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不给开刀就是不给
再说了,动手术有什么好,她是外科医生没错,很清楚手术本身是对病人身体一种创伤。所以决定给病人动手术必须慎之又慎。
病人姐姐听完她这话不服气:“你领导呢?我打沈主任电话,他可能睡了没接。”
“我开的医嘱稳问过老师的意见的了,他同意的这个治疗方案。”
“你给他打的是止痛针吗?我早说要给他打了。”
“不,不打止痛针。他现在主要问题是之前吃多了,加上他肥胖腹压高,让胃通过这个裂孔部分进入了胸腔。他的疼是胃里吃的东西往上返流导致的食管胃反流症。这个症状很像心梗,有放射痛症状,因此在临床上经常混淆。不过病人心电图和心梗三项查出来排查掉心梗了。他突然的高血压是一种身体的应激性反应。等疼痛缓解会慢慢降下来。”
“你说的我听不懂,我弟弟问我为什么医生不给他开刀,他疼。”
“不是疼痛就要做手术。他做手术的指征没有的。这个病要外科来做紧急手术除非发生了疝囊嵌顿,要呕吐,大出血,这些危及他生命的症状他都没有。”
“我的天,动个手术对病人要求这么高的?”病人姐姐上下打量她,瞪白眼了说,“我从没见过你这样的医生。不是病人有需要给动手术吗?”
“病人有需要是指病情需要。我们不可能说,病人说自己要动手术就给动手术的。”谢婉莹坚定地对病人家属讲原则。
瞧她再三解释了,病人及家属只要开刀。临床上两种极端病人有的是,有的是怕开刀死活不肯让医生开刀。有的是医生明明说不用开刀逼着医生给开刀。
如果这两种病人平衡下多好,是医生都希望是这样。
“我不和你说话了。你这个年轻的。”病人姐姐转身见护士去给自己弟弟打针,气呼呼跟上,不忘警告下她这个年轻医生。
看来这个病人姐姐还纠结她年轻,认为医院没派个老医生来是疏忽病人。总归医生年轻是个错。
病人家属中常有的现象,谢婉莹没放心上。走出护士站,准备去叫李启安一块休息了。
病区的大门被人推开,有个人走进来冲她喊:“小师妹。”
黄师兄的声音?
对了,黄师兄今晚是住院总。
手里抱着住院总的值班本子,黄志磊快速向她走来:“你们对面骨科今晚来了个抢救的,我在那边刚忙完。想着你今晚夜班,过来瞧瞧。你自己一个人,孙玉波呢?”
“孙老师他去休息了。”谢婉莹答。
“这个王八蛋可以啊,自己先去睡了。”右手扶了下眼镜,黄志磊打算回头好好找老乡算个账。自己睡觉留下他师妹干活是怎么回事。
“病人处理完的了,黄师兄。”谢婉莹让师兄安心。
“病房里有其它事吗?我现在有点空的了。”黄志磊再问。
既然师兄坚持,谢婉莹琢磨着说:“师兄能和我一块去看看23床吗?”
“去。”小师妹的要求有什么理由不答应,黄志磊一口爽快地应道。
【497】师兄一眼洞穿
两人走去了23床的病房。去到那里,只听见两个说话的声音靠着窗户边叽叽咕咕的。
好在两人说话的声音很小,没有影响到隔壁睡觉的病人。
走近看,原来是23床的阿姨在和李启安聊天。
发现有人来了,阿姨和李启安回过头。
“师兄。”李启安一紧张,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阿姨听他这话,知道是上级来了,夸起李启安:“李医生好。有他在,我肚子不疼了。”
被病人夸的李启安,脸蛋红了红。
患者寂寞,找到个聊天的,一下子肚子不疼了?
“她肚子疼?”黄志磊转头问下师妹这个病人情况。
谢婉莹贴在师兄耳朵边说:“肠癌。不清楚怎么回事,一直说肚子疼,明明没有梗阻,也没有出血症状。孙老师说没发生急症暂时不处理,等白天主管医生来处理。”
听了小师妹的描述,黄志磊思考着,此刻借着窗户外的一抹月光射进来,可以稍微瞧见病人的唇色貌似发紫。
“没吸氧吗?”
“白天医生给她开了吧,她好像吸着不习惯。”
听见两个医生说话,阿姨听明白了,说:“氧气的话,在鼻孔里冲着,很不舒服的。”
“可你现在这个病情需要吸氧的。阿姨。”谢婉莹再劝劝病人。
“刚他给我戴了会儿,我吸一阵了。”阿姨道,说看在李启安的份上刚刚有吸过氧气了。
“要不给她开片止痛药。”黄志磊背过身和小师妹说道。
“之前有考虑过,但是怕她突然发生什么情况,止痛药用了看不出来。”谢婉莹道。
听见她这话,黄志磊把她拉出病房,到了门外,病人听不见了,说:“她这个情况应该是晚期的了。止痛药可以上的了。孙玉波我估计他没看病历你去看的是不是?”
谢婉莹静了一阵后,才说:“全身ct好像还没做出来结果。我查她病历,肿瘤体积也不大。”
“你肯定怀疑到什么了,才会把我叫来看她的。”黄志磊扶着眼镜瞧出了她的心思说,“昨天下午,曹师兄和我过来会诊的病人不是她。”
小师妹很聪明的一个人的,不会随便叫他这个神经外科的师兄去看哪个病人。
“而且,她这样的情况非肠痛,是骨痛了。肠癌转移,转移到肺缺氧,神智不清是脑转移,全身是骨了。哪怕叫我们神经外科的来会诊,估计是商量着怎么做化疗。要不然直接转肿瘤内科去。”黄志磊继续补充说完。
在他们两人说话的时候,李启安站在了病房门口安静地听了听,没任何表示返回病房里去了。
谢婉莹转头望了下同学离去的背影。
“有其他病人的病情需要讨论吗?”黄志磊问小师妹,想缓和刚有点悲伤的气氛。他和曹师兄一样,不喜欢病房被哀气重重笼罩着,会影响到其他病人和医务人员的情绪的。
要去休息前需要所有重点病人再浏览一遍,谢婉莹想起了62床,和师兄边走边说:“如果一个人脾气过于暴躁,是不是代表大脑出了问题?”
