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还怎么挣钱呢?
于丹珍与唐英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倒是很快就把那些需要盖章的文件都盖完章了。
于丹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在自己建立的qq群-“南山项目供应商商务沟通群”里发布消息道:
请各位供应商注意,从现在起在24小时内请到商务部于丹珍处签领项目部发布的重要书面通知,事关签证和进度款支付,请引起高度重视,尽量安排早来领取。
群里10分钟内,所有供应商都给予了确认“收到”的信息反馈。
园建抢工队伍老板夏侯岳很快就来办公室找于丹珍领取通知文件。
于丹珍让夏侯岳先看了纸的通知文件,然后让他在自己留底的通知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公司名称、姓名、已收到原件等内容。
夏侯岳则边签边问道:“于总,我的公司是不是也可以办点这个通知时间之前的签证啊?”
于丹珍道:“你的公司进场的时候,我们商务的人都已经来了,当时就已经口头通知了,如果有签证没有通知商务去现场查看,则商务是认为没有发生的,产生了费用由你们自己承担。”
夏侯岳狡辩道:“万一搞忘了通知你们呢?”
于丹珍道:“如此重要的算钱的事情,你都能搞忘的话,那就只有自己承担后果了,否则不是天天扯皮都扯不完。只要你是真正的事实,难道你还害怕请商务部的人去现场复核吗?”
夏侯岳无奈地答道:“好吧,知道了。”
夏侯岳领着通知,前脚刚走,后脚就又进来了一个人,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
边振家问道:“于总,是什么通知嘛,我领一份,还通知得这么的急。”
于丹珍递给边振家一份通知文件道:“你看看,就是领这份通知。”
边振家看了看后道:“好的,我知道了,我走了,哈,于总。”
于丹珍急忙招呼道:“不要急着走,看完还要签字确认了再走。”
边振家嘴里小声嘀咕道:“还要签字啊,我得仔细看看哦。”
边振家坐在椅子上,把那份通知反复看了又看。
然后问于丹珍道:“于总,这个文件能不能不签啊。”
于丹珍道:“当然不能不签了,边老板,这也是项目上为你们着想,帮助你们来解决难题啊。”
边振家则说道:“表面上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我们那明明发生了签证,但是生产的人员就是不签字啊,怎么办?”
于丹珍道:“涉及到经济的问题,我们甲、乙双方都要引起重视。如果确实是发生了的签证,生产的不签字,他凭什么呢?你们也可以直接拿着你们填好的签证,没有任何西方建筑的人签字版本都可以,我们商务部帮助你协调相关生产人员来开会讨论解决,只要你提供得出确凿的照片、视频、实物证据等,按合同约定由西方建筑该认可的,我们都会认可。
但是如果过了文件通知的时间后,又拿出只有生产签字的资料的,我们商务部是明确表达了不予认可的意见的。
这次发给你们的通知里,也是这个意思。”
边振家听了后,点点道:“于总,我理解了,我会安排我的预算抓紧办理这些签证的事情。这个字怎么签,签哪里?”
于丹珍指着刚才夏侯岳签字的地方对边振家讲道:“边老板,你看夏侯岳老板是怎么签的,你参照着签就行,我们项目部要把这个文件留底,以后好证明是非常正式地通知过你们的。”
边振家苦笑道:“于总,不得不说你们的工作做得太好了,对我们来说,有点不适应,让我们有种窒息的感觉啊。这种感觉很不好的。”
于丹珍微笑道:“边老板,你放心,我们商务部是对每一家供应商都一视同仁的,肯定不会整你们的冤枉的。”
边振家虽然叽叽歪歪的说了一通,但是还是无奈地签字走人。
钢结构队伍老板方闲也来到于丹珍的办公室。
方闲道:“于总,我是按你在qq群里的要求来领通知的。”
于丹珍道:“好的,给你一份原件,看完了没有问题再说。”
方闲接过于丹珍的通知文件仔细地看了几遍后问道:“于总,这个通知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以后发生签证时,半夜发生的也要给你们打电话吗?不怕影响你们的休息吗?”
于丹珍道:“大家都是给西方建筑打工的,为了维护西方建筑切身的利益,你看我们项目部的哪个管理人员,不是像是在24小时上班制的,吃住行都在项目部,哪还有什么休息不休息的问题呢?只要有事随时打电话就行。如果有事却没有打电话给我们,我们则认为是没有发生需要产生签证费用事项的。”
方闲接着问道:“就不能开个口子吗?管得这么的紧我们还怎么挣钱呢?”
于丹珍道:“你是应急抢工指定供应商的形式进来的,执行的合同价格是公司审定的拦标价。如果是平时的话,则供应商是需要招标进来的,如果招标的话则中标话一般至少是要低于拦标价几个点的。对不对?你现在怎么还说不能挣钱呢。”
方闲尴尬地笑道:“我是指不能够挣更多的钱的。”
于丹珍答复道:“方总,这就是你的问题了,我们两家公司本来就是甲、乙方的关系。如果给你的挣的钱多了,不就是意味着我们公司的利润被降低了吗?
你来的时候的单价,也是双方谈好了的,并不是我们单方面给你定的不合理的价格。所以你的利润已经是体现在你的合同单价里的了。
你们就负责把自己承接部分的工程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不影响我们对建设方的整体工程进度就行。其他涉及利益的事情,在合同的综合单价中就是已经锁定了的。
工程量则是发生多少按实计算就行。
根本就没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你们还想偷偷地办一些不受商务部监管的假签证的话,那西方建筑公司是不是就不用在项目部上设置商务部的人员了?”
方闲听于丹珍说这么多,便赶紧问在哪里签字,按要求签完字后,比较狼狈地退出了商务部办公室。
第一百八十二章 重要事情公布
劳务队老板郑辉来到商务部办公室,与于丹珍打招呼道:“于总,我是来领通知的。我在qq群里看到你发出的通知时,就感觉到项目部有比较重要的事情要公布。究竟是什么事情啊?通知得这么的急?”
于丹珍听劳务队老板郑辉说完后,便顺手递给了郑辉一份通知的原件,提示他仔细阅读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提出来。
郑辉看了文件后,提出了自己的担心:“于总,我的确实是在通知规定的日期前发生了一部分签证,但是现在抢工期间没有时间去整理啊。”
于丹珍解答道:“郑老板,如果我们的签证管理失去了时效性,该当时解决清楚的,当时不解决,都放到竣工验收后,再来扯皮,到时候,要照片没有,要视频没有,要人证,大量的人员离职,有新的岗位的人员安排上来了。
你说,那时候再来处理你的签证,如果是换人了,是不是你即使是真实的签证,也没有人能够给你判断了。
拖到最后,吃亏的不还是你们。
所以,按照合同约定的时效来办理签证,是对甲、乙双方都比较公平、公正的。”
郑辉想了想后答道:“你说的有道理,我还是抓紧办理这些过去的签证手续为好。我没有其他问题了。”
于丹珍便提醒郑辉该在哪里签字怎么签。
陆陆续续的,其他劳务队、供应商、机械队伍的负责人等都到于丹珍这里来领走了通知书,并按于丹珍的要求进行了签字。
于丹珍把这些队伍签字留底的通知的原件,复印了三份,黎惜萱、自己、张云青各保管一份,原件则是妥妥地保存在了资料柜里。
这些重要的签字文件为日后的扯皮工作,划清了责任界限,为项目部维护公司利益立下了汗马功劳。
黎惜萱的招标图纸工程量计算工作基本已经完成,来找张云青检查和审核。
张云青仔细查看后,认为园建工程量已经计算清楚,可以往计价软件里面修正工程量了。
绿化工程量也是清楚的了。
但是安装工程的给排水工程量、照明安装工程量、滴灌系统的工程量,还是有点不太清楚,应该是对图纸的理解有偏差。
找于丹珍来商量后,理解是一致的,可能存在对这些安装工程的工序不清楚、不明白,所以在计算工程量时,难免产生错漏。
商量的结果是于丹珍带着黎惜萱,一起去找生产经理徐坤,希望能够安排水电工程师刘立果,帮助商务人员计算这个安装工程量。
黎惜萱与于丹珍一起来到了生产的办公室,给生产经理徐坤表明了,商务部计算水电工程量需要水电工程师刘立果提供帮助的意思。
生产经理徐坤把水电工程师刘立果请过来了道:“刘工,商务部于工、黎工,刚才来找我了,说的意思是他们对这个水电工程量的招标施工图纸的算量工作,感觉不踏实,需要你的水电方面比较专业的人员提供帮助。”
水电工程师刘立果道:“需要提供哪些帮助?”
黎惜萱道:“其实,我是对水电工程的这些工程量计算不太懂,能够查清单规范的、查定额的我都是去查了的。
但是按图纸如何计算,包括对图例的认识理解这些,感觉都是有点问题的。
我这里有一个已经计算完成的版本和招标清单量,我想把这些文件发给你,你尽量早点抽时间帮助审核一下我计算的工程量,还有哪些错算的、漏算的、少算的、多算的等。”
刘立果道:“可以。你先把文件发给我,我看了情况后,再与你联系。”
黎惜萱答应道:“好的,等会儿我回到办公室,就把计算出来的结果文件、招标清单、计算用的水电工程的招标施工图纸等,发到你的qq邮箱。麻烦了。”
刘立果道:“好。”
黎惜萱与于丹珍与生产经理徐坤、水电工程师刘立果,沟通确认好需要他们提供的具体帮助后,便回到了商务部办公室自己的工位上了。
黎惜萱则上马上把水电工程计算出来的结果文件、招标清单、计算用的水电工程的招标施工图纸电子版本等重要文件,通过qq邮箱发给了水电工程师刘立果。
黎惜萱在qq上给水电工程师刘立果留言,请刘立果查收邮箱文件,刘立果则是秒回,表示收到邮件。
黎惜萱回到商务部办公室后向张云青汇报道:“张总,我刚才与于姐一起去找了生产经理徐坤、水电工程师刘立果,同时我已经把计算出来的结果文件、招标清单、计算用的水电工程的招标施工图纸电子版本等重要文件,通过qq邮箱发给了水电工程师刘立果。
水电工程师刘立果已经在qq上回复表示收到邮件了,由于现在是抢工期间,大家都是处于一种很忙的状态,我也暂时没有与他约定检查完成的时间截止点。”
张云青听了黎惜萱的汇报后讲道:“这种情况没有把时间说死,留了点人情味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过了两天,他还没有主动给你结果或者是与你沟通进展情况,请你主动催他要结果文件,因为我们现在的清标时间确实不多了,经不起任何的闪失。搞不好,则会直接影响我们给公司收回工程进度款的事,这样的话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黎惜萱答道:“好的,张总,我记住了。以后,我还是争取把工作完成的截止时间点,都说清楚点,尽量避免产生误会。”
张云青道:“你这样想就对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总结积累类似的经验就行。”
黎惜萱问道:“那为了保险起见,我要不要现在再去给水电工程师刘工强调下,需要他完成审核的时间节点呢?”
