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1】去逮人
要找到这人其实很容易。打个电话去妇科问昨晚谁值班一清二楚了。
李承元拿起护士站的电话筒,拨了妇科的分机号。
妇科那边,一早,章小蕙和黄蓓蓓风风火火来找沈熙菲了。
“昨晚听说昨晚急诊科有医生被混蛋摸屁股了,你知道不?”黄蓓蓓拉着沈熙菲问,昨晚她们两人没有在医院值夜班,怕是没有沈熙菲清楚新闻真假。
反正,听见后是把人吓一跳的。
面对两个好朋友,沈熙菲拼命吐槽:“急诊科的人设计我,要我帮他们先去接诊那群混蛋。我一看情况不对,赶紧溜了。幸好我溜的快,否则倒霉的是我。应该是谢婉莹被那群混蛋摸了。她活该,笨的要死。遇到这种人要躲,我说过她遇到医疗纠纷肯定不行的。”
黄蓓蓓对她的话吃一惊:“这样说,你是让她一个人去看病人,你自己跑了?”
“什么呀。那是急诊科的病人不是我的病人。”沈熙菲道。
“可是当时这种状况,你走掉的话,只剩下她一个人怎么对付?不是越多人越好吗?可以互相照顾下。”黄蓓蓓说。
“她不是一个人,有急诊护士在的。”沈熙菲说,“再说了,我凭什么照顾她。你不想想小蕙被她折腾成什么样。”
章小蕙接上话,赞成沈熙菲道话:“这不是照顾不照顾的问题,而是遇到那种人应该先报警的。他们急诊科的人自己没处理好,出了事是该自己负责。”
“小蕙说的对。”沈熙菲猛点头。
黄蓓蓓听完她们两人的话,没话说了。
医生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老师不在,沈熙菲走过去抓起电话筒。
“昨晚你们妇科谁值夜班?”李承元问。
“是周老师。”沈熙菲答。
“你值班吗?”李承元听出了她的声音陌生,不像是医院里的同事,问她是不是学生。徐姐说过,可能是个学生。
沈熙菲的心头咯噔了下,怎么有种预感对方冲着她来的。于是,刚才她对自己那一套做法的信心,突然消失不见了,喉咙里像被什么堵死了一样。
耳听对面很沉默,李承元勾勒起了嘴角,心知自己恐怕是抓到人了。
周围听的人同样意识到了这点。
“你问清楚她是怎么回事!”朱会苍指道。
“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李承元是在问对方。
“我,我叫——”沈熙菲转头望向章小蕙和黄蓓蓓,眼里写满了慌张。
黄蓓蓓一急跟着慌,说:“要不,你先问问他是谁。”
沈熙菲照问了:“你是谁?”
“我是心胸外科的医生,我姓李。”李承元不怕说出自己是谁。
“我知道了,李老师。你有什么事找周老师是不是,我等会儿和她说,让她打电话给你。”说完话沈熙菲快速挂掉了电话。
听对面咔的声切断了。李承元眼里发冷,“砰”摔了话筒。
“她挂你电话吗?”好脾气的董医生,从办公室里冲了出来脸上同样戴着生气二字。
“上楼抓人。”殷奉春转身就走,要去妇科逮住这家伙。
【1262】踢到铁板
“你为什么挂掉电话?”章小蕙着急地说起沈熙菲,清楚这一挂,后续肯定不得了。
“他说姓李是不是?心胸外的,莫非是那个李承元?”黄蓓蓓记起李承元是谁,越是害怕,“他脾气不太好。”
沈熙菲的手发着抖,说回她们两个:“我刚问你们我应该怎么回答,你们为什么不说话?”
“你之前反驳我的时候不是说的很好吗?你照你刚才那个话说啊。”黄蓓蓓和她对嚷。
“你们冷静点。”章小蕙让她们两个不要吵,同时对沈熙菲说,“你赶紧打个电话回去急诊,解释说你刚才是因为有事才挂的电话。”
沈熙菲的身体抖到不行,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这事情你没有错。”章小蕙对她说,“你只要说明白说清楚,没你的事。是急诊他们自己的事。”
“对,对。”沈熙菲努力对自己说。
黄蓓蓓帮她拿起话筒,拨了急诊科的电话。
嘟嘟嘟。徐姐接起电话,向一群往外走的医生说:“她打电话回来了。”
“她在耍我们是吗?”朱会苍冲回来抓过电话筒,先猛骂一顿再说,“有本事你别走,站在那里不要动。”
沈熙菲不敢动。
“老师,我解释下,昨晚上我是因为妇科有事急叫我回去——”
“你为什么挂我们的电话?”
“有护士叫我出去,说病人来找我——”
“我听你胡扯吗!”
沈熙菲周身颤抖个不停。
章小蕙接过她手里的话筒,道:“老师,您别生气,她被你们吓到了。她说的是实话。这事情她昨晚上真不知道,是我们来到妇科告诉她。她听完后很吃惊很后怕,很担心谢医生。刚一直在问我们是不是该去探望谢医生。”
一听对面这把声音,朱会苍想起了以前在吴院长家发生的那一幕,哼了声:“你知道我是谁吗?”
章小蕙心里猛抽口大气。
“我知道你这人很会狡辩。我劝你老老实实让她在那里不要动,我们马上过去。”
为什么朱会苍会在急诊科。章小蕙跟着抖了抖。有感觉,那天在吴院长家里那群人现在全在急诊。
沈熙菲的双手捂在自己脸上怕到大声哭起来:“这下要怎么办?你们说,我要怎么办?我还能活吗?”
