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1】是否为冒进
听到这里,张华耀和任哲伦互相对视一眼,两位大佬脑子里是均想着:她不是他们所想的可能不太懂,是真懂,一五一十讲技术难点没有错。
奇怪的地方是,明知道没法解决这个技术难点,她怎说能做呢?
女超人在想什么东东?任哲伦的眼眯眯起来。
作为病人的朋友帮病人打探消息到这个地步,方理事呼吸稍显急促,心头紧张。
接下来即将到来的,是医生会给他们希望或是绝望了。医疗器械产品和其它工业产品一样,只要市场有需求肯定会有开发。新的适合四支病变手术的产品绝对会有。她谢婉莹是从未来归来的人,比现场医学大佬
们更清楚这点。
只能说这病人病不逢时,生病在新技术发展的萌芽阶段等不到技术完善阶段,导致刚燃起的小烛火希望一吹即灭。
很多病人求医时,都是这样的现状了。
医生难免跟着痛惜惋惜。
现阶段要怎么办,如果非要做这样的手术可能需要冒险下。她谢婉莹有从未来带回来的技术信息,不知能不能从现有的技术产品中找到合适的去做稍微变通运用到目前的手术案例中。她说的病例可以再研讨是这个目
的。
由于不能说透避免剥到自己重生的皮,她的话只能先说到此为止先说一半。
听她这一半的话,方理事不免提心吊胆,跟其他两位大佬一样感觉她有些冒进。
几位大佬没能想到她有未来信息,一致认为在很短时间内凭空想出个新血管吻合器为匪夷所思,完全不可能。
“先去看看病人。”张华耀起身说。
讨论到这里基本方向定了,可能需要再建议病人以稳妥为主。如方理事说的此刻更需要医生亲自和病人面谈谈清楚这个问题。
一行人随之离开办公室走去急诊观察床位。
去到时,见隔帘里头是站着一群人围在病床边,有病人的家属几位儿女孙辈,有先前告知先来查看病人的都叶青他们。
听见脚步声都叶青转头,发现他们几个喊:“来了来了。”
都叶青这期盼的语气让后脚来的同事们听出:他们是在这里尝试说服过病人但应该没成功。
带消息回来的方理事率先回到病床边告诉老朋友:“李老师,我给你把国陟最有名的医生张主任任医生他们请过来了,你有问题可以直接请教。”
病人李老师听着点点头。
几位病人的儿女记起以前方理事讲过的话,问:“方阿姨,您对我爸提过手术机器人,他们是能做这类手术的医生吗?”给过病人希望的方理事登时心情难受,刚在办公室听见的可是希望破灭。耷拉下肩膀,方理事低声说:“都医生是他们的同事,可能都医生跟你们稍微说过是
否可行。”“都医生是说可能有手术机器人一样做不了我爸的微创手术。”病人的儿女们愁眉苦脸起来,是听明白方理事话里的意思,只好回头对病人说,“爸,你听医生们的话吧,改做传统手术,医生能给你做好。”
【3752】非矫情
“不行。”病人一口拒绝。
坚持说不行的病人是意图怎样?
“我不做手术了。”
这句话在病区内落地的刹那,无疑是重磅的,砰的声响的样子。
方理事当场要坐地上去了。
病人的几个儿女面色雪白,差点一块要死过去了似的。
不开刀?病人这个情况不能不开刀,这病人是自己选择死亡这条路是不是?
医生们表情严峻,眉头直蹙。
爱毒舌的张大佬都不说话了。
这种情况实际上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不是每个病人都会选择开刀,有时候根本不是因为医疗费的问题,纯粹有其它方面的顾虑。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从来不是大问题,最难的是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有钱人都别想用钱能解决所有一切问题。
病人不愿意开刀的原因是什么呢?真是一心想寻死了吗?
肯定不是的,能活谁不想活,必然是被什么逼到不想活了这条路。
像眼前这位病人躺在病床上吸着氧气呼吸艰难说话气喘,面容消瘦,长期营养不良,备受病魔缠身的时间是长年累月,精神上几乎被病魔摧毁了,目中早已暗淡无光。
可想而知,这病人是想着如果让自己再去挨大刀,不如死了算了。
“你不用太悲观。”方理事振作下自己,安慰老朋友道,“小切口手术同样是微创手术。”
“你不用骗我。”病人说。
这病人有知识有文化的,寻医多次,从各渠道猎取到足够的医疗信息,不只听医生说也听病友说,有亲眼目睹过临床病例。真就不是医生用几句话可以糊弄得了的。难怪方理事从一开始说这老朋友“固执”,需要专科大佬亲自来做工作。
所谓的小切口手术至少需要左胸前六厘米以上的手术切口。四支病变的小切口手术一样要劈开胸骨下段,否则医生的手抵达不了右冠进行右冠的手术。
“他平日里咳嗽久了肋骨胸骨疼,所以有这方面的顾忌。”谢婉莹道。
慢阻肺患者一个特征是长期咳嗽,肋骨胸骨因此受累患有无菌性炎症,只要慢阻肺的病因不除这样的炎症难以痊愈。胸骨再来开一刀,病人可以想象到术后那骨头八成疼到生不如死。
有些病人能耐受。有些病人再也耐受不住。每个病人对痛苦的阀值是不同的。
“是这样吗,爸?”病人的儿女们问父亲。
病人李老师的双眼早就定格在前面这位女医生脸上一动不动,有一瞬间病人的眼里闪现出羸光似要泪流不止。
对病人来说想遇到能理解自己痛苦的医生不怎么容易的。
如他只要说句不动手术,多的是医生如普通人认为他这个病人是不是矫情任性耍性子。
见到此情此景,一帮大佬们眼神交互:一根筋谢医生看到病人心里头去了话也直接说出来了。必须得说,这样的问题是医生该用技术来解决,而不是一昧指责病人性格有毛病。
医学治疗的本质不是只负责治疗病人的疾病而是要满足病人的身心健康需求,必定要解除病人的痛苦。
【3753】等着被教育吧
“真的毫无办法吗?”都叶青小声在任哲伦耳朵边问。
任哲伦的脑子里不禁再浮现出谢女超人说能的那股自信。
说实话,他任哲伦内心里为了病人一样是十分希望谢女超人真是超人,巴不得来一句谢医生请赐我力量吧。
都叶青从他的眼神表情里读出了什么,惊了声“啊”之后,紧接淡定地说:“你要不让她试试。”
你觉得她真能变身为女超人吗?——任哲伦问他。
我接触她比你多,你问我?——都叶青道。
病人和家属是听到些现场医生的议论,问了:“医生是说能做微创了吗?”
