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算账
越绣宁惊讶的道:“等等,等等,我得算一下。”
心里默算了一下,如果按照林炤说的,占七成的话,倒是差不多。不过肯定不行啊。
她忙道:“怎么能这样简单的算……”
林炤好笑的道:“原本就是一桩简单的生意,一笔银子而已,若是一笔银子你都算的这样复杂,以后怎么做生意啊?而且你要是跟我算那么清楚,那给我治病又如何?我以前还是坐在轮椅上起不来的残废呢,你治好了我的腿,等于是……我是不是该……我欠你多少了?”
差点说,我是不是该以身相许的报答?
越绣宁看着他眨巴了一下眼睛。
林炤脸色微红,道:“你别又跟我说药箱子,一个药箱子能和一双腿比吗?”
确实不能,他自己已经比了一下,逗得越绣宁笑了出来,林炤自己也笑了,道:“好了,就这样行了,我拿走三百八十两。以后还有什么生意记着叫上我。”
越绣宁好笑,想了想点头:“那好吧,就这样……不过这一次要谢谢你。”
林炤笑:“谢什么呀。”他刚刚也看出来了,越家二叔似乎是有什么事情,他也同样觉着可能是那位越赵氏又折腾什么了,于是将银子装在兜搭中道:“那我走了。”
越绣宁点头,送他出了门口,看他很快就到了他家门口了,这才回来。
回来就回屋将一百六十两银子拿了,过来正房这边。
吴邓氏一看就道:“这是你分得?这么多呢?!难怪……哎呦,以后姥姥可绝对不说你这个丫头了,你比姥姥强多了。”
越民耕也吃惊:“这么多?人家林炤不是拿的钱多吗?”
越绣宁点头:“所以分了更多给他,确实按照正规算的话,分不了怎么多,咱们拿的钱少,而且这生意本也是林炤的主意……”也就不在多说了:“不过他就要这样分,我也没多客气。”
说着对越民耕道:“二叔,你回去拿一半好了。”
越民耕一听使劲摇头:“不不不,家里头没给你帮一点忙,这生意也是你的,我们凭什么分你的钱?再说了已经分家了,说实在的,分家的时候你和你娘都是空着手走的,现在不说给你们东西,反倒是还一直拿你的钱?我的意思,那二十两也不用给了,算是分家给你和你娘的。”
听得出来,分家没给大嫂和侄女分东西,这件事已经成了越民耕的心事了,一直在琢磨。
吴邓氏心里想,这还差不多。
不过当然的,她不会要就是了。
吴玉已经急的道:“他二叔你可千万别这样说!家里头啥情况谁不知道,就算是分家也不可能给我们二十两,全家所有的家当加起来有没有二十两都是问题呢!何况,你和他三叔进山采药,都是辛辛苦苦的,绣宁搬到这边已经不去采药了,辛苦钱难道不该给?你要是算那么清楚,我们还不知道欠你们多少钱呢,当时要不是你和她三叔她小姑痛快答应,我们能不能分家?”
“不不不。”越民耕还要理论。
越绣宁好笑的大声道:“好啦!二叔也别说那么多了,娘说的有道理,自家人算那么清楚就没意思了。”
说着对越民耕道:“我的意思,二叔拿回去这些钱,和三叔小姑商量一下,还是搬到城里来住,第一,原本咱们是城里住的,城里的一切都熟悉。第二,在杏花村一些事情已经闹得不太好了,人家里正家也得罪了,说起来这事,算是为了我得罪的,所以我也有责任别让咱们家叫里正拿捏住了。第三,三叔和小姑的年纪,婚事……”
越绣宁刚说到这,突然就被身边的吴邓氏捣了一肘子。
当然不疼,吴邓氏就是为了提醒她。
越绣宁被打断了,愕然的看了一眼吴邓氏,见她给自己使眼色,虽然还不太明白怎么回事,但是也就闭上了嘴。
吴玉已经接过去了:“是啊,他二叔,绣宁说得对。何况你刚刚说的那些事……村里真的也是住不下去了。”
刚刚说的那些事?
越绣宁现在可以断定,二叔今天进城应该确实有事,家里头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情。
越民耕就不说话了,半晌才道:“可是,我怎么能靠着侄女……”
越绣宁忙道:“怎么就是靠着我了?咱们不是一块儿努力采药挣钱吗?这桩生意说白了是林炤帮着咱们,也不是我的功劳。而且论什么功劳没意思,就按照以前定好的,有了钱一家一半。”
越民耕想了想道:“确实村里是住不下去了……”又想了想,道:“买宅子也就是二三十两,就像这个宅子就行。我就不拿那么多了,拿五十两好了,这钱就算是我借的……”
“你看,他二叔你老是算的这样清楚,啥借的?这就是分得,你们的。”吴玉也说不清楚,干脆的就这样混说着。
越绣宁忙点头:“对呀,什么借不借的,如果分那么清楚,那采药多辛苦?照理应该多分点呢。”
越民耕听她这样说,就是强行的给自己和老三头上加功劳了,叹息笑着道:“我现在也没办法,行,那我就厚着脸皮拿五十两了。”
“五十两够不够啊?”越绣宁道。
“够了,买宅子搬进城的事情,我得和你三叔好好商量一下,每天要进山采药呢,还有,你奶奶……也不能住的太近……”
越民耕有些自言自语的了。
看样子,他是已经想过了搬进城的事情,不是才开始说的。
越绣宁忙道:“进山采药没关系的,咱们那边采药的不一定就全都是住的山跟前的啊,大部分都是周围的,隔一天去采一次药也可以,或者去一趟两三天,然后用骡子的运出来。今后可以买个驴或者骡子。”
至于买宅子嘛,这一点越绣宁倒是赞同,确实不能住的太近,免得奶奶三天两头拿着菜刀上门来闹事,这不和住在村里一个样了?最好就不要让越赵氏知道自己家住在哪里。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67章小姑被退亲
越民耕道:“那行,我这就回去商量商量。”说着站起来就要走。
吴玉和越绣宁跟着站起来,都惊讶:“急什么?起码吃了午饭啊,这都要到点了。”
越绣宁道:“再着急也不急这半个时辰了,等一下我去做饭,三两下就做好!”让二叔、母亲他们等着,她忙去做饭了。
吃了午饭越民耕拿着五十两银子急急忙忙的回去了。
越绣宁这才忙问到底什么事。
吴玉叹气的道:“你小姑定亲的那家人,去了……说了些难听的话,退亲了。里正家也算计了一些东西,弄得你二叔三叔特别的为难。”
越绣宁恍然了,停顿了一会儿道:“说实在话,小姑退亲一点都不意外,那家人明显就是这个意思,还有和三叔定亲的高家。这两家全都想退亲,意思太明白了。定亲的时候咱们还是城里人,家里头还有钱有地,现在什么光景?”
吴玉点头叹气。
“那是怎么说的?他们来退亲,还说了些难听的话?”越绣宁问道。
吴玉叹气道:“别问了,横竖很难听。他们的意思,退亲的责任要推到越家头上,你小姑气的哭了两天了。我叫你二叔三叔把你小姑接出来,住在咱们家,可家里头三个孩子又不行,三个孩子要靠你小姑照顾呢。这不是正商量着,要不把孩子都接出来,你二叔又觉着不好意思,孩子全都送这边来给看着,算怎么回事……”
越绣宁喃喃的道:“那也不能全都交给我小姑啊,我小姑……也不是看孩子的。”
“我也是这话啊。”吴玉叹气。
越绣宁去看吴邓氏:“姥姥,你咋不说话?”
吴邓氏哼了一声:“我知道你们母女俩想的啥,不就是想把你小姑和孩子接出来,觉着只有我是阻碍……”
吴玉和越绣宁同时喊:“娘!”
“姥姥!”
吴邓氏又哼:“爱接出来就接出来呗,要不是看你小姑实在可怜……”
“这话也别说了娘,都是一家人,说这样太难听了。”吴玉忙叮嘱道。
吴邓氏叹了口气,道:“行了你们母女商量去吧,不用跟我说,啥我都同意。”说着起身:“我收拾那些药去。”
越绣宁忙道:“姥姥把银子收起来。”
吴邓氏刚要将钱全都收起来,吴玉又道:“给绣宁留些吧,她成天出门做生意……”
越绣宁忙道:“我那边留了几两零碎的银子。”说着笑:“哪里就成天做生意什么的。”
吴邓氏便将银子收了起来,然后去厢房收拾药材去了。
越绣宁和吴玉都知道,这么帮着越家,姥姥心里肯定不舒服,越赵氏差点把她女儿砍死呢。
但是,越家是她女儿的夫家,外孙女姓越呢,叫女儿和外孙女彻底和越家没关系了,那也不可能,何况越家坏的也就只有越赵氏和顾月娘,现在顾月娘还被休了。
吴邓氏避开,是不想听着心里头火而已,但其实就如她自己说的,怎么帮着越家人,其实她也不会反对。
看见姥姥走了,越绣宁忙道:“娘,刚刚您说里正家算计了一些事情——算计了什么?”
吴玉就道:“粮食的税,说是咱们家从前就交的少了,给你二叔三叔算了一大堆,叫今年按照新的算法来交,若是那样交,家里头根本剩不下多少粮食。你三叔去理论,还叫里正胡搅蛮缠的算的愈发多了,又说这都是照顾你们的话,把你三叔气坏了。”
越绣宁道:“这就是专门的给咱们穿小鞋了。里正在村里那么牛哄哄,也就是仗着这个,没人敢得罪他,如果得罪了他家,随便找点事就把人弄得日子过不下去了。”
“可不就是。乡下人靠的就是那点地,打点粮食。弄个税什么的,真的能逼死人。”吴玉说着摇头。
越绣宁想了想道:“这样行不行,明天我去村里,就把小姑和孩子接出来,然后催着叫二叔买宅子,不要离咱们太近,远远的……”说到这里讪然:“主要是别让我奶奶天天找来。让二叔他们尽快的买了宅子搬出来。”
吴玉点头,声音轻了些:“咱家放了那么多钱,多少年能花完?白放在家里头也变不成钱,或者买成地落你二叔的名字,雇人种去好了。三十两能买四亩上等田呢,加上现在的那些地,咱家人每年的粮食绝对够了。虽说分了家,可跟你二叔他们到底是一家人。”
吴玉算的,还是要给越家八十两,对半分似乎才合适。
越绣宁倒是无所谓。她觉着不用算那么清楚,二叔拿了五十两走,那就那些好了,不用非追着把三十两塞手里,仿佛是签了合同一般的。
是一家人,今后来来往往的,计较那么多,算那么清楚怎么可能?
便道:“买地的事情咱们别帮着决定了,二叔三叔都成年人了,怎么办他们自己会想办法。先把小姑接出来,然后催着二叔三叔买宅子就行了。其他的,叫他们自己去琢磨呗。”
吴玉一听也行,点头答应。又叹了口气道:“还有件事,原本也没想和你说的,不过你都这么大了,现在看看,家里头能拿事的反倒是你……”
越绣宁问道:“什么事?”
“你舅舅。”吴玉有些犹豫。
越绣宁有些警觉起来:“我舅舅怎么了?他听说咱们搬家就找来了?还是姥姥忍不住想去看看他?娘,我先说好啊,其他的我都没意见,但是银钱方面,绝对不能给我舅舅一文钱!他怎么对我姥姥的?”
