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TXT下载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全文阅读

作者:肥妈向善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txt下载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276】齐总来了

    可能李老师从一开始接到急诊电话做好了心理准备,伤者哪怕要死了,医生也要努力做到安慰,让患者没有恐慌安然地走。

    一个医生要做到这步不容易,需要非常强大的心态,非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心态。要成为妖孽也是很不很不容易的。

    光是面对一个要死的人,谁心头能不害怕?瞧瞧四周站的,哪个只见人要死时不是面色慌到不行。

    老工人似乎需要喘口气,医生到场这幅神态不过是再次证实这名年轻工友的性命很悬。转头,瞧见有一群人走过来,唰站了起身向领导喊话:“齐总!”

    “齐总来了吗?”周围的工友们一个个嗓音里压着些激动。

    走来的队伍大概有十个人,全戴着红色黄色的安全帽,属于公司管理人员团队了。

    听到工人们喊齐总,貌似是这里的大领导到了。医务人员望过去,却难以分清楚谁是齐总。这十个人几乎不分前后像个大方块一块走,好像个个均是领导,里头有几个年纪大的可能是齐总了。但没人应声自己是齐总。

    老工人站起身,走过去和到场的领导报告事故情况:“我检查过了,是他身上的安全扣断了才摔下来的,不是没带安全绳。”

    “安全扣怎么会断了?!老徐。”

    “我也想弄明白。可能是用太多次了,或是平常他自己不太注意,总用力给扯着了,扯多了里头的弹簧扯断了。现在医生到了——”

    “知道,齐总打过电话给国协的医生了,请他们全力救人。”

    他们说话说了会儿,一帮人意识到齐云锋没声音,好像是站在那儿呆了一样。再看齐云峰的目光是望着伤者的方向没动,估计是被伤者的情况给“惊”到了。所有人就此心里头惴惴不安,生怕齐云峰大发雷霆。

    人家虽然是个知书达理的斯文人,但能坐到老总这个位置上,肯定是懂得立威信的。

    不说话的齐云峰,头戴的红色安全帽似乎连同夜色一块很好地掩盖住了他此刻的表情。秀气斯文的金丝眼镜后,他犀利的视线从受伤工人转挪到了工人身边的谢婉莹。

    一刹那,他是惊讶,竟然在这个地方这个时候再次遇到她。

    离上次和她见面的时间点似乎有些远了,有好几个月了。可他对她始终保留有深刻的印象,谁让她救过他公司里的员工,算是他们公司的救命恩人之一了。

    在这里和她的再次相逢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齐云峰的眼色落回受伤工人身上时沉甸甸的,一抹凝重染上了他长长的眉峰。接到基层电话,赶到现场再亲眼所见,与他之前最糟糕的预估一样,这位工友伤的特别重。

    是,他是要大发雷霆了。

    天天开会讲安全生产,现在出了如此严重的事故只能说明,压根儿有人没把安全两个字放心头上。

    回头再说,现在先需要沉住气,想法子把人救回来。

    周围公司里的人见着他的神色,更是不敢作声,一片闷静好比暴风雨前。

【1277】救人要有条不紊

    铃铃铃,骤然响起的电话声打破了现场气氛。

    李承元拿起手机,贴在耳朵边和对面说话:“你好。曹医生。”

    是曹师兄打来的?

    谢婉莹心头一动,是想有曹师兄在,一切会不一样的。

    “你现在是从家里要赶来医院吗?好的好的。是,我现在在事故现场,伤者是国能集团的人,我会护送他回医院。他的情况应该是颅骨骨折,脑脊液外流。”李承元向曹勇汇报自己这边的情况,再仔细听曹勇的交代,毕竟人家是神经外科大佬,每一句话都是救命的话,“行,我们送他回去,届时你应该到医院了。我让他们准备好先送患者做ct,接着送去手术室等你过来。好的,我知道要怎么做——”

    救人要有条不紊,按照计划走,一切会很快很顺利。

    在李承元说电话的时候,救护车的门打开,车床拉下来。

    回个头的李承元没有动,是见两名医学生不需等他开腔的情况下井然有序地做事了。谢婉莹拿着颈部固定器给伤者做头颈部固定,岳文同小心帮她扶住患者的头。

    见状,李承元继续和曹勇沟通救人事项。

    下一步是要抬伤者上急救车床。医务人员的心头要捏把汗了。

    伤者脑脊液流出,搬动过程中可能会要了伤者的命。

    “都听医生的指挥。”老工人老徐声嘶力竭,大声喊话工友们。

    “我们上。”齐云峰突然作声,亲自撸起袖管。

    其他公司管理人员听到他要亲自抬人,急忙跟上去。现场工友的知识水平大多数不及他们管理人员,此时作为领导更需要身先士卒。知识水平高些能比较顺利理解医生的指挥话语,做到位避免伤害到伤者。

    工人们给上来的领导让开位。

    一个半蹲,齐云峰站位在伤者右侧,低声请教对面的医生:“我们要怎么做,谢医生?”

    显然,谢婉莹没听出他的声音也没空去辨认出他这人,一副注意力全在伤者身上,说道:“我们现在不排除他的脊柱有受伤。所以,头颈部先固定好。这部分我们来做。你们要协助我们做好的是,让他的躯干在保持一条直线上。人身体的重量点主要在胸椎,腰椎,臀部,下肢。这些要左右两侧的人同时发力,同时用力抬。”

    四五个准备帮手抬人的人按照她所说的,把手放在伤者的身体各要害下方。

    护士来回走动,负责监督在场行动人员的动作是否规范,协助指挥:“你的手往这边再挪挪,对,再挪挪。两只脚抬的时候不要抬高了,保持平行线。他的屁股重量很大的,要再添加只人手上去,不要掉下来了。”

    经过几方调适,确定各方人手到位。只待一声令下。

    难题来了,谁发令呢?让齐云峰吗?明显不合适,他和其他公司管理人员均不是医生,不知如何抓好这个时机。最好是医务人员来发声。护士是要做其它工作的,有医生在肯定是医生发令更好。

    这个发令的人突然变得尤其重要了,这人要做让全部人的行动全程保持整齐归一。别小看抬这一下,不是简单地举起,是要抬到车床上去的。具体怎么做,全要看发令的人如何指挥了,包括发令的内容顺序等。

【1278】谁指挥

    意识到关键时刻来了,李承元旋回身,耳朵贴着耳机听曹勇讲,在考虑是否暂停通话,自己过去亲自指挥。

    两名菜鸟没什么急救现场经验的。或许,刚去过神经外的岳文同可以替他发令,毕竟是位班长有些领导经验了。

    岳文同在想怎么开这个口。在场的人不是他班里的同学,有公司大领导。怎么喊人动作,叫同志们吗?

