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陈春燕稍微构思了一下,几笔便勾勒出一个人,这个人的手伸向前方,再几笔又勾勒出了另外一个人,这人的手手腕放在第一个人的手下,她再勾勒几笔,两人的手下多出了一张桌子。
画技说不上多高超,画法也说不上多难,但看过的人一眼便能明白画里是一个人在给另外一个人把脉。
祁轩拿起画,“这是什么画法,我还是第一次见。”
陈春燕放下笔道:“这叫简笔画。”
祁轩感兴趣地说:“你还会画别的吗?”
“这有何难?”陈春燕拿起笔,抽过一张宣纸,寥寥几笔便画出了一头熊,再寥寥几笔又画出了一头熊,如此画了十几头姿态各异的熊才停笔,“连儿给我把刀。”
许连翘颠颠地跑去拿出了裁纸刀。
陈春燕接过刀,两三下把宣纸叠在一起,裁成巴掌大的一小片一小片的。
她将纸片叠在一起,又把边压住了,将小纸片“书”翻给祁轩看。
祁轩便看到一头熊慢慢爬动,再人立而起,仰天咆哮,再落回地面上的全过程。
他立刻睁大了眼睛,他从未见过这么神奇的东西,立刻将陈春燕手里的纸片接了过来,反反复复研究。
陈春燕:“你拿着慢慢玩吧,我们得出门了。”
祁轩像是真的被小纸片吸引了,只嗯了一声,就没管陈春燕几个人了。
许京墨默默提起药箱,示意陈春燕跟他走。
两个人临出门时,祁轩还看着纸片发呆,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陈春燕也没心思才祁轩到底要干什么,她必须得应对许京墨的每日一问。
上了马车,许京墨秉承闲着也是闲着,没事也得找点事来做的原则,直接开始考校陈春燕昨天学到的东西,昨天学的考完了,还没到地方,他继续考前天学的。
两个人一个人快速提问,一个人快速回答,半边不停顿,几十个药材而已,不多时便抽背完了。
许京墨撩开车帘,朝外面看了看,看到外面的景色,估算了一下,距离集市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他索性开始教今天新的内容。
陈春燕对许京墨的执行力真的是一百个服气,说要做什么,就会尽快想办法完成,有这样的执行力,何愁不能成功?!
学完了今天的内容,许京墨递给陈春燕一张纸。
随着陈春燕认识的字越来越多,许京墨为了方便陈春燕复习,每天都会给陈春燕准备一张这样的纸,纸上便是当日许京墨教授的内容。
陈春燕收好了纸,正准备放空脑袋,许京墨竟然又说话了。
“我阿爹是不是让你背汤头歌诀了?”
嗯???
陈春燕一脸懵。
您差不多得了啊,要是背完了还不到集市,您还准备干点啥?
虽然腹诽许京墨这一波抽背有点太狠了,但许京墨既然抽了,她就不能不背。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许京墨阖目默默听着,偶尔点点头,对陈春燕给予肯定。
许大夫把汤头歌诀给陈春燕后,还没来得及教,就出了刺杀的事情,陈春燕能够靠自学背下来,真的很不错了。
第211章
背了一部分后,陈春燕就停了下来,老老实实说:“就背了这些。”
许京墨眼中有着赞许,“背得下这些已经算是用了功了!”
二人说着话,集市便到了,今天的集市照样十分热闹,不过那个卖小鸡仔、小鸭仔的摊子倒是不见了。
想必就算是养鸡养鸭的规模再大也不可能每天都有新生小鸡小鸭孵化出来的。
她要买鸡鸭,上一次就买到了,也算是运气好。
二狗子把马车停在集市入口,紧挨着主路的地方。
陈春燕走出马车,将宣纸别在车帘上。
她一贴出简笔画,立刻有人围过来看。
人都是好奇的,就算没病没痛,也不影响他们围观啊。
路人:“小姑娘,你们这是干什么的?”
陈春燕说:“里面坐的是小许大夫,小许大夫想着大家进城看病不方便,特地挑着赶集的日子过来坐诊,大家如果有什么小病小痛的,可以直接在这里看病。”
路人揉着肩说:“我的肩膀痛得很,不知道大夫有没有办法给治治?”
陈春燕一看那路人的肩膀,路人一直揉的是右肩,而且右边肩膀比左边略高些,她估摸着多半是担扁担造成的疼痛。
她便道:“能稍微蹲矮点吗?”
路人依然半蹲下身体。
陈春燕上手捏了捏,路人的肩井处肌肉硬邦邦的,劳损相当严重。
她转过身撩起车帘,“阿墨哥?”
许京墨坐在里面什么都听见了,这时便点点头。
陈春燕便请路人上马车,等路人上车后,她放下车帘,继续等在外面。
后面的人见有一个人进去了,便好奇地问:“里面的真是大夫啊?”
陈春燕道:“当然啊,姓许,你们还不知道是谁么?!”
旁边立刻有人一拍脑袋,“哦,我知道了,是那个每个月都会施医赠药的大夫是不是?我还说他上哪儿去了呢,原来到这里来了!”
另一个人说:“我腿疼,这个小许大夫能治吗?”
陈春燕笑着说:“您稍等,里面有一个病人正在看诊,您如果要看诊,请在这里排队,待会儿轮到你了,你进去,能不能治,大夫看过就知道了。”
“那行,我来排个队。”
“那我怎么办,我也想看看腿,但我还要去卖菜!”
龙桥村这个地方冬天长,天气冷,好多人都患了老寒腿,腿痛得不得了,有机会治他们当然想治。
刚才有人说车里的小许大夫是每个月施医赠药的大夫,好多人便知道是谁了,像他们这些人家里不宽裕的,就会把病拖到那时候才找小许大夫瞧,他们虽然不能免费接受治疗,但许大夫收取的费用算是非常便宜了,比去医馆便宜一半!
