“我再给她开点含漱的消毒药水。”说着医嘱,沈教授再叮嘱患者,“鲁老师,回去记得再好好刷牙。不能说牙疼不刷牙怕刷牙。治疗只是治疗,照样需要刷牙的。”
“哎。”鲁老师应着,她现在只是个病人了。不过,作为药学专家,回头她再和沈教授讨论起来了:“上回我们研究所出的那款我们自己研制的消毒药水漱口用的,你们口腔科用的觉得怎样?”
“妈。”张华耀不满意地提醒下母亲,你来看病不是来工作的。
沈教授哈哈大笑两声,回答患者说:“挺好的,我这不开给你自己用吗?”
鲁老师听见这话,十分骄傲地拍下自己大腿。
“朱医生他们未到,不然我先给晓冰检查下牙。等他们过来再商量治疗方案。”沈教授考虑着说。这个时间是有点晚了。她自己医生吃饭不吃饭不很紧要,饿到孕妇不太好。
“去喊晓冰进来。”鲁老师指示儿子。
张华耀老样子,先让有心脏毛病的母亲别急呼。
门没开,外头冲来个人咚咚咚拼命拍起办公室的门。是跑来喊救兵的护士在外面叫人:“沈教授,出事了。”
“什么事?”沈教授走下椅子,过去开门。
“一个小孩,吞了我们医生让她咬的棉球,好像塞到气管了。”护士说。
沈教授猛抽口大气,这是口腔科医生最怕出现的意外事故。
【1445】心头一凛
如果她让小孩子咬棉球,作为医生一定会叮嘱大人绝对要把小孩子看得紧紧的。事实上,孩子偷偷吐掉棉球,或是不小心把棉球吞进食管胃里头去是常有的事情,掉气管是很少见的,但不是完全没有。
一般而言,异物掉气管是有前提条件的,小孩子啼哭,大笑,惊吓,猛然吸气,这个时候,声门打开了。医生讨厌大人打小孩原因在这里,一打,孩子没法控制住自己的。长身体的孩子会厌等身体结构没有发育成熟,一旦如果嘴里头有东西,孩子受到惊吓吸口大气,异物反射没有成人灵敏,嘴里头含的东西会比大人更容易溜进气管里头去了。这种后果发生下来,绝对足以让父母悔恨莫及终生,所以,千万别动不动打孩子。
护士急着说起林丽琼道出的信息:“国陟急诊科的张主任在是吗,沈教授?”
“是是是,他在的。”沈教授同样想起这个事,急忙掉回头请求张华耀,“你去看看吧。张主任。”
早在护士在报告的时候张华耀在旁听了,随时做好了准备,问:“病人在哪?”同时,大佬的口吻永远是不急不躁的,再问:“叫救护车没有?”
气道异物的意外时有发生,国陟急诊科三天两头见,张华耀对这种事熟悉到不得了。清楚情况可分大小,小的话,现场可以通过一系列急救手段见效,不需要送医院。情况难的话,只怕送医院一样赶不上。但是,叫救护车是必须必须的。为什么?因为口腔科大楼作为只有口腔专科的场所,是没法处理气道梗阻的疑难病。不立马叫其它医院支援,会造成耽误患者救命的嫌疑,没有尽到应有的救助患者义务。
“打120了,让120叫国陟急诊科的救护车。”老道的护士听懂他的意思,说。
拉开门随护士去看小患儿,张华耀不忘回头警告下老母亲:“你给我在这里坐着,不要乱跑。”
身为医生,他忙着去救其他病人是没法顾及家人了。
养子是把她当作小孩子看待了。鲁老师气歪了鼻头,对他挥下手:“去。”
谷</span>
沈教授留在这里帮张华耀照顾老母亲。张华耀随护士急匆匆离开了办公室。
一路小跑,张华耀赶到现场。此时曹勇和谢婉莹把孩子抱到最近的治疗室里头继续进行抢救,有张床有氧气等设备这些硬件条件支撑,肯定是对抢救患者更有利一些。
护士见张大佬站在了门口好像愣住,心想着怎么回事。
张华耀的脑子里是在转着:
曹勇在这,曹勇不仅仅是神经外科大佬,而且以前是在心胸外实习时很出名的医学生,哪怕没有成为心胸外科医生都能给主动脉夹层患者动手术的医生,其技术厉害到哪种地步可想而知。
谢婉莹,被人传为天才的医学生。
这两个人在这里都拿患儿束手无策?
