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被老师惊呆了
她要跟随老师的步骤去走。
老师毕竟有过这个手术经验,比她的眼和脑子更具有经验的操作力。她的脑子或许能更精准地判断出位置,但是对这些位置如何操作是她的短处,是需要手术经验去积累的,是老师的长处。她紧随老师的指挥棒去进行操作不会浪费时间。
谭克林知道,考验这个学生的真正时刻到了。
她不同常人的眼力和脑子,能不能跟得上老医生的经验节奏呢?
经验,不可能算出来的,是积累出来的。
老师的分离钳在患者腹腔里头快速分开组织,谢婉莹的眼全神贯注地看着,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和当初肛肠科前辈望着他们操作的腹腔镜画面,一样有些如坠云雾了。紧急手术,没有事先在脑海里多次计划的手术路径图,需要依靠以前做过这类手术的经验。
她对这类经验图少的要命。
只能赶紧把所有学过的知识全部捞出来结合分析。
那个是子宫了,老师在引导她先避开子宫,同时查看子宫周围有没有感染迹象。子宫如果发生感染,需要通知妇产科来处理了。现在看来患者的子宫完好如初。下一步,患者的阑尾因为怀孕的关系往上移,可能会被挤压在各层组织之间比较难以寻找。
谭老师高超熟练的技巧在她面前显现了。以前看谭老师做主刀都知道谭老师厉害,但厉害在哪模糊不清。直到现亲眼见谭老师做一助的刹那,把人看呆了。
这种快速分离,手术医生眼睛触目所及的所有器官组织需要多么清晰的直觉辨识区分能力,才能这样一钳分下去,一钳夹下去,钳钳精准,不会出血,不会分不开。好比勇士一般挥舞着大刀砍向荆棘,一路所向披靡畅通无阻。
谢婉莹心里头只有惊叹了:谭老师自身海量的知识体系,几千上万个手术的实践经验,像太阳一样在金光闪闪。
一旁孙玉波的脑门上却层层加汗,他能感觉到今晚的谭克林好像燃起来了。
今晚这个薄情男人怎么这场急诊手术里头兴奋了,叫人想不明白了。
说是孕妇的手术但不是之前没做过,没理由热血沸腾的。
搞得他这个扶镜手好难跟上节奏,只能费劲所有力气维持住手不颤抖。
终于进行到最紧要的手术关头,其它部位探查结束,发现躲藏的阑尾了。
阑尾红肿有脓了,但是好在没有穿孔,暂未扩散到腹膜炎,万幸。
充分暴露出来的阑尾,先分离阑尾动脉,夹动脉血管。
切阑尾系膜,一刀切到根部去,阑尾根部扎线,没穿孔不需要缝合。
距离结扎线0.5公分处切断阑尾,把阑尾放入标本袋。
仔仔细细再观察周围有无出血,清理干净腹腔。老师的吸引器在嗖嗖嗖地吸,不会儿把标本袋周围的体液吸的干干净净,这样可以防止标本袋移出腹腔时污染其它脏器组织。
手术结束,手术间内的麻醉医生、护士、李同学等,观看了一场淋漓尽致的手术画面,呼吸一口气从头屏住到了尾。
【647】谢谢老师
真是紧张极致,又快如极致。
手术时长,一共耗时一个钟头十分钟。
这个时间,没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病人脱离麻醉,顺利推出手术室。
在外面等候的病人家属喜不自禁。
吴丽璇偷偷得知是自己发小当主刀,心里大呼发小厉害。回头请发小吃饭去。等她转回头一看,哎,怎么发现身边黄师兄的表情居然不是愉快的。
“我朋友当主刀你不高兴吗?”吴丽璇问黄志磊,语气里一丝质问了,“你不是莹莹她师兄吗?”
小师妹当主刀他肯定高兴,为小师妹庆祝过了。但是今晚不一样。黄志磊偷摸进手术室里看过了,瞄到了小师妹那抹崇拜的眼神,叫他心里大骂:这个精于算计的谭克林,竟然在小师妹要出科的时候耍这一招。
这哪里是让他小师妹做主刀,是让他小师妹崇拜普外二技术大牛,意图太明显了,这是拉拢他小师妹未来可能留在普外二科的心呗。
要让他天资聪颖的小师妹崇拜谁不容易的,所以,这个谭克林计算到了这一刻来了。
“我不和你说,你不懂。”黄志磊气呼呼地背过身去,一眼都不想再看到普外二的人,拿着住院总值班的记录本走人了。
他这人怎么回事?吴丽璇没读医是不懂,只能吃惊地望着他走了的背影,耸耸鼻头,本来想问问他吃不吃夜宵的。不管这人了,先给发小和手术医生们买夜粥,有空再给他拎一份过去,免得对方总抱怨她没送茶叶去神经外。
想好了,吴丽璇走去医院外给医务人员买犒劳的夜宵了。
手术做完回到病区。老师们去休息了,孙玉波离开学生前,代替谭克林转达信息:“小谢同学,恭喜你出科考试过关了。”
真是今晚的急诊手术作为她出科操作考试了。
谭老师对她太好了,给她亲自当出科考试的一助。虽然这个手术术前所有人捏了把汗的,她做主刀也没人觉得容易怕要出问题。
“谢谢孙老师,谢谢谭老师!”谢婉莹起身,向老师鞠个躬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在普外二近三个月的学习期间,这里的老师无论哪个,全是尽心尽力地教她,让她学到了最宝贵的外科基础知识。感激之情无言表达,只能是一辈子牢记老师们的恩情了。