那当然咯,许京墨每个月施医赠药的对象都是穷困潦倒连饭都吃不起的人,但就算是吃得起饭的人,他也来着不拒,而且只收药钱,不收诊金,方便了很多人。
许京墨正是积累经验的时候,也不在乎那三瓜俩枣的诊金。
陈春燕闻言,便撩起车帘,“阿墨哥,笔墨给我用一用。”
许京墨什么都没有问,直接递上了笔墨。
第212章
陈春燕接过纸,将之裁成大小差不多的纸片,再在纸上写上阿拉伯数字。
围观的人都看着陈春燕在纸上画意义不明的符号,他们也都静等着。
虽然现场没有一丝吆喝声,但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隔着老远的人也都自动走过来看看这边是怎么回事,尽管有些人被挡在外围,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也没有人离开。
陈春燕记得她还在读高二那会儿,对面高三楼的人可能是因为压力太大了,站到窗口透气,一直往天上看。
高二楼这边的人看到了,一个接一个站在窗边,跟着往天上看,这边看的人多了,就惊动了对面高三楼的人,然后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个紧盯着天空不放,实际上那天晚上天上的星子都少得可怜。
大家谁都没看到天上有什么奇怪的东西,但是谁都舍不得离开窗边。
直到第二天才有话从对面楼传过来,就说是一个学长只是休息眼睛而已,并不是大家臆测的什么天上有飞碟啦,谁谁谁压力太大要跳楼啦之类的。
这里围观的人越多就越不会有人离开。
陈春燕终于写完了所有的纸片,晃了晃说:“刚才说要看腿的是哪位?”
立刻便有两个人站了出来。
他们两位站在人群里不显眼,陈春燕没第一眼认出来,但是站出来之后,还是很好认的。
她立刻分辨出哪位是第一个说要看腿的,哪位是第二个说要看腿的,第一位应该是来买东西的,手里只拿着布兜,而第二位却是来卖菜的,箩筐就放在脚边。
她便将1号递给了第一位,将2号递给了第二位。
“您二位可以选择在这里等,或者先去干别的也行,只要不离这里太远,保证我叫号的时候您二位能听见就行。”
第一位问:“我这是几号。”
陈春燕便道:“您是一号。”她又看想旁边的哥们,“您是二号。”
第一位表示他没有特别的事情,就在这里等就行。
而第二位则得去卖菜了,错过人最多的时候,他的菜就不好卖了,不过他也没走远,就在马车不远处蹲着,只要叫号,他就能听见。
陈春燕扬了扬手里的号,“要看病的乡亲,先在我这里拿号,拿了号,您该做什么都可以去做,待会儿轮到谁了,我叫谁,把号给我,就可以去看诊了。拿了号的乡亲请收捡好号,弄丢了,我可不补,也不会认账啊,不然随便来个人想插队,说他有号,只是弄丢了,对大家也不公平是不是?”
她说到前面时还有些人不赞同,但她说完理由大家都理解了,口说无凭啊,如果谁来说有号都要认,其实伤害的是患者的利益。
“给我一个号。”
陈春燕递上号,“您是三号,请注意听我叫号。”
“好嘞!”
“给我一个号。”
“也给我一个号。”
……
陈春燕一一递上号,还告诉排号的人他们到底是几号。
里面那位看肩膀的乡亲终于看完了,揉着肩膀走了出来。
陈春燕赶紧喊号,“二号,可以上车了。”
一直等在车边的那位要看老寒腿的人一个健步上了马车,就他这身手,一点看不出他深受腿疾的伤害。
第213章
陈春燕放下车帘,笑看着那位乡亲,“施针了吧?”
如果不是施针,当真用不了这么长时间。
那人笑得憨厚,伸出粗粝的大手,递上两枚铜钱。
许京墨真是在做善事了,行一次针才收两枚铜钱,说老实话,许京墨年纪虽然小,但医术绝对不止值两个包子的价钱!
陈春燕收了钱,叮嘱道:“今天注意保暖,注意不要受风,也不要洗澡,行过针的地方最好连水都不要斩。”
那汉子笑着对陈春燕连连道谢。
陈春燕这一刻终于知道许京墨为什么这么喜欢研究医术了,原来治好了别人的病,真的会很有成就感。
汉子问:“大夫说我这个一天两天的好不了,还得多扎几次,还得配合用药,但这一次并没有带药过来,你们啥时候再来啊。”
陈春燕趁机道:“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我们许大夫逢赶场都会来,如果各位有个小病小痛的,可以赶场时顺便来瞧瞧,如果是急症,可以到龙桥村胡阿婆家找许大夫。”
这一下,许京墨和许大夫的市场就完全区分开了,不存在抢生意的可能了,许大夫的诊金要得比较高,出诊一次需要十两银子的诊金,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了,是以许大夫的受众绝大多数还是有钱人。
但许京墨就不一样了,许京墨的受众,至少现在的受众还是穷人。
至少相当于许大夫走的是高端市场路线,而许京墨是走量的。
陈春燕敲敲车门,“阿墨哥,这位乡亲也需要扎针吗?”
许京墨:“艾灸也行。”
“……”陈春燕,“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如果他需要扎针,我就喊下一个号了,省得耽误时间。”
车里没有声音传出来,过了一会儿,许京墨撩开帘子,朝陈春燕招招手。
陈春燕困惑地爬上马车。
许京墨指着患者说:“你来,用灸条帮他灸这几个穴位,鹤顶穴、阳陵泉、膝眼穴、关元穴、足三里……记住了吗?你指一遍给我看。”
陈春燕吸气,但回忆了一遍,还是慢慢将穴位指给许京墨看。
许京墨又指了一遍阳陵泉,“阳陵泉在这个位置,你再指。”
陈春燕又指了一遍,这一次许京墨才满意地点头。
许京墨交代,“每个穴位灸半盏茶时间。”
“行,稍等啊。”陈春燕跑到车门边,“二狗子帮我叫二号!”
