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师姐从谷底出来了
有些患者可能出于家里经济原因,一来看病是处处省,医生体谅患者也帮着省。最终,爆出了个大毛病出来。
“她心脏也不太好。心率快血压低,不正常的。”谢婉莹说。
其他人听见她这话去看监护仪上的数字。
“去通知主治医生。”李主任说。
张医生额头上的汗冒出来了,走出去打电话叫临床医生过来。
这回他栽的是没先来看看患者,想着等柳静云打麻药时再来看,反正到时候再来看也不迟。完全没想到被柳静云反了一手。
像那个小姑娘说的,他看柳静云是轻看的,一个实习生什么都不懂的。哪里想到柳静云能比他先一步看出点什么来。
“我不弯腰了,我要躺着,那个医生和我说,说可以像上次那样的,我上次趴着的。”大妈不高兴地继续投诉道。
一帮医生护士听着这个大妈抱怨,脸上不知道摆什么表情好。毕竟如果这时候突然告诉患者说,你这情况恐怕不止肛瘘这么简单了,患者的情绪会变成怎样?
也可见的,原先的医生漏诊,或许正是因为这个患者的态度,让医生误以为这个患者是一点腰疼都受不了的人,再加上门诊忙的要死,医生没时间深究。
上次肛瘘在门诊处理,局麻,不需要监护仪。这次不同,进了手术间,上了监护,要打腰麻才发现,算是正常补漏了。
“通知了,他们说过来。”张医生走回来对李主任说。
李主任的目光看了看曹勇。
曹勇对李主任笑一笑:“没什么事,我来带我的人回去而已。”
“走吧。”黄志磊招呼小师妹。
师兄叫走,谢婉莹望了望大师姐。
柳静云对她点点头:没事了的。
谢婉莹方迈开脚步跟上两个师兄。
他们三个人走了以后,李主任的眼瞪了瞪张医生:你明知道他在这,你还和他的人吵?
张医生的面色发着青白。
白痴!李主任用眼球抛这两个字给张医生,转身就走了。
张医生的手捂在自己的脸上,想着自己确实刚才脑袋抽了。再怎样,曹勇的实力是全院公认的。曹勇刚都没说话,说明已经判断他输定了。
他输掉的原因很简单。少见的病例不等于没有,再说,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隐匿的,很容易和其它病混淆。查了说没有可以,不查硬说没有是最不负责任的。
“柳静云——”
外头李主任喊自己,柳静云匆匆忙忙跑了出去:“李主任。”
“你过来吧。”李主任对她说,“到我办公室说说详细情况。”
柳静云感觉是自己突然从谷底可以爬起来了。
离开手术间的谢婉莹,心里头希望大师姐之后一切顺利。
忽然,嘟嘟,手机响了,见到是辅导员的来电,谢婉莹心头一凉。班上同学说,赵兆伟写检讨书了。辅导员暂时没有找她是想等她养好伤再说。现在,估计检讨书逃不掉了。
拿起手机,贴在耳边,果然辅导员说:“谢婉莹,下午和你师兄请个假,到我这里来,说明上次你出急救车后受伤的事情。”
【212】被辅导员训了顿
“是,任老师。”放下手机的时候,谢婉莹见前面两个师兄回头看着她了。
“写检讨是吗?”黄志磊扶扶眼镜对她说,“是不是该感谢我们还没有叫你写检讨。”
师兄居然落井下石。谢婉莹“忿忿”的,应道:“回去我复印几张检讨书,谁要交给谁。”
两个师兄的笑声随之可以飞出宇宙外去了。
进电梯里,谢婉莹想着下午即将挨批,心情是有点儿郁闷。
“用不用我帮你求求情?”
转回头,发现是曹师兄说话,谢婉莹摇摇头。上次和辅导员说过了,有缺点挨批她接受的。
曹勇伸出的手,在她头发摸了下算是先安慰安慰她。
接下来下午请了假,谢婉莹回医学院报到,站在办公室里被辅导员刮了一个多钟头,再被放回宿舍去写检讨书。
其实任崇达来来回回对她只有几句话:“你不是很聪明吗,学习这么聪明,怎么这种事上脑子犯浑?你以为你金刚身?回来后受伤不和老师说,你想怎么样?这次你写一份检讨,下次再这样,你给我记着,写一百份都不够。”
下次不止写一百份检讨了~
回宿舍后写完检讨,师姐们回来了。
“大师姐,恭喜你!”二师姐何香瑜听说中午发生的事了,为大师姐高兴极了。
柳静云脸上终于流露出了很久以来没有露出的笑脸。
“李主任怎么说?”
“说让我下次试试单独做一台大的。”
“机会来了!我知道那个姓张的不是东西。谁不知道他那个算盘,收了人家的红包呗,想保人家的孩子留在我们医院。知道你厉害,所以特意说要亲自带你,其实是想压死你。”何香瑜愤愤不平地说道。
两个师姐不说,谢婉莹真不知道里头居然有这样的事情,眉头皱的紧紧的。
“今天曹师兄去了。姓张的摔了一大跤,看他还敢玩什么花样。”何香瑜抓紧拳头。
“莹莹,谢谢你。”柳静云转过身对小师妹说,知道机会是小师妹带来的。
谢婉莹对大师姐摇摇头,紧接对大师姐转述了师兄们的话:“大师姐,你要好好证明你自己。”
“我知道。”柳静云说。
俨然,柳静云也是从其他人口里打听到师兄们的意思了。
师兄要帮,如果她自身技术不行,无从帮起的。
“我们要加油!”二师姐何香瑜给自己宿舍三个人鼓劲。
谢婉莹想到了今天去心外科看到的满员状态,估计,她未来毕业的时候和大师姐要面对的困难状况差不多的了,甚至会比大师姐更难?
