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关键问题
“我在去接病人的路上。”
机器人同学是机器人同学,半夜不忘起来工作的。
常家伟医生困扰地揉揉额头和眉:“你去接病人找我做什么?这病人不是你的病人吗?”
要找骨科医生直接找他,绕个弯子干什么。
傅医生只得说实话:“这个病人上回你刚见过不久。”
“谁?”
“你说过想请她吃饭,我岳母。”
常医生好不容易从对方的话里回过神来,想你不是还没结婚直接称呼岳母。
俨然机器人同学是认定自己这桩婚事铁板钉钉的,认岳母是认婚。
“她怎么了?骨折了?!”常家伟医生恍然道,“她在家吗?”
老年人在家中突发意外属于常见。
李福爱这年纪固然不是七老八十,可年纪是有的了,算得快赶上个老年人。
家中意外事件最常见病种是归纳入他们骨科范畴,甚至可以说骨科排第一。
据此可以知道,常家伟医生实际上在相亲市场上属于热饽饽。很多老年人喜欢有个骨科医生做女婿的。
骨科医生女婿比起其它专科医生女婿好处多多,老人找女婿同样是找最大利益化。人一生中少不了磕碰的,骨科是一般人必不可少会去就医的一个科室。
“你在现场了吗?”常家伟医生平日里被人笑为花花公子爷,一旦论及自己本分的医生工作是十分正经的,不敢玩乐态,认真问起病人的详细数据。
傅昕恒谈到准岳母的情况说:“她一个人在家,说话在电话里说不清楚。”
“你确定她摔的吗?”会不会是其它疾病犯了,如常见的普外科胃肠道疾病呕吐肚子疼,或是营养上来后冠心病年轻话许多中年人也有绞痛了。常家伟医生列举的全是急诊常见病,所有这些不会因为是医生的准岳母不会犯。
“下雨,她阳台窗没关。”
“你怎么知道?”
“我的车开到她楼下了。”说完傅昕恒医生下车,抬头可望见准岳母家中阳台窗的景观,正是那一片狼籍状态。
暴风骤雨把本来挂在阳台网上挡风的布拉扯掉了,花盆肉眼可见少了一半。
再说是医生,光听病人在电话的反应是能推断出一二的。
肚子疼是不至于一开始完全说不出话的,肚子疼通常一阵阵的,呼吸声会有间断起伏,心脏疼真疼死了的话给搞休克了不可能打电话。
现在对方在电话里的喘气呻吟声中隐约可见些犹豫态。
常家伟明白了:哦,老同学的准岳母如上次所见,对准女婿怀有些顾忌心。
幸好这准岳母不是个傻蛋,终究知道要放下不该有的成见打电话给当医生的准女婿求助。
几步路爬楼梯上去时,傅昕恒再交代老同学:“来接她去医院的救护车我看着好像在路上被撞了。”
“啊?”
“你看我们医院能不能派个车出来,能的话你搭救护车一块过来。”
常家伟医生是从自己办公室里走出来了,有病人不敢拖延时间,路上不忘询问对方关键问题:“你告诉温医生没有?”
【171】特点
之后对面的沉默,继续表明机器人永恒不变的真理。
想当初,科里同事的老婆在家里生子抢救,机器人没选择告诉对方,只因对方在手术台上干活。
做医生的,是要有这个觉悟,否则别做医生了。
什么觉悟?
你救其他病人时家里有人出事,你必须信任其他同行去救你的家人,犹如你自己坚持在救当下的病人一样。
她今晚在上班在救其他病人,她家里母亲出事自然由他去救,有什么需要担心的。
常家伟医生不浪费口舌问下去,好奇的是另一点:你没打算告诉温医生这是一回事,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你准备怎么进你准岳母的家去救人?
傅昕恒医生走到准岳母家门口。
在屋里的李福爱能听到有人上楼的脚步声,同样想到了这个问题。自己站都站不来,怎么去给人开门。
挣扎着继续爬吧,爬到门口去?
刚这样想的李福爱,身体努力动了下,疼痛随之而来,呻吟声变大。
传至外面,外面的人说话告诉她:“你不用动,我进来。”
你怎么进我家?李福爱心头问。
咔嚓,有钥匙插入锁孔的声音。
李福爱一愣:准女婿医生是个开锁专家?没听说过医生会专业开锁啊。
常家伟医生先领悟到:“温医生把她家里钥匙给你了,是不是?”
不是今晚这事儿,居然不知道呢,机器人老同学是暗中和对象好多久了。
快把他常家伟给气得。
对这事儿傅昕恒医生需要澄清。
温医生之前出国留学工作,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实属叫人担心,犹如今晚出点意外怎么办。
家里备用钥匙早就在她那会儿出国前交给温爷爷温奶奶保管了,必要时可以帮她妈妈。
温爷爷温奶奶年纪大想救人怕力不从心,就此经过温子涵本人的同意,把钥匙交给了傅医生。
这些事,李福爱暂时不知道。是由于温子涵医生知道自己妈妈有自己的成见自尊心,不爱麻烦到不喜欢的人。
到哪天她妈妈愿意主动麻烦上对方,她妈妈不会怪她把家里钥匙交给谁了。
门开。
李福爱仰头望着门口进来的高大身影,突突,心头紧张。
想也知道,她万万不想被对方望见自己眼下这副狼狈样。
傅医生先开灯,帮患者做检查。
机器人医生的特点是,不爱说话,光看看能看出个大概。
“可能是髋关节脱位了。”
有个骨科医生朋友的好处,明显等同于如常家伟医生有个心脏科医生为好友的好处。
平日交流多闲聊多难免夹杂些自己专业学术性问题,不知不觉中复习学习他科的知识,对他科专业知识比一般隔专业医生好得多。
髋关节脱位不是很难辨认,患腿外旋或内旋,有长短畸形。
常家伟医生挺信任老朋友的临场判断,继续问:“前脱位还是后脱位或是中心脱位?”
