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农TXT下载大农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农全文阅读

作者:又尽     大农txt下载     大农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690章

    铁匠看到面前的两个陌生人就知道坏事了。

    这可不是隔壁那个酸秀才。

    那个可恶的酸秀才去告他的状了。

    “不不不,我就是那么一说,我怎么会打人呢?我是最讲道理的。”

    宿管就朝屋里看,屋里确实有个三四岁大的小儿在揉眼睛。

    铁匠回头看了一眼,“啊,那是我儿子,嗨,你看他哭得凶,其实我们谁也没打他,是他看到有个小姑娘在吃搅搅糖,非闹着要吃。这哪儿有卖的啊!人家小姑娘也不认识他,他这不就哭上了么。”

    宿管:“今后好好管管孩子,不要影响到别人休息。住在宿舍里,就得遵守宿舍的规矩,不打扰别人生活,这是最基本的。”

    铁匠面皮一红,但他又说不出硬气的质问的话。

    他更不可能拂袖而去,如今这世道活着就已经需要用尽全力了,哪里还顾得上脸面?

    在这混乱的世道之下,好像只有三井村这边成了世外桃源,除了这里哪里都不安全。

    “多谢提醒,我以后一定会注意的,保证不打扰到别人。我们家刚搬过来,有些规矩还不知道呢!”

    宿管:“不知道规矩不要紧,找个时间带家人一起过来学习,不认识字也没关系,我们会有人读给你们听的。”

    铁匠:“知道了。”

    一阵阵香味顺着风飘了过来。

    小儿子眼睛一亮,指着窗外,“肉,我要吃肉。”

    妇人本来就紧张,听到儿子又要吃的,就晃了儿子两下,“吃,就知道吃,你是饿死鬼投胎的吗?”

    正是因为饿过肚子,他才对吃的特别看重,生怕少了他一口吃的。

    他被母亲晃了两下,委屈地哭了起来。

    明明有肉啊,为什么不给他吃?

    宿管看得蹙眉,“哎,不要随便打孩子,这在三井村也是不允许的。”

    妇人立马不高兴了,横眉立目的,“这是我儿子,我推他两下怎么了?这叫打吗?你问问他痛不痛。”

    宿管:“做人得讲规矩,讲道理,说了不能打孩子就是不能打。”

    妇人听得烦,“不打就不打。”

    她嘴里虽然这样说,手里却烦躁地把孩子推倒在了地上。

    孩子哭得更大声了。

    铁匠面色一变,走过去就扇了妇人一巴掌,“说了不让打孩子,你这臭婆娘是听不懂还是耳朵聋了?”

    宿管赶紧拦,“好好说,打媳妇也是不对的!哎,别动手,千万别动手。我们东家也是个姑娘,知道你打女人,甭管你是干什么的,立刻就会把你赶出去。”

    铁匠眼皮狂跳。

    突然觉得日子没法过了。

    不能打孩子,不能打女人,也不能打架……怎么管得这么宽?闲的!

    他突兀地收了手,还差一点摔一跤。

    “别哭了。”这一声还算和气。

    小孩还是不肯停。

    铁匠:“别哭了。”声音中已经隐隐含着怒气了。

    小孩还是没有停。

    铁匠:“我让你别哭了。”

    小孩停下来看了铁匠一眼,小手放到眼睛上,嘴巴张得大大的,哇一声,哭得更大声了。

    楼下的人已经忍不住开门出来看了。

    这动静,怕不是哪家在杀孩子吧?

第1691章

    铁匠被哭得烦了,好不容易被压下去的怒气翻涌升腾起来。

    他看了宿管一眼,忽然抱起小儿子就往外走。

    宿管不明白铁匠想干什么,只是直觉不是什么好事,赶紧伸手拦。

    铁匠胳膊肘一拐,就将宿管的手给拐开了。

    他的力气自然不是一个宿管可以匹敌的。

    宿管:“哎,你去干什么?”

    铁匠根本不理会,楼梯上响起脚步声,脚步声往楼下去了。

    楼下的人打开门,或站在门口,或站在走廊上,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宿管赶紧追,生怕铁匠拿孩子出气。

    他的速度还是慢了,他出宿舍楼时,铁匠已经将孩子掼在了地上。

    “哭哭哭,就知道哭!这里不让哭,你这么爱哭,你老子我就不要你了。”

    什么呀!

    怎么说得好像是他们逼得他不能要孩子似的。

    这话传出去能听吗?

    宿管:“做人要讲道理。你是大人,你该懂的,孩子会长成什么样子,得看你们做父母的怎么教,你动不动打孩子,骂孩子,现在又要丢了孩子,这怎么能行?”

    铁匠闲闲地看着宿管,“我能怎么办?你说了,宿舍里不叫哭,不叫打扰别人,他总哭,我不让他哭,他还是不停哭,管不住,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将他丢出来了。”

    宿管能被气死。

    这个人满嘴的歪理!

    “你的意思是宿舍的规矩错了,叫你打搅别人休息就是应该的了?”

    铁匠:“我可没有这样说。”

    宿管:“那你是什么意思,你明说,看看能不能解决。”

    铁匠:“请我来的时候,说好的,管食宿,我现在来了,你们又对我挑三拣四的,我还想问问你们是什么意思呢!”

    宿管:“管好孩子,不打搅邻居这是应该的事情,怎么说得好像谁为难你,谁给你穿小鞋了似的!”

    铁匠:“难道不是?你们如果不是更信任看重那个酸秀才,会来欺负我,呵呵,你们就是看着人家今后的地位高,上赶着巴结,我呸!”

    宿管瞪大了眼睛,他真是服了,怎么有人的脑子是这么长的呢?

    “你和钱秀才的待遇是一模一样的,何谈更看重?而且你们也都是今天才到的村里,又哪儿来的更信任,你不要无理取闹。”

    铁匠横了宿管一眼,又推搡孩子一把,“滚,老子看到你就烦,就是因为你,老子才会被个毛头小子指着鼻子骂。”

    宿管:“说话就好好说话,别夹枪带棒、指桑骂槐。”

    铁匠:“你们都是文化人,说话都是四个字四个字地蹦,我算什么,就是个粗人,你们说话我可听不懂。”

    他摆摆手,“罢了,我跟你说不着,我要见你们东家,我要问问她,你们凭什么这样对我们。”

    旁边就有人劝:“大哥不要这么急躁,也不是只有你一人是这样被对待的,我们也都是一样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规矩定下了,我们就得遵守,是不是?”