事到如今方理事把办公室里讨论过的结果说给病人和家属听:“主要是要冒险。”
“那就冒呗。”家属们立马响应道。
你看我爸都不想活了,不如冒险呢。
“这个签术前同意书时候有写明的,要你们风险自负的。”方理事说。
病人李老师有几句话要说了,对医生们和老朋友说的:“我心甘情愿也同时十分希望让医生在我身上做这样的尝试。”有些病人不怕死,但愿哪怕死也是死得有价值。因而会捐献遗体捐献器官,诚恳希望医生把自己当小白鼠让自己成为其他人与病魔抗争的先驱者造福全人类
病人的心里话医生们接到了。张华耀挥个手,对病人和家属们说:“行,我们回去再讨论下病例。”
病人和家属先表达万分感激:“谢谢医生。”
即使病人愿意主动当小白鼠,医生也不可能乱来的,一切要遵循规章制度去办的。
一群医生离开病床往回走,一路急不可待地再商量起来。
“不是完全不能做的,虽然有很难的地方。”都叶青说,“要不如她说的,再找找合适的血管吻合器。”
“我联系下国外再问问,但可能会很失望。”任哲伦对此不抱希望,如果有的话消息早爆出来b公司会抢先着用上了。
“如果是这样,只能自己来做了。”都叶青说。
任哲伦瞟他的目光里充斥着吃惊:你这家伙怎么回事,不是出了名的保守派第一吗?何时变得和女超人步调一致很激进了?
那是因为我接受过好几次谢女超人的教育了,可见你是被女超人教育的不够多。都叶青扶下眼镜笑笑。
不会儿,在培训室没跟着下来的那帮年轻医生们一样听说了这事儿。
“谢师姐说能,一定能。”米思然作为师妹第一个咬死了说。
“我也觉得能。”张书平力撑自己的谢老师。
林昊的目光问下福尔摩斯潘:你认为呢?
最善于摸谢医生脑子的潘世华医生道:“莹莹本来就挺善于灵活应变开发医疗工具的。”另一队人马,像约翰这样的已经跑出去了不管他们如何搞了是笃定他们短时内必定搞不出名堂的。左晋茂需要问问工程博士同伴:“她说可以调用现成的血管
吻合器,你觉得成功机率多高?”其他人一块记起这位工程博士大佬,目光全望过来到姚致远医生身上。
【3754】魅力大大的
这个问题显而易见难以回答。
“你一点思路都没有吗?”左晋茂再问。
其他人伸长脖子静等工程博士大佬的答案。
被众人这样瞅着,姚致远是第一次。在团队里,他年轻,论从业资格肯定是比不上约翰那些年资高的工程师。其次他是后面加入的研发团队的,不是首批团队成员,话语权天生要比首批成员低
任哲伦把他带进团队里的,想的也是当约翰他们这些年资高自称没空摆大爷时,如目前的情况下怕没人手干活,这样可以让他替代约翰的位置做些小活儿,
预计是帮着修修补补机器调整下机器参数而已。
毕竟他是双科博士,精力非完全集中在工程学。对于他的能力究竟在工程学这方面行不行,任哲伦都没底。
如今他变成聚光灯下的舞台明星似的被众目寄予了期待,应该说全是谢医生的功劳。
“谢师姐说他行的,可以信赖的。”米思然拿出谢师姐的意思,朗朗声道。
被谢医生看中之后,貌似这个地位身份直接可以跃升到个可怕的台阶上。
姚致远的心头再砰砰跳。
高光时刻与压力是并存的。
其他人瞧着他不说话的面色,居然个个没有质疑他,而是继续拿着谢医生的话说:“莹莹说他行,应该行。”
连熟悉他的同伴左晋茂,使劲儿催促他说:“你再想想。”这一刻姚致远听出来了,大家都是医生,大家和任大佬一样都恨不得他和谢医生变成超人赐予大家力量。不然病人实在太可怜,活着是种求生不能求死不能
的状态,这样走完人生末路太可悲。
嗯嗯嗯。所有人猛点头。
大家齐心协力把这个病人救了吧。
姚致远的神稳住了,回应道:“我和谢医生再讨论讨论。”
走廊里传来哒哒哒的脚步声。
米思然头个冲过去开门:“一定是谢师姐回来了。”必须听听谢师姐什么高见。
门一开,门口率先露出来的是张大佬那张阎王脸。
米思然差点吓到一屁股坐地上。
瞧瞧这位小年轻医生惊惶的模样儿,张华耀嘴角斜斜一抹勾号勾起,说:“是谢医生的小粉丝吗?要学谢医生的话,得知道谢医生看到我从来不怕的。”
可见里头的人说什么话,阎王爷张大佬刚在门口全听见的。
米思然一面冷汗爬背,一面脸火辣辣地红。
现场响起哈哈哈一大片大佬们的笑声。
走在最后面的谢婉莹听见张大佬的话,无语地想:我什么时候敢不怕张大佬?
