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6】他愤怒的原因
要知道这个病人的很多症状和心梗一模一样,心脏专科医生难免会误诊的病人。
只有他本人知道,这一切不是他发现的,是她。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能忘记掉她。他有感觉两人一定会再见面,她一定会来国协。以她像在黑暗里能发出光明的才华,来全国排名第一的国协,早晚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一切如同命运一般的相遇。让他再次相信了张老师说过的那句话,当医生,永远是要让患者看见有希望的光。
就因为这样,他当年特别的愤怒,是想这些人怎么可以让老师死成那样,死成绝望。
医学上多的是治不了治不好的病。患者要面对并接受生老病死这样的自然规律。但是,这是接受死亡而不是接受病魔。
两码事的。
可以死,要平静地死,而不是说到最后哀求病魔早点把自己弄死。可以说,如果哪个医生或家属让患者最终面对的是这样一个死亡状态,是医学的大溃败了。
在他曹勇的理解里,医学不是站在死亡绝对的对立面,医学是尊重事实的一门科学,清楚死亡是自然规律。医学站在病魔的绝对对立面,病魔是最可怕的,会真正夺去病人的所有包括他原来的精神灵魂。这点是需要区别清楚的。所以现在临床上有许多先进的手段不在治好病人的病了,而是要让病人在已经没法治好病的情况下带着舒服始终对人类医学抱有希望的心态离开人世间。
用专业的医学词汇来说,叫做临终关怀。
有人把临终关怀理解的过于简单,认为什么医疗手段都不要采取了叫做临终关怀,是错了又错的。放在眼前这位张老师的病历来看,第二次腹水,张老师本人不愿意再抽水了。医生居然听从患者的话来行事。张老师是被胀死的。
他曹勇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气氛再次变得压抑,宛如回到了四年前那个时候,每个人好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那人和患者的感情,比起陶师兄和曹师兄更深。”谢婉莹的声音突然响起,“患者生病时像个小孩,茫然无助,无论他是什么身份表现是什么样,事实上他的心理状况是这样的。患者家属是一样的,很无助的。医生如果这时候与患者过度共情,很容易忘记了自己医生的技术思维。这显而易见不是好事。”
听到她这番话,几个人面色唰的一变。
可以想见她说的话没错,尤其是在事后回想和反思的话。她说那人后悔真是可能后悔了。
“鲁老师把病历送过来给我看,我想她可能是有类似的想法。”面对两个师兄,谢婉莹说出了自己拿到病历后作为医生的分析。
鲁老师怕是不想自己哪一天像张老师一样死得毫无尊严吧。
同是医生,她是绝对没法接受自己老公那种死法的。作为医生站在人类的前线和病魔抗争了大半辈子,能叫她让病魔早点杀死她?
鲁老师送这个病历给她看,不是让她想如何治好病人的病。鲁老师是大佬,知道自己老公的病无论过去或是现在都是治不好的。
【1067】请她写建议
是在问她有没有可能让病人死的时候走另一条路。这对医生来讲同样是个深奥的技术问题。
“可以再做一次死亡病例讨论的。我拿到手的这个病历里没有死亡病例讨论。没有这样的报告纸夹在病历档案中。”谢婉莹说。
死亡病例讨论是必须的,按照规定是在患者死亡后一周内。鲁老师可能故意抽走了这一页纸不给她看,希望她思维不受到任何人限制。
陶智杰和曹勇面色有些严峻。
今晚上吃饭时鲁老师突然把话说出来,吓了所有人一跳,现在想来是在逼宫了。
嘟的一声,陶智杰拿起手机见是杨科长打来的,稳重地接起。
“院长说,让明天晚上你带病历过来行政楼。”杨科长说话的嗓音很低沉,说的内容好像有些模糊叫人听不清。
“是。”陶智杰道,表示听明白了。
杨科长听他这个快速的反应,长叹口气,挂了电话。
转头,陶智杰对小师妹交代:“你把你对这个死亡病例的想法和建议写好,明天傍晚之前交给我。”
“知道了,师兄。”
“今晚你没有吃饱饭,走,我请你吃夜宵。”陶智杰说,收拾好桌上的东西准备出发。
谢婉莹来不及拒绝,只听另一边坐着的曹师兄在打电话给店铺老板叫煲粥了。
两个师兄俨然今晚一样没有吃饱饭,希望她一块吃夜宵。
随后几个人一块走出医院。何光佑开了车,其他人坐上了他的车。开车约十几二十分钟路程到了一家新装修的粥店。
进到粥店里,谢婉莹望见角落里吃饭的桌子边坐着那对青年男女很是熟眼。
“莹莹。”发现她,吴丽璇起身向她招手。
一行人走过去了,和吴丽璇在一块喝粥的是殷奉春。
忽然来了这么多人,殷奉春肯定没有心思吃了,放下了夹菜的筷子。
吴丽璇热情招待他们一群人:“一块吃,热闹些。”
听到她这话,殷奉春抬头望了眼她。
“恐怕不太好的。”谢婉莹抛去给发小一个眼神提醒,有殷医生在和你一块吃饭了的。
“没事,我请他吃的。”吴丽璇快言快语说,“顺便再请你们一起吃一样的。”
几个男的看向了殷奉春:你吃软饭?