    狗屁!

    铁匠:“谁定的规矩,到底是东家,还是这群狗腿子,谁说得清楚,我要见东家。”

第1692章

    陈春燕放下笔,揉了揉眼睛,抬头朝外面看去。

    “什么?新来的铁匠闹事?为的什么呀?”

    三井村所有的待遇和招新章程,她都看过,她觉得很不错,相比起目前盘剥的状态,这么平等的章程和优厚的待遇,算是非常朝前的了。

    董明春站在书案边,声音不疾不徐地说:“起因很小,说是钱秀才嫌铁匠太吵,要换房间。”

    陈春燕:“不是什么大事,换了就行了。”

    董明春:“可不是嘛。确实是换了,因为房间不够,将钱秀才安排到了龙桥村胡阿婆家暂住,一切费用由我们出。”

    陈春燕不解,“这还有什么问题吗?是觉得待遇不公平,要闹一闹?他如果觉得不公平,趁着钱秀才家里还没有收拾,完全可以调换嘛。”

    董明春:“并不是因为这个。那孩子实在是太爱哭了,按照规矩宿管便去提醒了一下铁匠。

    “那铁匠桀骜不驯,刚说了两句,不让孩子吵到邻居,不让打孩子,不让打媳妇,他就发火了。

    “直接抱着孩子丢到了宿舍前的空地上,说是既然宿舍不让吵闹,他的孩子又吵闹不休,他就不要那孩子了。”

    哈?

    陈春燕以为自己听错了,“不要孩子了?”

    董明春:“大概也不是真的不要,那是他的小儿子,只有四岁左右大小,谁舍得丢。大概是想用这种方式要挟宿管吧,好叫宿管今后不敢管他们家的事。”

    陈春燕:“三井村的规矩立在了那里,不管是谁都必须遵守,不管他们家的事……怎么可能!”

    董明春:“谁说不是呢?但他现在闹着要见你,在宿舍门前撒泼打滚,实在是不像个样子,你看看是把他带过来说话,还是过去一趟。”

    陈春燕伸手将笔淘洗干净,“我过去一趟。”

    有的事情还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清楚为好,要不然怀疑就会像一颗种子埋在大家心里,不管她待会儿做出什么处置,事后都会众说纷纭。

    她骑着踏雪,踢踢踏踏地往宿舍而去。

    过了桥,往前面没走多远,便是宿舍,喧哗声声声入耳。

    陈春燕端坐在马背上,视线向下,俯视着那一场闹剧。

    有人看到了她,呼喊:“大小姐来了,不要吵了。”

    三井村的人呼啦啦散开,给陈春燕让出了一条路。

    只有铁匠还坐在原地,拍着腿哭。

    “背井离乡到这里来谋生,连一口热汤饭还没有吃上,就被人嫌弃欺负,我们这群没有根基的人啊,真是可怜呐。”

    陈春燕朝小丫头招手,“拿热汤饭来给他吃。”

    一话出,场面更加安静了。

    什么啊,这么闹事,不守规矩,还给他热汤饭吃!

    铁匠更加得意了,他就知道有钱人都要脸皮,最怕闹。

    这里人多,他又是后来的,今天如果不立威,让这些人欺负了去,他今后在这里就没法立足了。

    他赌对了。

    只听见陈春燕又问:“他的家人吃了吗?没有吃就一并送去。”

    “是!”

    不管是多么匪夷所思的决定,只要决定是从陈春燕嘴里说出来的,他们就会遵守。

第1693章

    热汤饭送了上来,铁匠坐在原地呼噜呼噜地吃。

    小孩子也不哭了,端起碗就往嘴里塞。

    有肉有菜,还有点心,都是他只见过,没吃过的东西。

    见,还是见到别人在酒楼里吃,可惨可惨了。

    铁匠洋洋得意地看着围观的人。

    陈春燕坐在太师椅上,端了杯茶,静静地看着铁匠吃饭,她的视线落在父子俩身上,却又好像没有看他们。

    她没让大家散开,又看着那父子俩吃东西,大家也就站在原地看着那父子俩吃东西。

    铁匠还招呼陈春燕,“不用守着我,我这样挺好的。但只有一点我得说说,这肋排啊,炖得不够软烂,要那种放进嘴里就化开的才好吃,吃起来才不费劲。”

    董明春:“本也没到吃饭的时间,这些肉到了饭点,自然也就炖得软烂了。”

    铁匠点头,“嗯,还是咱们五味居的人会吃。来,再给我添一碗汤。”

    董明春示意小丫头照办。

    小丫头气呼呼的,她被点到了,又不能不办,只好过去接过铁匠手里的碗,舀了汤,又放回铁匠手里。

    铁匠:“这就对了嘛,对有本事的人,就得客气点。我毕竟是你们请来的。”

    陈春燕慢慢喝着茶。

    董明春装听不见。

    三井村的其他人都要被气炸了。

    待铁匠父子吃完了饭,陈春燕才开了口,“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铁匠憨笑,“我很满意了。”

    陈春燕点头,站起了身,“很感谢你对我们三井村的信任和支持,很遗憾,你并不是我们三井村要找的铁匠。

    “没有好不好,只有合适不合适。你的本事可能很好,但真不合适我们村子。

    “春姐,按照规矩,给一两银子的程仪给这位铁匠,再派车将他们一家人安安全全地送回去。”

    董明春恭敬应是,转身就去办事情去了。

    铁匠都懵了,“啥意思?”

    陈春燕:“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你不适合留在三井村,或许去别的地方能找到更好的生计。”

    铁匠着急了,“我并没有觉得这里不好,我觉得这里挺好的啊。”

    陈春燕:“是,这里是挺好的,所以我得守护这种好,不能让不和谐的声音出现。”

    铁匠的面皮涨红。

    他就是那个不和谐的声音。

    “我们刚来,不懂规矩,你们早说嘛,刚才的都是误会,我们以后肯定会守好规矩。”

    陈春燕的视线轻轻浅浅地落在铁匠身上。

    以后吗?