“你还没走,不用擦眼泪。”孙玉波冲她摆下手,不准她煽情,因为最终可能她这个清冷的女医学学生没哭,反而是他这个大男孩老师要哭了,“明天继续好好来上班。写完病历赶紧回去睡觉。”
“是,孙老师。”谢婉莹目送老师离开。
坐下来,坐在医生办公室里电脑前,准备完成今晚的急诊手术病历。一边在键盘上敲打字,谢婉莹和坐在旁边的李启安同学这个心情,是沉浸在刚才的手术里头一直没出来。
“莹莹,他太牛了。”李启安赞道。
谭老师是牛。谭老师从没在她面前做过腹腔镜一助,今晚这一做好比拿着只打狗棒指点江山。
【648】大家都要转科了
在下面的小徒弟眼前耍一两招玄乎的但是绝对帅气的招式,叫小徒弟们哇哇哇叫,宛如江湖圈里头的大神显出神仙一样的境界。
拿分离钳直接这么分离止血,比拿超声刀难很多的。
“莹莹,你将来要不要考虑留在普外二,可以跟谭老师继续学习。”李启安戳戳她的肩膀给她提议。
谢婉莹的心头咚咚咚跳,今晚真叫她动心。她真想留下来继续学,包括人体各个器官组织,怎么辨别其脆弱性和顽固性,怎么分辨出其有多少层,手术操作的力度要怎么分。这些她有感觉,谭老师绝对是最经验丰富的那一个,能教她。
要不是因为姥爷,这一刻她真想留下来在普外二了。
“黄师兄?”李启安抬起头时,突然诧异地发现黄志磊站在办公室门口。
黄志磊脸上黑黑的,扶着眼镜,牙根咬着,望向小师妹的目光里写着:果然是那个王八蛋今晚的目的。
见师兄好像在生气中,李启安不敢吱声了,躲了躲。
“黄师兄。”谢婉莹拿着发小发来的短信,安慰师兄不愉快的情绪说,“丽璇说给所有人买了夜宵了,黄师兄等会儿在我们这里吃夜宵吧。”
黄志磊摸摸心口处,心里的话想吐出来:小师妹,你这样被那男人勾走魂了吗?他能做到的神经外科也能做到的。
算了,等小师妹到了神经外,会发现他们神经外比普外二更牛逼的。要像曹师兄说的,沉得住气,其它科全是给他们神经外科这个外科之巅做铺垫的。
“我先去其它科看看。”黄志磊对师妹说,走去外头透口气平复下心情再说。
师兄走了,李启安和同学继续聊:“莹莹,你下星期要走了,去肝胆外。我比你迟走一个星期,要去心内科实习了,怎么办?”
李启安是内科生,轮科的科室肯定和外科生有差别。外科生重点科室要安排在外科。内科生要安排在内科。
“心内科据说也很恐怖。”李启安心脏缩紧了,在普外二他能呆的下来全是因为有谢同学陪着,接下来叫他一个人去心内科他没底。
“心内科的话,林医生很好的。你试试能不能去心内科跟林医生。”谢婉莹告诉同学。
“我怎么记得赵兆伟说过,说林医生在急诊带他,才第一个晚上说他作弊了。”李启安说的严厉的林医生老师和谢同学说的好人林医生老师貌似不一致。
说到赵兆伟同学了,他们去做手术,赵兆伟理应是回学校去了。结果没有。赵兆伟没走,一直在医院里头打电话。听说他们做完手术,跑回来办公室里找到谢婉莹说:“莹莹,你可以现在和我去肝胆外科一趟吗?”
“怎么了?”李启安问他,看看表,“晚上十点半了,肝胆外科的人不是下班了吗?”
“那尊佛没下班。你们不知道那尊佛有多恐怖。莹莹我听说你要去跟他了,等你去你会知道他压根不像他和你说的那样好说话是好好先生。”赵兆伟两眼红彤彤地对谢婉莹说,俨然今天被尊佛压到要哭了。
【649】医生世家的孩子
“陶师兄他们加班?”谢婉莹问。
“他们经常加班的,晚上开小组会议。当然,因为肝胆外科是我们医院最出名的外科,号称全国第一肝胆外。那尊佛又是肝胆外的大明星,全国肝胆外的第一号明星,率领的团队可以说是全国最著名的肝胆外科团队,做的研究很多,所以经常需要学术研讨。”
没去过肝胆外,谢婉莹和李启安听着今晚赵兆伟暴露出来的消息,只能惊讶地听。或许医院有过类似对肝胆外科的宣传,但是,从赵兆伟这里听来的实际情况感受是不一样的。
宣传谁都知道可以夸大其词的,内部人士透露出来的却是实情,真正的没有一丝撒谎的。
“我们医院肝胆外这么厉害的吗?”李启安眨眨眼。
“你不知道吗!”赵兆伟冲他们两人瞪一下。
“我们知道你爷爷在那个科,但是你很少和我们说那里的事情。”
“我不好说,因为我本人考不到外科生,在家里很丢脸了。家里本想让我继承我爷爷的事业的。想进我们医院肝胆外科留下的外科生超级难,肝胆外科是所有外科里头最不缺人才的科室。因为都知道我们医院肝胆外科最厉害,全国最优秀的医学生全奔这里来学习,能留下的肯定是能跻身为全国肝胆外科圈的一流人士。家里本想着我有我爷爷依靠,如果能留在肝胆外前途不用多说的。”赵兆伟说出了缘由。
谢婉莹和李启安听了可以理解,医生世家也想给孩子搭梯子,让孩子尽快更上一层楼。谢婉莹想起了自己的表姨周若梅,周若梅费尽心机培养她表哥当医生,是和赵家一样的想法。
“我跟你去是?”谢婉莹问,同学要求她陪他这会儿去肝胆外是做什么。