他哪是吃软饭,他不这么说,她哪肯出来和他一起吃。再说,结账的时候抢付行了。殷奉春悻悻然的是,好不容易两个人吃饭可以制造多点感情,现在硬塞进了好几个人。
周围的桌子是坐满了,再看谢婉莹想和朋友说话聊天,几个陪同的男士绅士地陪坐下来。
吴丽璇招来服务生拿多几双碗筷,和发小兴奋地介绍:“这家店老板从南方来的。我和他聊了聊,人很好说话。说好了到时候给我们老乡打个八折。”
做生意的人向来能说会道的。相比之下,某人的脸有点像硬板纸显然不善言辞。
何光佑他们饶有兴趣地望着这对男女,医院里的人一直觉得这两人的恋爱故事有点儿罗曼蒂克式。换以前,谁也想过殷奉春会交往这样一个女朋友。
【1068】一块买房
招待好他们坐下,吴丽璇向曹勇他们举个躬:“谢谢曹医生和陶医生。我后来听莹莹说了,当时救我命的有好几位医生。据说还有一位吴老师。我准备好茶叶和礼物了,或许明天我给你们带过去,不知道你们什时候有空。”
“不用。你在家多休息。”医生们先打断了她的话说。
殷奉春朝她眯了眯眼:看,现在不是我一个人说你了。
不敢和一帮医生们争辩,吴丽璇坐下,想起件事拉起谢婉莹:“走,我们去上个厕所。”
发小有话要说,谢婉莹随同起身。两人走到粥店里一僻角没人,吴丽璇小声说道:“莹莹,我找人拿了房子了,一共订了三套。我家两套,你一套。”
朋友做事速度是快,谢婉莹吃一惊的是:“什么我一套?我没出来工作,没钱买房子的。”
“没关系,我只是帮你先付个首付,其它款项每个月慢慢还贷款的,我也没有那么多钱的。你出来后再把钱给我,你我关系我会怕你赖账吗?”吴丽璇冲她一个笑脸,“芳庄的房子比较紧俏。我怕你工作后难买了,或是和我买不到一个园区了。你我楼上楼下好彼此照顾。”
首都热点区域的房子是不好买,发小不知道费了多少人脉才找到开发商订了房子。而且,她买房子未来是要把自己妈妈姥爷接过来住的,有两家熟悉的人互相照顾是好事。
“我到时候还你钱。”谢婉莹点了头说。
吴丽璇从口袋里掏出张纸:“这是房型图,你带回去看。考虑到你家人多我家也人多,我和朋友说帮我们订三房两厅,要一百平米以上的房子。”
图纸折叠好放口袋里了,两人走回去吃饭,免得其他人久等了。
回来时见到饭桌上摆上了老火粥和配菜,吴丽璇惊讶道:“这次老板上菜速度这么快。”
记起了曹师兄打的电话,谢婉莹告诉发小:“曹师兄和老板也熟悉,提前打过电话交代了。”
追莹莹的男人是个吃货,以后发小有口福了。吴丽璇明了,向曹勇笑一笑。
曹勇等她们两个坐下后,问:“你们买房子吗?”
这话问得她们两人猝不及防,谢婉莹和吴丽璇的背不由自主地挺了挺。
“你买房子,买哪了?”第一个抬起头,紧张问的人是殷奉春。
被他问的吴丽璇没好气地答:“能买哪。”
发小未来注定是国协的大医生,肯定买的芳庄的房子,要和发小住一块她只能考虑芳庄。
好吧。殷奉春拿起筷子夹个咸菜放嘴里,算是先忍了。都是住芳庄,可以的。
“芳庄很大,你们买的哪里?”何光佑问。
这也是曹勇发声问的原因。小师妹买的房子最好不要离他住所太远。
“曹师兄,你怎么知道我们买房子?”谢婉莹问。刚明明一堆人坐在这里,曹师兄没去厕所那边听她们说话。
“曹老师应该是认识芳庄那边大部分的开发商。”何光佑帮她解个惑。
“没有。”曹勇澄清,“是她住院的时候自己说漏嘴。”
吴丽璇听到他这话猛想起这事儿和谁说过了,是和黄志磊。
【1069】近水楼台先得月
“你和黄志磊说你要买房?”殷奉春使劲儿瞅瞅她这脑袋了,不和他说和黄志磊说干嘛。
是那次她心里听了莹莹的建议后心动,黄志磊刚好来探望她,她问了下国协医生都是住哪儿的房子。之后,黄志磊给她推销芳庄。
“他说谷沁园好。我打听过了,那里不是新开发的楼盘,早就卖光了交房了。”吴丽璇说。
谷沁园,是曹师兄陶师兄住的小区。谢婉莹猜发小肯定不知道这事。她不得不考虑黄师兄的脑子是不是搞错方向了,黄师兄理应向她发小推销殷医生住的楼盘。
(黄志磊:我才没搞错。谁不知道这家伙住的地方肯定和小师妹未来要住的地方有关,顾不上殷奉春的了。)
若不是自己住的地方离谷沁园不远,殷奉春是想立马回去找黄志磊算账了。
“后来我朋友帮我打听,说有个楼盘建的七七八八了,一期二期交房了,三期剩余几套面积大的没卖完而已,应该可以在两年内交房。我不想等很久,所以订了那个楼盘,叫做兰华苑。”吴丽璇说。
搞了半天,这两个女孩子要和他住一个小区了。何光佑清嗓子了,喝口水压压惊先,只见桌上好几个人冲他直瞪眼了。
不行,兰华苑离他住的有点远了,殷奉春揪起了眉头。
“你们还没付款是不是?”曹勇问两女孩。
“是——”
“谷沁园我知道有几套房开发商压着没卖完的。我帮你们联系。”曹勇说话的口气也有点急了。
“这个建好的房子应该比较贵。”吴丽璇作为生意人盘算。
“没关系,我和他们熟,帮你们争取优惠价,反正最后几套一般不会说提高价卖了。”曹勇说什么都得让她们俩改变主意。
“对,住谷沁园。”殷奉春搭上腔帮说服这两个女孩子。
吴丽璇被他们说得考虑考虑,问:“曹师兄你住在哪?”
