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TXT下载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全文阅读

作者:肥妈向善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txt下载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2311】被偷营了

    曹昭老师的墨眼笑得里头的小漩涡若是疯狂地打转。

    帅乎乎的曹昭老师最喜欢做事颜值高的孩子。国都这帮人内心压力超大了。自己的前辈老师喜欢上其它学校的学生的话,对他们的打击是最大的。

    一群人鼓足了气继续观察对手的操作。

    在规划好的位置上,谢婉莹下刀了,和打麻药一样不会有犹豫,快速划出个小口子,不到两厘米长,是尽可能在满足操作要求的同时给病人减少伤害。

    一帮人望着她持续的镇定和快动作,如今包含程昱辰医生在内不敢对她的一举一动轻言妄语了。

    做完这步操作,谢婉莹突然小声和自己的同学交流:“潘同学,你可以去和病人说说话吗?给妹妹只棒棒糖,我口袋里有糖。”

    谢同学叫潘同学。其他几位同学赵兆伟他们唰一下,望向潘同学的目光里可想而知的妒火中烧。

    潘世华同学的容颜不无意外笑成朵花,温温柔柔的声音答应谢同学说:“你不用给我糖,我有瑞士水果糖。你放心,我过去搞定她。”

    他们不是曹昭老师这种大佬能用自身魅力征服小朋友,只能用糖哄哄孩子。

    目前这个患者在吸氧,不能吃糖,用漂亮的糖是为了引起话题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接下来的操作,打完麻药是不疼了,同时会出现另一个问题。由于医生操作不是一秒钟可以完成的事情,过程太过安静反而能引发病人内心的不安全感。这是为什么有时候在非全麻情况下,只要病人病情允许,医务人员会站在病人身边和病人适当交流来减轻病人的不安。

    医务人员对病人的情绪管控在很多操作过程中很重要,会避免病人自己焦躁引起不必要的意外。

    赵兆伟他们几个盯着潘世华同学:这人行不行,能不能完成莹莹给的任务?

    是知道自己被众目睽睽了,谁让谢同学是被人瞩目的世界中心,连带他一块被瞩目了。潘世华同学严肃对待谢同学交给自己的任务,走到病人床头边弯下腰,把自己的手掌心对着病人慢慢张开像变朵花似的露出颗糖对小朋友说:“你喜欢这个吗?我知道的女孩子都很喜欢吃这个瑞士糖。”

    这是哪来的漂亮如天使的医生哥哥要给她糖了。

    小女生不由跟着笑了笑,举起手拿起哥哥手心里的那颗糖果,点下头。

    赵兆伟他们见到翻白眼了:潘同学施展美男计。

    旁边国都的同学问他们:他是花花大少吗?看来很会哄女孩子开心。

    不是。众所周知潘同学是个温柔男生,对谁都很好很体贴。你们要是知道他对男病人一样这样说,会想娶他回家的。

    感觉自己完成谢同学的任务不错,潘世华扬扬眉。

    “你戴上手套,段三宝。”程昱辰医生突然出声道。

    所有人唰的掉回头来:这是干嘛了?

    潘世华同学紧张地眯眯眸子:被偷营了~

    好像程老师想让他们学校的学霸去帮国协的学霸。

【2312】助手

    国都的学生私下议论纷纷,好不郁闷,想不通为什么前辈要让自己人支援竞争对手。

    赵兆伟他们一帮人嘟起嘴:什么支援?他们班上的女学霸不需要支援的。

    这安排分明是想让自己人近距离监督谢同学的操作,目的嘛,好比在手术台上最能对把主刀动作看到一清二楚的人是一助。想要知道主刀操作成怎样,唯有亲自上台当助手最好的。

    对方派学霸出场是为挑针眼里的刺了。谁让谢同学一路表现的太好几乎无可指摘,恐怕让对方心里很不服气。

    要防止这人捣乱。国协几位同学迅速采取策略,响应任老师一开始说的,要做好他们班上女学霸的策应。

    前头有人遮挡视线,魏尚泉和张德胜蹲下身去了,由下方往上找角度仰视寻找突破视角。

    国都的人见到他们担心的动作纷纷不齿,说:“我们段同学很厉害的,能在术台上做主刀的。”

    听见对面这些话赵兆伟他们疑窦顿生:段三宝同学是什么人,能做主刀了?

    遵从老师指示戴上无菌手套,段三宝在护士器械台上抓了把弯钳就位。其他人见着他接着谢同学的动作,迅速将弯钳的头伸过去探入在谢同学完成的切口里,两指撑开弯钳的把手扣,从而打开切口上下两端完美暴露术野。

    这一连串小动作,段同学拿捏轻快如只小燕子,轻轻过,轻轻落。

    很轻很巧的动作一般来说会有力度不足的毛病。尤其这种撑开切口的行为属于拉钩性质需要的是力度。大家怕他这样拉唯恐是撑不住的。

    赵兆伟他们很快发现自己这样想是错的。人家的动作是纤细,可给人感觉好像两根火柴棒只要放的位置对,力度可以支撑到上百斤的重量压。

    这家伙,如国都人说的有两把刷子。赵兆伟他们几个神色绷紧了,担心被这样的盯着会影响到谢同学发挥。

    好在谢同学是稳得住,峨眉间淡定如斯。

    面前这个女生的超然让段三宝的眼里不禁怔怔:她好像和其他人想法不一样。

    她不会想多的。助手动作熟练应该是个好助手。只要对病人有益的事情她谢婉莹不会反对。大佬老师们早给她示范过诸如此类的大佬气度了。

    大佬不怕露技不怕被人看,知道露了你也学不会。好比神仙哥哥不怕被人知道自己对小朋友的魅力,因为知道你永远学不来。所以无论周遭什么变动不要动摇到自己本人是最重要的。

    下面到了更关键的步骤,要把管子头插入到正确位置里。此刻非用穿刺针穿刺,和术台上的小手术没什么两样,器械要直接进入病人体内活动了。

    之前只用过穿刺针做引流术的谢婉莹,说此刻内心没有一点儿波澜不可能。她同样是个人,知道这一刀下去会直接暴露患者体内脏器,器械进去和脏器大面积接触比穿刺针的伤害大。医生操作时更需要小心翼翼了。