她说完,又缩回脑袋,从马车座椅下翻出一张蓝底碎花布,挂在马车里,将马车隔成了两半。
“阿墨哥,麻烦你挪出来,患者进去接受艾灸。”
艾灸时毛孔大开,不能见风,这样做确实妥当一些。
许京墨又露出赞许的眼神,非常配合地挪动了位置。
陈春燕从许京墨的药箱里取出火折子和蜡烛,先用火折子点燃了蜡烛,才用蜡烛将灸条点燃。
灸条被裹得很紧,不是很好点,她点之前特意把灸条的一端捏松了些。
不一会儿,辣眼睛的味道便传了出来。
有些人闻得惯便觉得好闻,但陈春燕显然属于闻不惯的那一拨的人。
她被艾草燃烧的烟所笼罩苦不堪言,却还是坚持着帮患者治疗。
第214章
之后接受诊治的病患基本不是这儿痛就是那儿痛的,排着队等着做灸疗,陈春燕根本忙活不过来。
而许京墨也没得空。
马车厢被隔成了两半后,陈春燕待在内里那半边做灸疗,可以帮一个人做,让另一个人等着,而外面那半边车厢,坐了许京墨后,还可以坐两个人,他帮一个人先施针完毕,再给另外一个人看诊,结果那人还是需要施针,整个马车就全满了。
二狗子趴在车门口向里望,“小许大夫,还叫号吗?”
许京墨也没想到今天遇到的全是需要占用时间治疗的病人,他只能摇摇头。
二狗子转过头就对还在排队等候的人说:“各位乡亲你们先去忙吧,车上没空位了,待会儿轮到你们,我会叫号的。”
治疗一个人需要至少半小时,围在马车外的人等了这么久,差不多都知道小许大夫的规矩了,知道手里的号的作用有多么大,他们一个个的听说暂时不能进人了,都收好了号,先去办自己的事情去了。
许京墨抽空跟陈春燕说:“你想的这个办法真好,人少的时候显不出来,人多的时候,就方便多了,至少不耽误事儿。”
陈春燕只笑了笑,并不居功。
这个办法也不是她想出来的,自打她记事起,医院就是这么拿号的,只是后来越来越先进,手里的号会显示前面有几个人等候,预计等候多少分钟,病人和家属都可以等在大厅里,轮到谁,大厅里的Led就会显示谁谁谁到哪个诊疗室接受诊断。
陈春燕道:“诊断还能更快。”
许京墨被陈春燕的话吸引,“如何更快?”
陈春燕:“实行预诊制度,就是我来进行望闻问,记录好基本信息,再交给你,你来切脉,但现在不行,一个我经验不足,二个我们人手不够。如果我去做预诊,就没人做灸疗了。”
灸了两个人之后,她的手法越来越熟练了,基本上搭眼一看,就知道穴位在哪里,这大概就是许大夫说的天赋吧,她中医世家出生,虽然因为叛逆没走这条路,但从小耳濡目染,再加上刻在灵魂深处的东西,让她再想捡起中医这条路,比平常人容易得多。
许京墨微愣。
预诊啊,他听都没听说过。
大夫就是得望闻问切啊,但陈春燕提出的这个方法好像……这么质疑也不对,当真说起来,陈春燕这个方法也进行了望闻问切的,只是把望闻问切拆分开了,由经验不是太丰富的大夫来做基本情况的问询,而由经验丰富的大夫来切脉断症,这确实能节约时间。
毕竟问患者哪里不舒服,是不是吃了什么不恰当的东西,或者其他情况,花费的时间确实比较多,而这种事情如果由陈春燕来做了,准确记录下来,交给他,他看一眼便能知道患者的情况,他能接触的病人自然更多,而许多病人也会因此受益。
许京墨:“你的想法有很高的可操作性,回头我给阿爹写封信。”
陈春燕在心里给周有成道了声歉。
第215章
陈春燕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得到许京墨写信给许大夫要做什么,要实行预诊制度,她的水平明显不够,那么就得周有成来,而周有成来了……那还有一大堆药材等着他碾碎呢!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连续给两个人做完灸疗,陈春燕就腰酸腿痛了,毕竟人家可以坐在马车上,她就得弯腰或者蹲着。
这让她无比怀念可以绑在腿上的艾灸盒……哎!
果然还是在物质丰富的现代好啊,需要什么,门都不用出,下个单两三天后就送到家门口了。
许京墨:“累了?你歇歇,我来吧。”
陈春燕顺手把灸条递给许京墨,“那我去买点东西,很快回来。”
许京墨抬起头,“注意安全。”他顿了顿,又道,“你让二狗子陪你去,这里我自己就可以。”
陈春燕摇头,“不用了!”
许京墨蹙眉,“听话,让二狗子陪你。”
陈春燕看着许京墨,难得的,她从许京墨脸上看出了异常坚决的神情。
她便点头道:“行吧。”
她跳下马车,叫上了二狗子,两个人一起去买东西了。
集市林林总总的什么东西都有,就是有的东西可能卖太久了,看上去不太新鲜,得仔细分辨。
她和二狗子顺着一个个小摊隔出来的小道走,低头看过去,看到卖锅碗瓢盆的,她就停了下来。
她买了一堆锅碗瓢盆,单是锅就买了炒锅、炖锅、蒸锅……有了这些东西,她才感觉到了熟悉,她上辈子家里就连平底锅都有三个,大中小,要干什么都可以,还有传统的炒菜锅,炖锅也是S号、M号、L号、XL号和XXL号一应俱全。
来到这个世界,她做个菜,要啥啥没有,真是憋屈死了,现在终于……可以勉强算是能用了吧。
她想了想,指着一个锅问二狗子:“这个锅你觉得怎么样?”
二狗子摸不着头脑,“你买锅,你觉得行就行啊,我也不懂。”
陈春燕笑道:“不是啊,我不是还欠你们家锅么,我得买一个新的还你才行,那个锅看着还不错,挺厚实的,质量应该挺好。”
二狗子的脸唰地红了,“那那那什么……你买新的干什么呀,就还以前那个就行啊!”
陈春燕笑得肚子都痛了,“哎哟,你这个债主的脸皮怎么这么薄,你这样怎么行!”
