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山涧闲农TXT下载山涧闲农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山涧闲农全文阅读

作者:秋刀煮鱼     山涧闲农txt下载     山涧闲农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四十章:雅鱼销路

    天朦胧亮,陈放已经没有了睡意。

    身旁,赵吉阳还睡得很沉,葱白的胳膊在被子外面……

    陈放整理了一下被子,气温是一天天暖和了,可早晨,依旧很凉。

    “醒了。”赵吉阳感觉到陈放的动静,睁开眼。

    “睡不着了。”陈放掀开被子,穿衣服:“我出去转转,看看鱼。”

    “嗯。”赵吉阳眯着眼,还没睡醒。

    家里的小白和大黄早就醒了,在院子里玩闹着。

    陈放穿了身休闲运动装,到院子里洗了把冷水脸,刷牙。小白也跳到了台子上,要陈放给它刷牙……

    陈放拿起小牙刷,刷着小家伙白雪的牙齿,敷衍了事。

    开门,大黄‘嗖’的一下窜了出去。小白紧随其后……

    大黄已经长大了。是半大的狗子……

    体型比小白大。可动作,比小白慢得多。就家庭地位,小白始终压着大黄。

    陈放呼吸着外面的清新空气,伸展懒腰,活动周身筋骨。

    远远的,陈放听到了张晨撑懒腰的声音,‘啊~’的懒叫。

    陈放笑了笑,走向大塘。

    大塘,全封闭,头顶几米高的隔热彩钢顶。周围也用隔热彩钢做了墙……有一个大门,一个后面。

    大门开在正前面,从大门进去,两条生态池之间。

    生态池之间有水槽,水槽宽一米左右,陈放在上面铺上了塑料板,这就变成了一条路。

    大塘内的生态池,里面只养了爬鮡,没养细鳞鱼。

    这里的生态池太窄了,细鳞鱼在这里没法生活。生态池里的爬鮡,是整个渔场长势最好的爬鮡。最大的爬鮡已经有8厘米左右的长度,27克——35克之间。

    现在的爬鮡还是幼生期,身体是紫色、棕色。

    爬鮡宝宝全趴在水底,一动不动的。头顶两颗小眼睛,望着天……特别呆萌。

    来到鱼苗池的平台,陈放拿饲料开始喂鱼。

    四亩大塘里有爬鮡,云山细鳞,花鲢……

    里面有几条二十斤多的大花鲢。这些花鲢在大塘里面长得更肥了……

    大塘里的云山细鳞长势也最好,都是20——25厘米的长度。最大的,已经超过3两。

    25厘米,差不多也到成年的长度。

    空间里半斤的细鳞鱼,长度差不多就是25厘米。

    现在的云山细鳞挺长的,可身子很薄,比武昌鱼身子还薄。

    先前送到瀑布渔场的1万尾云山细鳞,体长都在15厘米左右,是挑选出来最小的云山细鳞鱼。

    鱼的长势强弱,随着时间,是越来越明显。

    最大的爬鮡,普遍长度在8厘米左右。但之前筛选出长势弱的爬鮡,体长也就5厘米左右。送到瀑布渔场的爬鮡,基本都是5厘米左右。

    喂了大塘里的鱼,陈放从后面出去。

    大塘的出水口,一个天然水塘子,经过改造,水塘子里面也养着鱼。里面是雅鱼,还有这段时间陈爸和赵叔钓到的花鲢和白鲢。

    气温回暖,大太阳的天气,下午是钓鱼的好时间。

    陈爸和赵叔这段时间挺慢的,忙着收鲜茶,制作茶叶。也忙着收成品茶,卖茶叶。

    茶叶的生日依旧在做。这个生意,多多少少还是能赚点钱的……

    张晨和熊鹏在装鱼了。

    陈放这边扩展了销售渠道,除了给酒店度假村送鱼,还给市场送货。主要送去成都,卖给水产门店。

    随着养殖的时间,陈放这里的雅鱼品质越来越好。

    每天能卖几百斤。像之前三天,平均每天的销量是470斤。

    鱼昨天下午就弄到网箱里养着了,早上直接装车,然后出发。

    养到现在,感觉那些雅鱼没怎么瘦。

    大雅鱼,原来送来时候多重,现在也差不了多少。而2斤左右的雅鱼,体重比原先略有增长。

    至于价钱,大雅鱼依旧120元1斤。2斤左右雅鱼,85元1斤。

    全都是现货,现款。

    将鱼送过去,当场就结账了。

    按现在这个销量,七八月份,雅鱼可以全部卖完。

    鱼快要装好,小舅开着车子过来。

    “小舅……”陈放喊了一声。

    小舅笑着应了一声,说:“今天最远跑哪里?”

    “今天最远的地方,好像是跑阳城。”陈放道。

    “那一去一回,慢的话,要下午四五点才能回来了。”

    “不着急,安全最重要。”

    “我检查车况了,马上出发。”小舅说着上车检查水箱,以及水循环系统。没问题,关上车门,下来再和陈放说了一声,上了驾驶位。

    熊鹏对陈放挥了挥手,爬到副驾驶位。

    他们父子二人出发。

    前段时间只在云山送货,送的鱼不多。前几天张晨跟着跑,后面就熊鹏自己送货。

    现在扩展了销售渠道,跑得远。陈放就喊小舅跟着一起跑……

    雅鱼,陈放只养这一批,以后便不养了。等清水渔场和小舅的山涧渔场建成,雅鱼这个生意就给小舅的山涧渔场,以及清水渔场。

    现在让小舅过来跑运输,他自己也是高兴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看到了钱途。

    小舅选择建渔场的地方也是不差,今后也能养过塘鱼。

    陈放的这些雅鱼,小舅都是清楚的。

    2斤左右雅鱼,45元1斤买回来,养3个月,就卖85元1斤了。

    2斤左右雅鱼开卖的时间,也就过塘后的一个多月。但之前成色不好……

    而养到现在,这些过塘鱼的颜色已经非常漂亮了。

    小舅和熊鹏一起送鱼,也了解了这个市场。雅鱼,能卖出高价的雅鱼,要看体型和颜色。但能养出好的过塘雅鱼,对水质和水温的要求是特别高。

    但过塘雅鱼养好了,也是真赚钱。

    陈放这边之前买了5.4万斤雅鱼过塘,死了估摸着有2千斤。

    当时冬天,下着雪。

    小竹沟这边的水温,太低。

    但即便死了2千斤,对陈放来说依旧是大赚。

    1斤鱼,养几个月,每斤鱼能赚三十多元。这还是陈放请了工人的原因……

    这门生意简单,只要能将过塘雅鱼养好,剩下的就是销售渠道。

    现在,销售渠道也已经有了。

    云山这边的销售渠道,陈放和陈爸跑出来。外面的销售渠道,吉阳小舅给陈放介绍的,而且人家主动上门看货,和陈放签了合同。

第二百四十一章:新店

    四月份。

    小竹沟的清晨依旧有雾……

    在小竹沟,一年四季的清晨都能看到薄雾。

    冬季经常是大雾天气。

    夏季,雾气不明显……

    现在四月份,清晨的雾气比较淡,凉爽,却不寒。

    活鱼运输车刚走,张晨的小叔和小婶骑着机动三轮车过来。张瑶也从小瓦房里出来……

    现在的时间还早,才七点过。

    机动三轮车开进仓库,要装一批饲料到瀑布渔场。

    瀑布渔场40万尾爬鮡,几千尾云山细鳞。

    云山细鳞就不说了。40万尾爬鮡,差不多有1万6千斤。每天要喂饲料将近200斤。

    现在的气温低,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百分之一,或者多一点点,就差不多行了。

    小叔他们送饲料过去,顺便和二叔他们换班。

    在偏僻大山里待着,真没有外面待着舒服,有两组轮换着看守,人轻松,也舒服很多。

    每天早上九点钟喂鱼。

    陈放这边还有四万多接近五万斤雅鱼,以及五十多万爬鮡,差不多十二万尾云山细鳞……一天消耗饲料八百多斤。

    早上喂两百斤饲料,中午两百五十斤左右,晚上一餐多给饲料。

    来到竹林里的沙堆。

    这是建渔场没用完的河沙。陈放先前挖冬笋,后面价钱实在太便宜了,这沙堆里面,陈放还埋了一千多斤冬笋。

    冬笋埋在沙堆里,能保存一个多月的新鲜。这些冬笋谁要吃,就自己过来挖。

    里面的冬笋也不多了,陈放挖了三颗,带回家。

    赵吉阳才起床,头发乱糟糟的,刚煮了饭,正在刷牙洗脸,看着疯跑回来的小白,赵吉阳一脸恼怒:“你跑哪里玩去了,脏兮兮。”

    “嘤嘤嘤……”小白叫唤几声,抖了抖身上沙子。

    陈放到厨房拿了菜刀,剥笋壳:“炒鲜肉还是腊肉?”

    “腊肉。”赵吉阳漱口后放下杯子,从外面找了些干竹条回来。

    去年卖竹子,竹颠都留下来了。这些竹子顶部,陈放闲着无聊的时候收拾了一些回来,做成了柴火。

    家里腊肉挂在灶头上面的。为照顾这些腊肉,陈放他们偶尔会烧柴锅……

    切一块腊肉下来。

    赵吉阳开始烧火……

    陈放给锅里加了水,开始切竹笋。竹笋切好,锅里的水也烧热。用热水洗干净腊肉……再洗锅……

    将腊肉切片,很快的。

    切好腊肉,给锅里倒油……再到冰箱里拿几个青椒出来。

    腊肉炒冬笋……

    说起冬笋,云山的春笋早就出来了。

    现在卖得吧比较好的是苦笋,带笋壳,七块钱1斤。卖给菜商,四块多钱1斤。

    还有一种黄壳笋,卖菜商都六块多1斤。

    小竹沟后面有杂竹林,各种竹子都有。但都不多一点……

    那些笋子陈放懒得去弄。倒是赵吉阳和张瑶,闲着没事的时候,也去打过几次竹笋了。

    毛笋也出来。

    毛笋,就是冬笋发育好,冒出来的笋子……

    毛笋最便宜。

    刚出来的顶级毛笋,最贵卖过两块多1斤。到现在,几毛钱一斤了。不过毛笋大,一颗毛笋好几斤重。最大的毛笋能有十几斤……

    不过那些大毛笋,小竹沟是没有的。张晨家有片楠竹王,那里的毛笋最大。可惜,不好吃。

    毛笋的水分多。有些毛笋吃起来甜甜的,没有苦味儿。

    炒一碗腊肉冬笋,开始干饭。

    小白啥的都吃,最近爱上了吃腊肉。陈放他们开始干饭,小白在旁边嘤嘤嘤……

    赵吉阳笑着喂了小白几块腊肉,又给大黄喂了几块肥肉。

    “今天洛小夕生意,喊我们过去吃饭。”赵吉阳道。

    “哪吃?”

    “城里……就随随便便吃一顿。下午喊去唱ktv,晚上吃火锅。”赵吉阳道:“今天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吧。”

    “没。”

    陈放挺闲的,他正在想天气暖和了,可以种植一些蔬菜。还有房子周围的荆棘丛长出来,要抽空打整……

    吃过饭,陈放刮了下胡子,换身衣服,等着赵吉阳打扮好……

    陈放拿了罐茶业,和周柏的保时捷911车钥匙。

    “开跑车出去?”赵吉阳问。

    “车子停在这边快生锈了,开出去热热,顺便给它做个保养。”陈放道。

    周柏有把车钥匙丢在陈放这边,还让陈放没事的时候开出去热热车。但平时,陈放开不到车子……

    陈放也是很宅的一个人,要出门,基本都有事情。

    他这台车911,今年就开过一次。车子电都给断了的……

    陈放给车子接上电,坐到驾驶位发动车子:“快上来。”

    “开周柏的车出去,不太好吧?”赵吉阳觉得有些别扭。

    “有什么不好的。”陈放说。

    赵吉阳坐到驾驶位,系好安全带。

    这台车子一直停在这边,赵吉阳却还是第一次坐。

    陈放将车子倒出去,挂挡,给了一脚油门……

    到小竹沟外面,正好看到周柏开着车子进来。

    两台车停下,周柏脑袋探出窗外:“要出去?”

