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TXT下载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全文阅读

作者:肥妈向善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txt下载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2566】电话打来

    紧急的电话嘟嘟嘟,打到了小儿心外二科。

    午睡刚醒,曹昭拿着保温杯走出办公室。

    前面,走来潘世华和魏尚泉。两人从学校回来帮谢同学从学校图书馆带来书,突然迎面遭遇到这个假神仙真魔鬼导师,齐齐站住脚。

    跟在他们两人后头一块来找谢同学的有林昊同学。眼见两位同学表情不对劲,林昊自动自觉站到这两人后面去了。

    护士那头接到电话大声喊人:“段医生,曹主任呢?”

    被护士逮住的段三宝转身走到护士站前面,温吞吞的唐僧音询问情况:“怎么了?”

    “PICU打电话下来,说你们组的学生闯祸差点害死病人了。”护士按照人家对面说的话重复,语气惊骇。

    差点害死病人这句话本身带有耸人听闻的气息。

    段三宝的圆圆眼惊了惊,下意识地转头望向了曹昭那边。

    近来跟在他身边的学生仅有这几个。曹昭当场数数自己眼里的“孩子”:一、二、三——

    不见的“孩子”是哪几個,心里有点数了。

    潘世华和魏尚泉听见爆炸性新闻面面相觑:和他们一块学习的同学能有谁要害死病人?

    “他们PICU的人说这同学姓谢。“小儿心外二的护士暂未见过谢同学,继续重复对方的电话。

    谢同学害死病人?

    段三宝的孩子脸露出宝宝受到严重惊吓的表情:吓?这是哪里跑出来的笑话?

    潘世华他们三个同班的,差点脸上肌肉全抽了。

    说哪个同学闯祸都好,偏偏谢同学是最不可能的。

    “行。我上去看看。”曹昭说,白大褂风度翩翩地在路上刮起阵风,走过护士站柜台边时先把保温杯寄放在台面上。

    林昊担心地拉拉另外两个同学衣角:这老师是不是要去骂莹莹了?

    这——固然这男人不是神仙是魔鬼。正由于是魔鬼,骂莹莹更不可能了。潘世华和魏尚泉心里头想。更可能的是,如段三宝脸上写着的:这坏心思的大佬表哥是急着要上去看笑话了。

    一行人小跑步跟上曹昭,一路赶去PICU,没坐电梯走楼梯。半路在消防门口,与从小儿心外一科出来的人影撞了个正面。

    那年代诺基亚手机若块板砖显得造型很酷,是很多人的挚爱。穆永先医生右手举这样一部灰色时髦高端机贴在耳边,说电话时整个人宛如卷起股商业酷型风。

    一帮同学望着这人,总会想到偶像剧另一种霸道总裁类型,和神仙哥哥刚好形成两种主角形象。事实上,这两人确实是首儿中青年医生圈的骄傲,儿科明星医生中的两大台柱。

    抬头撞遇到他们这群小儿心外二科的,穆永先酷酷的眼里是带了点意外,边听韩医生在电话里报告:“他们说抢救,我上来,上来后情况不对。”

    “什么情况不对?”

    “没抢救啊。”

    没抢救通知医生上去,这PICU是闹着玩吗?哪个值班医生敢这样闹着玩?在临床里,瞎喊狼来了的代价是谁都付不起的。

【2567】怎么可能的奇迹

    “你说清楚。”穆永先一个字一个字给下属念了。

    韩医生怕到想哭。若早知道不是人家电话里报告的如此严重,他何必一面跑一面抢着通知上司,搞到如今的狼狈样。

    “他们之前说是心脏停了要做胸内心脏按压的。”韩医生说。

    孩子心脏停是最严峻的情况之一,确实该通知主治医生。

    “来了发现没停,没事儿。”韩医生边说边望着孩子稳定的心电图,不知道是他或是PICU的人见鬼了。

    哪有这样的奇迹?患者心跳要停突然又自己好了不停了?如果有这种患者还需要医生干嘛?

    对此韩医生真就是对上司解释不清楚了。

    下属在电话里说的糊里糊涂的。

    穆永先的面皮硬冷着,只得继续前往PICU自己亲自了解情况了。

    再看小儿心外二科的人,居然跟在他后面走,显然要和他走去同个方向。

    “小儿心外二的病人抢救了吗?”

    接到上司这句问话韩医生愣了愣后,说:“没有吧。这里没有其他病人抢救。”

    对方这句话,穆永先听见了。

    在他附近的曹昭他们也听见了,以他们的直觉判断:谢同学闯的这个“祸”预计和小儿心外一的病人有关了。

    哎。一帮同学替谢同学担心起来:“祸”和竞争对手有关,不知道是好是坏了。

    走在前面的两位大佬先换了鞋帽等匆匆进去PICU,一帮其他人慌忙跟上。

    第二批大部队人马进入PICU。

    护士见到通报:“姚医生,曹医生穆医生来了。”

    姚医生回头,望到了医院里两位出名的小儿心外科台柱,啊了声:“什么曹医生,这不是曹主任吗?”

    “对。”护士点头。

    “你说的是曹医生!”姚医生强调护士报错信息。

    “我们医院里小儿心外科姓曹的医生只有曹主任。”护士坚持自己说的没错。

    是姚医生自己的脑子一时没有转过来。

    姚医生的脑袋上啪一下汗滴滴。

    早知道是曹昭的学生,谁敢随便状告一个主任的学生。

    穆永先和曹昭两人几乎同步进入病房,曹昭问:“有人打电话通知要我过来,是谁?”

    神仙哥哥这是设了个套,貌似在问是谁告状,或是在问告谁的状?——脑袋秒懂这男人是恶魔的潘同学等人闭紧嘴,知道有人要遭殃了。

    姚医生唯今只有硬着头皮顶上,答:“曹主任,是他们护士报告的,说是你的学生私自把手放进穆医生的病人胸腔内,想给病人做心脏按压。我们一想,是学生啊,怕到时候穆医生和穆医生的人说些什么,为了以防万一,让你上来看看。”

    听到姚医生的话,有反应的不是曹昭这组的人而是韩医生。韩医生的目光唰在了姚医生脸上,眼神里充斥着不可置信:你说什么?我什么时候说要告谁的状了?