二狗子一家人的心是真的好,明明是他们在陈春燕一家人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结果陈春燕要还东西,不管是孙婶子也好,还是二狗子也好,都觉得不好意思。
但越是这样的好人,陈春燕就越不会让他们吃亏。
她说:“既然你没意见,那我就买那个锅。”
二狗子急了,“不用。”
陈春燕没理二狗子,直接对摊主说:“那个锅我也要了。”
摊主笑得尖牙不见眼,锅碗瓢盆又不是消耗品,谁家也不可能隔几个月又买一次,是以陈春燕对于他来说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大主顾了。
付完了以上所有东西的钱,陈春燕顺嘴问:“老板,你这些东西是买来卖的,还是自己做的?”
第216章
老板笑呵呵的,“我哪有这个技术哟,都是买来卖的。”
陈春燕笑了,“那您一定认识会打造这些的人吧,我能找您帮忙代打一样东西吗?”
老板揉揉鼻子,“你要什么东西?我跟你说,我不是每个集都来的,你如果急着要东西,就得去俺们村里取。”
那样就最好了。
陈春燕立刻点头,“行,我待会儿把图纸给您,照着图纸打造就行,先打一个,如果没问题,我可能要订一批。”
老板听到关键词“一批”笑容更加和蔼可亲了。
“那敢情好,我在这里等你。”
陈春燕和二狗子抱着东西往回走了两步,陈春燕忽然想起什么,她又掉头回来,“我得要铜的,您哪儿有门路吗?”
老板微微一愣,他刚才下意识以为陈春燕要买铁质的东西,谁知陈春燕来了个回马枪,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
“金银铜铁都行啊!”
陈春燕放了心。
她买的艾灸盒是铜的,她也见过别人买塑料的和陶瓷的,除此之外就没见过别的材质的了,陶瓷的太重了,不方便携带,塑料……可拉倒吧,这个世界还没有塑料这种玩意儿,那就只能是铜的。
要是这个老板没有门路弄到铜制品,她就还得另外找人,还好这老板路子广。
陈春燕和二狗子不在,许京墨一个人倒也忙得有条不紊,他让诊疗完了的患者下马车后帮忙叫下一个号,这样也很方便。
许京墨看到陈春燕,顺口问:“事情办好了?”
陈春燕:“还没,我回来借用一下纸笔。”
许京墨正在施针,也没空帮陈春燕拿,只用下巴点了点。
陈春燕小心不碰到许京墨,一点点挪到车厢里侧,蹲在地上铺开宣纸,简单勾勒出艾灸盒的的形状,再话拆分图,圆圆的盒子可以拧紧,也可以打开,盒盖上有三个通风孔,可以调节,盒子底部有一根弯曲的针,用来固定灸条。
她画的图纸可以说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展示了艾灸盒。
许京墨瞄了陈春燕一眼,见陈春燕画好了,才问:“画的什么?”
陈春燕展开图纸,“艾灸盒。有这个辅助,下一次就不用人一直弯着腰弄了,一直弯着腰也很费劲。”
许京墨接过图纸,一眼便看明白图纸的构思是什么,眼睛亮了起来,他现在看陈春燕的眼神简直像在看个大宝贝。
陈春燕面色微囧。
别看我,我不是,我没有,这个我也不知道是谁设计的。
许京墨:“这个东西,你就拿诊金去买,如果不够,你跟我讲。”
陈春燕摇摇头,“还不知道行不行,我只订了一个,如果没问题,再多订几个都来得及。”
许京墨一想也是,立刻表示赞同,“你以后有什么想法可以多跟我交流,说不定我们商量后能想出更好的主意。”
陈春燕眼珠转了转,确实没想起来还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只能先答应下来。
“好,我下一次一定先跟你讲。”
许京墨倒不是对陈春燕不放心,他只是怕陈春燕自己垫了钱又不好意思跟他讲而已。
第217章
陈春燕将图纸递给那位小摊老板,小摊老板是吃这行饭的,见的比她多,以现在的技术能不能做出这样的艾灸盒,老板看一眼便知道个大概。
小摊老板问:“这个东西大概多大?”
陈春燕举起手掌,在手掌上画了个圈,“大概这么大,三寸左右吧。”
小摊老板点头,“应该能行,也不算个太精细的活计,太精细的,我听说只有内务府那边能造得出来。”
陈春燕汗颜。
一个艾灸盒而已,只要实用又不用多精致漂亮,跟人家上贡的东西比差得远了。
她先付了订金,问清楚了老板住哪个村哪一户,便继续往前走。
都是附近十里八村的,也没可能就贪她那十个铜板的订金,谁也不会脑子傻到这种程度,那样就别想在附近做生意了。
陈春燕又去买了点鸡鸭和猪的饲料,再重新买了束脩六礼,又在角角落落处找到卖葛粉的摊位,买了葛粉,回马车的路上又买了红豆,今天早上的事情才算圆满了。
她对二狗子说:“回村之后,你给你阿娘说,鸡蛋和鸭蛋都还是要的,如果你家那边能够拿出足够多的新鲜鸡蛋和鸭蛋,我就全找你家买,你家如果不够,我再去别家收。”
二狗子道:“好,我下午先回我家数数有多少今天下的鸡蛋,不够的,我再去我外爷家拿,还是送到你家去吧。”
陈春燕:“行,我下午晚点去付你钱。”
他们二人说着话,不多时便回到了马车边,马车周围还围着不少人。
“不是说可以拿号吗?我们等了这么半天,怎么还没有人给我们发号?”
陈春燕看了看天,快到中午了,这还发什么号,大家趁早歇了吧!
