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5章
陈春燕:“你还没有见过人,不着急拒绝,我建议还是相看相看,找个合适的机会,让她家儿子到地里帮帮忙,你远远地看上一眼,如何?”
蔡大丫眉头皱得死紧,恨不得夹死文字,她紧抿着唇,也不说愿意,也不说不愿意。
陈春燕拍板,“那就这么定了。你先去忙吧。”
她转头对大姐说:“女孩子还是害羞,她有这个反应很正常,你不要介意。
“你看这样行不行,你这几天就让你家儿子到地里来锄草,你让你男人回你们村子那边伺候庄稼。
“两个人换一下。你在这边,蔡大丫也好知道哪个少年是你儿子。”
陈春燕得帮着蔡大丫维护着名声,她可不能让三井村的姑娘特别傲气的这种名声传出去,那样受伤害的就不止蔡大丫一个人了,还有更多的陆陆续续被买进来的丫头们。
大姐很开心,“这样就行。”
陈春燕:“如果两个人要说话,光天化日的,又在大家眼皮子底下,出不了事,也不至于坏了名节,你就让他们说,总要相互多了解了解,才知道合适不合适的嘛。”
这也是她为自由恋爱做铺垫。
要想一口气进化成后世那种自由恋爱自由结婚的程度,那是不可能的。
但一点一点的来嘛。
先进化到建国后那二三十年的状态,提倡自由恋爱,大男大女的也说话,但都不靠近,哪怕在电影院里,黑漆漆的,也不偷摸牵手。
这种状态就行了,这就算是大进步了。
大姐听了陈春燕的话,连连点头,在她的意识中,她是没有见识的,这些事情还是要听陈春燕的,听陈春燕的准没错。
这一片地方谁也没有陈春燕捞钱捞得快,就凭人家这脑子,你敢说不好使?
不可能的。
大姐非常乐意地走了。
陈春燕就让董明春再把蔡大丫叫了进来。
蔡大丫虎着一张脸,心里还是不乐意,但陈春燕让她去,她就去,也不违背陈春燕的意思。
陈春燕:“你不要有抵触情绪。你怎么知道那个人就不是良缘呢?万一是呢?你岂不是错过了。
“你只看到了这桩婚事的不好,你没看到好处。
“那家人佃我的地种,他们家的人就不敢亏待你。
“你没有娘家,去这样的人家,不会吃亏,明白吗?
“我也不是非要你嫁进那家,你就是去多看看。
“成亲,一半嫁的是男人,一半嫁的是婆婆。
“你要观察这个男人心底如何,如果心眼不好,那就不能要。
“你还得观察他是不是耳根子软,容易被他母亲的话带跑偏,如果是,也不能要。
“你还得观察做婆婆的人,是不是那种特别重男轻女的人,如果是,不能要。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需要观察的事情,不是说这家人需要这样观察,不管是哪家人都需要这样观察。
“所以你别一开始就排斥,你先看看,看看处不处得来,说说话也没什么,只别拉拉扯扯的就行了。”
蔡大丫明白陈春燕的意思了。
感情陈春燕不赞同三从四德那一套啊,那太好了!
第1616章
三从四德要求的是: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蔡大丫还从来没听说过谁家给没出嫁的姑娘教挑拣婆婆挑拣丈夫的事情的。
丈夫不好,那就不要。
婆婆不好,滚一边去。
哇,这可真是太好了。
蔡大丫心里就没那么抵触了,她甚至朝陈春燕露出了个讨好的笑容。
平时板着脸,跟谁都欠了她几吊钱似的人,突然笑起来,要多瘆人有多瘆人。
陈春燕避开了蔡大丫的目光,“你明白了我的意思,就忙你的去吧。”
蔡大丫脆生生的应了,回头就把事情跟于玲玲说了,“我估计大小姐对你的婚事跟对我的婚事是一样的态度。
“你自个儿多留心,如果有看得过眼的,回来跟大小姐说一声,这事儿有大小姐做主呢!”
于玲玲撇嘴,“人家都说嫁人就跟投第二次胎似的,可得慎重了,我反正不着急。”
蔡大丫:“我也不着急。三井村的规矩嘛,姑娘至少要到了十八岁才能出嫁,男人要到了二十岁才能娶妻,我们都不着急的。”
这些东西是她刚刚从炕几上瞄到的。
陈春燕在给三井村制定规则。
律法只有朝廷才能制定,她不会去踩这条红线。
但律法之下不是还有这个条例那个规章吗?
那就换个说法不就是了!
陈春燕在等蔡大丫过来说话的间隙,她埋头在炕几上写《三井婚姻条例》,打头的一条就是女子十八方可出嫁,男子二十方可娶妻。
蔡大丫距离十八还有三年,且可慢慢观察。
而且朝廷的律法只是对没有出嫁也没有定亲的女子比较严厉。
如果订了亲,朝廷反而不会逼着姑娘赶紧出嫁了。
有的疼爱女儿的人家,背景又比较深厚的,把女儿留到二十岁出嫁也是有的。
陈春燕考虑到她不能跟律法作对,如果把女子的结婚年龄定到二十岁,那就太打律法的脸了,这事儿不能干。
她又隐约记得,好像婚姻法是改过几次后才把女子的法定结婚年龄定为二十岁的,也就是说之前还是有一段时间是十八岁。
什么事情都要慢慢来嘛。
现在先定成十八,等大家心里接受程度高了之后,过几年再改成二十就行了。
很多事情都是民不举官不究的,这事儿只要大家认可了,不往上捅,就成了。
不过蔡大丫的话倒是给于玲玲吃了个定心丸,于玲玲的年龄也到了,换作普通人家,都该出嫁了,这也就是进了陈家的门,要不然她才刚过上两天好日子呢,又得掉进火坑里了。
她这段时间在外面帮牲口瞧病,见识的东西远不止牲口而已。
她当时去的某家,牲口生产恰好又遇上媳妇生产,那家人竟然不管媳妇的死活,全部围着牲口。
她当时的心就哇凉哇凉的,如果换成是她,鬼才帮他们家生孩子呢,断子绝孙了最好。
她当时问了一嘴,“人不比牲口重要,媳妇生孩子你们也不去请个稳婆?”