“我住谷沁园。”曹勇当场把话给她说明白了。
吴丽璇总算知道为什么黄志磊给她推销谷沁园了,恍然大悟地哦了声:“行,麻烦曹医生了。”转头,对谢婉莹笑了笑说:“莹莹,和曹师兄住一个小区挺好的。”
发小说过曹师兄是最可以信赖的人,谢婉莹点了点头。
曹勇看着颇为满意:嗯,吴丽璇才是标准的红娘。
房子的事定下来了。由于自己尚未有钱付款,谢婉莹仔细考虑之后不准备先和家里汇报了。
第二天回科室,听说本来今晚要值夜班的医生出了点事。为此,科室调整了夜班值班人员。她和宋医生下星期的夜班临时调整到了这个星期。于是,早上她被安排去跟陶师兄出门诊。下午和宋医生一样回去休息,好准备上夜班。
陶师兄今天出的这个门诊叫做专家门诊,和谭老师的普通门诊不太一样。一句话解释,叫做挂号费比普通门诊要贵多了。
实际上在专家门诊里头出诊的医生,大部分在普通门诊有坐诊的。因为专家门诊同样由科室安排自己科内的专家出诊。
【1070】专家门诊
据说谭老师不爱凑这种热闹,再加上普外二的专家多,不需要他出马。
陶师兄不一样,出这个门诊一般是代替没空的薛副主任。不过陶智杰本身有名气,算是个专家可以出专家门诊的,只是年纪较为年轻。
很多来国协看病的老百姓属于疑难重病,来这里挂号前会打听好哪个医生好,不会说非要挂个专家号。本地土著更是清楚专家门诊是什么情况不会轻易来看专家。
挂专家号的病人不能说是不缺钱的,准确来说叫做信息比较缺漏的病人,打听不到的情况下只能想着专家最好。好比买东西的话买贵的没错。
查完病房,陶智杰给组内医生吩咐完工作,带人下门诊了。
谢婉莹跟在陶师兄和何前辈后头。
比起谭老师的脚步如风,肝胆外科的老师走路相对慢多了,不用小跑。主要是陶师兄经常显得乾坤在握。
走到专家门诊,诊室环境和其它门诊差不多,只是多挂了个专家牌号。
病人多不多,要看是什么专家坐诊了。有些专家出专家门诊时会特意通知自己的老病号们,这星期只能挂这个专家号来看病了,所以病人一样是很多很多的。
陶智杰这回出诊不是这个情况,没提前通知病人们,临时代替薛副主任来的。来的是新病人,首先不存在老病号跑来急着让医生加号的情况了。看病的人数相对是减少一些。
考虑到这些因素了,陶智杰来到的时候如他所料,没平日里他出普通门诊时的病人数目多。
门口不挤人,新病人对他这个医生不熟悉。医生和患者属于第一次碰面,没人起来和医生像老朋友那样热情寒暄。
一排候诊的病号坐在了走廊里的长板凳上。可能知道这个房间里坐诊的是德高望重的专家,秩序较普通门诊井然一些。
医生进到诊室里。护士把候诊病人的病历整列好了摆放在办公桌桌头。
陶智杰坐下来,准备给病人看诊。
谢婉莹没接到命令帮师兄写病历,只看陶师兄拿起病人的病历翻开后准备自己写。
每个老师的带教风格是不一样的。像谭老师不爱做笔记,陶师兄很爱做笔记,自己做的笔记和会议记录,从不让他人帮忙写。可能在陶师兄眼里,这点儿事儿锻炼不了医学生什么。写写文字,对高考高分的高材生来说太容易了。让医学生把精力专注在其它事情上而不是被老师派去做这些杂活更好。
相反,他自己经常做记录的话,一可以对眼前的病人情况更加了然于胸,二是可以时时刻刻对自己行医的经验进行文书记载。从古至今,医生的医案记录是十分具有价值的。
学生每天在学习进步,老师一样每天需要学习的。
搬了张板凳坐在了师兄办公桌的旁边,谢婉莹的眼瞄了瞄病人的病历,准备好了现场学习。等等,她瞄病历的时候,陶师兄的眼角在瞄她的脸。
【1071】冤家路窄
不准她学习?
肯定不是。
“这个病人是?”谢婉莹发现自己吐出嘴的声音里前所未有的一丝忐忑。
何光佑走到了诊室门口,喊:“胡振凡。”
差点儿,谢婉莹从凳子上要站起来了。
没听大师姐说过她男朋友要来挂号看病,而且是挂的肝胆外科。
估计两名患者同名同姓的机率很小,只见站在门口的何前辈脸上笑得像朵盛开的花。
想当初他们两个去拦车,某警官叫人踩了一脚油门,当着他们的面把人带走了。从那会儿起,他们对这人算是“记恨”在心了。
“他去上卫生间了。等等,医生,我马上去喊他过来。”陪胡振凡来看病的一名男同事,跑去厕所找病人了。
谢婉莹猜:胡大哥绝对不知道今天挂的是谁的号,否则的话——
那年代,智能手机没有,门诊预约app没有,专家门诊是哪个医生坐诊,医院是有标明。但是,医院人太多,来了以后急着挂号一般老百姓对此没多留心的,主要是也不懂都是专家能有什么区别,反正专家理应比普通医生强对了。
因为如此,胡振凡在单位里通宵加班到早上突发疾病的时候,他的同事和领导没多想给他直接挂了个专家号。这些人是清楚急诊室里的医生很一般的,所以不如挂白天的专家号。市局的领导打个电话想提早在国协挂个专家号比较容易。
走出厕所的胡振凡,弯着腰,两手捂住右上腹。疾病最可怕,什么人不管是何种身份都得被打倒。他这样一个平日里很强悍的警官,这会儿疼得是做什么事都不舒服了,不得不来医院看病了。
他的同事见状走过去搀扶他,安慰他说:“胡哥,医生来了,叫你号了。”
“过去——”胡振凡疼得好像没有力气说话了,吐出的声音好像白纸一样苍白无力。
病人进了医生诊室。
“坐这里。”何光佑对病人说。
疼啊疼,没听出对方的声音,胡振凡一屁股坐到病人看病的凳子上,喘了喘气,没抬头没看人,完全不知道给他看病的这个医生姓啥名啥,更完全不知道诊室里有之前第一个看出他有胆结石毛病的谢婉莹在。
谢婉莹跟着给病人看病的师兄,瞅了瞅病人的面色和呼吸,以及手捂的腹痛部位,可以初步怀疑胡大哥是急性胆囊炎了。
同事帮着胡振凡给医生汇报他的病情了:“你好,医生。他痛了快一个小时了。”
急性胆囊炎的话,百分之九十五和胆结石有关。痛一个小时算轻的了。有些人痛到几天几夜都不缓解最终只能被紧急抬到手术台上做手术了,当然,那个情况是很严重的了。一般来说,按时吃药情况控制得好,轻微的可以不用手术治疗。如果检查结果是比较严重的,医生是会建议外科早点介入的,免得病情越来越严重。之前说过了,大量胆结石很难服药溶解和排除的。
“经常这么疼吗?”陶智杰问。
【1072】乖乖认错
“他以前也这个地方不舒服。我们以为他是胃疼。这次他疼得厉害,我们问他,才知道他原来是有胆结石。之前我们建议他去查胃镜呢。”同事继续帮胡振凡报告病情给医生知晓。
“查胃镜?”
