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6】大人溜走了
“你不需要太紧张。上回鲁老师的心胸外科手术你在,你看着不是一切顺利吗?”田主任安慰张华耀说。
张华耀是不会紧张养母心胸外的手术,他自己是心胸外科医生,这里的心胸外搞不定时他自己可以冲上去。但肝胆外不同了。
看出他脸上写着的心思,田主任笑了笑。
这男人能做到国陟的急诊科主任,与他本人的性格多少有点关系。想想,如果像国协肝胆外科那些慢拍子的去当急诊科主任,急诊的氛围估计可能变成慢诊了。
两人聊着,突然发现吴院长走出去了。
原来杨科长在门口给吴院长打了个手势,不清楚是什么意思。吴院长一见,立马跑了出去。
由于院长大人跑的姿势有点儿像落荒而逃,让田主任和张华耀见到不禁一丝吃惊掠过两人眸底。两人均以为自己看花眼了。
病人未到,手术室里他们最早来,没人抢救,这是医院里发生什么事了让吴院长慌成这样了?
“杨科长。”田主任担心地叫了声。
“没事没事。”杨科长对他们摆摆手,转身跟随吴院长一块溜了。
看来,医院里八成有什么急事需要院领导去处理。田主任张华耀想着。只听外头手术室门口咿呀一声,应该是病人到了。
(吴院长:小谢同学来了,得溜)
“好了,你们全部在外面等候。”迎接病人的手术室护士对护送鲁老师的众人说。
手术室禁地进不去,药学院的人只好全部滞留在外头。几名和鲁老师非常要好的老师朋友,包括药学院的领导,握了握鲁老师的手像是要给鲁老师注入力量支持。其中,有名上了年纪的男老师擦着眼睛,表情最为担忧。后来谢婉莹了解到这人正是于师兄的爸爸,和鲁老师张玉清老师长年是邻居。有些邻居关系胜过至亲的。
获得了手术医生的特别允许,张书平换上手术室衣服陪同奶奶进入手术室。谢婉莹在老师他们来之前,跟病人先进手术室做准备。
后面再传来咚咚咚跑下楼梯的脚步声。站在手术间门口的人群见到来人让开路,宋学霖从中间穿过,是被老师赶着过来帮手了。
几个人推车床进入手术室。谢婉莹手里拿着患者的病历,先一步走到手术间交给麻醉医生。
给病人做麻醉前,麻醉医生要再三再检查下病历,确定患者昨晚今早的病情有无变化是否会影响病人的麻醉。
进来的谢婉莹很快发现了和张大佬站在一起的人。
柳静云给她使个小眼神:是心胸外科的主任。
一听对方的身份,谢婉莹的心头是咚咚,有点点跳。
病人车床推进来,汤主任跟着来了,和田主任打招呼。
田主任拍拍汤主任的肩膀,说:“理解你,那天我和你心情差不多。”
那天鲁老师的心胸外科手术,他田主任在一个多小时的手术里全是提心吊胆度过的。汤主任估计要比他煎熬多了,因为今天手术时间比那天更长。
【1157】麻醉没问题
对此汤主任耸耸肩膀,算是认命了。再看张华耀,和其他人一块把养母移动到了手术台上,亲自给养母先盖了张被单保暖下。
等会儿麻醉后脱衣服做消毒,老人家即使睡着了,身体要挨点冷的。
手术室走廊里陆续传来脚步声,来的有其它科室上班了准备给其他患者做手术的外科医生。一个个路过这个手术间的时候,想张望情况不敢,只能是放慢脚步后擦门而过。
大家默然不宣的默契,造成今天的手术室走廊显得格外安静。平常外科医生们在这里碰上面偶尔相互打打趣缓解术前紧张的场面变成了无。手术室里寂静到是一根毫毛落到地上都可能让大家惊得飞起。
低年资的医生早就绷着神经了,上面的医生今日注定情绪不佳。据说很多大佬的手术推迟了,是为了以防万一可能需要去支援某场手术。
终于,有个医生胆子足够大,站在了鲁老师的手术间门口,脸上那双犀利的黑亮眸子扫视着手术间里的每个人。
其他人察觉动静,转头一望,见是曹勇。
曹勇,名勇,是仿佛不知害怕为何物的男人。
张华耀的指头在下巴捏一捏,宛如在思考养母最喜欢的这个学生。
曹勇来探望准备手术了的老师吗?