    必须澄清这种事情。韩医生立刻摆明自己的态度:“不是我让人打的电话。”

    姚医生转去头向韩医生表明不解:是你的病人,出事你不告状?

【2568】是谁眼睛出问题

    姚医生不服气:“护士说的,不是你们组的病人。医学生无论做任何事,没老师在去做全是错的。”

    这前辈的话说得现场一群医学生心头泼啦泼啦凉:意思是他们医学生只要老师不在场,永远只能见死不救了?

    医学上很多时候救人讲究时效的。不说等到老师来,只说等老师接通电话的一分一秒耗时里头都有可能错失挽救病人性命的最佳时机。

    这种时候你还让医学生袖手旁观?

    不要忘了,医学生读医是为了救人。不分青红皂白,不分情况判定医学生绝不能救人的说法是直接打击学生当医生救人命的初衷。这是让医学生情何以堪。

    如此教法,怕是会被社会上质疑的。

    是老师,不会像姚医生这样一句话定学生死罪的,肯定要分情况的。

    如在国协普外二的时候,一帮老师教育谢同学也不敢定谢同学死罪的。

    事实上医学生该不该救人,该不该在患者生命垂死关头上去救人一把,重要的是医学生自身要懂得掌控住救人的风险。

    和陌生人伸手救人一样,去救人的人要自己有把握,没把握不要去救。如果有把握,并且患者病情急到等不及老师来会死的情况下,无论如何是必须去救的,否则一辈子良心会过不去。

    再退一步讲,或许姚医生说这话是怕学生犯错心急口不择言,可以称之为出于此人对现场的学生不了解。但是吧,不了解学生你好歹先了解清楚现场患者的情况再说。所以,韩医生不会傻到跟这人的风急忙告状。

    韩医生气到擦眉毛:我告啥状?情况没搞清楚前我告状?我傻的吗?至少我没你傻。

    他这是怎么倒霉到摊上了这么个人在PICU值班,话说这人是新来的吧,他好像以前没见过这人。

    告完状的姚医生憋着股劲儿,自认是对的,等学生的老师批评学生。

    一帮医学生更憋着委屈,再看看老师们。

    曹昭双手插在了白大褂口袋里,没说话,不急着。

    真正有资格告状的人其实不是姚医生,而是患者的主治医生。

    在其他人说话的时候,穆永先作为主治医生先走到自己病人床边检查病人情况了。听完姚医生禀告的情况,他的双眼刷见谢婉莹手戴的手套,分明疑惑起来:“你说她给病人做胸内心脏按压?”

    “对啊。”姚医生口口声声咬定。

    “她的手套干净的,没血。”穆永先再三确认自己没有变老花眼了。

    究竟是谁眼睛出问题了?

    “她的手套干嘛了这是——?”姚医生的头甩回去,刚要继续说是这样没做怎么怎么了吧啦吧啦。

    忽然间,所有人望住她的脸,眼里全写着:这值班的是脑子出问题了吗?

    手套干净没血你能说她的手进去给人做胸内心脏按压了?

    姚医生反应回来的瞬间,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变成连声甩锅了:“不是我说的,是护士说的。”

    刘护士听见锅来了,急忙把锅再甩出去:“我听她同学说的。”

【2569】甩不出去的

    锅到了戴南辉头上,戴南辉急道:“我没说这话!”

    “你说的,我们全听见了。”

    戴南辉要跳脚了:“我说的是叫她别伸进去。后来发现她根本没把手伸进去,你们听什么了?”

    “她的手没伸进去病人怎么可能好了?”姚医生激动地说道。

    好了,现在这个问题只能谢同学自己来回答了,谢同学是给病人施魔法了吗?

    谢婉莹仔细给现场老师们解释下情况:“我到了以后,发现可能不是室颤。”

    啊?第一个听到仪器警报声喊着叫医生的刘护士,怔了下后说:“我马上通知医生了。”

    护士只能判别简单的心电图,再说对心电图的解读诊断向来是属于专科医生的工作了,护士没有这个资格做心电图诊断的。护士一时间误判心电图的话属于正常的,也不是当班护士的责任。护士的首要任务是听见仪器警报声一定要通知医生到场。这点,刘护士做到了。

    在通知到外科医生来之前,PICU值班医生理应先到场判读患者心电图。姚医生对此的说法是:“我起来的时候,韩医生到了的,一块进来的。他们先通知韩医生再通知我。”

    韩医生要被气到没气了。其实他一进来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人会在门口等着他来而不是在病房里等着。无论怎样,PICU医生值班室比起他们小儿心外科离病房的距离是有巨大差距的。

    你几秒钟跑过来的路能和我要几分钟跑到的路比?不如说你慢吞吞的只等着我过来吧。

    像曹昭、穆永先这样比较大佬的医生,一眼可以看穿这个姚医生什么心思了。这种人临床上是蛮常见的,如姚医生自己先告状学生的那样,不是自己的活儿自己干嘛干。正因为如此,姚医生告学生的状能告到如此理直气壮。

    我哪怕进入病房也没用,患儿是延迟关胸,我进来也没法做胸内心脏按压,不如在门口等你们外科到了再一块进来。这样一来,其它责任的锅能一并甩出去了。

    这种人当医生的脑筋是放在这的,最怕担责任,抢救患者性命的事都必须放到第二位去。为俗话说的狡猾过头小算盘打的太精自认太聪明。不说医生这行业,行行都有这样的人。

    你若说这种人两句,这种人绝对还不乐意了,嘴上一瞥说:不是我的技术活,我干坏了怎么办?