“对,后来有个人和我说我这可能是胆结石,查了b超才知道不是。”胡振凡缓过气来后自己和医生说明。
陶智杰和何光佑听完他这话,目光扫了扫谢婉莹:你说的?
师兄和前辈知道她和胡大哥的特殊关系,问题是怎么能一口咬定绝对是她?然后是,师兄他们猜对了,真是她说的。
谢婉莹只能是点头承认。
怎么猜是她说的?是直觉。近期在她手里栽过一次后,他们直觉就是她说的。
刚好胡振凡抬起头了,先是一眼看见了坐在旁边的谢婉莹,吓了跳:“你怎么在这?!”
胡大哥是被她吓到缩了脖子。谢婉莹赶紧给胡大哥说:“我来跟师兄出门诊的。”
转回头,胡振凡的眼睛辨认清楚了面前这位给他看病的医生面孔:笑眯眯的一张脸,看似很温和,其实视线很锐利,眼底有点腹黑沉。熟眼,是谁?在哪儿见过?
“你好,胡警官。好像离我们上次见面没多长时间。你是我们医院麻醉医生柳医生的男朋友对吧?”陶智杰文文气气对他说。
胡振凡记起来了,这张脸谁见了都印象深刻的,因为他女朋友和他说过,千万不要得罪这尊笑面佛。偏偏那一天,这个男人带着他的人刚好那人也在这里了,两人拦他的警车,他叫同事一脚油门甩了这两人脸上一把灰尘。
呵呵。胡振凡内心发出两声惨笑,说到那天他和他的同事是万万想不到有专家为个医学生来拦他的车。现在悔到他肠子要青了。
看出他记起来往事了,陶智杰拿着钢笔低头书写他的病历,边教育他这个病人了:“有人和你说了你有胆结石,确诊是胆结石,应该有医生告诉你平常要注意饮食和作息的。你没有做到这些是不是?”
“我有按时吃药的。”胡振凡急着给自己辩护。
“之前给你看病的医生只告诉你说只要吃药是吗?”陶智杰逐字问他了。
接到对方那双笑眼底下的凌厉,胡振凡是不敢撒谎的,因为如果他说是,他一样是医生的女朋友首当其冲要遭同事质疑其专业能力了。
所以说,得罪谁都好,千万不要得罪一个医生。
“是,他们说让我要注意饮食。”胡振凡乖乖认错。
“医生,他这个情况怎样?我们局里领导很关心的,我要回去打电话给我们领导做个汇报。”单位同事帮胡振凡再问问医生了。
“让他住院吧。”陶智杰道。
陶师兄果然是很会安排的,既然领导发话,赶紧让病人住个院。
胡振凡一听,连声说:“医生,不用了,我这是小毛病。你给我开点止痛药吃。我上次疼也是,找的姜医生给我开的药。”
【1073】医生太心软也不行
病人病历同事帮新买的,没用旧病历,这下子病人算自己说漏嘴了,陶智杰他们听完知道他以前是谁给看的病了。
“你一疼找她,她只给你开止痛药吗?”陶智杰说,眼里这会儿笑意有点儿凝固了。
一个病人,疼来找医生,医生只会开止痛药,哪里行。这病人又不是癌症晚期放弃治疗只能用止痛药维持的病人。病人说什么,医生给开什么。这个医生能这样当的吗?
眼看对面这男人表情不对了,胡振凡只好再次纠正自己的口误:“她给我开了好几种药,里头应该有止痛药吧。”说完这话,胡振凡心虚地看向了谢婉莹:这回我没有说错话了吧?
