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TXT下载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全文阅读

作者:肥妈向善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txt下载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856】被人叫谢老师了

    有实力的学生,持才自傲不太敬重老师是常有的,老师必须要有更大的实力去压得住学生。谢婉莹自己同是实习生一枚要叫对方屈服,确实很难。不过大家看得出来,谢婉莹挑这人根本不是看中这人什么才华,否则不会说后面说想收一个成绩根本不出众的范芸芸了。

    “谢老师。”耿凌飞跟在了谢婉莹的后面,叫道。

    仅凭对方这声称呼,何光佑他们发现了这人也是个聪明人哈。

    耿凌飞是不傻,学霸知道年龄不意味着什么的。临床上多的有年纪轻轻也出人头地的医生。实力谁强就跟谁,这才是实习生的求生之道。

    谢婉莹年龄小却已经能把腹腔镜耍的牛,他不跟她学技术要领要跟谁学。

    被叫老师,谢婉莹稍微有点拘谨的,估计内心里需要习惯习惯。在普外二她带的是自己同学,李启安从来不需要叫她老师。

    “我和陶老师争取20床病人的治疗方案改进。她是阳阳小朋友的妈妈。”谢婉莹边走边认真和自己的学生交流起来,“她这两天服用了心内科开的心血管药物后,病情有所好转。这个病历你自己找出来再看看,我希望我们能找到相关的突破点,看能不能把她这个病如何进一步治疗。”

    拿出笔记本记着她的话,耿凌飞问了句:“之前是谢老师提议的让她服用心血管药物吗?”

    “嗯,叫了心内科的来会诊。”谢婉莹不否认。

    耿凌飞再次感受到了压力了,他这位谢老师的才华显而易见是全方面的牛,不是单纯什么缝合技术和腹腔镜技术,在病人全方位诊断等技术能力上也是一骑绝尘的。

    “平常有锻炼身体吗?”谢婉莹出于赵同学的事儿,需要先确定下学生的身体健康。

    被女老师问身体素质怎样了,耿凌飞心头再次诧异。她身体素质能比他这个男生强吗?

    “有,有跑步。”耿凌飞答。

    “除了跑步,力量锻炼也需要的。”谢婉莹告诉他。

    耿凌飞默了:被个女生教育要做力量锻炼,远超他的想象了。

    两个人回到医生办公室。耿凌飞去取20床的病历,遇到了在同组的戴南辉。

    戴南辉跟的是贺医生,冲他瞅瞅,那目光像是写了抹同情:你跟了个实习生学习?

    耿凌飞不睬他,拿了病历去努力完成谢婉莹交代的任务了。

    这边谢婉莹翻开今天术后病人的病历,按照何老师的吩咐开常规术后医嘱,然后拿去给老师审核签名。病人手术顺利是不需要过多处理的。

    走廊里,咚咚咚有个人朝着她走来了。谢婉莹转头一看,见到是范芸芸师妹。和昨天踌躇满志不同,此时站在她面前的范芸芸两眼桃红状好像刚哭过。

    “怎么了?”谢婉莹温声问。

    早上和一帮同学来到科室时晚了,遇不到谢师姐,在临床上给人叫着做点事,哪里想到被骂了。范芸芸像鸵鸟耷拉下脑袋,心里觉得委屈。

    刚进临床哪个不是这样的,谢婉莹早有所料,笑一笑,说:“走,下班了,我们去泌尿外科。我朋友在那边住院,我们去看看她。”

【857】探望发小

    吴丽璇病情好转后,今天早上从icu转去了泌尿外科普通病房。

    得到消息,谢婉莹中午赶着去探视朋友了。

    范芸芸跟在她后头走,问:“师姐这个朋友是生了什么病?”

    对这个问题谢婉莹难以回答,整件事故从医院角度来说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事情发生在上个星期,这星期才来医院的范芸芸当然不知道。

    来到泌尿外科遇到熟人了。

    远远见到她,罗燕芬飞奔过来,双手伸开去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谢医生,我好想你哦。”

    谢婉莹也高兴,问:“罗医生你回泌尿外科实习了?”

    “我导师缺人需要帮忙,叫我提前回来。”罗燕芬回答,发现了她身后跟着的人,“你学生?”

    “我师妹,是见习生。”

    “哭了?”作为临床上的老油条了,罗燕芬对菜鸟新人是火眼金睛,瞧见范芸芸的红眼眶哈哈大笑说,“我猜猜,是不是穿脱手套时被骂了,或是戴上了手套四处乱碰了,不然是跟着护士去学打针被病人白眼了。”

    范芸芸的脸红成了个大番茄,前辈太厉害,一猜击中。她是早上戴上无菌手套时不清楚碰到了哪儿算是污染了,被老师骂了没错。

    做个外科生,怎么能连无菌区污染区都分不清呢?

    “骂多了就好。”罗燕芬冲新人摆摆手,这有什么好哭的。真正叫人要哭的事儿,至少得李启安遇到的那种,才叫做严重。

    范芸芸羞愧难当,想钻地洞去。

    “你朋友在单人病房。”知道谢婉莹来干什么,罗燕芬给她带路,一路走一路说,“她和殷医生在谈恋爱对不对?”

    发小的恋爱事儿现在是远近闻名了。谢婉莹不知如何回答,这事情必须他们两个当事人自己官宣。

    “殷医生一天要去看她好多次的。”罗燕芬笑着说,不用她回答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答案了。

    走进发小的病房,看见了里头摆放着他人送来的鲜花和水果。

    “好像是那个伤人的家属送来的。”罗燕芬贴到谢婉莹耳朵边说。

    吴丽璇在睡着,毕竟是受了重伤过后,身体较为虚弱的。

    走过去给朋友拉拉被子,轻手轻脚,避免弄醒了病人。

    罗燕芬见状给她搬了张椅子,和她说:“我帮你打个饭吧。”