晚上三人一起去食堂打了饭,回宿舍吃完赶紧看书,读医的人是一辈子都要读书的。
第二天,两师姐去上班,谢婉莹被通知回班里头。任崇达召集班上所有同学开班会。据说明天要正式开课了。短短几天的假期临床全日制见习结束了。
一大早,同学们回到班里头,一个个心情不言而喻,有兴奋,有哀伤,更多是回味无穷。
谢婉莹照样坐在三排那个老位置上。
【213】都怕被她比下去
旁边赵兆伟同学和冯一聪李启安他们几个说话。距离比较远的地方,和她一样外科方向的那九个男生,围着班长岳文同说话。
这种情形实际上持续三年多了,从开学开始。
她似乎和几个读内科的同学关系比较好。和一样读外科的比较疏远。唯一一点突破是,这回见习的时候,她和班长交流了。
课室门开,任崇达走了进来,班里变得安静下来。
“初八人家开始上班,你们开始上学,我也开始上班了。”任崇达说。
底下一群男生开始笑。
“几天时间在医院里,是不是觉得很刺激?”任崇达问班上的孩子们感受如何,有没有感受到做医生的刺激性了。
“有。”
“有的,任老师。”
同学们纷纷响应,没有一个敢说没有。
“我知道,你们有的人写检讨书了。”任崇达道。
于是赵兆伟和谢婉莹互相对了对眼。四周则是哄堂大笑不留给他们俩情面。
“你们接下来的课程会更加刺激。一边要在学校继续读临床课本,一边要去医院继续临床见习。看看老师有没有机会让你们在临床提前练习操作。可能有的人已经获得这样的机会了。”任崇达道。
所有人唰的目光,又望向了赵兆伟和谢婉莹。
“这回临床见习不一样了,我们班要分组组团去临床见习了。”任崇达说,“这样,你们先自己组组看。”
“我和她一组。”赵兆伟宿舍那四个人异口同声,同时抓住谢婉莹的衣服说。
其余同学见到,说他们四个:“喂,你们读内科的,她读外科的!”
“任老师没说要分内科外科。”赵兆伟他们四个说道。
“未来如果真要分组,除了全班大组,应该是几个人一组。”任崇达开口了,“专业方向相同。”
有人吹起了口哨,几乎全望向了岳文同那边那九个男生:你们谁打算和她一组?
九个男生沉默着。
任崇达等了等,见始终没人开口,说:“给你们一周的时间考虑考虑。”
说完,散会。
谢婉莹抓起书包去图书馆念书。
见她走开以后,李启安说:“可以理解那九个外科的,毕竟和她是直接竞争关系,不像我们。上回我和她一起,她给人打针说和给小兔子打针一样,我是没她这个胆量的。他们九个要是直接和她比的话,百分百要垫底了。”
“说白了,她就是厉害。”冯一聪扬扬眉。
“什么人能和她一组?谁和她一组估计都得被她比下去了。”这是班里几乎所有人的心声了。这时候,哪顾得上是男生还是女生。
医院招人,哪怕是个女生,只要是厉害到不得了的,照样招的。女生被人看不起,只不过是体力等方面确实比不上男生。一旦克服了这些弱势,照样碾压男生的。这点,在谢婉莹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
任崇达回到老师办公室里,陷入了沉思的困境里头。
发话了,结果班里没人敢和她在一个组。别计较什么男生女生了,哪怕班里有女生在,肯定也不敢和她一组的。
【214】等她毕业再表白吗
他任崇达一方面很高兴很得意,班里恐怕是要出了个女医学奇才生,他这个辅导员要名留青史了。
另一方面怎么把这个好苗子培养出来,像现在,遇上现实的困难了。是可以让她单独去学习,问题是,分组学习有分组学习的好处。最大的好处是知己知彼。
和老师前辈对比,是不如和同期对比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越是地狱模式的训练越能把人锻炼出来,部队就是这样的。顶流医学院的老师看到好苗子,不好好锻炼捶打,真变成温室里的花朵养,是老师医学院学生三方损失了。
任崇达是学院里的优秀青年教师,心里非常清楚这点。早就没有把自己班里的女生当小公主养了。实际上,他对谢婉莹的要求比对班上其他男生更严格。
现在最大的问题,同期里头找不出可以和她去同组的了,班里的同学全怕了她了。
任崇达吐出口长气,摸手机打电话给临床的两个老同学,找老同学今晚出来吃饭聊聊,听听临床老师有没有什么见解可以帮他想想法子。
夜晚,三人在医院分给曹勇的员工福利房里头吃面。
“为什么不出去外面吃?”朱会苍吃着吃着问另外两人。
出去外面吃,不用洗碗。
“这不一样吗?叫了外卖来,不用你洗。”曹勇对他说。
“你想在家里吃?”朱会苍好像领悟到了什么,扶扶眼镜看着他,“你怕出去吃说什么话被人听见了?”
