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6】认清楚很重要
要澄清一点,黎医生压根儿以前没有接诊过这个患者,人流手术不是黎医生做的。只是这个患者的人流手术确实恰好在北都三人流门诊手术室做的。所以黎医生很清楚,自己医院的医生不可能做出违反医疗操作规定的事情。这个患者去找以前做人流手术的医生一样是无理取闹。
家属比医生看得更明白这个女的是怎么回事,直接说:“你当初要是打孩子的时候先问问我,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吗?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时候打掉孩子是想干什么,想跟着另一个人跑。”
“我,我没有——”
“我现在没法确定上次你怀的那个孩子是我的还是他的。这个我是最想问医生问清楚的事情。所以你不用在我面前假模假样的哭。”
“你意思全是我的错了。你怎么不说你那个时候干什么事去了,是你同意叫我来流产的。我一再强调是你的孩子,这个时候你竟然不信任我?”
这夫妻俩当着众人的面争吵。果然不是来要孩子的。
“你们要说你们自己家里的事情,请到外面去自己说清楚。”谢婉莹起身对这些人道,只见生病的黎老师快被这些人闹到身体顶不住。
“我们——”
“黎医生说了,医生能帮你们的肯定帮,尽可能帮你们想法子要个孩子。更重要的是你们自己之间的感情要好,这对将来出世的孩子最重要。孩子出来是要一对有爱的爸爸妈妈,不是整天吵架的爸爸妈妈。”谢婉莹放了重话。
外头探头张望的其他病人“咻”吃口气:这女医生说的真对。这是要孩子的问题吗?这对家伙别生了,生出来的孩子在这样没爱的家里是遭虐。
“医生说的对,你们自己想清楚再说吧。”
“医生说能帮会帮你们的,你们想怎样?”
女患者和她老公低下了头。
自己家里的矛盾,夫妻俩之间的矛盾,甩给谁都没用。之前的孩子没了,是你们夫妇自己做出的决定,必须自己背起来,不然下个孩子怎么办。
“走吧,丢人显眼。”陪这对年轻夫妇来的老人冲这两人瞪了瞪眼,转头对医生说,“对不起,医生。我们主要是来了解下之前孩子没了的情况的。哪里知道她会在这里闹。”
女患者的眼里涌着泪花儿,吸着鼻子。
这患者固然恶言相向,黎医生的心肠始终保留对女患者妈妈一样的爱,对老人家应该是这女患者的婆婆诚心说两句话:“如我学生说的一样,一个家最重要的是有爱。爱是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失去了是没办法的事情。未来补救重拾希望需要每个人努力,不是追责谁或是谁可以解决的问题。”
老人家看来是被黎大佬的话说动到心里头,对儿子儿媳妇说:“好好听着,给医生道个歉。恳请医生原谅。人家医生多好人。”
黎大佬是好人完全不计嫌弃。也只能说大佬对这种事情看多早看透了。
“对不起。”女患者这会儿沙哑的声音是真的歉然,“我刚才真不是想掐死谁的,说话不经大脑。”
“你想清楚再来。”黎雨恩医生对女患者再次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不止是生,要养的。”
接到黎大佬这话这眼神,女患者的脑子一个骨碌全清醒了。她哪怕这回闹到把自己责任撇清了有什么用,更重要的是要认清这男人能不能再当她孩子的爸。
“谢谢医生。”女患者九十度鞠躬。
【1697】夺门而出
送走这家人。
坐下来的谢同学发现耿同学望着自己。
耿同学的眼里写着:谢同学好伶牙俐齿。之前见谢同学站起身说话时他都没猜到她能说什么出来。这应该是女医生的优势了。
其实不是,只是耿同学和班长一样有点儿闷骚。谢婉莹想,若是潘同学在这,说话估计更厉害。潘同学很能安抚病人。
咳咳,黎医生嘴巴沾口水准备接诊下一个病人,突然白大褂口袋里的手机响了,拿出来先接电话。
“嗯,嗯,你说是什么问题?”黎雨恩医生表情严肃,听取电话对面的人报告情况。
“黎医生,是袁医生叫我通知你立马到手术室一趟,患者有意外情况发生。”
手术室或是病房有医生发出紧急通知求助上级,只意味一件事:患者抢救了。
手术室搞抢救很大事儿。早上的门诊彻底中断。
医生永远是救命先救急。顾不上其它,接到电话的黎医生夺门而出。谢婉莹和耿永哲跟在黎老师后头,要小跑,否则怕是都跟不上感冒生病了的黎老师。
部分大佬老师是把顾不上自己这毛病养成职业病了。
三个人咚咚咚,没乘坐电梯从消防楼梯跑到二楼手术室。
生殖技术中心有单独的手术室。进入这里的手术室和其它手术室没两样,常规要换衣服戴帽子换拖鞋戴上外科口罩,再跑去病人所在的手术间。
“黎医生来了。”远远望见专家,护士先大声通知手术间里头的其他人。
大佬一到,大家估计能安心一些。
“失血多少毫升了?”黎老师踏入手术间时先问麻醉医生有关患者的最新情况。
麻醉医生时刻要盯住患者生命体征的,立马汇报说:“失血快三百了。在紧急输血。患者血压没上去,心率快。”
手术床旁边的心电监护仪上嘀嘀嗒嗒全是数字波形图在跳动。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处于全麻状态下低体温循环较差,本身面色不大好,现在加上突发大失血,整张脸青白状皮肤干冷好比死人。
见状的人心口直呼冷。
站在术台边上做手术的三名医生以及手术室护士汗流浃背,手术衣服背后湿了大片。男女外科医生没区别,遇到这种状况急到要命。是真要命,患者接近休克状态。术中突然大出血是所有外科医生最怕的事情,在所有外科手术里头一样的。