望着躺在手术台上的老师一会儿,曹勇的目光转悠间来到了谢婉莹,眼神中专注的光烁烁的,仿佛离不开她脸上似的。
没察觉到来人了,谢婉莹专心致志做着自己的准备工作。心胸外的领导在,她要提高十二分精神。
小师妹今早比往常更积极,好像有点儿紧张了?曹勇看着若有所思。
“曹医生。”后面走来医院的同事和他说起话。
眼瞧着手术即将开始,曹勇转身先离开。
大家是很有默契的,不在这里围观,不给这里的人压力。
不出意外,陶智杰和谭克林均来的比较迟,应该是手术前先在办公室里稳定下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再过来。
主刀进入手术间先查看病人情况,确定可以进行手术了。
一帮医生站在了麻醉后的鲁老师身边,一双双眼睛紧盯心电监护的数据。
心电图曲线平稳,所有人松了松气。
“我们先走。”田主任拉起汤主任说。
患者进入全麻状态,体征没异常,手术间里最好是不要挤太多人。张书平被请到麻醉科的办公室里等奶奶的消息了。
领导走了,陶智杰和谭克林没有丝毫轻松感。两人去到外头洗手池边刷起手。两个年轻的医生,谢婉莹和宋学霖先给患者做术前消毒了。
两位主刀刷手的时候,张华耀往外瞅一眼,想着两位主刀术前该磨合得差不多了,一块来病房里看他养母多次,从表面看两人似乎是对上了脾气。
陶智杰和谭克林是没有说话,默默刷手,默默进来穿上手术衣,表现得十分专业。
一切准备就绪,一切按部就班。为了缩短手术时间,有两个主刀在,是预备快点做完探查的同时立马展开手术。
【1158】一上手很快
汤主任到底是担心个没完,回来站在门口继续观望了。
这会儿陪着他的人不是田主任是沈景晖了。
沈景晖过来主要是探望自己科室医生的情况。谭克林的手是受了伤的,究竟能不能把手术做好,作为科室领导负有监督的责任。
扫了几眼,谭克林似乎没什么大问题。沈景晖锐利的目光延续着观察,不敢立马放松下来,和其他在场的医生一样谨慎戒备手术中任何一丝一毫可能存在的缺漏。
前臂外侧缝针,影响术者最大的动作预计是左右大幅度旋转。
缝合的肌肉层始终会给人体本身带来紧绷感,让操作者在细微的动作上相较平日里的利索度,多多少少可能会稍显慢了。
谭克林是个向来以快为著称的外科医生,对于他而言,哪怕反应的速度慢上零点一秒,影响的效果会存在的,无法忽视,需要重视。好比踢足球,加速度进球,关键时刻拐弯的反应慢上一点点都可能与进球失之交臂。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发生,需要术者减少受伤的手大幅度旋转动作的概率。谭克林自己需要不停调整身体姿势了,以配合前臂微妙的不适感。
另一位主刀和扶镜手,同样需要配合好帮他避免这种动作,另一位主刀适时补上缺位。
在这种情况下,陶智杰的任务有所加重。但是,说到担子最重的,估计是谢婉莹而不是他了。
对这点认知,陶智杰和谭克林都有的。因此,两人两双眸光有些复杂,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优秀的扶镜手,脑子是要比主刀转得快的,不然做不成主刀最合适的那双眼睛,会拖慢手术时间。想想,每次腹腔镜没到位都要主刀来纠正的话,还能得了。
谢婉莹今天不止给他们其中一位当眼睛,要给他们两人当眼睛,相当于要比他们两人的脑子都转得快反应快。
若不是其他人都顶不上她这个位置,陶智杰和谭克林真不想让她挑起这个重担。毕竟心疼这个聪明的学生师妹,不想她因为在这个手术中可能不太好的表现影响到她的前途。
陶智杰和谭克林两个人,不约而同稍微放慢下些开头的速度,让她可以先适应一下手术节奏。
没想到的是,腹腔镜一到了谢婉莹的手里,一如既往,她的眼里只有患者的腹腔世界了。
唰唰唰,腹腔镜游离的速度很快。谭克林和陶智杰只好改变初衷加快速度赶上她。
在场的其他几位领导望着很吃惊:这个新人,没有一点压力的?
汤主任和沈景晖回想起来,自己看过谢婉莹做的手术,好像是这样的没错。她是真没感觉到周遭的世界所以没压力了。
专注度,是一个医生最恐怖的力量体现。
陶智杰和谭克林记起了,谢婉莹第一次让他们觉得亮眼的地方正是这个令人惊叹的专注度。
外科手术里,除了刀,针也是很可怕的一样工具。专注起来的谢婉莹,若是那根针,一针可以扎到病灶中心点引爆的导针。
【1159】大佬看出什么笑了
张华耀的手再度放到下巴上捏捏了,视线在养母的这位新宠儿的脸上瞄着。
今天她的表现好像恢复到他之前看她做的那台手术演示水平了:快而准,因此吸引到了现场所有外院医生的注意力。
扶镜手要做到她这个程度是非常高水平要求的,她该是对解剖世界有多深的了解才能做到这样的滚瓜烂熟,在初次进到患者的腹腔时都能做到游刃有余,这是老医生都做不到的水平。因为人体再怎么大同小异,患者和患者之间的身体都是有个体差异的。
除了对解剖世界的深度掌控,她的大脑计算力是另一种优异的才华体现了。这点听说那位出了名的北都才子一样有。张华耀的视线在角落里站着的宋学霖脸上瞄了瞄。若不是这人是想进神经外,国陟早想挖了。
感觉到国陟大佬在瞄自己和谢医生,宋学霖的褐眸转转光:嗯,看来这人心思叵测,是可能想对谢医生的生涯有所企图了。
手术台上,握着腹腔镜的谢婉莹,宛如化身为灯光师摄影师,实时调节背景灯角度光度,给两名主刀老师分别做好照明工作。这是张大佬说的解剖世界深度了解。她要提前估算好两位老师可能接下来的每一步操作,走到两名老师前面去,这是张老师说她的非凡计算力了。
她的脑子里,现在是充斥着患者的腹腔世界以及两个老师的手术路径图,叠加起来的成果需要她拼了命地去思考,以及控制好自己的手操。
术前如何再准备到了实际手术中总有偏差。由于实时环境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两位主刀的状态会有所不受预判地调整,致使她术前的所有预备方案每分每秒要重新微调。
手术里患者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不会说给她时间再来准备,她只好是脑子和手攥足了劲儿一路往前奔。陶师兄、谭老师肯定顾不上她,作为主刀自己要做好一样很难的。今天这个手术可不像以往,万万不能有一点闪失。
谭老师的手受伤了,但是谭老师不是什么操作都不能做。谢婉莹努力给谭老师争取操作的角度空间,这样可以同时减轻陶师兄的压力。
复杂的思考一般来说会让医生的速度变慢。众人所见的却是监控器画面一直处于流畅未有阻碍的进度中,进度条飞快。
这一根筋的师妹学生是开足马力了。谭克林和陶智杰想。
沈景晖的手,少有地挠了下头:这下他该不该放心了?