黄蓓蓓和她一样吓到要死了,面色白到没有血色。那群老师来了之后会不会抓着她一块惩罚。
章小蕙拼命转了下脑子,回头对沈熙菲说:“你打你周老师电话,先认错。”
也对。沈熙菲边哭边打周老师电话。
听见对面她哭的厉害,周老师急跑过来了,问:“什么情况?哪个病人找?”
做医生,最怕遇到医疗纠纷,其它事情一切好说。沈熙菲她们三个七嘴八舌向周老师说明情况。
“她是怕,你想昨晚急诊的人都被那混蛋摸了,她能不怕吗?”黄蓓蓓说。
原来是这回事。周老师表示明白了,拿起手机打去急诊。
“回来,妇科的医生打电话来了。”徐姐再次对一群要上楼的医生喊。
【1263】喜欢是最好的结果
朱会苍跑回来,想知道对方又耍什么花样,接过电话:“我来听。”
周医生给急诊的人说:“我批评她了。你们不用来了。”
“你批评她了吗?你知道她做的什么错事了吗?”
“知道,她是不该把同事丢下自己跑了。”
“她把病人都丢下了!”
周医生吃口气,回头再望向沈熙菲:你把病人丢下了吗?
沈熙菲摇摇头:没有没有。他们胡说的。
“朱医生,回头我让她写检讨。”
“只是写检讨吗?”
“对医学生的处理不是我能决定的,需要科室领导决定,需要医院决定和医学院决定,我只能把事情报告上去。”周医生说,“所以,你们上来也没用。我知道你们很气,但是你要考虑到我们病房有些需要保胎的病人,女病人偏敏感,病房要安静,不适合被这些事情影响情绪。”
想到自己一样在保胎的媳妇,朱会苍只好先歇气了,但是实话实说:“我们上楼肯定不是大吵大闹,是去讲道理的。”
“知道知道。”周医生说,尽可能安抚他们的情绪,“过后我们会去看望急诊科的同事。”
“不用了。”朱会苍代替谢婉莹婉拒了。让这些人来看什么,只会越叫人生气。
周医生脸上流露出一抹无奈,回头对沈熙菲说:“你下次再这样,我看你不用做医生了!”
“对不起,周老师,我不会再怕了。我绝对不会抛弃病人和同事,如果这样做,我情愿被天打雷劈。”沈熙菲跳起来,向老师发毒誓。
望着她红彤彤的双眼,心知临床上要培养一个医生出来不容易,周医生叹口气:行吧,希望她真能改过自新。
在神经外科值完夜班的宋学霖,起床后得知了谢婉莹昨晚发生的意外。想起自己下急诊时遇到她,她对此半句没提好像没事人似的,只顾着和他讨论病例。宋学霖淡定的褐眸惊成两个小圆圈:谢医生这个一根筋的程度远超他的意料。
比起昨晚上的病例,他现在只想知道她脑子里的脑回路是怎么长的了。好在他是神经外科医生,或许真可以研究研究。
小师妹脑子的反应是和普通人不太一样。经历过几次以后,黄志磊彻底服了。要佩服的是曹师兄,曹师兄干脆一早对小师妹投降——曹勇会说:喜欢将是最好的结果。神经外科大佬的选择是出类拔萃的。
急诊下班后,谢婉莹回宿舍休息了。这回好像班里的男生没有追着她像辅导员关心问责她。等到晚上要去急诊时,她接到李启安的短信。
班上那群男生早想好了怎么对付她,告诉她:班长从今晚起负责做你的护花使者,你自己掂量着拳头。
要和班长一块值班,谢婉莹抱了点小期待的,好想看看班长现在的实力到了哪个地步。外科医生,知己知彼很重要。
吃过晚饭,来到急诊。
今晚和昨晚不一样,在没有找到辛老师之前见急诊是一团乱了。俨然白天的急诊已经很忙,所有急诊医务人员变成热锅上的小蚂蚁,在抢救室内外转个不停。
【1264】今晚的接班有点乱
抢救室内,心电监护仪嘀嘀嘀嘀的警报声似乎没有停歇过,叫到快要自己原地爆炸了。
护士拿着装满药的注射器在配药室和抢救室之间来回奔跑。
一名内科医生在里头给一名患者做心脏按压,瀑布般的汗从他额头上落下来。
这是内科的状况。外科一样处于忙到要崩的状态。
诊室外的长板凳上,坐了数名患者,全是在等待外科清创缝合的。有家属等不及站起身,怒气冲冲喊话医生:“只有一名医生在缝伤口吗?要我们等到什么时候?”
患者要么不来,要么喜欢凑一堆,医生也没法。
忙到要死的医生只能是忍着脾气不和患者家属吵架。
急诊如同个一触即燃的火药厂。接班的医生见到这样的状况,当然是速度跑起来,调动全身的肾上腺素准备迎战今夜。
谢婉莹在走廊里望见了董医生的身影,喊了声:“董老师——”
没听见她叫,董医生一路小跑赶往留观室。
见状,谢婉莹快步跟过去。
留观室里头满满塞满了病人,家属挤在进出的门口,医生艰难从中间穿过。里头的床和椅子不够坐,有家属坐在地上,因为太累了。
喘了喘气,董医生找到了白天上班的同事,询问:“什么情况?”
“今天很忙,你都看到了。我估计你们晚上一样不怎样。陈医生在抢救室里没法出来。你最好再去和他交接病人。”对方说。
“抢救室里是什么患者?”董医生问,担心自己要接班个死的了。
“心梗,送来时太迟了。”同事说。
急性心梗患者,送医院一定要快,不然可能来不及。
“介入手术做不了,没让心胸外下来吗?”董医生问。
“来时双目瞳孔放大,神仙都没得救。”
董医生叹口气,医生不是神仙啊。
“董老师。”谢婉莹来到老师身后,道。
回头她,董医生说:“我让你们班长去找你和你辛老师了。”
“董老师,辛老师是在?”