    “嗯。吉阳的姐妹生日,出去吃饭,估计明早回来。”陈放说。

    “想喊你出去钓鱼的。”

    “明天回来再说……先出去了。”陈放挥挥手。

    周柏也挥了挥手。

    保时捷911的驾驶感确实不错,很爽。别说在乡村里了,就是去了城市,那也是焦点。

    离开云溪镇,来到快速通道,陈放一脚油门,强劲的推背感,让人心跳加快。

    “等以后有钱了,咱们也买台跑车。”陈放说。

    “嗯。”赵吉阳小脸蛋红扑扑的。她是第一次坐跑车,有点小小的紧张。

    到县城,陈放先将车子开到汽车养护中心,将车子丢在这里坐保养,然后打车去了趟茶市。

    吉阳爸妈都在这边。

    茶市的生意听不多,来到批发店,店里有好几位客人在看茶叶。

    “爸,妈。”赵吉阳喊道。

    “叔,阿姨。”陈放也喊道。

    吉阳妈妈笑着招呼道,领着他们去了品茶间,让他们自己沏茶喝。

    店铺的名字叫‘云山茶业有限公司’。是年后装修的店铺,总共有两个百来个平米……

    茶业展区,商务休闲区,品茶区。

    吉阳爸爸刚才就在商务区和人谈茶业……

    陈放挑了一套茶具,烧上热水,吉阳爸爸和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人走了过来。

    “你们怎么跑过来了。”吉阳爸爸笑着道。

    “洛小夕生日,我们过来吃饭,顺便来新店看看。”赵吉阳道。

第二百四十二章:看婚纱

    水烧开了。

    陈放拿出带来的茶叶,泡了一壶。

    赵叔邀请他身边的中年男人坐下,笑着介绍道:“我女儿,赵吉阳。老陈的儿子,陈放……我女婿。”

    “陈放,这位是叶老板,叶辰。”

    “叶老板好。”陈放抬头看去,叶辰……好熟悉的名字,哪里听到过。

    陈放沏好茶,将茶水倒入玻璃茶杯,先送给叶老板。再给赵叔倒了一杯……

    叶老板,江浙人,茶商。是赵叔的大客户之一,每年从他这里采购档次不一的茶叶好几千斤。

    叶老板和赵叔做着同样的动作,端起茶杯,闻着茶水的香气。当两人发现他们的动作一模一样,相视笑了笑……

    “这是什么茶,香气清幽、淡雅。”叶老板说着看了看茶色。茶色绿中泛黄,这应该是绿茶……若是绿茶,茶汤的颜色,就算不上正。可茶水的香气,好闻……

    “老种小叶茶。陈焕老宅那边山里的古茶树……”叶辰和陈放爸爸也熟,知道小竹沟,以及竹林山对面的古茶园。

    那是老种小叶,现在都是稀有品种。该品种在很久以前专门用来制作藏茶的,是藏茶中的高端茶种。

    老种小叶制作的绿茶,香味比淡雅,但给人一种很特别的感觉。

    待茶水凉了一些,叶老板喝了一口,茶汤有稍微的涩感。香味淡,茶味却很浓。

    茶好不好,是有标准。陈放送来的这个茶,很独特,却算不上顶级的好茶。

    同时,不同的人,喜欢喝的茶不一样。好与不好有标准,但个人喜欢,却是没有标准的。

    赵叔就很喜欢陈放送来的老种小叶绿茶,这种茶,特别提神。

    陈放他们在这边坐到快十一点,到汽车养护那里提了车子。赵吉阳也接到了洛小夕的电话,约在小北街。

    小北街也叫美食街。

    来到美食街,陈放在附近的停车场停好车子,然后不行过去。

    洛小夕请客在跷脚牛肉,陈放他们到的时候,里面已经有三个人了,都是女生,就陈放一个男人。

    “周洁,洛小霞。”进去餐厅坐下,赵吉阳给陈放介绍道:“洛小霞是洛小夕的堂妹……我男朋友,陈放。”

    “暖暖姐,你什么时候交往的男朋友,我都不知道。”洛小霞打量着陈放,说。

    “我都多久没看到你了……你不是在外地打工么,什么时候回来的。”赵吉阳道。

    “刚回来几天。”洛小霞说。

    “陈放,喝酒不。”洛小夕问。

    陈放摆了摆手:“开车来的,不喝了。”

    “喝点吧。我们晚上还有聚餐……你不会吃了午饭就要跑?”洛小霞道:“服务员,来一桶扎啤。”

    “少喝点儿。晚上不喝酒,就没事了。”赵吉阳也道。

    “暖暖,最近忙什么呢,好久没看到你了。”周洁问。

    周洁,短发,戴着个近视眼镜,看起来特文静的一女生。

    “在乡下,和我未来老公一起养鱼。”赵吉阳笑着说。

    洛小夕羡慕的说:“我也是多久不见你了,一看到你,就给我撒狗娘。”

    赵吉阳咯咯笑着……

    周洁惊了:“养鱼?”

    洛小霞也说:“你跑去农村了?”

    随后俩女生一起看向陈放。

    “曾经的高冷女神,早就被陈大帅哥给拐走了。对了,听我妈说你们准备结婚了,什么时候办婚礼。”洛小夕特别羡慕赵吉阳,只听说赵吉阳的一些事情,就让人羡慕。现在看赵吉阳满脸幸福小女人的模样,就知道她过的多么好了。

    “五月底。”陈放说。

    “恭喜你们了。”洛小夕说。

    “谢谢。”

    洛小霞瞪大了眼。

    周洁也不可思议……

    周洁,洛小夕,赵吉阳,她们仨是高中同学。

    周洁看看陈放,又看了看赵吉阳,如果没记错的,赵吉阳现在大学应该还没毕业吧。这就准备结婚了……

    “你们这也太忽然了。”周洁说。

    “不忽然。”洛小夕笑着说:“他们两个在一起好久了。”

    对赵吉阳和陈放,洛小夕知道的比较多。

    不仅是因为洛小夕和赵吉阳的关系最好,还因为两人的妈妈走得也近。

    “对了,你们在哪里办婚礼?”洛小夕接着说。

    “云溪镇的老瓦房。”赵吉阳道。

    “不在城里办啊。”洛小夕说。

    “婚礼在一个地方办就好了,没必要两地办。反正隔得也不远……”赵吉阳道:“小夕,婚礼的时候来给我当伴娘,好不好。”

    “嗯。”洛小夕点点头。

    “我也要做暖暖姐的伴娘。”洛小霞道。

    “你跟着添什么乱……”洛小夕吼道。

    “暖暖姐。”洛小霞卖萌的眨着眼睛。

    赵吉阳头疼:“好吧。”

    邀请两个伴娘,本来还有一个伴娘人选是赵吉阳在大学的好闺蜜……

    “三个伴娘怎么样?”赵吉阳看着陈放。

    “行。”陈放答应道。

    结婚,对伴郎伴娘的人数没有硬性规定。

    陈放这边能找到的伴郎,周柏一个,张晨一个,张坤或者李浩都行。

    吃过饭,下午的安排本来是去ktv。周洁不想去,几人商量了着哪里好耍,洛小夕提议去看婚纱。

    赵吉阳高兴的点头着……

    来到县城最大的婚纱店。

    屏雅县,算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城。

    县城最大的婚纱店,里面婚纱样品超过五十套。

    这个婚纱店能租婚纱,现成的婚纱都是租。这里还包括婚纱摄影……购买婚纱需要定做。

    来到婚纱店,赵吉阳觉得这套婚纱好看,那套婚纱也漂亮。最后看着定制婚纱图册,更是满眼的小星星。

    定做婚纱,最便宜的两千多块钱,最贵的上万元了。

    在店里试了几套婚纱,外面还有好多家精品婚纱店。

    出去婚纱店,陈放说:“有喜欢的没?”

    “有。那些婚纱都好漂亮……”赵吉阳嘟着嘴。

    “那……买几套,租几套。”陈放说:“结个婚,也别太节约了。”

    “嗯嗯。”赵吉阳使劲点头:“再去别的精品婚纱店看看。”

    “前面街口还有一家专门定做婚纱的店。听我姐姐说那里的婚纱特别漂亮……”周洁道。

    “慢慢看,一家家看过去。”赵吉阳笑着拉着陈放的手。

第二百四十三章:细鳞鱼要货

    看了两家婚纱店,赵吉阳让陈放给洛小夕定个蛋糕,然后继续逛着……

    逛了一下午婚纱店,赵吉阳看到一套她特别喜欢的,穿着也合身,好像是为她量身打造一样,穿在身上,就跟仙女一模一样。

    陈放当场将婚纱买了下来,价都没有讲。

    一下午,赵吉阳买了一套婚纱。定做了两套……

    一套婚纱,一套中式结婚礼服。

    陈放定做了两套西装,一套中式结婚礼服。

    赵吉阳定做的那套婚纱两万多块钱,本来要三万多,赵吉阳一直在那讨价还价,最终两万三拿了下来。

    陈放定做的礼服也是好几千一套。

    从婚纱店出来,陈放就听到洛小霞询问她姐:“暖暖姐的未婚夫是土豪啊?”

    洛小夕耸耸肩,没搭理她。

    要吃晚饭了,洛小夕定在国色天香吃饭,吃火锅。她们先过去,陈放回去开车,顺便过去提蛋糕……

    来到停车场开了车子,刚上路,电话响了起来:“喂,庄叔。”

    “你那个云山细鳞,最大多重了?”庄老板问。

    “最大的,接近3两。”陈放道。

    “多少钱1斤卖。”

    “现在还没到上市的时间。”陈放说:“那些细鳞鱼看起来很大了,可还很瘦。最精华的鱼鳔,还没有长好。现在的细鳞鱼,鱼鳔就跟普通雅鱼的鱼鳔差不多……”

    “味道呢?”庄叔道。

    “味道还不错。可比起野生细鳞鱼,差太多了……比雅鱼鲜美,肉质也挺好的。只是还没有完全成熟,品质还差得远。”

    “这样的,有位大老板的儿子结婚,指定了宴席上还有云山细鳞鱼。能不能卖我一些。”

    “要多少?”

    “每条就算2两,一桌至少9条……婚宴,得给一个好的寓意,长长久久。至少要540条。你算算多少价钱合适……”

    陈放将车子停在路边,考虑了几秒钟,说:“云溪细鳞还太小了。味道也没有到最佳……这样,我先送你十条,带过去给那位老板看看。他要觉得适合,咱们再谈价钱。万一对方不满意,这不是砸你们那边的招牌,也砸我自己的招牌。”

    “行。你现在每天都在给成都那边送鱼吧?”

    “嗯,每天都在送。”

    “我待会儿给你发个地址,你们明早将鱼送过去。”庄老板说。

    “行。”

    “好吧,就这样,改天有空来我的度假村耍,我招待你。”庄老板笑着道。

    “我明早准时将鱼送过去……拜拜。”

    “拜拜。”

    挂了电话,陈放开车到国色天香。

    云山细鳞的定价,这个……真不好搞。

    曾经,野生的云山细鳞鱼卖到了4000元1斤,每天能卖出二三十斤。

    那是因为稀缺……

    可现在养殖的云山细鳞鱼,该如何定价。

    卖太贵,销量肯定是个问题。卖太便宜,又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十几万条云山细鳞,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提着蛋糕来到国色天香,进去包房。

    洛小夕爸妈,赵吉阳的爸妈,然后就中午吃饭的几人。

    里面摆着两个大蛋糕了,陈放再提了一个蛋糕进去……三个蛋糕。

    赵吉阳带头给洛小夕唱了生日快乐歌,开始吃火锅。

    “洛小夕男朋友怎么没来。”陈放小声的问。

    “早分手了……”赵吉阳小声的说。

    吃着东西,陈放这里来了短信,陈放看了一下。庄老板发过来的……

    地址是天华山庄,要求明早八点之前将货送到,特别叮嘱不要迟到了,那位大客户对天华山庄特别重要。还说陈放如果有空,可以亲自跑一趟,对扩展以后的生意很重要。

    陈放皱了皱眉,给庄老板发了语音过去:“短信已收到,多谢庄叔提点,我明早亲自跑一趟。”

    庄老板秒回了信息:“天华山庄的老板姓乔。刚才给你的短信里有乔老板的电话,你们过去的时候给乔老板打个电话,他会出来接待你。云山细鳞鱼现在也应该算半大了,可以提前将销路铺开。”

    “好的。庄叔,您说云山细鳞的定价多少合适?”

    “这要你自己拿捏了。可以和天华山庄的乔老板谈谈,他是我老朋友了,听听他的建议。”

    “好的,谢谢庄叔。”

    “谢什么谢,记得明早准时将货送到。”

    陈放收起手机,赵叔看了过来:“咋回事?”

