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陈春燕被花圃老板的动作给噎住了,连自个儿都不清楚自个儿的记性如何,还真是新鲜事儿。
她索性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问一种植物的价格,便给一种植物定出租的价格,这个价格定得不算高也不算低,标准就以就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借花,也比买一盆花便宜些为原则。
从这一点上讲,陈春燕是受了益。
但花借出去一天,拿回来还是花圃老板的,那一天的租金就是白得的,从这一点上讲,花圃老板受了益。
刘大姐找来时,看到花圃老板跟在陈春燕身边一种种植物报价,还以为老板在一个劲儿推销,当即就变了脸色,她真怕这老板不晓事,把陈春燕给惹毛了。
“叔,你怎么能这么拎不清呢,买卖是这么做的么,谁像你这样似的,来一个人就巴不得把花圃的花全都卖出去,以后谁敢来啊。”
花圃老板急了,“我是那样的人吗!我这是……燕儿姑娘在帮我定价,我以后租花给她就按照这个价。”
租花?什么东西?
刘大姐只听说过租地的,还没听说过连花都能租的。
陈春燕笑着点点头,“我不擅长弄这些,还是从叔这里租借比较好。”
刘大姐听得懵懵懂懂的,心说,你高兴就好。
忙忙碌碌大半个时辰,陈春燕才帮着花圃老板定好了所有的价。
陈春燕指着金桔和蝴蝶蓝说:“等酒楼开张的时候,一样送两盆到酒楼去,金桔放在大门两边,蝴蝶蓝放在柜台上。”
她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开门迎.客要放这两种盆栽,但她看到美容院这么干过,那就学着弄呗。
花圃老板点头,“你的酒楼什么时候开张,打发人过来说一声就行,我一大早就给你送过去,保证沾着露水,看着喜气。”
刘大姐朝花圃老板投去一个欣慰的眼神,她教了这么久,总算有点长进了嘛。
陈春燕:“那就多谢你了,那些个玫瑰花、月季、蔷薇的怎么卖?”
刘大姐:“你帮了这么大的忙,老叔就一样送一株又能怎么样?”
花圃老板脸色都变了,“这怎么行,这是要卖钱的。刚才燕儿姑娘还说白借的口子不能开,白送的口子就更加不能开了。”
在他看来,借嘛,东西是自己的,所以刚才才会说不要钱,但送就不一样了,东西不是自己的,当然要收钱。
陈春燕被花圃老板噎了个半死。
刘大姐被气得不轻,差一点就要甩袖走了,要不是这人是她爹的老哥儿们,她真就不想理会了。
陈春燕收起一言难尽的表情,“没事儿,我都懂。”这话是安慰刘大姐的,她转过头对花圃老板说,“麻烦给挑两株好的,容易养活的,每样两株。”
花圃老板点头,“这个你放心。你不会种花不要紧,我到时候给你种到酒楼去,保证活。”
陈春燕赶紧摆手,“这是要种在家里的,到时候你给规划一下,看种在哪里好看。”
“好的。我明天带着花去你家。”
刘大姐恨不得拍花圃老板一掌,这可真是该多说一句话的时候不说,不该多说的时候嘚嘚地说。
“燕儿家住龙桥村,在那一片最大的荒地上盖了新房子。”
第391章
花圃老板眼神飘忽了一下,这才想起来,是啊,他都不知道陈春燕的家在哪里,答应得那么干脆,到时候把花拉到哪里去。
“那片荒地我知道,荒了好些年了,北边人越来越少,地也越荒越多,就这样还是有那么多人家买不起地,日子过得艰难啊。”
人再能生,也是哺乳动物,一胎一个才是常态,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消耗,再加上南逃的人,可不就是人越来越少了么。
花圃老板很是感慨。
陈春燕嘴角抽了抽,这个人可真是叫人不知道怎么评价,他自己的事情都整不明白,还有多余的心思关注天下事……
付了花苗的订金,陈春燕便带着陈谷秋和刘大姐走了,算着时间,那些人也差不多该来取菜了,不来自取的,也该让二狗子和牛一松去送菜了。
陈春燕先去看了一眼红烧肉,火已经熄了,应该是二狗子算着时间差不多了,熄的。
她取过筷子尝了一口,烧得还不错。
二狗子等到陈春燕尝过了,才凑到身边,神情紧张地问:“好吃不好吃?”
陈春燕点头,“好吃的。”
二狗子就松了一口气。
陈春燕:“我之前订的一批东西,还有没拿完的,你记得帮我拿回来,就堆在……旁边那间屋子里。”
她那一回一口气订了好多东西,有些东西怪模怪样的,二狗子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没等多会儿,就有下了订单的顾客上门了。
陈春燕拿土碗,装了大半碗肉让二狗子和陈谷秋轮流端出去。
一大锅红烧肉转头就去了大半。
陈春燕理了理订单,根据订单上的地址,将订单分成两拨,一拨城东城南,一拨城北城西,分别交给二狗子和牛一松去送货。
她留在酒楼将酸奶做好蒸上,便出了一趟门。
她要找一家刻章的店。
学府街别的不多,买石料的点可不少,上等的寿山石她用不起,但是木料的还是能用一用的。
她找到家看起来最磕碜的店走了进去。
不是她特立独行,只是装潢得越好的店,价格肯定就越高,这是跑不掉的定律。
“老板,刻章。”
老板也不知道多久没生意了,这还没关城门呢,就趴在柜台上呼呼大睡。
“用什么材料?”
“木料。”
老板打着呵欠说:“花梨木、紫檀木这些贵木料没有,只有黄杨和普通梨树的木头,要不要?”
陈春燕心说这可真是运气,这些天遇到的人一个比一个实诚。
“那就用黄杨。”
她现在的钱也紧张啊,黄杨在北方常见,而梨树却能结果子,那种树经常被砍,一目了然,砍得多了,价钱自然就下来了。
老板递过来纸笔,“刻什么,你写,还是我写?”
