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3章
这个距离是很合适的,出了变故,陈春燕也有足够的时间逃跑。
车队刚刚到草原,鞑靼人就开始搭帐篷。
帐篷搭得又快又好,一看形制就是鞑靼的帐篷。
白色的帐篷似白云一般围绕着湖而分布。
陈春燕的帐篷被围在最中间,她的帐篷是最先搭好的,用的材料也是最好的,不仅如此,地面还用薄木板铺了一层,看上去虽然没有木地板那么好,但也可以隔绝部分湿气和虫子。
陈春燕觉得光线有些暗,便卷起了窗帘布。
她对改造后的帐篷很满意。
帐篷上有四个窗户,可以保证透气透光。
她打开折叠桌子,拿出小垫子,盘膝坐在了窗边。
周文严挑帘走了进来,“大小姐,第一只信鸽已经放了出去。”
陈春燕:“好,让大家原地修整,等消息吧。”
他们这个部族伪装得其实并不完全像,因为他们没有大批的牛马羊,那些牲口会拖慢行程,陈春燕让后面的人慢慢赶过来,他们抢先骑马走了过来。
消息是他们到了之后第七天送过来的。
阿尔斯楞完全被监视了起来,不仅如此他还处在半软禁的状态,他现在想主动往外面送个消息都做不到。
不得不说小王子确实挺厉害的,也难怪鞑靼王那么偏爱这个儿子了。
她继续往下看。
消息中提到了大王子很不满意小王子,大王子被兄弟整残了,连继承权都没有了,他还不知道是哪位兄弟整他的。
直到小王子出手收拾阿尔斯楞,这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整他的人必定是他的好弟弟没错了。
他气得天天在府上骂人,下人每天都离得远远的,生怕成了出气筒。
正因为次数太多了,这事儿也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于玲玲在传递情报时,肯定不可能写这么多字。
她写的只有:大王子怨幼弟甚笃,骂之。
陈春燕捂住了眼睛。
一个已经被斗败了的王子,真的能起什么大作用吗?
说出来陈春燕自己都不太相信。
陈春燕:“周文严,你手里有没有大王子的资料?”
周文严:“有!只不过鞑靼的消息是这几个月刚刚才开始搜集的,很有可能并不是多全面。”
陈春燕:“没关系,我先看看。”
周文严便找出了一份资料来。
陈春燕看着资料的厚度,就知道暗探们已经尽力了。
他们肯定把能打听到的情况都打听到了,有的比较隐秘的资料,肯定不是几个月就能打听到的,最起码得经年潜伏才有可能接触到。
大王子的母族很有势力,要不是如此他当初就被鞑靼王给处死了。
鞑靼王现在很不希望这个儿子,但碍于王妃,他再不喜欢也得憋着,该给的赏赐,一点都没有少。
陈春燕把资料顺下来,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按理说大王子已经斗败了,有点眼力见儿的人就应该另投别家,可这些鞑靼人却非常忠心地簇拥在大王子身边,只认为大王子有资格继承王位。
不对呀。
鞑靼没有立嫡立长的说法呀,又不是腐儒,干嘛非得把注下在大王子身上呢?
第2354章
陈春燕又从头看了一遍大王子的资料。
她觉得资料里一定有她漏掉的细节。
出生年月日可能并不太重要,她的视线从上面一扫而过。
鞑靼和大周的皇帝不同,不会弄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
大周的皇帝就算不是开国之君,也会编撰个了不得的出生异象,什么彩霞满天,似凤凰环绕,都是小儿科了。
皇帝毕竟有那么多个,每回都得编不一样的故事,故事当然是越编越离奇了。
除了像感而有孕这种比较犯忌讳的,他们不敢用之外,还真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的。
给一位皇帝,哪怕是大行皇帝戴绿帽子,甭管是谁戴的,都不可能有个好。
别以为让妃嫔感而有孕的是贼老天就没事了。
是以像感而有孕这种事情顶多记录于三皇五帝的相关传说中。
出生时的情况不重要,陈春燕就跳过了。
她抬头问周文严,“鞑靼人一般几岁学骑马?”
周文严:“鞑靼人从小就学骑马,说他们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也不算错,我看到过鞑靼人抱着三四岁大的小孩跑马的。”
陈春燕的手指在“三岁骑马”上点了点。
既然所有人都是这样的,那么大王子三岁骑马就不算很奇怪了。
这一点也不能成为那些人誓死效忠的原因。
她继续往下看。
大王子之后几年过的日子就是小孩子过的日子,没什么特别的,资料上也是一笔带过。
然后在他八岁那年发生了一件很倒霉的事情。
有一匹被族群驱逐的老狼,饿得不行了,冒险靠近人类聚居的地方,想偷一只羊来吃,哪知道就遇到了起夜的大王子。
一个小小的,没有硬角的,看起来没有攻击力的人类小孩,可比一只羊好收拾多了。
那匹老狼当即决定改变攻击目标,朝着大王子扑去。
借着月光,大王子看到一团黑乎乎的影子朝自己扑来。
他的瞌睡一下子就被吓醒了。
他也是受过摔跤训练的,他反应极快,一下子就抓住了那匹狼的前爪,然后战斗在了一起。
这是大王子事后说的。
等人们听到动静惊醒过来,跑来查看情况,才发现大王子浑身是血地倒在地上,而那一匹狼被咬断了脖子,已经气绝了。
是因为这件事情吗?
咬死了一匹狼,陈春燕自己觉得这事儿挺限制级的。
不过鞑靼人可能觉得这样的人才是勇士吧。
陈春燕的手指在资料上轻敲。
她并不是很肯定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不过这倒是给她提供了一个思路。
她继续往下看,很快就发现大王子确实很勇猛,是那种能弯弓射大雕的人物。
再联系到阿尔斯楞的话,他说过鞑靼人并不是很看好他,是因为他有一半中原人的血统,看上去就不是很勇猛。
所以大王子的勇猛才是他最大的保护伞。
陈春燕笑了。
如此说来,喜欢使用阴谋诡计的小王子未必就受鞑靼人待见。
这倒是可以钻的空子。
朝臣的心意和王的心意不一样,有得掰扯了。
陈春燕:“我们的人有钉到大王子身边的吗?”