    除非被——打脸了。

    现在这姚医生遇到的正是这样的时刻。姚医生意识到这点时很紧张了,对着同学说:“你说不是室颤就不是?你老师不在你自以为是弄错了怎么办?”

    这家伙反反复复揪着一点抢着要把人定罪。

    说明什么?越歇斯底里越说明心里头的惧怕,不得不拼命的甩锅。

    场内所有人望着姚医生激情的红脸,很多人眼中只剩下冷了。

    想甩锅的人无论放在哪儿不会受到欢迎的。想想胡医生,有证有据的甩锅都被许多人所讨厌。但是,如果你真的有实力证据可以甩锅,领导会站你,好比胡医生。

【2570】冷静回复

    姚医生如今只能在实习生上找证据了,坚持问:“你说,你对病人做了什么?我看你这不是揭开切口的薄膜给病人做了胸内心脏按压吗?你是不是换过手套了?”说不定是这些实习生胡搞出来的抢救警报假信号。

    这脏水泼得戴南辉第一个接受不了,快爆炸了喊:“我们是听见警报声才从隔壁跑过来救人的。”

    “冷、静。”两个字从神仙哥哥曹昭的嘴里迸了出来。

    这是让所有人的脑子冷静。包括对自己学生,包括对姚医生。

    不管怎样,首先作为医生要搞清楚病人发生了什么事,病人究竟有没有生命之忧,其它后面谁是谁的责任再说。

    赞成老师的话,谢婉莹同学冷冷静静的声音说:“我揭开切口保护膜是为了确定起搏器导线的电极是不是接在患者的心外膜上没有掉。”

    起搏器?

    起搏器,可能现在做介入手术的人多了,只知道起搏器和介入手术有关。其实心脏起搏器刚开始应用时不是用介入手术安装,而是用传统外科手术安装。

    具体点描述的话,介入手术安装起搏器是导线经由外周静脉把电极送到心腔内安装在心内膜,无需开胸,减轻病人的痛苦和节省外科手术的麻烦在临床上广受欢迎。

    外科手术安装起搏器需要医生打开胸腔心包把电极接到心脏的心外膜,要开胸不受患者待见。

    介入优点多,外科手术安装太痛苦技术看似落后可以被先进的介入淘汰掉,再说外科手术安装方式干嘛呢?

    不是这样的。在临床上向来是哪个方便用哪个,哪个更适合患者的治疗用哪个。至今在儿科,五岁内孩子安装起搏器首选外科手术。这是由于一再强调过的儿科特点:孩子会发育的。你要预放更长的导线供孩子长高,若采用介入手术,过长导线是没法放在心脏或外周血管的。有些孩子心脏畸形,介入手术难以定位到电极安装位置也只能采取外科途径来安装。孩子好动,外科不是像介入手术必须固定在皮脂薄难放的前胸,固定在皮脂厚的其它地方会更好。

    同理,今天的小慧既然做了开胸手术,如果需要安装起搏器何必再搞介入,在开胸过程中直接顺手把电极装在心外膜上更方便。

    说到这,为什么小慧需要安装起搏器?这孩子不是什么需要起搏器治疗的病吧?

    临床上用起搏器,确实一大类是奔着治病去的,这类患者大多数走介入手术去了,用的是永久植入式起搏器。起搏器另一类应用主要是临时起搏器用在抢救和备用上,比如上次鲁老师抢救。

    小慧一样,外科医生手术中给她备起搏器,是怕鲁老师那样的万一。心脏手术后的病人,不少循环不稳定的。心脏有可能术中术后骤停,安装个起搏器可以让患者在突发情况下医生来不及到场抢救的时候,起搏器帮医生挽救病人的性命。

【2571】大佬模式

    起搏器主要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发出脉冲,刺激心肌,让心肌收缩和舒张。

    什么时候起搏器该发出脉冲来救患者的命。根据临床上病人的不同需要,起搏器有了不同工作模式。过于细分的模式不详述,只说大体的两大类区分。一类为非同步模式,即起搏器不管患者心脏自己怎么跳,直接发出固定脉冲去刺激心脏的心室或新房,简称VOO或AOO模式。这类模式好在哪儿呢?

    “在外科手术中,采取的是非同步模式强制起搏,这样可以避免被电刀干扰到起搏器引发患者室颤。”谢婉莹说。

    简单说,电刀工作时会干扰到起搏器的感知信号系统,因此在手术中须使用没有感知信号系统运作的固定模式。

    病人手术回来后没用电刀了,一般来说是不用固定模式了。因为这种模式有显而易见的缺陷。怎么说呢?谢婉莹继续说道:“我刚才来到看了看,发现不太像室颤,若是在要诱发室颤的节奏。我怕是起搏器没有从固定模式调回其它模式。检查过后发现真是这样,赶紧把起搏器调回其它工作模式。所以,她的心电图稳回来了。”

    再次简单解释为:小慧这孩子病情好转了,安装的新心脏终于回到正常的工作轨道上了。如果这时候再使用固定模式,起搏器无法感知病人心脏的自搏心率,恢复良好的心脏一旦自主心率超过起搏器固定模式下的起搏频率,两者会产生竞争频率,最终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危及病人生命。

    大家听到这,终于搞清楚来龙去脉。谢同学没有也无需给病人做胸内心脏按压,只是给调了下起搏器模式搞定警报危机。

    姚医生转回身,说起韩医生:“你们回来没有调回其它模式吗?”

