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TXT下载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全文阅读

作者:肥妈向善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txt下载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616】多年前的事

    “有关她的实习安排,医教科的人一早拟定好了。”曹勇说,“我猜,到时候她会和另一个人一块到他那里去学习。这样做符合你向来的主张。没有竞争就没有强者。”

    有关吴院长的做事风格,别被吴院长外表斯斯文文像个教书匠给骗了。

    吴院长对他的揭锅盖表达不满:“我是为你们好。”

    “知道。”曹勇冲老顽童点下头表示充分理解。

    吴院长等着他再聊两句,等了大半天曹勇没陪他说话了。

    不理这些人说什么了,曹勇的目光聚焦回手术录像画面,他来是为了看她的手术画面的,不是来这里闲扯的。

    其他人顺他的视线望回录像,屏幕定格在最后一帧:谢婉莹的视线聚焦在了监护仪上的数字,清冷的眼中烁着明亮的茫光,让人不禁被她这抹神情吸引住了。

    之后朱会苍陪同老同学离场,说:“吴院长这安排是想干嘛?她去陶智杰那里你真觉得好吗?他们不知道你喜欢她吧。”

    “我喜欢她,和他们安排她去哪里有什么关系。”曹勇皱紧眉头。她一身才华,凭什么给人胡思乱想其它的。

    接到他的瞪目,朱会苍知道说错了,解释着:“我本意不是这个。只是,你和他以前吵过嘴有矛盾。想她去了他那里学习,会不会给你们两人之间制造出什么事。”

    至于他们两人当时是什么矛盾,朱会苍复杂的眼神看了下曹勇,绝对谁也不敢再提起。曹勇当然不会回答他的问题了。

    *

    11床手术后送下来病房了。张薇妈妈对此非常关注。

    “手术很顺利,提早结束。”11床病人家属向张小姑等一众病友宣布喜讯。

    病友们纷纷恭喜。

    情况不对,张薇妈妈慌张走了。手机铃铃铃响,女儿打来的。张薇妈妈火速接起。

    “妈,爸冻结我的银行卡了!”

    女儿的银行卡是她老公的附属卡,她老公是主卡人可以随时注销附属卡。老公动真格了!张薇妈妈身体一颤:“我去找你爸问问。”

    张大哥走来对老婆说:“我们之前谈好的,国外的书她不用读了回国看奶奶。”

    “她好不容易出国,你怎能让她不读了?”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天能对谢医生说出那样的话,我知道你肯定让你女儿干什么去了!”张大哥气到面红目赤。

    俗话说的好,不是自己干过的事,哪能说得有眉有眼的。张薇妈妈随口能造谣出学生和老师有染,典型的自己做过的事倒打一靶的心理。

    “我不明白你的话。”张薇妈妈装傻充愣。

    “你让我们女儿她穿漂亮衣服去人家外国老师家里干嘛?我送我女儿出国,是为了让她学习更好的知识,不是让她去卖身的。”

    “她需要和外国人打好关系才有可能移民国外,留在国外比我们在国内好。”张薇妈妈争辩道。

    “她听你的了,现在只想着国外,眼里没有国内的家人了。”张大哥感情彻底放弃她们母女俩了,“我们离婚。儿子随我,你随你女儿去国外吧。”

    张薇妈妈惊到了:“你要和我离婚?”

【617】她的脑回路不一样

    “你和你女儿喜欢国外。我不喜欢国外。你心里早计划着等女儿出国把你带出去。我知道从我们俩谈恋爱开始,你心里只想找个能带你出国的男人。到这个年纪了,是你该完成你自己梦想的时候了。我不拖累你了。”

    老公说话的语气充满了决断,张薇妈妈心头发抖了:再想出国,她也不想要离婚啊。

    几步路远,张小姑展露笑脸和其他病友说:“谢医生说不介意,要帮我妈想法子做腹腔镜。说之前没有和老师提建议,是因为我妈情况比11床差,要先看看11床是什么手术结果后再说。她对我们家真好。”

    谢婉莹会对她家好?张薇妈妈不敢置信,转回头去。

    其他人问张小姑:“你大嫂说谢医生的话好难听的。”

    “谢医生说了,首先她是医生,不谈论感情的,要谈学术的,是基于学术做手术决定的。其次,一个家要分人的。不能说这人对她不好,其他人对她好她能看不见。”

    “谢医生是讲道理的人,很难得的。有些医生情绪很大的,她不会。”

    像医生怕闹的患者和家属,患者和家属一样怕动不动有情绪不讲道理了的医生。

    “我那个侄女哪怕烂在国外,我也不会再给她半分钱的。”对张薇的事张小姑很生气,“当年她出国的钱有我一半出资。敢不回来看奶奶,在国外等着被遣送回国。”

    张薇妈妈急忙再给女儿打电话。

    哪里想到张薇得到了风声和她说:“妈,你和爸离婚,带钱出来国外,和我一起。”

    “我和你爸不可能离婚的,你给我回国!”张薇妈妈冲女儿发脾气了。

    “妈?”张薇吃一大惊,“妈你不是说要随我未来出国吗?”

    “我哪里来的钱,钱是你爸那边的。”张薇妈妈道出了实情,没有老公和姑子那边的支持,她和女儿根本不够钱花。

    张薇气冲冲指责起母亲:“什么话都是你说的,当初是你对我说国外好,现在却出尔反尔。我不会回国的,你不给我钱,你不是我妈了!”

    砰,电话挂掉。张薇妈妈的心头波拉一凉:这?!

    这边,谢婉莹走进老师的办公室里尝试性提出给9床做腹腔镜的构想。

    一帮老师们先是忙碌着仿佛没听见她说的话。

    “谭老师。”谢婉莹再努力地提一句。

    “你之前不提为什么现在提?”谭克林问。

    “张家姑姑之前很信任我,我也有些压力的。”谢婉莹说出心里话,“毕竟当时我把握不大。9床病人比11床更难做些。”

    9床比11床难做?所有老师听到她这话一愣。

    “对,老师们不是这样考虑的吗?所以先尝试做了11床。”

    这学生的脑回路是与众不同。

    谭克林的眼从没有这样认真过地重新审视下这个学生:“你说清楚,9床怎么比11床难做?”