瞧瞧眼前的手术状况可以不用说第一个患者那个怕是不够坚强了。手术向来谁也说不准绝对能不出现意外的,能的话不会叫患者填术前知情同意书了。说是常见手术和大佬主刀只是避免意外出现的概率,其它的只能凭患者自身运气。
这是一台什么手术?老师在这种紧急情况下不可能给学生讲解,半个字都不会有的,全靠学生自己悟自己学了。
两名同学没有老师同意是绝对不敢靠近手术台这个无菌区的,自动自觉站到角落里不要妨碍老师抢救患者,凭靠眼力观察学习。
【1698】被指定
专业的医学生第一眼会先判断术台上患者的术中体位,这点有助于判断现在进行的手术类型。手术类型不同体位不同。
患者今是头低脚高,双腿张开放在两侧支架脚,再上铺手术单,属于截石位。
第二眼,扫扫患者的手术切口位置。
腹部上有打孔,几名老师拿操作杆,可以初步判断为腹腔镜手术。
“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
谢同学发出论断。
耿永哲转头看向她。
腹腔镜手术类型太多,妇科手术种类同样是多,单是卵巢手术类型不会少。她如何判断出来的。
记起班里有的同学说谢同学有双了不起的好眼睛。耿永哲望向她的眼。
谢同学的双眼是明明亮亮很通透很漂亮,有没有神眼功能他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没会儿,耿永哲放弃转回头,心想不如先问老师谢同学猜的对不对再说。
不用问,老师几句对话立马可以证实谢同学的话。
“你们是碰到卵巢哪里了?这个患者卵巢里头的囊肿我原先记得不大。”黎医生问手术医生。
她说对了。耿永哲心里头波澜起伏了下,实在忍不住,问她:“你怎么知道?”
“监控器画面。”
腹腔镜手术连着监控器屏幕的,记忆起这点的耿永哲双眼望去监控器画面。画面里头一片血肉模糊,汩汩喷的血流时而污染镜面,让扶镜手不得不时而把腔镜退出来,屏幕显示为一花一黑。如此糟糕的画面感,她居然能看出来患者腹腔里头的手术情况?
耿永哲说起她:“你能看清楚患者的卵巢吗?还是你靠猜的?”
原来耿同学不是班长那种闷葫芦,说话能说的,估计打开嘴巴后能是个话痨。谢婉莹想。
“它打孔的位置在脐部上一厘米,操作杆往左,应该对标左侧卵巢。子宫和输卵管手术的话,可以选择宫腔镜不一定需要腹腔镜。从监控器画面上来看,画面中心地带应该是患者的胃压着子宫和卵巢导致术野不清。这个患者人很瘦,应该有中重度胃下垂。所以胃压到妇科器官上来了。如果不把胃肠完全拨开,没法找到隐藏出血点。”
耿同学边听她一系列流利的讲述,边两眼寻找术台上她说的证据了。
她班里同学全是学霸,反应够快,不会儿,可以见耿同学两眼发光,是循着她说的找到些什么迹象了。
两位同学热衷学术交流,没想到有大佬居然偷听他们说话。
“你去洗个手,穿上手术衣过来。”黎雨恩医生转过身,对向谢同学发出指示。
谢婉莹是怔了下,接着训练有素跑到外头刷手后再速度冲回手术间,让护士帮着穿上手术衣。
“你站到对面去。”黎雨恩医生继续指挥她。
这是要她接棒一助的位置。
紧跟黎雨恩医生自己接过扶镜手手里的腔镜。
现在是紧急状态而且是大佬指挥,底下的年轻医生包括主刀的主治医师袁医生没有一个疑心谢婉莹的医学生身份,大概全以为她是进修医生。
【1699】千斤顶
只看谢婉莹拿着一助分离钳的手势十分娴熟。
瞟了她手部一眼的黎雨恩心想:这个小朋友犹如传闻,是和北都的宋学霖一样是这行业里头有天赋的人了。
“你推开胃肠,子宫,把出血的部位暴露出来。”
黎老师对她下达下一道执行目标。
谢婉莹对此早有准备老师上台是想让她干什么。无需多想,救患者性命要紧,有老师坐镇不用怕,手里的分离钳快速插入看似混沌一块的脏器组织里头。
为什么之前一助术野暴露不好,是因为不知道这个事很重要吗?不是,因为难推。一把小小的分离钳要分开沉重压下来的胃以及挤压过来的子宫和肠管,有多难就有多难。
医生的力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了。可以看见之前的一助脑门儿上迸出来的汗是比其他人多得多去了。如果力气再不够怎么办。谢婉莹想起谭老师那儿给她教的最后一课。分离钳要耍得像打狗棒一样,必须是对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性质十分了解理解而不是单纯记忆解剖位置了。有些器官你要推开,你要懂得它本身组织的干湿度,它本身的运作方式,它会和什么粘连在一块,这些东西分析清楚了再去分开,才能事半功倍。
其他人见监控器画面上,小小的分离钳好像化作了千斤顶,啪一下,患者腹腔内巨大阻碍术野的胃被顶开了。
吓!站在谢婉莹身后的原一助大抽气声,望着谢婉莹的那双手目光直直的,再瞧瞧谢婉莹露在口罩外的五官部分,确信自己有没有弄错:这个人真的是女的吗?力气怎能大成这样?
能做外科医生的女医生基本上力气均是有练就出来的。所以,才有这个一助不敢相信有同行手劲儿比她大太多。
谷</span>
都说了,谢同学不是单纯手劲儿大。这点,大佬比较容易看明白。
谢婉莹很快发现,黎老师做扶镜手手握的腔镜立马跟上来了,应该是很快领悟到了她眼睛脑袋计算出来的路径。
有大佬老师当扶镜手同行,好比那会儿谭老师给她做一助一样是速度可以倍速加快。
现阶段也是必须加快到不能再快,因为患者在手术中出血。
“快!”黎雨恩医生是催促主刀了,“看见没有,出血的地方那儿是什么?”