    除了喊抬起来,其它要指挥什么内容,他的脑子一时没有整理好。

    伤者情况是不等人的,没法等到人思前顾后想清楚。岳文同很快发现,他身边的班上女同学再度发挥出了一根筋的独特性。

    不管谁是谁,不管什么了,谢婉莹扯起嗓子开始向所有人发话:“听我命令。”

    现场的所有工人愣了下,听这把清亮的嗓子,竟是一个女的要在现场指挥一帮汉子做事了。

    李承元握紧手机,没有急着上去帮忙,只听她这个音量是完全可以的。

    工地上北风刮刮,风声大大的,首先这个说话的人必须肺活量十足,为此才有工友们疑心她能不能做到。瞧她人长得瘦瘦的,肺活量叫人感觉是小,结果喊出来的嗓门之大超乎所有人的意料。

    声音够大,该听的人全听得见,没人敢说自己听不见,这样没人敢用这点来质疑指挥官说话了。

    “大家做好预备。”谢婉莹继续第二步指挥,进行现场动员,她的脑子里是在联想不久以前曹师兄鞭策她和任老师救人的说话步骤,这回她真是现学现卖了。

    帮抬人员听她讲话,不由自主跟着起动作。跟大家一块动作的齐云峰,眼镜片上映出她对面的秀颜。想着自己以前对她的印象只有温温柔柔四个字,今天她飒爽英姿的另一面真叫人眼前一亮。

    “好了吗?”谢婉莹沉了沉嗓音,锐利的视线如同横扫大军一般扫视过现场每个帮抬病人的人。

    每个被她注视到的人,心头发紧,完全能感受到她目光里的那抹凌厉。只要他们有一点不小心,一点做不到位,都是逃不过她的法眼的。

    全员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敢放松一丝一毫。

    很好,见每个人均是准备的很好。谢婉莹满意地收回目光,发出一声:“给我抬!”

    她三个字如快刀落地。两排抬人的人员受她鼓舞,呼,力气发起来,齐出气,齐呼吸,逆着工地里吹着的寒冷北风把伤者从地上速度抬高。

    接下去要怎么做?大家脑子里空白时,耳边再次传来指挥官清晰的吐字音。

    “再抬高,手不要动,只要腿动,退半步——”

    冷静的女声响彻在工地上方。

    围观的工友们吃惊了,这个女孩好有魄力,放大的嗓门宛如一把利剑破开了工地上的所有屏障,可以叫所有人热血沸腾。

    只见在她的声音高压下,他们公司的领导一样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绷直的面部表情是他们前所未见的。只有精神高度紧张,专注力足够,才能做到一步难错。

【1279】他相信她

    围观的人全屏住了呼吸,全在看抬人的人们。

    队伍里没有一个人的手乱动,退步的脚或许让有些人感觉身体姿势有一些艰难,但所有人均在拼命地努力中。

    护士和司机推着急救车床,抓住时机以最快速度从两排人群中间穿过。对于护士姐姐的配合动作,谢婉莹是相当信任的,因此敢如此下令。其他人则是讶异于她什么时候知道会有其他人接棒的动作。只能说,她具有指挥官全方位的意识,知道每个人能做到哪个地步所以整体协调的很好,完完全全做到了一切有序。

    一个在关键时刻有领导范儿的医生,无疑能让现场的人对救人这事信心大增。

    车床到位,只剩下最后一步,所有人攒足最后一把劲儿。

    “好,不要放松。”谢婉莹沉着地陆续做出指示,“我说放,大家一起放,抬着放。”

    她吐出的每个字清晰有力。抬伤者的人们继续紧绷神经,个个听令不敢放松手劲。

    “放、下。”

    两个字,慢节奏。众人同时发力。伤者如同缓降器缓慢降落,伤者如同羽毛般轻轻落在车床上,没有丝毫感觉到起降的不舒服。护士立即把备好的被子在患者身上盖上。

    平安完成最关键的步骤。

    抬伤者的几位公司领导手臂哆嗦了,显然是在某人的高压态势下专注过高用力过度了。

    “大家的手可以抽出来的,慢点抽。”谢婉莹对每位鼎力相助的人说,她的声音变温柔了,带了几分亲切感和感谢。

    唰,众人目光齐齐射向她:她说变就变,从北风将军变成绵柔柔的春风姑娘了?这?

    齐云峰的笑意差点儿飞出金丝眼镜片。果如应了他一开始的直觉,她绝对是他见过的医生中最与众不同的。

    李承元呼出口气,心里想她如此从容的表现换做辛妍君能做到不奇怪,问题她只是个学生。只能说她这个一根筋的,纯粹没有多想引导出来临场超常发挥了。

    岳文同的手背擦了下额头的汗,同样是想:她这种一根筋,他和其他人是怎么都效仿不来的。

    “谢医生在吗?”曹勇的声音从对面传过来,俨然是听见现场的动静。

    “是。”李承元记起来通话未结束,回头答。

    她在现场。曹勇无声地笑起来,是会心一笑。

    有她在,他的信心也来了。相信她能把患者安全送到医院的,然后等着他接力。

    “李医生,麻烦你了。让谢医生负责伤者的引流工作。”

    “是,曹医生。”李承元立马领会到他的意思。这是谢婉莹的特长,是让她尽情发挥优势的时候。

    伤者送上救护车。李承元让护士去驾驶室。他来负责自己给患者调点滴,这是曹勇交代他的,有些事只能医生自己来做。给患者用甘露醇降脑压,不是说只要滴速快就行,要边观察边进行。

    谢婉莹按照老师的指示坐在了患者的头部侧边,戴手套负责拿棉球给患者鼻腔的擦拭液体保持流出通畅,避免脑脊液回流造成感染和窒息。

    班长坐在她更前面的位置,是几乎贴着救护车的墙壁挤着坐了。如此别扭的姿势却一点也不影响到岳文同干活的心态。

    刚从神经外出来,无论如何要尽到自己一份刚学习出来的专业能力。岳文同想。在她给患者引流时,他时不时拿手电筒照下患者的瞳孔,以便随时再帮她调整。

【1280】接应伤者

    “齐总,你要亲自跟去医院吗?”