曹勇的不回答代表是。
朱会苍笑了,对任崇达说:“你知道不知道,那个黄志磊前几天整天好像当起了电灯泡。”
“他和你说这话?”曹勇停下了筷子问他。
“不,我们觉得他是这样。”朱会苍立马改口澄清,黄志磊确实不会多嘴。
“你想等她毕业再表白吗?”任崇达作为辅导员过问下暗恋他学生的对象。
大学生谈恋爱,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学校压根儿不会禁止。至于说和临床师兄谈恋爱,很常见,更不会有人说什么。唯独是,她好像心思没在恋爱上。
“她现在是学生,不像你,你工作事业都稳定下来了。”任崇达理解自己的学生说,“过几年她毕业要冲刺,更是什么都别想顾上。”
“等等她毕业再说,可以啊。”朱会苍道,“我当年也是等我媳妇毕业再说。”
“我知道。”曹勇说。要他等她,他肯定愿意等。
另外两人却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某种焦虑感。任崇达想了想,好像有点理解老同学的心情了。
“她很多人追吗?”作为过来人的朱会苍也明白了什么,问,“没听说过有人追她。”
“那是因为我们班上那四十九人,觉得她要是找了不如他们四十九个的,是侮辱了他们。”任崇达道出了谢婉莹至今好像没人追的原因。班里那群男孩子的念头哪能逃过他这个辅导员的法眼。
“哈哈,有意思。”朱会苍大笑,“你电话里说,他们怕了她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也追过她?”
【215】都承认她漂亮
“追都不敢追。”任崇达说这话相当于让班里那四十九个男孩红脸了。
朱会苍笑得要打滚:“不是吧——”
感觉眼前的老同学消息有点闭塞,不如说是他们班上的人把小公主保护的太好了。任崇达对他们两人说句实话:“你们当初问,校花是谁,我也不知道。可是,他们说她是校花。”
校花不是章小蕙吗?这是后来章小蕙出了事后,朱会苍听其他人补充才知道的。
“因为她不是那种花瓶校花,不在舞台上露脸的。他们说直接称呼她为校花是侮辱人。更准确的叫法是叫她女学霸。”任崇达解释,对于学校里那些男孩子的心理,他这个老师也是一再琢磨琢磨的。
“都承认她漂亮是吧?”朱会苍说这话时回头看看曹勇,“肯定漂亮,因为我们班这位男神第一眼能看中的女孩子,能不够漂亮吗?”
曹勇回想起每次和她碰面的场景,她要只是漂亮,当然不足以进入他的内心。
漂亮,聪明伶俐,天然呆时很可爱,会开玩笑,尤其是在医学上那种奇才般的表现。他从来就没有见过这样一个女孩子。
另两人发现他又出神了,估计是想着某人灵魂出窍了。
爱情嘛,可以理解的。另两人想。
曹勇回神,问找他们来的任崇达:“你是想问什么?”
“没人和她一组学习。”任崇达说。
“你可以指派一个。”朱会苍道。
“没意义。分组最好是水平差不多的。他们知道比不上她,怕了她。”
“我没听说过男生怕过女生的。”朱会苍自认说的是实话。其它行业不说,但是在医学生领域里头,男生在外科临床本就有优势。
不说外科,前两年他们毕业的师妹姜惠珠能留在医院也是一名女学霸。各科成绩名列前茅,算碾压班上全体男生女生的。但是,没有男生怕姜惠珠。因为知道姜惠珠再怎么在考试里头牛,怎么写论文牛,到了临床操作上输给男生是分分秒秒的事情。事实也证实了这点,至今,科室里头的领导都不放心让姜惠珠去给病人做复杂的消化内镜检查和手术。
力气不够。做消化内镜也要力气的。有时候遇到一些病人抵抗,不是全麻的病人,乱动起来,男医生都会手忙脚乱更何况女医生。
消化内镜下去,那条管道那么长,要操控得自如自在,没有力气怎么可能做到力量传导到远端,并且要求操作的精细度,要取病灶的。
内科尚且如此,更何谈外科了。
朱会苍想不明白,只能下结论说道:“你们班那些男生没有进过临床,所以不懂临床的事。外科上的优势,女生永远比不过男生的。他们怕她属于不懂行,为无稽之谈。”
结果他说完这话后,发现另两人居然没有马上符合他这个话。朱会苍吃惊了:“怎么,你们觉得不是吗?”
任崇达只知道,肯定只有离最近的人最懂那人怎样。
【216】他对她的评价绝对是公私分明
他班上的男生会怕了谢婉莹,绝对是出于某种可怕的直觉。
转过头,任崇达问曹勇:“你有什么建议吗?”
朱会苍连连摆手:“你不能问他的,他现在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她在他眼里什么都是最好的。”
曹勇低下脸微笑,陷入爱河里的他是觉得她哪样都好。
任崇达转回头问朱会苍:“你有什么建议?”
“只要她背书没问题,提前修完理论课程。见习在医院里逛,意义不大,可以让她提前进入实习。我们学校不是没有提前毕业的医学生。像我们三,当年提前一年多毕业。医学院对医学生的要求是实习期要够,修够学分,没其它了吧。她现在进入实习期,两年多实习加论文答辩,同样是提前一年多毕业和我们一样。”
任崇达一听,有道理。不说他们三个,像傅昕恒北都出来的一样提前毕业,不然进临床怎能这么年轻。不止他们几个,如黄志磊是提前一年毕业。
八年班里头,外科有才华的不是没有,只是少。但是一旦出才华的,均是很厉害的。毕竟高考时是学霸了。
如果有这种苗子,基本上是实习期提前,有同班同学可以组合最好,没有的话,可以和其它学院临床博士生一块进行组合轮科实习。因为本身八年班毕业是博士学位。
“我这么一说,反而你现在怕她不行了是吗?”朱会苍瞄瞄任崇达脸上复杂的表情。
和一群临床博士生组合,而且是临床型博士生不是科研型博士生,临床型博士生本身招来就是临床操作比较牛的医学生了。他们的优势不言而喻,早经历过了本科硕士阶段,临床实习各科去过了,临床经验有了,操作练过很多次了。优秀的临床博士生一来,直接被老师招呼上手术台当助手帮忙干活了。
和这样的人进行小组组合,对于第一次进入临床实习的人来说,根本是不公平的。所以,当年姜惠珠组合不到半个月,被退了出来,老老实实读完八年毕业。相比之下,黄志磊没有被退过。临床男生女生到底是有些差别的。
“看看吧,你自己之前是不是自寻烦恼。”朱会苍得意洋洋地说。
任崇达不理他,问曹勇:“你认为他这建议怎样?”
