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TXT下载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全文阅读

作者:肥妈向善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txt下载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786】要看不能单听

    说的是身体下面的流血。

    “问题我很多年前已经没有月经来了。”患者很困惑地说。

    医生最怕患者连自己的症状都不清不楚。下面流血,是肛门流血或是皮肤流血或是泌尿系统流血再到生殖系统流血,这些均需要仔细鉴别的。

    这下子绝对没错了。耿永哲同学低下头准备开检查尿大便b超等一系列检查单子。。没想到对面杜老师突然直接对患者来一句:“住院吧。”

    被谢同学猜中了。耿永哲抬头时,看见谢同学利索地填写病人的住院通知单。

    对面两位同学不同的举动收入了杜海威的眼底。

    有人说谢同学很能做老师肚子里的蛔虫,现在看来是真有点儿道理的。能摸到老师傅的想法,这个技术要领是需要差不多摸到老师傅的门槛。

    为什么直接叫住院,不是没查清楚吗?耿永哲心头对此是抱着很大的疑惑。

    千万不要听信这个患者讲一大堆自己搞不清楚哪儿流血。患者的话医生是要听,但是医生更要看的是患者矛盾的行为举动。

    这患者若是怀疑自己是肛门流血肯定跑去看肛门了。若是怀疑尿流血跑去找泌尿外科医生了。患者哪儿都不跑跑来妇科,分明是很清楚自己哪儿流的血。只是很恐惧,因此对医生说自己不清楚,内心里希望不是自己怀疑的病想从医生这里得到安慰话。

    谷</span>

    对患者这种透析的洞察力,确实如果没有一定临床经验积累根本做不到。耿同学不必为此过于怀疑自身,只是谢同学是重生的有较多的经验优势而已。

    为什么不让患者在门诊查。这患者年纪六十几岁了,突然出经血想也知道肯定是不好的病。老医生只需用自己的经验下诊断,不要反复折腾患者,收住院再说。这些底气恰好是年轻医生不具备的。

    患者听到医生说马上住院也会怕,问:“是不是先做点什么检查?”

    患者先开口要求做检查等于主动权握在老医生手里了。老医生可以用商量的口气和患者谈门诊检查的事宜,给患者分析利害:“你想先在门诊做完检查我给你开检查单。到时候有事住院的话,做过的检查不用再做。但是,住院的日期只能往后安排了。”

    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帮患者做建议,是会帮患者把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全算在里头的。患者只需想明白这点。德高望重的专家不贪钱,只会帮安排好病人就医过程更省钱。

    信任专家的患者肯定会答是了。对医生怀有疑心的患者会选择继续先做门诊检查。这些均没有关系,医生尊重患者的选择。

    这位患者答是,答应住院了。因为面前这位医生说是专家可是不会惜话个她说的很透彻了。是人都能体会到对方那种真心,怎会不回答是。

    老医生做事方方面面是与患者保持有效沟通,全部靠的是技术撑腰,所以口碑特别好。唯独有一种患者要单独分类出来,对,是那无理取闹的患者了。

【1787】大佬出题

    喜欢对医生提出无理要求的患者,永远哪里都会有。在老医生这里不例外一样能遇到。像上回黎医生遇到的情况那样。

    来的一年轻患者,很有意思,似乎是该去生殖技术中心看病的,因为主诉是来求医不育不孕的。可能是听说到杜医生同样是这方面的专家,直接挂成杜医生的号。奇怪的是,北都三这方面的专家不少坐诊在生殖技术中心那边,为什么非要跑来这边挂杜医生的号。

    “子宫肌瘤。。”

    “是。”年轻患者带着抱怨的口气说起之前的就医过程,“头一个医院医生说可以先观察,等孩子生出来再一块拿掉肌瘤。结果后来她说这个肌瘤会越长越大的,说必须先拿掉了,不然没法怀孕。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说话出尔反尔。检查做了很多,我这个肌瘤究竟大不大,医生?”

    比起第二个患者的十二厘米肿瘤,这个患者的肌瘤体积为六厘米,小了一半,但是超过五厘米这个临床上通常怀疑良性或是恶性的分界线了。

    “他们说如果做摘除手术的话,子宫要恢复需要两三年时间,我怀孕的时间需要再往后推,而且好像说是做完手术对子宫有伤害更难怀孕上。”患者继续说。

    说到这,这个患者的病情其实一目了然了。前面医院的医生实际上是说得非常清楚了。患者再来求名医,显而易见不是来求治病的,是来求鱼与熊掌兼得的。想要专家背书,不做手术病能自己好。或是让专家保证手术万无一失绝无其它后遗症然后保证之后自己绝对能再怀上孩子。这样的事情哪个医生都没法做承诺的。

    患者说:“我听别人说,说杜医生你有办法的,不然我不会来这里看,挂了这么贵的一个号。”

    这个患者这话的口气显然和第二个患者不太一样了,是用上道德绑架的口气了。

    医生收的挂号费明码标价,不多不少的。事实上杜老师的挂号费和普通医生差不多的。只能说,这人买了黄牛号把账算医生脑袋上了。医生没从黄牛手里分到一分钱挂号费的。

    杜海威抬头,一双深眸望向对面两位实习生。

    跟随杜老师一个上午,见证杜老师样样亲力亲为,谢婉莹他们快以为自己在杜老师这里属于毫无用武之地的人了。忽然接到杜老师这抹眼神儿,两只菜鸟浑身一个激灵,明白到原来杜老师一直在等待最合适的难题扔给他们两个。

    大佬出题永远不嫌难,要最难。

    也或许是杜老师早从黎老师口里听说到了什么——伶牙俐齿很会说话能化解无理取闹患者矛盾的同学?黎大佬那通电话是打给杜老师这个老同学的,先通风报信。

    被杜老师的视线锁住,俨然自己是被指定回答的那个人。谢婉莹转身对患者说:“你这个情况在我们这里只能做这样的安排。如果你要做手术,我们可以帮你安排住院日期。如果想吃药,我们这里没有这方面的特效药。至于挂号费,杜老师这个价是卫生部门规定的,不是我们能定的。”