张大佬的眼不止捉到米思然这个小姑娘,同时猎捕到小姑娘后面的侄子。
别人抢着去给谢老师开门,张书平怎能自甘落后必须跟上。
被小叔瞅见了,小叔飘过来那抹意味的目光,令张书平有些不好意思地避开脸去。张华耀嘴里吐出口长气息,想这侄子把他这个小叔当偶像多年,结果在这几天功夫竟是见异思迁转去崇拜谢老师了。你说这谢老师魅力该有多大。
【3755】海里捞针
“你们想救人是不是?”张大佬问。
室内这帮小年轻的心猛跳,不知接下来是不是要被领导批为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猴子。
“热情,好事儿。我要是回到你们现在这个年纪,卷起袖子直接干了。”张华耀说。
全场猛松口气之余,心头承认大佬是大佬,这个眼界说话的气度是常人不能比的。
“你们先好好讨论讨论。”张华耀对年轻人们说。
实事求是,年纪越大顾虑越多,远不如暂未受到人生经验束缚的年轻人思想活跃。其他医生如都叶青他们和张大佬是一样的想法。
“畅所欲言,想什么就说什么。我等你们的好消息。”张华耀道。
听这样说法,张大佬基本上对于这个手术案例是支持的态度。
作为医生,面对这样的病人谁会不想拉病人一把。
“谢医生,你好好带这个头吧。你看,大家全在等着你。”
面对张大佬突然转身对自己说的话,谢婉莹一个精神抖擞,双目抬高,对上张大佬那双烁烁的灰色眼珠。张大佬是坏家伙,喜欢把人推到悬崖边锻炼大心脏。这话是点名要她锻炼着当个头。以往这样组织团队做手术讨论定方案的事她未曾有过,于她而言是第一
次挑战。由于这个手术案例关系重大,张大佬是同样把她推到悬崖边上。
好好干,干赢了,无疑证明你自己的能力再上个台阶。
干输了,我可不会同情你的。
以上为张大佬的名言,够坏的。
“嗯。”谢婉莹点下头。
其他人见她表态果率,心头抽声气佩服她这个气魄,当真不怕任何疑难杂症的挑衅。
要当最牛逼的医生是不能畏惧任何病例的。
张华耀走过去擦过她身旁,拍拍她肩膀。此时此刻,毒舌王的内心都有点儿被她这一根筋折服了。
中午到了,大家先吃饭。吃完饭,下午一伙人集中在姚致远医生的电脑边上。
工程博士大佬电脑里的海量医疗器械数据库让所有人惊叹看傻眼。
“完了。这么多,怎么找合适的?”林昊的手心拍下额头。
这家伙能搜集到这么多资料是牛,问题是要从海里捞针特难了,是真正的大难题。
姚致远对此不否认,不然他怎会说要和谢医生商量商量。
他是没头绪,只能听听负责提出方案的谢医生有什么想法。
搬张椅子坐在姚医生旁边,谢婉莹的双眼浏览着电脑上的器械型号及图形,同时是在迅速对比自己从未来带回来的记忆数据库信息。
一一对比同样需要点时间。
其他人帮不上忙的时候,为了排除紧张情绪闲站着不由聊起点八卦来。
“你们跟任医生多久了?”林昊问。
本质上,他们对任哲伦不熟悉,想从左晋茂他们口里打探下如何与这位任大佬相处。因为接下来他们这些人为了手术病例是要与任大佬有一段时间共处了。都说任大佬是张大佬手下最得意的弟子,能力究竟有多非凡,他们未亲眼见识不清不楚。
【3756】大佬的过去
左晋茂洞察到他们的想法之后疑惑的目光显示:“你们不知道他离开这家医院后先是去了哪里吗?”
接到左医生这声反问,众人摇头:任大佬不是去国外搞研究了吗?
这些人看来真不知晓任哲伦的底细。左晋茂卖个关子:“你们可以问他本人左腿的小疤痕是怎么回事。”
“车祸?”
接到这个猜测,左医生笑了,要笑破肚皮,是感觉他们猜的答案太小儿科。
论断案能力首推潘世华医生。林昊立马推身边人回答:“你说,世华,他故弄的是什么玄虚。”
“任医生或许是去了无国界医生组织?”潘世华大胆猜下。
左晋茂对他竖起大拇指:猜对了。
任大佬曾经是无国界医生啊。一众年轻人吃口气,眼神里全是佩服至极了。
谁不知道无国界医生去的都是些什么危险的地方行医。
可想而知:“任医生左腿上的小疤痕是刀伤?”
“子弹伤?”
“弹片吧。”左晋茂不卖关子了道,“具体他自己没跟我们说。”
“没跟你们说,你们怎么知道他左腿有疤,你们看见的?”