由于有如此优秀的学生在,谭克林的手看来像没受伤一样,可以自如操作了。
呵。
听见这个笑声,汤主任和沈景晖立马警觉地掉过头去,看到了张华耀脸上。
张华耀胡茬的下巴是抖抖,是在笑,笑得诡异,笑得直叫人毛骨悚然。
“他——”汤主任拉了下沈景晖的衣服,这人笑什么。
沈景晖眉揪了揪。想着,让手术台上那两人合作是为难了。
【1160】奇特融合的手术团队
张华耀的笑,大概因为看出来了,看出两位主刀压根没磨合到。
那天众人拍板了让这两人做搭档,是没有其它选择后唯一可以采取的方案了。按道理,陶智杰和谭克林应该进行术前磨合训练的。这两人不可能不去做这样的尝试,显而易见,两人根本互相看不对眼,有技术撑腰但是想做到天衣无缝的融合难过上天。
能当上副高的人,都有自己固执的那点小脾气的,没法,这是医生的通病。越强越优秀的人,肯定是像王者一样霸气外露的,哪有可能向其他人妥协投降。
于是陶智杰和谭克林后来想通了,与其跟对方始终合不上最佳拍子,不如赶紧找另一条出路。在这样的情形下,两人不谋而合想出的主意是,没法彼此心灵沟通的话,一块分别和扶镜手搭档吧。
和对方搭档没什么信心,和谢婉莹搭的话,他们却是有自信可以做到术中一个眼神互相秒懂的。
因此,在今天的手术中,在扶镜手的调和下,两位主刀总算磨合成宛如完美搭档的神奇画面感。
只能说,这两个腹黑的家伙,这样都行?
张华耀和沈景晖他们只能认命,谁让那天是张华耀亲自同意的。也是没辙了,患者的情况不适合开腹手术,想做全腹腔镜手术,双主刀没人尝试过,只能是这个临时凑起来的团队努力一把了。
“高钊诚,你过来。”想到这,沈景晖在门口打电话叫科里的医生过来待命,以防万一。
接到命令的高钊诚速度跑过来,一到,见术中探查结果在监控器上显示出来了。
所有在场的医生们见到患者肿瘤面目的一刹那,齐齐倒吸了嘴寒气。
“不太好。”汤主任那口气差点儿喘不出来,是想骂街了。
病魔往往比医生想象中更诡计多端。不在原发病灶长,跑到患者的隐蔽处进行攻击,好比游击队潜伏,总能十有九中,让患者和医生防不胜防。
肿瘤是长在十二指肠与胆总管和胰腺的交汇处这个十分刁钻的地方,俗称壶腹周围癌VPC,和术前医生判断基本一致。
但是,术前ct成像显示肿瘤体积不大,可能未浸润周围组织。现在,手术医生揭开了捂着的盖子,好家伙,比ct显示的严重多了。外科医生们肉眼可见肠子烂了,糜烂的地方长出的肿瘤好比在是腐败的泥土里长出朵邪恶的花,面目丑陋,恶得淋漓尽致。
VPC是这样了,几个器官组织交集在一起,太复杂,导致ct等检查很难做出最精准的术前判断。
结果算是在医生们的意料之中。
“十二指肠**溃烂了,结节状。”望着患者体内那朵邪恶的花,汤主任叹着气,“腺癌的话,恶性程度估计很高。”
他说话间,探查的医生在夹取病灶取样,要送病理做术中快速病理分析。
病理未出来前,大家试图调整心态。术前医生们抱的侥幸心思可以想见被被术中的事实毁灭得干干净净了。
【1161】画面感太炫
接下来的手术是不得不往最大的手术切除范围去进行了。
两个主刀外科口罩后面的呼吸声中能略听出隐隐约约的沉重感。
不需要等病理出来了,这样明显恶性的情况必须先开始切了。患者年纪大心功能不好,要缩短手术时间的。所有医生的心里不约而同这么想。
手术继续。
调整器械,两位主刀各持超声刀和分离钳。
从肿瘤的地方入手,先处理十二指肠和胰腺部分。之前术中探查已经把十二指肠降部暴露出来了,现在要继续做分离探查以及切割。因此,要把十二指肠和胰头从腹膜分离开。
常规手术路径是从十二指肠外侧的腹膜入手。此时率先考验的是扶镜手的记忆力了,看解剖定位标准不标准了及时不及时。只见两位主刀的器械毫不犹豫跟着扶镜手走。
再次充分显示出两位主刀彼此可能不合归不合,与这个学生却都是很和睦。
嚓嚓嚓,两把超声刀以及分离钳交互使用互相补充的情况下,等于是左右开弓,一路切下来披荆斩棘很是顺利,让所有在场外科医生大开眼界了。
两主刀速度是快太多。慢拍子的陶智杰忽然间同变成了急性子一样,被另一名急性子主刀和扶镜手带动起来体内的发动机,操作的器械速度加快再加快。
是被赶鸭子上架了后激发出潜能了。
一帮人发现到了陶智杰温温的眸光里显示出一丝前所未有的较劲。
原来这尊佛有被带急的一刻。
由于手术医生速度快,监控器画面呈现出非常交错复杂的局面。不是资深的外科医生,是很难看出这是切到哪里了。
汤主任年纪大,眼神是不太好的,怕是跟不上年轻医生的速度了,只好转头和沈景晖说:“你们科的谭医生是快,我忘了他是不是手受伤了。”
沈景晖为谭克林谦虚一句:“是陶医生和扶镜手好,给他另一个角度让他操作。”
小师妹再次把才华发挥出来了。高钊诚眼中露出了赞叹。
两主刀速度能快成这样,肯定是多亏了谢婉莹的引导。
这个手术是很大型的,不止表现在切除范围之广,而且众所周知这个地方的解剖关系很复杂。要一路切开肝胃韧带及肝十二指肠韧带,要切到十二指肠水平部,要抵达横结肠系膜根部,要切到好处地分清胰腺后疏松组织分散了,再向左侧翻起来。
每一步分离必须精准,否则的话,每一步有可能变成灾难。大出血,癌细胞因为医生误操作扩散,全有可能发生。只有扶镜手这颗明灯照到位了,才能让主刀的操作变得细致而不出错。
谢婉莹那双清亮的眸子好比同样变成了一把刀。
十二指肠和胰头从腹膜后充分被游离出来了。手术医生迅速检查周围组织有无癌细胞浸润。
下腔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肝动脉等等重要血管,浏览一遍。
监控器飞快的画面流转代表了扶镜手的超速度,观看的医生仿佛坐上了过山车,视野里所见的爬升落下翻转停顿的画面感太炫了。
【1162】到了三角区
高钊诚的手捂了下额头:小师妹在这个重要关头上在炫技了吗?不得不说的是,小师妹这个技巧卖弄得真是漂亮极了。