“我之前不是求过你吗?让你去他面前帮我说说情。他居然联系我爷爷了,要求我爷爷今晚必须到科室和他谈话。”赵兆伟眼泪要掉下来了,“先是我奶奶接到的电话,知道这个事情很严重,转达给我爷爷知道。我爷爷今天受邀去地方医院做指导了。他退休后还经常有人请他去帮忙的。现在只能是晚上赶回来了,还要来医院见他。”
“他这么急的,为什么非要今晚?”李启安问。
“他说他明天可能要出差。”赵兆伟说,“说我这个事不能拖。我和我奶奶说了,说我身体不是大毛病的,要是大毛病的话早垮了。我奶奶才没把这事先告诉其他人,想让我爷爷到医院了解情况后再说。”
陶师兄要出差!谢婉莹记起了任老师下发给她的重要任务,这下,她今晚是不得不去肝胆外找陶师兄说了。
“我和你现在去。”谢婉莹站了起来,心里想两件事一块赶紧办了。
“谢谢你,莹莹。”赵兆伟抓住她的手使劲儿地摇晃着,差点要跪倒在地上。
“你冷静一点。陶师兄找你爷爷过来,只是关心你,你不用紧张的。”谢婉莹安抚同学。
【650】两男不如一女
三人前往肝胆外科。
坐上电梯来到九楼,进到肝胆外科病区,夜晚的病房安安静静的,病人开始入睡了。路过护士站时可见有的护士在忙碌个不停。和护士打完招呼,走到病区后面的多媒体会议室。
站在会议室门口,三个人心头有点忐忑了。
“你敲门。”李启安对赵兆伟说。
赵兆伟怕,手掌心摸摸自己的脸,迟迟不敢敲下去门板。
两个同学不敢敲,谢婉莹抓紧时间,举起手叩叩敲了两下。
“进来。”里头有人声音应道,仔细辨别,是何光佑医生的声音。
谢婉莹抓了门把手,一拧打开,走了进去,清亮很有精气神的声音喊:“老师。”
里头是坐了七个医生,全是陶智杰小组的人,有谢婉莹认得的也有不熟悉的面孔。唯独一个比较例外的人影,是今天刚来打招呼以为已经走了的北都人宋学霖。
这个北都人小宋没走,刚来在这里和陶智杰他们一块开会了?赵兆伟和李启安探个脑袋看见宋学霖在里头一样吃惊着。
“你是来找我说今天下午要说的事吗?”坐在众人中间的陶智杰,面向站在门口的谢婉莹眉眼微笑地问。
陶师兄一开口开门见山,一只手按在敞开的会议笔记本上,另一只手握钢笔,表明在主持会议中。俨然他们三个是打扰到人家工作了。谢婉莹心里这一想,赶紧说完免得耽误师兄开会,于是她张开口刚要说。
“你进来说。”何光佑冲她招一下手。
站得远,哪里能听清楚说什么话。
谢婉莹走上前几步,在前辈的扬手下,走到了前辈们跟前站住。
继续在门口探头探脑的李启安和赵兆伟见她被叫到对方近前去了,慌到要拔腿而逃了。结果没来得及转身,背后传来前辈的喊声。
“你们两个!”邱瑞云指住他们两个人背影,“让一个女生进来,你们自己留在门口做什么?”
两个男生胆子居然小过女生,真叫前辈们要生气了。
要跑的赵兆伟和李启安只能是慢慢地转回身,互相推推搡搡好像在门口原地踏步。
陶智杰侧过脸,掩住道笑声。
见他笑了,其他医生不用拘束了,该笑则笑,该气则气。
“你们进来不进来?”何光佑冲这两人拉虎脸了。
估计被吓到心跳要跑出来了,李启安猫着腰宛如被前辈这话点燃了屁股,嗖的下跑进了会议室,站在了谢婉莹旁边。赵兆伟见状,只能紧跟其后,躲在了李启安身后站着,侧过身,不敢用自己的脸直面陶智杰他们。
坐在后面的宋学霖扫视他们两个,再对比下站在前面挺直腰杆的谢婉莹,回想当时在楼梯间见到的情景。真的是两个男生不如一个女生,太少见了。
不能说没有,像他们北都一样有女学霸的存在。只是谢婉莹这样的女医学生是非常罕见的,在于她读的是外科而且表现优秀胜于男生。
只记得,他所在的母校北都貌似一样没有她这样的女生。
【651】想知道她的后续
北都优秀的女医学生和国协差不多,基本是内科生。有读外科的,在临床表现上却远逊于同期男生因此不被特别关注。
外科对女生来说有好几个门槛,除了最常见的体力区别,最要紧的胆量女生比男生偏小。
其实在行业内有句话很能安慰女生的,医院喜欢招男生是由于男生体力大可以当牲口用。
宋学霖不会因为说见到眼前这两个国协男生,以为国协男生的水平只这个样子。他听说了,这两人是内科生。男生读内科的,说明水平差一截去了。
外科男生并没有跟着谢婉莹来,估计外科生是不服气输给一个女生。不服气归不服气,实际成绩和能力是另一回事。男外科生不一定能赢得过她。毕竟,她这样的女生实属罕见,连他都觉得罕见的人绝对是罕见了。
像他今天,计划先来肝胆外科打个招呼而已。这星期他刚结束学校的学业,准备手术收拾物品离开母校,下下星期再来国协附属医院正式报到,完全不用急。
结果陶智杰邀请他参与今晚小组讨论会,他答应了,留下来了。与其说他是想早点参与到单位的工作里头,不如说是今天下午遇到的事,让他莫名其妙地想知道她的后续。
被他等到了。不出意外,陶智杰询问起她下午的事:“今天那个急性阑尾炎的孕妇怎么样了?”
“她做了腹腔镜手术。”谢婉莹回答。
“谭医生给她做的?”
“是。”谢婉莹想这样答没错,原本就属于谭老师指挥的手术。
“是谭医生主刀吗?”