“不是,他说他在那边行医的故事时顺带说的。他跟我们谈的是主要是各种手术。”
要勾年轻人的大佬自身都带有满满的魅力学术气息,乃至有些神一般的神秘感。
任大佬的魅力感在此了,去到国外遇到战火纷飞,要拯救受伤平民给平民做手术。在这样的条件下只要是能动刀子的医生,遇到急诊要命的病例要接所有种类的手术救人。
“他什么手术都能做。”左晋茂道,“他一个心外科的做过接骨手术,给人家脑子里挖过弹片,给小孩子处理外科急腹症。”
外科医生的培养程序不可能说一开始进入专科培养,都是从基础打起,各个科要轮转。之所以临床上很多医生说自己隔科如隔行,最主要的原因是忘了。
医生是技术工种,和其它行业一样有孰能手巧的共性,不做的活儿肯定会忘。好比高中时背了一堆地理等其它科知识,以后不用自然忘掉了几乎大部分内容。
任大佬能保持这样什么手术都能做的状态,足以说明他的外科大脑有多恐怖,应是什么都没忘,应是对什么科都有研究。
莫怪任大佬敢去研究手术机器人。
至于任哲伦现在是去了哪里。左晋茂叹口气。
九成九是约翰向大洋彼岸告状,任哲伦在外面接电话跟外国人扯皮。要说服自负的外国人只有一个途径:“打服”他们。
听完左医生透露的信息,众人可以感受到任大佬的艰难处境,个个表情严肃。
时间紧,大伙儿晚上在医院里头加班。
吃着盒饭,谢婉莹边不停歇地查阅电脑资料,手边桌子上放着的手机里传出曹师兄的来电。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别累着了。”
提倡轻松过日子工作的曹师兄,说出来的一如既往是这个调子。
谢婉莹问句:“师兄你在家吗?”
曹勇:……他一样在医院里加班。
【3757】天才的讨论
算是被她料事如神猜中了。曹勇莞尔。
“师兄你要注意休息。”在神经外科呆过,谢婉莹知道一个神经外科手术很长的,晚上做手术经常干通宵。
“莹莹,我们这里等会儿要叫夜宵,到时候给你送去一份。”是黄师兄的声音,晚饭没吃完开始惦记夜宵。谢婉莹回忆起从第一次去神经外科,黄师兄总是率先叫吃夜宵的那个人,黄师兄吃货一枚。最了解黄师兄的应
是宋医生,出差会记得给黄师兄带吃的回来。
“你在做什么?”
刚好,宋医生的问声插进来了。
“找血管吻合装置。”谢婉莹趁机求教宋医生的意见,看看宋天才有没有灵感。
“心外科手术要用的吗?”
“嗯,用在四支病变。”
“s公司不是有吗?“
到底是宋天才,对其它专科的医疗器械同样十分了解。
“它那个是用在左前降支。”
“谢医生你现在手里有什么选项?”
“很多,在姚医生的电脑里头。”
“姚致远医生。”
宋医生认得姚医生吗?谢婉莹转过头去。
接到她的眼神,姚致远慢吞吞的口气承认:“认识。”
准确地说,宋医生早在学生时代跟过大佬去过海外做学术交流。谈及跟姚医生他们认识的过程追溯的不是学术会议,而是海外的游戏机店。
“他们两个买游戏卡认识的!”米文林他们吃惊。
天才关注的远不止学习工作,应说对玩的兴趣最大。师弟师妹未正式成为医生在学生阶段拼命学习不知道而已,越厉害的医生越是一下班去玩了,为的是如曹师兄说的放松神经,调节身心,利于第二天工作拼
尽全力。
因爱好同款单机游戏认识的这两人之后有了联系,只是大多数情况下继续交流的是游戏卡。
“我听说他现在在国陟做手术机器人,和谢医生你在一起。”宋学霖道。
“不是我告诉他的。”姚致远立马接上话否认,声明自己可不会把这些事主动告诉这个人。
宋医生应是通过曹师兄得知的信息。
谢婉莹侧下身,邀请两位天才交流下血管吻合装置。说到血管吻合术,不得不先提到大名鼎鼎的三点法,这是在外科史上的里程碑创新。这个方法最有意义的一点是告诉了外科医生们方向,缝血管如何解决血
管面的问题。最开始缝合血管时医生用的是两点法。这是由于要把血管的两个圆形横截面缝起来,好比缝个袖管,需要先找到两个固定点拉平对齐再缝合。于是外科医生
通常在血管横截面上下两个点做固定,再在边缘上补齐缝针。这样的方法有个很糟糕的地方在上下两个固定点一拉,如果血管直径太小会把两个血管横截面拉成直线,此时缝的话很容易缝一边时把对侧边一块缝进去。
所以明白为什么之前讨论到时一帮外科医生强调冠脉这样几毫米粗的血管手工缝有多难了吧。三点法,是基于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数学公理,把两个横截面变成三个点固定再来缝,避免把面变成直线。
【3758】无米之炊
吻合器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其发展思路必定少不了受到传统外科手术手工缝合基础原理的影响。
如一开始的吻合器是线性的,几点一线如一排订书钉,后来根据各种人体组织的形状再改为环形等其它模样方便吻合口面形适配。
这里要强调说明的是,吻合器的发明是为了解决医生手工缝合难的问题,所以并非为胸腔镜或手术机器人等手术专有。由于市场的需要,现在很多吻合器的开发场景是多种类的,最好是可以满足传统手术胸腔镜手术及最新的手术机器人等多场景应用而不受场景束缚。
之前提过的没有,是指有些吻合器开发场景想应用在胸腔镜或是手术机器人里头未能完全成功,使得医生做这类手术变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刚提过的用在冠脉的s吻合器越来越出名,正是由于很多医生做胸腔镜和机器人手术时发现它快成为某类手术的必需医疗器械。
说到s吻合器等特别先进之处,肯定要对比下其它型血管吻合器。s吻合器为偶联型吻合器,在它之前比较热门的是钳闭式吻合器。
现场几个天才大佬们讨论时,把吻合器的现成物拿出来现场比较,可以更具直观视觉效果,光用脑子想比较艰难。
“这里有现成的吗?还是你从海外带回来的?”米文林见东西拿出来了,问工程博士大佬姚医生。
姚致远蹙下眉头。
林昊对这位后辈抱以不悦的眼神了:你学些什么去了?