张华耀深沉的灰眸里烁出了道亮光。
好的医生技术,无疑是给现场所有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两位主刀一样信心大增了。
手术刀落在了胰腺后方,分离出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不见门静脉有被癌细胞侵犯。医生们庆幸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听见众人的呼气声,张华耀的面色不一样,是更为凝重,隐隐约约中狼光闪现:切,继续切,对癌细胞赶尽杀绝。
大佬的视线是戳在了手术台上年轻医生们的脊背上了。
谭克林和陶智杰眼底一沉:这男人不愧是被国陟急诊科叫做张阎罗的人,眼神发狠起来,犹如屠龙剑了。
不用张华耀督促,他们也肯定毫无保留地切干净了,不然失去了外科手术的意义。
评价一个外科医生的手术结果,就是看切的够不够干净,将决定患者的生存期。
要分清楚一点的是,切干净,不意味把不该切的都切了。外科医生眼神此时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的看仔细了。
首要任务再次落在扶镜手的肩膀上,要带主刀继续分离,把每一层分离清楚了,才有可能下准刀。
张庭海忽然下意识地望了眼墙上的钟,手术进行了快一个钟头了。
按照这个进度来看,可能两三个小时能完成这个手术。如果结束时是这样的时间,可以说创造了一项院内新纪录。
传统开腹手术需三小时以上,没听说过腹腔镜手术能做到这个速度的。
张庭海站起身。
离他最近的柳静云察觉到他的紧张:是怎么了?
“备药。”张庭海不是对她说,是同自己说话,一边亲手先吸上急救用品麻黄素备用了。
见到他吸麻黄素,柳静云知道,手术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方了,是胆囊三角。
胆囊三角,又叫卡洛氏三角。能叫做三角,是有三条边。放在人体这个三维世界里,三条边不够准确,应该叫做三个侧面。
哪三个侧面,肝囊管面,肝总管面,肝脏脏面。
胆囊切除要触及这个的地方原因在于这里有条胆囊动脉通过,切除胆囊前在这里先找到胆囊动脉扎住。胆囊动脉发自肝右动脉,不扎紧了,右半肝会缺血的。
三角这个地方狭窄不好操作,外科医生到了这里若没有足够的经验经常会误伤到胆管。最糟糕的是,由于不少患者伴有慢性胆囊炎等病,导致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三角无法完全暴露出来,医生更不好找到胆囊动脉下手。
现在从手术的画面来看,是恰好遇到这样棘手的状况了。
鲁老师去找老同学方雪晴看消化道疾病,曾经有过胆囊炎,这里是粘连严重了。
主刀的分离钳不敢再随意进入危险区。
强硬钝性分离,会导致对人体那部分健康组织的损伤。主刀唯有更换方案,采取另一个路径进入三角,俗称逆行法切除胆囊。
【1163】完美视角
逆行,即是从胆囊底入手,而不是从通常的胆囊颈路径下去。
扶镜手再次被提上了关键地位。要从底部给主刀照出合适的切除路径,手握的腹腔镜需转上90度,脑子里的思维和画面同样要翻转90度了。所以说,医生学立体几何时最好是成绩棒棒的,脑子才能在手术中伴随解剖画面翻转来翻转去寻找关键解剖位而不至于给迷路了。
旁观的医生们集中的目光再次献给了扶镜手先行的监控器画面上。
画面在翻转了,翻的很快,似乎只在一秒钟之间即把主刀所需要的画面定格住了。
监控器上可见非常清晰的患者胆囊底,甚至可以形容为底朝天的完美视角。
观看的领导们:呼~
有了清晰的照明,两名主刀在视野清楚的情形下准备动手。分离钳紧靠胆囊壁重新开始进行钝性分离。这次一定要尽可能把重要的胆囊三角分离出来,掐住胆囊动脉。如果再不行,腹腔镜手术可能要宣告失败转为开腹了。
所有人屏住了口气。
小心再小心,这一刻,怕是谭克林手里辅助陶智杰的器械都得慢了再慢变成个慢性子。患者本身心功能不太好,提拉胆囊过程中若不小心触发胆心反射,问题将相当严重可能无法挽回。
门口几位领导目光炯炯锁住心电监护上的患者心电图。
很好,心电图不见异常继续,再继续干,千万别停了,一鼓作气。汤主任和沈景晖跟着要握拳头了。嚓,最后一钳,平安抵达了目的地。所有医生想着可以擦下汗了。
“胆囊管有些长,需要先谨慎处理了。”汤主任道。
“你不用说,他们知道的。”沈景晖对他说,这个时候最好继续保持沉默,别影响手术团队的思维。
其实之前一路看过来,两名主刀的技术没有掉线,一直发挥着正常水平。扶镜手则表现出了叫人意外的惊喜。瞧瞧张华耀一声都不坑了,足以说明现有的手术团队做得很棒。
汤主任点了下头,感觉这回自己可以放心离开手术间了。
他不在没压力,估计底下的医生能发挥得更好。
沈景晖和他一样的想法,两人就此离开了手术间门口。独留下高钊诚一个人站在这里继续待命。只剩下自己了,在门口呆站着不像话,高钊诚先进手术间里了。
下面进行的手术蛮顺利的。张华耀的手指在下巴上捏捏,再捏捏。
高钊诚只看他的侧脸表情,可以猜到他内心肯定是对今天手术团队的表现感到非常意外——是所有人出乎意料的好了。
不奇怪,他和其他人原先担心陶智杰和谭克林会合作不来。没想到这个奇怪的团队组合最终神奇凑合了。
手术两个半钟头过去了,该切的切完,两名主刀在快速进行最后的手术阶段,进行患者的消化道重建。
术中没有用到抢救用药也没有需要输血。张庭海稍微放点心,将白费功夫配好的麻黄素等从输液架上取下来准备报废。
【1164】突发的警报响
在一切看起来即将顺利结束的时候。
心电监护仪上突然,嘀嘀,嘀嘀几声。
警报?张庭海转过头。
情况突发的太快。他没来得及细瞧的瞬间,嘟的一声长鸣,患者的心电曲线貌似变平了?
