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6】怕什么来什么
边走,谢婉莹边和对方商量:“你看你有没有空,或是让林昊来接下我的病人?”
“我这个病人联系好了要去心内一科。”潘世华道。
其实这个病人可以先给内科处理的,分诊护士捉摸不定是内科或是外科,干脆先找外科医生来看看。“林昊的话,我这边忙着,我不知道他现在的情况。”潘世华继续说。
两人这一路走过去,是顺便看下林昊医生在干嘛。
似乎要迅速找到林昊医生并不难,不远处,嘀嘀嘀,有警报器在响。
紧跟有人在走廊里奔跑,大声喊着同事帮忙:“拿抢救用药,吸痰管!”
只要有病人需要急救的情况,空气里的紧张度可以瞬间拉到极致爆棚。
“医生呢?”
“在床边呢。”
“在做什么?”
……
“心脏按压吗?”
“不是。”
“什么状况?”
“都说了要吸痰管!”
没叫推什么除颤仪所以不可能是心脏骤停,说话的人有些生气了,生气同事脑子当机。
可以谅解的,紧张起来脑子发热一时间会当机。
被批评后转回脑子的人再问:“病人气道梗阻了吗?吃东西梗了?”
“吃?他咳血进来的,敢让他吃东西?”
再被骂了顿后,一问一答的人总算回到正确的思路:“大咯血。”
如果学过医学课本的会知道,肺咯血,不像外行人所想的肯定是外伤。外伤导致的大量肺出血直接是血气胸了,不可能给病人留有机会一点点从气管里咳出来。
肺咯血一般是肺里毛细血管或支气管动静脉血管破裂,这种情况下的出血量可能比不上血气胸,但是一样有可能导致病人危及生命的状况。比如说血块堵住气管会导致患者窒息身亡。
突发状况,护士奔跑着去拿吸痰管是这个原因了。
分诊的李护士着急问同事:“要找外科的还是内科的下来?”
大咯血,说明出血的窟窿比较大了,有临床经验的护士能分析到,只靠药物和吸出血块是不能止住窟窿的,此时需要的是手术介入。
内科手术的话是指介入手术了,如进行肺动脉栓塞。
外科手术是把出血病灶那块肺叶给切了。
这里要再进一步判断分去内科或是外科手术,护士是捉不定的,只能问医生。
“医生呢?”李护士再喊。
护士是属于皇帝不急急死太监的那种,总恨不得医生早点出医嘱好干活好救回病人。所以,护士最喜欢在临床上始终保持冷静沉着大脑思维永远清晰无比的医生。
“你问林医生吗?他,他——”
谢婉莹和潘世华已经快步走到了出事病人的病床前,看到了林昊医生的那刹那,两人不禁在白大褂口袋里找纸巾了。
是见站在床头的林昊,半边脸是血,估计不小心被病人一口血给喷出来溅的。
林昊努力地控制着身体的发抖。
这大概叫做最怕什么,什么就来。他最怕第一天上班来意外,结果意外接二连三来了。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3587】降降降
回想这意外什么时候开始的,应从来上班后毒王开口开始算起。张大佬毒王是毒王没错了,让你“毒”发身亡。不是毒是什么?他这来到病人床前俯身刚要查看,即被病人烦躁挥举的手抓脱了防飞溅的外科口罩,紧接被病人剧烈咳嗽后口里吐出来的一口血溅到左脸上
不要以为医生真心是“麻木不仁”的,被污染物飞溅能毫无感觉。不,他林昊医生一样只是个人,没有特殊体质,反应和正常人没差别的。
瞬刻,他心里头吐到要跟病人一块吐血的感受。
怎么办?当医生只能忍而且必须忍,忍到如他林昊这样胃里头翻腾倒海,脸上一脸酷样装作神医范好像毫不在意。
这种状况下,大脑成功骗到自己不容易,为今之计只好拼命吐槽张大佬那个毒王。
疯了要疯了。
紧随病人的口里再出来一口血。他的眼瞳缩紧。他的大脑在这一刻不知是不是以前临床一年多被训麻了的缘故,第一时间让他的反应不是躲血,而是手扶住病人的脑袋往左侧,让血从病人的气管里头尽可
能顺畅流出避免窒息。
眼瞅着病人那血一口一口咳出来,林昊只觉自己戴手套的手指尖冰凉,自己左脸上那黏糊糊的血抛到脑后勺去了。
再这样下去,迟早窒息,这个病人要死的,怎能不叫他身体发冷发抖。
嘀嘀,监护仪上的警报响个不停。先是从一开始病人咳嗽带动了心率巨大浮动曲线发出警报,再到现在血氧饱和度的数值蹦嘣嘣地发红。
林昊猛地倒抽口气。
被他猜中了,血氧一路在降,快降到百分之八十以下了。
“林医生。”护士拿着吸痰管拉着负压瓶等一系列吸引装置一路奔跑回来,询问医生的医嘱。
主要是病人刚送来医院急诊,一切都没来得及准备好突然病情生变,医务人员只能匆忙应付。
“吸,吸——”林昊的嘴里吐出两个字。护士把连接管负压瓶等连接上病人床头的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上,打开负压,喊道:“好了。”随之,遵照医嘱,戴手套的手拿起吸痰管靠近病人的嘴巴口鼻,
发现病人咳嗽嘴巴一闭一合的很难配合吸出血液血块,再喊:“谁帮帮忙,把病人的嘴巴掰开。”
同事喊,另一名护士抵达现场支援,见医生在场扶着病人脑袋,提醒下:“林医生。”
林昊像是发呆了般。
再有李护士跑到,问主治医生:“要联系内科还是外科的下来?”