袁医生眼珠子紧眯,看到非常清楚目标了,对上级医生点点头:“是,是阔韧带。”
阔韧带是子宫的韧带之一,和腹腔其它脏器的韧带一样,譬如之前肝胆外说的肝韧带,属于腹膜组织,同样起固定器官的作用。这些韧带撕裂肯定会出血,但是一般出血量较少。只能说这个患者属于少见手术中意外发现异状的情况。分离钳下去分开所有挡碍医生视线的组织器官后,暴露出的韧带里头是几个小肌瘤破裂出血。
恐怖的是,这些小肌瘤长的地方太深太隐秘。由于这患者如谢同学指出的身材太瘦,胃肠道下压,压着子宫输卵管甚至输尿管等,把这些脏器压压压导致韧带上的这些肌瘤一块被隐藏折叠起来了。
【1700】名不虚传
肌瘤十分之小,最终术前b超ct全没有检查出来能给医生提醒。更没想到这些玩意儿在手术中突然直接破了,说明早前已经是被压到脆弱随时可能破。
“先止血,切割下来做病理。”黎雨恩医生交代。
接到上级医生命令,袁医生急忙先用超声刀切割止血了。搞清楚出血部位在哪里,只要关住出血的水龙头,患者的血压心率紧接稳下来。
手术做完了。袁医生转头望向谢同学,笑笑问:“拿分离钳拿的不错。你是哪家医院的医生?”
只要是医生都能观察出在刚才手术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那把耍到神乎的分离钳。
谢婉莹正想要怎么回答老师这个问题,太正经回答会不会被人称凡尔赛。
黎雨恩医生突然一声大笑,既有患者得救后的心态轻松,又是真听到袁医生这话感到好笑,对袁医生说:“她是实习生,来我们妇产科实习是第一天。”
“什么!”一帮人绝对不相信这个话,是想这人实习生第一天来而已,如何能做妇科腹腔镜手术。
黎雨恩喝口水,歇口气平息咳嗽声,再慢慢和底下人说明白怎么回事儿:“她是你们北都跑到国协普外科去的谭克林医生带出来的得意弟子。”
谭、克、林,北都的人均知道这人大名。
谢婉莹能听出来,谭老师在母校名气超高,完全不比宋医生逊色。
“她不是能做妇科手术了,只是对这些地方解剖位置很了解。普外科做胃肠手术和我们妇科一样,经常要涉及到这些地方。”
否则普外如何能叫做外科打基础的科室。
谷</span>
黎老师的话切中重点了,谢婉莹直点头。大家明白为什么黎老师敢第一时间叫她上台了。人家大佬就是大佬,什么都逃不过大佬的法眼。
手术结束。黎雨恩带两位同学离开。老师生病需要休息,两同学自动回头去找郑医生。一个人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黎雨恩打了个电话:“你这个学生是名不虚传,说话也很会说。”想起刚谢同学在诊室里化解矛盾的表现,黎医生的笑容是越张越大。
对面传来低低的一声嗯。
谢婉莹和耿永哲在路上遇到一样来找他们的郑医生。郑医生要带他们去医院食堂打饭。有听说早上的消息了,郑医生肯定要拍拍谢同学的肩头鼓励道:“临床上全是能者多劳,你要多发挥点作用。”
“是。”谢婉莹早在看过宋医生惨痛的经历后对此有点觉悟的。
郑医生回个头再看看耿同学:“你觉得我们妇产科怎么样?”
说来都知道医院最想招的人是男医学生,郑医生要帮领导问问情况。
耿永哲感觉到了其他班上男生说的压力,只要和谢同学一起,不了解实际情况的老师们均认为他们的水平和谢同学不会差太远的。
等了很久,郑医生没有等到这个男生的回答,回头向谢婉莹瞟去一眼疑问:这人是怎么了?
耿同学无论是什么水平也不想留妇产科。谢婉莹越发看明白耿同学的想法,耿同学好像有自己的什么心事藏着。当然,她这话绝对不能对妇产科老师说的。
带完他们到食堂,郑医生走开去忙自己的事情,让他们吃完饭可以到杜老师的办公室里午睡。
【1701】全班毛病
医院食堂打饭要先买票。
打了一份超级大的酱牛肉,再加两个大鸡腿,谢婉莹端着满盆菜肉走到耿同学吃饭的桌子前。
“一块吃吧,我一个人吃不完。”放下菜盘子,拉开椅子,谢婉莹坐下。
耿永哲皱了皱眉头。
望了眼耿同学的表情,谢婉莹道:“你早上不是帮过我叫保安吗?”