第2355章
六月的一个下午,阳光正好。
大王子在鞑靼王庭的府里练习射箭,天气太热了,稍微动动就大汗淋漓,口干舌燥。
他抹了一把汗,随手一甩,地上便是一溜水渍。
他咽了口唾沫,转身准备叫下人倒水,谁知道原本应该在周围服侍的下人却不见了踪影。
跑到哪儿偷懒去了?!
他心中恼火,这些人肯定看他失势了,就有所怠慢。
他重重迈着步子,简直把地板当成仇人的脑袋来踩了。
“我们算是完了,没有指望了,只能跟着大王子困在这里。”
大王子停下了脚步,他想听听这个人到底能说出多大逆不道的话来。
哼哼。
真惹了他不高兴,他一定要把他装在麻袋里,受马踏之刑。
另外一个人开了口,用的是半生不熟的鞑靼话。
“你可千万不要这样说,依我看,大王子还是很有前途的。你没出去不知道,我听说很多大臣都很看重大王子,觉得只有大王子才是勇士呢!”
这人就是三井村的钉子了。
陈春燕在要求鞑靼人必须学习汉话的同时,也并不禁止三井村的人学习鞑靼话。
三井村的人想要做好生意,想要和三井二村和三村的人搞好关系,就不得不学习鞑靼话。
大半年过去了,三井村的人早就能说鞑靼话了,只是不会写鞑靼文字而已。
那一个个弯弯曲曲的符号别说文化程度本来就不高的村民了,就算是陈春燕,看着也费劲。
陈春燕到现在也没学会怎么给鞑靼文字分段。
大王子听到那小子的话心绪稍平,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势利眼,这样他觉得很舒服。
“那有什么用,大王子现在连府门都出不去,时间一长别人看到的都是小王子的优秀,自然而然会忘记大王子。”
“不会的,小王子斗败了大王子、二王子又如何,他的行事作风一点都没有草原人的豪迈,更像是中原人的阴险,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有人追随?我看啊,你还是耐心的等在这里,只要大王子有出去的机会,一定会再次成为鞑靼战神。”
鞑靼战神吗?
大王子心中高兴。
“可要出去却是不容易的,大王子已经快有一年连大王的面都没见过了,见面三分情,连面都见不到,其他的就免谈了。”
“你说得也是。不过大王子比小王子还是有优势。大王子的母族很厉害啊,我听说他们部族人口众多,牛马肥壮,是除了王庭外最厉害的部族。”
“你赶紧别说了。王妃的母家以前是挺厉害的。现在再厉害都不敢冒头呀。王已经不信任他们家了,派了铁骑在周边游荡,就是想抓他们家的错处,你说,他们还敢有所动作吗?”
“哦哟,这么可怕吗?难道王就不念旧情……”
对面的人脸色突然大变,跪倒在地上瑟瑟发抖。
李二毛心中一动,赶紧也跟着跪下。
大王子在后面听了很久了,自然知道谁看好他,谁不看好他。
他只是没想到看好他的是一个中原人。
“你是什么人?”
李二毛:“小人只是个打零工的,给……给屋子上漆。”
第2356章
鞑靼人学着中原人建了一座城市,鞑靼王庭就在这里。
但鞑靼人天生只会蓄养牛羊,根本没有能工巧匠,是以那些雕梁画栋都是南边来的工匠弄出来的。
草原上有天然生长的漆树,品质比南方栽种的还要好,但因为他们不会采漆制漆,只能看着漆树干瞪眼。
李二毛在王庭这边的身份就是一个漆工。
鞑靼王为了安抚王妃的部族,凡别的王子有的,就会给大王子一份。
王宫最近在修缮,鞑靼王自然安排人帮大王子修缮宅子了。
李二毛就是混在修缮宅子的人里面进的大王子府。
因着负责修缮宅子的人基本都是中原人,李二毛混在里面并不打眼。
大王子盯着李二毛一直看。
李二毛把身体埋得更低了。
大王子忽然哈哈大笑起来,“你很好,非常好,只有你是懂我的。”
李二毛额头的冷汗都要冒出来了。
他还以为露馅儿了,大王子要弄死他了呢!
他态度更加恭敬,“小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从小就听人说起过,国赖长君,您是大王子,您就该理所应当成为……”
他说到这里停住了话头,没有往下说。
大王子听着却觉得心情舒畅。
如果所有人都和眼前的人一样明白事理那该多好。
“你起来说话。”
李二毛:“谢大王子。”
大王子:“你跟我来。”
李二毛老老实实跟在大王子身后,根本不敢往两边看。
他的目的达到了。
他今天冒这么大的风险,就是想要引起大王子的注意。
为此他还特地引着刚才那人说出了不看好大王子的话。
大王子:“你来说说,你在外面都听到了什么消息。”
他被困在府里,消息还真没有李二毛灵通。
李二毛面露为难之色,“这个……您听了恐怕不会太高兴。”
大王子冷哼一声,“恕你无罪!我倒要听听我那个好弟弟又做了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
李二毛:“二王子也被软禁了,现在小王子跟在王身边理事,很是风光。”
哈!
大王子脸色铁青。
真是兄弟们的好弟弟啊,把哥哥们一个一个斗到了,就轮到他上位了。
大王子以前最不设防的就是老二和老幺。
二王子阿尔斯楞有中原的血统,除非兄弟们死绝了,或者他的势力大到没人敢跟他争了,否则他都不可能上位。
而老幺虽然是纯正的鞑靼血统,但他的年龄摆在那里,他最小,又没有什么亮眼的战绩,拿什么和哥哥们争?