张华耀心头一凛,知道问题恐怕比来叫他的护士预计的严重多了。因为护士不知道这两人的身份。
【1446】按照指南做
大佬望着这一男一女眼珠子不动,护士的警铃大作:什么意思?这两人是医生?应该是的。是什么医生?
脱掉夹克扔到边上,张华耀撸起袖管走近过去,问曹勇和谢婉莹:“是什么情况?”
听见是张老师的声音,站在床头继续在检查患儿口腔内的谢婉莹抬起头回答:“现在从患者口腔内部看,初步判断堵塞物不在患儿口腔内,应该也不在咽部喉部。”
张华耀站到了她身边,边听她的报告,亲自掰开患儿的嘴巴里再看看患儿的口腔内,问:“拍背了吗?海姆立克法做了吗?”
海姆立克法不是拍背,这是很多人误会的事情了。发明海姆立克法的海姆立克医生,一直在拿自己的腹部冲击法与拍背法以及胸部冲击法进行学术争论,争论其哪种方法更能挽救气道梗阻病人,为此引发过不少国外全社会瞩目的争吵。
正确点说,海姆立克法是曹勇刚才演示的腹部冲击法。很多国家把气道梗阻的急救方法依照次序是这样推荐医务人员的,首先要采用拍背,拍背五次,再腹部冲击法,再不行,胸部冲击法,均是五次。循环做,直到患者的异物排出或是异物没法排出,后者若有出现患者失去意识心脏呼吸停止的迹象,这时候赶紧要做的不是异物排除而是心肺复苏术了。
听到他们两人把上面三种方法全试过一遍没有效果,张华耀心里头叹:两人均是国协最优秀的医学生没错了,完全按照指南规范在正确执行。
一个最优秀的医生医学生,最该做的事是在关键的时候做最理智的事。什么是最理智的事?按照医学指南来做。
“支气管镜有没有?喉镜有没有?”张华耀问出了和谢婉莹一样的问题。
谷</span>
跑去叫他来救人的护士,万万没想到大佬说了和这个女医生一模一样的话,舌头要打结了,磕巴道:“我,我去找——”
“有,喉镜在这里。”林丽琼大声回答着,手里提个小箱子狂奔过来。
她是对的,相信谢婉莹相当于相信大佬了。
黑色小箱子放在旁边桌子上打开盖子,露出里头的喉镜设备。
喉镜和支气管镜是不一样的。从名字可以知道两者具有显著的不同作用范围。喉镜主要检查喉部用的,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的。要说清楚的是,支气管不是气管,支气管是气管分出去的分支。为什么要说清楚这个,因为喉镜可以放入器械伸到气管操作,但是到不了支气管。异物如果堵在支气管内,只能用支气管镜了。
几个医生瞟一眼箱子里头的喉镜设备。张华耀当场要翻白眼过去了:“你找的这是什么喉镜?从哪里找来的?”
其实找喉镜的林丽琼一样没多想,情况紧急嘛,只看到有个箱子上写着“喉镜”两个大字,立马先拎过来救人了。要在口腔科里头找到耳鼻喉科专科用的喉镜不容易的。现在一看,林丽琼一块儿傻眼了。
【1447】无工具
见那玩意儿躺在箱子里头铺着的绒布上,保护是保护的不错,细细的金属条上连着个小镜子,有点像口腔科的口镜,比口镜长度要长多。所以肯定不是口镜,是喉镜没错。
只不过吧——
“老古董。”张华耀张口狂吐槽。
老古董的喉镜是什么喉镜?是间接喉镜了。属于差不多最开始发明出来的喉镜结构了,细长的金属条可以把连接的小镜子深入到患者的口腔尽头,让医生透过镜像观察患者的喉部情况。此时,医生从镜子里看到的情况和看到患者实际的身体内部构造是相反的,因此叫做间接喉镜。
这东西现在在耳鼻喉科用作普通检查多,用它的话给患者做普通检查很节省费用。做一次间接喉镜十几块钱,便宜死了,不像其它喉镜检查,动辄上百去了。但是,作为急救抢救,这种老古董是没什么用的。
医生至少需要的是直接喉镜,不用电子喉镜也可以。直接喉镜一个最大的作用是帮助医生在气管内插入异物钳取异物。
张华耀拿起这根间接喉镜,呼一口气出来,勉为其难试试吧。
医生一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再去找找。”林丽琼转身,决定再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见状,护士同她一块跑去找急救器械了。
现场几个医生再看回这根间接喉镜。
耳鼻喉科医生用间接喉镜时额头会再戴上一个额戴反光镜,为一个凹面镜能聚光,再配上光源,这样能更清楚地照到患者口腔内比较深位置的地方情况。
谷</span>
小箱子里头,张华耀再翻来覆去,只有一支间接喉镜其它什么都没有。算了,先用这支家伙看看患儿的咽喉部情况吧。
条件是异常简陋,可张华耀想骂人了,喊话:“不会拿个心电监护仪来吗?”