“不是说我看她什么都是好的吗?”曹勇反问。
“没关系,我想听听你怎么说。”任崇达坚持。
“要我说心里话,我会说,你把她放在这样的组合里,她照样碾压其他人。”曹勇道。
听到他这话,朱会苍张大嘴,瞅瞅他说:“你真是喜欢她喜欢到不得了,这种话你都说得出口。”
曹勇很无奈。他不是基于私人感情评价她的,是作为临床前辈的直觉这样说的。没错,他喜欢她,可是绝对不会因为这点忘记自己也是一名临床前辈。
可是旁人不会这么想,连老同学都会这么看他,所以他才希望保密。希望不会因为他对她的感情,造成别人对她的能力有什么误解。
【217】实习机会来了
误解她的人,最终会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曹勇看看老同学,知道现在说再多都是废话,默默吃面吧。
眼瞅瞅他的表情,朱会苍不甘心,回头对任崇达说:“你听见他的意见了,就按我的办法这样办呗。不行像姜惠珠那样退出来,也能给她一个清醒的认识。”
看来做辅导员有时候必须心够残忍的。任崇达深吸上一口气,同曹勇一样默默吃起面条。
第二天任崇达把谢婉莹单独叫来办公室。班里其他男生听说后,均有什么预感了,一个个跑到老师办公室门口窃听。
“要不要提前实习?”任崇达问学生,第一句话开门见山。
老师这话等于说她可以提前实习可以提前毕业了?谢婉莹做梦都想着这一天,早点毕业早点出来工作,减轻妈妈的负担,早点让自己爸爸闭上那张嘴。
不过她知道这事只能老师提,不可能由她来申请。任辅导员能力强,比她更清楚她能读医这条路上要怎么走。
“任老师你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做。”谢婉莹向老师表态。
学生的无条件信任给了任崇达信心,任崇达对学生严肃地说:“无论是否提前实习,毕业时学校规定学分必须修够,不上课的理论课程你要考试过关并且拿到优秀。你认为你能办到吗?”
“辅导员是想让我提前把没上课的科目考试考完?我愿意试试。”谢婉莹点头接受挑战。
为了这天她准备许久了。重生前读过相关科目不说,重生后她在医学院未进入临床前多的是时间念书,早念念念自己念完了。师姐们给的课程笔记更是给了她大助攻。
听到她这些话的任崇达发现自己好像低估了这个学生,昨晚曹勇的判断比朱会苍似乎更切合实际。
“行,你明天除了正常上课,业余时间准备考试,等我的通知。”任崇达告诉她。
站在门口听的男生们对对眼。
很快的,等谢婉莹走出去后,一帮男生进来向辅导员请求了:我们也想考。
任崇达知道自己这群班上孩子每个人的斤两有多重,直接给了瞪眼珠子:“老师觉得你们能,你们再来考。给你们半年的见习时间表现。”
一个个在临床上都怕了她不敢和她直面竞争,现在想学她提前实习?小子们不掂掂自己斤两?
“别以为她考过了就行,去到临床,被退回来医学院学习是分分钟钟的事。你们师兄师姐都有被退货的经历。”
辅导员这样一说,其他男生心里头打鼓了,理论考试考过了再被临床老师退货,打击估计更大了,于是均没再提要求考了。
这边谢婉莹得到老师的任务安排,回到宿舍把师姐们给的笔记和课本全部拿出来了,抓紧时间复习重点内容。辅导员要求拿的是优秀,优秀必须考到九十分以上,不容易的。
两师姐知道她这事后,纷纷跑回宿舍来帮她画重点,同时去帮她寻找近期其他学生考这些科目的复习大纲。
【218】浩浩荡荡去放射科
八年班的理论考卷比其它学院要难些。对于这种提前考试的学生,考卷难度要在这个基础上加一个等级。任崇达帮她去向学校打申请,据说要让每个学科在题库里帮他挑出最难的试卷出来。
任崇达的想法很简单,理论考试越难等于越给学生增加门槛,可以提前预判学生究竟有没有这个能力。
等辅导员消息的期间,谢婉莹除了复习功课,白天需要和同学一块上课。
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药理学,最难的四门综合性学科居然给他们这班一块开课了,这四科的课本是厚得像大辞典一样的。
再来一门同样很考验学生综合能力的放射诊断学,这门课主要是要学会读片。
由于无论是x光片或是ct片核磁片,做出来是截面图,需要对解剖学有很深的理解以及联想力。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时候如果不举例子,学生基本是感觉很抽象。
这几门课程除了药理学,需要去临床配合见习才能更好的理解。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的见习有重叠部分合在了一起。放射诊断学,不用多说,肯定给他们安排直接去放射科看看了。
见习带教一般和课堂老师不同,在顶流医学院课堂老师是专业派了,需要找临床老师来补充课堂的机率极少。当然,有临床名教师偶尔会在医学院开开讲座,可以当选修课修学分。
除了必修课,选修课也需要修够学分。好在前几年,她的选修课分基本修满了。感觉等再挑挑老师讲座听听够了。
先上了一星期的理论课后,放射诊断学科的见习时间率先出炉。
去放射科见习不用分组的,五十个人一块儿在下午浩浩荡荡向放射科进发。可怕的是,去到放射科,居然还有一个本科班一块来见习的,合起来是一百多个人,只有一个老师来带他们学生。
这样的状况,想学到什么都难。
带教的放射科老师先带学生们转悠转悠整个放射科的布局,哪里是拍x光片的,哪里是ct机,哪里是磁共振。
病人进入机房后,放射科的医生在控制室忙碌。带教老师一见,只能让学生在很远的地方观望,免得打扰到同事工作。
学生这样瞧着也瞧不出什么名堂来。有些学生觉得很无聊了,站在走廊里自己聊起天了。
赵兆伟他们四个站在窗户边聊到了谢婉莹提前实习的事。
“辅导员还没有通知她,是不是没信儿?医学院不同意?”其他人问赵兆伟这个消息灵通的内部人士。
“我爷爷不是医学院的,哪里知道医学院里的安排。”赵兆伟摇头否认自己有这方面的信息渠道。
“如果她都通不过,我们想提前实习不是更没有法子了吗?”现在,这些人觉得谢婉莹早点去实习反而是给他们开路了。
“她人呢?”