越紊乱的情况越怕急。偏偏,临床上,往往抢救的情况下会伴随四周不停的噪音呈现,宛如菜市场的海啸声能把中心决策者的脑袋给淹没了。林昊的双耳是嗡嗡嗡地猛响了,脑袋快记不起前半秒钟自己在想什么的念头。你说这样的状态,怎让他的思维能保持正常的连贯性思考继而做出科学合乎逻
辑经得起推敲的医学决策。太难了,原来成为医生独立行医后是这么的难。
【3588】不要吓死自己
没有老师依靠,来不及呼叫前辈的时刻,全只能靠自己。这情形好比突然头顶泰山,莫怪当初黄师兄会崩掉。
“你们别急啊。”潘世华开口,让所有人冷静些再行事。
一边说,一边他在旁边备用治疗车上找到了手套盒子,抽出一双戴上。
转回头,他再一看,本站在他身边的人果然先走上前去准备帮手。谢婉莹自己的白大褂口袋里是早塞了几双手套做备用,无需像他人临时找手套,抽出一双即可用。见状,潘世华心头长叹声:如他所料,谢同学变医生后只
会更加内卷。
“把病人之前的病历拿来。”谢婉莹快速,果断地发出指示。急什么,不用急的。要通知外科或是内科,病人病情都做不到心底有数怎么通知前辈。哪怕病人病情复杂到需要内科外科通力合作,把外科和内科一块叫下
来,人家一问什么情况你回答个三不知,等于自己找抽找骂。
“病人病历——”护士跑去找病人病历。病人有携带以往病历过来医院的话,若医生没要来查看前应该是先搁在护士站那儿做录入以及等待医嘱。
“林昊,你看过病人病历没有?”病历没到手前,潘世华他们只能问问林昊医生本人。
四周人声鼎沸过去,林昊的脑子终于从海啸中抽回来,吐出:“肺结核。”
肺结核。临床上最常见的大咯血病因。
“像他这种大咯血的,估计病情是到浸润性肺结核以上了,是不是,莹莹?”
潘医生是学霸,一说到点子上。谢婉莹点个头。肺结核这个病,对大众来说是不会感到陌生的。太多历史名人死于肺结核,太多小说中的知名人物死于肺结核。记得小仲马的茶花女吗?记得红楼梦里的林
黛玉吗?均被后来的人推测死于肺结核。一个病致死的人是足够多,而且以前没药可医,导致肺结核直至今日在人类心头的恐惧并未完全消除。肺结核是传染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正是飞沫传播,
你说被患者飞溅一脸是不是可怕。
当然,做医生早就通通有这些职业风险觉悟,也具备可观的医学知识。知道肺结核是传染病,但同时知道不是说被患者的飞沫溅了下脸一定要死了。
总之先不要自己吓死自己。临床上多见自己吓死自己的病人。
要知道,国人老一辈的,很多卫生观念不怎样的,说什么都不会改,随地吐痰。如果是肺结核病人,这个痰里头必定有传播的细菌病毒等包括结核杆菌。
可整体国人里头真正的阳性患者只有区区一两百万。说明大部分健康人并不被轻易感染而发病。抵抗病魔最好的永远不是药,而是你自身的免疫系统。
免疫力好的人,不用怕的。
因此林昊医生对自己身体有信心,可能真不是害怕被传染上而发抖。即便如此,职业风险必须防范好。肺结核晚期导致肺功能完蛋的话,一样没药可医的。目前这个患者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传播病毒量大。
【3589】大佬风
谢婉莹朝对面的林医生说:“你先去洗下脸。”
林昊没走开,目光紧盯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
病人的生命曲线在颤抖,把他的心带着一块哆嗦。
他刚来上班第一天,绝对不想收尸。
“没事。暂时没卡死在血管的。”
林昊差点儿想吐槽:你怎知道?
没吐出这声是由于他的脑子很快意识到说这话的人是谁,是他班里最不可思议的女学霸。
紧接,他发现不止他和潘世华,在场的其他人是不约而同被谢婉莹医生抚平了焦躁的情绪。
诚然谢医生说话有大佬风。
大佬说话向来为这样的两节奏了,第一说没事,第二准确指向出没事的根据,特别能安定整个团队的人心。
“把病人侧卧。”谢婉莹再发出指示。
几个人真就没再问了,一个个按照她说的话做,齐心协力将病人侧卧。血从病人嘴巴里流出来,监护仪上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往上走了。
林昊的呼吸粗浅,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嘣嘣,劫后余生的感觉。
“林昊,你去洗脸。”潘世华一起催他。
同学们都担心他,林昊照板着那张酷脸,心头却软了。手松开把病人暂时交给了同学,转身快步走去洗手池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几分钟消毒好,回来。
病人的侧卧姿势是更“精准”了,表现在无需负压吸引,病人再咳血的话,血自然从鼻嘴里流出。负压吸引有好有坏,毕竟是负压,对本就患病呼吸道黏膜薄弱的病人来说,有可能让黏膜损伤进一步扩大。好处自不用说,在血流都要碾死呼吸道的情形下
,是不能顾上那点副作用黏膜损伤,赶紧把血抽出来要紧。
最好最好是,如目前这样了,暂时用不到负压吸引而血没堵死呼吸道。
牛。林昊心中不得不再次折服于谢同学。病历护士拿来了,不用任何人说,李护士自动自觉把病历给了谢医生。谁让护士永远是临床上能把情况看得最明白的那个人,短时间内能分辨出哪个医生最
靠得住。
这样的病人绝不可能是第一次就医了。病人家属帮病人从家中带来的病历一大沓。病人最近一次就医是在两个多月前,可能距离这次的发作时间有点儿远。但是,基本上老病号的肺在两个月内是不太可能发生巨变的,结合今天病人的发作
情况具有参考价值。谢婉莹的手迅速翻到那次病人在医院的检查资料,随即指示:“通知胸外科下来人。家属呢?”
