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6】幸好不是
医生过去说,叫家属不要这样说没用的。如二号床产妇老公说的,这些长辈听完建议一紧张肯定会再忘了继续说。谁让长辈们年纪有了的,心态记忆力大脑反应速度各方面肯定不如年轻人。
医生向来主张说最好先是老公进来陪老婆是正确的,第一个考虑是感情,第二个考虑正是年龄。
见隔壁这个情况,俨然五号床更需要换陪产家属,彭医生转头让个护士去换家属进来,最好换产妇老公进来。转回头时,实习护士冲到了她面前报告:“彭医生,分娩室里的三号加床胎心下降。”
“什么!”彭医生听到这个紧急状况冲过去分娩室。。
二号产妇老公跟在后头絮絮叨叨地再次请求:“医生,给我老婆转剖宫产吧。”
“我我我,等会儿再和你说,我得先去看那边病人的情况——”彭医生着急道。
分娩室里头
彭医生未过来之前,在场医务人员先自己想法子解决问题。
察觉到了自己宝宝好像有异常,三号加床惊慌失措,面上大写恐慌,登时流出了鼻涕眼泪,大声痛哭。她努力到现在,这下子怎么办。老公还没来,她努力到早就要崩溃了的。
“不用哭。”谢婉莹紧握产妇的手说,“你的宝宝只是有些活泼调皮,在你肚子里换了个位置,不是心脏不跳了。”说着,眼见护士可能由于一时紧张没能把胎心监护仪探头挪到准确位置上导致胎心上不去,她的手伸过去帮忙:“我来。”
护士一个没留神间,手里的探头被她拿过去后:“哎?”
眨眼功夫,探头被准确地搁置在了产妇肚皮左侧肚皮上。
咚咚,咚咚咚,咚哒咚哒。之前落到八九十的胎心数值,再次急速跳起来到一百三十次每分的正常值。
这个宝宝原来在妈妈肚子里滚来滚去滚到左侧去了,一点都不顾及妈妈和医务人员的紧张,不卖妈妈和医生的面子。宝宝大人只想着自己调皮捣蛋,玩得欢极了,没意识妈妈和医生准备让它出来见人了。
产房里的宝宝千奇百怪,医务人员算是屡见不鲜了。
胎心正常,不是降到零。所有现场医务人员暂时“呼”,喘出口大气,跟随宝宝恢复正常心跳。
幸好幸好,不幸中之大幸,胎儿不是什么其它突发状况要死了。
“我的宝宝还好吗?”三号加床握住谢婉莹的手问,眼角挂着没来得及擦掉的泪珠儿。
宝宝,你干嘛这会儿调皮捣蛋?明明要跟妈妈见面了。还调皮做什么。估计在这个时候每个宝妈和医务人员心头均有这种哀嚎感。
孩子乖乖听妈妈和医生的话不好吗?不说人类宝宝,所有大自然生物宝宝全部是调皮捣蛋的,因为这是新生命的一种象征。新生命,属新陈代谢是最旺盛的时候。
“宝宝当然很好。运动在于生命,你还记得这句话吗?宝宝现在在动,说明宝宝的生命活力充足,是很好的事情。”谢婉莹温柔平静的声音对产妇说。
【1757】好医生
这句解释的话太美妙了,三号加床不安的情绪立马得到了最佳安抚,不哭了。自己宝宝不是不好,是很好的运动健将。
站在旁边的老助产士眼前一亮,多望上谢婉莹几眼。
作为天天呆在产房的老资格人物,助产士看的医生多着了。很显然,面前这位年轻女医生具有做医生的好素质。
什么医生是好医生,只要看看病人望医生的眼神。
三号加床两只手用力抓紧谢婉莹的手不放,她有强烈的感觉,面前这个女医生绝对是她和宝宝的救命天神。。
好医生是无论如何必须沉得住气的,情况越急越得稳得住场面,做到真正技术上的胸有成竹。临床上每个大佬均是这样的表现,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接下来是继续看,除了口气稳得住,这个年轻女医生技术上是否真的能做到稳得住了。老助产士心里想。
面前产妇和宝宝的危机未过的。谢婉莹刚才的话确实只是先安定住产妇的情绪。
胎心次数未降,但是胎心移动,说明胎位移动了。本来很好的胎位移动了,意味着产程中胎位突发不正。
正常从“因”(谐音“****顺产的宝宝在母体子宫内临出来前摆的是一个枕骨前位。此时胎儿的头是靠近母体的“因”(谐音“阴”),小脸蛋是朝着妈妈的背侧,小下巴靠着小前胸,小手抱搂住自己,一双小腿交叉,摆出一副如小佛祖淡定沉着的体态,只等着妈妈的宫缩发力,如同菩萨一样把自己生出来。
这个顺产的场景是非常美的,散发着神圣光环的画面感,会让每个在场的人深为感动。
宝宝出来的时候这种顺是如同小天使降临般翩然而至,根本不需要医务人员用力帮忙。
现在三号加床产妇的宝宝,突然过于活泼调位,或许是宝宝自身性格使然,也或许是孩子自己忽然有点儿不安,在妈妈子宫里稍微滚一下,从枕骨前位变成其它体位。
宝宝分娩前的姿势不对,会导致从母体产道里出来的历程变成困难重重。
从这个胎心移动的位置来看,这个宝宝滚动的趋势有可能糊里糊涂向可怕的横位滚去了。
横位是妈妈孕期间一般胎儿在母体里的体位,指的胎儿侧躺在母体子宫里,肩膀靠在母体的骨盆上。这种胎位,想也知道是很难顺产的。
老助产士摸摸产妇的肚皮,想安抚宝宝赶紧转回出世前的正确胎位。
只是被人用手在外面摸摸,宝宝是读不懂外面人的意思的,只会继续在母体子宫内找对自己觉得最舒适的位置躺平,好像在说:不要打扰我,小宝宝要睡觉。
宝宝领会不到外界发出的信息,这下真是苦了妈妈和一帮医务人员了。