    “调了。”韩医生不认,这种疏忽自己和自己人绝对不会犯的。

    患者身上仪器多管道多,会不会哪个时候不小心给压到起搏器按键上出岔子了,不好说。临床上经常遇到这种好像遇到鬼的事儿。最重要的是发现险情的时候,做出准确判断排查问题,这是值班医生的责任。

    姚医生指责实习生实际上从头到尾是毫无道理的。

    如她自己所言,如果她认为实习生不合适这些操作,也该第一时间冲入病房阻止实习生操作。反而是她自己没有第一时间到现场仔细判断病人病情是失责的。

    “你说她做错了,你不拦着?”曹昭面向姚医生,墨眼里的小漩涡深不见底。

    “我,我是——”姚医生没找到借口,汗一直落,总不能说自己技不如一个医学生吧。

    穆永先对PICU的人说:“去找你们主任过来。”

    大佬们说话向来不需要和人家吵的,都是对方吵吵吵吵完后,突然伸手啪一下,把人锤成肉饼。

    现场学生们受教了,要教训人得用大佬模式。

    姚医生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赫然变成了医院内的大新闻。什么大新闻?两大竞争台柱,貌似势不两立的两家伙竟然联手教育她了。

    ------题外话------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2572】后续处理

    确认患者没事后,一帮医生移步到医生办公室。

    姚医生坐在医生办公室的椅子上宛如失魂落魄似了的。该庆幸的是,这里不是普通病房,病人家属不在不知情的,否则有的闹了。

    曹昭顺便看了看朱星的情况,同时一样怕这值班的把自己的患者胡搞了,拿了朱星的病历翻读着。

    刚好,程昱辰医生回科室时听说消息咚咚咚跑上来了,找到他们急问:“是朱星出事了吗?”

    “不是的,老师。”几位同学帮谢同学摆手。

    原来是隔壁组的事情把他们的学生牵累了。程昱辰医生耸肩蹙眉。

    在穆永先阅读完自己病人的病历后,韩医生拿着小慧的病历走进来,在姚医生面前敲敲台面:“怎么说?这个抢救记录肯定是要你来写。”

    “不是我做的要我来写吗?”姚医生终于回过神来,抬起头说话,口气一如既往锅能甩就甩。。

    “你要她来写?写是她救的病人不是你救的病人?你确定?”韩医生问她的时候,嘴角几乎气抽了。有时候真不知道这人是不是傻逼了。

    肯定不能说自己比不上个实习生。姚医生站起身,小声和对方商量:“要不,这事儿当没有发生过。反正,病人现在也没事。”

    “这事我做不了主,你找穆医生。”韩医生道。

    说到找穆医生,姚医生直接坐回椅子上去了。

    最有资格兴师问罪的是患者的主治医生。穆永先不进来,是等着她的头头来处理她。他不想浪费力气骂人。

    姚医生脑袋更大的是,另外一位大佬一样没见想走的迹象。

    他人欺负到自己“孩子”头上,能这样算了?曹昭怕事后弟弟知道先把他宰了:你这个哥任他人欺负我意中人啊?

    “你们先走吧。”程昱辰医生对几个学生说,接下来的事情交给老师处理对了。

    几位同学走出picu,走出门口没几步路。前面两三个人匆匆走来擦过他们身边进入picu。

    “曹主任,穆医生。”

    听来是picu的主任和护士长回来了。

    后续怎么处理,至少有人要被停职了。

    许久没有和谢同学见面,林昊同学想叙叙旧。几个同学趁休息时间找个地方坐下来喝茶聊天。

    戴南辉慢吞吞在他们后面跟来。

    这人现在和他们是一个组的,赶不走。

    林昊见到这人心头不高兴。数月前出的那趟事听说是由于李亚希把他当成这个人,他越想越是倒霉气。

    最叫人生气的是,这人被自己妈瞒着浑然不知情那事情与自己有关,是个妈宝男无疑了。

    “我去买奶茶。”谢婉莹主动起身请大家喝茶,“你们想喝点什么?”

    “莹莹,你坐下。”几个男生异口同声,不可能让她请客的。

    魏尚泉同学率先冲出去买茶了,潘世华跟在后面。

    林昊想想后,留在原地坐着,警惕这个戴主任的儿子再次惹事生非害了谢同学。

    注意到对面男生两束奇奇怪怪的目光针对自己,戴南辉疑惑着:自己和这位林昊同学不认识的。

【2573】不速之客

    三个人坐在座椅上,不说话只能默默尴尬了一阵。

    坐久了,几个人察觉:两个买奶茶的去了半天好似掉厕所里头。

    “莹莹,你坐着,我去找他们。”林昊说,刚好找机会离开这个叫人讨厌的妈宝男,起身去找两位同学了。

    奶茶店这个时间点人气爆满。柜台前挤满点餐和付款的人,林昊拨开人群找半天不见同学踪影,直到人群另一侧发现了潘世华。

    一双略带忧愁的眼望着奶茶店对面的星巴克,潘世华的脸上有些紧张。

    林昊走过去问:“你们买好了没有,魏尚泉呢?”

    “他说要给莹莹买杯咖啡,去了星巴克。”潘世华说。

    星巴克在那年代算是很贵了,不像奶茶店人多。魏尚泉同学走过去很快发现熟悉的人影。

    “你说尚泉看见谁和谁在对面喝咖啡?”林昊警铃大作。

    潘世华的眉如月亮女神愁苦弯弯,拿的手机里不时传出魏同学发来的一线情报。

    魏同学报告道:“她们在说话。戴主任让她不要和戴南辉接触。”

    咖啡厅里,李亚希微低着头。在她面前放的那杯摩卡是戴阿姨给她买的。她最喜欢摩卡,若是以前她肯定高兴极了。现在,她的双眼是空洞的,戴荣红说话的声音如火车头在她耳朵边碾过:隆隆隆、隆隆隆响着——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和他一样刚好在首儿。”戴荣红说,是怀疑她为了主动接触谁故意找借口到首儿。

    “不是的。”李亚希澄清,“我不知道南辉哥哥在这里。我是因为工作。”

    对于她的说法戴荣红不相信,要求她说:“你可以去其它医院做研究。若是联系不到其它单位,我来帮你。”

    “不用,戴阿姨。这是我个人的事,我没打算找人走后门。”李亚希正色道。

    “走点人情关系能怎样。你很优秀,我帮你拉关系不叫走后门。”

    “可我在这里的研究进行的很顺利。老师说我做的不错。”