    “9床的肿瘤是小一些,问题在她脂肪比11床多,腹型肥胖。小毛病也多,输尿管结石胆结石皆有,说明消化功能问题严重。腹腔镜光是脂肪比较多都比较难处理了。”

【618】老师的同期来了

    “嗯嗯。”施旭扶着眼镜点下头,她分析的这些是实情。

    从体重上讲,11床比9床轻十斤,在手术台上无论做哪种手术瘦子比胖子比较有优势。脂肪多,尤其腹部脂肪多的话,腹腔镜进去后要分层更难了,更何况是这样的大手术。

    “你这样说,更不能给9床做了。”孙玉波突然道。

    “孙老师,11床做下来了,我觉得有11床的经验做参照,9床应该可以做下来。”谢婉莹试图说服老师们。

    孙玉波指起她一根筋的脑袋说:“她家里人对你和谭老师是什么态度?”

    老师的顾虑是这个?谢婉莹很快想明白了老师肯定自己不介意,主要是是顾虑她,说:“一切由老师决定。但是我觉得张家姑姑是讲理的,不是那种人。病人是张家姑姑的亲妈,不是那个人的妈。”

    几位老师琢磨起她这话了。

    铃,手机响了,响的是谭克林的手机。

    门口敲门声,护士长亲自来找了,说:“谭医生,有贵客来了,是你在北都的同学崔医生带客人来了。”

    谭克林起身,拿着手机询问同期同学:“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刚好下午休息,徐局说要过来找你,问我要不要一块去你那里。我很久没见你了,顺便蹭了下徐局的车。”崔绍峰在电话里说,“你带你学生出来吧。徐局说要亲自感谢她。”

    普外二主任办公室里,大领导来了,几个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迎接。

    “你们好,辛苦你们医生了。”徐局和沈景晖他们一一握手。

    谢婉莹跟在老师后面,快走到领导办公室门口,突然发现了前面走进去的熟悉背影:曹师兄?

    “曹医生来了吗?”见到救了自己小孙子的神经外科大明星,徐局立马转过身和曹勇热情握手,“谢谢你,曹医生,你怎么下来了?我正想亲自上去神经外科给你们道谢的。”

    哪能叫大领导在医院里来回跑。再说那小孙子做完手术后这两天在icu住着也不在神经外科。曹勇对领导回复道:“我是刚好有事下来一趟,顺路过来的。”

    徐局知道他这话是客套话,笑着再握紧了他的手,总而言之一句话,很感谢。紧接,徐局想起了今天要来感谢的另一个人,问:“谢医生来了没有?”

    小师妹来了的。他进来时察觉到了的。曹勇回头,目光里微含笑意,落在谭克林身后有些藏躲的那张脸上。

    进领导办公室,肯定要规规矩矩小心翼翼。谢婉莹躲在老师身后,没有老师命令绝对不露脸。社会规则是这样的,小后辈千万不要想着在这种场合出风头,会惹众人嫌的。

    “谢婉莹医生来了的。”刘副主任告诉领导。

    徐局看见了,准备好了等人过来说两句。只是突然有人打岔了。原来许久没见的两个北都人一见面当然要先热情叙旧打个招呼了。

    崔绍峰在发现谭克林到的时候,主动伸出手:“好久不见。”

【619】现场考题

    “握什么手,客气什么。”谭克林拍了拍对方的肩膊。

    崔绍峰笑不拢嘴,继而认出了跟在他后面的谢婉莹,说:“谢医生。后来我听谭医生说了,说是你提出的可能腹主动脉破裂,想来听听你当时的高见。”

    所以,这是徐局未先开口夸人,有人先迫不及待要给当事人一场考试了。

    室内顿时陷入了场安静中。刘副主任有点不满地挑起眉毛:这北都人莫非是自己的急诊要求被整顿了,所以到他们国协这里找找医学生有没有茬了?

    说来崔绍峰和谭克林关系很好,也知道是谭克林的学生,是不太可能来人家场子里故意刁难人的。只能说,对方心里大概怀着的目的,应该是欲刺探同学带出来的学生有多少才华。

    众所周知,北都医学院和国协医学院有很强的竞争关系。国协招了不少北都医学院的毕业生,足以可见北都医学院培养医学生的能力。崔绍峰作为北都的骨干对国协医学生的能力感兴趣不奇怪。

    曹勇想起了中午刚在吴院长口里得到的另一条确切消息。

    小师妹在班里找不到竞争对手了,朱会苍曾经建议让她去与年纪大的研究生博士生竞争。然而,事实证明一般博士生也不会是她的对手,完全符合了他的事前预判。

    老顽童不可能预判能力比他差,所以早安排好了。

    自家找不到竞争对手理所当然要从外头找了。再次符合老顽童的理念,引进外院培养的医学生为了激发医院内的学术活力,绝不能将院内的人变成一潭没有斗气的死水。

    死水会有怎样的结果?北都三急诊科出事正好是一张反面教材,没有强烈竞争念头,人干活麻木了死水了。

    是会给她找来北都这些院校中强有力的对手。曹勇想到这,目光望向了小师妹。。

    曹师兄的眼看过来了,谢婉莹怔了下,见着师兄眼底的温和笑意,登时心情轻松了不少。回忆之前的院前急救经过,她回答:“我当时是做了最坏的推测。患者的情况明显有突然的出血加重。但是患者其它地方并没有很大的伤显露出来,只能继续锁定在腹腔里的动脉出血。”

    “嗯嗯。”刘副主任点下头,学生回答的可以,至少是冷静地答出来了,没有慌慌张张大舌头。

    要求不要太高,是突然问的问题,问的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医学生对此经验很少的。

    哪里想到,崔绍峰斩钉截铁的声音说:“你没有听清楚我说的话。”

    这是直接是把她的回答全盘驳回去了。

    办公室内的空气充斥起了紧张感,快速弥漫到了外面空间。

    担心地守在外面伸脑袋的李启安和林昊,心头惊骇,谢婉莹没出汗他们要出汗了。

    这个外院的前辈好像一样是个技术大牛,所以是想怎样刁难他们国协的医学生?谢婉莹和他们一样只是医学生,能怎么回答这种需要医学经验的问题?