如何让宝宝回到正确胎位避免剖宫术顺产,临床上是有一种法子助产叫做转胎术也叫倒转术。
医生先用之前说过的四步诊查法摸清楚妈妈的子宫和宝宝的情况。
【1758】转胎
可以的话,在妈妈的肚皮上撒点滑石粉再来操作。
隔着妈妈的肚皮,医生的两只手握住宝宝的胎臀,用手腕的力量托起胎臀,往宝宝胎头相反的方向转动下,紧接一只手护住宝宝的头保持宝宝小脑袋的低头状,另一只手继续转动臀部,直到回到枕骨前位的正确胎位。这个步骤是出名的臀位外倒转术。
有外转术,相对应的有内倒转术。臀位内倒转术要全麻,相对复杂,一般临床顺产时少用。有时候剖宫产术中可能医生会用到。
像横位也可以用到部分臀位倒转术尝试转胎。。以前的老助产士敢自己试。现在医院四处医患关系紧张,产科为医患矛盾重灾区,助产士不敢试的了,要试只能是医生来试。
医生想要试一样很忌惮,谁让产科这种一尸两命的地方,有点吹风草动,家属闹的比谁很凶。
转胎术听来似乎不用手术是很神奇,但是实际操作有许多限制的前提条件,操作过程中风险很高。
施行转胎术首先母体子宫空间要够大,让医生的手推动宝宝有操作空间。其次,母体内羊水需要足够多,不能过少,否则宝宝滚不动的,并且会对母体的子宫造成一定的伤害。
在施展转胎术的过程中,可能造成对母体的子宫壁造成撕裂伤让胎盘提前脱落等风险。对宝宝的风险同样不可忽视。胎转过程中,不排除宝宝被脐带绕颈重度缺氧,只能急急忙忙转剖宫产。这样一来,不如直接转剖宫产来的安全。
所以,很多医生情愿直接建议家属和患者采取剖宫产术而不是去冒这种险。
谷</span>
从此可见,只有技术足够强大有把握的医生敢继续在艰难条件下给产妇施行转胎术力图保顺产。在医生眼里,非要转胎术最好是什么情况。当然是医生自己不强迫宝宝转位置,宝宝如果能自己在妈妈子宫里转回正确体位最稳妥,这样可以避免任何外界蛮力对母体和孩子造成的伤害。
不强迫宝宝转,如何让宝宝自己转,宝宝听不懂医生和妈妈的话啊。要让宝宝领会医生和妈妈发出的信息确实是个很高级的学问了,为许多医学人士努力探求的学问。
在临床上,总结下来还是有点儿前辈们积累下来的经验可以让现场医生们进行操作参考的。
可以把躺在妈妈子宫里的宝宝看成是个有自我意识的球体。如果有个比较宽敞的空间,让球体滚进来更舒服,自然而然,宝宝会自己转体位了。基于这样的设想,临床上早在孕晚期发现胎位不正后,产检医生会开始先教导宝妈做体位操来矫正胎位。最常见的是之前说的膝胸卧位操。
捋清楚整个思路,谢婉莹对三号加床道:“来,我帮你换个体位,教宝宝自己怎么转回来到正确的位置上。”
她的眼神坚定,语气铿锵有力。
三号加床感觉到她握紧的手是给自己注入了一股强有力的力量,不由点了头。
【1759】动了
鼓励完产妇,谢婉莹转头对向耿同学求助过来帮忙。
本站到外围避嫌的耿永哲听见谢同学的声音立马走回来。
三号加床产妇并不介意男医学生在。再说在这个救命的时刻介意这些是谁傻。
“我们帮她换个膝胸卧位。我的双手来托住她的腹部进行引导,你在前面抱住她肩膀帮她撑住上身。”谢婉莹和耿同学商量着两人的合作方案。。
其他在场的护士们听着他们两人的说法,对此信心缺缺。
膝胸卧位是对臀位横位转回头位很有帮助。,是这样的方法本身成功机率不是百分百,而且必须维持一定时间。现在的产妇进入第二产程,越来越剧烈的宫缩痛会导致产妇做这个体位非常吃力应该撑不久,会让效果大打折扣的。
感觉是希望渺茫了。
只是现在这个情况下,无论如何也只能先试试了。几个助产士和护士上前帮忙。
男生这时候是要出大力气了,耿永哲抱住产妇两只肩头,撑托住对方最重的上半身力量。其他人有的帮抬手,有的抬腿。齐心协力,好不容易帮产妇转了个体位。
这会儿加宫缩痛,三号加床是痛到眼泪直流满面了。倘若不是有这个谢医生在她耳朵边鼓励她,她是一刻都忍不下去了。
“很快很快,相信我,你数十下,数完十马上好。”谢婉莹在患者耳朵边上说。
这样的说法很好地转移了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
三号加床张口开始数:“一,二,三,四——”
甩开二号单人床产妇老公的彭医生冲到分娩室门口见到这一幕急急忙忙问:“怎么说?”
“她说的,说可以换个体位让宝宝转回来。”老助产士告诉彭医生事情经过,自己感觉希望不大。
“胎位不正了吗?”彭医生双眉皱起,严峻严峻的。
“胎儿有点像是要往横位转,我是怕得剖宫产,因此叫你过来。”老助产士小声贴在彭医生耳朵边说,不给产妇听见怕造成打击,“她破膜的了,羊水不多,很难在体外转胎位的。”
“嗯嗯。”彭医生听着对方的建议,一面思考面前的状况。若是以往,老助产士经验十足,意见绝对可以做参考,换做是她也会这样想。
今天不太一样。
彭医生双眼望向谢同学:今天这位同学可是在他们产科创造过不少奇迹举动出来的。
心电监护仪上,当今产妇指标可以,无不健康表现。
胎心监护咚哒咚哒的声音频率显示胎心没有降下来。护士推来了床边超声仪,随时可以床边监测下胎儿的胎位。医生没出声,暂时先没用到超声。
宝宝是有挪动位置了吗?