陈春燕接过笔,就先写了一个燕字,再写了一个秋字,这两个字外面画了圆圈。
她又写了一个五味,一个外一,一个外二,一个财务,这几个词外面画了方框。
老板拿过来一看就明白了,“这几个是刻圆章,这几个是刻方章吧,用什么字体?”
“圆的用瘦金体,方的用篆体。”
“哟,瘦金体我可写不好。”
陈春燕提笔就把“燕”和“秋”重新用瘦金体写了一遍。
第392章
用惯常的字体写了字,陈春燕就不能马上离开,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该知道在这个时代,女人的字迹是不能随便外露的。
她得等老板刻好了章,烧了纸再离开。
“麻烦先刻这两个字。”
老板轻轻一笑,也没说什么,只拿过两个圆柱形的木料,往上面刷了一层胶,将两个字剪下来分别贴在了两个木料上。
他取过刀子,几下就刨了个字形出来。
他抬头看着陈春燕,“今天肯定刻不出来,你明天再来取吧。”
陈春燕知道老板是个敞亮人,便付了订金离开了这家店。
用瘦金体写的那几个字被几刀子毁了,剩下那几个字,用的是规规矩矩的正楷,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也不是她平常惯用的字体,就算出了什么问题,赖账就是了。
时间也不早了,陈春燕回到酒楼就吩咐二狗子注意紧闭门窗小心火烛,便带着陈谷秋离开了。
又是卡着时间出门,弄得守门的兵士都认识他们了。
“怎么又是你们家的车,下次早点!这么横冲直撞的哪能行,万一撞着人了呢!”
陈春燕赶紧高声道歉,“我明天一定算好时间。”
回到家,陈谷秋就赶紧做饭,陈春燕就把明天燕儿爹他们去接燕儿娘可能用到的东西准备起来。
燕儿爹肯定是要跟去的,不然让许京墨这个外男去接一个妇人也实在不合适。
“姐,你看看用这个给小鸡保暖合适不合适,今天我去看了,小鸡死了一只,好可惜。”这是陈修言回来了。
这还真是个事儿。
就算有系统可以作弊,提高了孵化率,存活率提高不了也糟心。
陈春燕买过小鸡,还看到过人给小鸡打针,每只都要打,也不知道打的是什么,不过应该跟提高存活率,减少鸡瘟等发病率有关。
哎,古代生活还真是艰难啊。
“先不忙,得弄清楚鸡是怎么死的。是病死的,还是吃了不合适的东西?”
这还真的她亲自去看一眼,她看不明白,不是还有农业信息系统这个小可爱么。
陈春燕就准备往胡阿婆那边走,刚转过头,就回过了神,“你哪儿弄的刨花?”
陈修言就嘻嘻笑,“这不是木匠叔回来了么,不过心情不大好,他给人家打寿材,打到一半那家人提了过分的要求,同样多的木料,要打两副寿材,他跟人家掰扯不清楚,一气之下就回来了,剩下的钱也不要了。”
陈春燕面皮直抽抽,这叫什么事儿!
还是要怪宫里炼丹的那位不做法,百姓穷得饭都吃不上了,日子过得自然抠抠索索,不然也不至于提出这么奇葩的要求。
好木料不仅贵,还难得,一般人家还真用不起,像陈家到现在不也还没给两个老人准备么。
不过既然木匠叔回来也正好,她还有点木匠活想托人做。
她立刻道:“家里你盯着点,你懂的,我出去一趟。”
陈修言立刻点头,“我懂的,姐你放心吧。”
自打爷腰坏了,奶成天就在爷耳朵边念叨折磨爷,也没兴趣找他们的茬了,让他盯,只能是盯陈冬梅。
第393章
陈春燕先去胡阿婆那里看了死掉的小鸡。
她上辈子那个年月,城市孩子养一只两只小鸡,都是当宠物养着的,如果死了,一准儿哭半天,还得闹着家长把小鸡埋了不可,但在这里,死了的小鸡就是肥料,已经被丢到了堆肥的坑里了。
她一来,就看到坑里,最上面躺着一只嫩黄的小鸡,半边身体粘上了脏东西。
她敲小可爱:看出什么了吗?
小可爱:水喂多了。
陈春燕:就这?确定不是鸡瘟?
小可爱:不是哟!
只要不是鸡瘟,就什么都好说了,鸡瘟那是得一死死一片的。
她跟胡阿婆打了声招呼就去了木匠叔那里,木匠叔家的门大开着,他就坐在大门对着的地方,一边做木工活一边骂。
“叔,骂谁呢?”
“隔壁村的人,老人一生最后一件大事他们都不想给好好办,呸!”
木匠叔脾气挺好的,只是他为人孝顺,就见不得不孝的人,这才气得骂人。
“咋的啦?”
木匠叔就放下了手里的活计,“你说说本来是一口寿材的木料,他们家的人非让我做两口,这怎么做?他们说得轻巧,让做窄一点,窄了那能放得下去吗?让人侧着躺?”
陈春燕:“……”
“可能他们家比较困难吧。”
如果不是困难,谁不想做脸呢,可手里没钱,明知道这个客该请,那个钱该花,只能缩着,哪怕被人在背后说几句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木匠叔非常不认同这句话,“哪怕是再困难,可遇到婚丧嫁娶这种大事,也马虎不得的啊!”
因为要顾着老人过身后的体面,就让活着的儿孙过不下去日子,这种观点是陈春燕不能认同的,她一直认为真孝顺就在老人在的时候该吃吃该喝喝,而不是等老人没了再大办丧事,那样做只是做给别人看的。
那样做的潜台词就是,瞧,我多孝顺啊,多舍得为老人花钱啊,住同一个院落的人家甚至为此形成了攀比。
陈春燕以前住的院子就有一家人就是如此的,他们请人看了下葬的日子,却是在老人过身的三十五天后,他们家愣是从老人过身的第一天开始请客,请人吃了三十五天的席。
她后来听说那个丧事办得他们家伤筋动骨了,毕竟收礼也只能收一次不是。
但这样的话她不能说,在私底下跟陈家的人掰扯是一回事,公开说出来与主流道德观相悖的言论又是另外一回事,她便浅笑着没有接话。
过了一会儿,木匠叔主动问:“你弟弟刚刚来要了刨花,是不是不够,不够你自己拿。”
陈春燕摇头,“这倒不是,我想订一批木碗,是那种可以盖上盖子的木碗,不用雕花,但是要上漆。”
木匠叔:“多大?”