    “你什么意思?”见她再三拒绝,戴荣红面色冷了。

    “戴阿姨,你要相信我。我只是在这里学习,不会有其它心思。”李亚希的手摸到胸前向对方表态自己学习的真心。

    “你的事我很清楚的,我是医生。”戴荣红一句自称专业的话,将她全盘否定掉,“我知道你对我儿子是什么感情。你和他不合适。你应该离他远远的,对你自己对他都好。”

    “戴阿姨,你想多了,我和南辉哥哥之间一直没说上话的。”

    戴荣红不接受她的狡辩:“你不想想你曾经干过的事。”

    这话是把利剑,戳到李亚希面色苍白,嘴巴哆了哆:“戴阿姨,我不会再做蠢事了。我现在在做的研究正是为了防止同样的悲剧发生——”

    “你不要忘了这个悲剧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我原谅你是因为你是个病人。你是个病人,该想的是好好养病!”

    别以为对方这是关怀病人的话,李亚希的脸在灯下几乎没血色了。

【2574】争执

    满意她不再说话了,戴荣红喝口咖啡,继续如苦口婆心般说教后辈:“我听你妈妈说了,说你近来没回家。你妈妈说你怨恨她肚子里的孩子。你这样的心态是不正确的。你爸爸妈妈再要个孩子是为你着想,怕你以后出点事没人照顾。你应该体贴你爸爸妈妈。”

    “我近来是要在学校和医院来回跑,没空回家。”

    “你爸爸妈妈说你和他们因为你弟弟或妹妹的事情吵过架。”

    说到这个事,李亚希刚好记起来,着急和对方说:“戴阿姨,你是医生,你说的话我妈妈应该能听进去。医生说她血压高,找我谈过话了,怕她要出事。阿姨你帮我劝我妈妈去医院做检查,要听医生的话,如果孩子不能要还是不能要的。”

    “瞧瞧你自己在说什么?”戴荣红冷笑出声,“你还说你不是你不要你妈妈肚子里的孩子。”

    “我怎会不喜欢有个弟弟或妹妹,但是,我妈妈的命更重要。”李亚希强调,“戴阿姨,你是医生也应该把我妈妈的命放在第一位。”

    “我是医生我当然会把你妈妈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你妈妈这点血压高不是问题。”戴荣红不高兴地答复道。

    “戴阿姨,如果没关系的话,产科医生为何专门找我过去谈话。”

    “那个年轻的产检医生是不是?你戴阿姨的行医经验比她不知道多多少倍。你竟然信她不信我?”戴荣红眼里愠怒了,“你不喜欢你妈妈肚子里的孩子直接说,不要找借口掩饰你自己心里头的歪念邪念。你再这样走邪路下去,这回,包括我不会保你的。”

    李亚希脸上大写的一抹震惊:对方怎会如此误会她?这是她自小崇拜的阿姨啊。

    眼泪积聚在眼眶里,李亚希努力地忍着,不给掉。

    “结账。”戴荣红喊来服务生啪给钱出去,再“好言好语”数落面前的后辈,“亚希,你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阿姨心疼你生病的。好好听阿姨的话,不要耗费自己的身体回家,好好休息吧。你爸妈早说了,你不工作没关系的。他们的钱足以让你一辈子生活无忧。”

    “我,我可以的——”她是病人,可她治好病了,可以回来学习工作了。谢医生鼓励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被病所困住自己的人生。

    “你说的是谢婉莹吗?”戴荣红眼中露出复杂意味的一抹嘲讽。

    说来她一众师弟师妹中,这个谢婉莹绝对是个奇葩了。自己朋友被人捅了一刀差点没命后,竟然可以和捅人刀子的继续做朋友。

    不管其他人怎么夸,她对这个师妹真是喜欢不起来。感觉这个师妹比她儿子更心高气傲,明明没有她儿子的后台资本。

    李亚希和旁边偷听的魏同学能看出对方眼里鄙视的意味。

    魏尚泉心头怒火了:怎么可以鄙视谢同学呢?

    最糟糕的是,对方的这个言外之意,估计谢同学感觉到了。

    潘世华和林昊望着冒出来的谢同学,被吓到:“莹莹,你什么时候在这里的?”

【2575】错就错在

    “嘘嘘,他不知道。”谢婉莹让他们两个小声点,指指在原位坐着的戴南辉。

    问题你知道了!潘世华和林昊心头尖叫。要他们说,这谢同学居然贼溜溜的跟来偷听。

    “我过去问问是怎么回事。”谢婉莹说,自己走过去看下李亚希。

    “喂,莹莹——”另两人追着她出去。

    耳听戴荣红走了,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的李亚希突然听见一个声音说:“亚希,和我说说你妈妈怎么了。”

    是谢医生。

    李亚希唰抬起头,眼里重燃起了烛光:“谢医生,你怎么知道我妈妈的事?”

    “我之前在北都三实习,有一次遇到你妈妈产检。”谢婉莹坐在她面前严肃地说。

    那天的情况是,亚希妈妈和另一个医生吵架,继而转到刘笠老师的门诊。几个产科老师私下讨论,直觉里认为亚希妈妈怀孕风险大。

    是医生,哪怕和病人吵过架,本意上心里是希望病人能好的。没有医生希望病人死的。

    听见她这样说,李亚希忧心忡忡:“要怎么办,谢医生?我妈妈爸爸不听我的,以为我想害死他们的孩子。”

    “现在你妈妈是继续在刘笠医生的门诊做产检吗?”谢婉莹问。

    李亚希急忙在书包里翻找出张纸条递给她:“这是上次产检医生给我留的电话号码。她好像之前找过我爸,我爸不理她。我觉得她说的是对的,她让我妈妈去找产科教授。”

    在普通产科门诊,负责给病人做定期产检的医生多数为年轻医生处理不了疑难杂症的。遇到特殊病例会告知产妇让产妇转诊,或是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进入住院部。

    “我大概错就错在——”李亚希面露难色。

    她爸爸妈妈有自己的医生人脉,想去找什么专家看病是她爸爸妈妈的自由,她根本插不上话。也因为她相信自己爸爸妈妈认识的医生应该很专业,她没有再插手这件事情。

    问题在,今天和戴阿姨对话下来,她突然意识到:好像这事情不太对劲?