孩子是这样的状况了,随时心跳停的。心电监护仪必须上的,呼吸气囊,除颤仪这些,能拿来赶紧拿来。
被大佬吼了声。护士转身去拉心电监护仪等其它抢救设备过来。
“师兄,你累吗?我替你。”谢婉莹撸撸袖管说。
曹勇一路在给患儿做胸部冲击,别小瞧患儿身体小好像不需费太大力气做这个事。但是,医学操作全是有苛刻的条件要求的。像胸部冲击,用力过度的话,会容易损伤膈肌,造成膈肌破裂,危害患者生命的膈疝,小孩子脆弱,会不小心按短肋骨按破脾脏肝脏等等。这些势必要求医生要把控住自己的手头力度,做到尽可能的精确操作。这样一来,对医生的体力要求很高。
“不用。”曹勇对她来替他的提议直接拒绝,表示出不累。况且,他清楚这会儿她去帮张华耀确定棉花塞在患儿气道里具体哪个位置了更重要。
曹师兄是显得很有余力,谢婉莹放心了,回头打起个手电筒帮张老师照着患儿口腔里头。
张华耀手拿的间接喉镜伸入了患儿的口腔内。
这样简单的条件是太考验医生的眼力了。
【1448】重点检查区域
“你说堵塞物没有在喉部?”张华耀一边用力地观察,一边问谢婉莹。
堵塞物一般是不会立马掉入气管内的,这也是为什么气道异物常见,但是掉到气管内窒息不是非常见发生的事。人体的生理反应和结构都在有效预防平日里的异物误吞。
最常见的生理反应是咽反射,即用压舌板碰一下咽后壁会恶心呕吐。
防止异物误入气管还有我们人体最重要的一个解剖结构叫做会厌。上次纤支镜已经说过这个地方了。那么现在要说的是,如果是有异物的话,由于会厌的生理防御作用,大部分异物会被排斥卡在了会厌周围的地方。
一个有经验的急诊科医生遇到异物梗阻的患者会在这里的区域进行重点检查。
谢婉莹根据自己之前在患儿口腔内进行的观察,以及大脑形成的初步判断,说:“两侧扁桃体和口咽部没见异物。舌根和会厌交汇处没见异物。教科书上常说的异物留存处,喉入口处两侧的梨状窝一样没见异常。因此,堵塞物应该是掉入气管了,预计在气管杈。五岁孩童的气管长度约为五厘米,是可以尝试用喉异物钳来取。”
不愧是优秀的医学生,说的每个地方全是关键点,让老师无可指摘。如她所说,异物百分之二三十会掉落到两侧扁桃体和口咽部。大部分会掉到舌根和会厌。至于教科书上写的异物留存处梨状窝反而少见。
张华耀仔细检查这些地方,均没有发现异物存在。这对患儿来说当然不是好事情,医生只要没找到异物,患者会命在旦夕。如今只能寄望于异物是掉入气管而不是到支气管去,只要这里能找到直接喉镜,是有这个机会利用直接喉镜和异物钳取出异物的。
咚咚咚咚,林丽琼再次跑回来了,跑到她气要断了。这回她拎进来的蓝色小箱子打开后,终于不负众望拿来了直接喉镜。
“异物钳有吗?”张华耀问。
“有。”林丽琼一边喘息一边手摸着自己白大褂口袋里,可能太急了,她的手有点儿止不住的颤抖。
谢婉莹的手伸过去,按住她的手帮她止颤。
“谢谢。”林丽琼小声说,定住神把口袋里的东西摸了出来,“我只能找到这个。”
张华耀拿过她找来的器械仔细看了眼,道:“不对。”
“这是气管插管钳。”曹勇看着一样知道不对,说。