【1788】跟台

    对于这种患者,其它什么七七八八的事情,譬如说超过六厘米要怀疑恶性必须摘掉这样的话,不多说了。反正前面医院的医生必定说过了。老师后面很多病人要继续看,像杜老师那样,一句多余的话不说不多做解释不做科普,不沉默是金,快刀斩乱麻吧。谢婉莹是这样想的。

    杜海威:恩,这谢同学吧,嘴巴巧不巧不说,现学现卖挺快的,挺会见风使舵。

    看完一上午的病人没有意外,所有医生要到一点半钟才能吃上饭。

    几个人包括来见习的杜蒙恩他们,一块坐在杜海威的办公室里吃饭盒。。据说这两个见习生准备赖在这里一整天了,下午刚好一样是自修课。

    给他们打饭的是左良医生,同样为妇产科里头比较少见的男医生,身材和杜老师一样高大,比郑医生年龄大些。郑医生现在是在规培中,尚未回到自己妇科二的科室工作。

    左良医生先吃好饭了,坐在导师身边报告科里组内早上的工作:“老师您不在,早上开交班会时,主任说,说等老师回来,有些事情需要和老师商量。”

    之前说过很多技术厉害的大佬实力够但是不喜欢做主任,主任杂活多。到了科室有事的时候,主任需要依靠这些科里的教授会找教授们私下商量。

    杜海威听完说:“下午上班的时候我去找下主任。你们先去手术室里做准备。”

    “是。”左良医生应声。

    下午组内是有一台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属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这种手术现在在临床上做的比例比以前少很多,主要因为有腹腔镜的存在了,患者可以选择的手术方式多了。

    谷</span>

    如今只能选择继续做这种手术的患者,是病情到了无可奈何的状况,腹腔镜没法做。这种患者与剖宫产术有相似的地方。像今天这个患者肿瘤体积很大,肌瘤多发,整个子宫长满了大肌瘤,把患者的肚子撑到像怀孕六个月似的。腹腔镜拿切除掉的子宫是从“因”(谐音“****里拿的,子宫体积过大没法从**取只能从腹腔切口取,需要在腹部上划大刀口,和做传统手术没大区别,因此没必要再做腹腔镜多几个刀口子。

    “你带他们两个进手术室。”杜海威再安排左医生带两位实习生。

    杜老师工作超忙的,很多时候不一定出现在临床上,注定他们实习生很多时候需要跟的是左医生郑医生这样的年轻医生干活。

    左医生看看两位菜鸟,不客气地说:“吃完饭,我们一起去手术室。到时候病人应该是先送到手术室里做麻醉了。”

    谢婉莹他们早在听说有手术的时候,扒拉扒拉碗里的饭,尽快吃完。

    两位见习生互相对个眼,同样急着扒完饭,生怕被拉下。

    比起他们实习生,见习生是菜鸟中的菜鸟,对临床样样好奇,话为此比较多。

    几个医学生跟随左医生前往手术室的路上,杜蒙恩和张书平聊开了。

【1789】泄露的消息

    “你知道患者会做什么麻醉吗?”

    “全麻?”

    “不是,妇科手术很多不需要做全麻的,只需要硬膜外麻醉,和生孩子剖宫产差不多。病人是清醒的。”

    “清醒的时候岂不是很可怕,知道医生在自己肚子里动刀子。”

    “你有没有看过女人生孩子吗?我说了,和女人生孩子一个样。”

    “能一个样吗?这是把器官拿掉,知道了不哭吗?”

    张书平说的有道理。

    这不是生孩子,生完孩子继续健健康康的保留着器官,而是把人体内的东西拿掉一个去了。

    杜蒙恩不完全反对他所说的问题,道:“是,很多女患者会以为拿掉子宫后不是女人了,接受不了,在我爸面前哭。。我爸必须一再告诉她们不是不是的。所以说,不读医学的人不懂,什么是女人什么是男人。”

    听听这口气,医学生可以很傲视他人的。

    左良医生回头瞧了眼两只菜鸟:你口气太傲不怕翻车啊?你自己搞清楚你自己怎么是男人或是女人没有?

    像杜蒙恩这个年龄,青春小伙子,估计恋爱没谈过。一个男人是否真正视为男人,传统观念的标准是成家立业。不说成家立业,总得知道爱情是怎么回事吧。

    错了。与杜蒙恩同学过多年的张书平了解内幕,道:“他高中已经有女朋友了。”

    什么!

    谷</span>

    一帮前辈突起眼珠子:他们一帮前辈没有女朋友,这小子居然抢先于他们前辈?

    杜蒙恩伸手捂住张书平的嘴巴,摇着头否认:“不要听他胡说八道,我和她们只是普通朋友。”

    大家对他这话抱着莫大怀疑,只看着被捂嘴的张书平有话没透露。

    杜蒙恩“恨恨”地瞪了眼张书平,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回到原来的话题上说:“实际上女人到达一定年纪,孩子生完了,像子宫和卵巢这些生殖系统器官用处不大,为了身体总体健康着想是可以拿掉的。”

    在治疗疾病上,患者也好医生也好,有时候是不得不考虑综合得失,舍弃身体上的某些器官。

    “她们哭哭也好,哭完没什么事了。”杜蒙恩显得像个老医生一样见多识广,继续高谈阔论,“生病必须认清现实,在医学上有个否认期到接受期的心理过程。”

    同学说的没错。只是张书平听着杜蒙恩的话觉得冷冰冰的,皱皱眉头。

    同是医生家的孩子,但可能是个人经历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这两孩子无论性格上价值观上各方面均是不太相同。张书平比较多愁善感,杜蒙恩说话较为理智显得比较冷酷。

    带学生们走的左良医生是顾不上医学生的闲嘴,直到后面杜蒙恩突然说到以下的话。

    “比起你说的这些问题,我爸向来最担心的是麻醉医生。”