国陟作为全国最有名的心血管专科医院,不可能没有这些全世界著名的专科医疗器械。况且这些器械不是新发明的,最低有两三年上市历史。
“我之前没在国陟,在国协心外科轮科时没见过几台做心脏的胸腔镜手术。”米文林为自己的无知辩解两句。
米同学的话多少有点儿道理。
如前面讲的,目前做心外的全胸腔手术太少,更多是采取小切口术。小切口术里国协心外科医生直接上手厉害的手工缝活,无需多此一举用吻合器。
一是给病人再省点钱儿,二是吻合器要用的好同需要医生要有能力用好它。换句话说,有些吻合器不好掌握也不怎么好用。
“钳闭型吻合器是不太好用。”谢婉莹道。
跟班徒弟们露出问号眼神:怎不好用?
医生操作上有困难为了病人会尽力克服。影响医疗器械不好用的最重要因素是器械的安全性及使用效果,两方面评价要包括术中以及术后远期。
“这种吻合器对老年人和有血管硬化的患者不太友好。”
这问题要追溯到钳闭型吻合器的原理,它是要把移植血管末端翻过来套入目标血管中再做吻合的,毫无疑问会增加移植血管和目标血管的张力。
老年人和有血管硬化的患者血管的极限张力是低的,吻合器再增加两类患者吻合口处的血管张力,可想而知容易让吻合口发生渗漏。
【3759】一根筋谢老师
“另一种吻合器它不用翻血管?”同为高材生们的徒弟们立马举一反三。
说的对,s吻合器是不用翻血管。
“不翻血管,是套进去直接用钉子订吗?”
现场是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直观地看,只是这些医疗器械拿在手上不像扳手斧头刀子的结构一目了然,里头暗含各种机关要吃透不容易的。
小跟班们不敢乱动手,也没见过老师使用过,只好再问问师姐师兄们:“里头有钉子吗?”
钳闭型吻合器是延续了前面订书机型吻合器的思路有钉子。
外行人都知道拿订书机订会伤纸,这类订书机型吻合器自然会比较伤血管。
改进的吻合器想避免太伤血管,最好是不用钉子了。这时想再把两条血管衔接在一起,是需引入另一种思路,用卡。
卡的思路是很好理解的,想想鱼刺可以卡在食管内完全动弹不得。
“明白了。移植的血管末端带上这个花瓣型支架放入目标血管内撑开,让移植血管末端卡在目标血管内里不动。”
再加个外支架卡在吻合口外作双保险。卡完血管不让动,两条血管贴紧只等人体组织细胞自然生长慢慢长合到一块。
“都说s吻合器很好,为什么怕用不到现在的手术上?”徒弟们再问。
谢婉莹要考考师妹师弟们:“你们知道了这些吻合器的使用原理,问问你们它们是同属于哪种类型的吻合器。”
上面讲过的分型是一种分型方式,现在谢师姐考的是另一种分型方式。
室内登时安静一秒两秒三秒……
其他前辈全看出来了,三个徒弟一下子被谢老师的问题考倒了。
米思然米文林张书平一头热汗:未想过谢老师会考人,而且当真考起人要学生的命。
电话里先传出低低的窃笑声。
“你笑什么?”黄志磊拍下偷笑的宋猫。
如果问宋天才笑什么,肯定不是笑这几个小跟班。这些小跟班学成什么样和他宋天才无关,宋天才不爱当老师的。
实际上这样的场面他宋学霖早在肝胆外科看过。
一根筋的谢医生当起老师来,只会是变成更一根筋的谢老师,给你严格到底了。
听见宋猫的笑声,这班子徒儿们越发汗涔涔。
谢老师考的是他们的医学记忆吗?
显然不是。
谢老师说了考题的前提是你们知道原理了,说明这问题是一道类似高考的阅读理解题。
你说这谢老师毒不毒?看来是和张大佬有的一拼的狠毒。
才不考你背书这么容易的事儿,要考得像高考高分题考你脑子的思考能力。谁让你来名校读医,本身应是学霸了。
“是什么?”米文林感觉自己想到要头晕过去了,瘫坐到椅子上投降。
张书平来回转头,不知要上哪儿再去搬个图书馆来回答谢老师。
望着这两人这个反应出来的鬼模样,其他前辈没有批评,必须承认要说当谢老师的学生是很不容易。米思然在绞尽脑汁继续想:“是如发动机吗?”
【3760】有没有
发动机?
堂姐你在说什么!米文林想哭。
过会儿,只见几位前辈们的表情尚可,并没有打算耻笑米思然。
“有点儿思路。”工程博士大佬姚医生开口评价“发动机”答案,“这回答算是擦边球。”
那么是什么呢?
是推进式。
米思然惋惜下:差一点点。
谢婉莹笑着再考下能答上的师妹:“推进式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你知道吗?”
“是不是血管太小的话不合适?”米思然说。
这师妹的脑子可以。林昊和潘世华点点头。推进式是把一条血管套到另一条血管里头做吻合,其中需要有个推进器作为轴心带动血管入套。如果血管直径真是太小的话,推进器以及配套的其它装置难
以做好,太细的工具医生也难以操作不如直接手工缝。s吻合器应付的主流血管直径是四到五毫米,再细点如果是细到零点几一毫米的血管根本用不上。号称最先进的s吻合器尚且如此,其它吻合器更别说了。所
以s吻合器通常用在冠脉的近端,靠近主动脉根那一段,这里的血管是最粗的。难点是在远端血管吻合。单支病变的病人远端血管离主动脉近通常也较粗,可以再用s吻合器做吻合。多支病变的病人情况复杂,有的可能血管超过s吻合器
能应付的直径下限医生用不上。
目前这个病人的情况正是如此t血管造影显示这个病人心脏的血管直径不太乐观。像再小的血管有吻合器可以用吗?有的,在未来用的非推进式,思路发展成为类似外科医生传统手工缝合方法。把两条血管末端分别套入吻合器两端放出多
条带线弯针,撤出吻合器时缝线同时多条穿过两条血管末端,此时医生拉紧缝线让血管面吻合对齐,再打外科结。暂时在姚医生的电脑数据库里没看到相关的这种吻合器图片。谢婉莹斗胆冒着暴露重生的风险画给姚医生看看。不知有无相关研究机构在偷偷研究了,这个
问题需要问工程博士大佬。
左晋茂探个脑袋看见她画的东西说:“哎,这不是他玩的吗?”