“她要出车了。你赶紧跑去救护车那边。”董医生给她指路。
白班夜班交接时120打电话来让他们医院出车。这个时间点的话,应属于夜班医生出诊了,加上白天两名的值班医生已是忙不过来的状态。所以董医生在电话里和辛妍君协调好,他来负责和白天同事衔接工作,辛妍君负责出车。
接到董老师的指示,谢婉莹转身拔腿往外跑。
救护车准备就绪停在了急诊科门口。护士拎着急救药箱跑上救护车。
辛妍君在和接120电话的急诊护士再对话,以便出车前尽可能多了解现场患者情况,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避免抵达现场后混乱。
站在她后面的岳文同,一块听护士汇报。
“学校打来的求助电话,初中生,突然晕倒。具体什么情况导致患者晕倒,120说不清楚,现场打电话的人也说不清楚。”护士说。
学生晕倒的话,是因为低血糖?或是突发的体位性低血压眩晕?
【1265】抵达学校
学生爱跑跑跳跳,是遭遇到外伤了吗?和人打架打到头,撞到脑袋,或是摔伤?
一系列的可能性好像在翻医书一样在医务人员的脑袋中掠过。
和护士说的一样,患者的信息太少,让医生难以下准确判断。
“辛老师。”谢婉莹到了,“董老师说要出救护车。”
“对。”辛妍君点个头,“走,我们要去学校接个学生患者了。”
几个人一起快步走到了救护车边。谢婉莹转个头见到了后面跟来的班长。
班长老样子,酷酷的,不说话,见到她也不说话。
由于救护车上的座位有限,岳文同去了前排驾驶室里坐副驾座。
辛妍君叮嘱他:“记得系安全带。”
女老师是细心,岳文同拉了拉安全带。
其他人坐在了后车厢。
门一关,救护车拉响警笛出发了。
大城市里这个时间点正逢下班堵车的高峰期。救护车开出医院不久,被堵在半路上了。坐在车上的医务人员们有些急。
“患者所在的学校离我们这里多远?”辛妍君询问知道目的地的司机。由于不清楚患者的具体状况,急救的医生是恨不得越早到越好,生怕赶不上能挽救生命的时刻。
“顺利的话,要半个小时左右。”司机说。
半个小时的车程,算是比较好的了。这是大城市的通病了,城市太大了。开车从城东到城西,有时候都得两三个钟头以上了。
急救中心是尽可能叫离患者最近的医院来接患者,但是,若患者附近医院没有急救车,没辙了,只能调派远点的医院。
辛妍君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人坐在车上能一路看见经过的其它医院,数过去有两三个之多。等于说,离患者更近的医院是有的,叫他们出车的话肯定更快些。
救护车在路上堵车对急诊患者来说可能很要命的一件事情。救护车拉高的警笛,并不能让前面塞死的车挪开半分。那年头,普通人对给救护车让路的概念远远未达标。
医务人员只能竭尽所能地赶路了,并且祈祷现场的患者能等到他们赶到。
感觉是用了很长的时间。谢婉莹看了看手腕上戴的表,现在距离他们离开医院的时间是快一个钟头了。在路上堵了将近半个钟头,堵到辛老师要没脾气了。
“到了,到了。”护士欣喜地说。
大家从车窗里望见学校门口的影子,是一所中学,挂牌市第八中学。
“这中学成绩可以的。”护士说了这句想缓解下车内骤然紧张起来的气氛。
医务人员的预感并不是很好,主要是堵车时间过长,再有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只见,学校看守大门的保安见到救护车来,慢吞吞打开大门。这样的开门学校早该做好准备工作的,而不是等救护车到了再说。
等到门开,救护车行驶进入中学校区。
护士说这个学校算是比较好,可能真是,里头绿化很好,有显而易见的古树,似有一定历史的校区了。
【1266】紊乱的现场
校区内交通结构复杂,表现在救护车只行驶了不到两分钟,被迫停下,前面是没有车可以继续通行的路了。
医务人员被迫下车。辛妍君问起门口的保安:“病人呢?”
保安说:“可能在教学楼后面的体育馆。”
医生和护士转头。面前矗立着一座很高很大的教学楼,要从这里穿过去再到患者的所在地体育馆。救护车居然不能直接开到体育馆?这是什么交通结构?
老学校,可能想改道不容易。
患者是学生,学校老师在哪里?可能在学生身边不敢走开。最重要的是刚才保安居然说了可能两个字,好像保安都不清楚患者的状况。
对这点,保安承认:“应该是学生出事后自己先打电话给医院。你们到之前我刚接到通知不久,来不及去看呢,没人只有我一个人要负责看大门。学校下课放学了,人本该全走的。这学生不听话,放学后自己留在学校里打篮球出事。”
平常学生上课时有老师看着,学生什么状况老师和学校一目了然。很多学校的意外事件是发生在这个学校的真空管理时间点上了。放学了,应该是学生和老师通通各自离开学校回家。
学生没回家的话,老师不可能在学校里一直陪学生。老师上完课很累了,需要回家照顾家里人和晚上备课。为此学校会在等人走的差不多后进行清场,让学生离开学校,很怕在没人看守的情况下有人出个意外事件。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玩起来比小学生更没有节制更疯,什么疯狂的举动都可能做出来。了解这个时期年龄段孩子特点的学校比谁都惧怕这些事。
保安说:“我赶过他们走的,他们再偷偷趁我不注意跑回来自己到体育馆玩,肯定是。打给你们医院都不敢先来找我。”
没有人看着,在这个时候出意外的话相当于碰上倒霉时间点了。没人组织救人,只有未成年的学生自救,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救护车过不去了,医务人员抓起救护车上的急救箱氧气袋等用品,准备用人力背东西和生命赛跑。几个人刚进入教学楼,终于有学校里的老师出现了。
一名戴眼镜年纪五六十岁的女教师,跑路是跑到气喘吁吁,见到医务人员扬起手大声喊:“这边,快!”