    “为什么?”张书平好奇地问。

    “我爸不收病人红包,可人家收啊。我爸的病人以为谁都不收,这些病人没给麻醉医生红包,手术半途,你等会儿看会知道——”接到前面左良医生一个回头怼眼,杜蒙恩猛地闭上嘴巴。

【1790】因人而异

    收红包的事在很多医院是因医生有区别的而不是因医院划分的。所以听说哪个医院谁收红包,千万别一棍子打死那医院所有的医生。甚至在同一科室有医生坚决不收,同时有私下收钱财很厉害的同事。

    这些事情向来在没证据没人告状的情况下,医院只能是睁只眼闭只眼。一旦东窗事发,医院会说不是没提前警告过医务人员,该处理的会处理。

    在临床上收红包的重灾区主要在外科科室,麻醉医生是另外一个比较鲜为人知的红包重灾区。

    送外科医生红包,大多数人可以理解,患者怕会死在手术床上,另外一方面是术后出问题的话送过红包人情在,方便再找医生帮忙处理。。

    送麻醉医生红包的话,属于口口相传,说麻醉医生在手术室比外科医生更牛逼,没有麻醉医生看着患者会死。大家知道麻醉医生是管麻醉,和外科医生的工作性质是有不同。

    杜蒙恩说的情况刚好属于一些老百姓不清楚的点,不管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是不同分工,但是同在手术室里,应该关系很密切。实际上,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分属两个科室两个专业,研究的内容差异很大,平日里交流不是外界人想的多。临床一线的工作天天为流水线,哪有那么多时间搞交流。

    患者就医的外科医生不可能和所有麻醉医生时时刻刻打好关系的。每个医院的麻醉医生数量多。像三甲医院外科手术多,外科医生更不可能指定哪个麻醉医生来负责自己病人的手术麻醉。部分麻醉医生傲气的程度是可以和临床上的外科老教授叫板的。最后这点绝对更会出乎病人和家属的预期。

    当杜蒙恩爆出这消息时,重生前在医院里呆过的谢婉莹可以迅速领会到意思。

    张书平和耿永哲是眨眨眼,听得不明不白。

    按照他们对医生的了解,清楚医生哪怕收不到红包也绝不敢在临床上动手脚。出点医疗意外事故最得不偿失的是医生。正因为如此,临床外科大佬经常对老百姓说,送不送红包一个样,是有这个道理在。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同样怕医疗事故怕麻醉意外,难道有能其它的事儿发生?

    谷</span>

    不管怎样,当他们走进手术间的时候,病人躺在手术台上做完硬膜外麻醉了。

    要做手术的病人是名六十岁左右的女性。仅硬膜外麻醉,患者是意识清醒的。

    左良医生走到患者身边,代替杜海威说几句话安抚患者的情绪。

    在主刀抵达之前,助手照惯例消毒铺单做好这些常规术前准备。

    到了预计的手术时间,杜海威抵达。

    左良医生充当一助,两个实习生充当二助三助。拿吸引器的是谢同学,拉钩的是耿同学。两名见习生站在手术间角落里旁观。

    爸爸到了以后杜蒙恩不敢多嘴了,乖乖和张书平保持肃静。反而张书平因为他说过的话,悄悄张望起麻醉医生。

    麻醉医生姓周,年纪四十出头了,应该是个高年资医生,技术方面理应是过硬无需叫人担心。

【1791】难以相信的现象

    手术开始前,主刀常规用镊子捏下患者的腹部皮肤,患者如果没有喊疼证明麻醉初步到位,可以下刀子了。

    为什么叫做只是初步到位,因为每个人对手术的各种反应包括痛觉是有差别的。譬如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有可能在于病人个体对麻药吸收代谢的差异性。有的病人对药物代谢快有的病人对药物代谢慢。由于药物代谢快慢的个体差异是没法在术前做准确评估的,只能在术中视情况而定。

    主刀医生下刀前捏下皮肤确定的不疼并不能确保术中患者会有疼痛发生。只有麻醉医生的术中持续不断的监护能保证患者在术中的安全度和舒适度。。

    现在的麻醉医生为了安全起见,一般会从尽可能安全的剂量开始麻醉,这个初始剂量以少为基准,再在硬膜外麻醉穿刺点留条外置的管子,方便有需要的时候追加药量。

    手术进行中,主刀切开腹壁,和其它手术一样,先做探查,探查子宫极其附近以及周围的器官。探查完后,用盐水纱布垫肠管,放入拉钩。耿同学的活来了,努力拉开两边腹壁,给其他手术医生暴露术野。

    由于肿瘤体积大把子宫撑得很大,在腹腔内进行手术比较困难,会用钳子提拉把子宫托出腹腔外来操作。无论怎样,如此大的肿瘤和子宫,肯定要不停地牵拉,而且必须牵拉的力量很大,否则无法暴露整个患病器官。

    手术进行到这个时候,病人的呻吟声出现了。

    听到病人叫疼时,耿永哲和张书平吃一大惊,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想麻药上都上了,麻醉医生在这里,怎么可能让患者喊疼。更叫他们惊讶的是,坐在患者头部附近的周医生低着头不知道在忙什么,对患者疼痛的叫声是仿佛没有听见似的。一时间,所有人快以为周医生两只耳朵突然聋了。手术间里所有人听得见这个声音有所反应,只有周医生好像没感觉。

    谷</span>

    作为主刀的杜海威,不需多言,必定是整张脸黑起来了。一个手术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听见患者叫,心情可想而知会如何的焦躁焦虑。

    “周医生。”杜海威凝重的声音出来。

    第一声,周医生仿佛一样是听不见的。直到手术室护士走过去提醒周医生,周医生抬头,答道:“没事,我给她加了药的。”他说话的口气十分淡然处之,是对患者现有的状况乾坤在握的样子。

    像周医生这样的麻醉医生是有资格和杜海威叫板。论年资,两人差不多。从专业上讲,麻醉学上的造就杜海威哪怕是外科教授都肯定不如周医生专业。周医生在手术的麻醉中有百分百的控制权,杜海威是不可能指挥一个麻醉的。专业不一样,外科医生更不可能越俎代庖去指摘麻醉医生的错误。

    周医生的硬气回复,是有自己的专业底气。

    只是病人喊疼,你叫个外科医生如何把手术做下去?