结果老幺却给了他们所有人一个惊喜。
先引得大王子和三王子相争,两个人都没讨到好处,再把二王子也弄去软禁了。
五个兄弟也就只剩老四和老五了。
老四……算了吧,这个人蔫儿得很,什么都不敢争。
这就造成小王子一家独大的情况。
大王子:“我现在没法出府,你能出去,你帮我给我母妃带一句话。”
李二毛为难地搓手,“这这……小人能帮您做事是小人的荣幸,但小人这种低入尘埃里的人怎么可能见得到如天上云朵般的王妃呢,您高看小人了。”
第2357章
大王子沉默地坐在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看着李二毛。
李二毛垂首立在那里,并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
他一个中原人,就算看到不平的事情,为大王子说两句话,也不可能太过积极地力挺大王子,那样就显得他很奇怪。
他宁愿被大王子瞪着,也不会拼命往前凑。
教他的武师父说过了,在外面办事情,做的一切事情都得合理,要不然就会遭受别人的怀疑。
他时刻谨记着这一点。
他拿的身份是江南来的工匠,所以最近一直说他馋水八仙,因为一转眼就快到水八仙上市的时节了。
他还特地问吃过水八仙的人,水八仙到底是什么滋味,里面最好吃的是什么,他一一记了下来。
他给工匠们形容时,形容得非常具体,还说姑娘们都爱吃菱角,而他最喜欢吃的是荸荠。
荸荠用来煮糖水,或者炖排骨,滋味都非常棒。
他的细节做得非常到位,是以这么久了,都还没有人怀疑过他的身份。
过了半晌,大王子才无声地笑了起来。
他觉得这个人可用。
如果真的是别有用心的人,刚才他都把机会递到了手里,哪有人会推开的啊,真不怕他一气之下真的就处置他吗?
大王子:“我让你帮我办事,自然有办法让你见到我母妃。”
李二毛:“可是……可是……我不敢得罪小王子啊。”
大王子:“你以后就是我的人,我倒要看看他敢把你这么样!”
李二毛心说:难怪大王子会上当和三王子斗了,就这刚愎自用的性格,他不上当谁上当,小王子连他本人都敢收拾,更何况只是下人了呢!
他脸上却惶恐得不行。
大王子拿出一块漆黑的牌子,抛到李二毛身上。
李二毛下意识想接,但险险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手。
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匠,反应速度不该那么快。
牌子掉在了地上。
大王子蹙起了眉头。
李二毛赶紧蹲下捡起了牌子,还用袖子反反复复擦拭了几遍。
大王子的神情这才缓和了些。
“这个牌子代表的就是我,打狗还要看主人,他不敢把你如何!”
李二毛唯唯诺诺地应了。
大王子朝李二毛招手,“来,附耳过来,我跟你说……”
李二毛老老实实走到了大王子身边,躬身听着大王子的吩咐。
大王子说完了话,拍拍李二毛的肩膀,“好好办事,少不了你的好处。”
他说着还拿出了一个袋子,丢到了面前的桌子上。
李二毛看着大王子,却没敢马上拿走袋子。
大王子被李二毛的敬畏取悦了,“赏你的。”
李二毛这才把袋子抓在手里。
他出了院子,才颠了颠袋子,里面有金属的碰撞声响起。
听数量还不少。
三井村的规矩,潜伏期间得到的打赏全部归他自己,不用上缴。
但如果谁不守规矩,只敛财而耽误了正事,陈春燕也绝对不会手软。
他回了安全屋。
安全屋在一个谁都想不到的地方,而且是谁都嫌晦气的地方。
义庄!
义庄外间放着棺材,旁边是守尸人的房间。
安全屋就是这个房间。
第2358章
打扮成老翁的暗探靠着门边抽烟。
他的动作和一个真正的老翁也没什么区别了。
他抬眼看了李二毛一眼,“没事不要往这边跑。”
李二毛:“我成功接近了大王子,他派我去帮他办事。不过我觉得他把这事儿想得太简单了,我需要你们的帮助。”
守尸人嗯了一声,“需要我们做什么,你说。”
李二毛:“进来说。”
片刻后,他离开了义庄,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果然啊,大小姐说得对,人还是得有组织,有组织就有了依靠。
鞑靼王庭的监视重点立刻发生了改变,所有人都开始注意起了鞑靼王妃的行踪。
经过十来天的观察,他们发现了王妃的生活规律。
每隔两三天,王妃都会到同一个地方跑马。
大概是因为心情太过烦躁,王妃每次都纵马狂奔,就连跟随保护的人有时候都未必追的上。
李二毛觉得那是个机会。
通过观察他们发现每回到一片白杨林的时候,保护的人就会被王妃甩开,那简直是最适合见王妃的时候了。
至于大王子给李二毛出的主意,让李二毛去找某个人寻求帮助,求他带他进王宫,他实在是觉得不靠谱。
王宫那种地方真的是容易进不容易出来。
他轻易不想涉险。
李二毛有了主意便开始在那一片白杨林里等王妃。
他已经等了两天了,再怎么样,王妃今天也该来了。
他依旧靠在白杨树上,眼睛却看着林子外面。
他一直从清晨开始等,等到日头都变得有些毒了,才听到林子外面有些动静。
他打眼看过去,一个中年美妇人骑着马进了林子。
这个美妇人的标准当然不是按照中原人来的,是按照草原人来的。
草原女子不似江南女子那般娇小,却别有一种美感,非常利落干练。
他没敢马上冲出去,怕被王妃的马踩死了,那就真的白死了。
在树林里奔马,又不是特地整理过的梳理,树枝横斜的,速度肯定会慢慢降下来。
李二毛就一直等着王妃降低速度,然而……王妃的速度一直不降。
他都傻眼了,王妃的骑术这么好的吗?
他赶紧出声大喊:“王妃,王妃,王妃,您等等。”
王妃听到喊声,勒住了马。
马人立而起。
李二毛距离还很远,但也被吓了一跳。
这女的也太猛了!