当婆婆的就说:“又不是头胎,不花那冤枉钱。”
第1617章
请稳婆怎么是花冤枉钱呢?
于玲玲当时就很不高兴了。
她和蔡大丫一起研究怎么接生孩子,问过很多人家,一些新生儿夭折,都是因为接生时没弄好,剪脐带的剪刀没清理干净,才导致的。
这多严重啊。
她觉得人比牲口要重要些,便耐着性子劝说。
谁知道人家嫌弃她多事。
那家人根本就不缺孙子,那妇人一连生了七个,全是儿子。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那七个儿子最大的已经十五了,最小的才两三岁,都是吃长饭,还不能干重活的年纪。
家里负担大。
如果媳妇这一胎再生个儿子,又养活了,未来二十年,这家人都过不上好日子。
养孩子的时候苦,孩子养大了也苦。
娶媳妇是要花钱的。
这理论听得于玲玲一愣一愣的。
她无语了半天。
总不能因为这样,就眼睁睁看着孩子爱活不活吧。
谁知道老妇人翻了于玲玲一个白眼,说:“你一个给牲口接生的,管那么多做什么,你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你管得再多,我也不会多给你一个大子。”
于玲玲能被气死。
还有一家人也很可恶,她去那家的时候,那家的儿媳妇正在用手推磨盘磨谷子。
而那家的驴就在一旁站着。
驴好好的。
于玲玲也怕自己经验不足,没敢直接说驴没问题,还是好好给驴检查了检查,驴可精神了。
她刚想给那家人回话,那个做婆婆的就朝于玲玲招手。
于玲玲跟着进了屋子。
做婆婆的拿出一串钱放在桌子上。
于玲玲没数,但大概知道有二十来个的样子。
什么意思?
做婆婆的就说:“我家的驴病了,做不了重活。”
嗯?!
于玲玲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偶尔听小姑娘们凑在一起八卦说这家的婆婆装病拿捏媳妇,不让夫妻俩同房,每天晚上就在婆婆房间里伺候。
她当时觉得神奇极了,大家不都很重视香火传承吗?
不让两口子同房,孩子从哪里来?
但那会儿,她觉得她听到了更神奇的事情,相比起来,婆婆装病让媳妇伺候就正常多了。
帮驴子装病,让媳妇做活,没这么埋汰人的!
于玲玲的脸当时就垮了下来,她手指点了点铜钱,“这种昧良心的钱,我可不敢收。人在做天在看,我怕走在路上被雷劈。”
做婆婆的脸色就不好看起来,“你怎么说话的?”
于玲玲:“你可不要对号入座,我说我自己呢!”
她站起身,“我以后可不敢给你家看牲口了,你家的牲口以后有什么毛病,还是另请高明吧。”
她说完就走了。
走到门口时,看了那媳妇一眼,说:“我能力有限,看不出那头驴子有什么毛病,告辞了。”
那媳妇的眼圈立时红了。
她哪里还不知道这是她婆婆故意磋磨她呢!
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少,于玲玲见得多了,对婚姻也就没有了期待。
去那样的人家受苦,还不如待在大小姐身边自在呢!
陈春燕还不知道她身边的两个“秘书”都没有想要嫁人的心思。
她在园子里散步,身体没那么僵硬后,就洗漱休息了。
第1618章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
佃户大姐一大早就把儿子揪了起来,让儿子洗漱干净,又从里到外换了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
她对丈夫说:“我就把这孩子带走了,家里这两亩地,你照看着。”
大小伙子的脸腾地红了,“我不去!”
佃户大姐怒其不争,“这么大个小伙子,面皮这么薄怎么行!又不是叫你去做什么坏事,就是叫你去相看一下,人家又不会吃了你,你怕什么?”
大小伙子:“反正我不去!”
他平时在村子里看到大姑娘都低着头赶紧躲开,哪里有胆子往人家姑娘身边凑。
听说那姑娘还是个做事情嘎嘣脆的,肯定看不上他。
他更不愿意去了。
佃户大姐能被气死,“我好不容易给你争取到这个机会,你犟着做什么?人家那姑娘长得标志得很,听说还跟着东家读书习字,愿意相看你,都是你的造化了,你再这么犟着,看我打你不打你。”
大小伙子的面皮更红了,“娘,你挑人只管挑好的,你也得看看咱们家的情况啊!”
佃户大姐拍在大小伙子背上,“你就是嫌弃我和你爹没本事呗!”
大小伙子着急了,“哪能啊!我是嫌弃我自己没本事!我配不上人家!”
佃户大姐嘴巴张张合合的,有些颓然。
当初的事情到底还是在儿子心里留下印记了。
她当初帮儿子看上了一个姑娘,那姑娘鹅蛋脸、杏眼桃腮,身材高挑,不算顶漂亮吧,也还算是不错了。
这样的姑娘要是家事好一点,她连一点心思都不敢有。
那不是看那姑娘父母早逝,只有个姥姥么。
虽然有两亩地,实际上种得并不多好,主要是种地是体力活,两亩地祖孙两个真是照管不过来。
你说这样的条件,没挑拣那姑娘克父克母,已经算是很厚道了。
佃户大姐觉得这婚事还是很有把握的,她便让人上门去探口风。
谁知道探口风的人回来没说人家姑娘愿意不愿意,但隔天村子里就传出她家儿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话了。
就她儿子那怂包样,能干什么呀?
那姑娘顶顶是看不上的。
这话出了,给她儿子臊得呀,从此看到姑娘就绕道走,生怕别人再这样说他。
可这怎么行?!
不娶媳妇,香火可不就断了,做父母的哪能答应这种事情。
佃户大姐:“怎么就配不上了,你去了三井村多努力努力不就行了,你还小,何至于被人一眼看死了。”
大小伙子的面皮更红了,“娘,您怎么说不通呢!”
佃户大姐的太阳穴一跳一跳疼,“你还说为娘说不听,你又何曾说得听了?”