【1792】不为人知

    这是给个活人做手术,不是杀头猪杀只鸡鸭鹅。哪怕是宰杀牛羊肉,没有人能忍心听动物惨叫上几个小时。

    杜海威的语气里是有些冒气头了:“你没听见她叫疼的声音吗,周医生?”

    麻醉学的初衷和宗旨之一是让天下病人无痛,身为一个麻醉医生竟然忍得住听病人喊疼。

    临床上所说的医生“麻木不仁”,不要以为只有一线内外科医生是看多病人痛苦会这样。事实上麻醉医生面对病人的疼会更加麻木。

    麻药用过多是要出麻醉意外的。因此很多麻醉医生在成长过程中,练就了情愿听病人喊疼的本事,绝对不愿意多加点药。。一旦出个麻醉意外病人永远醒不来或是其它麻醉后遗症等于是医疗事故。如此一来,似乎很难说清楚周医生是不是为病人好,只能在现阶段故意忽视病人的呻吟声以及主刀医生的不满。

    果然,周医生显得对主刀的抱怨声不痛不痒,脸上毫无表情只顾自己眼前的事,摆明了:你一个外科的能懂啥?

    “你看吧。”杜蒙恩立马给身边的张书平使了个眼色。

    看见没有?这是没送红包的结果。

    是吗?张书平震惊道。

    这周医生怎么可能真是为病人好。杜蒙恩给张同学讲讲其中的问题所在。

    他爸好歹是个外科老教授了,做过的手术台数不计其数。病人术前什么状况,可以做什么麻醉,他爸和许多麻醉医生搭配过,对这些是很了解的有经验。外科医生是没专门系统地学习麻醉学,不能说是麻醉专家,但是完全不懂麻醉学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外科医生决定不决定给病人做这个手术前,不等病人的病历送到麻醉那边审批,自己先要过一遍病历看看麻醉能不能做的。

    想骗骗别人可以,骗圈内人尤其骗他老爸这种外科老教授,分明着糊弄人膈应人施压人。

    再说今天是硬膜外麻醉不是全麻,风险低很多。周医生不是年轻医生是高年资拥有过硬技术能力的医生,居然会连一个普通硬膜外麻醉都做不到镇痛让病人在手术中哎哎哎呻吟。

    你说其中不会有其它原因吗?

    真如杜同学说的,和红包有关系了?张书平更诧异了,难道周医生不怕被病人告?

    人家真不怕。

    被人告个啥?手术记录肯定不会写这个东西的。没有个外科医生敢真正得罪麻醉医生的,除非以后自己不想做手术了。而且,学历高聪明的人更懂得如何辨别做事的风险等级。

    譬如对个年轻的这样做,年轻的血气方刚,谁都会怕事后被年轻的告死或被年轻人拿刀子砍。对个老年男性患者这么做,同是男人有脾气的,直接一唾沫吐到你麻醉的脸上,你麻醉的敢吗?所以欺负人只能欺负到这些老年女性患者身上了。

    国内老年女性很大一部分属于在家里逆来顺受的人,遇到事情忍气吞声,恰好占据了妇科肿瘤手术病人中的大比例,此事发生在今天的手术室里不奇怪了。手术室里发生的事情,只有手术间里的人能见到,只要手术间里的同事没人揭露,外界无人得知。

【1793】怠工摸鱼

    最最最重要的是,周医生做这种事情是毫无风险的。

    和前面说的那样,他有千万种专业理由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总归是,既然患者没有事先私底下想过感谢麻醉医生,麻醉医生何必为了你拼尽全力,让你不死足够了。至于疼,你自己忍忍吧,是为你性命好。

    如何解释周医生这种行为?这是各行各业里头最常见的员工怠工摸鱼模式了。

    怠工摸鱼,基本上都是因为员工对现有的工作付出与回报不满意所导致的。要么是感觉钱不够,要么是工作成就感不够。。只是怠工摸鱼的行为,在各行各业表现出来的后果严重度会不同。有些岗位摸鱼不摸鱼后果无关紧要,如公司前台工作人员,摸鱼不摸鱼差不多。

    在一些特殊岗位上,摸鱼的行为却是能要人命的。如今天这样,一个麻醉医生不积极进取的结果是:我可以不让你在手术台上死,但是可以让你在手术台上承受不断的隐痛折磨。

    张书平想不通为什么周医生要摸鱼了?据他所知,北都三这样的顶级三甲,钱多多的。论钱的话,麻醉医生应该比较满意。

    一个人得到的报酬多不多,不能看绝对数要看对比数额的。很多员工心理上对报酬的不满意不简简单单是对报酬的绝对数觉得少不少,而是哪怕绝对数额不少,对比其他人的薪酬会感到不平衡。

    麻醉医生的报酬正是如此一种状态。麻醉医生挂出去的薪酬,社会里算中上流,当对比上同医院的外科医生时是差了一大截。一台手术做完麻醉医生分到的手术钱远比外科医生少。麻醉医生的年收入是外科的几分之几的。光说送红包,老百姓送主刀可以送个两千,送麻醉送超过一千的属少数,多的只是八九百。可见在百姓心里头,麻醉的地位是真低。

    明明同是在手术室里工作,为患者的手术和生命付出了全心全意的工作努力,最终,病人做完手术感激的只有外科医生,从不见病人专门感谢麻醉医生。

    一没钱,二没病人感激认可,工作成就感大大降低。对此有些麻醉医生的内心里早对这种状况极为不悦了,满肚子都是对外科的牢骚。

    像是对杜海威,周医生可能想着,你主刀假装好人不收红包却把我的财路一块断了。病人感激你老外科教授妙手仁心但是不会感谢我麻醉半句。我不尽全力天经地义,这点才符合我的付出和回报。

    周医生原本的医者仁心上哪儿去了?