张云青安慰道:“不用这么紧张,按我说的意见,等两天的时间,如果他不主动告诉你时,你再去找他沟通了解情况。
目前的时间来说,我们等这两天也是等得起的,同时也是对他人合作精神的一种观察和考验。”
第一百八十三章 凭什么打招呼去?
于丹珍发出去的重要通知文件,在项目部内部管理人员和项目部的供应商之间搅起来不小的风波。
首当其冲的便是劳务队伍边振家这家。
边振家抱了厚厚一叠签证资料,还有进度款申报资料,约了生产经理徐坤晚上一起用餐。
徐坤到边振家提供的包间位置时,看到仅有边振家一人在那里。
边振家看到徐坤到了后,连忙站起来点头哈腰的热情邀请徐坤上座,徐坤则假意推辞了一翻后,勉为其难地坐到了边振家安排的座位上。
边振家请示生产经理徐坤道:“徐总,这是菜单,请点菜。”
生产经理徐坤则客气道:“边老板,这个我不擅长,还是你安排就行了。”
边振家客气道:“好的。”
边振家对服务员道:“麻烦把你们店最好的特色菜来几个,你帮助安排一下四荤三素一汤,我们要喝酒的,安排点下酒菜。”
服务员点点头,把菜单上准备推荐的四荤三素一汤指给边振家看,征求意见,边振家表示可以。
服务员问道:“请问喝什么酒?”
边振家答道:“我自己带了好酒醉仙酒的。”
服务员答道:“对不起,老板,本店不允许自带酒水的。”
边振家答道:“那给点开瓶费嘛,行不行?”
服务员僵硬地答道:“不行的,老板,这是本店规定,如果我们允许了你自带酒水的话,老板发开除我的。”
徐坤则劝道:“边老板,算了,现在的饭店,基本上都是不允许自带酒水的。别为难她了。”
服务员则趁机答道:“老板,本店也是有醉仙酒卖的,给您点一瓶?”
边振家问道:“那多少钱一瓶嘛?”
服务员答道:“一千八百元一瓶。”
边振家肉疼疼地答应道:“要的,就来这个酒嘛。”
服务员说道:“好的,我去下单了,请稍等,二十分钟后就开始上菜。”
服务走后,徐坤则打趣道:“边老板,今天就我们两个人,你点这么多的菜,弄这么好的酒,你这是下血本了吗?”
边振家皮笑肉不笑地答道:“徐总,你真会开玩笑,难得能够邀请到你一起吃顿便饭,肯定是不能太寒酸了,对不?”
徐坤没有接他这个茬,而是若有所思地问道:“边老板,今天找我除了吃饭,还有什么事吗?”
边振家则是尴尬地笑道:“没事,没事,没什么大事。”
徐坤说道:“现在酒也没有来,在喝酒前,先简单地说一下吧,免得等会喝酒了,讲不清楚。”
边振家讲道:“也没有什么大事,这个商务部的于总不是发了个通知吗?你知道这个通知不?”
徐坤显得不是很满意地答道:“商务的,就知道这样瞎几把干,活都没有干完,追什么签证嘛。”
边振家无奈地答道:“这个签证的时效性要求,是西方建筑公司与我们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要求的,商务这样按合同要求执行,表面上看起来,不合情理,可是却是合法合规的啊。”
徐坤则问道:“你现在究竟有多少签证嘛?”
边振家答道:“有个几十份,我都带来了,要是方便的话,可以帮我审审,指导指导。”
徐坤说道:“拿出来看一下嘛。”
边振家顺手就把放在皮包里的一叠签证资料拿出来放在桌面上,对徐坤讲道:“徐总,帮助看看。”
徐坤边翻边看边问道:“你这些签证涉及了哪些工程师?”
边振家答复道:“涉及了水电工程师刘立果、园建工程师万聪。”
徐坤则继续问道:“找过他们两个工程师了没有?”
边振家答复道:“找过了。”
徐坤问道:“他们是怎么答复你的?”
边振家比较为难地答道:“他们说不能白签。”
徐坤问道:“不能白签是什么意思?”
边振家无力地回答道:“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啊。”
徐坤则反问道:“那你的这些签证内容都是真实发生的吗?”
边振家答道:“基本上是真实的,你看看,能看出来哪个签证是假的不?”
徐坤问道:“真的没有假的吗?你这每份签证都只有一个自己写的资料数据,又没有任何人签字,也没有一张照片。你觉得生产的签了后,商务的给你签吗?”
边振家答道:“只要你们生产的给我签了,商务的签不签,就是我的事了,不关你们的事了。”
徐坤又问道:“那你这些签证算过了没有?如果签完了后,能够结算到多少金额呢?”
边振家答道:“这个事情,整得太着急了,还没有来得及算有多少费用。再说了,我们自己算的也不作数,还得你们的商务计算出来的结果,才是可以进入结算额的。”
徐坤则是似笑非笑地看着边振家道:“我看你不老实啊。”
边振家则略显委屈地回答道:“徐总,我是绝对老实的老好人。不忙说这些烦心事的了。徐总,你看酒菜都上齐了,我先喝酒消消愁。”
徐坤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道:“这段时间太累了,喝点酒,解解愁,也好。”
边振家把两杯酒倒满,恭敬地双手递了一杯给徐坤,自己再端起自己的酒杯,向徐坤讲道:“徐总,第一杯,敬你,感谢平时的关心和指导。”
徐坤客气道:“边总,你客气了。”
两人推杯换盏,酒过三巡,烟也点上了,整个房间烟雾缭绕的。
时不时的有人轻轻地咳嗽一声。
边振家语气诚恳地恳求道:“徐总,你给指条明路,这件事究竟要怎么办才行?”
徐坤问道:“前面的工程师都没有给你签字,你问我怎么办?难道需要我去安排他们给你签字?”
边振家笑道:“如果能够安排最好是安排了。”
徐坤微醉地笑骂道:“滚一边去,哪有这样办事的道理。”
边振家苦笑道:“我也是找了他们俩好久,都是没有理我啊,兵是你的兵,你不给我支支招,让我少走的弯路。”
徐坤答道:“什么我的兵,我也是在这个项目部才认识的这些项目人员,以前是没有任何交集的,自然就是没有交情,你说我凭什么打招呼去?”
第一百八十四章 你猜她怎么说?
边振家没好气地答道:“徐总,在工程上,这是很简单的事,总不至于还给弄来无解了吧。”
徐坤喝了一杯酒后,把杯子重重地放到桌上,喊道:“再倒满。我说,边老板啊,边老板,那两个小兵你都搞不定,后面还有商务、还有项目经理,这么多的环节,你觉得你有希望搞定吗?”
边振家微怒地答道:“只要有一个人签字,这个人是你们西方建筑的,你们就得认,有什么不能够搞定的?”
徐坤哑笑道:“既然如此,你随便找个工程师帮你把签了,直接会公司要钱不就行了。还费这么大个劲干什么?”
边振家底气不足地叹道:“那种情况是指双方打官司的情况下,法官会支持这种诉求而已。”
“既然法官都支持,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因为,只有找官司才行,不打官司的话,还是要走公司的正规流程。”
“你觉得,你的签证单的最大的困难是在哪个环节呢?”
“我觉得现在这时间段,最大的困难就是在生产这边?”
“为什么?”
“因为,在于丹珍发出通知的这个截止时间前,只要生产的签字了,我就有与商务谈判的机会,但是如果生产的在这个时间前没有给我们的签证签字,则商务直接就会认为是假的,根本就不会给我们机会。”
“没有这么严重吧,到时,让项目经理给商务说。”
“项目经理,按西方建筑的规则是可以管项目部的商务经理或者是商务主管,但是项目部的商务经理或者是主管,做出的商务成果判断只听从上一级,也就是张云青的这个职位的人的,而项目经理对张云青是没有管辖权的。
所以如果张云青不同意给我们的签证签字,则我们的签证是无法生效的。”
“你刚才不是说,如果我们生产的签字了,你打官司是能赢的吗?你完全可以不理那些商务的嘛。”
“徐总,不理哪行,我在西方建筑做的活是很多的,如果为了小钱去找公司打官司,则直接就会被列入黑名单,以后就都没有再给西方建筑签订合同了基本资格条件了。
打官司要小钱,对我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就不说未来还在公司里接多少活了,光以前的做了的活,办了结算,现在欠付的工程款都已经是2000多万了,你说能够跟公司去打官司吗?”
徐坤笑道:“那你这情况,确实是不值得去打官司的。那两个工程师,我了解他们,他们各有各的爱好,你保持多沟通嘛。早点让他们给你签字,然后来找我就行。”
边振家说道:“现在离于丹珍发出的通知的截止时间就只有几天了,我一直担心这个时间肯定是赶不上要求的了。”
徐坤大包大揽地答道:“别搭理那些令人讨厌的商务人员了,生产的才是最清楚情况了,如果生产的都签字了,他们还不签,我帮你骂他们。”
边振家则是有点火大地道:“徐总,骂他们有个蛋用啊,那还不是让我们大家都挣不到钱了。”
徐坤说道:“那我再试着想想办法,看看行不行。”
边振家道:“要不把水电工程师、园建工程师徐坤、你、项目经理周文成周总,大家都请到一起吃个饭讨论讨论得了,哪用得着这么费劲。”
徐坤拍了拍桌子道:“边老板儿,你要是这样去办这个事,哪个还敢理你嘛。你这些都是摆不上台面的事,大家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你看看片区的生产副总换了,片区的商务负责人换了,项目部的商务主换了,预算员换了,凡是算钱的人都给换了。
你还想采取笨办法,大张旗鼓地乱干。
你是不是想把我们项目部的生产团队,都全部给搞完蛋啊?”