【620】总算答上

    是——高、见。

    被驳回的谢婉莹再次回顾前辈的问题,恍然意识到自己答错在哪了。

    北都三老师要她回答的是高见,相当于不是把她当医学生看了,是当同行甚至技术牛来看待了,方提出来高见两个字眼。

    是她一开始没有听好老师的问题,是没想到外院老师居然这样看得起她。只能说因为她是谭老师的学生所以被对方高看一等了。

    谭老师是圈内技术大牛,她被认可为谭老师的学生,理应学术能力一样非同小可。这是做技术大佬学生的特殊地位和应有的对待。

    “你判断患者突然的出血加重,没有什么征兆吗?你没有在患者身上发现明显的重要变量指征吗?没有的话,你凭感受说的这话?”接下来,崔绍峰逐字挑出她话里的毛病了,再次表达出对她之前那个回答的不满意。

    如果谢婉莹真回答不出来要点,只能证实她真就是普通一个医学生撞大运救的人。

    医学前辈最大的希望,无非是后辈再来几个厉害的来振奋整个医学圈,让医学技术进展的更快些,这样有助于整个医学事业的发展。

    崔绍峰真是带了这样的期望过来问她的。和她所想的一样,因为她是谭克林的学生。

    现场的气氛紧张感加重,压迫感越来越重,宛如一座大山压在了谢婉莹的脑袋上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谭克林在旁站着,却没有丝毫要插嘴帮学生一下的迹象。为此其他人更不可能轻易表态了。

    徐局心里一想:之前听说国协的老师对自己学生很严厉的,真没假。

    “好紧张!”李启安抓住了林昊的衣服,不敢看下去了。

    林昊回头瞪他那只手。

    “老师和师兄干嘛不帮她?”李启安嘟嘟嘴问。

    怎么可能帮?林昊一想也知道这在国协不可能的,尤其现场站的全是技术大佬。技术大佬没有一个像金医生可能心软,全是名声响当当的硬心肠。

    趁他们学生的时候多挨点教训,好过到时候当上医生后被打击好很多。大佬们是这样想的。

    也或许是,老师和师兄没觉得她回答不出来?这个念头在林昊心里头意外地一闪时,竟让他感觉很可能是真的。

    此刻屋内的沉寂是有些不同寻常。崔绍峰感受到了,身旁谭克林那股默没有半点焦躁的与其说是不如冷漠无情说是很自信。其他场内的人均一样是这个沉默感。

    这些人认为她一定能给他一个与众不同的答案?崔绍峰心里惊了下。

    谢婉莹的声音响起来了:“崔老师。”她这是想明白了对面的意图后调整了回答的思路,不客套了,按照平日里和带教老师沟通的那样直言直语:“患者有明显的异样心电图改变。在救护车上我发现了房颤的指征,所以才和急救车上的医生商量改送往最近的北都三。”

    这答案?显然和之前那个迥然不同,有数据出来了。崔绍峰的眼前亮起来了。应说少有医学生回答的如此漂亮。说血压降低这些不太准确的,因为患者补液同时在进行中,等血压显现出来巨大差异时这个患者估计命要没了。

【621】后生可畏

    “你这个学生——”崔绍峰转头冲谭克林敞开了笑容,自己过来的期待得到满足了,说,“是不错。”

    不错两个字,是高度评价了。毕竟要让北都的老师夸一句国协的医学生不容易。

    谭克林淡薄的眉角略勾,稍微透出了他对自己这个学生是比较满意的心迹。

    外面的李启安激动地要抱住林昊:同学真给他们争气。要回答不出来相当于在北都老师面前丢脸了。到时候北都的人会说他们国协学生哪怕是学霸是个低水平呢。

    林昊使劲儿推开李启安,心里却一样有激情起来了。

    “谢医生。”徐局走到了谢婉莹面前,递上了自家人亲手写的感谢信,“这是我们一家写给你的信,十分感谢您那天救了我们的家人。”

    “不需谢的。那天救人的人有很多,不只我一个。”谢婉莹两只手接过感谢信,答。

    “我们知道,救人的那些人我们会一个个去感谢的。包括那天提供门诊楼救助的护士们,帮着抬伤员的群众,提供工具的五金店老板。”徐局数着道。

    听到这话,谢婉莹发自内心地高兴。救人的人必须感谢,这股正义的力量才能扩散开来,促使更多的群众加入现场急救的队伍里头。

    现场急救讲究时效性的,越快救,才有越大的机率能把伤者的命拉回来。

    拿好信,谢婉莹站在领导办公室里很显局促。

    “你先出去吧。”曹勇转过头,趁其他人没留意轻声对她说。

    得到师兄这句话,谢婉莹心头对师兄快感激死了。她本就不太擅长和领导打交道。曹师兄这话等于解了她的困境。

    谢谢,谢谢曹师兄!谢婉莹的眼里使劲儿对师兄表达强烈的感谢之情。

    曹勇接到她的眼神,嘴角的小酒窝笑得更深了。

    谢婉莹就此偷偷摸出门去了,心想以后对师兄一定要更好,好答谢师兄每次的鼎力相助。

    领导们在寒暄,谭克林和崔绍峰站角落里私下交流了几句。

    “看得出你对这个学生蛮用心。”崔绍峰直言不讳对同学说,以他对谭克林的了解,为个学生打人情电话谭克林根本不会有。所以那天他接到谭克林的电话吃惊不小才急急忙忙亲自跑下急诊。

    对方这话是不了解情况,谭克林想,那天是他这个冷清的学生好像第一次要哭,把他们这些老师惊到了。

    “后生可畏。”崔绍峰想着刚谢婉莹的回答,深深感受到了后辈的力量,充满了期望说,“希望她这样的医学生越来越多。虽然很难得。”