    戴阿姨是名医,但戴阿姨是icu医生不是产科医生吧。

    “医学分设各个专科有它的意义。”谢婉莹认可对方的担忧。

    你是产科问题当然得找产科医生问专业意见,找其它科医生问什么。奇怪的是,这是非医学人都懂的道理。为什么戴师姐号称自己比产科医生厉害。只因为那名产科医生年纪轻可以被轻视吗?

    其他同学站在旁边听。林昊同学想着谢同学热心过头,居然敢再掺合这家人的破事儿。可以的话,他想把谢同学拉走了。

    魏尚泉看下福尔摩斯潘同学有何见解。

    潘世华同学比较善于观察蛛丝马迹,让林昊别瞎忙乎,说:“莹莹要插手肯定是有原因的。”

    是有原因。刘笠老师是她恩师谭老师的表妹,并且帮过她的忙。如果亚希妈妈出大事,刘笠老师作为亚希妈妈的产检医生要被追究责任的。所以听说到出状况,她必须跑过来问清楚。

【2576】不让管

    拿着李亚希给的电话号码,谢婉莹找到自己手机通讯录里刘笠老师的号码核对:一致。

    “谢医生,我回家去把我妈妈的病历偷过来给你看。”李亚希说。

    “也行。”谢婉莹没拒绝,想着等看完病人病历再说。此刻她真心希望自己和刘笠老师是杞人忧天。

    “你们在说什么?”

    众人后面出现戴南辉的声音。所有人嗖的闭住嘴巴。

    扫到他们所有人不说话的表情,戴南辉道:“我听见了。”

    李亚希的心头咚咚咚跳着,他听见她和他妈妈吵架了吗?

    “你妈妈生病了,是不是,亚希?”戴南辉冲对面的李亚希问。

    “这个事你不用管,南辉哥哥。”

    “是你妈妈生病,你让我不要管?”

    因为你妈妈不希望你和我有任何关系。这句话李亚希说不出口,只能点头:是。

    戴南辉走到她面前:“我是医生,你可以信赖我的,为什么不给我知道?你认为我是医学生不可靠是不是?我可以告诉我妈妈,她一定会帮这个忙的。”

    “不用!”李亚希抬头,急得大喊一声,让他千万不要回去找自己母亲。她不想再被误会了。

    戴南辉诧异她现在的态度:“你情愿相信他们,不愿意相信我和我妈妈吗?”

    他承认,谢同学是很优秀,可谢同学到底只是个实习生,肯定比不上他妈妈这个icu主任。

    “这事情,我管定了!”不知道是不是一时被激怒了的关系,戴南辉放下狠话立下誓言。

    现场一帮人心头咯噔下:事情怎么变成这样了?

    “她说了不让你管,你管来做什么?”早憋了股气的林昊,忍不住了,快言快语批评他。

    “你和她什么关系,我和她是什么关系,我们的事情轮不上你插嘴。”戴南辉在气头上一股火儿喷回去他脸上。

    居然敢说跟他毫无关系,不想想上次他被害得多惨。林昊心头熊熊怒火。

    “你们别吵了。”潘世华和魏尚泉拉开他们两个人,眼瞅着服务生要打电话报警了。

    唯恐戴南辉要回去告诉母亲,到时候戴阿姨责备她算小事要是把谢医生牵累进来……想到这,李亚希急得站起身说:“南辉哥哥,我可以告诉你。但是,请你不要告诉你妈妈,好吗?”

    戴南辉站住脚,转过身,看见她红彤彤双目里的哀求,想了想:算了。于是点下头,虽然始终不明白她瞒着他妈妈做什么。

    劝架的几位同学满身大汗。

    等李亚希回家去拿病历的时候,谢婉莹打电话给刘笠老师。

    刘笠接到她的电话一是意外,二是先帮自己表哥问问了:“你谭老师给你的资料你看完没有?”

    哎?谢婉莹愣了愣。刘笠老师都知道这事儿?

    怎会不知道?她表哥虽表面挺镇定的,内心有点儿紧张的。不知自己这个得意门生对自己的研究有无兴趣,有什么看法。

    谢婉莹心想:自己哪敢对谭老师的研究指手画脚评头论足。

【2577】两难

    谭老师是给她批改过作业笔记的老师。

    (谭克林:哎,这老师当的太权威也麻烦,学生不敢评论他的作业了)

    刘笠大概是被她的想法逗乐了,不苟言笑的脸和自己表哥一样破窗,边说边笑:“你谭老师等着你和他交流科研作业,别想太多了。在学术讨论的正确问题上,学生老师平起平坐的。”

    接到谭老师的用意了,谢婉莹点头表示之后会打电话给谭老师。

    “你找我什么事?”刘笠问起她打电话的目的。

    “刘老师,你是不是通知过李亚希的妈妈需要转诊?她妈妈叫做杨云娟。”

    “你和她们家认识吗?”

