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1】不敢动
况且他绝不是随随便便去质疑这个术式的,是对其有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越是这样,眼前的一切越令他惊讶。
这些问题,旁边的其他人看着想法和他差不多的。第一,主刀肯定是在医生的视野上做了精密的术前规划。包括如何最大限度利用患者的侧卧位各种人体自身器官力的作用让部分人体组织自己露出术野。助手再配合一定角度的精准牵拉,把需要的术野露整齐了不需要的不用露。这样一套组合下来,完美将他担忧的过度牵拉后遗症打消掉了。其次,这种精密计算一般人根本做不到。
陈翔再次询问现场的其他人:“你们是不是认识她?”
瞧他一开始嗡嗡叫时没人答睬他的样子,这些人或许知道她是谁在等着他自己出问题了。
韩医生当场澄清:“我们以前没看过她做手术。”
曹栋更是没有的。
“你们知道她是谁。”陈翔的手指着他们这群人,不轻易被糊弄过去。
说白了,陈翔医生不是完全反对这个术式,而是认为这种术式太难只有少数医生能做到。譬如曹育东大大佬做的话绝对可以做得非常好不会给患者留下问题。就此公开质疑这种术式不该普遍推广,普通外科医生不该选择这种术式给患者留下不好的后遗症。
“让我来看是没意义的。”陈翔只差吐槽台上这家伙是个天才让他能说什么。
“你不是认为年轻的都不行吗?”另两位不爱说话的大佬没出声而已,韩医生先说起对方。大家反感你的论调是因为你太喜欢一棍子打死,不了解所有人不要把局部数据扩展到所有人头上好不好。
手术室门口的吵闹声绝对会让人惊奇怎么从讨论术式变成讨论天才。曹昭想赶人了。他从一开始想赶人不是因为谁质疑术式,而是单纯不想让这帮人来看他的人。
门口那帮人若是察觉到他的心迹,嗖的噤声,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谁走谁是白痴。
台上潘同学要拿吸引器,把拉钩转交给了三助魏同学,低声道:“拿稳了,不要动。”
谢同学指示的每个点必须做到精细到位。
谢同学的手术台上宛如一台精细运作的机器,每个手术步骤全是精细计算过的,执行出现一点纰漏会形成瑕疵破坏完美。
潘同学不用全部说明,魏同学第一次站到这个手术台上立马感受到这点。他拿拉钩的只是双手,可是他从头到脚趾头全僵硬住了,不敢动。
他旁边的戴南辉不敢抢他手里的拉钩,只知道嘴里吃气。
台上台下的人眼中望着主刀手拿持针器拉线的空中弧度,好像在看织布机打针,美妙同时叫人觉得恐怖。恐怖在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吗?
曹昭的墨眼儿一转:这小妹妹才是魔王,上回把他的神仙招数学了去,今天糅合自己的特点变成她自己的了。
手术来到那面“缺损的墙”上,主刀的脑子里好像闪过一道什么画面感。
------题外话------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2702】为何停手
所有人的视线早就被主刀的手吸引着。这一停,主刀的手或许只停了一秒或几秒,足以引起一连串连锁反应。
手术室内电子钟跳动的红色数字突然间宛如刺眼且惊心,明明没有声音的电子钟在人的视野里变成了刺耳的嘀答嘀答声似的。
众人的目光真的是在电子钟上望一下,再回到主刀手上,来来回回。只记得前期手术太出色,所有人如同在观赏一场精彩的电影,现在好看的手术画面突然中止,怎不叫人疑问吃惊。
“怎么回事?
为什么停了?”
挨着墙站的学生们先嘀嘀咕咕起来。
主刀在手术中骤然停动作,这显然是手术室最常见的危机表现啊。
学生们提出问题,台下的一众外科前辈内心同样疑惑不解。以他们的经验来判断,眼前的手术在这会儿停顿纯然没道理,太让人纳闷。
现阶段手术是到了解决病人病源的部分,缝合缺口处。由于手术术野暴露充分不存在缝合的难题,主刀优秀的缝合技巧之前有所体现,目前这个步骤对这个手术团队来说根本不难。
所有人只能是猜疑起手术中出现其它意外事件。
诡异的是,现场没有其它突发迹象与主刀停顿的动作相呼应。麻醉医生和体外循环师两张头脸处于懵逼状,他们再三反复检查监控患者的各项医学仪器数据。一切仪器正常运转中,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室里安安静静没有警报声。
台下的人完全不解了,只能等待术台上的人解释。
曹栋望向台上的二弟。
以前说过,对主刀最了解的人是一助。这个位置现在由责任导师站着。曹昭处于责任中无时无刻全程监督学生的手术过程,术中一旦发生问题,以他儿科大佬的能力可以立马揪出来。
对曹昭这点,不止曹栋,其他外科医生一样很有信心。
等待片刻之久,曹昭未有动静发出。
这下终于叫学生以外的群体一块耐不住了。
躲在角落里埋头刷笔的段三宝抬起了鸵鸟头,圆圆眼里冒出了惊讶。