陶师兄竟然再问这一句做什么?谢婉莹的眼里闪过一抹愣。
没听见她马上作答这个问题,陶智杰意识到了结果,目视她的微笑更深了,手中的钢笔尾巴摇一下,对她说:“莹莹,别太谦虚。”
“我没有——”
“你告诉我,主刀是谁。”
谢婉莹需要费劲儿想想这个问题怎么解释清楚:“是谭老师做的一助,但是,没有谭老师的话——”
“你在手术里头被他骂了吗?被他踢下去了吗?你全程做完了主刀吗?”陶智杰每句话均戳中了重点处。
“是,我这个主刀是谭老师指导下做的主刀。我没有谦虚。”谢婉莹回答着,感觉是可能自己对谦虚两个字的理解和其他人的理解不太一样。说话必须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怎么是谦虚了。她觉得今晚整场手术是谭老师在主导不是她,这个结论绝对是当时手术间内所有人认可的。
坐在她前面的前辈们听了她这话全在笑,望向她的眼底和陶智杰一样越深了。
陶智杰转过头,笑眯眯问起组内其他医生:“你们认为她这话说得怎么样?”
“过度谦虚,等于是对自己要求甚高。”何光佑道。
“她的目光很远大。”邱瑞云补充上。
其他三个医生,和谢婉莹算是第一次见面,接到陶智杰问话也来评价了:
“有点不切实际的盲目追求。”
【652】灵机一动
“现阶段不符合医学生身份的计划目标。”
“我相信她想了很多,不是想着一蹴而就,但是绝对想过怎么像他人那样。”
看吧看吧,我说过,这尊佛和他的人完全不是所谓的好好先生。赵兆伟在后面拉了拉李启安的衣服,捂住脸在心里说。
李启安耷拉的头不敢抬起来望前面的前辈们,和赵兆伟一样替谢婉莹担忧死了。
唯独谢婉莹站在那里却很镇定,宛如纹风不动,仔细聆听前辈的话,脑子里用心分析。
瞄了眼她尽显淡定的脸庞,陶智杰再一侧头,问向了最后面的宋学霖:“你今天见过她了,你的意见怎样?”
宋学霖深褐的眼珠如同一只看尽世间的猫,眼里掠过淡漠的光辉,沙哑的声色说:“她不是谦虚,她是野心很大。”
他内心是想明白了,他的母校之所以没有她这样鹤立鸡群的女生,如同所有人感觉到的一样,她的野心和一般女生是不同的。
能来读医学的女生向来比较心软,心怀救死扶伤的念头,造成性格上有一定程度的缺陷,不够心狠。她有多心狠,从她下午急救的手法可以看出冰山一角了。使劲儿掰那患者的嘴巴,用力抠那患者的舌头。这是一般女医学生能办到的吗?只怕很多男医学生一样怕死了都不敢做,怕不小心把患者的嘴巴舌头给掰坏了。
要知道,现在很多临床女医生都不敢这么狠的,掏,用力掏,掏到底。不,他在妇产科轮科过,女医生不太敢做这样的动作的。
一个心够狠的医生,肯定有个远大的目标,肯定要有个强大的野心。至于这个野心是什么,各人各有各的想法了。他蛮好奇她是为了什么原因选择医学专业,他可以笃定的是,她绝对不是因为普世救人这样过于泛泛而谈很容易被现实击倒的言论来读医。
谢婉莹至此听完所有前辈的话,在前辈心里面,她的目标好像大到叫人很惊讶的那种。可实际上,她想的不过是亲手救她姥爷的命。怎么,她这个目标太大了吗?
或许是,因为大部分医生或许不会选择自己给亲人做手术。
总结了所有人的话,陶智杰回身对她温和地说:“莹莹,我还是那句话,不用谦虚的。”
不知为何,被一帮前辈们抡了遍锤子后,突然再听见陶师兄这句类似安慰的话,谢婉莹想笑。她是联想起了任老师以前劝她收下奖励手机的话,让她灵机一动可以和陶师兄说任务了,道:“师兄,有人和你说过一样的话,是对我说的。”
“是谁?真和我说的话一样吗?”陶智杰似是好奇了。
“任老师,他说过和你差不多一样的话。还有,任老师说医学院想请师兄你去学校做演讲。”
听完她这句后,陶智杰像是要一阵大笑靠到后面椅背上去了。
四周的医生一个个手捂嘴巴,好像是不知道要笑她蠢或是笑她机灵,主要是她这话暴露的意图太明显了。
【653】被拒绝了
“这事我听过。”陶智杰用力敛住脸上的大笑说,不想在师妹面前失态了。
“师兄,可以吗?”谢婉莹代替辅导员和医学院真诚地邀请道。
“我猜猜,你的任老师为什么不自己和我说,而是叫你来和我说。因为我说过和你好说话是不是?”陶智杰笑吟吟地问她。
“可能是。”谢婉莹只能顺着对方的思路回答,因为任老师怎么想的她也不太清楚。
“你任老师很过分,把如此艰难的任务交给你,却不告诉你原因。”陶智杰忽然脸上笑容一敛,皱了下眉道。
陶师兄的意思是?谢婉莹心头咚了下,莫不成和她之前怀疑的一样,陶师兄不好说话的。
“我是和你好说话,但这事不是你的事。”陶智杰微笑的眼好像一眼看穿了她心底的想法。
“这样说。”谢婉莹小心地询问,“师兄对于去医学院授课这个事是有什么顾虑吗?”