    谢婉莹想起了小表姨周若梅一家。周若梅他们为何贪钱,当医生的获得感成就感上不去,技术水平比不上人家,只能想着收钱自慰了。

    临床大佬老师们常说的:不学好技术,很难当个好医生,是有这个深远意味在里头的。

    技术好不好,不只关系到能不能给病人治好病,关系到医生本身对医学是否再热爱,灵魂会不会从天堂掉入地狱里去。

【1794】原因在此

    眼前的周医生,说服他自己只是个拿一分钱做一分事情的人,忘却了医学不同其它行业的要命性质。从天使沦为恶魔浑然不知,估计早忘了自己当初学医的初衷了。

    怎么办?

    病人呻吟一声接一声,手术医生哪下得了刀子。外科医生并不是屠夫。

    每行每业有好人也有不好的人。好人坏人不会因为职业划分。能规束住人行径的只有规章制度。。要让制度起效靠的一样是人。

    怀念起曹师兄了,谢婉莹心想。

    如果是曹师兄在这里的话,不用分说,会一个电话打到医院领导那里让领导过来瞧瞧。

    杜老师为什么不敢这样做?

    因为曹师兄是在医生群里头的少数类,为凤毛麟角。一堆人崇拜曹师兄是有道理的。勇气直言,不是谁能拥有的。

    杜老师是国协的人,来北都三干活,周围全是北都的人。国协的来北都的大本营里捅北都的马蜂窝?只要替杜老师这样设身处地这样想一想,杜老师是没敢随随便便告状到领导那里去的。

    唯有先是在手术间里好言相劝两句。

    这种劝有用吗?至少放在今天来看是没用的。周医生是今儿要怼死主刀。为什么要怼死?因为可能听见你儿子之前说的话了。

    你儿子之前八卦红包的事情不是想给他周医生先一个下马威吗?他一个高年资的麻醉医生怎可能容忍被个医学见习生八卦。

    谷</span>

    莫怪之前杜海威一再跟儿子强调在临床上学习的时候要乖乖的。只是儿子年轻,哪里能领悟到做人的曲折道理,那张嘴一得意全说出去了。

    最糟糕的是,杜蒙恩站角落里和张书平同学叽咕个没完,浑然不知自己是在现场添油加醋在拱火。

    周医生的面色冰冷至极。

    杜海威骂不了儿子,儿子没有说错这家伙什么。如果他叫儿子滚,相当于是要给儿子树立不好的价值观。儿子未来要当医生的,不可以偏离正确的价值观。

    事情到这个地步,眼看要变成死局。

    手术刀下不去,手术进度慢到呈现出停滞的状态。

    病人哼哼哼的吟声不断,一波一波刺激着现场所有人的耳膜和心。唯独周医生没听见,那颗不知道掉到了哪儿去的医生心彻底找不回来了。

    当一助的左良医生心头连连喘气,心里很担心再过会儿真气到杜老师掀桌子的话,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他们外科若在手术间里和一个麻醉的吵翻天,不要以为他们占理可以了。科室是会划分科室而战的,其他麻醉医生肯定不分青红皂白先会站自己同事,会说外科医生再怎样都不该在手术中不敬重他们麻醉医生对他们麻醉恶言相向。这样的话,以后麻醉科对他们这组外科医生绝对不会好生对待了。

    被麻醉骂几句,他们自己可以无所谓,但是需要考虑到病人。只怕连锁反应的最后结果是杜老师无辜的病人遭殃。杜海威不得不使劲忍着这口气,原因在此。

【1795】打破僵局

    如何破这个局?

    老师们出奇的静默,让现场几个医学生跟随紧张,感觉到事态即将一发不可收拾。

    向来对自己爸爸自信满满的杜蒙恩,表达出对爸爸的担忧了,撅起嘴巴。

    眼前的场景张书平没见过,心头砰砰跳。

    耿永哲眉头皱皱。他们班上一班人基本上全是和曹师兄同样的正直派,对这种事更是看不下去。眼看两位老师若是束手无策,叫人很是上火。

    突然间,他似乎察觉到一丝异常,掉头向谢同学望去一眼。。

    谢婉莹眉眼间浮现的神色是沉稳大气,叫人惊诧,似乎她貌似要比两位老师沉得住气。

    谢同学这个绿叶中间一抹红与众不同的神态是怎么回事。耿永哲心头纳闷了下。

    曹师兄不在,总得有人来扛住正义的大旗。

    医生这个队伍里和其它行业一样,同样要相信坏虫只是百分之零点零零一的人。好比庄老师一直和她说,像她班主任刘慧心里是后悔的,不会有其他老师支持刘慧的做法。因此,只要能撕开一个口子放正气进来,那点儿坏人坏气不足为惧。

    “周医生,你在干嘛?”

    一道中气十足的嗓门骤然现身在手术间门口,振聋发聩,如同宛如道利剑,嚓的一下,斩破笼罩在众人头上的魔障。

    大伙儿急急忙忙回头寻找声源。

    门口屹立的男医生五六十岁,戴着老花眼镜,手里拿着文件夹板和钢笔,如同位庄严肃穆的老教师,眉眼间全是威信。

    医学生不认识这张面孔,但是看出来这位老师绝对是名领导。

    左良医生率先认出是谁,向主刀报告:“杜老师,是医务科的方主任来了。”

    医务科方主任携带文件夹,好像是在例行巡逻院内底下人的工作情况,随时进行打分评判。

    医学生们率先挺直腰板变成小学生样。据说北都三没有专门的医教科,实习生归医务科一块管理。突然降临的打分领导足以让学生们严阵以待。

    只是过了会儿,学生们发现人家领导视察的对象并不是他们,领导的目光锁定在周医生一人身上。

    所有人记起方主任出现时说的话:直接点名周医生回答问题。

    两只耳朵本来对谁的声音全装了过滤网的周医生,回神过来领导是找自己问话时,从板凳上啪的下跳起来,耳朵不聋了,回答:“方主任——”

    “你在干嘛呢,周医生?”方主任浓重的声音从嗓门里迸出来这重复的第二句话时,显然是有点儿尚方宝剑出鞘的凌厉味儿了。

    主要是因为这个周医生好像没有第一时间听懂领导的话,继续糊涂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周医生的嘴巴是磕吧了下,请示领导:“主任您说的是——”

    我说的是啥?还需要我这个领导说吗?