    “是。”

    “之前没有听你说过。”

    这事情说来话长了。

    “病人的情况我和她女儿说过了,血压控制不好,孕33周,这样下去很危险的。”

    孕33周是孕晚期,到了这个时间点,胎儿的大给孕妇的身体带来越来越重的负担以及风险剧增。放到亚希妈妈身上,高血压控制不稳比健康孕妇危险多多。孕妇血压高向来是产科关注的一大重点。没控制好血压的产妇容易演变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会发生一系列孕期高血压引发出来的全身症状:水肿、蛋白尿、恶心、呕吐等以及大家在影视剧里经常见到的抽搐昏迷医学名为子痫。

    亚希妈妈初步判断为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偶有水肿休息后可消退,但是血压没法调回到140/90mmhg以下了。

    “由于近来她两次检查收缩压高过160快奔170了,发展太过迅猛,只能给她开点降压药,同时催促她去找个更好的产科医生。”刘笠说。

    自己年轻从医经验不足,病人是五十岁出头的孕妇,光从岁数讲是“超高龄”孕妇,病情有从轻度恶化到中度甚至重度的倾向。况且,给孕妇用药谁都知道需要十分慎重。孕妇很多药不能用,怕会影响到胎儿,部分降压药一样。刘笠给这样一个产妇开药是心慌慌的,底气不足,她唯一能做的是尽早把这个病人转去给上级老师看。

    问题这病人有个大问题,病人自称自己有所谓的医生朋友帮她。

    “我想把她的病历转给我的上级医生。和她商量。她说再考虑。如果催问她找到其他医生没有,她听着不高兴,说问过她的医生朋友,她这点高血压不怕事的。”刘笠说到这里快没力气了。

    摊上这样一个病人很麻烦的。宁愿更相信自己的医生朋友,也不愿意相信给自己自己检查和看病的医生的建议。遇到这种病人,医生经常陷入两难境地,你不能赶这个病人走,她没说不在你这里看病了。你说的话她听不进去,她必须再听她的医生朋友的建议。看诊的医生心头预计到这里只能窝火了,想着:你不如去找你的医生朋友看病吧。

    以为这事儿这么简单吗?一般赖着不走的病人,只有一个可能性不走,她的医生朋友并不是这方面的专科医生。

    ------题外话------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2578】症结

    “病人做了多少检查?”谢婉莹问。

    既然病人不走,非要在这里看,以防万一只能多做点检查监测异常了。

    刘笠想到这个头大到要炸了。

    医生开多项检查,一般会惹到病人猜疑。这种情形下有时候和钱没关系,单纯是病人担心自己的病情有异样。

    恰好一开始亚希妈妈和产检医生有过在唐筛检查上的争执。唐筛对高龄产妇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好不容易怀孕上的宝妈,最怕怀了个唐氏综合征孩子。亚希妈妈对此十分敏感,因为这第二个孩子对于她和她老公过于重要。之后再做的检查证实胎儿并无异常时,亚希妈妈对产检医生的不信任感产生了。

    从亚希妈妈的怨言中,刘笠早有读到患者的医生朋友曾经这样对患者说:那产检医生太年轻,没经验,怕事儿。我早说过没事的,如你自己所说你做的试管婴儿,唐氏综合征发生的机率太低。

    听完这些话,亚希妈妈当然直点头:我问她不如问你。

    按事实来讲,谢婉莹知道刘笠老师和谭老师一样有些酷酷的不爱说话,但绝对是个负责任的医生,

    多开检查是为亚希妈妈负责。

    可这么个事出来后,亚希妈妈对产检医生开出来的检查申请单并不信任,会打电话请教医生朋友询问要不要做。

    据说那位医生朋友给亚希妈妈的建议是:大部分没必要做,只是浪费钱。

    “我实在说不过她。”刘笠承认自己嘴笨,说不过病人的,只好平常装酷,“找过她老公,她老公一样只相信那位医生朋友的话。我至今不知道她的医生朋友是谁,问她,她不肯说清楚。后来我找到她女儿来谈话,她女儿现在找你了是不是?你是她们家的医生朋友吗?我想也不是,是的话你不会主动打电话给我了。”

    亚希妈妈的医生朋友是不是戴师姐,没问清楚当事人之前,谢婉莹也不敢乱说是。

    “你知道她们家的医生朋友是谁吗?”刘笠问,很好奇这位医生朋友是医学圈里的哪位大佬。

    说真,这位医生朋友或许是圈内医学大佬很厉害。问题没几个医学大佬敢自称万事通的。非自己专科拼命给人做主张出意见,甚至否认亲自接触患者的一线临床医生建议,这样的大佬她刘笠极少见过。嫌弃她这样年轻的医生给病人看病,同时不让病人转诊,不知道是想置她们这些年轻医生于何地。

    倘若知道是这位医生朋友大佬是谁,赶紧想法子联系上。麻烦大佬给病人另找名医吧,她刘笠实在伺候不下去了。

    见刘笠老师问到这个问题,谢婉莹一样清楚事情的症结在医生朋友。只是目前这人身份不明,她只能答:“我也不知道,刘老师。”

    刘笠在对面长叹气。

    “刘老师,我看完她的病历再请教您。”谢婉莹说。

    “别这么客气。你若是看出有什么问题,欢迎你随时来和我讨论。”刘笠说。

【2579】贼鬼贼鬼

    第二天晚上,被谭老师第二次请吃饭了。

    电话里说好了谭老师下班后顺路开车来接她,让她届时在首儿门口等。

    这第二天恰是在小儿心外二科第一天上班,有些忙。

    在科室上班的流程基本差不多,开早会交班再去病房查房。

    早会的时候,年纪较大的卢主任问起了昨天PICU的事。首儿和国协不一样,女外科医生不见少数,只是偏偏小儿心外科没有。卢主任对神仙哥哥这位女学生很感兴趣:“叫什么名字?只听你老师说过一次记住起搏器了?做过起搏器安装手术没有?”