    “谢谢你,罗医生。”谢婉莹道。

    “没事儿,你我客气什么。”罗燕芬拍了下她肩膀就走,顺便帮她带走范芸芸小菜鸟一枚。

    谢婉莹起身查看发小今天打的药物,再检查下引流袋情况。

    外头走廊里传来了说话声。

    “韦教授近来很忙的,要出差去开会,你别给他安排病人了。有病人要复查的,挂我这边的号。”是殷奉春的声音。

    跟在他后面的小李医生他们,记完他交代的事情,看他走到了病房门口,时务地全走开了。

    谢婉莹转过身,对着踏进病房的殷奉春点个头:“殷医生。”

    见到她,殷奉春的眼里露出一抹复杂,不知为何总想起她当初对他说的那句话:你自己是医生你知道怎么做对她最好。

    真是,是谁会像她说这样的话。一听该知道她这人体会不到什么是爱情。

【858】要来个洋教授

    殷医生的眼神有些奇奇怪怪,谢婉莹想是怎回事。

    “你和曹医生关系很好吗?”殷奉春若是不经意地在她面前提起下曹勇。

    “曹师兄吗?曹师兄他对后辈都很好的。”谢婉莹感觉自己说的是实话,曹师兄和她发小一样很会做人的。

    她这人俨然压根没听出他问的是什么。殷奉春对着她的眉头纠结着不知道该不该皱。那天他刚好偷偷听见她和曹勇说话。

    曹勇人再好能好到和一个女孩子无所介意深谈恋爱观?他这个外人都感觉得出来曹勇分明是喜欢她。可怜曹勇这个医院里的第一大帅哥,估计心里头要郁闷死了,爱上了这样一个不懂爱情为何物的小仙女。

    好在,他喜欢的女孩子没她这么“笨”,不然他一样得去撞墙了。

    “你吃饭没有?”

    “殷医生吃饭了吗?”

    “我吃过了。”殷奉春说,走到病床旁边,先仔细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等情况。

    要照顾好病人必须先照顾好自己,优秀的医生全是这样做的。谢婉莹知道眼前这个人绝对是个优秀的医生。

    外头手脚利落的罗燕芬怕她饿着,很快帮她拎了中午的饭盒回来了。路上和后辈小芸芸说上了话,女医生很关心女医生后辈的,给小芸芸建议说:“你如果要报读研究生,最好去报读小儿外科。小儿外科不像小儿内科,有钱。而且国协的小儿外科要大力发展了,这是个机会。”

    “我有听说过类似的消息。”范芸芸道,“可是小儿外科现在没有几个导师可以跟。鲁主任收不了几个学生。”

    没有人脉想要报上主任的研究生太难了。

    “你这个消息有点落伍了。小儿外科要来个洋教授了,说是从国外招来的。”罗燕芬对她说。

    “国外的医生能在我们国家执医吗?”

    “能,外籍医生可以在我们国家注册行医的。一年注册一次。也可以考取国内的执业医师执照。我知道宣伍他们普外科有个洋医生,黄头发的,年纪比较大而已。”

    “洋教授招医学生吗?”

    “这个不清楚,要看医学院了。你可以再打听打听。反正,国协现在外科的机会应该只剩下小儿外了。”罗燕芬说着,搭上菜鸟的肩头老生常谈道,“你想留国协必须抓住机会。别想着自己肯定比别人强。读书是为就业,不要傻乎乎的。”

    范芸芸听完深有感触,说:“不知道谢师姐将来会不会去小儿外科?”

    “她——”罗燕芬记得当初感觉谢婉莹好像对心胸外的傅老师比较感兴趣。

    谢婉莹起身到门口迎接人。

    罗燕芬将饭盒给到她手里,说道:“周末谢医生去乡下义诊吗?”

    “义诊?”

    “是,医院里宣传栏贴着活动宣传,说周末医院要组织去哪个乡开展义诊活动,里头包括你们肝胆外科的人。我想你在那边实习是不是会跟着去。”罗燕芬说。

    一般来讲,这种活动如果缺人手老师是会准备带实习生去的。只要经费够,多个人帮手谁不喜欢。

    暂时没听老师说过,但是好像有这回事,谢婉莹记起了那一眼瞧见的宣传活动图。

【859】听听心跳

    “对了,医院要去我老家那边义诊。”

    几个听见这个叫声回头,见到是范芸芸在说话。

    “你家在哪?”罗燕芬问菜鸟。

    “在八庄。”范芸芸说,“坐车离这里首都汽运站要三个多钟头,需要在县城转车。我当时读的县城高中才考到国协的。”

    “你是农村人?”

    “对。”

    “不容易啊。”罗燕芬的手在范芸芸的肩膀上一搭,口气里带了几分欣赏。农村出身的孩子要考上国协,可以想见的难。

    “我农村来的,英语不太好,一路追赶人家。”范芸芸惭愧地说道。农村的孩子哪怕考上大学了,基础对比城市的孩子照旧是较为薄弱的。

    “你周末如果想回家,可以蹭医院义诊的车一块回去,顺便帮你老家的父老乡亲量量血压。”罗燕芬开着玩笑说。

    范芸芸把她这话当真了道:“我可以帮忙的。我有时候周末回家的。”

    “八庄。”床上躺着的吴丽璇发出了声音。

    殷奉春和谢婉莹立马靠了过去床头问:“你醒了吗?”

    吴丽璇睁开了眼睛,道:“我没事。”说着,她望向朋友问:“莹莹,你要出差吗?”

    “不清楚,老师没说。”谢婉莹答。

    “你要是出去的话,路上小心点。”吴丽璇说。

    听见发小这话,谢婉莹想笑了,坐下来说:“你先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其它不需要你担心。”

    “我过几天应该可以出院了。医院的床位不给人住长的。”吴丽璇很轻松地和朋友说,让朋友不用担心她了。

    看来朋友精神不错,谢婉莹心里放下了大石头。

    对面站着的殷奉春,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了听诊器。

    吴丽璇的视线好像“警惕”着注视他手里的听诊器听头。

    “怎么?怕我听见你的心跳声吗?”殷奉春对她的眼神有所领悟,嘴角淡淡一扬,“你朋友在这,让她告诉你。医生不是听心跳的。”

    “不是听心跳吗?”吴丽璇不是读医的,问朋友。

    “具体来说叫听心率和心音。”谢婉莹不否认殷奉春想说的专业术语,说,“俗话说的心跳大致上可以对应心率。医生听诊是要做数据记录的,不是乱听。而且,不止听心脏的活动,要听肺部的活动。”

    戴上听诊器的耳塞,殷奉春把听头隔着她衣服放到了前胸锁骨中线的地方,嘱咐她:“吸口气,深呼吸。”

    听着他的声音,吴丽璇吸上口气再呼气,果然他的听头放在她心口上让她有点心慌意乱。

    由于下午要继续上班,谢婉莹不顾忌了,揭开饭盒边吃边和朋友再相处会儿,反正和发小很熟。用塑料勺子扒着饭,再瞧着人家给她发小听诊。如果按照医生的旁观者目光来看,这个听诊时间好像略长,不知情的可能以为她发小得了什么心肺病。

    吸吸气平复自己心跳,吴丽璇问起朋友:“曹医生给你听过吗?”