李护士愣了愣。
刚之前,是他们护士催医生。猛然间,变成谢医生的节奏要走在他们护士前面去了。
“找家属吗?”李护士问的纳闷,暂时没通知到上面的医生下来要先找家属了?
“把家属找来。等会儿肯定要紧急手术了。”谢婉莹道,她的话同时是提前告知现场护士们需要做好给病人做术前准备的工作。在场的护士们纷纷对眼神:这谢医生,冷静如斯,如神预料般发出每一步清晰可见的医学指示,如灯塔照着医学路,完全是个大佬模样啊。
【3590】急
李护士急匆匆跑去护士站打电话。
不会儿,咚咚咚,有人从走廊里小跑过来。
来的人见到谢婉莹举手指着她,迫不及待地号称:“我知道你是谁。”
来国陟正式上班之后肯定会遇到以前见过的人。可只见过一次面能记得的人是不多的。
“我老师,胸外二科韩永年教授。”徐旭医生把自己的医生牌子给谢婉莹瞧瞧,“记得我不?”
当时见面的人不止她,有潘同学。
潘世华不用猜都知道,对方一定没记得他只记住了谢医生。“韩教授知道你来国陟的,说很想和谢医生你见见面的。不知道你以后来我们胸外二科不?”徐旭说,不敢明目张胆招呼她直接去胸外二科,肯定是由于张大
佬的原因。
(张华耀:我的人,我的地盘上,谁敢勾?)
联想到大魔王领导,徐旭小心翼翼地问:“张主任呢?”
张大佬陪贵宾去ct室了,而且在等待谁过去。
谢婉莹猛地记起这个事,望下表钟:距离申师兄他们离开的时间快过去二十分钟了。
必须抓紧时间,废话少说,谢婉莹对旭医生道:“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肺像破抹布一样烂了的。这时候再找内科做介入手术,不如把烂的那块肺切掉。”
徐医生对着她,眨了两下眼皮,显示出有被她的语气惊到。
虽然说,做外科医生必须有魄力。可谁也都知道,外科动刀子给切掉一块肺,这个是不能术后再长出来的。一般医生都会在心理上有点谨慎过度。
反正,一样是年轻医生。他是绝对没她这个胆量说切就切。据他所了解到的,应该也没见过除她以外的小年轻敢立即下这样的结论。
“家属我给你找来了,你等会儿跟家属谈。”谢婉莹再道。
徐旭的手不知觉在额头上擦一把了,转头望着潘医生林医生,好像知道他们是谁,眼神里写着:她是这样的吗?
好恐怖的压迫力,比起以前见她的时候,变化的不仅仅是一丁点儿。
谢婉莹同学成为医生后第一天是更猛了,进步如飞飞飞一飞冲天的那种。潘世华和林昊内心里快忍不住:这未来要卷成什么样。重生再当医生的好处是,心理适应力一步到位。谢婉莹完全没有新手的心理包袱,这点上,她承认是“对不起”被迫与她同届竞争的年轻医生们。她与他们非
在同一起跑线上。
徐旭接过她手里的病人病历,问:“你的病人吗?”
“不是。”
没辙,她是如张大佬说的牛人多劳。
拉着潘世华医生和林昊医生,谢婉莹赶紧移交自己的病人,只怕张大佬等急不知会不会再发毒语。
ct室里头,病人走紧急急诊通道是做完检查了。
从检查室里被推出来时,老头子看了看人群,问:“谢医生呢?”
贵宾客户现在很记得谢医生。张华耀摸把下巴颏,对病人笑一笑:“谢医生,你知道的,死神太喜欢和她较劲了,又把她邀请去掰掰手腕再让她过来。”
【3591】差距
毒舌归毒舌,张大佬说话带点毒趣的幽默风格,是蛮受到一些人的欢迎。
老头子面带微笑,点头表示明白。
一行人随即送病人转移去病房继续治疗。
安抚好病人,张大佬没有忘记正事儿,递交给下面的人一记眼神。
申友焕遵照上司指示,留在了检查室督促ct片子急速出炉。徘徊时,琢磨着是否给小师妹去个电话催催,生怕她中间插点其它事忘记时间。
再想想,不知道她在忙什么怕碍着她干活,于是电话先打到急诊室护士站问问情况。
“问谢医生是吗?”李护士接到他的电话如实回答,“她帮着林医生抢救完一个病人,叫了胸外科的医生下来。现在走去看其它病人了。”
被魔鬼张大佬料中了,只有他这个小师妹在,四处都得被人拉着去救火。回头得让小师妹悠着点,别忙坏了。
电话对面,响起胸外二科的人员下楼来的声音。
“怎样,病人呢?”
徐旭医生转头见到教授亲自率队下来急诊,吓一跳,答:“是,是在那边。”只怕自己刚报告给上面时是不是说错点什么话做错点什么事。
随韩永年下来的梁宇超医生,拍下小年轻的肩,问:“谢医生在哪里?”
“她去看其他病人了。”
谢医生果不其然,大忙人一个。韩永年摸摸眼镜笑一笑,早有所料。
梁宇超把病历接过来递给教授看。
韩永年喊不急,走到床边先瞧瞧病人目前的情况是给处理成怎样了。
“现在要送去做ct不?”徐旭小声请示道,“他们说,病人需要先维持这个体位,不然怕血卡气管。”
“谁搞的体位?”梁宇超望着这病人有丢丢特殊的侧卧位,眼里亮亮。
“谢医生。”
好,果然又是谢医生干出来的亮活儿。
“止血药在用了,但不知道能不能控制得住出血是不是?”听说必须维持体位,梁宇超看见挂在床头架上的补液袋子问。
“是,我一来,谢医生的意见是做胸腔镜切出血病灶。教授,你看,是不是要请内科会诊下?”徐旭说出自己的顾虑:这么给一切,不努力下其它方法先吗?