老师带路,几个医务人员紧随女老师奔跑,一路没问情况。因为女老师跑到快要断气了,医生怕再来个现场要抢救的病人。再说,快见到病人了。
女老师质问医生们:“你们为什么是从学校前门进来?”
错了,救护车该开去学校后门。据女老师介绍,如果从学校后门进,进门可以直达学校体育馆患者所在地。
关于前门和后门的区别,医院急诊科没有接到120电话的通知,打电话给120的学生没交代这些注意事项。
“是学生打的电话。”女老师说,“肯定不是我们老师打的。我们老师打的话都知道要说这个。”
【1267】学生群体
同学是好心,见到自己同学晕倒了,急急忙忙打电话求助,没能比老师懂得这些事。
“他们是一时找不到老师,自己打的。”女老师可以理解,不会说责任在打电话的学生头上。
今天学校里一个老师都没有吗?放学后老师都走的这么快吗?
“是。”女老师说起今天学校的特殊情况,“放学后老师们集体去外面有活动。他们班主任应该有交代他们,让他们放学后早点回家,千万别在学校玩。”
学生若是真能每一个都乖乖听老师和大人的话,学校不会说天天出事了。
“我是负责最后一个走的,走到半路接到通知,我急忙赶回来,刚和他们班主任讲电话都没有说完话。”女老师说,拿着说半路的手机,一边擦汗。
一行人是跑到学校新建的体育馆。新体育馆漂亮,难怪一群孩子心思思地放学后不愿意走跑回来学校玩。如果没有出意外,这是多美好的事情。
学生们不懂不知道这个道理,体育场所要配备专业人员看守,正是怕这些意外发生。大概只觉得老师和保安人员叫他们走是不近情理。平日里考体育让学生锻炼身体,一放学却让学生走不给锻炼,是想干嘛。
只能说,学校没有人力资源余力去安排放学后继续盯着学生的体育活动。
前头有二三十个学生熙熙攘攘围在了一块儿。其中一部分好奇宝宝们自己先议论开了。
“他是不是被篮球砸到脑袋了?”
“没有。和他一块打球的人说,说他没被球砸到过,他都没怎么上场打球,自己坐在场外的板凳上晕倒的。谁也不清楚他怎么晕的,一群人都快被他吓掉魂了。”
“他们说的是真是假,会不会打到他的头不敢说。”
“这个不知道了,或许医生来了能知道。王老师在这,问了这些人也没说他们撒谎,可能真的不是被打到脑袋晕倒的。”
现场原来有一名男老师,可能是最早被学生叫来抵达出事现场的老师。男老师可能检查过学生的头部没见受伤痕迹,初步判断可能是其它身体疾病导致。
“应该没有打架,我见他这脸上干干净净的,不像是打架打出来的。”
“会不会是低血糖?”
“老师没有给他喂糖水,他好像吃不了东西,不知道是怎么了。”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不能说对社会上的事情一概无知了,谈起同学的情况借鉴起有过的人生经验分析得好像有板有眼的。但是,具体是什么原因这些学生都知道:“要等医生来了才知道他是怎么了。”
医生到了。
学生们让开条路。
医务人员望过去,这些身穿蓝白相间校服的孩子们,有的表情很用力,有的脸上很茫然无措,有的望到生病晕倒的同学时皱着眉头,有的神色很紧张。
在这里没走的学生均是关心同校同学的,其次可能是基于人类原始的好奇心,想知道同学究竟怎么了。
【1268】有无呼吸
被几十双孩子的眼睛相望着,到场的医务人员多多少少感受到了头顶上的压力。
“走远一点。”女老师挥着手,呼喊学生们不要在这里围观,不要在这里干扰医务人员救人。
学生们只能无奈往后退,退到了老师要求的十几米远的距离。一个个不愿意走,是一颗颗心在悬挂着,眺望着他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同学。
几名学生嘴巴贴耳朵地叽咕起来:“那两个医生好像和我们年纪差不多。”
这些孩子说的是谢婉莹和岳文同,他们两人二十出头的年纪,是距离中学校园读书时间不是很远的样子。
医务人员拎着急救物品来到了患者身边。
此时距离接到120电话将近一个钟头十五分钟,这个时间无疑对一个亟待救命的患者是来说是很恐怖的,事关生死。
辛妍君完全不敢去看表。只知道从救护车抵达学校那一刻起,她已经凭着医生的直觉知道大事不妙了。
一个毫无组织的急救现场,连救护车开哪儿都没人提前指挥,学校老师迟迟才知道情况。
如果患者情况轻微,耗得起时间没关系。否则这里头一分一秒的耗费均是要命。
不能说现场老师和同学不关心这个学生。
瞧瞧时值秋天有点冷,老师不敢让生病的学生躺在冰凉的体育馆地上,和其他学生合力把患者抬上了长凳子上躺着。
只是,让患者躺凳子或是躺地上其实不是最紧要的。最最紧要的是要把患者及时送医院啊。这点,无论是现场的学生和老师均没有做到。
见到患者面色那一刹那,医务人员的心头只能浮现出两个字:完了。