“应该是常见的后脱位。”
髋关节前脱位比后脱位少见是由人体的结构决定的。髋关节前方有韧带保护,当真脱位可就麻烦些了。
因而如果是后脱位想治好,用骨科治疗中常用的手法复位是可以做到的。
【172】不敢没有
关于后者太专业,傅医生不敢亲自操刀,得由骨科专家来。
李福爱一面听着他说话,一面担心地问:“是,是骨折了吗?”
脱位是不是伴有骨折,看病人自身的运气。如果有谢婉莹医生在场,或许能当场判断将近百分之百的可靠性结果。他傅医生不是谢医生,没“透视眼”看不出来。
“到了医院做完检查再说。”
接下来理应是送她去医院了。
结果傅医生说:“你等等,等我们医院的救护车过来。”
你拉我去医院不是更快吗?李福爱着急。
“你的情况需要担架床搬运的。”
骨科病人担架床移动最稳妥,否则挪动病人过程中再来个差池,可想的恶果。
“别担心,很快救护车会到。”傅医生安慰病人说。
李福爱却从他的口气里听出其它事儿,谁让这准女婿也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很了解对方是个什么样。
“你,你想——”李福爱的嘴巴哆嗦下。
傅医生再告诉准岳母:“下面路口出了车祸,可能有人需要急救,我下去看看。”
身为医生的准岳母觉悟一样要有的,听医生的话乖乖在原地不要动继续等待救护车来搬运你,同时放准女婿医生去救其他有需要的病人。
李福爱:……
“没事的,只要你不动。”傅医生很确信地告诉病人你现在这个情况只要不动不会有不好的大事发生。
常家伟医生在对面听着已经瞠目结舌,不知如何形容这位老同学,固然他早知道这老同学是个怪人。
“你不能先给我一颗药吃吗?”李福爱从嘴巴里挣扎出话说。
行吧,你这机器人准女婿不怕我一个人害怕担忧,至少给我吃一颗药止痛或是睡觉。
机器人傅医生肯定是不给这个药的,说:“你不是疼到要休克,吃什么止痛药。”
相反,这病人需要小量疼痛刺激保持清醒状态坚持到医院更好,更让医生放心没有其它危及生命的问题发生。
李福爱的脸色青青的。
傅医生走之前,蹲下身再给准岳母摸摸脉搏确定有无问题。
李福爱闭上眼,不再说什么挽留的话。
过了会儿,她耳朵边传来下楼梯的脚步声:对方当真走了。
常家伟医生赶到楼下急诊科找救护车,才知道急诊科出了大事。
温医生和谢医生他们一起去抢救病人,碰不上面。
刚好国协急救车回来,常家伟医生急急忙忙跳上救护车赶去温医生家。
救护车开个大半小时到达目的地路口处,能见到有其它医院救护车赶到来拉车祸现场的伤者。
常家伟医生从救护车车窗看到老同学的身影,心想:害,这人准备之后怎么跟温医生说明?
傅医生回头见到自己医院的救护车,跟上来。
一群人赶到楼上,李福爱是一直在地上没动。
别看气归气,医生的话她不敢不听的。
只听李福爱躺到担架床上问准女婿:“救活人没有?”
好歹救活人,你这准女婿,别浪费我这个准岳母牺牲自己耐着性子放你去救人。
常家伟不敢瞧老同学的脸。
机器人傅医生回答准岳母:“有。”
只要想给人当女婿的,哪敢没有是不。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173】撞一块儿
深夜时分,救护车呼啸的声音划破夜空显得特别刺耳。
据称,之前来拉路口车祸伤者的救护车是一家区级医院的。
出车祸的救护车是一家市级医院的车,伤员是市级医院的医生护士。
区级医院的医生到场后,分析下状况,眼看伤者伤情不轻而且是同行,资历比自己出来的医院高,于是万万不敢把伤员拉到自己医院去。反正拉回去估计一样得转到上级医院,这样做简直是浪费时间,干脆点,拉到上面医院去。
拉到哪一家上级医院好呢?
没打招呼之前,要拉到上级医院恐怕难,要挨说的。
恰恰好,现场有自称医生的路人在他们到达之前救人,说是国协医院的医生。
区级医院的医生打了个聪明的机灵劲儿,立马决定把伤员拉到国协去。
当傅医生陪着准岳母坐在自己医院的救护车上,路上听着前面一辆救护车宛如给他们引路似的在他们前面开着。
两辆救护车警笛声交错呼唤着行驶一路去。不知情的人,见着是不免怀疑这两辆救护车是有什么关系了。
后面车厢不够人坐,坐在副驾座上的常家伟医生第一个发现这个异常状况,惊讶地说:“他们也是开去我们国协吗?”
“好像是的。”救护车司机答。
救护车司机对市内急救通道是最熟悉的,眼瞅着这条路一般是开去国协不去其它医院的。
常家伟透过车窗玻璃再努力仔细地瞅半天,回忆着细节:“这救护车是在哪儿拉的病人吗?”