“是棘手的问题吗?”韩医生小声不敢大声说话。
真发生手术问题手术室内更需要保持安静,不能给手术团队制造焦躁,慌张会让手术更糟的。
之所以笃定发生术中问题在于曹昭这个导师没反应。
“有问题就解决,没问题把手术继续做了。”专程找茬儿的陈翔医生没能找到茬,再次发出学术质疑。
做手术不可犹豫,手术时间不可拖延。如此简单的道理医学生都懂。
穆永先望下手腕上的表,对比墙上跳动的电子钟数字。
台下人着急是由于手术过于顺利反而衬托出当下的停顿很突兀。实际上,当前手术停顿时间不到几分钟根本无伤大雅。
不知是不是听见了台下的声音,主刀终于拿起电刀,其他助手继续进行术中辅助。
实际上主刀刚停顿的时候,台上其他助手一样不知是何缘故。
你知道发生什么了吗?戴南辉用眼神问旁边的魏同学。
【2703】仔细探查
自从拿到拉钩在手,魏尚泉丝毫不敢动,全身如同变成冰冻人,现在仿佛脑子只有拉钩了。
见不到他回答,戴南辉的问号挪向对面的潘同学。
潘世华同学摇摇头,他没能抓到谢同学的头脑是由于谢同学自己都没能抓住一闪而过的念头。
当一助的神仙哥哥没动作没反应是这个缘故。
天才或许有超越普通人的灵感,问题是有时候这种闪电式的灵感同样是转瞬即逝抓不住。如何抓住的这种困惑,谢婉莹早就想请教研究人脑的曹师兄。不过曹师兄估计会请她到了神经外科做深入研究。学术问题单纯讲是讲不明白的,要接触病例要看。
只能把手术先做完回头再想了。经过她刚才自己短暂的琢磨,唯一能确定的是那个念头与目前的手术无关。
今天的房间隔缺损其实真的在心外科手术中属于小儿科,段医生一早练过的手术。若不是胸侧切口有些难,压根儿进不入众位大佬眼里的。
如果缺损面积小,外科医生直接拿外科缝线拉起缺口四周缝合,很简单的。大点的缺损可以上补片,拿医学材料来补,或是在患者心包上切一片缝上。有医学耗材的条件下可以不动心包即不动,现在的医学补片手术早做到了患者终身可用无需再开刀。
眼下的患者缺损面积大,医生早叫护士备好了补片。
放上补片前,医生先要做缺口的修整。这点和我们之前见过的换瓣等心外手术是一致的套路,这是所有工科的程序了,接口弄整齐了好上补丁。
要注意的是,修整工作不限于修整缺口为规整性。像这样的病人,十六岁了,患病时间太久了,和其它病一样肯定会连带影响到器官的结构有器质性改变,称之为器官代偿性改变。
之前这个病人不考虑介入手术,因素除了缺口形态以外正是考虑到这个原因。因介入手术是没法像外科手术把心脏敞开了放在医生眼皮底下做心内探查,肯定难以发现隐匿病兆的。单纯做介入把缺损堵了完事,届时再出现问题再做手术,对病人本人身体极其病人家里的经济全是消耗。
作为主刀,谢婉莹一遍一遍给患者进行心内探查,再检查清楚这个病人有没有这个病常伴随的冠状静脉窦以及肺动脉瓣狭窄和二尖瓣问题等,没有,仅有肌束那部分增厚可以趁机顺便处理掉。
自己做上主刀后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手术做到这会儿,她突然有了种回到开初医学院解剖课上解剖心脏的主权感。做了主刀诚然是能由她自己来主导和控制了一切了。她可以自由自在按照自己的思路寻找隐藏的病魔,想如何找就如何找。
在这个找的过程中,她体会到先前陶师兄和她说的那些话。常见病不是你所想的简单可以一目了然。常见病病人一样花样百出。看看这个患者的肌束增厚部分,真就是需要医生术后再总结下琢磨下,为什么代偿会发生在这个地方。
【2704】精精精
台下的人,是能观察到并感受到今天主刀干活的细腻度。本以为主刀就此做事很会慢。
结果,当谢婉莹把这些修整的活儿利索干完时,众人再一看时间,仅用十几分钟,对比细致的前提下是超快了。
能做到细致并且快,联想到这个手术的另一特点是术野纵深很深,医生拿器械在这样的术野中操作好比在深海里努力探索似的,说明这位主刀的手指是非常的灵巧了。
外科医生做深海操作的指头灵巧感,肯定不只像蝴蝶飞,用之前形容的织布机更为恰当些。
一帮观望的前辈们,一双双眼睛盯着主刀的织布机手指动作是很觉得赏心悦目。
靠墙站的医学生们,对比下竖起自己的手指,怎感觉自己的手指不够长啊。
按照之前谢同学给程医生露的指头长度来看,她的手指不能叫长,为普通人手指长度,脱掉外科手套后完全毫不惊奇。
织布机操作的精要实际上是:精,精,精。
举个例子来说,像这种切口小的纵深术野,医生是不可能把两只手放到里头去靠着血管来打结,只能是在外面打完结再把这个结往里头送,送至指定位置。这期间,需要经历打结的距离测算,送结的角度,医生拉线的力度把控等等,其中一个环节不对,这结根本送不到目标位置上。
这一串场面感联想起来,是不是很像精准的织布机了。
如我们一开始谈外科手术说的时候一样,什么手术都好,外科医生手操的技术如何和外科医生的手长成什么样手指长不长毫无关系的,只和脑子指挥下的手灵活度有关系。
切口越小越难搞,织布机的精准度要求越高,这个织布机的操作必然更堪称神作。
