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无力的病人
当然,心态好有心态好的好处,傻傻度过去这九个月时间也好。谢婉莹不排除李晓冰师姐心里是这么想的,因为有些孕期意外根本防不胜防。
像眼前这个孕妇,她和她的家人怎能想到怀孕四个月后突然来个剧烈的肚疼和呕吐,并且到了人好像要不行的状态了。
李阿姨急得要掉眼泪了,儿媳妇肚子里怀着她宝贝孙子孙女,要是出点意外孩子怎办。老一代人对传宗接代的观念很强的,一般情况下很难接受儿媳妇突然流产。
“医生,你快帮帮她。她和我儿子结婚五六年了,这好不容易才怀上的。”果然李阿姨开口是先提孩子的问题了。
临床上医生对于二选一的问题,向来是不用别人问或是要求,母体第一。除非这个母亲自己强烈要求保孩子不保自己。
谢婉莹要求自己脑子里先不要多想了,先赶紧查看孕妇的情况。
“呕吐几天了?”谢婉莹问家属,同时扶着患者左侧右侧分别侧卧下确定腹痛位置。
“她自己和我说,快一个星期了。”李阿姨答,“又拉肚子,我们才觉得她不是孕吐,好像吃了什么坏东西了。”
“肚子疼?”
“对,她说去附近门诊看了几次了,一开始医生说她是胃炎,她上面疼。后来她自己说肚子疼,医生概改口说是肠炎,反正给她打针。打了好多天了,没有什么效果的。我早就对她说要不你去大医院看,她说大医院挂不上号。最后吴小姐说她认识你们这里的医生,今天才急急忙忙带她过来看。”李阿姨说话的时候浸透了普通老百姓的无力感。
一般家庭没有人脉,想去好的大医院看病有多难可以想见的。更别说李阿姨一家是到首都来打工的普通打工人。首都的顶级三甲医院占据了优势医疗资源,全国老百姓看不好的疑难杂症全往这里跑。哪里来空出机会给普通人看普通病种。
实际上普通病种不是非常需要去最好的医院看的,只要下面基层门诊技术水平够,完全可以应付得来,再不行再转上级医院。只是,基层门诊的水平参差不齐,老百姓不知道要跑几家医院才能跑到找到一个医生给做出准确诊断。
如果老百姓运气不好,再加上这个病比较急,会出现眼前这个孕妇这样来不及在基层得到准确治疗的状况了。所以临床上总会偶发这样的情形,大医院的医生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能治好的病人最佳治疗时间被耽误了,最后患者不治身亡。
谢婉莹现阶段不去想这个最可怕的后果,但是,直觉已经告诉她,这个孕妇是在基层被误诊了。
病人肯定不是普通的肠炎胃炎。她摸下病人的额头,人确定是有些发烧的,而且是打过退烧针后的继续发烧,这种发烧不同寻常会很致命的。
几天打了针均不缓解病人的症状,基层医生应该考虑不是普通的胃肠炎的。
【632】重新确立初步诊断
基层误诊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谢婉莹看了下孕妇的小肚。大概一般医生不是妇科医生的,也怕随便按孕妇的肚子触诊会造成对胎儿的伤害。基层门诊可能只有x光机没有b超机,常规下医生害怕使用x光机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没能对病人做相关检查导致无法准确判断。
医生懂得多,于是顾虑多多。老百姓不太懂,只会追着问为什么没看出来。
“莹莹,怎样?”察觉到她的表情不太对,吴丽璇拉了拉发小的袖口小声问,“是不是得住院?”
住院是必须的,而且必须马上!
谢婉莹拿出了手机,先给孙老师打电话商量。
“你不是下班了吗?”孙玉波接到她的来电很意外,是以为学生全走了。
“孙老师,有个怀胎四个月的病人,我初步怀疑她为急性阑尾炎,在基层门诊治疗耽搁差不多一个星期了。情况比较严重。我想和老师商量下,明天不是7床要出院吗?可以今晚先把她收进来吗?”情况紧急,谢婉莹直接和老师说明状况。
孙玉波叫她等等:“床位的事不是我能决定的,需要由谭老师决定。谭老师今天下午去开会了,刚好没走,我问问他。”
说着,对面谭克林接到了信息,问重点:“孕妇,急性阑尾炎?”
“是!”孙玉波惊觉,自己学生要收一个不得了的病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属罕见。肯定要问下学生了:“你怎么确定她是阑尾炎?”
“我给她分别右侧卧位左侧卧位做了Bryan和Alder实验,明显右侧卧位时腹痛加重,左侧卧位时手指压阑尾点也加重。再有,她开始症状说是胃疼,后来转到肚子疼,典型的转移右下腹疼痛。”
学生清晰描述的话从电话里传出来,这边听的老师均挑起了眉。
这个他们没教学生的。因为属于罕见病例,谢婉莹刚进临床三个月实习,能见到罕见病例的可能机率属于中彩。没遇到的病例,临床带教老师没想到不会教的。
只能说这个学生学的记的是相当牢固和全面,而且能很快联想起来。哪怕这种病例课本有说到,肯定是藏在角落里头的知识点。
真是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基层医院对这种病人是束手无策的,必须往三甲转。孙玉波问:“病人现在在哪里?在家?”
“她来过我们医院急诊,挂不上号。”谢婉莹说,“可能我们医院急诊爆满了实在是收不下她。她在基层门诊吃了退烧药打过针,基层没有给她诊断出阑尾炎,打的消炎针可能力度不够。现在,很明显她情况又恶化了。”
听是这样的情况,谭克林二话不多说:“收!”