姚医生有吗?这器械莫非是姚医生研究出来的?
“你拿出来给她看看。”左晋茂催促同伴。
姚致远走去拿自己的书包。工程博士大佬的书包不意外再次收到所有人的围观。见工科男的书包里全是硬科幻,工具盒占了一大格,有格调的格子衫和游戏卡对于爱玩的天才来说少不
了。书是没有的,天才不爱背书。
姚致远低头从自己书包里头翻翻找找,细零细碎的东西太多,是费点儿眼力。
旁边其他人延续讨论:如果没有合适的吻合器医生能不能用手术机器人手工缝?
按理说事情倘若到那个地步,医生必然会尽全力做完各种尝试再不行转向开胸。所以,在吻合器不行的状态下,为了保证手工缝合的成功率,医生需要帮病人规划可行手术的冠脉路径图。
【3760】有没有免费阅读
【3761】玩大了
东西找出来了。拿个放大镜仔细观察,谢婉莹想:果然是不太一样。
天才姚医生思路是有的,只是差欠点火候。
此时顾不上会不会挡着未来其他人的发明,或许她提供的信息能让这个世界科技进步更快。谢婉莹主动提供未来的科学信息。
“你用的是弹簧。”
“用弹簧不好吗?”其他人先替姚致远抢问。
不是不好,是没什么必要。
“他是直针。”
直针的思路是继续偏向订书钉式。
“你说用弯针要怎么弹?”
谢婉莹的指头对向天花板。
电话对面一众神经外科人听见这边的猜谜题。黄志磊说下小师妹:“莹莹什么时候变俏皮了。”
被曹师兄影响的吗?
可能有些,曹师兄送她小黄鸭,让她学着变俏皮了。
论猜谢医生的脑子,潘医生再次走在最前面:“莹莹指的是月亮。”
要猜更深层次的,月亮和医疗器械有什么关系,得靠天才。
“杠杆。”
宋天才和姚天才异口同声。
现场有人拿根外科圆针,指尖压下一边,另一边立马翘起来,可以不用弹簧。
工程博士大佬的脑子刹那被打开,姚致远兴冲冲道:“我拿回去改改。”
其他人听得出,姚大佬工具箱里有其它宝贝没使出来呢。
谢婉莹心里是高兴的,说明手术有望。
没想到这个时间几位外科大佬在医院没走。据说这一群师兄弟难得齐聚一次,在医院小食堂里吃完张大佬请客的小灶,边聊边喝茶。作为团队带头人,任哲伦打个电话关心下年轻人们加班时吃饱饭没有,讨论成怎样了。后面那一句他绝对只是随口问问,因为时间这么短肯定讨论不出些什
么。
结果,谢超人打他脸了。
“有思路了?”
“对,姚医生的东西去改改可能可以用。”谢婉莹不敢把话说太死。
她仅是如此的回复,已经让任哲伦从椅子上跳起来。
桌上吃饭的其他大佬们同他的面色均显得很吃惊。
“这效果是快如闪电啊。”张大佬张大下眼,表示自己耳听这群年轻人的速度要傻眼了。
“要不这样。”保守派都叶青医生说,“你们先邀请b公司以及其他人来观看这个手术,主动出击断他们的后路。”
一大帮人被他的话惊到。
离他最近的邱博文想摸下他额头是不是发烧:你这个保守派第一受什么刺激了?
“我敢打赌,你们做的手术b公司的人做不出来,非要学着来得栽。”都叶青道,干脆破罐破摔激进到底。
其他人听着他这话不敢喘气,回头见张大佬眯着小灰眼珠子似有在考虑进击b公司的方案?!
对面大佬们的话谢婉莹听见赶紧躲边上去:怎感觉,大佬们好像摸到她重生带来的底气。
时间晚了,讨论告一段落,各自分头回家。
夜色漫漫,走去医院大门的路上,铃铃来了电话,一看,是:罗大哥。
“谢医生。我想问你个问题。”
“什么问题?”“你当初不怕我把你杀了吗?”
【3762】完了
事情过去许久了,突然再回头来问,叫人颇感疑问:这人骤然发的什么病?