她就算是押也要把这个傻儿子押过去给人家姑娘相看。
她真没觉得自家儿子比别人家差哪儿了,除了腼腆一点,干活可是一把好手。
之前还去学过手艺,回来之后做的泡菜坛子可好了,大的小的,各种的都能做。
有这手艺在哪里找不到一碗饭吃,凭什么要被人看不起!
她拉住儿子的手,“你今天愿意去得去,不愿意去还是得去,要不然老娘就死在这里,死了之后不要你摔盆哭灵。”
第1619章
不要儿孙摔盆,这就等于是指着儿孙的鼻子骂不孝了,大小伙子的脸瞬间就白了。
他吭吭哧哧的,最后还是说了句,“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佃户大姐这才高兴了,拉着儿子往三井村走,走起路来都带风。
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她都要把蔡大丫娶回家,好叫同村的人看看,她儿子不是娶不到媳妇,她儿子能娶到最好的媳妇,是同村其他人家都比不了的。
十里八村的谁不知道啊,三井村的小姑娘挣的钱比成年男子挣得还多。
这样的媳妇娶回家,根本不愁儿孙没出路。
哪怕娶回家当菩萨供着呢,他们也乐意,只要能娶得回来。
当然了,三井村其他的姑娘也有这样的效用,但是这不是只有蔡大丫看起来最能当事嘛。
进进出出的,把一群小子当什么似的训,那些小子还没一个敢回嘴的,就凭这,只要娶了她回来,村里肯定就没有一个敢嚼咕他们家的人了。
这么想着,她又看了儿子一眼。
见儿子蔫头巴脑的样儿,气就不打一处来。
她一掌拍在儿子的背上,“你可给我打起精神来,娶不到这个媳妇,老娘跟你没完。”
完全没有了在陈春燕面前时,畏畏缩缩的模样。
其实说老实话,她的儿子跟她蛮像的,都是不是那种挺大气的人,只不过她儿子的情况更加严重罢了。
陈春燕一大早就把蔡大丫赶到了外面去。
蔡大丫刚刚想转身进门,陈春燕便从旁边闪身而出,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蔡大丫,并用行动表明:小样的,你没有一点退缩的机会。
蔡大丫:“……”
她还能说什么呢?就在地里待着吧。
新宅前面那二百亩地的收益是供给燕儿爹娘那几口人嚼用的,这么些地,足以让人过得很好了。
而且因为知道这些地是给燕儿爹娘种的,这些个种地的人种得更加精心了些。
陈春燕并不常在地里逛,但之前燕儿爹却是经常逛的,这就给大家脑袋里拧紧了一根弦。
如今燕儿爹不来逛了,换成董明春、蔡大丫和于玲玲了,她们三个轮流来。
蔡大丫放平心态,她就当她自己是来巡地了。
她站在缓坡之上,远远的就看到昨天那婶子领着个少年走了过来。
那女人三十出头的年纪,董明春叫她大姐是合适的,而蔡大丫称呼她为婶子也是合适的。
蔡大丫冷静地看着那一对母子,眼中带着打量。
她看出来了,那位少年好似并不十分乐意,走路的时候低着头,偶尔踢踢脚边的石头,走得磨磨蹭蹭的。
不乐意啊。
那就好了。
蔡大丫便安心站在原地,不用她多做什么,那位少年肯定就会把这事儿给搅黄了。
她回头看了一眼,大小姐已经回内院去了。
陈春燕才没有那么无聊呢,躲在门后看人家相亲。
她回书房整理条子去了。
她得看看祁轩给她弄了多少斤领盐的条子。
还得再想想一次给谢楠多少条子。
佃户大姐发现了蔡大丫,她赶紧叫儿子。
大小伙子根本不搭理。
第1620章
佃户大姐急得赶紧拉大小伙子的衣袖,“你作什么死呢,人家看着你的,你赶紧给我站直了,这像什么样子?”
大小伙子把头埋得更低了。
佃户大姐气得不轻。
儿子这个样子,人家该以为他是个驼背了!
佃户大姐恶狠狠的,“给我站直了。”
大小伙子心不甘情不愿,还是站直了身体。
他抬起头正好对上蔡大丫的目光,脸瞬间又红了。
蔡大丫主动迎上前来。
佃户大姐赶紧拉拉儿子的衣袖,又赔笑道:“蔡姑娘,这是我儿子东子。”
东子瞄了蔡大丫一眼,又赶紧低下头,“嗯,我是东子。”
蔡大丫挑挑眉,便无话了。
她也不是个能言善道的人。
佃户大姐看得着急,“我家地里没什么活了,我听说农庄那边在给猪羊屯草料,我儿子还有一把子力气,就让他去帮帮忙吧。”
她说完还一脸期待地看着蔡大丫。
蔡大丫有些为难。
按照三井村的做法,但凡是出了力的,都得给人结算工钱。
可农场那边摘红薯藤这事儿吧,本来就不太赚钱,还要分出来,那一点钱,恐怕不太好看。
佃户大姐见蔡大丫犹豫不决,就道:“就是帮忙,不要钱的。”
蔡大丫摇头,“不能那么做事。”
佃户大姐一眼一眼地瞪儿子,她都觉得这事儿成不了了。
蔡大丫开了口,“他会做什么,我看着安排。”
怎么就成了来找活做了呢?
不管怎么的吧,既然人家姑娘给了机会,她就得兜着。
她赶忙道:“他特别会烧泡菜坛子。”
蔡大丫点头,“那样正好,眼看着就到了冬储菜的日子了,我们需要大大小小的坛子不少,那就请他来帮忙烧吧,你放心,价格公道,绝对不让你们吃亏。”
哎,不是这个意思!
佃户大姐急得额头冒汗。
东子却松了一口气,不要一上来急赤白脸地说婚事就行了。
蔡大丫背着手,“你跟我来。”
然后两个人就在佃户大姐焦急的目光中朝作坊那几排房子走去了。
蔡大丫走到研究院外面喊:“郑林,在不在?”