当前主刀谢同学的几只手指动作正是如织布机轻轻地织,快快地织。
“是好看。”陈翔医生吐道,他是个学术清高派因而同时是个实诚派。
听见他这话的曹栋,不禁沉重思考起自己之前的目的何在:他找这人来干嘛?想打这人的脸?问题这人现在很高兴自己被打脸了,在这里看得好兴奋。
站在台上的曹昭内心里是在翻眼皮子了。瞧瞧,他没预计错吧,老大哥一样会后悔的。
手术做到尾声,按照常规要给其他助手一些露脸的机会。
曹昭让待命的表弟段三宝上台了,让他盯着另外几位助手把最后阶段的皮肤缝合做完了,自己和主刀先下台。
眼见手术做完了,一帮围观的大佬总算知道要走人了。曹栋对弟弟说:“我先走。”
“行,拜。”曹昭没有和他客气。
脱手术衣和手套的谢婉莹见到这一幕,不由闪出个疑问:神仙哥哥和平怀医院的主任好像超级熟。这种说话的口气是像自家人似的了。
可见曹家三兄弟相貌性格等均各有千秋,若不是主动往外公开,没人会去猜他们之间的关系。
曹栋和曹昭在察觉到她的眼神后,顾虑到老三马上闭嘴。
【2705】可以吹牛逼了
跟随神仙哥哥走去手术室外面向病人家属告知手术情况。
来到手术室门口,一排病人家属见到他们出来全涌上来了。
刚好陈翔医生一起出来了,先对家属们说:“手术做的很好很顺利,你们放心吧。”
墙头草家属们听到这话,非常惊讶。只记得他们去国陟找的这位医生时,陈翔告诫过他们这个手术风险很大的,让他们不要给孩子做的。
“我说过,好医生做不怕。”陈翔医生更正自己的观点。
有两边医生给手术背书,家属们必然是很安心了,再三感谢手术医生。
庄老师今天有陪葛老师这个老同学来,头次见到自己学生在医院里穿手术衣和白大褂的样子,眼睛直发亮,真心赞美道:“莹莹,你真是个大医生了。”
“老师。”谢婉莹瞬间有丝脸红。
“真就是帅。”庄老师悄悄冲她竖个大拇指。
自己培养出来的宝贝学生在老师的眼里是独一无二的。如今庄老师心目中,谢同学穿起白大褂比起现场哪个医生都帅。
两世为医,有前世经历的她这一生对白大褂是比较淡定的。庄老师的话,突然让谢婉莹突然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穿白大褂的场景。和所有医学生无差别,她兴奋地对着镜子左照照右照照。
如庄老师说的,穿白大褂是帅。这种帅远不止外形加分,是指的幻想自己能救人时帅飞了的感觉。最令她痛心的是,前世她并没有帅飞了救到自己想救的人。
想到这儿,谢婉莹认真地回复恩师的话说:“我会努力让自己帅的,庄老师。”
这学生很出色,居然对自己优异的成绩并不满足。庄老师脸上笑了,一个学生有持续不断积极向上的奋斗心是好事情,叮嘱说:“注意劳逸结合。”
庄老师说的话和她姥爷一模一样,谢婉莹更是点点头。
那边陈翔医生一路离开后,给同事打电话说到今天自己亲眼所见的奇闻:“来首儿,遇到一个他们能吹水的学生,姓谢,做的心外科小切口手术很棒。或许可以哪天介绍给我们主任认识下。”
等于说,陈翔医生相信,谢同学今天的手术足够在心外科圈里吹牛逼了。
“姓谢的学生?”
“对,姓谢。”
“谢婉莹吗?”
“你们知道她?”
“上回不是和你说过吗?说我们医院张华耀主任一直在关注这个人和她的同学。说吧,她做了什么事情出来,我去和张主任说。”
陈翔拿手机的手垂在了胸口上:吓~
首都圈是这么小,心外科圈向来不大,消息可以传的很快。或许不到明天,该知道的人全知道了,知道有个学生做出了史无前例的心外微创手术,切口只到4.7厘米,相当于差不多女孩子的两根手指节长。
送走庄老师以后,神仙哥哥可能有事走开了不见踪影,谢婉莹独自走回手术室看同学是否需要帮忙。外面电话一个两个打过来给她了。
接起第一个电话,听是申师兄打来的。
【2706】找到问题点了
“莹莹,你昨天跑步拿第一,今天做手术拿第一。做你的师兄实在太有脸面了。”接到同事的爆料,申友焕笑逐颜开很是骄傲,打个电话来和小师妹开开玩笑,愉悦的心情如大鹏展翅,“我们张主任说了,近来请你吃过两顿饭了,但是显然不太够。”
大大咧咧的申师兄特别会说风趣话,张大佬更是说话似真似假的。谢婉莹不可能被这些人被吹飘了,说:“我做的其实不够好。”
“你拿了第一觉得做的不够好吗?”申友焕有被她这句话惊到,知道她一根筋说这种话不叫谦虚的,是真在思考。
“我认为今天的手术可以再想想。主要我经验不太够。”
“你认为可以再做小点的手术?”
心外科小切口手术种类不止侧切口,还有如陈翔医生说的胸骨下小切口,以及其它部位的小切口均可以做尝试的。再有时髦流行的胸腔镜,同样是心外科微创手术的选择。她是雏鸟刚踏入这个门而已,做成功的是简单病例的手术,这点她有自知之明的。
最重要的是,今天的手术经验积累,让她对人体心脏病有了进一步认识。书本上说的房间隔墙,只有在这样亲眼目睹的手术里能看得清楚是如何回事的墙。解剖课上的死亡心脏和活着的心脏还不太一样的。
能和小师妹交谈学术问题是很有意思,申友焕问:“在你这个外科生的眼睛里,这面墙有什么新发现吗?”