“你可以问你任老师,让他去问医学院,这次讲课邀请到的临床老师有哪些人。估计和他所想的名单不太一致。他第一次做这个任务,不太懂。”
谢婉莹略一思考,明白了,等于说她和任老师之前想的邀请曹师兄去讲课也是无稽之谈不可能的。医学院是别指望这些技术大牛去讲课的。原因很简单,讲什么?面对的是医学生,讲的太复杂,谁能听得懂。鸡同鸭讲,白费功夫。如果要技术大牛去给医学生讲普通知识,随便一个临床老师够了。他们是技术大牛,不是那种想搏出名当明星的医生。所以,医学院只能请到的是想提高知名度的医生去讲课。
这样的医生有的,科室领导最清楚可以安排到。至于技术大牛,时间宝贵,不可能去做这种浪费时间的事。
看似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需要深层次思考的。谢婉莹感觉需要拿手敲敲自己脑袋了。
“你有其它事情和我说吗?”陶智杰问。
师兄火眼金睛,早瞧出苗头了。同学在后面催促,谢婉莹鼓了鼓气,说:“陶师兄,我同学——”
“他在这,一直躲在后面。”陶智杰眼里的笑意淡了下来,望向弯腰躲人的赵兆伟。
被他的目光射到,赵兆伟整个人要发抖了。
谢婉莹眼见师兄的表情对她好像有意见了,于是先认真听下师兄怎么说。
“莹莹,我知道你今晚很忙,可能脑子里想的是那台手术的事。现在你好好重新想想,把他当作病人不是同学,想清楚了再说。”陶智杰对小师妹温和的逐字地说道。
陶师兄说话的口气真是个好老师的口吻,不会直接吼人的,只会谆谆教诲。只是给学生的这个压力,不见得比严厉的老师轻。
听完,谢婉莹感觉师兄好像误会她什么了。她不可能被同学央求帮求情后不分青红皂白按照同学说的话去做。同学生病了,她不负责给同学看病,也不能失去一个医学生的理智判断事情。她来,是和师兄商量同学这个病该怎么办的,想出份力。
【654】一根筋的谢同学
先好好回答师兄的问题,谢婉莹说:“我一次见他出现黄疸症状是在下午。之前虽然在同个科室实习但是我们两个不同组不是经常见面,因此他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黄疸我不清楚,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今晚上我再见到他,感觉他身上的黄疸没有快速加重。我个人以为,有可能是肝内外胆管结石造成的黄疸。因为他减肥的,减不下时手段或许激进了。我问过他肚子饿了有没有吃夜宵。他说没有过。我怀疑他本来已经有结石,控制饮食控到早上没有好好吃早餐加重了的缘故。”
所以说哪怕减肥都得好好吃早餐。
“嗯嗯。”陶智杰听完她的话,侧头问起坐在最后面的宋学霖,“小宋,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我的想法和她不太一致。我怀疑他是有肝脓肿了。他这个黄疸看似轻微,但是他这个身体虚弱的状况,绝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宋学霖道。
一群医生议论起他们两个不太相同的分析结果。
“好像都有点道理,做下b超吧。”
“b超如果显示肝脓肿,肯定是小宋的诊断更准确些。如果显示胆管有结石,说明她说的原因对。”
“不管怎样,肯定是需要住院。”
赵兆伟听见住院这两个字,急着再给谢同学暗地里摆摆手示意:你赶紧帮我求这尊佛。
陶智杰见到了他的这个小动作,朝向谢婉莹眯下眼:“你认为他这个状况不严重,不需要住院吗?”
“我没说过这样的话。”谢婉莹断然否认,“我有建议他住院检查的。住院的话查的全面一些。另一方面,他出现黄疸了,说明症状严重了,是需要尽快住院治疗的。”
这个她绝对说的是实话。李启安可以作证,还有另一个人可以作证。
“她是说过叫他住院。”宋学霖出声。
何光远他们几个唰的掉头看向他:这个北都人是在为她说话吗?
不是为谁说话,是事实如此。宋学霖的脸写上这行字。在楼梯间,他听到她的话才对这事情这个病人感兴趣的。
“你陪他来做什么,准备说什么?”邱瑞云指着谢婉莹问了,相信包括陶智杰在内的他们想不明白她来的理由了。看赵兆伟的表情分明不是自己要求来住院的。要是赵兆伟愿意来住院了,还需要说什么。
“师兄,他说自己愿意做检查的。师兄可以先不把他的病情说出去吗?让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情。比如说,想说给谁知道,先经过他本人的同意再说。”这是谢婉莹对于同学要她来求情的理解。
听完她这话,赵兆伟第一个拉出了“妈呀”的表情:谢同学太一根筋了。他大概话是那样说,但是怎么可能只是这个意思。他是不想住院!
陶智杰的手不觉中摸到了自己的嘴巴上,大概是想捂住笑:早听其他人说这小师妹一根筋,他想来想去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现在明白了。
同学这个情况不住院不行的,谢婉莹肯定不会违反原则,但是可以同情同学的心情。
【655】同学的爷爷来了
现在可以帮助到同学做到的措施是:帮同学把知情人的范围缩小。
这点医生完全可以做到,医生本身有义务帮病人保护病人有关病情的隐私权。赵同学是怕陶师兄大声嚷嚷喊得所有人全知道他的病情,说了陶师兄通知他的家人了。虽然她认为,陶师兄不至于嚷得全世界全知道,估计只通知患者家属的了。当面说清楚也可以让同学安心治病的。
小师妹的意图陶智杰心领神会了,笑道:“放心,我们不会说,没经过他本人的同意不会把他的病情说给其他人听。之前告诉他爷爷,是因为他本人肯定也会找他爷爷。我们作为赵老的科室同事需要把病人的情况具体点告诉他。”
管这尊佛说啥,反正不可信。赵兆伟急得拉住谢同学的衣服:“莹莹,我叫你说的不是这个。”
“是什么?”谢婉莹转回头问同学,脸上表情很认真,“你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可以和陶师兄当面说的。陶师兄很好说话的。”
谢同学,你被这尊佛彻底忽悠了是不是?赵兆伟心底哀嚎着。
她之前是对这三个字有点点忐忑的,可刚陶师兄答应了,不经病人同意不会说出去的。说明陶师兄很好说话的。
嘟嘟嘟,场内有人手机响。何光佑拿起手机,听完对方的话和陶智杰说:“赵老到医院了。问我们在哪里?”