她原以为是求问罗小妹和孩子的事情,担心母子俩再生病了呢。
听见电话对面有些默,罗大哥羞愧的脸红到底。这样的反应只能说明谢医生早把那事儿忘后脑勺去了,根本没放在心头上。
没搁在心里头的原因很简单,从一开始她并不认为对方能杀的了她。
一个真正的强者是不畏惧也不担心任何威胁挑衅的。
谭老师和曹师兄的生气是心疼她,之后把事情全交给她处理同样是因为脑子情绪过后恢复清楚,知道这人不可能杀她。
对方杀不了她是由于她谢婉莹是重生的老职场人,早就懂得如何应付这些事情。杀人案知道多了能看出个规律,真正想杀人的人必定要带工具的。如之前跟踪她的那个坏蛋,那是真正想杀人的,带刀子的。所以她当时全力配合警方把这
人彻底送入大牢里去了。
一个成人想徒手杀掉另一个成人,如果对方不是老弱病残者,杀不了的。
她谢婉莹不是老弱病残。
有人说,提前报警啊。
这个想法实在太理想化。
如果你问胡大哥这样的警察,他会告诉你,很多杀人案压根儿事发前没法察觉这人会杀人或是那人会被这人杀。杀医务人员是一样的道理。像她老家被患者拿刀捅死的某个外科主任,是在回家的路上被患者捅死的。调查出来发现,这患者和医生的恩怨要追到十多年前
的手术。这外科主任事发前毫不知情这患者十多年后回来而且偷偷跟踪他。
通过这个案例你可以明白,医生倡导医院场所安检,以为是为了保护医生自己吗?不是,是为了保护其他患者。不说医生这行业,其它行业一个样。哪天哪个人心里头对你怀怨气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是说着玩的,是人类大脑的一种特性,总有一天对方会不惜一切
带着你一块陪葬。
大多数医务人员喜欢稳妥处理矛盾不意味医务人员是包子。只是医务人员很懂人的大脑是这么个本性。从上可以看出,想不惹来莫名其妙的杀身之祸,最重要的做法是避免对立形势升级,不把对方逼到绝境拿刀子来砍你。犯人的大脑回路从来不是你想的有理
智的你报警可以解决掉的,一般来说当报警的时候你早去见阎王爷了。
准确地说,警察的医学难题永远在无法预知人大脑下一步会不会要犯杀人的罪。
听明白她的话,罗大哥不由失声:“完了。”
谢婉莹的心头当即咯噔下,她不是没想到罗大哥回头问她这个问题的其它可能性,只是怕成真。
俨然,罗大哥是看见类似的场景联想到曾经的自己,怕有人要伤害医生。“谢医生,我知道你是个大好人。我最想夸的是你聪明。”罗大哥道。他的背上那股冷汗汗飙的是:如果他遇到不是谢医生这样懂化解事儿的医生,极有可能
是他和医生一起死掉的双输局面而不是如今双赢的结果。“什么情况?”
【3763】两种可能
这里首先要感谢谢医生给了他和他妹妹新生。
他和自己妹妹通过与胡家谈判,得到了家铺面搞了个小卖店做生意,他再开了辆小货车负责送货。
有天他去了家医院送东西时,看见以下这一幕。
“一个病人不知道和女医生起什么矛盾,吵起来。”罗大哥讲述事情经过,“我能听见的只有病人一直在骂谁谁谁没接电话。”
不接电话的人,要么是真大爷,要么是伪大爷。
真大爷接不接电话无所谓,无人能奈何得了真大爷。
伪大爷敢不接电话,只能说伪大爷以前一直遇到的都是好说话的人。真遇到个硬茬子的,直接跟你对上了这后果可想的可怕。
谢婉莹听到这脑子里不禁浮现出个人影,只记得曾经有个人因不接电话被停职。
那人呢?据说后来抱怨人抱怨过处理她的医院。诚然是不知医院其实这样做是在保护她。
瞧瞧,现在有这么个医生因不接医院的联系电话被硬茬病人给盯上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是个老道的职场人,不管是什么事被迫一时接不了电话,回来陪个笑脸道句歉给别人心头上熄熄火,这事儿算过去了。
每年都有一些自负的新人是不这么想的。
“那医生没道歉也不解释。那病人急火了,拍了下医生的桌子。”
事态升级了。
接下来,这医生火冒三丈,打电话要挟报警。
警察来了能做什么?
能只因这人拍一下桌子把这人抓去坐牢?
不可能的。
事情往下发展糟糕的话预计有两种结局。
想这病人是硬茬,不可能就此罢休的灰溜溜走人的。第一种,如当时的他罗大哥那样气冲起来想揍医生。如果是这样还好,想单用拳头揍死人在医院里很难的,因为会有其他医务人员赶来支援,且警察有借口
介入把这人抓去大牢里蹲着了。
第二种这病人默默转身走了,暗地里想着置人于死地。
事态可能变得严峻,谢婉莹担心地问:“你现在在哪里?”
罗大哥答说:“我送完货开车在路上,现在听谢医生你说了之后,我可能需要顺路绕过去看下那医生是否安全。”
“是哪家医院的医生?”说到这里,罗大哥必须再说说这个医生的一些情况:“我感觉她很多事情没能处理好。有个男的坐着轮椅经常来医院看她,自称是她以前的男朋友,好似专程
来恶心她的。”
特殊的人物关系让谢婉莹脑海里再次联想起那个人,不知道是不是问:“她姓章吗?”
“哎,谢医生你认识她吗?”
莫非真是章小蕙?具体谢婉莹需要再打电话问黄蓓蓓她们。只记得章小蕙是留在医学院研究所里工作的,怎会去了其它医院当医生。
“你去过她家吗?”谢婉莹再问问情况。“我给章医生家里送过桶装饮用水,知道她住在天苑小区。没关系的,谢医生。我开车顺道绕过去她家附近瞧瞧,没什么事最好,有什么状况我会打电话报警的。”
【3764】全跟上
报警不能乱报的,如果报了犯人根本没出现过,警察要说你报假案。罗大哥这点谨慎是需要的。
谢婉莹啰嗦下:“你要是见情况不对马上跑。你妹妹需要你照顾的。”
“是是是。”罗大哥听完这话乐了,想他这么大个男的而且会打架的,不似这些女医生,无需怕对方一个人挑衅的。
感觉罗大哥有点儿掉以轻心。谢婉莹在临床上见过诸多伤人案例,知道哪怕带枪的警察遇到亡命之徒都可能会死的。
挂了电话,谢婉莹实在放心不下,走出医院大门准备打辆出租车过去。路上再打个电话问黄蓓蓓她们有没有可能是章小蕙。
黄蓓蓓的电话号码由于上次的事件后她是有的。
一通电话接通,吃惊的要属黄蓓蓓:啊,你这一根筋不该瞧不起我们吗?居然记得我的电话号码。
谢同学从无瞧不起任何人。
“章小蕙她是没在研究所工作,决定去做临床医生。她本来就不爱泡实验室的。”黄蓓蓓的话算承认章小蕙应聘到国协以外的另一家医院工作。
第一年肯定是住院医。章小蕙大概又是在急诊值班时和病人怼上了。
“她搬离学校住哪里,住自己家吗?”谢婉莹问。
“她家不在首都。她和沈熙菲两个人一块儿租房子住。”
“她们住在天苑小区吗?”