边振家唉声叹气地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把时间节点卡的那么的死,我看啊这些签证多半是废了,没有什么希望了。”
徐坤又问道:“你找那两个工程师,请他们签字的时候,你先只说了他们说不想白签,但你没有说他们是什么意见呢?”
边振家答道:“先没有喝酒,不敢说。我提出来的条件是他们签字的部分,以后结算额出来后,我给10%的提成返点。”
“他们没有同意。”
“对,你猜他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什么要求呢?”
“他们说,你这些都是假的,他们要分去50%,而且不能等后面给,要签字就要拿完。”
“哦,那你老实说,你的这些签证是不是都是假的?”
“绝对大多数是真的。”
“那你发誓。”
“发誓就发誓,如果我抱的这堆签证的真实程度低于了80%,我就是龟儿子。”
“龟儿子,你这誓言,我怎么总感觉怪怪的呢。
如果你的签证是假的,也就是说你的发誓成真时,你就变成乌龟了,这乌龟的寿命可不短啊,可是长寿的象征啊,难道你是没有挣到钱的话,就想长生不老了?
怪怪的,怪怪的。
算了,不纠结你的誓言了。
他们的提的50%的要求,确实是有点过份了,后面还有那么多的领导还要签字,你这不是很为难吗?”
边振家道:“是啊,一是水份没有那么多,二是后面还有那么多的环节要打点才能够完成全部的签字,你说,最后可不可能是我全部花了冤枉钱,让商务的人给我们整成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生产经理徐坤则安慰边振家道:“边老板,你放心,在项目上还是项目经理是总负责,是项目经理说了算的,我就不信最后商务的人全都不给项目经理面子吧。”
边振家则忧心忡忡接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我虽然给你们的商务的这几个人接触得少,但量感觉都不是什么善类啊。”
徐坤问道:“还不是扇类,我看还不是贝类呢,你啊别太高看他们了。”
边振家道:“你们那个预算员儿,叫黎什么萱来着。”
“叫黎惜萱。”
“对,对,对,叫黎惜萱。她目前只管对上清标的算量工作,那天想让她帮助复印一张纸,你猜她怎么说?”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主动的认怂了?
“她不就是一个才毕业两三年的小屁孩儿吗?
她能够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猜不中了吧?
她说:首先她没有空。
其次我作为下包,不应该去你们办公室去打秋风复印,而是应该把自己应该准备好的资料准备好了再来。
第三是我没有权利安排她的工作。
第四是让我要好自为之,说现在这个项目上,老是出现一些怪现象,老是一些乙方不摆正自己的位置,总把乙方凌驾于甲方之上。”
徐坤反问道:“这个小屁孩儿,吃火药了吗?说这么多没用的干啥?”
边振家道:“吃没有吃火药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这小姑娘说的话虽然刺耳,可是你听出来哪句话有明显的错误没有?”
徐坤神了一会儿后才接着道:“确实是有点儿道理啊,只是第四条说得有点过了。”
“过是过了,但是总是有人被人家抓到过把柄才会这么说嘛。”
“是这么回事。”
“你再听听,那个商务主管于丹珍,上班的年限也是比较长了,各个专业的造价知识也是学到手了。
讲话也是一套是一套的。
刚开完会给大家讲了关于签证的时效性要求。你看这才过了几天,就又张罗着出个书面的通知,生怕我们以后扯皮。”
“得,不是就怕你们扯皮吗?你看看,你现在是不是就开始扯皮来了。”
“是的,是怕我们扯皮。
但是我感觉他们这么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
“什么重要的影响,你说来听听。”
“本来,原来的规则是项目干完后,我们劳务队与生产的领导们,商量商量,该办多少签证,该怎么办就成了的,现在这样干的话就实现不了啊。”
“怎么就实现不了呢,生产的权限不还是在那里的吗?”
“哪是你想的那样哦,徐总。
在通知里截止时间以前的签证,他们有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了,也有可能非常严格的卡签。
在通知截止时间以后发生的签证,他们凡是没有来看过的都认为是不需要额外发生签证费用的。隐蔽工程他们没有收过方的也是要按对下包不利的方式计算的。”
“这还不好办啊?”
“好办?怎么办,徐总,你开导开导。”
“换填连砂石是不是隐蔽的?”
“是的隐蔽的。”
“你为什么一定要在白天填呢?”
“白天填的方便嘛。”
“方便个屁,以前没有额外的人来管理,你哪个时间换填都可以,都没有影响,对不对?”
“说得没错。”
“你现在的话,可以换个方法嘛。”
“换什么方法?”
“这个招有点损哈,你就每次都半夜三更换填,然后喊他们商务的安排人去看。”
“你以为我们没有这样整过吗?”
“这种厉害的办法都治不了他们?”
“治不了,他们一来就来两个,还美其名说是相互监督,大家都不敢做假。”
“来的是哪两个?”
“还能有哪两个?就是黎惜萱、于丹珍这两个人嘛。”
“那你可以多喊几次,把她们搞来累得身心疲惫,她以后就不敢来了嘛。”
“天天都那个时间多晚才喊的,人家能够坚持着天天都来,来了还不走,还要看看我们要填哪里?需要填的坑有多长多宽多深?第二天填完了后,还要再次邀请她们再次来测量换填后的深度。然后才算是收方完成了。”
“搞得这么认真啊。”
“是啊,所以我才说是越来越难办了嘛。”
“她们天天晚上,那么迟了还喊被喊去收方,她们精神好吗?不影响第二天的正常工作吗?”
“精神不好啊,也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但是她们两的领导是张云青,张云青却是非常支持她们去现场收方的,还给她们灌输思想说本来下包啊、供应商啊这些,就是不想我们商务的人去现场收方。现在已经在大会上非常正式地提出了,商务要对签证工程、隐蔽工程参与现场收方,凡是下包一喊我们去收方,我们就必须要克服困难去,晚上去收方太迟了影响睡眠的,第二天可以迟点起来,如果有急事的,保持电话畅通,随时沟通就行。
凡是在我们现在的商务人员接手后发生的签证、隐蔽工程,没有通知商务人员去现场收方的,千万不允许签字,未经张云青许可就签字了的,也是无效的签字。”
“你这么说,我算是听明白了,这个事情的重点是在张云青那里啊。“
“我并不这么认为。我反而认为是这三个人遇到一起了,都比较的认真负责,都对西方建筑特别的忠心,都想把自己的那一关把好,不让自己的审核出问题。因为这三个人当中,任何一个人下了pa蛋,都有可能达不到他们现在形成的齐心协力的程度,就会被劳务队、供应商的人钻空子。”
“你作为供应商的一员,你倒是把这些分析得比较透彻嘛。“
“不分析,不研究,到时是怎么被搞倒了的都不知道,你说如果是那样的话,冤枉不冤枉?”
“冤枉个屁,只要你不是想额外的多挣钱,我看商务的人,他们现在的做法,对你们劳务队来说也是公平公正的嘛。
她们没有因为你们半夜三更的喊他们去收方就给你们乱收方、少收方嘛。”
“没有,再晚喊她们去现场收方,她们都是笑嘻嘻的,没有表现出来不满意的态度。“
“难道她们就没有给你们提要求?”
“她们半夜被喊去收方差不多一周后,我们自己的人也在闹情绪,说半夜三更的干活,太耗人精神了,晚上一加班,白天还要上班,我们还没有把你们商务的人给累倒,就把我们自己的管理人员给累倒了。”
“你们可以换班倒嘛。”
“徐总,你是不知道啊,我们请一个管理人员,工资是很贵的,动不动的就要上万,一个项目怎么可能还请换班倒的管理人员嘛,有时正份的管理人员都不好请到呢。”
“难道你们就这样,被商务部的人给打败了,主动的认怂了?”
“那倒是没有。正好有一天,于丹珍半夜在现场收方,问我是否可以安排白天收方,我就赶紧就坡下驴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想报个500万
徐坤与边振家两人边喝酒边闲谈,把各自工作的困难都讲了出来,都希望对方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
同时又都抱怨起这帮商务的人员来到项目部后,给项目部添加了的各种麻烦,让人心里很是憋屈。因为商务的讲的理由,总是表面听起来是那么个道理,可是实际执行起来,确实是困难重重的。失去了一些原本可以通过简单商量就能解决的一些办法,让大家的工作都变得格外的紧张和疲惫。
边振家想起了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没有讲,于对徐坤试探性地讲道:“徐总,这个月月底也是到了,马上就该上报这个月的产值了。我们这个产值该咋个报啊?”
徐坤听了后觉得比较古怪,反问道:“不是正常报吗?难道你又想出什么幺蛾子?”
边振家显得可怜兮兮地答道:“徐总,哪里是出什么幺蛾子嘛。我这不是寻思,想把工程量略微报高一点嘛。”
徐坤答复道:“略微报高一点,是可以的。你实际做了多少产值?又想报多少产值嘛?”
边振家不好意思地答道:“我是想报个500万。你看,怎么样?”
徐坤吃了一惊地问道:“你做的产值,这个月有500万这么多吗?你的产值比较大的区域在哪里啊?说来听听。”
边振家答道:“产值实际完成得最多的地方就是那个大点的广场那里。”
“哦,那个广场那里有多大的面积是你实际完成了的呢?”
“基层和面层的话有万把个平方米。”
“基层做的啥,面层做的啥?”
“基层是300厚的连砂石+200厚的c20混凝土,面层是铺贴30厚的各种花岗石。”
“那你基层多少钱一平方米?”
“基层300厚的连砂石大致投到了90元每方折算成平方米的话是27元每平方米。”
“嗯,混凝土呢?”
“混凝土光商品混凝土就300元每立方米,劳务费30元每立方,综合单价是330元每立方米。折算茂平方米单价的话是66元每平方米。”
“嗯,面层的花岗石劳务单价呢?花岗石应该是我们甲供的吧。”
“对的,徐总,花岗石面层材料甲供是西方建筑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了。
面层的花岗石的劳务单价,是包含了那层20mm厚的粘结层的材料费的。
我们的合同单价是45元每平方米。”
“嗯,听明白了。那么说来的话,你的广场的单价基本上就是27元每平方米+66元每平方米+45元每平方米,则总的折算单价是138元每平方米。对不对?”