“要分清楚情况的,是不是他以前脾气一直是这样,或是突然有改变。”
【498】黄师兄当红娘
这个问题怎么问病人家属。那会儿进去时,孙老师和他们几乎是吵了一架。孙老师忍了脾气,对方夫妇俩没忍的,说要投诉他们了。
但凡做医生需要理性分析。
病人家属怎样不说,住院病人是住院病人,医生负有责任,必须理清楚病人的暴躁是病或不是病。如果病人同意他们夜晚进去查房,她不需挂虑了。管他脾气躁不躁,夜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医生的责任。
病人不同意,出了事不说追责不追责他们医生护士,这条命如果这样因此没了的话是惋惜。因为有可能病人早就病到脑袋里,这下怨不了病人本身。专业的医生不能装糊涂,必须以事实为根据。
“你说关上门不让你们进去查房?”黄志磊听听小师妹的话,秒懂,扶了把眼镜说,“确定他和他家里人不是自己找死?有医生护士给他晚上看护着却不要,真可能脑子出问题了。”
谢婉莹问问神经外科师兄:“黄师兄,你有办法吗?”
“你问我?”黄志磊的手指了下自己。没错,他是神经外科的,可以帮病人做神经外科方面的检查。只是,据说锁门的是病人家属。说玩笑话可以,但这家属肯定不是神经外科的毛病。
“对。”谢婉莹考虑的方向是,黄师兄跟着曹师兄,曹师兄对付病人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比如哄哄骗骗很有效。曹师兄的独门绝技叫她有点儿着迷。或许黄师兄跟着曹师兄学到了真传。
小师妹把他和曹师兄比?黄志磊大吃一惊,摆手:“不,曹师兄的本事,不是我想学能学到的。虽然我一直努力在向他学习技术。”
“黄师兄是说,曹师兄做什么事是以技术为准则?”谢婉莹揣摩师兄的话。
“当然了,他是我们神经外科的技术大牛。”黄志磊的眼神里流溢出对师兄满腔的赞誉,怂恿下小师妹,“你要不要现在打个电话问问曹师兄的意见?”
此刻几点钟了,她打电话过去请教曹师兄,不会被骂死?谢婉莹不太敢。
“你相信我,我打给他他会骂我。你打电话给他他不仅不会骂你,他只要听见你的声音都会笑。”黄志磊用很用力很认真的口气给小师妹洗洗脑。
笑?曹师兄会笑?为什么听见她声音会笑?谢婉莹吃愣。
“我给你电话,你试试是不是。”机不可失,绝好的当红娘机会,黄志磊这个皇帝不急急死太监的,先帮把她将电话打通给曹勇了。
接过黄师兄的手机,谢婉莹心头咚咚咚跳了,如同七上八下的水桶。半夜吵醒曹师兄的结果,让她联想到了上次让曹师兄忽然变成王炸的场面了。
对面咔一声,有人接起了电话,一道稳重的男声问:“什么事?”
曹师兄的嗓子里肃肃的,谢婉莹想师兄被吵醒真的是不太高兴的了。
医学前辈们没一个会喜欢半夜被医院电话弄醒的。她的心情更紧张了。
【499】求助曹师兄
“是这样的,曹师兄,黄师兄说我有问题可以问问你,不过你在休息了,我还是——”谢婉莹说着说着掌心发汗。
“莹莹?”听出了是她的声音,对面传来曹勇惊讶的一声,紧接他愉快地轻轻笑了两声。
和黄师兄说的一样,曹师兄接到她电话后笑了。谢婉莹有些没能回过神来。
“有什么问题你说。”曹勇温温和和对她说。
师兄鼓励她说。谢婉莹鼓鼓勇气,抓住机会长话短说:“是这样的一个病人,他脾气很躁,可我看他做生意的,读过书,喜欢看报,本该是个斯文人的样子。没理由说两句话突然摔东西。后来据我回忆,他的皮肤好像偏黄,但他是因为主诉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进来的。”
“嗯嗯。”手机对面曹勇一面听她讲,一面回归专业医生的思路思索,“我明白了你的意思了。你是担心他半夜肝昏迷了是不是?”