    一批人小跑步跟在齐云峰后面。

    在见着救护车先走后,齐云峰是来到自己的车旁,取下了安全帽,转头对一帮底下人说:“今晚停工,检查各项安全指标。此事有林副总亲自负责。明早等我回来开会。”

    其他人一听,他大概是准备好要在医院里等到伤者转危为安了。

    林副总对他点头:“知道了,齐总。”接着一众人送他上车时,不忘叮嘱陪他去医院的司机和秘书:“有事打电话回公司。还有,齐总刚从外地赶回来,很累了。你们看着点,看情况别让齐总熬夜了。必要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安排人过去帮齐总看护病人。”

    “是是是。”司机和秘书应着。

    齐云峰坐在车内是催促:“快点。”

    只见救护车开远没影了,让他心头浮现出些焦躁。

    司机踩下油门,是以最快的速度追赶前头的救护车。

    救护车有警车开路肯定是开的更快,以非常快的速度赶回到国协医院急诊。

    远远,谢婉莹在救护车上看到了站在门口等着接病人的黄师兄。

    黄志磊一脸子肃穆,救护车抵达,立马上前去和李承元进行交接。

    谢婉莹和其他人小心将患者护送下救护车。

    “班长!”听这一声,是同学林昊,现在在神经外科实习。见着两位坐救护车回来的同学,林昊跳下急诊室台阶跑过来了。

    岳文同转头和他说了几句患者的情况:“做完ct马上要去手术室,颅内高压,在滴甘露醇了。”

    “颅骨骨折吗?”林昊问。

    “应该是多发性骨折。他有鼻出血脑脊液鼻漏,骨折线可能经过额筛窦,属于颅前窝骨折,他左侧出现了黑眼征。两耳朵没有耳漏,可能颅中窝没事。现在最怕的是他颅后窝有事,因为他的呼吸也不是很好。”

    听着班长讲话,林昊赞道:“班长,你越来越厉害了。”

    谢婉莹在旁边点点头:对。

    “莹莹,你觉得呢?”林昊突然掉头问她这个女学霸。

    “和班长一样,我也很怕他颅后窝有事。估计曹师兄对此早有预判,让李老师给他调了甘露醇,在尽可能降低他的脑压,延缓血肿压迫到他颅后窝的生命中枢,争取外科手术时间。因为他前额虽然有伤但只是划口,摔下来时却是后脑勺着地的,被安全帽挡了下稍微救了下命。”

    所谓的脑脊液鼻漏,不是说只有挨着鼻子的颅脑那块出事,记住人体是一个整体,各处可以相通。颅后窝骨折流出来的脑脊液同样可以流到鼻腔这边来。

    听她说话好像对神经外很了解,林昊嘴里要唏嘘了,想她居然连曹师兄什么想法都敢去摸。

    “宋医生来了。”谢婉莹没发现林同学的想法,是望见了门口来了辆出租车,说。

    黄色首都出租车在救护车后一秒钟拐入急诊科门口空地。

    车刚停稳,后车门打开后,钻出了宋学霖背着褐色文艺皮包的身影。

【1281】春风得意

    似乎是顺着风听见了说话声,宋学霖很快转个头,看见了她,褐眸里一闪宛如在说:谢医生竟然能预料到我来了?

    曹师兄在“收拾”宋医生,肯定会让宋医生来。不要问她怎么知道,她是这么觉得能摸到曹师兄的想法。

    今晚本来是值完24小时班后轮休,宋学霖接到曹勇的急电时,只能是背起包打出租车飞驰而来。

    说了曹勇不是故意收拾他,再说这种罕见外伤病例他势必要亲自参与手术,是很难得的手术经验积累。

    黄志磊见他到了,吩咐他:“你先去手术室做准备,我们送他去做ct。等会儿我不去手术室,你和曹医生给他做手术。曹医生要等会儿再到。”

    “是。”宋学霖接到指示后,一路小跑穿过急诊科冲去手术室。文艺青年这会儿只得跑跑跑。

    望着宋医生奔跑的背影想到宋医生要跟曹师兄一块做手术,谢婉莹心里有点心思思,是很想近距离看曹师兄做手术的样子。

    “班长,我来。”这边林昊对班长说。

    岳文同顺着他的话低头,看到了自己的手不知何时起学起李妖孽和谢同学握紧伤者的手了。这场景,让他自己彻底儿怔了怔。

    “快。”黄志磊向几个人招手。

    林昊拉过班长的棒儿,和护士推车床送病人去ct室。

    把病人交给专科医生,急诊医生完成任务回急诊科。李承元带他们两个实习的春风得意回来了。

    “你厉害,李医生。”徐姐对他们三人竖个大拇指,“这样的病人都能活着被拉回来。”

    可见,徐姐之前知道是什么情况,原以为救护车去到工地现场会接不回来病人。

    李承元若是沉着淡定,只轻轻嗯了声,对两个学生说:“回去跟你们辛老师报告吧。”

    要回去和辛老师报告向李老师学习了什么。这个嘛,谢婉莹和岳文同心照不宣,这边和李老师应是,回去肯定不和辛老师做报告了。

    等两个学生一走,徐姐听到门口车声,望见了急诊大门口来的豪华黑色轿车,哎一声:“什么人来了?”

    李承元想,估计是那位国能集团的齐老总?