比大小姐还要生猛!
李二毛:“王妃,王妃。”
王妃的手按在了腰间的弯刀上。
李二毛举起双手,“王妃等等,小人有大王子给的信物。”
他拿出了一个手串。
东西虽然不名贵,甚至还有点丑,但一看就是谁亲手做的。
王妃看到手串,眼神立刻柔和了。
那串手串是老狼袭击大王子后,她亲自打磨的玛瑙,串成串,在长生天前供奉了整整一年,才给儿子的。
她自己做的东西她自己当然认识。
而这是她儿子非常宝贝的东西,寻常人肯定拿不到。
这东西现在在眼前这人的手里,就说明儿子相当信任他。
王妃居高临下看着李二毛,“我儿子让你来干什么?”
李二毛:“大王子已经受够了被软禁在府里的日子……”
第2359章
王妃刚听了一句,就开始心疼了。
自她儿子被抓回王庭,就一直被软禁在府里,已经大半年了,恐怕都忘记府外的空气是什么味道了。
她微微握紧了马鞭。
李二毛行了一个礼,“大王子说他才是最顺理成章的继承人,却被个弟弟拉下马了,他不能甘心,他想请王妃帮忙,他一定要脱困才行。”
这不是大王子说的话,这是李二毛说的话。
他接到的命令也不是救大王子出来和小王子继续斗。
他接到的命令是伺机扰乱鞑靼王庭。
不管过程如何,只要结果是对的就行。
这个命令是陈春燕下给于玲玲的,由于玲玲看情况安排看谁具体实施。
王妃:“我?我能做什么!”
她的母族都被鞑靼铁骑看管了起来,只要有异动,立刻就会绞杀他们。
她有自信,哪怕是鞑靼铁骑,也没法将她的部族杀干净。
但损失太大,她就成了部族的罪人,谁都不敢拿身家性命来赌。
李二毛往前靠了一步,还警惕地看看周围。
王妃:“你说吧,我命令他们不准跟进来。”
她每回来都要去林子里的湖里泡澡,也不可能让一群臭男人进来守着。
李二毛:“其实您是最能帮到大王子的人,您距离王最近呀!”
王妃从李二毛的话里听出了一点不祥的味道,“你什么意思?”
李二毛:“大王子说了,现在还有很多臣子是支持他的,可如果等到王明确表示要将位置传给小王子,或者小王子彻底站稳了脚跟,那说什么都晚了。
“现在如果王忽然……大王子的机会是最大的,王妃,大王子在府里等您的好消息。”
王妃心里发寒。
那可是他的父王啊。
他怎么就敢……
一边是丈夫,一边是儿子。
到底该怎么选?
王妃眯了眯眼。
丈夫并不是她一个人的丈夫,儿子却是她唯一的儿子。
她立刻做出了决定,她要保住儿子。
“你回去告诉他,让他等我的好消息。”
李二毛再次行礼,“请王妃万万小心。大王子虽然很想出来,却不想母亲因此受累。”
王妃笑了。
果然还是只有儿子最贴心,无论什么时候都想着她的。
她指着林子的一个方向,“你从这边离开,不要被我的人看到了。那些人里也不知道有没有被安插钉子。”
她要表现得柔顺就不能查王的钉子,要不然王肯定不高兴的,觉得她肯定有哪里不满意,盯她和她的部族盯得就会更紧。
李二毛行礼后离开。
他觉得鞑靼人真好骗,做事情都不带拐弯的。
看你不爽就打你,打不过就叫点人来一起打你。
只有小王子那脑子有点不像鞑靼人,脑子里的弯弯绕绕太多了些。
大王子让李二毛传的话当然不是他说的那些,大王子只是让王妃派点人接应他离开王庭。
出了王庭就天高任鸟飞了。
他可以在外面慢慢收拢小部族,等到他有了一定的势力,再回来找场子。
李二毛真的对这个主意不屑一顾。
大王子真是不吸取教训啊。
他之前可不就是这样做,被逮住收拾了一顿吗?
第2360章
鞑靼王还活着,下面几个王子出幺蛾子,也就是小打小闹而已,鞑靼王一句话,就能把他们摁下去
哪怕是斗赢了的王子,还不是要等鞑靼王死了,才能接手鞑靼的势力。
所以……就直接让鞑靼王死好了。
李二毛的思路非常清晰,他去说服于玲玲的时候,也是这一番说辞。
于玲玲几乎立刻就被说服了。
鞑靼王死了,下面几个王子争夺王位,鞑靼必然四分五裂。
他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还是超额完成了。
他们不仅扰乱了鞑靼王庭,还扰乱了整个鞑靼。
当然了,这一切都建立在王妃能够成功的基础上。
李二毛有些紧张。
他回了王庭,在城里绕了好几圈,确定没有人跟着了,才去了大王子府。
大王子半敞着衣服,躺在躺椅上,手里拿着一个酒囊,哗哗往嘴里倒着酒。
李二毛看到大王子这种喝法,他就有点想退回去了,琢磨着是不是改天再来禀报。
大王子却没有醉。
他晃了晃酒囊,“听说南边出了一种蒸馏酒,能够醉死人,你喝过吗?”
李二毛:“醉死人夸张了,但确实烈,非常辣口,小人都喝不下去。”
大王子却来了兴趣,“真的有这么烈的酒?我真想尝尝。”
李二毛:“等您出去了,想喝什么都能喝着。”
大王子翻身坐起来,“事情办妥了?”
李二毛点头,“王妃说了,让您等她的好消息。”
大王子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呀!”