“我原以为有序,结果感觉是无序。”
医生号称医学家,和其它科学家一样总想找出自然界的规律,生命的规律。可往往让人们失望的是,以为的有序可能终究是无序。
刚她在手术中意图寻找病灶有序的增厚部位,结果思来想去好像是瞎长的。
等等,她终于明白之前她脑子里闪电般抓不住的画面是什么了。
“申师兄,我等会儿再和你聊。”
“你有事吗?”听出她话音里夹杂的焦躁不安,申友焕收起吊儿郎当的口气里,流露出几分关怀。这小师妹,最叫人担忧的是把事儿藏着自己扛,好比上次她表哥的事情。
“我有点事儿。”暂时不好和师兄说,谢婉莹拿着手机一路折回去手术室外面。
总算是在员工电梯门口,找到了神仙哥哥的踪影。远远望过去,见神仙哥哥是和平怀医院心外中心主任曹栋医生站一块儿。
神仙哥哥套着白大褂白衣飘飘,容貌早就是帅到一塌糊涂。
曹栋医生穿的西装打着领带,英俊倜傥,一样帅到一塌糊涂。
如果把这两人放在电视剧里头,妥妥是男一号和男二号轮流上演,双方粉丝团可以为其打架。
谢婉莹脑海里闪过这些画面感时,不禁想:这两人颇为相似。以前第一印象有觉得曹栋医生像谁,现在能感觉到分明是像神仙哥哥。
再有,这两人的关系好像很亲密。
曹昭送大哥曹栋到电梯门前,他不想送的,兄弟俩送什么送又不是客人,只是有些话要说说。
【2707】别想瞒住她
“我之前和爸说了,或许他直接出个面比较好。”曹昭降低音量,不给其他人听见。
曹栋的眉微拧了下,是在回想他这话里所指的问:“你是说手术台上的那个人吗?”
咚咚,突听脚步声临近,两人刹住嘴。
“曹老师。”谢婉莹叫声。
哎,曹昭应声后转过头又转回脸去。
被她瞅到的曹栋跟着急忙转过身去。
这场面真叫人犯尴尬。为此曹昭念叨起大哥曹栋:瞧瞧你,像我和小叔一样厚脸皮先自我介绍了,啥事都不会有。
曹栋硬着脸:你现在要我怎么办?我在她面前社死的话你跟着社死的。
眼皮子眨了下,靠近看,神仙哥哥和曹栋医生的背影都有点相似了,谢婉莹心头疑惑时,摸出响声的手机,见这回是曹师兄打来的。
“莹莹,你申师兄说你突然挂了电话。你发生了什么事吗?”
“没事的。”听出曹师兄的声音在担心,估计是申师兄打电话给曹师兄时乱猜想,谢婉莹答复着。
“你现在在哪里?”
“我来找曹老师问件事情。”
找他二哥问事。曹勇脑子里打個大问号。他和申友焕是怕她家里再出大事。现在听来不是,反而事情可能与他家里有关?
曹栋曹昭的心跳此刻有一百以上的速率了。两心外科医生感受着这种慌张心虚的心速真是丢人。曹栋的脸率先挂不住了,转身去走楼梯口。再一想,怕老二兜不住招供出他什么,放慢点脚步听。
老大哥一走,曹昭可以装镇定了,手放白大褂口袋里转回身,清嗽嗓子温和地问学生:“什么事?”
“曹老师。我可以问你吗?那个谁是不是进行过心脏病手术治疗?”谢婉莹小声说道,事情未搞清楚前不给四周人听见避免给人添麻烦。
显然曹昭以及附近的曹栋和在听电话的曹勇,全没想到她问的是这个事。
曹栋站住了脚跟。
有一刻,曹昭怀疑她是不是走来时听见他和曹栋的对话,一想可能性太低,哪怕她听见应该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
“你为什么问这个?”曹昭道,语气里试图把她问的事情淡化掉若是没事发生。有些事情作为医生他不可轻易外漏的。
面前神仙哥哥的眼睛少有地在闪避她的问话,谢婉莹心头凛了下:真是被她猜中了。她两世为医太懂医生说话的各式口吻,神仙哥哥听得出她说的是谁,显而易见瞒不住她。
“莹莹,你把电话给我二哥。”
曹师兄的指示从电话里传出来,说明曹师兄并不知道这事。
谢婉莹没有犹豫,把手机递给对方。
伸手接过她的手机,曹昭并未先和弟弟说话,而是对她说:“莹莹,有什么事待会儿再说。”
神仙哥哥不打算告诉她吗?
眼瞅着她站着不动,曹昭只好再问:“你听谁说了什么?”
想她是不是从谁口里听到奇奇怪怪的谣言。
“没有。”谢婉莹否认,神仙哥哥不说谁知道,她说的是,“曹老师,你是不是感觉出来什么了?”
【2708】说是过分敏感了
是他自个儿露馅的?他什么时候自己露馅的?这是大事了。曹昭赶紧把弟弟的电话先挂了,伸出的手把她胳膊一拉,等旁边路人走过去后,嗓子沉下几分详细问:“你想说什么。”
“我刚看那个手术病人房间隔缺损的地方,脑子里闪过个画面,想到了水流在涌,不断冲击脆弱的墙,不知墙会不会再漏。”
“墙漏?”
“补好的墙可能一直很脆弱。”
听了一阵听明白她的话后,曹昭哑然。
她手术中停顿那一下所有人想不明白纳闷到极点,结果原因居然出在这?
