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豪气
服务员很热情地给大家倒上茶水,这时陶培勇向大家介绍道,各位领导,今天咱们就喝点儿我们陶州的本地酒,来陶州的人一般都喜欢尝尝我们陶州本地的酒,陶处长应该很清楚陶州酒的滋味怎么样。
田成林连忙摆摆手说,陶董事长,咱们下午还要干活呢,下午的时间非常重要,喝上酒这一下午的活儿就没法儿干了。
从省城远道而来就是贵客,我们不能招待不周,不喝一点儿过不去啊。活儿要干,酒也要喝,陶董事长一副不容置疑的语气,他焕发出的热情让他豪气干云。
小韩,你把酒打开,咱们就少喝一点,点一点就行。今天晚上我们可以放开喝,中午咱们就点一下,不让大家多喝,大家随意点,听田总的,陶董事长一一安排好,不等大家同意的反应,就一槌定音了。
陶传亮知道陶州的酒有个369等,不过今天陶大董事长拿出来的酒,是自己以前没有喝过的。
陶传亮嘿嘿的笑着,小伙子把酒瓶拿过来,我看看,这酒好像我以前还没喝过呢!
陶培勇笑着说,陶处长,这酒你肯定没喝过,这酒不是在市场上流通的,是我专门从咱们陶州酒厂定制的酒,说是内部招待酒,至于味道如何,尝尝就知道啦。
田成林是能喝点酒的,听到有这么个酒,感觉应该不错,这心理也痒痒的。印安东对喝酒现在没有瘾,但他对酒的孬好是绝对能鉴别出来的。
陶培勇介绍道,小韩,韩同彬,他是做土建预算的,做安装预算的张小云没有过来,葛天是我们主管投标的副总。
刚才介绍的时候,陶传亮并没有介绍葛天、韩同彬两个人,现在陶培勇到是不失时机的把他俩的名字点了一下,算是一个补充介绍。
葛天儿跟大家点头示意,面带微笑,一副和谐热情的样子。小韩就显得有点儿不好意思,看来他的工作时间也不长,出席的酒场也少。
陶培勇看得出是公司的一把手,说话做事都带着一种霸气,这明显是一个一把手的气质。
酒杯不是很大,但还是给大家都倒满了。
陶培勇笑着说,我们的公司实际上成立的比较早,这是一个小的国有企业,归属建委,实际上,这是陶州县政府为了壮大县里的建筑产业,专门成立了这么一个建筑公司。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半集体的这么一个公司,但随着公司的壮大,业务的增多,现在已经是二级资质。资质范围之内的工程是绝对没问题的,即便是超过这个二级资质的活儿,我们也能干,但是一级资质这个牌子现在还没申请出来。
咱们省城港城建设是非常出名的一家公司,这些年在菏州承揽的工程也不少,相对来说,咱们港城建设这样的大企业还是靠谱的,虽然我们陶州三建的发展还不错。但实际上,这每年的产值还不如咱们港城建设下边儿一个子公司的产值多,甚至不如那些大的项目部的产值多,所以我们的差距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所以,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除了产值的差距之外,在管理水平上,我也感到与咱们港城建设的差距真是差的太远了,希望通过这个机会,咱们在座的领导也给予我们真心的指导。
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两样
希望让我们这个公司投标的工作,整体上上一个水平,葛总要多跟我们的港城建设的领导多学习,多交流。
田成林听到陶董事长姿态放得很低,连忙不好意思地说,陶董事长,你这太客气了,我们才是来向你学习的,大家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田成林非常清楚,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企业从幼小慢慢的成长起来的时候,伴随着是一些制度的完善,一些经验的积累,远远不是现喂的母鸡,那样接着就能下蛋。