只听三号加床产妇嘴里数到六了。
一帮人早先观察胎心数值,之后意识到自己观察的方向有错。
“哎呀,动了。”率先发现的人指出道。
见是谢婉莹其中一只手一直在挪动妈妈腹部上的监测探头,胎心没变是由于她准确跟踪到胎儿移位,而不是胎儿没有动,实际上胎儿是真的自己在动了。
【1760】用力
有点儿神奇。其他人好奇着她如何做到的。明明,谢婉莹的手不像是给胎儿做转胎术,手上没有在患者腹部做推动胎儿的动作。
没推,但是她一定是做了什么。一群人瞅着瞅着,老半天似乎终于瞅出点端倪。谢婉莹另一只手扶在产妇的一侧髂骨上,让产妇体位一边倾斜,显然是在帮妈妈调整到更准确的体位上便于宝宝滚动回来。
老助产士吃口气,惊到要喳舌了:她居然能这样做成功吗?
三号加床的嘴巴里数到了:“十——”
“让产妇转身回来,赶紧的,她固定住宝宝的头了。。”彭医生双眼锁住谢婉莹最后的动作意识到成了,指挥所有人说。
一帮人急急忙忙将产妇抱回原来的生产体位。
彭医生穿上手术衣戴上手套,把手伸到患者产道内查看胎儿情况,脸上很快流露出了惊喜:“头出来了。”
“用力!照我刚才教你的,我叫吸气,你吸气,我叫呼气用力你听我的话去做!”老助产士跑回到产妇头部边上,拍拍产妇的肩头说。
一时眼前的景象变化过大,三号加床都有点怔了。自己和宝宝上一秒钟好像不太行,这一下秒钟怎么突然行了。
产房里是这样的,情况随时随刻瞬息万变。谁让听话的宝宝没两个。人类打一出生都是像孙悟空一样要折腾的。
“来,吸气。”老助产士再拍打产妇的肩,喊出口令。
被喝住的三号加床,麻木地效仿身边助产士的动作做深呼吸。
谷</span>
吸气,吸气,呼气,用力吐气,用力。
一声声口号下,三号加床的脑袋是空白的,只照着医务人员的命令去做。这样做好处是有的,不需要多想,产妇暂时不受到任何波动的情绪所影响,全副精力只在分娩上。
人家老助产士还是很有经验的,知道这时候必须把控住产妇的精神状态。
顺产的时候,第一道难关是胎儿的头部。要靠母亲的力量自然娩出最好,好比剖宫产术里头一样,医生的手最好只起一个牵引的作用。
彭医生握住胎儿的头是在做牵引。产妇在宫缩的时候用力推胎儿。此时大家最怕的是宝宝再次来个调皮捣蛋的动作,毕竟这个宝宝有过这样的情况了。为此,彭医生知道要看谢同学的表现如何。抬头,见谢同学两只手始终放在产妇的腹部上没移开仿佛变成宝宝和妈妈的护城河。彭医生的心头不由吃了颗定心丸,喊产妇:“再用力——”
加油加油。产房内一堆人马齐声给产妇鼓气。
拉拉队声势浩大,产房内的气氛越来越热烈越来越接近高潮,室内的热气升高。产妇和医务人员的额头全是挂满汗珠子。
望着这场景,最无所适从的可能要属耿同学了。他的手被产妇的手使劲儿抓着。
产妇脑子里空白哪里知道自己抓的是什么,估计只想着自己抓到个栏杆,用力用力抓。
对方是要把他的骨头抓碎了。绅士的耿同学自己吞着痛。
【1761】表扬
“好了,好了,头出来了。再努力一点,很快了。”一帮医务人员兴高采烈,胜利在望了。
“再来一下!”
伴随医生的这声大喊,产妇用力,紧跟全身一松。
出来的宝宝哇哇大哭,真是个活力十足的宝贝儿。
医生把产妇胎盘拖出来,缝合外“因”(谐音“阴”)有点撕裂的伤口。
听见自己宝宝的哭声,三号加床忍不住喜极而泣了,脸上不会儿哭成只大花猫似的,一边手抹眼泪鼻涕,一边望着医务人员说:“谢谢,我老公回来我让他来给你们磕头。。”
她老公不在,若不是有这些人陪着她,她知道自己生不出来的。
产房经历24小时后终于迎来第一个顺产产妇,俞主任做完手上的手术咚咚咚跑过来探望三号加床的孩子,猛赞孩子和产妇:“你这孩子多像你,很勇敢很好。”
三号加床快被夸到脸红红的。
走廊里响起二号单人床产妇老公找医生的声音:“医生,医生,给我老婆做剖宫产吧。她真的痛到不行了。”
“没看见有人顺产了吗?顺产多好,干嘛要剖宫产。”俞主任这个大佬,不会端着年轻医生的“好口气”,走出去对家属先来一顿炮火式的批评教育,“你自己都不坚强点,想怎样?”