要他这个导师说,这个学生或许学术非常谨慎却是担忧过头。曹昭严肃中略带起一抹莞尔,抚慰学生道:“这是不可能发生的,莹莹,你刚做过这类手术很清楚。”
手术医生肯定会反反复复检查缺口有没有缝补好,用结实的缝合方式间断缝合,好比你主刀谢同学缝的时候是如织布机一针一针很扎实地打结。
另一方面,像最常见的补缺手术房缺室缺,它们术后若发生残余分流是较为常见的,通俗点说即补完会有少量瘘口残留使得少量血液继续相通。
这种现象比较多发生在多发性室缺房缺病人,他们的房间隔室间隔如同乳酪样,医生肉眼是没法发现所有微孔的,因此难以补齐所有洞孔属于无法避免的术后并发症。
残余分流量只要小,不超过一定范围不会影响患者的循环功能,保守治疗漏口可以自我愈合,无需处理的。
医生对手术并发症向来有严密的监控,术中术后复查检测能及时发现问题给予纠正。说多少年后再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实属罕见中的罕见。
“或许是缝合完其它地方没长好出问题。”谢婉莹回忆模糊的画面推测,再问神仙哥哥,“这个手术应该是很多年前做的吗?我猜他本人可能不知道自己做过手术。”
“患者不知道,你怎么知道?”曹昭逮住她话里的漏洞。患者本人不知,她是从谁口里听说。
问到这里,谢婉莹说到一个小细节,不知算不算神仙哥哥露出的马脚:“曹老师,您那次在办公室里与他的家人进行谈话。”
这件事他自以为很普通,未想一众学生会因此猜疑他的动机。曹昭哭笑不得解释几句:“我是导师,遇到学生家长顺带做个家访而已。你妈妈来的时候,我一样去找你妈妈对话聊天。”他那天真的只是和对方叙旧没说谁要生病的事。
或许是她和潘同学等人过分敏锐了。如果没其它后续的话可能就此打住,偏偏没多久再发生意外事件。谢婉莹谈起:“在上次车祸现场——”
察觉异常现象的不止她一个人的,当时曹师兄陶师兄二师姐全盯着人看。再之后,貌似有几次类似异常迹象,譬如运动会上。
曹昭仔细地听完她对几件事的讲述,面色突显严肃了,认真说:“我之前没听你们汇报给我。”
【2709】步步逼近
想和老师做汇报,怀疑人家有病,总得拿出有力的数据出来。好比她以前怀疑谁的诊断,至少要摆出一大套让人信服的证据。
现在是什么情况呢?是好比她想找姥爷的证据找不着的困局。没数据,怀疑方向没摸清楚,一旦查找方向不对查不出来问题,不仅白费功夫而且会变成小孩喊狼来了的风险,下次再说这人有问题没人相信。
亚希妈妈和刘笠老师的教训历历在目。
只能说她所谓的“预知”能力和一般医生无差别,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只是她的大脑能比其他人分析判断的精准些。如果是过于隐匿的患者发病前毫无征兆没有数据跑出来的病,她想搞“预知”不见得比一般医生能厉害多少。
陶师兄建议她多建立数据库,意义在触类旁通。有时候其他病人的病例能给医生灵感去解答到另一个病人看似毫无头绪的问题,是这个意思了。
今天在她脑子里在闪过的奇怪画面,实际上是她心里惦记着患者的情况,大脑数据库有这个事项在手术中找到参照物冒出来“预知”了。
“曹老师,我和您说完这些状况后,我相信您应该和我们一样有所察觉,会认为让他再做个身体检查是不是?”
有关这个事情他在着手安排了。所以他让她无需着急的无需插手,有些事情说不给碰是不能碰的,病人的隐私权他是医生需要维护的。
谢婉莹是着急,追加句:“曹老师,您想让他做哪方面的检查?是马上送他去做吗?”
她这个一根筋的拼命追着他,好像生怕他不给病人医了似的。
曹昭感觉需要批评下学生了,说:“很多事情需要一步一步来的。”
马上,这种事儿能马上做到吗?患者不知道自己过去的情况,你能突然对他说什么?不要说其它,只说告知对方你以前有病或是说怀疑你有其它情况发生,你猜患者能是什么心理反应?
医生不是警察,没有一个医生能五花大绑把患者押去做检查的,需要给患者心理缓冲区。搞不好,在没查清情况前,你随随便便一个通知会把病人吓死了。
是她太焦虑了,她失去过,所以在这方面特别的焦急万分。这是她第一次抓到类似姥爷那样的情况,如果真成功的话,或许她能抓到命运了。唯独现实总不是一帆风顺的。
明知如此,她心头焦急到只想知道再需要多少分多少秒。谁让她大脑里计算出来的预警信号,给她感觉是事情发生的时间会很近很近,非常的近。死神在步步逼近那个人。她不可以再坐以待毙。
想清楚了,谢婉莹张张唇:“二哥。”
离他们不远处的曹栋,一双目光扫了回来:她叫老二为二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曹昭骤然有点被她这话吓到。想他之前多次诱拐她叫二哥等到心要碎了,结果她迟迟没叫现在突然叫,快把他惊出身冷汗热汗。
【2710】手术杰作
怕对方没听清楚,谢婉莹再张口:“二哥,我觉得这事情不能拖的。”
没听错,是喊二哥。曹昭和曹栋四只耳朵听到一清二楚。
曹栋皱眉:先叫二哥?不是该先叫大哥吗?
掠到老大的反应,曹昭回过神来。叫了就是叫了,叫了是好事。他厚脸皮好过老大哥随时防备要社死。
“莹莹。”曹昭伸出的手握住她肩头,腹黑的墨眼儿笑吟吟表示着,多叫几声二哥可以的。
抓住时机,谢婉莹强调:“二哥,现在可以和他说说服他送他去做心脏磁共振吗?”