    肥妈向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无错),接着再看更方便。

【2313】要被抢跑了

    稳住手里的止血钳,弯头再探入一点,进到切口内拨开翻开“肉”,实际上这做的是没用刀子尖锐利器所做的钝性分离,可以尽可能避免伤害人体组织。

    弯头进入犹如排雷兵,边防分开组织边做试探。等到器械头部传达来到医生手上是一种突破感时,证明器械通过种种阻碍到达胸膜腔内了。腔是个空间,没有“肉”阻碍少,因此有种突破感。

    腔打开后,这里头有气体有渗液等等,随打开的口子从里头冒出来了。

    大家望到这一步一个个吊起了心眼儿:千万不要捅错地方,或是搞出个什么大出血出来。

    只见说时迟那时快,主刀另一只手已经接过护士递来的另一只弯钳,夹住引流管往切口里头送,是顺着前面那只弯钳的路径插入进去了。

    究竟怎么样了?

    护士连接好引流瓶。

    引流瓶里头的水里头有气体噗啦噗啦冒泡,说明胸膜腔里头的气体引出来了。

    这动作非常熟练,说明术者把步骤全牢牢刻在骨头里似的,根本无需他人提醒。

    赵兆伟他们没放松,只有气体出来不够。

    积液呢?

    所有人全在驻足观望。

    离最近的段三宝盯住主刀手持的弯钳。

    夹管的弯钳在做微旋转动作,为调节管子进入胸腔内的角度和深度。插入管后本该马上把引流管缝在切口周围上固定好,避免切口再漏液出来。这种微调可以但是必须快,防止渗液从切口漏出。

    “可以了,缝。”谢婉莹道。

    其他人听她坚定的口吻似乎是有百分之百的胜算。

    积液在哪儿?国都一大帮人要夸张地跳起脚跟张望表示没见积液。

    赵兆伟他们努力在水封瓶里帮谢同学找积液。

    突然有人说:“有。”

    是段三宝同学的声音,他亮晶晶的圆圆眼越显犀亮。

    赵兆伟他们几个急急忙忙把头凑过去。

    积液少,因此未能第一时间流入引流瓶内,只能在透明的硅胶引流管外壁上看见。有一小段一小段的黄色液体黏在引流管壁,需要医生手动疏通。好在放了条较粗的引流管,方便冲洗等其它操作。

    积液能引流出来意义大,拿去化验能帮助医生确定患者体内病灶是个什么样的情况。是否有感染,是什么样的感染源。

    手术进行到这里结束。

    国都的人内心紧张:完了,国协的学霸真就做到了,在他们地盘上表现了。

    再偷偷望望老师们。

    曹昭老师的两只眼笑成两座小拱桥。

    程老师脸上没有那么绷一样在笑。只要是好结果对病人有利,医生都高兴。

    只是国都的学生们需要担心自己学校的老师要被抢跑了。

    “谢婉莹。”程老师喊,“中午吃完饭你和你同学到办公室。”

    曹二哥是领导没空样样亲力亲为,工作分发给底下人。实习生是大佬的手下程昱辰医生负责。

    搞明白这点,几位国协同学望向程昱辰医生:这老师一样腹黑的,之前啥都没说是在先考他们!

    ------题外话------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转载请注明来源:无错

【2314】有问题

    程昱辰笑笑:能跟他上司曹昭这种人工作的,肚子里没跟着来个九九九怎么可能。当老师嘛,最好先摸清学生们的能力后好下手。

    说到吃饭,众人望到墙上的钟。不知不觉中,一个病例处理完是中午十二点了。

    论急诊处理能力的话,他们这群菜鸟学生果然是垫底的。这分明是曹老师和程老师抽空专门找个病例给他们搞搞教学。

    除了值班的,大伙儿散去要去吃饭。

    “曹昭。”突然间,这是谁来了,叫着曹二哥的名字。

    躲在隔帘角落里偷师半天的戴南辉,被来的人一把按住脑袋没能逃得掉。只听那人咕哝着:“你这里又出现了个小迷弟了,这是哪家的孩子啊?”

    戴南辉脸蛋红红,首儿的老师们天天看孩子是把所有人当孩子了。他明明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继续被叫做孩子和小迷弟。

    抬起头发现这位新出现的老师陌生,他一样刚来首儿不久认识人不多。

    这是个剪着短寸头的男医生,脸廓略显刚硬,明亮的眼神同样帅气飞飞,很爱笑的样子,嘴角时常弯着,如个能一挥手招揽小朋友大军的大哥哥般。

    国都的人肯定认得出这人是谁。只听一帮国都同学喊着:“伍老师。”

    伍满仲医生是首儿小儿普外科医生,和曹昭老师是同事兼同学。

    曹二哥和曹师兄一样有自己的同学。谢婉莹心想到这,可以预感到这位伍医生性格应该和神仙哥哥差不多。

    见有人来找自己,曹昭走过去。至于偷看的小迷弟是哪家孩子他不感兴趣。他自己班里的孩子够多了,没空管其它家孩子。

    伍满仲见他出来想走,按住他的肩膀:“等等。”

    其他人全在想怎么了。

    “谢婉莹是哪位?”伍满仲回头放眼里头的学生们,问话。

    伍老师要找国协的学霸?

    这人要找他们班里的女学霸?

    无论是国都的或是国协的同学均很惊讶。

    曹昭的眼里一样有丝疑问。

    伍满仲贴在他耳朵边唧唧呱呱:你让她叫你二哥没有?