“不是,她真的痛到不行了。医生,算我求求你了。”说到这儿,这老公要为媳妇向医生下跪。
谷</span>
产房里什么样的状况都能有。俞主任到此翻眼皮子。
外人不知道而已,实际上临床上这种强烈要求产妇剖宫产的家属和强烈要求不剖宫产的家属,属于两个极端群体,均占有一定比例。
强烈不要求剖宫产的,是借着媒体宣传的顺产更好,怀疑医院剖宫产赚黑心钱,反正不听医生的话算对。
强烈要求剖宫产的之所以不听医生的建议,纯粹是爱家人的缘故,家属心理上自己先撑不住了。
莫怪谢同学对三号加床产妇说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不是你老公陪你能解决问题,这事儿得靠你自己。女人为母则刚,生孩子当真是女人自己的事情,没人能代替妈妈受这个苦。
医生的话或许冷漠无情过度,但科学只讲求事实,事实是这样的。
顺产是极为不容易,靠母亲自己的力量来生孩子。三号加床这生产后浑身虚脱着呢。只是当看见自己健康的宝宝时感觉一切都值了。顺产最好嘛。
助产士把擦干净的宝宝放在宝宝妈妈身边。三号加床母子俩大脸挨小脸蛋,开始玩亲亲了。
医生永远只能提医学建议,不可能强迫人家选择不选择剖宫产的。法律规定只能由家属和患者自己选择。
现在俞主任他们只能接受二号床自己的选择。医学要以人为本,尊重家属和患者的意见为主。人家爱老婆没错儿。医生同样需要想明白,理解每个人心理上对亲人痛苦的承受度接受度是不同的。医学指标上医生认为患者可以承受的痛,对这家人来说可能是无法接受。
【1762】被认亲
这种情况其实不止发生在产房内,一样反应在其它科室很多疾病的治疗效果上。有的医生认为患者这个情况暂时不用打止痛针,最终导致家属和患者认定医生过于没感情。
临床医生需要对这些情况做灵活处理,否则得到的会是各种医疗纠纷和矛盾。
为了让家属明白这个决定后续产生的后果,俞主任和二号床老公走去医生办公室的路上再给家属讲明剖宫产和顺产间的利害关系。
二号床老公最终确认自己和老婆并不是没想清楚,对医生说:“我说我看出我老婆受不住是有理由的。我了解她这个人。我们结婚前一块相处了十年长久,算是青梅竹马。。医生。你得相信我。”
“剖宫产术后一样很疼的。”俞主任再给家属科普下。
“但是她更担心她生不出来。”二号床老公说。
人家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了解得越多,自我感觉比医生更明白这些,道:“我们两个感觉一致,她绝对熬不到最后。我不想她和宝宝在中途发生点什么意外。”
搞清楚对方家属是全部思考清楚后再做的决定。俞主任让人送二号床进手术室做剖宫产。
三号加床经过观察无碍,要与宝宝一块被送回产后病区的病房。临行前向谢婉莹他们打招呼:“谢医生,我让我老公来找你,给你专门道谢。”
“不用客气的。”谢婉莹帮推着三号加床往外出产房区时,说。
“我看你年纪比较小,不知道能不能当我宝宝的干妈。可以让我宝宝认你做姐姐,你喜欢不?”三号加床心头计划自己宝宝认亲的程序了,转头不忘那位帮她换体位的耿同学,说,“这位的话,可以认干哥哥的。”
耿永哲全身木了下。他没有谢同学的巧舌如簧,只能哑口无言应对家属的过于热忱。
谷</span>
三号加床瞅见他这幅表情大乐,对自己宝宝说:“你看你要认的干哥哥干姐姐人多好。”
耿同学是很好很单纯质朴的人,不然不会有这样的表情反应了。
送走三号加床,谢婉莹和耿同学回到办公室时,见到了发小给她留下的贴心纸条。
莹莹,保重好自己的身体,我们先走了。留给你同学的大号鸡腿让他记得吃。——吴丽璇留。
耿永哲路过瞧见了这纸条上的话,再打开自己那份夜宵,上面是放了个别人没有的大鸡腿。他知道这是谁特意叫人给他留的,一时间,他的心情像波涛的湖水一般剧烈起伏着。
班里的同学很好,连之前接触不多的女生都对他很好。相比之下,他之前接的那通电话让他直接对这个人世间心灰意冷。
老师们给二号床做完手术回来办公室补吃夜宵。
时间到深夜快凌晨四五点钟了。
当医生是很累的,像这样的白天夜晚忙个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很正常。
彭医生郑医生怕今晚过于忙碌的情况把优秀实习生吓跑了,对谢同学耿同学说:“我们产科的奖金第一高,每年拿钱拿到手软。不是每天晚上都像今天这样忙。”
【1763】以命搏钱
老师们口里说的这个钱,对照今晚发生的一切,会叫人有种用命搏钱的感觉。产科比其它科室的突发紧急事件更多更凶险,所以更累。
况且产科的收益是同样看业务量的,需要看每年出生的宝宝数量。不像妇科,妇科病是伴随每个女性一生的,业务量不会上上下下起伏过大,医生的心态可以更稳些,没有过大的职业焦虑感。
真正很优秀的医学生反而想要避开这个波动太大的产科,去妇科好过到产科。
像他们要师从的杜海威老师说被叫做产科爸爸,实际上重心一早从生殖技术科转移到妇科去了,现在是北都三的妇科教授而不是产科大夫。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谢婉莹他们隐约能感觉杜老师在幕后的身影。。杜老师应该知道他们两个今天在产科的一举一动。之所以故意让郑医生带他们在产科里先逛一圈,或许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安排在里头。