    没有以后了。

    这种随便能威胁主家的存在,根本就不能留。

    他现在并没有什么筹码,看出主家好心,就用自己的儿子威胁,以后他拿到了陈春燕的设计图,知道怎么制造那些简单的农机了,岂不是更得威胁人?

    这样的人根本不能留。

    陈春燕:“能来这里就是缘分,我好吃好喝地招待你,离开这里,并不是绝情,我送程仪送你离开。

    “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不合适的勉强用着,不会舒服。

    “言尽于此,你看看你是要再歇息一会儿离开?还是马上就离开?”

    铁匠懵懵的,他以为进了三井村,一切就妥当了,没想到还会被赶走。

第1694章

    铁匠叫住陈春燕,“不是说进了三井村就是自己人了吗?你为什么会将自己人赶走?”

    陈春燕:“进了三井村,会有三个月实习期,实习期过了,签了合同,那才是自己人。”

    她回过身环视一圈,“你们记住了,以后要管只管自己人,对待客人,大家就客气点,不适合咱们村的客人,我们客客气气地把人送走,不要与人起冲突。”

    宿管脸上挂上了笑容,恭恭敬敬应是。

    这才是三井村的气度啊。

    用你不用你,只在一念之间。

    陈春燕转身走了。

    铁匠颓然地坐在地上。

    早知道是这样,他就不闹事了。

    三井村和龙桥村几乎并成了一个村,消息传得很快,如长了翅膀一般,传进了还在收拾房间的钱秀才耳朵里。

    他悚然一惊,原来进了三井村其实并不稳当,还有可能被赶走。

    他飘飘然的心态落回了实地,然后就开始忐忑起来。

    大小姐处置了铁匠,会不会处置他。

    他这样其实也算是给大小姐惹了麻烦,怎么办?还是去问问盛小冬吧。

    盛小冬:“不会,你们又不一样,你又不是用自家孩子要挟东家,东家哪里会跟你计较,你就安心住着,按时过来吃饭就行。”

    说得轻巧!

    钱秀才:“可是……不是说还要签什么合同吗?我怎么没有?”

    盛小冬:“啊,那个啊,不是说了么,有实习期,你才刚来,一天课都没有上,实习期都还没开始呢,现在想那个委实有些早了。

    “你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备课,只要把课上好了,让学习的孩子听得懂你在说什么,你的实习期一定能过的。

    “你现在只要基本工钱,过了实习期可就不一样了,还有奖励。各种福利都会跟上,你的父母过生日,我们都会准备礼物呢!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不对?你不用多想,只用从自己身上努力就行了。”

    话是这么说。

    但总觉得忽略了很重要的东西。

    钱秀才眨巴眨巴眼,转身走了。

    只要那些孩子不要太笨,总不至于真的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吧?

    不至于的吧?

    第二天他主动提出他要去学堂上课。

    盛小冬自然答应了,能早一天开课,就早一天开课。

    陈春燕说这是……哦,统一思想。

    三井二村那边已经修整了一个房子出来作为学堂,修得很是不错,立刻就能用。

    盛小冬很高兴,亲自送钱秀才去学校。

    钱秀才很快就发现事情不太对劲了。

    马车骨碌碌路过了学堂,却并没有停,而是拉着他朝外墙那边而去。

    穿过了两道墙,马车依旧没有停,继续朝前方快速奔驰着。

    “盛小冬,我们去哪儿?”

    盛小冬:“当然是去学堂啊!”

    钱秀才:“哎,我们刚刚不是路过了学堂吗?”

    盛小冬一拍脑袋,“哦,不是那个学堂,我们三井村建了一个新学堂,请你去做启蒙先生的,因为教学难度比较大,所以你的基本工钱会比其他先生都高。”

    钱秀才咽下一口唾沫,他怕不是上了一条贼船了吧?

    他默默往后缩了缩。

第1695章

    钱秀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马车以不可抗力的姿态坚定地朝前方驶去。

    马车驶过的地方越来越荒凉,渐渐的连虫鸣鸟叫都消失了,仿佛进入一个荒芜的世界。

    钱秀才的感觉没有错,这一段路原本就很荒凉。

    “我怎么连虫鸣都听不到了,你要带我去哪里?”

    盛小冬很无奈,一个大男人居然这么怕事啊。

    “都秋天了,没有虫鸣很正常,都是夏虫嘛,哪里能活得到冬天呢?”

    说得也有道理。

    “但也没有鸟叫了。”

    嘿,这人。

    “你撩开车帘看看,周围又没有树,鸟总不可能一直站在地上吧?而且,到了这个时节,鸟都得飞到南方过冬去了吧。”

    而且鸟又不是傻的,这地方明显找不到吃的,干什么要待在这里。

    话说回来,三井村的鸟明显多了,散落在地里的东西,来不及捡的,要不了多久就被鸟啄食完了。

    他们本来还想赶走鸟的,但被陈春燕阻止了。

    鸟虽然会吃一些粮食,啄坏一些果子和蔬菜,但相较于虫的破坏力,损失的那一点粮食根本就不叫事了。

    所以鸟要吃点粮食就吃吧,毕竟它们主要吃的还是虫子,大家得看到鸟的益处。

    不过人对田鼠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村里的小孩根本不怕田鼠,专门在田里找田鼠洞,找到了直接掏了田鼠洞,将它们存来过冬的食物给全部带走。

    一个田鼠洞,往往能掏出半袋子花生。

    花生能卖钱,哪怕是种了,谁也不舍得让自家孩子吃。

    小孩子的零嘴便是这样从田鼠嘴里抢来的。

    马车停了下来。

    盛小冬先下了车,再伸手来扶钱秀才。

    钱秀才撩开车帘,刚刚看了一眼,膝盖就是一软,差一点从车上栽倒下去。

    鞑,鞑靼……

    他差点惊叫出声,让他来教这些不服教化的人,干脆一刀杀了他吧,他死得还痛快点。

    盛小冬看了钱秀才一眼,拉着钱秀才往前面走,“不要害怕,都是学生的父母,他们还能打先生啊?”