医疗器械分类很细致的。固然很多时候医生在迫不得已的情形下拿不对口的医疗器械来给患者做紧急处理。但是,有些真的是没法通用。
比如说,现在这把气管插管钳,它的头是圆的横截面比较大,进孩子气管的话够呛,但是它可以进食管取异物。五岁大孩子的气管前后径在八毫米左右。要拿前后径来说是由于气管不是个正圆柱形,是个扁平型,前后径和横径不一样大,横径比前后径要大点。无论前后径和横径小孩子都比大人的十几小了不少。
【1449】替代品
气管经喉取异物的异物钳的头部是尖的,开合关节位在头尖部,有人叫它鳄嘴钳。外形上是和这支气管插管钳像,同样为头柄成一定角度的弯钳。
林丽琼耷拉下头,她是察觉到不太对,然而找不到其它了。她的双肩抖了抖,心情十分沮丧。这回她尽力了,不像那回在火车上只会惊呆。最让她感到痛彻心扉的是,她现在作为医生想救人了,而且知道这个患者是什么病因,知道用什么法子可以救到人,偏偏被条件限制住了。
当医生最痛苦的无非是遇到面前的场景,知道如何救但是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要死了。
“再想想法子。”张华耀把没用的气管插管钳扔到边上去,准备用直接喉镜再次检查患儿的气道,希望能发现阻塞物位置。
当医生无论要如何要竭尽所能到最后一刻为止。
大佬是镇定自若。张老师和曹师兄很沉得住气。
谢婉莹回头对林丽琼说:“师姐,可以给我找条导丝过来吗?”
她喊她师姐了。林丽琼吃了惊,抬起的双眼直射到她脸上。
谢婉莹坦坦荡荡对她点了点头。
林丽琼读到了她眼里的含义:管你以前发生过什么事,在救人这方面想以前的事干嘛。
这个师妹,真是叫她惊了再惊。想起以前火车上的过节,谢婉莹丝毫不会放在心头上,不是看不看得起这个师姐,只是觉得没必要在意过去。
在意过去做什么?人皆有犯错的时候,她谢婉莹可以说是占了重生不少便宜。医学生犯错常见的。这是在火车上的时候她没有当众指责这人的原因。吴主任是老师,所以要苛刻点批评自己医院里的学生希望其改过自新。老师批评足以了。
临床上的老师骂归骂,哪个不是一心希望早点有新生力量加入医生队伍里头。真正想当医生的人,会反省自己的技术不精的。不愿意增进自己技术的自然会被淘汰,根本不需要她谢婉莹瞎操心。
现在这位师姐不是一样在尽力救人了吗?
这个师妹信赖她,被人信赖的感觉是很不一般的。林丽琼的心情突然有点儿激动,振作道:“行,我马上帮你去拿。”说着,她再次风风火火不顾一切冲出门去。
张华耀和曹勇听见了她要导丝,奇怪道:“拿导丝做什么?”
不找异物钳找导丝?
谢婉莹相信这个师姐找物品是尽力了,仔仔细细找过没找到,因此大家最好别指望有异物钳了。只能是找其它工具来代替异物钳。
气管插管钳行不通,进也进不去孩子气管。要找样工具细细的可以进入孩子气管同时可以勾出棉球。于是她想到了介入手术常用的导丝。
听到她要用介入手术用的导丝状丝条来勾气管内的棉花,张华耀冲她如同要瞪了瞪眼说:“你这是天方夜谭吗,谢婉莹?”