曹师兄是厉害,一下子猜中她思维了。
“怕他出现肝昏迷,可以查血查b超查ct。”曹勇道。
“他住院两天了。我翻查他的病历里头,部分血液检查报告回来,另外部分结果暂时没回来,可能需要等到明天。今天回来的凝血四项结果来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了。”
“你可以现在再给他开些急查的检查项目,他不接受是吗?”很快听出了她的顾虑,曹勇问。
谢婉莹点头:“是的。曹师兄,我们尝试进去病房和他及他家属沟通,他本人说不通算了,可他太太一样说不通,把门给锁了。晚上不准我们医务人员进去查房。我感觉这相当危险。”
“你说的情况是蛮危险。一旦出事,这个责任是谁的不好说。”
师兄很专业,没一点心急没气急。谢婉莹想着下一步自己该怎么向曹师兄讨要非医学的妙招,喉咙里吞了吞口水,感觉有点不好启齿。
像黄师兄说的不是医学问题,不属于医学前辈回答后辈的问题范围。说起来,谁让被黄师兄一拉,她想到曹师兄好好说话就打了电话了。
或许是她咚咚有点慌的心跳声传到了对面,曹勇隐隐约约又一笑。谢婉莹心头莫名地窘了,该不会被曹师兄发现了她的算盘。
“你是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法子对付这种病人家属,而不是分析病人的病例是不是?”曹勇温声问小师妹。
曹师兄聪明,识穿她的算盘了。谢婉莹心头划过了抹尴尬。
“你黄师兄不是在你旁边吗?他今晚是住院总。他没给你意见吗?”曹勇问师弟了。
黄志磊举起了住院总记录本捂住了脸。
他这个住院总负责帮忙解决各外科科室病房里夜班期间没法解决的难题。结果,他脑蛋笨笨没有转过弯,没想出来,给小师妹的解决方案是让小师妹打电话去问曹师兄。
妥妥的证实了他自己没能力。
莫怪曹师兄叫他是小笨蛋。
明天师兄回来,他要准备挨训了:他这个急于当红娘的居然不会做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样的问题,黄师兄说不是医学上的,他不知道怎么解决。”谢婉莹说。
【500】曹师兄的绝技
黄志磊转头,想用目光拜托老实的小师妹不用帮他洗白了,越洗越显得他蠢。
“你黄师兄没告诉你吗?住院总可以在这种事情上发挥他特别的能力。”曹勇说。
谢婉莹心头咯噔下,自己刚说了些什么。
不教育师弟师妹了,先解决病人的问题吧,曹勇先问问她:“莹莹,你知道肝昏迷怎么治疗吗?”
“肝昏迷要分情况的。一般来说,肝硬化史,做完门静脉分流手术的患者可能会得肝昏迷。这是一类。但这个病人,有钱的,没说自己有肝病史,他家人只说他有点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来医院查。他如果有肝病史,以他的财力应该早就上医院检查出来了。所以他这个情况我担心是另一种原因,急性肝衰竭导致肝昏迷。如果是后面这种原因,曹师兄,是不是该上人工肝?”
小师妹的分析能力一流强。曹勇声含笑意,说:“如果用人工肝,你认为病人该去哪个科?”
“消化内科吗?姜师姐在的内五科?”谢婉莹猜测。
“不是。”俨然小师妹对医院里各科室情况不太了解,黄志磊插嘴了,介绍,“我们医院没有肝内科,但是有肝胆胰专科简称肝胆外科,因此人工肝放到了肝胆外科。”
肝胆外科,谢婉莹的脑海里转瞬间浮现出了陶师兄的微笑脸。
我很好说话的,小师妹。——陶师兄曾经这样对她说。
心头一跳,找自称好说话的陶师兄能解决吗?谢婉莹有点儿蠢蠢欲动想找好说话的陶师兄。
“如果你百分百确定你的判断是对的,可以写紧急会诊单,让你黄师兄帮你联系肝胆外科的人过来会诊。”曹勇说道,“这样,病人和病人家属想拒绝你是不可能了。”
曹师兄牛逼,组织声势浩大的医生团队,可以让病人家属感受到医生们的温暖和关心,肯定不反对了。这些家属不会再说他们年轻医生不可靠了。
这个法子好是好,问题是她需要百分之百确信自己的判断无误。如果判断失误的话,她做医生的威信在其它科医学前辈及家属面前荡然无存了。
赌博有点儿大了。
“你可以这样。”黄志磊给小师妹另外出个主意,“让你们二线回来帮你们看看病人。反正,那病人主要是嫌弃你们年轻。”
这样可以先不想是否得罪其它科室的前辈,只是让施旭老师回来?如果结果是的话,施旭老师回来也没用,要请肝胆外科的人来。到时候一样会挨老师说,白叫老师来。
思来想去,不如像曹师兄说的赌一把了。不叫赌一把,叫做要努力去推断自己的医学判断有没有专业错误。
曹师兄是技术大牛,给她想的法子是建立在技术上的。这是她今晚学到的重要一课。医生如果有专业自信和判断,法子有的是。
“谢谢曹师兄,我想清楚了,我要写会诊单。”在脑子里仔仔细细把62床的病人情况整理了几遍,谢婉莹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501】请到了大牛来会诊
“认为自己的专业判断没错,该怎么做就去怎么做。”听见了她的回答后,曹勇说了这句话。
受到师兄的激励了。谢婉莹想摩拳擦掌了。
挂了手机把手机还给了黄师兄,走进医生办公室找会诊单,同时打电话让孙老师起来处理。
学生的通知让孙玉波爬了起来,回到办公室时睁大睡眼望了下出现的黄志磊:“你怎么在这?”
“我今晚住院总。”一边告诉他,一边黄志磊批评起他,“你放我小师妹一个人?她不是你学生吗?”
“给她锻炼下嘛。”孙玉波懒洋洋地答,“再说,对她的能力我很相信的。”
黄志磊扶着眼镜,高度怀疑起今晚是谁值班了,莫非全是他小师妹在干活?
宾果。
孙玉波回头,问学生:“你刚说62床干嘛了?要找肝胆外科的来会诊?”
“是,孙老师,你看是不是需要通知施旭老师。”谢婉莹询问。
通知二线?孙玉波和她想法差不多,何必,施旭回来也没用。动用人工肝的话,肝胆外科才有的。
手指头挠挠头顶,孙玉波想的是:“自己找死的。不让我们进去救他的人,需要我们继续考虑怎么救他?”