    急诊室一帮人回头,见轿车里钻出来一个比较年轻的身影,没人能联想到是齐总本人。

    走下车的齐云峰是先眺望了眼急诊室里头,没有看到谢婉莹,只能想着她是去哪儿忙着救病人。

    秘书拿着手机向他报告:“曹医生到了,要去手术室。”

    “这样,我们直接去手术室外面等。”齐云峰说,转身走去住院部。

    秘书紧跟在他后面。

    夜色漫漫。

    内科诊室里一个病人接一个病人来。在学生出去救人时,辛妍君并没有停歇过看诊。发烧病人和昨晚一样多,但不全是季节性呼吸疾病病人,需要内科医生用心地一一鉴别。

    坐在病人凳子上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阿姨,人比较瘦。

    没察觉两个学生进门,辛妍君专注地询问老年患者的病史:“你说你什么时候开始发烧的?”

【1282】慢性病讲究控制

    “下午。睡完午觉,不知道是不是今天下午比较热,忽然烧起来了。”老阿姨说。

    进来后站在辛老师身后,谢婉莹和岳文同并不出声打扰老师看病人,只在后面先看看跟着学习。只见这位老阿姨说话时,两只手不停地摸自己的膝盖头,好像膝盖很疼。

    明显,辛妍君一早留意到了这点。所以有时候患者不说或是忘了说或是不会说,医生要自己能观察会观察出患者潜在的毛病。

    “医生,我是不是感冒了?”老阿姨问医生,“哎呀,我实在是太不注意自己了。不该去外头走来走去的刮到风着凉。”

    辛妍君告诉她安慰她:“不,你这个不是感冒。”

    “不是感冒是什么?”

    “你以前应该有过类似的发烧。你在医院的风湿免疫科看过类风湿病吗?”

    经过医生的提醒,老阿姨想起了自己的老毛病。

    “你近期有没有好好吃药?”医生再问病人的服药史。

    类风湿属于慢性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糖尿病病人一样,类风湿病人是需要长期服药和定期做检查。如果没控制好,一旦累及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变成重症,后果不堪设想。发烧是个疾病不好的信号。因此辛妍君要提议病人住院复查和治疗。

    见状,谢婉莹出去帮老师打电话问国协的内五科,内五是内分泌免疫科病,不知道有没有多余床位可以收病人。

    老阿姨絮絮叨叨地抱怨起自己:“近来好像忘了吃药。我以为我自己感冒了。你看,医生我咳嗽是不是像是感冒。”

    “咳嗽不一定是感冒。”辛妍君耐心给患者解释。

    类风湿病累及心脏和呼吸系统,一样会引发咳嗽。这个比起普通感冒肯定是严重多了。所以必须查清楚体内脏器的情况。要拍胸片,要做超声心动图。

    给患者解释清楚了。护士推来轮椅准备送行动不便的病人去住院部。辛妍君回头见到两个学生回来了,问:“怎样?跟李老师出去有没有学到什么?”

    谢婉莹和岳文同犹豫了下。

    伤者没死,拉回来做手术了。

    辛妍君心头赞叹着,自己医院的神经外科是厉害。自从有曹勇坐镇,国协的神经外科是越来越出名了。

    一个名医带动的效应是不可估算的。

    话说回来,这么把人救回来后,她那位李同学大概会很洋洋得意要向她炫耀了。只能说李同学是运气比她好得多。如果她去的那个学校和工地一样有很强的组织救人能力,或许不是悲剧结局了。

    “辛医生。”徐姐走到内科诊室问她,“我问董医生,董医生说今晚是你负责内科出车急诊是不是?”

    “又有病人了吗?”辛妍君转回头问。

    “是,是一个高血压病人,有多次脑梗塞病史。说是现在又好像神智不清了,打电话给120。”徐姐传达120的话说。

    辛妍君起身,招呼两个学生:“走。这回看能不能拉回来人。”

【1283】老师们经验老道

    回来不到几分钟,再次跟随辛老师出车。

    谢婉莹和岳文同坐在救护车上,感觉今晚好像没有从这车上下来过似的。

    “你们要不要一个人先去休息下?”辛妍君体贴两个学生问。

    不用。学生们摇头。

    由于同事连续出了两趟车有些累,徐姐和同事临时换个岗位,替同事出趟车。于是同两位实习生菜鸟坐在了后车厢里。

    辛妍君跳上救护车的副驾座。救护车出发了。

    路上,徐姐兴致勃勃问两位实习生:“来急诊后感觉我们急诊怎么样?”

    坐在前面的辛妍君听见徐姐这话,立马警惕地掉个头:怎么,急诊一样打算抢人吗?

    徐姐这话真是替急诊科领导问的。急诊的护士组早知道谢婉莹和她那班同学的本事了,私下和科室领导透过信儿,反正急诊科要招医生的。

    急诊累,忙,不是个轻松的科室,经济效益不错,但是,干急诊的总觉得收益和付出不成比例,因为实在太累了,压力超级大。

    自己是只想去心胸外,谢婉莹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护士姐姐这个问题。护士姐姐对她很好,她难以启齿。

    同理,只想去神经外的班长只能沉默是金。

    徐姐是瞧出了他们两个的野心大大的,佯作哼了下:“行,知道你们志向很远大,看不起我们急诊。”

    “你别这样说他们。”辛妍君在前面坐,不忘护犊子。

    “他们也看不起你呼吸内。”徐姐故意膈应下她。

    “总有一天,他们会对我们呼吸内刮目相看。”辛妍君对自己的科室始终抱有信心。

    说着话,救护车是开进了一片老旧小区。

    “患者在七楼。”徐姐的嘴里嘤嘤两声,似有点深意。

    辛妍君明白她的意思说:“我要求不高,只要不——”

    “不死是不是?”徐姐爽快大笑,跳下救护车对两个实习生说,“来,锻炼你们体力的机会来了。爬楼梯搬病人下楼。”

    老师们的经验十足,在没有见到病人之前好像已经知道这病人是怎么一回事了。

    老旧小区没有电梯,一行人徒步爬上七楼。期间没有家属听到救护车声音急着下楼去接应他们医务人员,再次说明老师们的预感是对的。

    敲门。家属在里头打开门,见到医生到就说:“哎,麻烦你们了。等会儿一块把他抬下楼去医院,我们是搬不动的。我爸身体重。”