    不是啊,话不是这样说的啊,人家的风俗跟咱们又不一样,咱们尊师重道,人家不是的呀!

    钱秀才双脚来回杵地,用全身力气抗拒盛小冬推着他往前走。

    盛小冬:“不要怕,真的不要怕,不要丢咱们东家的脸。咱们东家站在这里时,一个眼神,他们连多余的一个字都不敢说。”

    钱秀才:“我以为我只是来教书的。”

    盛小冬:“没错啊,你是来教书的。”

    钱秀才:“但……我现在是来送死的了。”

    盛小冬:“死不了。你要相信你自己,你不但死不了,你还能教会他们读书写字。”

    求你了,赶紧拉倒吧。

    钱秀才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哪怕他再怎么抗拒,还是被推到了鞑靼人面前。

    鞑靼人叽里咕噜说了几句。

    盛小冬朝学堂指指。

    鞑靼人点点头。

    他们虽然相互听不懂对方说了什么,但是昨天有通译过来交代过了,学堂的先生要过来上课了,大家千万对他客气点。

    盛小冬:“钱先生,你想好怎么上课了没有?”

第1696章

    钱秀才相当的一言难尽。

    他当然想好了该怎么上课,但想的又跟实际不一样。

    他给普通孩子启蒙,能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始讲,跟这群人能这么讲吗?

    别说天地玄黄了,就连鸡鸭鹅他们都听不懂。

    钱秀才真的很想给盛小冬跪下,求盛小冬放过他,不过看盛小冬那神情,如果他敢反悔不仅盛小冬不会放过他,陈春燕恐怕更不会放过他,到了如今,陈春燕还真没有在生意上吃过亏。

    他敢第一个给陈春燕亏吃,陈春燕搞不好会恼羞成怒,圣人都说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他肯定是惹不起的。

    他茫然看了看四周,只能硬着头皮往里走,走到门口时,他终于鼓起了勇气。

    “小冬啊,麻烦你个事儿,能请你去找个通译来吗?我这实在没法上课,我说的,他们听不懂,他们说的,我也听不懂,这样上课……太难了。”

    盛小冬倒是极为理解,不过三井村就那么一个通译,还在学堂教授外文课,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过来的。

    昨儿晚上大小姐专门把他叫过去说了一会子话,就是以防万一,防着钱秀才到时候拿不起事的,看来大小姐还真是有先见之明。

    盛小冬从怀里摸出一叠卡片来,“呐,这是昨儿大小姐交给我的,你看着用。”

    钱秀才拿着卡片一张一张看过去,整个人都惊呆了,原来教书还能这样教的么!

    卡片上画着栩栩如生的画,不过寥寥几笔,勾了出的牛羊,便能叫人一眼认出来那是什么,画下面写着字,用这样的卡片教书,便能事半功倍。

    难怪东家看不上他们摇头晃脑地教书了,摇头晃脑哪儿比得上生动形象的卡片啊!

    钱秀才朝盛小冬点了点头,谢了又谢,“你真是帮我大忙了,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盛小冬:“我可不敢居功,这是大小姐弄出来的。我们大小姐很是厉害,你以后有什么不明白的,直接去请教她即可。”

    钱秀才再一次认识到,三井村的人对陈春燕是多么尊敬了。

    他拿着卡片进了教室。

    盛小冬朝着身后招招手,便有几个小子抬着一个黑板,拿着一盒粉笔过来了。

    又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陈春燕只把想法跟郑林说了,郑林便弄出了黑板和粉笔来。

    现在黑板、粉笔和铅笔并称学堂的三大神器。

    除了学生们学写大字的时候,先生们会要求必须要用毛笔外,平时他们都更爱用铅笔。

    发展了好几个月,铅笔发展到现在已经是4.0版本了,软硬程度更加适中,学生们用得也顺手。

    陈春燕平时出门也多带铅笔,毕竟想写点东西还得研磨,是挺麻烦的。

    三井村的人都见过也用惯了这几样神奇,倒是钱秀才看得一脸茫然,呆呆的,不知道盛小冬要干什么。

    盛小冬跑到钱秀才跟前低头耳语,“这是粉笔,您瞧,这样写字,写完了可以用鬃刷给刷干净,便于您讲课,那边的学堂也是这样用的。也是开课太急了些,不然这些事情应该早点跟您交代的。”

第1697章

    钱秀才赧然,也是他考虑得不周到,他只想着赶紧开课,好证明自己的价值,却没想到当先生不仅仅要把课讲明白的事情,里面还有各种错综复杂的麻烦需要处理。

    不过还有什么事情比读书还难呢?

    既然人都来了,那么出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好了,而且盛小冬看上去挺有能力的,好像也很愿意提携他,他就趁着盛小冬还在这里,赶紧开始讲课,如果有问题,也好请盛小冬帮忙解决。

    要不然等盛小冬离开了,他可真成了掉进狼窝里的小绵羊了。

    打定了主意,钱秀才坐到了讲台上的几案后面。

    他坐下之后就发现这个几案的高度对他很不友好,他如果坐着,就没法在黑板上写字了。

    得站一天吗?