郑林:“……”
能不在么,又不是休沐的日子,这是准备坑谁呢?!
他赶紧往出跑,“在呢,在呢!”
这要是现身得不及时,是不是会被人认为是旷工了呢?
这么想着,他就有些牙疼,这丫头也太坑了吧。
蔡大丫公事公办地道:“给你送个人来,回烧泡菜坛子。”
嗯?
然后呢?
哎,不是,咱们这是机械研究院,你知道的吧?
他看了看东子,又看了看蔡大丫。
算了,第一次送人过来,也不能撅了面子。
他就问:“你会不会烧瓦?”
东子:“灰瓦。不会烧琉璃瓦。”
郑林:“那行,你跟我过来,我们要烧的正好是灰瓦。你看我们这儿……用琉璃瓦也不像话。”
这要是谁跑到皇帝那里给他们上眼药,说他们僭越,他们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无论什么时候,闷声发大财都是硬道理。
东子就闷不吭声地跟在了郑林身后。
走远了,郑林才问:“你跟那位姑奶奶是什么关系啊?”
第1621章
东子的脸腾地红了,连连摆手,“没,没有关系。”
他连看都不敢看郑林一眼。
郑林嘿笑一声,“你小子不老实。”
没关系你害个什么羞!
东子更是不敢抬头,“可不敢乱说,平白污了人家姑娘的名声。”
呃!
郑林彻底服气了,敢情这位真跟蔡大丫没关系啊!
没关系的话,蔡大丫为什么领人过来?
蔡大丫可不是个热心人。
郑林心里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哎,你们怎么认识的?”
东子眨巴眨巴眼睛。
这话说的。
他们都不能算认识。
郑林用胳膊肘撞撞东子,“你这样就不够意思了,以后大家一起共事,进进出出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总要把关系搞好对吧?
“你这样是不想跟我做朋友,还是看不起我啊,你划下道来,我心里也好有个数。”
东子能冤死,“真没别的意思。我跟那位姑娘真不算认识。今天早上刚见第一面。我是从那边来的。”
郑林就没什么兴趣了。
哦,大概是大小姐看上这小子的手艺了,才让蔡大丫带人过来吧。
他刚刚燃烧起来的八卦之火噗的灭了。
不过他还是厚道人,他提点道:“不管如何,你是蔡大丫领过来的,多少就有点香火情。
“平时没事呢,你就去看看蔡大丫那边需不需要帮忙。
“她可是大小姐身边的人,她不经意间在大小姐面前说你一句好话,比你埋头苦干一年管用多了。
“你改进了什么东西,走正常流程当然也能得到奖励。但……直接报给大小姐知道,好处不是更大吗?”
就比如说普通的工匠要成为整个工坊的领导,是那么容易的吗?
当然不是了。
那得一级一级地往上升。
但有技术还不行,因为有技术,按照奖励制度,奖的是银钱,而不是职位。
但如果在陈春燕那里挂了号了就不一样了。
陈春燕心里有了这么一号人物,等到有职位空缺了出来,她第一个想到的不就是那个人么。
在同等条件下,那自然是谁在陈春燕那儿的印象好谁占优势。
这些都是郑林的肺腑之言,是看在蔡大丫的面子上说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三井村这些人多多少少的,其实都分了派别。
蔡大丫领过来的人,不管东子怎么想吧,今后那些人难免会将他看成是蔡大丫那一派系的。
别傻乎乎的在蔡大丫被人整的时候他背了锅,却在得好处的时候没有他的份儿。
东子听得懵懵懂懂的,但还是点点头。
不就是帮忙么,他别的没有,就是有一身傻力气,帮忙而已,又不值当什么。
郑林把人带到了砖厂,“你以后就在这里做活吧,中午如果累了,可以去三井建业那个院子里小憩,那里面有值班休息室。”
他说着就把人往里面带。
而另一边,佃户大姐看到蔡大丫一个人走回来了,整个人都懵了,这是怎么话说的,她儿子呢?
她心里还是有些怕蔡大丫的,走到蔡大丫面前,说话的声音都小了很多,“蔡姑娘,东子呢,怎么没跟你一起?”
第1622章
蔡大丫语气淡淡,“泥瓦匠自然在砖窑那边,你放心好了,工钱肯定公道。”
佃户大姐心中一喜,“嗳!”
进了三井村工坊的哪一个没在短短三四个月内买地啊!
她儿子进了三井村的工坊,未来的好日子就在眼前了。
蔡大丫趁着佃户大姐愣神的瞬间,赶紧离开了现场。
等佃户大姐醒过神来,想拉着蔡大丫说说什么时,蔡大丫已经走远了。
陈春燕将条子分作了几叠,然后裁了纸做了腰封,再放进了樟木箱子里。
桌面上只剩下三张,这三张是她准备给谢楠,让谢楠去换盐的。
谢楠本来就有路子弄私盐,现在有了条子能弄到官盐,这无疑对他的私盐生意加了一层保护色。
陈春燕收拾好东西,抬眼看了蔡大丫一眼,眼中就有了些笑意,“如何?”
蔡大丫的脸抽了抽,“交给郑林了。”
哎,不是,你交给郑林干嘛呀!
郑林也不能帮你挑丈夫是不是?
陈春燕:“你……”
蔡大丫转身就跑,“我今天该背的方子还没有背,先去背了。”
陈春燕:“……”
小姑娘不要对相亲有抵触情绪嘛!
只可惜蔡大丫没有给她说出这句话的机会。
被嫌弃了呢!