    “需要去医院吗?”辛妍君笑笑问,她的要求真是只要这回不是拉回个死人。

    “对。”患者家属点头,“你们可以进去看看。”

    国内120是这样的,只要家属和患者要求患者去医院,哪管这病人是不是急到非要去医院不可,医务人员必须送患者去医院。对这种事情,急诊医务人员见多麻木。反正,不止他们120,据说110和119都一样,总遇到这种奇葩事。

    七十岁的男患者,由于中风后一侧肢体瘫痪,长期卧床,没运动,体重估计有一百五六十斤。

【1284】去宣伍

    现在患者是血压有点高。

    家属说患者这几天出现烦躁,怕患者大脑再出问题,因此要去医院检查检查。

    其实患者这种情况,家属完全可以将其自己抬下楼送去医院看门诊都可以的。但是,和家属开门见山说的一样,家属没本事搬病人下七楼,于是直接干脆叫急诊让医务人员过来帮忙抬。

    内科急诊医生每次遇到这种中风瘫痪病人及其家属是没辙的。再说吧,面对这种病人,家属确实是无奈。中风病人肢体瘫痪后基本只能是靠他人照料,所以说一个病能拖死一个家,不是说笑的。有时候甚至不是钱的问题,像这样,你让家属临时找谁过来帮忙搬病人呢?

    找亲戚?亲戚千里迢迢过来帮你抬病人下楼?偶尔一次可以,多次没人愿意的。

    真系家属?像这个老人身边只剩下一个四五十岁的女儿照顾他,叫她一个人怎么抬老人?

    医生只要想到这些,将心比心,不会有什么怨言,至多自己给自己开开玩笑。

    给患者做完身体检查后,推来轮椅,抬患者上轮椅固定好,几个人开始搬运老人下楼。从七楼抬到楼下,抬了将近快半个小时,过程比较艰辛。到了楼下将老人送上救护车。救护车上不够位置坐,家属自己打出租车跟去医院,对国协的医生说:“我爸不去国协,麻烦送我们去宣伍。”

    去宣伍?为什么去的是宣伍?因为宣伍的神经内科比国协的神经内科出名。

    听着自己医院的救护车沦为了患者去其它医院的顺风车,辛妍君和徐姐内心苦笑不已,提议患者家属:“去我们医院神经外。我们医院神经外科很出名的。”

    “知道,问题我爸做不了手术,过了手术时期,只能到内科治。”作为老病号的家属,没有被医生的话“糊弄”到。

    辛妍君和徐姐对个眼,算了,不再说。他们医院的神经外病床很紧俏的,慕名来找曹勇的患者一大把,曹勇自己都忙不过来。国协的神经外专家怎么可能只会做手术。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一样能帮多次的脑梗塞患者制定非手术的保守治疗方案。而且像曹勇这样的大佬,到时候给你保守治着遇到手术窗口期,不用转科直接给你用手术治了,岂不是更好。

    救护车开向宣伍医院。徐姐唯独担心救护车再开去宣伍的时间会长,打电话回医院先报告了下。

    宣伍离国协是远,救护车开过去整整四十多分钟。

    坐在救护车上,谢婉莹记起李启安同学说过宣伍医院院长是班长的舅舅,悄悄转头看看班长。

    岳文同似乎对去宣伍没有反应,面上的神色十分恬淡。

    说到宣伍的医生,阴差阳错,谢婉莹曾经在几个场合内遇到过人家几名外科医生,包括他们医院的泌尿外科科室主任,以及普外科的魏国远医生和肖扬医生。

    抵达宣伍医院急诊科门口,医务人员们护送患者下救护车。辛妍君带学生走进人家医院的急诊科,喊人来交接:“来个病人,是你们医院的老病号了。现在血压有点高,可能需要住院。”

【1285】医生家的孩子一样有苦闷

    宣伍作为一家三甲,晚上的急诊一样忙碌非常。急诊内科医生不见人,分诊台的护士随便先叫了名外科医生过来瞧瞧病人。

    中风,外科内科都可以治。

    见一名身穿白大褂戴眼镜的男青年走来,胸前医生牌子写着肖扬两个字,是宣伍的外科医生。

    在谢婉莹不确定对方是否记得自己时,肖扬见到她的刹那抢先认出来说:“谢医生对不对?”

    辛妍君回头望了眼学生,班长岳文同望了望同学:你认得他?

    谢婉莹点了头:和对方在肝胆外的学术交流会讲座里见过面。

    “她是谁?”宣伍的护士拉着肖扬问,“是他的女朋友吗?”

    什么女朋友?现场几个人听得一头雾水。

    “他不是我们院长的外甥吗?”护士贴在肖扬的耳朵边说,暗指岳文同的方向。

    岳文同的脸更默了,显然不高兴被人提起他这个身份。

    院长的外甥,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的样子,实际上提的人一般是嘲讽挖苦居多。反正在他耳朵里听来很刺耳。和赵兆伟一样,他最痛恨被人故意提起这个,别人是想暗讽他能走后门呗。

    他是有个在这里医院当院长的舅舅,是他大舅叫李岁明,年纪比他妈妈大十几岁,今年五十几了。李岁明有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孙子,儿子一样在当医生。不知为何这些人更喜欢抓着他岳文同不放,不说他大舅自己的儿子女儿会不会走后门只说他。可能是因为他的表哥表姐均不是从事医学临床外科的缘故。

    外科在医学圈里是比内科医生和其它类别的医生出名些,名号高人一等些。李岁明升任管理岗位前长年从事外科工作,曾有意图想培养自己儿子当外科医生但是没有能培养起来。

    想要当一名外科医生不容易,至少动手能力不能眼高手低。大表哥手上功夫不太行,所以,外界莫名其妙把他大舅的继承人设定在读国协外科的他。

    问题是,国内三甲医院基本上全是公立。医院不是家族企业,没有家族继承人继承院长位置的说法。他再厉害也不可能说去继承他大舅的院长位置。所以说,这些人提这个事分明是爱说他人闲话,嘴巴闲得太呛。

