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你想上手术台吗
谭老师这个语气这个话,要警惕了。
谢婉莹发现国协的老师目光真是锐,她一点心思都压根儿逃不过去。
她哪敢。谢婉莹赶紧对老师说:“是真的,我认为谭老师一定有办法。”
千真万确!作为学生她肯定认为带教自己的老师技术牛逼牛逼的。
谭克林的眼神加深:他怎么不太觉得她这句“真的”是真心话。
“要不要联系内科,再给7床重新做个取样看看?”刘程然和上级商量。
“不用!”谭克林果断道,“直接切,告诉患者说做保肛,让她两天之内签了手术同意书。”
磨磨蹭蹭做什么?这不是外科医生的风格。
干嘛再取样,取样都很难确定,干脆切掉了做病理分析更准。保肛就保肛,先让病人愿意做手术要紧。未来病人改变主意要转全切,有能力的手术医生会预留办法的。
谭老师说话做事够爽快的,不愧为任老师给她安排带教的技术大牛。
(任崇达:他不是不是我安排的人啊!!)
只听谭老师采纳了新来的提议,罗燕芬他们三个临床博士生唰的脸青了。
这个打击对他们三个太大了。
学生跟老师,能摸到老师心思的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谢婉莹知道那几个人在看她。要她说,他们三比她跟老师跟的久,却没有她了解老师。这几人博士生导师肯定不是谭老师,所以心思没在谭老师身上呗。
一帮老师准备上手术室去做下午的手术。
在老师们要走时,谢婉莹走上去,回复了老师之前批评过她的话,道:“谭老师,我在每份病历第一页上夹了张小纸条的,里头写了今早我查房的结果。可能老师您急于翻后面的检查报告,没发现。因为之前老师忙,我不清楚什么时候能和老师沟通所以只能留下纸条。”
听了她这话,刘程然手里刚好拿着3号床病历,这次仔细翻回到第一页发现了那张小纸条。纸条上字体端正秀丽,一行字简明扼要,是她之前提过的事。
临床老师忙哪有时间每时每刻从头检查病历,拿了病历想看报告翻报告页,想开医嘱翻医嘱页面。
谢婉莹是无奈,刚进临床的新人想获得老师的信赖太难了,必须苦等机会。
快速掠了眼她写的纸条,谭克林抬起那双高冷的眼审视般睨了她下,道:“你想上手术台吗?”
下一步,老师是不是会说她做梦?毕竟她到临床实习才第一天。谁让她真的想当一名外科医生。想当外科医生的医学生哪个不做这个梦的。
“当然想,老师。”谢婉莹说老实话,撒谎也瞒不了老师的。
“行,你今天等会儿跟孙老师去换药。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一帮人尚未回味过来这话的意思时,砰的下,谭克林摔开门出去了。
单眼皮的谭老师说话做事向来很快很快的,现场应该加个录读机。估计所有人心里都这么想了。
老师生了气,罗燕芬他们三个博士生下午没能去跟台了,被勒令回病房重新看病人。
【242】她年轻啊
至于谢婉莹给每份病历夹的小纸条,被刘程然奉上级命令抽走,放口袋里带去手术室查阅了。
等老师回来带她去换药,谢婉莹在这期间,先温习换药程序。准备可能换药需要的物品时,护士长走过来了,和她打招呼:“谢医生是吗?”
“我是,老师。”谢婉莹道。
眼看她很客气和礼貌,护士长表情轻松下来了,细声和她说:“以后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护士们帮忙的,你尽管出声,我和她们说了。”
谢婉莹心里明白护士长想和她打好关系的用意,刚好她也想和这里的护士姐姐们好,说:“我一直在急诊的时候叫护士姐姐们为姐姐。”
听到她这话,护士长更高兴了,猛点头:“我看你年纪轻轻可能二十岁出头不到。叫我们姐姐没问题的。你今年几岁了?”
“二十一岁。”
路过护士站的罗燕芬听到这话,更是快步往前走。跟在后头的另外两名男博士生,似乎能明白她为什么今天如此焦急,比他们俩更焦虑。
二十一岁的本科实习生?
三人走进办公室里头,有人给他们三透露信息了:“听说是八年班提前实习的,未来两年后是博士毕业。”
不是本科生,是博士生。罗燕芬他们三个的感受是如雷轰顶了。
“我二十八了——”罗燕芬坐在椅子上时,呆呆喃喃地说道。
二十八岁的她,至今只是博士生第二年。人家二十一岁博士生临床实习了。这个差距简直是要把她碾压死。
如果谢婉莹只是进入实习期但是发挥不怎样,她不会有什么感受。可今天只一个下午不到半小时内,对方把她驳得体无完肤。
三个老师看他们三的目光好比看一群蠢货。
以前没有谢婉莹做强烈对比,老师们看他们的目光是:还行吧。
罗燕芬有点儿沮丧,问另外两个男博士生:“你们两个人一开始怎么不说话?她说话的时候我们就该问清楚她想怎样。你们看,等她说完,老师怎么想我们了?你们不觉得她分明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吗?”
两个男博士生手叉腰,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办。
国协的博士招生本来就是很难进的,全国最难进的。能进的,大多数年纪有了,像他们这样。一旦在临床上被年轻的反攻,更加影响他们的毕业出路了。
罗燕芬的压力比他们俩大,因为同是女医学生更容易被老师拿来比较。两个男博士生这样一想,先不说话了。
瞅这两人不开口,罗燕芬鄙夷一声:也知道这两人打的什么算盘。
女医学生,总归在临床上总是没有男生吃香的,女医学生力气不够实地干活不行嘛。
“要不你们申请转组?”办公室里刚好没老师在,有人好心给他们三提点良心建议,“和她在一起肯定会被比较的。你们跟他学到什么了吗?”