“你们去接他过来。”陶智杰说。
赵华明接到孙子生病的消息后八成慌了神,否则不会打这样的电话问,直接来科室找人没错的。邱瑞云接到命令起身,快步走到外头去接人。
不会儿,一名两鬓斑白的老人出现在了门口,手里拎了个公文包,没戴老花眼镜的脸显得精神烁烁。只是脸上表情有些急,额头有些汗,拿手帕擦着汗。
“赵教授辛苦了。”陶智杰带其他人走上去迎接。
“不辛苦。是陶医生你们辛苦了。”和科里同事寒暄完,进来的赵华明急不可待走到了孙子面前,两只眼瞪大了问孙子,“你给我说说是怎么回事。你好长一段时间没回家了,说你在医院很忙,你忙什么去了?忙成这个样!”
赵兆伟不敢抬起脸对视自己爷爷。
“你抬起你的头来!”赵华明跺了跺皮鞋,对孙子吼道。
“爷爷,你听我说,我以为只是近来吃得少跑步锻炼,可能有点感冒了身体虚。他们说,我才发现好像是皮肤有点点黄,我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了。”赵兆伟感觉特别的委屈,噎着嗓子。同学不说,他根本自己没有察觉到。今天被人一说,他脑袋里至今全是一团浆糊。
“要别人来发现,你这是学医学到哪儿去了。”赵华明的视线仔细打量孙子的眼和皮肤,想搞清楚是孙子的病由,“是有点黄。你平常不照镜子的吗?”
医学生,天天累到像条狗,哪能仔细照镜子出门。
“你身边的人没发现你异常?”赵华明问,按理说,他孙子跟着普外二的临床带教老师做事,如果症状出现时间长的话,不可能老师完全没有察觉到。
【656】医生也会怕生病
“对,爷爷,肯定是今天才发生的黄疸。不然老师早发现我是什么情况了。”赵兆伟和爷爷说,意图表明他这病问题不大。
“今天发生,有可能是急性病!”赵华明对孙子吼一声大的,眼看孙子居然没觉得自己多严重。
“赵老。”陶智杰出声。
听见他的声音,赵华明停止了对孙子吼,叹口气:“陶医生。”
“这是生病,不能拖延时间的。”陶智杰道。
“对,陶医生你叫我过来是对的。黄疸不是开玩笑的。严重的话危及人命的。”赵华明点着头。
“如果您同意的话,我们现在给他安排张病床。”
“同意!”
“爷爷!”赵兆伟很骤然地发起脾气,“不能先做完检查看是什么情况再说吗?急着住院干嘛?”
“你黄疸,你还想着做什么?”赵华明的手气急伸出去,想拍孙子的脑袋。
他身边几个人急急忙忙拉住他的胳膊:“赵老,赵老,你歇歇气,熄熄火,别生气。”
陶智杰对何光佑说:“先安排他住院,没病床先放加床。”
“陶医生,麻烦你今晚先给他开个b超检查和血液化验。”赵华明冷静下,和科室的同事商量。
“做完检查再说住院的事!”此时赵兆伟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不动了,采取一种强硬抗拒的姿态。
谢婉莹恍然一下,大悟到刚才陶师兄一开始对她误解的原因是怎回事了。
说起来,她真不知道赵同学是这个脾气。她平常没和班里男生一块玩,专注学习去了。赵同学平日里在她和其他同学眼里是个温温和和的胖子,从不耍性子的。
现在这个不一样的赵同学,让李启安都瞪圆眼了。
只能说,陶师兄比他们这些同班同学更了解赵同学潜在的另一面。
赵同学是赵老的大孙子嘛,从小常跑医院来玩的。医院的人老熟悉这孩子是怎样的性格了。陶智杰在肝胆外科有好几年了,没亲眼所见赵兆伟小时候的样子,也听科室里的人说得多了。
科室里的人常说的一个笑话,即是赵老的大孙子想当医生,可小时候连打个针都怕,一直在那里反抗,所有孩子中反抗最大的。
不是所有医生不怕自己生病的,好比不是所有护士不怕自己被打针的。有的医生护士看别人抽血没事儿,等自己被抽个血能晕掉,俗称晕血症。
赵兆伟不喜欢和同学说自己爷爷科室的事情,现在一帮同学懂了,原来这家伙是生怕自己一些不为人知的丑事被传出来。
“你这家伙?”李启安的手指想戳戳赵同学的脑袋,“你干嘛了你?你发什么脾气?你怎么变得奇奇怪怪的,你不是学医的吗?你说你怕什么?”
“我没怕。”赵兆伟嘟着嘴说。
“你没怕,你干嘛不住院?”
“我没什么大事,住什么院。”
“我看你像要逃跑。”
“我没逃!”
“行,你说你没逃。你男子汉大丈夫,说一句算一句。”李启安指天指地要他当场发毒誓。
【657】普外二老师知道了
读医的同学真是好,不离不弃,陪着,陪着生气陪着担忧陪着始终一块儿。
赵华明看着孙子的两个同学,想着孙子读医却是有一样对了:结识了一帮绝对心善的朋友。
“去做b超!”李启安生气地把同学从椅子上拽起来。
“去就去,我没说不去。”赵兆伟晃动着两条胳膊,粗气粗声,眼里却是怕。
b超检查申请单开好了。赵华明亲自陪孙子去做个急诊b超看完初步诊断,才好放心回家。
一群人围着赵兆伟去b超室。走了。
手机嘟嘟。谢婉莹接起来,听是孙老师的声音。
“你发小买夜宵来了。你们人怎么不见了?”