“我——”耿永哲想否认的嘴,遇到对面这双俨然明察秋毫的眼睛只好作罢。
谢婉莹毫不客气,把大盆菜肉拨到耿同学的饭盒里,说:“我以前有个高中同学和我一样的家境。他毕业现在找到份好工作了,经常说要请我吃饭。我相信有一天,你也一样。”
“你会走得比我更远。”耿永哲说。亲眼目睹今天的手术后,他完全相信自己说出来的这句话。他们班上女学霸是这个实力。
“没有谁比谁走得更远。临床上的老师们全是团结协作的。”
听到她这句话,耿永哲硬邦邦的嘴角上稍有弧度起来。
没有比被人承认实力更叫人高兴的事情。
耿同学不喜欢被人资助,但是很较劲自己的实力是否被人认可。这点毛病可能是他们这个班一班子同学的通病了。谢婉莹心思,任辅导员估计要使劲儿挠头了。
杜老师办公室里有张折叠床。耿同学人高马大,躺折叠床上睡。谢婉莹躺短小的沙发上休息。
到了下午两点钟出头,郑医生准时来敲醒他们两个。原来郑医生今天本来休息的,只是因为杜老师的吩咐专门来带带他们两只菜鸟。
“黎老师发烧,下午请假回家休息。”郑医生告诉他们两人接下来安排,“杜老师还是没有能回医院上班,我现在带你们去我们医院产科门诊转转。”
早上学习接触临床上的不孕不育患者,接下来到产科门诊学习女性怀孕后问题。在生殖技术中心做完试管婴儿成功妊娠的患者,同样是转诊去产科门诊的。
路过生殖技术中心二楼时,郑医生指着手术室隔壁的那间神秘房间说:“那是培养室。”
整个生殖技术过程需要在人体外靠人工帮助精子和卵子结合,实验工作室必不可少。女性要经历取卵,于是有取卵手术室,再把受精卵放入子宫内,因此有胚胎移植室。
女人想要当妈妈实属不容易,怀上只是第一步,如何在怀孕的过程中保护好孩子,那是做母亲的开始。
一路走到产科门诊,产科门诊不在生殖技术中心是在门诊大楼四楼。定期回医院做产检的孕妇很多,走廊里的座椅不够,不少产妇自带小板凳来坐。可以晚点来吗?晚点来会被人中间插位置,要等更久。实际上医生护士会根据挂号顺序提前通知孕妇哪个时间段过来,即便如此,很多孕妇会早早来这里等待。
一间间的房间,除了是医生给孕妇看诊的诊室以外,有护士的治疗室,有产后的体检室,有胎心监测室这里会做宝宝的胎心和脐血流监测。
【1702】医生各有千秋
b超室和其它检查室在另外的地方,综合医院b超检查室一般是不分科室的。
在国协的时候,被徐老师带去见习过产科门诊。对于北都三大同小异的产科门诊,两位同学可以说适应很快。譬如说,进到哪间诊室都好,要记住一定要关门,要拉帘,遮挡保护病人的隐私。
男医学生没有患者同意,尽可能往外边站。如果有患者提出异议,没得说,只能撤出去了。就这样恶劣的男医学生培养环境,也别想有几个男医学生可以顺利进入妇产科。
当然,不是所有患者全这样。有的患者人很好,不会排斥医学生也不分男女医学生。这样的患者一般属于心善,对医学知识偏懂,能理解。
产检要做些什么。只要怀孕过的女性,背都背得出来,进入医生诊室前,先去护士那儿量体重血压身高。必要时需要加测血糖。到医生诊室后,躺检查床上,产检医生边问患者近期自诉情况,摸骨头定位,拿卷软尺量宫高腹围,再按需要开其它检查单。抽血,监测胎心等等。
由于每天接诊量巨大,有的产科医生态度很好,有的可能在患者眼里有不耐烦态度冷漠不爱说话等给人不太友好的感觉。
咚咚,郑医生敲敲产科二诊室的门,推开门进去,两名菜鸟尾随郑老师身后。
“刘医生。”郑医生带两名同学走到同事身后。
刘医生全名刘笠,是名二十多岁的女医生。刚好给一个孕妇检查完,头也不抬地给病人写着产检病历。听见郑医生的声音,她回头看郑医生时淡漠的目光打量向郑医生后面的两位同学:“新来的?”
“是。”
“安排跟我?”
“没有。”
接到这句没有,只是郑医生带同学来串串门参观学习下,刘笠回头继续忙活起来。
隔帘里头产检床上躺着的孕妇继续躺,等医生说起来才敢起来。隔帘外头两只椅子上坐的两名接下来轮到号的孕妇,安安静静。
谢婉莹和耿永哲在老师们说话的时候,站到诊室里头那后排现场学习的医学生队伍里头。
郑医生的双手帮工作到腰酸背痛的同事按摩下肩膀,再帮同事把孕妇产检的检查报告单用订书钉给订一订,以防病人拿走的时候掉落半路上。
门口有个孕妇等不及,打开门缝瞧瞧里头排队的情况,什么时候轮到自己,再看里头太过肃静,不知道是不是给吓着赶紧关上门。不如和外面坐着的其她孕妇聊聊天心情反而能轻松些。
“这医生看起来挺严肃的。”
“刘医生态度还行。”另一名孕妇回答道,“她不怎么说话的。”
“我最怕不说话的医生了。”
“你可以下次换一个。”
产检的话,不一定非得挂固定的产检医生号。
“换哪个好,哪个好点说话?我可以问多一点问题。”
这个问题似乎刁难住了现场的其她孕妇。
医生没有一个能说是好说话的,因为有做事原则。不会因为患者撒娇两句哀求两句,什么不能干的事不能说的话全给你说了。
【1703】技术王道
“喜欢说话的有没有?”可见这个孕妇是第一次来做产检的,必须再问问情况。
“有。隔壁那位陈医生很喜欢说话。不过她嗓门特别大,我更情愿她不说话。”
问话的孕妇被吓到了,不敢相信,问:“这里没有一个说话温柔点的医生吗?”
“有,李医生一般在周三出门诊,偶尔周五会来。我在那儿挂过一次门诊,她说话很耐心的,非常细心听你说话,而且会跟你说很多东西。”
“那不是挺好的吗?你怎么不再找李医生?”