她将手里的东西递给二狗子,“各位,各位,不好意思啊,快到中午了,我们的大夫也是人,得回家吃饭,如果各位得的是急症,请到龙桥村胡阿婆家找我们小许大夫,如果是哪儿哪儿痛,您愿意,去胡阿婆家找小许大夫也行,下一次赶集来瞧病也行。”
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不小的骚动,很多人表示不满,他们在这里等了许久,就等到陈春燕一句这样的回复,心中自然不乐意极了。
一上午,他瞧了十个病人,要么施针、要么灸疗,他的精神消耗也很大,整个人透着疲惫,但听到患者这样说,他立刻想出马车,表示他还可以再继续给大家瞧病。
陈春燕看到马车晃动,就知道许京墨在走动,她立刻走到马车边,用眼神制止了许京墨。
开玩笑,患者一闹您就妥协,您知道不知道,您这是在培养医闹!
陈春燕笑着说:“是,我知道你们等了很久,但我们的大夫只有一个,忙不过来也是有的。他来这里给大家看病,完全是出于好心,大家这样指责他,不太合适吧?
“身体不舒服,脾气差,我能够理解,所以我可以提前放十个三月廿九的号,你们提前拿到号,就可以提前看病,这样行吗?”
这样倒是行,也不枉费他们多等了这么久了。
立刻便有人表示他要一个号。
陈春燕也不含糊,直接给他写了1号,“请收捡好,如果弄丢了,我可不认的。”
第218章
被人抢了一号的先,后面的人迅速回过神来,并一拥而上快速抢号。
陈春燕却收回了手,“请保持秩序,请注意安全,要再这么争抢,我就不放号了!”
她人小,声音也不大,说第一遍的时候,根本没人理会她,直到二狗子见情况不对,怕到马车上,帮着她吼了两遍,混乱的人群才渐渐平静下来。
陈春燕问:“留在这里的,是都要号的吗?”
人群里稀稀拉拉响起应是的声音。
陈春燕估摸着有一些人看病的愿望恐怕本来没这么强烈,但在“来都来了”之类的心理驱使下,才跟风应是的,但她也实在分辨不出来这些人,只能伸出手一划拉。
“离我最近的九个人拿号,其余的乡亲可以散了。”
虽然还有人心不甘情不愿,但最前面那九个人是凭本事拿的号,他们丝毫办法都没有,只能悻悻然走了。
放完了号,陈春燕把地上的东西全都拿进马车里。
她这时才对许京墨说:“阿墨哥,心地善良是好的,但在某些情况下,退让只会让人觉得你软弱好欺负。他们这一次闹一闹,你就延长诊断时间,下一次闹一闹,你是不是就不收诊金了?再下一次闹一闹,你是不是还要管吃管喝了?”
许京墨若有所思。
陈春燕不想把话说得太重,她点到即止,“我曾经听说过一句话,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我们不去害人,但要学会保护自己。”
许京墨叹了口气,承认道:“你说得对。”
他揉了揉脸说,“其实这里原本不止我阿爹一个大夫,还有另外一个老大夫,医术好、人也好,但有一次一个孕妇胎相不稳,请那个老大夫出诊,老大夫去瞧了,开了安胎药。
“结果没过几天,那个孕妇死了,还落下一个男胎,那个男人就诬赖老大夫开错了药,误把安胎药开成了堕.胎药,老大夫要求查药渣,药渣却被那家人给倒了。
“老大夫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只能赔钱,而那家人还是不满足,三天两头去老大夫的医馆闹事,在推搡中,老大夫忽然中风,没多久就去了,那家人烦透了这里的人,最终选择搬离。
“事情过去了好一段时间,那家人才说漏了嘴,说是孕妇和丈夫拌嘴,丈夫习惯于对妻子拳打脚踢,谁知那一次孕妇躲了一下,却恰好叫丈夫踢中了肚子,这才一尸两命,而那之前孕妇胎相不稳也是因为丈夫的打骂。”
陈春燕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
她一直都很奇怪,这么大一片地方,这么多人口,竟然只有一个大夫,一个医馆,简直太不合理了。
人吃五谷,生百病,一个大夫就算累死累活,也救不了这么多人啊!
她现在算是明白了,这里出了这样的事情,传开之后,啥子才愿意过来受罪。
大夫在这个时代也还是稀缺资源,稀缺资源在哪里都受欢迎,何必跑到这里来呢!
陈春燕点头,“所以啊,我们得把自己的事儿做到无懈可击,让别人没空子可钻才行。”
第219章
“今天如果你忍着疲惫给大家瞧病,没出事你就是舍己为人的好大夫,出了问题,你就是为了钱财,不顾患者性命。”陈春燕拍拍许京墨的胳膊,“行了,收工回家吃饭。”
陈春燕的话虽然不大动听,但许京墨不得不承认,陈春燕说得非常有道理,情况不同,人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是不同的。
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治好了人的病,别人会说他医德高尚,可万一治坏了,他肯定会面对别人的质疑,他当初明明很疲惫了,为什么还要治病,难道不知道人的精神不济,判断会出错的吗?
许京墨点点头,疲惫地靠在了车厢上,这是心灵上的疲惫,需要用小憩来缓解。
陈春燕轻轻把东西挪到旁边,又轻轻坐下,示意二狗子可以走了。
二狗子点点头,一言不发地甩鞭。
马车轻轻晃了晃,等真正上了路后,就变得非常平稳了,速度不快不慢,许京墨脑袋微微摇着,不多时真正睡着了。
陈春燕听见许京墨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便取过披风轻轻搭在许京墨身上,许京墨的眉头微微蹙了蹙,但很快舒展开来,并没有要醒的迹象。
时间已到三月底,其实也不算冷,但人睡着后,体温会变低,还是加一件披风保暖为妙。
马车平稳地驶进了龙桥村,停在了胡阿婆家门前。
停车时,晃动的幅度稍微大了点,许京墨清醒过来,刚清醒的他眼睛水润润的,就像一只乖乖的大狗,陈春燕无意识多看了两眼,许京墨便看了过来,还眼带疑惑。
陈春燕:“……”
她笑着摇了摇头,“阿墨哥,到了。”
许京墨揉了揉脖子,打开药箱,里面有个小匣子,就是之前陈春燕用来装诊金的那个,他从匣子里摸出两文钱,这才放好小匣子,背着药箱下了马车。
他将手伸到二狗子面前,“今天麻烦你了,这个你拿去买糖吃。”
口气非常自然,就像长辈对晚辈发零用钱时的口吻,二狗子并没有觉得被侮辱,也没有觉得被轻视,他下意识接住了钱。
二狗子接了之后,脸却涨红了,“我,我是来帮忙的,我不能要。”
许京墨笑着说:“谁说你不是来帮忙的呢?这是给你买糖吃的,我也请燕儿吃过东西。”
二狗子看向陈春燕。
陈春燕:“还记得板栗糕么,就是阿墨哥买的。”
她那包板栗糕,她一个没吃,第二天就被陈修言带出去给分掉了,陈修言本人一个,两个傻哥哥每人一个,陈谷秋一个,还有两个一个给了二狗子,一个给了另外一个他们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二狗子显然记得这一茬,不仅记得,还额外想起了陈春燕给的窝丝糖……他一下子就淡定下来了,捏紧了钱。
他说每天要赚十个铜板,这下好了,他有两个了。
许京墨看向陈春燕:“中午在这里吃?”