    “曹师兄吗?”谢婉莹回忆起上次曹师兄给她听诊的状况。可能当时她精神略有紧张,没意识到时间多少。不过曹师兄听诊时思考的表情很认真,叫她佩服其专业态度。

【860】安排去义诊

    听完她这话,殷奉春和吴丽璇两人不约而同脑子里闪过:这?!

    曹勇如果真是这样,真别怪她朋友是一根筋了。吴丽璇心里头想,十足怀疑曹勇是不是一样没有谈过恋爱。

    之后,被罗医生说中了。

    周五下午,陶智杰突然把她找了去,交代:“你明天陪同何医生邱医生他们一块去下乡义诊,积累点社会活动经验。”

    俨然这事情之前对他们实习生有所保密,可能是老师不想让学生提前兴奋心惶惶。因为通知了她去,相当于耿凌飞可能跟着她一起去了。

    “其他两个实习生跟吗?”何光佑再向陶智杰确定下。

    “可以让他们跟着去。”陶智杰说,“到时候经费应该足够的。不过可能只有我们肝胆外带实习生了。”

    “其它科不带吗?”

    “应该不带。”

    “陶老师你不去的话,谁带我们?”

    “这个问题明早我才能给你们答复,要等院领导决定。”陶智杰说。

    通过这些话,可以确信的是原先医院安排的是陶智杰带队,后来因陶智杰有事必须换人。去的科室不止一个肝胆外科,是几个科室的医生一块组队去。医院专程安排辆专车送他们来回。

    “小宋明天跟我出差。”陶智杰给组内医生们宣布。

    其他人听见他这个安排秒懂:从今以后要把这两个怪胎分开了,锻炼他们各自的独立性。

    提早得知消息的宋学霖,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里21床的手术病历,仿佛看着出神了。

    由于陶师兄好说话,谢婉莹可以顺道带上见习师妹范芸芸去义诊。虽然医院这次下乡义诊的具体地点不是在八庄,是八庄隔壁的村。

    周六清早阳光明媚是个好日子。

    一大早,医院给义诊小分队安排好的中巴车停在了行政楼前面的空地上等人来。

    参加活动的医生们,大多提着小容量的手提行李袋来中巴车上集合。义诊活动总共是两天时间,需要在县城招待所过一晚上,所以要带点衣物和洗漱用品。

    不拿行李袋,谢婉莹背了个大书包,里头简单塞了条毛巾和牙刷肥皂等,衣服带了一套加件长衫不带睡衣裤,轻装上阵最好。

    来到集合现场,远远瞧见一个熟悉的背影,谢婉莹喊了声:“朱师兄。”

    回头见到她,朱会苍扶着眼镜略带惊讶的样子:“你今天也要去吗?怎么之前没听你说?”

    “昨天下午陶师兄才通知我。”谢婉莹道,可能是这缘故,所以没来得及让其他熟悉的师兄师姐们知道。

    朱会苍想:那尊佛太会隐瞒了。早知是这样,通知下曹勇,曹勇肯定会来。现在好了,曹勇要来来不及了。

    “莹莹。”中巴车上车窗拉开,露出了姜明珠的脸,“你快上车。”

    姜师姐也要去,谢婉莹惊喜着,快步走上了中巴车。来到车上发觉熟悉的人不止姜明珠。和姜明珠坐在一起的神经内科的金医生。

    “谢婉莹同学,好久不见哈。”金医生同她乐着打招呼。

【861】想留她的人多着了

    谢婉莹赶紧过去给金老师行个礼。

    朱会苍拎着行李袋上来,看见了坐在前排的常家伟:“怎么是你?”

    “骨一骨二抱怨说每次是他们派人,说要轮到我们骨三了。所以我来了。”常家伟说话时口里嚼的口香糖。

    这个花花公子,满口谎话成章的,莫非想去乡下泡妞了。朱会苍这么想,车上姜明珠她们一样。

    谢婉莹没坐下,是站着往车窗外眺望自己科室里的人来了没有。

    不久,见到了自己科室里一堆人齐齐到了。何光佑和邱瑞云登上中巴车,对后面几个实习生见习生说:“随便找位坐吧,车上位置多余的。”

    “是,老师。”戴南辉和耿凌飞应着,上来自动自觉走到最后排去了。

    见到师妹范芸芸上来了,谢婉莹扬手让她过来坐自己旁边。

    “人到齐了吗?”常家伟回头数数人数,“十个人?”

    “不止。林医生的老婆,我们科的主管护师姚洁要来。”朱会苍补充道。

    去义诊主要是相当于门诊看病的工作,护士不需要多,通常只带个年资高的护士甚至是护士长,因为需要管理随车重要药物药品。

    说话间,一个剪着短发干净利落容颜秀美的女性上了车。

    谢婉莹才知道,心内科的林晨容老师是结婚了,太太是心胸外科的主管护师,未来心胸外的护士长热门候选人。

    “快过来坐。”眼看和对方是老熟人了,金医生招呼姚洁过来。

    姚洁走过去,挨着她们坐下,一转头看见了谢婉莹,笑道:“我知道你,谢医生是不是?我老公经常提起你。”

    林老师居然常提起她吗?