    方主任对周医生瞪上两眼,目光直指周医生身边哎呀呻吟不断的手术病人。

    啊!周医生猛然有点儿醒悟过来的样子,同时解释道:“方主任,这个病人是——”

【1796】五雷轰顶

    啥?你说啥?你想糊弄谁?你想糊弄领导?我是你领导,看不出你在做啥的话,我能当你领导领导你吗?

    方主任不用多言,几道十分锋利的目光射到周医生脸上,是像电钻一样要钻到周医生的脑子里去了。周医生脑门上的虚汗淌出来了。

    “周医生。”方主任的手再敲一敲文件板,是像孩子的妈一样催促孩子赶紧改过自新了。

    周医生转身开始工作,抽药给病人追加麻药。

    药物进入置管后,病人的呻吟声逐渐停住。

    手术医生们全部松了口气,终于可以继续做手术了。。

    唯独周医生没能轻松下来,反而是额头的汗越来越多,如同暴雨直下。

    这样的结果正好证实他刚才自己是做了什么可怕的错事。

    “周医生。”方主任的口气是毫不客气冲周医生发出指示,“手术结束后你来我办公室,我们需要好好谈谈了。”

    领导找谈话绝对不是好事情。

    周医生向领导急步过去,为自己辩护:“方主任,你刚才不在,不知道这个病人的情况。”

    “患者什么情况?”

    “她年纪比较大,心脏不是很好,所以一些药的用量必须控制下。”

    “行。你告诉我,你刚才做了什么?是加药让她心脏出事吗?”方主任反问他这话时憋着股火儿。

    谷</span>

    你有本事的话,你敢说是我这个领导逼着你给病人加药让病人去死?你敢说不,周医生?

    周医生不敢说,嘴里呼哧呼哧喘气,心里后悔刚应该先嘴硬而不是先给病人加药。

    看出对方心里装的什么念头时,方主任当场要暴跳如雷,声音里几乎是发着抖跟对方说起以下这番话:“周医生,如果现在这个手术台上躺着的是你自己的妈,你会是什么感觉?!”

    领导是不敢相信,自己医院居然出了这样一个连对患者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了的医生,这还当什么医生?

    方主任的话如同五雷轰顶,周医生的灵魂被震醒了,面色哗的惨白,身体顿时有些摇晃。

    方主任很痛心疾首:“周医生,你忘了你在这里是做什么工作的是吧?你忘了你二十多年前进这一行业是为了什么是吧?”

    是忘了,全忘了。只记得社会上每每提起麻醉,哪些人对他的冷嘲热讽。每天似乎不停在干重复的工作,没多大差别的工作,干到自己都忘了自己是在干些什么事了。

    到了一定年纪,想要再要学术突破,是比赚钱更难更难的事情。

    “行,我回头会和萧院长和你们麻醉科主任聊你这个事情。”方主任口气很沉重,很清楚这个事的严重性质。

    “方主任。”周医生慌了,想为自己求情,“我不是,真不是想——”

    只是一时麻木了,被其它心思抢占了头位。

    “好好回去做好你的工作。你现在这个岗位上,这个病人如果不能平安下手术台,不是我和萧院长以及你们主任可以保得住你的。”方主任意味深长地对他说,挥挥手让他先回去工作。

【1797】谁做的

    病人中途换个麻醉医生也麻烦的,对病人不利。

    周医生青白着脸走回手术床床头。这回,他不敢在板凳上坐下了,两眼紧盯心电监护仪上的数字做好守护神的工作。

    批评完人的方主任没敢走。要是在手术室里出了个意外,人命关天,医院名誉等各方面损失大过天。他必须好好盯着这个出小差的人,避免医院里所有人到时候被这个家伙拖下水。

    手术顺利进行,结束时用了大概两个半小时,终于平安结束。。

    把病人送回病房后,周医生尾随方主任走了。

    一帮助手和医学生们跟随杜海威回到办公室。

    “大快人心。”杜蒙恩只见周医生即将面对处置的那副丧气的样,对张书平高兴地说。

    “主任来的真巧。”张书平道。

    或许他这话无心,其他人听进耳朵里一想真是。

    是太巧了。这个方主任巡视到他们手术间正好目睹到这一幕的时间段是刚刚好,貌似分秒不差。如果方主任早点来,看不到,晚点来,或许一切迟了,掀桌子了。

    左良回头一想:不对。方主任从没有巡查手术间的习惯,带人组织人来参观手术是有的,巡查是没有过的。

    医院领导们整天忙到要死,是没有时间特别故意安排时间段去巡查病房和手术室的。想抽查?平日里下来忙活其它事情顺道瞅一眼,更快更方便更能防止他人作假应付上级检查。

    等于说,方主任是要忙其它事情来到他们手术间时顺便抓住周医生的。

    谷</span>

    方主任说来找杜老师吗?左良医生望向自己导师。

    杜海威一脸子沉默,俨然没有接到任何提前告知的风声说到方主任要来找他。

    突然间,有人的手机响了。

    谢婉莹立马拿起自己的手机走出办公室外面听电话。

    “谢婉莹同学。”对面传来的正是方主任的声音,“你班长打电话告诉我,说你们辅导员联系不上你,有紧急的事情想找你。你看我这到手术室一忙,给忘了这个事儿。你给你们辅导员打个电话回去。”

    “谢谢你,主任。我回头给我们辅导员去电话。”谢婉莹连声应好。

    “你辅导员找你什么事?”