    好家伙,他弟弟这点事儿全院皆知了?回头他弟弟绝对要找他算账了。曹昭的面色浮现出了氤氲。

    没有的事。我是你朋友才知道的。伍满仲澄清,自己没有对外乱说的。

    不是他泄露的是其他人。曹昭的眉扬了扬,幸好不是他的锅。他弟弟当今深陷爱河中会做出什么事来他这个哥哥不敢打包票的。

    “谢婉莹,是你了。”伍满仲医生不需要其他人指向,再扫两眼认出谢同学眼神眯眯。

    实习生胸前挂实习生牌子的,有名字。前辈们的目光很尖不意外。

    被老师催促,谢婉莹走过去。

    “你们先去吃饭吧。”伍满仲对程昱辰医生等人若是关心交代,言外意思是只让谢同学跟。

    老师单独找个学生说话,这情况?所有人均知道太蹊跷!有问题!

    国都的学生们挤眉头:除了曹昭老师,新来的伍老师一样关心国协学霸?

    赵兆伟和张德胜对眼神意图找答案,没听谢同学说过自己认得这个人。

【2315】私下

    跟随老师们出去。

    “你饿吗?看完病人等会儿带你去吃东西。”伍满仲扭过头对她温声说。

    这位新出现的老师和神仙哥哥一样对人像大哥哥似的。谢婉莹点下头。早知道老师们不可能没事在医院急诊里头找人来闲聊的。

    “她挺镇定的。”伍满仲观察完她的神态说,“真的只有二十一二?”

    医学生二十出头算是雏鸟,未接受过临床残酷的行李,大多稚气未脱。前辈们是过来人很清楚这些的。

    可能伍老师认为她成熟的表现应该大十岁左右,如临床上三十左右的医生。前辈是不知道她是重生人当过医生。重生前她只唯独没有谈过恋爱。

    “你有哥哥吗?”

    伍老师可能关心过问下她的家庭情况,谢婉莹答:“我有表哥。”

    “只有个表哥吗?”伍满仲阳光地笑起,突然指到身边的曹昭对她说,“让他当你哥哥好不好?你可以喊他二哥。”

    这同学朋友陡然来这一招,让曹昭被迫飞眨了下眼皮。有点领悟自己弟弟的痛点,好似不是所有人均适合当红娘。

    神仙哥哥是曹师兄的二哥,怎会做她二哥。可能伍医生不知道她已经知道这事儿。谢婉莹思考着。眼见她没什么反应,曹昭瞬间改变了想法:“私下你可以叫我二哥。”

    啊?

    望着她那双略显呆掉的眼神,曹昭勾勾笑笑的眉稍扭回头去。

    神仙哥哥笑成这样肯定是在跟她开玩笑。谢婉莹想。

    前面是病人和病人家属。

    一个妈妈带着个八九岁的男孩,喊:“曹医生。”

    “朱星的妈妈。”曹昭站在家属面前。

    “对。曹医生你记忆真好,一下子把我认出来了。我之前想去挂你的号,听他们说你停门诊了,说是没空到门诊是真的吗?”家长问。

    “这段时间由于我工作调整的缘故,有段时间不能去门诊工作了。你若是上次带朱星过来复诊应该知道。为什么上次你没带他来?”曹昭严肃地追究家长没带孩子来复诊的责任。

    朱星妈妈一言难尽,不太敢回头看孩子,低声和医生说:“朱星心里有些烦,说常来医院很烦了。同学老师全知道他的事让他丢脸。”

    “生病怎么是丢脸了?”医生听见这话绝对不高兴了。想着这社会上有什么人居然嘲讽一个生病的人。是人都会生病。嘲笑生病的人等于总有一天会嘲笑自己。

    “所以说,只有曹医生你和他说他才听得进去。我和他说没用的。”朱星妈妈难为地说道。

    很多家长是很无可奈何的,由于种种原因自身很难做到和孩子有效沟通不得不求助专业人士。做儿科医生和做学校老师真差不多,经常需要代替家长帮忙给孩子做心理建设。

    患儿朱星坐在急诊床上,鼻孔戴着个氧气管。这东西让孩子觉得鼻孔不舒服很不耐烦,这孩子接连几次试图把鼻导管给摘掉。

    曹昭拿到护士给这孩子测量的生命体征,查阅:体温不高,三十六度三。脉搏较快,115次/分。血压正常值内98/65mmhg。

【2316】秘密话

    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率和血压值均是不同,有明确的公式表计算。八岁孩子算是比较大龄的孩子了。大龄孩子和低龄孩子差异蛮大,不像年纪很小的新生儿或低龄儿童,相对数值上比较靠近成年人了。同时不是成年人,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对待。各方面和刚才那位十几岁的女孩一样,需要儿科医生更仔细研判。

    这回真的需要戴上耳塞给这孩子听听心脏了。曹昭走近去到这孩子身边。

    朱星抬头望了他一眼,迅速低下头去,知道他是谁,更不说话了。

    可能这孩子心里头愧疚着,也可能是不高兴憋着股气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包括可能说服他的人。

    朱星妈妈很担心,在旁劝儿子说:“你不是挺喜欢曹医生吗?你三年前和曹医生约好的,只要有空天天要来看他的。”

    听着妈妈说的话,朱星的眼眶红红的,吧吧吧要掉眼泪。

    小孩子长期生病和大人没两样。人都有个忍耐值。一开始或许从医生口里得到某种希望很高兴,对自己很有信心。伴随着病没有真正痊愈,定时需要上医院来最终忍受不了。

    考验儿科医生的时刻再次到来。

    谢婉莹想:这刻神仙哥哥要怎么办。

    再说以前同样的安慰话九成没多大用处。不要小看孩子了。大部分孩子是聪明的。神仙哥哥的魅力是糊弄得了孩子一时,想糊弄病了很久的孩子一世是要很不简单了。

    儿科医生不像人家外行人想的以为只给孩子治病。有的儿科医生要陪孩子很久的,好比父母伴随孩子长大到成年,甚至部分患儿成年后要回头找这个儿科医生看。因为这些孩子自小的病只有儿科医生最清楚。

    手搭在孩子的小肩头上,曹昭转过头。

    只是一刹那,谢婉莹察觉到曹老师不是在看她。

    身边的伍医生扭回头去见到后面站着的魏尚泉同学,问:“你怎么来了?”

    老师说不要跟来,你跟来?