这一根筋的耍小聪明了,叫完他二哥向他索要报酬。
曹昭念在她叫二哥的份上,温声和她说:“已经说了,会考虑你说的问题,给安排的。”
“二哥,再慢些我怕会来不及——”
*
手术间里手术做完。
助手们没有急着送患者回病房去。
不知是谁带的头,一群人不约而同用食道超声再给患者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负责带人的段三宝拦也拦不住众人,不如说他自己早就想这么干了一块急匆匆加入大军。
食道超声这种检查如谢同学说的在国陟用的多,而首儿近期随国陟应用在先天心外术中是越来越多快变成常规了。在术中补片上完后做一遍,目的是确保补片位置对缝合未漏再关腔防止二次手术补漏。几个人这会儿再给患者做做,美其名曰再检查检查,其实是抓住机会,各位存心想着回头欣赏下谢同学的手术杰作。
每次仪器依次扫过手术区域,仪器屏幕上,至少在仪器检出方面可见几乎是完美无缺没有残留分流出来的图像。
留下来凑热闹的医学生及部分年轻外科医生,围在后面跟着观赏,跟着惊叹:这人如何做到的?
只记得这患者术前讨论显示:缺口边缘不齐,周围预计有小瘘口,不排除有多发性房缺。
能把这种缺口补到如此完美绝对出乎医学人的意料,这是事前没人觉得能达到的目标做到了。
“她做的很棒,我怀疑她眼睛是怎么长的了,有三只眼吗?”韩医生点头再含头,下巴快点到地上去了,显示出对今日主刀无比肯定的欣赏。
三只眼,是田医生首发。韩医生此刻再论,是在谢同学诊断学三只眼的基础上确定了谢同学这台手术织布机在手术缝补中一样有三只眼。
有关谢同学有三只眼,田医生会说:韩医生你别抢了我的首发。
周围的人听见了韩医生说话的声音。几个人过过头去,果然发现穆永先没有走。
大佬们事儿很多很忙的,为什么唯独这人没走。
一堆人回过头去,内心里疑问不断。
韩医生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上司没走。上司陪他和其他人在这里凑热闹可能性不高的。身为大佬,无需再通过仪器来验证早可以看出谢同学的手术做成怎样的。
或许是?
韩医生思来想去可能只有一个原因,穆永先想搞明白谢同学在手术中的暂停是为什么。
【2711】吓一大跳
到时间,护士和麻醉医生送患者下去病房。
一群观众散开离开手术间。只看穆大佬站在那里似乎是最不甘心的,一直在想着什么。
预计是看到最末始终没看出谢同学停手的谜点答案在哪里,毫无头绪,穆永先的眉眼里透出几分纠结。
其他人包括韩医生没想到他对这个事有如此上心的程度,很是疑惑。
人都走了,护士要清场消毒,穆永先只好转身走出手术室,韩医生跟上他。
谢同学不在,潘世华替主刀拿手术病历随病人下科室交班给程医生,让魏同学去办公室休息下,说:“你全身又是汗,去换件衣服吧。喝口水,我怕你要脱水晕了。”
魏尚泉听到这话撇撇眉头,回答温柔的潘同学:“不要把我当成李启安好不好,我哪有他脆弱。晕?和我没门的。”
潘世华无奈了,只好随他去。
被潘同学说到汗味儿,魏尚泉闻闻自己身上的衣服,是得换了再下去避免被洁癖的程医生说,走去更衣室找件衣服换上。
其他的人要走的全走了。段三宝听到病历下去科室了跟着跑下去病房。
戴南辉站在更衣室门口和谁通着电话,声音像小麻雀儿一如既往带点骄傲自满:“对,今天的手术我有机会站在手术台上了,做四助。”
“谢医生很厉害。”李亚希听完陪他一块高兴,道,“哥哥你也很厉害。”
要出去的魏尚泉听见这人在这里和女孩子谈天说地很无语,伸出手试图推开他一把别挡在门口。忽然间,他双眼前面如黑幕落了下来。
拿手机的手突然被人抓了把,戴南辉不高兴地回过头去想看看是谁。眼前景象是一花,耳边伴随传来砰的声响。好像是什么沉重的箱子掉地上去了,把他吓一跳。
“哥哥,怎么了?”李亚希在电话对面一同听到声音,问声。
戴南辉双眼圆瞪,心跳声响到耳膜上了,一只手拿着手机,另一只手弯下腰拍打躺在地砖上的人:“喂,你怎么样?你低血糖了吗?”
躺倒在地上的人是俯卧着的,脸朝地,完全没反应,没听见他声音。
戴南辉吃疑着,把手机放回裤袋里,两只手抓住这人的肩膀要把这人的身体翻过来前,先掰了下对方的头叫唤道:“魏尚泉,你听到我说话吗?”
被他掰过张脸的魏尚泉,双眼紧闭,面色无血,嘴唇青的。
戴南辉“啊”的一声,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双手抖个不停,意图避开刚才碰触到的那种恐怖感:死人了?
走廊里有人疯跑过来,一把将戴南辉再推了把,喊:“站起来,别挡着路。”
戴南辉想爬起来试了几次手脚发软没力爬不起来。
韩医生见到这人这样子,清楚这小子被突发状况吓傻了,顾不上这人了,急忙帮着穆永先把晕倒在地上的人先翻成正面。
再有人听见了动静跑来问:“发生什么事了?谁晕了?是哪个科室的人晕了?”
【2712】温柔北极圈
晕?如果仅是单纯的晕倒,应该不会说把个医学生吓得在地上爬不起来。
韩医生心头一个打抖:莫非谢同学在手术中的停手,是因为感觉到在她的手术室里要发生“死人”这种事情?