“她速度太慢了。每个病人都这么仔细说话,谁能受得了。给我选,我宁愿选动作快点的。刘医生动作几个医生里头算是快的了,不说话,干活快。”
初次来产检找合适产检医生的孕妇听见病友这话,好像有道理。
来这里做产检,不是找医生聊家常。
“反正有什么事,这些产检医生全是比较年轻的医生,做不了决定的,只能把你的问题反映给专家。到时候,那些专家会找你和你老公谈话。我不想浪费时间在这里。”
医学生们站在里头,听着外面的病人说话,越听越觉得有意思。
原先以为这位刘老师有点儿淡漠脸,估计不会受到病人们欢迎。哪里想到,正符合大多数病人的胃口和需求了。
病人们很精的,来了只要多问几句病友,了解下医院做事的程序,接下来会计算出对自己最有利最方便的方案来执行。
谷</span>
“你想问什么?如果是问孩子是女的或是男的,这里问不到的。”病友提醒病友,不要白费功夫,“这里大医院,没有这个后门可以走。”
“对,如果你想问这个,不如去小医院塞个红包。”
“不是不是。只是有点担心怀孕期间出点什么问题的话——”
“不是说了吗?这几个年轻的,等于听人家指挥干活的,别想她们能给你做什么决定出来。就像上次那个态度很好的李医生,告诉我可以胎位不太正可以做膝胸卧位操。我不敢听她的话,知道她太年轻,有什么事挂专家号去。”
年轻医生是这样的。太过热情会被泼冷水。人家病人不一定信你。这样也好。不会说背负上责任。“专家的话,挂哪个?”问问题的孕妇再问问病友,全方位了解医院内信息。
“你之前不是挂过专家号再进来的吗?看的哪个医生?”
要在大医院产科建档太难了,不挂专家号别想进。
“如果挂的专家,肯定挂越老的越好。她们说话的语气会相对好些。但是,医生口气好不好没多大关系的。你多来几次医院会懂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和孩子平平安安。”
总结下来,患者对医生的评价颇像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如果学生在这个老师的指导下学业飞进,哪怕这个老师冷漠点,学生最终仍会夸这个老师好。患者对医生一样的。如果患者的治疗过程整个很顺利达到预期,这个医生态度再如何不怎样,患者不会有什么微词。如果患者治疗过程不顺利很折腾人或是最终遭殃。这个医生哪怕态度再好,可能会得到的是患者的斤斤计较。可见,技术永远是医生的王道。
【1704】吵架
几个孕妇说话间,隔壁那间诊室突然有吵架声跑出来了。
“你这人怎么做事的?你刚叫我去做什么检查?你没看清楚我的病历写的什么?你随随便便一句说没看清楚,不是不负责任吗?”
“好了好了,你也不用吵。我不是说我没看清楚。”
“你刚说了这话!”
“我给你换个产检医生。你找刘医生。——关医生,麻烦你带这位患者和病历到隔壁去找刘医生,顺便和刘医生说说是什么情况。”
妇产科为医疗纠纷重灾区名不虚传。早上跟黎老师才见识过一例,下午刚来产检门诊不到半小时,马上再来一例。谢婉莹和耿同学心想。
很快的,一年轻医学生关医生带着名孕妇走来隔壁找刘笠医生。
那个孕妇很生气,走到刘医生的诊室期间一路骂着隔壁的陈医生停不下嘴。
“看病历不看的。这么大几个字写着试管婴儿她没看清楚的,一张口要我做什么唐筛。这眼睛不知道长哪里去了。做什么唐筛,我的是试管婴儿。”
关医生走到刘笠医生身边,嘴巴贴在刘笠医生耳朵边报告情况:“年纪很大了,五十岁出头了。所以,陈医生按照常规是要给她再开唐筛的。但是,她听了不高兴。可能之前在我们生殖技术中心听我们医生的话误解了,以为做试管婴儿的话肯定不会有畸形儿了。”
“她做的几代试管婴儿?”刘笠问。
“第三代。所以说陈医生是好心谨慎点,但是这人不喜欢。陈医生说,只能麻烦刘医生你后期看看,是不是先不开了,然后等上面的老师做决定。”
谷</span>
第三代的话,会筛选剔除掉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听来好像是不会有畸形儿了。问题人类医学对遗传疾病的认知没有到百分之百,只有冰山一角。任何医学操作没法百分之百保证不出意外风险。因此产检医生会建议做这些检查来避免万一的情况出现。
“唐筛要做也是16周。”
“对,陈医生只是关心地提一嘴,她马上激动到像什么一样。”关医生说。只能说有时候医生都不明白怎么突然会触及到某些患者的敏感词。
“唐筛她不做就不做,到时候直接开羊水穿刺排查。”刘笠医生说道。
唐筛的准确率偏低,这个患者不喜欢做可以不做。确诊的话需要做羊水穿刺,那个准确度可以达到接近百分之百。因此一般临床医生对这方面的高危因素孕妇全部会建议做羊水穿刺排查而不是简单做个唐筛。
这患者主要是年纪五十岁了,哪个医生都会担心她出点什么意外。到时候真生出个唐氏综合征孩子,才真是完蛋了。
五十岁来生孩子的女性临床上不是没见过。郑医生好奇地在旁边瞧一眼病人病历,问:“莫非是失独?”