    魏尚泉急忙向老师解释:“我来问同学像吃什么。莹莹你说你想吃什么,我们先去食堂帮你一块打饭。”

    “谢谢,什么都可以。”谢婉莹感激同学的关心。

    “他们说你喜欢吃炒饭。我们看能不能找人帮你炒个饭好不好。”

    她妈妈说一样,全部人记牢了她只喜欢吃炒饭的样子。

    读明白她的表情,魏尚泉同学笑了。对,如果天天吃炒饭会吃腻的,喜欢变不喜欢的。

    “这样,我帮你点个——”魏尚泉说到这里骤停,双目若是被什么吸住了直线望向前方。

    其他人转回头去发现他望的方向是孩子和曹二哥。说来魏同学站在他们身后肯定是看见这个患病的孩子。

    此时此刻,心情郁闷低着小脑袋的朱星缓慢抬起了头。

    他的主治医生曹昭医生把嘴巴贴在他耳朵边说着什么私密话。孩子听完医生的话,小脸蛋上的乌云散开,若是一束阳光穿破了云层照亮了孩子的脸。

【2317】大概是什么病

    这孩子被神仙哥哥的耳语施予了仙法似的,有好心情了?

    “可以吗?”曹昭拍拍孩子的小肩膀问。

    朱星点下小脑袋。

    孩子同意了,曹昭挂上听诊器给孩子听听心脏。儿科医生切忌强迫孩子做任何事。这点做法原则和聂老师罗师兄是一样的。

    朱星妈妈见儿子振作起来,猛夸医生说:“曹医生,还是你有办法说服他。”说完,朱星妈妈很好奇主治医生的法宝:“你跟他说了什么,曹医生?”

    家长意图打听清楚之后孩子再犯毛病闹脾气不来看病,可以效仿医生用这法宝来治孩子。

    对此,曹昭对家长模糊地笑了下:有些医生的法宝不好透露的,一透露怕是要露馅失灵。

    神仙哥哥是厉害。观看的两位同学想。

    “这孩子是什么病?”魏同学好奇地问句谢同学。

    谢婉莹摇摇头:“我不知道,没有看见这病人的病历,第一次跟老师来看到这个病人的。”

    对这个孩子以前的状况毫不了解,身为医生是可以猜出一些东西的。譬如说,这里是儿科。曹老师是小儿心外科专家。儿科的心脏病大多数是先天性心脏畸形。

    这孩子大概是有先天性心脏病。

    老师让其定期来复查几年了,病情反复?貌似是没动手术?

    是暂时不需要手术治疗吗?估计不是。如果不需要手术治疗,首儿有很强的小儿心脏内科医生可以接手。需要手术治疗,定期复查是因为现在做不了手术的话,怕是比较棘手的病例了。

    谢同学的分析是最有根有据很靠谱的。如果是这样,他们面前这个孩子是叫人心疼了。

    要吃饭了,老师们放他们走。

    跟随魏同学来到首儿的食堂。赵兆伟他们几个先到的,质问起魏尚泉同学:“让你去问莹莹吃什么,你是掉厕所坑里去了吗?”

    老半天没见人回来,怕再晚打不到菜,赵兆伟他们只好先帮他们一块把饭打了。

    不怕,有温柔体贴的潘同学在。潘世华同学给谢婉莹同学打了女孩子为美颜爱吃的番茄炒鸡蛋和茄子煲。魏尚泉同学的话,给大牛肉块没错了。

    首儿的医院食堂比这些同学想象中美食多。几个人坐下来,边吃边聊。

    刚来人家地盘上有好多惊乍,张德胜和其他人说起自己打听到的信息:“那个姓段的压根儿不能算是学生了,人家拿了执业医师执照的。”

    “你从哪儿听说的?”魏尚泉问他消息来源的可信度。

    “我上个厕所,抓到个人问的。”张德胜说,“你们要知道,国都医科大不像我们国协目前没有八年班学制。他不可能是本科生,只能是临床在读博士生。”

    “嗯,我跟着他一块听见的。”赵兆伟补充。

    其余三位同学望望这两位,说实话,消息出自这两人的可靠性真大。因为赵兆伟所在宿舍是班里出了名的八卦四人组,情报收集能力一流的。想当初赵兆伟他们四人最先主动接触谢同学,也不是专门为了和她交朋友是为了打听她的信息。

【2318】内卷

    消息无误的话,段三宝同学可能今明年毕业在就业上要和他们争。莫怪对方拉他们谢同学下水。

    “他们担心过度。我们不会想留儿科的,是不是?”张德胜问另外几个人,“你们未来想去哪个科?”

    想起刚刚魏同学关心孩子的眼神,谢婉莹猜测:“可能他喜欢儿科。”

    魏尚泉同学着急摆头否认:“我想去的是心胸外。”

    谢婉莹惊了下:什么!她这是不经意套出了个竞争对手?

    “你想去心胸外岂不是和林昊一样?”张德胜和赵兆伟称奇道,“这样说,我们班里外科生想去心胸外的挺多的。”

    谢婉莹的心头泼啦破啦地凉:她怎么不知道?她原以为大家的目标和岳班长一致。

    “神经外科只有班长玩得转。”几位同学有模有样在她面前点评着为什么去神经外不好,“林昊去过后直接认栽了。那不是人呆的地方。”

    神经外的手术太怕一点差池了,一点点偏差都能叫人残废。其它科没哪个科会如神经外这样高要求到丝毫不差。

    “莹莹去神经外可以的。”其他人同学再点评下她,他们班上女学霸去神经外科一样绰绰有余的,不需要他们担心,为此岳班长想好了,“班长说了,如果莹莹去神经外科,曹师兄肯定最高兴。”

    岳班长只要救命恩人曹师兄高兴,他一样高兴。

    “真的很多人要去心胸外科吗?”谢婉莹小心地再求证下情况。

    “这位也要去心胸外。”魏尚泉猝不及防拍下身边潘同学的后背,感情有点想把潘同学推出去当炮灰。魏尚泉同学的小心思大家猜得到:你们关注我不如关注潘同学。潘同学比我厉害多了。

    谢婉莹同学对此是耿耿于怀:潘同学的成绩不像魏同学,是被傅老师邀请过坐傅老师车的人。

    朝魏尚泉同学瞪了瞪美目,潘世华低下脸故作镇定:不能说不能说。他要去心胸外科是因为他看出谢同学的目标很可能是心胸外科,他要跟着谢同学走。

    张德胜同学和赵兆伟同学叹息道:“我们内科生大多数想去国陟的心内科。你们外科生一堆人想去心胸外科。我们班一个个自己人先跟自己人抢饭碗,你们说像什么?”