“不太对。应该还有素土夯实的单价、挖运填土方的单价没有计算。”
“那就再加点,素土夯实的单价给你的是多少钱一平方米?”
“1元钱每平方米。”
“挖运填土方,运距按1km以内,给你的合同单价是多少钱立方米嘛?”
“9块。”
“那个广场位置你的土方的挖运填产生的厚度也就20-30公分厚罢了,暂且按30公分算,最多就投2.7块每平方米了。”
“那按徐总你这说法,才增加了1块+2.7块,总共才3.7块每平方米的价格?”
“是啊,所以是138+3.7=141.7元每平方米的综合测算单价。”
“怎么感觉怪怪的呢?”
“什么叫感觉怪怪的,是因为你想要的钱与你实际完成的产值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不对,我不是还做得有水电吗?”
“水电的产值你可以加上嘛,你记得住吗?”
“水电的太杂乱了,哪记得住那么多嘛?”
“那除了那个大点的广场,其他地方还做得有没有嘛?”
“徐总,你开什么玩笑,我只是说那个大点的广场那里做得比较多罢了。
但是其他地方园路、花池、水池也是做了不少的工程量的。”
“行,边老板儿,你白天安排你的造价人员,把你的产值按你的想法抓紧上报给园建工程万聪,水电工程师刘立果。请他们俩人抓紧给你审核数据并签字。”
“要得,徐总,那我争取明到报上来,到时麻烦你多多支持。”
“没得问题。不过这个500万是不是就不要整得那么狠了?“
“放心放心,我只是适当地多报一点,总是要留点给你们砍嘛。对不对?”
“你们啊,最好还是谨慎点,否则,我担心你这次整凶了,被商务的人员来抓个典型,以后会很难沟通的了。”
“商务的,我再去想办法嘛。”
边振家与徐坤两人在饭店喝到晚上9点10分了。
服务员已经过来提醒几次了,每次都是:“先生,我们饭店打烊了,欢迎您们明天再来。”
边振家喝了点酒,显得不太高兴地道:“我们难得出来喝喝酒聊聊天,你们倒好,一个提供服务的地方,多早就要把客人给撵走。”
服务员则理直气状地答应道:“先生,可能你不知道,我们整个南海这个省的饭店,都是这个规定,晚上9点就打烊,我们服务员也是要下班的,要回家的,是不是?请您理解。”
边振家则是不满意地表态道:“哪个饭店不是希望客人多待会儿,多一些消费,你们倒好,晚上九点,这么早,这么大好地消费时间节点,你们就非得要把客人往外面撵,还让人理解。
反正,我是感觉奇了怪了的,理解不了。”
服务员答复道:“先生,你在南海多待一段时间就理解了,我们这里真的都是这样的,没有骗你。”
边振家对徐坤征求意见道:“徐总,要不我先把单买了。他这个饭店的服务啊,还真是让人不太适应,是有生意都不做。”
徐坤则答应道:“要得,你先去买单嘛。”
服务员对边振家讲道:“先生,买单在前台,请跟我来。”
边振家反问道:“不对哦,服务员,你们没有pos机,移动的那种,带到餐桌这里来买单刷卡,不行吗?”
服务员客气地疑惑地答道:“对不起先生,我们店买单一直是在前台的,没有可以移动的pos机。”
边振家无奈地到了前台,消费单打出来吓人一跳,总共花费三千多元,边振家仔细地反复地研究了菜单,也没有看出什么问题来,只好照实把单买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是不识数吧
陆陆续续地有人把进度款报到商务部于丹珍处来审核,但是签证单却是一张都没有,对的就是一张都没有,不用怀疑。
于丹珍表示不放心,还专门问了这些来送进度款审核资料的人员,你们家有没有签证啊?有的话为什么没有报来啊?
基本上每家都是迷迷糊糊地回答说有,为什么没有报来,大多数是回答不清楚,是老板儿自己在整。
不过为了预防以后发生扯皮的事,于丹珍都是比较耐心地给各家供应商解释,要求大家务必要按项目部发的通知的时间节点要求报送签证。
尤其是后期商务的人员来了后发生的签证,如果再发生不通知商务去查看的签证,则是一律不予认可。
绿化劳务队郑辉的产值申报产生了争议。
郑辉怒气冲冲地找上门来,对于丹珍道:“于总,为什么我的申报产值给我审减了这么多?”
于丹珍道:“郑老板,你的为什么审减这么多,是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来审核的,我给你的产值申报的对接人是讲清楚,说明白了的,你的对接人难道回来没有给你讲清楚吗?”
郑辉不高兴地回答道:“他们讲了一下,但是我只知道你给我审减的太多了,不知道为什么要审减那么多?”
于丹珍道:“对你的产值审核表格,是形成了对比表的,你带对比表格来了没有嘛?”
郑辉答道:“当然带了,就你这么乱审的资料,也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啊。”
于丹珍也是比较生气地回应道:“你别把话说得这么的难听,你把对比表拿出来,我们逐个沟通,究竟是哪个清单的量给你乱审了?”
郑辉说道:“还不服气,是吧。
这就是你审的产值对比表。
你看看,第一条。
我们申报的胸径25cm的椰子树,是600株。你看看给你了多少株230株。”
于丹珍自信地回答道:“目前在你所在的区域,只能够清点出来230株,其中还有10株是叶子都黄了80%了,眼看就要死了。”
郑辉反驳道:“你是不识数吧,于总,你们西方建筑就请你这样的人在这里乱点数?我要投诉你。”
于丹珍道:“我在这个干了两年的绿化预算工作了,现在虽然不能让够认识所有岛上的棕榈科椰子属植物,但是你现在栽到现场的这个种椰子树,还是认识的。
而且清点椰子树的数量,也不是我一个人自己清点完就算了的。
而是我们西方建筑的绿化工程师崔勇与我加你们的现场负责人和产值对接人,到现场一棵一棵地清点出来的。
郑老板儿,你不相信我,是你的个人意见,你难道也怀疑绿化工程师崔勇、你们的现场负责人和产值对接人?”
郑辉答应道:“那他们有没有给你讲过,我原来就上了这600株的椰子树,而不是只上了230株。”
于丹珍道:“郑老板,说那些是没有用的。合同约定的是产值确认时必须是活着的苗木,你那些快死了的,我现在没有扣你,如果下个月产值审核时,已经死了,却没有补植,则是要扣除在这个月多算的产值的。”
郑辉答道:“我的差量不是370株吗?这些椰子树已经栽到场了,但是死了,已经拉出场了。你可能不知道的情况是,只要监理、总包、建设方一发现有死苗,就要求马上要清除出场。清除出场、补植我都是要发生非常大的成本费用的。”
于丹珍则是理直气壮地答道:“我在南海绿化工地上上了两年多的班了。从来没有哪个工地遇到过像你现在说的情况,栽个椰子树,你要死苗一半以上。他们栽的椰子树确实有死苗的,但是死亡率大致在2%左右,死苗比较多的则在5%左右。所以你说你的椰子树死了一半以上,我肯定是不相信的。自然也就不可能给你确认这么多假的产值了。因为,一旦确认了你的产值,我们就要按这个产值按合同约定对你进行工程款支付。这是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我是不可能答应你的。”
郑辉争论了半天,无法说服于丹珍,然后问道:“如果我马上补植齐了,能不能够按600株计算产值给我呢?
于丹珍答道:“郑老板,这个产值确认是有时间段的,这个时间段是上个月的26号到本月25号之间,你完成的所有成品工程内容所对应的产值。即使你现在补植上了,那现在本月的25号是已经过了的,那也是只能够把你产值计算到下个月了。”
郑辉答道:“好吧,于总,你既然不尊重现实情况,我就去找项目苗木采购于圣杰、项目经理周文成了。”
于丹珍则是比较硬气地答应道:“随便你找哪个,你现场看不到的苗,我是不可能给你计算产值的。”
于丹珍等郑辉走了后,便赶紧来到张云青的办公桌前汇报道:“张总,刚才我与绿化劳务老板郑辉的对话,你都听到了嘛?”
张云青简单地答道:“听到了,你回答的很好。我在这件事上是支持你的。你只要有正确的理由,使用清点的方式方法是正确的,也就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于丹珍再次担心地问道:“郑辉说要去找苗木采购于圣杰和项目经理周文成。”
张云青则安慰道:“不用担心,只要不是故意整别人,而是根据绿化劳务分包合同,实事求是地办理的产值确认的事情,我想是不会有问题的。”
正在两人沟通的过程中,张云青接到了片区生产副总赵满福的电话,要求与商务主管于丹珍马上去他的办公室开会。
张云青带上记录本,示意于丹珍也带上记录本跟着一起去片区生产副总赵满福的办公室。
张云青到了赵满福办公室后,便看到苗木采购于圣杰、项目经理周文成、绿化劳务老板郑辉已经坐在那里了。绿化劳务老板则是面红耳赤的。
赵满福对张云青、于丹珍道:“你们两位坐下。知道我找你们什么事吗?”
第一百八十八章 当然不正确
于丹珍小心地问道:“赵总,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我想你是想找我们了解,对绿化劳务队郑辉的本月完成产值的审核情况。”
赵满福面无表情地答道:“对,就是这个意思。这个郑?是姓郑?对吧。这个郑老板刚才把苗木采购于胜杰、项目经理周文成都请到了我的办公室来,投诉你们商务部不作为,乱作为,不识数,连个椰子树都数不清楚。于工,你先说下情况吧。”
于丹珍听完了赵满福的描述后,心情反而没有来之前那么紧张了。
于丹珍坐直了身子,语气平缓地描述道:“赵总,关于郑老板的绿化产值确认问题。其中最大的争议项就是椰子树。他们上报的是600株,我、绿化工程师崔勇与他们的项目现场负责人和产值对接人,至少是四个人,一起到项目现场去清点的椰子树株数。我能够确认的是我们清点的现场的数量是没有错的,现场现在能够清点出来的数量只有230株,其中还有10来株是叶子黄了80%快要死的苗木了。”
赵满福听了于丹珍的描述后点了点头,然后对郑辉发问道:“你认为于丹珍的说法是否正确?”