孙玉波跑出去了叫护士赶紧准备加床。
幸好谭老师在,愿意收。谢婉莹松口气,眼瞅病人没法走动需要一辆车床。回普外科去推车床上上下下,不如在九楼的科室借一下车床运送病人快些。
【633】如同命运一般
想好了,她回身,见前面两个科室肝胆外科和神经外科,均是她比较熟悉的科室了,上哪个科借合适。具体是要去向曹师兄借,还是向陶师兄借?这个二选一选择题在她脑子里突然一闪而过,让她自个儿怔了怔。
咦呀,好像是命运一般,神经外科病区的门打开了,从里头走出来的黄志磊俨然要继续今晚的住院总值班生涯。
“黄师兄。”谢婉莹叫了声。
小师妹在这!黄志磊见到她很惊喜,走到她面前准备聊两句:“你来九楼做什么?”
“他在九楼吗?”吴丽璇也看到他了,咦的一声冒出来。
小师妹的发小来了?走到她们两个人跟前,黄志磊眼镜片一闪光,是看见了面色发白满头虚汗的孕妇,眉头皱紧了。
“师兄,我想借张车床送病人去普外二科。”谢婉莹抓紧时间说出请求。
眼前这情况明显是紧急,黄志磊不会再多问,答应道:“行!”走回去自己科室叫人推车床出来。
不能让师兄一个人推车床,谢婉莹要过去帮忙。
后面传来吴丽璇一声疾呼:“莹莹,她,她说不能呼吸了!”
刹住脚,谢婉莹急速转回身回到病人面前。
病人喉咙部用力地滚动着,而且幅度在变小,很显然什么东西卡在喉咙口了,神志也有点不清了。
谢婉莹跪下来,双手把患者的头侧偏避免误吸,徒手掰开患者的嘴巴,拿自己的手指使劲儿挖出里头的粘液等呕吐物。
患者急需压舌板吸痰氧气等其它设备,谢婉莹一边做紧急处理,一边保持冷静的声音对发小说:“你帮我去叫人来帮忙。告诉他们是什么情况。”
叫谁帮忙?吴丽璇抬头望着刚才黄志磊走进去的那道门,站起身往神经外科病区快速跑了。
这头黄志磊刚走回到了自己科室的护士站,叫着护士:“我们科室的车床还有吗?”
“有,我叫阿姨去推。黄医生,什么事?哪床病人要用?”护士问。
“病区外面有个病人,突发情况要送普外二科。借一下车床。”黄志磊说,“等会儿送完病人会推回来的。”
护士去安排护工推车床出来。
黄志磊刚想是不是回去帮下小师妹,见到了走出更衣室准备下班的曹勇:“师兄。”记起了今天师兄去开会了,可能回来的晚了现在才要下班。
“什么事情?”曹勇听见他刚才和护士的对话,问他。
“小师妹在外面——”
黄志磊这话说半截,走廊里传来了道女人的尖嗓子冲他大声喊道:“黄志磊!”
哪个女人叫他的名字?神经外科里听见这道女人声音全掉头去看了。只因从没有女人这样当众喊过黄志磊,这声音像是要找黄志磊算什么帐似的?
是黄志磊的女朋友或是情人吗?许多人的眼里瞬间不由联想地闪过了这抹念头。
“黄医生,是你什么人?”护士问起当事人了。
听见女人叫声的时候,黄志磊自己被炸一下呢。
【634】心急如火
他哪里来的女朋友和情人,仔细听貌似是小师妹发小的声音。
边跑,吴丽璇慌了神,见到他直喊他的名字哪顾得上想其它,好像自己没记错他是叫做黄志磊,叫他没回头着了急再喊道:“黄志磊,你没有听见我叫你吗?”
听听这个女人兴师问罪的口吻,一帮本科室的护士医生再度望向了黄志磊:真不是你女朋友吗?对方好像是找上门要找你吵架了。
要拿手挠头了,黄志磊随曹勇一块转回身去。好在身边有曹师兄在,曹师兄和旁人不一样知道他绝不是这回事。
“怎么回事,说!”曹勇的视线锁住了吴丽璇慌慌张张的面孔,表情目光均很严肃,嗓音也很严厉,猜到百分百和谢婉莹有关了,毕竟她发小出现在这里了,“莹莹在哪?”
吴丽璇被他好像警察老师的面孔吓到了,战战兢兢的声音回答他说:“她在外面。说叫我过来找人帮忙。说是病人呼吸不太好,喉咙卡着东西了,她这样说——”
“去拿压舌板,口咽通气管。”曹勇迅速丢下指示给下面的人执行,转眼擦过吴丽璇身边冲出去了。
没想到他跑步速度这么快,好像只豹子,吴丽璇看呆了在原地傻站。
接到师兄的命令,黄志磊接过护士找来的压舌板和口咽通气管,一样速度飞快从吴丽璇身边跑出去救人了。另一边,护士没闲着,去找拎其它急救物品放在治疗车上准备推出去协同救人。
遇到病人紧急状况,耽搁一秒钟可能是一条命没了。医务人员所有动作的速度在工作中形成了条件反射,不用多加思考,加快再加快好像百米冲刺的运动员。
等护士跟着跑出去,吴丽璇方回过神来一块跑。
外头叫了发小去求救,谢婉莹一只手扶着患者的下巴颏,另一只手撬开患者的嘴巴,紧张到有点出汗了。
患者家属在旁边急得好像要晕过去了。四周有路过好奇的人非医务人员围在了他们四周成一小圈了。“让开,让开!”