谢婉莹不知道给胡大哥怎样的表情回答。毕竟胡大哥不是学医的。其实像胡大哥这种情况屡次发作的话肯定要引起医生的重视了,姜师姐本该给他安排更近一步的检查了。
在她估计里,姜师姐应该有建议病人做比较彻底的全面检查的。问题是胡大哥说工作忙的话说自己没时间做检查,要求医生开恩,姜师姐是个比较容易心软的医生,可能就此作罢了。
因此当医生心太软是不行的。
陶智杰拿出住院通知单本子,在上面开单了。
胡振凡见他写了急得说道:“医生,要不这样,你开吊针,我来门诊打针。住院我知道,打针嘛,我现在在办一个比较重大的案子,没空。”
“他没空治病吗?”陶智杰不和他争辩,转向他的同事问。
“他的病需要住院,医生,我们明白的,你尽管安排他住院。我们领导之前说过的,来了都听医生的。”对方说着立马抓起手机打电话回单位汇报了。
怎能不听医生的,要是底下的人因此死了怎么办?人命关天,领导也怕的。
胡振凡的面色变了变,明白为什么自己女朋友说怕对面这个男人了。
陶智杰手里的钢笔潇洒果决地最后一笔签上了自己的医生名,撕下来住院通知单交给了身边的谢婉莹,对他说:“我很好说话的,胡警官,不信你可以问她?好比上次我们两人见面,你也说过你很好说话的。所以,由她陪你去住院病房你可以安心了。”
神马的好说话?这是告诉他这个男人当医生和他做警察一样有原则没得退。这恐怖的男人居然安排他女朋友的小师妹陪他去,他没法为难谢婉莹也没法拒绝或是偷偷逃跑了。
胡振凡的头耷拉了下来。
同事扶扶他的肩头,道:“局里说了,说听医生的,让你办住院,工作上的事情你不用操心了,先听医生说治好病。领导说陶医生是很有名的专家,肯定能治好你的病。”
胡振凡一动不动,好像给疼得不会说话了。
瞧瞧这个病情,还不想住院呢?说明有些病人性子固执到死到临头不知悔改的。
病人这个情况是比较重的,陶智杰对何光佑说:“打个电话给小宋让他接病人。”
【1074】冲过来看病人了
既然决定收入院,一切检查上病房再做,上去后如果真疼到不行,需要先按照急诊来处置了。去病房比较好处理。
何光佑和宋学霖通了电话。
谢婉莹跑出去向护士借来轮椅了,和胡大哥的同事一块扶病人坐在轮椅上,急急推着轮椅到九楼的肝胆外科。
路上,胡振凡对她说:“你先别告诉你大师姐。”
本想给大师姐发条短信的,后一想和病人本人商量下更好,谢婉莹和胡振凡商量着:“大师姐不知道的话,会更担心你的。”
“我是吃多了一点不舒服。他们给我挂的肝胆外科我不知道,以为挂的你们消化内科。”胡振凡说道,言外之意是想说他自己倒霉,不好彩今天来看病给撞在之前那两位有渊源的医生手上了,否则应该不用住院的。
对此,谢婉莹必须帮师兄澄清:“胡大哥,住院单不可能乱开的。我们科室病床很紧的。你到楼上只能是先睡加床等调床。你这个病现在急性发作比较严重,是需要住院。”
说话间到病区了,远远看到一个年轻略显冷漠的医生站在那里,胡振凡稍显紧张了。
“宋医生,这位是我大师姐的男朋友。”谢婉莹给宋学霖介绍,“他是名警察。”
听完她这话,宋学霖道:“电话。”
哎?
“打给你大师姐。需要通知病人家属过来。”
是看出她尚未打这个电话,宋医生的眼睛比谁都锐。谢婉莹把号码交出去了。反正宋医生只要打听下也知道她大师姐的号码。
中午,医生们午间休息,柳静云和黄志磊他们冲过来肝胆外科了。
“说你多少遍了,别乱吃乱喝。你非要吃到来住院!”柳静云朝着男朋友的脸上用力地说话,这是急得气得她说一句停一句的,不然要岔气了。
“我知道错的了。”胡振凡心虚地低着脑袋,问她,“可以转到你姜师姐那个科住院吗?”
柳静云哪敢去和陶智杰提这个要求。人家会说她的,能在陶智杰这里挂个号看个病不容易的。
胡振凡的目光看向了门口,两名高中同学站在那儿。
黄志磊和周俊鹏望望他,知道他想说什么转头就走。
“喂!”胡振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这两同学也怕那个男人吗?
走到医生办公室,黄志磊找到了小师妹:“莹莹。”
“黄师兄。”谢婉莹起身过去。
“他b超结果出来没有?”黄志磊问这话时叹老长的气了。作为医生他早有预感到迟早有一天这个胡警官同学要出事。
同学是十分了解同学的性格的。
胡振凡是典型的讲义气人,等于说,不会拒绝人。这种患者在临床上经常见的,尤其是体现在男患者身上。聚会要喝酒必须喝,吃什么必须吃,纯粹不是为了吃东西了,只是为了面子和兄弟义气。
“早该找他们单位的人说他有这个病的。这样不会逼着他去喝去吃。”周俊鹏站在旁边有点后悔了道,“他这次住院也好,让他们肝胆外的和他单位领导说明白了。”
【1075】两个新人头天夜班
“你信不信,跟他单位领导说这话,他会跟我们拼命的。”黄志磊扶扶眼镜吐出这话是吐槽自己同学这点糟糕的性格了,“他会认为这会显得他很无能,影响自己今后的仕途。”
“吃吃喝喝和刑侦破案没关系的。”谢婉莹不明白了,想胡大哥是个明事理的应该懂这个道理。
“不,他会说,他当便衣的时候,和那群土匪一块装兄弟喝酒,把那群土匪喝倒了然后破了案子立立大功。”周俊鹏和黄志磊俨然是很了解胡同学喜欢吹这种牛逼的习惯,作为同学和医生他们劝过了,没用。
有时候医生要说服一个固执的患者改变他原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相当相当难的。谢婉莹没想到黄师兄和周前辈一块栽过了。
“那切掉胆囊吧。”坐在电脑面前的宋学霖听着他们说话,给他们总结说。
其余几个人没了声。
宋学霖转头看着他们几个:“照他这样的病情下去,只能切掉胆囊了。”
黄志磊他们体会到了赵同学当时的心境了,这个北都才子是像审判机。
据说上午看完门诊下午有空了,陶师兄有回到科室看新收的病人。有陶师兄坐镇,胡大哥的病应该不需过多担忧。谢婉莹午后回学校去了,要休息,晚上回来科室上夜班。
交班前,谢婉莹吃完晚饭赶回到了科室。
走廊里有医生和护士来回跑动,是某个病房的病人在抢救。
家属到了,一堆人站在病房门口等待病人抢救后的消息。这种抢救难得一见的画面,让部分新进临床的医学生下了班没走。
“谢师姐。”站在一群人中间,掉头看到谢婉莹来了,范芸芸向她冲了过去。
“你吃饱饭没有?”谢婉莹问,今天她是通知了她这两个学生可以跟着学习上夜班了。
“吃饱了。”范芸芸指下自己看似圆鼓鼓的肚子,自己吃得很饱的。
师妹很可爱。谢婉莹笑笑,带她走去医生办公室。
“师姐?”边和她一块走,范芸芸边暗中指了指抢救病房那边,“你说那是什么情况?”