    不要怪张德胜他们批评他们外科生自己内斗。内科生要去国陟心内科是由于没得选,只有国陟心内科是在内科圈里出名的奶牛科室,内科里少有最有钱的。外科科室收益再差差不过内科,选择多多,没必要全挤到一个科室里头争抢饭食。

    可以说,外科生单纯因为钱的关系选择哪个科室不太可能,会有其它原因的。

    与此类推,前辈们当初选择哪个科室一样有私人原因的。

    谢婉莹突然想到,神仙哥哥为什么会选儿科?

    曹二哥对她妈妈说是由于能在首儿工作。

    来到首儿后会发现神仙哥哥实力杠杠的去哪个科都不会有问题。国都医科大学远不止首儿一家附属医院有名气,如方泽医院同样是国都医科大学天才优秀医学生的首选。

【2319】抛个问题

    张德胜接下来的说法肯定了她的怀疑:“曹昭老师被誉为这里的冠军组四大王之一。”

    几位同学唰一下对他侧目:班上情报四人组之一胆大包天,短时间内敢去摸魔鬼老师的屁股了?

    “不是秘密。”张德胜摆摆手,“李主任一开口和我们说过曹老师是四乘一百米接力跑的冠军。”

    “你意思是——”

    “他们四个人组成的团队从学生时代一直占据这个项目的优势,逢参加必拿冠军,外号叫冠军组四大王。他们是同学也是好朋友。其中一位是我们今早见过的伍老师。另外两位一位是小儿泌尿外科的,一位是小儿骨科的。”

    医学院和其它大学没有不同之处,会每年举办校内运动会,偶尔派出代表队参与社会上其它体育盛事。医学生毕业后到单位就业除了在医院工作,很多临床老师同时是医学院聘请的讲师。这些当年学校风靡一时的运动健将为此会加入教职工代表队。

    不要小瞧临床上的大佬们,一个个懂医学清楚如何持续保持身体的优越性。年纪大些不妨碍,只要他们愿意,回学校赛跑跳高等照样碾压年轻后辈们。

    “我们或许在四月份见到老师们跑步的风采。”

    哦,大家明白了:国都医科大学的运动会在春季四月份举行。

    “国协呢?”魏尚泉问,说来他们班没有参加医学院的运动会。原因很简单,他们八年班人数太少导致被列入和其它院系合并成一个单位参加运动会。其它院系认定他们是一群书呆子,让他们不用派人给代劳了。刚好他们班比较特殊一直赶课程进度顾不上其它。

    国协老师们有没有参加学校运动会?没怎么听说过。可能国协的老师认为出来工作再回学校去给后辈压力不好。

    张德胜这个八卦王说:“国协的教职工代表队是让刚进医院的毕业生去。如果我们留在国协,第一年估计要参加运动会的。”

    “你这样说,那个宋学霖——”

    “他们说了,要派他去参加男子一千米中长跑项目。”

    宋医生将去参加一千米赛跑。大家脑补中。赵兆伟同学笑出嘎嘎嘎鸭子咬嘴的声音:“他那只乌龟跑个一千米绝对悠闲悠闲地垫底,他不在乎能不能跑第一。”

    或许会被赵同学说中。宋医生除了救人会狂跑以外,其它时候让他跑他情愿躺平装死。

    “儿科这边的老师比较爱玩,可能会亲自参加运动会的。”张德胜说起自己的感觉。

    其他同学深有同感,只来了半天,被这里的老师喊孩子们耍得他们团团转了。

    “你们说,哪位老师最会玩?”张德胜突然抛给在场同学们一个考题。

    这——神仙哥哥?

    曹昭坐在办公桌后面的转椅上,像小朋友玩游乐园设施转圈圈。

    隔着张桌子,伍满仲拿手机和他弟弟说话:“曹勇,我们和她说了可以叫曹昭二哥的。”

    曹勇:==?这是哪儿再冲出来的红娘?

    ------题外话------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2320】什么人才好

    “曹昭做她二哥。我们和曹昭关系很好都可以当她哥哥。”伍满仲继续自我推荐。

    知道对方是什么人,问题什么时候她需要一堆哥哥了?完全没听过她有这个需求。曹勇一口替她拒绝掉:“没这个需要。”

    “曹勇,小弟弟小妹妹很喜欢有哥哥姐姐罩着的,越多越好。”伍满仲劝着他。

    没觉得。他曹勇自己有两个亲哥的人生经验,没这个觉得。

    话说他二哥这帮儿科大佬朋友对他宣传想做她哥哥是想干嘛?曹勇貌似能感受到对面那种蠢蠢欲动感,这群人估计只差自己揭穿自己的皮。

    想玩是不是?

    这大概是一个冷知识了。儿科医生的性格和其它科一样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儿科里能干的好的医生,首先需要和小朋友能做朋友的。如何和小朋友融合成一片,说实话聂加敏这种大佬事事关心像老妈子,真不叫能和小朋友毫无沟通障碍。聂加敏只是技术过硬手术做得好。

    在吴院长的想法里,技术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能玩得转儿科即能玩得转小朋友。为什么如此要求。国内这个医疗环境不像国外,按闹分配厉害。儿科为纠纷重灾区,在儿科的医患关系中,先不说这个医生技术如何,只要儿科医生未能第一时间搞定小孩子让他配合你去做任何检查和治疗,一个普通病的患儿都可能让儿科医生栽了。

    经常会发现儿科医疗纠纷中很多不是疑难杂症而是普通病,只是医生搞不定患儿搞不定患儿家属。之前说过了,儿科导火索是人类幼崽,儿科医生控制不了这个导火索的话,控制不了医疗环境局面迟早会爆。

    找一个能搞定小朋友的儿科医生有多不容易。

    儿科另一个外号叫做哑科,很多孩子只会哇哇哭或是答非所问,日常沟通都有问题,孩子家长平日顶着一头的爆炸物。你说这样的情况下要找个能和所有孩子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儿科医生难不?