陈春燕比划了一下,“这么大,这么大,这么大,这么大。”她用两只手的虎口合着一点一点往外扩。
木匠叔:“你要四种碗做什么?”
陈春燕:“装饭、装菜、装汤。碗做成平底的就行,不用像瓷碗那样留一个方便拿的碗底,主要是盖子得做好,必须跟碗合得上。”
第394章
木匠叔相当不能理解,“你们家的日子眼看着是好过点了,但也不能这么浪费,人啊,就算过得好了,也得留一笔钱应急,未来的事情谁说得准呢!要我说,你就别折腾了,你们家几口人做几个碗,也就完了。”
这是劝着陈春燕不要浪费钱,她知道好歹,当然不会生气。
她笑着解释,“这是帮城里的老板订的,您也说了,我家困难,这不是在想辙赚二道钱么。”
木匠叔听陈春燕说得坦诚,哈哈一笑,“好,小娃娃就是要有志气,要多少家业挣不来啊。行,你要的碗,我好好给你做,你要多少?”
陈春燕:“最小号的要五十个,中间两号的各要一百个,最大号的要五十个,什么时候能拿到?”
“着急吗?”
“挺急的,如果实在来不及,最小号的先做十个,中间号的先做二十个,最大号的可以暂时放一放。”
“行,我抓紧给你做。”
做碗,特别是小碗,并不需要用完整的大木料,用边角料都可以,不管是什么木料吧,上几道漆,也看不大出来原本的材质。
木匠叔就想尽可能的帮陈春燕节省钱,当然了这个打算他并没有告诉陈春燕。
吃过晚饭,陈春燕就将她打算明天去接回燕儿娘的事情说了。
燕儿爹十分赞同,十多年了,他天天跟燕儿娘待在一起,冷不丁的,这么多天见不到,还怪想念的。
“让祁公子和小许大夫陪着去,会不会太麻烦人家了?”
“最近不太平,我们家又要买牛羊和羊皮,有些扎眼,祁轩跟着要安全些。”
燕儿爹连连点头,“还是你考虑得周道,这种时候不要怕欠人情,什么都没有命重要。只是我去接你娘了,工地那边怎么办?”
陈春燕:“还是照旧,请来帮忙做饭的婶儿,肯定会继续做,屋里都是空的,也没有值钱的东西,没人盯着也无所谓,反正都到收尾阶段了,出不了大问题。您要实在不放心,我中途回来一趟,看看就行。”
“好好好,有你看着,我就放心了。”燕儿爹竟是松了一大口气的样子。
陈春燕无语了片刻,如果不是因为明天花圃老板要过来帮忙种花,她绝对不会跑一趟,房子当真都修好了,只剩修院墙了。
她其实想把所有地全都框起来,但那个工程太大了,一时半会儿办不到,只能慢慢来。
吃晚饭大家就各自散了。
第二天一大早,祁轩只留了两个人守在衙门里,便整队带着人去了医馆。
许京墨已经收拾好了东西,许夫人也已经起了,等许京墨出了房门,她赶紧往儿子嘴里塞了一个包子。
“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记得照顾好燕儿的娘,别给人留下坏印象,不然……娘可就帮不了你了。”
许京墨耳朵一红,低低地应了一声,“知道了。”
门这时被敲响了,母子二人同时朝大门看去。
许京墨三两下吃掉包子,“肯定是祁公子,我去与他汇合了。”
许夫人就站在原地目送许京墨离开,眼中满是担忧,却没有劝儿子留下来。
第395章
祁轩骑在马上,朝许京墨略拱了拱手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许京墨礼数周道,却也没说半句多余的话。
有些事情两个人心照不宣,是以相互看对方不顺眼。
小兵牵来一匹马,请许京墨上马。
许京墨淡淡看了一眼,便往前走了几步,他家的车夫已经驾着车从后巷过来了。
他直接上了马车,歪靠在车厢上假寐。
祁轩勾了勾唇,“出发。”
陈春燕饱睡一晚,伸了个懒腰,活力满满地起床了。
陈谷秋也活力四射的,她看着昨天赚的银子,就觉得未来非常有希望。
“赶紧着点做早饭吧,待会儿阿墨哥和祁轩要过来接阿爹,时间这么早,他们多半每吃早饭。”
陈春燕一边说着,一边在灶上烧了水。
她拿出大姑送他们的羊皮水囊,用清水仔仔细细洗了,才放在旁边备用。
大姑家的草场距离这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一大早出发,不紧不慢地走,也得第二天中午才到得了,路上肯定要喝水吃东西,还是家里多带些水的好,外面的东西到底不干净。
趁着烧水的时间,陈春燕赶紧和面做囊,虽然说不上好吃,但不容易坏,还饱肚子。
铁盒子不够大,她一次只能烤两个囊,上面撒着芝麻,吃起来是咸香味的,想必多多益善,他们也不会嫌弃。
水开了,她就一点一点灌进水囊里,将所有水囊都灌满了,她才把水囊拿去跟昨天准备好的阿爹的换洗衣服放在一起。
她取过自己的腰兜,放了三百两银票和一些散碎银子进去。
这东西她可不敢交给燕儿爹,她得交给许京墨。
如此想着,她便把东西塞进了袖子里,等人到了之后再交给他。
准备好了这边的事情,她便继续去烤囊,做好的囊全都垒在一起用包袱皮包了。
燕儿爹伸着懒腰出来了,“他们还没到么?”