谁不知道谭老师不爱带学生,他们三进这个组究竟是好运气或是坏运气不清楚。不管怎样,只要留在这组里,偷偷摸摸学到谭老师的特殊手术技巧是可以的。因此他们三个想方设法跟去手术室。轮科只有一个月多,不去手术间偷学怎么行。
【243】会不会来抢小师妹
办公室里熙熙攘攘中忽然走进来一个人好似没人察觉。
直到办公室外走来一个本科室的医生,叫道:“黄志磊,你什么时候来的?”
黄志磊扶扶眼镜看看办公室里头。
问他话的医生拍拍他肩膀:“找你高师兄?用不用我帮你找他?”
“不用,我看完病人给你们科医生送来会诊意见的。他们有疑问可以打我电话。”黄志磊答。
问的人想着他刚刚明明那眼神是在找谁。
黄志磊的眼镜光在罗燕芬那几个人脸上扫了扫,之后转身走了出去。
小师妹不在,可这些人刚肯定是在谈论小师妹。曹师兄顾虑的没错,小师妹去哪儿都能立马变成一些人眼中可怕的竞争对手了。
要不是规定医学生必须实习轮科,他和曹师兄都想把小师妹直接带去神经外科好了。
小师妹的能力,他和曹师兄是大大认可的。
黄志磊一边走一边心里头想。
回到神经外科,溜进了自己师兄的办公室。
早上那台手术刚做完,曹勇回来科室眯个眼休息休息,神经外科的手术实在是太长了。看见师弟回来了,问:“她在普外二吗?”
“是。”黄志磊点头。
曹勇听了眨眼:老同学任崇达怎么想的,干嘛把她弄去普外二实习?
(任崇达:不是我,绝对不是我!!!)
“她跟的谁?高师兄吗?”曹勇想想,会不会是老同学特意安排学生去跟高钊诚。普外二普遍年轻,做手术是比较爽。他当年实习一样去了普外二,跟的是高钊诚学了怎么把手术做的爽利。
“听他们说,好像是跟了谭克林。”
“谭、克、林?”
黄志磊眼看自己师兄的表情很惊讶,说道:“我也觉得奇怪。我听人家说这家伙不爱理睬学生的。你说是谁安排的小师妹去跟他?”
老师脾气怎样不重要,重要的是那老师技术和眼光怎样。
谭克林是怎样的人,他曹勇呆过普外二,知道普外二里头做不下来的手术部分,基本都会去找这个人来做。
曹勇的表情复杂了:小师妹跟这个人应该能学到东西。但是那家伙要是发现了小师妹不可替代的才华,会不会抢人呢?
*
下午小孙医生回来后,带谢婉莹去给病人换药。
让老师示范了一次,接下来她自己做完其他病人的换药工作。
第二天早上,早早起床正准备出门锻炼,突然小孙医生一通电话打来。
“你今早早点到医院来,谭老师说了,今天让你进手术室去拉钩。”
证实了昨天谭老师问她想不想上手术台时那抹意味深长的表情,是不是代表她今天干不好就得滚了?!
反正机会难得,谢婉莹吃早饭时多吃个鸡蛋,加个肉包,好支撑体力。手术做到几点不清楚的,有可能中午饭都没得吃。
吃完早餐快步走去医院。
到了科室孙医生先到了,和她说:“你不用听交班了,送3床病人去手术室。”
谢婉莹转身走去病房和护士姐姐一块推车床。
【244】术前安抚
手术室去了两趟,不陌生了。先换刷手服和手术室拖鞋,进到里头谢婉莹本想瞅瞅大师姐在哪里,后来发现不用她瞅,大师姐过来帮忙了。
“今天我和卢师兄一块给他做麻醉。”柳静云和小师妹一起转移病人到手术台上时说。
大师姐终于可以跟自己八年班的前辈了吗?谢婉莹替大师姐惊喜。
柳静云笑笑,是太不容易了。
追赶临床上的前辈太难了,主要是八年班能留临床上的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
手术护士帮病人固定好手术体位,一位男麻醉医生走进来了,柳静云向小师妹介绍:“卢天驰师兄。”
卢师兄年纪四十了,早就是副高了。
今天这个手术明显风险大,因此,叫副高来做这个手术的麻醉。
病人需要做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而且手术时间长,肯定要气管插管建立气道管理。
这时病人身上的监护连接好了,静脉通道保持通畅。
卢天驰先带师妹给病人做硬膜外麻醉,再和师妹说道:“你等会儿插管。”
柳静云走到前面去准备气管插管的东西了。
卢天驰配置好药物,准备给病人通过静脉输液输入全麻麻醉药,同时,拿了个面罩走到了病人手术台床头。
“来,吸口气,深呼吸。”
脸被罩住,病人面部绷紧,好紧张,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死。
手术室门突然打开,有人走了进来径直走到了床头。
站在床头的谢婉莹转过头,见到了穿上刷手服的老师。
脖子上挂了口罩,从白大褂变成绿色刷手服,谭克林的表情没变:薄冷薄冷的。却是一只手在病人的肩膀上轻拍了下,稳重的语声说:“不用担心,上午应该能给你做完这个手术。”
“我知道了,谭医生。”病人见到他很显然松了口大气。吸入麻醉剂进入气管起效,病人合上了眼皮。
医生要学会安抚病人,谢婉莹现场看着学。
麻醉诱导成功。卢天驰让师妹赶紧插管,自己去调静脉药和准备麻醉机。
“麻烦你了,卢医生。”谭克林对麻醉医生说。
“不麻烦。”卢天驰应道。
谭克林转身,对跟进来的小孙医生命令:“你去洗手。”
“是。”小孙医生转身出去术前洗手了。
谢婉莹见状跟出去洗手。
小孙医生问她:“你今早吃饱了没有?”