可能真是的。反正,穆永先为这个问题没解决,走到办公室再回头时是逮住这画面了。
从另一方面来讲,这猝倒下去的小子算幸运至极,倒下去第一时间被他们心外的大佬看见了。韩医生一边内心这样想,一边蹲下身,和穆永先一块紧张地查看辨认患者的情况。
摸到患者颈动脉搏动消失,穆永先二话不用多说马上给患者做胸外心脏按压。
韩医生转头大喊离最近的同事来帮忙:“不是低血糖,是心脏骤停,快叫麻醉来插管。把除颤仪推过来。”
这消息肯定一下子在手术室里头炸锅了。下班时分,没走的全跑过来帮忙了。
各种纷杂的人影在戴南辉的眼前闪烁着交织成混乱的景象,是把他的耳朵和脑子轰了再轰,把他彻底轰成木头人了。全身僵硬的他唯有被人推了再推开避免碍事儿。没人能顾及到他情绪了,一个个赶着抢救那颗停下的心脏。过了不知道多少秒,他好像意识到自己该干什么了,从地上手脚并爬几步勉强站起来,踉踉跄跄往手术室门口跑去。
手术室外头,当谢婉莹喉咙里微哑着向神仙哥哥说完那句话时,用尽全身气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曹昭俨然是百分百没料到她坚持己见到这个地步,给愣着了。
一根筋的称呼真不是众人白吹的。
到了这个阶段,谢婉莹心里做好了打算,再不行自己回头去找魏同学劝说,至于理由找找骗骗?当然,神仙哥哥若亲自出面说服肯定效果会比她好太多。
曹昭的眼神瞟去老大哥那边。
曹栋明白,如自己弟弟说的,这事情首先需要让他的老父亲出面去和病人家属沟通。要想快,需要先找老父亲。
楼梯道消防门咿呀声,门被推开后出现个人影。
现场三人齐回头,见到是谁时齐齐一震。
“曹师兄?”谢婉莹飞快地眨弄下眼皮子,想自己是否眼花了。仔仔细细再看看,没错,是穿的那件黑红格子衫的曹师兄,拎着那个黑色公文包,对她望过来的那双帅眼睛明亮如舞台一如往常含着儒雅迷人的笑意。
“是我。”曹勇如同没看到现场其他两个人,直线向她走过来,到了她面前轻轻地问,目光仔细地观察她的脸时略含担忧,“你怎样?”
见到曹师兄这一刻,她的心头是陡然一安了,不由地嗯了声。
老三这温柔的口吻绝壁是一股春风可以吹散北极圈。
曹栋第一次见到,颇为惊讶,看看老二:老三是这样吗?
曹昭的墨眼儿抛回给老大:你居然没听说吗?
在谢婉莹眼里,曹师兄向来可以堪称最温柔的人。
在曹家两兄弟印象里,老三继承曹家的帅而已,性情上来没对人温柔过的。
【2713】去救人
果然是这样,转而再面对老二时,曹勇的语气瞬时没客气了,直接质问:“你挂我电话?”
“你不是在医院上班吗?”曹昭咕哝他来的速度快如闪电,俨然这个弟弟为了女人赴汤蹈火非同小可。
“我下午出去外头会诊的。”曹勇说,他这是顺路接到申友焕的电话,顺路拐来首儿不难。
“你不用非得来。”曹昭意味的口气告诉弟弟。
好玩的二哥想显示出自己很可靠,曹勇明白他的意思,直想给他一个白眼,回头再对小师妹道:“有什么话你和我说。”
其他在场两位曹家兄弟听出来:老三要为自己的女人出头。
不是觉得老大老二会欺负个小姑娘,只是,要论理解她的学术观点这两人估计暂不够格有点儿呛。曹勇话里话外实际上是这个意思。这反而让另外两人听着心里头更不爽,曹家人不争别的只爱争学术的。
手术室的门这会儿打开了。走出来的戴南辉身体摇摇晃晃好像站都站不稳,直冲着他们几个人走过来。
现场几个人发现他的人影,瞬刻察觉到发生事儿了。
“什么事?”曹昭问学生这句的语气里带了焦虑,墨眼儿严肃起来。
戴南辉的双眼从他脸上再到谢同学的脸上,宛如被注射了针强心剂勉强精神振作下,声音里哆嗦着说道:“去,去救他——”
几个人的反应是怔了怔,随之一个接一个全往手术室跑。
边跑,曹栋拿起手机边快速打给自己老父亲了:“爸,请你马上来一趟首儿。曹昭和您说过的,你以前的那个病人,他出事了——”
突然接到儿子通知的曹育东惊了下,问:“病人现在是什么情况?”可以想象他立马猜到儿子说的是哪个病人。
曹栋拿着手机是和其他人跑到现场了。
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串叫人触目惊心的抢救画面。
韩医生在捏着呼吸气囊。麻醉医生在地上打开气管插管箱子,要准备合适时机给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第一个给患者做心脏按压的穆永先已经做到满头是汗了,却是完全不敢把自己的位置轻易让给下面的人去做。
曹昭的面色青到骇然,火速挽起袖管推开快做到没力气了的穆永先,自己替上去。
“心脏骤停。他们正在给他做心肺复苏。”曹栋向父亲报告。
曹育东一听情况如此严峻,急急忙忙赶着要出门,一边焦急地问:“做了多久?”