    “他常说,你怎么是外科生,要是内科生,可以留在他们心内科了。”姚洁把自己老公挂在嘴头上的话直接放了出来。

    “想留她的人多着了。”金医生说,“我也想留她在我们神经内科。”

    “算了吧,你别误了人家钱途。”姚洁道。

    金医生一听爆火:“你们心胸外上个月奖金不是要变光头了吗?”

    “别听他们胡说,我们心胸外未来很有钱的。”姚洁反驳道。

    姜明珠怕她们真吵起来,转移话题:“你儿子今年几岁了?”

    “我儿子,三岁了。我出门的时候老吵了,说要跟我出来一块去田里抓蟋蟀。我一听这话问谁教的。他嘟着嘴巴不应我。”姚洁回答着,对她说,“你结婚的话要趁早要孩子,不然年纪大了再要孩子,怕是没精力带这些小祖宗的。”

    “不是有老人帮带吗?”

    “那是你不知道,他只要妈妈爸爸,老人不要。”

    姜明珠的眼睛向上望着,好像在认真思考她这话。

    其他人从她脸上这幅表情意识到了什么,哇一声惊叫:“你和他在一起了是吧?”

    “谁?”姜明珠宛如吓一跳。

    “你和于学贤谈恋爱了是吧?考虑结婚要孩子了?”金医生拉住她衣服说。

    “没有没有,别瞎说。”姜明珠矢口否认。

    “对喔,我本来听说的是你们科让他来怎么变成你来了?”姚洁回忆起护理部当时给她任务时提到的活动人员名单。

【862】事业与爱情

    “他来做什么,当然是我来。他副高了,我得努力升呢。不给我机会,他要怎样?”姜明珠扶着眼镜,很一本正经地说道。

    其他人冲她这话眯起眼:你还说你们两人没有谈恋爱?

    “你们两人在一起装作没在一起。想怎样?想等孩子出生了再给大家一个炸弹是吧?”金医生拿手做锤头状一样想捶姜明珠了。

    “这两人确实不厚道,隐隐瞒瞒的。”另一边坐的男人们一样忍不住,批评这对儿是把所有人耍的团团转。

    姜明珠说:“怪得了我们吗?同个科室的,会被人说来说去的。”

    “你是怕医院把你们两人调开是吧?”姚洁洞察穿了她的心思说。

    像她姚洁,本在心内科工作的,因为和老公在同个科室恋爱结婚了,所以被医院调开去了心外。

    “你不用太紧张的。你不像我不是护士,医生想调开不太可能。”姚洁安慰她说。

    姜明珠皱着眉头:“我是想调开,两个人在一个科是很尴尬,以后我出点成绩我都怕别人说我是受了他恩惠。问题是,我调开还是他调开?我不希望我被调开。我容易吗?好不容易读完留在消化内了,科研也开始搞了,调开我要让我去哪里,不得一切重来?他可以调开去哪里当领导,反正不关我事儿。”

    “你这人啊。”朱会苍指着她鼻头说了,“能不能别想着你自己。他未来要在消化内当主任的。”

    “你意思只要我牺牲是不是?因为我是个女的必须由我牺牲?”姜明珠生气地说道。

    可见这个问题可能在这对情侣之间争执过多次了。

    车内忽然弥漫起了浓浓的火药味气息。

    常家伟拉了下朱会苍的手:算了算了,别和女人计较吵架。

    朱会苍气不过,回头又冲姜明珠说话了:“你怎么不想点好的呢?你看看她,她调开了以后要在我们科当护士长不是挺好的吗?”

    “我能和她比吗?我和她不是一样的岗位和工作性质。”姜明珠驳他。

    “这和男女以及工作岗位有关系吗?你们到时候组成一个家庭,不是谁事业更好就得支持谁去发展吗?那样对你们一家才好。”朱会苍激烈地吼了回去。

    “我比他年纪小,年资低,进医院时机遇没他好。谁知道未来我会不会比他强。凭什么我现在事业刚起步全部为了他牺牲我事业。我阻挡他事业发展了吗?”

    “那么你刚才那句话什么意思?要他从消化内调走你留下?”

    “我抱怨两句不行吗?想也知道他不可能调走,医院要调走人肯定也是我。”姜明珠说到这气得眼都要红了。

    眼瞅这两人越吵越剧烈,所有人见状拉开他们两个:“好了,要去干活的。院长在上面看着我们呢。”

    中巴车是停在行政楼前面,吴院长办公室的窗往下看是对着这里。

    前辈们吵架,实习生们在后面望着是心跳跳。从来不知当个医生和同事谈个恋爱后果严重。

【863】带队的新领导到了

    谢婉莹想起了师姐们之前说的话,找男朋友最好不要找医院里的。

    重生前她在检验科对这个感受不深的,检验科属于后勤科室不露脸的,夫妻呆在一起好像影响不大,没人嚼舌根。

    “谁带队?”常家伟回头问了句众人。

    没人说是自己。

    “没人带队吗?”常家伟吃一惊,“究竟人到齐没有?”

    “陶老师说会有人过来带队的。”何光佑终于回答了一句。

    “本来是他带队是不是?”常家伟听完这话说,“他不在也好。”

    “你小心你这话被他听见。”朱会苍告诉他人来了。

    车外是走来了三个人,其中一人是司机,绕过车头打开驾驶室门。

    陶智杰和另一个男人并肩走着,两人是从行政楼里出来,边走边聊,交流的是英语。

    车里的人听见惊讶了。

    “他们在说英文?为什么?”姜明珠坐在车窗边听得最清楚,回头问其他人是什么情况。

    这里不是在国外,不是和外国人沟通,为什么说英文。

    “那人是外国人吗?”金医生伸长了脖子。

    谢婉莹记起了罗医生说的话:“小儿外科要来个国外来的教授。”

    其他人登时想起这个新闻了。

    “我以为他们说着玩玩的,莫非是真的?”常家伟跟着趴到车窗上看热闹了,“长得不像外国人。”

    “华裔?”朱会苍提出可能性。

    “华裔不会说普通话吗?”

    “人家在国外长大的呢?”