曹勇和黄志磊推了下人群,才挤出一条通道进去现场。
“给我!”曹勇拿过师弟手里的压舌板和口咽通气管,蹲下在病人头部一侧。
黄志磊拿手电筒准备照明,对小师妹说:“你的手拿出来。”
谢婉莹不敢撤出手,感觉病人的舌头在往后坠了,一块东西如果不是她的手指在里头压住在舌头上,很可能直接坠下到喉咙,坠到病人气管里头去会马上窒息的。
“你的手快点拿出来。”黄志磊再次对小师妹着急说,紧接发现她听不进去他的声音。俨然,她是没意识到了他们来了。
集中注意力在指头上,谢婉莹考虑着要不用点劲儿扒,把东西再扒出来说,然后再怎样迅速用另一只手换进去压舌头。
“你把她的手拉出来!”曹勇两只手拿着东西不好腾出第三只手出来,冲旁边没及时反应过来的师弟训了。
【635】多人支援
毕竟属于年轻医生,黄志磊霎时没能听懂师兄的意思,不能自控地踌躇了,脑子里光想怎么拉小师妹的手不硬扯?感觉是没主意。
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多想的,越想越会耽误时间,在紧急情况下是大忌。他的手在半路磨蹭一下,其他人能看到急火。
说时迟那时快,两三个人影忽然杀入围观人群。其中一人尖锐目光锁住急救画面,大手立马猛地推开黄志磊的手臂,抓住谢婉莹的胳膊不假思索往外拽出。
瞬间的事情,谢婉莹不禁呆了下,眼看自己的手被拉离开患者嘴巴时保持着原来的姿势,可见刚是完全一秒钟的动作。
迅猛,快捷,有点狠。
围观人群一样一个个眼里只剩下抹惊叹。
是什么人拉她的手?而且神奇的,拉出她的手时,顺道把她手指压的那块东西从患者的舌头上扒出来了。这块堵塞物掉落在了患者胸前的衣物上,是混杂着粘液痰液呕吐物的杂色块体。
与此同时她的手撤离后急救继续快速进行,压舌板闪电放入患者的口腔中压紧了舌根,另外一人速度配合将患者的头往下仰敞开气道,再有一根口咽通气管探入到了患者的咽后壁压实了。
患者气道恢复了通畅,不会窒息了。所有人呼出了口气。
当然,这么顺畅的急救肯定是因为救兵接二连三地来了。
谢婉莹回想着拉她的手厉害,放压舌板和口咽通气管的那只手非比寻常的神速精准,配合做患者头仰的人利索老道。哪里来的三个厉害救兵?她定睛一瞧,原来是师兄们到了。
“曹师兄。”谢婉莹先望到对面的曹勇,心头高兴地跳了跳。记得自己叫黄师兄,未想最后有曹师兄赶来。有曹师兄助阵肯定不一样。
曹勇见她的眼神里总算有他这人的存在了,眉眼间的笑有了一丝无奈。要知道刚他和其他人叫了几遍放手她全没听见。她的专注度一如既往的太高了。
关心地望向她之前放进患者嘴巴里的那只手上,曹勇的眼里口气中均带了丝严肃:“有没有被咬伤?”
知道她刚才那个情形下是迫不得已,但是因此受伤麻烦了的。
“应该没有。”谢婉莹说,再发现自己的胳膊继续被那拉她手的人抓着没放。她转头,顺对方那条结实的手臂看到的人脸是,足以叫她惊呼一声:“陶师兄?”
微笑男神陶师兄,原来手臂这么结实的,绝对不是什么文弱书生样。记起刚自己的手被拉出来对方那股狠劲儿,谢婉莹心头有点波澜起伏了,有刹那在犹豫到陶师兄说的好说话三个字眼了。
“去洗手。”陶智杰把她拉了起来,语气是命令的气息了。
这会儿没有好说话三个字了。
“是。”谢婉莹清楚职业风险要防范的,立马走去洗手。
有师兄在,她是不需担心病人接下来的处理问题的。但是不妨碍她路上边走边回头说交接的事项。
【636】师兄难得关注
“那病人初步怀疑是急性阑尾炎,刚可能是发烧惊厥,要送普外二科。谭老师说收的了。”
几个人听见了她传达的信息。
“知道了。”帮扶固定患者脑袋的何光佑率先应她,叫后面来的邱瑞云,“你带她去我们科室洗手。让她洗干净手了。”
她要来他们科室轮科了,这会儿出点意外哪能行。而且事发在他们科室外面而已。现想想,好在他们和陶智杰越想越哪儿不对劲,跑出来看看她是怎回事。一出来果然见是出大事了。
“过来吧。”邱瑞云拉她往肝胆外科病区里头走,不管对面黄志磊的瞪目以对。
黄志磊气着自己刚才怎么慢了半拍让他人有机可乘,都不敢回头去对曹师兄的眼神。
曹勇是瞟了师弟一眼,当然他知道要求自己年轻师弟做到技术大佬的动作完全不可能。只能说,没想到肝胆外科那群人忽然集体跑出来支援了。
除了陶智杰,另一个新出现的年轻身影是他曹勇比较留意的。
“他是北都来的吗?”曹勇问。
走着的谢婉莹听见了曹师兄问谁的声音,不禁联想起了师姐们和她说过的话。说曹师兄注意年轻医学生医生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只是她自己一直怀疑这点,因为曹师兄从和她见面开始对她很好,和学生交流的时候很和善,给她感觉对后辈都很好的样子。师姐们否认是,强调临床老师关注某个人和普遍对学生客气是两码事。
或许正如师姐说的,谢婉莹此时内心改变了想法,是感受到了曹师兄问那人的口气和平日不一样。
曹师兄问的谁?刚好她现在应该擦过这人身边走。
宋学霖见着她经过身边时也转头看了下她。他跟在后面走过来的,是最后一个看到她刚做了些什么的人,为此深褐色的眸子里闪过了抹思虑。再转回头,他的目光碰上了望过来的曹勇,脸色不由一肃:曹勇的大名,在北都一样振聋发聩。
“是。”陶智杰回答师弟,微笑的目光里发出了:莫非你对这人感兴趣了?