当医生真是全世界大好人。
谢婉莹写好会诊申请单了,给老师过目。
见他们决定了,黄志磊拿起手机拨打肝胆外科的电话,联系那边的人。
肝胆外科那边挺安静的,电话响了一阵才有护士过来接听。
“问我们科医生?他们全去睡了。”护士说。
“我是住院总黄志磊,普外二这边有个病人怀疑急性肝衰竭,需要他们派人过来会诊。你赶紧和值班的说明情况。”黄志磊交代。
护士放下电话去通知科室医生了。
也不清楚那边今晚谁值班。谁值班一个样。医院规则是,住院总协调后人必须过来。
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回肝胆外科的人来的速度之快,前所未见。
电话打过去不过几分钟,病区门口咿呀一声,门开后,两个穿白大褂的医生走进了普外二区。
这会儿,孙玉波他们三人刚好走出办公室,迎面见着白衣飘飘走来的同事,吓一跳。孙玉波讶叫:“来的这么快?”他原本打算先带学生去敲开62床的门,现在看是来不及了。
站在老乡身边,黄志磊扶着的眼镜片上闪过吃惊不小的光:来的人俨然不是普通的一线!?
“你叫的他?”孙玉波捏了老乡一把胳膊,快被吓死了的节奏问。
“不是!”黄志磊坚决否认,“我哪有这个本事请大佛。”
听过两次人家叫陶师兄为肝胆外科的大佛了,估计是指陶师兄很牛。谢婉莹稍微从黄师兄和孙老师身后望出去,见出现在他们面前的陶师兄微笑的娃娃脸老样子,微笑男神一枚,丝毫没有医学前辈被后辈深夜叫起来的烦忧,可淡定了。
孙玉波却没有她这个感觉,继续抓紧黄志磊的胳膊,小声说:“你是怎么打的通知电话!”
【502】“招待”好大牛
“这个牛人请来你不是该高兴吗?”黄志磊回答他。
“我高兴个啥。”孙玉波私底下粗话爆出口了。谁想请大佛。没事请什么大佛。没错,眼下他手里是有个比较麻烦的病人,但是如果其他一线医生可以处理,根本没有必要请大牛出场。
谁不知道,技术大牛抓他们这些人缺陷抓的叫一个准。半夜三更,值一线很累了,他不想给自己找打击。
“反正,他人在这里了。”黄志磊拍了他肩头叫他认命。
“你知道他还带了谁来吗?”
孙老师这声问,让其他人注意到了尾随在陶智杰身后的那个男人。
面孔有些熟悉,谢婉莹记起了上次陶师兄来支援普外二手术时带来的那位助手。身高和陶师兄差不多,脸稍显严肃,没有陶师兄爱带微笑,眉较长,眼角很锋利的样子,看外相就知道是个干活相当利索的。
能做陶师兄的助手应是资历不浅,技术能力堪比施旭老师和谭老师之间的关系。推想时,谢婉莹的视悄悄落到对方胸前挂的医生牌子:何光佑,主治医师。
“黄志磊,你把人家二线三线全请来了吗?”孙玉波再三质问老乡。
黄志磊火速回复他质疑:“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你我感情深厚,所以给你请到二线三线过来,你不该高兴感激我吗?”
转头,孙玉波瞪了老乡一眼:去你的!这个时候你竟然给我耍嘴皮子?
“大佛要招待好的。”黄志磊贴近他耳朵边提醒他掂量着点。
这点不用他人敲打他也知道。孙玉波面带笑容,走上前热情迎接:“陶老师来了。”
孙老师这句故意甜甜的嗓音,让谢婉莹突然觉得一股鸡皮疙瘩起来的感觉。眼瞅旁边的黄师兄在使劲儿忍住不抖。
“什么病人?”陶智杰询问起情况。
“陶老师这么晚了还在医院呀?”孙玉波思想对方应该不可能是从家里接到通知,接着闪电般赶来他们普外二会诊。他孙玉波没这个荣幸的。
“是。今晚刚好组里有些工作需要做,晚了点,没回家。”陶智杰简单三言两语带过去。其实他完全可以不用解释。他一个副高的给它科的住院医师解释干嘛。说这话时,他满笑的微笑目光凝望到孙玉波身后的谢婉莹。
对面这佛这个眼神,孙玉波和黄志磊接到了,互相对下眼:这?!
“病人在62床。”孙玉波说,打断对方的凝视。
“走。”陶智杰指示不要浪费时间。
一行人走去62床的病房。路上,谢婉莹把62床病历和申请会诊单递给了何光佑医生。何光佑翻开病历和申请会诊单查看一面给陶智杰介绍病人情况。
到了62床病房门口,刚好见夜班巡查护士在门口苦恼,见医生来,告状了:“孙医生,她不让我们进去。怎么办?再说她说要投诉我们了。”
“怎么回事?”陶智杰不知这病人家属之前闹的事,问。
病人住院需要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
【503】灵机一动激将法
病人家属更不用说了,更需要遵纪守法的。莫非这个郭太太认为住院是住在自己家里,把医务人员当成她家保姆差不多了。
“真的是。”护士比较了解这人情况,和医生讲,“她刚自己说的,说她家里有家庭医生的。平常保姆和家庭医生全部需要听她的指挥。这次要不是他们夫妇俩来这边参加一个商业酒会,她老公突然生病,听人介绍挂了我们沈主任的专家号,根本没想过来这里住院。”
原来是周一沈主任出专家门诊收进来的病人,难怪自持高人一等的姿态。
沈景晖肯定没想过巴结有钱人,不过是按照病人病情需要,作为老医生看出这病人可能哪儿不对劲,赶紧叫住院观察。
人家国协的专家是专业思维,郭太太却不这么想,认为只能专家来服务他们。年轻不懂事的医生和护士不能进来她老公的病房。
打个电话给沈主任?沈主任肯定要让他们年轻的拿出证据好说服病人。若出事的话,责任却先是值班的。总归,当一线值班人员不好当。
让护士走开,孙玉波自己来敲门。
咚咚咚,咚咚咚,一路敲,里头的人先是装死和门外的人较劲。后来实在听到敲门声不会停,郭太太急了,开口说话了:“你们再敲,我叫你们领导过来!”