    国内的小儿外科发展比较缓慢,国协从国外发达国家里找个教授来帮助自己医院发展儿外并不能说奇怪。如果这个人刚好是华裔,更好。

    陶智杰和那人终于走到车门边了。两人抬起头,发现了一群人的注目礼。

    “大家很欢迎你。”陶智杰笑着和身边的人说。

    这尊佛说的什么?把他们观看大猩猩的心态形容为欢迎。车上一堆人额头的黑线直落。

    陶智杰和对方一块走上了中巴。

    车上所有人回头,近距离目睹医院里新来的洋教授模样。

    约三十岁以上的男人了,五官有混血儿的迹象,鼻子有点钩,眼珠的颜色微淡,眼窝有点深,皮肤白皙,面容挺俊,穿的黑红格子衬衫显得像一位拘谨的绅士。表情是比较默然的,可能刚回国有语言沟通障碍,不像喜欢说话。

    “他是聂加敏医生,将成为我们小儿外科的教授。今天院长说了,让他代替我带大家下乡义诊,体会国内的风土人情,他本人对此也很感兴趣。”陶智杰介绍说。

    “国外有义诊吗?”范芸芸这只刚来啥都不怕的菜鸟,兴致勃勃问新教授。

    接到她的问题,聂加敏的眼里似乎笑了笑,点了头。

    “你坐这。行李我让何医生他们给你拎来了。那位是何医生。”陶智杰拉着新来的聂加敏坐在了前排的座位上。

    朱会苍和常家伟退到了第二排去给领导让位置。

    何光佑起身给领导露露脸。

    “莹莹。”

    被陶师兄叫了声,谢婉莹在车内站起来。

    “你过来陪聂教授坐。”陶智杰对她说。

【864】领导的压力

    是命令。谢婉莹起身听从师兄的安排。

    “可以和聂教授多做学术交流的。你英语不是很好吗?”陶智杰在她经过时拍下她肩头轻声鼓励她说。

    陶师兄高看她了,她没去过国外,对和外国人口语交流信心不大。对此谢婉莹内心有点儿压力。当然,她知道这是师兄给她机会锻炼。要做一个优秀的医生,需要学会如何与外国同行们交流。

    “好吧。你们出发吧。”陶智杰挥手和车上所有人拜拜,下了车,示意司机可以开车了。

    朱会苍眯着眼:想着这尊佛这个安排曹勇知道不?说是这尊佛安排,不如说是吴院长的安排了?

    “那是宋医生吗?”姜明珠从车窗里见到了一个像弹吉他的文艺年轻人,指着问。

    宋学霖左右手各拉了个上飞机的行李箱,站在空地里待命,褐眸瞟了眼中巴车上的人,略显沉默。

    “走,我们去机场。”陶智杰接过他手里其中一只行李箱,对来接他们的出租车招招手。

    之后,这两人坐上了出租车。

    中巴车和出租车开出了医院大门后分道扬镳了。

    路途较远,中巴车上的人一个个在座位上寻找舒服的姿势,闭目养神。主要是对新领导不太熟悉,否则以今天来的人均相对活泼的性格,这会儿可能在车上玩起来说笑个不停了。

    闲,闲得快发霉了。金医生拉拉身边的姚洁,指了下前面的新领导:“你之前见过他没?”

    “没,和你们一样。我去护理部的时候,只听护理部主任说小儿外科要大变样。”姚洁说。

    姚洁这个消息证实了一件事,新来的聂教授真就是小儿外的新领导了。大家对此并不觉得奇怪。胡主任年纪大了,再做主任也是要退居二线了。来个有实力的教授哪怕是国外来的,年轻,技术能服众,肯定是小儿外的一把手了。

    “你东西带齐了没有?”

    随车药品物品的筹备工作是她负责没错。姚洁的手在心窝口摸摸了,不清楚人家教授从外国来的会不会很挑剔。

    “别想那么多了。”常家伟偷偷转过头和她们两人说,“他一个人而已,也不会有什么事。”

    出个什么问题,大伙儿一块上,会怕压不住新领导吗?

    “你是想把我们全部人拉下水是吧?有事你自己搞定你自己的。”姜明珠看穿他的心思,呸一声。

    “别慌别慌。”朱会苍略显冷静些,扶扶眼镜,照他这一路观察过来。能不能让新领导欢心,之前有陶智杰的安排,似乎意味着大家该依赖的人是谢婉莹。

    “依赖个女实习生?有你的。”常家伟臭骂他不够绅士不像个男人。

    “你可以代替她上去和领导交流。你不是在国外也进修过大半年吗?秀一秀你的美式英语嘛。”朱会苍眼镜下的目光示意让他上。

    “我骨科的,你让我和小儿外的交流?应该是你心外的去。”常家伟推搡他去更合适。

    “我没有出过国进修,英语口语不好的。”朱会苍有自知之明地摇头。

【865】用努力去沟通

    后面的人听到这两人小声争执,可以肯定的只有一点:谢婉莹和新来的洋教授能否交流顺畅,或许成为一车人的关键点了。

    她能吗?

    以她只是个初出茅庐不久的实习生水平和一个洋教授沟通?

    坐在后排的戴南辉和耿凌飞张望着,心里想换做自己上能行不。

    范芸芸的手忐忑地揪住胸口的衣服:谢师姐加油啊。

    “他们两人究竟会聊什么?”宛如观看破案电影一样有些紧张,姚洁问问其他人。

    “很小声,我听不见。”金医生坦承,只能凭两人说话的表情来判断。

    后面的人全眺望着。

    众人可以看得见聂加敏那张默然的侧颜。俨然他是真不爱说话的性格,经常是左手撑在了下颌上,眼神微垂,似有似无地聆听他人说话的高姿态。

    沉默技术型的领导是最难应付的了。如果下面的人说的话不能表达出一些刺激到领导神经兴奋的意见,分分秒秒被领导回个白眼。

    一群人替谢婉莹不安,看她能怎么对付。

    陶师兄说了聂教授很有实力,谢婉莹尊敬教授,拿出个笔记本铺在膝盖头上,随时准备记录领导说的每个字,手里拿的圆珠笔因此做好了书写的姿态。

    新来的老师会不会很苛刻?再难沟通有她刚开始去普外二时遇到一帮高冷脸老师难吗?显而易见,和老师只要是真诚的技术型沟通,不会说存在老师故意刁难学生的问题。谢婉莹一直贯彻着自己对吴院长说过的理念:真正牛的技术型老师是不会有医德问题的。