吴玉叹气道:“你放心!你姥姥和我都不会给的……这些钱都是你挣来的,你姥姥咋能把孙女挣的钱去贴补你舅舅去?她做不出那样的事情。”
“那到底是怎么了?”越绣宁问道。
吴玉道:“搬来这些天了,你姥姥想去看看,可又不愿意见你舅妈,念叨了几句。我听得出来,到底是想去看看的,毕竟都搬到城里了,一个城住着还不去见见?起码让你舅舅知道我们搬出来了。我想,哪天带着你姥姥去你舅舅家转转?”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68章回杏花村
越绣宁半天没说话。很显然,姥姥肯定不是只念叨几句而已,搬到城里来了,和儿子住的那么近,能不想去看看?
不过吴方太差劲了,去年过年都没回村去看看吴邓氏,凉薄至此,估计吴邓氏心里清楚,吴玉也明白。
所以她们犹豫的不是别的原因,不是谁拦着她们,而是因为她们自己的本心。想去看看,毕竟是亲儿子亲弟弟,但又觉着这个儿子或者弟弟太差劲,心里不舒服。
越绣宁道:“我无所谓,只有那句话,别给舅舅一文钱就行。”
吴玉叹气,没有在说话。
商量的差不多了,就去和姥姥一起收拾药材。突然有了大笔的银子,吴邓氏和吴玉一下就有种腰杆都硬了的感觉,扬眉吐气的,仿佛天塌下来都没事了。
一辈子不发愁了。
当然,乡下人就这样算的,省着点花,不就是一辈子不发愁了?
吴邓氏不知道她们母女俩刚刚还说了吴方的事情,因此看起来挺高兴的,一边收拾一边说着话,家里的日子怎么怎么过,她小姑来了如何如何,哦对了,要赶紧去问问周围哪里有卖羊奶的,小宝儿来了要吃羊奶呢……
虽然看似不高兴,但其实已经盘算着孩子们来了如何如何呢。
越绣宁心里好笑。
转天早上寅时末就起来了,吴玉也要一起去,起来洗漱。吴邓氏又不放心,也一同起来,说要一起回去。
虽然吴邓氏和吴玉母女都在劝着对方不用去了,不过也没耽误了赶紧的吃了饭,谁也没说服谁,只能全都去。
收拾好了锁上门,一家三口往杏花村而来。
到了杏花村大约是辰时,这个时辰的村里人大部分都去了地里,现在正是夏粮收成的季节,收的早的就要赶紧的翻地准备种秋粮了,所以各家非常忙,进了村之后居然没碰见一个人。
一直走到了吴家以前的院子,才遇上了正拿着镰刀出门的隔壁张婶子。张婶子一看见她们祖孙仨人,顿时惊喜的迎了上来。
“哎呦,看看,看看,城里人咋来乡下了?”开着玩笑。
吴邓氏和吴玉忙笑着迎上去,笑道:“这会儿都忙吧?我们进村一个人没遇见,真是也怪了。”
“怪啥,收庄稼忙得不可开交的,我家那口子昨晚上就没回来,村里头都忙呢,没地的也都去给里正家帮忙去了。”张婶子说着问道:“这是有啥事吧?”
吴邓氏笑着道:“没啥事,回来看看家里头咋样。”
张婶子点点头,其实她也没时间多聊,就道:“今天回去还是住下,要不住下吧,晚上咱们好好唠唠。”
吴邓氏道:“不住了,城里一摊子事又不能撂下。你啥时候进城,去家里坐坐啊。”
张婶子笑着道:“行啊,看啥时候进城就去!”说着赶紧道:“我是真没时间说闲话了,你们忙,我也去地里了。”
吴邓氏和吴玉忙道:“你忙,你忙。”
越绣宁道:“张婶子再见。”
张婶子笑着点头,急急忙忙的走了。
吴邓氏去将吴家门打开了,和吴玉回去。这都是说好了,去越家就只越绣宁自己过去就行了,别叫越赵氏看到了吴玉又受刺激。
越绣宁来到了越家,先听了听里面的动静,这才轻轻的拍门。
过了一会儿,越榴红的声音在里面响起:“谁呀?”
“我呀,小姑。”越绣宁低声的道。
门一下就打开了,越榴红惊喜的看着她:“绣宁!”然后马上压低了声音:“你怎么回来了?”
越绣宁笑着道:“来接你和天梅他们啊。”
越榴红一顿。越民耕却没去地里,听见声音出来了,看见是越绣宁在门外面,急忙的招手示意赶紧进去。
越榴红就将越绣宁拉进院子,关上门,赶紧的进了屋子。
“谁呀?”越赵氏的屋里传来了一声问。。
“村里的孩子。”越民耕回答了一句,然后跟着回屋。
越尚耕也在屋里,村里人都忙得不可开交,越家人却都没去下地,越绣宁道:“地里粮食都收了?”
越尚耕点头:“收了。”说着笑道:“昨天听你二叔说了,怎么那么顺利啊?转天就能卖掉了?”
越绣宁笑着道:“不是,是第三天,我们去的时候正好碰到那个买药的,真的也是太巧了,一口的京城话。林炤的消息确实很准。”
“是啊,多亏了人家林炤。”越尚耕说道。
越绣宁坐下了,轻声道:“怎么都在屋里?是商量买宅子的事吗?小姑今天和我回去吧?我娘和姥姥都来了,就是接小姑和孩子们去住的。”
越民耕和越尚耕全都吃了一惊的道:“大嫂也来了?在吴家?”
越绣宁点头。
越尚耕点了点头,转而对越民耕道:“我也是这个意思,怎么也没有办法做到十全十美,所以只能厚着脸皮劳烦一下大嫂和亲家婶子,榴红过去要带着孩子们。”
看样子,越绣宁来之前他们就在商量这件事。接越榴红出去住几天,换换环境休息休息,这个兄弟俩是赞同的,只是越民耕到底是不好意思把孩子们都送去叫大嫂和亲家婶子照顾。但是越榴红走,家里就没人看孩子了。天泽、天梅虽然大点,不过照顾小的天坤怕是不行。
估计难就难在这里,所以商量。
越民耕皱眉。
越绣宁道:“二叔别犹豫了,就这样决定了。我们都来接了,就叫弟弟妹妹过去住几天好了。另外,我听姥姥和娘说了里正难为咱们家的事了,看样子到底是得罪了他,所以,不如就赶紧的找宅子搬城里去吧。住在城里也能进山采药,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越尚耕就道:“是啊二哥,别犹豫了。没有那么多时间犹豫这些,赶紧的送榴红先过去,今天一块儿,将采的药材一起送过去,然后正好就找上一次的那个中人,叫他帮忙找宅子!想好了办就行了!折腾的想来想去,最后可能还是这样做,又浪费那么多时间干什么?”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69章接小姑来
越民耕持重墨迹的性格,被他们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催着,实在也没办法,想了想只能咬咬牙:“好吧!那就这样。但是,不是还没商量好咱们的地……”
越尚耕‘哎呦’道:“地好说,实在不行就赁给别人种吧,我是够够的,种不出来!进城之后就是干点什么都比种地强,到底不是那块料。至于粮食税,不用管,咱们想办法把户籍弄出去,户籍出去了,他里正能怎么样?他说了不算了!”
这倒是个办法,越民耕只能点点头。
越尚耕就叫越榴红去收拾东西,叫她小点声,将她自己的和孩子们的东西都收拾了。
越榴红点头去收拾,越绣宁跟着去帮忙。
越尚耕去装这两天采的药,越民耕去跟越赵氏说,带着弟弟妹妹进城去送药去,其余多的话没说。
越赵氏从屋里出来转了一圈,很不满:“都走!都走!你们就把我一个人撂家里行了!”
越绣宁躲在小姑的屋里不敢出声。
越民耕跟在后面说着:“就是进城送药,一半个时辰就回来了。要不送药,打的粮食也不够吃,几天就断了……”
“行了行了行了,天天跟我哭穷!你一个大男人到底有什么用?嗯?!你说你有什么用?!”越赵氏在外面又骂起来了。
越绣宁在屋里听得是连连摇头,真是一点没变啊,幸好自己搬出去了,如果天天这样听着越赵氏的泼骂,只怕自己都快要疯了。
“这样不行,得想办法,不然奶奶早晚把二叔、三叔和你折磨疯了。”越绣宁小声跟越榴红道。
越榴红点了点头,擦了一下眼角。
这才几天啊,半个月而已,越榴红就瘦了一大圈。越绣宁也是难受的很,轻手轻脚却又利索的收拾着东西。
等越赵氏在院里骂够了,屋里早收拾好了等着,过了好一会儿,越尚耕开开门道:“快出来吧。绣宁先出去。”
越绣宁拿了个大包裹急忙的从屋里出来,果然越赵氏已经不在院里了,她急急忙忙的跑出了院子,跑到了吴家这边。
吴邓氏她们一直等着,刚要问,就看见越尚耕和越民耕已经扛着东西过来了。
大家就好像是做贼一样的,偷偷摸摸很小声的将越榴红和孩子们的一些常用的衣物拿了过来,然后将孩子们领过来,越尚耕一个人就背了一个超大的背篓,手里还提着一个更大的背篓,这才跟越赵氏喊:“娘,我们走了,下午就回来。”
越赵氏在屋里没吭声。
越天泽和越天梅来到了吴家,看见越绣宁,两个孩子还惊喜的很,叫道:“大姐!”
越天梅似乎跟越绣宁也亲热了很多,到底许久没见,过来拉着越绣宁的手:“大姐你去哪里了,好长时间没见到你了。”
越民耕怕越赵氏跟出来看见这些人,然后又吵起来,连声的催着:“快走快走快走,先出村子再慢慢说。”
行李虽然多,好在人也多,一人背一个扛一个的也就拿了,牵着孩子们的手,越榴红抱着天坤,急急忙忙的从村里出来。
这一群人看着就像是逃难的似得。
上了官道,大家才松了口气,吴玉拉着越榴红的手小声的说着什么,越绣宁就跟着越民耕和越尚耕的身边,一直说着:“三叔说得对,今天就把那个中人找到,中人专门做这个的,买宅子就更加容易。二叔,真的别犹豫了,钱不是问题,这一次就挣了一百六十两呢,买了宅子很够了,今后就是吃穿不愁的。咱们跟杏林堂签的书契,一个人采药都可以,你和三叔一个人采药,另一个想干啥干啥,还能饿着?不用犹豫了。”
越尚耕点头:“我带着天泽采药,二哥你弄地好了,你不是最喜欢买地吗?余下的钱买地好了,再添两亩地,咱们一家子起码吃的不愁了。”
“买地好,买地好。”越民耕连连的点头:“最好是把咱家以前的那些地买回来……当然,先少买点,买两亩田,加上之前的三亩,这也有五亩了。”
说着问越绣宁:“你家也应该买些地。地是根本,只要有田地,就算是再穷也不会饿死,就咱们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这两年没饿死,到底是仗着那三亩田。”
越绣宁想了想道:“也可以啊,如果二叔想买田,咱们一起买好了。我娘之前说过,她的意思也是买地……我算了算,上等田七八两银子一亩,咱们一起买,能买十亩田,加上先前的三亩地,然后雇正经种庄稼的人来收拾地,这样亩产也能上去。一年全家吃的喝的就不愁了。”
越尚耕没想那么多,马上点头,开玩笑的道:“对,就这样!十三亩田,正经成了大户人家了。”
越民耕一听忙道:“什么呀,一起买可以,但账要算清楚,咱们不能糊里糊涂的……”
越绣宁急的道:“哎呀,二叔干嘛要算那么清楚?”