心、脏、骤、停?
什么情况?
没大出血,胆囊切完了,手术刀没在胆囊三角。
张庭海的嘴巴张成了圆圈,在这几秒钟内他感觉自己是在做梦,做这两个星期来重复的噩梦。
手术间内其他人一刹那以为自己听错了。
两名主刀唰的抬头转头。
不知道是谁喊了句:“患者心脏停了——”
两名主刀立马放下手里的手术器械,冲过去要给患者做心脏按压。手术此刻全部暂停,先把患者的心跳抢救回来为止。
待命的高钊诚迈开步子冲,前面一道风驰电掣的身影比所有人更快启动,唰一下,擦过所有人眼前,秒速飞扑到里手术台边。
是张华耀,举起拳头对养母的心前区锤一把。捶完,发现没效果。
手术间里几个人叫喊着:“拿除颤仪。”
麻醉医生和护士手忙脚乱推来手术间内备用的除颤仪,张华耀没用。
除颤仪拿来做什么?除颤仪有用的话,刚那两锤有用了。除颤和心前区锤击一样,主要用于心律失常,用于室颤室扑最好。有些心律失常,都不是首选使用除颤仪,要不要用除颤仪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室颤室扑是某些患者心脏完全停摆的前兆,但不代表所有心脏停了的患者全是室颤室扑。
没有室颤室扑,直接罢工了的心脏除颤何用。作为专治心脏的大佬,张华耀再清楚不过了,二话不多说,双手交叠在养母胸前做起心脏按压。
一下,两下,三下,四下,五下,六下——猛起猛落,心胸外大佬做起心脏按压是狠,近似疯狂。
大佬反应是快而准!
其他人望着他的动作,一个个屏住了气息。
按,按,再按,怎样?患者心跳重新恢复正常了吗?
整个手术间内只剩下张华耀边做胸外心脏按压边呼出的粗气声了。
只见张华耀如此疯狂地按压后,貌似不见患者心脏有起色的迹象。
在场的医生们双腿要软了。这是没有任何预兆的,患者的心脏直接要停给所有医生看?手术明明出奇的顺利,即将结束,突然间出的蛾子好比骤降的黑天鹅,将医生们的脑子炸懵。
呼呼,热气在医生的外科口罩后面频繁吐出。冷热交加,让人周身仿佛打颤。
“叫心胸外科!”高钊诚反应过来,转回头要跑出去叫心外的人。
不清楚心脏为什么罢工了,但是如果持续心脏按压没用,唯有让心胸外科来给患者开胸了,做心脏按摩,拼最后那生死一搏。
“叫什么心胸外科?”一声大吼,打断了高钊诚的脚步。
转头,见吼的人是张庭海。
“问心胸外的不如问她。”张庭海忽然指向谢婉莹说。
麻醉医生自己脑子都乱了吗?胡言乱语了?
这会儿不叫心脏科的来会诊问一个在肝胆外实习的?