    这是又是一件他没有想到的事情。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站了起来,他拿着黑板旁边放着的小图钉将卡片钉在黑板上。

    陈春燕放卡片的时候是考虑过的,由简单到困难,而这个简单不是说笔画少,指的是鞑靼小孩以前就见过的东西,哪怕用再简单的画法,他们也能一眼辨认出来。

    而有些东西,比如说海产品,他们见都没见过,根本想象不到那些东西原本的样子,告诉他们这是扇贝,那是砗磲,他们理解不了的。

    是以陈春燕觉得还是从牛、羊、草这些字入手开始学习。

    然后再搭一点动词,比如说吃。

    这样就能组成一句话:牛吃草。

    一样便于鞑靼小孩理解。

    钱秀才拿着卡片显然没有领会陈春燕的意图。

    他径直往下教,鞑靼小孩显然没有记住,都茫然地看着钱秀才。

    盛小冬赶紧拦了,朝钱秀才招手。

    钱秀才看到鞑靼小孩不停地扭动身体,就像屁股地下有针扎似的,他就知道他怕是讲得不够好,被嫌弃了。

    他正觉得尴尬,盛小冬就叫他了。

    他松了一大口气。

    他赶紧跑出去。

    盛小冬:“你不要紧张,反正一切都还在摸索中。不过一天教的字也不需要多,反反复复读,让他们记住就行了,下午让他们学习练字。

    “你那几张卡片其实应该这么用,我之前也是见大小姐教他弟弟是那么教的。你看啊,你先单独教这几个字。

    “然后移动卡片,现在是牛吃草,换一下卡片,就变成了草被牛吃。就这么多教几次,你再让他们也玩儿这种游戏。

    “耐心点,毕竟是刚刚接触这些东西,不能指望他们学得很快。”

    钱秀才点点头,表示受教。

    他从来没有想过这样教书,不过他直觉,这样教书好像更有效果。

    他抛开杂念,耐心地教读起字来。

    孩子没刚开始并不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一遍一遍地读,直到一个小孩迟疑地跟着他读了一次,他竖起了大拇指,孩子们才明白他的意思,跟读起来。

    被夸了的孩子露出甜甜的笑容,仿佛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语言虽然不同,但肢体语言,还是看得懂的。

    盛小冬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觉得问题不大,便将马车留在了三井二村,搭了来送草料的板车回三井村了。

第1698章

    陈春燕这边却在见聂太太。

    她没想到聂太太会亲自来,按理说当家的太太是不太会出远门的,虽然说梁县和承县相隔并不算远。

    但也得紧赶慢赶才能一天内打个来回。

    万一聂家出点什么急事,找不到聂太太,被聂老太太知道了,是要吃排揎的。

    聂太太是这么说的,“到底是一笔大生意,搭了十几家的银子进来,我得来亲自瞧瞧才行。

    “听管事的说,除了山珍干货,还有玛瑙和织品是吗?其他的东西好说,玛瑙的价值差别却大得很,具体值什么价,得亲眼看过了才知道。”

    陈春燕见聂太太眼下青黑,神情中透着疲惫,想着聂太太这么早能到村里,说不定五更天就出发了,肯定没休息好。

    她就提议:“要不您先去小憩一会儿,看东西也用不了太多时候,您家里的事情安排好了吗?不如就在村里多住一晚,省得匆忙赶路。

    “这段时间有卫所在剿匪,怕那些匪徒铤而走险,万一惊扰了您,就不好了。”

    聂太太听了十分后怕,那些山贼平时躲在山上,打劫来往客商,却也不是谁都打劫的,会看车上的标记,如果是当地的马车,他们一般会放行。

    但人在面临生死困境的时候,就顾不得那么许多了,万一遇上想要抢一笔银子跑路的山贼,那就坏了事了。

    “你提醒得对,我是不该天不亮就赶路,东西放在这里又跑不了,晚一点来也没什么。”她转头吩咐随行的丫鬟,“派个人回去,就说我有事耽搁了,明天再回家。”

    她出门前确实跟家里人打了招呼,说了要来干什么,只是没提生意。

    夫人太太们做点生意赚点脂粉钱,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做过了,就会叫人不喜。

    读书人家最忌讳的就是与民争利,虽然绝大多数商户都会找靠山,给干股,这是潜规则,不过既然是潜规则就是不能拿出来说的事情。

    明面上,读书人还是视金钱如粪土的。

    聂太太就忽悠聂老太太,说:“听说那边出了什么中成药,就是把熬好的药制成颗粒,如果上火或者伤寒,可以先用水冲一包来吃,效果还不错。

    “我这不是想着马上要入冬了么,我们家每年都要施粥赠药,往年赠的药都只能当场喝,万一过了病气给别人就不好了。

    “有那种中成药,我们就可以提前给那些穷困人家每家发个两三包备用,如果有个头疼脑热的,他们冲一冲药,喝了就行了,不用集中起来了。”

    聂老太太吃斋念佛好些年了,最喜欢做善事,听到聂太太这样说,立刻就答应了,还夸她想得周到。

    聂太太就是这么来的三井村,要是让聂老太太知道她是为了十万两的生意来的,怕不是要剥了她的皮。

    这么说是夸张了点,但确实很有可能让她跪在佛堂数佛豆,膝盖真能跪脱一层皮的。

    聂家的下人得了吩咐,赶紧离开了三井村往太平镇去了。

    陈春燕让蔡大丫给聂太太准备了一套洗漱用品,请聂太太先去休息,有话等睡醒了再说。

第1699章

    聂太太以为她会择席的,谁知道她躺在荞麦壳枕头上,鼻尖萦绕着若有若无的香味,呼吸就渐渐的平稳了下来,什么时候睡着的,她都不知道了。

    说是让她睡一个时辰,其实她只睡了两刻钟,便恢复了精神。

    陈家不用丫鬟伺候,自然没有派人服侍她,只让个小丫头帮忙打水而已。

    聂太太还是由自家丫鬟服侍着洗漱的。

    桌上放着点心,是常见的茯苓糕,吃起来淡甜,并不觉得腻,准备的水,竟然是果汁,那么一杯,怕是要用两三个梨才能榨得出来。

    她在心里啧了一声,这个燕老板别的地方看起来挺抠的,在吃食上却是一点都不肯亏待自己。

    她晃了晃手里的杯子,心里挺好奇的,她家榨出来的梨汁怎么看都泛黄,陈春燕给她的梨汁却白生生的,看上去就想喝一口。

    她一口梨汁一口点心,吃完了东西,她摸着肚子感慨,“秋天,就应该多吃梨。”

    外面忽然有嘈杂的声音响起,隔得远声音听不真切,却听得出来是个女子招呼人抬东西的声音,具体说了什么,并不知道,大概只听得清“小心点”“别撞了哪儿”之类的话。

    这些话都是着急的情况下说出来的,音量就不自觉拔高了许多。

    来人是廖敏柔,她原本有课的,陈春燕让人去通知她聂太太来看货了,她还挺不乐意,很是在教书育人和赚大笔银子之间徘徊了一阵,最后还是选择了赚大笔银子。

    廖敏柔的最爱还是银子啊。

    她进屋,也不要谁招呼,自顾自端起茶杯就喝。

    那茶杯是满的,入手冰凉,一看就是凉了很久的,专门给她准备的,她也不客气。

    “秋老虎真是厉害,都感觉都要晒脱一层皮了。二十八个秋老虎呢,还有几个来着……好像没几个了吧。算了,日子都过昏了,不记得了。

    “哎,你说的大生意在哪里?我可是把我家管事叫来了,带着我家的样品呢,看上了,只管去城里调货。不过你知道的,我家做的是南来北往的生意,不会把大批的货存在梁县里。”

    陈春燕又给廖敏柔倒了一杯水。

    廖敏柔挑眉,“你怎么回事,你家没茶叶了吗?这就给我喝白开水了!”