    “庄老板的一位朋友,听说我这边的细鳞鱼长大了,想买些过去尝尝。”陈放道。

    “这就能卖了?”赵叔有些疑惑,他好久没去鱼池区里面转过了,不知道陈放那边的云山细鳞鱼多大。

    “才半大。距离上市还早……但那是大客户,以前尝过细鳞鱼,一直念念不忘。”陈放耸耸肩。

    赵叔笑了起来:“你那边的销售渠道,真是越来越多了。”

    “还好吧。”陈放笑着涮了片肥牛肉。

    吃过饭。

    洛小夕定好了ktv包厢,喊过去唱歌。

    陈放看看时间,对赵吉阳说:“我得回去了,明早要去成都。”

    “哦。”

    “叔和阿姨也去ktv?”陈放看向赵叔和阿姨。

    “去啊,好久没去耍过了。”赵叔道。

    “我有事情得回去,吉阳留下来耍。”陈放看着赵吉阳:“我明天从成都回来,接你。”

    “嗯。”赵吉阳点点头:“你自己开车别跑太快了,注意安全。”

    “知道。”

    出去国色天香,陈放走向停在外面的保时捷911,上了车,和赵吉阳他们挥了挥手,离开。

    “哇,那是保时捷的911?”洛小霞大惊小怪的,等着,看着赵吉阳。

    “那是陈放朋友的车子,开出来保养。”

    吉阳爸妈相视笑了笑:“走起,ktv。”

    回到小竹沟都九点过了。

    张晨和张瑶早就缩到了被窝里面……

    陈放将车子停在外面,喊了张晨一声。

    明天要送七百多斤鱼,送去峨眉山一百多斤,成都三百多斤,送去都江堰几十斤,剩下的送去阳城。

    陈放看了送货地点,有些头疼。

    明天的路线应该是先去峨眉山,再去成都,都江堰……

    路线不对。

    陈放还想明天和小舅一起过去,看到明天送鱼的路线,这一趟,他得自己单独跑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天华山庄

    第二天。

    天还没有亮,陈放收拾了两个大鱼箱,装到大众面包车上……

    来到大塘下面的天然水塘子。

    大塘的水,哗啦啦流淌下来。水塘子里养了几十条大雅鱼,这个水塘子的水溶氧量最高,养在里面的雅鱼,长势也最好。

    先捞了两条大雅鱼,这里的雅鱼不仅没有瘦,反而养肥了。

    当初养这个水塘子里的雅鱼就是最大的,到现在,里面的雅鱼都接近5斤一条。雅鱼出水,特别有活力,在抄网里使劲摆动着尾巴。

    陈放提着雅鱼到灯光下看了看,这个鱼,体态优美,身体颜色也较深,和冷水野生雅鱼的颜色差不多了。

    将两条雅鱼装进鱼箱里面,再捞了十条差不多2两的云山细鳞。

    云山细鳞出水,就使劲挣扎着,好似要用尽了全身力气。陈放拍摄了捞鱼的视频,不敢耽搁时间,将云山细鳞装进鱼箱里,盖上盖子,打氧。随后将鱼箱搬到车上,开着车,出发……

    从大竹村出发到成都,一个多小时。

    成都很大的,跟着导航找到天华山庄,快七点半了。

    “喂,乔老板……我是陈放,送鱼的……”安装大门特别气派,有保安亭,站着几个保安。

    等了一会儿,一个保安走了过来:“请问是陈总么?”

    “我姓陈,但陈总,可不敢当。”陈放笑着说。

    保安笑着做出个邀请的动作:“我们乔老板在里面等着您了。进去第一个岔路口左转,在第三个停车场……停车场旁边有个篮球场,乔老板在那边等您。对了,我们这是对外开放的山庄,即便不吃饭,也能进去散散步啥的。”

    “哦,谢谢……”陈放发动车子,开进了山庄。

    刚才那保安看陈放在外面等了许久,才有后面的话……

    这是成都最大的山庄之一。

    进去一百多米元,左转,陈放看到了两个大型露天停车场。每个停车场估摸着能停两百左右的车子……

    停车场旁边有古色古香的建筑。

    道路右侧,一条十几米宽的小河。小河两岸绿树成荫……

    山庄里一条条林间小岛,古香古色的凉亭。

    这山庄,豪横。

    经过一个篮球场,篮球这边还有羽毛球场,以及大树阴凉下面的乒乓球台……

    到第三个停车场,一个穿着唐装中国风的男人,他身后还有个年轻男子。

    “乔老板?”陈放停下车,探出头。

    “嗯。”乔老板笑着点点头:“陈放?”

    陈放从车上下来:“我带来了十条云山细鳞,您和那位康老板先看看,如果觉得还行,到婚礼那天,我再将鱼送过来。”

    “为什么要等婚礼当天……”乔老板笑着道。

    “云山细鳞鱼难养,容易受惊。几乎是出水死……从云山到成都,将近2小时车程,提前送过来不好养。”

    “这样啊。”乔老板点点头。

    之前老庄送来的云山细鳞鱼,全都是冰鲜,一条活鱼都没有,乔有志还说他来着。

    陈放打开车门,将鱼箱打开。鱼箱里打着氧,但里面的细鳞鱼,全都翻肚皮了,嘴巴一张一翕,全都没什么活力了。

    乔老板提起一条鱼,这个鱼也不挣扎……

    陈放拿出早上捞鱼时拍摄的视频,给乔老板看:“云山细鳞鱼难以运输。只要出水,就很难活了。”

    “早上拍的视频?”

    “嗯……”

    视频里,鱼在抄网里使劲挣扎,动静特别大。以至于弄伤了鱼鳞……

    “先送去厨房,我给老康打个电话。”乔老板对他身后的男子挥了挥手,让他不用跟着了,坐到陈放的车上,跟陈放指路,一边打着电话。

    车子走进山庄深处,有座小山。

    山下有个大荷塘。

    荷塘里的荷叶新长出来,绿绿油油。

    估摸着有三十多亩的荷塘。山脚下,荷塘上,一处古韵建筑,上面写着‘翠色香居’。

    车子直接开到了厨房外面,有两位大厨正在等着了。

    陈放将两个鱼箱搬了进来:“这儿还有我养的两条过塘雅鱼,成色已经相当不错了。听庄叔说乔老板对吃的方面很有讲究,想请您品鉴。”

    两条雅鱼特别有活力,陈放抓出来,它们就挣扎,这让陈放差点没有抓稳。

    乔老板仔细看了看陈放手上的鱼:“品相不错,和冷水慢养雅鱼差不多了。”乔老板说着,让其中一位厨师将雅鱼拿去后院池子里养起来,对陈放道:“之前就听老庄说过你,你那边养过塘雅鱼,我本以为就养个瘦。没想到你将成色也养出来了……”

    陈放笑了笑……

    乔老板又道:“我这边雅鱼的需求,不算大。除了宴席有比较大的需求,在翠色香居,以及另外几个饭庄,一个月也就能卖出几十条雅鱼。饭庄的雅鱼全都是天全那边大山里的慢养鱼,品质肯定是更好的。至于宴席上的雅鱼,就没有太多要求,基本上是养殖场批量养出来的雅鱼。”

    “确实,过塘雅鱼的定位有些尴尬。在雅鱼里面属于中上……过塘雅鱼我这边也只准备养一批。今后还养雅鱼,就从鱼苗开始养了。”陈放说。

    过塘雅鱼的定位有些尴尬。现在卖出去的过塘雅鱼,到客户手上,客户都将它当做慢养雅鱼在卖……

    大雅鱼,过塘有五个月了。挑一些好的出来,即便一些雅鱼养殖户,也分不清冷水慢养还是过塘。

    “听老庄说你还养着爬鮡,还是青石爬鮡?”

    “青石爬鮡。”陈放道:“那种鱼长得太慢了,养了快一年,最小的爬鮡才10克左右。最大的,二十几克。”

    陈放夸张了……

    最大的爬鮡,三十几克了。最下的爬鮡也接近20克的重量……

    “青石爬鮡可是越来越稀缺了。以前,我们这边还能大量收购,现在,每天能收几十斤就不错了。收来的爬鮡,品质也越来越差……”乔老板笑着说:“等你的爬鮡养大,可要第一时间联系我。”

    陈放笑着点点头,道:“对了,这个云山细鳞鱼的一些情况,我得跟您说一下。这些云山细鳞还是生长期,刚才您也看到了,鱼很薄,看起来很瘦……云山细鳞最精华的部位就是鱼腹肉和鱼鳔。鱼腹肉就不说了,鱼瘦,鱼腹肉就没有多少。更重要的是鱼鳔,现在的鱼鳔和普通鱼的鱼鳔没啥区别。”

    “这些老庄和我说过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云山细鳞鱼的药用表现

    细鳞鱼送到厨房,正在处理,一台库里南开了过来,从上面下来一个发福的中年男人。

    乔老板给陈放介绍了这位,姓康,康有福。

    康有福以前吃过云山细鳞鱼,当时的他刚动完手术,在山庄里疗养。也不知道心里作用,还是云山细鳞鱼的原因,康有福在这边疗养期间,身体恢复的非常快。

    康有福去年胆结石动了手术,是个小手术,但他身体还有别的毛病。

    胖的人,很容易得的一些病。康有福有血糖高,同时在中医上面说法,他还有肾弱体虚的毛病……

    他在天华山庄调养身体,也吃一些药膳,但自身却没有明显的感觉,可吃过云山细鳞鱼,他当天晚上出了一身热汗,第二天,就感觉身体状态好很多了。特别是感觉自身的精神状态……

    人到中年,又胖,能感觉到的精力不足。康有福连吃了一段时间的云山细鳞,就感觉身体状态越来越好,越来越精神。

    同时,康有福也将云山细鳞鱼推荐给了他的朋友,他那些朋友吃过后都说确确实实有效果。

    “陈老板好。”康有福听乔老板介绍,笑着和陈放握了握手,拿出香烟,主动给陈放点了一根。

    空间细鳞鱼确实有药用价值。当初陈放吃空间细鳞鱼,也有感觉的。

    今天送来十条,三条清蒸,三条做清汤,四条红烧……

    清蒸,不用去鱼鳞,蒸好了之后倒上蒸鱼豉油,再弄些香葱,浇上热油。

    云山细鳞鱼还没有长大,但这个鱼肉,是真的嫩。

    鱼腹肉好似果冻,晶莹剔透,入口即化,化成了鲜香滋味。

    养殖的细鳞鱼,并且还没有养大,鲜味比空间里成年细鳞鱼要淡,可比起别的淡水鱼,这个鲜味依旧独特。

    康有福尝了一口,眯着眼,过了好一会儿,才竖起个大拇指:“鲜,香。不过比起之前的野生细鳞鱼,确实差了很多。”

    “这鱼还没有养大。等养大后,即便差一些,也差不太多的。”陈放道。

    “嗯……”有康复再尝了尝鱼身肉。

    鱼身肉细嫩,轻轻一抿,鱼肉就融化了……

    乔老板也尝了尝这个鱼肉:“很不错。我都想提前将云山细鳞鱼加到山庄的菜单上面了……”乔老板说着看向陈放:“这细鳞鱼,能提前卖不?”

    “我是准备养到半斤以上才卖的。现在就卖,不仅品质不够,重量也……”

    “我可以加钱。云山细鳞鱼,你将来准备多少钱卖?”

    这个问题,陈放昨天已经考虑一个晚上了。

    “这是养殖的,品质不如野生细鳞。但我养个这个鱼,成本很高,而且现在市场上我是独家。”陈放说着。

    乔老板点点头,独家的稀有货,价钱都不便宜。

    “每斤1200元起。具体的,看品质,以及存活数量。”陈放道:“云山细鳞鱼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陈放说道这儿,乔老板眼睛一亮。

    关于细鳞鱼拥有药用价值,乔老板也知道一些。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山庄里有中医,也有药膳师傅。同时根据之前客户的反应,这种鱼拥有药用价值,肯定是真的了。

    很多鱼有药用价值。可这个药用疗效是否明显,就是两说。

    “这云山细鳞鱼是否有特殊的做法?”一位正在忙碌的厨师问道。

    “我们吃这种鱼,多数就是家常的做法。不过这种鱼有个特点,久炖,不烂不散。我们之前用虫草炖细鳞鱼,别有一番风味。”就上个月将细鳞鱼过塘到瀑布渔场,死掉很多细鳞鱼。

    前几天死掉的细鳞鱼就丢弃了。

    后面看细鳞鱼翻肚皮,周柏就将那些鱼捞起来,晒鱼干。

    还用鲜鱼炖虫草……

    “山庄里应该有虫草吧?”陈放问。

    “有的。”

    陈放给师傅说如何弄……

    先一口砂锅,冷水,放两三颗虫草,淮山,党参,北芪少许,老姜三片……水开后下鱼,用文火慢炖。

    二十几分钟揭开盖子,下少许枸杞,再下盐巴调味。

    至于胡椒什么的,都不用放了。

    这炖出来的鱼汤牛奶白,鱼汤里有淡淡的中药味儿。

    中药不能多放。不然出来就是一股药味……

    鱼汤的鲜味混合了中药味儿。汤的味道,独特,喝一口,胃部就暖暖的,不多久,身体还会发热。

    “这道菜就厉害了,特别补。”陈放喝了口汤,说。

    “怎么个补法?”