谢医生是有魄力,他承认,问题是,谢医生这个超前魄力让人提心吊胆。
“把病人片子拿来。”韩永年指挥。
病人以前的片子取来,放在日光灯下。韩永年对着日光灯观察片子,围在他身后的一大帮年轻医生们,伸长脖子踮脚尖张望。
“嗯嗯。”韩永年教授发出。
其他人听着猜,教授的嗯嗯是什么意思。
韩永年转头问下下面人的想法:“你们认为呢?”
片子大家看见了,可以发表如谢医生的高见。
“这——”
基本上,大家的想法和徐旭医生差不多,心思这个最新的ct结果没出来呢,急于下决定是否太莽撞。
见着这帮人唯唯诺诺的,韩永年教授的眉头锁紧了,是突然意识到有时候年轻医生这个差距,技术水平连带认知跟不上真是要命的。
【3592】卷飞了
明明两个月前病人的片子照出来的肺是这么个破烂了,这帮人竟然在幻想两个月中老病号的肺能好转不破烂?如果真有这个奇迹,不会大咯血送来医院抢救了。
所以,真不是头天来上班的谢医生技术水平厉害成什么样,只是人家有这个外科医生素质,有这个外科胆量。
结果,这帮人一边承认人家的外科胆量,一边是认为人家的外科胆量不太对,这下够糟糕了。
“推病人去做急诊ct。”韩永年粗声说,“同时通知麻醉科的医生下来。”
其他人听懂了:这样看,教授是赞成谢医生的意见。
不赞成,他怎会嗯嗯。只要遇到过一次,都大致清楚这个年轻女医生的水平到什么地步了。大佬是大佬,无论对知识和人的认知,绝不会像小年轻犹犹豫豫,出尔反尔的。
一帮人按照指示准备护送病人去做急诊ct。
韩永年指着病人的特殊体位交代下面的人说:“你们路上护送病人去检查再去手术室时注意一点,别动坏了谢医生搞出来的体位。”
徐旭他们再听完教授的这个指示,一把猛汗涔涔出来了。
明眼人全能看出来,要维持谢医生摆出来的这个微妙体位,真心是不太容易的。
随谢婉莹一块走的林昊和潘世华,似乎能听见外面有人在学习他们哀嚎了。
谢医生走到哪里卷到哪里,明摆着,来国陟上班第一天开始卷国陟内部。
有人同他们一起被卷,林昊和潘世华心头部分平衡了。
三人是来到那位从机场拉回来的年轻患者床位边。
郭子豪陪病人回来后一路是不敢走开。
因为谢医生没下新的指示,而这患者很显然,那个心率不正常太叫人害怕。
潘世华和林昊被邀请来接手这么个病人,四只眼望到心电监护仪上的数字,登时那个汗要冒。
你说这个刚晋升为医生的谢同学,拉谁回来急诊不好,拉这么个奇形怪状的?
“心率快。”
“发烧,多少度,是因为发烧吗?”
“有心肌炎吗?查个血吧。”
谢婉莹一边听着潘医生和林医生的讨论,一边走近床头观望下病人醒了没有。
“他醒的。问过他家人怎么联系,他睁下眼没回答只说自己没事。”郭子豪向她报告。
病人面孔年轻,岁数与他们几个人预计相差无几。
“好像是个画家?”郭子豪小声说,他这样猜是因为同病人一块带回来的病人随身携带的背包里头,拉链没拉好掉出过几张纸,捡起来看是画纸。
“美术院校的学生?”林昊医生猜测。
“应该是毕业了,背的公务包。”潘世华医生保持福尔摩斯潘的水准,校正推测方向,“可能是美术设计师。”
揣摩病人的职业,有益医生帮病人排除下所患疾病是否有职业病因素。
美术设计师的职业病,有可能是如白领为了工作熬夜赶工,活儿做不出来时倍感焦虑,是会增加心脑血管风险或是加重本身的疾病。
【3593】以身作则
只看这患病的年轻人秀秀气气,皮肤透着清亮的苍白,是有种如仙如幻的美术家气质。
“莹莹,你有什么话跟我们交代。”林昊问。
谢婉莹看完病人,直起腰,没有当着病人的面说,而是走到边角上去。
其他两人尾随她走。
“他知道自己身体患有什么病。”到了角落里,潘世华道出第一句话。
潘世华医生在对病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心理捉摸方面是强如侦探。
把这样的病人交给潘医生是合适的,谢婉莹对潘医生说:“等会儿,可能需要你帮着开导他开口说话了。”
潘医生只能望下天花板,表示努力努力,尽力而为。
因为他刚能看出,病人的信赖感是在谢医生身上。
有点儿脑子的病人均不傻,知道发现他情况不妙的医生把他带回医院的,属于救命恩人,跟他有缘分。
医患关系讲究缘分的。
躺在病床上的年轻人是睁开眼,望着不远处那几个白大褂身影。不知是不是发烧的缘故,他清澈的眼底对着其中那抹清秀的人影似乎朦朦胧胧腾起雾感。
申师兄来电话了,应该是知道她这边情况处理的进度差不多了。
“师兄,我上楼去,去三楼是不是?你到电梯等我?行。”接到电话,谢婉莹说完话挂掉,准备离开。
林昊追着再问她一句:“你没有其它要交代的吗?”