郑辉则干脆地表达道:“当然是不正确的了。”
赵满福眉毛向上挑了挑,嘴巴向外嘟了嘟,想发飙又忍了忍道:“郑老板,于丹珍的说法哪些不正确,能不能麻烦你具体地指出来?”
郑辉回答道:“好。赵总,我这苗来了600株是现场确认过的,现在于工去现场清点只有230株,说明我是已经死了苗370株,已经给我来带了巨大的损失。但是现在于工把产值给我审减50%以上,是不是会造成我的垫资压力很大?所以我认为她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赵满福看向于丹珍道:“你给郑老板解释下,你的审核有没有依据?”
于丹珍答道:“赵总,郑老板找我时我就已经解释过了。首先椰子树在现场清点时只有230株。其次入场就算他有600株,也还有几种可能。可能是数据造了假,进场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有可能反复、重复清点了进场的数量;有可能进场来晃一圈后就又拉走了;有可能进场后,本来该栽到我们的施工区域的,结果点数后又栽到场内其他施工单位的施工区域去了。
第三,据我所了解,在南海这个地方,栽椰子的死亡率只有2%-5%之间,象他这么死50%以上是可能的。
第四,我们西方建筑与郑老板所在公司签订的合同约定,产值、结算均是以现场清点的活苗为准,如果是死苗是不能确认产值和结算金额的。”
赵满福听了于丹珍的表述后,看向苗木采购于圣杰道:“圣杰,你认为你的家门,于丹珍讲的情况属实不?”
于圣杰则是尴尬地笑了笑道:“家门说的大多在理,我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的道理,但是确实是现场来的椰子树不少,即使没有600株,肯定也不是只有230株。”
赵满福又看向了项目经理周文成道:“周总,你是什么意见,讲一下呢。”
项目经理周文成看了看各位一眼后,缓缓地说道:“赵总,平心而论,我认为双方都说得有道理,我相信郑辉郑老板的进场数量是真实的,我也相信于丹珍他们四个人去清点的椰子树树量也是真实的。
但是目前我们项目部正在抢工,能不能从这个层面来说,适当地放宽松一些来确认产值,让供应商手里的资金充足一些,这样则干起活来也要利索一些。
赵总,你看怎么样?”
赵满福没有直接回答周文成的建议,而是看向于丹珍问道:“于丹珍,你听了周总的意见后,发表下你的理解和意见。”
于丹珍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平静地答道:“我理解首先是正确地执行合同。我们的合同实际上是一份包栽包养包活的合同。他现在确实现场没有那么多的活苗,自然是不能把他认为的死苗的钱也给他。到时万一这些数据是有问题的,他拿到钱后根本就不再栽新苗了,这样的话给公司带来的损失是比较大的。同时也会严重降低公司对我们这些参与他的产值确认的人的信任度。所以我认为产值的审核情况不能放水,必须要严格执行合同条款。”
郑辉显得相当地愤怒道:“你就知道一根筋地执行合同,一点都不顾及我们供应商的感受。你们要是不确认我的产值的话,我就停止供货。”
张云青听郑辉说话越来越横了后答道:“死苗是不会给确认产值的。如果你确实要停止供货的话,请你不要口头说。来签字盖章的书面报告。这个相当于是提前自动退场,按合同约定你的结算是办不了的,如果给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要对你进行合同追责。
如果你只是说说气话,我可以当你是没有说,但是你的现场必须是在不停地在栽苗的,进度要符合生产给你们规定的栽植进度。
否则,你要是想占住地盘,自己不栽苗也不让我们安排的其他人来栽苗的话,在双方的合同条款中,是对这种情形有约定的。每发生一次可以罚款五万元,连续发生三次以上,我们西方建筑是有权利解除与你的合约关系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的解约,对你的结算审核来说也是相当不利的。
所以,郑老板,我知道这段时间,大家都很忙,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
稍有不顺就有可能急怒攻心,说出不当的话,做出不当的行为。
我对你表示一定的理解,但是同时也请你要理解商务部,尤其是要理解于丹珍于工。
她这段时间一个人与你们几十家供应商,沟通确认本月的产值,事情非常的繁多。我估计他的心情也是好不到哪里去。
为了以后,大家长远的合作发展,至少是要把这个项目全部顺利地干好。
我建议郑老板放下争议,面对现实,按照合同约定行事。”
第一百八十九章 钢结构产值问题
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劝说、解释,绿化劳务队伍郑辉终于理解了商务部于丹珍审核本月产值的原则,并表示基本接受了于丹珍的审核结果。
等郑辉的事说完先离开后,片区生产副总赵满福顺便就审核本月的产值开了一个短会。
赵满福讲道:“关于供应商的本月产值审核,是一件重要的、严肃的事情,希望大家要统一思想,坚持合同原则,不能让供应商的本月产值数据出现高估冒算的情况。大家应该共同想办法来解决类似的产值审核问题,而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堆积到商务部来处理。因为这样的话,容易激化矛盾。大家看看今天绿化劳务队郑辉的态度和言辞,我相信如果生产部门在前面的审核中,就已经严格把关,多做思想工作,也就不一定会出现他很难理解的现象。
以后凡是涉及到审核供应商本月产值的各层级的项目部管理人员,都要熟悉我们与供应商确认本月产值的原则,也要学会在各层级都要做供应商的思想工作,要求他们不能高估冒算。
大家说说,在本月产值审核问题上,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苗木采购于圣杰答道:“赵总,我的理解可能会有点差异。
在苗木采购上来说,原则上是要认可入库单、出库单的。
所以我认为苗木的采购量应该以入库单、出库单为准。”
赵满福听了后讲道:“圣杰,你提的这个问题,我想让于丹珍回答你。丹珍,你讲讲。”
于丹珍讲道:“于工,按照合同约定,我们的理解是绿化劳务队是要包栽、包管、包活的。他的结算工程量是成活的苗才能够进入结算。
所以如果在过程中,只认入库单、出库单的话,那么他栽死了的苗就在产值确认问题上体现不出来,是不合理的,容易造成本月产值的多算。
所以不能够在本月产值确认问题上,只依据入库单、出库单来确认数据,还需要结合现场成活情况来确认他真实完成的产值。
于工,我讲明白了吗?”
苗木采购于圣杰比较无奈地答道:“家门,你说明白了。赵总,我还有个问题,就是平时都要求供应商,今天必须到什么苗,明天必须到什么苗,尤其是现在进入了抢工期间。
各苗木供应商都反应,由于大量的集中采购导致了苗木的采购困难,而我们公司与他们签订的合同也是固定单价合同,是不允许调整采购价格的。
这样我们在要求供应商供货的过程中,难免为了让别人及时供货,可能会答应他们在付款上给予点宽松政策。
否则的话,根本就无法忽悠供应商来供货。
我想问的是,这个困难情况下,我们苗木采购的要该如何做才能保证苗木的按时供应。”
赵满福听了苗木采购于圣杰的回答后安排道:“关于这个问题,请项目经理周总发表下意见。”
项目经理周文成点了一支烟后道:“赵总,关于于工刚才提的这个问题,其本质是在抢工的条件下,供应商想涨点价,但是合同条件就约定不允许,实现不了。供应商也知道这个主要原因。但是总是心有不甘,所以就总想争取一些对他们自己更为有利的条件。我认为这是正常的,是人之常情。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他呢?
平时对供应商就应该客气一些,不要认为自己是供应商的甲方,就对供应商颐指气使的,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应有的尊重。
在供应商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尤其是经协调可以降低供应商的成本,又不给协调方带来损失的情况下,应该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满足他们的一些基本的诉求。例如:协调工人给他们及时卸苗,费用他们会自己出,参与卸苗的工人还能够挣钱。
至于赵总提到的本月产值高估冒算的问题。
我认为这是绝对不应该发生的事情,生产的、商务的审核人员,在平时要严格把关,确保数据的真实性。确实有特殊困难的,需要单独说明清楚,大家开会讨论研究后再给出解决方案。”
赵满福点头表扬道:“周总讲得不错,意思是理解了的。关键是我们今天开会统一的这些思想和原则,你要负责传达到每一位参与供应商本月产值审核的人员。”
周文成信心十足地拍着胸脯保证道:“赵总,你放心,我一定会宣传到位的。”
赵满福则开玩笑道:“你宣传好就行了,不用使劲地拍打自己,万一拍坏了呢。”
周文成开口笑道:“放心,金刚不坏之区,这么点力量,哪能就拍坏了。”
几个人又经过了一些简短的讨论,确认好了本次的本月产值审核原则和注意事项后,赵满福宣布散会。
于丹珍回到自己的工位时,看到钢结构老板方闲来了。
于丹珍问道:“方老板,你是找我有什么事吗?”
钢结构老板方闲答道:“找于总,有点事情,想先商量下。”
“那你先说说,是什么事情。”
“我的这个钢结构,主要材料是钢构件,现在材料已经全部到场了。这个钢材是不允许赊账的,全是现金交易。按照合同约定,我要已经安装成功了的,才能真正地计算本月产值。
但是我实际安装完成的量比较少,正算产值的话则比较小。主要原因是因为场地问题,这个场地问题不是我的问题造成的。
所以我想问的是我的产值确认问题,是否可以宽松一些,把已经到场了的材料计算到本月产值里面去。”
“刚才开会要求,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来审核本月产值。你这些场地问题什么时间能够解决?”
“按你们现场工程师的意见应该是今天晚上就能够给我提供施工场地了。”
“那你们花多少时间能够安装完成呢?”