    抠的!

    陈春燕:“茶喝多了不好。”

    什么东西都得有度,少量喝茶,有保健效果,比如说消浮肿、提高免疫力、降胆固醇等等,但喝多了伤胃。

    她给三井村定的规矩是,每人每天一杯茶,一杯茶可以添三次水,之后再喝就是白开水了,上午茶和下午茶时,可以喝果子和各种饮品,但晚上一定不能喝茶。

    而且她不建议大家喝浓茶,如果精神不好,抓紧时间小憩一下都行。

    但廖敏柔不那么认为,她觉得陈春燕还是抠!

    不抠不足以在这么短时间内成为巨富。

    陈春燕的钱就像是大风刮来的似的,周围这一片,她有多少地了?

    廖敏柔自个儿都算不清楚了,她觉得陈春燕不看账册恐怕都说不清楚了,反正她听说陈春燕每个月十五号结了银子,都会买地,这话应该是真的。

第1700章

    廖敏柔看着陈春燕的样子就多了几分咬牙切齿。

    陈春燕斜睨着廖敏柔,“怎么,你想打我?”

    廖敏柔:“有的人命里带财,是我等凡夫俗子怎么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呃!

    这酸溜溜的语气!

    不知道的还以为陈春燕抢了她男人呢!

    陈春燕失笑道:“钱财都是小事,没有靠谱的后人,挣再多的钱都是没用的,又守不住。”

    扎心了啊!

    廖敏柔都想捂着胸口了,陈春燕这一次出招,扎得她胸口生疼。

    她是要招赘的,可但凡有点心气的男子,谁会愿意给人家当赘婿啊!

    愿意的基本都是好吃懒做的,或是身体上有这样那样毛病的。

    她长得也不差,凭什么找个罗锅或者找个麻子呀!

    婚事就这么耽搁了下来,到现在还没找到一个看得上眼的。

    廖敏柔高高举起了茶杯,就想往陈春燕脑袋上砸。

    陈春燕指着廖敏柔的手,“喂,说话就好好说话啊,你怎么添了个动手动脚的毛病?”

    她往后退了一步,“我跟你说,你对我好点,我说不定会给你介绍一个。”

    廖敏柔冷哼一声,“你能认识什么人,哈,你该不会想将你买的那些人送一个给我吧?”

    陈春燕就作势要打,“你胡说八道什么,村里的这些小子小的才三四岁,大的也就十一二岁,给你,给你干嘛?”

    廖敏柔的脸腾地就红了,“你怎么满嘴胡话呀!”

    陈春燕:“我说错什么了吗?那么小的孩子本来就不能顶门立户啊!”

    她摊开了手。

    廖敏柔知道自己误会了,脸就更红了。

    陈春燕嘻嘻笑,牵了廖敏柔的手,“我给你说的这个人,她没什么正经营生。哎,你先别跟我急,我话还没说完。

    “他现在确实是个帮闲,为人却很有些本事,我之前托他办的事情,办得很妥帖,事情办得很急,却不能走漏风声,这两点要求他都达到了。

    “而且你知道的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是牛一松的朋友,牛一松那个人你是知道的,很是顾家,人也肯上进。

    “如果那个人真是没有一点上进心,牛一松也不会跟他做朋友。人有时候缺少的就是一个机会罢了。”

    廖敏柔听了这样的话,其实还是有几分心动的,她觉得陈春燕说得有几分道理,有的人只是出身不好,起点太低,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出人头地而已。

    搭上了他们家,给了这样的人一个机会,说不定能一飞冲天。

    这样的人是困不住的,不过可以许诺三代以后小儿子归宗,这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吧。

    “说了那么多,那个人长得如何?”

    陈春燕伸手在自己脑袋上面比划了一下,“大概长这么高,剑眉星目,浓眉大眼,长得其实不错,就是皮肤被晒得有点黑。”

    那么高啊……

    有没有八尺?

    就算没有,也不算矮。

    这个高度其实也还行。

    陈春燕的眼光其实不错的,既然说长得好,那肯定是长得真的好。

    廖敏柔的心里就有些愿意了,“我上次陪你相看,这次你得陪我相看。”

    呸!

    谁去相看了!

第1701章

    陈春燕觉得她陪廖敏柔去相看很不合适。

    廖敏柔那句话说出了口,却觉得是个极好的主意。

    她眼睛亮晶晶的,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两三天都要忙出货的事情,忙完了,我们就去看吧。”

    陈春燕:“……”

    她无语了一阵,决定还是得跟廖敏柔讲道理,“我帮闵大人相看,是因为他家里没有女眷,不可能让小妾或者女儿帮他相看,我才去的。

    “你家里父母俱在,府城还有老祖母,这些都是能在你的婚事上说得上话的人,你要相看也是找他们帮你相看去!

    “我去真不合适。而且这件事情也应该由长辈打发了人去探探口风,等人家愿意了,才好去相看的。”

    廖敏柔却有自己的道理,“你说的是有道理,却跟我想得不一样。在哪种情况下相看,如果不是有特别明显的问题,我都不能反悔了,万一他的长相我不喜欢呢?