这个年轻人什么病?她没说呢。
发烧,心率快,心电图曲线有些不对劲。初步怀疑心脏是有问题的。至于具体什么问题,谢婉莹实事求是道:“做完检查再说。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
林昊微张嘴,眼中稍微有些不可思议,在于她好像没能确定病人是什么病。
这对于向来在技术上料事如神的谢医生来说,真是太少有了。
目前能掌握到的病人数据太少,她是做不了任何推测。她不是神啊。
谢婉莹对林昊医生的过度高捧她,也只能是无语了。
或许是由于听见了几个年轻医生们的对话,年轻人苍白的脸上突然流溢出抹笑,大概是被年轻医生们的话逗乐了。
匆匆走去楼下电梯处去找申师兄,谢婉莹在人群中穿行,路上手机嘀一响,见是曹师兄发来的短信。曹勇:我回来了。
是以身作则先给她报个平安,这样以后看她敢不敢不再照着办。
谢婉莹明白明白的曹师兄的用心良苦,嘴角勾上抹弧度。
快走到电梯那儿,见申师兄在忙着说电话好像没有注意到她。
“你来了吗,齐总?”申友焕问。
“是,我快到了。申医生,我想请问下我爷爷的检查结果怎么样?”齐云峰在对面询问。
“董事长的片子现在在我手里。”申友焕告知家属,“我们医生会开会做完讨论再给他下医疗方案。”
“我爷爷在电话里没说清楚,但是我听他口气,好像是和之前的医生说的不太一样。你们开会的话,是张主任主持吗?有哪些医生参与?”
【3594】泄露
你说这人吧,问谁主持不就完了。张大佬主持的会议,张大佬发言做决策足够了,张大佬本事足矣。当然,申友焕很快联想起以前发生过的那事儿。张大佬说过
,人家真不一定最信我了。
金主最信任哪个医生,只需看金主愿意给谁捐款最多。
“你问谢医生是吗?”申友焕眯眯笑眼了。
再想到那个惦记着哪位医生的老头子,这对爷孙俩真有点儿意思。
“师兄。”谢婉莹到了,喊声。
申友焕差点儿原地跳起,不知怎的心虚,再听电话里对面啪的下再听见她声音的时刻立马挂线。
这下子,申友焕飞扬起眉毛:这齐总比他更做贼心虚。
那是,金主爸爸的真身不可泄露。
谢婉莹是看了看师兄手里的电话,刚听师兄打电话的内容,叫的齐总?病人是姓齐吗?
回过身,申友焕说:“是。他姓齐。”
一语双关,太骗小师妹他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申师兄都有点儿良心上过不去。
齐董事长,公开场合要喊齐老先生。谢婉莹接到如何称呼贵宾的信息了。
贵宾客户住的不可能是普通病房,是要去贵宾病房区域了。谢婉莹随申师兄走。
国陟这地方她来过几次,但毕竟不是常呆,不太熟悉的。
“以后,你会逐渐习惯这里的,和你何师姐一样。”申友焕帮上司再拉拢拉拢人说。
能听出来,二师姐应该是习惯在国陟工作学习了。当国协的叛徒不容易,是有个心理适应期。可能在二师姐的心头,最想得到谅解的人是陶师兄。
来到楼上,不进病房。病人身体虚弱需要休息。检查结果出来,要忙碌的是医生不是病人。走去医生办公室找张大佬和看片子了。
张大佬是有名的外科专家,带的徒弟基本是外科医生。
人家都说张大佬有很多徒弟,究竟有多少个。
现在她正式来国陟学习了,申友焕给她透出秘密了:“莹莹,你一来到他急诊科学习工作,算得上是我们张主任的徒儿了。”
张大佬居然愿意亲自收她为徒?
面对她那一根筋到有点儿质疑的眼神,申友焕要拍拍她脑瓜子了,说:“你忘了,从一开始张主任说带你写论文,那已经代表着他认你当徒弟了。”
不等她开口,后面来一声十分惊讶的:“是这样吗?”
是二师姐的声音了。
何香瑜的嘴巴张到大大的几乎合不拢。
之前谈小师妹的科研课题时,小师妹三缄其口,她和大师姐猜来猜去快猜破脑子,猜不出来是什么惊天大机密。
现在一听,真要把她吓傻了。
小师妹认科研导师不止一个大佬吗?
准确地说,她的实验与她合作的人不止一个大佬。大佬入局,理所当然只能注明给她当导师的。
“多少个多少个?”何香瑜急着追问。
有多少大佬和小师妹的科研课题合作了?
二师姐的性子是风风火火,时常有点儿忘了场合。
办公室里头有人先咳一声了。谢婉莹帮二师姐拐个弯:“我也不知道张主任有多少个徒弟。”
【3595】徒弟一个两个
室内的人是早听见他们在门口的说话声,张华耀喊道:“进来。”只差骂句愣着站在外面做什么,莫非想在背后再嘀咕几下大佬。
一行人走进办公室。
里头站的人肯定不止张大佬一人。现在患者主要症状是肺炎,喊来的医生重点是专注研究肺脏这个器官了的,放在外科是胸外科。
据此猜测,站在张大佬身边的医生应是胸外科的专科医生,一样是张大佬的学生。
“那是我们胸外一科的邱医生。”申友焕现场给小师妹介绍介绍新人物。
张大佬比起七老八十的老教授们,是比较年轻,所以收的徒弟大多是偏年轻。
这位邱博文医生三十几岁的年纪,没戴眼镜,皮肤偏白面相和气,不爱说话但是对谁都爱笑的样子。眼下,邱医生转过他那张脸,对着进来的新人笑一笑了,斯文的笑容犹如笑不露齿的大家闺秀。
不要瞧这个医生好像性格上有点儿腼腆,人家胸口挂的牌子响当当的是副主任医师,技术上是一流的。
“坐坐坐。”申友焕代替不说话的人招呼人齐齐坐下。
马上要开会讨论病人情况。
大伙儿入座。
张大佬忽然拿着手机,来个反其道而行,告诉众人:“你们自己先讨论下,我有点事去外面。”
大家未反应过来前,大魔王领导如阵飓风走出去了,不知为何事。
余下众人在飓风过后面面相觑。
根据领导的指示,领导没回来前需要把病人病情结论先讨论出来。
坐下的谢婉莹其实内心里好奇的是:二师姐怎么来了?