    护士这样一说,肖扬提了提眼镜,目光里带满几分深意瞧了瞧岳文同:哦,原来这个人是院长的外甥。

    当名医的亲戚,不见得比她这个货车司机女儿的境况好多少。谢婉莹算是体会到了班长和赵同学心头的苦闷。像她是被人质疑遗传基因不行,像班长和赵同学是被人叫为基因变异可以走后门的料。

    无论什么出身的医学生,均要靠自己去扭变他人的想法了。

    “什么病人?”肖扬走过来问来人。

    患者家属打出租车到了,将患者以往病历交给医生查看,一边自我介绍:“我爸在你们家医院住过几次了,和你们神经内科的医生护士很熟悉的。”

    “行,我让人打个电话通知他们科室,看看有没有床位让你们进去住。没有的话,看能不能给你们临时加张床。”

【1286】这下子糟了

    肖扬爽朗地答应家属。作为新进临床不久年轻医生,他同样深知要好好招待这种病人。医院的老病号相当于长期优质客户了。

    “谢谢你医生。”患者家属连声感激,和肖扬一说上话,好像全忘了之前帮她送病人来医院的国协人。

    国协的医务人员见状,收拾收拾走人吧。见徐姐跑的最快,压根没下车似的,早知如此,早早爬回救护车里检查车内急救物品和仪器,方便回去后再出车不用等。

    辛妍君带两个学生到了病人床头,继续等待这边的医务人员给患者量完血压,确定没有其它问题需要交接后可以走人。

    医生在里头忙着交接病人。国协的救护车司机张师傅很有经验,向前再开了截路停在急诊门旁角落处,不挡住人家医院急诊的救命通道。

    没有拉病人时,救护车的警笛和灯是不可以开的,歇着油门停在那儿是像普通车一样猫在夜色里静悄悄的。趁这个时候,张师傅靠在座位上歇会儿气,今晚接连不断的出车太累了。

    作为一名救护车司机,出车的时候时刻需要保持好精神开车,比普通司机责任重大许多。因为救护车上全是重要人员,有医务人员有生命垂危的患者,哪个都经不起交通事故的折腾。

    张师傅有点困,忍不住打了个呵欠,朦胧的睡眼里模糊见着车前镜里有影子闪过:“是猫吗?”看来是像只跑过救护车尾巴,张师傅伸长脖子凑近车前镜辨认移动的物体。

    砰!

    骤然而至的撞击,好像要把救护车掀翻的冲击力让张师傅一下子脑袋差点栽在了车前窗上。好在他休息时没解开安全带,安全带把他及时拉回原位。他身体和脑袋因此没有受到剧烈伤害。

    “发生什么事了?!”一回神,张师傅焦急,这明显像是救护车出车祸了。抬头再望向车前镜,这回镜子里清晰映出车尾后方辆银灰色小面包车的身影。

    救护车被追尾了!

    在人家医院急诊科门前停车的时候竟然被人追尾,简直是从天而降的无妄之灾。张师傅骂骂咧咧跳下驾驶室骂人:“你怎么开车的?这是救护车,救人命拉人的,你都敢撞?”

    银灰色面包车上的司机没下车,从车窗玻璃望进去是一名小伙子,貌似是新手开车,见出了车祸双手握着方向盘坐在位置上不敢动。

    救护车司机张师傅见到这种情况怕了,跑过去辨认情况,咕哝着:“不会是撞伤了吧?”

    他被追尾没被撞伤,撞人的自己撞伤真就说不清了。张师傅急忙拨打报警电话,走到面包车旁边,拍打车门,问开车的小伙子:“你能不能自己下车?”

    银灰色面包车右侧车头是扁了一块,驾驶室没遭殃,门没变形,司机应该可以下车的。就不知道刚才那一下撞击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司机小伙子坐在驾驶座上似处于木头人状态。

    张师傅觉得这人表情很不对,心想不如跑去找医生来看看人。反正在人家急诊科门前,随时能找到医生。回头再瞧一眼自己救护车被撞的情况,不意外,被追尾肯定车体变形,和面包车车头一样,救护车的车体左侧面凹了块。

    报警是要的,事故责任分清后医院好拉着救护车去走保险报修。一辆救护车很贵的,国协的救护车进口的,近百万买价,远比普通小轿车贵多了。

    走两步要进急诊科,张师傅突然看见了地上躺着的人。这下子,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面包车小伙子发懵了。

【1287】快救人

    门外似有“嘣”的声音,谢婉莹回个头,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四周的人毫无动静。包括她身边的班长和前面的辛老师以及肖医生,似乎全没听见任何外面的声响。可能是由于周围来来去去跑动的医务人员,以及陆续进出的病人及其家属,这些纷杂的声音早掩盖掉了外面的一切。

    “辛医生,我看这样,这人血压可以。你们先走。你们给他挂的液体我等我们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下来,再看看要不要给他换药。”肖扬说,作为同行深知国协的人更忙,赶紧交接完病人让他们先走。

    对方医生善解人意,辛妍君感激不尽,拿起病人的病历再写上几笔自己的院前处理措施。

    哗的下,有护士拉开病人的床帘,对里头几个医生说:“外头停着的是你们医院的救护车吗?”

    国协的医生想了想,不知道他们走开后是不是有其它救护车进来。有时候医院急诊门口救护车是一辆接着一辆来的,说不清楚。

    肖扬说起护士:“你不看看救护车上外面涂着什么名字吗?”

    救护车上均会用红色油漆涂上自己所属医院的名字,方便辨别。

    “我当然是看见了,才问一句。好像他们的救护车和其它车撞上了。”护士说。

    “啊!”辛妍君当场张大了嘴巴呀一声,自己医院的车出车祸,事儿大了。丢下写好的病历急急忙忙跑出去看情况。

    谢婉莹想,自己刚才听见的声音真不是错觉,和班长一块跟着辛老师往外跑了。

    三人跑到急诊室门口,迎面见着张师傅一脸哭相跑过来喊话:“徐姐,徐姐——”

    张师傅叫“徐姐”,徐姐不跟他们几个一块。辛妍君回答道:“徐姐和我说她先回救护车上,你没见到她吗?什么情况?说我们的车撞上人家的车了?”