“当然要算清楚。”越民耕叹气道,又想了想道:“不过,如果你母亲和姥姥同意买田的话,咱们可以一起买,我们余下的钱买两亩到三亩,你们买七八亩,十亩以上价格能便宜点,但一定要买上等田。你母亲和你姥姥肯定不能种地,我来雇人,领着人种……挺好的,算上家里现有的三亩田,真的是挺好的。”
果然,一说起买地,越民耕就比较有精神了。
越尚耕和越绣宁都笑了,越尚耕道:“你这样说是挺好。那就这样定了,宅子买的稍微远点吧,咱们买北城那边的,那边的宅子便宜。别跟娘说绣宁她们住哪里,她就找不到。”
就这样说着话,反倒是没感觉累什么的,甚至觉着很快就已经到了城里了,来到了家里,王奶奶正好出来看见了,忙打招呼,询问说话,聊了一会儿这才回了屋里。
吴邓氏和吴玉赶紧的去烧水做饭,这边越绣宁去将放药材的厢房收拾了出来,药材就去放在倒座间好了。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70章念头
十几间屋子,就算是越榴红领着孩子们住进来,也空着四五间呢。
孩子们就跟越榴红住厢房,厢房是有左右两个卧房的。越绣宁询问越天泽晚上敢不敢自己睡?若是敢的话,就去住在正房旁边的耳房中。
越天泽便点头:“敢!”
于是越绣宁又去收拾耳房。这一下又要买一些被褥什么的,越绣宁和谁都没说,带着越天泽和越天梅出门,买了三床被褥帐子,三个人扛着,路过一个卤肉店,越天梅闻见了香气就不走了,哭丧着小脸站在人家店面前面,意思很明显。
顾月娘在家的时候还比较娇惯越天梅,顾月娘一走,没人惯着她,加上越赵氏动辄就骂就打的,小天梅现在也不敢像以前那样想要什么就打滚直接要了。
越绣宁看她那样子好笑,过去买了些卤猪蹄,卤猪脸、卤豆皮什么的。
这一下越天梅高兴的不得了,甚至馋的不行,马上就要吃,还是卤肉店的老板娘看着小姑娘馋的也是可爱的很,从柜台里面切了一块半肥半瘦的肉下来,直接递给天梅,越天梅拿上了就狠狠咬了一口。
越绣宁忙道谢,又叫越天梅道谢,越天梅吃到好吃的了,也很高兴,脆生生的道了一声谢。得人家老板娘夸奖了老半天。
回来了,吴玉好笑的道:“你倒是有主意。”不过确实需要被褥,没说什么赶紧的放下,倒是先将卤肉什么的切了,该吃午饭了。
因为这些卤肉,午饭便显得非常的丰盛,大家一边吃一边商量着。买宅子是肯定了,因为路上说的话,又商量买地的事情。
吴玉满心惦记着,这一次挣的钱该给分一半,还有三十两没给呢,便一直说一直说,让越绣宁拿出来五十两银子买田,其中三十两银子是越家的,越民耕他们就不用在拿银子出来了。
越绣宁和吴邓氏都没说话,只越民耕、越尚耕早急了跟她争,争来争去的,吴邓氏心里叹着气,知道女儿是因为分家的愧疚,如今自家女儿挣了钱,便如论如何的要拉扯一把夫家那边。
越家也就只有一个越赵氏不好,其他都是好人,却跟着一个越赵氏着实的吃了苦头。
吴邓氏叹气,大声道:“好了好了!你们都别争了。我是长辈,你们全都听我的。绣宁这边拿出来五十两银子买地,能买几亩买几亩,买了之后平分,我们一半你们一半。你大嫂女流之辈,绣宁和我一个小一个老的,也实在是种不了地,以后我们这片地就民耕帮着管好了,我们就只每年等吃行了。这样谁也别说谁占谁的便宜了。再说了,钱是人家绣宁挣得,绣宁挣钱供养长辈也是应该的,你们谁也别说话了。”
这么一说,越民耕和越尚耕虽然还是觉着做叔叔的居然花侄女的钱,如何如何的,不过从采药开始,不就是如此吗,两个人也不好驳吴邓氏的话,只能涨红了脸答应了。
这就说好了,下午找中人,不但是买宅子还买地。
吃了饭,越榴红和吴玉收拾她们住的房间,越民耕和越尚耕走了,先去找中人,然后直接就回杏花村了。
越绣宁洗了碗之后就收拾药材。
又过了两天,早上起来,越绣宁将这些天处理好的送到杏林堂,这一次存的比较多,也隔了两个月,因此量还是比较大的。
依然是和之前每次来的一样,伙计去找了账房先生,三个人一起,两个伙计称重,账房先生记账。
掌柜的今天在,但是并没有过来。之前他对越绣宁的态度一直都好挺好的,只有越绣宁和林炤来找他代销甘草凝的时候,大约他是觉着这两个人实在太异想天开了,当时很不屑,可没想到结果却是那样的。
不屑被打脸,掌柜的既尴尬又有些愠。
越绣宁倒没有想那么多,在旁边看着伙计们称重。
“这个方子上有几味药我们暂时没有,您明天过来问问吧。”柜台上,一个妇人来抓药,伙计看了看方子道。
那妇人脸上显出着急:“没有?可是我儿子病的严重,今天就得吃药啊……算了算了,我去别的药铺问问。”说着拿了药方子就走。
邓管事身为管事,管的就是这些,等那抓药的妇人走了之后过去问道:“什么药缺货?”
“太子参、茯苓。”伙计道:“这一个月好些用差不多这样的方子抓药的,太子参之前就没剩多少了,上一次进货说是因为货源看着不好也没进。茯苓春天用的不多,还有一批货呢,也没进。谁能想到一个月不到,抓这种药的人多了起来,两种药都断货了。”
“小吴去长安药市了,今天下午回来看看进到了没有,如果没进到货,那就只能去朔州了。”另一个伙计道。
这边,伙计已经称好了,账房先生记了账,越绣宁这边手写了一份自己留着的,登记完了之后去和账房先生对了对,账目对上了。
越绣宁便跟大家打招呼,又跟邓管事和那边掌柜的打招呼:“邓哥,掌柜的,那我先走了。”
邓管事扭头看了一眼:“慢走啊。”
掌柜的也往这边看了一眼,慢慢的点了点头。
越绣宁急忙的出来了,左右看了看,见刚刚那个抓药的妇人已经走到了街角,就急忙的跑着跟上去,快追上的时候叫道:“这位婶子,婶子且等等。”
那妇人脸上带着焦急,转头看了看喊的是自己,便站住了脚看着越绣宁,想了一下倒是记着刚刚在药铺子晃了一眼,忙道:“啥事啊?”
越绣宁忙笑着道:“您的方子我看看行吗?家里头病的是您儿子?是不是嗓子疼?呼吸不畅?大夫说是气虚体弱,阴弱而祛风?”
那妇人连连点头:“对呀对呀!”赶紧将方子给了越绣宁。
妇人心里着急,最大的药房没抓到药也有点没注意了,现在有个人上前帮忙,说的还都对,且还是个小姑娘,看着也不是骗子,所以马上就信任了。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71章呼吸道疾病
因为听了那伙计说,方子上有太子参和茯苓,越绣宁便猜测应该是呼吸道疾病,今年天气干燥,从三月份开始,只下了一两场雨,天气非常的干,这样的气候孩子很容易得呼吸道疾病。
看了方子,果然,太子参、茯苓、枸杞、麦冬,就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看剂量还挺严重的。
越绣宁问道:“婶子,您儿子几岁了?”
“八岁。”那婶子道。
“药剂量倒是还行,那您去抓药吧,这边没有的话,您就去济仁堂,济仁堂如果药也不全,您就只能去咸阳或者长安城了。”越绣宁道。
那婶子一听着急了:“啊?我儿子病的严重,我一个妇人怎么去那么远……”
越绣宁忙道:“如果济仁堂没有这副药,您找大夫重新开方子,也有别的药可以治疗的,当然了,起效的稍微慢一点。”
那妇人哭丧着脸道:“大夫看一次病要收好几百文呢,我哪里有那么多钱?”
越绣宁再次的看了看方子,道:“这样,如果济仁堂抓不全,您就只要一味麦冬,称四两,回去了之后全都熬了药汤,先喝麦冬汤,麦冬汤是养阴润肺的上品,可以坚持一两天的,这样您家人赶紧的去咸阳或者长安抓药。”
那妇人听了只好点点头,又问道:“姑娘,你是……”
越绣宁忙道:“我是采药的,比较懂,您去了济仁堂那边,那边有坐堂大夫的,如果这个方子上的药抓不全,您找那大夫给他看方子,问问能不能先喝麦冬汤,看他是不是同意。”
妇人尽管有点莫名其妙,不过还是连声的道谢,赶紧的拿着方子倒是真的奔济仁堂去了。
越绣宁沉吟着往回走,才走了几步就听见身后有人喊:“越姑娘,越姑娘!”
她忙站住了转身看,见是杏林堂的一个伙计,忙道:“怎么了苏大哥?”
那姓苏的伙计跑过来,道:“有人来买甘草凝,掌柜的让我来问问你那边还有没有了?”
越绣宁一愣,她是没想到那个人这么快又回来买了。那五瓶才买,两个人的话怎么着也应该能用一个月。
还没等她想明白,苏伙计看她的样子就知道误会了,忙道:“来买药的不是上一次的那个人,而是咱们同行,济仁堂。大约是他们那边没货了,不过有人买,所以临时来咱们这边调货,意思是十八两银子买两瓶。掌柜的叫我来问问你,看看行不行,不过我们柜上每瓶抽一两。”
越绣宁忙忙的点头:“卖卖卖!苏大哥你先回去好了,我马上去拿。”说着就往家的方向跑。
那伙计便回去等着。
越绣宁飞快的跑到了王家门前,上前拍门,谁知道门虚掩着,一拍就开了半扇,于是越绣宁就喊了两声:“林炤!林炤?”
几乎声音才落,林炤就从里面跑了出来,脸上带着惊喜的笑容道:“绣宁。”过来道:“进来吧。”
越绣宁忙道:“不进去了,快快快,有人买甘草凝,咱们的趁着没过期赶紧能卖掉就卖掉好了。”
林炤一听便转身去拿:“好好,你稍等。”很快拿了两瓶出来递给她:“远不远,我和你一块儿去?”
“不用了,就在杏林堂,回来跟你算账!”越绣宁拿了就跑。
林炤站在院门口看着她的背影一直拐弯了,才好笑的自言自语:“回来跟我算账……”心里琢磨着,觉着她肯定很快回来,就干脆在院门站着等。
越绣宁跑到了杏林堂,站在台阶上先看了看里面,主要是看济仁堂过来买药的是谁,最好不要是那个掌柜的,或者那个叫刘跃飞的伙计,不然看见是自己在卖药,说不定就不买了。
伸头看了一眼却没看见谁,反倒叫苏伙计先看见了她,忙叫道:“越姑娘,药拿来了?”