陈春燕看了一眼天,“他们得等城门开了再来接您,估计还得有一会儿。”
燕儿爹看了一眼,“这是在做什么?”
陈春燕:“路上吃东西不方便,万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吃这个好歹能垫垫肚子。”
燕儿爹连连称是,他又看了看陈谷秋,见自己帮不上忙,就赶紧洗漱去了。
这边正准备着,门外就响起了马蹄声。
陈春燕就看了陈谷秋一眼,“馒头蒸好了吗?”
陈谷秋:“还有一会儿。”
陈春燕就赶紧洗了菜,煮了一锅大酱汤。
人家这是在帮他们做事,太好的饭食她供应不上,但是一个馒头一碗汤还是可以的。
而且现在的馒头比以前的好多了,至少是杂粮馒头,而不是麦麸皮窝窝头了。
熬蔬菜汤快得很,那边馒头蒸好了,蔬菜汤也就跟着蒸好了。
这一回不用陈春燕吩咐,陈谷秋就拿个托盘托着碗出去了,这些都是新置办的,准备用在酒楼里的东西,酒楼正乱着,有些东西就被二狗子运到了陈家。
陈谷秋:“吃了早饭再走,我姐姐已经做好了。”
祁轩翻身下马,“燕儿考虑得很周道,大家今天起得早还没有吃早饭,正好吃了走。大家身上也有力气些。”
第396章
收买人心的事情,祁轩也做得顺溜,顺势就将话接了下去。
手下的人得了话,这才敢伸手拿碗。
祁轩便进了后门,看了一眼,便点了两个人,“你们过来,把汤抬出去,一人舀一碗。”
陈春燕手里的动作丝毫不慢,她有条不紊地烤着囊,烤了几十个后,她系紧包袱皮,又拿了一张包袱皮出来继续烤囊。
说是请那些兵士一人喝一碗汤吃一个馒头,可他们的食量又哪止这点食物的分量,一人吃二斤馒头都不在话下。
外面的人吃着喝着,陈谷秋也没闲着,锅里还继续蒸着馒头。
陈春燕提着烤好的囊出了门,“祁公子,你吩咐准备的饼子已经准备好了,路上如果不合适,下面的人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祁轩眼中精光一闪,与陈春燕的视线对上,两个人的意思便不言自明了。
祁轩亲手接过了包袱皮,递进了马车。
许京墨顺手接了,他想了想,下了车,绕过祁轩,示意陈春燕进后院说话。
陈春燕便跟着许京墨走了进去。
许京墨压低声音说:“我还是不跟去了,备用的丸药交给祁公子吧。我去跟去了,少不得要再派一辆马车,这几天酒楼事多,总不能叫你步行吧。”
乡下地方,有的规矩不那么讲究,可放到诸如祁轩等贵公子面前,很多事情就经不起讲究。
许京墨一个少年人,跟燕儿娘同处马车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即便有燕儿爹在旁边,也十分不妥当。
燕儿既然在帮祁轩做脸,他就不能跳出来让人有打脸的把柄。
陈春燕心里没有这么多弯弯绕绕,许京墨这么说了,她也就答应了,其实当初让许京墨跟着去,就是怕燕儿爹和燕儿娘两个都是拎不清的,才让许京墨盯着的么,现在有祁轩盯着也一样。
“好,我今天还想移栽枸杞苗,嫩根已经发得足够长了,再水培下去,就不好种了。”
许京墨的眼中就迸发出异样的光彩,药材若是能够种植,就算药性差些,也能让更多人受益,这件事情显然才是他更加关注的。
“我今天帮你种。”
陈春燕点头,“今天事儿多,有你帮忙,我也轻松些。”她伸手指着放在墙边的包袱和食盒等东西,“帮我搬出去吧,都是路上用得着的。”
陈春燕一手提一个水囊,“路上尽量别喝生水,这些水都是我煮沸了装这里面的,如果不够,宁愿耽误点形成,自己烧水或是向途径的农家讨水,外面的东西不干净。吃食也装在食盒里了,有点心有肉干,将就着吃吧。”
她想了想,也没什么要嘱咐的了,就让许京墨把采购清单交给祁轩。
祁轩挑眉,“小许大夫不跟着去了?”
许京墨:“这边也得有人照应着,路上就辛苦祁公子了。”
祁轩差一点直接对着许京墨翻白眼了。
偏偏人家用的是阳谋,他奈何人家不得,只能忍了。
他对着陈春燕道:“路上的事情你放心,我肯定护你爹娘周全。”
陈春燕:“那就多谢你了。”
吃过了早饭,祁轩一行人出发了,留下一大摊子碗碟需要洗。
第397章
陈春燕现在可没功夫做这种杂活,她转身就交代陈谷秋去找个手脚干净的妇人过来帮忙。
她说的手脚干净,不仅指不小偷小摸,更是指爱干净讲卫生的。
陈谷秋就有些为难,“村里的人我都认识,但我也不知道该找谁……”
陈春燕忽地想起牛一松的话,他们家确实晾着牛大叔太久了,再怎么晾下去,这个一心想着卖女儿换钱的人,指不定又要开始找下家了,她得给这个人吃一颗定心丸才是。
“去找大花姐。”
“啊?”
陈谷秋隐隐觉得找大花姐来洗碗好像不太对,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太对。
这其实就是抹不开面子,请别人干活是请,请认识的人干活也是请,没什么不行的。
而且这样的事情大花姐也是熟悉的,刘大官人的娘亲过身时,牛大花去人家家里帮忙,难不成还是去上菜?这不可能,能去上菜的,肯定是刘家的丫头,去帮工的,肯定是在后面洗碗。
陈春燕颔首,“去吧,就说是我说的,问她愿意不愿意,如果愿意,待会儿就跟我们一块儿进城,得去把厢房和库房收拾出来,之前买回来的东西才能往城里搬。”
陈谷秋哦了一声,才跑出了门,没多会儿,牛大花就和牛一松一起来了。
牛大花:“听说大家现在都叫你燕老板,我也跟着叫一句燕老板吧,你那里的规矩,我大弟已经告诉我了,我可以接受,今天就开始上工。”
陈春燕点头:“有很重要的一点不知道你大弟那边说清楚没有,酒楼那边是每月十五号发工钱,也就是说,你们的工钱得压后半个月,有没有问题?”