两位同学听完高额奖金没什么动静。彭医生他们深感学霸不太好糊弄。
“现在离八点交班有四个钟头左右,你们抓紧时间睡个觉。”郑医生对他们两人体贴地说。
两同学应声好,准备起身去休息室找张床打个盹。
门口咚咚咚,跑来一名助产士通知彭医生:“单人房一号床宫口全开。”
啊!一帮医生面面相觑。
宝宝们太爱凑热闹,一个出生,立马一个接一个上,彼此受到影响了,完全诠释了人类爱聚集的本性。
“行吧。如果今天这个也能顺产的话,明天交班对领导有的交代了,两个顺的。”彭医生竖起两根指头,先给疲惫不堪的自己鼓鼓劲儿说。
今天产房运气是背,背到可以顺产的纷纷转剖去了。比如五号床对面的八号床经产妇,原先认定可以顺产,没想到突然来个脐带绕颈胎心突降,直接转剖宫产去了。这是当时老师们没法陪四号床转院的原因,因为要抢救八号床的胎儿。
三号加床能顺产出乎医生们预料。如果五号床转去的一号床现在同样能做到顺产,彭医生认为是更大的一笔惊喜。
一帮医生强打起精神走去一号单人待产间。
陪同产妇的家属按照彭医生之前的命令,换上了患者的老公。
这位产妇较为年轻,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可能刚从学校毕业不久进入社会,遇事不多,各种人生历练偏少,稍显稚嫩。医生们进来时,见他退缩到待产间角落里头望着自己老婆,略显出腼腆的姿态。
让这样一位年轻老公突然去直面观看老婆生产这么大的一件事情,是很为难人的。长辈和医生给这人科普过的女性生产知识,对他来说没啥用,因为心头注定会慌。
这点和知识量无关了。谢婉莹想起那天车上朱师兄骂曹师兄的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你老婆也这样了你再来说我。所以不要批评二号床老公好像心理上过于脆弱了。
【1764】头一次接生
试想想,让这些男性在现场看老婆生产。如果老婆孩子在自己面前发生了什么意外,你说他要怎么办。他自己不是医生,没法保护自己的老婆,估计只能站在旁边干着急或是面对直接崩溃掉的急救场景。
有的人不怕自己出事,只怕自己最爱最亲近的人出事。
每个愿意陪老婆进入产房的老公,都可以称赞为很有勇气。
一号床老公的心理状况,看得出来,并没有比隔壁哀求医生给老婆做剖宫产的二号床老公好多少。能坚持到现在不哭,算是蛮努力的一位老公了。。
懂的医生,像彭医生会先表扬下家属:“不错,陪着她陪到她要顺产了。”
患者老公被医生夸到有点儿拘谨。
想想三号加床都没有很顺利地分娩,一帮医生对今晚的背运很警惕。把产妇转移到分娩室。彭医生和郑医生一路不断查看各项妈妈和宝宝的指标。
“你们要不要试试接生一个?”彭医生对两位实习生说。
有患者老公在场,耿同学再次主动避嫌。
老师给机会,谢同学永远是想也不用多想,要试。
穿上手术衣,坐到老师给患者接生的座位上,戴着无菌手套的手指先伸进去产道触摸检查入盆的胎头情况。
谷</span>
这一摸,很快发现了异常。她的手套摸着摸着,哎,怎感觉宝宝这个小脑袋方向不太对劲儿。
胎心下降在胎位较为正确的位置上,表明不是糟糕的臀位和横位,是头位。但是,胎儿头位也分几类的。最正确的是之前说的枕骨前位。同样的头位,宝宝的头可以朝着妈妈的背,也有可能朝向妈妈的肚皮这边,这个叫做枕骨后位,为最常见的临分娩前胎位不正。
另一种情况是医生摸进宝妈的产道时可以摸到宝宝的额头或是脸蛋上的小五官,这样的宝宝下降分娩的姿势变成把脸对向妈妈的“因”(谐音“****了,属于枕横位,发生机率仅次于前面说的枕骨后位。
枕骨后位和枕前位均会延长宝妈的分娩时间,伤害宝宝的脸,有可能造成生产途中胎儿的急性窘迫症状,撕裂妈妈的产道,甚至造成直肠肛门会阴等破裂出血。最好的分娩胎位永远是枕骨前位。
谢婉莹冷静地回忆这些知识点,再摸摸,摸仔细了,分辨出自己摸的不是宝宝的脸,摸清宝宝的后脑勺在母体哪边。摸了三遍复核,没错,是枕骨后位,胎位不正了。
好在这情况属于宝宝胎头往下是较为准确的胎位了。和枕横位一样,这种情况下,医生不需主动建议剖宫产而是尽可能地辅助产妇继续顺产。
枕骨后位的话,只需靠医生的手伸入“因”(谐音“****握住宝宝的头进行手动转胎位回枕骨前位,其成功率远比臀位横位转胎术高,有比较可靠的技术方法支撑。
“现在你摸到的是什么情况?”
彭老师提问,谢婉莹答道:“是枕骨后位。”
【1765】攒力气
“好,接下来你认为可以怎么做?”彭医生再细致地问一句同学。
胎位不正,要让她这个实习生继续接生。产科老师第一天竟然如此信任她直接让她试手了。
经过今晚数次观察以及领导的切嘱,彭医生对谢同学是非常有自信的。三号加床难转的胎位被谢同学转过来了,一号床的转胎相对容易些,对谢同学来说应该不难办到。再有有几个老师在场给监督指导,不用怕的。
女老师是温柔加耐心,不会像谭老师于师兄他们那样默不吭声把你直接扔进深水池里自己学会游泳。。有这样的老师在旁边指导,学生是安心许多。