救护车司机对这种路况的事情向来记忆比较好,很快认出对方的车回答常医生说:“是我们去的时候,见停在路口那辆。”
常医生擦擦脸,心思是否该告诉后面的老同学。
老同学傅医生救人是好心,但是恐怕得救人救到底。
如果是往常,估计没什么大问题。问题现在准岳母要去医院治伤,未婚妻温医生正在医院急诊科救人。
不敢想象之后到达急诊科会产生什么样的画面感,常医生摸摸蹦蹦蹦的心口。
国协急诊科的人同是万万没想到,在今晚半夜三更时来了这么多同行需要抢救的。
说到前面宣伍医院受伤的女医生后来得知是姓杨,杨医生年纪轻轻的,和耿医生一样都是作为新人下急诊锻炼第一二年,结果遇上这么倒霉至极的事儿。搞不好,以后和徐姐一样,不能从事医学行业了。
事情太过重大。
靳科长通知宣伍医院的同行时,不例外,得到宣伍医院领导的慎重委托,委托他们国协尽全力救人。
其实不用对方多说,靳科长已经第一时间要求一线医生们这么做了。
一线医生们无需领导多说的,自己人,赶紧救。
值班的耿医生同谢医生温医生亲自护送病人去到CT室扫描。三个人不等片子出炉,来不及的,全站在CT室里,随他们同班值班的同学鲁医生,看着机器即时扫描出来的图片。
【174】再考你
“这明显肺出血。”这回不是配合谢医生考人了,鲁医生直接说出口自己的专业判断。
首先要说到胸外伤后引起的肺损伤是分为几类。
医学讲究精度越细越好,不是说肺受到外伤后情况会是一个样的。
对于肺,以前我们大致说过它的解剖结构,知道它是复杂的一个脏器,包含许多内容,例如肺组织分为肺实质和肺间质。以前我们还讲过最简单的一种外伤分类法,同样适合于胸外伤的肺损伤,那就是属于闭合性损伤或是开放性损伤。
正是闭合性损伤人体外暂不见到明显伤口异常容易糊弄人,包括把当事者医生自己给糊弄了,以为自己伤情暂且不重可以自己去医院处理,到半路出问题。
再度说明了医者不自医是有一定道理的。
杨医生刚开始以为自己只是什么状况需要自己可以到医院去?可以说是她误以为自己的伤情根本不重,也可以说她可能觉得自己是肺外伤里面的肺挫伤。
挫伤这个词,在以前我们讲过心脏挫伤里见过了。同类比,肺挫伤相当于心脏挫伤,严重损伤的表现会延迟出现。
肺挫伤主要症状是胸痛咳嗽,呼吸急,可能会有点咯血,在肺外伤的比例占据有百分之二十左右不算低的。
不要说杨医生误判自己的伤情,现场在CT室跟着鲁医生学习的实习医学生问道:“鲁老师,这边的肺表现好像支气管炎?”
学生指的是左肺,左肺影像能见到肺纹理增多,散发小斑点,沿支气管行走而且模糊不清,是类如支气管炎。
鲁医生这个新上任的带教老师,效仿今晚的谢钦差,训起了学生说:“谁告诉你,出血不可能是类支气管炎表现了?”
学生使劲儿翻眼皮,是绞尽所有脑汁在想如何回事了。
老师和学生不同的地方在于,如谢钦差鲁老师这样,擅长投换概念锤死学生的脑袋瓜。
一般人理解的肺出血,如眼前这个学生学的不够精,想着是肺实质出血了。从这里可以知道肺实质是肺最显而易见的那些组织肺泡支气管等。
肺间质是在肺的这些主要组织中间负责充填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纤维等,这部分异常起来想也知道不太容易显而易见,除非大面积出问题,而一旦大面积出问题少不了肺实质跟着出问题。
所以,鲁医生的话意思是:肺挫折能导致肺间质出血,小范围的如肺血管的出血血浆渗出,在肺泡内聚集造成好比支气管炎的影像学表现。
回头再看鲁医生第一句话说的肺出血是指肺挫伤吗?肯定不是。
上岗了的医生这时候说话定是耿直爽快往大方向说,不耽误事儿。
鲁医生指的是患者右肺出血。
这个患者是左肺挫伤,右肺出血。
为什么患者先前以为自己伤情不重,路上加重了,可能是右肺在路上再出血的。
这会儿想一想之前傅医生刚和准岳母说过的话,不要动等救护车来拉你上担架车床。
路上颠簸,杨医生不知自己的肋骨其实是岌岌可危的状态,路上肋骨断了刺到右肺。
【175】抓纰漏
不能说杨医生害了自己,医生只是普通人,很少有人能在受到剧烈创伤后能冷静等待的,赶紧找医院救自己是人类求生的本能反应。
杨医生是患者不冷静,情有可原。
给杨医生治伤的医生不能再脑子拎不清。
一群医生继续在CT室等待患者全身扫描结果,千万不能急。
“腹部没有外伤。”鲁医生为杨医生松口气说。
脑袋呢?
别像徐姐那样麻烦了。
说曹操曹操到,只听门铃这会儿响起来。
实习医学生急急忙忙站起来代替忙碌的老师们去开门看看是谁。
见曹勇医生带人走进办公室。
“师兄,班长。”回头望到熟人,不爱说话的耿医生开口说话了。
岳文同问:“什么情况?”
“要通知胸外科。”耿永哲答。
通知其它科的电话谢婉莹医生一早在打。
胸外科联系上,胸外科今晚一线值班蔡医生回答道:“之前有听你们急诊护士打过来一次电话。”
初见患者可以预想到的胸外伤,护士奉医生命令先打电话让专科科室医生有所准备。现在谢医生通知对方是检查结果出来,患者需要紧急胸外科手术。
蔡医生说:“我通知了二线三线医生,他们应该在赶回医院的路上。”
“通知手术室麻醉科没有?”