曹勇的视线从北都人脸上收了回来,对师弟吩咐:“打电话给普外二,让他们上来人接。”
患者这个情况,最好有个专科的医生再上来看看护送下去。
黄志磊接到指示给普外二打电话,一想,打老乡孙玉波的手机更快些。
接到信息,孙玉波吧啦吧啦冲上楼梯了,毕竟听见自己学生的手可能被患者咬了,又把他吓出了层汗。
“你们六楼要收的病人怎么跑九楼来了?”何光佑见到普外二的人私底下怪罪了句。
孙玉波立马给他小声回答:“这要问我们医院急诊了,估计看也没看把人家拒绝了叫去挂门诊。”
急诊爆满的情形下,分诊护士没法及时叫来医生诊断,只能靠自己经验,判断不太急的病人叫赶紧去找其它出路去是没错。人家只是护士,基层医生都搞错的事,哪能怨得上护士。
【637】水平超过一般
“基层门诊弄错了。”何光佑摸了下额头,知道没法了。
基层小门诊水平是那样的了。三甲医院医生只能是尽可能去适应了。
“也不好判断,是孕妇。”孙玉波实话实说。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是非常非常容易误诊漏诊的。这件事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某人的快速诊断能力。“她来临床实习多久了?她现在是在普外科实习?”宋学霖问。
听见他的问题,何光佑回头看他的目光里闪过一抹惊讶:这个北都奇才也关注谢婉莹了吗?
宋学霖没觉得自己问的奇怪。作为刚毕业的医学生,他太清楚现有医学生的基本水平了。要怎么判断一个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除非在临床上有遇到老师亲自教,否则肯定联想不起来书本里比较偏僻和细节处的知识点。
能不用老师提醒自己快速想起来并且敢于第一时间自己落于实践的医学生,这个医学生的水平绝对超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
他没觉得她刚说的诊断有谁教过她。电话连线吗?老师通过电话没在现场不清不楚,没法很快判断的。只能是学生自己的初步判断方向对,老师才能跟着判断准。
宋学霖脸上的想法,在其他现场医生们脑子里滤过后,不得不承认他想的对。
当然,几个老师没一个吃惊的,因为全知道谢婉莹的水平本就是超越百分之九十九的医学生。
宋学霖只见像陶智杰和曹勇均不惊讶,深褐色的眸子掠闪过光。
*
在洗手池,被前辈盯着仔仔细细消毒刷好手。谢婉莹听到孙老师上来送病人了,可以和另外两位同学一块走下去了。
“莹莹,你出去救人不和我们说一声?”李启安抱怨她,因为听说刚错过了一场精彩的前辈急救患者场面可以观摩学习。
“没想到病情会突变。”谢婉莹和同学说。再有,发小带人私下来的,她不好开口让太多人知情要先判断下。如果病情不急,肯定她也不会打老师电话而是让人按规矩去挂门诊了。
李启安接下来指责阻碍他当时没有跟着老师跑出来的赵兆伟:“你拉着我不让我出来,你是怎么了?你怕他们做什么?”
他怕,别说他,他爷爷也有点怕那尊佛的。不要问他是怎么回事。赵兆伟心里头直叹气。眼看那尊佛之前放话了,要和他爷爷交谈他的事了。
“什么问题?”谢婉莹方知道她离开的那段时间同学身上出事了,问。
赵兆伟抓住了她的衣服,脸庞上要滑下两道泪了请求她帮忙:“你和陶医生说说,叫他别把我的事情先说出去。我愿意去做检查的,等检查结果出来再说嘛。”
陶师兄的话,陶师兄是说自己好说话好商量的。但是今天不知道为啥,她突然对这三个字抱有点怀疑了。
“莹莹,你帮帮他嘛。”李启安帮着赵兆伟请求,他也怕陶智杰这个师兄。
“行,我找个空帮你和陶师兄商量。”说到这,谢婉莹意识到自己尚未和陶师兄说任老师的任务。
【638】妇产科急会诊
只能先把手头的病人处理好再处理其它事情。
下到六楼病区,病人送进了加床床位,上了心电监护。
听说病人有刚急救过,本该下班的谭克林套上白大褂重新走进病房看病人了。
“问问病人家属有没有带以前就医的门诊病历。”谭克林对底下的人说。
孙玉波带上学生去外头问病人家属了。现在必须先确定病人用过了什么药物,避免重复用没效的药。“有,这里。”李阿姨把门诊病历从自己衣服口袋里掏出来,递给医生,又问,“医生,我儿媳妇究竟怎么样了?孩子怎样了?”
“已经通知妇产科的医生过来急会诊。”孙玉波告诉家属,翻开门诊病历,见着上面写的急性肠胃炎几个字,心头无奈又哀叹。
急性阑尾炎,抗生素保守治疗无效,必须考虑赶紧手术的。但是一旦误诊,肯定是失去最佳手术时机了。普通病人可以赶紧再抓住最后的时机一切了事。可是孕妇,加上胎儿的命,要考虑到的风险越多了,能不能开刀不是普外科医生说了算了,需要参考妇科医生的意见了。必要时,要考虑胎儿保不住的情况了。
不会儿,妇产科来人了。来的是个研究生,胸前挂的医生牌子叫做沈熙菲。谢婉莹在内一帮人没有记得和这人认识。相反,到了普外二的沈熙菲一眼认出了谢婉莹这张脸。
她的好朋友章小蕙之前在这人手掌心里栽了个大跟头后,直接留在附属无望了,这是近半年前刚发生过的事情。
沈熙菲眉头皱着,牙齿咬着,想怎么帮章小蕙讨个公道回来。
“病人在哪?”沈熙菲问。
“在里头。”护士给她指了指加床的治疗室。
沈熙菲走进治疗室,抬头看到了站在那里的谭克林,心脏缩紧了:天啊,怎么这人在这!