他磨着牙,等他聚拢了人手,一定要打得满地找牙。
王妃回了王宫就开始谋划。
她在宫里不敢做太多事情。
王宫虽然是最近几年才建好的,以前住的都是王帐,但王宫里的一应规矩都是模仿着中原人来的,严格得很。
虽然在中原人看来,他们的规矩漏洞还是很多。
可这对于王妃来说已经很严密了。
她在王宫里没有找到机会,只能趁着每回出城偷偷摸摸试验各种毒药。
她觉得那些毒药都不好,只要鞑靼王不是个傻子,他就该闻得到那些刺鼻的味道。
完了。
她磨蹭了一个多月都没找到合适的毒药。
李二毛被磨得有些心慌了。
有的事情就是不能多想的,想得越多,拖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生出变故。
这天他又等在树林里。
王妃看到他,立刻抱怨,“你怎么才来呀!”
李二毛都被说愣了。
他这段时间一直盯着王宫的呀,王宫里根本没有什么动静,这个王妃怎么回事,怎么弄得耽误事儿的好像是他似的。
“王妃在等小人?”
王妃朝他招手,“你来看,这里有好几种毒药,可我觉得用哪一种好像都不太合适。”
李二毛真特么想把王妃的脑子敲开看看,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
谁说要毒人就一定要用毒药的?
李二毛也是醉了。
他说:“城中商行来了一批新鲜的大虾,您让人采买一些回去,请王尝个鲜。吃过了虾,您再给王送去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柑橘和番茄,就可以了。”
王妃挑了挑眉。
这些东西她都吃过,可她没事啊。
第2361章
怎么可能没事!
如果没事,那只能说明是分开吃的。
李二毛上过学堂的课,课上老师给大家讲了食品安全。
那时候老师就说,哪怕不要求他们每个人都学医,但是一些食物的相克还是要知道,不然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老师当时就说了大虾不能和里木、柑橘、番茄等蔬果一起吃,这样吃等于吃砒霜。
老师没有讲是因为什么。
因为陈春燕也没有给老师讲。
她真的很难给大家讲什么成分和什么成分合在一起会起化学反应。
她之前就看过一个吐槽的帖子。
有一个姑娘买了虾,请合租的女生一起吃,合租的女生一点不客气,吃了很多。
谁知道半夜120来敲门,说他们家有个食物中毒的人,等医生护士冲进房间才发现合租的女生失去了意识。
洗胃后才发现那名合租的女生吃完虾后,服用了大量维生素。
那女生的母亲到医院之后,立刻翻脸,让那姑娘赔钱。
姑娘也超级郁闷的,她跑前跑后的,帮室友交住院费、拿药,没落到一句好,室友的母亲就让她赔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等等,理由是如果不是她给室友吃虾,室友就不会食物中毒。
姑娘见识无语了。
难道是她让室友吃完虾去吃维生素的吗?
但看到室友那么惨,她还是心软了,答应付一半医药费。
室友的母亲不依不饶的,绝不肯拿一半医药费了事。
她们正在掰扯这件事情,室友的男朋友来了。
那男的特别不耐烦。
两个人没说几句就吵了起来。
从两个人吵架的内容里,姑娘才知道,她的室友从看到虾的那一刻起,就决定用自杀威胁男友了。
她服用维生素片后,就给男友发了照片。
她男友根本不信她会做这种事情,根本没有理会。
而她当时也没觉得不舒服,又继续服用了十几片维生素。
她又给男友发了很多消息,威胁男友说,如果还要分手,就让他后悔。
她开始觉得肚子不太舒服,就给医院打了电话,还发短信让室友半小时后到她屋里帮她揭一下面膜。
她们俩太熟悉了,以前就一直这样,如果谁敷面膜时太累了,就让对方到时间帮忙揭一下。
姑娘当然不会起疑。
事情到这里就清晰明了了。
室友就是想威胁男友而已,却把那姑娘给坑进去了。
而在她妈妈让那姑娘赔钱的时候,她还不解释一句。
真的是人间极品。
从那之后,陈春燕就知道吃了虾之后,不能吃大量的维生素。
而这一观点也深入三井村的人心。
李二毛都被说愣了。
他这段时间一直盯着王宫的呀,王宫里根本没有什么动静,这个王妃怎么回事,怎么弄得耽误事儿的好像是他似的。
“王妃在等小人?”
王妃朝他招手,“你来看,这里有好几种毒药,可我觉得用哪一种好像都不太合适。”
李二毛真特么想把王妃的脑子敲开看看,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
谁说要毒人就一定要用毒药的?
李二毛也是醉了。
王妃挑了挑眉。
王妃挑了挑眉。
第2362章
王妃听李二毛说得如此熟练,心里生出了些怪怪的感觉,总觉得这样一个人留在儿子身边好像不太稳当,万一哪一天李二毛要害儿子,儿子可真的是防不胜防。
李二毛觉得自己的话说得有点多,有点快。
他也是等了太久了,这都进入七月了,事情还没有一点起色,他也是着急了,刚才王妃问话,他就不应该直接答的,最稳当的做法是他推说不太清楚,得请人帮忙调查一下。
然后过几天再告诉王妃结果。
那样的话,王妃对他的怀疑就会淡很多。
他就是心急了,这才让自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不过也不要紧。
他朝王妃躬身行礼,“王妃不必疑我,等事情完了,我自然会离开大王子。”
王妃倒是被李二毛的态度弄得有些不好意思。
“我不是这个意思。”
李二毛笑笑,“小人其实本就不算大王子的心腹,只是敬佩大王子英雄了得,这才出手帮忙,事情办完了,我本来也就是要离开的。”
王妃:“这倒不必,事情办成了,你就是有功之人,我们绝对不会亏待有功之人。”
李二毛行礼,却不再多说什么。
事情办成了,他怎么可能不跑,他不跑就等着死吧!
两个人不再多说。
王妃回去就筹谋着买李二毛说的那什么里木。
她根本没听过那什么里木,问了好多人,才知道王庭只有一家商行在卖。
她在世仆的指引下到了那家商行。
“把你们家的那什么里木拿出来我看看。”
果子看上去有点不太精神,但颜色倒是好看,金灿灿的。
王妃给婢女使了个颜色。
婢女赶紧说:“能尝尝吗?”