蔡医生心头一颤:完了,被谢钦差抓了个准纰漏。
这事儿确实该先通知下手术室麻醉科。手术室值班人员要起床,尤其手术室护士需要先准备好手术室如手术室消毒等工作的,提前通知可以减少准备时间。
“我打电话——”蔡医生准备亡羊补牢。
“不用了,我这里叫人打。”谢婉莹医生道。
耿永哲医生不用等谢同学提醒,配合打电话给手术室。
蔡医生冒汗,深感接下来自己要继续被谢钦差抓。
“二线三线医生没回来之前,你立即先上手术室去做准备。”谢婉莹医生提醒对方,这不是个普通病人,医院总值有命令的。
鲁医生忙碌地打印片子,希望能尽快把患者的片子带到手术室好让手术医生查阅。
到场的神经外科医生们弯着腰站在显示器面前查阅患者的脑部扫描结果。
如此各自分工忙忙忙的场面,如果是不知情的路人经过,绝对想不到这里有一对新婚夫妻的医生。
其他几位老同学,包括跟着来的岳班长,想的曹师兄是为了老婆专门下来帮忙的。否则,以曹师兄的主任身份是没必要专程下来看片子的,派个人足矣。
错了。
谢婉莹医生自己可不这么想。
曹师兄怎可能是因为她下来,是患者为同行的特殊身份。
为此,夫妻俩在同个地方,没需要则没面对面交流,各和其他人说话。
“这里有块血肿。”岳班长指出。
杨医生是不会想到自己脑袋里都有些出血。
脑内血肿要看出血量的,要看有没有占位,而且同其它部位外伤,不是说一开始病情绝对很重。
外伤病人哪怕初期检查结果尚好,医生会强行让其留院观察是这个缘故了,因为怕其后面继续有出血。
“没关系,让他们胸外科先把手术做了。”曹勇医生道这话时终于回头望了眼老婆。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176】速度为上
没说上话,反正回家有的是时间说话,不说话也罢。
说来曹勇医生要佩服的是傅医生,据闻傅医生回家去了。
没结婚的傅医生都不怕和谁会说不上话。
铃铃响,住院总电话再响起来了。
谢婉莹医生要陪患者去手术室,算是支援,谁让电话里一听能叫人感受到蔡医生的惊慌失措程度。
蔡医生想的是,二线三线医生没到场之前,他这个小一线医生肯定在手术室里是什么也不敢做的。
至于看片子的事情,照样是二线三线医生决策的事情轮不到他这个新人来主张。
论在平日里是这样做没有错的。
今晚不一样,有个了不起的住院总在现场,挥起鞭条鞭策着他。
你不敢不上进,不想想今晚这个患者是谁?
与蔡医生截然相反的是,等了大半夜了,没等到谢医生来的肝胆外科人是一口气感觉能松到底了,知道今晚这台手术注定要做到天亮了。
别忘了,除了谢医生有另一个外科住院总在。
谢医生再次接到倒霉新人住院总同学张医生的求助电话,这回只能委托温姐姐去支援了。
随之,两个女医生飞步跑出CT室。
两位女士速度之快,秒速的,不用打招呼的,让室内一群人直接没缓过气来。
“你还在这里?”岳文同班长回头看向耿同学。
耿永哲猛然清醒,自己今晚是急诊值班人士不是看戏的,而且是这患者的首诊医生。
没办法,谢同学把他一丢下,让他恍惚间仿佛自己变成是无关的外人似的了。
其实通知完住院总和专科医生,确实这个患者是交给其它科室的医生不是他耿医生的事。谢同学没有要求他跟着她跑步是对的。
就这样,耿医生的脑子转了十个圈之后,终是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干点什么了,要速度赶回急诊科去。
急诊科下半夜只有他一个外科医生值班的,他没在,相当于岗位空人了。固然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有抢救病人到急诊科,以前说过,值班内科医生会先顶上空缺参与抢救再说。
在要踏出门的瞬刻耿医生的手机铃声响了。
岳班长记起来某事,问他:“今晚是李启安跟你一块值班吗?”
耿永哲边听电话边对班长点头。
对面的李启安正在电话里对他说:“赶紧回来急诊科,听说有两辆救护车要来我们急诊科。”
今晚医院里是四处“冒烟”,死神欺负起他们一帮新人很得瑟的。
耿永哲速速跑回急诊。
曹勇医生在CT室里再观察观察患者的片子。
岳文同医生在后面陪着领导师兄顺便学习。
可能的话,或许他今晚有试手的机会。
患者的脑血肿看起来不是十分严重,只需钻孔引流。这种手术越早的话,手术情况相对会更简单些,可以给年轻医生尝试。
当然这个患者身份比较特殊,有可能是曹医生自己来主刀。作为助手不可以说就此不理,是更要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免得主刀一问三不知。
【177】不敢
打印好片子的鲁医生让实习生跑步去手术室送片子,回来见他们两个神经外科的暂未走,小声问岳班长:“等会儿是谁主刀?你们科谁二线?”
这话陡然提醒到岳文同本人,他差点儿忘了按照流程走,通知二线三线是必然的。
之所以没急着通知差点忘了,是由于他们科二线医生今晚正好在医院里没走,而且有这个二线在三线基本不用出现了。
对了,是宋医生值二线。
曹勇医生听着他们对话,跟着记起来,回头说:“宋医生醒了没有?”
有宋医生在,不用他动手了的。
鲁医生小生怕怕地看了眼班长,要知道,姓宋的是只懒猫,半夜被叫醒不会开心的。
岳文同医生肃着脸,他心中揣有把尚方宝剑。
今晚是谢同学当钦差,不怕宋猫醒不过来的。
电话打过去,对面果然是嘟嘟嘟一直不肯接电话的声音,直到最后一声嘟之前要挂断之前,被接通了。
“宋医生,跟你报告下——”岳医生说。
“我知道。”
对方知道什么了?
“患者去手术室了吗?谢医生去手术室了吗?”
岳文同医生想:他的尚方宝剑没亮出来前,对方居然先说了。问了两句对方没立即回答上话,宋学霖干脆点把电话挂了,不跟一个不说话的人说电话的。
鲁医生见状躲一边去,心想亏了班长能和这个人呆在一个科里。
嘟嘟嘟,再来电话,以为是宋医生打来的吗?
不是的,岳班长接起电话时刚好想出口气,说:“你终于知道醒了吗?”