不是下班了吗?现在应该是夜班时间了。哪怕叫支援应该是先叫二线吧。这男人绝对是三线怎么来了。
普外二谭克林的恐怖,在本院医学生圈子里众所皆知的。只有敢死队的人会想着要去谭克林那里学习。不敢去的,基本上是躲着这人的,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你是妇产科的学生?”孙玉波转头,看见进来的沈熙菲以及她胸前挂的牌子,问。
“你好,老师,我是妇产科的研究生。”沈熙菲小心地回答道,“一线的辛老师叫我先过来看看病人情况。她刚好手头有些忙。”
既然是妇产科的老师叫过来看病人的学生,应该水平不差。孙玉波对她说:“你给病人做下检查吧。”
“请问,老师,病人的检查结果在哪?”沈熙菲问。
“什么检查结果?”
“像b超,血液化验——”
“你接到通知时没有仔细听吗?病人刚急救过,现在要等病情稳定才能送去做b超。血抽了,化验检查没有那么快出来的。”孙玉波说的时候对她紧眉头。
听到他不太愉悦的口气,沈熙菲要抽冷气了:普外二的人果然一个个如传说中的高冷。
【639】别浪费时间
没有任何仪器检查结果,叫她来干嘛。
叫她像大佬那样只需给病人先做个触诊听诊后能来个初步判断?她有这个能力的话,早就名扬天下了。沈熙菲心头对自己腹诽了。
可普外二的高冷老师真是这样想她的。
哪怕有仪器设备作辅助了,医生的各种临床基础技能不能丢。这是医学生在临床上最需要学到并掌握的东西。
读研究生了,给孕妇做个听诊触诊怎么都得会吧。
眼见对面医生老师没叫她不做了,沈熙菲硬着头皮走到病人床边。先掏出听诊器,给孕妇听听心肺。现孕妇的情况是有好转的了,意识清醒了的,口咽通气管拔出来了,吸着氧气。应是来这里后经过一番急救处理后有效了。
“你觉得哪儿不舒服?”沈熙菲问患者,温柔可亲,小心谨慎,身边大佬看着呢。
“疼。”许杏呻吟道。
“肚子疼是吗?”沈熙菲的目光落到了患者微隆的肚皮上,感到头皮一阵麻了。阑尾炎孕妇肚疼怎么做触诊?印象里是遇到过又是没有遇到过。应该是没有遇到过吧。因为阑尾炎的话,在普外科看病也不是在他们妇产科做手术的。所以,这事很突然,她瞬间记不起来有关知识点了。
没法了,先从口袋里掏出软尺,帮孕妇量宫高和腹围,记了下数字,算是在正常范围内。用听诊器尝试在患者肚脐下左右听胎心音。再问患者,暂时没有下体出血等症状。
做了产科这些孕妇常规的检查后,沈熙菲的手背不觉间在自己的额头上擦把汗过去。只见旁边孙玉波他们在看着她。
最恐怖的是,她最害怕的谭克林回望过来对住她的那一眼。
谭克林长眉下的冷眼这一刻好像把手术刀子要往她手上剁下去了。
干嘛了?她在这个可怕的男人面前做错什么了?
沈熙菲吓得把两只手直接缩了回来。
浪、费、时、间。
这人不知道自己在浪费宝贵的时间吗?
不是说妇产科的人和他们普外二的人一样性格急做事急吗?怎么这个样?孙玉波想自己和其他人一样绝对是想不通了。等了半天,这家伙居然没给孕妇做肚疼的相关触诊?
谭克林想剁这个人的手他也想剁了,因为这人的手刚不知道在干嘛,连给患者做什么检查都不知道能叫医生的手。
患者的主诉是肚疼。叫你妇产科的来,正是为了首要排查疼痛是否与子宫疼有关。普外科的人触摸一遍,最好是妇产科的人来再触摸一遍,大家触摸的感觉一样一拍即合,这个诊断基本可以初步下了。哪怕患者被推去做b超,这里普外科的医生可以考虑是否手术了,做手术需要叫人回来的。
“她这个是子宫疼吗?”孙玉波问她,眼看她好像是没往下做其它检查的样子了马上问起她检查结果。
沈熙菲理所当然没法确定,只好说自己刚产科检查出来的一些数据:“患者腹围在80.5厘米,妊娠快16周,属于正常值内。宫高是——”
【640】医学不可以讲面子
“她肚疼,你觉得她是肚疼要流产吗?”孙玉波再打断她的话,这个时刻只要最紧要的诊断结果。
“这个,需要进一步做检查,需要b超——”
“你只要告诉我,你按着确定她这个疼是不是子宫疼?”孙玉波问的音量大声了,不让眼前这人再听不清楚他问的重点。
沈熙菲抽了口冷气:早知道不来了,普外二的人一个个真是够可怕的。
按,按哪呢?做产前四步触诊吗?问题这患者有肚子疼有其它毛病,她是按了量了宫高,但是,怎么判断阑尾炎她记不起来。再有患者不胖偏瘦点,随处乱按她不敢。沈熙菲局促地抬手在头发两侧抚摸,重复老话:“做个b超的话,结果会很清楚的了,老师。”
这个是妇产科的急会诊吗?如果是这样,他们叫妇产科的来干嘛,直接叫b超机来会诊可以了。
“可以等b超结果出来后,我们妇产科的再看看结果是怎样的。”沈熙菲补充道,自我感觉自己的答案相当完美了。
“你b超需要开申请单吧?你准备怎么写患者临床症状和诊断?怎么写检查目的?你准备写她子宫疼还是哪里疼?”孙玉波咬牙根问她了,想要是这人是在他手下学习的,这会儿他绝对一教鞭抽出去了。
沈熙菲听到这个问题,目光不觉中望回到了对方脸上。
其他人见她这个眼神秒懂:患者是普外科的,开申请单不是普外科医生的事吗?干嘛需要她写?