越绣宁只好进来了,点着头:“是啊。”将药拿出来,还在转头看着。
“原来是你买空了长安、咸阳两地的甘草凝?”身后突然有人说道。
越绣宁头皮一炸!转头看,这一看却又松了口气。
说话的是之前连着两次帮自己的那个济仁堂的伙计,刘跃飞为难自己,三叔去济仁堂看病的时候刘跃飞偷偷跟在自己后面不知道想干什么,也是这个伙计帮着喊破的。
越绣宁忙笑道:“原来是这位大哥……你来买药啊。”
苏伙计有点紧张:“你们认识?”
程小民笑着道:“越姑娘去年的时候去我们药铺子卖过药材。”
苏伙计点了点头,还是不安心。他以为不认识呢,也没怎么太注意,如果认识的话,那么今后济仁堂再买甘草凝,不通过杏林堂而是直接找越绣宁怎么办?岂不是因为他的不谨慎而让药堂蒙受了损失?
掌柜的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只怕是自己要倒霉。
程小民将钱给了苏伙计,虽然想问问越绣宁是怎么知道有人要买甘草凝的,不过在人家杏林堂似乎不太好询问,何况人家越姑娘和他们济仁堂也不熟,现在看看,人家和杏林堂应该是已经长期合作的关系了。
拿了两瓶药走了。
这边苏伙计就留下了二两放柜上,余下的给了越绣宁。越绣宁道:“甘草凝不是常用药,估计济仁堂买了这两瓶就不会再买了。放心,即便是他们在找我,我也会通过杏林堂的。我那边还有大约七八瓶,苏大哥,如果还有人买,就找我们哈。”
苏伙计笑着点头,放心了:“好的。不过月底我们去进货了,有货了之后自然还是按照药堂的规矩卖我们自己的货,现在是没货才如此的。”
越绣宁忙点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估计之前药堂进了一瓶也是这两天卖掉的。
于是拿了十六两银子出来,琢磨了一路。
回到了家里,老远看见林炤就在家门口晃悠,便跑快了一点过去,笑着道:“你在等我啊。”
林炤点头:“对呀。”含笑看着她:“早上你去给杏林堂送药材了?怎么没叫上我,帮你背背篓也行啊。”
越绣宁笑:“我又不是背不动。”说着拿出来十二两:“给。”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72章新的生意
林炤这一次没有和她在啰嗦,接过来了笑着道:“还有话跟我说?”
看她眉梢儿挑着,就是一副有很多话要说的样子。
越绣宁一下子笑了,正要说话,林炤道:“进家里说吧,外面多热啊。”说着转身先进去了。
越绣宁惊讶的嘟囔:“现在嫌热了?刚刚谁在外面晒这盛夏接近午时的阳光的?”
跟着进了屋子,林炤的屋里还是和之前一样,没有任何的变化,三百多两银子进了口袋,这个人却完全没有给他屋里添置一点像样的东西。
依然是靠墙一张床,窗户下面一张长条案几,案几前面一张椅子。
正房堂屋倒是有张八仙桌,两张椅子,请她坐下了,林炤依然是慢条斯理的去泡茶。
“壶里有茶呢。”越绣宁顺手提了一下桌上的茶壶,感觉是满的,忙道。
“那是早上沏的茶。”林炤说着依然从重新沏了一壶,拿过来给她倒了一杯,笑着道:“等会儿再喝吧,跑了一头汗。”
越绣宁点点头道:“想跟你商量一下,一起做生意的事情。”
“好啊。”林炤很痛快的就答应了,先答应了,才问:“什么生意啊?是想开铺子吗?”
越绣宁一顿,惊讶的道:“我还没说呢……你能不能别这么了解我?我都有点怕你了!”
林炤一下就笑了,忙道:“不是了解你,只是觉着理所当然下一步就是开铺子啊,别说你,就是我也在想,要不要开个药铺子?当然我不懂,真要是开的话还得拉上你一块儿。”
这还差不多。
越绣宁点头道:“是,是想开个铺子。不过不是药铺,咱们走了那么多家的药铺子,你也看出来了,想要药铺子不是那么容易的,不管是大小,起码药材要全一些,不然没人来抓药,但想要药材全面,种类起码就得上几百种,咱们光铺货就不知道要花去多长时间,且之前没开过,谁知道需要多少银子当本钱?说不定要数百两甚至上千两。这种药铺子就算是开起来,也得做好了一两年赔着本的准备,想要赚钱,起码两年以上。”
林炤笑着点头:“有道理。那你说怎么做?”
横竖他肯定是这种反应,越绣宁都猜得出来。
“不开药铺子,但是得有个铺子,咱们按照行情来进一些货,零卖也行,批发也行。”越绣宁就知道这么说他不明白,详细的解释道。
“上一次去长安城买甘草凝,我听见了两次,两个铺子说几种药材断货了。当时因为不可能去看人家的方子,所以只是心里记住了而已。今天我去杏林堂送药材,正好遇见一个婶子抓药,也是太子参和茯苓没货,我就追出去讨了婶子的方子看,果然是给小儿治疗呼吸道炎症……就是气虚阴弱的病症的,主要症状是咽痛,虚寒,久咳不愈等等的。”
“用于扶正祛邪的药方子,基本的几种药材就是太子参、茯苓、麦冬、柴胡等等。而这几种药消耗比较大,证明最近得这种病的孩子比较多。为什么会多?因为天气干燥,从三月就很少下雨,而这种天气如果持续到秋天,必然情况会更严重,各种咽炎……就是小儿气虚肺痛就会出现,到时候会需要大量的麦冬和茯苓。”
林炤一愣:“你刚刚说的,听见伙计说断货的还有太子参,却没有麦冬。”
越绣宁点头:“目前断货的是太子参和茯苓,那是因为这两种药的进货量一般比麦冬少。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两种价格比麦冬贵,二个原因是因为,麦冬的用量比较大,只要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基本上都会有麦冬这味药,而太子参和茯苓,柴胡,银翘等等的,这些都是看具体的病情。”
林炤恍然了:“所以,你要大量的进麦冬?哪里去进?谁去?”
跟他说话果然轻松一些,说几句他就知道越绣宁想做什么。
越绣宁点头:“大量进麦冬,茯苓也要进一些。去朔州,那边有个很大的药材市场,而麦冬、茯苓这两味药,北方的比较好,所以去朔州。但是谁去进,我现在只能想到三叔……”
她看林炤要说话,忙摇头道:“你可能还不能去,因为我想,这几天就要找铺子,等药材进回来之后,直接就可以在铺子里卖了。铺子这边需要人去张罗,我不是不可以,但是我自己也有任务。”
林炤笑了:“你忙什么?”
“铺子开了不能只卖一种麦冬吧?至于采的药,因为已经和杏林堂签了书契,自然是要供杏林堂的,不能失约。而且我之前说了,不要开药铺子,我想买润肤膏,主要是小儿和女子用的,带有药性的,比如说,祛湿疹的,祛斑的。”
越绣宁说着:“这些我自己来做,目前这两种的材料是有的,我自己之前润肤的就是自己做的,后来正好孙香姐的孩子得了湿疹,我就送给她了。孩子也治好了,就因为这个我想到了这个点子,这一年采药,金银花、薄荷什么的全都留着,已经做了一些了,十几盒总有了。”
林炤点头:“你说的头头是道,当然可以了。需要我出多少?”
越绣宁道:“咱们一人五十两。”她讪然:“我娘和我二叔都愿意买地,买地花去一些银子,所以我只有五十两左右了。我算了算,这些所有的加起来,买货,赁铺子什么的,一百两差不多。咱们每人五十两,股份就五五分,简单。”
林炤笑,点头:“好啊。不过售卖的香膏是你动手做的,五五分不是我占便宜了?”
他看见越绣宁要说话,已经笑着道:“我占这个便宜也就罢了,我可不像你,什么主意什么消息的都要算股份,啰里啰嗦半天。”
越绣宁好笑:“好好好,你现在可以报仇了。”说着正色道:“那就这样说定了?”
林炤点头:“说定了。我去张罗铺子,最好是离家近一点的,就在这一片。”说着想了想道:“进货的话,应该是要赶着马车去吧?麦冬进多少?”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73章张罗铺子
越绣宁倒是还没想到这一点,忙道:“五百斤到一千斤。所以,肯定是要赶马车去吧?”
林炤想了想道:“骑马去也可以,回来就需要雇马车比较麻烦一些,还要牵扯还车的问题,自然是赶车去最好,只是去的话就没只骑马快了。”
“那没关系啊,就跟骑马一样的,只是后面带这个车而已。”越绣宁想的比较简单。
林炤笑了,道:“还是赶车去。朔州的话,空车去基本上七八天就到了,回来的话十天左右。来回一趟用不了一个月。”
越绣宁点头:“就是路上一个人走比较担心。”
这一点确实,不过现在找不到能和越尚耕一起去的人。
商量好了,林炤也同意。两人又商量了一下,从现在开始就要记账了,既然是合伙做生意,账目要清楚。按照越绣宁的要求,两人还签了书契。
林炤抿着嘴笑着,她怎么要求他就怎么点头答应。
忙活完已经午时末了,王奶奶过来看了好几回了,见两人一直说话也没敢打扰。
越绣宁急急忙忙的回到了家里,匆忙的吃饭,跟吴玉道:“我下午要回村一趟,找三叔有事。”
越榴红在旁边听见了忙道:“明天你三叔就过来,你等明天不行吗?”
越绣宁一听很惊喜:“三叔明天过来?”
越榴红点头:“那个中人跟你二叔三叔定好了的,叫他们三天之后进城看宅子。大前天的时候就说了的。”
越绣宁道:“那就好,那我就不用跑一趟了。”
越榴红点头,好笑的道:“你这个丫头成天忙忙活活的做什么呢?想跟你好好的说个话都没时间。”
越绣宁笑:“忙着挣钱啊。”
吴玉在旁边也笑了,道:“好了好了,知道你忙着挣钱,快过来,给你做了一件衣裳你试试。”
越绣宁又是很惊喜:“干嘛给我做衣裳?”
越榴红笑着道:“这孩子成天忙得日子都忘了。今天是女儿节啊,还有啊,你娘说你成天穿着这一件肥肥大大的衣裳到处跑,看着像个要饭的似得。”
越绣宁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这件,惊讶的道:“不至于像要饭的吧?我洗的多干净啊。”
吴玉已经进屋拿出来了一件衣裳,越绣宁一看更加惊喜了:“居然还是藕荷色的?哎呀这么粉嫩……”
越榴红和吴玉全都被逗得‘噗嗤’的笑了,吴玉伸手轻轻拍了她一下:“快去试试吧,就你怪话多!”