“大约再需要一周的时间。”
“我认为你要全部计算的话,估计领导不会同意,但是一点都不计的话,你的问题也是比较现实的。你去问问我的领导张总吧。”
第一百九十章 钻合同的字眼
钢结构老板方闲于是走了几步到张云青办公桌边上坐下后问道:“张总,刚才我找于总汇报了我的钢结构产值确认的问题。想来请示下你的意见。”
张云青微笑道:“嗯,好。于丹珍你也过来一起讨论下。”
等于丹珍坐下后,张云青对方闲、于丹珍讲道:“办公室就这么大点,你们刚才沟通的内容,我听了个大概。问题我是知道了,就不用再阐述问题了。说说你们的解决意见吧。方老板你是需求的提出者,你先提一个具体的解决意见。”
钢结构老板方闲把右手放在左手上搓了搓道:“好,按张总的安排。我就汇报一下我的简单述求。我到场的钢材的量已经达到合同的约定量了,确实只是完成了少部分的安装,不过钢结构这个活,现在抢工抢起来也是比较快的,按现在的工人数以项目部安排的以后要增加的工人数测算,我估计是不会超过七天,我就可以完成全部的钢结构安装工作,剩余的补漆、完善等工作会再花个几天。所以我想申请按照已经到场的钢材量计算到本月完成的产值里。”
于丹珍答道:“方老板,当着张总的面我也把意思表达清楚,按合同约定的话,你的这个提法是把未完成的工程量提前进入了可支付流程,不利于我们西方建筑公司对资金流的控制。我不同意按你的说法进行产值确认。”
钢结构老板方闲原本以为找到张云青这里来后,于丹珍在说话和表态上会适当客气些,哪知道是这样的结果,所以是比较生气的怼道:“于总,你不确认我的产值,是吧?那好,那我就不按照现场的时间安排要求钢结构的安装工作。让我再增加的人手,我就不增加了。”
于丹珍道:“我们商务只给你商量产值、付款的事情,至于加不加人手的事情,你犯不着给我说。”
钢结构老板方闲回应道:“于总,你要这样来讲的话,就没有意思了。如果不是要求的工期特别紧张,就现我的这个钢结构合同,我可以慢慢干几个月才干完,现在是要求20天要干完。我的成本会增加,资金的压力却是一下就增大了几倍。在这种抢工的情况下,我配合项目部不停地加派人手,并没有问你们涨点综合单价,只是提了个适当支付工程款的要求,我认为一点都不过分。
张总,你也别一直不说话,你要帮我主持一下公道啊,于总这样管,看起来是对公司有利的,是没有问题的,实际上是把我们供应商给逼死了啊。”
张云青听了两人的对话后,安慰钢结构老板方闲道:“你也别着急上火,现场该安排增加人手的还是要安排增加人手。至于现在遇到的产值确认问题,大家有争议的部分,还可以再商量一下嘛。”
张云青说完后,又转头问于丹珍道:“钢结构老板说的,他的钢材基本上是到场了,这个信息可靠吗?”
于丹珍用比较认真负责的语气回答张云青道:“张总,他的钢材,按不同的规格型号,我是与他们的人在现场清点了数量的,单米重量数据我是查询了对应的五金手册的。经过计算钢材的到场量与他所讲的意思是基本一致的。”
张云青点点头表示对于丹珍工作的肯定后继续沟通道:“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如果不同意给钢结构的方老板进行适当的钢结构产值计量的话,他可能会在工程进度安排上难以满足现场工程师的时间节点要求。一边是违背合同的约定,一边是工程的进度难以保证。你再权衡一下,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要如何办理,才能够让双方都满意,而公司又不会认为我们是违规的。”
于丹珍听了张云青的意见后,仔细思考了一会儿后答复道:“这个事情确实是个两难的情况。
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间延长到月底,可能就能够解决钢结构方老板的问题。”
张云青示意于丹珍继续讲解。
于丹珍在纸上简单地画了个草图,然后解释道:“在今天审核的时候,实际上方老板的要求计算本用产值是不符合双方的合同约定的。但是我们几天后,到了月底再看,假设方老板所述是正确的话,那么他到时完成了多少符合合同约定的产值,我们就可以给他确认多少产值。”
张云青问道:“你的意思,是不是现暂时不确认他是已经完成的产值,到了月底的那一天,再看他究竟是完成了多少钢结构的安装,到时再给他签字确认产值?”
于丹珍点点道:“是的,是这个意思。”
张云青转头问钢结构方老板的意见道:“你认为于丹珍的这个意见合适吗?”
钢结构方老板则爽快地答复道:“合适是合适,只是到时候究竟哪些完成了,哪些又没有完成,这样会造成继续去争吵这个产值问题。张总,你看看,这样行不行。项目部先按我全部完成的情况给我把产值数据表格文件形成在那里,我从明天开始就会增加人手的,我就比项目部的要求再多增加一些,按月底全部完成来安排。这样的话只要是全部完成了的,就直接签字。”
于丹珍问道:“万一没有全部完成呢?”
钢结构老板方闲答复道:“我做了几十年的钢结构工程了,需要多少人手在月底能够完成,我心里是有数的。再加上缩短工期也有利于我缩减我的管理费成本,同时另外新的工地也要在月底后启动。假设我要是延期完成,我这边的管理人员则会调不出来,我也会显得非常的被动。严重的话可能会直接导致新项目无法承接,到时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所以请两位领导相信我,给行个方便,我无以为报,只能采取措施尽快完成这个项目的钢结构工程。”
张云青道:“好,方老板,你算是说得非常的清楚明白了。我们商务部的人也不是要与你们钻合同的字眼儿。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亏待供应商也不损坏西方建筑利益的原则,我同意你的建议。”
第一百九十一章 刹住歪风邪气
经过努力沟通,张云青、于丹珍与钢结构老板方闲,终于就钢结构工程本月完成产值的确认方法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
钢结构老板方闲则是略显精神疲惫地离开了南山项目部商务部的办公室。
张云青则适时地表扬于丹珍:“于工,你做得不错。这样处理钢结构本月产值确认的问题的话,我们既没有违背西方建筑公司与钢结构厂家之间签订的合同原则,也没有影响钢结构厂家抢工的积极性。反而是让钢结构厂家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抢工工作的安排。西方建筑公司并没有因此而付出额外的经济代价。”
于丹珍则是委婉地表达了谢意:“感谢张总及时帮助协调解围。他这家钢结构的本月产值确认的问题,确实是困扰了我不短的时间了,我也是一直没有寻找到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
今天,通过钢结构老板方闲过来,与我们共同沟通讨论,终于能够使各方的意见达成一致,确实不容易。
在加上,我理解在工作中,我是应该要严格把关的,确实需要对供应商稍微松一点的话,这个政策的松紧权限是掌握在领导们的手中的。我只要负责把基础的数据掌握好,不要让他们的数据出现高估冒算。”
张云青点点头微笑着肯定:“你的理解没错,继续发扬就行。”
正当两人在讨论的过程中,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来了。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对两人打招呼道:“于总,张总,两位老总,有时间吗?我想找你们沟通下我的本月产值确认的事情。”
张云青对边振家讲道:“边老板来了,再忙都要有时间嘛。请坐下来,慢慢说。”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拉过一张椅子坐了下来后:“我的预算人员把于总审核的本月产值数据给我汇报了。其中呢有几点数据出入比较大,想找两位领导沟通确认下。”
于丹珍则是不是很满意地答道:“我都是按照合同原则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的产值确认,你怎么还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呢?”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接过于丹珍的话头:“于总,张总,这个对合同原则的理解和现场实际情况的理解,我想可能双方还是存在一定的争议的。
毕竟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文字游戏使人疲惫。
在理解差异上面有点偏差也是比较正常的,对不?”
张云青听了边振家的回答后则笑着表示道:“边老板,现在大家的事情都比较多,时间显得是尤其的紧张,我们还是少打这些口头官司。你有什么觉得不合适、不妥当的问题,就直接提出来,大家充分讨论。以能够尽快解决争议问题,让项目能够顺利地推进为最大原则。”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答应道:“好,我就喜欢张总你这样的爽快人,凡是直奔主题,废话少说,节约处理问题的时间。
那我就把我的意见直接表达出来了,如果有不妥当的地方,我们再商议。
第一点是,于总在审核我们的水电沟槽工程量的时候,明明我们是完成了11000米的工程量,但是在审核结果时却是只有5500米,我觉得不合适,需要按照11000米进行本月产值确认。”
于丹珍反问道:“我就想问下边老板,你有没有仔细看你的这个合同清单项究竟是什么意思?”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答道:“投标是我参与投的,施工过程我也是在参与管理的,我能够不知道这个合同清单项吗?”
于丹珍回复道:“好。那我告诉你,你听清楚后,我们再讨论。你这个合同清单项是水电沟槽挖填,单位是米,单价是八元每米。你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开挖了11000米,有一半以上还未进行回填。在这种情况下给你按照5500米计算本月产值实际上是对你的已完成产值多进行了确认的。
同时你的水电管沟还存在一个问题的,大量的宽度是30,是严重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的。
既然对这些给你放了水的地方,你们都还要恬不知耻地一味地只知道多要,而根本不去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那么这次对你的水电沟槽挖填的工程量,我建议是在5500米的基础上再减去1000米。否则的话,不利于刹住你们供应商的这种歪风邪气。”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面露难色地向张云青求救道:“张总,你看,我本来是想多争取点产值确认的,现在倒好了,不仅没有争多回来,反而是给越整越少了。是不是可以高抬贵手,还是执行5500米的水电沟槽挖填算了?”
张云青反问道:“你想知道,你这种情况,如果是我直接处理会怎么办吗?”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答道:“我哪知道啊,张总。”
张云青答道:“我会首先把你已经完成挖填的米数和只完成挖的米数分开,这样的话是各5500米。然后你是在实际实施上面偷工减料比较严重,预计工程量是还要在这个数据上面除4的都不止的样子。假设是按除4计算,已经完成挖填的5500米等于1375米;只完成挖的5500米则是1375米再除以2等于688米。合计完成水电沟槽挖填的工程量等于1375+688=2063米,按照于工给你的算法则是5500-1000=4500米。
你现在再想想这个问题,还要再继续更深层次地讨论不?”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回答张云青:“算了,张总,这个问题就不讨论了,我们暂时执行于总的意见按4500米计算水电沟槽挖填的工程量,行不?”