    你会发现像聂加敏这样很多温柔派儿科医生照样搞不定熊孩子的。

    温柔派医生不太行,什么医生性格最好能玩得转儿科。只要看看在儿童群体中能当头的人,无论是孩子或是成人,绝对是最会玩的那个。所以说了,叫要能“玩”得转儿科。也如曹二哥一开始和谢同学说的,孩子吧,不一定需要父母的,潜台词是孩子最要的是玩伴。

    你哪怕哄个小婴儿都得会和小婴儿玩。只是温柔哄不定孩子这些小鬼精灵们的。

    在孩子未完成所有义务教育和身心发展成熟之前,孩子爱玩是天性不受控制。

    明白了吗?就这个原因。最终好像跌破大家的眼球。谢婉莹他们这批同学没在国协跟聂加敏学而是被派去首儿了。

    说白了吴院长心目中的完美儿科医生注定是凤毛麟角,国内有这种人才的话全被首儿等几家国内数一数二的儿科专科医院揽收了。想真正做儿科医生的不会去其它综合三甲医院,其它综合三甲不可能把儿科放在首位去发展。

【2321】会重视她的

    好比当初张华耀铁定选择国陟一样。

    招不来顶尖人才,吴院长只好在国外求其次了。问题聂加敏他玩不转国内复杂的家长环境的。

    他二哥曹昭在首儿,不难猜是个超级会玩的人。小时候带他这个弟弟玩疯了,让他这个弟弟经常喜忧参半,因为很多时候跟着哥哥很“惨”。更别提听他妈妈的说法,曹二哥当初巴不得弟弟妹妹出生听说是想要个弟弟妹妹可以当玩具玩。要知道,他这个二哥只大他一岁半。

    玩的基因似乎是刻在曹二哥的骨子里头。或许是这个缘故,导致曹二哥选择了儿科。反正在儿科,曹昭确实玩得如鱼得水。

    什么样性格的人注定会交到什么样性格的朋友。他二哥如此性格。和他二哥当朋友的这几位仁兄一样是好玩分子。首儿里头像他二哥这样会玩的儿科医生很多。不要认为医生会玩是不负责任,错了,这种很会玩的医生脑子一级棒的,对这点他这个神经外科可以打包票。

    无论是在什么职业什么专业,能做到突破性成就的人全是脑子很会玩的人。天才科学家大多性情古怪是这个原因,人家把世界当玩具玩的。

    不然儿童教育不会说越研究越发现,要让孩子能玩会玩。

    可以想见,要认识到一个医生有无责任感和医生性格无关,和他对医学事业是什么样的认知也无关,和他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度最有关联。临床上如果一个医生出医疗事故毫无责任感,和其它行业的人无差别,均是由于对自己从事的行业丧失了热爱。不爱了,自然干活不投入不认真了,出事自然而然。如果对自己事业怀恨在心,杀人毁物都有了,刑事案件常见病例。

    所以他曹勇之前对她说,他二哥人还是挺好的。厚黑归厚黑,曹二哥是个爱当医生的人。

    “我相信你们会很好地教她。”曹勇认认真真和对面这群人说。言外之意是我知道你们爱玩,也知道你们这群人玩的时候不会忘了本职工作。

    “你这个弟弟怎么这么淡定的?”伍满仲捂着手机不满意地和曹昭说。

    曹昭手里转着笔:不奇怪,他弟弟是研究人大脑的,看人大脑看多了,早变成人类大脑的蛔虫了,能不淡定吗?

    其实曹勇心里头另一句发狠的话没和对方说:我知道你们爱玩,想带她玩,别玩着玩着到时候自己先翻车了。他曹勇先承认这个念头不厚道,吐不了嘴。

    “好的,曹勇,你放心。我们和你二哥会好好照顾好她的。”伍满仲说出自己打这通电话的目的,先给他吃颗定心丸。也知道她是你曹勇什么人,因此会很重视的。

    在曹勇旁边站着的黄志磊扶扶眼镜,忧愁忧愁地想,为什么曹师兄在小师妹没毕业前不说可以理解的。以曹师兄的人际关系,大家因为曹师兄会特别对待小师妹。

    小师妹本人对医学事业紧张并且不爱透露出来。曹师兄早怕死她压力太大会把她压垮。

【2322】后门

    吃完饭,几位同学遵照程老师的要求来到办公室。

    程昱辰医生挽着袖管,尽显出精明能干的本色,和他们几位国协同学说:“我和曹老师商量过了,会给你们进行分组学习。你们先在儿科急诊呆一段日子,刚好熟悉一下儿科的各种常见急症。”

    在急诊的话,可以学到些可能在住院部固定科室内短时间内遇不到的病种,谢婉莹早在跟辛老师学习的时候体会到了。对他们这样的安排,如李主任说的,首儿真的已经很重视他们这帮其它单位过来的学生了。

    “我不在急诊值班,要回科室,所以带你们的人是在急诊值班的医生。”程昱辰医生说。

    几位同学听完,想起罗师兄刚好在首儿急诊科值班,纷纷想着莫非是跟罗师兄。

    程昱辰医生接下来给他们进行分组了:“两位方向内科的同学,赵兆伟同学和张德胜同学会被安排去小儿急诊内科。这段时间在我们小儿内科急诊值班的是田医生。”

    果然是这样,要和谢同学他们分开了。赵兆伟和张德胜叹口气。

    其他三个外科生在一块吗?不是。一个老师带三个的话怕太挤,对老师而言比较累没法关注到所有个体。学生的话,巴不得有个老师对自己是一对一带教。

    “你们医院的罗医生在我们急诊值班,因此,潘世华同学你跟罗医生学习。我按照曹老师的指示打电话和罗医生说好了。他昨天值班通宵,今晚才在。”程昱辰医生按着自己口袋里掏出的实习生安排表读道。

    首儿的急诊值班制度是这样的,比其它医院特殊些。小儿急诊内科只开到夜晚十点,内科医生不用通宵值班。小儿急诊外科诊室不是,小儿外科医生在首儿急诊是要值通宵的。可能首儿的专家们认为,儿童的病情特点注定真要紧急处理的话直接找外科了。

    潘世华同学面上一阵慌张:什么?好不容易和谢同学一块来首儿,又要和谢同学分开吗?