但他还是恭维的说,咱们陶州三建在陶州那是出类拔萃的公司,你看这走在街头上大部分都是陶州三建的工程,咱们陶州三建是如火如荼呀。
这时,服务员开始上菜,这家菜看来是以海鲜为主,这在菏州都是一个比较少有的酒店。
湖东省虽然靠海,但菏州确实离海比较远,在HUN省算是一个内陆的城市。这里的人海鲜吃的少,都是喜欢吃牛羊肉,菏州的羊肉做得非常出名,全国出名。尤其是陶州的牛羊肉,那绝对是一个特色。
陶州的牛肉都打出了品牌儿,陶州的羊汤在湖东省也是非常出名的,不过这两样儿好像是在酒店里营销的少,做的也少,也没做出多大的气候。
反而是这海鲜酒店,在悦海大酒店一开就是这么多年,生意出奇的好。似乎一下子改变了陶州人的不吃海鲜的习惯,没想到海鲜还是非常有滋味的。所以在陶州人的眼里,请客人过来吃顿海鲜,那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是一个上档次的选择。
不过对省城来的人来说,这个并不新鲜,吃顿海鲜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所以田成亮他们对海鲜大餐并不惊奇。
大盘的海鲜开始上,这是一个十五六人的一个包间,现在坐了七个人,所以人与人之间,距离并不近,即便如此陶培勇还是拿去勺子给陶传亮和田成林不时夹点儿海鲜。
田成林连忙客气地说,陶董事长,你可别这么客气,我们自己来就行,自己来,自己来。
印安东问服务员,你这里有辣根儿吗?给我点儿辣根儿。
服务员点点头,服务员感到非常惊奇,以往来的客人都很少有要辣根儿的,要辣根的大部分是外地来的人,莫非这个小伙子也是从外地过来的?
服务员热情地说道,您稍等,我马上给你拿过来。
桌子上有人知道辣根儿,有人不知道辣根儿,印安东这么一说,大家觉得这个小伙子看来也是个吃货,对吃的东西居然这么了解。
很快,小服务员拿了两管辣根儿,他一边走一边放下,一边说道,先生请慢用,我们店里用的辣根儿都是纯天然的,您放心用就可以,不过辣根的辣味十足。
正常的酒店很少有人这么说,印安东也没想到,这服务员的话居然这么多,看来是一片热情啊。
印安东把辣根儿小心翼翼地挤到自己的碟子里,挤出了一点点儿,然后,把整管儿的辣根儿又放到桌子上,看来也是想让大家一起尝尝。
大家看到印安东用辣根儿用得非常仔细,难道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也是一个吃货啊,不用问就是一个非常讲究非常会吃的人。
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顺口
印安东吃着海鲜看上去就连田成林在旁边也觉得这个小印,就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动作,就让陶培勇他们觉得还是省城来的人不一般,至少是比他们会吃多了。
辣根儿就放在桌子上,转盘稍微一转,转到了葛天跟前,葛天也挤了一点辣根儿,放到自己的碟子里。他也学着印安东,把海鲜蘸上去,没想到葛天这一口下去,蘸得太多。海鲜吃进一口,但是这辣根儿也吃进去了,呛得眼泪直流,连续打了几个喷嚏。
陶培勇在旁边呵呵笑着,然后说,葛天,你这辣根儿下的有点儿狠,你没看,你虽然看到印工吃了,但人家能受得了辣根儿的刺激啊,你得能受得了才行啊。
陶培勇不说还好,陶培勇这一说,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好在葛天刚才喷嚏,没有朝着餐桌打,要不然这些桌子菜都让他给污染了。
印安东慢慢地说,这个辣根儿,就跟咱们做的辣丝的味道差不多,不过这味道比辣丝子味冲多了,就跟辣丝子里边的花生米儿一样。