今天这台手术最少要做几个小时,一个医学生持续拉钩几个小时不简单的。
“吃饱了。”谢婉莹答。
孙玉波想想,是不是该打个电话让下面那三个人上来一个准备准备,以防万一谢婉莹顶不住有个人可以代替。问题是,谭克林没叫他这样做。谭克林估计还气着那三人不想见到那三个人。
“你要是累了开句声。”孙玉波对她说。
女医学生,刚上手术台锻炼百分之百肯定坚持不了几个小时。孙玉波想着必须提前做点预防措施,可不管谭克林怎么气了。
“不累。”谢婉莹道。
对她的答案,孙玉波挑了下眉,再看她洗手的动作:很规范?
【245】术台分工
昨天见她换药的时候察觉到她蛮聪明的,似乎看一遍就会的那种特别聪明的学生。孙玉波看了看她,转头发现谭克林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这边也在观察她洗手。
洗手这活,谢婉莹早练的滚瓜烂熟了。最难洗的手指间缝要刷的仔细,刷的部位要到肘上10厘米,每一步都要准确。肥皂水刷完,再刷碘伏。想想这样刷,其实很伤皮肤的。因而女孩子做手术医生,可以想见经常上手术台的话这双手的保养成问题的。但是为了病人必须刷干净。
见她刷得压根不在意自己的手皮,旁边谭克林眼里的光打量在她清秀的五官上,转身走开了。
在主刀没进场之前,孙医生这个助手要先带她进手术室给病人消毒。
此时病人是睡着了,而且被麻醉医生用了肌松药,身体不会动的。
手术护士打开了手术包,里头有手术铺单以及消毒器材。孙玉波拿起卵圆钳,夹消毒棉球给病人身体部位消毒,消毒范围是要大于手术区域。碘酊涂完,酒精再脱碘。
擦完消毒药水,病人半身几乎是消毒液的颜色。接下来铺手术铺单,中间手术区域铺的是洞巾,即中间有个孔。
手术铺单时,作为一助的刘程然医生进来了,再检查检查消毒的范围有没有错,铺单的位置准确不准确。之后,反而是进来的主刀和一助先穿手术衣,再来二助或是偶尔再来个三助四助后面护士再帮着穿手术衣。
手术台上根据需要安排医生人数。小手术,一台手术主刀加个一助足够了,器械的话,有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在管理,病人病情监护方面有麻醉医生管理。所以根本用不着其他人了。
中大手术加个二助,再来个三助四助之类的话,更多是为了让医学生旁观学习的。一助分点活给其他二助三助干。
手术台上三个医生显挤了,四个以上压根看不清里头手术在做什么了。
显然,谢婉莹作为非菜鸟,当初第一次进手术间被吕主任叫过去时,她是知道过去看也看不到什么的,不如站门口跑跑腿救病人。
一台手术中,只有主刀最重要不言而喻。手术怎么做全是主刀在策划主刀在做。只要一助做好主刀的辅助基本够了。
一助几乎包揽了帮主刀干的活,帮主刀暴露视野,帮主刀固定位置,帮主刀止血缝合。
可以说,一助也很重要,手术进行的顺利不顺利,除了主刀动作麻利以外,一助如果没能配合好主刀,这个手术不见得能准时顺利下来。
所以,一助才是主刀肚子里的蛔虫。
罗燕芬他们三个之前说自己很了解老师,分明是不可能的。只有一助最了解主刀医生。
要了解老师需要混到成一助。
当老师的一助?谢婉莹想想,不敢想。刚进临床实习第二天,离这一天肯定是有距离的,千万别眼高手低了。
这里不是小医院,是顶级三甲医院。
【246】手术开始
大医院,有的是人争先恐后,老师责任心强不放心,不可能像小医院抓人去当一助充实劳动力。谢婉莹很清楚这点的。
先做好拉钩的工作吧。
既然拉钩的工作交给她了,身为二助经常被叫拉钩的孙玉波,可以轻松许多了。而实际上,孙玉波并不明白为什么谭克林会叫一个实习第二天的来拉钩。
应说,就没见过一个刚进临床实习的第二天的,能进手术间来拉钩。
她能拉成什么样?