这是一件藕荷色的交领长裙,比身上这件就合身了很多,腰带是同色的布料做的,腰带,领子和袖口全都绣了花,穿上了之后越绣宁照镜子,觉着镜子里面的人都修长了很多。
确实人靠衣装马靠鞍,穿的合适,这个年岁的粉嫩就显了出来。
“哎,挺好看的。看看我们家绣宁!随便打扮打扮就这么好看,可惜就是自己不注意,成天在外面疯跑,跟个疯小子似得。”
越绣宁刚从屋里出来,吴邓氏迎面的就道。
吴玉笑道:“绣宁可不像疯小子。”
越榴红笑吟吟的拉着越绣宁看了半天,笑着道:“真好看,绣宁是要打扮打扮的,穿的稍微的好点,就能把村里所以女孩儿比下去。”
吴玉又笑着道:“哎呦,幸好在这里说,要是叫村里人听见,又得罪好些人。”
虽然是谦虚着,可咧着嘴笑个不停。
越天梅撅着嘴在那边左看右看的,突然就坐在门槛上哭了起来。不过她人小,哭声也小,大人在这边说话,越绣宁已经在众人的夸奖声中,去倒座间处理药材去了,所以谁也没注意到。
越绣宁进了倒座间,看见越天泽在这里,正准备拿切刀,忙道:“不行不行,你还小切不了这个,小心切到了手,你去洗这些药材好了。”
越天泽答应着就去洗药材。
“姐姐,我以后就住在这里好不好?我可以帮你洗药材,也可以削皮,还能晒药材收药材,什么都能干,切药材以后我长大一点也可以……”
越绣宁抬眼看他,见他一边洗一边看自己,一碰到自己的眼神马上又赶紧的移开了。
越绣宁叹气道:“当然可以了。你是不想回去听奶奶骂人是吗?”
越天泽停顿了半天,才点了点头。
越绣宁道:“不过你还是要读书的,等这边买了宅子之后,叫你爹去找私塾,你早上读书,下午有时间就过来帮忙好了,你想住这里当然可以,不过你爹肯定也会想你的。”
越天泽想了想,道:“我可以隔几天回去看看爹。”
越绣宁心里叹气。
倒不是二叔对天泽不好,所以越天泽对二叔感情淡薄,还是因为二叔太忙了,虽然只有三亩田,可到底不是种田的人,一天到晚忙忙活活的在地里,对儿子女儿都很疏忽,儿子女儿对他感情淡也是有的。
何况之前顾月娘对天泽不好,越民耕身为父亲没有及时的制止,主要是白天不在家也制止不了,父亲保护不了自己,孩子对他当然就不会太有感情。越天泽已经十一岁了,懂事了,说不定心中有些怨恨,都未可知。
这样想着,越绣宁忍不住道:“天泽,你不要对你父亲有什么不满,大人有大人的难处。咱们全家搬到村里住,只凭着三亩田要养活一家子人,没有吃的就会饿死,你爹和三叔天天的去地里忙,就是为了能多种一些粮食出来,咱们全家有饭吃。你嫡母……正是因为对你不好,所以才被休了。至于奶奶,奶奶就那样的性格,不能怪到别人的头上,比如奶奶对我一样呵斥怒骂,但我只觉着是奶奶自己的不对,不会牵连怪到别人身上去。”
她看着那边坐着的越天泽,身形单薄,脸瘦的已经轮廓分明,因此显得眼睛更大了,倒能看出灵慧来,只是小小年纪的皱着眉头,总有种和年纪不相称的沧桑感,这也让越绣宁心里特别的不是滋味。
越天泽低着头洗药材,过了一会儿才抬头看她:“我没有怨父亲。”又过了一会儿道:“我想学东西。”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74章懂事的天泽
越绣宁一下恍然了。
人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早懂事,就是这个道理。刚刚自己想的那些完全想错了,越天泽不是对他父亲有什么怨恨。
越天泽是因为看着家里的情况艰难,奶奶暴躁骂人,而他父亲被骂说不定越天泽也看见了,伤心了,所以想尽快的学点东西,挣钱养家。
虽然是孩子的想法,但也难能可贵。
越绣宁一下子释然了,笑着道:“你能这样想最好,天泽,你越来越懂事了。挺好的,以后就来跟着姐姐学认识药材好了。”
越天泽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姐弟俩在屋里说话,越绣宁隐隐听见外面有越天梅的哭声,吴玉安抚的声音:“明天就给天梅做一件好不好?美美的衣裳。”
越天梅抽抽搭搭的。
越绣宁抿着嘴笑。
晚饭比较丰盛,如今家里有钱了,吴邓氏也慷慨了起来,经常的会杀只鸡什么的,估计是为了安抚越天梅,今天就杀了一只老母鸡,炖了一个多时辰。
鸡炖熟了之后里面放进去了好些的豆皮、豆干、笋,端出来一大锅的,越天梅闻着鸡汤的香味,高兴的早忘了刚刚为什么哭了。
越绣宁给她夹了一条鸡腿,笑着道:“慢点吃啊,小新烫。”
吴玉将另一条鸡腿给了天泽,越榴红反倒不好意思,忙去夹:“还是亲家婶子吃……”
越绣宁笑着忙道:“哎呀别夹来夹去的,天泽你吃你的!姥姥吃这块。”鸡胸肉也很大一块呢,大家每人一块都够了,她自己依然是吃鸡爪子。
美美的吃了晚饭,全家人心情都很好,包括越榴红。
晚上越绣宁洗了澡收拾了,听见院里已经安安静静的了,这才来到了吴玉这边,拍了拍门就进来了。
吴玉刚躺下,听见动静起来,见是她就问道:“什么事啊,这会儿了还不睡?”
越绣宁就小声的道:“我小姑的事……我这几天忙也没顾上问,也没安慰安慰她。她怎么样啊?是不是还很难受?”
吴玉叹气坐了起来,拍着床边叫她过去坐下,用手摸了摸她的头发,先道:“没擦干,一会儿回去擦干了再睡。”然后才回答:“你小姑没事……确实,被退亲对一个女子来说是很大的事,可这件事吧,其实你小姑心里有数,那家人从你爷爷过世起,做事就很不漂亮,给咱们摆了几次脸色了,你小姑其实心里已经不满意这门亲事了。退了也就退了,她难受是因为你奶奶,还有村里人说闲话,里正家刁难……横竖那么多事凑到一块儿,她能好受吗?等搬出来就好了。”
越绣宁点了点头:“那就好。我明天找她说说?”
吴玉忙道:“专门的就别去说了,你小姑不是为了这事难受,专门去提倒没意思了。你们俩年岁差不多,常一块儿聊天的,聊天的时候要是说起来了,就劝说两句好了。说起来这都买宅子买地了,日子比去年好多了,那家人是不知道,要是知道咱们说话的又搬回城了,他们还不知道什么脸色呢。”
越绣宁点头:“那就行。我就是担心她想不开,不过这几天看着似乎也不是多心事重重的。我小姑就是这一点好,自己心里有主意,凡事都有数。”
吴玉说了一句:“你们越家人不都这样吗?各人心里都有主意。”
越绣宁一下都笑了,道:“这话说的,好像我不是你女儿似得……好了,我也不打搅您休息了,那我也回去睡了啊,娘。”说着站起来出去。
吴玉又叮嘱一句:“记着擦干了头发!”
越绣宁答应着,将门虚掩上,回去了。
翌日,越尚耕和越民耕早早的就来了。两人各背着一个背篓,是这几天采的药。他们不用处理药材,所以一个人去采药都是一整天,有时候中午回来吃饭,有时候就只带一个饼子一壶水,直接去深山里一整天。所以采药的量比越绣宁自己采药的时候大多了。
越绣宁原本想说的,谁知道越民耕比她还着急,道:“赶紧去找中人,中人说宅子已经有了,不过现在买宅子的人多,好几个都是今天看房呢。有啥事回来再说。”
越绣宁只好点头:“那好吧。”
中人肯定是这样说,弄出一副大家都抢着买的样子,不过二叔三叔也不是好骗的人,因此只叮嘱了几句。
越民耕和越尚耕就出去了。大约是午时左右回来的,跟越榴红说宅子在什么地方,什么样,多少钱等等的。
越绣宁在旁边着急,拉着越尚耕过来,将做生意的事情跟他说了。
现在越尚耕对她倒是很相信,听了就点头:“行啊,你说进什么货就进什么货,我去跑一趟好了。不过价格什么的你得先打听打听,还有麦冬的品质什么的,怎么看好坏你要教给我,别叫人把我给骗了。”
越绣宁点头:“这个没问题,当然是要跟你说好的,不过你一个人行不行?”