十五岁的男孩,偏胖,脸是青的,嘴唇全是紫的。
“有呼吸。”男老师对医生说。
这叫什么有呼吸啊!到场的医生想哭了。
辛妍君冲到患者的头部旁边,打开手电筒检查患者的双瞳孔。
谢婉莹想起了之前在医院抢救室里的病人,心头一痛:这个学生应该和那人是差不多的状况了。
患者是像活着,喉咙里发出咕噜噜好像痰液堵塞的声音。护士听见,纯属职业反应说道:“哎呀,没吸痰器。”说着,她想跑回救护车上拿其它急救物品了,包括AED除颤仪。
听说这样,女老师说:“我来安排,我让我们学校保安给你们的司机带路,让救护车兜到我们学校后门过来,你们不用跑了。”
几名热心同学听见,纷纷响应:“老师,我们去给救护车带路。”
在老师和学生的眼里是这个学生只要有呼吸,医生到了,有的救。
只有医生心里清楚:没得救了。
辛妍君的手电筒照过去,患者的双瞳孔已经有扩大固定的迹象,脑部缺氧后脑死亡形成。
“把他放到地上。”事到如今,辛妍君无奈,只能是现场努力再抢救抢救了。总不能现在马上对现场这些人说:这孩子立即要死了,没法子救了。
老师听医生这样说,帮医务人员一块七手八脚把患者从凳子上移到了地上。
【1269】等迟了
岳文同和谢婉莹撸起袖子。岳文同先跪在地上给患者做心脏按压。
站在旁边的谢婉莹望着动作娴熟的班长,心里回想曾经班长只在旁边看着的场景,可见和她预想的一样。班长进步飞快,不止是平常练习的缘故而是有在临床上锻炼过的老练姿态了。在她进步的时候,她的同学们一样在临床实习中脱胎换骨不可小窥。
护士拿出呼吸面罩按在了患者的嘴巴和鼻腔上,接上气囊有节奏地捏着,配合医生的心脏按压。
一下两下三下……
岳文同做完一轮歇口气,谢婉莹替他上。轮到他望着她毫不费力的行动力,知道她绝对是他见过的女同学中最不可思议的。
平常临床上的女生,做个十几个会喘气流汗了,她是没觉得半点费力气。让男生都惊叹的那种牛。
两名医学生如接力赛一样竭尽全力在做心脏按压。辛妍君的眉头揪到要断了,清楚这样做不会有任何效果。
救护车上的司机拎着AED除颤仪赶到现场帮忙。
除颤仪连接到患者身上,心电图显示完全是一条直线。如几名医生内心一开始预判的那样,患者早已死亡。
嘀的长鸣声,如同敲响了丧钟。
老师们脸色发白。
学生们好像回忆起什么电影情景,互相惊骇地对视着:是这回事吗!
“医生,怎样?”女老师拉着辛妍君的边上,战战兢兢地问。
辛妍君对她摇摇头,表示:患者不行了。
“你们到的时候,他不是还活着吗?”女老师的嗓音里全是哆嗦。
学校里死一个学生何等事大,全校老师要吃不完兜着走了。
到的时候是死了。只是你们不知道只有医生知道。辛妍君心头叹口气。
女老师听到医生这话,猛然意识到他们等救护车等迟了。
站起的男老师望着医生的方向,神色绷紧到了极致:什么意思?等到医生来是错了吗?
是错了。像男孩这种患者,根本不该在现场等救护车和医生到,是完全等不及的,尤其现在下班高峰期堵车。路上医务人员见到其它几家大医院离学校更近。如果这个年轻患者第一时间被送到最近的医院,可能有一线生存下来的希望。
不过很难说得清哪怕这样做能否把患者救回来,因为这个患者显而易见是大面积心肌梗死。
大面积心肌梗死是大片心肌细胞一块死亡。不像普通心肌梗死病人可能是一条或几条重要血管堵塞,心肌细胞未大片死亡,是死一块区域。死一块区域不会整个心脏全部不能动,心脏尚有一寸气息可以勉强供血给其它器官。
心脏心肌细胞全死了的话,心脏肯定是整个不能动了,其它器官会瞬间失去心脏供血。尤其是脑细胞,没了供血会死的快而且不能逆转。刚好,心肌细胞和脑细胞一样,死了没法逆转的。
这些,学校老师和学生都不懂,以为患者有呼吸只需等救护车到,是判断严重失误。大面积心肌梗死的病人能可怕到,前一秒钟意识清醒能和你说话,后一秒钟突然暴毙。
【1270】做心脏按压啊
这些情景,只有临床上的医务人员见得多最清楚,
因此医生不敢说,说你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犯了错。学校的学生和老师没有医学知识是没法像医生准确下诊断的,不知道患者病情是否该等救护车来。
普通百姓要知道,救护车不是万能的,救护车不是手术室,能带的急救物品和药品极其有限。现代医学之所以能救越来越多的性命,与辅助医生救人工具的发展是正相关的。医生救人的法宝越多,越能救到人。
“他不是刚刚活着吗?我们到的时候,我听得到他喉咙里有声音发出来。”女老师不敢相信,再次问医生。
非医生不懂,很正常。辛妍君告诉老师,那是这个学生患者的痰液声。实际上,是心脏大面积梗死发出的最后一记生命信号。身体被生命最后那次心脏疼痛痛到强烈抽搐,痰液滚动。
“给他做心脏按压啊!”