这病人刚来,应没做什么病理标本,暂时没有病理医生的参与需要的。
何香瑜坐在她身边,有感觉到她疑问的眼神,躲着了。
申友焕瞅了下她们两人这边之后,清清嗓子,拿起病人病历道:“开始讨论吧。”说完和胸外科的对下眼神:“邱医生,要不你先来两句高见。”
“申医生,这病人本来是你的病人,你先说说你对这个病人的了解,我们在场的人全听一听。”邱博文说。
可见邱医生同都医生类似,作风偏向严谨。这张大佬招的徒弟,貌似和张大佬全不是一个风格的。
由于之前刚谈到张大佬徒儿们的问题,谢婉莹心里不禁揣摩下。
眼角一瞥瞅出她所想的,申友焕对她挤下眼皮子:“非也。等会儿来一匹黑马。”
申师兄什么意思?是指有比申师兄更像张大佬做派的人吗?
小师妹你想什么?我申师兄压根儿不坏的。申友焕对着她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心思表示大大的诧异。
他申友焕至少不会像张大佬把人故意往火坑里推吧。
“我来国陟这么久,也不太清楚哪些人是张主任的学生。”何香瑜悄悄声和她说。
二师姐来国陟是差不多一年了,二师姐不会骗她,这情况说明张大佬平日里并不爱张扬谁谁谁是自己的学生。张大佬的学生也不爱自称是谁谁谁的徒弟。
师生关系不是拿来炫耀彰显的。这点上,张大佬和他的学生们真是比较独具一格了。
【3596】黑马医生
因有人提到黑马的问题,邱医生突然话多了,问申友焕:“他要来吗?”
“对。张主任说了,他今天要来。他来的话,肯定是要在这里参与下讨论会的。”申友焕说。
邱医生日常挂笑的脸似乎有些笑容消失,变成了些提前预示的一言难尽。
谢婉莹和何香瑜在旁见这情况是有些懵了:这黑马医生从哪儿来,是什么人?为什么叫做黑马医生?为什么让邱医生有如此奇奇怪怪的表情?
“他为什么叫做黑马。”申友焕见大家的兴趣全在这里面了,干脆先停下会议反正可以等黑马来,先给小师妹再介绍下,“因为他手里爱提个黑色箱。”
别人爱提公文包,这人是爱提公文手提箱,是比较特别的癖好了。
“说他是一匹马,是由于他像野马脱缰。”
野马脱缰,一个医生如野马脱缰?谢婉莹和何香瑜听完申师兄这番描述,首先必须怀疑的是申师兄的用词是不是有问题了。
何香瑜很铁定地和小师妹说:“我在国陟没见过这样的人。”
没见过野马脱缰的医生。
在医院里,怎么见一个野马脱缰的医生?
都说了,医院如大公司集团,有严肃的规章制度拘束着,不可能让任何一个员工放肆的。
“嗯。”申友焕不否认,抬起手腕看下表好像在计时,边说,“他离开国陟是有三年了吧。”
不是国陟的医生吗?
“他是国陟的医生,中途离职了,现在又被医院聘回来了。”申友焕说。
谢婉莹和何香瑜内心里是得吃一惊了。
国陟如此有名的三甲医院,国陟的工作名额向来是热饽饽多少人羡慕的金岗位,这人说走就走一点都不怜惜。更叫人惊讶的是,国陟凭自己排第一专科医院的名声,国陟要什么人才会没有,竟然愿意屈下身段把这种主动离开的人招回来。
黑马医生绝对是很有两把刷子的人。
“我有没有说错话,邱医生?”申友焕转回头问向邱博文,“他是你师弟你比我清楚他。”
邱博文的手指在额头上摸摸了,貌似对这个黑马师弟本能的反应是有些苦恼,必须承认的是:“我以为他走了不会回来了,不知怎么想回来了。”
“哦,我想起来了。他走的时候说了,说这里很没趣。”申友焕道。
黑马,黑色手提箱。砰砰,砰砰。谢婉莹能听见两声心跳声,似乎脑子里骤然间回忆起什么场面。
机场,飞机上,可以携带小尺寸行李箱上飞机。当时,飞机已经降落机场,很多乘客准备好了把随身行李拿下来放在自己身边要下机。
选择黑色行李箱的乘客,不算少见。但是,拿着个小黑色手提箱的乘客,是有点点不太寻常。
“这人在飞机上吗?”
听到她的声音,申友焕迅速转过头来问她:“哎,你见到他了吗?”
那把冷汗从后背噗噗冒了。
张大佬让她去接病人,原来埋了个这么深计谋等她上钩吗?