    “还是先看一眼得好,我看得顺眼了,再打发人去打听他的情况,然后再让长辈安排相看,没什么问题就把亲事定下来,事情是应该这么办的。”

    这么说的话,其实也有道理。

    陈春燕就有些犹豫。

    她其实无所谓,她接受的是后世的教育,就怕别人接受不了,引来非议。

    廖敏柔见陈春燕神情松动,立刻蹬鼻子上脸,“好,就这么说定了,你先去打听好那个人在哪里,我们找机会去见一眼,如果可以,能接触一下就更好了。”

    您还真是会顺杆爬。

    陈春燕憋了半天,才想出一个相对周全的办法,“我看啊,还是不要去相看了,我们把他叫过来吧。

    “反正这两天出货,事情多,找人来搭把手是很正常的。”

    廖敏柔横眉立目的,“你让我未来的夫婿帮你扛大包?”

    还能不能聊天了?!

    陈春燕简直无语,什么就是未来的夫婿了,这八字还没有开始写呢!

    廖敏柔却因为噎住了陈春燕,很是开心。

    能噎住陈春燕的有几个人啊,唯她耳。

    她这么想着,就更想见见陈春燕说的那个人了。

    “也别胡乱指使人家做事,叫他过来帮着看出货就行了。

    “家里做生意的,不知道怎么出货进货,不知道怎么存货,那是不行的。”

    陈春燕还能说什么,她只能感觉让人给牛一松带话,“你就说我这边今天出货,人手有点紧,让牛一松找几个朋友过来帮忙,就说上次帮忙买米的朋友就很不错,就找他们吧。”

    周文严听话去了。

    廖敏柔的神情就有些古怪,“叫那么多人来啊,听着倒有些像选秀了。”

    陈春燕又被噎了一下。

    做事情既然不想被人知道,就得做得敞亮,大面上不要叫人看出猫腻来。

    独独点名叫一个人过来帮忙很奇怪,那就叫一群人过来好了,反正那群人之前也帮过她的忙。

    “你这脑子!”

    廖敏柔:“你的眼光和我的眼光又不一样,你瞧着好的,我不一定觉得好,多叫一些人来,说不定就有我看得上眼的。”

    陈春燕有一点点想翻脸了。

第1702章

    陈春燕正想说叨廖敏柔几句,蔡大丫却进来说,聂太太过来了。

    她便对廖敏柔摆摆手,示意她别再讨论这件事情了,被别人知道了不好。

    廖敏柔翻了个白眼。

    她就是那么不靠谱的人吗?

    聂太太被请了进来。

    陈春燕先跟聂太太介绍了廖敏柔。

    聂太太居然是知道廖家的,“不知道你是做瓷器生意那一支,还是做丝绸生意那一支?”

    廖敏柔就知道,遇到了个了解他们家的人,她心里就先亲近了一分。

    “是做瓷器生意的那一支。”

    聂太太就知道了,是廖家三房,被分家出来的庶子那一支了。

    这样更好!

    对方来头大了,她也怕不能平等交易,一直被压制着,是个人都会觉得浑身难受的。

    她就呵呵笑,“那我就知道了,你们家的瓷器很有名,瓷窑是北方出名的瓷窑了,我家里还有一些你家卖的摆件。”

    瓷窑分为官窑和民间瓷窑,官窑就不说了,多在南方,北方一个也没有,官窑的瓷器在北方就很难得。

    廖敏柔家的瓷窑是民间瓷窑,很有几分特色,用色大胆,图案醒目,和南方官窑完全是不同的体系,显得很是大气。

    南方的人家看多了温婉的瓷器,有的也喜欢摆上一两件廖家出的瓷器,是以他们家的瓷器销路还不错。

    廖敏柔见聂太太说得真心,她对聂太太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主动道:“瓷器是我们家自己的生意,不过我们家也做南北货的生意,聂太太您如果有什么想要的,而这里又没有的,你可以跟我说一声,我找人带货去。”

    聂太太呵呵笑,“那敢情好。”

    陈春燕见二人寒暄得差不多了,“那我们就去看货吧。”

    一行人便去了外院。

    花厅已经被收拾了出来,作为聂太太看样品的地方。

    陈春燕事情做得也敞亮,“这些样品不是我挑的,是让您家的人去挑的,随便从货里抽了些出来,这样才更见品质。”

    这事儿是趁着聂太太补觉的时候做的。

    聂太太洗漱了就往这边来了,她身边的人还没有机会告诉她,她也是刚刚听陈春燕说,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她对陈春燕这个合作伙伴就更满意了。

    谁家做生意拿出来的样品不是里面品相最好的啊。

    像陈春燕这样敢由着她的人去随便抽样品的,就说明那一批货肯定所有的品相都好。

    这生意做得童叟无欺。

    “又不是第一次合作了,你的信用如何,我是知道的,绝对不会让我吃亏就是了。”

    陈春燕:“那就先看看货吧。”

    聂太太果然就凑过去看货了。

    别的货都好说,抽出来的样品品质都差不多,只是玛瑙看着品质参差不齐的,偏偏这个才是价值最大的东西。

    陈春燕看到玛瑙就买下来,至今没让人发现,三井村是按斤收购的玛瑙。

    这也就导致了,她收回来的玛瑙品相上相差很大,大小差别也很大。

    她肯定是不会亏的,但她也不会分辨啊。

    聂太太倒是识货的,捧着匣子挑拣起玛瑙来。

    “这些就是全部了吗?”

第1703章

    当然不是全部。

    但货要一点一点出,才不会被人压价不是?

    陈春燕便道:“这些玛瑙都是鞑靼那边弄来的,您也知道,鞑靼正跟咱们打仗呢,这些东西就越发显得来之不易了,却不是说要有多少就有多少的。”

    聂太太倒是知道和鞑靼打仗的事情,听说大批流民往南边去了,到天子脚下讨口饭吃,却被驱赶,现在正在南方最富庶的江南生事。

    北方的豪富知道了这种情况,怕同样的事情在北方上演,便主动救济流民,后面被祸害的流民,很多人都在北方找到了生计,虽然活得也苦,但只要肯卖力气,那是饿不死的。

    只是眼看着要到冬天了,这个冬天还不知道如何难熬呢!