牛大花:“没有问题,我难不成还担心你卷了我的工钱跑路?”
陈春燕就笑了,“正是这个理。”她便吩咐牛一松,“给秋儿搭把手,先把碗筷洗出来,我们今天带一部分进城。昨天是二狗子守夜,今天你守夜吧,记得带铺盖卷。”
牛一松:“我待会儿回家拿去。”
陈春燕:“别叫家里人知道了。”
牛一松一愣,就苦笑起来,他们两家的家人都有些奇葩,瞒着家里才是最好的,他当即应了。
“我只说我在城里另外找了一份工,是去做工了。”
陈春燕点头,拉着牛大花进了茅屋,翻找出了牛大花交给她的银子,“这些银子你拿回去,我们家的情况在一点一点好转,下聘不用你贴补银子了,这些你自己拿着,想吃什么喝什么的,也方便些。”
牛大花有些犹豫。
陈春燕:“大花姐姐你怎么也是个傻的,家里放不得了,不是还可以放客栈吗?今天我们过去把厢房收拾出来,虽然做不到一人一间房,但是一人一个柜子还是做得到的,你正经买把锁把柜子锁了,有什么不方便带回家里的东西,全都放在那里也是一样的。”
牛大花就笑了,“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看来今天事情很多,我们抓紧进城吧。”
陈春燕点头,“今天得你帮我看着点酒楼,今天荒地那边还有事,我得回来盯着。”
第398章
四个人,一个洗,三个清,不多时便将碗洗干净了。
陈春燕买的碗可不止这些,不过暂时带这些过去也就够了,暂时还没人在店里吃饭。
陈春燕告诉牛大花的方法,她自己也要用起来,她锁上后门钱,屋里就只剩几件破衣烂衫了。
她把陈冬梅料得准准的,他们前脚刚坐着马车离开,后脚陈冬梅就进了她的屋子,将屋子翻了个底儿朝天,没找到东西,就把她的衣服被褥扔到地上,一顿好踩,踩了还不过瘾,又去井里打了水,浇在她的被褥上。
陈冬梅得意洋洋地看了看草屋,这才十分满意地转身走了。
进了城,陈春燕先将酸奶的订单拿出来,整理了一遍,“这附近几条街的,大花姐暂时帮忙送一下吧,远一些的一松哥赶马车去送。”
牛大花和牛一松都不认识字,陈春燕就将所有订单都念了一遍,分工明确后,就让他们出发了。
陈春燕开了那间昨天办公用过的厢房,先铺开纸,将碗柜、调料架等东西画了出来,这才将纺织车需要的零件打散了画出来,一张图上只画两三个零件,她还得跑远一些,让不同的木匠和铁匠把零件做出来,到时候自己组装。
做完了这些,她便开始草拟合同,反复斟酌修订了两次,确定暂时没问题了,才一式三份地写了,她一份、陈谷秋一份、二狗子一份、牛大花和牛一松各一份,就连祁轩那一份也没有落下。
她自个儿的合同抬头写的是五味居餐饮集团,职位是董事长,而祁轩写的是董事。其余人却写的是五味居餐饮集团一号店,陈谷秋的职位是分店店长,二狗子的职位是总厨,牛大花是后勤管理,而牛一松是大堂经理。
虽然职位是不低,但他们目前能管理的只有他们自己……
她又写了几张纸,厨房、库房、洗手间、办公室……全都贴在了门上,之后她会让人做成木牌挂在门口,以规范各个厢房的用途,也明确告诉顾客,哪些地方是不能进的,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做好了准备工作,她便溜溜达达着出去下了订单,当然是找的不同的店铺,她要东西要得急,如果放在一家店做,事情有得拖了,还不如分散开,就是价格上没有折扣罢了。
她回来时,牛大花也回来了。
“麦老板刚才还在问今天早上的早饭叫什么,看着怪模怪样的,吃着还挺好吃。”
麦老板一家的饭食都是陈春燕一早就做好了的。
她今天忙,也没做太复杂的东西,就是昨天做的全麦面包,切片之后,烤了烤,再煎了蛋,加了一片熏肉,一片生菜,抹了点酸奶,做成的三明治,这玩意儿分分钟就能做好,完全不费事儿。
她也想好了,以后都在酒楼做好了饭食,让牛一松送过去,反正……牛一松也要送外卖不是。
她就答:“那个叫三明治,里面可以加的东西可多了,每天都可以换花样。”
牛大花一拍脑袋,“哦,今天送酸奶的时候还有人问了,可不可以按月订,每天订也太麻烦了。”
陈春燕:“可以。不过按月订得先付一个月的钱。”
第399章
牛大花:“那我现在去收钱?”
陈春燕:“我跟你一起去,还得写成订单呢!”
牛大花一想也是,她又不会写字,又不会认字,还是得陈春燕上。
想到这里她的神情就有些黯然,这才多久啊,燕儿给许大夫当了徒弟,都会写字儿了,而她还是个老姑娘。
陈春燕看到牛大花的神情就道:“无论什么时候,都得充实自己,酒楼空闲的时候,我会给你们做员工培训,学习写字是最基本的,这些东西你以后也可以学起来。”
牛大花眼中光芒闪烁,学习可以改变命运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就连在大户人家当丫鬟小厮的人,认识字儿的也比不认识的体面得用得多。
“燕老板,我一定会努力干活的。”
陈春燕就笑了,牛大花是个多么实诚的人,她知道,根本就不用牛大花刻意表忠心的。
但她还是严肃地点头,“嗯,酒楼生意好了,我给你们发奖金。”
两人说着话就到了要订酸奶的人家门口,这是个三进的院子,挺大的,家境肯定不错。
牛大花上前敲门。
“谁?”