唯一的孩子没了,只能努力再生一个补救了。
“她说自己有个女儿的。”关医生比较了解这病人的情况说,“只是女儿生病了。”
临床上也有这样的母亲,为了拯救第一个孩子再生第二个孩子。
【1705】撞遇
譬如地中海贫血症孩子的母亲,希望用脐带血来救第一个孩子。
“她五十岁了,她女儿现在才得地中海贫血吗?”郑医生感觉有疑点。
“可能是后天白血病。”关医生想。
老师们全猜错了。这病人女儿没死,可以活很多年。谢婉莹想了想,这是人家病人的隐私,只能闭紧嘴巴不说话。身边耿同学的目光望了过来,好像在向她求证是不是这个人。
很显然,全班同学知道李亚希那件事情。那件事情闹到非常之大,把国协一帮医生几个科室全牵扯到了。就她身边的人来说,这事儿是把她发小害了,把他们班上的男生林昊同学害了,把宋医生害了。
好在阳阳妈妈提前有给她通报过这样的消息,否则她今天会对着冒出来的亚希妈妈吃惊不小。如阳阳妈妈说的,亚希妈妈是和一般妈妈的想法似乎不太一样。
“什么时候轮到我?”亚希妈妈走近过来,拉开产检床的隔帘,急呼呼地问刘医生。
“你肯定是排在最后看的,你先到外面等等吧。”刘笠道。
“什么!”亚希妈妈提高音量,“你让我排到最后?我本来排这个位置的。”
“你是突然到我这边来看的。我不可能让你插队。”刘笠医生说。如果让人插队,其她排队的孕妇肯定闹反,她这里会变成一团乱的,也对不起其她按照秩序遵守秩序的孕妇。
“我不管,你必须先帮我看,这是你们的责任不是我的责任。她看错我的病历才搞成这样子的。”亚希妈妈激动地站在产检床边,不肯走开了。
其她孕妇见状,说起她了:“你好好听医生的话行不行?这里不是你一个人来做检查的,有很多人的。”
“不是我的错,是她们的错。”亚希妈妈回头和其她人争辩。
喂,这里是产科门诊,全部是孕妇。一个个情绪激动干什么,要出问题的。郑医生急忙站起身,帮同事说:“来来来,我找个地方给你做检查。”
郑医生是个大好人。刘笠医生回头对同事道句:“谢谢。”
“客气什么。”郑医生回答道,转身招呼自己带的两只菜鸟,一块去找间空诊室给闹事的孕妇做产检。
亚希妈妈这会儿转过头,看见了站在那里的谢婉莹,猛抽一口冷气花容失色,惊到手脚颤抖了。
以前在国协给她女儿治病的医生怎么出现在北都三了。亚希妈妈的心头乱撞如鹿,非常非常的心虚。只记得那时候,她对着国协给她女儿治病的一众医生说:以后她一定会好好陪着女儿过好下面的日子。结果,她所谓的陪女儿过好日子是赶紧再生个孩子。
谢婉莹手里拿到了郑医生让她帮拿的病人病历,翻开,见第一行写的孕15周。
算下日子,这亚希妈妈应该在李亚希未出院的时候已经到北都三寻求做试管婴儿了。具体做试管婴儿的日子是在李亚希出院后。
在场的其他人发现亚希妈妈忽然不大声说话了,整个人蔫了一样。
【1706】谁是大厨
“过来隔壁做检查吧。”郑医生对病人说。
“不用,我到外面等。”亚希妈妈说,低下头迅速走出诊室。
“她这是怎么了?”关医生吃惊地说。
所有人除了谢婉莹和耿永哲以外,全是一团糊涂了。
回去必须打个电话问问发小了,给发小提个醒提防着再出事。谢婉莹心里头琢磨着盘算着。无论如何不能再来一次大伤害到所有人。
临床上像亚希妈妈这样的人是极其少数,大多数百分之九十九是像阳阳妈妈这样的好妈妈好爸爸。
郑医生带他们离开产检门诊的时候接到了另外一名同事的电话:“你今晚上夜班是不是?刚好我带了两名小朋友,我问问他们去不去产房看不?”
有机会学习,如果不去,这个学生在老师的印象里绝对变成不及格。谢同学耿同学立马应声去。
“六点钟到产房来,今天干脆带你们全部逛一圈。”
北都三妇产科庞大,和国协一样单独放在老楼里了。是医疗纠纷重灾区,和其它病区隔离一下有必要避免互相影响。由于产科病人数量比国协大很多,产科区域不像国协只占据一点地方,而是霸占了好几个楼层。产房手术室、产房和待产房在老楼住院部二楼,三楼是保胎病房,四楼是产后病房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跑到了新楼住院部不在老楼。
认路老师没空给你带。趁现在有个空闲时间,两个同学自己借医院的指引牌熟悉医院里各个地方。路上谢婉莹给发小打了个电话。
谷</span>
“莹莹,要不要过来我这里吃饭?那个谁,说今晚要做饭给我们吃。”吴丽璇接到朋友的电话兴致勃勃地说道。
“殷医生现在在你住所吗?”谢婉莹很快从发小话里听出对面有人,问。
“对,他今天说他有空,非要拉着我陪他去上菜市场,买了咖喱鸡肉土豆青椒,要给做鸡肉咖喱饭。到我这里看没有高压锅,出门再给买一个高压锅回来。我说这样折腾,不如上外面吃。我怀疑他没有做过饭的。”
好像被某人说中了,对面厨房里传出来的剁肉声停了下来。接着殷奉春有点闷闷的嗓门说:“我知道怎么做饭的。”
“你知道怎么做,和你做过是一回事吗?”吴丽璇转回头问他。
论到身边会做饭的人,家里长辈不说,谢婉莹知道自己不会,发小吴丽璇一样不会。最会做饭的据她所知,可能只有曹师兄一个。记得黄师兄曾经说过,曹师兄不让人随便蹭饭的,应该是因为曹师兄做饭太好吃的缘故。
“对了,听说曹医生是一名大厨。”吴丽璇同样记起这点,赶紧在电话里帮着夸夸曹勇。
“殷医生你没有吃过他做过的饭,你可以吃完再评价。”谢婉莹客观地为发小的男朋友说一句。
就是,吃都没吃,不要直接嫌弃他。殷奉春点着头,问女朋友:“她来吃吗?有车过来吗?没有的话,我看叫谁车她一程。”
【1707】不如我好
“不用,我今晚要跟老师学习。”谢婉莹好心婉拒他们两人。哪怕她不学习也不会去当电灯泡。
“我听他们说,你现在是去妇产科了。”吴丽璇讲起从其他人口里得知的消息,心思思道,“产房我也想去看一眼的。”
“去那里做什么?”殷奉春听完她这话插一句嘴。
“你和莹莹一样是医生,我听说你们全部要去那里学习的。”和医生们接触多,现在她吴丽璇快变成半个医生的。
“是能怎样?”