对面的米思然显然是惊魂未定中,磕磕巴巴答着:“没人通知我,师兄。”
是上夜班的护士总算记起是不是该顺便好心通知下实习生起床。据说急诊的患者要做手术,实习生该上台学习拉拉勾之类。
说明一般情况下医生有需要会自己通知学生,用不着护士代劳的。
另一种情况是如谢同学当年实习那股猛劲儿,随时留心老师何时起床,或是专门交代让护士姐姐帮忙叫醒她。
米思然发现自己又说错话了,对面的岳师兄一直没吭气。
岳班长:说了你的错你不认你还为自己狡辩,你让我再说你什么好。
你是优等生,说是以谢师姐为榜样,结果??
米思然吸吸鼻子,努力想缓和师兄师妹关系说:“师兄您在手术室了吗?我马上过去手术室。”
旁听的鲁医生耸耸两个肩膀:做人有点笨笨的米师妹想留在一群神人呆的神经外科?
连他这个影像学师兄都觉得米师妹是在幻想中当医生。
说白了在医学界尤其外科,如谢医生一早强调的对女性要求很高,高出非比寻常,要求女医生非一般女强人,是要超越男性的女强人才能得到另眼相看的尊重。
如果是谢同学遇到米师妹现在这种情况,早就不会在电话里唠唠叨叨问师兄你在做什么我要怎么办。谢同学不会多说话而是直接行动去了。
临床上讲求的是不废话多做事。
瞧,刚宋医生挂了岳医生的电话,岳医生可以挂米医生的电话了。
咔,米思然听到手机里断线的声音,心头猛地一凉。
【178】被看见了
师兄不回话,米思然心头空空的,是很惶的。
在临床上最怕被带你的老师讨厌了,偏偏她米思然是这样的倒霉蛋。
有些医学生因此寻求转科,找个好点的带教老师。因为医学是师徒制,最好是跟着老师学习到毕业到工作,这才是一帆风顺否则要重头来的。
跑到神经外科门口,米思然擦擦汗,不知自己该不该继续走去手术室,有可能走到手术室被师兄瞪眼让出去了。
瞬刻间,眼泪在她眼眶里打转。
她现在的窘境,比罗燕芬医生当初在普外科更惨。
罗燕芬医生至少年纪大些社会经验多些,能厚得起脸皮使劲儿缠着老师学,能拎得清放得下自尊心。
只能说她米思然一路学习过来是天之骄女,没有经历过罗医生的社会捶打,也没有范芸芸那种后来居上愿意不择手段为了爬上来而主动跪舔谢师姐和其他老师的意识。
想学谢师姐又没有谢师姐天生的雄厚实力。
不上不下的状态,让她在要毕业时深感到自己的医学路是越走越艰难。
“你在这里哭吗?”
是谁说话!米思然被这个突然插进来的声音吓惨了。
她慢慢慢慢地转过头去,直到看见了灯光下那张如曹师兄俊俏如神仙的脸蛋。
是曹师兄的哥哥那位儿科大神!
好惨好惨啊,米思然内心尖叫着。
再笨的她都知道,被临床前辈发现哭会是什么结果。前辈会怀疑她是个爱哭包的。
等你工作不是学生了,没有一个上级和前辈会喜欢你哭的。有什么好哭的,职场上从来没有能让哭自己委屈的空间。要说委屈,职场人个个都有不是你一个人可怜。
快点快点给自己找回理由澄清,米思然的嘴唇哆嗦两下后,手指指了指天花板:“刚,掉了灰尘——”
曹昭的脸上呈现出极少见的一抹震惊。
学生被老师刮鼻子哭实际上见的多去了,别说女学生哭鼻子,男学生偷偷擦眼泪的一样有。
他曹昭只不过是见到随口一问罢了,根本没想把面前这个学生怎样。
回头,曹昭望了望科室门口那块牌子,是写着神经外科没错。研究人脑的神经外科里有这样的学生吗?
掉灰尘进眼睛里,这借口老掉牙到——
意识到自己再次说错话了,米思然已经不知道自己能说什么话好,急忙垂下头转身溜了算了。
当她踏出去两步,后面传来一声:
“你这人,看起来比较适合干儿科。”
儿科医生要求什么样的,一类是他曹昭这种了,特别能玩能当孩子王,另一种是有点蠢巴巴的,如戴南辉。
跟孩子混一块儿,要么比孩子聪明多到能掌控孩子,要么和孩子一样犯蠢让孩子天然把你当同类对你没戒心。
一个儿科大神对她说这话分明是一记重锤。她要做的是神经外科医生不是儿科医生。
想范芸芸如果不是成绩不好都不愿意去儿科的。
实在吞不下这口气,米思然回头,给对方一记眼神表态。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179】看着点
神仙儿科大佬,什么场面没见过,况且是个早就被誉为把什么人都视为孩子的大佬。
曹昭的眉毛扬一扬,乐哉其中。
你说这小姑娘,脾气蛮倔的,被说两句不情不愿的,是百分之百没长大。
米思然屏住气息。
人家说曹师兄这个二哥有些怪,以前她是没接触过,如今第一次正面接触说明谣言没错儿。
瞧瞧对方的神态为不怒反笑,令她的神经绷得更是死紧,快断了似的,害她想再转回头去一时间转不回去,僵在原地。说时迟那时快,孩子王大佬曹昭医生径直过去,手指如拿手术刀挥洒的精确,往前一抚。
动作,潇洒自如,熟练到可以看出神仙大佬是摸过了至少数千个孩子的脑袋瓜。
感觉到头发丝上被拂过,米思然呆若木鸡:被摸脑袋了?