“我在肝胆外科——”谢婉莹踌躇了声答。
“你在肝胆外科做什么?”
谢婉莹想一想,需要经过赵同学本人同意才能往外说。
没想到孙老师是听说了风声来向她求证的,直接训她:“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立马报告?谢同学,你认为他不是我们组的,所以不报告是吗?”
“不是,他想自己说。”
“他自己说个屁。”孙玉波口不择言骂人了。
自己科室学生生病,结果是去到其它科室被人发现的,能得了。
普外二医生办公室里,给医生护士们送夜宵的吴丽璇大吃一惊:不是听说医生全是文化人吗,怎么也会讲粗话?
黄志磊扶个眼镜,冲对面愤怒中的老乡使去个眼神:有外人看着你呢。
孙玉波收住了嗓门,对着黄志磊瞪回眼:“你也不早说?”
“我是听说赵老夜里被陶智杰叫回来了,再去了趟肝胆外科才知道发生事了,马上跑来通知你了。”黄志磊道,自认尽了住院总和老乡的义务。
黄师兄说的,纸没有包住火。谢婉莹只得放下手机。
很快谭老师来电了,谢婉莹做好了被批评的心理准备。
“你下午发现,为什么没说?”
“谭老师,刚好遇到了——”
“刚好碰到那个孕妇急救,结果你忘了。”
“是。”
“你为什么先陪他去肝胆外科,而不是先打个电话给我问怎么处理这事情。”
谭老师不好糊弄的,谢婉莹承认:“我想保护他的隐私。”
“他答应你陪他去后自己告诉老师是不是?”
“他说,等检查结果出来再汇报。我想也是。这样报告比较清楚些。”
“看起来上回我和曹医生和你说过的话,你没记在心里头。我们和你说过什么了?”
谭老师居然知道曹师兄也和她说过不可以自己吃药。
“有病看医生,不要自己给自己看病。他打算自己给自己检查吗?要找谁给他开检查?”
这个谢婉莹没有仔细问过,但是她估计赵兆伟找自己爷爷开检查单。检查过后,自己爷爷给治病,这事情影响不会太大。陶师兄通知他爷爷可能也是这个意思。
“他爷爷能给他治病?”谭克林对面加大了音量。
这——赵教授不是肝胆外科专家吗?怎么不能给孙子治病了?
“我问你,他现在在肝胆外科,是他爷爷准备给他做主治医生吗?”
【658】不可以给亲人开刀
谢婉莹抬起头,见一群前辈挤在b超室里头看检查结果,赵华明也在里头。
说回来,今天晚上这场对话谭老师好像有点话多。
谭克林向来开口说话不会连续超过三句的。
“你找陶医生过来!”
谭老师忽然气势汹汹,谢婉莹迟疑地把手机递给了师兄。
陶智杰看着b超机上初步显示的患者病位图像,回头见小师妹递来的手机,眼里一抹怔:这是?
“谭老师让师兄接下电话。”
陶智杰接过手机:“谭医生。”
“你们赵华明教授准备自己给孙子看病吗?”
“不可能!”陶智杰果断否定,“这不是小病,怎么可能让他自己给孙子看。他想看,科室和医院也不允许的。”
什么情况!谢婉莹听老师和师兄的对话,心头一震。科室和医院不允许?是什么原因不允许?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医生给自己亲人看病和动刀子。不排除有些医院内部有类似规定,怕是被人投诉为开后门?
这问题涉及到未来如果她自己要给姥爷动手术的话。
陶智杰心里也有疑惑:谭克林叫他接电话是问这个而不是先问病人情况怎样了。
“他的老师等会儿会打电话来肝胆外科询问情况。”谭克林解释,不是自己的学生,别乱问,问等于是侵犯病人的隐私权了,再向陶智杰兴师问罪了,“你和我学生说清楚。她以为你通知他爷爷是让他爷爷给他治病。”
什么!!陶智杰回头吃惊的目光落到小师妹的脸上,学习优秀的小师妹在这种事情上居然一根筋。
谢婉莹接到师兄打量的眼神,守口如瓶。没搞清楚情况之前,姥爷的事先别说出去了。
“你认为赵教授会给自己孙子看病是吗?”陶智杰要用手指着她了。
“是。”
“莹莹,我和你说,不可能的。医生不给自己看大小病,不给亲人看大病。这是我们医院内部大家一致认定的观点。不然很容易出大问题的。——你听明白没有?”陶智杰冲她用力地说教了。
“我——听明白了。”谢婉莹其实心里不明白,如果这个医生有信心给自己亲人看,或者只有这个医生有这个技术给亲人治病,到时候怎么办。
“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看出她有话要问,陶智杰问。
“是不是指熟悉的人都不可以给看病了?这样的话,老师不能给学生看了?学生不能给老师看了?同事之间不可能互相看病了?给朋友看病不能吗?”谢婉莹问出一连串问题。在她想来,这完全不可能办到。她重生前在医院工作,见的多的是同事给同事治病的。她自己本人也是。
“莹莹,朋友是朋友,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同事是同事,亲人是亲人。如果都一样,不会有区分了。你户口本上也不可能写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所以亲人指的是直系亲属,不可能泛指到祖宗十八代。不给亲人看大病,指的是要动大手术关系到生死的大病。”
【659】她不做谁做
“因为我是外科医生,你谭老师也是外科医生,最清楚这个事。你同学现在的病,是外科可能要动手术的病。”陶智杰给她细细说着,免得她再次误解了什么。感觉小师妹这点一根筋真是刨根问底了,连这种问题都能究底,叫他十足地错愕。
四周的人听着一样好奇: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忽然冒出来?