“你先开个门。”孙玉波在门外解释,“我们医生有话和你说,关于你老公病情的。”
“我老公好不容易睡着了。他睡眠不好,一闹醒第一个骂的是我。我老公不需要你们。有什么事,我会联系你们领导。”郭太太怕老公骂,始终不敢开。
“不行。我们领导晚上不回来的。你先生要是突然出个事,等到我们领导回来救太晚了。”
“我先生他睡着了,不会出事。”郭太太答。
“我给你请个名医过来帮你老公看看。”孙玉波继续劝。
“什么名医?你们领导晚上睡觉了。你骗我的。你们有完没完,再这样,我老公肯定叫我投诉你们。我知道你们一旦被投诉,后果很严重的。”郭太太放出狠话。
“你要不先回头看看你老公是不是真睡着,有没有能叫醒?”
“我才不可能去弄醒他。”
一群人想着莫非最终需要撬门。
“你投诉我们的话,如果证实是你不对,属于诬告的。”眼看老师没法了,谢婉莹上前凑个声帮腔。
门外一群人听见她这句诧异下,没想到她这个激将法成效显著,强行开门不需要了。只见郭太太忽然从里头爬起来往外冲,呼的打开门,冲谢婉莹脸上急切地吼着:“谁诬告谁?我和你们说过很多遍了,我老公好不容易能睡觉了,你们非要弄醒他,你们是不是想搞死我?”
这盆脏水泼的像是叫人猝不及防。更叫人没想到的是,郭太太的话引来了同盟。加床的病人姐姐听见动静过来了,见到一群医生在,抓住机会跑过来加入嚷嚷了:“没错。她这个年轻的什么都不懂。我弟弟胸口疼死了,她非要我弟弟去做检查,做完检查却说不给我弟弟做手术了。你们派个老医生来吧。”
【504】情况突然反转
现场一时混乱。
肝胆外科来的人估计想着怎么再冒出了一个病人家属,而且一块投诉?
何光佑望了下陶智杰,现在所有在场人中陶智杰职称最高,可以说有这个话语权定夺。
陶智杰的视线瞄了瞄这两个病人家属,再看小师妹。
被两个病人家属咄咄逼人的指着,谢婉莹脸上很平静,不会和病人家属争吵。
事情是什么个情况。孙老师和黄师兄均清楚,她怕什么。
小师妹这个淡定的表情陶智杰收到了,不由莞尔一笑,随之转过身,先对郭太太说:“可以让我进去看看你先生的情况吗?”
医生首要任务是治病救命,其它问题之后再说。
“你是?”郭太太迟疑着,眼前这个医生是没见过,也不像孙玉波和谢婉莹那样一看是初出茅庐的小子。
“他是我们医院肝胆外科的专家。”孙玉波说,“我打电话专门请他过来的。”
“说真说假,为什么不是沈主任过来?”郭太太提出下一个质疑。
“因为我们沈主任不是肝胆外科的,专科问题需要专科医生来解决。你先生的病,现在我们判断,怕不是简单的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怕是他另一个病所引起的。”
“不可能吧?”郭太太愣了。
“你回去,叫叫你老公,看能不能清醒过来。”
其实站在门口的一群医生,这会儿从病房门口望进去里头躺着的病人,已经察觉到不对劲了。
郭先生脸上的肤色蜡黄蜡黄的。
“我不敢叫,我说了,我不敢叫他,他会骂我的。”郭太太说。
孙玉波一只手推开她,现在顾不上这人怎么闹了,病人可能是昏迷了。
医生们迅速走到了病人床边。何光佑打开病人眼皮检查瞳孔,呼叫病人:“郭先生?郭先生?”
病人没应声,打着鼾声,好像睡死了。
“他,你们叫醒他的话,他会骂的——”郭太太辩解的声音越来越小,直到医生们的手拍打她老公的脸掐她老公的手都没能把她老公唤醒后,她登时两只眼球一瞪,紧跟着口气没能吸过来,身体软在了椅子上。
“看这状况应该是急性肝功能衰竭了。会不会之前他吃过了些什么药物导致的?”何光佑说这话时,视线是瞟到了普外二的人脸上。记得普外二的申请会诊单上是有这么写,等于普外二的人是先怀疑对了。
“他吃过什么药吗?”孙玉波推了下好像吓懵了的郭太太问。
郭太太全身发着抖,目光直直地望着老公:“他怎么了?他不是在睡吗?”
“所以我不是和你说了吗?你不能关门,我们医务人员必须夜晚进来查房的。”
“不是,他之前还好好的,没什么事。”
“他如果真是没什么事,我们会要求他住院检查和观察?”
“不对,你们没有说过他会睡不醒?”郭太太抬起头冲医生们大吼大叫了。
“进来要做检查,检查没有那么快全部出结果。在这之前,我们的人进来查房正是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再三和你说明这个情况,你继续把门给锁上,耽误我们进来。”
【505】超出医生的预判了
“你说如果我不把门锁上——”
“我们可以随时进来最快发现他的病情变化,而不是等到现在他这个状况发生。”
“有上监护仪——”
“和你说过了,监护仪只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不可能监测到全身所有器官状况的。更何况是大脑。”
医生说的是真的。她原以为年轻医生骗她的。毕竟监护仪不是听说是很厉害的高科技可以监测病人会不会死吗?怎么就没法监测大脑了。郭太太大声痛哭:“我老公他要是死了怎么办?”
“你先别哭。说他究竟吃过什么药物没有?”