    清了下嗓子,按照陶师兄临走前吩咐她的,她给刚来的老师介绍自己的情况:“我是九六级的外科实习生,刚进入临床实习约四个月。去过普外科,现在在肝胆外科。”

    聂加敏歪着头,先听听她的英文口语水平。一听很明显的,她这个属于在国内学生的水平,由于未去过国外交流,说英文有咬文嚼字的习性。自己说时能预备好较为流畅,被人问时回答估计得顿一顿了。

    在国外真正生活学习的学生,习惯和国外当地人交流会说得较为口语化。好比国内的人用普通话交流一样,说的时候时不时省略主语助词等,各种方言辈出。这样无疑能和国外的老师容易拉近关系。现在她这个优势没有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她完全不行。

    要知道刚出国的留学生和她差不多一样的,这些学生到了国外,老师能很快把他们划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咬着文绉绉磕磕巴巴的英文,逻辑表达水平也差,这种老师知道属于低水平学生了。另一种或许英文讲的不够本地化,却有自身的神态和气质加分,会让听的人忽略掉了口语上的瑕疵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人身上。后者属于有在国外当精英的潜力了。

    一个人总有优点和缺陷,怎么把缺陷糅合在自身综合能力中给拉高起来,是个人的魅力所在。

    显然,她这人属于后者。

【866】引起对她的好奇了

    于是,聂加敏耐心听完了她有点蹩脚的文绉绉英语,主要是她说话的眼神很吸引人。估计他是从陶智杰听说她的什么事,问起她问题:“你在普外科做过小儿外科手术吗?”

    教授大概是听人说,她曾经在普外二时跟谭老师给雅智小朋友做的手术。

    谢婉莹仔仔细细地回答这个病人的就诊和医治经过:“孩子刚来门诊时,老师怀疑为多发的高度恶性平滑肌肌瘤。有经过科内医生们的讨论,大家均倾向于保守治疗。突破点在于谭老师后来愿意再看看这个患者。”

    “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血氧。如果是恶性肿瘤的话,按理说发展到她这个程度,血氧该低了,但是她没有。”

    “等于说,如果没有转移到脑和肺,而这些是恶性肿瘤患者通常的最后归宿,儿童患者并不例外。可以怀疑为良性。”

    “对。”

    “你这个猜想,过于乐观。”

    谢婉莹点点头承认:“科里的老师都这么说。”

    “可你敢猜,而且猜对了。”

    谢婉莹抬头,见对面老师眼里划过的一抹意味的光,更加谨慎回答:“有猜的成分,也有一些证据的。”

    “医学上无论有多少证据多好,余下的百分之几都是医生和患者在赌博。”聂加敏并不完全否认她的论调。

    不知道聂老师是不是国外来的缘故,说话比国内老师更直接。

    “当然,这些话我们要分开,哪些病人可以说,哪些病人不可以说。”

    “是,老师。”

    “对于儿童患者来说,医务人员更要扮演天使一样的角色,不要让他们感到害怕和恐惧。你认为你能做好这一点吗?”作为小儿外科医生,聂加敏自然是话题集中在自己的领域上。

    对于儿童患者的诊疗,经历和小雅智的相处后谢婉莹有自己的想法,认为:“患儿最需要的是保护。”

    她的回答出人意料。一般人听见“天使”两个字,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要扮演温柔可亲。聂加敏心里承认他刚开始是想引导她这么回答,没想到她对天使的理解是这个答案。

    第二排坐着的朱会苍和常家伟听到了,两双眼同样略显沉思,颇有疑惑:女孩子不是温柔吗?怎么想着保护了?

    “天使是要保护患者免受病魔的侵害。”谢婉莹再次理清自己的思路,坚持原有答案。就像她对雅智小朋友说的,她这个医生姐姐有医生技术魔法棒,可以把病魔啪啪啪赶走。

    她平静的眼神中有股力量,如海岸线上那盏发光的灯塔,有点微弱并不刺眼但是始终存在着。

    说明这个姑娘有非常坚定的信念。

    聂加敏漆黑的眸底突然一闪,稍有棱角的眉尖挑了下:俨然对她这人有些好奇了。

    不清楚她接下来会如何诠释天使保护理念。

    说是一回事,做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了。

    “有点狂妄。”朱会苍的头靠回到座位上,摇头评价谢婉莹说的话。

    常家伟瞥了瞥他:你自己的师妹你这样说她?

    朱会苍一直认为老同学曹勇对喜欢的女孩盲目了。不否认她好像有点实力,但是理想过于天真。

【867】盛况空前

    村里没得饭吃,中午医院的车开到了小县城,众人匆匆在一小饭馆吃了午餐,再继续赶往十二庄。

    十二庄是个大庄,有千户居民入住,人数众多。再有义诊的活动村委会早贴出去四处宣传了,不止十二庄,附近的村庄包括范芸芸的老家八庄的人,都赶早来十二庄看医生。

    来的义诊医生不普通,是鼎鼎大名的国协大医生们大专家们。

    村民们从早上在村委会门口排队拿看病的顺序挂号牌。有些村民甚至从昨天在村委会门前蹲守了,只怕排不上队。

    负责组织义诊活动的十二庄村委会,昨天提早在村委会门口的空地里前搭起了个大棚子。用几张桌子拼了条长长的医生看诊长桌,桌面上铺了干净的白布,上面悬挂了标准红幅宣传语,红底白字清楚写着:“热烈欢迎国协医生到临十八庄,感恩国协医生给老乡送温情。”

    这种把国协两个大字非要挂上去打广告的举动,说明了国协的名气之大。否则挂的可能是日常挂过很多回的那张标语,开展义诊活动服务百姓健康,不打医生名号了。避免被老百姓嫌弃。