    崔绍峰这个话,谭克林不得不同意。一千个医学生中能找到一个谢婉莹这样的,算医学界的幸运了。因为谢婉莹身上有些东西不是后天想学能学出来的,是属于自身的才华了。

    “她好像观察细微,而且对临床数据有很强的综合快速分析能力。”崔绍峰鉴于谢婉莹的表现有自己的一番看法,“她这个能力是和我们北都一个学生有点像。”

    谭克林的眼夹眯了下,好像知道他说的是他母校里传说的那个人了。

【622】春去夏来

    走出办公室的谢婉莹,找到个安静的地方把信拆开,细读起里头患者家属写的话。

    脑海里浮现出了潘老师当时的表情,很感同身受。

    做一个医生很难,但是,医生是患者的希望。潘老师在信里这么写着。

    当个外科医生,当身在这个绝境中的人们的希望。这正是她重生后想救姥爷的命所想的话。

    把家属的感谢信放好在口袋里,带回去,珍藏起来。

    据说后来家属去了他们医学院,给任辅导员送锦旗了。

    任崇达搔着脑袋,想着多久自己没收过锦旗了,这回算是被班里女学霸拉下水了。

    傍晚五点钟,几位老师终于商量完,决定给9床改做腹腔镜。

    有了11床的经验,9床的腹腔镜第二天顺利完成。但是直到9床出院,没见她高中同桌张薇回来见自己奶奶。张薇妈妈后来都没来医院了,什么原因不得知。

    9床张奶奶出院的时候没忘记念叨自己出国的孙女。其实张奶奶年纪大有点儿老年痴呆症了,但是很记得小时候自己抚养过的小孙女张薇。难怪张小姑对侄女没回国看奶奶很生气了。

    最终,张家兄妹以普外二科的名义给国协的病友互助基金会捐助了一大笔钱,总算是解除了老师们的心头顾虑。

    到几个病人出院时间又过去了两个星期,日子过得飞快。在实习科室呆的时间越长,业务越熟手,上班工作到下班时间的概念越变得模糊起来。

    陆陆续续,出院的病人习惯写感谢信了。信积累地多了,谢婉莹在宿舍里准备了个塑料箱子用来存放患者的信。后来听师姐们说,曹师兄有个房间专门用来放患者的锦旗和感谢信。前辈们收到患者感谢信和锦旗是常事了。

    师兄师姐们牛逼。

    *

    春去夏来了。

    天气变热,首都进入六月份了,热得人出汗,干活的时候要穿短袖了。

    何香瑜的伤痊愈了,嘴馋起了冰棍和雪糕。和师姐师妹去医院上班的途中,非要拉着另两人一起吃牛奶冰棍。

    “你可以少吃一点吗?”柳静云见她除了买冰棍还准备买饼干等零食,没法忍了,数落起她。

    “你们三人三根了,还有一根和饼干,是给那两个人的。”何香瑜眼尖,先看到了谁走来了,说。

    “谁?”柳静云问。

    谢婉莹帮着二师姐数买的东西,听见大师姐呀一声,才记起回头望。

    走来的两个女人谢婉莹以前没见过,只能先听大师姐称呼对方:“戴主任,李师姐。”

    李晓冰,扎着条马尾,鹅蛋脸,学生时代据说是检验科的一朵金花,长得可美了。而且是朱会苍师兄的媳妇,今怀孕四个月了,肚子的宝宝让她的小肚凸显了,只能穿宽松的孕妇服。

    孕妇的身体非同小可,一路陪李晓冰走的戴荣红挽着孕妇的手,怕孕妇跌跤。

    “没事没事。”李晓冰强调自己好的很,不需要特殊照顾。

    “不是说之前差点流产吗?好不容易怀上了,好好保重身体吧。”戴荣红不容孕妇驳嘴。

【623】厉害的师姐

    “我们八年班今最厉害的师姐,现icu的主任戴师姐。”何香瑜贴在小师妹谢婉莹的耳朵边介绍戴荣红。

    icu谢婉莹暂时未有机会去过。但是,能做icu主任的女人,想也知道很厉害的了。谢婉莹面对前辈挺直腰板,和两位师姐一样有点紧张。

    穿的简约白衬衫和黑裤子,四十几岁的戴荣红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个儿有一米六七高,穿着干练的平底鞋,五官素净比实际年纪显得年轻不少,长眉下的眼神锋利,是叫人见了夏天也要打哆嗦的那种领导。

    相比之下,她身旁面容带笑的李晓冰温和太多了。

    两人走到了一群小师妹站的小店铺面前。李晓冰认得柳静云她们问:“要上班是吗?”

    “对。”柳静云答师姐。

    “师姐,你不可以吃冰棍,吃点小熊饼干吧。”何香瑜把买好的零食进献出去给师姐们。

    “谢谢。”李晓冰接过何香瑜手里的小熊饼干,迫不及待地撕开袋子口,咬一口零食,再瞧瞧柜台上的冰棍,天热叫人对冰冻的东西很眼馋的。

    戴荣红发现了她那个眼神:“你敢吃?”

    “没,我看两眼。”李晓冰哪敢,身为孕妇为了孩子只能忍了。

    “你知道就好。”戴荣红没忘再训斥她两句,谁让她这人有像是要流产的前科。

    李晓冰无奈了。

    “师姐,要不要再来点别的。”何香瑜见状,逗怀孕的师姐开心,给师姐再递上一支老板送的小风车解闷。

    李晓冰被她逗得乐起来了,关心地问她:“你当时在心胸外住了多久?”