要说摸她脑袋的人除了家中长辈以外,之前只有谢师姐。
她是知道的,摸人脑袋意味着:对方是个可爱的孩子。
摸完这学生的脑瓜,曹昭一如既往悠哉悠哉往前走。既然弟弟醒了把他吵醒,他自然而然要去找弟弟玩去。
至于后面这位被他摸了脑袋的“可爱孩子”什么反应,他是不放在心上的。反正,要知道,连谢婉莹医生这个重生的“老人”都被他神仙哥哥摸了好多次脑袋瓜。
米思然的面色一阵红一阵青的。
被师兄教育做人做事不妥为一回事,她认。
如今被人笑为幼稚,她:——
不可以想,捏紧拳头再给自己鼓鼓劲儿,跑步向前继续奋斗去。
曹昭一路走,一路发现那个“可爱孩子”没有跟在他后面来。
等他走到CT室办公室,推开门,见弟弟和弟弟的人在里头坐着。
曹昭薄唇里吐云气,再望望身后确定那孩子没到,跟弟弟说:“你们神经外科少有的出了一个小孩子。”
曹勇医生能听出二哥说的是谁,暂未回话。
“你觉得她会跑哪儿去吗?”曹昭继续逗弟弟玩。
在场的岳班长和鲁医生听出怎回事了。
只能说米师妹没能猜出老师在ct室,不懂跟着曹昭大佬走,脑袋这灵活度,和神经外科是不太搭,不怪曹二哥这样说是个娃子。
“你跟她说什么了?”曹勇医生逗回不依不挠的二哥。
曹昭双手摊开:没有。
熟悉曹家老二的人会知道这个动作表示的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曹勇医生指了指下属:打个电话给人。
被曹昭医生耍了的孩子,需要看着点,孩子王功力大,说不定会把孩子糊弄到哪儿去了。
岳文同奉命再打电话,这次对面嘟了好久没声音接听。
进了手术室的米思然,在更衣室把手机掏出来先放在储存柜里,生怕要马上进手术间帮忙。
走没几步,后面忽然刮来一阵风,有个人匆匆忙忙冲进手术室里擦过她身旁往前跑。
谁?米思然眨眨眼:是有人跟她一样挨骂了吗?
临床上多的是被挨骂挨训的。
不说医学圈,其它行业一模一样的,谁让年轻人太容易在职场上犯错。
【180】紧张度抓起来
有护士回答她的疑问,呼叫回跑到满头大汗的人:“蔡医生,病人在这边——”
蔡医生扭过头来,猛刹住脚,太过用劲的一百八十度转让他差点崴到脖子。
“谢医生在等你了。”护士加上这句。
蔡医生的手当即摸摸自己后脑勺,估计像她米思然一样怕被人摸脑袋。——米思然在旁边见着想。
谢师姐在这里做什么?对了,人家说谢师姐今晚在这当巡科钦差。
米思然在蔡医生身后蹑手蹑脚跟上去。
蔡医生拉上一张苦瓜脸,心思电话刚打过不久,不明白谢钦差如何速度快成火箭,竟然比他先到达手术室。
一般来说,不是一线值班医生的速度均比值班医生要慢半拍的,这是做大佬的惯常速度。
偏偏谢大佬不走寻常路,让他们一帮人难以揣摩圣意到快烧坏脑子的程度。
走进手术间,蔡医生哈下腰,小声称呼前面的人:“你好,谢医生。”
谢婉莹医生旋风般转回身对向他。
对方雷厉风行的风范,让蔡医生的小心头直打哆嗦儿。
你说吧,历史上有哪位住院总会是这个模样的。
那姓宋的北都天才都比不上啊。
宋医生不是重生的,哪里知道如何当钦差,只有谢医生懂。
米思然把背贴在墙壁上小心喘息了。
谢师姐平日里是很客气亲切的一个人,可是一旦涉及到工作,能猛然变了个人似的。
“你离手术室的距离应该比我从急诊来近的。”谢婉莹医生道。
要抓,必须抓,把这人的紧张度抓起来。
蔡医生嗯嗯,点点头。
听谢钦差下句话问他的是:“你在医院里迷路了吗?”
蔡医生想一头撞倒在墙上。
“蔡医生,你们科室里没有需要你抢救的病人吧,我没记得你在电话里说过。”
“是,是我来的不够快,谢医生。”蔡医生不知不觉中以称呼大大佬领导的口吻回答对面的问题。
以为认错就行了吗?
谢婉莹医生指下灯板:“你看片子。”
蔡医生再次不知不觉如小学生走到灯板前,仰头看片子,目不转睛的。
“看完没有?怎么说?”
蔡医生心头呐喊着:一分钟不到让我阅片结束?钦差啊,别以为我是你。
一分钟其实足够了,扫片先扫个大概和重点出来。
蔡医生如马医生在寻找影像学科医生的报告结果先,说明他的症结同样是在没底气。
鲁医生这回真不是打算收拾人,是真没写完片子的报告呢。
没有鲁医生的报告书,蔡医生必须先站一站想一想。
手术间里,手术护士和麻醉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了,询问在场的医生:“什么时候开始手术?”
“我们这里会先开始,二线三线医生马上回来。”谢婉莹医生答道。
患者的血压输血条件下在降,等不及的。
必须先止住血再说。
蔡医生听完她这话,吓得猛掉头:什么?谁先开始?
谢婉莹医生的头再转回来,一双眼对准他。
蔡医生只差拿手指下自己鼻头:你真说的是我吗?
【181】受教了
米思然往门口里望了望,观察下躺在床上的患者以及心电监护仪上的指标,记起知识点,想着该不该提醒下蔡医生说:谢师姐是让你先做急救。
这里要说到,所谓的急救方式,众人皆知的心肺复苏术不是万能的。
实际上不少情况下心肺复苏术是没用的,甚至有可能起到反效果。
例如患者胸前肋骨断了,插到肺,引起肺出血导致的休克,你再去压患者胸前区做心肺复苏术,想也知道是不行的。
在没能立即开胸止血的情况下,视情况应该先做的是胸腔闭式引流术防止患者大量血气胸引发的肺不张呼吸心跳骤停。
米思然没有开口说话,是由于被人扫了眼。
不是谢师姐,谢师姐是俗称的一根筋,注意力此刻专注在手术室里哪里能注意到她。
当她识务地闭上嘴时,蔡医生一样发现新来的人,为此瞪起眼珠:为什么这人来了?