“这有什么不行的?朔州也不远,跑空车过去,最多五天就到了……”
越绣宁忙道:“不用那么着急,这边还要租铺子什么的,你路上不用太赶,还是安危放在第一位,一个月内回来就行。”
越尚耕点头:“行!我回去准备准备,后天出发。”
越绣宁点头。
越尚耕过去和越民耕说了自己要出门的事,越民耕愕然的道:“那采药怎么办?我种地忙不过来的,还有买宅子买田的事情……”
“这些二哥你做主就行了,今天看的宅子,我觉着那个还不错。三十两就三十两吧,叫娘住的舒心点,她也能少骂点人。赶紧买下来正好榴红就在城里,叫她慢慢收拾去。采药的话……”
越尚耕说着去看越绣宁。
越绣宁忙道:“三叔出去也就一个月,没事的,我可以回去采药,不一定天天去,这些药材处理完了就去。带着天泽,正好也有个伴。回村去了就不去找二叔了,你忙着种地,也未必找得到,别叫奶奶看见了我。药材的这一点就不用操心了。”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75章买田
越民耕想了想,虽然这样的话,家里白天实际就只剩下母亲一个人了,她必然生气,必然骂人,不过也没人了,最多就是晚上自己回家听一听罢了。
便点头:“也行,那你去吧。”
这件事就定了。越绣宁又问今天看的宅子。宅子其实挺好的,也是个三进院,和越绣宁家的差不多,不过位置好,加上有个侧院,正好越民耕一家子可以住在侧院。
要三十两银子,越民耕觉着有点贵了,绣宁家这个宅子才十八两呢。
于是下午了一家子浩浩荡荡的又过去看,果然是不错的,街道周围都是深宅大院,宅子也没什么问题,不想越绣宁家邻着水,还不是正南正北。这个宅子就是正经正南正北的宅子。
在大家的决定下,当场就定了。付了定钱,转天越尚耕收拾好了过来,将余下的银子给了,交割了房契。
越尚耕也学着越绣宁,去衙门交割房契的时候给了衙门的文书二两银子,将全家的户籍转到了城里来。
又过了一天,越尚耕收拾收拾,驾着林炤家的马车上路了。
买田就没有那么顺利了,毕竟谁家不是过不下去了是不会轻易的卖田地的,因此这个还要等。
越榴红和吴玉就每天的去新宅子那边收拾。
越绣宁开始忙着做润肤膏。可以叫润肤膏,也可以叫祛湿疹膏,之前主要是做的祛湿疹的,正好上一次二叔来背了一背篓的蔷薇花。
越绣宁让他摘些蔷薇花,主要是想做一味清热利湿的药丸。蔷薇的根、果实性苦,涩,凉。有活血通络,收敛的作用。用于关节痛,面神经瘫痪,高血压症,偏瘫,烫伤等症状。
蔷薇的花朵性苦、涩,寒。有清暑热,化湿浊,顺气和胃的作用。用于暑热胸闷,口渴,呕吐,不思饮食,口疮口糜的症状。
薄荷、黄花草这些之前便有不少,几种药材全都是祛湿疹的奇效。这些药材有抗菌,清热解毒,止痒,治疗口疮等的的药效。
大户人家用蔷薇花做出来一种叫蔷薇硝的润脸膏,实际是一种带药性的润肤品,能够润泽肌肤,生肌美白的效果。
做法其实也很简单,将蔷薇花、黄花草、薄荷的取花或者叶子清洗干净,一点点的当归,所有材料放进石臼中杵槌研碎,然后用棉纱将汁水挤压到干净的碗中,然后取葡萄籽油、香料、银硝等材料熏蒸,晒干之后研磨成粉末,加入一些油脂即成。
这一次做的比越绣宁上一次给孙香的孩子用的那一款更加复杂一些,之前那个原本是自己使用的,所以没那么讲究,多加了一些薄荷、黄花草,没有加葡萄籽油等等的,所以一来味道不是那么的香,二来擦脸的也不是那么的润。当然,擦上了之后渗入肌肤,脸就会有润润的嫩嫩的感觉了。
只是香气和手感不那么好。
这一次既然是售卖的,自然是要做的精细一些了。
因为不复杂,加上之前做过,把量提上来就行了,将所有材料的量准备的多一些,一次做出来的就一大碗。
这是药膏,所以找了很小的比手掌心还小一半的盒子,一大碗能装十几盒。一盒基本上就可以将小儿湿疹治疗的差不多痊愈。
而如果要祛斑的话,其实也很简单,将黄花菜、蔷薇花换成白蔹、辛夷,依然是加当归,做法相同,同样也是一次就做了一大碗,装在相同的盒子中,盒子上面贴上祛斑霜就可以了。
现在是没有进茯苓,等三叔进了茯苓之后,还可以做茯苓霜。
《本草正》中记载:茯苓,若以人乳拌晒,乳粉既多,补阴亦妙。《药品化义》中也说道:白茯苓,味独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
茯苓霜的制作同样不麻烦,就和平常做饭一样。
将鲜茯苓取皮,磨浆,晒成白色的粉末。食用时,加入热牛奶或者羊奶,将茯苓霜冲化、调匀可以吃了。用蜂蜜调制成黏糊的膏状,可以敷于脸上,作用和面膜一样,敷一会儿清洗掉,有祛斑润肤的作用。
越绣宁试过一次,用这种面膜敷脸,一整天脸都感觉润润的,面如白霜。
也就两三天的功夫,就做了一些祛湿疹膏和祛斑膏,至于茯苓霜,还是等三叔回来之后在做。
三天之后,林炤来找她,说铺子已经找好了,叫她去看看。
越绣宁跟着他出来,还真的是没走多远,从家里出来沿着这条街走,走到一个拱桥前,过桥之后在往回走,走不了多远就到了。
越绣宁家因为是在河边,地势稍微的低一点,所以看不见,不够估计从林炤家往这边看,说不定隔着河能看见铺子。
“一年二十两银子,铺面不算大,但也不算小。”林炤领着她进来,笑着跟她说。
越绣宁将铺子转了一圈。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空房子,原本就是做生意的,所以里面有两个柜子,看起来也不那么的好看,旧旧的,其中一个柜子腿还有点问题。
铺子倒是没什么,只要打扫一下便干干净净,墙壁也干净,没什么脏的。
越绣宁转头去看林炤,正想说还不错,就发现林炤一直盯着自己,眸子里带着笑意,好像有种奇奇怪怪的感觉。
结果越绣宁的话就变成了:“挺好的……你看我干什么?”
林炤微微的一顿,脸上就有些可疑的泛红:“我等你说好不好啊?怎么了?”他倒反问了一句。
越绣宁只好认为是自己多心了,点头:“可以啊。”注意力一到铺子上,顿时就精神了不少:“我觉着挺好的,确实不大不小,大了太贵,小了估计顾客会觉着不值得进来瞅瞅,不大不小的挺好,最好是将这两个柜子直接摆在门这边,就这样侧着摆,然后将招牌挂在这里,柜子侧面也可以贴上幅画……”
“贴幅画?”林炤一开始还笑眯眯的听着,听到这里一愣。
越绣宁就道:“画一个正在润脸的仕女或者一个胖嘟嘟的孩子,这样一眼就能知道卖的是什么,不是很多人不识字吗?”
林炤‘噗’的笑了:“好。”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76章小铺子的生意
说好了,就将铺子定了下来。
因为铺子的租金是一交一年的,所以马上就交了二十两,然后林炤找人来修葺一下。当然里面不用怎么修,只将那其中一个好点的柜子重新漆一遍,再买一个更大更漂亮的,另一个断了腿的就算了,抬出去让房东处理好了。
柜台对面,靠墙的位置放一张八仙桌,多放一些锦杌,这里就是给客人们喝茶试用的地方。越绣宁准备每一种商品拿出来一盒放在桌上,可以免费试用。桌上在放个铜镜。
就这么简单,当然了,铺子不用布置的多复杂,最好是宽敞一些,别摆得满满的客人进来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那么外面的人看着都不想进来。
一共收拾处理下来,加上买柜子、桌子、锦杌什么的,一年的房租,一共花了近三十两银子。
收拾好了,林炤叫越绣宁过来看看如何,还有没有要改动的地方。
全都是按照越绣宁的要求来布置的,新做的柜台就放在了门口这边,侧面摆着,即不会挡了路,也可以让人看见柜台上摆的东西,非常的明显。
更明显的,是柜台对外的这一面,贴着一幅画,画着一个纤细的仕女,坐在梳妆台前手里拿着一盒润肤膏,而润肤膏的样子就和店铺里面卖的一样,旁边画了个更大的润肤膏。
而在平行的墙上,贴了一副婴儿图,果然胖嘟嘟的,胖乎乎藕节一般的胳膊上有些红斑,并没有画其他的人,只有一滴凝膏状物仿佛是水滴一样快要滴在婴儿的肥胳膊上。
婴儿一只手放在嘴里正咧着嘴笑着。
这样很显眼,就算是不认识字的,也知道卖的是什么。
越绣宁看了比较满意,林炤做事很仔细,而且很周到,现在连桌上的铜镜都已经摆上了。
越绣宁看了之后开玩笑的道:“这样的话,明天就可以开业了。”
“可以啊,下午过来将东西摆上,开业就是了。”林炤道。
越绣宁眨巴一下眼睛,也是啊,开业就是了,不一定非要等三叔进的货回来,再说了,三叔也就是进一些麦冬、茯苓而已,茯苓主要要是为了做茯苓霜的,这个铺子的定位,不就是买润肤膏的吗?现在有货,为什么不摆上?
这么一想马上点头:“好啊,家里已经有二三十盒了,完全可以。”说着道:“我现在就回去拿。”
林炤当然和她一起,两人锁了铺子回到家里,将三十几盒药膏装进篮子里,挎着就又回到了铺子。
正在摆的时候,两人觉着外面似乎有人站定了往里看,扭头看过去,发现居然是杏林堂的掌柜的。
越绣宁和林炤很惊讶,笑着忙迎出去:“郝掌柜怎么在这里?”
郝掌柜的脸上没什么笑容,惊讶的看了看铺子,道:“这是……你们开的铺子?”他眼睛中甚至有种警惕。
越绣宁忙道:“是啊,不过不是药铺子,我们只是卖一些润脸的,祛斑的润肤膏而已。”
都没有敢说是药膏。
郝掌柜的警惕并没有减少多少,背着手进了铺子,看了看之后道:“越姑娘,你们这就不对了,要开铺子应该跟我说一声啊,起码打声招呼。要不是有个伙计路过这边看见了,我还不知道呢。”
越绣宁道:“这不是药铺子。”
“这么大,这种柜台……”郝掌柜有种找茬的感觉,不过说了两句又顿住了,没有说下去,想了想似乎改变了主意,转头看着越绣宁道:“不是药铺子就好,行,那你们忙吧。”
说着转身出去走了。
留下越绣宁和林炤面面相觑。
“郝掌柜这段时间似乎很不满?”林炤道:“上次你送药材去,给你脸色看了吗?”
越绣宁摇头:“倒是没有,就没过来,不想以前那么和蔼了。”说着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林炤道:“我去买过一次药,看他也是沉着脸,跟他打招呼也只是点了点头。”
“应该是甘草凝的问题,倒未必是因为咱们挣了钱眼红,可能是后来想想觉着杏林堂被利用了,或者觉着咱们的生意做法不对,属于歪门邪道什么的。”越绣宁道。
她其实还是愿意将郝掌柜的行为往好的方面考虑,因为郝掌柜之前确实也对她挺好的,如果不是杏林堂肯收第一批药材,也没有之后的采药赚钱,当然也就没有搬到城里来,甘草凝的生意赚大钱等等这些后续的事情了。
林炤倒是并不用太多自己的感受去揣度,因为他根本不在意,他只在意越绣宁的感受,因此点头道:“应该是这样的吧。不过生意人嘛,赚钱是放在第一位的,咱们也不用想太多。”
这话倒也是,越绣宁想了想,点头:“也是啊。”虽然确实因为郝掌柜肯收药材,自己才能做成生意赚到钱,有了今天。不过站在郝掌柜的立场,他完全只是做生意而已,完全是因为药材值得收才收的,也不是照顾谁,那时候谁也不认识谁,谁照顾谁呀?
就算是现在,越绣宁如果拿不好的药材去,求照顾的话,郝掌柜肯定也不会收的。
所以,自己的药材处理的好,这是关键。虽然可以抱有感激之心,但也不必因为感激就生了欠人恩情的想法,那就完全多余了。
生意场上的事情,越绣宁还要慢慢的学着点。
琢磨了半天,回神发现林炤又一直盯着自己,虽然当然是在等自己说话,可那眼神真的……
越绣宁这么大的姑娘,当然敏感了,他眼神里有什么,当然能感觉的出来。不由得脸有点发烧,赶紧岔开话题道:“好了好了,不说了,赶紧布置吧……对了,以后谁在这里看店?”
突然想起一个大问题。
别说,还真的把林炤给难住了,眨巴了一下眼睛,道:“你要处理药材和做药膏……那就我?”他看了看柜台上的药膏。
“你愿意吗?有没有时间?愿意不愿意……抛头露面?”越绣宁看他似乎有点勉强,忙问道。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77章抛头露面?