【1165】抢救判断要准
张庭海自认脑子没乱。
心胸外科的人真有用的话,瞧瞧现在这个在拼命做胸外心脏按压的大佬是不是心胸外的?不要以为他麻醉医生什么都不懂,胸外心脏按压无效的话,开胸心脏按摩恢复心跳的成功率概率超低的。这个在医学上早统计过了,因此临床上基本上抢救程序只到胸外心脏按压无效为止。
现在想要把这颗心脏救回来,需要立即弄明白停了的原因对症处理。
张庭海忿忿焦虑的表情在脸上交错着。
麻醉医生天天看外科医生做手术的,所谓旁观者清,有时候比起外科医生更清楚哪个家伙在什么时候更厉害。
“谢医生!”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张庭海对准谢婉莹喊人了。
谢婉莹的双眼是一直盯着患者的心电图,好像没有离开过一秒钟。
陶智杰和谭克林猛地掉过头,见她这张表情不得不怀疑她可能看见了刚才患者突然变样的心电图是什么样的。
老师和师兄专注手术操作是没空盯梢心电图的。唯有她这个扶镜手在做固定背景灯的时候可以抽空瞄一眼。谁让鲁老师心脏不好,无论是张老师或是麻醉医生术前对此十分担忧,存有不好的预感。由于李亚希事件给她敲响了警钟,谢婉莹认为这种预感哪怕一时间找不到支持的理由都必须非常重视。
见主刀望过来,谢婉莹努力保持冷静的声调说道:“可能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马上给患者安装临时起搏器。”
她的嗓音有点儿忐忑了,因刚发生的真太快了,她也没来得及细看,只能是靠那两秒钟的回想记忆进行推测了。
“你确定?”陶智杰的眸子里露出前所未有的峻色问她。
在抢救过程中如果判断错误方向,再耽搁一点时间都是要命的了。
“张老师在给患者做心脏按压,但是看起来没有起色不是吗?”谢婉莹快言快语响应师兄的疑问,这时候真就没时间踌躇了,说话都得快。
两名主刀根据她的话开始进行快速思考。
忽然间,手术间门口砰的一声响,有人夺门冲出去。
陶智杰锐利的视线在手术间门口一扫,捕捉住了宋学霖跑出去的那一抹尾影。
他干嘛了?高钊诚一样望到了,震惊地想着:莫非那个北都才子在这一刻被吓跑了,做了逃兵?
“她说的有一定根据。”谭克林外科口罩内的嗓门低沉而有力。
陶智杰迅速走到了前面去,对张庭海道:“赶紧上麻黄素。”
刚好那袋麻黄素没有扔,张庭海快步拿起抢救用药重新挂上输液架。柳静云配合他的行动,啪啦啪啦拉开急救药品存放的抽屉,抽出阿托品和肾上腺素等药品,用注射器拼命地吸。
咚咚咚咚,外面百米赛跑似的脚步声狂冲回来了。
出现在手术间门口的宋学霖跑太快,差点儿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高钊诚急忙伸出手帮着他拿住他双手里抱着的物品,低头看看他抱的什么。
【1166】家属出现
原来这个北都才子没有怕到逃走,是跑去拿静脉切开包和临时起搏器了。
等于说,刚谢婉莹开口做出判断的一刹那,宋学霖的判断和她是一致的,所以拼命跑去拿东西了。
呼呼呼,宋学霖大口喘气,满脸全是汗,对于他来说这种情况几乎没有过。因为要让不爱运动的文艺青年跑出这一趟百米冠军是很累的。
麻黄素滴入患者静脉内,貌似有点儿作用了。
嘀嘀,嘀嘀,心电监护仪上的心率增加了点,但是没稳住。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张华耀,中间停顿了下,一双灰眸紧盯患者的心电图有没有恢复正常,手掌心是放在养母的胸前,随时随刻准备继续往下按。
其他医生和他一样望着患者的心电图判断:QRS波宽大畸形,心率38次/分,心室活动波形与心房活动波形并不一致,有分离现象,各自活动。
这个情况,是可以初步判断为室性逸搏心律。
一顿猛然操作胸外心脏按压,加上麻黄素,对患者的心电图纠正疗效有限。说明这情况不是一时性暂时性,是要立即给患者安装临时起搏器没错。否则的话,即有可能再次发生室停。
“拿上来!”张华耀喊。
其他人知道他指的是宋学霖跑出去拿来的起搏器了。
护士推着治疗车就位,准备安装临时起搏器的用品。静脉切开包等东西一并放在了治疗车上面。开包,铺单,吸取肝素盐水等。
张华耀抓起无菌手套自己先戴上了。
一帮人只见他是要亲手给自己母亲安装临时起搏器,刹那,均有些担心。
国协有内部规定的,医生最好不要亲自给自己的亲人动手术。
“不然,去叫心内科的人过来。”高钊诚窃声和两位主刀商量道。
怎么可能?
谭克林和陶智杰想:这时候,谁想阻止下这个男人都不可能的。
没看见这男人刚一开始冲上来那股狠劲吗?
况且,叫心内科的人来怕是来不及。鲁老师此时的状态是不能再延误点任何时间了。心脏病患者是分分钟种可能死掉的事情,何况这是在手术台上没做完手术的超紧急情况下。
必须抢着稳定住患者的心脏把手术做完。
如此一想,陶智杰和谭克林纷纷走过去给张华耀打下手了。两人一块想好了,如果张华耀半路出点什么问题,两人一起把这男人踢下去,他们自己上。不管这人是神马国陟的心胸外大佬了。
于是,跟在后面的谢婉莹,感觉到了陶师兄和谭老师在今天手术中好像是第一次完美默契,行动一致了。
手术间内的气氛貌似炸药厂了,紧张到随时可能发生燃爆。
“准备好了。”护士对医生说。
医生各就各位。
“奶奶!”手术间门口闯进一个人。
听声音,是张书平。
手术间内的医生们身体僵了僵。
“谁让家属过来的?”高钊诚急了,质问。
肯定没人和张书平说,手术间里的医生护士个个忙着抢救病人都来不及。
【1167】大佬就是大佬
是张书平自己在手术室走廊里徘徊,见到了飞跑的宋学霖察觉到情况不对,于是跑过来了。
“让他在外面等,关上门,别影响操作。”高钊诚命令护士。
护士跑过去毫不留情把滞留门口的小伙子推出去了,关上手术间的门。
被挡在门外的张书平愣了,不信平日里对待他挺好的人怎么突然间变得如此冷酷无情了。稳了下神,张书平着急地喊起来:“小叔!”