“宋医生,你——”谢婉莹医生也吃一惊,只记得用这么快过来的。
宋学霖冲她点个头示意:不是我的错,要找去找你的岳班长。岳文同:吗的,这是一不小心被宋猫利用了。
蔡医生低头摸着额头皱着眉,不用想都知道这个姓宋的绝对不可能是来帮他的。
宋学霖回答:“来学习。”
向谢医生学习如何当钦差太难得,让他今晚等了很久终于等到这个学习的机会。
不管怎样,谢婉莹医生再对向蔡医生说:“你做。”
谁的病人谁做,她不能惯着的,否则临床后继无人。
胸腔闭式引流,蔡医生是能做。问题是,不等二线来直接开胸吗?不等蔡医生踌躇下,他这想法被疯狂打脸了,只听心电监护仪的警报器在疯响。
麻醉医生催着他骂:“你怎么回事啊?”
今晚钦差是大佬,他怎可以怀疑谢大佬的推测,蔡医生想抽自己两个耳刮子。
赶紧上前准备救人。
听后面来学习的宋医生一字一句道:原来是这样,受教了。
蔡医生满头黑汗。
宋医生:谢医生法子好,相比他只会瞪眼,谢医生拿软鞭子鞭策人自抽耳刮子更厉害。
不怪他宋医生必须来学习下,因为在临床上,如何带人接电话的岳班长?
胸腔闭式引流,切开小切口,插入管子,接上引流瓶,这是常规操作。
“你切口时顺便把止血钳放进去夹出血的血管。”谢婉莹医生道。
蔡医生回头望着她。
谢婉莹医生的手指向灯板:“你看过的片子,回忆下。”
这是谢老师敲黑板。
蔡医生蒙头大汗。
再说后面跟来的胸外科医学生,见状早已躲开了。
什么是大佬?
真正的大佬是能看出你能做什么。
米思然不敢让自己眼皮眨一下,这是她再次领教到自己与谢师姐天大的差距。
谢师姐是看出蔡医生能做到的,好比之前神仙大佬说她的话。
【182】稳了
人生路上,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也不可能说永远一帆风顺。
读医的人其实应该更懂得这点,瞧瞧临床上多少病多少是命中注定的,多少意外伤亡是突发的晴天霹雳。
从前的顺顺利利不代表今后的路一块儿平坦。从前的坎坷不平让许多即便成功的人心有余悸。
谢师姐是后面的人生路,她米思然是前面命运被选中之人。
不甘心能如何?
临床上病人们的教训不够吗?不甘心不意味能一定能胜之。做医生的都知道得认命。
不然再去向学中医的温医生请教下,何为天人合一。
米思然望着前面蔡医生一步步地做下来,心头不断回想着那人对她说的话。
或许,她是该反省反省了。
临床老师看学生是如看病人,由于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远比什么知识都有用,把脉把的很准的,犹如老中医。
谢婉莹并没有回头看,师妹发生什么事她不清楚也不觉得该清楚。
对于交好的几个师姐师妹她心中有数的。不管是成绩优秀的米师妹或是有些差的范师妹,做医生最重要的是品德好,只要品德到位,必定能做到时而自省。
米师妹想留在神经外科是米师妹自己的愿望,要先尊重的,多余的话她做师姐不提着先届时再看。下猛药,她是没神仙曹二哥的直爽,这可能因为她同是女性比较理解师妹不服输的想法。
蔡医生不同,蔡医生如马医生是差被人推一把。
为什么她如此笃定蔡医生能做到?
这里是国协胸外科。
国协心胸外科系强到什么地步,是否记得她当同学时第一次踏入国协心胸外科的感悟。
卷,卷到离谱极致,卷到国内最强的心胸外科鼻祖全是出自国协。
想从国协出来的人能混到自成一家国内最强专科心胸外科医院国陟。
想国都的心胸外科追溯起源一样来源于国协人。
想朱师兄在学生时代名气已与曹师兄任老师相当,可因为择科选在心胸外,混出来名堂的时间远不及曹师兄任老师。
想那会儿多少师兄师姐暗中示意她,留在国协心胸外是最难混的。
认真的说,能留在国协心胸外科比想留住国陟和国都难多。据此可以明白她谢同学为什么当初毕业时分如此焦虑上头。
蔡医生能留在国协胸外科,必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四周的人终于见到蔡医生那把止血钳伸入切口内,蒙着一头额头的汗绞尽脑汁夹到破口的大血管。
患者的血压逐渐稳下来。
麻醉医生大吸口气,佩服的眼神不是望着蔡医生,而是小心偷瞄着谢婉莹医生。
米思然的内心话是对的,其他人同样觉得最牛逼的人当属谢大佬看人的眼。
谢医生多年轻,看人做事能如张大佬似的。
发现自己成功的瞬间,蔡医生呆了呆,冒出和马医生等人一样的念头:谢医生今年多少岁。
“你这小子可以啊。”
啪的下,蔡医生后背被拍了下,就此望到领导,喊:“朱主任。”
谢婉莹回神,回头见到人跟着问句:“朱师兄今晚三线吗?”
【183】保重
是三线,之所以这回来得迟,是由于半年前他和老婆儿子从好友的医院宿舍里搬回自己家,不从医院宿舍来医院路途远自然赶晚。
为什么搬家?肯定不是曹兄弟让他搬。
做兄弟知心知彼。
曹兄弟借给他房子住是为方便他老婆生子。现在曹勇医生自己结婚了,需要准备好老婆怀孕生子的人生大事,比他更需要这个房子。
想到这,朱会苍不禁扫下师妹的肚皮。
差不多时间结婚的殷医生老婆已经怀孕,谢师妹呢?