    “一个星期多一点,好了马上叫我出去,怕我占床位。之前又吓唬我说要住icu。”何香瑜口气数落数落某科的“残忍”。

    “他们这样对待你啊。我回去再问问我老公。”李晓冰和师妹一搭一唱有说有笑。

    戴荣红在柜台上帮李晓冰挑几条擦汗毛巾,俨然没闲情参与谈笑。

    基本上八年班留在医院的前辈性格偏冷淡的。原因很简单,由于被委以重任在工作上不讲私情,在私下也很难去和后辈靠近乎。除非这个后辈一样出名了,立马少了许多走后门的闲言闲语。

    “她,柳静云留在我们麻醉科了。”见戴荣红不说话,李晓冰给她介绍,“何香瑜是我们检验科技术大佬的徒弟。小师妹谢婉莹的名字,你应该听过的。”

    “都没听过。”戴荣红的话里没带半分假。

    “对,她是外科生,外科关注的人比较多。”李晓冰想起来是这回事。

    戴荣红关注的是内科生,因为她icu需要的是内科生。其余专业的,她关注了也没用。等后辈留在医院里医生了,需要业务交集了,再打招呼不迟。

    要赶着上班了,几个师妹关爱下李师姐说:“师姐,您走路要小心。”

    “放心放心,你们去上班吧。”李晓冰乐呵呵地向她们扬扬手,仿佛怀孕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能她本身是医生的缘故,不是很担心自己会照顾不好自己。

    孕妇心态好也是很重要的。

【624】同学身体出毛病

    三人因为李晓冰路上聊起了孕妇的事。

    “昨天,我去了妇科的手术室一趟。”柳静云提到。

    谢婉莹知道,妇产科位于独立小楼的二三楼,有自己的手术室。

    “那边时不时来个流产的。”可能看得多,柳静云对怀孕这事儿没李晓冰心态好。

    “流产大多是什么原因。”何香瑜参与讨论。

    “大部分原因还是孩子保不住只得流掉。”柳静云说,“为什么保不住,有些孕妇体质是比较差,也有些不是。”

    自然流产的原因,排在首位的除非母体重大疾病,需要去排查遗传因素。因此更是说不清道不明很难去防范。

    要分开的时候,两个师姐问起谢婉莹:“你出科考试了吗?”

    近三个月的普外实习期要结束了。出科考试迫在眉睫。谢婉莹点了头说:“笔试昨天考了,考了一个钟头。操作考试的话,老师说要找机会,还在找。”

    笔试对学霸小师妹来说,根本不难。

    操作考试则难说了。好在谭克林这回没想要刁难学生了,甚至提出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挑选病例做。只是时间越来越紧了。

    像国协里头,大手术居多,大手术不可能让她来主刀。孙老师说了,早知道,前两个星期的那例择期阑尾炎手术让她来做了。这样说,老师们好像有意想让她试下简单的腹腔镜主刀呢。

    回到科室上班,下午临下班的时候谢婉莹要去肝胆外科送会诊单。李启安和赵兆伟尾随在她后头。“他们组也要去请肝胆外科会诊。”李启安指指赵兆伟说。

    三个同学一起去,算是结个伴路上可以说话。电梯人多,三人绕道住院楼后侧消防通道的小楼梯上下楼。这条路僻静,只有医务人员知道,没人走。

    先是要走到二楼,谢婉莹要去病理科找份病人的病理结果。取完单,再前往九楼的肝胆外科。在楼梯爬上爬下,爬到中途赵兆伟喘气得厉害了。谢婉莹和李启安陪他坐在楼梯半截歇一歇。

    手举小本子李启安给赵兆伟扇风,问起他:“你不是在努力减肥吗?”

    “对,我一直在用力减。”赵兆伟把脸在短袖上擦擦汗,说。

    “我知道班长叫你去跑步,还有你必须限制饮食。”李启安记得班长安排的计划。

    说来岳文同真是个够尽责的班长了,自从得知同学身体出现异状,开始强逼同学减肥。再不减,怕同学要出事了。

    只是减了快两个月了,其他同学好像没感觉到赵兆伟体质强了有多少,瘦是有瘦一点点但是感觉人发虚,这和减肥锻炼出来的效果相反了。

    谢婉莹两只的视线在赵同学脸上瞄瞄起来,好像变成了x光机。

    接到她的眼神,赵兆伟一个发怵,问:“莹莹你看我的脸做什么?”

    “你是不是三餐吃的少,晚上饿得慌,然后去吃夜宵了。”谢婉莹问他。

    “我哪敢!”赵兆伟立马否认。

    “如果不是,你可能需要住院做个全面检查,排查下身体有没有其它原因让你减肥后身体差了。”谢婉莹说。

【625】北都医学生

    “莹莹,你觉得他病了吗?”李启安两只眼锁住了赵兆伟的脸说。

    赵兆伟扶着楼梯扶手站起来,满脸赤红:“我什么时候病了?你们不要胡说啊!”

    “莹莹是关心你。而且你知道老师都信任她的能力。”李启安对赵同学劝一劝,“你听她的,查明原因好减肥。”

    “我不要!”赵兆伟挥个手,强硬拒绝。

    气氛僵硬,同学间争执很影响彼此感情。正因为如此,谢婉莹是今天看出不对劲了,和同学必须说出这话。

    赵兆伟之所以抗拒,是由于医学生真生大病的话,会被实习医院认定身体素质不行,将来别想有机会留下来工作了。

    医生本就是照顾病人的,自己身体不行的话,怎么照顾病人。

    “早治早好。”谢婉莹给同学说四个语重心长的字。

    赵兆伟的脸更红了,知道自己刚情绪化了,改口道:“我知道了,我会去查的,莹莹。”

    李启安拿本子再给赵兆伟扇扇风,忽然转头发现他们后面站了个人,吃惊道:“谁?”

    静悄悄中有人是爬楼梯爬到这了,可能见他们三人堵在楼梯半截处不好往上爬,也没有开口叫他们让路,于是站在了台阶下等着。

    仔细看,是个年轻人,年纪与他们三人差别不大,眉目长得秀气,头发有点卷,穿的浅粉色衬衫在男孩子中很少见,浅灰色西裤裤腿卷着在城市里更为罕见了,肩上斜背个浅褐色公文包显得像个鹤立鸡群的文艺青年。

    看对方并不像是本院的医务人员。不是的话却怎么知道这条楼梯,外面的人误打误撞走到这里也或是本院的人了?

    “我去肝胆外科。”对方接到他们的问题,作答了,嗓音略带沙哑,抬起和他们三个对视的眸子,在楼梯间窗户射进来的光线下好像两颗神秘的深褐色宝石。

    “你是病人家属吗,要去肝胆外科看望病人?”李启安问。

    这人去他爷爷的科室?赵兆伟疑问了,眼看这人的面孔很陌生,他确信自己绝对没见过。

    “不是,我是准备来规培的。”

    规、培!