    这样说,谁有这个幸运和谢同学在一起?

    隐隐约约一种不妙的感觉浮现到了他心头上:难道要要被偷营?

    正值紧张时刻门推开走进来一个人。大家回头望,原以为是要帮程医生带他们的哪位老师进来了。再仔细看一眼,见是戴南辉。

    “程老师。”戴南辉毕恭毕敬走到程昱辰医生面前,递上一张纸,说,“李主任说是和您说好了。”

    记起这人今早上鬼鬼祟祟地跟来偷看曹昭。赵兆伟他们眯着眼,好似预感到了什么。

    程昱辰拿着他递过来的通知单,神色模糊,不清楚是什么心理活动,道:“我知道了。”

    在外面的那群国都学生先炸锅了。

    “走后门?”

    “对。”

    “他是什么来头?”

    “早上见他奇奇怪怪了。伍老师直接说他是曹老师的小迷弟。所以说要转到我们曹老师这组学习。”

    “他凭啥?!”

    如李主任一开始介绍的,曹昭是首儿里头的明星带教。

【2323】硬指标

    能到曹昭这里学习的医学生全是挤破头挤进来的。学生全懂,多来一个学生会再分走老师对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想博得老师的注意已经很不容易了。

    “国协那几个人我们算认了,这人算啥东西!”医学生大部分是高考学霸,很傲气的,对不按成绩来的人自然最不齿。换一句话说,今早上谢婉莹他们的表现算是比较服人了。

    “有人说他是谁谁谁的儿子。”

    “老师能同意吗?”

    “怎么不同意?这不是安排工作,无关毕业成绩,不过多个人瞧。”

    说来教学医院里的学生是多如牛毛,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情况都有。老师真顾不上太多。像昨晚上戴南辉说是先跟着田医生,后来不是自己溜达了吗?像以前在肝胆外,小迷妹范芸芸自己没有后门可以开,照样靠自己来找谢师姐最终成功转组。等同于在教学医院里头并不严格禁止学生们自己去找老师疏通关系,不管你运用任何手段你能自己学师成功算你牛。

    不要说戴南辉,这群人里头有多少一样是这种情况暗地里走关系,他们自己没说出来罢了。这里要分清楚一点,像这样的临床带班带教属于批量带学生讲课的讲堂师,非负责学生成绩的个人导师。如李主任说的,多个人跟来瞧瞧老师的临床技能而已,不关系事儿。

    真要让这个老师带你出成绩,得靠自己继续努力的。对医学生来说,让老师愿意带你的硬指标是科研。

    毕业证书只要不挂科很容易拿到手的。读个书考个试,对学霸基础的医学生来说,除非他们自身不想学,否则太容易拿高分。医生执照是国家统一考试和医学院及老师无关。

    学习临床技能这东西吧,需要在临床上多看多练手。很多医生是毕业后在工作中慢慢磨练出来的临床技术,这和其它专业的毕业生一样性质的。医学院和医院全知道这些,不会把门槛和关注点放在这。

    只有医学生的科研会真正事关学生的学位证书和就业。偏偏这事儿不是简单读书考试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一个医学生读完本科算不上什么的,医学圈内卷成多过多几年怕是奔博后去了。如国协首儿这样的顶级医院,硕士早被进入淘汰进程了,基本只要博士。

    做科研出论文的话,本科论文一般非实验室科研出来的,不值一提。硕士博士出论文是要求从实验室出。医学生自己压根没有实验室条件只能找老师加入老师的课题组,需要导师带需要导师署名。导师这时候事关重大。

    学校每年划定的导师招生名额总体是有限的,分摊到学校内众多导师头上为僧多粥少,注定大部分导师拿不到招生名额。

    这无疑限制死了一堆学生的梦想。医学生首先有幸运碰到心仪的老师刚好在他考博考硕那年招生,接下来过五关斩六将,最终争取到那个特殊名额。

【2324】竟是这样

    这么难的事情肯定必须提前做好筹备工作。很多医学生早早在临床上寻觅老师原因在这了。有志于读博的话从报考硕士开始找个博导,以后再读博不用另找老师,研究的课题有连续性有利出论文。

    说到曹昭,他是前年刚升上来博导。有能力当博导当然可以当硕导。去年才招第一个临床型博士生为段三宝同学。今年他本人有没有招生名额学校未评选出来前谁也说不清。

    国都这些学生认定曹老师是有的,早前听说曹老师拿到的大项目需要人。一个个抢着来曹昭这里也是这个原因。现在问题可能是曹昭自己招不招生了。

    “据说他是荣济的。”

    “荣济是老牌医学院,在我们国内很有名。可你想他妈妈在国协当领导,说明他成绩考不上首都的医科大学,只能跑荣济去了。”

    首都的几所医学院在全国排名是前几的,不是其它地方医学院可以比的。好比仲山再怎么竞争都竞争不过首都院校。

    “他这算不算是曲线救国?实习期靠他妈跑回首都单位,接下来在临床上找个硕导博导,成功回到首都学习工作。”

    “可能性很高。国协说是缺小儿外科医生。难怪专门送他来我们首儿,现在一心要往曹老师这里钻空子。”

    大家议论下来,感觉戴南辉有可能走这个后门是奔着这点来,真是这样的话相当于多个对手了。

    “段三宝呢?”