辣菜在这里是经常有,辣菜根部就长成一个团团的疙瘩,大家都称辣菜疙瘩。辣菜疙瘩加上盐泡着,就泡成了咸菜疙瘩。但刚收获的LS疙瘩,如果切成丝,用醋泡起来,泡的时候一般在里面放上几个花生米,过一段时间就变成了辣菜丝儿,辣丝的味道跟那个辣根儿的味道是一样,有人喜欢吃辣丝,毕竟那辣味儿远不如辣根儿,辣根儿似乎把这辣味儿都浓缩成一块儿了。
吃海鲜的时候放点辣根儿,恰好能够曲去腥逐寒,难得的搭配,不过要是以前没有吃过,这辛辣的刺激,一般人也还真是承受不了。
辣根儿在桌子上转着,有的人放得下,有的人吃不习惯,就懒得动。
其实这个味道还真不是多数人能吃的来的,大家虽然看到印安东吃得津津有味,但这个辣根味道太呛太冲,除了田成亮挤了点外,其他人还是没有敢那么个吃法的。
陶培勇不愧是董事长,他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喝酒,吃菜。由于下午还要工作,他心里比其他人更有数,湖东人喝这第一杯酒应该是没问题的,这是陶培勇的基本判断。
印安东仔细品着白酒,还别说,这白酒虽然度数很低,但口味却是极佳,白酒还不如这辣根儿冲,喝了几口,越喝越觉得这白酒顺口。
陶传亮喝了一口,连声说道,好啊,好啊,这酒真是不错,算是我喝过的陶州酒里面最好的酒了。
田成林也喝了一口,也说道,不错,这要是晚上啊,咱们肯定得放开好好喝一喝,下午还要工作,这么好的酒,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陶培勇笑着说,这酒度数低,辣味儿虽也没那么冲,少喝点儿没问题,不过如果确实影响你下午的工作,我还是尊重咱们田总的意见。
印安东非常清楚港城建设中午是不允许喝酒的,除非有特殊的招待,原则上是不允许喝酒。一旦喝了酒去工地,出了事故就非常麻烦,这个以前是有深刻的教训,不过今天中午看来是个例外。
既然田成林一个劲儿的说下午还要工作,印安东就知道中午这就我觉得不能多喝。现在陶培勇又这么说,看来中午这白酒少喝点儿也没事儿。
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喝出
陶培勇虽然霸气非常足,但他还是非常尊重田成林的意见,看得出陶培勇合作的诚心。
田成林不过是负责这个项目的投标工作,这个工程对港城建设来说可有可无,意义并没那么重大,但对陶州三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项目,抓住这个项目,公司可能日子更好过一些,要是抓不住这个项目儿日子更难过,所以,这个项目对他们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这个项目一旦做成,后面的日子可能一帆风顺,这个项目就是失败了,以后将非常困难。
印安东能明显的感觉到陶培勇他们对港城建设这一行人,是发自内心的欢迎,感激之情是溢于言表。
桌子上的海鲜上的很多,已经铺满了整张桌子,葛天也招呼着大家一块儿吃。他热情地给印安东和李孝福不停地盛着菜。在陶州吃海鲜好像是一个不大匹配的名词,要说在沿海城市吃海鲜,那是名正言顺。如果说在日常是这样的,沿海城市吃海鲜,那自然是非常正常,现在在陶州这个不靠海的地方吃海鲜,确实是有点儿奢侈。
不过这海鲜整体上还是比较新鲜,这是印安东认可的,甚至比在上岛时吃的海鲜都新鲜。
葛天说话很溜,也比较能说,跟陶培勇是一唱一和。而且两人一说话几乎是没有什么瑕疵,看得出两个人也是酒场的老手,韩同彬偶尔补充两句,到是没有什么自己的见解。
看得出,他们俩也不怎么让酒,这酒确实是随意喝,这种氛围之下,喝酒的兴趣反而少了。看来陶培勇让大家喝这个酒也纯粹是意思意思,毕竟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不沾点儿酒似乎说不过去。
不怎么喝酒,这饭就吃的快,而且菜也吃得多。这么多海鲜,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很快盛海鲜的盘子里也就这少一块,那少一块儿的。