做了,但是,没用的。这是心肌细胞缺血坏死了,不是各种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一时骤停,心脏按压不可能把死的心肌细胞按活的。
所以现代医学要求只要有急性心肌梗死征兆的病人必须第一时间打开通绿色通道在医院进行手术抢救。等于说,患者一有胸痛窒息的症状,应立马送医院而不是在原地等医生。心梗患者必须争取在心脏大面积坏死之前送到医院做溶栓治疗或是介入手术或是做搭桥,千万不能等到大面积梗死发生。那时候,什么药什么手术全没用了。
听完医生的话,女老师喘息着,感觉和学生一样要死了。辛妍君赶紧把她扶一把让她坐下。
在场的学生们这下子意识到了死亡的来临。年轻的一双双眼里出现了恐慌,此时哪再有议论声,一个个不知所措。啜泣声在体育馆内响起。
体育馆门口突然出现一名女性的声音:“儿子,彬彬——”
是男孩的妈妈到了。
现场立刻陷入家属与学校与医生纠缠的极致混乱中。
“救救我儿子,医生!”家属抓住医生的白大褂,跪下来哀求,“我儿子平常没病的,今早来上学的时候跟我打招呼,人好好的,不知怎么变成这样了。”
医生也好,老师也好,最怕这种学生家属。学生这个年纪不上不下,离大人养到成年只剩下几年功夫。这个结局对于把孩子养到这个年龄的孩子妈妈来说过于残忍,相当于要把一朵花养到开花结果了,结果骤然见它死了,那个痛彻心扉是没法接受的。
医生不知道说什么好。
“老师!”见医生没回答,家属转头向学校的老师们大吼大叫了,“我儿子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是谁把他害成这样的?你们为什么到这时候才打电话给我?”
学校老师以及其他学生被家属现场追责,只能是一片的死寂。有的学生憋着委屈,想说:没有的事。他自己倒的,和我们无关。
老师们集体沉默,并且示意其他学生不要说话。
【1271】当初的自己
这个时候谁辩论一句,都能变成导火索直接让这个家属炸了。
情绪激动中,刚丧子的家属此时此刻是没法接受任何解释的,她要的只是孩子的命不能回来要怎么办。
“彬彬,你告诉妈妈你怎么了?!你发生什么事了?”孩子妈妈冲上去,抱住了儿子的身体哭喊着冤屈。
家属永远不能接受的是和病人没见上最后一面,没说上最后一句话,人好像不明不白死了,那只能是怀疑被人“谋杀”了。
医生擦擦额头。说“谋杀”的人可能要数家长本人的责任排第一。家属说这孩子无痛无病是毫无做父母的警惕心。孩子比同龄人胖属于亚健康了,父母是要因此更加注意孩子的身体情况,不能说平常孩子好像没症状等于没病。谁说学生不会发生心肌梗死。伴随学生群体的肥胖率增大,这种疾病的机率同样在增大。
“彬彬,彬彬,别抛下妈妈一个人。”女家属坐在地上大声哭喊,不时用拳头锤打地面和自己。
几名老师见状,拉着她,商量着再打电话通知其他家属过来,否则这个情况怕是一发不可收拾了。同时要通知警察过来处理。
“回去回去,你们先回去。”老师要保护好其他现场学生,让其他学生们赶紧回去不要在这里围观。之后只能老师自己来努力收拾这个残局了。
不过同学的死和同学妈妈的悲哭这一幕,注定会在这群年轻人心里头留下不可泯灭的印象。
患者现场死亡,医生当场开具死亡诊断证明,不把患者拉回去医院再产生其它医疗费用。这些事属于医生的责任范围。其它和家属继续沟通的事留给了学校自己处理。有老师在联系殡葬单位了。
几名医务人员收拾好急救物品打道回府,医院里忙着呢。
“医生。”有几名学生跑到救护车旁追上医务人员。
站在车尾准备上车的谢婉莹转回身面对这群年轻的中学生们。
“是你们落下的手套是不是?”几名中学生把没有拆开包装的无菌手套递到了谢婉莹面前。
“哎呀,我拉下的。”在车上护士看见了,探个头对自己摇摇头。
刚护士姐姐心情也不好乱糟糟的,把一双手套落在那里了。谢婉莹接过手套对学生们说:“谢谢你们。”
“不客气。”几名学生脸上流露出被感谢的笑容,几双眼睛打量着她身上的白大褂,眼中闪着光。
瞧着这几个孩子的表情,谢婉莹想到自己。
曾几何时,自己像他们一样,见到医生会偷偷张望,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崇拜感。可能是从那个时刻开始,她对白大褂怀上了梦想。
“努力学习。”谢婉莹认真地对这几个孩子说。
以后争取当医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满足自己心头的愿望,探究人的生命,尊重生命,正确看待生命。不要讲什么救死扶伤的大道理,如曹师兄说的,能支持每个医生走到哪一步,全是医生对医学的兴趣做基础的。
【1272】医生救人也讲运气
几位中学生读到了她眼里的信息,不由点点头。总有一天,或许他们可以像这位医生姐姐一样,知道为什么他们同学会突然去世,作为医生会有什么法子再杜绝这样的悲剧。
时间不等人,谢婉莹转身跳上救护车,和班长坐在了一块。见班长可能听见他们说话,谢婉莹给班长打个趣说:“班长你要不要跟他们说几句,鼓励下他们。”
几个孩子站在救护车旁没走,是打算目送他们走。
岳文同接到她的话,心里只能想到一班子同学对她的评价:莹莹说笑话的时候,记得装作没听见。因为莹莹的笑话太闷了。
全班唯一的女高材生,偏偏说玩笑话不行。说明了天才照样有缺陷。
“不用。”岳文同拒绝。原因很简单,作为班长,管理自己那一班子家伙管了四年已经管到想死了,没其它闲心。
班长永远是这么酷。谢婉莹笑一笑。
再看辛老师心情不太好,坐去副驾座独自疏解心头的郁闷。
救护车拉响警笛离开学校,声音略显悲切。
夜幕已落,大都市里霓虹漫天。忙碌了一天的大人和小孩回家团圆。只是一名年轻的患者和自己家人阴阳隔绝不能再团聚了。
车上的医务人员赶来了没救到人,一个个自我调整心态好继续接下来的工作。
回到医院,车未停稳,今晚同样值班的徐姐跑出来冲救护车司机喊话:“要再出急诊了,师傅,别把车开走。”
今天的急诊生意太好了吧。救护车司机前脚刚想下驾驶室休息,后脚只能重新抬起脚回到驾驶室。
随车出行的护士一样掉头坐回车厢里,不挪地了。
辛妍君探头问徐姐:“是我要再出车是不是?什么病人?”