“我怎么知道他自己私下有没有吃什么药。”
“你仔细想想。”
医生让病人家属仔细回忆,是因为这种情况常见病因之一是病人自身吃错了某种药物导致。
“我想不起来。他做什么事不会和我说的。”郭太太说着,跪在了地上抓住孙玉波的手,“医生,你救救我老公吧。没有他,我活不下去的,我全依赖他的。”
救肯定是尽全力救。两个肝胆外科的医生再查了查病人的情况,确定现在病人的情况应该是属于一种介于昏睡和浅昏迷之间的状况,或许还有的救?只是很严重了。
“要马上转肝胆外科吗?”孙玉波问。病人现在这个情况不属于普外二的收治范围了,能转去肝胆外科进行专科治疗最好。
“他如果转去我们科,需要进监护病房,不然得转去icu。”何光佑说。
肝胆外科有小型的icu病区,但是病床数不能和icu以及心外专区相比,一共只有五张病床。那五张病床肯定总是住满的。现在挪一张出来医生要考虑其他患者情况。icu那边同样可以必要时让肝胆科医生上去给病人上人工肝,有没有床位呢?
作为住院总,黄志磊打电话去icu问病床的事了。先让病人家属冷静一些,让护士进来给病人打上点滴。一群医生走出去,避免再刺激到家属。很多后续医疗程序需要继续进行。
“你要马上通知沈主任。”陶智杰忽然声音很沉重,对孙玉波下达命令。
病人这种半夜病情急速恶化的情况,明显超出了之前白天医生的预料,病人家属现在的精神状况并不稳定。综合上述情形,病人的主管医生必须知情。
孙玉波接到这个指示,走到外面走廊,挠着头先打电话给二线施旭老师汇报情况。
事实上,他们本来想着找肝胆外科的人来会诊而已,没想到病人的病情恶化速度之快,转眼去到了昏睡浅昏迷了。
病人的这个情况恐怕是不太好了。病情进展太快太快了。肝细胞估计大量损坏了。找不出病由的话,命怕要拉不回来。因为肝胆外科的大佛这样说了。
人的生死有时候真的只是在眨眼之间。谢婉莹的表情肃穆着,回想起第一天来临床遇见的小张妈妈。“是不是你看出来的,莹莹?”
听见声音,谢婉莹转过头说:“陶师兄,这肯定不是我一个人判断出来的。”
【506】家属后悔了
“太谦虚不太好。”对于她的回答,陶智杰冲她微微眯眯眼一笑。
同个医院里头,像普外二和肝胆外科因病人关系打交道甚多。普外二的医生一个个什么技术能力,逃不过肝胆外科技术大牛的眼。
孙玉波有没有这个能力,在旁听着见着的何光佑跟着陶智杰一样心头明了。
光说那张普外二交给他们的会诊申请单,上面写的行言字句包括字迹,通通不可能是出自孙玉波的脑子。孙玉波没这种清晰的快速行文组织能力。谁都知道孙玉波遇到急事慌,慌到没了头绪的。
像现在孙玉波打着电话,边低头挨施旭老师的训。
“这么大的事,沈主任的病人,你不赶紧打电话给我?你以为你自己搞得定?你什么时候自己有这个自信心了?你说叫了谁过来让你通知沈主任的?”
“陶智杰。”
“他来了吗?他从家里赶来吗?”
“他今晚刚好在医院里没走,接到我们发去的请求会诊,带了人过来。”
施旭听完,估计在对面摸脑袋了。肝胆外科的大佛说的,岂不证明这病人命悬了。
“他们白天没察觉,你晚上过去查房才发现?”
“对,后来莹莹说他皮肤有点黄,我一想也是。今晚后来收了两个病人,等忙完很晚了。因为病人家属不肯开门,所以请肝胆外科的人本来只是想吓唬病人家属开门让我们晚上查房。哪里想到——”
“什么时候发现他皮肤有点黄?”
“九点多。”
“发现他昏睡是——”
“一点多钟。”
夜晚规定是医务人员必须定时查房,尤其护士,晚上需要一到两个钟头到病房一次,随时发现病人可疑情况。现在家属把病房的门关了,相当于耽误了病人发现病情的时间或许有三四个钟头了。
急性肝衰竭到一定阶段,发现晚了很难逆转的。
“转肝胆外科。”
“他们说没床,施老师。可能需要去icu了。icu要是暂时也没床的话。”
“我赶回来。你在那里尽可能让病人的生命体征先维持住。”
这边老师们和师兄们打着电话。谢婉莹静心等待下一步指示,突然有个人接近她身边。
“谢医生。”那人仔细辨认起她胸前的医生牌子上的名字,喃喃着说。
回过身,谢婉莹见是加床的那个病人姐姐,不知这人想干嘛,会不会是病人有事,问:“病人还难受吗?”
“不难受了,我弟弟他胸口不疼了,我刚刚问过他的他自己亲口说的。他很感谢你,叫我来和你说谢谢。”病人姐姐道。
这人十几分钟之前骂她要投诉她要人身威胁她,突然态度一百八十度转了?谢婉莹是有丝惊讶,问:“真没事?”
“没事没事。”病人姐姐摆了摆手,紧跟着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谢医生,刚我说话过分了。当时我心急,情绪激动,我不该骂你。”
“病人没事就好。如果觉得不舒服,可以再来找我们。我们等会儿这边病人忙完会再去看看他的情况。”谢婉莹对待病人一视同仁,说。
【507】迅速记起重要病史
“是是,我和我弟弟很相信你的,谢医生。”强调这最后面一句,这病人姐姐才走开了。
估计是这病人家属刚在旁边偷听偷望,把郭太太的结局全部亲眼目睹完了,心头大受震动,差点吓惨。
谢婉莹哪里是什么都不会的实习生,人家像个老医生把郭先生的病看出来了。抱怨年轻医生是因为很多年轻医生是比老医生容易犯错,让病人家属心有余悸。可真正有实力的年轻医生是例外的。
意识到这点,对方赶紧向谢婉莹道歉,是万万不想得罪了一个厉害的医生。
只有医生可以救你和你亲人的命的。
见着这个结果,谢婉莹只秒过下脑子,本来就没放在心上。
当医生靠实力说话的。医学生到了临床,不说在家属前面,在老师和前辈面前一样需要靠实力证实自己。
现在最要紧的是救人,她走过去向黄师兄打听:“师兄,icu有病床了吗?”