    两个大字振聋发聩。

    规培意味着这人是今年的医学毕业生,是要留在他们医院工作的医学毕业生!

    师兄师姐之前说过今年国协医学院留在自己附属医院的内外科临床毕业生为零。

    “你是我们医学院哪个院系的?”李启安很着急地问,莫非师兄透露的消息有错。

    “你们是国协的医学生吗?”对方打量他们三个。

    “是。”

    “不是今年毕业的。”

    “我们毕业可能要明后年。”李启安想着到时候不知道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一次通过。

    赵兆伟拉了下他:你和这个陌生人说那么多做什么,不知道他是谁。

    对方听完他们的答案早知如此,道:“你们肯定不是今年毕业。今年国协毕业的应该没有留在国协附属医院的。”

    “有,我师姐是麻醉专业的,她留下来了。”李启安大声反驳,潜意识里不想被这个人看轻了他们国协的学生。

【626】这个学生有点古怪

    对方愣了下,露出一个不知道如何形容的表情:麻醉科?

    麻醉医生是很重要,但是医学毕业生就业关注点应该首先在内科生和外科生。一个医学院每年的毕业生质量如何,也是先在内科外科医学生的就业率上去比较的。

    再说,只有一个麻醉专业的留下来了算什么。

    李启安和赵兆伟读懂了对方的眼神,心头不服气:“你是哪里的医学生?”

    谢婉莹站在旁边静静地听,直觉里她意识到这个人可能是来自哪里的了。

    没猜错,对方回答:“我是北都医学院的。”

    提到北都人,是国协医学生的痛了。每年国协附属会在北都毕业生里招不少人过来。医学院为此和医院抗议过不优先招聘自家人。当然,抗议无效。医院不止招北都的,全国几大最有名的高等医学学府优秀的毕业生全招。今年最离谱,留给自家毕业生只有一个名额。

    没法,医生是个技术活,要动手的,所以高考考的好的学生不一定毕业能做个技术牛医生。需要实习医院鉴定后方能最终确定这学生行不行。

    “你这个北都的外科毕业生是要留在我们肝胆外科了吗?”李启安质询对方,鼻音里有浓浓发酸的气息,是气闷这人居然能超越他的师兄师姐留下来。

    对方望了下他的表情,貌似不想回答避免刺激到他,背着公文包继续爬起楼梯。

    其他三个人见状给他让开了楼梯口。

    擦过他们三人身边,突然,这人停在了台阶上折回头,望向赵兆伟。

    赵兆伟浑身不觉地一颤。

    对方从公文包中摸出一支手电筒,拧开开关,举起手电筒,一束光照过来,直接照射到了赵兆伟的瞳孔上。

    “你干什么!”赵兆伟惊慌失措,抬起手捂住眼睛。

    对方的手电筒光在赵兆伟裸露的脸和手臂上照射皮肤后,再把手电筒放了下来,深褐眸子烁烁发光,宛如另一只手电筒照着赵兆伟。

    赵兆伟被他这眼神看得头上冒虚汗了,慌张地问:“你想干嘛,你说!”

    “她叫你去住院是对的。你需要仔细排查脂质代谢相关的问题。”对方沙哑的声色好像个打字机,磕哒磕哒吐出字道。

    听着这人的声音,好像可以叫人脑海里浮现出一张诊断检查单,对,现在赵兆伟脑子里这么个感觉。这种感觉毫无疑问叫人觉得有点恐怖。赵兆伟退了一步。

    李启安咦了声,问谢婉莹:“莹莹,你认识他吗?”

    不然两人怎说一样的话,对方还说上你了。

    谢婉莹当然不认得这人,对同学摆摆手。

    “现在是五点二十一分准。”北都年轻人低头望起手腕上的机械表,宛如自言自语地说,“科室的医生估计下班了。”

    听到这话,谢婉莹他们三人如梦初醒:要送会诊申请单!

    几个人匆匆忙忙狂跑上九楼。

    来到肝胆外病区,落在末尾的赵兆伟抓紧了李启安的衣服,是要背过气了。李启安搀扶他一把。

【627】同学怕陶师兄

    那个北都年轻人走在他们三个前面,先去问值班护士:“我找陶医生。”

    “陶医生去开会没回来呢。”护士向医生办公室里喊话,“何医生,有人找陶医生。”

    何光佑和邱瑞云先后从办公室门口现身,见到那个北都年轻人面容一亮,热情地招呼着:“小宋,你什么时候到的?我们以为你明早上才来。”

    “下午有点时间,和陶医生通了电话说要过来。”

    “陶医生不在,不过他是说过你可能会来。”何光佑记起陶智杰的嘱咐,转头和邱瑞云交代,“你带小宋逛逛我们科,等陶老师来。他下下星期要来我们科工作了。”

    邱瑞云爽快地过去,像兄弟一般笼络住小宋的肩头:“走,我带你看下更衣室和私人储物柜。”

    俨然这个北都人小宋和陶智杰的人关系很亲近。赵兆伟心口砰砰砰跳得慌了。

    “你怎么了,脸上冒汗的?”李启安发现他慌里慌张的表情,奇怪地问。

    赵兆伟心里头说:李启安他们哪里知道。他爷爷在这个科所以他很清楚另外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陶智杰在医院内有带教重任的,全院最优秀的医学生全要到他手里带一遍。有人把他称为佛,意思他有佛眼的智慧,能看穿这学生的才华怎么样。

    小宋到陶智杰这里,说明小宋是很有能力的,说的话其他人会听的。刚好小宋之前说他需要住院检查,要是小宋把这话说给陶智杰的人听,他岂不是完蛋了。

    不不不,他需要冷静一些。这个小宋刚来,不一定人家听他说的话。赵兆伟摸下心头安稳住自己。再说了,这小宋何必和其他人说他的问题,和他是陌生关系不会唠叨的。

    即使如此,赵兆伟躲在了李启安身后,先避开了何光佑。

    招呼完小宋,何光佑回头一眼瞧见谢婉莹,笑吟吟地调侃起她:“你是来找陶老师的吗?”