    义诊虽说不用钱,但是来的医生是好是坏,老百姓心里有数的。看个糟糕的医生不如不看。好医院好医生的话,在医院里挂不上号的,免费义诊更是必须早早来抢号。

    老百姓心里的想法全在标语和行为上全部表现出来了。

    中巴车上的医生们在远远望到义诊活动现场的盛况时,一脸不由自主地压力山大了。

    “来的人真多。”在车上打个盹儿算是睡个午觉的姜明珠,睁开眼从车窗望出去,见到远处的人山人海,给吓得不轻。

    “你第一次来吗?”金医生问她。

    “医院门口的义诊我参加过。”姜明珠承认,下乡义诊自己是第一次,“平常报名都选不上我。你也知道,竞争有多激烈的。”

    义诊谁不想来,参加活动医院有丰厚奖励,而且,可以当作在乡下散散心游玩游玩。平日里在城里忙得焦头烂额,聪明的医生们巴不得有机会可以假公济私地放松下。

    说到义诊活动的意义,院领导开会时给医院职工们讲过很多次了。首先这无疑是做慈善的善举,回馈社会,向普通百姓宣传健康知识,也是卫生部规定给医院的任务之一,每年要完成指标的。

    其次有吴院长治理国协的理念在里头。

    吴院长派医生去义诊,绝对不在市区社区里随便找一块地方,要让医生们辛苦长途跋涉去下乡。

    “我们吴院长是与众不同。”金医生感慨,“大概是不想让我们太容易拿到奖励。”

    “院长说了,这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技术。”姚洁笑到合不拢嘴,心里其实是更赞成金医生的理解。

    吴院长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国协的病人来自五湖四海,很多病人是村里人。农村人没好医院可以就诊,治不好的疑难杂症层层寻医最终跑到国协来看。

【868】被老乡围得水泄不通

    如果国协医生不时常去一下底层了解基层卫生状况和流行疾病情况,怎么能很好地服务到所有层次的病人。国协医生作为龙头医院,公立医院,要有公益性质,不能对病人分有钱没钱,分是不是城里的,无高高在上,要平易近病人。这是一个医生医德的重要塑造部分。

    “院长这话不能说有错。”姜明珠维护吴院长的话。她年轻,是很想多积累点看病的经验。和吴院长说的一样,有机会进入底层病人所在的生活区进行了解,对于医生本身的技术提高十分有利。

    姚洁和金医生看看她:行,头一次来的你属于积极分子,可以理解的。

    来多几次肯定变老油条了。

    “你们参加过几次了?”姜明珠问这两人。

    莫非这两次参加过很多次了。

    姚洁说:“我是第二次来。金医生你呢?”

    金医生笑得有点儿狡猾了,其实她和姜明珠一样是第一次。毕竟机会难抢。全院那么多医生抢。好比常家伟那个不要脸的,说什么骨一骨二让出来机会给他,分明是他们骨三从其它骨科抢过来的机会。

    姜明珠哇一声,拿手拍打金医生了:“你这是套我话是不是?”

    “有压力。”金医生回答姜明珠说,“吴院长不是说了吗?义诊医院出人出力出钱的,我们出来,是要给自己医院打广告的。”

    记起来了,吴院长最后给医生们重点敲打的那一点,出去义诊的医生是国协活动的广告牌。所以有内部现金褒奖有升级考核上的参考加分。搞得高年资的医生都想参与。但是医院是给年轻人更多的锻炼机会。

    压力绝对有了,表现不佳,砸自己家广告牌的话,奖励别想要了,扣钱惩罚一大堆的。机会永远是和挑战并存的。这是吴院长的管理医生理念:国协医生们,你们只能往前冲了。

    可现在,中巴车只能以龟速靠近十二庄的村委会。因为那帮热忱的老乡们在村头发现他们的车后,像蜂群一样冲过来了,一路上围着中巴车转个不停。

    其中不乏老人小孩妇女,中巴车哪敢开快一下,撞上一个都是赔不起的。

    “你们先下车吧,实在是开不动了。”司机拉住车杆,回头对车上的医生们喊话。

    车内的紧张气氛登时高涨。一帮医生们的心跳好像要跳出心口了。这种状况,好比大熊猫要走出笼子的高辉时段。

    “你上次这样吗?”金医生和姜明珠问经历过一次的姚洁。

    姚洁摇摇头:“上次去的地方没有这么多人。这是个大村。我接受任务时有听护理部提过,叫我多准备些药品物品准备,怕不够。”

    所有人望向带队的了,这时候需要带队人拍板下车不下车。问题今天特殊在带队的是个洋教授,估计都听不懂发生了什么事。

    何光佑想起了陶智杰离开前吩咐过的话,拿起手机,先打给十二庄村委会的李村长。

    村委会的干部们其实有接到风声了,四十几岁的李村长带上一帮村上干部全跑出来维持秩序。

【869】看病看哪个科室要清楚

    对待老乡们,接地气的干部们自有擅长的群众说服工作。负责宣传一块的村干部举起大喇叭朝围车的群众们展开教育工作:“你们干啥呢?围着车,车动不了,医生下不了车怎么给你们看病?”

    乡亲们的脚动了动,一边动,一边一步三回头,对车上的医生是恋恋不舍。

    “走快点!”李村长冲迟疑的村民使劲儿地急吼吼,“现在都几点了,人家从城里来的,路上去掉多少时间了。我和你们之前说过多少遍了。你们不配合,他们哪来时间给你们看病。医生天黑前看不完病人,轮不到你们看病是你们自己的事了。”

    这下子,全部人跑起来了。很快,中巴车四周围观的人群散的一干二净。

    村长厉害!车上医生们心里竖起大拇指。

    中巴车这回顺顺利利停在了村委会旁边的小院子里。

    十二庄经济算不差了,是大庄,人口多,近年来种经济水果,人均收入还算不错。即便如此,想上一趟大城市看病,想挂上国协的号,对不少农村人来说是天方夜谭。

    这样大医院的义诊活动,不用说,是层层联系,十二庄是从不知道多少村庄手里抢来的机会。村委会自然重视得不能再重视了。

    村干部们现场组织人力了,弄了几条麻绳,作为分开的通道,让拿到挂号的老乡们在各个通道里排队。

    “大家别排错了。一号通道,是排队看骨科医生的。二号通道,是看消化科医生。三号,是看神经内科医生。四号,是看心胸外科医生。五号,是肝胆外科医生。六号,是小儿外科医生。”宣传干部拿着国协那边递交来的纸,照本宣科地用大喇叭念着。