“来帮你们订酸奶的人。”
门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牛大花:“我们燕老板说了,可以按月订,不过得提前付款,可以吗?如果同意,我们立刻帮你家下订单。”
“你等等,我得去问问我们家老爷。”
不一会儿,门子又跑了出来,“我们家秀才老爷说了,他要订酸奶,还要订一份跟麦老板家一样的早饭。”
昨天跑到酒楼订餐的人都是老饕,想来已经听说了麦老板从一个人订餐变成了一家人订餐,这才想跟麦老板学,在酒楼订餐。
陈春燕:“我们每天提供的早餐是不一样的,价格自然就不一样,麦老板在酒楼订餐,订的是调理餐,一天一钱银子。调理餐就不会有大鱼大肉,如果你们秀才老爷想吃鱼肉,就不是这个价。”
门子顿了顿,又道:“我再去问问。”
他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了老爷的书房,问清楚了又冲了回来,他都快喘不上气了。
“订,订。”
陈春燕颔首:“营养餐一人一天三钱,需要预付一个月的费用。”
门子心里一凉,妈的,他又得来回跑。
牛大花瞪大了眼睛,“一天三钱,一个月就是八两到九两银子不等,我的天啊。”
陈春燕伸手拍了拍牛大花的背,“不是这么算的,你们的工钱,买食材的费用,还有送餐的费用,这些都是成本,得从那些银钱里扣的。”
确实是这样,可就这样也比种地赚钱好多了。
门子又跑回来了,递上九两银子,“先付三十天的。”
陈春燕立刻拿出铅笔靠在木门上写好了订单,“四月十日,林秀才在五味居订了三十天的营养餐……”她写好了,转过去给门子看,“如果你们老爷的口味有偏好了,可以给我们收餐具的人递条子,我会酌情调整。”
处理好了林秀才的订单,她和牛大花一路过去又接了六笔订单,牛一松负责的地方,她暂时不准备去了,反正那些老饕接到了消息,还是会打发人来下订单的。
第400章
陈春燕和牛大花结伴取了印章,买了印泥回到了酒楼,恰好牛一松也回来了。
牛一松:“好多人说按天订酸奶太麻烦了,问能不能按月订。”
陈春燕:“能,让他们上门下订单就行,不过按月订,钱得先付。”
牛一松:“成,那我挨家挨户通知去。”
陈春燕:“别忙,先进办公室来,把合同签了,这样你们放心,我也放心。”
她一边往里走,一边吩咐二狗子,“你待会儿得空了,去买两个樟木箱子回来,我有用。”
合同一式三份,她要放一份在酒楼备查,放一份在家里,以后不管开了多少分店,合同都要放一份到家里存档,另外一份自然给雇员自己拿着。
而樟木箱子存纸张最好了,防虫防潮,她的书柜里自打放入了樟木条,再也没看到过那种小小的颜色几乎与纸张一样的虫子了。
这一窝子人,除了陈春燕就没人会写字,她就拿出印泥来。
“这是合同,我们是按年签,明年期满之前,如果做得好,我会续签,如果做得不好,那就只好说声对不起了。这是大花姐的,一式三份,你在这里按个手印就行。”
牛大花根本没犹豫,伸手就按在了印泥里,哗哗一顿按。
陈春燕继续解释,“我们的规章制度里写得很清楚,犯了哪些错是会被提前辞退的,这种情况,我这边是不会弥补大家费用的。但如果你们没有犯错,而我提出了解雇,我要赔你们一个月工钱。
“如果你们不想干了,需要提前一个月提出来,给我找人接手工作的人的时间,如果不提,我可以扣掉你们最后一个月的工钱。有没有没听明白的?”
众人都表示没有,赏罚如此分明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所有人都签好了合同,包括陈春燕,她自己把自己那份合同收了起来,这才把其他人的都递给他们。
“这份合同你们自己拿着,今后如果有什么要跟酒楼掰扯的,这也是一个证据。”
牛大花脸色就变了,“我和我大弟都相信你,绝对没有……”
陈春燕摇头,“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是吧,给你们一个保障,你们心里踏实了,干活才有劲儿,而且这也是一个态度,我能把事情做得这么敞亮,就是告诉你们,我绝不会让你们吃亏。”
别说二狗子了,就连经常在外面跑活的牛一松都觉得陈春燕做事地道。
“你能不能把规章制度和员工福利,我带去找账房和掌柜的谈也容易些,他们这一次也是被伤着了,看到点实在的东西,他们心里也有底,有了掌柜的,好多事情也好办些。”
当老了掌柜的,在各方面都有些交情。
陈春燕拿出规章制度和员工福利,当着牛一松的面抄了一遍,“原件我得留着,现给你抄一份吧。”
结果牛一松去了不到两刻钟,这家酒楼原先的账房先生和掌柜的就来了。
陈春燕让陈谷秋去倒两杯水来,请两位先生坐下来谈话。
账房先生和掌柜的对视一眼,前者开了口,“你给的这些个条件看着真新鲜,细思过后,觉得比以前更合理,只要干得好,工钱就少不了,但是……这么弄,酒楼长久得了吗?”