张云青答道:“我没有意见。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道:“张总,当然还有好多问题的哦。比如说:关于300厚的连砂石垫层,于总就只给计取了150厚的连砂石垫层量,这样的话整体产值量出入就有点大了。”
张云青面露惊讶地问于丹珍道:“于工,边老板的这个连砂石垫层的计量又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百九十二章 还想要更多
于丹珍表情平静地答复道:“张总,边老板这个连砂石垫层,图纸上是要求300厚的连砂石垫层的,但是实际上到现场用卷尺测量边缘的厚度厚的地方是200厚,薄的地方是100厚,甚至还有几公分厚的地方。如果非常按照抽查的平均厚度计算的话,那肯定是会少于150厚的。我现在给他计算成150厚,已经要算是对他的工程量放水的了,但是你看看,边老板现在是不满足,还想要更多。”
张云青在于丹珍表述完后对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发问道:“边老板,于丹珍说的可是有道理?”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答道:“听起来有道理,实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当然了这个原因并不能够怪罪于于总。他的本质原因在于合同单价的确认上面。”
张云青示意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继续解释。
边振家则是继续解释道:“这个连砂石的综合单价在你们公司当时编制拦标价时,一方连砂石的连砂石含量就只给了一方连砂石的含量,连砂石的采购单价是给的市场实际采购价,比信息价回略低了几个百分点,稍微波动一下连砂石的采购单价相对信息价来说就是亏本了的。
张总,你说,在这种情况下,我现场采购回来的连砂石一方能够回填好图纸上要求压实密度的一方吗?”
张云青答道:“那肯定是松方与实方的关系了,定额上是1.25个松方可以压实一个实方。你们实际施工时测算出来是不是这么个压实关系嘛?”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道:“我在现场安排做过统计,实际的松方与压实方的关系是1.3个松方才能够压实得到1个压实方量。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你给我的合同单价就没有给够,至少少给了30%的量的。
如果说非要说我是在偷工减料的话,那也是你们公司的合同单价制定原则,非要逼着我在现场偷工减料,否则我就要出现严重的亏本。”
张云青又问道:“就算你说的都有道理,那按于丹珍所讲,你的工程量不是偷了30%,而是偷了50%以上啊。这里面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答道:“还有其他原因的。这个回填连砂石的基层是土方,这个土方只要一下雨就是像个烂泥巴,非常的软,如果天气好,太阳一晒,土比较干的话,则是非常的硬,像个石板一样,一般小点的挖机都挖不动。
而我现场这个月上的连砂石大量是在土比较软的时候上的,300厚的连砂石铺上去,还没有去压路机,只是去了下倒连砂石的车,就基本上看不到连砂石了,只能能够看到泥巴了。
这个情况,现场管理者万聪是非常清楚的,项目经理周文成周总也是非常清楚的。
我现在面上的可以显眼地看到的连砂石实际上都是后面又再加铺了的。
在这个连砂石回填的问题上,我现在不仅是没有多要钱,反而我是多亏了钱进去的。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还请张总要多多给予支持。”
张云青问道:“听你所讲,确实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些问题之前给于工讲过吗?”
于丹珍答复道:“之前在现场收方的时候,他们的生产人员和预算人员,提过这事。我们他们要照片,他们又提供不出来,所以我就按照我的理解给他来处理的这个计量问题。”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适时接话答复道:“于总,张总,这个照片的问题,确实是留得比较好。当时我幸好安排人在现场用相机照了一张,今天我把相机也是带来了。你们看,就只有这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就能够看清楚,倒连砂石的车压着连砂石的地方明显比没有压着的地方要低20公分左右。经过这些车辆和其他运土的、运石材的、运苗木的等,各种各样的车反复碾压后,这些已经铺够300厚连石的地方就很难见到连砂石了。
现在于总去现场能够测定出来的连砂石的厚度,都是我后面再增加铺设的连砂石。
所以在这个连砂石的厚度问题上,我的想法是既不多要比300厚的量,也不少林比300厚还要薄的量,就维持合同的约定给300厚的量进行计量就行。”
于丹珍道:“边老板,就如你所说是真的,那也只有全是软土路基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你所描述的极端情况。你这个事情我在收方后,我也单独找园建工程师万聪了解过情况。你说的这种特别难的情况出现过,在整体连砂石的铺垫区域大概是占了20%左右的面积,也就是80%左右的面积你是明显地偷工减料了的。我认为你的连砂石全部按300厚给你计量是不正确的。”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则是满脸黑线,无法反驳,只有在那默默坐着,明显显得有些气急。
张云青则表示安慰道:“边老板,你也别着急上火,你的实际情况我们会再了解,然后给领导汇报,征求意见。
你要相信我,我会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
你的本月产值确认问题上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有的话就麻烦一起讲了,方便我给领导汇报时一并汇报清楚,寻求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听张云青表示愿意给他争取解决的办法意见后,继续讲道:“于工在审核砼垫层时,图纸上面是200厚,她给的是100厚。这个100厚,我在现场我清楚,这个是因为基层的标高已经做到那个地方了,并不是要主动地偷工减料,确实存在,但是这样的地方比较少,满足200厚的地方也是比较多的了。甚至是大于200厚的地方都有。”
于丹珍答道:“张总,他这个100厚的砼垫层,可不是像边老板所说的地方比较少。可以说是百分之六七十的地方都是那么个砼的边缘厚度,能够在砼边缘厚度上面达到200厚的则是真的比较少。我是反复权衡后才给他定的100厚的砼厚度。
张总你评判下,我该给他计算成什么样的厚度?”
第一百九十三章 自以为是的人
张云青听了于丹珍的征求意见后问道:“那你给他的砼厚度抽查了多少个点?平均厚度是多少呢?”
于丹珍麻利地答复道:“张总,我总共给他的砼厚度抽查了10个点,平均厚度是9.98公分,所以才按100的厚度给他计算的砼垫层的厚度的。”
张云青又问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道:“于工所讲的情况,你有需要解释的地方吗?”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道:“有需要解释的。其实这个平均厚度的问题,就出在确实有比较薄的地方,也有比较厚的地方。我认为现在的情况是可以增加抽查砼厚度厚点的地方的点。”
于丹珍则反问道:“你把砼厚的地方抽查的点越多,那不是你的平均厚度就越厚了?”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问道:“于总,你现在这样的抽查数据,是对我们供应商很不公平的。我请求重新抽查,抽查点的位置选择和个数需要大家商量。”
于丹珍答道:“重新抽查,可以的。你认为我抽查的方法不太妥当,你可以现在提一个大家认可的方案出来,我们再去现场复查。”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答道:“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按砼垫层所占的总面积来确定抽查的点数,暂按每千平方米抽查一个点。这样的话不管厚薄,抽到厚的算厚的,抽到薄的算薄的,最后按平均厚度计算,行不?”
于丹珍答道:“也行。”
张云青说道:“虽然没有那么完美,但是也没有大的问题。可以按这个意见办理。还有没有其他问题呢?边老板。”
园建队伍边振家答道:“还有点问题。
于总在所有园建的区域只给我计算了平整场地的费用,没有计算园建区域挖填弃方的土方费用?”
于丹珍解释道:“张总,这个事情是这样的。
园建区域的花池、树池、水池、路沿石等这些有明显的挖填方的地方,我给他按图示尺寸计算了挖填方的方量,但是他要求要计算弃方的量,实际上我也问了,就是挖的甩方,甩在绿化区域就完了的,并没有事实上去外弃。
其他的路基的、大平面积的广场区域我是按平整场地计算的。
平整场地计算是包括了正负30公分以内的挖填找平的,他是想计算了这个后还要计算挖填的方量。这个问题我们没有达成一致。”
园建队伍边振家答道:“于总把大部分的问题说明白了,中间还有一个关于的因素是合同单价中平整场地是一元每平方米,根本就做不出来,是亏本的价格。如果可以按照挖填方量计价的话,假设平均厚度是30公分厚,则可以算到两块多每平方米,这样的话刚好可以维持不亏本的价格。看看转换一下计价方式行不行?”
张云青听了两人的对话后答复到:“我认为边老板说得有道理,可以转换一下计价方式来灵活处理这个过程中的问题,在确认产值时就给纠正过来,免得结算时又没法扯。这是我个人的意见。这样吧,今天边老板所说的这些问题,不完全是我们商务部的人能够全面决定的。我建议边老板你出面去请一下项目经理周总、我与于丹珍先去赵总那里简单汇报一下情况,然后你们来赵总办公室后,再讨论一下,共同定下来这次给你确认产值的原则。”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答应道:“好的,我去请项目经理周总去赵总办公室。”
张云青与于丹珍则带上记录本一起先去了赵满福办公室,把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的意见和三个人商量的结果意见给赵满福作了简单的汇报。
赵满福表示知道了情况。
很快,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就把项目经理周文成请到了赵满福的办公室,并找位置坐了下来。
赵满福问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道:“边老板,张云青与于丹珍刚才已经把你们在本月产值确认的过程中,有争议的部分简单地给我汇报了一下。现在你把项目经理周文成周总也请来了。我想听听你简单地描述一下,问题是什么?想怎么解决?”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听完赵满福的提问后,坐直了身子,身体略向前倾向赵满福汇报道:“赵总,现在关于我园建的本月产值确认,在经过商务部的审核沟通交流后,还存在一些争议的问题。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连砂石的厚度确认问题,第二条是砼垫层的厚度确认问题,第三条是平整场地的亏本问题。”
赵满福关心地问道:“边老板,现在抢工期间,这么紧张的情况下,你的这些基层厚度存在不均匀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嘛。怎么会在确认产值时产生争议呢?”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解释道:“比如说连砂石的厚度确认问题,项目部的周总,也在这里。可以问问,当时我们来铺的连砂石厚度是绝对够30公分厚度的,对不对,周总?”
项目经理周文成哈哈笑着答道:“你那是松铺的时候够厚度30公分的好不好?”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回应道:“松铺的时候够30公分,是因为公司审核的单价就没有给这个压实系数,我当然就只有这样上了。”
赵满福问张云青道:“边老板说的这个公司审核的单价就是没有给这个压实系数是什么意思?”
张云青答道:“经过查询之前的数据文件,公司在招标前审核拦标价时,给的连砂石的拦标价没有考虑压实系数,这个压实系数对连砂石用量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按市场价采购的连砂石大致需要一点二五方才能够压实出来一方的图算量连砂石。”
赵满福怒道:“那这不是逼着下包做假吗?”