    “这个我也不清楚,需要打回去问问。”

    方主任问到这里,心里是在想:不太可能的。倘若是这位谢同学故意把他引到手术室里来看周医生的表现,她如何把控住精准时间。因为谢同学不是麻醉专业的学生,对麻醉药物不太了解,更别说能去抓准周医生的计划了。

    嗯嗯,领导这样想肯定是不太了解谢同学。谢同学做事实际上不太爱单枪匹马的。和曹师兄一样,要相信这个世界正气是大于邪气的,肯定会有人帮助她伸张正义。自从听到杜蒙恩透露出消息,趁主刀没来的时候,跑到外面发过短信请教大师姐,再让班长准时到点帮忙打电话给医务科主任。医务科在医院哪里医务科主任的电话,这些全在第一天郑医生带他们在医院里逛游时有了解到。

    估算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事,这个对学霸来说完全不难的。

【1798】得到认可

    方主任不了解她比较好糊弄,接完电话走回去,谢婉莹没敢高看自己的小动作能瞒住大佬老师。

    这头在她出去后悄悄伸长脑袋搞窃听的杜蒙恩和张书平,对了对惊讶的眼神:方主任打电话找她,莫非这事儿是这人做的?

    张书平很快联想起自己奶奶和小叔十分喜欢谢同学,有点恍然大悟了。。

    大佬们喜欢谢同学不止是谢同学学习聪明,是她为人处事更聪明。

    “真的是她做的?”杜蒙恩一脸子诧异,下巴要掉下来了,回过头,看看自己老爸。

    杜海威一贯沉着庄严的学术脸突然崩了一角,是嘴角流露了抹阳光,一抹笑的样子。

    老爸这幅表情,把杜蒙恩彻底看呆了。他爸爸在家里都很少笑的,能展现出这样的笑宛如是中头奖似了的。

    对老师来说,遇到这样的学生是中头奖没错。老师不方便告状的情况下,如果学生能帮老师排忧解难是最优解了。问题这种事情老师都不敢做声,想要找到有勇气很聪明的学生更难了。也确实只有谢同学这种精于计算药物和手术时间的学霸能做到这种“精准告状”了。

    只要是老师,想通这点都会笑。

    “明天下午,你带他们两个整理文件柜。”杜海威交代左良医生。

    杜老师的话显露出要让他们两个实习生碰触最宝贵的临床科研资料了。

    谢婉莹和耿永哲听见的刹那,惊喜到脸差点儿变形。

    前面他们轮科的科室,无论老师对他们多好,科研的东西是没让他们碰的。不说让他们帮忙不帮忙,看两眼都不让。很多文件资料涉及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请,算是很机密的。

    杜老师不是年轻医生是稳得住的老医生。不怕给他们这两年轻的碰科研宝贝,是对这些学生心里有数。

    左良医生笑着一口答应。

    临床老师怕普通实习生接触科研资料不是怕学生弄坏东西,是怕学生像杜蒙恩一样口无遮拦,不懂事情轻重,最终闯出个大祸。现在看来这两位实习生同学的技术理论水平以及做人做事都达到搞科研的门槛了。

    耿永哲暗地里望下谢同学,清楚自己能一块儿抓住机会是托了谢同学的福。

    回去的路上心头高兴,快要唱起歌儿了。只是这雪花飘飘,路上蛮冷的。一路顶住寒风回到学校门口,不说话的耿同学突然一句“莹莹”把她叫住了。

    拉开书包,耿永哲掏出了份复印的病历纸递给她:“麻烦你了。”

    “不用客气。”谢婉莹连忙两只手接过,说,“谢谢你信任我。”

    谢同学说这话分明更客气。耿永哲冷冻的嘴角崩了下。

    她没说错。像她这种年轻的医学生想获得每个病人及其家属的信赖是超前的,等于说别人愿意把自己的性命安康交托给她当医学生练手的“小白鼠”。为此,她要好好认真负责任地研究病人病历,绝不能辜负病人和家属的希望。

    “我尽快给你答复。”谢婉莹向耿同学这个病人家属承诺。

【1799】东窗事发

    能清晰地感觉到她那份认真,耿永哲不觉间跟着点下头。

    带上病历谢婉莹加快脚步跑回宿舍。。晚上边吃饭边研究。

    是叫她有些意外。她原以为是耿同学家里的长辈生病。现在看病历上写的病人年纪比耿同学小六七岁,竟是耿同学的弟弟病了。

    晚上,大师姐柳静云专门打来电话询问后续情况,给她说到期间张庭海医生帮忙提供这种病人的麻醉药物代谢数据参考。谢婉莹才知道后期需要再感谢一个人的协助。

    “他说不用,只说那人傻逼的。”柳静云捂了捂额头,同样觉得这同行很傻逼,估计是一样的活儿干久了让不思进取的脑袋跟着变蠢了。

    拿这种事去整人太显眼了,会暴露出自己的麻醉技术一般般。真正高明的麻醉医生真要整人哪会做到事儿被人知道。所以当时张庭海觉得她柳静云蠢问题在这里,他一个技术高超的麻醉医生想整她一个实习生,根本无需做出明显举动出来。

    谢婉莹点点头,相信大师姐和张庭海医生这样的好麻醉医生是占大多数的。

    想着这事儿应该翻过去了,没想到早上起来接到辅导员的一通电话。

    “过来我办公室。”任崇达在电话里没和她客气,直接发命令。

    有种不好的预感,谢婉莹匆匆跑去解剖室那边,到达办公室撞见提前一步抵达的岳班长,心头咯噔下:八成是昨天的事东窗事发了。

    只能说明方主任事后打电话找他们辅导员询问了。只是她一个医学生的电话,犯得着医务科主任如此重视吗?