“你这人怎么如此冷漠。你有没有安慰下那里的产妇吗?”
“不是我老婆,我安慰她做什么。”
谢婉莹站在这边,可以想象出自己发小张大嘴巴傻猪样的面部表情。只能说殷医生在女朋友面前说话太直接了毫不掩饰。
“你说他是医生吗?”吴丽璇回头,边捂着嘴巴和发小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我不是在医院里见他对病人还不错,我怀疑他在医院里不受病人欢迎的。”
“病人要的是治好病。至于安慰的话——”谢婉莹不知道怎么说下去,一般医生特别安慰病人不是什么好事情,相当于这个病人快完蛋了。
医生要常安慰这句话,正是因为医学治不了的病只能上安慰剂了。这话过于残忍,谢婉莹想想,不说了。
“他还不如我对病人态度好。”吴丽璇道。
殷奉春剁菜板的刀声再一停,呼,吐口气出来。
谢婉莹情不自禁笑了出声,自己发小和她妈妈不是医生比医生更热心肠。
“你今晚值班,我送夜宵去给你吃。”吴丽璇爽快地决定道,今晚要去探发小的夜班。
“我不在国协,我在北都三。”谢婉莹告诉朋友别跑错地方了。
“北都三不是很有名吗?”
“是,产科很有名。”
“你想吃什么?”
“你帮我给我同学多带根鸡腿或是肉肠。”谢婉莹交代下发小。今天和耿同学吃了两顿饭后,发现耿同学真的吃到好省。一个男生吃的肉和蛋白质比她这个女生都少,怎么行。
“给你们带多多肉。”吴丽璇道完这话想起,回头望着男朋友案板上那整只鸡,对男朋友说,“你我吃不完这么多的。这样,你留一半,另一半今晚给他们带过去吃。让莹莹他们试试你的手艺。”
女朋友左一句莹莹右一句莹莹,殷奉春嘴巴里继续吐出:呼~
最后谢婉莹说起自己打这通电话的目的:“丽璇,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个消息。”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只听闺蜜的口气,吴丽璇一把猜着,“她知道她妈妈的事情。她说她在读心理学,不说理解不理解她妈妈,但是绝对会尊重她妈妈爸爸的选择。”
不错,这病人总算是有点儿成长起来了。
“她唯独担心一点。”吴丽璇说这话时,注意到男朋友面部表情的不悦。
殷奉春是板着把脸,心想那家人阴魂不散的,凭什么纠缠着他女朋友不放。他女朋友不是心理医生什么都不是,要找安慰也不该找他女朋友。
【1708】悬崖勒马
不管自己男朋友高兴不高兴,吴丽璇只能说下去:“她说不知道她妈妈这个年纪,到时候生孩子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高龄孕妇自身的风险一般会发生孕中期孕晚期。然后也怕生出畸形儿。”谢婉莹说道。
“这样的话,最后会怎样?”吴丽璇问问发小这个医生。
最糟糕的结果是死。谢婉莹不会随随便便去评估病人的结果。临床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好,突发情况太多。只能说从今天各个产科老师的态度来看,大家对亚希妈妈怀孕的风险是有共识的。
“她妈妈对她自己很有信心。”
亚希妈妈事业有成,注定是个很强势的女人,会非常自信自己能打赢这一战。
“她想问医生,她能为她妈妈做些什么?”吴丽璇问道。
“她自己做好她自己的事情够了,别整天找你问你。你是医生吗?”殷奉春终于出声拦住这话,是不想这两个无辜善良的女孩子到时候替人背锅。
这家人在他殷奉春眼里不是啥好东西,像一堆菟丝草摇来摇去的,什么信心很大,全是外强中干。自己要掉进去泥沼自己掉,非要拖着其他人一块掉,能是啥好东西。
谢婉莹也绝对不想发小再受到牵连了,对发小说:“丽璇,以后她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医生询问。你和她说是说不明白,你不是医生。”
殷奉春嗯了声:好在女朋友这个闺蜜有点儿底线知道悬崖勒马。
“行吧,莹莹。我今晚给你带夜宵过去。”说完吴丽璇先挂了电话,去帮男朋友做饭。
和发小打完电话,拾掇拾掇,谢婉莹回去和耿同学汇合走去产房。
产房是一个好像没有时间概念的地方。人多不多,全看今天降临人间的小天使小可爱多不多。所以现在晚上要六点钟了,产房外照样全是人,产妇家属大帮大帮的在走廊和楼道口挤到水泄不通。一张一张焦灼的脸面朝产房两扇紧闭的大门。
时不时门一开,有医务人员钻出门缝,喊家属过来谈话:谁谁谁的家人在不?
有的家属过于紧张,要医务人员叫了好几声才能反应过来是叫的自己,回过神来冲过去,团团围住医务人员七嘴八舌:
我老婆怎么样了?
我儿媳妇怎么样了?
我女儿怎么样了?
宝宝出来没有?
这种是一类,另一类是被医务人员叫到脑袋全部变空白,走过去继续一脸茫然样,医务人员说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耳朵听到什么了。只是其中一个家属这样的话,其他家属可以弥补,医务人员最怕是几个家属站一块全变三岁大小朋友用懵懵懂懂的眼神望着自己:你说什么,老师?