“不是你,辛医生。是李医生,外科病人。”徐姐招手让她下车。
辛妍君带两个学生从救护车下来了,走过去和徐姐一路攀谈。救护车出诊回来要填写相关记录。徐姐同样要问他们出诊接病人的情况。
“心梗患者,十五岁,去到那里瞳孔放大。”辛妍君说话的语气几乎没什么气力,是觉得沮丧。
“难怪没见你们把人拉回来。我想,肯定要么病人病情太轻没必要,要么是没救了。”徐姐经验老道,开口直截了当没半句废话,“今天我们急诊霉运当头。据说他们白天去外头拉的病人没有一个活的。”
辛妍君心头胆颤了。今晚是轮到她出车,早知道昨晚和董医生换班好了。董医生这个福气明显比她好太多。
医生接病人偶尔讲运气的,如果去的时候都是像这个患者一样已死,医生满身技术同样只能毫无用武之地。医生不是神仙,没有法术能让死者起死回生。
“什么病人?”辛妍君问问自己那位外科同学要去接什么病人,想着外科的运气今晚会怎样。
“外伤。”徐姐回答道,“120从来说不清楚的,具体要到现场看是什么情况。”
【1273】去帮金主救人
两人说话时,得知救护车回来的李承元从外科诊室里走出来准备出发。他的步子迈得不紧不慢,擦过辛妍君他们身边时转个头照着昨晚的话继续说:“要不要让他们两个跟我出去一趟,看看外科怎么接病人的?”
不知罢休的家伙,辛妍君眼角瞥了眼他那张脸,清楚他内心打着什么算盘,应道:“好啊,让他们跟你去,瞧瞧你这们外科比我们内科本事高多少。”
李承元刹住脚,好像没有料到她居然一口答应。
只记得昨晚上她态度坚决,拒绝他的这种建议是毫无余地。他今晚随口一提竟然是成了。只能说,她是不是知道些什么了?李承元的眼稍微眯起。
“怎么,你怕他们跟着去吗?”辛妍君向他扬扬眉。
怕什么?当医生有什么好怕的。尤其是当一名外科医生,什么残忍画面能没有见过?李承元旋过身,对两名医学实习生说:“像你们辛老师说的,跟我过来吧。”
听从老师的最新指示,谢婉莹和岳文同再出发,回救护车上。
李承元独自去驾驶室副驾驶位坐着,走路姿态一派潇洒,坐在救护车上仿佛老神在在,没有任何焦急的模样。
说实话,李老师这副悠哉似的派头叫人摸不清状况。整台救护车上,提前知晓患者情况的只有李承元,其他人刚回医院是不清楚的。
李老师没像辛老师急,谢婉莹和岳文同只能在心里猜测,这回他们要去接的病人可能情况不急。
救护车转眼间再度开出急诊科冲上马路,塞车依旧。大城市的堵车没到深夜十一二点很难结束。此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刚到第一个堵车点,有辆警车带了辆小轿车行驶到救护车跟前掉头。小轿车车窗探出个司机的脑袋向救护车上的医务人员喊话:“你们是要去我们工地救人的医生是不是?”
“是。”救护车上的司机回答,“你们是工地的人?”
“我们是工地派来的车没错,你们开车跟我走。”小轿车司机对他们喊话。
和学校不一样,这回伤者所在的单位专程有人开车来给他们开路了。
奇怪的是,这么急的话,对方为什么不自己直接自己开车送伤者到医院?应该是不敢。普通人是不敢随便移动受伤人员的,怕移动方式有误进一步伤害到伤者。不管怎样,有人开路的情况下相当于给救护车开挂。原先救护车司机预计四十分钟的路程,呼的下,加足油门,二十分钟抵达工地现场。
夜色里工地里头灯火明亮,在建设中的工程项目是夜以继日地忙碌着。工地围墙上悬挂条横幅,红底白字写着:安全生产,生命第一,质量第一。底下标有国能集团下属建设单位。
国能集团几个大字,让谢婉莹想起了医学院金主的传说。她的手不知觉地摸了下自己那部被金主捐赠的手机,到金主所在地救人,责任重大。
【1274】被李老师忽悠惨了
前头见一群工人围在未完工的某建筑物面前,那里应该是患者所在地了。
外头无论谁受伤生病,总能看到人群围观。所有人都想帮忙,所有人都有好奇心。
救护车的警笛声惊醒围观的观众,人们纷纷给来到达的医务人员让路。
“李医生,需要带什么东西下车?”车停稳,由于不清楚伤者状况,护士下车前问李承元。
“可能要打个针,你再带个氧气管差不多。”李承元说道,一身白大褂飘飘跳下救护车,淡定从容到如同神仙大人似的。
患者的伤情很轻吗?光看李老师这个模样,好像真的很轻,轻到非常轻微吸个氧气够了。实际上错的离谱。
谢婉莹和岳文同穿过围观的群众,在见到伤者的刹那,两个人是差不多要傻眼了。他们两人算不算是被李老师拐着弯忽悠了一番?