谢婉莹想到了第一次跟小孙老师上夜班时,小孙老师对他们实习生说要祈祷,千万别有抢救。
医学生对抢救很好奇,很期盼。对值班的医生前辈来说却绝对不是,有抢救的话是像噩梦。谢婉莹现在的心态是向小孙老师靠近了。原因只有一个,医学生不清楚病房发生抢救的麻烦,以为抢救会发生把命拉回来的奇迹。实际上病房里发生抢救的一般是临终病人没得治了,抢救成功的机率很低的。借鉴小孙老师的话谢婉莹给小师妹讲讲值夜班秘诀:“今晚可能会很忙,做事速度要快。”
新人大部分值夜班是倒霉蛋。
进了医生办公室,见宋学霖在。宋学霖下午没回家,家里较远,干脆在科室值班房睡觉了。起床后,尚未到交班时间,点了碗面条在办公室里当晚餐吃。
得知今晚这人要和自己值夜班,范芸芸心里头有点紧张。
【1076】越来越有信心了
不像其他人一样追星似地去追捧这个北都才子,来这里一段日子了,范芸芸知道这个前辈不好相处的。
“谢医生吃完饭了吗?”见到谢婉莹,宋学霖才开口寒暄了句。
“吃了。”谢婉莹说着,在办公室一角落柜子里拿出昨天忘了留在这里叫护士姐姐帮收起来的巧克力,对其他人道,“今晚要是饿了可以吃这个。”
“曹师兄送谢师姐的。”范芸芸记起昨天的事,说。
曹医生送的。宋学霖幽静的眸子里闪过了一道光。
这时候耿凌飞进办公室了,今晚值夜班的四个人到齐了。
“宋医生你慢慢吃。等会儿他们来要交班我先代你去病房交接。”谢婉莹说,在普外二轮过多次夜班后经验早有了,到后期老师都是这么安排她独立去交接班了。
对她是信得过。宋学霖低头喝汤算是点头了。
白天值班的跑来办公室了,给他们甩了几句话:“你们今晚夜班,王老师没空陪你们下病房去交接,病房有病人在抢救。你们自己去看病人,有事再问。”
这种事常有的。谢婉莹领两个学生到了病历车边,说:“别急,你们把全科室的病人病历简要看一看,将各个病人的病情概要记在心里,我们再去病房看病人。”
接到命令,两个医学生神速将病历嗖嗖嗖从病历车上全部抽出来了,叠放到了办公桌上一本本翻阅。安排好学生,谢婉莹走去病房看看胡大哥,只记得刚才来的时候有瞅过一眼,大师姐在。
柳静云今天值班,下午回麻醉科吃饭时候再来看住院的男朋友,今晚要继续值夜班,这会儿是她同事帮她顶会儿。
抬头见到小师妹谢婉莹进来了,问:“莹莹你吃晚饭没有?”
“吃了,今晚我在病房值班,大师姐。”谢婉莹走过去和大师姐一块站着,答道。
听说有小师妹今晚在病房,柳静云是挺放心的。
“大师姐不用担心。胡大哥进来时发了点烧,现在是打了针退了的。”谢婉莹说,“只要不发烧,炎症控制住,不要再严重,接下来只要等待手术时机了。”
“他这个情况必须手术是不是?”柳静云怕动刀子的男朋友听见,拉着小师妹到角落里谈论病人病情,“我怎么听那个宋医生说,说要给他把整个胆囊切掉。”
人体每个器官都很重要,有时候某个器官属于切除是属于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医生才为患者做出的选择。所以听到这话柳静云确实是为男朋友救一颗心,想以后怎么办。他年纪轻不是年纪大了的人,切掉胆囊事比较大。
“切胆囊暂时不至于要的,会先手术取石。宋医生的话主要是指怕胡大哥做完手术,胡大哥不听话再乱吃乱喝不规律作息,他这病将是一路要再恶化下去到时候真没其它选择了。”谢婉莹说。
耳听她这个语气好像好比老医生一样,平平静静沉着应付,柳静云笑了。人家说她小师妹进步了,俨然是真进步了,越来越胸有成竹了。
【1077】严格的谢老师
离开前,柳静云给睡着的男朋友再拉了拉被头防止着凉,同谢婉莹一块走出病房时说:“今晚你找人看好他,我怕他好一点要跑。”
大师姐很了解胡大哥的,谢婉莹听这话立马走去护士站和护士姐姐们商量了。
护士组有过李亚希的事情后对病人逃跑偷溜这种事异常敏感。上次事件大家挨批不说,个个是扣了一大笔奖金在内的。
几个夜班护士叽咕叽咕,告诉谢婉莹:“我们知道怎么办了。”随后,护士们拿出了护士长准备的铁链加大锁,将进出病区的大门全栓上链条锁了。有事要开门来找护士拿钥匙,虽然麻烦点但是病人安全了。
此时白天下午的病房抢救结束了,果然是病人没有抢救过来。家属们在走廊里哭泣着。
悲伤的气氛传到了医生办公室里,范芸芸的心有点慌。再看今晚带他们的宋学霖,是坐在对面慢条斯理地掰一个煮鸡蛋给自己加菜。
这老师行不行的?范芸芸心头打起了嘀咕。
慌?慌来干嘛?只要当了医生,都知道慌是最没用的。
宋学霖慢吞吞啃着鸡蛋,暂时没事干先歇歇,到时候忙起来外科是可能要上手术台的忙通宵的。刚升为住院医师,他是早知早觉自动先变成老油条了。
谢婉莹回来问两个学生:“看完病历的话我们下病房去。你们两人抱病历,一人一半吧。”
男女学生一样,谢老师对其是一视同仁的。