第401章
这才是这两个人最关心的,他们这个年龄,也不太可能从头来过了,失了业,真就只能在家待着了。
所以待遇有多好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这里干多久,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总不能干个三两天又失业了吧。
陈春燕笑着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齐心协力,酒楼哪有做不起来的。当然了我现在说什么,你们肯定都不太信,没关系,先试三个月吧,三个月后再签合同,到时候你们如果觉得不合适,可以走,当然了,如果我觉得你们不合适,自然也不会再提签合同的事情。左右不过三个月,也不长,就当大家相互摸底了。”
本来嘛,不熟悉的人,她就想要三个月实习期的,哪能一上来就签合同,既然这两个人提出了顾虑,她就顺势提出了实习期。
那两个人面面相觑,最后才点了点头,三个月确实不太长,就算这边不成了,也不太耽误事儿。
陈春燕:“既然二位同意了,那我就说说我的规矩。对于账房这边,我的原则是钱、账分离,也就是说得两个账房先生,一个管钱,一个管账,但现在暂时只有先生你,那么就是你管账,我暂时管钱。
“我们酒楼记账的方法也与其他地方不一样,这个我会尽快交给你,在酒楼开张之前。另外,记账需要凭证,也就是说见条子才能记账,不然记错了账就得自己配。我举个例子,今天买了十斤肉,用了一百三十文钱,那么就需要肉铺那边给一张十斤肉,三十文钱的条子,如果没有条子,你这边是不能入账的。
“每次入账前,都要检查货,说是十斤肉,肉是不是够斤两,够了,你就用财务专用章在条子上盖章表示认可,如果出了问题,我可是要找你的。”
账房先生的脸色就有些泛青,这么整,那可就是责任大,利益小了,谁不知道账房先生多多少少都会往自己兜里扒拉些啊。
陈春燕怎么会不明白这里面的道道,“对于账房先生,我要求的就是不犯错就是有功。账房先生和掌柜的的合同跟牛一松他们的不一样,你们二位干满一年是有红利拿的,也就是说年底除了双薪,你们还可以抽成酒楼的利钱。”
她说完又看向掌柜的,“对你的要求也很简单,就是统筹各方关系,外面该走的礼得走,出了新的吃食,得记得送到有头有脸的人家,请他们试吃,另外就是扩展市场,看到什么东西赚钱了,你得回来告诉我,做成了,也有奖金。
“我也跟你交个底,这家店也不太用担心有人捣乱,县太爷占着干股,场面上的人物不会来找麻烦,街上的混子我也已经搞定了。掌柜的你这边再把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了,酒楼的生意坏不了。”
两个人就在心里念了一句佛,之前这个酒楼为什么会被挤兑死,就是因为没有后台撑腰,今天肉不卖给你,明天菜不卖给你,什么东西都不新鲜,再加上他们的菜品过去过来就是那么几样,实在没什么稀奇的,可不就被挤兑死了么。
第402章
在这样一个有保障的地方做工,真是再好也没有了。
掌柜的和账房先生立刻就答应了。
陈春燕:“二位先生怎么称呼。”
掌柜的就道:“在下叫杨彬,我这位老伙计叫张汝城。”
陈春燕就拱了拱手,“希望今后合作愉快。”
杨彬立刻就把事情担了起来,去前面盯着装潢队的人了。
陈春燕就将昨天和今天收到的订单拿了出来,凭记忆,将二狗子跑的订单和牛大花、牛一松跑的订单区分开来。
她在二狗子和牛大花跑的订单上盖上了外二,牛一松跑的订单上盖上了外一。
“每外送一笔订单,只要我们这边没有接到投诉,跑腿的人就能得一文钱的提成,昨天的外二是店里一个叫二狗子的人跑的,今天的外二是牛大花跑的,就是牛一松的姐姐。外一是牛一松,你给记录一下,月底要把工钱提出来,下个月十五号准时发给大家。”
账房知道这家店的规矩严,立刻就把这些单据给收了起来,一张张条子都小得很,弄丢一张得他自己赔,他自然很小心。
“这可得给我准备个柜子。”
陈春燕抬手一指,“那个柜子如何?虽然是衣柜,却可以当书柜用,正好带着锁,也妥当些。我给您个建议,怕单据丢了,就把同一天的粘在一起,再放到柜子里。”
她点到即止,这些老账房先生经验老道,也不需要她事事提醒,提醒得多了,倒叫让人家心里不舒服。
趁着做午饭前的那点时间,她带着账房先生先将酒楼的东西登记造册,在告诉账房先生怎么记账。
人家也是经验老道的人啊,一看陈春燕这记账的方法,顿时就知道里面可以钻的空子不多了,还不如老老实实干,擎等着年底分红利呢!
他做事也就更上心了,陈春燕既然说了锅碗瓢盆都要上账,他就顺便把花盆什么的也上账了,凡是酒楼里能用的,他都做了账,还去跟掌柜的沟通,把整修酒楼和后花园的账也上了。
还有大半个时辰到晌午,陈春燕就赶紧开始做饭了。
她忙着的时候,陈谷秋和二狗子已经将菜洗干净滤上水了。
“哟,今天有鸡啊。”
二狗子凑了过来,“今天大花姐说有好些家订了营养餐,我估摸着买这么几只鸡够吃了。”
陈春燕点点头,拿了个盆儿过来,先把鸡爪剁了下来放到碗里。
人家既然付了高价来吃营养餐,像鸡爪这种东西就暂时不要出现在人家的碗里了。
她拿来一个碗将这个这个碗扣住,再继续分解鸡,将鸡分解成腿、翅膀、胸、鸡架、鸡脖几个部分,今天吃鸡腿和鸡翅,其余的部分她分门别类放了,让二狗子存到冰窖去。
“今天做芋儿烧鸡,这道菜可以做成红味,也可以做成白味,不过今天咱们只能做白味。”
二狗子挠着头道:“为什么?”
陈春燕:“因为咱们家的辣椒还没有发芽。”
二狗子:“……”
陈春燕:“将鸡腿和鸡翅膀剁成块,洗干净,滤掉水。芋儿切块,像这种小的,对半切,这种大的切成四块。”
第403章
芋儿这种东西奈放,窖藏起来,可以存很久。
陈春燕:“鸡肉得先煸炒,加盐和拍好的姜,得翻炒得勤快些,不要粘锅了,炒好之后,翻到砂锅里加水,焖上,中途也得翻一翻,让鸡肉和芋儿均匀受热,记得得轻些,不要把鸡肉和芋儿翻烂了。”
陈谷秋:“要加多少盐?”
陈春燕:“这得看菜有多少,还是得积累经验,凭感觉,这是几句话说不清楚的事情。”
陈谷秋和二狗子同时点头,都觉得做菜有些高深莫测的。
陈春燕:“调理餐和营养餐中午都是两荤一素一汤,晚上调理餐全素,营养餐仍然是两荤一素一汤。”
她指着莴笋说:“这个切成菱形薄片。”
菱形是什么形?