几乎所有学生站在外面晾风了。室内拥挤不堪,老师不说话,学生站远处看不清楚,谁傻谁继续站里头做木头人。
【219】突然来了道考题
谢婉莹真就“傻”,始终站在里头了。
带教老师跑开了,有什么事忙,让学生自习。
她站在控制室门口的地方,观望两个放射科医生操作仪器。
这里是磁共振室,拍个核磁片子最久了,比ct和x光要久。一个颈椎核磁,有时候需要扫描个一小时。不说病人累,医生也累。
等仪器自己工作的时候,一名三十多岁的放射科女医生走去拿保温杯倒水了,看见她一个人站在那,也好奇:“你不去外面透透风?”
“没事,老师,我站着可以了。”谢婉莹道。
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学生,女老师告诉她:“你自己搬张椅子坐。”
老师人很好,谢婉莹搬了张椅子坐,继续看那个仪器在转。重生前她也在放射科见习过,觉得很有意思。现在,她看着计算机显示器上的图形,想让自己的脑子和机器一块转转。
“你读过片吗?”女老师问问她。
“尝试读过。”谢婉莹道。
“给你张片子,你告诉我这是拍的哪个部位。”女老师随手拿了旁边一张片,给她瞧瞧。
谢婉莹接过片子,只看了一眼,这显然是:“颅脑。”
门外几个本科生发现了老师说话,立马走进来凑热闹,见着她手里的片子异口同声说:“这一看都这是照的脑子。”
老师这个问题很容易嘛。
“还有呢?”女老师再笑笑,脸上表情高深莫测。
几个本科生琢磨老师这话里的意思。
谢婉莹直接答:“这是ct片不是核磁片。“
老师愣一愣,望着她的目光里发出了另一样眼神儿。
几个本科生眨眼:不是核磁是ct?这里是磁共振检查室不是ct检查室呀,怎么老师拿的是ct片?
“你们分得出ct片和核磁片的区别?“老师再提问。
x光片肯定和ct片核磁片不一样,一眼可以看出来的截然不同。但是ct片和核磁片乍一看是非常相似的,如果不标明,别说外行人没认真学过放射科诊断学的一样分不清楚的。
老师问的是你们,相当于是给今天所有见习生提出考题了。
几乎一帮同学全傻眼。他们今天第一天来放射科见习的,在课堂上只上过一两节课,课堂老师只来得及讲了个概述。
可能有的同学会提前温习后面功课,但不是背书的情况下,突然要求回答这种横向对比的具体问题,学生是一头懵的,因为学的书本知识没来得及联系过实际。
很多学生面面相觑了。
老师见了又笑:“看来课堂上的老师没和你们讲。你们没有一个能答出来吗?”
第一次来见习被老师集体看轻了的话,以后估计他们两个班的学生在临床老师们的口口相传中变成不怎样的学生了。
“你说说看。”老师指向了谢婉莹,因她是第一个说出这不是核磁片的人。
“核磁片和ct片都是断面像,由黑到白不同深浅色对比来显示各组织的结构图。但是成像原理是不同的。ct片是反映组织电子密度、X线衰减系数,核磁片和组织器官氢质子的分布有关系。脂肪组织在ct片上是黑在核磁片是白。骨皮质在ct片上很白在核磁片上很黑。老师如果再拿来一张同部位核磁片,和ct片两张放一块,马上可以看出不同了。”
【220】陌生前辈的鼓励
“哎,你学的不错。”老师直接赞她了,“一听你这个答案都知道你学过读片了。你今年第几年了?”
“第四年。”谢婉莹道。
“要毕业实习了?”
老师这话戳中谢婉莹和班上其他男生心里头近来的热点问题了。
“辅导员在帮我申请提前实习的事情。”
“提前实习?你是?”
“我是八年班的。”
老师心头数数,数完吃一大惊:八年班,实习不该是最后两年吗?还需要两年后才实习的。
这种状况只能说明这个学生是有天赋了,超过其他学生了。
“你叫什么名字?”
“谢婉莹。”
“啊,难怪——”
老师这声叹,让在场的所有同学包括谢婉莹吃惊和纳闷。谢婉莹想:这放射科老师难道知道她?怎么回事?