    “不是我们的车撞人家,是人家的车撞了我们的车!”张师傅急到用手拍打自己大腿说,“徐姐从救护车上掉下来了——”

    救护车待命的时候没关上后车门。徐姐坐在后车厢埋头整理东西,和张师傅一样哪里能想到在人家急诊门口好好停着车,突然来了辆面包车撞上来。

    撞击太快太出人意料,徐姐和张师傅不一样,没系安全带,没能在突如其来的碰撞中稳住身体,人从后车厢里摔出车外。

    辛妍君听完张师傅这话,整个人要傻掉了。

    岳文同两只眼瞳缩圆着:这话是什么意思?

    呼的如阵风刮过,他们两人身边的谢婉莹拔腿继续往前跑,擦过张师傅,是看见地上躺着的徐姐。

    见到学生的动作,辛妍君反应过来,一样没命地往前跑。

    天!岳文同脑子里只能浮现出这个字眼。作为医生家的孩子,他听太多这种故事版本了。救护车里的人摔出车死亡的概率恐怕比普通车辆更高。原因很简单,救护车是后车门,一旦人摔出去是背侧身出去的,基本后脑着地。

【1288】可怕的情况发生了

    后脑是生命中枢所在地。

    怎么办?岳文同回过头,看着宣伍的急诊科,身体不知觉中打了个寒战,似是被门前这股北风给刮到发抖了。

    “辛医生,送他们医院急诊吧。好在现在在人家医院的急诊科门前。”张师傅向辛妍君建议。

    “你去里头喊人,让他们把车床推出来。”辛妍君点点头对张师傅说。

    张师傅拔腿再往急诊科跑,路上不忘指住开面包车的小伙子说:“你不准跑!”

    人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个肇事的家伙绝对不能给逃掉。

    听见他这话,小伙子似乎清醒过来了,哆哆嗦嗦地走下面包车,望着那个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人,两条腿像面条一样发软,说:“不是,救护车为什么停在这里,我看不见——”

    这么大一辆车居然没看见?这人眼瞎的吗?只能说开太快了,等看到的时候太迟来不及刹车。再说这辆面包车开到人家开来医院是送货的,进门后走错路开到急诊门口来,需要拐弯时直接转到了这里临停的救护车车尾巴。

    此刻顾不上指责谁了,医生只想着赶紧救人。

    “徐姐,徐姐!”辛妍君拍打伤者的脸,完全是叫不醒人了。

    谢婉莹知道辛老师急死了,抽出医生手电筒照着伤者两侧瞳孔,两侧瞳孔有点缩小有时候又好像有点放大。

    急性脑疝,脑内出血量应是很大了,才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形成脑疝症状。而且,两侧瞳孔时而缩小时而放大不是什么好事儿,是最坏的事儿,极有可能是小脑扁桃体疝即枕骨大孔疝。比起上次她和任老师救的小男孩,这个情况是要严重多了。

    脑疝分部位的,无疑,发生在生命中枢附近的脑疝最危险。那个小男孩不过是右侧顶部颞部硬膜外血肿。徐姐这是颅后窝血肿。再次说到之前刚救出的高空坠落伤工人。当时她和班长一样很担心对方是颅后窝骨折。

    颅后窝这个地方体积是比颅脑其它地方要小的,导致血肿一旦形成,没有巨大空间容纳血肿。所以颅脑死亡患者,通常不是因为出血量多,而是血肿形成后压迫正常脑组织把脑组织压死了。在这样的致死致残原理下,脑外科手术原则第一即是无论如何首先要给患者减压,将被压迫的脑组织释放出来。

    高空坠落伤工人好在,哪怕脑脊液鼻漏了,颅内压没有很快增高,血肿没有很快压到正常脑组织透不过气,给急诊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争取到了抢救时间。

    像徐姐这个外伤恐怕不是了,完完全全的闭合性脑外伤,颅脑内容物和外界不相通,里头形成的血肿无处释放,因而造成非常急速的脑疝。可见刚那一撞,徐姐摔出来时是毫无防备的状态,没有任何缓冲力,后脑直接暴力着地。

    “果然是这样。”

    谢婉莹抬起头,看见了说话的班长。

    岳文同那双漆黑的眸子在夜里仿佛发着幽光,有点瘆人。只见他瞟了眼擦身跑进去宣伍急诊科的张师傅,面色很沉眼底更黑了。

【1289】窒息

    班长这个表情是什么意思?谢婉莹眨下眼,可能不得不思索下这个问题。

    其实,知道班长的身份后,她有想过,班长完全可以回宣伍的神经外科发展的。因为有院长舅舅这个优势在。宣伍同样是有名的三甲医院。未来班长留在宣伍,有人脉,必定事业发展能一路顺风顺水。可李启安同学说了,说班长只想追随曹师兄,曹师兄救了班长妈妈的命。

    宣伍的神经外科没法救班长妈妈的命吗?宣伍的神经外是没有国协出名,但是作为在一家三甲医院的外科科室,技术应该不会太差。只能说,班长的妈妈估计是得了很难治的病,所以只能找曹师兄解决疑难病症。

    “你们说是什么?”辛妍君听见了他们两人的对话,转头问两个外科实习生。

    是呼吸内科医生,可能对心胸外的病能有所了解,但是对神经外的外伤病种势必是比较不了解的。医学这行业是隔科有可能如隔行。

    “辛老师,枕骨大孔疝,即小脑扁桃体疝。小脑挨着延髓生命中枢,小脑扁桃体刚好位于小脑下方。受颅后窝血肿压迫,小脑扁桃体从枕骨大孔疝出,压迫延髓。延髓在这个地方和脊髓相接的。”谢婉莹帮几乎要焦虑过头可能脑袋有点空白的辛老师提点下。