伙计有些为难,“这种果子可是从极南之地运过来的,颇费人力物力,实在是不敢请您尝,若是您买下来了,小的倒是可以送上些食材帮您调味。”
婢女脸色就有些不好看。
别家谁不是上赶着要送东西给王妃,到了这儿了可好了,她都开口了,却还被挡了回来。
她举起了马鞭,“你别给脸不要脸。”
王妃不希望节外生枝,挥挥手拦住了婢女。
“买一个来尝尝。”
婢女不敢有二话,赶紧拿出钱,买了一个里木。
里木的价格很高,最近都有人用黄金果来形容里木了。
陈春燕虽然让人在南方大面积种植里木,但她的果园还没有挂果,她运过来的里木都是“进口”的,运到大周的京城就已经会烂不少了,再运到鞑靼王庭,烂得就更多了。
那些烂的可不就会折算成成本加在买家头上么。
婢女一阵心疼。
伙计见婢女那个样子,就说:“吃这种果子可以美容养颜,美白淡斑,女孩子吃了正好呢!您且等着,小的马上就却东西出来。”
他去抱了个小陶罐出来,先倒了点蜂蜜进去。
再把里木洗净,切片,泡到蜂蜜里。
婢女就看着伙计忙活。
王妃给婢女使了个眼色。
婢女点点头,认真记忆着伙计的动作。
伙计大大方方让婢女看。
“泡里木水啊,只能用温水,您看,我已经把水晾上了,待会儿才能用。里木水里加一点薄荷叶子也是极好的。”
第2363章
伙计的速度挺快的,没多会儿就泡好了里木水。
“现在是时间不够,如果能用冰凉的井水镇一下,味道会更好。”
鞑靼人不会打井,他们以往用的都是湖水或者河水。
他们在草原上建城后,南方的商人慕名而来,才开始找地方打井,这里才有了井水。
井水夏天也是冰凉的。
这时候大家才知道井水的好处,城中的井才多了起来。
可打井也有讲究,有的地方打出来的井水是甘甜的,有的地方打出来的井水是涩口的。
这样大家才止住了打井的风潮。
城中就那么几口井,不过轮流提水,倒也是够用了。
王妃听得意动。
如果真有伙计说得那么好,她还真想多买一点存起来。
王妃:“这个就这样储存吗?”
伙计:“这样储存不了多长时间,如果王妃真喜欢,可以买这种里木片,就是里木切片晒干的,味道也是不错的。”
王妃觉得里木片自己喝还行,给王还是喝新鲜的吧,人家特地说要买新鲜的,或许新鲜的效果更好吧。
她端起里木水喝了一口。
嗯,味道还真的不错。
这大热的天气,喝一点里木水真的是生津止渴,通体舒泰。
她手一挥,“把你们这儿的里木全部搬出来,我都要了。”
伙计大喜,立刻指挥人把库房里的里木全部拿出来,往外面搬。
王妃则吩咐婢女去买一点蜂蜜和薄荷回来。
她自己亲自抱着那一罐做好的里木片,站在门口。
回了王宫,她立刻就想去找鞑靼王,给王喝里木水。
都快走到宫门口了,她才觉得不能那样做。
她平时基本和鞑靼是王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突然跑去找鞑靼王,岂不是很奇怪。
她肯定会被怀疑的。
再笨的人,再不会阴谋诡计的人,想得多了,也能有所得。
她叫了两个婢女来,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
两个婢女眼中带笑,应了一声朝着侧妃最常经过的地方走去。
她们俩躲在别人不容易看到的地方。
她们在阴影里坐了好久,才等到了侧妃。
两人赶紧背靠着石阶坐好。
“王妃这次厉害了,听说买到了那什么里木,夏天喝最好,自己喝了能变漂亮,给王喝……嘿嘿!王妃这一次定然能借着这东西将大王子放出来。”
“我看到了里木,金灿灿的,很是漂亮,价格也不便宜呢,他们在私底下都管那种水果叫金豆豆。”
“我看啊,我们还是不要再谈论了,万一被谁听到了,抢了王妃的风头,我们俩可吃不了兜着走。”
“她们抢不走王妃的风头,王妃把所有能买到的里木都买了,其他人想买都没地方买去!”
路过的侧妃停下了脚步,示意身边的人不要弄出声音。
她探出半个身体,居高临下地看着说话的两个人。
“你们说的里木是什么?”
两个婢女大惊失色,连忙跪在地上。
侧妃背着手看着台阶下的人,“不肯说吗?不肯说的话,我直接告诉王妃,你们偷吃了她的里木。”
两个婢女跪在地上瑟瑟发抖,“里木就是一种水果,泡水好吃。”
第2364章
两个婢女把知道的事情全部说了。
侧妃身边的大丫鬟眸光闪闪,觑了侧妃的脸色一眼,指着那两个婢女道:“把她们俩带下去。”
婢女连连告饶,“奴婢把知道的都说了呀,求您饶过我们二人。”
侧妃淡淡地开了口,“等证实了你说的话是真的,我自会放了你们。”
两个婢女伏在地上,什么都不敢说了,就怕侧妃改变了心意,还要再拿她们开刀。
侧妃转身朝着自己的寝宫走去。
她挺不喜欢这地方的。
以前的王庭都是帐篷,每个帐篷隔得都不算太远,她要见到王很容易,每天就多出几趟门,总能遇得到。
现在就不行了,王宫太大了,如果不是特地去见某个人,真的很难遇上。
这座王宫修了十年,不可能是她不喜欢住就不住的。
她在心里叹了口气。
王近些年来,越来越喜欢年纪小的姑娘了,都很少往她这里来了。
如果那个里木水真的那么好,她一定要弄到手,绝对不能便宜了王妃那个老女人!