    “喝了后身体会发热。祛湿气的……还补肾。”陈放道:“这就是我们自己研究的吃法,不能多吃。太补了,反而不好。”

    一锅鱼汤,陈放他们三人,还有两位厨师,喝了个精光。里面的鱼,康有福有慢条斯理的吃了两条……

    鱼肉里面都有淡淡的药味。康有福吃完,长长吐了口气:“舒服。”他的面色有些红润了……

    继续最后一道菜。

    蒜瓣红烧……

    这道云山细鳞鱼,最适合川人的口味。

    三道菜全部试吃完。第三道菜也是3条鱼,还留下一条活力最好的,养在了厨房的打氧池里,看能不能养。

    康有福脱下了外套,面色更红了:“热。”

    乔老板,陈放,还有两位厨师,他们只觉得身体暖暖的,但并不热。几人面面相觑……

    “你们不热?”康有福看向乔老板。

    乔老板摇头:“就觉得身体暖和,但不热。”

    陈放有些慌,这乔老板的身子板,估摸着怕是有两百斤,可别吃出了毛病。

    “康老板身体有点虚?”陈放说。

    “常年吃喝应酬,我这身体,确实不好……”乔老板额头出汗了。

    “康老板,有没有感觉身体不舒服。”陈放有些紧张。要是真吃出了问题,那可就糟糕了。

    康有福摆摆手:“没感觉不适,就有些发热,舒服着呢。”

    乔老板看着陈放,再看看康有福。

    康有福脸上越来越红,就跟喝酒上头一样,额头上冒出一颗颗汗珠,脸颊上也出现汗珠了……还有汗水从头顶顺着脸颊滑落出来。

    这……

    康有福找纸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应该没事吧?”

    “有没有觉得身体不适?”陈放再问。

    “没有。”康有福摆摆手。

    康有福感觉身体越来越热,这种感觉,他第一次吃云山细鳞鱼的时候就有过,当时还有点慌。

    现在,他是一点不慌,反而有些兴奋,到外面做起来了扩胸运动:“舒服啊。”

    随着时间,康有福出了一身大汗,身体上不仅没有不适,反而更舒服了。

    康有福没事,陈放确实捏了一把冷汗。

    要是真吃出问题,陈放就麻烦了。

    “我儿子4月18结婚。我们在这边包的宴席,预计是60桌,每桌9条细鳞鱼……你看看,要多少钱?”康有福说。

    “就按每斤2000元算吧。”陈放道。

    康有福哈哈笑着,点了点头,他出了一身大汗,但身体却感觉特别舒服,轻松:“我这出了身臭汗,先回去换个衣服。咱们留给电话,今后再联系。”

    “行。”

    交换了电话号码,康有福上去他的库里南,先离开了。

    乔老板拍了拍胸口:“吓死个人。老康他刚才……”

    陈放两手一摊:“我也没见过他那样的。平时我们吃,就感觉身体发热,却从没有出大汗的情况。云山细鳞鱼做药膳,这个……恐怕是不行的。看康老板刚才的情况,万一吃出个问题。”

    “看老康的状态应该是好事,不是坏事。我等下打电话喊老康回来,让老中医给他看看身体。”乔老板说:“你的云山细鳞鱼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小了一点……”

    “每斤两千元,少量供应。”陈放道:“等鱼长大了,我买别的地方多少钱,给您的价钱每斤便宜50元。”

    “行。”

    “云山细鳞鱼难以养活,有需要提前一天电话。要不然只能冰鲜,冰鲜鱼的口感差了一个档次不止。”陈放说。

第二百四十六章:好着呢

    离开天华山庄,陈放长长的吐了口气。

    康有福的情况,真有些吓到陈放了。

    云山细鳞鱼确实有些特殊,但特殊的,却不仅仅只有云山细鳞鱼。

    来自空间里的鱼,都有些特别,以及空间里的野果子,蜂蜜……

    空间里的蜂蜜,吃过后口腔留香,让人神清气爽。而且能美容养颜……

    像陈爸,赵叔,俩资深钓鱼佬了,皮肤是黝黑的。即便冬天,也不能改变多少。陈放去年弄了些空间里的蜜蜂出来,送给赵叔和老爸各一瓶,他们不是经常吃,能感觉到的,陈爸和赵叔的皮肤都变好了很多,虽然还有些黑,可也脱离了资深钓鱼佬的肤色。

    改变最明显的是陈妈和吉阳妈妈,现在看起来是年轻了几岁。

    至于赵吉阳,赵吉阳也很喜欢喝空间蜂蜜。之前家里的蜂蜜还多,赵吉阳天天泡蜂蜜水喝,本来就很好的皮肤,现在可用吹弹可破形容。这就让她却显稚气……

    空间里的野果子,陈放吃的少,也没特意将野果子采摘了带出来。

    可每次带着小白进去空间,在拥有蜜蜂的情况下,每次进去空间,小白总喜欢吃几个野果子。

    空间的爬鮡,味道鲜美,特别开胃。至于别的功效,暂时不明。

    反正每次吃过爬鮡,之后好长时间,胃口都特别好。

    空间里还有别的鱼,没怎么吃……

    至于空间细鳞鱼,吃过后身体发热,这是正常现象。细鳞鱼很特别,能补精气。要是精神状态不好,整天昏昏欲睡,吃几条细鳞鱼,精神状态就特别好。

    像精神念力消耗过度,吃细鳞鱼,就能很快恢复。

    之前细鳞鱼过塘,成片的死。后面看到鱼翻肚皮,周柏就将那些翻肚皮的细鳞鱼捞出来,一些晒鱼干,一些送人。

    大部分第一次吃细鳞鱼的人,都感觉身体发热,也有出汗的,可并没有感觉不舒服、不对劲。反而是特别舒服……像是淋了冷雨后喝上一碗热姜汤。

    周柏闲着无聊,还研究了一些细鳞鱼的吃法。

    细鳞鱼炖虫草,炖人参……

    细鳞鱼炖人参,周柏和李雪俩个折腾出来的,都流鼻血了。而且身体发烫……

    但细鳞鱼炖虫草,就比较温和,吃过后胃里暖暖的,能调理身体机能。

    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有什么药理依据,陈放是不知道的。他家里虽然有《本草纲目》这本书,可这中药书籍,陈放是从来不看……

    一切只能归结到空间的神奇。

    空间那玩意,确确实实很神奇。小小的一方空间,却自成一个生态体系……

    得到空间也大半年多了,对空间里的鱼,陈放是特别有研究。

    里面的鱼,力气都特别大。像十几斤左右的花鲢,力气堪比仙女湖三四十斤花鲢的力气。

    空间里的细鳞鱼,每次吃过后身体发热。

    但养在外面的细鳞鱼,效果就弱很多。陈放吃着,感觉不明显。但周柏吃着,还是会觉得身体发热……

    赵吉阳前几次吃养在外面的云山细鳞鱼,也会觉得身体发热,但到现在,也是没啥感觉。

    而搭配一些草药,比如虫草,枸杞……慢慢炖出来,陈放吃着也会有感觉。而对周柏来说,感觉就更明显。

    由此可以推断,身体越虚,效果越明显。

    可刚才乔老板的情况,陈放也是第一次遇见,满脸通红,额头上一颗颗汗珠,头发里也冒出汗,顺着脸颊都流下来了。他身上也是,汗水估计将衣服都给打湿了。吓人……

    陈放是真怕他有个好歹。

    要是吃死个人,后果不敢想象……

    “千万别出事……”陈放默默念叨着。

    跟着导航出城,快中午了,路上车子特别多。

    要到高速,路上车子堵了起来。回到屏雅县,下午两点过了,陈放找个地方吃了饭,回去车上,拿出电话给乔老板打了过去:“喂,乔老板……”

    “啊?”

    “康老板有没有回来让中医看过?”陈放问。

    “没回来。”乔老板笑着道,语气轻松:“他跑医院做体检了,刚才做完给我打了电话,没事,好着呢。”

    “这就好……”陈放松了口气:“我真怕有人吃出个好歹来。这云山细鳞鱼,我那边很多人吃过,我们村子里有好几位百岁老人,他们也都吃过这个鱼,但都没有出现乔老板的情况。云山细鳞鱼肯定有一定药性的,根据我的观察,体质越差的人,吃了那个鱼,反应越大。”

    “嗯……老康的身体一直不好,去年才动过一个胆结石手术。还有他的身体,在动胆结石手术之前,他体重接近两百五十斤了,还有高血压,高血糖什么的。他刚才去医院做了检查,血压和血糖都降低了很多,医生还叮嘱他保持健康的饮食,每天要适当的运动。”乔老板说着都笑了起来:“放心吧,没事了。”

    “我想说,为了以防万一,云山细鳞鱼就别开发药膳。总感觉这个鱼太猛……”陈放说。

    乔老板思索了几秒钟,说:“我会注意的。毕竟在我的山庄里,如果吃出个好歹,最先倒霉的肯定是我们山庄。放心吧,我有分寸的。对了,明天先给我送50斤细鳞鱼过来。我这边刚将云山细鳞上到菜单上,就有人点了这道菜……”

    “行。”

    挂断电话,陈放喝了口矿泉水。

    50斤,两百五十条了,天华山庄的生意,那么好?

    天华山庄很大,陈放看到的宴会厅就有4个。还有一个翠色香居……

    没去的地方,进门右手边,还有4个宴会厅。以及和翠色香居同档次的餐厅2个……以及靠近街区开放式的酒楼一座。

    说天华山庄是成都地区最大的山庄之一,其实不准确,应该说是成都地区最大的山庄。去年卖的4千1斤细鳞鱼,天华山庄是消费了一大半。

    来到新区,陈放给赵吉阳打了电话。赵吉阳和她妈妈正在逛街,看婚纱,首饰……陈放妈也在。

    她们在街上逛一天了。

    陈放和赵吉阳的婚期已经定下了。结婚前,要准备的事情挺多。

第二百四十七章:独家,垄断

    老妈陪着儿媳买结婚首饰,特别开心,一整天,脸上都挂着笑容。

    陈放他们老家,三金是结婚必不可少的物品,通常是男方父母掏钱。

    三金,戒指、手镯/手链、项链(有的加个吊坠)、还有耳饰。

    陈放过去找到老妈他们,三金都已经买好了,正在逛影楼。

    陈放陪着逛了一会儿,傍晚,将吉阳妈妈送回去,就载着老妈和赵吉阳回去云山。

    “三金都买好了?”陈放问。

    “买了五金。”赵吉阳说:“有金戒指,金手镯、金手链、金项链和金耳坠。还买了一对钻石戒指……”

    陈放从后视镜看了妈妈一眼。

    老妈嘴角含笑,握着赵吉阳的左手……

    “妈,您的驾照考过了么?”陈放说。

    “过几天考科目四了。”

    “等您考过,我给您买台车。想要啥车?”陈放道。

    “随便,都行……五菱mini看着不错。我开车也跑不远,最多往返县城。”

    “选一台好点的车子,您儿子我现在能赚钱。”陈放道。

    陈放妈妈好像年轻了好几岁,满脸笑容的说:“那我好好想想……等拿到了驾照再说。你今天去成都谈生意,谈的怎么样了?云山细鳞鱼,卖多少钱1斤?”

    “两千1斤。云山细鳞鱼,现在还只能算是半大鱼,卖掉有些亏。所以价钱高,等以后长大了,大批量开卖,再看市场反应来定价。”陈放说。

    两千1斤,已经是很不错的价钱了。毕竟陈放喂的云山细鳞鱼也不少,有接近十二万尾。

    独门生意,垄断,定价权都在陈放这边,可到了市场,人们能否接受这个定价,销量是多少,那又是一个问题。

    因为有不少的数量,最终还是要市场来决定价钱。

    回到云溪镇,赵叔刚走。

    陈放老爸正在淘米煮饭,见儿子和儿媳一起过来了,就添了两碗米。

    吃过饭,回家。

    “买五金花了多少钱?”陈放问。

    “总共花了11万多块。”赵吉阳嘟着嘴:“我本来选便宜的饰品,但婆婆说我选的那些不好看……两枚钻石戒指,是人造钻石的,只花了不到五千块。剩下都是五金……钻石戒指得留下来。五金是可以退的……”

    陈放笑着看了赵吉阳一眼,说:“老妈买给你,你保管好就是了。至于我爸妈那边,他们手头如果没钱,会跟我开口。吉阳……”

    “什么?”