“我们请你来急会诊,就这样——!”孙玉波感觉自己肺要吐血了,手使劲儿摸心口。
“你和她废话什么。抓紧时间叫她老师过来。”谭克林薄冷的声音吐道。
孙玉波想想,是自己的错。以为妇产科来的研究生至少像谢同学一样的水平。他们没要求有多高,只想着妇产科的人对这方面比较专业,能和谢同学一样来两个触诊试验,这题过关。哪里想到最终这家伙估计想不起来要做什么相关检查。想不起来没关系,你早点汇报给这边的人知道,让再联系人。这种时候关系病人的命,一个学生特爱面子干什么?临床医生都不敢这样爱面子。
拿起手机,孙玉波再联系妇产科了。
沈熙菲的面色白蔼蔼。
一块站在门口旁观的李启安小声和谢婉莹讨论:“她是做错了吗?”
不然怎么被老师骂了。一听都知道,老师对这人给患者做的检查非常不满意。尤其谭克林两句话,直接全盘否定了这人做的事。
“像孙老师说的,她需要先确定患者是不是流产,是不是子宫的疼痛。她没有给患者相关的试验。”谢婉莹说。
“要怎么做这个试验?”李启安问。
同学也不知道?居然在这里当着老师的面问这个问题?谢婉莹冲李同学使个眼色:老师听着呢,你不怕挨训?
李启安立马缩回了脑袋,捂紧自己的嘴巴。
沈熙菲听见他们两个的对话,心里高兴了:原来不是她一人不记得,他们这些谭克林的学生一样不记得。
【641】倒打一耙
谢婉莹和另两个学生站在这里肯定是谭克林的学生。真没想到,这个谢婉莹居然是跟随恐怖的谭克林学习。估计平常被骂惨了的。要不要,她来助推一把劲,让谢婉莹被骂得更惨些?
接到普外二的电话,妇产科的辛医生听出了普外二医生有告状的语气,穿着工作鞋吧啦吧啦跑过来了。
“你好,孙医生,谭医生?”值班的辛医生刚升上的主治,见到谭克林一样有点发怵,医院里都知道谭克林的臭脾气。
孙玉波对辛医生说:“电话里说了,你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吧?”
辛医生转头看向了学生,具体来说沈熙菲肯定不是她的研究生,她刚上主治没资格做研究生导师呢,只是夜班的学生跟班带教老师。
人家其它科医生反映的问题,她只能明天和本科室学生的研究生导师传达了。
接到辛医生的眼神,沈熙菲心头焦虑起来。被其它科告的话,她的导师不止是不高兴而已等于丢脸了。
这叫她这个学生以后怎么继续混。
沈熙菲走过去急忙拉住辛医生的衣服反告对方一状:“老师,我来的时候说了,说我是学生,来这里只是先帮老师看看病人,最终老师你来决定的。我哪里能决定。他们自己的学生和我一样,检查也不会做,什么都看不出来。”
你自己的学生也不行,敢来说我?事关自己前程,沈熙菲豁出去不客气了。她感受到的是被不公平对待了。有本事自己的学生先学好再来说她,否则摆明是故意刁难她们妇产科的学生。
是这样的吗?听到沈熙菲的诉苦,辛医生皱个眉,如果普外二的人真这样做,那是有问题的了。
这个妇产科的学生牛气啊,自己检查不会做还打算倒打一耙?孙玉波听见了对方这话,双手叉腰,让自己的学生出来答:“谢婉莹同学,你和她说清楚了,让她仔细听着。”
收到老师的命令,谢婉莹站出来回答了:“之前我给她做过检查了,做了Bryan试验和Alder试验,大致确定了患者是急性阑尾炎。而且用产前四步触诊法触摸了下胎儿,感觉有多个小肢体,不排除是多胎妊娠。——老师,您再检查下看患者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她刚才给患者做了检查,但没有指出这些问题。”
什么这家伙居然敢按患者的肚皮?她去过妇产科学习了吗?沈熙菲惊诧万分,望向谢婉莹:你说真说假?
辛医生也想知道这学生说真说假,这学生普外科的吧,莫非在她们妇产科学习过了。她对这学生的面孔没有半点印象。
妊娠16周的患者当然可以做腹部触诊和产科触诊检查的,需要的是医生的专业和耐心细致度。辛医生走过去,仔细地触摸患者的腹部。按照谢婉莹刚说的方法,给患者做了两个试验,很明显的阳性结果。转头,她问起沈熙菲了:“你刚没有给她做阑尾炎试验吗?”
【642】诊断一致
沈熙菲的头垂了下来。
辛医生冲她的目光瞬间变得十分严厉:你在干些什么了?莫怪普外二的来告状。这么简单的检查试验你却不会做?