叫啥小叔?不是医学生了吗?张华耀的灰眸划过一道冰冷,想着回头要把侄子拎起来教育了。
“给我。”两个字向护士发出指令,张华耀戴着无菌手套的掌心伸出去。
护士立即将穿刺针放到他手心上。
低头,望着母亲的身体,张华耀沉了沉气息,手中持穿刺针往下,锐光一闪——
大佬的操作速度是快,一针准确进入左锁骨下静脉,不费吹灰之力,像吃饭穿衣一样简单。
要知道,穿刺针进锁骨下静脉后,是要将起搏的导线通过鞘管放到右心室的心尖。如此精细操作,医生在患者体外是看不见患者体内的血管和心脏的,所以这样的操作,首选应该是把患者送到介入室,在x光引导下来进行,最为安全,而不是像现在手术中抢救医生唯有盲插了。
不愧是大佬,盲插仅需一分钟完成。估计大佬操作时没有经过大脑考虑的,纯粹是手上锻炼出来的顶端技术了。
周围年轻的医生们看着,很受教育。
嗖嗖嗖,临时起搏的导线伸入鞘管。不会儿,张华耀的手停顿下来。
这里的护士没和他搭配过,反应慢了半拍。站在护士身边的谢婉莹眼疾手,快将导管尾部和起搏器连接上。
眼角瞟到了她这个比谁都快速响应他的动作,张华耀的灰眸眯了下。
心电监护仪嘀嘀,嘀嘀,患者心率总算是上来了。
呼!张庭海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庆幸自己是对的,没有去叫什么心外心内。等到心外心内的跑过来帮忙,肯定是要先了解情况,再熙熙攘攘吵一大堆,到时候黄花菜凉了,人要死了。
没办法,鲁老师身份贵重,一旦出点什么问题,全员会超度紧张,反而有可能应对不当。
幸好幸好,手术间里最危险的情况渡过去了。
外科医生们没有就此放松神经,几个人凑着脑袋开始讨论起为什么患者会突发这种情况。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之前老师的心电图并没有显示出这样的迹象。”陶智杰笑弯弯的俊眉,自从鲁老师生病后一直皱着居多了,这会儿更是一点笑意都没有,哪怕鲁老师好像抢救过来了。
“病历。”谭克林吐出声,要拿患者之前的病历再次复看,试图找出一点突发病魔的蛛丝马迹出来。
张庭海翻着患者的病历,一边和他们主刀们说:“没有没有。老师的心脏不好,我看她的心电图看了很多遍了。再说她真有这样的情况,心外的心内的早应该发现了,不用等到现在,直接先给她上起搏器了。”
【1168】人的心脏可以很任性的
说来,现场有个心脏科大佬,一直是比谁都关注患者的心脏情况。等于说,连大佬都没有预先能判断到。
现在大佬是什么看法?
仔细确定了养母的心脏暂时稳定了下来,张华耀是和其他人一样在快速思考这个问题。以他的经验来判断,是不排除阿斯综合征,不排除迷走神经反射引起,问:“出血量多少?”
“出血量到现在只有80毫升左右。”张庭海回答,自己不是帮着陶智杰他们说话,是他作为麻醉医生在履行术中患者实时监测的责任。
这么大的手术,患者出血量只有80毫升,说明今天的手术团队已经是非常了不起。
“手术要伤到迷走神经吗?”张华耀再问。
“胆囊那部分早做完了。”柳静云抢着答,叹口气,今天这个意外谁也不想发生。
手术是在做最后阶段的缝合收尾工作了,如果不是突发意外,可能再来十几分钟手术全结束了。这么个情形下,他张华耀不是没有看到,因为他全程在手术里盯着的。只能说,母亲这个突发的心脏情况,可能会推翻他的行医经验,完全用不上。
可怕的沉默,一时间充斥着整个手术间。问题必须找出来,否则,现在这个手术不知道可不可以结束了。怕病人推回病房才发现是手术中的问题导致,到时候怕来不及亡羊补牢。
一帮人忽然想起,鲁老师这个情况是谁第一时间判断出来的?会不会这个人能知道些什么?
“莹莹。”陶智杰转过头,想知道下小师妹刚发出诊断时是什么个思路判断。
眼看谭老师一块回头看她了,谢婉莹秀眉之间略带起了抹纠结,是再次联想到自己姥爷。
说来心脏之所以在医生眼里很可怕,需要弄个心脏专科,在于当它真要神秘猝死的话,可以啥病因都查不出来让医生无从下手。心脏像是个任性极了的魔鬼,要人死就死,好比阎罗王要让人三更死,谁人敢留人到五更。
张老师被人叫做张阎罗,应该是这个原因吧。能和阎罗抢命,不就是另一个阎罗吗?
“我想应该没有具体原因。”谢婉莹抬起头,回答师兄,“只可能是,鲁老师的年纪大了。”
她这个答案,直接叫张庭海等一帮人张大了嘴。
这能算是什么病由,不等于是说没有病因吗?
小师妹这个一根筋,说话有时候就是过于实事求是。陶智杰紧巴巴的眉和嘴角,不由自主地往上微翘了。
谭克林摇了下头,同样只能对这个学生认栽了。
谢医生这话蛮对的。宋学霖的手擦完汗,幽谧的褐眸眨眨,回想她术前说的那句话:医生在这种情况下,唯独只能快速反应过来和死神抢命,拼了劲地抢命。可能有她这句话给他打了一针预防针,让他刚跑出了百米飞人的速度。
所有人紧跟着在等张华耀表态了。毕竟这位大佬是心胸外大佬,总有一些比较专业的判断可以做参考。
【1169】发现她说的全中
一群人望向张华耀,发现:哎,这人怎么了?
张华耀的神色一反常态,看得出有点儿踌躇,不知道干嘛了。
只见这男人这个表情,谭克林心头咯噔一下:不会是这人和他一样在他学生面前翻车了吧?