    “我们都是独子,我们在一起,不是分出一个新家,而是将两个家庭结合在了一起。懂么?”陈放说。

    “嗯嗯……”赵吉阳使劲点点头:“将来我们爸妈都老了,能不能将他们接到一起住啊。”

    “这是肯定的。你的爸妈也是我的爸妈……”

    赵吉阳抿着嘴:“公公婆婆也是我的爸爸妈妈。”

    陈放嘴角露出笑容,回到家,周柏和李雪在山谷口的小瓦房。

    周柏和张晨下午钓鱼去了,还给陈放打过电话问几点钟回来。

    陈放将车子停在外面,和赵吉阳爬上小坡,问:“明天要送多少斤雅鱼?”

    “两百斤左右。”张瑶道。

    张晨下午钓鱼去了,张瑶整理的明天送货单。

    “明天还要送50斤云山细鳞鱼,送到天华山庄……送货单在哪。”陈放道。

    张瑶给陈放拿了送货单,陈放在送货单上写下‘天华山庄,50斤云山细鳞’以及地址,价钱……

    “细鳞鱼就开始卖了?”周柏说。

    “嗯。”陈放耸耸肩:“细鳞鱼也不小了,价钱合适,也能卖。”

    “多少钱1斤。”周柏问。

    听到说云山细鳞鱼有订单了,张晨也跑了出来……

    “每斤……两千元。”陈放笑着道。

    他本来以为周柏会很震惊……

    “这么便宜?”周柏略带疑惑。

    “两千1斤还便宜?”陈放无语了,说:“小伙子,你有点飘啊。”

    蓝鳍金枪鱼,在大众的认知里,这是非常贵的天价鱼。

    不过蓝鳍金枪鱼,比起云山细鳞鱼,可便宜太多了。

    蓝鳍金枪鱼,根据鱼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来区分价格的高低,普通的部位200到600元左右,像大腹部位都能卖到800一斤。至于腮帮子肉,应该要好几千1斤……

    而最顶级的蓝鳍金枪鱼,出现在拍卖会上的……有些天价成交的蓝鳍金枪鱼,算起来每斤肉好几万块钱。

    贵还是便宜,就看如何定义了。

    陈放就是很贪婪的人了,但他觉得,细鳞鱼能卖到每斤两千块钱,已经是很好的了。

    如果不是有庄老板的关系,陈放有细鳞鱼,都不知道要如何打开天价销路。

    周柏讪讪的笑了笑,说:“细鳞鱼能长多大?”

    “半斤,应该就算成年了。”陈放道:“等细鳞鱼成年,价格可能更高,也可能降价。现在是试卖阶段……”

    “嗯。”周柏给陈放点了根烟:“如果能保持两千元的价格,也不……”周柏想说也不错的,可这话到嘴巴,就爆出了两个字:“挖槽。两千元1斤,要是能保持,你这是要发财……暴富了啊。”

    这小竹沟渔场,估摸着应该还有12万尾云山细鳞鱼,要全是半斤一条,两千元1斤……那价值,一千两百万。呃,好像不对……应该是1亿2千万。

    虽然只差了一个零,但其中的差距,一个在天上,一个就在大气层了。

    是1.2亿?

    周柏拿出手机,点开计算器再算了一下,确实是1.2亿。

    起飞,直接起飞。

    周柏仔仔细细数了一遍计算器上的数字,想起了瀑布渔场死掉的大概有五千尾云山细鳞……要是没有死,养到半斤一条,五千条……两千五百斤,价值五百万。

    周柏也就激动了那么十几秒钟,问:“两千1斤,确实不便宜了。牛逼……但这个价钱要是能保持下去,那才是真牛皮。”

    陈放笑着吐了口烟:“独家,垄断……只要市场有不错的销量,我宁愿少卖,也不愿降价卖。就看市场的表现……”

    如果只是普通的鱼,紧紧只是味道好,两千元1斤的鱼,也有市场。不过这个市场是不是陈放可以进去的,就是两说。但细鳞鱼有药用价值,那个药性虽然还不知道具体有什么功效,不过随着时间,今后肯定可以弄懂。那么云山细鳞鱼不需要陈放的宣传,随着时间,知道云山细鳞鱼的人肯定越来越多。

    今后,或许不用陈放自己出去跑销路。

第二百四十八章:清水渔场

    天朦胧亮了。

    陈放小舅在云溪镇租了房子,乡村里,三室一厅带厨房和猪圈的曲尺瓦房。

    今天有个朋友过生日,要送的雅鱼也不多,还都在成都水产市场。小舅本来想让熊鹏和他妈去送货,今天就休息一天,但听到要送云山细鳞鱼,便也没有了休息的想法。

    天刚亮,就和熊鹏开着活鱼运输车来到小竹村。

    陈放和张晨,还有赵吉阳和张瑶,正在用拉网拉鱼了。

    小竹沟的细鳞鱼,2两左右的,占百分之五十左右。看体型,明显超过二两的,占百分之二十左右。剩下百分之三十,看着明显小于二两……

    最大的细鳞鱼,应该有3两左右了。

    鱼的长势,同一个塘口,长势强的鱼,恒强。而这些鱼,可以养的比较大……

    拉网由陈放觉得从什么位置开始拉。拥有念力,陈放能比较准确的判断一次拉网,拉到多少鱼。

    一网,陈放他们拉了六十多斤。进了拉网,开始收网,细鳞鱼就开始挣扎,用尽全身力气的挣扎……收网后,里面的细鳞鱼再放回鱼池,都不一定能活。

    这个细鳞鱼的脾气,太大了。

    六十多斤全装进车子的水箱里面,打开水循环,供氧机,这些细鳞鱼还在水箱里面蹦跶。

    “小舅,这些细鳞鱼送到天华山庄,每斤2000元。天华山庄要的是50斤,这里有六十多斤……对方如果只要50斤,剩下的鱼就装回来。”陈放说。

    “好。”小舅点点头。

    2000元1斤,50斤……这就是10万元了。

    细鳞鱼装好车,再装了雅鱼,小舅开始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一切正常,锁上车门,坐到驾驶位上,出发。

    回到家,电饭煲里的饭已经煮好。

    打开电饭煲,米饭清香味道扑面而来,夹杂着腊肉的香味。

    出来前陈放就淘米煮饭了,顺便丢了块腊肉到电饭煲里。懒人做饭,简单……

    将腊肉切片,正准备开始干饭,外面有车子开过来。

    赵吉阳探头看了一眼:“爸。”

    赵叔停下车,探头出来:“吃饭了没有。”

    “正准备吃呢。您吃饭了么?”

    “路上吃了面……我去前面倒个车。”

    等赵叔倒车回来,陈放已经摆好了碗筷:“叔,再吃点儿。早上煮的腊肉……”

    赵叔看到饭都盛好了,笑着坐了过来,看着陈放:“今天有空没?”

    “有空。”陈放说。

    “清水渔场的池子已经挖好了,要有时间过去看看进水和出水的布局是否合理。”赵叔说:“总共挖了10万平方米的池子。本来说是建11万平米的,随着进度,要是多建1万平米,得多花两百万。”

    因为地形,在不同地方建鱼池,造价不一样。

    “有建设许可,三年内扩建不需要再审批……现阶段,有10万平米足够了。”陈放说着,吃了片半肥半瘦的腊肉。

    挂在灶头上的腊肉,现在可是不多久了,时间越久,吃起来就越香。

    赵叔来的路上吃了二两面,这吃着腊肉,又干了两碗饭。

    吃过饭,陈放收拾厨房,赵吉阳回屋换了身衣服,梳理头发。等着赵吉阳出来,他们坐上车,前往红岗山。

    从碧水到大竹村,再到红岗村,一条双车道柏油路已经通车。

    这条路连接了通往红岩寺的公路,来到红岗山,红岗山这边的道路也全部建好了。柏油路连接着所有大片茶山……

    陈爸和赵叔的茶山,原来只有简单的土路,现在修了一条单车道水泥路,直达深山里面的清水溪。

    清水溪,一条深山溪流。溪流两边高山陡立……

    他们到的段落,溪流最宽处二三十米。水浅,最宽的段落,水流都刚好淹没脚踝,估摸着十几厘米的深度……

    河床是各种颜色的鹅卵石,以及从上游冲下来的玄武岩……

    清水溪,水流充足。

    冬季,每秒的水流量都有好几个立方。

    总来的来说,清水溪很宽敞,水流量大。

    往上游走,清水溪变得窄了,水也不是很高,水流速度很快,听能到水流哗哗的声音。

    清水渔场就建在上游,一个比较宽阔的地带,在溪流的左边。

    而小舅的山涧渔场,建在清水溪右边,清水溪的一条小支流,需要过河。

    清水溪已经搭建了一条水泥预制板墙,在支流的上方。

    通过预制板桥,再走两百米,溪流靠红岩山这边的地市开阔,便已经到了清水渔场。

    渔场建在距离河道有几十米。

    清水渔场和小竹沟渔场不一样,这里是挖出泥土,建的一口口和地面一样高度的鱼池。

    水泥路两边,一左一右各一排两个大鱼塘。两边鱼池差不多,宽度估摸着是20米,长度……两百多,接近三百米了。

    大鱼塘,四周水泥墙壁。这两个大鱼塘很深,高度估计在2米左右。大鱼塘里面,每5米,一堵水泥墙。水泥墙很薄……应该是制模浇灌的水泥。

    “叔,这大塘,多少平米?”陈放问。

    “每个大塘6千平米。又用水泥墙将大塘分割开……一个大塘有60个百平米鱼池。”赵叔笑着说:“引入两口大塘的水,都是上游鱼塘和鱼池里排出来的水。等渔场建成,再进行测试……”

    陈放在渔场开建的时候来过这边一趟,后面就一直没有过来了。

    整个清水溪渔场,长度是拉开了3公里多。

    这3公里,有些地方不适合建鱼池。

    两个大塘过后,跟着一左一右两个稍微窄一些的鱼塘。宽度只有10米左右,但更长……估计得有四五百米的长度。里面也有水泥墙隔开,形成一口口鱼池。这里的鱼池,每个有50——70平米。

    赵叔给陈放说了进水渠和排水渠。

    再往里面走,就看到一个个独立的圆形鱼池。这些鱼池,建成的有十几个了。大的小的,大的圆形鱼池百多平米,最小的圆形鱼池只有二三十平米。池边用的是大块鹅卵石,也有用红砂岩的……

    这些鱼池深度都在两米以上。进水管高度1.5米左右,鱼池里面安装有排水管,高度1米左右。

    这种设计是养小型冷水鱼的,比如养爬鮡,秦岭细鳞鲑,以及冷水白鱼这些稀有名贵鱼。

    再往里面走,挖掘机正在作业。挖鱼塘,预埋管道……

第二百四十九章:山涧渔场

    清水渔场,原先设计的是每平米鱼池造价70元。

    原设计造价,和实际造价出入不大。但算上水管系统,以及为了方便引水而建造的水坝,整个项目的初步造价,预计是950万。

    清水渔场占地面积更大,可算起单价,却便宜太多了。

    像是小竹沟渔场和瀑布渔场……

    特别是瀑布渔场,总造价,算上道路和其它,平米鱼池花费191元。

    瀑布渔场的造价确实贵,可大头主要花在了彩钢棚上面。

    瀑布鱼池和小竹沟渔场一样,全覆盖遮阳彩钢。

    而清水渔场,预计建10万平米,也就是150亩。现阶段没考虑遮阳的问题……

    清水渔场请专业人员过来设计的,设计方面更合理。

    看了一圈,陈放没发现问题。正准备去小舅的山涧渔场看看,周柏开着皮卡车过来。

    周柏他没什么事,整天就到处溜达,走走,看看。

    小舅筹集了110万,在桥对面小山谷建渔场。这个渔场小姨也入伙了,投了55万进去,占三分之一的股份。

    山涧渔场总投资165万,建17亩鱼塘。这个山谷不大,17亩鱼塘,差不多已到极限。

    李师傅带人在这边施工。

    只有17亩的鱼塘,差不多就快要弄好了。估计月底,或者下个月初,就能往鱼塘里面放鱼。

    小舅妈在这边看着修鱼塘。同时,鱼塘旁边的小瓦房,也快要建成。

    说是小瓦房,实际面积可不小。有四间卧室,一间客厅,还有厨房和一个猪圈……

    外公和外婆一直是跟着小舅他们生活。将来这里的房子建好,外公外婆也会过来。在谈修建这套房子的时候,陈妈给了小舅五万块,让小舅他们将这边建大一点。

    今后外公和外婆不想在老家,可以到这边住。当然,外公外婆如果想住陈茶铺子,也是可以的。随他们二老高兴……

    “舅妈。”陈放喊道。

    小舅妈应了一声,笑着走过来:“帮我看看这些鱼塘,弄得合不合格。”

    “挺好的……”陈放说着到鱼塘区里面转悠了一会儿。

    这里有三口大塘,最大的一口鱼汤,2亩多,接近3亩。最小的一口大塘,面积应该在1.7亩左右……还有一口在2亩多点。

    剩下都是小鱼塘。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全部根据地形建造。

    这些小塘口的面积都不到,全都几十平米一池。池边是大鹅卵石,池子底下也是平整的水泥底……

    这些池子有深有浅。

    “舅妈,你们这些池子准备怎么样用?养什么鱼?”陈放问。

    “你不是需要鱼池么?”舅妈问。

    “嗯。”陈放点了点头,说:“那三口大塘可以养雅鱼。水质好的话,养过塘。水质比较一般的话,养过塘。”

    “山里的水,还有不好的?”舅妈疑惑。

    这山涧里的水,清澈见底,冰冰凉凉。好到不要不要的……

    “这才四月份,还是四月初。虽然下了几场雨,但雨都不大。”陈放说道:“我的水质不是水干不干净,而是水的透明度。你们去上游看过了没有……上游的山体,应该不全是岩石吧?”