    最近这些年,一年的冬天比一年的冷,还一年比一年来得早,保暖的事情不提前做好,闹不好要冻死很多人。

    聂太太心里乱糟糟的。

    她实在怕流民冲击起来,那可是看着谁家富裕,就专门打谁家主意的存在。

    得做好准备才行。

    有了决定,她又把心思放回了玛瑙上,对着光,一颗一颗挑。

    陈春燕站在旁边也没闲着。

    她琢磨着,可以把聂太太挑剩下的玛瑙打成首饰,首饰不一定要多贵,得普通人家都买得起的。

    眼看着马上就要过年了,再紧吧的人家,都会添置新衣,如果首饰不贵,应该也能揽到一批客人。

    红色的原石磨成一颗颗圆珠子,打孔用红绳串起来,卖个一二百文钱的,连村里的小姑娘应该都会想要买一串。

    她在心里快速转着主意。

    聂太太的心也没闲着,大块的玛瑙原石,并不是纯色的,颜色是渐变色,红、橙红、黄到白,这样的原石用来做首饰不太合适,但做个香炉,弄成摆件,还是很好看的。

    这个玛瑙在阳光下晶莹剔透,很能卖得上价格。

    只是为什么燕老板不自己做成摆件卖呢?那样岂不是赚得更多。

    很快她就想到了,做成摆件很考验工艺,师傅的手艺好了,做成摆件增光添彩,哪怕料子最初有点什么不好的,都能掩盖过去,把价格拉高。

    可要是师傅的手艺不够好,就毁了一个料子了。

    那还不如直接卖原石呢!

    聂太太只是想知道陈春燕会不会坑她,确定没有坑,她就放心大胆起来,一个个大块的原石,往樟木箱子里放。

    这些原石她带回去,让合伙的那些太太亲自来挑,然后各自找师傅雕刻,反正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她跟陈春燕接触之后,觉得做生意敞亮点,生意才能更长久,并不想在中间抽什么回扣了。

    她把所有大块的玛瑙全都挑走了,小块的,适合做头面的,她挑了一些,剩下的运到远处去卖并不划算,她也就不要了。

    她挑得意犹未尽,脑子里全是玛瑙做成首饰和摆件时的样子,感觉整个人都圆满了似的。

    下次再来挑吧。

    她想。

    她挑的玛瑙很漂亮,当然了,价格也非常漂亮。

    陈春燕是按斤收来的玛瑙,鞑靼人尽量找了大的来,好压秤。

    但她可不会按斤卖出去。

第1704章

    每块玛瑙的价格都是由廖敏柔找师傅定的,有几块高得离谱。

    别看聂太太说她们出十万银子,可玛瑙就占了大头。

    玛瑙很重要,聂太太亲自出手挑选了,剩下的东西,都是随便装箱,装车就行。

    聂太太还叮嘱陈春燕,“你以后有大块的玛瑙还是给我们留着,派人来通知我们一声,我派人过来取。”

    十万两银子的货,浩浩荡荡装满了一个车队。

    不过像毛衣、羽绒服之类的东西都是不值钱却占地方的,只有聂太太坐的那辆马车,才最值钱。

    聂太太心里毛毛的。

    她看着深深的车辙印,就觉得不安稳。

    陈春燕自然不会让聂太太悬心,如果从三井村买了贵重货物,转头就被打劫了,三井村不要面子的吗?

    她让周八一护卫聂太太的车队回太平镇。

    十万两银子的货,她给派了一个百户所。

    也就是说,她把祁轩留在村子里的人全部都派了出去。

    村里的防务就交给了两个武师父。

    聂太太看到了浑身冒着彪悍气息的护卫队,她的心才安稳下来。

    其实她也可以花钱请这些人护送商队嘛,不一定非得达到陈春燕要求的购货金额。

    她终于回过了味儿来。

    就像祁轩似的,一直派人护送廖家的商队,一个是赚粮饷,二个是练兵。

    陈春燕现在也学着祁轩,用老带新,准备带出一批人来,等人都磨练出来了,就成立个镖局。

    战时提刀上阵,非战时便收刀巡逻。

    这一回陈春燕赚得盆满钵满,手里的银票甩得哗哗响,一副暴发户的样子。

    她将廖敏柔的钱结给了廖敏柔,只不过给廖敏柔的也只有十之一二而已。

    落在陈春燕手里的钱,足足有八万两之多。

    买玛瑙付出的成本,与最后获得的收益,根本不值一提,她那些钱就跟白抢来的似的。

    于是,她大手一挥,护送聂太太的人,每人一两银子。

    这消息,聂太太还没有出村,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有那学习实在是不好的,怎么听都费劲的,当即决定把心思花在学武上,以后好跟着武师父混个前程。

    护送商队虽然危险一点,但收益高啊。

    陈春燕让人传出了话,护送商队,同个府是每人一两银子,同个布政使司是三两银子,跨布政使司了就是五两银子。

    目前还只做北边的生意,以后开始做南边的生意了,到时候再定价。

    大家听了这个消息都很高兴,觉得生活有奔头了。

    能文的就去学文,学文不成的,去学武也能找到一口饭吃。

    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对三井村心怀感激。

    铁匠被送回了原籍,哪怕手里拿着陈春燕给的程仪,心里还是不舒服得紧,到处说陈春燕的坏话,说陈春燕多么多么有钱,却抠门得很,连他这样的手艺人,都不愿意给一口饭吃。

    就有小混混凑到了他面前问他,“你说的那个燕老板,到底多有钱?”

    铁匠哼哼道:“具体多有钱,我不晓得,但是整个村子都是他们家的,你说有钱不有钱。”

    小混混的眼神就闪了闪。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586/ 第一时间欣赏大农最新章节! 作者:又尽所写的《大农》为转载作品,大农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农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农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农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农介绍:
有一个傻子哥哥是怎样的人生体验?
那是天崩地裂的感觉。
有两个傻子哥哥是怎样的人生体验?
那是注孤生的感觉。
傻子的妹妹难嫁,谁都不敢赌,她们的后代是不是傻子。
不过那有什么关系呢?
我家有的是地,有的是钱,养得起老姑娘!大农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农,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农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