导丝尾端使不上力的,怎么勾?况且,直接喉镜实际上只能放到患儿的会厌暴露出声门。
【1450】希望寄托
医生借此机会至多只能看到气管开头端,可以说视野十分有限,是别想能看见气管杈的。气管杈是气管分杈成左右主支气管的地方,在气管的最尽头。
如果他们一帮医生推测的是对的,棉球堵在患儿气管杈的位置用直接喉镜看不见的。
直接喉镜最大的作用,其实在于打开声门暴露气管,让异物钳有机会伸入气管内进行操作。异物钳的头部有开合的镊头,有经验的医生估摸着放进去的长度,用手感进行钳摸,即盲操作。
一条软软的导丝,若碰到异物很难传出手感给医生,盲勾的话,只怕在里头撩半天先把气管壁撩出血了。
大佬经验足,听见她的提议马上想到了风险性。不过,张华耀并没有明确表达反对她这个法子不行。原因在于,以大佬的思考深度来说,她的方案看似天方夜谭,风险性有,但是,任何医学操作均有风险的,最重要的是医生能否避开风险实施精准操作。
如果她能把以上的风险顺利避开,这个建议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继续探讨。
“需要找到硬一点的导丝而不是超滑导丝。”曹勇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是直接站小师妹这边了。
张华耀的眼角眯起瞟了曹勇一下:这人嘛,叫做勇嘛,从来做事都是勇的。
只要一丝尝试的可能性都会去尝试,拼命三郎都比不上曹勇的勇。这是圈内所有人口口相传说的话了。
或许他人这样说曹勇,除了赞美以外多带了几分戏谑。张华耀却认为可能是这些人妒忌多一些。一个能勇字头的名医,没技术怎么可能做到勇出名。好比眼前这位医学生被人叫做一根筋,没有技术怎么能以一根筋出名。早就被淘汰出局了。
张华耀对这两人勾了下老道的嘴角:“超滑导丝是不行,过软,进入气道一打弯什么都做不了。是需要硬点的导丝了。”
硬导丝可以直线进入气管,给医生找手感的机会,至少不太可能碰壁。如果能找到介入手术用的取物钳更好。问题是,这里口腔科没有心血管介入手术绝对是找不到这种特殊器械的。
只能说找到相似的工具,希望全部寄托在刚才跑出去找物品的师姐身上。
林丽琼深知自己肩头上的包袱有多重,跑了几趟她早就浑身是汗,汗粘着里头衣服让她像在泥沼里用力拔腿走路一样,累到快不行。
如此累,她居然很兴奋,想着自己终于是可以承担起重任救人一命。
这次她不像在火车上不会再让大脑停止思考,擦把汗,她果断地拉开抽屉取出一堆弓丝,抱着跑回了抢救患儿的治疗室。
其他医生见她拿来的东西,感慨对方作为口腔科专业人士的专业性,一说到导丝,将正畸用的各种型号弓丝全拿来了。
弓丝是很接近导丝的东西,弓丝有软有硬,有粗有细,而且全是医用的。
几个医生有了材料,立马自制简易的套抓工具。
【1451】想清楚再下手
选了条软硬适中的不锈钢弓丝,用钳把它的头部扭曲成圆,来来回回用油润滑,避免进去刮破气管壁,同时可以形成一个小套圈。紧接是利用之前拿到的这把气管插管钳了,让它和弓丝的尾端牢牢固定在一块,尽可能往患儿的喉部里头伸,不进入气管能伸到气管头端送进入弓丝也好。
“你来做,我来给你固定喉镜打开声门。”张华耀对谢婉莹说。
张老师的言外之意谢婉莹听明白了。
是你想出来的主意,自然只能是你自己来做。我管你是什么学生不学生的,是要当医生的人,是需要对自己所有医学主意负责任的。
大佬是大佬,对任何人全是毫不客气的。
“好好想清楚再下手。”张华耀再对她说。
你要是没想清楚细节,和我之前说的那样属于天方夜谭,我随时把你踢出去的。
张老师这第二句警告谢婉莹同样收到。
她的大脑是在迅速计划操作路径。
弓丝进入气管最怕的是勾到气管壁,因此需要弓丝在气管内以中空姿态进入,尽可能做到与气管做到平行。气管壁不是平滑的表面,凹凸起伏,让弓丝要做到中空其实不太容易。由于弓丝太细,难操控,比起鳄鱼钳难多,一不小心力道不对方向不对打个折头立马碰壁出血。为此在盲视的情况下非常需要依靠医生自己的手感了。与其说是手感,不如说医生的脑子里必须有患者相应的气管内部结构细节图,让手上的操纵可以避开危险区。
脑子里捋清楚自己的计划,谢婉莹定下神,右手握住钳环,左手帮扶右手和钳,作为一个支撑点增加稳固性以及控制住力度不可超过范围。
眼看她这个动作是准备十分充分了,张华耀喉咙里嗯了声。
突然间,谢婉莹的头扭了下,是察觉到门口站着谁了。
顺着她突兀扭转的视线,曹勇和张华耀一样望见了站在门口的李晓冰。
当场张华耀差点儿发火,最终抑制住了,压低大嗓门对孕妇一五一十地教育:“你在外头坐着,来这里看什么?这里是你能看的地方吗?”