只是最后的词用的有点意思,说完越绣宁自己脸上已经露出了笑容。
林炤同样也被她的话逗得‘噗’的笑了,笑着点头道:“抛头露面倒没什么……不过我回去问问,要不叫我外婆来看店。毕竟咱们铺子卖的是女子的润肤膏,也许妇人看见了想进来,但是一看店里是个男伙计,害羞点的就不敢进来了。”
越绣宁一下被提醒了,忙道:“对呀对呀,还是要女的看铺子。”
但她要处理药材什么的,确实不行,想想家里的几个人,母亲性格懦弱怕被欺负,肯定是不行的,姥姥倒是可以,只是不识字……不过也不要紧,将祛斑的和祛湿疹的分开放就可以了。
收钱总没有问题。
“叫我姥姥来。可以和你姥姥换,每人来一天。”越绣宁道。
林炤倒是想了想,摇头道:“不用了,你要做药膏还要处理药材,家里头人又多好几个孩子要照顾,你就不用操心铺子了,我姥姥和笑云可以换着来,其实外公也可以,外公年纪大了没什么的,他们三个换着来好了。现在铺子只有这些药膏,先看铺子而已,等生意好了,就雇人吧。”
这也行。越绣宁点点头。
“对了,定价是多少啊?”林炤又问道。
“五百文一盒。”越绣宁道:“我之前去各个药铺子询问过,也知道一些,治疗湿疹的药膏基本上都在二两上下。不过人家那里头加了冰片,我用的材料都是比较便宜的,所以就卖五百文还是可以的,等生意好了,可以出新品,加冰片的话价格高一些就是了。”
林炤笑着点头:“可以啊,没事的慢慢来。”
两个人将两种药膏分开了放在柜子里,柜台上面也放了几盒。王奶奶也不认识字。为了避免王奶奶认错了,给病人拿错了,林炤想了个办法,当成拿出来笔墨就画了两幅画。
看他画画,越绣宁才恍然的知道了,原来店铺里的这两幅画就是他亲手画的。
画了一个仕女,一个胖乎乎的婴孩儿。不大的纸,正好贴在柜台的两边,这样将祛湿疹的药膏放在画了婴儿的这边,将祛斑膏放在了画了仕女的这边。
这就简单多了。
林炤画画的时候,越绣宁搬了个锦杌坐在了柜台里面,笑眯眯看着。林炤花完了斜倚在柜台上,两个人对着画指指点点的,一会儿互相看看噗嗤的笑。过于专注,却没想到外面河对面站了个人,将这边看了好半天了。
是一个骑着马的人——白展堂。
巧不巧的,今天有事路过这边,一扭头的功夫就看见一个有些空的铺子里两个人,年轻的姑娘穿着一件藕荷色的长裙,巧笑嫣然,年轻的男子身形颀长,含笑的眸子就一直在那姑娘的身上。
白展堂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看了多久,紧紧皱着眉头,心里很不是滋味。
过了一会儿,夹了夹马肚走了。
而铺子里面说话的人依然毫无察觉。
白展堂沿着河走到了头,然后拐弯,继续往前走,转了两条街道,来到了杏林堂。
郝掌柜的听见伙计说济仁堂的少东家来了,忙迎了出来,笑着拱手道:“白少东家,今天怎么有空来我们这里了?”
白展堂笑着道:“过来找你们东家商量点是,昨天说好了的,你们东家在吗?”
郝掌柜忙点头:“在在在。”急忙的将他请到了药堂里面,请上了楼,叫伙计去给两位东家泡茶。
示意了一下那个让泡茶的伙计。
伙计明白的点点头,沏了茶之后端进去,出来就没走开,在门口站着听里面的人说话。
听了一会儿蹑手蹑脚的下楼,轻声的对郝掌柜禀报:“来说调货的事,他家麦冬、当归、甘草全都断货了,咱家是茯苓和太子参断货了,互相的调一调。”
郝掌柜听了点点头,示意他做他的事情去,郝掌柜就在这边沉吟着。
同行是冤家,这句话当然没错。不过那也看会不会来事了,生意场上的人全都是七个窍八面玲珑的,只要不是真结了仇成了冤家的,见面的时候能嘻嘻笑着,一定会笑嘻嘻的。
而药铺子讲究的是货品齐全,人家病人拿着方子来你这里抓药,你少方子上的一味药,这副药就抓不成了。所以,药铺子们互相的都还能维持着过得去的关系,因为有时候需要去别人那边调货。别人来求你是有,你也有求别人的时候,所以,懂事的人都不会去把这种关系搞得太僵。
不过也当然了,有时候做生意杀红了眼,尤其是离得近的一些铺子,不想成为冤家也有点难。
所以像济仁堂和杏林堂这种,没开在一条街上的,反倒是能维持个表面过得去。需要调货了,互相的来往说说也没大问题。
像今天这种,就不在谁求谁上,大家都有一两种药品缺了,互相帮忙没什么。
上一次是杏林堂的东家去找的济仁堂的东家,这一次就是济仁堂的东家来找杏林堂东家。
虽然是常有的事情,不过郝掌柜却又琢磨了半天。
济仁堂的手里着实的有几个大客户,是让杏林堂很眼红的。杏林堂在东暨县确实是最大的药堂,两个铺子一南一北,基本上能占去东暨县县城药堂生意的三成,不过济仁堂这两年势头也很好,尤其是这个年轻的白展堂掌管了药堂生意之后。
杏林堂很有压力,尤其是郝掌柜的压力更大,如果真的叫济仁堂将自己的生意份额压下去的话,那郝掌柜基本上也在杏林堂站不住脚,可以卷铺盖走人了。
东家都不是开慈善堂的,你掌柜的把人家第一的生意做到了第二,人家怎么可能还留你?
对于济仁堂的少东家白展堂和济仁堂掌柜的刘平,郝掌柜就特别的关注,一举一动都很注意。
现在知道了,济仁堂缺麦冬,当归和甘草。这三样可都是非常常用的药材,自家这边也不多了,便是调货,估计东家也只会给存货的两成左右。
郝掌柜在心里迅速的算了算。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78章开业的活动
越绣宁就觉着自己这段时间忙得连好好的坐下思考的功夫都没有。
将铺子的事情忙完了,原本想好好琢磨琢磨,怎么也得有个开业的章程啊,做个买一送一的活动什么的,起码叫人知道,这边开了个铺子,卖的是什么。
可惜连琢磨的时间都没有。
和林炤回家,两人路上只商量王奶奶和王笑云来看铺子的事情,越绣宁还有点担心,不过倒不好说的太多,主要是王笑云对她很有意见,越绣宁如果说的太多,总有种背后说王笑云小话的感觉。
所以牵扯王笑云的话题,她反倒是更加沉默,不太说什么自己的意见。
林炤似乎没有一点忧虑,好像回去说一声就可以了,简单至极。
这也是叫越绣宁觉着奇怪的地方。好像搬到城里之后,王家给她的感觉就一直这么的奇怪,主要还是王笑云,以前王笑云常常出现在越绣宁眼前的,常会做些事情的,搬到城里,这个人都仿佛是消失了,越绣宁去了几次,最多就是远远的看见而已。
庭院深深,可也不至于深到这种地步。
当然,越绣宁不是想要找王笑云的事,离远点当然好了,只是感觉奇怪而已。
到了王家,林炤便回去了,越绣宁也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刚坐下没一会儿,越榴红和吴玉回来了,两人高高兴兴的,一进院子就问迎出去的吴邓氏:“绣宁在家吗?”
越绣宁一听忙从倒座间里出来:“在呢,怎么了?”
越榴红笑着道:“说好了,后天搬家,明天去买些被褥什么的,扯些料子,你也去吧?咱们一起去丝绸铺子。”
越绣宁就疑惑的笑:“为什么特别叫上我?是又要给我买什么?”又马上道:“后天就搬?”
吴玉道:“收拾好了就搬啊,新宅子可是七八成新呢,连漆都不用重新上,打扫干净就行了。”
越绣宁点头就没追问,不过心里头猜测,估计还是村里的问题,或者越赵氏的问题。家里人全都进城来住着,家里头只剩下越赵氏一个,二叔要去种地,还要抽空采药,显然白天是没时间伺候越赵氏的,没人给她做饭,越赵氏需要自己动手,估计又要气疯了天天骂人吧。
小姑明显是绝对不想回村了,受不了村里人背后指指点点的说她退亲的事。所以尽快的搬来是唯一的办法。
其实早点搬来,越家也能安定下来,二叔三叔也能安心的做事。
点头答应了,又想问明天出去买东西的事情,不过话到嘴边又算了,道:“正好,我还想买头驴,买些小盒子,之前的全都用完了,还想买些处理药材的工具,这样就不用那么累了。”
吴邓氏一听她要买头驴,就吓了一跳:“哎呦,你还想买驴?!”
因为用的语调非常的夸张,将原本也想问的吴玉和越榴红反倒给逗笑了。
越绣宁也笑了起来,道:“以后常去村里采药,当然需要一头驴托运药材啊,再说了咱们今后去这里去那里的,总不能回回去借人家王家的马车吧?这一次三叔直接把人家马车带走去那么远的地方,说实在话,要是给一般人家谁会这样借啊?”
这话一说出来,不知道为什么吴玉和吴邓氏、越榴红就互相的看了一眼。
越绣宁眨巴着眼睛,莫名其妙的脸就红了:“我说的不对吗?”
吴邓氏先道:“对,你说得对,你这个丫头有主意的很,能挣钱也能花钱,你想买啥就买吧,横竖现在咱有钱。”
越榴红‘噗’的笑了。
大家就各自忙去了,越绣宁刚回到倒座间坐下,准备处理药材,顺便想想铺子开业做什么活动,就听见有人敲门。
越天泽去开门,过了一会儿跑来找她:“有个人找越姑娘。”
越绣宁愕然,忙起身去看是谁,一看居然是买宅子找的那个中人,忙过去道:“什么事啊大叔?”
那个中人笑着道:“你们要买田的事,我这不这几天其他的什么活都没接,就专门跑你们家这件事了吗?别说,还真的找到了两处卖田的。”
他先不说情况,反倒是先说了些其他的:“哎呦,买田地可真的和买宅子不一样,正经好好的人家,谁家卖田啊?你说是不是?谁家卖田,那就是……”
“哎呦,快别说这样的闲话了,我们就是乡下人,这道理能不懂吗?知道田地不好找,你就只说情况好了。”吴邓氏每天闲的话,一听见动静就忙出来了,在后面听着,这会儿就插嘴道。
那中人笑。
闻讯出来的吴玉也忙道:“这位大哥要不要进来坐下说啊,喝口茶?”也是客气一下而已,并没有真心的想把人请进来。
那中人忙摆手笑着道:“不用不用,我就这样的命!天天东跑西跑的习惯了,还有两家要跑呢,就在这儿跟你们把情况说说,你们商量商量。”
说着道:“靠近长安城的,卖的比较多,一共是二十亩几分的,不过田是真好!上等的好田,每年的粮食打下来,正经养活一个村的人没问题。”
这话就太夸张了。
不过大家都没说什么,心里头震惊,二十亩,太多了……
“一亩七两,这已经是我尽了最大的努力谈下来的价格,人家一开始要一亩八两五。他们家是阖家搬,所以将这边的宅子田地都卖掉,这是很难得很难得的一个好机会,田也是正正的上等田,特别好!”
中人估计是很想让越家买这一处的田,因此说的特别的多。
“二十亩太多了。你不是说还有一处,那是个啥情况?”吴邓氏问道。
中人叹气笑着道:“这一处是最好的,只是确实,你们只买十亩的,多了些。”然后道:“另一处就在县城不远,不过不是上等田,官府划得是中等田,当然也是种了十几年了,不过因着旁边有块盐碱地,所以产量不高……”
没等他说完,吴邓氏已经摇头了:“不行不行,旁边有盐碱地的可不行,那是下等田啊!”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79章一家子的忙碌
越绣宁忙笑着道:“这处其他的情况呢?多少亩?”