    舅妈愣了一片……

    “夏季多雨,几乎天天下雨。大暴雨更是经常见的……”陈放说道:“夏季暴雨,水体难免浑浊。您这的鱼塘,月底或者下个月就能投入使用了。马上就夏天了,养过塘鱼,不一定能养好。”

    小舅妈点了点头:“那应该怎么样?”

    “主要看夏天的水体是不是清澈透明……我的建议,三口大塘直接养1斤起步的雅鱼。或者养2斤左右的雅鱼……养到过年就能卖了。最好养2斤左右的雅鱼,养到年底,应该可以卖到山庄和酒店。现在2斤左右的雅鱼,50元左右1斤。养到过年,看品质……最贵能到100元左右。品质差一些,七八十也能卖到。”陈放接着说:“然后是养1斤左右的雅鱼,或者直接卖鱼苗回来养。慢养雅鱼,养两年左右开卖……也能养到更大。”

    陈放看了看那三口大塘,忽然才发现,那三口大塘在最上游,也就是进水口。

    这个设计……

    陈放眉州皱了皱,说:“那三口大塘也能养爬鮡。要在塘里面铺上大鹅卵石……养爬鮡,应该最合适。这样,三口大塘就养爬鮡。”

    小舅妈松了口气,点点头。

    他们这三口大塘就是想养爬鮡的。甚至于养云山细鳞鱼……

    可是之前从小竹沟过塘到瀑布渔场的细鳞鱼死掉了大半,这事情小舅也是清楚的。

    “你们得在上游建拦水坝,再扩大进水渠才行。”陈放回过头再去看三口大塘,说:“要建拦水坝的,进水渠再宽阔。将水流全部引入三口大塘,至于后面的小鱼池,从三口大塘处引水就好。”

    小舅妈有些为难,他们的预算不多,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我这边还有些可以流动的钱,可以先借给你们。这三口大塘的面积大,水流充足的话,在里面养爬鮡,还能搭配养云山细鳞鱼。我那边有几十条种鱼,七月份……应该能繁殖出小鱼苗。”陈放说道:“到时候弄些小鱼苗过来养。”

    小舅妈笑着点点头。

    周柏看了过来,陈放还有种鱼,我怎么不知道……

    陈放笑着看了周柏一眼:“生态池的水沟里。就几十条种鱼……”生态池的水口,铺上了塑料板,看不到下面的情况。陈放这是无中生有……

    细鳞鱼的鱼苗,陈放有的是。再过几个月,进去空间捞就是了。

    至于说鱼苗会不会外泄,今后会不会繁殖开……对陈放来说,无所谓。

    现在养的爬鮡,细鳞鱼,就足够陈放吃成胖子了。陈放都在想等渔场里的鱼卖完了,拿到钱,要怎么花的问题。

    现在忙碌是为了赚钱。

    等以后有钱了,就该享受生活。

    山涧渔场放鱼,还早。在这边坐了一会儿,陈放他们回去茶山。

    茶山外面建了一个茶厂,专门制作茶叶的。红岗山这边茶叶全部是去年下半年栽种,今年是没有收获的。

    陈爸正在监督制茶,现有的茶叶都是从外面收购来的新鲜……

第二百五十章:开年第一钓

    来了趟茶厂,陈放笑呵呵的跑进仓库顺走了两罐今年的头茶。

    “爸,今年的头茶不错啊。”陈放在老爸怒视的目光下,将茶叶拿给赵吉阳。

    赵吉阳缩了缩脖子,麻溜的将茶叶装进包包里面。

    “哪年的头茶不好。”陈爸只能翻个白眼。

    时间不早了,在厂子里吃了顿员工餐,回家。

    小舅和熊鹏也送鱼回来了,在张晨这边吃饭。

    “陈放……”小舅喊道。

    赵叔刹了一脚,陈放下车应了一声:“今天送货还顺利吧。”

    “顺利。”小舅拿着包包,拍了拍,说:“乔老板给的现金,12.8万元。”

    小舅的包包里,13扎人民币,其中一扎薄一些。

    看着厚厚一堆人民币,陈放拿了两万给张晨。给熊鹏一万,给小舅一万……剩下的钱,陈放给了赵吉阳。

    “这是上个月的薪水。”陈放说着看向熊鹏:“这段时间有没有去周叔那里学手艺?”

    “有空就去的。”熊鹏说。

    “刚才去山涧渔场看了一下,挺不错。”

    “吃饭了没有。”张晨将钱给了张瑶,道。

    “吃过了。今天的天气不错,下午咱们抽鲢鳙去。”陈放道。他是好久没钓鱼了,手痒……

    “几点钟?”

    “两点。休息一会儿,提前喂了鱼,就出发。”

    回到老宅,赵叔从陈放的冰箱里拿了一罐啤酒,准备到前院休息。

    陈放提了花生出来:“叔,我陪您喝。”

    赵叔笑了笑:“行啊。”

    赵吉阳给大黄倒了些狗粮,小白看到了,跑去抓了一爪子,往嘴巴里塞。

    赵吉阳轻轻拍了下小白的脑袋,给小白准备水果吃……

    陈放开了罐啤酒:“叔,下午钓鱼去。”

    赵叔摆摆手:“下午去清水溪。清水溪的建设进度本来就慢了,要加快进度,不然等天气热了天天下雨……”

    喝着酒,聊了会儿渔场的事情。

    酒喝完,赵叔去了前院休息。

    陈放和赵吉阳也回了卧室……

    和陈放在一起,赵吉阳也习惯了午觉。午饭后睡一觉,就算睡几十分,半小时……也是舒服的。

    “这忽然的,生意就做大了。”陈放将赵吉阳抱在怀里,看着怀中人儿略显稚嫩的脸蛋,有些感慨的道。

    身边人都投下重注养鱼,都指望着养鱼发一笔大财。

    陈放表面信心满满,可心里面,多少有些底气不足……应该说是紧张。

    养的鱼,越来越大。可陈放这里,越来越莫名的紧张。

    赵吉阳嘟着嘴,亲了陈放一下:“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陈放脱掉上衣,温柔的解开怀中人儿的衣服,吻了上去。

    温存过后,两人紧紧相拥着,陈放说:“等现在的鱼养大,卖完了。这个小竹沟渔场就放养算了,随便养一些可以自己生长的鱼,咱们出去包个水库,我当水库老板,你当水库老板娘。咱们也学红岩水库的老板,种一些果树,开个农家乐……今后有空了,我也跟着周叔学做菜的手艺。以后不管农家乐有没有生意,我每天给你做好吃的,将你养的白白胖胖。”

    赵吉阳嘟着嘴:“我感觉,我最近胖不少了呢。”

    “哪里胖了……”陈放荡笑着。

    嬉闹中睡着,醒来快两点了。

    二叔,二婶,还有周柏,张晨和张瑶,他们刚喂水泥池里的鱼。

    陈放穿着钓鱼服,和赵吉阳出去喂了大塘里的鱼。回家拿上渔具包,钓台,开上皮卡车,前往去年抽鲢鳙的那个地方。

    水库的水位,比去年来的时候下降了一些。

    陈放和了饵料,拿出七米二的竿子,绑上线组。

    双钩子线,挂上饵料开始打窝……

    自制的雾化饵料,用竿子打窝。

    鱼钩上挂一坨饵料,扬竿丢出,半分钟就提竿,再挂饵料,继续扬起抛竿……

    7.2米的竿子,陈放手劲足够大,坐在鱼箱上面就将竿子扬出去了。

    张晨和周柏各选了一个钓位,相距挺远的,有二三十米。

    陈放开始抛竿诱鱼了,他们俩还在准备鱼竿。陈放连打了七竿,张晨才开始打第一竿……周柏的动作更慢。

    “老周,要不你给我们抄鱼得了。”陈放笑着喊道。

    周柏被陈放和张晨夹在中间,就算诱到了鲢鳙,周边那个点位,也肯定没有好收获。

    周柏白了陈放一眼:“说好出来钓鲤鱼、鲫鱼……跟你们俩个出来钓鱼,没劲。”

    “别说话了,钓鱼。”

    陈放连着抽了三四十竿,窝子还是没有动静。陈放看了看时间,过去快二十分钟了……

    如果半小时,还没有动静,那说明这个点没有鲢鳙。得换位置,或者该钓别的鱼。

    正想着窝子里咋还没有动静,陈放窝点冒了个鱼泡,浮漂忽然就黑漂了。陈放赶紧抬竿,中的应该是花鲢。花鲢鱼猛地逃窜……

    鱼线被拉得呜呜声响。

    动静虽然大,可下面的鱼,并不大。估摸着,不超过十斤。

    陈放很简单的将鱼竿立起来,花了一分多钟,就将花鲢拖到岸边,抄进了抄网。

    陈放用带电子秤的空预器提起鱼,七斤多,不到八斤。

    “这么快就上鱼了?”远处,张晨喊道。

    “第一条。”陈放说。

    鱼进窝了。

    陈放再次抛竿,半分钟左右就提起鱼竿,再挂饵……继续诱鱼。

    中了第一条鱼后,第七竿又中鱼了,这次还是花鲢。也不大,六斤多……

    钓鲢鳙,只要窝子里面进了鱼,解下来就好办了。在没有鱼的时候要连续打竿,有了鱼,就要想办法将鱼留下来,更要加快打竿的频率。

    一直打到连杆……

    陈放这边的鱼,越钓越大。连钓到7条了,最大的一条13斤多……

    张晨那边也中鱼了,钓到了3条。

    周边这里最惨,只钓到花鲢一尾,才五斤多。

    看陈放这里连续中鱼,周柏干脆收了鱼竿,过来帮陈放抄鱼:“杂搞的,每次出来都是我帮你抄鱼。”

    “等我钓累了,换你来过瘾。我给你抄……”

    “那你啥时候累。”周柏说着,陈放又中了鱼。这条鱼更大……

    现在的节奏已经来了,陈放很快就将鱼竿立起来,将鱼拉倒岸边。

    钓鲢鳙,想要多钓,最忌讳的就是长时间遛鱼。时间长了,窝子里的鱼,就跑了。

第二百五十一章:喜事将近了

    陈放这里开始连竿了。

    接连十来竿,钩子丢下去,便来了鱼。

    钓鲢鳙,越钓越大,说明窝子里聚集的鲢鳙越来越多。

    小鲢鳙抢食,肯定抢不过大鲢鳙。

    陈放已经钓到三十多条鲢鳙了,胳膊开始酸痛,就将竿子给了周柏:“好好钓,窝子里进鲢鳙群了。这下午要是钓好了,这个窝子上五百斤鱼,没啥大问题。”

    今天的鱼,花鲢居多。

    仙女湖水库的花了十好几块钱1斤呢。

    就现在,陈放已经钓到两百多斤了。

    周柏笑呵呵的接过竿子:“放心吧,我也是老钓鱼佬了。”