    “什么是神经内科?”有老乡问道。

    神经内科?只会念纸的干部也不懂,回头望向医生们。

    “是看精神病吗?”乡里人自己议论起来了。

    “神经内科是这样子的。”金医生下车后主动给老乡们介绍自己的专业了,“主要看的是脑血管疾病病人。不开刀,保守治疗,用药物等其它方式治疗的话找神经内科。或是手术过后,手术没法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找神经内科继续治疗。“

    ”我家老人上回在县城医院里看过,说他是脑血栓,可以看吗?”人群里一位中年妇女问。

    “可以。”金医生笑笑回答。

    一堆看病群众立马跑进了金医生所在的三号排队通道。一时间,人挤来挤去的,有的老乡之间要干起架了。村干部在人群当中艰难地用嘴巴宣传,用人肉挡架。

    医生护士陆续下车了。车上的药品物品箱,医生们要帮着抱下来,司机加入了帮忙的队伍里头。

    “你们女的站一边去吧。”常家伟自认绅士,对女医生们说。结果转个头,看见了谢婉莹已经抱着箱东西往村委会办公室里头跑了:这小姑娘,要让他看傻眼了。

    所有药品物品为了防止被不懂医学的老百姓乱拿,全搁村委会办公室里专人看守着。

【870】大佬必有厉害之处

    “谢师姐力气好大。”望着谢婉莹跑步如飞的背影,范芸芸只有叹为观止的目光了。

    戴南辉和耿凌飞也没想到有女实习生体力这样健硕的,嘴里说不出任何形容词了。

    “你们两个傻站着干什么,搬这个。”邱瑞云转头叫这两个傻愣的男生。

    这两人其实不傻,是看到谢婉莹出乎大众想象的举动后不免犯呆了。

    金医生和姜明珠,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穿上白大褂,准备先走出去开诊了。

    “给,是从你们科室里拿的血压计。”姚洁把血压计分发到医生个人手头上时说,“你们自己好好保护,回头要交回给你们科室的。”

    “哎,医院不专门给我们安排,拿我们科室的?”姜明珠的手接过表面用红色漆笔写有红字“内五”字样的血压计,吃惊地问。

    “你不知道我们院长出了名的抠门吗?为什么非要在每年一到两次的义诊活动中单独准备血压计,直接拿你们自己科室的行了。听诊器你们自己也有。”姚洁代替吴院长说。

    “院长抠门好,我们才有高额奖金发。”金医生说这话安慰自己和其他医生们,“省吃俭用是优秀传统美德,有钱人全是省出来的。”

    “你这个胡说八道的。有钱人不是钱生钱吗?”姜明珠说。

    “我怀疑你看了《穷爸爸富爸爸》。”金医生笑话哈道。

    穷爸爸富爸爸,可以说很大影响了国内这代人中产阶级对于钱的理念,直至今时今日。以前国人只知道存钱,有了来自西方的投资教育学对国人的普及后,钱不再是只放在银行里头了。懂的人开始投资房产了。像谢婉莹都想着,自己一旦有了工资要开始赶紧买房子,否则以后买不起的了。

    不能说吴院长的抠门有错,减轻负债在穷爸爸富爸爸里也有强调的。医院想要富足肯定得各处省。

    帮忙搬完箱子,谢婉莹穿上自己的白大褂,听诊器放在了一边口袋里。另一边口袋放笔记本和其它杂物。比如她和宋医生一样,喜欢在口袋里头装几块纱布和胶布备用。

    遵照之前陶师兄的嘱咐,她走回到聂老师身边待命。

    聂加敏不急不忙的,手臂里抱着自己的白大褂,先站在旁边看护士整理的药品。有些什么药可以用,他心里要有数先。

    每个大佬能做到大佬必定有他的厉害之处。

    谢婉莹感觉到这位小儿外科的聂教授是个非常严谨的人,可能比起陶师兄有过之而无不及。

    陶师兄是比较放开的,尤其做明星带教老师的时候,更是适当放宽让下面医生发挥。

    可聂加敏不一样。

    “这个不要放里面。”聂加敏说。

    听到他说普通话的姚洁大吃一惊,搞了半天这个洋教授是会说国语的。只是可能人家说的口音不太本地化怕被人嘲笑不喜欢说。

    “你说的是这个吗,聂教授?”转过身的姚洁,手里拿的一盒凡士林纱布。

    “是,急救要用的,你不能放里面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602/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作者:肥妈向善所写的《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为转载作品,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介绍: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谢家的女儿谢婉莹说要做医生,很多人笑了。
“凤生凤,狗生狗。货车司机的女儿能做医生的话母猪能爬树。”
“我不止要做医生,还要做女心胸外科医生。”谢婉莹说。
这句话更加激起了医生圈里的千层浪。
当医生的亲戚疯狂讽刺她:“你知道医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有多高吗,你能考得上?”
“国内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医生是零,你以为你是谁!”
一帮人纷纷围嘲:“估计只能考上三流医学院,在小县城做个卫生员,未来能嫁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高考结束,谢婉莹以全省理科状元成绩进入全国外科第一班,进入首都圈顶流医院从实习生开始被外科主任们争抢。
“谢婉莹同学,到我们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们泌尿外——”
“小儿外科就缺谢婉莹同学这样的女医生。”
亲戚圈朋友圈:……
此时谢婉莹独立完成全国最小年纪法洛四联症手术,代表国内心胸外科协会参加国际医学论坛,发表全球第一例微创心脏瓣膜修复术,是女性外科领域名副其实的第一刀!
至于众人“担忧”的她的婚嫁问题:
海归派师兄是首都圈里的抢手单身汉,把qq头像换成了谢师妹。
年轻老总是个美帅哥,天天跑来医院送花要送钻戒。
更别说一堆说亲的早踏破了老谢家的大门……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