侧妃关注的事情,大丫鬟肯定不敢怠慢,她出了王宫,骑着马把城里所有可能有里木的商铺都逛了一遍。
那些个伙计一家指一家的,让她去寻找。
她没有找到,都有些着急上火了。
她进了一家茶棚,“老板,给我来杯茶。”
老板:“姑娘,这天气喝里木水最好,您要不要尝尝。”
大丫鬟一个激灵,赶紧朝老板看去。
她找了那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这个老板居然有,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赶紧给我上一杯。”
老板:“五文钱。”
大丫鬟拍了五文钱在桌子上。
老板拿着钱,开开心心从一个盆子里拿出一个瓷盅,递到大丫鬟面前。
大丫鬟赶紧喝了一口。
嘶,这滋味还真不错,只是酸酸甜甜的,男人真的爱喝吗?
不管了,那不是她操心的事情。
“老板,你这里木是从哪儿买的?”
老板呵呵笑,“从这儿往那边走,过两条街,有一家南北货铺子,那家有很多稀奇玩意儿,我就是从那儿买来的。”
大丫鬟干了里木水,重新上马,朝着前面而去。
她冲进了南北货铺子,“老板,把你们家的里木全部拿出来,我都要了。”
难怪她找里木时错过了这家店,这家店就不像是会卖水果的店。
货架上摆的都是杂货,这谁想得到呢!
伙计笑着说:“我可不是老板,我们老板今天没有来。
“您来得非常不凑巧,我们店的里木全部被人买走了,新鲜的货还没有送到,过几天啊,您去看,城里的茶摊子都没有卖里木水的了。”
大丫鬟心里不大舒服。
东西果然被王妃买光了。
“新一批的里木什么时候能运到?”
伙计:“这可就说不准了。这里木啊,是海外来的东西,有可能很快送过来,有可能就不送过来了,毕竟海上风浪大,说不准的。”
大丫鬟果然着急了。
她丢下伙计就朝外面跑。
她跑回宫时,已经浑身大汗了。
侧妃看到大丫鬟的模样,蹙起了眉头,“怎么?结果不好?”
第2365章
大丫鬟顾不上喘匀气,点了点头,说:“那两个人没说谎,城里的里木确实全都被王妃买走了。”
侧妃倏然站起。
糟糕了,这回真的比王妃落后一步,得想个办法才行。
她在寝宫里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才说:“你去把那两个婢女带上来。”
两个婢女被押着跪到了侧妃的脚边。
“奴婢们真的没说谎,求您饶我们一次吧!”
侧妃:“王妃那里的里木很多,丢几个应该不明显……”
两个婢女齐齐变色,她们当然听明白侧妃话里的意思了。
“奴婢,奴婢不敢。”
侧妃:“你们在背后都敢议论主子了,不过让你们去拿几个果子,怎么就不敢了呢?”
婢女以头贴地,瑟瑟发抖,根本不敢接话。
侧妃:“你们难不成以为就这么硬顶着,我收拾不了你们吧?”
这偌大的王宫少两个人太正常了,谁说得明白到底是怎么消失的呢!
婢女:“奴婢……奴婢帮您拿……”
侧妃弯腰,在婢女肩上拍了拍,“这就对了嘛。”
她又看向另外一个,“已经有一个人肯帮忙了,你帮不帮的,不重要……”
那个婢女立刻道:“奴婢也愿意!”
侧妃走到桌案后,席地坐好。
“天黑前,我就要看到东西,明白吗?”
两个婢女对视一眼,连连点头。
她们在侧妃侍女的盯视下,战战兢兢地离开了宫室。
离开侧妃的人的视线范围,她们立刻恢复了淡定从容。
那些话本来就是王妃让她们说的,侧妃也是王妃让她们招惹的,她们现在一点都不害怕。
她们完成了王妃交代的任务,回到王妃身边,一身轻松。
“王妃,您交代的事情,我们都办好了。”
王妃:“干得好,赏。”
她朝身边的人招招手,“去把做好的那一陶罐里木拿出来,直接给侧妃送过去。瞧我多体贴,什么都给她准备好。嗯,别忘了薄荷。”
一个婢女拿到了陶罐。
另外一个有些犹豫,她瞄王妃一眼,欲言又止的。
王妃:“有话就说,你们现在是有功的人。”
婢女就大着胆子说:“听侧妃的意思,我们俩都得带里木过去,不然就要弄死我们。”
王妃:“这有什么难的,再给她拿一个里木。”
两个婢女这才同时松了一口气。
她们可不希望还没有斗倒侧妃,她们俩先为了里木斗起来。
她们回到房间,待到天黑之后,她们才从房间中出来。
两个人溜边朝侧妃那里去。
侧妃等了一下午,心神不宁的。
大丫鬟看不过眼了,劝道:“您有长生天保佑,定然心想事成,不用担心。”
侧妃笑了笑,“如果真是那样就好了。”
别人都信长生天,她可不信,如果长生天有用,王妃和大王子为什么到现在还活着?
可见求神不如求己。
她要的东西,她就自己去抢到手。
有个婢女朝大丫鬟打了个手势。
大丫鬟笑着说:“刚什么什么来着,长生天保佑着您呢,这不,那两个人来了。”
侧妃:“让他们进来。”
不多会儿,那两个婢女便走了进来。
第2366章
两个婢女的命都握在侧妃的手里,她们一进来就跪在了地上,显得异常恭敬。
侧妃垂眸看着地上的两个人。
不用她开口,她身边的人自然会帮她问话。
“东西呢?”
婢女:“在这里。”
两个人同时拿出东西。
大丫鬟:“你们俩拿的不一样。”
婢女:“罐子里的是做好的,那一个还没有做。”
侧妃看向大丫鬟。
大丫鬟接过陶罐,打开看了一眼,“这个怎么食用?”