她不是说了吗?她没有记起来。而且她刚才看见了,明明谢婉莹没有回答同学的问题,应该是和她一样不会做。怎么谢婉莹突然能回答出来了。沈熙菲低下的脸猛咬住嘴巴。
好吧,算阑尾炎这个病不属于她们妇产科看的,可能学生忘了,但是,产前触诊呢?毕竟这孕妇都肚子疼了,你好歹尝试摸下是不是子宫的疼痛,摸了不敢报告自己的诊断结果又是怎回事。
辛医生对学生这股莫名其妙完全不自信的沉默无语了,只好自己重新触诊患,确定是摸到了胎儿的小肢体比较多,道:“是要考虑多胎妊娠。孕妇知道自己怀的是双胞胎吗?按理说,这个妊娠周数,应该是做过第一次b超检查了。”
其他人听到这话,孙玉波转向自己学生:小谢同学你无师自通?没去妇产科已经能自己触摸到胎儿小肢体了。
“孙老师,我们组胚课老师是主任,带我们学生去产科门诊学习过。”谢婉莹说出了原因。
有个组胚课老师是主任不一样。本来组织胚胎学不会有去门诊的学习课程的。但因为有个主任做老师,直接带他们一班上的学生去产科门诊悠转了,有助于他们理解胚胎学的课程。
李启安记起来了这回事。那时候老师说了可以现场学习,谁也不敢上前去摸孕妇,班里只有谢婉莹敢。后来班上男生一致认为因为她是女生,所以在妇产科方面不会像他们男生顾忌多,产妇要摸就摸。
回到现在这个病人问题上,主要是这个病人瘦,腹围偏大,让她有些担心是不是子宫出问题所以当时检查时要顺便摸一下了。
“原来你在我们门诊学习过。”辛医生听到她这话,很是赞赏。只要学习过能记住是好学生。
见自己老师夸奖别人学生去了,沈熙菲后悔了,早知道不告状了。
两个科医生商量后做出了患者的初步诊断,判断患者暂时没有流产症状,可以送b超检查,结果出来后只要是阑尾炎没有穿孔,趁现在患者是孕中期是做阑尾炎手术的最佳时机应该尽快做手术,避免风险进一步加大。b超检查申请单开出去了,患者要马上推去做检查。
普外科的医生找病人家属进行谈话了。
患者的老公出去工作了不在本地,暂时赶不回来。
李阿姨说:“后天她老公才能赶回来。她老公和我老公一块去外地干活了。”
“这样的话,患者的手术签字只能由你来签了。”孙玉波推给家属手术知情同意书阅读,解释,“她这个手术必须做的,赶紧做。不然等穿孔的话,一切迟了。当然,手术中会有风险。一旦发生危急情况,能不能保住胎儿我们不敢保证,因为现阶段母亲的性命最重要,作为医生我们需要先全力保住母体的健康。所以,妇产科那边的医生也会待命。”
【643】相信医生最重要
听到医生这些话,李阿姨的表情突变,在她头顶上仿佛出现了闪电雷劈。
“我的孙子孙女可能没得救了是吧?”
“你知道她怀的是双胞胎?”
由于孕妇情况不是很好,医生有些问题不想孕妇费力答,找家属问了。
哪里想到,李阿姨更是如同被雷劈到:“双胞胎!”
“你们之前没有做过产检吗?”
“做了,当初刚怀孕的时候找家医院做了。”
估计小医院没有仔细做b超或医生经验不足,漏诊了双胞胎诊断。
“产检建卡没有?”站在旁边的辛医生问病人家属,“在哪家医院建的卡?”
“我们当时问过医院,他们说需要去找专门的妇产科医院生孩子,他们那里建不了卡。后来——”李阿姨说不下话了,后来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只能等等等了,等到有医院愿意接收孕妇。
首都本就医疗资源很挤的,专门的妇产科医院孕妇早排满队了,怎可能给他们外地来的产妇建卡。
李阿姨的手指摸了下眼角的泪珠:“要不是吴小姐的话——”
吴丽璇去帮他们一家办住院手续了,住院押金是吴丽璇出的钱,李阿姨家是一下子拿不出来这么一大笔钱的。孕妇根本不是吴丽璇公司的员工,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有能力的人当然是想着能帮就帮,吴丽璇不例外。
自己发小是很好很善良的人,谢婉莹听到脚步声回头走到医生办公室门口。
跑下楼办完了患者的入院手续,吴丽璇上来了。在她后面跟着走的是今晚住院总的黄志磊,刚好进来看看这边发生的情况好做值班记录。
谢婉莹怀疑这两人是不是在哪儿又碰上面的。
只听一路走来,吴丽璇说:“谢谢你,黄医生。”
“不用客气。”黄志磊道,“你来我们医院好多次了,居然不知道怎么办理入院手续的窗口。”
”我来没走那个地方办事所以不知道。”
“我听说你来这里给人送茶叶?给谁送?”
“你听人家说了,能不知道我给谁送吗?”
“不送点过来给我们?”
“要钱的。”吴丽璇澄清,自己不是贿赂哪个医生。
“我知道要钱。”
“那次吃饭,你和那个曹师兄不是没说过喜欢喝茶吗?”
“谁说的我们不喜欢喝茶。曹师兄茶茶几底下放着几盒茶叶,什么茶都有。你怎么跑去心胸外送茶叶?”黄志磊后来一想是哪儿不对了,怎么小师妹的发小经常跑心胸外送茶了。理应先跑来他们神经外科送茶的,因为神经外科对小师妹最好。
曹师兄很喜欢喝茶么?没听发小提过。吴丽璇有点点懵。她是看着发小那晚上的表情办事没错啊。
“你明天,赶紧送盒茶叶过来。”黄志磊指住她的脸说道。
“知道了。”吴丽璇给他一眼应他。
走到了医生办公室门口,吴丽璇先和谢婉莹站在了一起,小声问情况:“怎样了,莹莹?”
“b超室打电话过来了,可以手术,要患者家属签名。”谢婉莹说道。
【644】手术难点
签字笔给了李阿姨。李阿姨浑身哆嗦着:“真要我签?等我儿子或是我老公回来再签行不行?这上面写的什么,我没文化,一个字也看不懂的。”
“没关系,上面写的都是医生和你说过的。”吴丽璇插进来了,对李阿姨说,“你不信他们,干嘛叫我带你们来这里看病?没有他们,现在你儿媳妇能好好的吗?”