医生忙着救人,你这个孕妇来凑这个热闹纯粹是要给医生添堵的。医生无暇顾及孕妇受惊吓后的结果的。
被张大佬骂,李晓冰心里也知道自己不该来看,无非是心情忍不住。一样要当妈妈了,这种时候真是见不得有孩子死。特别担心小女孩的结果,脚步不受控制跑这里来了。
小姑娘怎样了?
李晓冰往室内望一眼早看见了,所以张大佬出声叫她走是慢了一拍。
病床上的孩子,小脸蛋白白的,嘴唇有点发绀,小眼珠子似随时翻过去眼白,好像一只奄奄一息的小天鹅处于垂死状态了。
李晓冰心跳加速,呼吸有点促,手脚微微哆嗦了下。
好在她是医生,好歹是见过这样的场面,可以稍微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绪。
靠近门边林丽琼急急走过去对她说:“我扶你到外面去坐坐,别看了。”
【1452】不要惊讶
不看不看。李晓冰对自己摇摇头,相信小师妹谢婉莹曹勇他们,掉头往外走。
治疗室里头几位医生是被这个小插曲给影响了些心情。
曹勇在想:老同学什么时候到?
终于外头传来朱会苍喊自己媳妇的声音:“晓冰,冰冰。”
老公到了。李晓冰转身面对跑过来的丈夫,挂的一张苦瓜脸,吸了吸鼻头。
“你怎么要哭了?牙很疼吗?”两只手握住媳妇有些冰凉的手,朱会苍担心地问。
陪他一起走来的傅昕恒先打量了下孕妇的状况,判断无大碍,接着一眼望到了抢救室里头那几张熟悉的面孔。
“曹勇在里头干嘛?”朱会苍一样察觉到了动静,伸个脖子瞧瞧。
“他们在里头抢救一个误吞棉球的孩子。”李晓冰说。
“棉球卡气管了吗?”朱会苍诧异地问。
“是。”李晓冰点了下头。
“完蛋了。这里是口腔科啊。”朱会苍不假思索,吐道。
作为心胸外专科医生,熟知这种完全气道梗阻的患儿大概率是送不及的。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抢救需要路上时间,送的途中几乎是必死无疑。因为气道完全梗阻后,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和心脏黄金抢救时间一致,只有五分钟。而且比心脏抢救难多了。心脏病可以按压锤击让心脏恢复功能,梗阻只能把阻塞物拿出来,否则没用。
李晓冰听到老公说那句完蛋,两条腿要软了。朱会苍急急忙忙扶她找地方坐,说:“别急别急,他们不是在里面搞抢救吗?”
抢救室里的一帮人只知道这个朱会苍说什么不好,对自己怀孕的老婆说孩子要完蛋。哪怕你是专科医生很懂这种情况你也不能在这种情况说这种话。只能说朱会苍和自己媳妇说话无所顾忌的。
“他真是要当爸的人了吗?”张华耀质疑道。
家里要有孩子了,不止女性要准备学会怎么当妈,男性一样要提前学会怎么当爸。不是等孩子出来再做好各种准备的。
傅昕恒和曹勇说不出任何帮朱会苍辩解的话。这个男人,是跌破了他们平日对其了解的下限。
曹勇没应声。
傅昕恒走进治疗室瞧瞧具体情况,当医生都是这样,看能不能帮上忙。一进来,他的双眸立马被谢婉莹手里拿的奇怪东西吸引住了:“这?”