婢女:“用温水兑服。”
侧妃的大丫鬟赶紧倒水去了。
过了一会儿,她端了一盏里木水进来,“王妃,您尝尝。”
她虽然是侧妃,但只要不在真正的王妃面前,没有人会叫她侧妃。
侧妃接过茶盏,小啜了一口。
滋味酸酸甜甜的,很是不错。
她又喝了一口。
不得不承认王妃那个人干啥啥不行,却很是会享受。
这么好喝的东西,却被王妃先找到,啧啧。
侧妃又喝了一口里木水。
她忽然顿住手。
王妃先找到的又怎么样,她除了自己喝,根本没有别的用处了。
而侧妃呢,她却可以用来讨好王,这个作用可就大多了。
王最近遇到了烦心事,嘴角长了燎泡,吃什么喝什么都没有胃口。
这酸酸甜甜的口味,想必能合王的心意。
她指挥大丫鬟,“再去准备一盏来,我们去见王。”
她说完又低头看着下面跪着的两个婢女,“以后该怎么做,不用我教你们了吧。”
侧妃都快把王妃给架空了,用她的身份威胁两个婢女,她根本不会觉得有难度,也不会觉得有谁敢阳奉阴违。
两个婢女诺诺应是。
侧妃风风火火去了鞑靼王那里。
没用谁通报,她就进了鞑靼王的宫殿。
鞑靼王脸色铁青,几个儿子之见闹出的动静,让他很不愉快。
并不是说儿子们被养出了狼性,让他很不开心,而是说儿子们闹得太难看,让外人看了笑话,他觉得丢了面子。
他现在有心调节几个儿子之间的矛盾都有心无力了。
几个儿子几乎成了死仇,不弄死对方,他们绝对不肯善罢甘休。
他最近烦都要烦死了,似乎选哪个都不能服众,选那个都不是对儿子们最好的安排。
他闭着眼睛,太阳穴被一双柔软的手按住了。
“大王,您在为什么事烦心?”
鞑靼王摆摆手。
他烦心的事情肯定不能告诉侧妃,侧妃的儿子就是小王子,也不是一个省心的。
如果小王子心胸能够宽广一点,凭着他的能力,鞑靼王都宣布小王子为王储了。
但小王子容不得人,一旦鞑靼王故去,他怕他的儿子被老幺杀光。
那他还真的有点惨。
侧妃见鞑靼王不愿意多谈,眼珠一转,笑着说:“近来天气热,最适合吃酸甜的东西,您不妨尝尝这个。”
她说着就朝大丫鬟招手。
大丫鬟就把一盏里木水放到了鞑靼王面前。
鞑靼王:“这是什么东西?”
侧妃:“您先尝尝看,好喝不好喝。”
鞑靼王最是知道这个侧妃,一向体贴入微,他没有一点怀疑,端起那一盏里木水,喝了一大口。
第2367章
鞑靼王:“不错,如果能用井水镇一镇就更好了。”
侧妃低低地笑,“还是您会享受,知道该怎么吃。这人啊,如果连吃喝都不会了,活着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她这马屁拍得非常浅显,但鞑靼王就是喜欢听。
王妃出身太好,一直是高高在上的样子,以前连鞑靼王的面子都不太给,要不是她儿子犯糊涂,意图拥有自己的势力,再来反攻王庭,她现在依旧高高在上。
只可惜没有如果。
有了一个那样讨人厌的王妃做对比,其他的女子都会被衬托得善解人意、知书达理。
而侧妃自然就成了鞑靼王的解语花。
鞑靼王:“嗯,这东西不错,以后常备着点。”
侧妃非常高兴。
她咬着下嘴唇,心里琢磨着,这东西得由她来送,还不能让人知道王妃那里有更多。
这是一个技术活,她得好好想想该怎么办。
之后很多天,侧妃命人从王妃那里盗果都盗得非常顺利。
王妃就跟脑子不好使似的,不管她少了多少果子,她都发现不了。
侧妃春风得意,她还研制出了好几种食用里木的方法。
有人把事情回禀给了王妃。
王妃拍拍自己的脑门儿,她还想着该怎么让大王吃虾,现成的机会就送上门来了。
侧妃不是想用里木做出新鲜吃食讨好王吗?
那么就吃里木虾吧!
她朝那两个婢女招招手。
“你们今天去送里木时这样说……”
那两个婢女不知道王妃为什么要帮侧妃,可如果那样菜真的那么好吃,侧妃就占大便宜了。
她们欲言又止,有些想劝劝王妃。
王妃看着呵呵笑,“没事,没事,你就照着我说的做。”
婢女都觉得王妃怕不是失心疯了,要不然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她们直觉这事儿不太对,可她们又不知道哪儿出了问题。
她们俩懵懵地去了侧妃那里,照样送上两个里木。
“王妃……”她们在侧妃这里也入乡随俗跟着叫起了王妃,“我们打听到里木可以去腥味,如果用来做虾,会无比美味。用里木水就着虾吃,还能解腻。”
侧妃:“虾啊……这东西有点难得。”
婢女:“确实难得,王妃今天都只弄到了一小篓子。”
侧妃一听王妃都弄到了,她心里就有些不太舒服。
那个女人弄得到的东西,她也弄得到。
“你们去,给我把市面上买得到的虾全部给我买回来。”
前几天,王妃也不知道从哪儿听说她需要里木,就派了人每天到卖里木的那家南北货铺子里去守着,新一批里木刚刚到货,就被王妃的人买走了。
呵呵。
你要吃虾是吧。
我全给你买了,我让你吃!
侧妃忿忿地想着。
得了命令的大丫鬟带着人离开了王宫。
草原就有河虾,草原人向来爱吃牛羊肉,不怎么去捉鱼捉虾,河里湖里的鱼虾多到泛滥。
只有从南边来的人才会捞了鱼虾来卖,之前也只有南边来的人才会去买。
今儿不知道吹了哪股妖风,买河虾的人竟然多了起来。
大丫鬟收虾收得心烦,这家人一两斤,那家人一两斤的,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