陈春燕摸摸鼻子。
一转眼这就初九了。
她昨天派人去问过燕儿娘,杨小姐的婚事定在哪天,给的回复是初十。
他们如今算是彻底抛开了杨家办事了。
杨小姐一直住在村子里,自然也是问过杨小姐意见的。
杨小姐想都没想就直接同意了,她对杨老安人腻歪极了,如果不是有孝道压着,她连理都不想理会那么一个人。
如今有人给她指了一条明路,她自然会同意了。
只看陈春燕就该知道陈老爷子不是个糊涂人,不是一直有隔代传的说法么。
让陈老爷子管她的婚事,她其实是放心的。
她刚刚做了决定,第二日便带了东西去了陈家老宅。
而燕儿爹娘也被接回了老宅。
陈老爷子心知事情不是这么做的,便请了村子里德高望重的人来,在他们的见证下,这才拜了干亲。
陈春燕还叮嘱五味居送了六桌酒席过来,供乡亲吃喝,让大家都粘粘喜气。
主要是让大家都知道知道有这么回事。
杨小姐正正经经给家里的长辈磕了头,心就彻底放下了。
这个时代认干亲可跟后世不一样,后世认个干亲多是口头上的,或者带着什么点别的意味,但这个时代,认了干亲,燕儿爹娘就算是杨小姐正经的父母了,是能够过问杨小姐的婚事的。
闵大人怕夜长梦多,再一日,就请了孙媒婆上门,向陈老爷子提亲。
陈老爷子知道这就是走个过场,聘礼什么的,根本不计较,直接同意了。
孙媒婆回家之后,换了身衣服,让人看不出是媒婆,她才偷偷上了杨家的门。
事情呢,陈春燕跟杨夫人商量过,杨夫人是认可的,但事情成了,不还是得跟人家亲生母亲说一声么。
杨夫人听孙媒婆这样那样一说,心里先满意了,女儿能有这么个干亲帮衬,她也放心许多。
第1623章
杨夫人也不是个完全没有心眼的人。
她吃了那么多年亏,完全吃在孝道大如天这几个字上。
她立刻命心腹丫鬟去城中买了宅子,记在女儿的名下。
从那天开始,她就开始清点细软,命人一点一点往那个宅子搬。
大面积搬运东西会引人怀疑,杨夫人就只搬运小件,像笨重的家具,她一件都没要,准备回头重新置办。
她的庄子在南边,嫁过来二十几年了,出息都在她自己的手里捏着的,从来不曾贴补婆家,顶多就是给儿子几个钱,怕儿子在外面行走,手面小了,叫人看不起。
她拿着钱,还怕置办不到嫁妆吗?
那当然是不怕的。
只是像成套的红宝石头面这种,是拿着钱也在梁县这种小地方都买不到的,是以还得从她的嫁妆中出。
她才冒险一点一点往外运。
办这事儿的也是心腹丫鬟,装宝石的都是食盒,打的是给女儿送吃食的幌子。
雅音心虚着呢,生怕她的失误让杨老安人知道了,她不仅没有往上回禀,反而尽力帮忙隐瞒,这就给了杨夫人机会。
杨夫人置办嫁妆置办得且从容着呢!
她的儿子被老妖婆教得不怎么跟她贴心了,丈夫又指望不上,只有女儿跟她是贴心贴肺的,她为女儿花多少银子她都高兴。
银子如流水般地花了出去,不仅仅是梁县,连府城她都派人去了,买了宅子又买铺子的,听说作坊赚钱,她又买了水碾坊给女儿。
总之这样的嫁妆摆出去,一定很好看。
只要有钱,嫁妆在短短时间内就能置办齐全。
杨夫人置办好了嫁妆,就让心腹丫鬟去跟燕儿娘说了一声。
燕儿娘精神头短,没精力管了,反正董明春也回来了,她就把事情交给了董明春。
没有了燕儿娘在中间,事情……进展得更顺利了。
三媒六聘这一套流程走得极快,而婚期就定在了初十。
有些事情陈春燕知道,有些事情她却不知道,是昨天回来才听董明春说的。
但她没有什么意见。
今年收成不错,大家都集中在这个月办喜事,杨小姐在这个时候成婚并不突兀。
然而……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
他们跳过了杨老安人,取得了杨夫人的同意,却还有一个人还连一点音信都没听到。
那就是杨小姐的父亲。
这位杨大人被闵大人和巡城御使先后上奏折弹劾。
御使好不容易找到目标狠咬,大有不把杨大人弹倒不罢休的架势。
皇上当然不是很在意御使的看法了,更加不会在意区区一个杨大人,这样的官倒下去一个,他还有千千万万个官可以用。
但他很在意闵大人。
闵大人每个月给他敬献的话本子,他越看越觉得对,既然闵大人觉得这个人该倒霉,那就让他倒霉吧。
他在心里已经把闵大人划为了心腹。
他需要心腹来制衡内阁首辅——那个越来越让他不安的人。
还有几个月就考功了,他要把人提上来,就得有出缺。
罢官杨大人简直是一举数得的事情!
他在朝会上发飙,直接让杨大人滚回家吃老米饭。
杨大人如今都快到梁县了。
第1624章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陈春燕作为娘家人,是要陪着新娘子的。
在三井村出嫁并不方便,她和杨小姐提前一天住进了燕儿爹娘住的那个宅子。
陈春燕抱了一下子玛瑙来给杨小姐添妆。
她现在手里的玛瑙超多的,没有别的宝石,也只好用玛瑙了。
认了干亲,她们就是正经的姐妹,添妆也是应该的。
杨小姐看到玛瑙时吓了一跳。
陈春燕跟着廖敏柔稍稍学了分辨宝石的优劣,虽然不精,且还得学,但粗略挑一挑玛瑙还是做得到的。
她挑出品相好的玛瑙,给杨小姐装了一匣子。
品相没那么好的,她全部拿给廖敏柔代售。
她陆陆续续也在购买别的宝石来存着。
分辨宝石的好坏主要还是凭经验,只要多看,经验也就有了。
至于古董……赶紧拉倒吧。
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
现在这情况,恕她眼拙,她是怎么看都没看出来一点点盛世的气象。
是以她主要还是存金银,当然了宝石还是要的,毕竟宝石在某些情况下还是能当金银用的。
但是……珍珠就算了,珍珠放几年就不够鲜亮了,只能用来磨成珍珠粉敷脸。
她送玛瑙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杨小姐真是涨红了脸。
明明是陈家帮了她大忙,结果最后还让陈家破费了,这是哪里来的道理。
到了晚上,杨夫人来给她讲夫妻之道时,杨小姐就忐忑不安地把匣子抱出来给杨夫人看。
杨夫人看了就叹了一口气,“给你你就收着,等她出嫁的时候,你也给一份体体面面的添妆也就是了。今后当成正经姐妹来走动吧。”
杨夫人今天早上看到陈春燕的时候眼神要多温柔就有多温柔了,她只当自己也多了个女儿。
她走到哪里就把陈春燕带到哪里,脸上笑呵呵的,不知道的人,还真当陈春燕是她女儿了。
而燕儿娘是不适宜露面的,接亲嘛,图的就是喧阗气,冷冷清清的反而不好。
是以宅子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人,陈春燕怕燕儿娘被谁冲撞了,到时候动了胎气就不好了。
燕儿娘如今毕竟已经显怀了。
又是高龄产妇,自然得多加注意。
燕儿娘不出面,燕儿爹也就不好出面。
杨夫人接待女眷,燕儿爹去接待男客,不知道的还要以为他们才是夫妻呢,这不像话!