谢婉莹感觉背靠老师胸有成竹了,答道:“我的四指要抓到孩子的后顶骨上,拇指抓到前顶骨,在妈妈宫缩用力推的时候,把胎头稍微弯曲下把控住再来旋转回枕骨前位。”
回答的方法是正确的,具体要看操作的效果了。照本宣科背书谁都会,能做到什么程度谁才是王道。这是临床上永远不变的规则。
彭医生点头,让她自个儿操作。
郑医生站到床头去盯着产妇的状态。
医生手转胎位的关键之一还在于需要产妇的配合。
这一刻,患者老公站在老婆另一边床头,手被老婆握紧,是越加紧张了,脸上冒起汗来。
宫缩有了,医务人员喊产妇:“用力。”
一号床宝妈不是三号加床,年纪较小,心灵比较脆弱,有点像是个自己未长大的孩子先要当妈妈了。她没法像三号加床宝妈强忍痛哪怕哭都要呼气吸气来努力,而是宫缩用力的时候先嘴巴扯着咿呀咿呀叫疼了。
“别叫啊。”老助产士急促地拍起产妇的肩膀纠正对方的用力方式了,“听我命令,先吸口气,来,休息下。”
第一次宫缩用力没成功。让产妇歇歇气先,再攒攒气力。
头次失败意味着情况不太妙。彭医生她们的表情显出一丝严峻感。
产妇在第二产程过程中配合度不好产程要加长,拖久妈妈没力气分娩,宝宝在产道内窘迫,只得再急转剖。
“来,耳朵竖起来,听我的声音再呼吸,用力,集中注意力到我口令上。”老助产士向宝妈发出第二次进攻口号。
一号床宝妈继续顾着嘤泣,是万万没想到第一产程痛了多少个小时后她以为可以的解放,竟然接着有剧痛更如同地狱般的痛苦。
“别哭啊,攒力气。”见她哭,老助产士急急忙忙用毛巾给她擦擦脸,对她身边的她老公说,“你鼓励下她,不要愣着。”
患者老公望着老婆大汗淋漓面色发白的脸,眼里映着恐惧感,嘴巴张了张,挤不出一个字来。他脑袋是晕头转向着,听不清周边的声音了。
有的家属第一次见这种场景是会害怕的。
家属用不上力。只能继续靠医务人员自己来。
“等会儿用力用力啊。”老助产士再给产妇鼓鼓劲儿,眼神里写满了担忧。
【1766】谁晕了
坐在接生位置上的谢婉莹,右手已经抓稳宝宝的小脑瓜,只等产妇发力了。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下不说转胎位,正确胎位情况下这位产妇这样的用力方式都别想成功把宝宝推出来。过会儿,她听见了身边彭老师的声音。
“备产钳。”彭医生对护士说。
产妇宫缩乏力或用力不对,为了避免产程延长,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正是用产钳了。
产钳是一把金属钳,使用时钳住宝宝的脑袋,需要预先用纱布垫下减轻下对宝宝脑袋的压力,尽可能避免伤害到宝宝稚嫩的皮肤。。
患者老公转头见到医生把这个工具亮出来动刹那,面色哗的白了:那是什么东西?看来很可怕。
“老公。”一号床宝妈叫自己老公。
患者老公没听见老婆声音的样子,直立立挺着。
“冷静点,你听我说话。”助产士再拍产妇的肩膀,让她扭头只看医务人员集中注意力分娩,“你自己得努力,叫谁都没用。他没办法帮你用力的。”
真惨。一号床宝妈心里头哭嚎着,为什么生孩子这个苦头需要她自己一个人来受。
“只差一点了。不要哭,再努力一把,快点,别拖延时间,不然孩子会有危险的。”不得已,助产士把事态的严重性告诉给产妇知道。
一号床听到这话更慌了,手死死拽住身边老公:“你帮我,赶紧帮我和孩子。”
他帮什么?没听医生说吗?他帮不上忙啊。患者老公周身哆嗦下,眼里的恐慌写到了极致,视线死盯医生亮出来的那把产钳。他有预感这东西对他老婆和宝宝不太友好的,危机感一步步逼近,叫他汗流满面。
周边的人突然发现,现在先不是产妇不对劲,是产妇老公不对劲。
“喂喂喂——”
一帮女医务人员呼叫旁边站着的耿同学过来帮忙。
谷</span>
只看患者老公摇摇晃晃的身体随时要栽倒到地上去了。
耿永哲冲过来,和另一名护士一块扶住产妇的老公。
这边,下一趟宫缩到了,一群人大声喊话产妇:“用力!”
一号床宝妈的脸扭成了麻花绳使着吃奶的力气,嘴里吃吃吃地呻吟着疼。
彭医生和郑医生见这个情况在心里头要翻白眼过去了。
指望不上产妇,谢婉莹只能自己站起身来,另一只手按住产妇的腹部,尝试靠自己的力先来扭正宝宝的小脑袋。
好在宝妈或许使不上什么力,这个宝宝却是个很聪明伶俐的。估计感觉到自己年轻的妈妈不太靠谱,聪颖的宝宝好像准备自己来努力了。
一个靠谱的宝宝有时候比宝妈更叫人感动。
“宝宝在动。”母子间的心灵感应,终于一号床宝妈有些觉醒了,不顾着自己喊疼了,瞪大眼睛说。
抓住机会,所有医务人员催促她:“快点,这回必须用力了,用全力,不要先喊疼。用完力你想怎么哭都行。”
宫缩来了。
“用力——”
一号床宝妈意识到了宝宝发出的信息,脸上再次扭成麻花,只是这回没有咿呀咿呀先吃疼了,而是听其他人的话忍着,用用用力。
【1767】你不怕吗
“好好好,别停,”一帮子医务人员催促产妇继续用力。
好疼好痛啊。一号床宝妈感觉自己要痛晕过去了,没力气。
“产钳——”彭医生再次大喊,让护士递工具上来。
产妇老公听见医生这声大叫,身体抖成了秋风里的落叶,双膝发软。
“彭医生,他这人不行了,我们先扶他出去吧。”护士说,指挥耿同学帮忙把家属架出去。。
产妇老公在被搀扶下晕晕坨坨地走出分娩室,一到门外抓住耿同学,问:“你不怕吗?”