再有,医务人员没有说完话之前,几个家属自己先吵起来。
医疗纠纷重灾区的再次体现在这里了。产房外的气氛比普通手术室外的气氛紧张多了。一个原因是普通手术室是一条命。这里是一尸两命甚至几命。另外一个原因是,产房医生中途出来要让家属做的决定太多了。不像普通手术,术前医生说什么基本就是什么样了,极少有医生半路从手术室里出来再让家属做决定的。
【1709】这里如战场
门口堵着家属。突见夹缝里露出郑医生的脸,朝他们两只菜鸟招招手。谢婉莹和耿同学从人群里头钻过,按照郑老师的指示先到隔壁医务人员更衣室里头换衣服,换拖鞋,戴帽,戴口罩,再进入产房。
和在医院里其它地方工作一样,产房的医务人员队伍主要有医生和专业的护理人员组成。麻醉医生属于需要时出现。产房的护理人员有普通的护士以及助产士,助产士需要再考取专门的助产士证。
医生的话是由病房里的医生负责的。平常产妇的监护工作交给助产士了,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任何情况助产士会及时打电话汇报给医生,让产科病房医生赶紧过来处理。如果病人是顺产,由助产士在医生监督下进行接生。这个钱算助产士头上的。所以,助产士比谁都希望孕妇能顺产。
新来乍到,两名同学不敢乱走。产房内的区域不像外界想的一扇门后面只有一块地方,是隔成好多块区域的。读医学的人均知道,不熟悉医院内部区域划分范围的千万不要乱走,会违反无菌操作规则,到时候不是一顿挨骂可以解决的。
据郑老师介绍,一进门可见的房间,面积大,床位最多,是产房的主要耗时战场所在了:多人待产间。
这里的病人主要是从病房或是急门诊送进来的第一产程产妇。第一产程耗时最长,尤其头产妇有些产程长达快一天的。若按照临床上常用的指证来判断,一般孕妇分娩前规律宫缩阵痛开始,宫口开两指可以送到待产室来了。医生一个手指宽度指约一厘米,因此宫口开两指是指两厘米。
其余特殊情况,如监护到胎儿胎心下降,需要紧急人工破水,接着会再尝试让孕妇自然分娩,这样的患者一样会被送到待产室生产。
谷
再到每家医院,可能具体送待产室的孕妇医学指征有小异。这需要根据每家医院的待产室产位数医务人员配比数等来决定。
像北都三,多人间待产室共塞满的二十张床位数经常是不足够的,要在走廊里临时放上移动床给产妇加床。即便如此,有的孕妇送上来以后由于产前宫缩指标在临界值,宫口开的二指总是犹犹豫豫开或不开,可能下面医生检查是两指,上面医生来摸又觉得不是,让孕妇回去产科病房继续等了。等差不多再把病人送上来,不然床位数不够给病人用。
可见产房的供需关系有多不平衡。供需不平衡,病人多医务人员偏少,于是为了服务更多的病人,产房内四处可见医务人员走路像飞人。
廊道里时而响起互相呼叫同事的声音,是像大音量的喇叭。医院里只要是人太多的地方必须靠喊,否认谁也听不见谁说什么。
如此复杂的环境下,首先是不能干扰到同事们工作。郑医生带两学生如在夹缝里头走路,小心翼翼贴着墙壁走。
【1710】需有享受的命
遇到加床以及给加床产妇遮挡隐私的屏风,再贴着屏风外围走。往屏风里头望一眼,可以望见痛到面色发白说不出话掉眼泪的准妈妈,以及有胎心监护咚哒咚哒的声音。
生孩子有多痛苦。可能每个准妈妈分娩时感受是不同的。有的会痛到死去活来直接痛晕过去了,有的能忍到顺利分娩。
医学上对疼痛的等级分类里并不是用病种来划分,而是要用临床症状来划分。
不同产妇的痛感不同,导致临床上常有貌似彼此矛盾的现象发生。医生靠观察待产妇面色生命体征等认为能顺产,但是待产妇始终认为自己痛到不能。只能说疼痛有时候真能折磨死人。
由于医学上是崇尚顺产的,医生是绝对不会随随便便给孕妇做剖腹产。在这样的情况下医务人员会一直鼓励有条件顺产的待产妇努力。可是遍地产妇哀嚎和遍地伤兵一样,部分医务人员看多了这种场面感官刺激会像战场上的医务人员一样容易变麻木,分辨不清究竟人家是不是真的痛到受不了。除非母亲胎儿的生命指征往下掉了才能反应过来。好的医院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发生会增派助产士做交叉评价待产妇状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小医院没有这个资金条件是不可能的。
护理人员从来是守护病人病情变化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都筑不好可以料想后面可怕的状况百出。国协培养的护士自己用不让外流,正是因为如此的缘故。医生自己看着不行吗?又是钱的问题了。医生比护士工资高开很多的。
整个产房好像闹市区枪战区,有没有比较安静的地方待产。每个产妇都想享受最好的待产环境。有的,部分有条件医院有提供这样的优越环境。像北都三有两间单人待产间。只有这个单人待产间不会影响到其他待产妇的隐私权,会同意一个家属进来陪产。
物以稀为贵,单人待产间收费标准肯定很贵,另外一方面,有钱人不少。想进单产待产间除了钱不够,需要有人脉以及待产妇得有这个享受的命。最后面那点最要命,不是钱能解决的。由于排队的人多如果刚好你要生产了前面那个尚未生出来没走,你是轮不到了。或是你直接突然转剖或等待过程中比前面那个早生了,直接用不上了。
这些只是一再验证产房内的千变万化。为此临床上的产科医生从来不敢打包票给谁说这个病人能多久生出孩子。当然医学有规定产程超过多长时间必须转剖宫。
抵达多人待产间了,郑老师很快在来来往往忙碌的人群中找到科室同事彭医生。
彭医生是个瘦瘦的女医生,三十几岁,没戴眼镜,长发全包在手术帽里头去了,显得干练有素质。产科和其它病区医生一样属于24小时值班,忙了一个白天的彭医生不无意外深感疲累,额头排着把汗,间歇调整气息给自己再攒攒干活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