“你会提前进入实习的。”女老师对她笑笑。
谢婉莹看看老师胸前的医生牌子,写着:秦若语,级别,副高。
显然这位临床女前辈很厉害,不然怎么年纪轻轻已经是副高了。
“好好努力。”秦若语老师语重心长对她说。
谢婉莹点点头,也始终不知道这老师怎么会知道她名字。
不知道是不是被秦老师预言了,回到学校当天傍晚,辅导员的通知来了,让她下星期可以参加考试了。
第一门考试科目是社会医学。任崇达先挑偏科考学生,让谢婉莹来不及复习。
辅导员的算盘打的精妙。谢婉莹也不知道辅导员的心思。那天班上去上课,她独自一人在隔壁考试,辅导员和另外一个老师协同一块来监考她。
拿到考试卷的时候,谢婉莹松了口大气:第一份考卷居然是最简单的科目。
社会医学背诵多,理科的因素少。说是小科目不需要特别留意,但是,既然从师姐那儿早知道要考的科目,早就复习过了。
唰唰唰,很快她答完了考题,再检查了两遍,到了结束时间上交。
这期间,两个老师看着她答题,对对眼神。
任崇达知道自己失算了。他根本不该轻视自己班上这位女学霸。
不注意的小科目都能拿个满分的话,大科目肯定重点复习难不了她。任崇达摸起了额头,干脆先问问学生:“你最怕考哪科?”
莫非是诊断学、药理学?这两门综合性太高了,方方面面太多了,知识细节点过多,很难拿高分。
谢婉莹答:“伦理学。”
伦理学?两个老师惊出魂去了。
为什么是伦理学?因为这科目老师评分的主观性太强了,好比语文卷。要拿高分,摸不着出题者心思和评分标准的话,根本拿不到。
“任老师,这个伦理学如果有论述题的话我可能需要听听老师上课再来考,不然我怕我个人对临床伦理的看法和老师差别太大。”谢婉莹说。
听完她这个解释,任崇达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自己班上这个女学霸显然比医院里那位机器人更机器人,真是该怎样就怎样。
“其它科目你先考吧。”任崇达说,“伦理学考卷如果有论述题,应该是开卷考。”
【221】这位是“吴老师”
伦理学这个科目,本来就是课堂上讨论多。让她去参与参与讨论是可以。不过,作为前辈,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后辈:“临床上的伦理和课堂上的讨论差别太大。”
学生讨论伦理,可以除掉现实问题,抒发自己的医学梦想怎么说都可以。去到临床,讨论这个问题时绝对是另一回事了。
“这门课你不用担心。”任崇达道,哪怕她伦理拿不到高分,也不影响她进提前临床的实力。伦理学,按照他所知道的情况,没有几个能不拿到高分的。
辅导员这么说,谢婉莹放心了。
后来各科考试果然顺顺利利。
考完等分数出来,分数出来后,辅导员需要和学校以及实习单位再沟通,需要一定时间。谢婉莹只能耐心等了。
没想到,没过两天,老师通知她午后去一趟办公楼。
去到那里,她见到了三年多前开学时那位给她办入学手续的教务处主任江主任。
江主任平易近人,谢婉莹记得自己妈妈最喜欢这个会开玩笑的老师了。
“进来,坐。”江主任招呼学生进来自己办公室,给她倒了杯水。
听从老师的指示,谢婉莹坐在那张椅子上,等待老师发话。
回身的江主任正要和她说话,从门口突然走进来一个人。
看清楚那来人是谁,江主任的眼里写了抹错愕:你——
对面那人向他摆摆手示意:我恰好路过——
路过啊。江主任明白了什么,转身对学生介绍:“他是吴老师。”
新来的“老师”面孔慈祥,年纪和江主任不相上下,可能同样是个学校领导。谢婉莹心里猜测。
两老师坐在了她对面,俨然是准备和她聊聊获取些信息,好审批她是不是可以提前进入临床实习期了。
来了个吴老师后,江主任不先说话了。
吴老师问她:“你认为做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应该是怎样的?”
“老师是问,当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第一要素是什么吗?”
“对对对,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技术。”谢婉莹对这个答案不用想的。
两老师听完她的答案,分明有些预料之外,互相再对对眼神儿。
江主任提醒提醒她:“你不是说过当医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吗?”
老师对她和班长的聊天这么清楚的?谢婉莹想,就没有想到是从另一人曹师兄口里泄漏出去的。
“是。”谢婉莹肯定不会否认自己说过的话,当医生是很幸福。
“这不是要求医生在品德上有所作为吗?”
老师提点到这个份上了,谢婉莹听懂了老师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医德肯定最重要。问题是,人的自律性是最难的。但是,技术型医生不一样,很有才华的人肯定自视甚高,才懒得做不道德的事情。”
两个老师互相对对眼,再瞧瞧她,再互相对对眼。
“你这话,蛮有意思的。”吴老师哈哈笑了两声,拍拍腿说。
江主任老花眼镜后那双眼睛笑眯眯起来。
【222】师姐来给小师妹实习经验了
“行吧,好好努力。”吴老师站了起来,离开时对她讲。
接连两天以内有陌生前辈叫她努力,谢婉莹眨眨眼皮:感觉有点儿巧了~
之后,江主任指导她填写一张申请表,告诉她:“你回去做好准备,等医院那边安排好你去实习的科室,你下星期可以进临床。”
“谢谢老师。”谢婉莹很高兴。
“我先提醒你,进入实习的头两个星期对你至关重要,属于你的观察期。如果临床老师认为你行你可以继续留下实习。如果认为你不行的话,你只能和班上其他同学一样等两年后了。”
打击来了。
原来有观察期。据说,有的师兄师姐真就被退货了。
晚上,得知她被允许进入临床实习了,姜惠珠师姐赶来给可爱的小师妹带点经验之谈。
谢婉莹仔细聆听三个师姐的临床实习意见。
“你多问问姜师姐。”何香瑜对小师妹说,“姜师姐当年和你一样准备提前进入临床实习,进去没多久摔了个大跟头被退出来了。”
听见学霸师姐都被退货,谢婉莹提高了警惕:“师姐是怎么回事?”