【3597】消息劲爆
“没有吧。张主任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回来,他从不会告诉我们他是坐飞机或是坐车或是几点钟到。他从不说这些的。”邱博文是了解这个师弟的,补充说明张大佬不背这个锅。
“你认为他在飞机上吗?”申友焕整个人转过身来了,对着她猛眨眼。
他没给她看过那人的照片或是描述那人的长相,只有简单的几句话概括而已,她如何能辨认出是那个人。
谢婉莹说出自己的判断:“我去接机上的病人时,第一眼能发现那个病的比较重的病人。”
大家全推测她是火眼金睛。
问题带路的空姐是后来说了,那年轻人并没有对谁主动提出说自己生病很难受。不留心注意的话,那年轻人闭目养神的样是好像在机上休息睡觉,叫人难以察觉异状。
“不排除有人引起我注意后故意让开位置,让我随之能注意到这个患者。”
人的注意力,靠的首要是视觉注意,这是由于人获取外界的信息大多喜欢依赖视觉。人发展的历史过程让人自己本能地知道视觉获得的信息是最丰富的最有意义的。
视觉成为人最主要的获取信息渠道后,科学家对于人的注意力研究必定要重点关注人的视觉注意力研究。
视觉注意力研究,无论是静态图研究或是动态研究,或许在科学界暂未得到最终的结论,阶段性的研究实验可以得到些初步的一致结果:差异化。
“黑色的小手提箱是比较少见,叫人感觉是不是这人拎了个密码箱在拍电影。”谢婉莹道出自己的推测。
其他人吃惊的是,她居然能记得这么细的细节,好像她大脑里随时装了部可以精准回放的录像机其实是早潜意识里精准录制了。
“或许她说的真是他。”邱博文道,是觉得她分析的很有道理。
“我来打个电话给他试试。”申友焕的兴致一块被悬吊起来。
电话声嘟嘟过去了。
谢婉莹的心头继续砰砰跳。
“你回来了吗?”听见对面咔的声有人接起电话了,申友焕急不可待地问,“在我们医院了吗?”
“在外面吃点东西。”
“飞机餐不好吃是不是?”
“你知道我坐飞机?”
“有人说看见你坐飞机了,所以问问你是不是在飞机上。”
“谢医生说的是不是?我也在想她应该记起来了。”
真是。
这人如张大佬一般的恐怖。
何香瑜被吓到了跳,摸摸心口了,转头再看向小师妹。
谢婉莹屏住声息在听。
“你为什么回来?你邱师兄说都不知道你为什么想回来了。”申友焕笑笑问。
申师兄偶尔说话大大咧咧,反而是好事儿,一下子可以解了所有人的疑问。
“我推荐个人想让他到国陟学习进修下,老张不同意说他没空带人,要带得我自己带。”对方说,直接称呼张大佬为老张了。
“我听张主任说了,你要带个团队到我们医院。”
何香瑜摸住额头,这申师兄也是个坏蛋,明明知道不少事儿。
“嗯,老张说了,他近期自己也要组个团队。”
【3598】一个准
消息越来越爆炸了。
张大佬想要自己组团,想找什么人组团?张大佬之前培养出来的徒弟自己都单干带人了,总不可能说卸了自己的人变成张大佬团队的人。
这样一想,答案是显然可见的。张大佬会在自己的新徒弟里头挑人了。
张大佬当领导后几乎没带徒儿了,徒弟屈指可数。
结合下来,其他人的目光全唰到一个人身上。
这样的信息,谢婉莹暂时未从张大佬口里面听说。说实话,初次听见,有点儿叫她意外。张大佬的算盘进度是不是太快了些。
“谢医生要发表在医学会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我看到了。”黑马医生突然主动提起科研论文的事情,“里头标明的合作作者以及提及的合作实验室列表,比较长。”
也不知道,黑马医生是如何在国外见到她未发表只是投稿的论文。根据知名期刊编辑部可能会请外部专家来评审文章是否合格能发表,或许黑马医生是被受邀的专家之一。这样的话,这黑马医生在国际上的声誉应该很厉害了。
有可能不逊色于张大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你是不是因为看见她的文章标注里有我们张主任的实验室名字,所以注意到了她。”申友焕一步步诱导对方说出来。
“不是。”
不是?
“我关注的是,她做这个实验很费钱。”黑马医生说。
不愧是大佬,一眼看出最奇怪的地方,一个医学生而已怎么能有巨款做这样的实验内容。
谢婉莹想笑了,科研本就是最烧钱的事儿,大佬说的话她不否认,自己能出结果是有这个因素在,用钱给砸出来的。所以当大师姐二师姐她们表示要惊讶时,她想说完全不需要的。
她的笑声可能是不经意中传到对面去了。
黑马医生评点说:“花的不是她的钱。”
这人是和张大佬一模一样的毒舌了。
“你们在开会吗?”
“对,等你回来,讨论个病例。我小师妹说的,间质性肺炎。”
“她对如何分门别类很清楚。”
大佬说话总是一个精准。
肺炎分类有很多种。按照区域分布形态学划分,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阻塞性肺炎球形肺炎。按照肺炎的感染途径可以分为吸入性肺炎血源播散性肺炎等,上次火灾的肺炎医生强调说吸入性肺炎了。老百姓最常听见重度中度轻度肺炎,一样是肺炎的一种分类方法。
不懂的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医学上不统一分类,搞这么多分类出来。
不止肺炎的,医学上很多病种如肺炎,分类五花八门。
原因很简单,首先要明确,医学把疾病分类是为了什么?目标只有一个:明确病因和疾病特点,导向精准治疗。单纯的分类没法对应七七八八的病因和治疗方向,只能分来分去。
点出这病人为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有间质性肺炎的特点。间质性肺炎的一个特点是之前说的沉默性低氧血症,伴随来的是如果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很可能死亡率很高。
急性呼吸道感染因素里头有未来赫赫有名的某病毒了。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3599】逃过一劫
重生的好处体现在这里了,若不是有经历过未来大事的警惕性,一般来说,普通医生想突然间遇到肺炎患者能很快联想到这种分型是比较难的。谢婉莹并不排斥
这点自身的优越性。
部分医学上可能平常不会被医务人员广泛关注到的细节,是需要有大事件发生来进行催化。黑马医生在夸她这句时,不管是对面的黑马医生或是在会议室现场的其他医生,均沉默了下。所有人是在确定件事:这么个刚拿到资格证的年轻医生,能做
到一般临床医生都留心不到的点,是因为她对肺病特别感兴趣吗?或是其它什么特殊原因?