回想之前她的作业答案,张华耀是很震惊地发觉到,她说的每句话,包括:
术中不会大出血,对的。
术中患者会有心脏病突然发作,对的。
术中患者这个心脏病发作会找不到原因,对的。
超出所有医生的预防判断,对的……
她这么准的预判从哪里来的,她自诉是她自己的感觉,莫非她有先知的感觉?
医生是科学家,不会信神不神鬼不鬼的事情。张华耀浓眉缩紧,如同猛狼的灰眸里是藏住了锐光,带了几分审阅的气息陷入在思索中。
手术间门外,哒哒哒,好多人听到老师抢救跑过来。
砰砰砰,好多人敲门了,大声喊着:“开门啊,你们!”
“他们为什么把门关了?”
“不让我们进去想做什么?”
见门始终打不开,外头赶来的人急死了,急到胡思乱想了。
一堆人的胡言乱语,体现出了外科医生们习惯性的“黑色幽默”:“他们是不是在里头偷偷摸摸对鲁老师干什么了?”
这些家伙,是预判到他们抢救结束没什么事,一个个尽是开起他们的玩笑,是准备刺激下他们赶紧开门。
手术间内的人很有默契,均不开门,不应声,让这些家伙在外头等吧。反正让人进来也没用,只会添乱。
“继续。”张华耀挥下手。
手术不能拖,越拖反而越会增加患者的身体负担。光是麻醉未结束都是给患者负担。至于原因,回头慢慢找吧。
至此他必须承认她的作业答案是对的。医生预防不了的情况下,只能是考医生的反应速度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医生来说是常见的工作内容之一了,尤其是对心胸外科医生来说。
这样考虑下来,她厉害的感觉答案,貌似有些对应上心胸外科医生的风格了。
手术团队成员们回到各自的位置,继续操刀,给手术快速结尾。
张华耀的手放在母亲的胸前,寸步不离。
手术结束后,护士走到了手术间门口,喊:“神经外科医生曹医生进来。”
其他人必须往后退,不给添乱。
患者心脏出事,最怕供血不足造成不可逆脑损伤。怕心脏救回来,大脑救不回来,会是脑死亡或是植物人了。
只听护士报的话,外面站着等着的医生们纷纷意识到刚手术间应该发生什么意外了。
“估计是心脏骤停了。”
听见其他人这一声,于学贤的手在后脖子上使劲儿挠着。刚他接到父亲的电话,一路从消化内科狂奔过来的。
最怕这种事了,比患者突然有点大出血还可怕。
接到通知,曹勇疾步过来了。之前没有马上间冲过来和其他人一块凑热闹,是因为他知道有事的话,肯定会按需要找其它科医生。
【1170】天要晴了
在手术室里,最重要的是冷静为先。
瞧他到的时候,一个院领导都没到,心胸外心内科的人也没到,估计是都知道里头驻扎了位心胸外大佬,患者心脏有事的话大佬会第一时间处理的。
一个人从其他医生们中间穿过,曹勇单独进了手术间。
放眼望去,手术间里的人一个个的表情算镇定。曹勇的视线转了转,在小师妹谢婉莹的脸上看了看,再掏出胸前口袋里戴的医用手电筒,走到了手术床床头。
麻醉医生在准备让患者清醒过来,但是,发现患者没能醒。一时间,张庭海的脑门上再次暴汗了。
“撤了药的,本来应该要醒过来。”张庭海的声带沙哑,两星期没睡好加上今天的高刺激,他脑子头痛到要爆炸。
弯下腰,曹勇拿医生手电筒给老师仔细检查瞳孔反射,问情况:“老师的心脏刚才停了多久?”
“她的心脏出问题的时候,我们立即给她上了脑保护。”张庭海声明道,能做的措施他们麻醉的都做了。
曹勇瞧了眼他脸上的焦灼,沉住气,没有和他争辩。抢救的事没人希望发生,作为同事他清楚这里的人肯定竭尽全力,指责谁都没道理。
只是医学必须讲事实。所谓的低温脑保护,是内行人都知道,起的效果很有限度。一旦真的脑损伤发生,这些措施只能叫做聊胜于无。
也知道自己说的话很无力,张庭海愁到一双眉下的眼睛要掉眼泪。
柳静云望着他这个样子,突然感受到他这人很伟大。麻醉科室自从接了鲁老师手术的这个病例,全部麻醉科医生知道做这个手术的麻醉最不好做,纷纷躲着。
结果主任指名他做,他真就担起来了这个别人都不敢承担的重任。陈主任喜欢任用这个人,是有道理的。一个好麻醉医生,同样要有负起重担的勇气。
“再等等看看。”曹勇对在场所有焦虑等待的同事们说。
神经外的医生果然最沉得住气。听听曹勇这道声音是如一屡阳光,照射到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相当于天要晴了一样的预兆,大海不再显得凶恶而是要回归平静了。
谢婉莹想:曹师兄是像太阳,偶尔看起来有点凌厉不近人情,其实很暖。
“行。”张华耀应他这声,仿佛认同了他的判断,说。
患者于是先转送到icu病房去观察。
病人一被推出手术室,外面等候的大批人马蜂拥而上。
“老师,老师!”一个个呼唤着鲁老师的名字,恨不得老师能立马睁开眼望他们一眼。
只是鲁老师好像在另一个世界里做着梦,没回来,没能响应到任何一个人。
于老师等同事见状,摸眼泪了。
病人到了icu。
一群学生和同事自告奋勇,要在鲁老师身边做守护神,照顾鲁老师直到鲁老师醒来为止。
戴红荣被迫走出来维持秩序:“这里是icu,不给人探望的!”
人来的多对患者本身并不好,会增加患者感染机率,何况鲁老师现在是大手术后最需要预防感染。
全是学医的,懂道理,听到这话只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