手术前最后准备。
主刀一助二助的头上,全戴上了手术放大镜。
这一戴,旁人看手术医生的脸,更是什么都看不见了。除了眼镜再加口罩再加帽子,手术医生整个头部几乎被遮盖得滴水不漏。
作为三助只拉拉钩,谢婉莹不需要,也没条件戴手术放大镜。
想观察老师们的表情揣摩老师做手术时的心思,现在看来用眼部观察老师微妙脸部动态这一步骤可以死心了。
器械护士显得很专业,知道这会儿看手术医生看不到帅哥脸的,不如看看医生的手。
别看有些外科医生的手是胖乎乎的小胖手,但是干起活来一双小胖手都能变成蝴蝶飞舞,漂亮极也帅呆了。就好比赵兆伟同学穿上白大褂马上变成帅哥型一样。
什么叫做技术帅和美,在医生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莫怪很多普通人想当医生。
手术开始了。
监护仪上的嘀嘀嘀嘀,病人平顺的心跳声在医务人员耳朵里显得格外顺耳,像古典名乐一样的好听,那代表是生命的律动叫所有人安心。
拿起手术刀片,谭克林的手毫不犹豫地病人皮肤上划下了第一刀,冷,快,准,没感情,如同在饭店里切牛排。
之前提过,越专业的外科医生动手术时越不像个人。
手术刀片很小,一手指节大,刀锋锐利度却不可寻常,划下去瞬间爆血管。
血珠从切口处冒出来,站在对面的刘程然医生早准备好了纱布,拿纱布给切口处的血珠擦擦再压压,以便主刀继续操作。
切口划开以后,谭克林换了电刀。
电刀的好处是可以一方面继续往下开口,另一方面可以电凝下血管止血。
手术放大镜下,只听见电刀声:“吱,吱,吱——”
电刀烫血管有条件,有的出血点不能用电刀烫的。对面的一助要赶紧结扎出血点。
医学生为什么必须练练练打结,最好练出超速度,这时候体现出来价值了。
扎,扎,扎。
正常人体腹腔内是没有血的,血液是在血管内流动的,哪怕是很细小的毛细血管肉眼人可能看不出来。出血就是哪儿破了。所以有出血点,缝线放下去,两手打个结扎住破的地方,出血点止住,线剪嚓,几秒钟内完成。
这些动作,全是医生在与死神拼命赛跑的速度了。
一路,电刀往下走,组织剪等手术器械过来帮忙,一切均是为了尽快暴露病人的病灶,确定病人病情的真实情况。
【247】她身为三助的活来了
之前做的检查大多是在病人体外用仪器探查的结果,会有些误差的。经常有医生做手术打开病人体内一看,前期检查结果和手术里见到的不符合。所以有些肿瘤医生都不敢和病人打包票,只能说能不能切除需要手术打开后才能确定的。
诊断的金标准是在外科手术中,这是确信无疑的。
老师们在紧张忙碌中,谢婉莹屏住声气,静等自己的活儿来。
站在了主刀谭老师的身边,她可以清晰地听到旁侧对面的呼吸声,也能隐约感觉到手术医生汗有没有冒出来。
人戴上厚厚的口罩本就让人的呼吸不太顺畅,如果一个紧张,呼吸出来的声音更加沉重焦躁。医生一样。
听了很久,谢婉莹没有听出身边谭老师的呼吸声有什么浮动,却是对面的刘老师和小孙老师的呼吸声有一点点儿急。
“拉。”
切开到一定程度,终于属于她要干的活来了。
盐水纱布包裹的两只拉钩放入了病人体内。
身边的谭老师双手在亲自较准好拉钩位置,突然一碰她肘臂:“拿着!”
临床老师从不会怜香惜玉的,哪管你是男生或是女生,只知道你是个来协助救命的。
被老师一斥,谢婉莹两只手迅速伸过去接过老师的棒,握紧了两只拉钩的钩柄。
拉钩钩头传来的抵抗力,一波一波,是病人的肌肉在自主收缩的力量。上了麻药的病人看似睡死了,可人活着的,不管是呼吸、肌肉、皮肤、体内里头的器官全是动着的。这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麻药不可能让停止那是死人了。
正因为如此,拉钩的助手实际上是要和病人的肌肉拔河。拔河很累的,所以没做过拉钩这个活的人不用几分钟,自身手臂酸酸麻麻,只有一感觉:今天的手或许要废掉了。
莫怪前辈们说拉钩最累瘫人,只有菜鸟实习生会喜欢这个活。菜鸟没上过手术台好奇心重嘛。
调整调整姿态,谢婉莹握着钩柄保持力度不松一点劲。
站在手术床头的柳静云,担忧地看着小师妹。在手术间呆久了,旁观过数百台手术,柳静云也知道医学生拉钩有多难,是男生都会累瘫的活。
初进外科这道门槛,小师妹会有怎样的结果?柳静云想着想着,只能祈祷小师妹不会被主刀骂得太惨。刚上手术台拉钩的医学生,不被骂的基本不会有。
伴随手术的深入,拉钩要随主刀一步步往下探,拉开更深的组织暴露术野。
谢婉莹全神贯注在自己双手上的拉钩。
手术团队每个成员是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别想别的。
突然间,病人出血量稍微有些大。
本就是癌症中晚期身体各方面血液功能很脆弱的病人,只能说谭老师预计的没错,病人这么个情况是很容易下不了手术台。
谢婉莹的耳朵边好像可以听见大师姐巴拉巴拉帮护士跑去拿血的声音了。好在提前告知,血液准备充足,很快血袋挂了上去。
【248】老师在这你怕啥
补充血液之余必须尽快止住血。
血冒得多,影响了手术医生看人体内里头器官组织的判断,要保持主刀的视野清晰,即术野清晰,除了止血必须尽快把血吸走。
此时,谢婉莹听到了不爱吱声的谭老师又发出命令了:“吸。”
老师声音很稳,说明情况在掌握之中。
一助在忙着打结,帮主刀结扎出血点止血。二助孙玉波动手了,拿好吸引器的那条管子头放进病人腹腔里头。
“让你吸,你吸什么了?”
听到主刀这句话,小孙医生抓吸引管的手僵硬地挺了下:“是——”
谢婉莹借助视角缝隙,努力寻找问题所在,看到小孙老师拿的吸引器头原来是贴在了一个看似易破的腹膜表面。
癌症病人的组织薄的了,一个吸力下去很有可能吸破血。但是,吸血必须吸干净,不然术野不干净主刀会骂。
吸引器这个活超级不好干,因而归二助了。
“你吸到血了吗?”谭克林再问。
小孙医生低弱的声音答:“吸了——”
他怕,吸引头再贴近一点点要吸破了,可问题那地方一片血。
“给我吧。”刘程然说,大概是想援助下小师弟。
“让他吸。”谭克林道。
一助只能听主刀的。
小孙医生的呼吸声僵硬,额头汗珠早爆出来了。护士没能来得及给他擦。
“吸!”
谭克林加重了语气,语声照样不大,语气却很重要,仿佛一盆北极冰冻水或是一把刀悬在了小孙医生的脑袋上。
谢婉莹想,大概谭老师只差爆一句:我在这你怕啥?!你连我在这你都不敢吸?