陈春燕想了想,点头,“好。”她拽下来鸡鸭猪的口粮,提进门里,“我先回去放东西。”
许京墨自然而然伸出修长的手指,抓住了那几口布袋,“等你。”
第220章
许京墨的手指修长细瘦,拿那么重的东西,看上去就是一副随时会折断的模样。
陈春燕赶紧拦住许京墨,“你不用管,我待会儿过来……”
“几袋东西而已,有什么好争的。”祁轩懒洋洋说着话,人已经把东西截胡提跑了,他轻车熟路地把东西放进厨房的柜子里。
上一次买的东西很少,陈春燕跟胡阿婆打好商量之后,就把东西放在了柜子里,可这一次东西太多,柜子有点塞不下。
祁轩虽然没有什么生活经验,但联想到每天晚上听到的窸窸窣窣的跑动声,他也猜得到,把东西放在柜子里防的是什么。
晚上的响动不小,估摸着是大家伙,那么把这些粮食放在外面就着实不安全了,他走出门,本想问胡阿婆有没有东西可以装那些小米和糠之类的东西,就看到陈春燕和许京墨还站在门边有说有笑。
到底有多少话说不完?!
他停下脚步,挑眉,“那谁,柜子放不下你的东西,你自己来看一眼。”
“我去看看。”陈春燕匆匆跟许京墨交代了一声,就朝厨房跑,她努力了两把,发现还真是塞不进去了。
许京墨进屋放下药箱,不疾不徐走到厨房门口,“实在放不下,就放到我衣箱里,我衣箱里还有空位。”
祁轩意味不明地看着许京墨,这一刻,他更觉许京墨不顺眼起来。
怎么哪儿哪儿都有这个人。
陈春燕与祁轩完全是不同的感受,她相当感谢许京墨的仗义,拖出露了半个袋子在外面的小米袋子,就跟着许京墨往一旁的屋子走。
许京墨打开衣箱,将一叠衣服抱起,垒在另外半个衣箱的衣服上,给陈春燕腾出了空位。
陈春燕把米袋子放进去都还有空位。
她问:“你只带了这点衣服啊,够用吗?”
许京墨:“够用,有换洗的就行。”
陈春燕展颜一笑,男生跟女生果然不一样,女生啊,就算衣柜是满满当当的,却还是会觉得没有衣服穿,出去买衣服,就得配裤子,配完裤子还得配鞋子……哎。
祁轩翻了个白眼,真是越看许京墨越不顺眼了。
他只是不爽,却没有深究让他不爽的原因。
他远离门边,过了会儿又退回来,“那谁,你说了今天给我做吃的,东西呢?”
陈春燕撇嘴,“我才刚回来!”
祁轩靠着门框,“我饿了。”
陈春燕叹气,大少爷就是大少爷,一点也不会体谅别人,她才刚回来啊,连口气都没有歇!
她没好气地说:“等着。”她说完又转头对许京墨道,“我先走了,二狗子还等着的。”
许京墨点头,“好的。”
陈春燕跑着出了门,在那之前都没看祁轩一眼。
祁轩气结。
二狗子正无聊地用鞭子抽地,看到陈春燕出来,立刻站直了。
陈春燕灵活地跳上马车,“走吧,回家咯。”
她在车厢里待了一秒钟,忽然撩开车帘,“哎,你下午如果要去你外爷家取蛋,就赶马车去吧,快些。”
二狗子摇摇头,“不用了,我赶牛车,顺便放牛。”
陈春燕也不勉强,笑着点了点头。
第221章
二狗子帮忙把马车赶进陈家的后门。
陈春燕拿下来一个崭新的锅递给二狗子,她欠二狗子家的东西就算还清了。
二狗子告辞回家。
陈春燕喊陈谷秋,“秋儿你来,把红豆拿去熬成豆沙。”
陈谷秋放下针线活走了出来。
陈春燕看陈谷秋那个样子就问:“又在做啥东西呢?”
陈谷秋笑着说:“姐你不是长高了么,袖子和裤腿都短了一截,阿娘这几天正给你做新衣服,但今儿早上阿娘不是去大姑那儿了么,就把活计给我做了。”
陈春燕低头瞧了瞧,又甩了甩脚,还真是,她的裤子已经成了九分裤。
她说:“我们家今年过年好像都没有做新衣服是不是?那你得空了,就都做一套,以前的都旧了。”
她说完,继续下马车上的东西。
陈谷秋应了一声,把事情记下了,琢磨着找谁去城里带布回来。
陈春燕拿出一个小匣子,这是今天刚买的,质量看上去不错,还上过好几遍漆,她把地契、散碎银子和多余的铜钱都放进小匣子里,身上只留着几个大子儿。
其实有匣子装这些东西也不保险,这东西防得了耗子,防得了君子,却防不了小人。
遇上小人,连匣子一起偷走都是有可能的,这个匣子本身不大也不重。
茅屋里没什么地方可以藏东西,陈春燕索性也不那么费力地藏了,直接打开枕头,倒出了一半荞麦壳,把小匣子塞了进去。
她抖了抖,觉得不大对,又把荞麦壳装了点回去,再抖了抖,看着枕头的高度差不多了,这才重新封好枕头。
她又躺上去感觉了一下,感觉还不错。
她走出门外,把新买的锅碗瓢盆清理好,这才拿出葛粉准备做水馒头。
陈谷秋:“姐,你拿的是啥?”