“不大,只有八亩多,价格上也不算贵,一亩五两银子。”中人道:“如果你们要看地,明天就可以去。”
一顿又道:“这块地也行,一个人就能种了,离得近也不需要雇人,种的好也稳当。”
越绣宁听了,也觉着不行。二叔曾经说过,买田一定要买上等田。上等田能保证产量,就像越家,即便是二叔三叔都不是种地的人,可田好,起码维持住了一家**口人没饿肚子。
但若是中等田或者下等田,那就不好说了,产量少,如果遇上旱或者涝,就更没有保障了。
以前越家老爷子在的时候,十亩良田便能维持一家的开销,而且过得宽裕的很。
“那我们商量商量?毕竟这么大的事,家里人好好商量一下。”越绣宁对中人笑着道。
那中人原本也是这个意思,点头道:“行,你们商量吧,不过还是要快点,万一要是有谁买,这种田地想买的人估计多,而且知道消息的中人不少,都看着这些生意呢。”
越绣宁点头:“明白,谢谢大叔。”
那中人摆手,告辞走了。
这边关上了院门,刚刚还忙碌的全都不去了,聚到了上房商量。
“旁边有盐碱地的,肯定不能买。”吴邓氏道:“说不定啥时候就把地染了,这都说不准,那可就全完了。”
越绣宁蹙着眉头琢磨。原本买十亩田,已经是极限了,做生意五十两,余下的钱基本上就买地了,不管是自己这边还是二叔他们那边,两边加起来剩下也就是几两而已,只等着十一月杏林堂的药铺子给中期款才能续上。
所以买二十亩地是绝对不可能的。她也不想将所有的银子都买地,说实话,她原本是想用大部分的银子来做生意的。只不过因为长辈们的想法,越绣宁需要顾着,且长辈们的意思很统一又都是觉着地是根本,因此越绣宁也没打算费劲去说服他们。
买地和做生意她尽量兼顾了。
只是没想到,地也不是那么好买的,不是那么正正好你想买多少就有多少等着你。
“明天二哥过来,还是让二哥去看看那近一点的地,然后决定吧,实在不行,就等下次机会好了。”越榴红道。
吴玉点头。
吴邓氏沉吟了一会儿,突然转头问越绣宁:“王家买不买地啊?他家要是买,咱们一块儿,就能把长安城那边的二十亩地买下来了,上等田呢,机会难得。”
越绣宁有点意外,惊讶的道:“不知道,不过好像他家……似乎不种地。”
“在村里就没地啊。”吴玉道:“人家不买地吧?”
吴邓氏道:“又没说叫亲手去种,人家一次就挣了三百多两银子呢,自然是雇人种了,问问他们,要是想买的话,咱们一块儿,就算是他们多点咱们少点也行啊,二十亩上等田呢!根本不容易碰到。王家一家子的情况,咋也应该买些地,这才是根本呢。”
果然这个论调就来了。
越绣宁道:“姥姥,这话到底不好去找人说,咱们是钱不够了想到人家了,这样多不好,我觉着咱们还是……”
吴邓氏想了想,道:“行,等你二叔来再说吧。”
越绣宁这才点点头。
结果一天忙这些事,连药材都没时间处理,更不用说其他的了。晚上睡的还不早,越绣宁洗了澡之后沾枕头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还是被越榴红叫起来的。
起来洗漱吃了早饭,一家子就出来了。
要不是怕越民耕来了家里没人进不去,吴邓氏也要跟着出门了。除了她其他人都上街了。
沿着河边这条路出来,先去西街口的菜市场。越绣宁要买一头驴,几个妇人姑娘带着俩孩子到卖牲口的西市,进去转了一圈除了一脚的泥巴之外没有什么收获。
倒是有卖驴的,不过那驴看起来蔫蔫的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问题,越绣宁觉着自己想简单了,这种大件还是得二叔他们来买,万一买的不对,回去了生病了反倒还得伺候。
于是空着手从菜市场出来,直奔城里最大的丝绸街,这条街上不但是卖丝绸的,还有卖棉花被褥什么的,应有尽有。
先没买被褥,而是进了布料铺子,买了一疋梭布,两疋青夏布等布料,主要是给越天梅、越天泽、越绣宁做衣裳的。
然后买了被褥棉花,虽然不重,但是很大,吴玉和越榴红带着越天梅就先回去了。越绣宁领着越天泽去另一个卖瓷器锅碗的集市,买了些处理药材的工具。切刀、石臼等等的,这样以后处理药材就轻松很多。
拿着这些东西回家,原本还想走路过铺子的那条路,看看铺子的情况的,但东西实在太重了,就捡了条小路赶紧的提回家去了。
经过王家门前的时候,林炤在门口站着,看见了忙跑过来接了她手里的东西,越绣宁还想让一下,林炤已经一把就给拿过去了。
“哎,我……”
林炤笑着道:“这是切刀吧?”说着要伸手去接越天泽手里的,谁知道他倒跑得快,三两步的走前面去了。
“哎呀我能提得动。”越绣宁还想把那些东西抢回来,这都马上到家了呢。
“你二叔来了,和我外公外婆去看地了,笑云在铺子里,家里头没人做饭,我帮你提东西,今天中午在你们家蹭顿饭好吗?”林炤开玩笑的说着,走到了前面去。
越绣宁一愣,急忙的跑了两步追上他,问道:“你外公外婆怎么也去了?”
林炤笑着扭头看她:“我们家也要买地啊。已经说好了,长安城那边的那快点如果真的好的话,就一起买下来,我们十亩,你们两家十亩。”说着居然还埋怨了越绣宁一句:“这么好的事,你怎么不叫上我们呢?”
越绣宁都呆住了。
肯定是姥姥早上趁着大家都去上街的时候,跑人家王家说了这事。这也太巧了吧?王家是真的要买地,还是因为……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80章瞠目结舌
越绣宁真的是瞠目结舌,不知道怎么想才好。
说王家正好要买地?真的是有点太巧了,好像以前林炤说过,他家也没地……
以前在乡下的时候没田地,看起来也不着急的样子,这才搬到城里来,反倒是急着买田了?这么巧还正好是越绣宁家想买地,却钱不够的时候?
但不是想买又是什么?买地这么大的事,总不能是林炤自己决定,毕竟还是要他外公外婆的意思吧?
正想不通,林炤已经将东西提进去了,又空着手出来:“你想什么呢?别想了,刚刚杏林堂的伙计带话过来,说掌柜的请你去看病。”
这话成功的让蹙眉沉吟的越绣宁一愣,抬头看他跑两步到跟前,惊讶的道:“郝掌柜找我看病?杏林堂不是有坐堂大夫吗?”
林炤道:“是给女眷看病,不是郝掌柜的家人,是大户人家的年轻女眷,不知道什么病横竖不让男大夫去看,所以郝掌柜就介绍了你。但是又说要先商量一下签书契的事。我只说你上街了,今天还要去看田地,可能是没时间,伙计说没关系,明天过去找郝掌柜的也行。那家女眷约好了是三天后去看病。”
越绣宁听得一愣一愣的,忙道:“等等,等等,我怎么听不明白?看病还约好了,大夫还得等病人的日子?还有签什么书契?不是签了书契了吗?大户人家的女眷看病,不也一般找……我的意思,郝掌柜跟人家说没说,准备找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去看病?别我去了人家觉着我有毛病把我打出来了。”
林炤笑了,道:“约好了三天之后,是因为看病的大户人家是长安城的人。至于签书契,伙计没说清楚,我也不是很明白,估计是为这一次看病签的?不知道大户人家什么规矩,明天去问问就知道了。”
一顿道:“你去长安城,我陪着你吧?正好我要去长安城买点东西……”
“这么巧?”巧合太多了吧?不过越绣宁没心思去追究是不是真的这么巧,惊奇的说了一句,也不用他回答,马上道:“好啊,有你陪着我更好,我才有底气一点。何况不知道郝掌柜不知道要跟我签什么书契,我现在和你合伙做生意,最好不要随便跟人签约了,你也一块去看看,郝掌柜到底要做什么。”
正合林炤之意,笑着点头:“好啊。”
“你们俩在门口说什么呢?赶紧回来吃饭了。”吴玉喊了一声。
越绣宁和林炤忙回屋,洗手洗脸,然后去上房。吴邓氏果然不在家了,越榴红和吴玉回来之后简单做了点,坐在一块儿吃了饭。
吃饭的时候一直在说田地的事情,越绣宁一会儿想想田地,一会儿想想生意,一会儿又想想郝掌柜要跟自己签什么书契,脑子都忙得不行了。
铺子开业的活动,早已经忘到脑后去了。
吃了饭越绣宁去倒座间试才买的工具,林炤跟着过来看着,道:“铺子的生意你不用担心,已经有路过的人进去询问,第一笔生意开张也就在这一两天。”
越绣宁抬头看他道:“你觉不觉着是我太着急了?一下子弄了太多的事情出来?我现在连铺子都没时间过去看看。如果生意不好……”
林炤笑着摇头:“只是凑巧了几件事而已,忙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再说了买宅子买地就是一件事,买了就没事了,今后就正常的打理。郝掌柜的事情也是临时出来的,不影响咱们开铺子。”
越绣宁想了想,叹气点头:“快点忙完吧,我觉着最近连想事情的时间都没有,每天忙得团团转的。”
“快了,地买了你奶奶他们搬进城了,一切理顺了就好了。”林炤安抚道。
说起来倒也真的是如此,要说快还真的是很快。晚上一大群人回来,真的就已经将地买下来了,今天他们跟着中人跑长安城就是为了过户什么的,田契都拿回来了。
林炤家买了十亩,越绣宁和越民耕一共十亩,越民耕办的,自然是分得清清楚楚,坚决的依然是他两亩,其余的全都在越绣宁的父亲越承耕的名下。
吴玉一听顿时就不安,一直跟着吴邓氏说这件事,吴邓氏就诉苦说自己也没办法,他二叔办的,她一个老妇人字也不认识,能咋?
这边越民耕和越榴红高高兴兴地,一直说占了越绣宁的光了。
越绣宁就留王爷爷、王奶奶和林炤在这边吃饭,因为回来的晚了,肯定是没做饭的。
林炤点头了,王爷爷和王奶奶就也答应了,王奶奶急忙的去叫王笑云。
吴邓氏和吴玉忙做饭,越绣宁领着越天泽和越天梅出去在近处买了些卤肉什么的添菜。
她回来的时候,看见王笑云已经在这边了。
依然是低着头不怎么说话,别人问到了她什么,才抬头答一句,不问到一句话都不说,更是一眼都没看越绣宁。
越绣宁一时都弄不明白,什么时候自己和王笑云已经僵到这种程度了?
心里还在纳闷,就听吴邓氏小声的问王奶奶:“你家笑云怎么了?这段时间也不常见,见到了也不理人,低着头不说话的……是不是你骂她了?小孩子不高兴了?”
“十六了还小孩子?你不用管,来城里之后就那副样子,就跟谁都欠她五百文似得!别搭理她!”王奶奶道。
越绣宁听了这才明白,原来王笑云跟谁都这样。
是怎么就突然变成了这幅样子?
不过她并没有时间细想,饭桌上大家说起今天买田的事情,越绣宁的注意力又被吸引了过去。
虽然大部分的钱都被买了田了,不过好在二叔连声的夸着,说这块地真好,是真的好,太值了什么什么的,越绣宁也只能按捺下来那一点遗憾。
买地也好,都觉着买地是根本,主要是为了不愁吃穿,如果从这方面想的话,确实也可以当成是一个保障,生意上慢慢地来吧。
越绣宁心里舒坦了些,给越天梅夹了一块瘦肉,越天梅大口吃着,就这几天,小姑娘的脸蛋已经丰盈了起来,腮帮子有了点肉,看着甜美的很多。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