临床老师常有对年轻学生和医生恨铁不成钢的时候。
人家说谭老师脾气不好,恐怕是这样的意思了。想想,谢婉莹明白了:谭老师是个严厉的前辈,真要教训起人,会直接压着你脑袋让你去干你最怕的活。
这?不如被骂——
其他人能想象到,如果可以哭的话,小孙医生的眼眶里或许飙水花儿了。
再想哭,再被骂,都得乖乖规规矩矩地干活。
小孙医生想拿注射器冲下水,冲一下也能取巧洗清视野,可是主刀不让,只让他吸。
谭克林的意志他是没办法反抗的。很显然谭克林非要按着他脑袋就要让他做他怕的。所以说,这个男人是很叫人觉得可怕,可怕至极了。
现在小孙医生怕得要死中挪一点点的手,谁都看得出他手指头是麻木的,不过是按照谭克林的话在做。
刘程然医生两只手准备好了缝线,等着小师弟吸破可以马上救援。
忽然间,吸引头的管里咻咻咻吸上血了。
是吸引头终于靠到血吸上来了吗?明明吸引器头没怎么动。
莫非是自己的运气来了?小孙医生眨眨眼。
刘程然眨眨眼,也有点点纳闷。
谭克林手术放大镜底下那双眼,忽的往旁边某个人脸上直接戳了过去:你?
收到谭老师锋利的眼神,谢婉莹心头抖了下:谭老师看来一秒钟看穿了她的动作。
【249】她这只菜鸟装作不知情
拉钩是把肌肉撑开暴露手术视野,撑开肌肉的时候肯定也会影响到腹腔内其它组织的活动。这边肌肉拉紧拉撑一点,那边肌肉放松一点压压低位,压压止血,试试能不能让血往吸头方向流。
这个思路她是上手术台握住拉钩的瞬间自然而然爆出来的想法。她以前没做过拉钩这个活,真没人教过她这个。
自己的大脑怎么反应这么快,谢婉莹不清楚。她只知道拉钩的活要干好。至于旁边谭老师怎么看她的眼神她顾不上了。
她这只“菜鸟”居然装作什么都不知情?谭克林手术放大镜下的眼角再瞟瞟。
对面的刘医生和小孙医生察觉到谭克林看谁了,一同望向对面的菜鸟同学谢婉莹。
被口罩盖掉大部分脸,谢婉莹同学能留给他人看的也只有那双眼睛。
在她的眼神里,没有波澜浮动,平如一池冰水。
她握在两个钩柄上的那双手,真就一动也没动。
她做了什么吗?刘程然和小孙医生不以为然,因为知道她站的位置是主刀旁边。
三助这位置相当于无论干什么活都必须给主刀腾位,为此身体是各种别扭的姿势,有的医学生因为这个原因直接站到扛不住晕死。
没有手术放大镜戴,站的位置靠边上被主刀挡,是个只需要听从主刀指示做事的眼瞎木偶人。手术里头什么情况,谢婉莹是看不见的。
在没有听主刀命令的情况下她能自己做出有利于手术的举动?是真正的见鬼了。
除非那种老练的拉钩手,会利用视角找到手术视野,可以做到拉哪手术医生做哪。刚上台的菜鸟哪有可能,这样一想,刘程然和孙玉波两人均摇摇头。
血吸干净了,如副高所料,吸一下可以了,不是什么大出血。
其他人松口气。
手术继续,手术间里头一分一秒过去。
病人生命体征平稳,麻醉医生没事做,低头看看手机看看书本。
担心小师妹的柳静云,在旁边看着看着也无聊到眼皮有点儿乏了。主要是,至今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小师妹居然还没被骂。
歪了歪头的柳静云,心想:莫非小师妹要破手术间的纪录了?做有史以来第一次上手术台没被骂的女医学生?
“换钩。”
“是,老师。”接过老师手里另一个钩的钩柄,这回谢婉莹不用老师说明,两手一块抓住这个钩柄调整钩的角度。
此时为了自己拉钩的手不给老师操作造成困扰,她是低下了膝盖斜腰放低位置去抓,姿势简直是堪比耍杂技的,而且维持姿势的时间必须比杂技演员久。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的,自己一样撑不住。谢婉莹的脑子里快速转动起来,想想替代方案。不会儿,她立马换了个姿势,一只手握,另一只手直接跨过病人的身体,让自己双腿和腰背有了自然放松的站立姿势,同时全身力气支援握钩的那只手臂。
见到了小师妹换姿势的柳静云,眨一下眼后差点笑出声来,赶紧背过去免得谭克林发现了骂起小师妹。
【250】第一次上手术台能做到哪个地步
问题是其他人全注意到了。
卢天驰低着的头抬了起来。
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一样好奇地伸长下脑袋。
“你拿得住吗?”
谭老师问了,那口气,不说怀疑她拿不拿得住,而是如果她拿不住,估计要被直接叫滚出去了。
“能。”谢婉莹平静的声音答。
“那好,你给我拉开一点。”
你说能就能吗?
人家老师质疑了。
拉钩往外挪,按照主刀命令往外牵拉。
所有人发现,她动作轻松自如。
小孙医生吃惊地张眼珠子:这个力气不像个女孩子。
刘程然怀疑她这个姿势能固定多久。
一分钟一分钟过去,拉钩稳定固定在位置上没动。偶尔有微调,是顺应主刀的手摸进去腹腔时做探查的动作给主刀更大的方便。
第一次上手术台能做到这个地步?