    周柏在钩子上捏好饵料,抛竿,刚打下去,被上层的白鲢截口了,提上来一条超过十五斤的鲢子。

    陈放这个点诱到的鱼比较多,张晨那边也是不少。陈放钓了两百多斤,差不多三百斤的样子。张晨也钓到了将近百斤鲢鳙……

    他那边的鲢鳙比较大,基本都是十斤起,还钓到一条二十多斤的花鲢。

    狂拉了一个下午的鲢鳙,等到太阳下山,也有半小时没有口了。陈放提前出去山里给小舅打了电话,让他将水产车开了过来。

    一个下午,陈放钓了三十多条,周柏钓了二十多条,张晨也钓了16条。

    最大的一条是张晨钓上来的,刚好三十斤的大花鲢。回家,陈放将这些鲢鳙养在了鱼池出水口的沉淀池里面……

    那条三十斤的大花鲢挑了出来,再挑了一条八斤多的花鲢。

    大花鲢的鱼头剁椒,鱼身和八斤花鲢一起做冷锅……

    十几个人喝着啤酒,美滋滋吃了一顿。

    接下来的日子,平平淡淡。

    每天早晨小舅和熊鹏开着过来装鱼,然后送货……

    雅鱼的成色,能看出来的越来越好。销量也越来越好……

    约初的时候,每天三四百斤出货量。到月底,已经连着五天单日销量超过700斤。

    云山细鳞鱼,庄老板找陈放要了两次货,两次加一起,也就八十几斤的量。

    至于乔老板那边,第一天送了六十几斤过去。之后每隔一天送一次,先是二十几斤,跟着三十斤……除了康老板儿子结婚那天送了130斤过去,乔老板这边单日最大需求也超过了一百斤。

    云山细鳞鱼,现阶段还是鱼苗。成色也差……

    到现在,不管乔老板那边如何催,陈放每天只给天华山庄送十斤细鳞鱼过去。

    再过两天就五一了。

    陈放闲着没事,看了下赵吉阳记得账本。

    这个月总共卖出雅鱼1万5717斤。

    4斤以上大雅鱼,3127斤,每斤120元,37.5万元。

    2斤以上雅鱼,12590斤,每斤85元,107万元。

    云山细鳞鱼,卖出641斤,每斤2000元,128.2万元。

    这个月的营收达到272.7万元。

    开支方面,工资……电费……这些都是小钱。

    饲料这一块的支出比较大。

    陈放定制了细鳞鱼饲料,每吨饲料1.95万元。月中的时候送来了20吨,现款支付……39万元。

    小竹沟渔场里有细鳞鱼接近3万斤。细鳞鱼吃的比较多,食口好……每天投喂量,占体重百分之三左右。一天,要给细鳞鱼八百多斤饲料。

    另外还买了20吨爬鮡饲料,也是现款。

    渔场里的爬鮡,估摸着有52万尾,每尾24克左右。那就是2.5万斤……爬鮡的吃食比较少,每天投喂量占体重不到百分之二。

    至于雅鱼,估摸着还有3万5千。养单独池子里面的……饲料是上个采购的,还没有用完。

    还有一笔支出,小舅和小姨的山涧渔场,收尾的时候钱就已经花没了,找陈放借了50万元。

    “对了,账户上现在有多少钱?”陈放问。

    “392万元。”赵吉阳正在做午饭,回过头:“要用钱?”

    “先还一些钱给周柏。周柏去年就买土地了,建房手续也都批了下来。”陈放合上账本,走进厨房从后面抱住赵吉阳,说:“我们的渔场形势大好,稳定下去,后面赚取开销是不愁的。周柏的年纪也不小了,和我一样大,我都着急着结婚,他肯定也急。”

    “你这语气,越来越大叔了。”赵吉阳一连娇嗔,说:“下午就去银行。先还周柏多少钱?”

    “两百万吧。”陈放道:“手头上多留一些钱,才安心。”

    “嗯。”

    吃过饭,睡了午觉。陈放就给周柏打去电话,然后一起去银行……

    “先还你两百万。剩下的两百万,等我手头再宽松一些了,再给你。”从银行出来,陈放说。

    “不着急……”周柏道:“你这个月赚不少钱吧?”

    “两百七十万的营收。”陈放笑了笑,说。

    “够可以的了。”周柏呵呵笑道。

    “到陈茶铺子坐一会儿。”陈放指着前面茶铺子,说。

    “走嘛。”

    周柏也闲了下了,一天天的没事情做。要么去清水溪,要么就去瀑布那边逛逛……至于茶山,他就偶尔过去看两眼。

    周柏闲着,陈放也是半闲着的状态。每天早上例行公事的到鱼池那边看看,检测水溶氧……下午就没什么事情了,天天和周柏、张晨他们抽鲢鳙。

    之前那个老地方,鲢鳙被抽的没有了。就那一个地方,陈放他们钓了四五千斤鲢鳙。最近一段时间他们正在物色新钓点……

    连去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找到鲢鳙群。陈放都想买一艘快艇,没事的时候开着快艇进去仙女湖深处找鱼。

    如果水库管理方允许的话,陈放真想买一艘快艇……

    仙女湖水库深处的风景,陈放已经十几年没有看过了。

    “小姨……”来到陈茶铺子,陈放的小姨在铺子的椅子上躺着。

    小姨怀孕7个月了,肚子很明显。自己要多个侄子或者侄女……呃?不对,自己要多一个表弟或者表妹……

    小姨笑着点了点头,从椅子上起来:“你妈在后面打牌。”

    “表哥,表嫂……”马玫红挺着大肚子走出来,笑着喊道:“周哥。”

    陈放和周柏应了一声。赵吉阳连忙走过去:“你是不是要到预产期了。”

    马玫红笑着点点头:“明天就去医院,待产。”

    马玫红身后跟着一个妇人:“这是我妈妈……”

    “阿姨好。”

    “嬢嬢。”陈放喊道。

第二百五十二章:今年的第一场大雨

    “妈。”

    推开棋牌室的门,陈放喊了老妈一声。

    陈妈转头看了陈放一眼:“有事?”

    “没事情。”陈放说。

    “没事我再打两圈……”

    陈放是想着老妈好不容易考到驾照,想问她准备什么时候买车……

    “我就顺路过来,没什么事。吉阳在外面,我们先回去了。”陈放道。

    陈妈刚好胡牌了,起身出来喊道:“暖暖。”

    “阿姨。”赵吉阳快步走了过来。

    陈妈笑着拉着赵吉阳,进去后院:“这个月要拍婚纱照了,还有结婚前的准备工作。婚纱照联系好了没有?”

    “还没。之前看过的几个影楼都不错,到时候随便找一家就行了。”

    “还有婚庆公司呢?现在结婚都要找婚庆公司……”

    “妈,婚庆这个事儿,老瓦房有安排。不用单独找婚庆……”陈放道:“您拿到驾照了,看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陪您到城里选台车子。想好要什么车了么?”

    “买台小巧的车子。随便,都行的……”

    棋牌室有人在喊陈放妈了。

    “行了,棋牌室里三缺一,我打牌去了。”

    看着老妈进去棋牌室,陈放一脸无奈。铺子里,周柏在看茶具……

    陈放他们出来,跟小姨说了一声,就开着车子回去了。

    到家,陈放看了看院子外面种的蔬菜。

    前段时间一直大太阳,陈放种的菜,都有焉了。昨天傍晚,赵吉阳还说给菜园子浇水。

    陈放比较懒,觉得应该快要下雨了,便没有浇水。

    今年来就下过几场小雨。

    此刻天有些阴沉,隐隐约约的听到雷声轰隆。

    可能,今年第一场大暴雨,就在今天。

    陈放拿出手机给周柏打了电话:“喂,周柏……”

    “啊?”

    “要下大暴雨了。你现在有空没?”

    “有,干啥?”

    “你叫上二叔和二婶去一趟瀑布渔场。今晚的雨不知道多大,你们过去封一下水,控制进入鱼池的水流量。并让二叔他们晚上住在瀑布渔场,晚上如果雨大,要一直盯着那边的情况。”陈放道。

    “好。”

    挂了周柏的电话,陈放出门,拨通了张晨的电话,等着张晨过来……陈放拿上厚木板,和张晨出发前往上游的拦水坝。

    从拦水坝引水进入大塘。

    冬季,山涧的水流量小。而今年开春之后,一场像样的大雨都没有下过……气候很反常。

    都四月二十九号了。今年到现在为止,云溪河里都没有涨过水……

    看此时乌云压顶,又有隐雷之声,多半是大暴雨。

    陈放和张晨也在封水。

    将进水口的木板加高,留半米高的口子就好。之后到引水站……引水站有个火砖棚子,里面是个深水池。棚子里有调节水流的阀门……

    陈放将阀门开到最大……

    弄完了这些,陈放也开车跑了趟瀑布渔场。

    周柏和二叔、小叔他们正在弄进水渠。在进水渠的凹槽里安装木板……

    同时检查水坝。

    到五点过,雷声越来越明显。天色更暗,就跟要天黑了一样。

    陈放再叮嘱了一下二叔和小叔,晚上要注意控水。控制水流进入鱼池的量……

    如果鱼池的进水量大过鱼池的出水量,鱼池满水,里面的鱼,就跑了。

    交代好事情,从瀑布渔场回来,一条大山深入的水泥路,风景自然是极好的。

    陈放和周柏都无心看这些风景,也是早就习惯了。

    天阴沉的,车子跑到半路,忽然就听到哗啦声,大雨倾盆而下。

    雨滴落在车上,落在树叶子上,整个世界都是雨落的声音。

    ‘轰隆……’闷雷声响起。

    大雨急促。好似天上有用瓜瓢在泼水一样……一阵儿一阵儿。

    雨的来势很猛,就十几二十几秒,雨变小了。但没多久,又忽然哗啦一阵……

    回到老宅,陈放将车子停到了后罩房。

    周柏也开着车子过来了,大声喊道:“我先回去了。晚上有情况给我电话……”

    雨声很大,陈放也没听清楚他说的什么,就挥了挥手。

    陈放从后罩房进去,沿着抄手游廊回到小院。

    雨很大,屋檐水流淌。

    屋檐下,也都湿了。

    赵吉阳在厨房里做饭菜,快做好了。

    看到陈放回来,赵吉阳松了口大气。这大雨天,又在打雷,赵吉阳自己在家,多少还有些害怕。

    “晚上吃啥。”陈放过去洗了手,从后面抱住赵吉阳,双手放在她柔柔的胸脯上面。

    赵吉阳转头白了陈放一眼:“吃罗非鱼。”

    “罗非鱼?”陈放看了下锅里炒的菜,是陈放最喜欢的回锅肉。

    “你自己不会看啊。”

    “怎么了,脾气这么大。”陈放说着捏了两下。

    赵吉阳狠狠打掉了陈放的手:“不给我说一声就跑出去了。电话也打不通……回来就使坏。”

    “我不放心瀑布渔场那边,过去看看。”

    雨很大。

    在屋檐吃饭,雨水溅落,还有大风吹,雨会吹进来。

    陈放将菜端到了客厅里。

    小白和大黄两个家伙站着客厅的沙发,陈放真想捶它们一顿。

    小白还好,小家伙爱干净。但大黄,虽然也经常给它洗澡,可是它喜欢往竹林里跑,早上洗了澡,晚上就脏兮兮。

    正吃着饭,陈放手机响了起来:“喂……乔老板?”

    “啊,陈总……这要五一了,有计划出去耍么?”乔老板说。

    “没有出游的计划。”陈放道。

    “这样的,老庄请我五一节去屏顶山庄耍。康老板听到了,也想过来耍几天……到时候我们去你的渔场做客哈。”

    “来就是了。”陈放说。

    “行,这么说定了。五月一号,或者五月二号……”

    陈放挂了电话,赵吉阳问:“谁要来?”

    “天华山庄的乔老板。还有一个康老板……”陈放说。

    外面雨,越下越大。

    吃过饭,陈放想起了什么,猛地一拍脑壳。

    “又咋了?”