范芸芸和耿凌飞回头望着桌上全科室如小山般高的病历,脑袋有点大。
再回头,是见谢婉莹走出去了,是在等他们抱病历追上来。
谢老师速度快,两个学生只好使劲儿抱了一堆病历去追她。跑出去时,范芸芸他们可以听见办公室里宋医生好像在笑的声音,大概这北都才子是在笑他们两个白痴吧。
(宋学霖:才不是。)
到了病房,谢婉莹带学生从第一个病人查到最末一个。
耿凌飞和范芸芸万万没想到夜班查房比白班更仔细,头皮起毛。
要知道,早上查房老师们赶着去手术室没空提问他们学生的。现在谢老师不同了,每个病人的情况仔仔细细盘问他们的。
“你说,这个病人什么情况?”
“入院诊断是肝脏肿瘤,怀疑为癌,在等手术。”耿凌飞说。
“他年龄多大,什么病史,最近的血液指标怎样?”
谢老师问的问题一个个问的是核心。耿凌飞想一想,实在是短时间内记不住这么多病人的情况。自己科里几个病人而已好记多了。
被谢老师的眼此刻盯着,耿凌飞冒虚汗,心里害怕谢老师突然嘴里吐出一串数据直接打翻了他的脸。谢老师真有可能这样做的,因为她已经好多次在前辈们面前吐数据打翻了前辈们的脸。
站在他旁边的范芸芸摸着笔记本,想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压根也记不全的,想哭了。
学生紧张到手脚要发抖了。谢婉莹回过头,轻声说:“看病历吧。”
【1078】来急诊病人了
这下子两学生方才意识到,谢老师让他们抱病历不是她要看的,是留给他们自己看的,是给他们留点面子了。
谢老师什么时候看了病人的病历了?
能当老师的肯定要比学生略胜一筹的。早知今晚要值夜班,谢婉莹中午回去睡觉之前先把科室里所有病人病历翻一遍了。和她预计的一样,有新收病人的话,基本在早上收满了。她一个人翻,翻得快记得快没人察觉。
查完整个科室病人,花了一个钟头有余。两个学生累得够呛,不是手脚累,是脑子累,将所有病人情况记记记是很难的,比起背书难太多了。在顶级三甲,住院病人百分之八九十病情复杂,病历全是夹不住的那种厚度。一般来说,也不会有夜班老师让学生这样记。
只能说温温柔柔的谢老师原来有另一面,考起学生是出人意料的严格了。
累归累,病人的情况整理清楚,坐回医生办公室里心会安定不少。耿凌飞和范芸芸想:跟谢老师这个累很值。
铃铃铃,护士站的电话机响了。
没事看电脑的宋学霖转过了头。
有点经验的医生都知道这种电话意味着急诊病人,唯恐大事不好。谁让他们科刚走了一个病人,打破了今晚本来不用收病人的安静局面。根据医院的规定,夜晚科室的空床是不可以故意留空的,有病人必须收进来。
谢婉莹起身向护士站走过去了,准备第一时间了解情况。
护士见状把话筒交给她,说:“急诊的殷医生说要和我们科值班医生交代。”
居然是和发小谈恋爱的殷医生在急诊外科值班,也有可能殷奉春临时是代人值的夜班。
“谢婉莹,你值夜班吗?”殷奉春听出她的声音,快言快语问。
“是。”
“给你们科一个病人。你听好了。”
知道殷医生的性格是不会危言耸听的人,谢婉莹的表情严肃了。
“送到你们科里后,我们这里急诊先给她抽血做了血液检查了的,你们要留意她的血查报告。”
殷医生这样说,恐怕乍一听真听不太懂他话里的意思。
“做好防护。”殷奉春加上了这四个字。
四个字,说明这个病人有传染病了。莫非是乙肝病人?肝胆外收乙肝病人多的是,殷医生知道,不需要格外提醒他们的。况且,乙肝在医生眼里不是最恐怖的传染病。
传染病很多种的,远远不止乙肝。譬如殷奉春所在的泌尿外科,接诊的患者有些同时具有尖锐湿疣、梅毒、淋病等。这些性病同样是种传染病。其中尖锐湿疣,不经血液传播但是能通过患者接触的物品传播病毒,同样让医生防得够呛。
好在这些病包括乙肝,在医生们眼里尚属于是有药可治。这年代让医生们最怕的是什么传染病?和老百姓一样,是HIV。
“患者是从其它医院转过来的,120调配的。”说完这最后一句话,殷奉春可能不知道往下说什么好了,干脆把电话挂了。要他说,只能是新人值夜班比较倒霉。
【1079】肯定好好给病人治
没有医生想接个HIV感染者的,尤其在外科,动刀子的,体液血液接触,太容易职业暴露和被患者传染了。
一般来说,普通医院会建议HIV感染者去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治疗,传染病院肯定是隔离防护条件比普通医院周全。
“什么情况,为什么转到我们医院来?”夜班护士在问医生了。
护士暴露的职业风险一样很大,给病人抽血什么等,全是高危操作。
卫生部规定不可以拒诊病人,像这个病人转过来肯定有什么特殊缘由了。
很快的,车轮子声出现在了科室走廊里,急诊将病人先送上来了。
躺在车床上的病人是名女性患者,年纪二十八而已,体温有三十九度五,黄疸了。