谭克林惯来高冷的眼眯着,锐利的视线再戳了旁边她一眼。
换上手套,他修长的手指探入病人体内,细细触摸病人胃的四周组织做探查。
整个探查过程详细而稳重,众人等了许久。
谢婉莹心头为病人和其家属紧张地跳了起来。
或许是察觉到她的汗冒出来了,在做探查的谭克林单眼皮眸子睨她一眼,想:这会儿看她变回一只菜鸟了。
之前她一路给他感觉根本不太像菜鸟。
“把胃拉起来。”
接到主刀的这声命令,刘程然用卵圆钳提起胃。
谭克林的手检查胃的情况。
“好,可以切。”
所有人等到主刀这句话,尘埃落定,病人还有救。
接下来的手术按部就班。
做完最关键的那部分手术,谭克林走下台,其余部分让助手去收尾。脱下了手术衣和手套,他摘掉口罩在外面洗洗手,洗完似乎陷入了某种沉思。
继续做手术的刘程然和小孙医生抬个头时,发现他居然没走。
两只手叉腰,站在手术间门口的谭克林拧了眉,目光瞄着某个背影。
始终站在原位置的谢婉莹是没有回个头,心思全在手术里。
刘程然和小孙医生均看出来了,在谭克林的眼中竟然流露出了一丝矛盾的心态。
矛盾什么?他俩或许能隐约摸出来些谭克林的心思,又觉得摸不太着。好比至今,小孙医生实在搞不懂为什么谭克林会允许这个刚入临床的谢婉莹进他们组。
仔细一找情报都知道,谭克林的组里从来不进菜鸟的。外面说谭老师最不爱带学生是真的。这点真不怨谭克林,因为谭克林自己身上背的科室任务本身就很重,要带本科室年轻医生,再来哪里的精力带临床学生操作。
“谭医生,我们鲁主任想请你到时候过去帮一帮忙。”有人走过来,贴在了谭克林的耳朵边说。
手术间的人,大概除了谢婉莹,只要扫见这一幕的都猜到发生了什么事。小孙医生翻了翻眼皮子,咕哝句:“又来了。”
鲁主任?哪个科的?谢婉莹听得一头雾水,要不是面前小孙医生的口气实在怪异,根本没法引得她注意。
【251】菜鸟能成老手吗
“我看我到时候有没有空。”谭克林回复对方,高冷脸没转一下。
谢婉莹可以听出谭老师的一丝态度:烦,不想管。
可见谭老师真是个大忙人,一个大忙人潜台词里体现出的本质是大红人。
“是谭老师组里的那个女博士生吗?”对方顺着谭克林的目光往手术间里望一眼,瞅到了谢婉莹的身影上,紧跟着对谭克林笑笑,“明白,明白。”
对方明白了什么?
谭克林突然转头,目光冷冰。
接到他这记目光,对方愣了愣,俨然很意外,不敢说话转身就走了。
与此同时,作为一助的刘程然站在谭克林的主刀位上做下面的手术,做着做着意思到了谭克林的想法:原来是这回事?
他的目光随之一样在谢婉莹同学脸上戳了戳。
谭克林做手术的速度向来很快,今天再快是突破极限,很可能是多了这个三助的缘故?
对这个念头刘程然心里吓一跳。
第一天上台的实习菜鸟可以很快成为拉钩老手?做到了拉哪做哪?
否则手术怎能再加快?刘程然转头望下墙上的钟:他和谭克林预计四个小时完成的手术现在估摸三小时不到完成。
谭克林复杂的眼神,刘程然瞬间懂了。
昨天这菜鸟实习生让他们组的老实习生翻车,表现出了非凡的病例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和近乎恐怖的医学直觉判断能力。
今天在手术台上,菜鸟谢婉莹同学用很短的时间内做到了拉钩老手的高度。
只能说明一点:她拥有天赋?
这事严重了!
“哎。”
近边上的刘老师的叹了句气,而且奇怪的是瞅了她一眼后叹的,搞得她有些摸不着头脑。
老师觉得她做错哪里了,不直接骂她吗?
不骂她不说她,她哪儿知道自己哪儿做错了?
她不是个怕挨骂的人,挨骂也可以进步嘛。谢婉莹问老师:“刘老师,有什么需要我改正的吗?”
听见她这话,刘程然连上露出奇怪的表情。
她眼神是尖锐,知道他瞅她也知道他叹气了。问题是,她好像脑子除了聪明以外有点儿一根筋。
就不能想不是手术外的事让他叹气吗?
他叹的是为什么她是个女生。他们组不喜欢女医学生。
因为女生总喜欢动不动来句:老师,我今天来例假了——
买多点护肤品,年轻女孩爆痘不行的——
有男朋友了,动不动要发发脾气撒撒娇或是哭一哭了——
最怕来句:老师,我结婚,怀孕,生孩子——不用干活了!
别以为谭克林组里有个女博士生罗燕芬以为他们喜欢招女医学生,错的离谱的。
罗燕芬只是来他们这里实习轮科,轮科生不是他们自己培养的学生,不需费心。再有,不是他们一组这样,外科很多临床带教对女医学生能不能上手兴致缺缺的。女生比男生体力差,加班能力差,培养出来就业到临床比起男生不受欢迎。
干临床的平日里很累了,带个学生太费劲,真要带,除非——
【252】没觉得老师高冷
除非真有本事的,男生女生一样。
现在看来这个实习生真有点儿了不起的本事。
却为什么是个女生?刘程然想像谭克林一样看天花板了,心头很矛盾。
手术十二点不到结束,可以按时吃中午饭了。
提前结束手术,所有人皆大欢喜。麻醉医生和护士高兴非常,一个个互相恭喜。
做手术的,最希望的事是外面的人绝对想不到的,就是能按时吃口饭。
做完手术,谢婉莹准备和大师姐一起送病人到病房去。
小孙医生见状拿起手机通知楼下那三个人:“你们来接手术病人。”转头对谢婉莹说:“你去吃饭。”
“老师,没事,我可以——”
“去吃饭,病人有人接。下午还有手术。”
老师这话是,下午她有机会继续上手术台学习?谢婉莹眼中闪过一抹惊喜。
得到老师的通知,罗燕芬他们三个跑上楼来接病人,看见孙玉波笑问:“孙老师,是不是下午我们可以去你的手术台上当助手?”