    经过学生这么简单直白的说明,辛妍君想起了相关的医学知识,一时间她的心情更糟糕了。

    “真的是枕骨大孔疝吗?”辛妍君焦愁的声音说。

    谢婉莹拿的手电筒只需照了照徐姐的乳突位。

    乳突这个解剖学名词,指的不是人的**部位,它的全名是颞骨乳突,在人的耳朵后面,手摸都可以摸到的圆形突出。颅后窝血肿一个特征是乳突可以出现瘀斑。

    亲眼所见学生照的那个地方那块淤斑,相当于是死神举着镰刀来了,辛妍君一口气差点没能吸到嘴里,似要窒息。

    实际上真正要窒息的可能是徐姐。延髓关系人体的呼吸,这里受压严重,伤者很快会出现呼吸暂停然后心脏跟随停止跳动。

    谢婉莹的手指一直在触摸徐姐的鼻孔处,感觉徐姐的呼吸。

    很弱,潮式呼吸再度出现。

    要哭了。真的要哭了。因为这种情况肯定要赶紧做手术。再迟一点徐姐要没命了。

    辛妍君哆嗦的手拿起手机,打回给自己医院。

    “喂。”自己医院的人肯定不知道这边发生的事,接电话的护士问是谁。

    “找外科。”辛妍君道。

    “辛医生是吗?你去接的病人不行需要找外科医生问问是吗?你等等。”对面护士听出是她的嗓音,跑去急诊外科诊室找外科医生来接电话。

    没多久,李承元拿起急诊科的话筒:“喂,什么病人,你说。”

    辛妍君的嘴抖了好几下,发不出声音,眼泪若是在胸口里打转,这叫她怎么开口说。说同事在这里要死了。

    “你说话啊,怎么不说?”李承元感觉到对面的气氛不对了,急道,“辛妍君,你开口,有什么说什么。”

【1290】来不及的

    谢婉莹看了看辛老师青白的脸色,知道老师这刻心态估计要被压垮了。因为老师责任比他们学生重多了。小心拿过辛老师手里的手机,帮辛老师向李老师汇报:“伤者怀疑为枕骨大孔疝,呼吸出现了潮式呼吸,需要紧急神经外科手术。现在人在宣伍医院急诊科门口。我们这里需要能立马给伤者做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

    “宣伍急诊科门口?你们不是去接一个内科病人吗?怎么变成外伤?人家医院门口出现的伤者为什么是你们救?”

    李老师是妖孽够冷静,顺着她这话一点也没乱,读出了所有额外信息,谢婉莹点头。

    “说,伤者是谁?”李承元问。

    “徐姐。”

    “救护车出车祸了吗!”

    “据张师傅反应,停车的时候被人追尾了。”谢婉莹道。

    李承元听着她汇报,心想她这个一根筋的,其他人大概被吓到慌到没声音了。她是毫无感觉似的,一五一十做报告,没有被他的吼声威慑到,不紧不慢按照自己的节奏把事情经过说全了。

    一根筋有时候真是好。

    现场旁听的辛妍君和岳文同,一样想着一根筋是太好了,完全不会受到影响的。

    手背擦了下脸,辛妍君拿回自己手机对同事说:“能联系上曹医生吗?或许他认得宣伍神经外科的人。”

    “他在手术室。我们可以想办法先联系下他,看看现场怎么处理下徐姐的伤。我们医院的救护车现在开不了是不是?这样,让他们宣伍的救护车把人拉回我们医院做手术。”李承元说。

    自己医院的同事要做手术肯定是拉回自己医院做最好。况且国协的神经外科在国内很有实力。

    呼呼呼,急诊科门口响起了车床轮子滚动的声响。张师傅跑进人家医院急诊科喊人,肖扬带了护士推急救车床出来帮忙。

    “伤者什么情况?”肖扬跑到后,问现场的人。

    “需要联系神经外科。”辛妍君说,问他,“你们医院的救护车有没有在?”

    “不在,出车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所以你看你带病人来时,我们急诊科的内科医生不在。”肖扬说。

    宣伍的救护车不在,他们自己医院的救护车坏了不能开。只能打电话给120调派车辆过来。

    “不行,来不及!”谢婉莹抬头对老师说,“等救护车来再送我们医院,一个钟头以上了。她呼吸心跳快没了,根本来不及。”

    辛妍君知道自己学生说的对,差点腿一软,努力振作下,问肖扬:“你们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今晚谁值班?”

    如今,可能只能寄望同行救人。

    “我打电话给他们,让他们下来人看是什么情况。”肖扬说,叫护士打电话给宣伍的神经外科。

    护士转身要跑。

    “等等,先打甘露醇。”谢婉莹喊话。

    在场的医生老师想起这件大事。护士跑进去拿药,通知其他同事一块帮手。

    现场给伤者打上甘露醇降低脑压,再将伤者移上车床,推进急诊科抢救室。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602/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作者:肥妈向善所写的《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为转载作品,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介绍: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谢家的女儿谢婉莹说要做医生,很多人笑了。
“凤生凤,狗生狗。货车司机的女儿能做医生的话母猪能爬树。”
“我不止要做医生,还要做女心胸外科医生。”谢婉莹说。
这句话更加激起了医生圈里的千层浪。
当医生的亲戚疯狂讽刺她:“你知道医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有多高吗,你能考得上?”
“国内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医生是零,你以为你是谁!”
一帮人纷纷围嘲:“估计只能考上三流医学院,在小县城做个卫生员,未来能嫁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高考结束,谢婉莹以全省理科状元成绩进入全国外科第一班,进入首都圈顶流医院从实习生开始被外科主任们争抢。
“谢婉莹同学,到我们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们泌尿外——”
“小儿外科就缺谢婉莹同学这样的女医生。”
亲戚圈朋友圈:……
此时谢婉莹独立完成全国最小年纪法洛四联症手术,代表国内心胸外科协会参加国际医学论坛,发表全球第一例微创心脏瓣膜修复术,是女性外科领域名副其实的第一刀!
至于众人“担忧”的她的婚嫁问题:
海归派师兄是首都圈里的抢手单身汉,把qq头像换成了谢师妹。
年轻老总是个美帅哥,天天跑来医院送花要送钻戒。
更别说一堆说亲的早踏破了老谢家的大门……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