偏巧陈春燕的两个到了独当一面年纪的哥哥都是傻子,陈春燕就把牛一松拎了过来。
理由是这样的,大花姐和傻大哥的婚事就在下旬,牛一松就是傻大哥的妻弟,那么他也就是闵大人拐着弯的连襟。
让他出面也不是不可以。
其实像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
比如说主家的人口比较简单,实在是凑不齐招待宾客的人手,从亲朋好友里面找人来支应也是说得过去的。
牛一松听陈春燕那一套拐着弯儿的关系听得脑壳疼,他直接说:“你就说让我去前面支应不就完了,你开了口,我还敢拒绝不成?”
他说完就颠了,果然去前面支应着去了。
就凭牛一松如今的本事,前面绝对出不了错。
第1625章
陈春燕:“鞭炮响了,杨姐姐动作且快着些。”
来帮忙的妇人呵呵笑着让陈春燕闪开点,不要添乱。
忙忙乱乱的,杨小姐手中不知被谁塞了个苹果,她正准备抬眼去看,头上却罩上了一张红盖头。
陈春燕从房间中退了出去。
闵大人要到了,她得避讳。
毕竟是未嫁的姑娘。
牛大花就站在廊下,见到陈春燕,就赶忙伸出手去。
每一个即将出嫁的姑娘对未来都是忐忑的,牛大花哪怕再干练,也不能免俗。
她看到杨小姐出嫁难免会联想到自己身上。
陈春燕拍拍牛大花的手,“我哥哥不是完全听不懂话的,你只要好好教,一定没问题。”
牛大花相信这话。
陈春燕不都把两个傻哥哥教得会种地了么。
牛大花担心的是傻大哥不会……不会那个,她就不能有孩子,没有孩子她就没法在夫家站稳脚跟。
陈春燕看着牛大花欲言又止的模样很是不解,“大花姐你担心什么,不妨说出来,如果我能帮你解决就帮你解决,如果我不能帮你解决,我再找能解决的人帮你解决。”
牛大花一张脸涨得通红。
她该怎么跟未出嫁的小姑子说这种事情啊。
看到牛大花这副样子,陈春燕忽然懂了。
她拉拉牛大花的手,“不妨碍。”
牛大花微微一愣,但旋即便明白过来了。
陈春燕这是看懂了她在担心什么,这是在给她吃定心丸啊。
既然不妨碍,她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陈家又不是什么会苛待人的人家。
闵大人进来了,婆子将新娘子背了出去,放到了轿子上。
闵大人又骑着高头大马走了。
没过多会儿,便有人来请娘家的人去闵家坐席。
女眷在后衙被接待,一共也没摆几桌,而男客在前衙被接待。
杨小姐的嫁妆还陆陆续续地在往县衙搬,就放在专门收拾出来的院子里,供宾客观看。
这叫晒妆,是很长脸的事情。
柳姨娘看到那些嫁妆简直要把帕子都揪破了。
闵大人说过,柳姨娘会交给未来的主母处理。
柳姨娘还以为闵大人是给他自己找了个暂时不处理她的台阶,谁知道主母这么快就进门了。
她……岂不是完了?
她身体一扭就朝后院走。
闵大人提前警告过柳姨娘不准闹幺蛾子,更不许在大喜的日子露面,要不然有她好看的。
柳姨娘自然不敢明着触闵大人的霉头,但是有人敢啊。
闵琪雅好歹是闵大人的独生女儿,就算真的犯了什么事,总不至于真的打死她。
而且在床上趴了这么久,闵琪雅的伤也好了大半了,能够下地了。
如果当初柳姨娘不算计闵琪雅,闵琪雅早就能跟杨小姐似的到处走了。
柳姨娘不顾丫鬟阻拦进了闵琪雅的房间,“大小姐,我还没有恭喜你,你又有了娘呢!”
如果闵大人是续弦,那么后进门的杨小姐在前任闵夫人的牌位前是要执妾礼以示尊敬的。
但偏偏前任闵夫人是被休了的。
所以杨小姐进门也算是结发妻子,她不算是有前任。
而闵大小姐的地位就变得尴尬了起来。
第1626章
闵琪雅厌烦柳姨娘比厌烦陈春燕还甚,听到柳姨娘说话,她心里就一阵腻歪。
她凉凉地道:“你能有什么好心?”
她在床上趴得骨头都痛了,就是拜这个女人所赐。
柳姨娘用帕子捂着嘴巴笑,“我并没有说我有什么好心。但你的后娘马上就要拜天地了呢,你不去瞧瞧热闹。
“哎呀,我可听说有了后娘就有后爹,你那爹好像之前就对你不是很好,再变成后爹,你说说,你的日子该多么难过。”
闵琪雅的脸扭曲了一瞬。
这话说得也很有道理,但她最近也学聪明了,柳姨娘明明跟她有仇,还摆出一副提醒的架势,这中间绝对有猫腻。
呵呵,想利用她吗?
休想!