    发现自己学校的学霸不见踪影了。

    “他被程老师叫去了。”

    程昱辰医生接过戴南辉递来的单子说:“到时候再安排你的。”

    戴南辉靠边站。

    办公室门再咿呀声,从门缝里静悄悄钻进来段三宝同学。

    几位国协同学联想张德胜同学的消息,对这位国都学霸有很多疑惑。

    赵兆伟在对方的圆圆脸瞅着,想到:“他多少岁?”

    此人长相颇似小朋友,童真颜太能藏年纪,叫人猜不透真实年龄段。可能对方很老了。读博士的学生基本有一定年纪。段三宝同学不是他们为八年班出身,读完五年医学本科再读硕士再读博士,直奔十年出头。

    这事不能算秘密。程昱辰医生帮段三宝说出来好拉近彼此的感情:“他年纪和你们是同龄,或是只比你们大一岁。”

    “他不是博士吗?”

    “他是本科后直接送博。”程昱辰医生解答部分疑点。

    一帮人抽口冷气:这是传说中罕见的本科直博生。

    要拿到直博生名额,首先所在学校必须够优秀具备这样的招生资格。其次直博生基本为学校内部保送生,能保送读博肯定比其它保送生厉害多了去。

    再参照程昱辰医生说的年龄推测,这段同学分明没读完医学临床本科五年,或是比一般学生提早参加高考,否则说不清年纪为何如此小。

    大家诧异的是这人有这样的才华和成绩,为何不在高考时报本硕博连读八年制,跑来读国都的五年本科?

    一团子问号在所有人脑海里冒泡。

【2325】即将到来的导师

    程昱辰医生没法解惑大家这点,这是段三宝同学的私人秘密。

    拿了医生执照的临床博士生硕士生,如果可靠,会被医院里充当免费劳力来使用分担走医院内部一线员工的工作量和压力。医院把这种潜规则做法美其名曰为:给你机会锻炼。

    不意外,程昱辰医生说:“段医生这段时间会在小儿急诊外科值班。”

    这家伙,居然之前敢自称自己只是普通医学生,都单独值班了。赵兆伟等一帮人心头翻白眼。

    “你们两个。”程昱辰说到最后两人的安排。

    被点名到的谢婉莹同学和魏尚泉同学想也知道自己要跟谁了。

    程昱辰医生不多费口舌,对段三宝说:“他们两个跟你值班,你有什么话直接对他们说。”

    “是。”段三宝应道,抬起鸵鸟头时能清楚见到国协那位美貌同学黑着脸。

    被偷营了!潘世华同学心里头哀嚎。

    “你们有什么问题及时和带你们值班的老师沟通。有事打我电话,我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程昱辰医生说。

    同学们猛点头。

    “曹老师近段日子在急诊工作。你们如果找不到我可以去找他。”程昱辰医生再嘱咐。

    这话应该是曹昭让他说的。等于说曹昭默许他们这帮人越级来找他。

    离开的时候,程昱辰搭把段三宝的肩头问:“实验室的钥匙在你手里?”

    “是的。”段三宝答。

    “你晚上做完实验记得锁门。”程昱辰医生叮嘱两句安全事项,“如果白天工作太忙太累,注意休息,别在实验室里头睡。”

    临床型博士不是科研型博士,规定有临床学习时间,剩余的那点科研时间想搞出实验结果根本不够用。想做科研只好提前在临床工作之余抓住休息时间去泡实验室。这造成像段三宝同学这样白天下班时六七点再跑实验室做实验,估计边做边吃晚饭夜宵以及在实验室睡觉。

    临床老师最怕学生太累睡在实验室里头出个什么意外没人发现,最终酿成大祸。各大高校博士生死在实验室里的案例常见。除了安全事故外,最多见的是心血管疾病猝死。

    医生同样是人,不会因为穿了白大褂有了免死金牌,一样会死。

    谢婉莹他们听着老师念叨段同学,能想象到他们自己即将到来的日子。

    按照师兄师姐们传授的经验,他们八年制要么是大四下半年,最迟不超过大五要挑选出自己的科研指导导师。导师由他们自己学生选自己去联系,辅导员可以帮忙。估计等这学期学校正式开学后辅导员会找他们班同学们谈话,让他们准备填写导师申请表了。

    八年制好在不用再去和其他考博同学竞争名额。据说一般临床老师均很欢迎他们来帮着出论文。所以,他们考虑哪个导师的落脚点更多在就业上。

    张德胜和赵兆伟嘴对耳朵唧唧呱呱,如果想去国陟只能先试图投奔申师兄。好在听说申师兄背靠张大佬,手里的科研项目有的是。

    ------题外话------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无错第一时间更新《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602/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作者:肥妈向善所写的《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为转载作品,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介绍: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谢家的女儿谢婉莹说要做医生,很多人笑了。
“凤生凤,狗生狗。货车司机的女儿能做医生的话母猪能爬树。”
“我不止要做医生,还要做女心胸外科医生。”谢婉莹说。
这句话更加激起了医生圈里的千层浪。
当医生的亲戚疯狂讽刺她:“你知道医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有多高吗,你能考得上?”
“国内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医生是零,你以为你是谁!”
一帮人纷纷围嘲:“估计只能考上三流医学院,在小县城做个卫生员,未来能嫁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高考结束,谢婉莹以全省理科状元成绩进入全国外科第一班,进入首都圈顶流医院从实习生开始被外科主任们争抢。
“谢婉莹同学,到我们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们泌尿外——”
“小儿外科就缺谢婉莹同学这样的女医生。”
亲戚圈朋友圈:……
此时谢婉莹独立完成全国最小年纪法洛四联症手术,代表国内心胸外科协会参加国际医学论坛,发表全球第一例微创心脏瓣膜修复术,是女性外科领域名副其实的第一刀!
至于众人“担忧”的她的婚嫁问题:
海归派师兄是首都圈里的抢手单身汉,把qq头像换成了谢师妹。
年轻老总是个美帅哥,天天跑来医院送花要送钻戒。
更别说一堆说亲的早踏破了老谢家的大门……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