她远远的只能看到陈春燕手里的纸包里装的是粉状物。
陈春燕:“这是葛粉,我做几个水馒头,你、小六、哥哥下午吃,我再带几个走。”
馒头陈谷秋吃过不少,可这水馒头……陈谷秋怎么想都想象不出是什么模样的。
“水怎么做馒头啊?”
陈春燕笑着说:“不是水做的馒头,而是如果不放馅儿料,这种馒头看起来就跟水滴一样。
陈谷秋大感兴趣,“我现在熬的红豆沙就是用来做馅儿的吗?”
陈春燕:“是啊。”
她取来先前洗干净的锅,把葛粉全倒了进去,反正都做了,还不如多做几个。
她一边加水,一边搅拌,观察着粘稠度,估摸着差不多了,才往里面加糖。
她看了一眼手工搭的临时炉灶,说是炉灶,就是燕儿爹捡的石头垒成的,她把进风口堵住了一半,才把锅放到了火上。
过了一会儿,锅里的液体开始缓慢地冒泡,她取过筷子,匀速搅拌起来。
陈谷秋站在陈春燕旁边,也在搅拌锅里的红豆,红豆不搅拌容易糊。
现在想把红豆煮成红豆沙可能来不及了,不过只要煮得软烂,咬得动就行,很多夹心面包里不都是那种红豆么。
陈春燕锅里的东西一点一点变稠,她有点搅不过来,伸脚踢了踢,让石头又挪动了一点距离,只留出一点点通风口。
第222章
锅里的东西快要煮好了,陈春燕便伸长了脖子去看陈谷秋那锅红豆。
陈谷秋:“姐,我这个还早得很。”
陈春燕:“你夹一个给我尝尝。”
陈谷秋听话地夹了一个红豆放进陈春燕嘴里。
陈春燕嚼了嚼,点头,嚼得动了,虽然说不上太软烂。
她又等了一会儿,便把锅端到了地上,取来进来买的茶杯,沾上水,一字排开,一点一点把锅里的东西倒进杯子里。
她取过一个调羹,舀出一勺红豆怼进杯子里。
陈谷秋:“那姐,我还继续熬吗?”
陈春燕:“熬吧,熬成红豆沙还可以做别的吃。”
她一边说着一边继续舀红豆怼进杯子里。
每个杯子都被放入了红豆,她才停手,又端起锅,往杯里补了一些,将红豆完全覆盖,才停手直起腰来。
她取过锅盖,盖上了锅子,锅里的葛粉不需要这么快冷,她可没有更多的杯子装了。
“虽然不算太完美,谁叫有个催命鬼一直催呢!”
祁轩在胡阿婆家不受控制地打了个喷嚏。
陈谷秋低笑出声。
陈春燕拿来大碗,在碗里装入半碗水,再将杯子都放了进去,看着水馒头快速冷却。
碗里的水快速变得温热,她快速换了水,又把杯子放了进去。
等到水馒头冷却完毕了,陈春燕往水馒头上洒了点水,摇了摇杯子,水馒头就松动了,她取过盘子,把杯子倒扣上去,一个完整的水馒头就脱了出来。
陈谷秋眼睛立刻亮了,“好漂亮啊,真的跟水滴一样。”
陈春燕笑着说:“是啊,你要喜欢吃,我们以后还可以做。”
她说着就把水馒头拿起来塞进陈谷秋的嘴巴里。
陈谷秋一只手拿着水馒头,嘴里是淡淡的甜,另一只手搅动红豆,却觉得力量更足了。
陈春燕继续把水馒头倒出来,她按照之前的步骤,将锅里剩余的葛粉糊糊给做成了水馒头。
她吁出一口气,看着几大盘水馒头就像看着自己的江山似的。
她拿来两个篮子,放进去两盘水馒头,用布盖好,便指着一盘水馒头说:“这是给二狗子家的,这是给爷的,这是给大花姐的,这是个隔壁婶儿的,这是给里正叔的。”
其中以给二狗子家的最多,给里正叔的次之,而其他三份每一份只有两个而已,说白了,给爷的,她只想给爷本人而已,给大花的也只想给大花本人而已。
陈谷秋点点头,“知道了,我下晌给他们送去。”
陈春燕:“那我先走了,中午在胡阿婆那边吃。”
这些事情说起来快,其实已经过了半个多时辰了,她到了胡阿婆家时,许京墨他们已经收拾好桌子,只等她到了就开饭了。
许连翘十分眼尖,第一眼便看到了陈春燕手里提着的篮子。
“燕儿姐,你提的是什么?”
陈春燕放下篮子,掀开布,拿出两盘水馒头,“这就是水馒头。”
女孩子都喜欢漂亮东西,许连翘只看第一眼就喜欢上了水馒头,她迫不及待拿起一只塞进嘴里。
“好吃!”
祁轩:“我的水馒头!”
陈春燕没好气地看祁轩一眼,“这盘是你的,你一个人的,我看你吃得完!”
第223章
被陈春燕怼了,祁轩倒没有半点生气,刚才陈春燕说什么了,说这一盘是他的,他一个人的!