其他人眼见机器人冰冷的眸子少见地缩成圆了,足以证实这一幕惊到机器人的内心世界了。
“你没听他说吗?这里是口腔科。只能用弓丝。”张华耀扬起眉梢,给他讲着之前发生的事,能搞出这个玩意儿算很好了,不信的话?张华耀再给傅昕恒示意一眼扔在那头的间接喉镜:“这是之前我们能找到的家伙。”
见到那支间接喉镜,傅昕恒的脑子里同样浮现出那三个大字:老、古、董。
在口腔科想要变出呼吸专科的抢救物品是艰难。
行吧,紧急情况,医生只能是就地取材了,物尽其用。
【1453】稳得住
见到傅老师来,谢婉莹心头是绷了绷,有点点紧张。
“她现在要拿这个东西伸进去气管套棉球。”傅昕恒其实看见这个自制的东西,能很快猜到其用途,说,“必须把声门尽可能帮她敞开。她看不见气管最里头,但是最少可以根据气管的口径推测一下好把控住弓丝进入和在里头的姿态。”
张华耀和曹勇是如他所说的,预先调节好患儿的体位。儿童的颈部较短,并不适合过于后仰,儿科患者是比较特殊和考验医生的操作技术。
此时现场没有儿科专用的设备,全部是成人用的。张华耀手拿成人喉镜给患儿操作。
这样的条件难不到大佬。紧迫时拿成人器械来给小儿做急救的事情,对于张华耀来说太司空见惯了。他是一名老辣的急诊科主任,于他本人而言做这种事情太多了。心态稳到如泰山,手上技术更是稳的牛逼逼。
其他人望着大佬操作是不担心。
成人喉镜放入患儿口腔内。张华耀之前自己在患儿口腔内尝试过一次操作,这次更是秒速完成。挑起会厌,暴露声门,只留喉镜尖部位置压在患儿的舌根部固定好,让喉镜尽量往前伸接近声门。
如果这时候有异物钳的话,镊口张开着伸入气管,接触到异物时立马会有阻碍手感传回来,让医生操纵其合上夹出异物。自始自终,异物钳要做到与声门平行,防止夹出的异物卡顿在声门。现在没有异物钳,但是,弓丝进去的程序和注意点应该是和异物钳一致的。
想清楚这点,谢婉莹拿着临时做的套圈工具往患儿的气管里头送时,同样小心翼翼先避免伤及声门。送,送,继续送。
弓丝套圈若碰触到异物时,虽然没有异物钳手感强烈,但是微妙的手感肯定会有的,需要她去留意和体会。期间,她要做到精准送弓丝套圈,千万别让弓丝去和患儿的气管壁硬碰硬。
谷</span>
其他几个人帮她按住患儿手脚以防患儿一动,出大事故。
所有人的心可以说提到了嗓子眼。
和聂老师靳师兄不同,在场几位大佬没一个叫她慢或是快。可见几位老师比起聂老师和靳师兄貌似具备一颗更强大的心脏。两大外科专科大佬的心理承受力果真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谢婉莹只能想,在几位老师师兄的眼里,她这点风险可能只能叫做小玩意儿,风险更大的对他们而言多的是。
两个心胸外专科大佬盯着她,是不怕她出点什么蛾子。主要是锐利的视线扫瞄过她的动作了,判断不出她会出蛾子。
至于曹勇,与其说担心小孩子在她的操作下出点意外,不如说更担心她是不是用脑过度待会儿要晕,两只眼使劲儿瞅住她脸上的表情。
弓丝套圈伸入的距离,在几个医生的目测下应该是差不多抵达气管杈位置了。
谢婉莹的手停了下,手腕拿着的钳向左微转,带动弓丝套圈往左侧微挪。
【1454】呼吸没了
紧盯她动作的张华耀他们,立马发现她这个诡异的轻微调整,做出了及时判断:
“估计棉球粘在气管壁,她觉得套不出来了。”
“硬拉要出血。”
“不一定是棉花粘在气管壁而已。会不会有其它异物存在?”
曹勇说的这句疑问,让另外两个人要搔起脑袋,因为真有这个可能性。
谢婉莹听见老师和师兄说话,心里想,曹师兄眼睛好尖锐,这样都能看出她大脑在想什么。
只是棉球粘在气管壁的话,是不需要太害怕的,只要力度恰当,掏出来带一点点血丝而已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有其它异物横阻在支气管内的话,只对棉花下手套取出来唯恐意义不大。需要改变策略。让两条支气管有一条能通气,暂时先恢复维持患儿的呼吸功能可以算是急救成功。下一步再想法子取出堵塞支气管内的异物。现在主要是救急先救急,让患儿不要呼吸全停。
右侧支气管比较直,因而异物经常掉落支气管的话会去到右侧。这似乎是她及时转变方案去对左侧棉球下手的原因。但是,这肯定不是全部原因,她完全可以先尝试下套棉花或许可以把棉花及里头的异物能否一块套出来。她试都不试的原因实际上只有那个:来不及了。
几个沉思的前辈抬起头,意识到她动作背后的含义后目光齐刷刷望向患儿:呼吸越来越微弱听不见,小眼皮早已垂下,心跳莫非如她所料要停了?