    “坏了,外面的小溪忘记装铁栅栏了。”小院外面的小溪,上游,陈放建了三个水泥凹槽。那凹槽可以放下专门定做的铁栅栏……

    铁栅栏的作用是过滤大洪水冲刷过来的杂物。因为外面那条小溪也连着大塘……

    陈放正准备穿雨衣出去安装铁栅栏,赵吉阳道:“刚才张晨已经在外面装好铁栏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无恙

    初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一直到晚上九点过,雨小了一些。

    又停电了。

    大山里,雷雨天停电是经常的事情。

    陈放穿了雨衣,拿上手电筒,先去大塘里看了看。

    全封闭的大塘,里面的水原本清澈见底。现在涨水了,大水冲刷进来,水变得浑浊。

    浑浊的水主要来自房檐边的小水沟。至于竹沟的主干,水流也有些浑浊,但很干净,能见度也就很高。

    来到大塘,陈放就听到轰隆水流声。从大塘的正门进去,从后面出来,陈放看了眼塘口下面的天然水塘子……

    两股水流在这里汇聚,水流已经涨过了水坝,大量洪水漫过水坝,进入生态池。

    另一条水泥沟渠,是水泥池的进水渠,水流快要满了。

    进去水泥鱼池区,陈放看到远处有手电筒……

    “哥?”张晨大喊道。他距离陈放还很远,手电筒光照向陈放这边。

    陈放快步走了过去,顺便看看鱼池里的水质。

    浑水也进入了水泥池。不过总的来说,水泥鱼池的水质,还很干净,能隐约看到池底。

    过去汇合了张晨,两人去了小竹沟的山谷口。

    山谷口安装了一张大铁丝网,防止涨水的时候鱼儿出逃。

    水势很大,快赶上的夏天最大的暴雨了。

    需要注意的地方全部看了一遍,一切正常。

    今天的暴雨虽然大。但一年里,比这暴雨更大的雨,还是有的。

    小竹沟渔场如果连这么一场暴雨都经受不住,那还搞什么。

    出来看了一趟,回家。

    赵吉阳趴在被窝里玩着手机……

    “外面怎么样?”赵吉阳问。

    “一切正常。”陈放脱了衣服钻进被窝,将赵吉阳抱在怀里,美美的睡了一觉。

    天亮,外面有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唤声。

    陈放留恋着温暖的被窝,轻轻吻了赵吉阳的额头,从被窝里爬起来:“我出去看一眼。”

    “嗯。有事给我打电话……”

    “好。”

    雨后清晨,空气清新。

    雨,在凌晨一点过就停歇了。

    这时天才刚亮,能看到天空的云朵了。

    整个世界如水洗过后的一样,格外清澈。

    陈放活动者膀子,洗脸刷牙,开了大门……小白和大黄‘嗖’一下就跑出来了,在外面石板路上撒欢。

    陈放笑着去后罩房,开了五菱mini,先去张晨的小瓦房那边看了一眼。

    小舅和熊鹏天不亮就过来了,正在装鱼。

    今天要送的雅鱼有1350斤。另外还要给天华山庄送10斤细鳞鱼……

    细鳞鱼限量了,每天只卖10斤。

    细鳞鱼还没长大,而且现在的细鳞鱼生长最快。现在卖,有点子……亏。

    “小舅。”陈放喊道。

    “哎……这么早。”小舅笑着说。

    平常时间,只要不是有特殊的事情,陈放不会出来帮着装车。

    陈放笑了笑,去山谷口看了看。

    山谷口的铁丝网,拦住了很多落叶。

    念力扫过,在铁丝网前面的深坑里,差不多七十条雅鱼。大部分是四斤大雅鱼……

    要是没这个铁丝网,这些大雅鱼就全部跑了。

    ‘嘀嘀……’

    周柏开着皮卡车过来了。陈放的mini停在路上,将道路全给挡了……

    “陈放,去瀑布渔场看过没有?”周柏喊道。

    “还没。正准备过去……”

    陈放倒了个车,将车子开回后罩房,坐上周柏的皮卡,前往瀑布渔场。

    水洗过后的大山。感觉山里的空气,都明亮不少……

    空气里透着泥土的芳香,再混合了草木自然的气息。在气温还是凉爽的时节里,这股味道让人心旷神怡……

    陈放打开窗户吹着凉风:“准备什么时候盖房子。”

    “等李师傅腾出手。”周柏说。

    小舅的渔场已经完工了。李师傅带着人加入了清水渔场的建设……

    等李师傅腾出手,最快也要五月底,六月份。

    但那时候,周柏也闲了下来,没什么事情做,正好可以建房子。

    “我妈过几天生日。我得回去一趟……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这段时间,瀑布渔场那边你要多盯着。”

    “有张晨的二叔和小叔他们在,担心啥。”陈放笑着道。

    “总归还是要经常去看看。”

    “嗯。”

    瀑布渔场。

    二叔和小叔他们早就起来了。

    昨晚的雨很大,但瀑布渔场这边,水流量比起小竹沟,小太多了。

    小竹沟毕竟是一条山沟。下雨,所有的水都汇聚一起了。

    瀑布渔场这边的情况要好很多,啥事情都没有。只是池子里的水,浑浊了一些。

    月底了,又轮到小叔和二叔他们换班。陈放和二叔他们交待了些事情,主要是检查水溶氧的问题……

    水溶氧足够,一切好说。水溶氧要是不够,一旦出问题,后果严重。

    暴雨过后,更要主要是水溶氧的问题。

    回去后,周柏就准备回上海的事情了,想着带些什么当地特产回去。

    陈放背着喷雾机,再去鱼池区,给青苔喷洒空间水。

    鱼池区去年种植的青苔,现在的长势已经极好了。只是这里毕竟是新的鱼池区,也就种植的青苔长势极好。别的地方没有青苔……

    青苔繁殖季节在夏天,天气热的时候。

    现在养好青苔,等夏天青苔长出豆芽(孢子),估计到年底,整个鱼池区域到处是苔藓。

    建鱼池的时候,陈放就想过让青苔附着到鱼池墙壁上。因此鱼池外墙是粗糙的沙墙,也不光滑。

    再给青苔喷洒一次空间水,陈放回家背了割草机,收拾鱼池区域周围新长出来的小灌木。张晨他们喂了鱼,也来帮陈放打整这些琐事。

    五一节乔老板过来,这是陈放现阶段最重要的客户之一。陈放希望自己的渔场干净,整洁……

    一夜暴雨洗涤了整个世界。

    就是苦了普通农民。

    昨夜大雨,又大风……

    四月份,刚好是菜籽成熟的季节。

    云垄山那边全部种植油菜籽。地区海拔较高,油菜籽要晚熟一段时间……

    昨天的大风,吹倒了很多油菜籽。

    还有些地方油菜籽已经成熟,砍在田里面都要晒好了的,一场大雨,将田地都给泡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送鱼

    五一黄金周。

    云山再次迎来旅游旺季……

    云山地区的游客多不多,从各个山庄酒店预定雅鱼数量就知道了。

    平时,整个云山地区,一天也就卖出几十斤雅鱼。周末的时候销量好一些,能卖出百斤左右。这,差不多是平常时间雅鱼在云山地区销量的极限。

    明天就是五一了。很多公司提前放假,前来云山的游客数量暴增。

    游客主要集中在碧水村,云屏山。

    早晨,小舅送出两千多斤雅鱼,主要送到云山外面。云山这边的单子,吃过早饭喂了鱼,张晨就开着皮卡车挨家挨户的送了。当天卖出三百多斤……

    五一了。

    陈放也想出去耍的,可养着鱼,走不开。

    一大清早乔老板就给陈放打了电话,说他和老康已经出发,先过来陈放这边耍。

    “陈放……”

    陈放刚挂断电话,抱着小白揉捏它肉嘟嘟的脸,听到了周柏在外面喊,出去喊了一眼:“啥事?”

    “你面包车的钥匙给我。”周柏说。

    “你要面包车做啥?”陈放回屋给周柏拿车钥匙。

    “我妈和老爹过来了,刚上了飞机我,我去机场接他们。”周柏一连头大,说:“我和李雪也都买了机票,本来说今天就回上海。”

    陈放将车钥匙给了周柏:“几点钟能到?”

    “刚上的飞机,十一点过吧。”周柏双手抱拳:“等我妈过来,如果有说话难听的时候,你多担待。”

    陈放笑了笑:“快点出发吧。”

    “拜拜……”

    陈放也挥了挥手。

    周柏的老妈,不是好相处的人。怎么说呢,陈放就见过他妈几次,周柏的妈给人一种盛气凌人,高高在上,自我感觉良好……还有目中无人,应该不是目中无人,而是仅仅只是看不起当初的陈放。外地在上海打工的穷人一个……

    上海人,确确实实有极其个别的存在,他们瞧不上外来到上海的打工仔。那些个存在,因为有上海户口,上海的房产,自觉得高高在上……

    周柏的妈,感觉上就是那种人。虽只见过几次面,但给陈放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

    刚送走周柏,陈放手机又响了起来:“喂……”

    “哥,刚才清雅居的老板给我电话,要30条雅鱼。我正在外面送货,你有空吧,给清雅居送过去。”

    “行。”

    张晨来的电话,又是送雅鱼。

    30条雅鱼,张晨没特意交代4斤以上大雅鱼,那就是送两斤多一条的了。

    周柏刚才开了皮卡车过来,将陈放的面包车开走,他的皮卡车,就停了下来……

    至于陈放那台五菱皮卡,一大清早,张晨就开了出去。

    陈放搬了两个鱼箱到车上,开着车来到鱼池,用抄网在池子的网箱里面捞了30条雅鱼,装大鱼箱里面,开车出发。

    清雅居,碧水村那边。

    碧水村到大竹村的柏油路修通了,从大竹村到碧水村,现在只有4公里左右。

    开着车,一会儿就到了。

    清雅居是水库边上一家比较大的民宿,占地有十几亩,好像是有74个房间。说是民宿,比小一些的度假村还要大。

    进去民宿,陈放直接将车子开到了餐厅。

    民宿的老板姓王,知道陈放亲自送鱼过来,已经在餐厅那里等着了。

    现在的陈放,在云山的知名度也是响当当的。

    “陈老板,麻烦你亲自送鱼过来。”王老板笑着迎上来,给陈放递了香烟。

    陈放笑了笑,点燃烟,说:“送来的都是两斤半以上的雅鱼,看看合不合要求。”

    王老板喊了他的员工过来,帮着将鱼箱抬下来,打开盖子……里面十几条黑背雅鱼。

    雅鱼后背发黑,身体两侧细鳞黑中带灰色,到肚皮,雪白的颜色……身形匀称,体态优美。这看上去和慢养的雅鱼差不多了。

    不过王老板没见过慢养的雅鱼。倒是见过野生雅鱼,这形态,和野生雅鱼差不多。而颜色,比野生雅鱼漂亮……

    王老板提起一条雅鱼:“漂亮,真不愧山泉水养出来的雅鱼。”

    王老板这话,吸引来了几个正准备出去游玩的住客,围观了过来。

    “这就是雅鱼?”一名游客问道。

    “这雅鱼,漂亮啊,比我以前在酒店里吃的雅鱼漂亮。是冷水养出来的?”另一面游客说。

    “正宗山泉水养的过塘雅鱼。”王老板说:“雅鱼都是生态养殖。过塘,那是要找到比生态池更好的水质,并且要是冷水,养半年以上……”

    王老板前面的话还算靠谱,后面就开始吹嘘起来了。

    “看着颜色,鱼鳞紧密程度,以及鱼鳞的光泽。这个品级的雅鱼只能在天然冷水池里面养,雅鱼池里面的水也要清澈见底……过塘雅鱼接近野生雅鱼,肉质紧实,嫩滑,味道也更好。”

    听着王老板的说法,陈放笑了起来,他的说辞真真假假,真的更多,假的少。

    “王老板,称一下重量,我得赶回去了,还有度假村等着要货。”陈放道。

    “行。”

    王老板让人称了一下,30条,78斤3两,6655元。

    王老板给陈放转了账,一个拿着渔具包的男人过来,问:“仙女湖水库有雅鱼?”

    王老板摆了摆手:“雅鱼喜流水,仙女湖水库没有雅鱼。不过仙女湖水库里面有五斤以上的鲫鱼……”

    收到钱,陈放和王老板告辞。还有度假村要货只是陈放的说辞,半路上,陈放又接到张晨电话说老榕树要20条雅鱼,问陈放能不能送过去。

    张晨在云屏山,正准备回来。但还有几家度假村需要他送……

    昨天卖出去两百多斤。今天,估摸着要送好几百斤。

    陈放回去再捞了二十条,送到红岩寺外面的老榕树。后面还有5家要货,陈放和张晨一起跑了。

    送完鱼,十点过了。

    今天在云山这边卖出去五百多斤雅鱼,有史以来销量最好的一天。

    今天送的鱼多,明天估计就没有人要货了,即便有订单,数量也不会太大。

    云山风景区还在开发建设,今后云山风景区的名气越大,来云山旅游的游客就会越多……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305/ 第一时间欣赏山涧闲农最新章节! 作者:秋刀煮鱼所写的《山涧闲农》为转载作品,山涧闲农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山涧闲农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山涧闲农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山涧闲农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山涧闲农介绍:
随身空间是个大峡谷,溪谷中一条小溪河,林易告别大城市,回到大山养起了鱼。山间溪水养好鱼,再种几亩地,养两条狗子,开个农家乐……山涧闲农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山涧闲农,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山涧闲农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