“他们说,需要到早上才能调张床出来。或许你们沈主任回来给他们科室主任打个电话,视情况特殊调整。”黄志磊告诉她,自己也焦急,摸摸眉头,走去再打个电话问问人。
国协的病床向来十分紧张,尤其是重症病房。谁让国协收的很多是别的医院治不好的重病号。像老太太和雅智这么大的手术都没资格去icu呆两天术后监护,足以说明近期的icu病床有多紧俏。
这样的夜晚,谢婉莹总是想起小张妈妈。判断对了,接下来要怎么做显然更重要。必须再想想有没有法子救下人命。
“对了,说过牙疼。”谢婉莹猛地抬头,记起病人家属说过的事快步走进病房里推了推郭太太问,“你先生是不是之前不久刚吃过止痛药布洛芬和治疗牙疼的药甲硝唑片?”
脑子被吓坏了的郭太太糊里糊涂的,回头再听她重问了遍后记起:“是,前几天我们去了药店,药剂师推荐的。止痛药说吃布洛芬,布洛芬我吃过,知道治感冒和痛经的。说治疗牙疼的抗生素我们以前没见过,好像是你说的甲硝唑片。我老公很少很少牙疼的,这次来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东西搞到牙疼。但想牙疼是火气大,吃点药就好,没见他蛀牙。”
接到病人家属提供的信息,谢婉莹急忙走出去和前辈报告最新情况:“陶师兄。病人吃过布洛芬和甲硝唑片,在前几天而已。”
站在一起说话的何光佑和陶智杰听了她这话,转过头。
“这样说,可能真是药物中毒了,导致了肝损伤。这两种药合在一起,有的病人会出事。以前我们有遇过这样的一例病人。”何光佑左手撑在下巴上回忆以往的病例,仔细比对,对陶智杰说,“陶老师,有可能这病人接下来会持续出血贫血。人工肝怕是不能上了。布洛芬有个罕见副作用自身免疫性溶血,甲硝唑也有类似的副作用报道,这个后果很严重很可怕的。”
【508】拼死一搏
听着何光佑的话,陶智杰一束目光望向地面,若在沉思,也或是早知如此脸上没什么表情波动。
谢婉莹心情紧张了,此时她意识到了件事。陶师兄不急把病人转过去肝胆外科,恐怕是早一步料到了病人可能会有活动性出血倾向触及了人工肝的相对禁忌症。
一旦人工肝不能上,以这个病人快速进展的病情来看,只怕是死路一条了。
“陶师兄,我不赞成这个想法。”
何光佑抬起头,目光冲她一惊:想她好胆量,医学生少有敢当面对临床老师提出相反意见的。陶智杰之前俨然偏向赞成他的想法,陶智杰对此会怎么反应?
说来谢婉莹也有一丝紧张:陶师兄真的好说话吗?
“嗯,你继续说。”陶智杰转过头,微笑的眼神没变。
谢婉莹从他的笑脸中吃了定心丸,开始说:“这个病人的病历上写有上消化道出血史,但只限于他自诉黑便。具体暂时没有化验结果。没有呕吐咖啡物更没有大吐血。究竟是有没有活动性出血你暂时观察不出来。皮肤上没有出血点。没有贫血貌。今天回来的血液检查结果,血红蛋白在正常值内。是很可能这两种药物引起了急性肝衰竭。至于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我想暂时可以理解为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适。”
“所以你的想法是?”
“去做ct,检查脑和肝,紧接着先马上上人工肝,不要等结果出来再说。”
她这个建议简直是……真的在拼一把了。
陶智杰眨了下眼皮。
何光佑不敢说话了。
小谢同学说什么了?在那头打电话的孙玉波回头终于发现自己学生在对肝胆外科的大佛说话,吓得他急忙走回来,给对面学生使个眼神:你和大牛说什么了吗?
孙老师,没事的,陶师兄很好说话的。谢婉莹回个放心的眼神给小孙老师,
孙玉波心头:这学生,真一根筋什么都说了,怕是被陶智杰忽悠惨了。
没想到的是……
“嗯,照她说的做。”陶智杰突然下了决定,“你们开医嘱,给病人转我们科吧。ct检查先做。”
“是,陶师兄。”谢婉莹快速应声,跑去护士站,找护士姐姐帮忙送病人去检查了。
何光佑迟疑着:“陶老师,我们科没病床了。”
“把03转出来到普通病房,再把16床转到加床,他明天出院。”陶智杰利索地道。
何光佑听见他这样说,就知道他心里是非要这么做了。
真想救,缺病床是阻碍不了医生的。是不是想救,不是看医生的心,而是医生的判断。医生没有黑心的,只有按照专业规则。像这个病人,按原先判断,没机会了,那没必要转科安排病床了。没有科室医生喜欢收个必死的病人。送肝胆外不如送icu拖拖能不能出奇迹。毕竟icu有呼吸机等一大堆危重病人抢救设备更全面。
现在陶智杰改变主意是因为相信了她的话?
何光佑想到上次手术间发生的事情。那次谢婉莹走了以后,他们的手术做下来结果真如她所说的是瘘。
【509】转肝胆外科
跑去拉车床的时候,谢婉莹听见了后面追来的脚步声。
郭太太追上来拉住她的白大褂:“谢谢你,谢谢你救了我老公的命,医生!”