    院领导对医学生重视不重视,要看这个医学生是什么医学生的。如果是个天才医学生,哪个负责医院教学任务的领导敢不重视。只要想到这点,方主任找上门分明是理所当然。

    该懵逼的是任崇达这个被所有人蒙在鼓里的辅导员,接到电话的那刹那是差点儿心跳停了:班里学霸暗地里做什么坏事了?

    学校和老师培养一个优秀学生极其不容易。老师最怕不是学生成绩差,而是学生犯法去坐牢。

    见两同学到场,任崇达一会儿站立一会儿坐下的节奏停下来,回头对准他们两个拿手当教鞭指着问:“说,你们对人家撒谎说我要打电话找她,目的是什么?”

    “任老师,事情是我个人策划的,和班长无关。”谢婉莹立马站前一步揽下责任。一人做事一人当,班长好心帮她不可以被牵累。

    岳文同否认她说的话:“是我自己主动要求帮助她。老师想要追责的话我一样有份。”

    班长!谢婉莹急到转头对班长挤眼睛:班长,你傻了吗?哪有这样的傻子急着和她表明是同谋?

    岳文同一张酷脸,百分百表达出不后悔此话的态度。

    好家伙,一个个搞对抗了。任崇达沉下面色抬高音量,先揪住班干部问责:“你协助她做什么了?”

    “我帮助她撒谎。因为我看不惯。”岳文同铁冷的声音说。

【1800】引发地震带

    他誓言不改,是想起自己妈妈作为这方面受害者的经历,对不把病人性命当性命只会找借口不努力的医生痛恨至极。

    面对学生这双目光任崇达多少感受到些压力,吐出口气,好在学生们不是做了违法的事。。

    眼看辅导员的态度有所松动,谢婉莹解释:“那会儿情况紧急,来不及一个个打电话报告,只能先打给班长请示班长的意见。主要是我没想到方主任后来会再打电话问辅导员。”

    哦?你以为人家领导对你的事当成是无是吧?任崇达对她挑了挑眉毛。

    谢婉莹摇摇头,肯定不完全是。她不认为自己能瞒得住杜老师。方主任不同,和她没接触过,她因此想着人家应该不会把她放在心头上。

    一眼瞧出她内心的想法,任崇达心头唏嘘一片了,这一根筋的女学霸是太谦虚了些,问她:“接受教训了没有?”

    谢婉莹点头:以后对所有前辈要多个心眼儿。记住大佬们是没有一个好糊弄的。

    显然,她是只听懂一半。任崇达没给她说透,是怕届时老同学曹勇他们抱怨他提醒谢同学留意北都三领导对她的关注,让她就此多个就业单位考虑。

    算了。任崇达拿起口杯喝口水润润嗓子再说。

    岳文同冷静下来了,有点担心谢同学的事情在北都三被发现后会怎样,问:“任老师,那个主任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怎么处理这件事?周医生干出来的事情很恶劣,报告到萧院长那里,不由分说先把人停职了。据闻这事儿在北都三麻醉科引发地震带。

    鉴于谢同学以前在北都三干翻过急诊科的经历。现在很说不好,萧院长当初答应指名道姓让谢同学过去他们北都三实习,是想让谢同学在北都三再干翻一堆人出来。

    谷</span>

    院长这个职位不好当的,有些事情下面难管,没有人站出来的话,基本也管不了。等同于皇帝想要治某个人的罪,如果没有另外一个人站出来先打开个口子,皇帝难以开口,怕被人说是死安罪名。

    岳文同作为医生家的孩子比较了解这个行业。医学圈子和其它圈子一样,分三六九等,一级压一级来维持行业内秩序。谢同学这样干,属于一个医学生告状一个高年资医生,典型的做事越界。临床上有些领导和老师最讨厌这种越界行为的人。

    北都三领导会不会大发雷霆要治谢同学的罪?

    任崇达打量两个学生的表情,有趣地试探下:“你们知道怕了吗?”

    事后回想,怕是有的,但不能不见义勇为。两位同学眉头彰显大义凛然。

    “我带了你们四年了,我有这么不可靠吗?”任崇达咕哝。

    “老师,是要写检讨吗?”岳文同问。

    检讨书现在他们写出经验了,应该一晚上可以写好多份出来。

    “你想的美。”任崇达似乎忍无可忍地朝笨班长脑袋上瞪两眼,“我不是说了吗,你们是不是该先告诉我?”

    谢婉莹听出辅导员话里的含义了,急忙拉拉班长的袖子道:“辅导员告诉对面的老师,说是真打电话找我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602/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作者:肥妈向善所写的《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为转载作品,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介绍: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谢家的女儿谢婉莹说要做医生,很多人笑了。
“凤生凤,狗生狗。货车司机的女儿能做医生的话母猪能爬树。”
“我不止要做医生,还要做女心胸外科医生。”谢婉莹说。
这句话更加激起了医生圈里的千层浪。
当医生的亲戚疯狂讽刺她:“你知道医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有多高吗,你能考得上?”
“国内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医生是零,你以为你是谁!”
一帮人纷纷围嘲:“估计只能考上三流医学院,在小县城做个卫生员,未来能嫁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高考结束,谢婉莹以全省理科状元成绩进入全国外科第一班,进入首都圈顶流医院从实习生开始被外科主任们争抢。
“谢婉莹同学,到我们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们泌尿外——”
“小儿外科就缺谢婉莹同学这样的女医生。”
亲戚圈朋友圈:……
此时谢婉莹独立完成全国最小年纪法洛四联症手术,代表国内心胸外科协会参加国际医学论坛,发表全球第一例微创心脏瓣膜修复术,是女性外科领域名副其实的第一刀!
至于众人“担忧”的她的婚嫁问题:
海归派师兄是首都圈里的抢手单身汉,把qq头像换成了谢师妹。
年轻老总是个美帅哥,天天跑来医院送花要送钻戒。
更别说一堆说亲的早踏破了老谢家的大门……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