他是要做医生的人,怎么会怕。
产妇老公对他摇了摇手指:不信,不信如果那张床躺着的是他自己老婆或自己姐妹会不怕。
耿永哲不知道怎么回答对方这个问题。只听班里同学提过,好像朱师兄一样会怕。
坐到板凳上,产妇老公望着天花板,整个人如同失魂落魄,肯定灵魂在产房里陪着老婆和孩子出不来了。
只要听见他老婆的尖叫声从分娩室里传出来一下,他脑子发嗡要晕过去了,手把脸捂上的时候,眼泪从眼眶里哗哗哗掉下来。
有时候情绪发泄下是好事的。耿永哲的手握在这男人的肩膀上,虽然他说自己要当医生不怕,实际上当初他们一班子同学第一次在临床参与抢救第一次站在手术台上,没人不怕的。哪怕是谢同学,神经一样拉到要断了。
谷</span>
“谢谢。”产妇老公吞了吞眼泪说。
耿永哲并不知道拿什么话安慰这个男人好,固然自己一样是个男人。他不知道如何安慰,那些女医务人员更不可能安慰到这个准爸爸,或许只会不理解为什么准爸爸脆弱成这样。
很多宝妈回忆起这些事时,说起自己老公当初那个表现同是一脸不可置信的:一个平日里如此坚强的男人,居然事后跟我说当时他自己双腿无力站起身需要控制自己不掉眼泪。
如果杜老师在,情况会不会好些。这个念头忽然闪过耿永哲的脑海。男医生当妇产科医生的意义,或许可以有个不一样的诠释。
斜对面的分娩室里,努力努力的喊声此起彼伏,所有人声嘶力竭在给产妇鼓劲。
产妇呼哧呼哧的呼吸声越来越粗。心电监护仪上的数字在变动。
胎心的次数未变,扑通扑通的小心脏跳动声,象征这是个聪明极了的宝宝,妈妈不太行,只能靠它自己努力跑出来问世了。
隔着无菌手套,谢婉莹的指尖可以感受到这条小生命顽强的意志力,心头宛如被撞了下,被新生命所感动着撼动着。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年徐艳红老师在组胚课上给他们讲到生命形成这一章时,满脸笑容,面带神秘对他们一班子同学说:你们一定要亲手接个小生命试试,去体会感受生命降临的时刻。
这是个最神圣的领域,只有医学可以最接近造物的神和神明互相触摸的领域。
心头的力量骤然倍增,一定,无论如何要把这个宝宝接出来,不要辜负这条新生小生命对这个世界充满的期待。谢婉莹心里想。
【1768】会死的
她的全副精力,集中在手指手背,整只右手前前后后的触感信息。
产妇自己或许使不上力了,但宫缩是始终自我存在的,是大自然赐予母体和宝宝自救的力量,医生必须努力抓住这点。其它的,再借助点产妇体内其它组织的运动力,如**的力羊水的润滑等,一边医生需要靠手感临产琢磨发挥了。
宝贝,加油啊。
指尖,哆嗦了下,聪明的宝贝找到妈妈宫缩发动的力道,发动扭转自己身体的力量了。立马抓住这个时机,谢婉莹五指微屈轻轻帮宝宝俯头扭转。
聪明宝宝太给力了。。所有人见产妇的肚皮似乎动了下,宝宝成功转位。
宝宝,再来,再来,不要停。
其他人见状,真心不太指望这个宝妈了,全盯着妈妈肚子里的这个小宝宝,在心里头呐喊。
宝宝漂亮地在医生手指辅助下完成旋身后,继续寻找妈妈宫缩和医生姐姐手指的力量。伴随一个宫缩,这个小宝贝搂紧自己,在妈妈的肚子里做好芙蓉出水的完美姿态,缩起屁股小腿儿,顺着妈妈子宫的推力和滑溜溜的羊水,小脑瓜往外冒出妈妈的宫颈口。
太棒了,宝贝儿。医生在心里必须真心赞美。
一号床宝妈在产床上直喘息,是觉得没力生了。
现场陷入安静,到这个节骨眼上了,空气火炽的气息如同上百度的高温炉,人人挥汗如雨。
彭医生放下了产钳,改为用自己的手在产妇的子宫底助推,推着宝宝的小屁股和小腿儿。
如此聪明的宝宝,不要随意上产钳了。
郑医生站到了谢同学身边盯着同学加把劲了。
产钳是牵引力,同样的,如果医生的手能做到产钳的牵引力不需用上产钳了,产钳只是个工具方便医生的手更好使力而已。老师和宝宝均相信她的手可以做到。谢婉莹加劲儿,此刻她全身衣物早被汗粘到紧紧地贴着皮肤,如同湿水的老牛在泥沼里拉。
想起在学校里,不分寒冬夏署,天天晨跑,练单杠,真就是为了这一天存在的。调整呼吸和力量,再来一把。
和剖宫产术一样,感觉到宝贝的一侧肩膀先出来。谢婉莹和周边的医务人员心头要大喊一声:好样的,可以见到曙光了。
然而另一侧小肩膀要出来时突然陷入危机,有点儿艰难了。
“努力努力!快看,你宝宝要出来了。”老助产士使劲儿拍下一号宝妈的肩头,让对方振作起来,努力上最后一把。
一号宝妈一面鼻涕眼泪流进嘴巴里头,一面大喘气,双手用力到没劲儿耷拉下来。当妈妈的辛苦,是真的。无论是谁有怀疑这一点,只需要看看这一刻。
产妇老公站起身,望着分娩室的门口,眼泪再次止不住吧啦吧啦掉了,再次用双手掩住脸。
“我没力了,真是没力了。”一号宝妈喘息着说完这话,痛叫声,直接那头栽倒在了产床上。
不行的。一帮医生护士在心里叫。这会儿卡中间宝贝要死的。
【1769】关键救援
彭医生两只手推子宫推到全身要跟着打摆子了,手指关节腕关节由于过度用力全是白的,皮肤赤红。宝妈再顶不住,她也快顶不住了。
快快快。郑医生弯下腰,张大眼球观察产道里头有没有其它突破口可以抓住。
走廊里啪嗒啪嗒响起手术拖鞋声,快速踩在产房地板砖上格外彻耳。
老助产士认为可能这个情况不太妙,提早一步喊实习生再跑去喊其他医生来帮忙了。
扶着产妇老公的耿永哲听到了动静,一个转头瞧见到迎面走来的两个人影。。