随病人来的家属送来了病人之前在传染病医院治疗的病历。
医生们接过过往病历翻看,知道了这个患者刚在传染病院因胆总管结石动了开腹手术,取出胆结石后,留了t管引流。术后恢复的不怎样,因此家属对传染病院多有怨言。
今晚病人病情突然变得比较危急,经家属强烈要求,传染病院联系了120将患者送到国协急诊科。之前没有联系国协,直接把病人先送来国协急诊,至于国协有没有病床可以收病人患者和传染病院的医生全顾不上了,是硬逼着国协收了。
对这种转院不先联系接收医院的情况,不用说,接收方的医生是很讨厌的。因为把病人送来后,这边医院不一定有这个能力能给病人治的。相当于是给之前的医院收拾残局了。到时候病人有个什么事,吃亏的肯定是最后收治病人的医院和医生。
谁被甩锅心里都会不舒服。宋学霖走开两步要抚平下有点烦躁的心头。
原以为下午的抢救人家负责到结束了,送走了最危险的病人,今晚可能会较为轻松,结果来了这么个病人。
两个医学生看看宋老师背过去的脸,想着北都才子都不高兴了,明显这个病人的情况处理起来会很棘手。
收个HIV感染者,以为只是传染病病人只要做好防范如此简单吗?
HIV感染者本身免疫力比普通人低下,代表很多状况只会比普通病人更加严重。严重的情况导致医生必须采取更多职业风险暴露的医学操作,自己承担被感染的风险不说,这个病人可能治不好直接在病房里暴毙了。
宋学霖的心态想要先炸一炸再说可以理解的。
病人家属偷偷观察医生的表情,小心诉出了自己家的难处:“我女儿是被人传染的,事先不知被人陷害的。她被感染后从未想过要去传染给其他人伤害其他人。”
有些HIV感染者认为自己要死了,只想报复社会,会特意隐瞒自己是感染者去传染其他无辜的人。这样看来,这个患者做的很难得很棒了。
“我们收了她,肯定会好好给她治。”谢婉莹对家属说。
别看医生心态炸,但是,作为医生该履行的义务势必会履行。
家属擦了擦眼角。
【1080】来的全是骨干精英
病人被推进病房。
走在路上,谢婉莹拿起铃铃响的手机,是何前辈来电话了。
“谢婉莹,陶老师让你写的建议你是放在一个文件拉链袋里,对不对?”何光佑问,显而易见是在帮陶智杰拿东西。
“对。”谢婉莹点头,问,“老师你们是要去开会了吗?”
据说今晚老师们要在行政楼参加重要的会议。
“是的。今晚陶老师可能要用到你这个文件。不过他今天没来得及瞧你写的东西,现在我帮他先把东西送过去。”何光佑说着,从陶智杰的车里临起了公务包,检查完里头的东西无误后走去医院行政楼了。
“医院里要开会吗?”在旁听见的夜班的护士问。
谢婉莹放下电话:“是。”
“这么说,今晚需要格外小心点了,说不定有医院领导晚上来视察。”护士想。
是什么医院领导开的会,开的究竟算是什么会议,谢婉莹是不清楚的。
行政楼内,面积最大的会议室里敞开了门。
接到通知的医生们陆续按照好电话里约定的时间进来,前后共计约有六七十个人,坐满了几乎在座的席位。
吴院长下午有事,姗姗来迟,导致会议延迟了一个多钟头召开,进来后对所有医生说:“抱歉抱歉,来晚了,你们吃晚饭了没有?”
“吃过了,院长,你吃过没有?”赵华明代替在场的同事们关心吴院长。
“我在路上吃的。”吴院长回答完,对辛苦赶来的老前辈们说,“是麻烦你们晚上特意赶回来医院一趟了,白天大家没空开会。”
“我们谅解的,院长,以前我们年轻时一样这样过来的。”赵华明等人笑笑说。
杨科长帮拉开椅子,吴院长坐了下来,今晚这个特殊会议是要开始了。
会议室的布幕上打出了几个大字:死亡病例讨论。
在场的医生们接到邀请时已经得知情况,一个个的心情略显沉重。不少人的目光望向了陶智杰,是均记起了当初陶智杰是死亡患者的管床医生。时间过得是很快,当初的主治医师现在是独当一面的副高了。
陶智杰从医院病案室借来了患者的存档病历,整理完毕后交给了吴院长。
吴院长的手轻轻放在了张老师厚厚的那沓病历纸上面,心情和大家一样是凝重的。
杨科长给他揭开杯盖,往里头倒上茶水。
清了清嗓子,吴院长望了眼里头的茶水时没兴趣喝,望着在座的所有医生,张开的口不知道说什么好。
今晚来的全是医院各科室的骨干和精英。四年前,一样是这些精英在救治医学上的老前辈。每个人绝对是尽心尽力了,可以说是竭尽所能,用尽了医院所有力量。
四年前一样有死亡病例讨论,那会儿大家该说的话是全说了,大多数人达成了共识的结论,才有最终的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放在患者的病历档案里,属盖棺定论了。
现在突然把病历重新拿出来说?是说什么好呢?
一个个心中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