闵琪雅把头埋进胳膊里,“要说惨,最惨的是你吧,从前我爹的后院是姨娘管家,今后我爹的后院姨娘会变回半个奴婢,真是可喜可贺。”
不管如何大小姐永远是大小姐,而姨娘却会被打回原形。
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柳姨娘的脸扭曲了一瞬,她诧异于闵琪雅竟然变聪明了,又暗自懊恼,如果提前得到点风声,就可以让人通知杨家捣乱了,只可惜……
婚事从头到位都做得很隐秘,这也是陈春燕交代的。
闵大人把事情托付给陈春燕办了,陈春燕转手又把事情交给了董明春。
实在是……她一个小姑娘去帮闵大人操办婚事,很是不合适。
后来杨小姐认了干亲,婚事由燕儿娘操办,燕儿娘转手又把事情交给了董明春。
这样一来就变成了董明春跟董明春商量婚事,那自然是她觉得怎么好就怎么办了,要是这样还能透出风声,那才奇怪了呢!
不要说柳姨娘了,就连三井村好多人都不知道学堂的杨先生要成亲了呢!
杨小姐早已经习惯了学堂的生活,她也觉得教孩子们读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昨天跟陈春燕商量过,她哪怕是成亲了,也想继续在学堂教书。
陈春燕求之不得,只是后面还得跟闵大人知会一声。
而此时柳姨娘心中再不甘愿,也不能在闵琪雅的房间里待了,闵琪雅根本不上当嘛。
柳姨娘身体一扭,拐了出去。
鞭炮声响了。
她心中一叹,她是无计可施了。
她回头看了一眼闵琪雅,见闵琪雅没有动静,就更想叹气了。
罢了罢了,明日的事情明日再说吧。
闵琪雅等柳姨娘走了,才一骨碌爬起身,她的伤早就不妨碍下地走动了,只是不能剧烈运动而已。
她做出这种姿态就是想让父亲好好看看,看看她被那个狐媚子姨娘害得多么惨。
而现在不动不行了。
她穿戴整齐,往前后衙相连的夹道走去。
新娘子没被送入洞房,就不能算礼成。
她得去那里堵那什么杨小姐才行。
区区一个只比她大了三岁的黄毛丫头就想给她做娘,怎么这么大脸呢?
闵琪雅的两个贴身丫鬟都开始瑟瑟发抖了。
她们的小姐又要作死了,她们的小姐作死不会死,最后可能死的是她们俩啊。
“小姐,您再考虑考虑?”
第1627章
考虑?
再考虑那个女人就进了洞房的门,成了她娘了。
闵琪雅神情凝重。
娘啊,这个字眼曾经代表的是温暖,现在代表的却是无情。
无情的爹无情地给她找了个后娘。
其实她想错了,闵大人如果不是为了她好,也不至于这么着急着成亲,在梁县这种小地方,如果不是捡到了杨小姐这种漏,他能娶到什么好媳妇?
都是上不得台面的。
但闵大人还是执意要找媳妇,宁可委屈了自己。
就是有规矩的人家都不愿意娶丧妇长女,究其原因,母亲去世了,剩下的女儿必然没有人教导,于规矩礼数上都有欠缺,该学的管家的能力也都没学到。
闵琪雅的情况又比丧妇长女好到哪里去呢?
比丧妇长女还不如呢!
母亲去世了,人家至少还有个好名声,而母亲被休了……女儿的名声其实是要受牵累的。
毕竟女儿跟母亲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受到的影响也就最深。
闵大人赶紧找个媳妇来,将来给闵琪雅说婆家时,人家问起来,他也好说闵琪雅的规矩是后娘教的。
后娘是谁……是杨家的人,规矩如何?去看看牌楼街那几个牌楼就知道了。
这是闵大人苦心孤诣能想到的最好的安排了。
不过这种安排,很显然闵琪雅是无法理解的。
前方闹闹哄哄的,新郎牵着新娘往后院来了。
闵琪雅就挡在路中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闵大人冰冷的视线淡淡扫来,闵琪雅两个贴身大丫鬟的腿肚子都开始转筋了,她们这次肯定要被大小姐给害死了。
闵大人不愿宾客看了自家的热闹,淡淡看了一眼牛一松。
牛一松便出声道:“今儿是成亲的高兴日子,咱们斯文点玩,就别闹洞房了,各位请跟我去前面坐席吧。”
大家都乐意给闵大人面子,跟着牛一松呼啦啦就走了。
等宾客走远了,闵大人才带着杨小姐继续往前走。
闵琪雅:“爹,我说过了,不许这个女人进门。”
闵大人的额头青筋狂跳,“什么时候爹娶媳妇需要做女儿的同意了?”
简直胡闹!
更胡闹的还在后面呢。
闵琪雅伸手就朝盖头抓去。
闵大人的心都快中嗓子眼跳出来了。
揭开盖头是仪式的一部分,这盖头要是被闵琪雅揭开了,这仪式就不算完,今后说不定还会有别的说道,这可不行。
闵大人伸手去挡。
杨小姐感觉到有人靠近,她相当自然,且从容不迫地后退了几步,躲到了闵大人身后。
她低垂的视线中,闵小姐的脚消失了,她才稍稍放下了心。
陈春燕跟她恳谈过,说过闵家的情况,闵大人不是个贪花好色的人,闵夫人没出事被休之前,闵大人房里别说姨娘了,就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
后来是因为没有女人管着后院,后院的事情被闵琪雅弄得一塌糊涂,才抬了个柳姨娘回府。
柳姨娘心术不正,只要打发了就行,闵大人不会有意见。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闵大人的独女了,这位可是个难缠的主儿,且自打没了亲娘后,就越发的肆无忌惮了。
第1628章
后娘难为。
对付继女,如果自己出手,不管出手的轻重,首先就落了下风。
杨小姐想得很清楚,既然嫁人了,就该适当依靠丈夫,继女的事情还是交给丈夫来处理为好。
陈春燕跟她说过,她进门后,亟待解决的一件事情就是继女的婚事。
而陈春燕给出的建议是,婚事要管,但不能大包大揽,她只能帮着参详人选,然后尽量调查清楚夫家的情况,再将情况汇总给闵大人。
人选得由闵大人来定。
这样将来继女就算过得不幸福,也不至于怨怪到她身上,当然了,继女怨怪不怨怪的也不重要,姑奶奶也没有一直住娘家的道理。
最重要的是闵大人怨怪不到她身上来。
夫妻两人之间只要不起罅隙,就不会给旁人可乘之机。
就比如说闵琪雅如果要挑拨,闵大人一准不会听她的,还会训斥她。
杨小姐觉得陈春燕说得很对,她这个干妹妹说的都是为她好的肺腑之言,她是要听的。
不仅如此,她娘还偷偷跟她说,要把陈家当成自己的娘家,跟陈家贴得紧一些。
陈家跟闵大人的关系很好,闵大人很多事都仰仗着陈家,这样一来,就算她哪里做得不好,闵大人看在陈家的面子上,也不会太过为难。
既然当正经娘家,她就得多为陈家考虑,至少不能因为她让陈家与闵大人交恶。
心念电转间,杨小姐已经躲好了。
啪一声脆响。
闵大人匆忙间阻拦不及时,抓向闵琪雅的手倒像是打向闵琪雅的了。
闵琪雅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闵大人,“你为了一个刚进门,连是圆是扁都不知道的女人打我?”