“不知道,要等谭老师通知。”孙玉波回答他们。
怎么,谭老师继续在生气?三人纳闷,等会儿看见走出手术室的谢婉莹去坐电梯了,问:“孙老师,她不去病房吗?”
一般手术完,像他们三得送病人下到病房的。
“她有其它事情要做。”孙玉波说。
她也是被老师骂了?三人互相看看:看来新来的也就这样了。
中午谢婉莹和大师姐一起去医院饭堂里吃饭。
两人遇到了姜师姐。
姜慧珠和小师妹面对面,关切地问着:“进来实习两天了,感觉怎么样?”
“还行。”谢婉莹回答师姐,“各方面都要努力。”
柳静云捂住嘴巴笑了笑,和姜慧珠说:“姜师姐,今天她去上谭克林的台了。”
“不得被谭克林骂死!不会是谭克林带她吧?”姜慧珠被这个信息吓到了。
看师姐的表态都知道,谭老师的脾气貌似远近闻名。谢婉莹认为需要为谭老师说句真实话:“谭老师他不骂人的,对病人也很好。”
别看谭老师不爱说话,可对病人该说的会说,包括优秀的术前安抚,她想学。
“他不骂人吗?都说他高冷。”姜慧珠不太相信。
以讹传讹居多。谢婉莹道:“谭老师不骂人,用眼睛看人。”
“他瞪你是不是?”
“没瞪。”谢婉莹说不清楚谭老师那双漂亮的单眼皮眼睛怎么叫做瞪人,是没瞪人,只是叫人觉得害怕。
“没骂人,没瞪人,怎么说他脾气不好?”姜慧珠认为,无论什么传言总有来头吧。
对此谢婉莹感受到的是从小孙医生挨训接受来的教育:“谭老师会把学生扔到深水池里学游泳。”
小师妹打的这个形象比喻,两位师姐一听明白了。她们两人没接触过谭克林,都不禁瑟瑟发抖了。
柳静云回想今天小师妹在手术台上的过程,对姜师姐说:“我原本担心莹莹。但是一个手术下来,她没被谭克林骂过。姜师姐,你说她厉害不厉害?”
【253】当二助了
姜慧珠的嘴巴惊讶地张大:“这种事我没听说过,是很厉害。”
师姐们夸她当然是夸张了,不排除是为了鼓励她。谢婉莹埋头细心嚼饭菜,为下午的手术储存好体力要紧。
“你那只手累不累?”记得她一只手拉那个钩许久,柳静云摸摸她的手臂问。
“不累。”谢婉莹答。
是不累,只要找好恰当的姿势借力怎么会累。体力活更得用脑子来想。不然怎么体现出脑力劳动者的优势。
医生是脑力劳动者,多种辅佐工具被发明出来全是为了帮医生省力气的。
小师妹回答的语气太淡定了。柳静云和姜慧珠暗暗吃着惊。
吃完饭,谢婉莹赶紧去找了个地方休息睡午觉。
和黄师兄那段时间,学得最有价值的是要无论何时何刻抓住机会休息哪怕打个盹儿,对一个医生太重要。
到临床实习不是读书了,要干活的。
由于小孙医生通知了她直接下去手术室,她根本不知道后来科室里发生了什么。
罗燕芬他们三个,下午找到了老师问安排。
“你们三个下午继续留在病房里。”孙玉波告诉他们三个,“如果不想,你们可以随刘老师去门诊。”
刘程然下午要出门诊,这个是科室里头早安排好的。科室门诊需要定期派人出诊值班。
国协的门诊每天病人量爆满的,刘程然下午注定在门诊度过了。
罗燕芬他们几个对这个事早就知道,说:“孙老师,您下午不是有台手术需要人帮忙吗?刘老师不在不是吗?”
“谭老师在。”孙玉波回答他们。
住院医生主刀的手术,本来就是属于小手术练手的,有个副高看着,什么事都不会有也不需要多人站台。
听到这个,罗燕芬他们三个忧心忡忡:听出来了,恐怕谭老师在继续生着气。
“那个谁?新来的那个?孙老师,你不用让我们带带她吗?”罗燕芬问。
孙玉波对他们三个瞪个眼:“她的事是我们老师来安排,用得着你们说话吗?”
见此情况,罗燕芬他们三不吱声了,回头自己商量着:
“是不是她早上犯事,被老师叫回去大学里反省了?”
“有可能,不是听说这种八年班提前实习的被退货多吗?”
刘程然穿戴整齐要去出门诊,到了走廊见到孙玉波提醒一句:“我不在,你下午自己掂量着点。”
都知道谭克林脾气不好。早上孙玉波才差点被谭克林按脑袋。
没想到的是,孙玉波好像想明白了早上自己是怎么回事,笑嘻嘻回答师兄说:“没事,我让她下午来帮忙。”
刘程然眨个眼,一只手推了把小师弟的肩膀:你这家伙,是很会利用新来的是吧?