张云青答道:“是啊,公司就总是有那么一些自以为是的人,掌管着成本审核的事,非要这么干,我们项目部层面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所以对下包的这个偷工减料的行为就只有选择睁只眼闭只眼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接着讲道:“赵总,你刚才也是听到了,我铺的连砂石的厚度基本上是够了30公分的,可是商务部在计算本月产值的时候只按15公分计算。”
赵满福看向了张云青问道:“云青,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张云青则是看向于丹珍安排道:“还是请于工来解释一下吧。”
于丹珍客气地汇报道:“给各位领导汇报下,给他计算产值时按15公分计算,是因为抽查的可见连砂石的平均厚度是14公分多点,暂按15公分计算的。”
赵满福听了于丹珍的回答后问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道:“边老板,你这是偷工减料干得太狠了,算是不合格工程产品了,小于不多少给你计了点产值,你还能什么不满意的呢?你有什么理由吗?”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则是不慌不忙地答应道:“赵总,现场的有些情况可能大家不清楚。现场在我这段时间上连砂石基层期间,经常下雨,下雨后的路基很软,由于抢工,非得逼着在软土的时候就要回填连砂石,那个土太软件了,连砂石填上后,压路机一压就看不到连砂石了,就只能够看到土了。这种地方我们后来又补填了一些连砂石,但是呢填得就薄,象征性地填了点。”
于丹珍答道:“你这是豁哪个没有在工地干过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样特别软的土不需要换填?”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则是理直气壮地怼道:“你没有看到过,难道就没有发生过?这里的几个人中,项目经理周总是经常在工地现场转的,周总,你给大家讲讲,是不是存在这样的情况。”
项目经理周文成沉默了一会儿后回答道:“边老板所说的软土问题,确实是存在,但是他可能说得夸张了些。”
赵满福看这情况估计是一时半会儿的扯不清,于是便征求园建队伍老板的意见道:“那,边老板你说你的这个连砂石厚度,你想在算产值时按多少厚度算嘛?”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答应道:“按25公分厚度计算怎么样?”
赵满福看向于丹珍,示意她来商量这个厚度问题。
于丹珍则显得情绪激动地说道:“要按我自己个人的意见,我肯定是只相信自己眼见的真实情况。既然项目上周总也帮你证明确实有一些是压进了软土里,最多就按20公分计算。”
赵满福问边振家道:“连砂石厚度那就按20公分计算本月产值了。”
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答应道:“好。”
然后又对赵满福表达不满道:“赵总,我的砼基层的厚度也是像这个连砂石一样的。图纸上的厚度是20公分的,经过于总一收方就变成了10分了。”
赵满福对则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问道:“那你自己分析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呢?”
边振家答道:“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于总在抽查厚度的时候,有选择性的抽查我薄的地方,厚的地方也没有抽。”
于丹珍则答道:“你有厚的地方吗?再加上还只是看的你在边缘的砼厚度。你说抽查不均,我们可以再选时间去抽。”
赵满福道:“这个砼厚度的问题,你们双方再约时间去现场复核嘛,大家都客观一些就行。
边老板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边振家回赵满福的话道:“除了砼厚度问题。还有平整场地是亏本的,我希望能够按照挖填方计算平均的30公分挖填量。”
赵满福问道:“两种算法差多少钱嘛?”
边振家答道:“按我现在的施工区域面积估算的话,大概可以多算两三万,弥补一下产值。”
赵满福答复道:“边老板,不是说你的话,如果大家非要认真起来的话,刚才提到的连砂石、砼厚度不够的地方,尤其是严重厚度不足的地方,至少要算是不合格工程,是需要返工重做的,你算算,如果让你返工重做的话,你会有多少的经济损失。
这个平整场地的事情,我在工地上干了那么多年,哪是你说的全部按30公分厚度在进行挖填,只是把正负30公分内的不平整区域进行挖填找平而已,这一块还是按照于丹珍她审核的执行吧。”
边振家略显无奈地回答道:“行,那就按赵总的意见办理。砼厚度问题是不是可以现在这个会散了,就去现场重新测定?”
赵满福答道:“这个时间就不由我来定了,具体你与商务部的于丹珍商量好就行。没有其他问题了,就散会。张云青留一下。”
边振家在会场里赶紧邀请于丹珍马上一起去现场测定有争议的砼垫层厚度问题。
赵满福看大家都走完了后,对张云青招招手道:“坐过来点,我们聊聊。”
张云青依言坐到赵满福办公桌前的椅子上问道:“赵总,有什么指示?”
赵满福笑着批评道:“哪有那么多指示,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就随便聊聊,放松些,不要紧张。”
“好。随便聊就更好了。你看看这些下包队伍、供应商,一个个的活干得不行,要求算产值时还牛哄哄的,不知道他们是哪里来的底气。”
“哪里来的底气,这些建筑公司里的招标,能够来参与投标的,哪个不是有点关系的?换句话说,他要是没有关系,他能够知道招标信息吗?
这本来走的就是邀请招标。
所以在对待他们的问题上,把持住原则是对的,但是也别太过了,让人家感觉我们是在欺负人就不好了,否则说不定哪天就会冒出个大领导出来打招呼之类的。”
“这家园建队伍,看起来给项目部的关系不大,多半是来自公司层面的,那个钢结构队伍也是来自公司层面的。”
“知道就行。不管是哪里的队伍来,都不能够影响公司给我们约定的考核毛利率,否则就失去了公司请我们的意义,我们对公司来说,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那样的话,公司就随时都可以选择让我们离开。至于各个队伍目前是哪些领导的关系,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整那么清楚,只是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即可。”
第一百九十五章 只是摆拍而已
“好的,知道了。赵总。”
“云青,以后像今天这样的会议,在涉及到你的商务成本、造价控制这块,你要多主动发言,你讲的不对的地方,有争议的地方,我还可以再来平衡协调。
如果我在前面不停地讲,一个是我的专业性没有那么高,二个是万一讲的不对的地方,被别人抓住了,会成为笑话,而且在我们的团队内会出现无解的情况,很容易导致矛盾被公开激化和上交。这是很不利于我们片区内的管理的。”
“赵总,我知道了,以后我会注意这点。我本以为是领导在就尽量少说话呢。”
“领导在你少说话本来是没有错的。但是也要分情况。
像今天这种对下的成本扯皮上,你就要选择多说话,多用专业知识和技巧来说服对方,平息对方的怒火。做到松紧适度,不要把对方的希望一棒子给打死。尤其是大事情,涉及金额比较大的,对方的错误再多,都要一个个地来,逐个突破击灭他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不是要一上来就用机枪扫射的方式干成群灭。
因为群灭是一下子,把对方的希望全给灭掉,对方很难能够在心理上接受,更难承受,非常容易刺激达到狂暴状态。
人一旦达到狂暴状态,瞬间暴怒,会智商为0,极易做出来事后后悔不跌的事情来。
但是因为我们是面对他们的当事人,所以往往被伤害的人就会是我们。
为了工作上的事,太拼命了也不值,更何况我们还有可能是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对。
如果仔细追究的话,很有可能需要我们承担很大一部分的责任。
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平时在处理这些矛盾问题时,要做到有理有节,目的性明确,可以不达目的不罢休。但是达成目的不要期望一个回合就达成了,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多次沟通,多次协调,慢慢地达到目的。这样的话,双方都能够更平稳地达成一致意见。”
“赵总,照你这样分析,那平时处理他们供应商的事情还真是个问题。现在是每个月月底要统计审核他们每家的实际产值,工作量很大的,如果再顾及他们的感受,慢慢来的话,很难在公司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产值审核并编制对应的资金计划啊。”
“云青,这两件事,当然是矛盾的了。我给你的建议是对重大事件采取这种办法。
对于小事情,公司多点、还是供应商多点,都是没有关系的。
你们在具体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尽量多地保持一点点人情味,不要让供应商给我们产生严重的敌对情绪。
这样的话,才有可能做到又快又好。
这些供应商能够出来接到业务干,也是有他的优势一面的。
每一家的优势我们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都要去留意和观察。”
“赵总,现在在这个本月产值确认的过程中,会逐步冒出来一些问题的。
未来在资金计划的过程会冒出来更多的问题。
这中间各供应商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多要钱,而且商务很有可能会与项目经理的意见有冲突。
万一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这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你要记住的是,公司实行的是矩阵式管理。你的上级不是项目经理,而是花百年和我。
在商务成本造价问题上你是听花百年的,在行政、请假、事情安排上、奖金分配上你是按我的节奏来的。
如果你与项目经理产生了不一致的意见的话,你们能够商量得好是最好的。如果商量不好,你可以选择先来找我看看该如何办理,也可以选择找花百年问问该如何办理。”
“好的,赵总,我知道了。
就像今天他们来扯皮时说的连砂石厚度问题,项目经理的表态其实,我感觉是一直有点偏向园建队伍老板边振家的。他们的那些说辞有点占不住脚的。比如说,他们说的压到软土里面去了,那可以正大光明地挖出来看看,如果确实有连砂石,那给他计,如果没有那凭什么要给他计呢?”
“你啊,还是嫩了点。我们内部扯皮,怎么扯都行,不外乎就是多计点少计点的问题。
如果我们一旦去现场开挖,难免会被监理、业主过路时发现,那时就会影响我们对上产值的申报。一旦出现这种结果,将会带来连锁反应,非常地不利于项目考核毛利率的实现。
所以我们需要加强的是平时管理,平时该看看清楚的就多去看。
千万不要选择到现场去开挖这种方式来核对下家的产值的方式,这样干多半的结果都是得不偿失的。
一定要记住哦。“
“记住了,赵总。如果我们认为哪里的隐蔽工程重要就跑勤快点,多去现场查看,也可以问供应商多要照片。”
“还是多去看看吧,尤其是重大事项。照片、视频也不是那么绝对真实可靠的。”
“怎么连照片、视频都不相信了呢?”
“我原来自己干的时候,去签证,就是依据摆拍的照片办了好多的签证。所以凡事都是要去多看看的。虽然摆拍看起来麻烦,只不过在工地上施工的过程中,只要具备条件,就有意识地拍几张备用。比啥都没有的签证的说服力是要强太多了。”
“这个签证这么难以管理,漏洞这么多,你说以后会不会不准办理签证了呢?”
“不准办呢,也是太过了,对签证的管理越来越严,则是肯定的了。”
“其实,我认为如果要做假的话,我们还是很难监督的。”
“为何这么说?”
“你想啊,赵总。
如果供应商与现场的工程师达成了一致意见,只要商务的人没有在现场,他们就可以凭借一些照片,说他那一片的隐蔽工程都是那么做的,而事实上他只是摆拍而已。你说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
“你说的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所以我给的要求才是多去现场看。现在的车辆少了,以后给你们商务部门租辆车,就你们部门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