闵大人低声呵斥,“她是你娘,你怎么说话的,没有一点礼貌。”
闵琪雅可不管闵大人的脸面,“她是我娘?你问问她,她生不生得出这么大个我来?”
杨小姐的身体动了动,仿佛非常不安一般。
闵大人注意到了杨小姐的动作,心中更加恼火。
他原本还挑拣杨小姐克夫,但现在看起来,他没什么资格挑拣别人,有这样一个女人,到底是他自个儿死在前头,还是杨小姐先被气死,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他长长吐出口气,告诉自己,大喜的日子不能闹得太难看。
他耐着性子说:“不要胡闹了,赶紧回房去。”
闵琪雅:“我就站在这里,想进洞房除非从我的身体上踩过去。”
摆在后院廊下的酒席已经开席了,陈春燕坐在娘家人这一桌,看着菜品很是满意。
都是五味居的菜啊,又给五味居免费打了一次广告。
她夹起一团狮子头,用筷子夹烂了,正准备往嘴里塞,就看到牛一松在朝她挤眼睛。
得,又出事了。
她淡定地把狮子头塞进嘴里,叮嘱秋儿,“你就在这里好好吃饭,谁叫你,你都别离开。”
秋儿也算是小姨子,没人会慢待她的。
陈春燕放下筷子朝牛一松走去。
牛一松:“坏了菜了,闵大小姐出来找茬了。”
呃!
确实是坏了菜了。
闵琪雅是不是有毛病啊,要闹事早干嘛去了。
第1629章
早点闹事,说不定还能把婚事闹散了。
现在闹事,除了能让她老子面上不好看,还有什么用处?
闵琪雅……脑子真不好使。
闵大人能让她这么胡来吗?
必须不能够啊。
等宾客散去了,有闵琪雅的好果子吃。
陈春燕:“你别慌,先去前面待客,我去后面看看。”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以闵琪雅对她的厌恶,只要她肯露面,她相信,闵琪雅的仇恨值会瞬间转移到她身上。
对于这一点,她很有自信。
她不疾不徐地往后衙走,等走出了宾客们的视线,才忽然加快了脚步。
距离夹道还有二三十丈,她便看到闵大人与闵琪雅在对峙了。
这个不遗余力作死的姑娘欸!
陈春燕:“闵大小姐好兴致,这个时辰出来晒太阳么?”
晒你个头。
闵琪雅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第一个反应便是在心里骂了一句。
等等。
熟悉的声音。
她猛然转头看来,正好看到笑吟吟的陈春燕。
她敢赌上她所有的私房钱,父亲能秘密娶妻跟这个可恶的女人脱不开关系,她要弄死她。
闵琪雅的脸瞬间扭曲了,还有了几分狰狞。
她脑子嗡的一声,看不见闵大人,看不见杨小姐,一腔怒火都对准了陈春燕。
如果不是这个女人拦着,她早一点知道那位公子是谁,早一点嫁出去,她哪里还用理会她爹要娶谁!
陈春燕是无法理解闵琪雅的逻辑的,而且她也不会往这上面想。
她一看到闵琪雅的脸色,就知道这女人要暴起伤人了。
她转身就沿着抄手游廊朝花园走。
在花园里躲猫猫可比在宅子里乱窜好。
更重要的是花园在女客席面的相反方向,就算不小心闹出什么动静来,也不至于惊扰到客人。
她心里这么想着,脚下的步子却一点不慢,带着风就朝花园去了。
闵琪雅见陈春燕要跑,她还没忘当初陈春燕是怎么甩开她的,那只是一错眼的功夫而已。
不行,再让陈春燕从她眼皮地下跑掉一次,她不要面子的吗?
身后杀气腾腾,陈春燕不自觉咽了口唾沫。
这是什么仇什么怨啊?
不管是什么仇什么怨吧,赶紧跑是正理。
五味居的小丫头端着菜盘子从旁边路过,看到陈春燕这个样子还惊奇了一瞬。
陈春燕给小丫头使眼色。
小丫头秒懂,不动声色地伸出了一只脚。
闵琪雅被绊了个正着,双膝跪地,摔在了地上。
那一声咚响得呀,听得陈春燕都觉得疼。
小丫头知道坏了,趁着闵琪雅没反应过来,端着盘子赶紧跑。
盘子摔破了,也不知道算谁的。
如果算东家的,一切都好说,如果算她的,呜呜……她看上了一朵特别好看的珠花,正在存钱呐!
闵琪雅站起身时,双腿都在打颤,如果不是在外面,怕被人看见,她都想撩开裙摆看看自己的膝盖是不是还好着了。
她恶狠狠回头,哪里还有那个小丫头的身影。
奸猾的东西,跟她的主子一模一样。
闵琪雅咬着牙朝前面走。
前面是花园,没有岔道,陈春燕只可能去花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