没听过曹兄弟说自己家在避孕。
胸外科二线在外面洗手进来带蔡医生和实习生先开始手术。
朱会苍在旁边观望,和小师妹再聊两句:“第一天当住院总,感受如何?”
“师兄以前没做过?”
“我们当时没有住院总,你曹师兄也没做过,他跟你说过没有?”
曹师兄是没经验给她,黄师兄有经验给她但是不用说早被她看完了。
宋医生直接说要向她学习怎么做住院总,明明宋医生自己做过住院总。
朱会苍跟小师妹聊这个是想偷偷问:“你带了谁的尚方宝剑?”
岳班长认为自己带了她谢同学的尚方宝剑,她谢同学呢?
谢婉莹似乎愣了愣,道:“今晚是靳科长值班,师兄您知道的。”
她报告给靳科长,靳科长需要报告给谁她不知道的,尚方宝剑在谁手里她哪里知道。
要不问下做过住院总的宋医生?
站在门口的宋医生,低着头拿出口袋里的笔记本像是在记着刚学过的学习心得,见着掉头向他望的谢医生,褐眸里露出抹疑惑样:谢医生,你要转移人家注意力不用找我的。
宋医生是最不好糊弄的人。谢婉莹医生默默转回头来。
朱会苍瓢瓢眼皮想:小师妹这大智若愚的机灵劲,留在内卷之王心胸外科真是怕自己没法培养出自己是王中之王。
当初他确实不赞成她留在心胸外科,正因为身处其中知道这个科难混到无法形容的地步。
好在医院在改革中,如今想要升职称容易些了。即便如此,心胸外科名额是最吃紧的,谁让有能力的人最多。
升主治相对容易些,按部就班。现在胸外科一线值班的包括蔡医生在内全是主治了,心外科一样的。这点不像其它科室,从这里可以再看出心外胸外的内卷程度。
“你想明年奔副主任医师?”
听朱师兄这句话,谢婉莹表示吃惊:哪可能这么快。
升职称有从业时间限制的。
或许特例有,问题她也清楚在心外科这种人才济济的地方,特例难以存在的。
朱会苍想着要不要多嘴点劝师妹:你清楚这事儿难,不如先怀孕生子?
作为师兄,他朱会苍的观点是和其他人不太相同格格不入,一直不喜欢姜师妹那种把女人人生大事往后排的念头。
这可能与他老婆的经历有关,知道女人到了某个时间段喜欢孩子的程度远超一切,届时怀不上或生不了麻烦了。
“好好保重你自己的身体,别只顾着事业。”朱会苍思来想去,实在见不得有人再如他老婆,被人骂都要多嘴。
【184】她行不行
师兄关心,师妹一定是感激的,谢婉莹点点头:“是。”
“行吧,你忙你的去,这里我来收拾。”朱会苍让她可以去睡觉了,后面由他们这些师兄收场。
患者的胸外科手术做完,届时会有神经外科登场。
两场接龙手术预计完成时间要到清晨了。
谢婉莹明白师兄的好心,明早自己也有患者要手术的,于是走出手术间准备去找温姐姐一块回去。
温姐姐去了支援张医生的情况如何呢?
没接到张同学的再次来电,走在路上她是再接到耿同学的电话。
“你领导在急诊科。”耿永哲的声音里有一点点的抖。
她的傅领导号称机器人领导,她同学都怕的。若不是她一心奔赴心外科,潘同学也极不愿意在傅医生底下工作的。
接到消息有意外感,只记得自己回科室时傅领导没送夜宵回家了。
“再,再有另一件事情,不,是两件事情——”
耳听耿同学说话越来越不知所云,谢婉莹医生当机立断:“我现在去急诊。”
耿永哲听到她来松口大气,回头,望下那边。
常家伟招手招呼他:过来啊。
以为他只怕傅领导吗?他也怕自己科的常领导。
是,一堆班上同学在学生时代没一个瞧得起常医生这个花花公子爷的。直到他进了骨科三,到了常医生手下工作。
真就是全班人没一个比得上谢同学的眼睛。
谢同学早就说了别看不起常医生。
常医生是真有本事的。
走过去到对方面前,耿永哲小心翼翼地先不敢吱声等命令下来。
“你打电话给谁了?莹莹吗?”常家伟问他。
“她是住院总。”耿永哲医生说明自己只是例行公事。
“你搞不定找她来?”
耿永哲能听出来,常医生不高兴,不高兴他找谢同学来证实自己骨科的人不行。
果然,常家伟直瞪他:“她心外科的,你骨科的,这骨科病人你找她来救病人还是救你?”
耿永哲医生必须澄清,他之所以找谢同学来不是因为这病人是不是骨科的,只因听说这病人的身份是:“我不知道是否该通知温医生。”
“她准女婿在这里,要不要通知用得着你替他考虑吗?”常家伟边说边忍不住碰下底下人的脑袋。
耿同学是老实人,当医生论专业技术行,论有些人情世故是不知如何做的。
乖乖被常医生拍了脑袋,耿永哲更不敢乱说话。
临床老师是不止要教学生技术,需要教学生做人。常医生被耿过头的学生气死。
傅昕恒不是没听见他们的对话,接着问:“她们两个没在一起吗?”
耿永哲医生回答问题:“温医生去了消化内科看病人。”
原来她被其它科室呼叫去救火。
来国协第一天上班,一个人单独执行任务,能不能行?毕竟她对国协是不熟悉的。
傅昕恒肃着脸,沉默着。
躺在急诊病床上的李福爱催促准女婿:“我这里没事了。”
不是说嫌弃你在这儿,而是放你你走吧走吧,走去帮我女儿。李福爱是也听见一些医生说的话的,好像提到自己女儿怎么了,让她担忧。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