这哪儿是轻病患,是重得不能再重的重病患。
蹲在伤者身边的老工人可能是工地里的管理者之一,转身对到场的医生介绍伤者受伤的经过:“他是从大约十米的脚手架上落下来的。”
十米高?医务人员仰起头,见着夜空高处巍巍耸立的脚手架。这东西这会儿看来阴森恐怖,有点像断头台。十米的高度意味有三四层楼以上高。如此高度下人摔下来性命悬了。
不出意外,哪怕是戴了蓝色完全帽,二十几岁的男青年摔在地上后安全帽裂了,额头部有流血迹象。让医生深感要命的是男青年鼻孔里流出来的液体不是普通的血。
单纯性鼻损伤鼻腔出血,血液颜色一般是鲜红的,不像现在这个伤者流出来的液体为淡红色的,并且不像平常为鼻涕里夹带的血丝,是全淡红色液体。此时的淡红色血液可能不代表症状轻微,相反,是证实了有体内其它液体混入了血液,造成颜色变淡。鼻通食管胃,通气管通肺,这个上次讲过了。鼻另一个很重要的解剖点在于,它和颅脑是挨着的。
健康人,鼻和颅脑挨着但不相通,有骨头隔着。一旦相通,等于说这些骨头挡板碎了。
“脑脊液鼻漏。”岳文同嘴里抽了口冷气。他刚从神经外科出科,对伤者这个症状意味什么情况很清楚。
谢婉莹表情肃穆,十米高摔下来,摔成这样是可以想见的。因为这里是未建好的工地,摔下来过程中很难有树叶等东西给予缓冲和做底垫,全是硬邦邦的沙土。
好在工地的人有一定知识,没有随便搬动伤者而是等医生过来看。这是正确呼叫救护车的方式了。无疑,这次现场急救指挥不像之前的中学,有高人在指点。
李承元率先走向伤者。
谢婉莹听着身边的班长嘴里对着李老师像是咕哝了句:“妖孽。”
酷酷的班长吐槽李老师,可见李老师把他们两人是忽悠的真惨。明知道伤者是什么样的状况不和他们早说。尤其班长这个刚从神经外出来的,受刺激最大。
【1275】外科医生的仁心
要早说,他们医学生也好提前做好准备。
妖孽李老师是想干嘛?故意给他们实习生一点打击吗?
话说回来,班长从来不会给人起外号,李老师这个外号肯定不是班长发明的,谢婉莹想。说李老师是妖孽,可能真是。接到伤者的信息,李老师一点紧张的气息都没有,和辛老师形成鲜明对比。
可能外科医生见的可怕场面多,早无感了。
是这样吗?
李承元来到伤者身边了,蹲下来,握住伤者的一只手说话:“没事,很快会把你送到医院去。”
受伤的男青年意识尚清醒,眼珠能动,目光盯着来到自己身边的医生,眼睛眨了眨,像是在说:救我,救我。
周围的工友和学校的学生一样,有的看着不忍心看下去了,摸着心口转过脸去。
比起那些单纯的中学生,工人见多识广,清楚这位工友的性命难说了,哪怕医生已经到场。
对此李承元只是握紧伤者的手,脸上一片风平浪静。
“我们不敢随便挪动他,医生。”老工人对医生说,“主要不清楚他里头伤成怎样。”
“嗯。”李承元简单应了声。
伤者头部能让人看见的伤口是很浅的,只有一道,出血不多。但是人体重伤往往是伤口反而不太明显,里头脏器被伤的一塌糊涂了。颅脑重伤患者一样是。
护士拿了打针工具要先给伤者打上针,再转移到救护车上。李承元戴手套的手轻按住伤者的额头处,双眼若是在给伤者做x光透视。两名医学生思索着李老师从伤者外部看出什么了,没想到李老师一个扭头望向他们两个。
过来。李承元对两只菜鸟用眼神示意。
听从老师的指示,谢婉莹立马走到伤者头部另一侧蹲下。
岳文同吸口气再过去,想得到这男人的心思必然是没能看出什么东西,看出来也不会对他们说,是要继续忽悠他们两个。妖孽是妖孽。所以他喜欢神经外而不太喜欢心胸外的原因正在于此。曹师兄黄师兄他们是对人极好的人,一点对他人算计的心思都不会有。
想到那北都人宋学霖留在曹师兄身边了,什么时候能轮到他?想到这,岳文同悄悄望了眼班上的女学霸,知道她和曹师兄关系更好,是他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之一。没想到的是,这一眼,把他几乎看无语了。她居然在学着李承元握着伤者的手。
她想拍李妖孽的马屁吗?所以跟着李承元现学现卖?
李承元眉下的长目光扫视他们两人完全不同的表情,在见到谢婉莹的动作时眸光闪了下。
没听说过她这一根筋的会拍人马屁。相反,他听到的全是她这人比较不懂人际交往的传闻。她不懂什么叫做私下攀交情,导致傅昕恒之前专门叫周俊鹏去和她打招呼,她听了像个娃子没听懂。
拍马屁的事谢婉莹是不会做,她只是单纯觉得李老师做的很对。在伤者这样的情形下,无论如何要让伤者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