“临床上到处是坑。”姜惠珠一言难尽,“不说我,当初黄志磊师兄一样刚进临床被人坑过。至今曹师兄私下喜欢叫他小笨蛋呢。”
黄师兄被曹师兄叫小笨蛋?谢婉莹的脑子里有点儿难以想象这个画面感,黄师兄在她眼里也很厉害的。不过上回周俊鹏过来惹黄师兄生气,是说过黄师兄好像被人“骗”了。
“师兄是什么个情况?”谢婉莹问。
“那天黄师兄接到通知说去楼下接一个转院病人,通知很急,他匆匆忙忙跑下楼,发现是一个需要持续心脏按压的患者。当场他脑袋懵掉了,因为通知他的人没提前说是这个情况。其它医院的医生把病人交给他继续按压就走了。他需要一边做心脏按压一边要通知其他人做准备。如果他不是因为和那些护士关系不错,护士帮他拿电话,一个护士不够,需要叫其他护士来帮忙推车床什么的。要知道,如果没有其他人来帮忙,他肯定直接垮掉了。”
“一看就知道是故意刁难他的。这种事情不可能说在转院电话里不说明,也不可能说只叫他一个人下去的。”其她师姐补充。
“对方不告诉他不怕病人有个闪失——”谢婉莹问。
“这些人聪明着,知道哪怕这样刁难他他总得去找人来帮忙,病人不会有事,但绝对让他很麻烦很焦躁很头疼,最好是让他心态失衡!”师姐们说。
“是什么人做的?”
“极少的那部分小人呗。”
临床上的老师和前辈没必要做这些事,大多数医学生是很好的。只有一小部分家伙,希望对手绊脚了慢点往前走,自己能追上并且超越你,以外这样做自己可以留下在单位里头工作了。对某些人而言,脑子里是这个竞争概念占主流。譬如章小蕙之流。
【223】她要去的第一个科室居然是地狱吗
“老师们会怎么看?”谢婉莹问。
“老师们认为只要不是危害病人的命,再怎么刁难你,相当于考题,你如果能优秀做答等于证明你的能力。”
柳静云师姐刚刚经历过的劫难就是这样。别人的刁难同时是你脱颖而出的良机。所以老师前辈不会管。
姜惠珠扶扶眼镜叹叹气:“我当时没有黄师兄的毅力,感觉别人有意刁难我我去向老师告状了。老师说,这边这人我会处理,你先回医学院去再读读书免得别人报复你。”
这——谢婉莹眨眨眼:老师这话也没错。
“所以,我后来和静云说了,说你去麻醉科肯定艰难。我的经验教训在这里了,你有什么事都必须坚强地扛起来,千万重蹈我的覆辙。”
去麻醉科实习为什么很难?
“首先——”师姐们告诉小师妹真相了,“你们那几天的春节见习是任师兄找私人关系安排的,所以见习带教是会呵护你们的前辈。你们正式的见习实习期不同,由医学院申请医院统筹安排,走不了私人关系,会是什么样的带教老师谁也说不好了。”
任崇达当初说要提前吓唬他们这帮孩子,却是暗地里爱护他们的第一次进临床,给他们找了最好的带教。
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辅导员啊,让学生们正式的考验是现在才开始。
“你看心内科肝胆外科这样的重点科室,任师兄没有让你们的人进去见习。因为他没法在这里找到能呵护你们的人。哪怕这两个科室里头有我们的师兄在。这要说到,我们师兄哪怕师出同门,不见的很关照后辈的。师姐不一样,人好很多。”姜惠珠道。
“大师姐所在的麻醉科有我们两个师兄在,但两个师兄从没有关照过大师姐,和大师姐套个近乎都没有。”何香瑜也叹气了。
柳静云慢慢道:“不怪他人,临床只看实力。”
大师姐的话让谢婉莹表情肃穆,回想那天大师姐两个老乡师兄残酷无情的表态,是这样没错了。
“学校通知你第一个实习科室是哪个了吗?”姜惠珠问。
今天刚接到的通知,谢婉莹告诉师姐:“普外二区。”
“普外二。”三个师姐叹叹气,“果然是,早知道不会让你轻轻松松提前进入临床实习了。”
“怎么回事?”谢婉莹问,感觉到三个师姐的表情蹊跷。
“你学外科肯定要先去普外轮科,普外的话普外一普外二是最常见的实习生打基础科室,所以不是安排你去普外一就是去普外二。我内心里是希望你能被安排去普外一的。普外一老教授坐镇多,老教授们喜欢带学生,好说话。普外二不一样。”姜惠珠说。
“据说普外二普遍高冷脸是不是?”何香瑜帮小师妹问。
其她两位师姐点点头,真是如此:“普外一是医学生的天堂,普外二是医学生的地狱。”
为什么普外二的老师不喜欢带学生?