简洁明了,没有一句废话。所有医生在旁一听,这女孩口才真好。
“你不想医生救你儿媳妇救你孙子孙女了?你不签,回去人全没了。我还给你们家出钱了呢。”
有些话不是医生说,别的人说效果更好。只见吴丽璇这些话说完,李阿姨的手不哆嗦了,立马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下名字。
“你这个朋友很有意思。”李启安对谢婉莹说。
谢婉莹点点头:发小比她早出来工作很多年,而且不像她社交活动只拘束在医院,社会经验多。像她妈妈夸的一样,吴丽璇办起事很稳妥的,让人百分百放心的。
患者术前检查全部做完,迅速送去手术室。
麻醉医生给患者做麻醉。
几个医生来到手术室,先商量着了。
患者这个情况是做腹腔镜或是开腹手术?如果不是孕妇,肯定这情况完全可以做腹腔镜了。孕妇做不做腹腔镜,应该说,孕妇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只是需要严格掌控各种手术能做的指标。谢婉莹没来普外二之前,据说有做过一例孕妇的了。因此,现在团队是有考虑给患者做这个腹腔镜。
“做腹腔镜的话,切口小些,患者恢复快些。半年前做的那例,恢复很快。而且子宫暴露感染的风险可以避开了。”孙玉波回忆起之前的那一例病人,说道。接下来,他的目光放在了现有可能组合的手术团队成员上。
谭克林在,肯定是谭老师主刀了。他孙玉波莫非要做一助了?因没有电话去叫人回来,施旭老师和刘程然师兄不在场。扶镜手的话,只能小谢同学上了。李启安同学在手术间里负责待命跑腿了。
估计是这样了,孙玉波心里头这么琢磨后,自己突然紧张起来了。半年前那一例一助是刘程然师兄。他孙玉波没有做过一助,更别说做的这种特殊病例的一助。
孕妇的腹腔镜手术一助恐怕是至关重要。因为要时刻帮主刀留意另两条小生命的变化。腹腔镜所使用的co2气腹对胎儿有一定影响的,因此必须是尽量控制压力值在低位。建立气腹的目的是增加手术作业空间,现在压力变小,操作空间变小,会增加手术难度和碰触到其它脏器的风险。一助更需要时刻紧盯着主刀帮其分开其它脏器好让主刀操作。孕妇的手术更要缩短时间,这样一看,这个手术的一助显得更重要了。
孙玉波脑门上不自禁地冒汗了。
瞟了孙玉波脑袋上那抹紧绷感,谭克林薄冷的眼里没有波澜伏动,只能说是他心里早有所料。因而他心里也早有算盘了,下达指示了:“我来做一助,孙医生做扶镜手。”
【645】当出科考试了
什么?这样说主刀是谁?比谭老师更厉害的主刀要来了吗?
恐怕“是”的了。只听谭克林没带半点感情的冷声说道:“你,来做这次手术的主刀。”
谭老师钦点主刀的指头落到了谢婉莹脸上。
李启安差点尖叫起来。
大家早有预感谢同学是出科前肯定要再做一次主刀了的,作为出科考试项目不能逃避。只是,好像说好了,让她自己挑最保险的来做。说是这么说,临床上哪有可能真冒出一个完美病人给实习生做保险出科手术。临床上有的是意外事件发生。老师再好心也抵不过意外。医学生未来要当医生的,习惯了意外也好,印象深刻,今后再当医生遇到这种情况不用怕了。
“是,老师。”谢婉莹答。
“去洗手吧。”谭克林道,随之转身,去做一助的工作了。
李启安跟在了谢同学后面,谢婉莹不紧张他自己先快紧张死了,唠唠叨叨说:“莹莹,你行不行?你好像没有做过腹腔镜主刀吧?”
两个月过去,自从第一次做扶镜手之后,老师只要有机会都给她上台练习,她做过两次腹腔镜一助了。做主刀,没做过。但是,没关系,有老师在怕什么。
这手术让她做主刀,分明是因为一助比主刀难做多了,谭老师肯定要承担起手术中相对最重最难的工作。给主刀操作的最大空间,有利于加紧把手术完成。孕妇手术的时间越短对胎儿和孕妇越有利。三条命的手术比一条命重大多了。
她去洗手的时候,老师再重新看检查报告和确定患者的手术区域了。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最怕的是,阑尾去到了子宫后面,这样的话,腹腔镜是没法做的了。所以,术前再三确信阑尾不在子宫后面这点很重要。
术台上孕妇的手术体位要往左倾一点,有利于胎盘供血,有利于暴露手术区域。由于是孕妇,气腹针穿刺变得格外谨慎,无论穿刺针套针选择的型号大小以及穿刺点位置,都要避免伤及增大了的子宫。这些很重要的工作需要一助来做。谭克林自然要自己来把关了。
穿上手术衣进来,谢婉莹走到了手术台边,先做腹腔探查,找寻阑尾。要抓紧时间,主刀扶镜手一助手中的手术器械均进入了患者腹腔。
墙上计时的钟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要盯着,按照谭克林的指示,要把腹腔镜手术限定在两个小时之内。一旦超时,要马上改为开腹手术。因为超过这个时限唯恐co2气体对胎儿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在这样一场事关三条命的手术里头,是谁能继续想着是不是自己的出科考试这个念头。所以李同学的唠叨,在刚才谢婉莹的耳朵脑海里根本没停驻过。满脑子想的是三条命,至于自己未来的学医生涯会怎样,不是她现今考虑的事情了。
注意力必须完全集中在了自己的手操作的手术器械上。这回感觉她和老师是调换了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