    “是的。”谢婉莹谨慎地回答着。今日除了送会诊申请单,她身带另一项重要任务,这要说到他们的辅导员任崇达老师了。

    医学院准备开青年名师系列讲座,系列主题定义为特邀临床上青年技术大牛授课,意图再次提升国协的知名度。为此每个医学院系被要求聘请一名老师担任一堂课的主讲。任崇达去抽签,以为抽到神经外科或是心胸外科直接找两位老同学可以完事,哪里想到一抽抽到了肝胆外科。

    肝胆外科青年技术牛,全院皆知是陶智杰,不找陶智杰来讲课没法向医学院交代的。然而这尊佛,任崇达自认没这个本事能请得动。思来想去,只好让据传和陶智杰关系尚好的班里女学霸出马了。

    接到辅导员的通知,谢婉莹寻思着陶师兄好说话,没拒绝。其实,她和辅导员想的一样,如果抽到的是曹师兄更好。她可以直接给曹师兄打电话了。

    邀请必须是当面邀请才能显出诚意,谢婉莹问起前辈:“何老师,陶老师什么时候回来?”

【628】突然来求助的病人

    “他去医院行政楼开会了。我估计快了,毕竟院领导也要下班的。你可以到办公室里坐下等他。”何光佑说,一只手接过她手里的会诊申请单查问,“你是这个病人需要和陶老师亲自说吗?要他亲自下去看这个病人?”

    “不是。这个申请单没有指定医生。”谢婉莹回答。

    “哦。”何光佑听明白了是私事,意会地一笑,“你进去等吧。”

    谢婉莹进了医生办公室里。

    下班时间,肝胆外科的医生办公室里几乎没人了。赵兆伟和李启安跟在她后面进来,分别坐在了两张椅子上。赵兆伟下意识地把椅子挪到了角落里头。

    和普外二科的办公室有些凌乱不太一样,肝胆外科的医生办公室收拾得异常整洁,中间整张会议桌上干干净净,台面上没有东西只有一张光洁明亮的玻璃。

    谢婉莹他们三个自动自觉,不敢把手伸到办公桌上去碰摸了。

    转眼,邱瑞云带小宋进来医生办公室参观,见到谢婉莹给他们两个人互相介绍:“她下下个星期和你一样来我们肝胆外科工作。她叫谢婉莹,是我们国协八年班96级的学生,今是在实习期中。——谢婉莹,他是宋学霖,今年被我们医院聘任的外科临床博士,先到我们肝胆外科进行规培。”

    两人在楼梯口照过面了,现在主要是知道彼此的名字。

    “他说他叫做宋学霖,你听过吗?”李启安小声问赵兆伟。

    “他说他是北都的,北都的消息我怎么知道。”赵兆伟回答说,尽可能避开肝胆外科的人,怕被前辈们关注到。

    手机响了,谢婉莹将手摸进白大褂口袋里掏出手机,见是发小来电。

    “丽璇,什么事?”

    “莹莹,你在医院吗?”

    莫非发小又来给师姐和老师送茶叶了,谢婉莹道:“在。”

    “我们公司大楼里的清洁工李阿姨,她儿媳妇这些天一直呕吐,去了附近的社区门诊看没看好,打了针不见好。我想带她来让你给她瞧瞧是怎么回事。”

    “丽璇,我只是个实习生。”

    “没关系,你给她先看下。我们好做下一步准备。我知道你不能开药的。”

    谢婉莹从手机里听出对面的动静好像是:“你到我们医院了吗?”

    “对,她今天吐的厉害了。本想到你们医院急诊挂号,去了才知道你们急诊挂不上号的,叫我们明天尝试挂门诊号。但是你们医院门诊更挂不上号。”

    发小这话证实了现在急诊爆满了,一般病人一般情况不到抢救时候是轮不上号了,急诊只接受最危急的病人。国协的门诊更不用说,家属熬夜通宵去等号的,熬一个星期都不知道能不能拿到号。

    多次呕吐,估计有大毛病了,这个病人恐怕是等不及了。叫去其它医院,但是其它医院没看出准确的毛病,也是一大麻烦。

    鉴别是这种情况,记得上次冬子妈妈的教训,谢婉莹当机立断:“你带她上来。我在九楼肝胆外科,我出去看看她是什么情况。”初步判断下病人的情况再找老师商量,谢婉莹这么计划。

【629】救人要紧

    “九楼是吗?我们上电梯了。”吴丽璇应道。

    谢婉莹站起身,刚要走出去。

    走廊里传来几名护士的叫声:“陶医生回来了啊。”

    “对,回来了,下午我不在的时候辛苦你们大家了。”陶智杰一路回应同事们的关心。

    眨眼间何光佑陪同回来的陶智杰出现在了医生办公室门口。

    站起身的谢婉莹,和进来的师兄面对面,只得先打招呼了:“陶师兄。”

    “你来找我?”陶智杰见到她,微笑的眼神故意风趣地冲她眯了眯。

    “是——”谢婉莹突然心头一丝绷紧,不知为何有丢丢的紧张了。

    “她来找你好像是有私事要说。”何光佑贴在陶智杰的耳朵边传递信息。

    陶智杰微笑的眼神烁了起来,道:“这样的话,去我个人办公室谈方便些。”紧跟,转过身看见了邱瑞云带的宋学霖:“小宋一块去我办公室聊聊。”

    宋学霖点了头。

    赵兆伟在李启安身后使劲儿猫着身体,快把头耷拉到地面上去了。

    嘟手机一响,谢婉莹再度接起手机。

    “莹莹,她刚出电梯整个人痛的不行了,在电梯口晕,你在哪里?”

    “你们在九楼了吗?”