这要说到普外二是从普外一分出去扩建的科室,治疗同病种多。
【224】原来师兄们是这个意思
“两科室治疗病种太过雷同会形成强烈的竞争关系。好比我在的内五和俞师姐的内六同是消化内。我实习去的内六,工作后我被分到了内五,从此和俞师姐变成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见面说话不可以太亲密,否则同科室同事会怀疑我们泄漏科室机密。医院里每次抢基金分奖金评优秀,我们两个科室间直面竞争的。”姜惠珠说。
同样道理,普外一和普外二竞争惨烈。
“普外二的人普遍年轻,做法激进,喜欢挑战新事物,看不惯普外一磨磨蹭蹭的某些传统做法,因此对很多事不耐烦。”姜惠珠说,“他们那群人听说想法是,没本事的学生带来做什么,浪费时间。”
明白了,要与普外一老教授对哪个学生都是爱爱护护的形成鲜明对比,竞争哪种带教方式好。
“小师妹去了普外二会是谁带?”何香瑜为小师妹忧心忡忡了。
“普外二的主任是我们八年班的前辈沈景晖师兄,今年四十几了,全院主任里头算是年轻的那几个之一。他人是挺好的,但是带教管理主任喜欢下分,主任太忙没法事事管。在我们医院,大多数科室把这个活儿细分给年轻有为的中青年骨干医生,认为他们看年轻人的眼光比老人更准,年纪和医学生相近能更了解医学生的想法。”
“沈前辈不能帮小师妹忙了,是不是?”何香瑜问。
“肯定。他做主任更要讲究公平,不能给其他人找机会告状。”姜惠珠道。
“姜师姐,普外二不是还有我们一位师兄吗?他好像三十多岁,他管带教吗?”
“我打听过了,高钊诚师兄他今年负责普外二的会诊任务,估计不会管带教这一块的了。”姜惠珠摇头。
这下小师妹要完蛋了?
“事到如今,你慢慢来,别急,记得临床做事第一原则要谨慎行事。”姜惠珠提点小师妹实习准则,“我知道你和普外一的江医生可能关系不错。但是你要去普外二实习不是去普外一。我给你讲我的故事是为了提醒你,你千万别和江医生眉来眼去。没有老师喜欢自己学生和其他老师眉来眼去,更何况是竞争关系的科室对手。不然的话带你干嘛?上次在急诊,曹师兄和黄师兄给过你提示了。”
原来师兄们是这个意思。谢婉莹回头一想,曹师兄和黄师兄人真好。
今晚牢牢记住了师姐的话。
*
迟了两天,星期三谢婉莹正式进入临床实习了。
早上天气晴朗,冬日的寒霾散去,气温暖和了不少,迎来了春天的气息。
谢婉莹和大师姐柳静云路上边聊边走去住院部,到了三楼楼梯口分开。
普外二区在六楼,挺大的一个区。对面居然是个好像没什么关系的骨科三区。
七点钟到的病区,独自一人推开病区门,有了第一天见习那次初来乍到的感觉。
医院早过了节假期。走廊里护士跑来跑去,预备把部分病人推去手术室赶做第一台手术。周三没有科室大查房,第一台手术有的挺早的。
【225】普外二高冷脸
昨晚傍晚才接到具体通知,谢婉莹没法提前和科室老师打招呼,因此,只能只身走去医生办公室。
找不到是谁将会是她的带教老师,没有人通知过她。
医生办公室里有几个医生在忙碌。一个个忙着登陆电脑写病历或是查检验报告,或是在站在办公桌边整理东西,没人有空抬头看她一眼。是医学生或是进修生或是这个科室的医生,暂时很难辨认,除非靠近去看但是肯定被嫌弃。
有个护士拿病历进来给医生转身要走,谢婉莹想想,小声请教起护士姐姐:“我是新来的实习生,老师,您知道我该找哪位老师吗?”
“他们没和你说让你找谁吗?”护士听见她这话也很诧异,“我不知道你们医生怎么安排的。要不你在这里等着吧,到时候,科室交班的时候,你还是不知道可以问问主任。”
谢婉莹听完这话,没有再问,而是走到护士站那边继续听。
果然,那位护士姐姐回到护士站和其她同事说起她问的事:“说是新来的实习生?我觉得奇怪了。实习生不是早来了吗?过年后都来上班了。”
“几个?”另一位护士问。
“她一个人。”
“会不会是突然临时安排的?”
“她需要去找谁?”
“找谭医生吧。”
“谭医生管的一二组吗?”
“不是和你说过了吗?1到12床归谭医生管。”
接到这个重要信息,谢婉莹去找挂在墙上的科室医生人员表,找到了一个姓谭的医生,叫做谭克林,是副主任医师级别了,可是看其照片蛮年轻,可能和江医生差不多的年纪。
认准了这人长什么模样,谢婉莹顺藤摸瓜,先去找病房,1到12号病床四间病房。两间病房一个主管医生和一个主管护士负责,刚好两组。
在这四间病房里,看看有没有医生在。恰巧见到一个内里穿绿色手术室刷手服外面套了白大褂的年轻男医生走进病区,紧接进入第二间病房来到六号病床面前。
“你今天早上有没有吃东西喝水?”医生问。
病人摇摇头:“没有没有,昨天你们交代过不能吃的。”
“昨天麻醉医生有来见你对不对?”
“好像有,说他是给我做麻醉的。”
“好,等会儿护士先送你上手术室。”
“到时候是你给我做手术吗,孙医生?”
“我和谭医生给你做,这是之前和你说过的了。”
病人可能过于紧张记不太清楚医生之前和自己说的话,只能点点头。
站在门口,谢婉莹偷瞄视人家医生牌子上写的名字:住院医师孙玉波,比她黄师兄年轻,有点未长大的男孩子相。
和病人交流完,孙玉波完成任务要走。
“孙医生。我是今天来实习的。”谢婉莹趁机赶紧跟上这人问两句,“护士说可以找谭医生。”
“我没有听谭医生说过有人今天来实习。”
这人回答她的时候都在低头走路,看都没看她一眼,只想说明自己事儿多着忙着。
诚如昨晚师姐说的,普外二的人普遍高冷脸。对比下,任老师那几天给他们找的带教真是精挑细选对他们呵护至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