他微微勾起唇角,拿起一个咬了一口,这口感弹弹的,又不是很甜,口味还不错。
他微眯着眼,“还行,算你合格了。”
许京墨拿起一个,盯着看了半天。
还没等许京墨开口问,陈春燕便道:“这种食物老少皆宜,清凉解热,但不容易克化,肠胃不好的人要少吃。”
许京墨微微一笑,点点头,咬了一口,发现口感爽滑,果然很好吃。
他起身去厨房拿来一个碗一个盘子,他将一个水馒头夹进了碗里,给胡阿婆送了过去。
许连翘看了一眼,就知道许京墨想干什么了,她二话不说就把手里剩下的大半个水馒头塞进了嘴里,噎得眼泪汪汪的都顾不上了,她已经伸出两只手抓住了两个水馒头。
“……”陈春燕,“这个又不难做,想吃再做就是了,还可以做肉松馅儿的,吃的时候不要着急,你当心噎着。”
她一边说一边帮许连翘拍背。
而祁轩的优越感就出来了,他相信许京墨肯定不会动他这盘水馒头的,陈春燕说好了这是给他的。
许京墨走回来,看到盘子里的水馒头只剩三个了,一阵无语。
他准备送点水馒头去胡阿公家,自打他和连儿来了村里,胡阿公一家人都特别照顾他,但送人东西哪有送单数的!
他看了许连翘一眼,都生不起气来了。
他目光一转看向了另一盘水馒头,盘子里还剩了七个。
祁轩立刻有了不妙的预感,他还没来得及拒绝,许京墨已经开了口。
“这种点心不易克化,祁公子吃多了也不好,不若分给我三个。”
从祁轩哪儿分三个,再加上他自己的三个,就是六个,就是比较好的数字了。
祁轩:“……”
面对许京墨真诚的眼神,祁轩真说不出拒绝的话,他挥挥手,示意许京墨自便。
许京墨夹出三个水馒头放到自己的盘子里,把盘子放到了旁边。
他指了指空着的盘子,对许连翘说:“把你手里的那两个水馒头放下,先吃饭。”
许连翘确认她的水馒头都保住了,这才放下水馒头,朝陈春燕甜甜一笑,开始扒饭。
许京墨微微摇头。
吃过了饭,休息一阵,许京墨便开始整理今天的脉案,而陈春燕今天的课已经上过了,便开始碾药,认字儿什么的,许京墨现在都是利用碎片时间教她。
陈春燕正在碾药,祁轩就走进了屋里,他手里还拿着裁成大小相同的牛皮纸。
她看向他。
祁轩以许连翘二倍大的年龄,以及多吃了这么多年饭生出的力气,抓着许连翘两只胳膊把人提到了一旁,而他自己则坐在了许连翘之前的位置上。
许连翘手里还抱着药杵,气哼哼的,“哥,祁轩又欺负我!”
许京墨清清淡淡的声音就传了进来,“祁公子,慎行。”
祁轩无趣地撇撇嘴,“受了欺负只知道找家长,羞羞。”
许连翘气得几乎原地爆炸,放下药杵,去拽祁轩的胳膊,“给我起来,这是我的座位。”
第224章
许连翘拉祁轩拉得满头大汗,祁轩连位置都没有挪动一下,气得许连翘一屁股坐在了炕上,背抵着墙,用双腿的力道蹬祁轩,祁轩却还是没有动弹。
“燕儿姐,你看他!”
陈春燕叹气道:“那么多位置,你就非得抢连儿的么?”
祁轩是个很矛盾的人,某些时候他表现出远超他年龄的睿智和冷静,但某些时候又表现出远低他年龄的幼稚。
许连翘双脚连蹬,“就是就是,你就非得抢我的位置么,讨厌不讨厌啊你!”
祁轩心智坚定,根本不为所动,只当许连翘在帮他按摩了。
他把牛皮纸和笔墨往陈春燕面前一推,“帮我画点东西。”
陈春燕脚下不停碾药,问:“画什么?”
祁轩指着许连翘,“你先出去。”
许连翘都要气笑了,“凭什么啊,我先来的。”
祁轩看了许连翘一会儿,回过头冲着窗外喊,“小许大夫,我跟燕儿商量点事,你把你妹妹叫走呗。”
什么叫现世报,这就是了!
许京墨温雅的声音从屋外传来,“连儿,出来。”
许连翘:“管不住小孩只知道找家长,羞羞。”
祁轩无声地笑了起来,而且越笑越开心,跟一只斗胜了的公鸡似的。
陈春燕反手敲了敲炕桌。
这人无聊不无聊,欺负小孩子也欺负得这么得劲儿!
祁轩收了笑容,目送许连翘出了门,才压低声音说:“我知道几种战阵,我想请你帮我把变阵的方法画出来。”
哦……这个啊……
陈春燕满以为祁轩会请她画“如来神掌”的,好失望啊。
这个念头在她脑海中一转就被压下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警惕。
她看着祁轩,一字一顿地说:“不画。”
祁轩愣住了,“我们现在好歹也算是朋友了吧,你就帮朋友个忙,怎么了,怎么就不帮了?”
陈春燕缩回脚,用手轻轻捏着因为碾药碾得有些久而酸痛的肌肉,“因为我不想这么早死啊。”
祁轩笑了,“画画而已,怎么就跟死扯上关系了?”
陈春燕看着祁轩没有说话,祁轩笑了一会儿,也笑不出来了。
他指着自己,“你不相信我。”
陈春燕摇头,“不是不相信你,而是有些时候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这是不变的真理。人,是不可能控制所有事情的,就算你我画了所有战阵你也不会杀我,而且言而有信,但你能保证……”她朝屋外角角落落的方向看了一眼,“他们不会吗?”
祁轩的神情彻底变得非常郑重了。
陈春燕的问题,他老实回答,不能。
外面那些人是他的人,也是他父母的人,他调动时,会对他忠心耿耿,他父亲调动时会对他父亲忠心耿耿,但当他们父子俩的命令相左时,那些人肯定会选择优先服从父亲的命令。
他只是未来的家主,未来的,就意味着现在还不是。
他闭上了眼睛。
陈春燕看着祁轩,难得的从祁轩脸上看到了失望的神情。
她笑着说:“这种画法简单得冒泡,我教你啊。”
祁轩睁开了眼睛,双眸熠熠生辉,“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