陈谷秋两个都睁着迷茫的大眼睛看着陈春燕。
陈春燕便上手切给他们两个看,“不要切得太厚,也不要切得太薄,去洗了手,来切。”
二狗子搓着手说:“我没弄过这个,就切过猪草,万一弄得不好,可怎么办?”
陈春燕:“宁愿你现在弄得不好,也不愿意你将来弄得不好,咱们现在店还没有开起来,有个什么不妥当的,人家也能接受,等将来开起来了,你再出错,可就是砸招牌了。”
陈谷秋在一旁说:“切慢一点不要紧,得一刀一刀切得均匀了才行。”
陈春燕盯着两个人切了一会儿菜,便过去将发好的木耳洗干净,摘了根,撕成不大不小的一片片的。
陈谷秋切菜是没问题的,在家也是做惯了的,只是二狗子切得慢些,不过手还是稳的,多练练也就好了。
二狗子磕磕巴巴切了一根,陈谷秋那边已经切完了,她上手就要帮忙。
陈春燕阻止道:“你过来把虾剥了,我给你演示。你头尾都不要,壳剥了之后,用针把虾线挑了,在用水洗干净,捣成泥。”
这是她准备用来做虾滑的,虾都是河虾,还是二狗子去得早,把那一筐子虾全买了,不然她还见不到这玩意儿。
县城附近可没有养虾的,这可都是在河里捞的,量肯定不多,吃不吃得上得看运气。
陈谷秋和二狗子都忙着,鲜笋就得陈春燕自己处理了。
好歹都是剥好的笋子,用大锅煮熟了,捞起来,晾干,撕成条,再切成段,用来炒肉丝。
再凉拌一个黄瓜,麦老板家的饭食就算是齐活了。
一个莴笋木耳肉片,一个笋丝炒肉,一个凉拌黄瓜,一个虾滑汤,只要材料备齐全了,做起来也快。
倒是订营养餐的还得有大肉才行,她先将五花肉上锅煮,煮得差不多了,她才将肉捞出来,放到案板上晾凉到手敢碰了才开始切。
第一刀切刀皮就停了,并不切断,第二刀才切断,如此循环,直到将肉切完了为止。
她取过豆沙,往肉片里面夹,夹得饱饱的,码放在土碗里,每一碗装六片这样的夹沙肉,再陌上切得细细的红糖。
她回过头来,将剩余的红糖拌进洗干净的糯米里,再码到土碗里,齐平碗沿就算完事,等正好了,那盘子翻出来,就成了糯米在下,肉片在上了,亮晶晶的,十分好看。
第404章
菜出锅了,陈春燕赶紧安排二狗子和牛一松去送餐。
牛大花:“我也去帮忙吧。”
陈春燕看着牛大花的手就有些心虚,说好了她们两个一起打扫卫生,把前一个老板留下乱七八糟的杂物拿去丢了的,结果她一早上都在忙别的,牛大花倒是把厢房打扫出了一般。
就这个工作量,换成是她,她早就累得头晕眼花了,亏得牛大花还能再主动要求帮忙。
陈春燕:“靠两条腿送货得累死,刚二狗子牵着牛车出去了,牛车就送附近的,一松哥送远的,就行了。”
人一双手顶多提两个食盒,可不是得来回跑么,有车就不一样了,有车就能一次性全不拉完。
牛大花:“那我现在干点啥?去摆饭么?”
酒楼是不给装潢队和花圃的人包饭的,但总不能他们吃,叫人家看着吧,是以得等他们停了工,出去吃饭了,他们才吃饭,这才比较妥当。
陈春燕都被牛大花这种不干活就觉得白拿钱的精神弄得有些不自在了,她总觉得这么用人有点像周扒皮。
“活儿干完了,就暂时歇歇。酒楼这边还没有理顺,等理顺了,每天洗菜,洗盘子碗什么的,都归你管了,到时候你想闲着也闲不了了。只一样盘子碗收起来时得用帕子擦干净。洗碗的帕子一张,擦碗的帕子一张,不要跟擦桌子的帕子混用。”
牛大花认真记下。
“老板在不在?”
陈春燕:“……”
又是那个丫鬟!
来者是客,她赶忙迎了上去,“在。你叫我一声燕老板就行。”
她这是主动自报家门了。
“那我托大一声,你叫我芷兰就行。你家的那个鸡蛋布丁,我们家小姐太太吃了都说好,这不是马上要去府城省亲了么,想跟你这儿订一批鸡蛋布丁、酸奶等新鲜点心,你看你方便不方便。”
这可真是太方便了。
“你家每样东西要多少,要几种,你给个数,到时候拿着食盒来装就行了。”
丫鬟有些犹豫,“那个……你们家用的那个罐子有些不好看,能不能改成白瓷的,当然了,我们肯定会多付钱的,这个你别担心。”
陈春燕可以理解,去体面人家走亲戚嘛,用小酒坛子也有些不好看。
但甜白瓷的东西,她一个乡下丫头,上哪儿找人弄去!
“这个我也很为难,你看啊,我这酒楼还没开起来呢,摊子都没有铺开,也没有那个本事去弄一批瓷器去,要不我画个样子,你们家自己找人去烧,回头我照样给做,行不行?”
丫鬟沉默了一会儿,“你等着我给你回话。”
这丫鬟跑得飞快,陈春燕也没管她了,自打这丫鬟提了这茬,她就准备好好弄,弄出点别人弄不出来的东西,也好叫府城的人不惜跑到这里来订货才好。
倒手买卖也是买卖嘛!
不过薄胎瓷器的事情是该上心了,等酒楼有了生意,她也得去找找路子,烧一批出来,文人雅士,谁乐意用罐子、土碗啊!
工人们都散了,他们这边也准备吃饭,陈春燕刚端上碗,那丫鬟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