下午手术要开始了。
谢婉莹站到了一助旁边,充当二助。真凑巧,早上站谭老师身边,下午又站谭老师身边了。不同的是,早上谭老师是主刀,下午谭老师变成了一助。
带年轻医生主刀时,年资高的医生总是充当一助。
【254】没被老师念了
这会儿的一助不像是做辅助的,更像是在旁监督学生写作业的老师,时不时拿起教鞭敲打下学生。
可以想见,在这样的手术里头年轻医生的压力有多大。
下午的手术涉及肠管,谢婉莹拿了s型拉钩,帮主刀隔开肠管暴露病灶。她两只手交替来交替去,根本看不出是个新手,但不能说是老练只能说反应快很聪明。
老练是老油条,动作懒洋洋的了。她是积极向上,帮主刀想了n种法子,自然而然效果超级好了。
只要术野暴露的好,手术操作轻松多了,孙玉波嘴里要哼起小曲了:如他所料,下午谭克林还没按过他脑袋。
谭克林不说话,眼神默默地看看孙玉波,再瞅瞅旁边的谢婉莹,心里估计写着:好你们两个家伙——
基本上,下午这趟手术,一助没什么活干也就没有什么话需要念了。
兴致来了,孙玉波问问新来的:“要不要到时候让你缝缝皮肤。”
说完话意识到副高在,话说大了,孙玉波吞口水,怎办,话收不回去了。
好在对面新来的谢婉莹同学懂分寸,先帮他请示上级:“要谭老师同意。”
“行,你试试。”谭克林道。
谭老师一秒钟同意了?!谢婉莹和小孙老师有点点意外。
只是缝个皮肤,属于外科医生里头太初级的操作了。这种操作从来是给初级医学生练手。只是对于刚上第二台的实习生而已,这种学习进度算超快了。
副高允许,其他人做好准备。
腹腔手术一般分四层缝合,皮肤是最后一层,医学生练手时间同属于老师们悠闲时间。孙玉波心里考虑上级该走了。这种小活副高没想看的,然后他自己可以带带新来的谢婉莹同学。
新来的同学在他眼里越看越聪明伶俐,是孺子可教。最重要的是,做老师的辅助很不错。
干活干久了,前辈谁都想找个能帮干活的。尤其他这种住院,巴不得来个三头六臂的学生,因为带学生的任务基本是压在他头上。
器械护士备好了缝针缝线,孙玉波问谢婉莹:“我先给你示范一遍。你会打结吗?”
“会。”谢婉莹点头。
小孙老师开始给学生讲解:“这是单纯间断缝合法,缝一针打一个结,最常用的,你看好了。捏起皮肤进针,穿过皮肤后,再夹住针,拔出来。好了,这个线你拿着,打结吧。”
谢婉莹拿起线的两头,迅速打了个方结。
这学生打结打的不错,标准,速度快。小孙老师颇为欣赏。
轮到要剪线了,谁拿线剪。谢婉莹和孙玉波正想这个问题,旁边已经有一把线剪过来,嚓,剪掉了线头。两人抬头,方发现副高没走,在帮他们拿线剪。
谭老师你原来没走。另两人的脸上齐齐写着这行字。
“继续。”谭克林道,那北风飘飘的声音语气宛如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该轮到学生现学现卖了,孙玉波叫谢婉莹换位。
和老师换了位置,谢婉莹终于站在了主刀位置上:这感觉,简直叫她要自我感动了。哪怕只是缝一两针皮肤,都是一个外科医学生迈开的第一步。
【255】第一次缝合
调整好心态,接过老师手里的镊子和持针钳,脑海里重温小孙老师刚才的动作画面以及看过的医学课本页面。
以前练习过是在解剖室,缝的死的皮。现在缝的活人皮。活的皮肤是有呼吸是有生命的。
谢婉莹深吸口气压住体内有点飙升的肾上腺素,不能兴奋需要冷静。左手镊子捏起切口皮肤边缘,右手持针钳头部夹住尾巴带缝线的角针。
再确定下动作标准,握针手腕要用巧力,角针要从皮下适宜的深度穿过。角针进针深度不能太浅,不然会给皮下留腔隙不利于伤口愈合。切口对侧针尖出来的出口,要尽可能与这边进针点刚好平齐,让缝合处平整。
开始了,锋利的角针穿过皮肤,突的声,显示出它十足的锋利劲儿,线转眼间穿过了皮肤。再看患者皮肤上微微起伏,打了麻药应该没有察觉到疼痛。
在她拿针穿皮肤的时候,两位老师在旁观察:嗯,这学生操作速度一如既往学的溜,眼神也是好,入点出点很标准。再有,这学生脑子好像不用怎么多想的,手上功夫自带天然流利性格,俗话说叫动作天然的好看。
两个老师仿佛陷入在某种对学生带教的思考深度中。
没见老师来帮打结,谢婉莹自己交回给护士针和镊子,两只手抓起线头自己打结,不需老师多说一句,顺利完成。
她结打好了。两老师回神了。
线剪过来嚓一下。
孙玉波叫了声:“啊?”
刚一串动作中好像他孙老师被隔离在观众台上了,没什么事他干。
“孙老师?”听到小孙老师啊一声,谢婉莹问问老师有什么意见。
孙玉波想想,副高都没有开口说意见,对她说道:“你继续。”
护士再递上器械,谢婉莹拿起针和镊,继续穿针,打结。第一次做了之后,相当于克服了心理障碍,接下来的重复动作很快适应。
这个活他们在解剖室里练习过多次了。
有个解剖室掌门人辅导员是不一样,很多操作早带着他们练了又练。
“你学的很快,是不是以前有人教过你?”孙玉波瞧出了点名堂,问她。
学是学了,只是到了医院手术间环境肯定不一样。光手术间气氛都能让医生的肾上腺素飙升。
“熟能生巧。需要多练多干活。”谢婉莹低着头答。
孙玉波听完眨眨眼:好个说话耿直的学生,简直有啥说啥。哪有学生自己坦诚喜欢被老师派活的。
女孩子大多数别别扭扭,表面看来爽快的妹子说话无不遇到关键问题上变成吞吞吐吐。可眼前的谢婉莹同学,气质斯文,说话语声温柔,说话内容竟然是豪爽妹。
反差有点大了。
再看谭克林这回下手术台了,脱掉手术衣时安排实习生说:“你不是很了解7床患者吗?给她做一个手术规划。”
进临床实习两天,居然被老师下任务写术前规划了?这可是要做主刀了才有的学习任务吧。谢婉莹是意外。
手术做完,她要送病人下病房。孙玉波又是叫她不用送,打了电话让下面那三个人来接。接着带她去外科其它地方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