再傻的人刚也听出来了,是谢婉莹帮了她老公一把。
“先送你先生去做检查。”谢婉莹稳定病人家属的情绪说。
“你陪我们去好吗?”六神无主的郭太太左顾右盼,抓住她的手仿佛抓着最后一根救命绳索。
“孙老师。”谢婉莹向走来的小孙老师请示,“我陪病人去做检查,检查完直接送他们去肝胆外科。期间病人发生什么事也好第一时间抢救。”
想想这病人是沈主任收的,有个医生陪着是比较稳妥。孙玉波点了头应允。
郭太太这下全程跟在谢婉莹后面变成她的跟屁虫了。
病人家属这个态度转变的太快了,像条变色龙。护士和谢婉莹一块走时,小声说道:“你防着她点比较好。她之前总是说要投诉我们的。”
“没事的。”谢婉莹反过来安慰护士姐姐。
郭太太这人,属于胆子小,她自己说了,全靠老公。老公骂她就不敢开门,哪里想到她老公可能早病到脑子里了。
做医生需要理智分析各类问题的,不能一概而论。
送病人坐电梯前往ct室,做完检查护送病人去九楼的肝胆外科病房。第一次来这个病区不太熟悉。幸好这病区里的护士早接到通知准备好了病床,病人直接被车床推进了监护病房里头。
按照之前的计划,病人要马上上人工肝了。病房的门关上,所有急救设备和人工肝仪器在里头了。医务人员要准备给病人置管和上机器。
肝胆外科今晚病区一线的值班医生姓邱,邱医生和二线的何光佑前辈通电话。
“你开医嘱,先给他上人工肝。他太太知道他这个情况的。让她签名后可以做的了。”
“他家属理解吗?”邱医生疑问,“前辈你和她做解释了吗?”
“我没有。不过我想,路上有人帮我们做了这部分工作。”
对面站在肝胆外科的人旁边的孙玉波,暗地里翻个眼,听人家这话都知道指的是小谢同学做额外工作了。
对于孙玉波的表情反应,何光佑收起电话笑了笑:这是你们的人自愿做的。
不管怎么说,陶智杰故意带他来看自己的小师妹,看了两次,叫他感觉这个谢师妹是有点儿意思。
一般科室医生遇到这种病人,恨不得赶紧把病人交到其它科室手里,代表责任撇出去了。大概只有谢婉莹全程继续跟着,是真的心头只关心这个病人的安危。
医学生,热血沸腾,可以理解。
孙玉波想:小谢同学哪里是热血沸腾,热血沸腾只有一时的,常期热血沸腾人早死了。她这叫做一根筋。
肝胆外科病区,对面电话前辈说了叫谢婉莹的人帮他们做了家属工作,邱医生好奇这个超乎热心肠的谢婉莹医生是谁了。
拿了同意书等文件要去找病人家属签名。
【510】家属变追星了
邱医生张口叫人:“谁送病人过来的?普外二的人呢?”
听见了有前辈找她,回到病房门口的谢婉莹转过身,向邱医生走过去:“是我,前辈。”
邱医生的眼瞅了她胸前的工作牌子:没错了。谢婉莹,实习生。
“以前没见过你。”邱医生继续瞟完她脸上像是记住她五官,拔下胸前挂的钢笔,递给她,“签个名吧。”
同样是一线,和孙老师有点像大男孩不一样,肝胆外科的一线住院医师邱瑞云医生高高个儿,好比打篮球的帅哥,说话的语气表情均显得成熟稳重多了。
谢婉莹顺便接过对方递来的笔,虽然她自己也有笔,在对方指定的那栏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递交完病人病历,一面报告病人情况:“ct,血液急查等医嘱刚开,但是我们孙老师暂时没签上名,可能需要等到他有空上来补下。”
“没问题。孙玉波我认识。”邱医生说,问,“病人家属呢?”
郭太太在病房门外翘首等待,同时接到了家里儿子打来的电话。
“是,你爸突然不行了。医生说他吃了外面卖的药片肝脏坏了,现在在抢救,你赶紧过来吧。”
“哪家医院?”
“国协。”
“我最快需要明天的飞机,到的时候该下午了。之前不是只是说进医院做体检吗?”
“那医生说住院观察。我没想到你爸会忽然睡着睡着不醒了。”
“医生之前不知道吗?”
“他们说检查结果没那么快出来的。你爸爸是突然病情加重,半夜发病。说是好在在医院里头,不然的话——有个谢医生挺好的,说你爸应该是吃错了之前那个药片的关系,我听着也是。”
“谢医生,不是沈主任吗?”
“你明天过来就知道了。”郭太太挂了通话,回头找谢婉莹的踪影,“谢医生呢?”见到了谢婉莹咚咚咚跑过来了。
邱医生见病人家属这个小跑仿佛在追星谢婉莹,不知情的人大概会误以为谢婉莹是个大专家呢,不由有些惊讶。
“邱医生,你是要让她签人工肝的同意书是吧?我路上和她解释过了,她明白的。”和邱医生说完,谢婉莹回头对郭太太说,“郭太太,我和你讲过的,现在你先生需要马上接个机器叫做人工肝。”
“我知道,你说那个是救命的。像打针一样,在我先生大腿这里某根血管里扎条管子连接机器,这个机器可以帮我先生把体内糟糕的东西过滤掉,比如他现在身上黄黄的皮肤颜色,需要过滤掉。因为他肝脏现在生病了,需要休息,所以让这个机器来代替他的肝脏工作。”郭太太说。
邱医生一听,这病人家属看来短时间内很了解人工肝了,是像何光佑说的那样不用他再解释了。叫他吃惊的是,病人突发病情危重时,病人家属向来会精神有点崩溃,听不太进去医生的话的。这个叫谢婉莹的医学生怎么做到让病人家属听进去他们医生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