    “没做过。”谢婉莹老实答。没去过心内科,介入手术接触的很少。心外科刚来,刚学习,很多新事物尚未有机会上手。

    “让你曹老师带带你。”卢主任温和地对她和曹昭说,“这个手术不难做的。”

    几位同学听到老主任这话,再次猜测小儿心外科最难做的手术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在这里的常见病种则马上可以在科室里查房时看见了。

    今天科室大查房,医生队伍浩浩荡荡从第一张病床查到最末一张,卢主任带头很有大将风范。

    小儿科的特点是,在病房里你见到一些孩子看来蛮严重,问题是排不到去PICU住。原因很简单,比这更严重的孩子多的是。说明孩子的病情真的发展迅速很容易恶化。在一些成人科室里能见到单纯来住院部调养身体做检查的病人,小儿科里见不到的。住院的心脏病病人主要特点之一是缺氧,这点成人小孩一样,很多病人均要戴着鼻导管吸氧。

    儿科医生戴着听诊器给孩子看病的画面感充满了童趣,好像给蔫蔫的小花朵或是活蹦乱跳的小狗小猫看诊。

    如卢主任,站在孩子面前弯着腰,好比肯德基爷爷似的,拉着孩子的小手边哄边给孩子听心脏的跳动。孩子望着卢主任,两只眼球如玻璃球大大的透明透明的写满了童真味,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孩子的心境纯到如白开水似的。看见这样的孩子生病了,哪个会不心疼。

    这是年纪小的孩子让医生看病的模样,约三岁以下。

    年纪大点的孩子如朱星了,刚开局可以被医生说服,久之难以忽悠。真的,孩子三岁以上贼鬼贼鬼了。把三岁以下儿童特别划分为婴幼儿是有科学根据的。这个时间段的孩子发育特点很不一般可以说十分重要。孩子刚出生时大脑发育只有成人的百分之二十五,之后到三岁前大脑发育到成人的百分之八九十。这下可以明白为什么三岁以上的孩子上了幼儿园不太好糊弄了。

    由于首儿放宽了收治年龄,在这里甚至可以见到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准备做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不是说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越早做越好吗?一般是这样没错。只是有些病,它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家长和孩子自己不容易察觉到是有病,没能及时去医院求医耽误了。

【2580】缺损的墙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年代的体检项目过于简单。孩子每年按照国家要求在学校做的体检里头,对心脏的检查最多给你拉个心电图和照张胸片,有的连心电图都安排不上。缺乏仪器检测下,让医生用简单的听诊器意图听出心脏里头细微的毛病:嗯,能做到这点的医生是神仙了。

    再说了,单纯靠心电图和胸片能断定的心脏病很有限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12号床十六岁女孩患的房间隔缺损。

    这种病,算是个可大可小的病。很有意思的是,它是先天性疾病,意味它是天生的,从胚胎发育开始有的异常。接下来奇葩在这种先天性疾病许多病例数确诊时是在成年,变成是在成年中常见的心脏畸形疾病。说明什么?说明要发现它很难,没精确的医学探测仪器不行。准确地说,需要做心脏彩超。

    为什么这病做心电图和胸片不能及时发现呢?要说说它的发病原理了。

    房间隔类似一堵墙,听名字也知道它位置在在左心房与右心房中间。墙的作业是阻挡,房间隔挡的是左心房的血和右心房的血,让这两个心房的血不相通。

    房间隔缺损这个病名更形象了,描述出了这个病的特征:墙缺损了。缺损的墙表现出来,要么是破洞,破一个两个三个数个,要么是直接缺,整面墙给你缺掉一块。

    这个病的病因既然是先天性的,要从房间隔是如何长出来讲起。

    房间隔这面墙在砌的过程中,需要先砌一面初始墙,名字叫原发隔。原发隔砌完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常缺块,留出来的空隙叫做原发孔。原发孔一直填不上,叫做原发孔房间隔缺损了。这是房间隔缺损的其中一类病。

    按照上述的说法,原发膈是需要砌完整的,这样不会发病了。问题在于,房间隔砌墙过程是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属于胎儿时期砌起来的。

    胎儿时期砌墙有个大毛病:胎儿时期宝宝汲取的氧等营养是通过胎盘,不是通过自己呼吸肺循环得到。因此胎儿的右心房和左心房需要相通,让胎盘里富含血氧等营养的血液能直接流入到宝宝的左心房左心室,继而去到整个体循环营养全身。

    这样一说,房间隔砌墙是不能把整面墙堵死的,要怎么办?

    只好在砌出来的原始墙退化出个孔,这个孔是后面长出来的,所以叫做继发孔。

    继发孔在胎儿期对宝宝有用,孩子出生后是没用的,而且继续留着要出问题的。人体为此提前做好了堵孔的准备,于是在原始墙上长出另一面墙叫做继发膈,这个继发膈相当于堵孔的补丁片。此时继发孔有了另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不少宝妈听过了:是赫赫有名的卵圆孔。

    总结起来一句,胎儿时期为了保持左心房右心房相通,继发膈和原发膈是不融合的。这样血液可以进入右心房的卵圆孔,再通过原发膈和继发膈的间隙来到左心房。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602/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作者:肥妈向善所写的《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为转载作品,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介绍: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谢家的女儿谢婉莹说要做医生,很多人笑了。
“凤生凤,狗生狗。货车司机的女儿能做医生的话母猪能爬树。”
“我不止要做医生,还要做女心胸外科医生。”谢婉莹说。
这句话更加激起了医生圈里的千层浪。
当医生的亲戚疯狂讽刺她:“你知道医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有多高吗,你能考得上?”
“国内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医生是零,你以为你是谁!”
一帮人纷纷围嘲:“估计只能考上三流医学院,在小县城做个卫生员,未来能嫁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高考结束,谢婉莹以全省理科状元成绩进入全国外科第一班,进入首都圈顶流医院从实习生开始被外科主任们争抢。
“谢婉莹同学,到我们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们泌尿外——”
“小儿外科就缺谢婉莹同学这样的女医生。”
亲戚圈朋友圈:……
此时谢婉莹独立完成全国最小年纪法洛四联症手术,代表国内心胸外科协会参加国际医学论坛,发表全球第一例微创心脏瓣膜修复术,是女性外科领域名副其实的第一刀!
至于众人“担忧”的她的婚嫁问题:
海归派师兄是首都圈里的抢手单身汉,把qq头像换成了谢师妹。
年轻老总是个美帅哥,天天跑来医院送花要送钻戒。
更别说一堆说亲的早踏破了老谢家的大门……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