“她是在研究纤维化。”黑马医生猛然想起了什么说。
申友焕点点头了,同记起这个重要事情。
谢婉莹内心里尤其感谢这帮前辈们总能自动自觉帮她找到完美借口,不用让她想心里慌张自己要怎么给自己圆谎。
间质性肺炎是和纤维化有关。
想想未来的重大事件中,一大帮民众在道听途说后,恐慌点之一正是患病之后会有肺纤维化的后遗症。
大部分人只以为这和某种病毒感染有关,误以为是某种病毒的特定后遗症。其实不是。从头开始讲起的话是这样的。首先,能导致间质性肺炎的病因很多,因此,间质性肺炎可以根据病因刚好会再细分为已知原因的间质性肺炎和特发性间质性
肺炎,后者是特指原因不明非单纯一种因素导致的间质性肺炎。
已知原因的间质性肺炎里头,明确与后遗症肺纤维化有关的,是另一个赫赫有名的职业病尘肺病。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里,后遗症肺纤维化几乎遍地都是。至于为什么会传出怕是某种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纤维化,不能说完全的捉风捕影毫无根据。病毒感染确实是间质性肺炎的主要原因,而且能形成坏死性支气管
炎和支气管肺炎,变成慢性肺炎,是肺纤维化的高危因素。但不能说是某病毒感染的特定后遗症,其它病毒一样有这个危险。
“患者现在做的好像是普通ct扫描,不是hrct。”谢婉莹的目光扫向了患者新出炉的ct片子。那片子是挂在会议室内的灯板上,被灯板上的灯照着。若不是她提起,其他医生好像差点儿忘了有片子这回事儿。主要是他们一起在ct室里头陪病人,在病
人做检查时第一时间跟着ct医生先看见初步扫面结果了,所以早知是这个病没错。
众人没想到的是?
对面黑马医生提一嘴了:“病人的情况很严重吗?”
是病人的情况十分严重,需要用最先进的ct机吗?hrct是高分辨率ct,光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联想,是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最先进ct机的简称。实际上不是,它是指一种特殊的检查方式和算法。普通ct机只要达标到扫描层厚度小于等于二,扫描时间转速小于等于一秒等条件门槛,均可以来给患者做这个检查。
【3600】学术压力
国陟作为排名第一的专科医院,肯定有符合条件的机器。说明要给患者做这个检查,在机器方面是随时有的可以给患者做,不是门卡。
黑马医生为什么突然问这句?因为若是一般病情的患者,医生真没有觉得需要给病人做这样的检查。原因很简单,做HRCT比较耗时耗力。做这个检查无论医生或是患者都需要耐心,让
ct一层一层薄层扫描患者的肺。过程中需要患者不停地准确配合医生进行吸气呼气操作,让ct得以捕捉到患者的每个肺脏细节。患者为贵宾客户因不舒适来医院求医。医生可能想的是,先让患者做个初步检查,而不是一步到位,之后可以让患者进病房先休息好,避免引发患者不适的
就医体验。
有上述考虑的医生,绝对是没想到,要第一时间再利用ct仔细扫扫,等于说没人想到这患者可能是疑难杂症。
不用黑马医生提出,早在听谢婉莹说出那句话时,在场其他随病人去做ct检查的医生们默了,要犯尴尬了。
“你们没觉得必要,是不是?”邱博文问对面的申友焕。
申友焕的手摸鼻梁,心想:哎呀,跟小师妹在一起的话,这学术压力,从来是蹭蹭蹭飞速上涨的。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张大佬有先见之明先溜掉了。“病人这情况暂时可以,不太严重,哪怕是间质性肺炎,应该是早期阶段。”申友焕说到自己和张大佬当时的考量了,真就没觉得这病人除了身份贵重点以外
需要非常地注意。
说来,这患者在同年龄段老人群体中身体素质算是比较强的,是超高资产人士日常身体上的保养自不用说。
申友焕讲出病人曾经来过国陟的病史:“前年来做心血管检查,顺便做了次冠脉造影,发现有点堵放了条小支架,后续再来医院复查,情况不错。”
这样的情况说明,病人平日都做超前体检的。申友焕再补充:“患者自己有营养团队,有家庭医生。这回他家庭医生没有跟来,是因为他本人对家庭医生不是非常信赖,比较信赖的是医院,直接先上医院
看了。”每个患者观念不同的。有的认为家庭医生好,随叫随到很方便。有的患者认为,最好的医生永远在大医院里头。找家庭医生看,反而怕耽误病情。况且现代
医学讲究循证,非常依赖各种先进仪器检查,这些家庭医生不具备,必须上医院。
有这样比较详细的病人过往病史,似乎这病人想一下子病到很严重的机率很低。
他申师兄和其他人需要当场再问问谢婉莹医生为什么会产生患者需立马进一步检查的推断。
“患者为高龄老人。”谢婉莹道。那老头子,头发挺黑的,只有鬓发是白的,显年轻,但是绝对超过八十岁了。头发黑不黑和年龄是有一定关系,可这关系并非绝对。头发白或是黑,从医学上来讲是看黑色素,不是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