在前面走的那位是今晚见过好几次面的俞主任,穿刷手服的脖子随意挂了个口罩,没套白大褂,面色焦虑,显然在休息室里被紧急呼叫起来的。
产妇第二产程受阻,产钳貌似用不太上。听到这些报告的消息时,俞主任心里知道事情麻烦了。因为像宋学霖一样厉害的谢同学在场都不行。
走在俞主任后面的男人,是套着件白大褂同样略显匆忙,身材高大,沉默的五官中彰显出一种特别的威严感。
望见这男人面孔,耿永哲的喉咙里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心跳瞬间快蹦到了嗓子眼的感觉。有直觉,他大概知道这人会是谁了,于是喊了声:“杜,杜老师——”
“嗯。”
他如此打哆嗦的细蚊子声老师居然听得见。耿永哲如同触电,皮肤上的毛发全炸起来了。
大佬的恐怖面永远表现在细节上的方方面面。
对大佬来说,何需等到听见学生喊出声音,只需扫眼学生一个表情都清楚对方想干嘛了。杜海威双目是略扫了下这位男同学的脸,继而扭过头,尾随俞主任走入分娩室里。
谷</span>
“让开。”前面的俞主任如同指挥官喊一声。
彭医生不敢随便松开放在子宫底部的那只手,另一床侧站的护士主动让开位置腾给医生。
俞主任站上去,双眼急扫助手们的情况以及宝妈宝宝的指标,眉头锁紧,伸出右手在产妇的肚皮上某个点果断用力按了几下。
没用。她的力似乎不够。俞主任为此气到甩手,必须再来攒攒力气了。谁让她昨天几乎忙了一天一晚,实际上手部早也忙到抽筋无力。
产科属于外科,这里的医生时时刻刻像其它外科医生一样少不了要用力气干活,而且产科是费力的大户科室。
“我来。”
当听到身后传来的这道男性声音,彭医生吃了惊,心想:这人怎么来了。打了个激灵后,她立马灵活地跳开一步给大佬让位。
局势紧迫,没有任何犹豫,男人握成拳露出拳面,在产妇肚皮上刚俞主任按下的点上直接往里推。一股力量注入了产妇子宫里头,替代了几乎完全无力的宫缩。
坐在接生医生位置上的谢婉莹注意力只放在自己的手和宝宝身上,不知有人来,直到这会儿突然察觉有异样,诧异极了,抬头。
面前那只拳头看似强大同时温柔,推动产妇子宫形成新的发动机,向某点发出炮式的狂澜助推。
子宫颈口卡住宝贝另一侧小肩膀突的下冲破卡口。
【1770】托住小宝宝
宝宝两侧小肩膀脱离卡点,意味最难的第二道关卡渡过去了,小宝贝在医生的帮助下闯关成功。
卡点一过,宝贝的历程会容易许多。小宝宝的小身体得到放任自由的空间后,如条小泥鳅嗖嗖嗖往外滑溜溜挪动全身了。两条小腿儿从产道里出来后竟然如小青蛙扑腾,宛如在向所有人展示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自己游出来的。
太活泼的宝宝医生们也怕。宝贝自己最后那刻从产道里滑出来速度可以很快的,好比百米游泳冠军冲刺。医生们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接住小宝贝的身体,避免小宝贝一头冲撞到地上去了。。
哎哎哎,郑医生叫着,伸手要帮谢同学接孩子。
谢婉莹是动作稍显顿了下,主要是刚来的老师那一拳太厉害了,啪的下来像炮弹样一炮轰掉了关卡,让她几乎措不及防。
幸亏她的眼力和大脑直接连线的,不用等到她意识上想出如何回事,先指挥手部动作。她一手继续托稳孩子的小脑瓜,另一只手伸过去像张网捞住宝宝滑出产道的小屁股。
见到她托住了孩子,郑医生呼,一口气从自己嘴巴吐出来时,她快以为自己的心脏停跳了。
谢同学平常似乎很稳的一个人,会让老师们误以为她动作很慢。现在,所有人看清楚了她的动作其实同样可以做到像棒球队的皇牌投手,瞬间的肢体反射快如闪电,根本不需经过大脑思考,叫人惊诧。
是运动健将啊。一帮老师们醒悟过来。或许谢同学真的是在现实世界中运动会上拿冠军的选手。
“杜老师。”郑医生回头发现导师来了,大为吃惊。
杜老师到了。
谢婉莹同吃了惊,仰望这位自己头一天来妇产科实习过了24小时方见到的导师。
杜老师人长得高大据说是像父亲,五官略秀气是有徐艳红老师的基因在了,仔细瞧,一双眉柳叶尖下灰灰的眼珠子很深,很显庄严感。
谷</span>
只是可能是男老师的缘故,不像徐老师仁慈带笑的,肃穆第一。
老师突然出现在产房里头,莫非昨天是藏起身故意骗他们在家里腰疼没来,实际上早在医院里洞察他们的动作,只等关键时刻现身。
同学们这么想的话绝对是想多了。
杜海威抬手,望下腕表,沉稳的声色念出此刻时间点:“七点十分。”
什么!
一帮年轻医生和医学生的脑袋宛如被钟敲了下:居然是这个点了!
啪。彭医生松开手瘫坐在地上,浑身确定没劲儿了。
昨天她这个班简直噩梦连连。除了昨天中午抓住吃饭的时间打了个半小时的盹儿,之后包括夜里压根没停过工作,没睡过觉,累到她想哭了。
下面的医生是累。俞主任看着心疼下属,代替下属给产妇继续按摩子宫。要等胎盘娩出确定没有产后出血,这个病人才算是真正的母女平安。
自己人生第一次给孩子接生,抱住的宝宝是个可爱的小女娃。谢婉莹口罩后的脸笑到好开心,眼睛如同笑弯了腰全成月芽儿。
这宝贝儿长得好看不说,真心努力又聪明,让她这个医生姐姐见着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