无需多想,傅昕恒的手指速度伸出去触摸患儿的颈动脉:“没了。”
接到傅昕恒这句判断,曹勇和张华耀心头咚了下。三人脑子里齐齐闪过的念头:真是。
谷</span>
傅昕恒果断把一只手掌心搁置在患儿的胸前,开始有节奏做心脏按压。
儿童年纪小,身体发育未完全,其胸外心脏按压的手法与成年人肯定有不同之处,而且会细分到年龄段。像目前这个五岁孩童,要用单掌按压法,手指避免触摸到胸壁,怕会按到儿童肋骨骨折。
一、二、三、四……傅老师在给孩子做心脏复苏了。谢婉莹的额头冒出汗了,她感觉得到面前摇摇欲坠的小生命如同在坠入深渊。
“继续。”站在她近旁手拿喉镜的张华耀对她说,声音充斥了严厉,要她千万别停。
患者呼吸停,是切不可以停下套取异物的操作的,这和其它医学操作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反而是必须加快速度取出阻塞物,否则一切白搭。只心脏按压没用的,关键是异物取出异物取出。
深知这点,谢婉莹并没有停下过自己的动作,手指握着钳环在往远端发力,努力套左侧棉球部分。
不能大力戳,避免棉球掉入左侧支气管,要尽可能把棉花套一套,往外或往右侧掀过去,打开个通气的口子。
汗水在她额头上密布成排,似乎是无法控制住的用力过度。
曹勇的双眸瞅着她脸上的汗,眉头拉紧。
【1455】放松点
想她刚没有说话提醒其他人说患儿要停心跳,一方面是认为他们这些前辈足以猜到她的原因,另一方面应该是她精神超负荷到说不出话来了。像现在,她并没有对张华耀的话嗯一声反应出来。
曹勇此时在傅昕恒接手做心脏按压后可以先停下自己的动作,急忙走过去,绕到她的背后要给她松松神经。
有些医生在手术中紧张过度是要出事的。他作为神经外科医生太清楚了。
大家忙着救患儿性命的时候,外头忽然响起了家属到场的声音。
“思思,思思。”孩子妈妈跑回来了,边跑边哭,“怎么办?找不到陈医生,不知道他跑哪里去了。”
人家医生刚巧下班了。
护士和林丽琼见到,上去联手把思思妈妈拦在治疗室外头:“你在外面等等,医生在抢救患者。”
“不行,我要看我女儿,她怎么样了?”思思妈妈大声喊,两只手和拦住她的医务人员打架。
林丽琼和护士被她两只手抓到脸快变大花猫了。
李晓冰听到孩子妈妈哭,心头慌成了麻团。
“走走走,我们去其它地方坐。不看这里,相信曹勇他们能行的。”朱会苍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扶着怀孕的媳妇躲远些有可能出事的现场。
李晓冰给自己调整气息,这刻慌得她好像肚子快坠到地上去了。老公双手用力地扶起她好像在捞她和捞孩子。
治疗室的门是关着的。张华耀朝闭紧没动的门板扫一眼,对操作中的谢婉莹沉声命令:“不用慌,她进不来的。”
谷</span>
张老师言外之意是,如果谁敢有胆子在这时候闯进来捣乱,会被张老师先一嗓门给吼出去。
因此她要稳,必须稳。
谢婉莹是宛如听不见四周有什么声音了,她的世界里只剩下那块堵住孩子气管的棉球了。
继续套,捞,不要大力,只能一次次小力气地尝试。她的精神早就束紧到变成了个尖锥的气球似的,随时要爆。
一只手突然按在了她的肩胛骨两边中间心脏背后的位置,仿佛在感觉她过快的心跳,紧接有个声音在她耳朵边上说道:“放松一点。”
是曹师兄的声音,谢婉莹听着眼睛睁了下。可以感觉到曹师兄非常平静的声气,是一下子破除掉了室内几乎拉到爆的空气紧张度。
“不要急,我在这里。你调整你自己的呼吸,吸口气,让精神放松点,做不到是吧?没事,听我的指示,来,先吸气,吸——气——”
不知觉中她的呼吸按着他说的话吸了一口。
“对,再缓缓吐口气。双眼可以闭一下。”曹勇说。
反正她现在属于盲操作,闭上眼可以集中在思路上重新思考该如何做。总归一句话,他相信她能想起自己原本的节奏的。
谢婉莹的眼皮微微闭上,视野无物时,瞬间如同陷入黑暗里头的大脑是进入了一片深海区。她的大脑急需在短暂的时间内再思考出更快捷有效的方案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