    “对,九楼。”

    “师兄。”事不宜迟,先救病人要紧,谢婉莹转回头和陶师兄说,“我有点事要先出去一趟。”

    听到她这话,陶智杰回头在她那认真的脸上打量了眼,随之微笑的目光里闪过了抹思索,说:“行,你去。”

    “谢谢陶师兄。我回头再和师兄您说——”想着任老师要求的任务急,说最好这两天对方能给答复,谢婉莹心头是很紧迫的感觉。

    “没事,你知道的,我很好说话的。”陶智杰对着她缓慢地点了下头,面带微笑没变,好像要安抚她那点焦躁的情绪。

    谢婉莹对此心里存了感激,想着前辈真是好,拿着手机飞奔出办公室。

    留下李启安和赵兆伟不知道她发生什么事了,一脸糊涂地留在了原地望着她人突然跑走了。办公室里一帮医生疑问的目光自然落在了这两人的脑袋上。

    他们两个跟她一起来了居然没有一块跑走?怎么回事?前辈们的目光里这样写着一行字。

    啊?李启安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们这个问题,转过脸问赵兆伟。

    赵兆伟吞着口水,要李启安别看他了,他现在根本不想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力。

    “赵教授近来身体好吗?”既然遇见了自己科室退休名教授的孙子,陶智杰当然要寒暄问候上两句了。

    被这尊佛问了,赵兆伟的心跳差点飞出了胸口,舌头不受控制地打了结磕磕巴巴说:“我爷爷,他,他很好——”

    “他是?”宋学霖听见他们之间的问题问,听出来了赵兆伟好像不是普通的医学生。

    “他叫赵兆伟,我们科以前没退休的赵华明教授的孙子。”邱瑞云给他讲解赵兆伟的身份。

    “原来是这样。”宋学霖若是想通了什么说。

    “你说什么?”陶智杰他们三个人立马回头看向他,听出了他这话里有话。

【630】她去哪了

    赵兆伟站着人手脚发抖了。

    “他们说他减肥减了两个多月人发虚,瞳孔有些发黄,这个情况应该是需要好好住院做肝脏检查了。”宋学霖直接干脆地说了出来。

    同学谢婉莹和这个小宋之前说的原来是这个意思。李启安恍然大悟,转回头也使劲儿瞅住了赵兆伟的脸。

    赵兆伟两只手捂在了自己的脸上:“没有的事,别听他们瞎说。”

    “打个电话给赵教授。”陶智杰的声音略沉了。

    “是。”何光佑拿起手机拨打赵华明的电话。

    自己科室老教授的孙子,更不能掉以轻心对待了。

    赵兆伟根本不想这事情扩大成这样,想哭了,说:“我自己和我家里人打电话。”

    “你自己身为医学生,都不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这个事情肯定不能由你来自己决定了。”陶智杰的声音似是温温和和地说。

    赵兆伟听出来了,这尊佛说的每个字绝对是字字戳心,对他像是如来佛审判孙悟空一样了。他要瘫了。

    李启安见他状况不对,赶紧把他扶到椅子上坐,小声贴在他耳畔说:“别急,回头问问莹莹怎么办。”

    貌似只有班上女学霸可以救救他了,陶智杰这尊佛据说能愿意听进去谢婉莹说的话,赵兆伟急得问:“她去哪了!”

    这个问题其实一样在陶智杰他们的脑海里回旋着,毕竟刚才谢婉莹冲出去的那个背影看起来是有非常急不排除是要命的事情了。陶智杰微笑的眸光稍显凝冻。

    跑出肝胆外科病区,谢婉莹找发小。

    “这里,莹莹!”吴丽璇向她挥着手喊话,和李阿姨一块两人使劲搀扶着李阿姨的儿媳妇许杏。病人此时几乎是虚弱到躺在了地板上起不来了。

    快步走过去病人那边,谢婉莹的双眼用最快的速度审视病人的状况,问:“她怀孕了吗?”

    患者小肚子明显微凸了。若不是巨大肿瘤患者,这百分百是孕妇。

    “对,她怀了快四个月了。”李阿姨说。

    电话里这个情况没报告,可能是对方家属来不及说完的缘故。谢婉莹一听到孕妇两个字,意识到情况相当严峻了。

    孕妇由于其怀孕的特殊性,很多病涉及到了母体和胎儿两条性命攸关,导致临床上许多药也不能用。所以,电视剧里常演的母亲孩所谓的二选一选择题,最常见的情况并不是在产妇生产的时候,而是在母体怀孕期间。

    一旦母体患了某种疾病,由于用药限制,不用限制药可能会危及到母体生命的情况下,这时候是最需要母亲被迫选择放弃小生命的。现实中往往许多母亲和家属不愿意放弃,尤其是对于那种很艰难才怀上渴望当上妈妈的女人而言叫做极其残忍。

    因为如此,李晓冰的心态好,柳静云和戴荣红却心惊胆战,均因为临床上看得多,心脏早被吓坏了。不到小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她们没法轻松下来的。

    女人怀孕九个月期间,宛如是在走钢丝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602/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作者:肥妈向善所写的《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为转载作品,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介绍: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谢家的女儿谢婉莹说要做医生,很多人笑了。
“凤生凤,狗生狗。货车司机的女儿能做医生的话母猪能爬树。”
“我不止要做医生,还要做女心胸外科医生。”谢婉莹说。
这句话更加激起了医生圈里的千层浪。
当医生的亲戚疯狂讽刺她:“你知道医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有多高吗,你能考得上?”
“国内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医生是零,你以为你是谁!”
一帮人纷纷围嘲:“估计只能考上三流医学院,在小县城做个卫生员,未来能嫁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高考结束,谢婉莹以全省理科状元成绩进入全国外科第一班,进入首都圈顶流医院从实习生开始被外科主任们争抢。
“谢婉莹同学,到我们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们泌尿外——”
“小儿外科就缺谢婉莹同学这样的女医生。”
亲戚圈朋友圈:……
此时谢婉莹独立完成全国最小年纪法洛四联症手术,代表国内心胸外科协会参加国际医学论坛,发表全球第一例微创心脏瓣膜修复术,是女性外科领域名副其实的第一刀!
至于众人“担忧”的她的婚嫁问题:
海归派师兄是首都圈里的抢手单身汉,把qq头像换成了谢师妹。
年轻老总是个美帅哥,天天跑来医院送花要送钻戒。
更别说一堆说亲的早踏破了老谢家的大门……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