极少有医学生会当面问老师这个问题。或许有这样的疑问,但一般放在心里头自己琢磨。不是学术问题。哪怕有问,不会像谢婉莹这样再三追问的。
她这样的优秀学生为什么为这样一个问题和老师争?叫人纳闷了。
“总之,别想多。”陶智杰的手掌心在小师妹的肩膀上拍了拍,算是不容反驳地下了结论。
谢婉莹没料到国协的老师竟然是这样的观点,脑子里陷入了沉思。
转头时,陶智杰发现了宋学霖在旁边听。
这个北都才子对这个问题一样好奇吗?
陶智杰想一想,邀请宋学霖道:“你刚毕业,你和她说两句,或许她比较能听懂。”
比起老师来说这个非学术问题,医学生说的话有共鸣感或许更容易被医学生听进去。
要宋学霖安慰人?错了吧。这个北都才子,蛮淡漠的一个人,深褐的眸子像只蹲在旁边静静观察所有一切的猫,说出的话如同赵兆伟第一次听见他说话的感觉:像台打印机,客观到残酷。
俨然,其他人并不太了解他。导致陶智杰叫他说软话,他的薄唇咚咚咚,吐出的是这句:“她绝对是没见过在手术台上死的病人。”
“小宋这话——”一群前辈对于宋学霖的话,不知道该哭该笑。这话绝对安慰的成分是没有了,准备残酷打击菜鸟是有的。菜鸟是菜鸟,无论学习成绩多棒,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是不会懂那种感受的。
想也知道,谢婉莹绝对没见过手术台死人,因为太难见到了。
现在手术室里病人死亡率超级低的。好的医院一年手术室里去世病人寥寥无几。国协这样的顶级三甲大医院更不可能随便在手术台上死人。比起病房和急诊经常死人,手术室的死亡率低到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有原因的,绝对不止是因为外科手术医学先进了,实际是对手术病人进行严格筛选起了决定性作用。包括限制某些手术医生给哪些病人做手术,如同陶智杰刚说的内部规定全在起作用。
手术室病人死亡,不说会引起医疗纠纷,最怕是蝴蝶效应,不可以让那些动手术能得到救治的病人怕了不来做手术,所以绝对不能让死亡率上来。同时病人术台上死亡会降低手术医生的自信心。你想开个刀死个最亲近的人,对外科医生的打击有多大,毁一辈子都有的。
谢婉莹心头沉甸甸了:她不给姥爷动手术的话,谁给她姥爷开刀?
患者b超检查结果单打印出来了。
赵华明看着孙子的检查报告,悲叹地哎呀一声:“有脓肿了。”
【660】不一样的结石
等于说,宋学霖的推测对了,是肝脓肿。
“有肝内外胆管结石,脓肿不排除是结石导致的。”何光佑仔细分析报告单里头的细节说,“这些结石暂时看来均不大,可能没完全堵塞管道导致疼痛不明显。”
谢婉莹推测的病因也没错。
至于现在病人这个情况有多严重,严重到需要不需要动手术。
赵华明把孙子的报告书交给了陶智杰:“陶医生,你来帮他治吧。”
“那行,住院病床安排好了,今晚住进来。先上抗生素抗感染。”陶智杰道。
“结石的话,吃点排石的药。”躺在检查床上的赵兆伟听见他们的对话,说。
“谁告诉你有排石药可以吃?你这个不是泌尿系结石!”赵华明想在孙子脑袋上再拍两下了。
赵兆伟好像记忆起这回事,到底是突然得知自己生病,可能脑子有点一时糊涂了。
人的每个器官生理结构不一样的,导致好像叫同一样的病名结石,可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像泌尿系结石可以多喝水来排石。肝胆结石基本不可能靠吃喝什么东西来排石的。只能控制感染,动外科手术取石,甚至需要切除胆囊和部分肝脏,到了这个地步是很严峻的了。
现在情况属于比较乐观的部分是,脓肿均不大,为小脓肿,可以尝试抗感染的效果最终怎样再决定是否手术。
同学住院了,谢婉莹和李启安准备回去普外二。这时候,班长岳文同从学校宿舍急速赶过来了。
“你们为什么不报告!”岳文同见到他们两人,直接吼了声。
李启安摸着额头低着脸。
谢婉莹想解释,但是想了想算了,班长生气可以理解的。
“辅导员在家,赶回来需要时间。”岳文同气得冲他们两人瞪了好几眼,“你们说他黄疸什么时候?”
“应该是今天。”李启安说,“之前我和他在一起没察觉。可能他今天病情加重了,暴露出来了。”
岳文同的手背在额头猛擦几下,抬头时突然看见了站在前辈们中间的宋学霖,双眼微睨起来。
“班长,你知道他是谁?”李启安发觉到班长的表情,小声问,“他说他是北都来的,要来我们医院规培,也不知道他要留在我们医院哪个科室。”
一般来说,被医院聘用了的医学毕业生,进医院时已经是定好在哪个科室工作的了。只是例外总有,这种例外相当于特殊待遇,等于这人是被医院重用的。
岳文同之所以有丝紧张,是听人说了这个人很厉害,天赋的才华和他们班里的女学霸谢婉莹有的一比。医院尚未决定要让这个人去哪个科室,可能会在规培中途或者结束后再做决定。
像这种医学生,极有可能像曹师兄那样,被调去他最想去的神经外科的。据说,曹师兄今天和这人照过面了,而且过问了对方。曹师兄从未关注过他。
“你们先回科室。”岳文同对两个同学说,自己走去探望赵兆伟了。
回到普外二,发小要走。谢婉莹送朋友到医院门口。
吴丽璇把东西给她:“早就要送来给你的,干妈托我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