“你怎么知道的?”
大概率是了。谢婉莹加快脚步。
“你打电话给我问这些做什么?”黄蓓蓓反问。
“你现在打电话给她们两人问明她们在哪里。如果在家里,呆在家里别出来,别轻易给人开门。如果是在路上,千万别单独一个人走路。”谢婉莹马不停蹄交代对方。
听她这样说,黄蓓蓓被吓得不轻:“谢婉莹你是什么意思,有人在跟踪她们吗?”
“不知道是不是。女孩子要小心点。”
一根筋的女汉子叮嘱她们要小心。黄蓓蓓翻个眼皮子过去。
站在路边招手拦停辆出租车,开门立马坐上去,急着赶路的谢婉莹浑然没有注意到后面有人。
“谢医生,谢医生——”抱着书包喊着她的姚致远,只见她没停下来坐上车匆匆走了,只得愣一下猜,“她是急着去见曹医生吗?”
(曹勇:巴不得是这样呢。)
“不可能。”了解谢同学的林昊同学与潘世华同学走上来道。接着,两人望见谢同学打出租车走的身影,被惊到了。
“估计出事了。”福尔摩斯潘医生说。
这话不用潘同学猜,林昊同学都能猜到。因为谢同学在班里算是个出了名的抠门儿,没必要绝对不打出租车的。
“走走走。”林昊一溜小跑往门口冲过去。
潘世华同他一块跑到大门口拦车。
两人坐上出租车赶紧去追谢同学的车。如果他们两个不跟,回头要被班上其他男生以及任老师宰了的。至于后面的人跟不跟来,他们两个管不着的。
实际上,一群人是尾随他们两个的动作跟上来了。
【3765】露馅儿了
出租车疾驰到天苑小区。说是个小区,但是在那年代,不少小区是没有小区围墙的,没有保安亭,没有现代化物业管理。往往几个小区挨着也分不清哪个是哪个,需要一栋栋数过去
看门牌号。
小区里头的路是如胡同路,四通八达。
出租车司机开到大路停下,让乘客自己往小区里头找门牌号。
谢婉莹下车一栋栋数过去找章小蕙她们的房子。
老旧小区里的路灯常坏的,路黑漆漆的,门牌号特难看清楚。谢婉莹边找边再打罗大哥的电话询问具体位置。
铃铃铃,铃铃铃——无人接听。
前面出现车灯的影子。
发现辆破旧的灰色小轿车停在路中间,司机座位的车门敞开,里头没人,插着车钥匙。
由于罗大哥说自己开的是小货车,这辆车应该不是罗大哥的车。
谢婉莹的神经一下子绷紧了。
空气里弥散过来的人体血腥味,对于当医生的她来说太熟悉了。
呼哧呼哧,有人急促的呼吸声代表着在费劲地做什么事情。
刹那,对方应该是察觉到有人到场,转过头。
四目相对。
谢婉莹看见对方手里拿的带血长刀,以及一张沾有血花儿的脸。
没等对方反应过来向她走来,她嗖的下钻进小轿车司机座,关上车门。
眼见她的动作果断的动作,对方满脸诧异,狂奔几步冲她和车过来分明想着要把她从车里拽出来弄死。
结果,坐进他车里的女人开启了汽车发动机。
嗡嗡,踩着油门,谢婉莹转动方向盘朝对方冲过去。
吓死宝宝了。对方转眼间惊慌失措,逃生的本能让他丢下刀子转身就跑。
一路开过去逼着这人跑到大马路人多的地方。
前头再来了辆出租车刹车在路边。
原来潘同学和林昊同学在半路跟丢谢同学的车之后,只能半路揣测下大致方向跑到这里,刚好歪打正着。
见有人来了,谢婉莹踩停刹车门大声喊帮忙:“抓住他!”
风里传来谢同学喊抓人的声音,两个男生不用多想谢同学准没错,见到一个男人冲他们这里跑过来,二话不说撸起袖子迎上前逮人。
扑通,那凶犯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被两个小伙子一下子按倒在地上,痛得他哇哇叫,是没料到这两个小伙子力气真大。
“什么事,莹莹?”林昊边按住人边抬头问,在看到谢同学是从车里司机座上下来时,愣了愣:谢同学什么时候拿驾照了?
有关这个问题的答案福尔摩斯潘也猜不透了。
“莹莹,你跟曹师兄学开车了吗?”林昊问。
接到这话,跑来的谢婉莹刹住脚,心想:露馅儿了!
怎么办?
拿曹师兄继续当挡箭牌。
装傻充愣,说自己没开车的,不然回头需要跟警察解释她重生后来不及重考驾照开车的事。
先顾不上自己的事,谢婉莹道:“把他抓稳了,报警,打120。”林昊和潘世华只见被他们按住的这人没受伤但脸上衣服上有血,登时意识到出什么事。不会儿把这人五花大绑让出租车司机帮忙看着和报警之后,跟随谢同学跑去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