曹栋不知道,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在他眼前的现场状况实在太混乱,大家脑子里只有救人二字了,预计没人能立刻给他答案。
做多久?像这种病人是自己人,抢救时间是没人计算的,只会不停地抢救。
曹育东在对面明白了他的意思,说:“你们帮他坚持住,我马上过去。”
放下手机,曹栋同迅速把外套脱了参与到救人行列。
除颤仪是推过来了,没电,有人跑着去找电线板。这一刻每一秒所有人都是在抢命。
------题外话------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2714】太突然
返回来的戴南辉望到抢救场面的刹那,把背靠在墙边转过脸去不由自主闭上了眼皮。
他不敢看,这样的场景对他来说从没经历过,太可怕,像根针一针一针刺着他心头。
平常救人全是救陌生人,不认识的,感觉像是在解剖课上对着小兔子什么的差不多。
现在突然间,让他如何接受自己身边活生生的人熟悉的人变成死人似的,手摸过去是冰凉的,没呼吸了,没心跳了,一堆老师冲上去在做心脏按压,往对方嘴里头插管,这场面,不知如何形容了。
不要说学生被吓成这样,一群老师脑子里哪有什么想法,不敢去想这人是自己认识的人,只能拼了老命地去捞命。
手术室大门被一扎人冲撞开来,程昱辰医生带人出现。一个个气喘吁吁的是接到消息后从科室一路狂跑。见到戴南辉站在门口,纷纷问起他:“什么情况?”
戴南辉摇摇头,再摇摇头:自己真不知情他怎么会突然倒下去的,一开始以为是低血糖。
潘世华同学悔到肠子青了,说:“我看他汗太多,让他去休息下的。”
“脱水吗?”
“不是的。”段三宝望着不远处的抢救画面,很肯定地说。这情况是叫他面色要惨白过患者了,国都天才同样遭不住这种从未见过的特殊打击。相比下,估计潘同学现场反应好些,毕竟曾遭受过自己中学同学的事件了。
“你既然发现他不对劲,应该马上向老师报告。”程昱辰医生指着潘同学一阵痛批其后知后觉,再说起另外几个人医学能力差,“你们没有发觉他的异常吗?只有他一个人发现吗?”
没发现,怎么发现。老师在场都一样没发现啊。
同学的“猝死”来的太突然,没人能有警觉和防备。要知道这人之前一刻和你正常说话交流的,可以正常走正常跳不见不健康,只不过是汗流多了点。问题是这魏同学自以前有汗多的情况。
面对这样一个平日表现过于正常的人,不管是医学生或是医生大佬怎么去察觉到猫腻。医生没有透视眼,更没有超出业务范围的预知能力。只有心境和普通人一致的,现在看见被吓到了。
被程医生批了个狗血淋头,潘世华他们几个人心头唯独痛,恨不得时光返流这样自己可以抓住同学的命了。(谢同学:你们终于可以体会到我重生的感受了。)
另一方面,他们没觉得程医生批的过分,能感受到的是程医生心头和他们一块慌成了汪汪汪吠叫的汪星人。
现场一群大佬围着患者转,后来的人唯有在外围站着了,插不上手。
面前的抢救局面,貌似并没有因为大佬在场立刻能有所改变。抢救这样一个不明病因突然“猝死”的患者,在临床上从来不容易。医务人员茫然不知死神身在哪里,不知道如何上哪儿去抓死神手里的命。
除颤仪终于插上电,打到一百五十焦耳,充电。
【2715】无效
在这期间,曹昭双手交叉放在学生胸口上继续一百到一百二十次每分的疯狂按压。
拿起除颤仪吐好胶的两只电极板,曹栋喊了声所有人:“让开!”
要除颤了。曹昭被迫停手。
所有人嗖的让出位置。
两只电极板立刻放到患者的胸骨右和心尖部,争分夺秒放电,声响。
第一击下去后,复律没果。第二击要准备两百焦耳了。
现场有些人看着这情况再次腿软了,所有学医人均清楚电除颤没效的话意味什么。
以前讲过电除颤不是对所有心脏病抢救病人有效果,它有它的适应症的。
放在目前的患者身上,连接仪器的心电图显示为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心率,按理说是可以有效的。如果没起效,一种原因可能是能量不够大,操作者可以加大充电能量到200再次进行尝试。第二击下去若再不行,再除颤要重新预计效果和考虑后果。
曾经有患者处于心室电风暴即24小时内反复发作的室速或室颤,抢救期间内被医务人员进行过一百次的电除颤拉回命。这样的情况为非常非常特殊的病例。医务人员在做多次电除颤前,必然对患者有准确的诊断。好比这个患者是典型的心肌梗死导致的心电活动异常。
对于没能很明确病因的患者,电除颤若不能起到成功电转律的作用,医生是需要仔细分析原因进行研判的。能不能再给予除颤,要考虑到电除颤不是完全没有副作用。电除颤直接作用于心脏,若不起效果多次强加对心脏是否会造成相反的不良后果,这个谁都没法打包票的。
取舍向来是摆在医生们抢救患者面前的最大难题。
除颤仪适应症对也不是万能的,死神从来非能轻易对付。
当前抢救下,医生唯有按照医疗程序去想常规医疗措施,按部就班最稳妥。
除颤无起效,赶紧再继续做胸外心脏按压,并且同步采取药物复律,推抢救药。
相关抢救人员跑进配药室,抱着一盒盒常用的抢救药冲出来摆在地上,问医生:“上什么药?”
没大佬应声。
推啥药呢。如果按临床经验,电除颤是应付当前心室电活动异常最有效的措施,副作用最小。用药物复律的话,复律药物一贯来副作用大的很,医生想用好比如履薄冰的。
简单来说,复律药物是要把心律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其中之一必然是会把心率打下来。在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用人手以龟速缓慢静推复律药物的条件下,前一秒患者心率在一百以上下一秒骤然可以变成六十以下的恐怖现象。这是在明确病因的患者身上发生的事情,更别提如果对一個不明确病因的患者使用这样的药物会有什么结果。
你推个药一旦不对,不是救人是把患者往死神推一把了。
眼前这患者是自己学生,很大佬也不敢轻举妄动的。
要考虑,务必非常慎重地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