看得出大家吃的兴致还比较高,只有陶传亮有点儿郁闷,这个酒他非常喜欢喝,但坐在副宾这个位置上,这话可是不好说呀。想到这,他主动端起酒杯来,对陶培勇说,陶董事长,谢谢你们这么热情的款待,我敬一个。
不过,陶传亮这么一说,自己也就后悔了,不管怎么说,这个话应该是田成林来说,自己这么一说,好像是把他把田成林这个团长的位置放一边儿了。
而田成林却是不为所动,他还是津津有味的吃着海鲜,看上去陶传亮的话他一点儿也没听进去,似乎是一点也不在意。
但陶培勇也不想让陶传亮下不来台,大家是在一起喝个酒,现在敬酒有点乱,毕竟也没到敬酒的时候。
陶培勇还是端起酒杯来,笑着说,陶处长,你不用这么客气,你们大老远过来,我们必须得招待好。
说完,他端起酒杯跟陶处长碰了一下,然后轻轻的点了一下,而陶传亮下的酒明显得大一些,这酒杯本来就不大,一看,这酒竟然下了一半儿。
田成林知道陶传亮在集团喝酒那是出了名的,喝酒非要喝高兴不可,非要喝个足,要不然这人闹腾起来,可是没完。他干质量处长的时候下去检查,喝酒几乎都是正常的,有几次不喝酒的都是屈指可数,他的名气可不是吹出来的,是喝出来的。
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琢磨
没想到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下,他喝酒,还是依然保持他的风格。
跟陶培勇喝完,他又跟葛天喝了一口,然后又跟韩同彬喝了一口,这酒杯的酒就彻底干了出来。
韩同彬拿着酒瓶儿又给陶传亮倒上酒,陶传亮连忙摆摆手,陶培勇在旁边说,小韩,抓紧给陶处长到上,他的酒量可大着呢,中午喝点儿也没事儿,没事儿。
田成林一直在观察陶传亮和陶培勇的关系,不过,令他疑惑不解的是,他实在看不清楚这俩人到底是什么关系,都姓陶是肯定都没错儿,但是不是很近的一家子人,这个他说不上来。两人也是一直比较客气地成了称呼的对方的职务,不过,能看得出的是,陶培勇对陶传亮非常尊重。
这事搁在别的酒桌上,别人对陶传亮这种渲宾夺主的做法早就反感了,但在这个酒桌上,陶培勇对陶传亮的做法非常迁就。
陶传亮嘿嘿一笑,说,陶董事长,我就说要坐在副陪的位置,你非得让我坐在副宾的位置,你看这酒起不来呀啊,你看是不是安排有点问题?
陶培勇呵呵一笑,大家也都跟着抿嘴而笑,这个陶传亮就跟个老顽童一样,像是陶培勇和葛天自然热情,也是一本正经的说话,酒桌上一本正经的说话就少了欢乐的气氛,只有这个陶传亮什么都不管,说话自由而随意。
不过,印安东老感觉这个陶传亮说话虽然随意,但是说的却是非常清楚,意思表达的也非常准确。确实一点儿也没有伤人尊严和人格的事情,说白了,大家喝点儿酒,怎么快乐怎么来,确实也没必要那么拘泥。
陶传亮刚要举杯跟田成林喝一个,田成林便直接说,陶处长,我这酒也不能跟你那么喝,你也知道,我酒量本来就不行,你是老前辈,什么都得跟你学习。
陶传亮到是呵呵地笑了笑说,成林,你这酒,你说了算,你想怎么喝就怎么喝。我就表达我的意思,不管怎么说公司派你过来还是对你最大的信任,还是希望咱们的同志能把这个活儿干好。
田成林心里想,这个陶传亮说的恰恰是不是他该说的话,但他既然这么说,田成林也不愿意跟他多说什么,不过,这话他实在不愿意听。他端起酒杯来给陶传亮碰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陶处长,有您领导事肯定办不错呀。
陶传亮听田成林这么说,笑着说,成林,你在咱们公司的市场科待了很长时间了,怎么着也得提拔一下了,很多事情呢,只是需要一个契机,只要把这个契机抓住了,我觉得就没问题。
这个陶传亮话中有话呀,自己真是很难琢磨,不过在这种场合下,他说这种事,似乎是更不合适。田成林只是微微的点点头,默不作声,他真的不知道在这种场合下怎么回答,说多说少都不合适。
田成林不回答,陶传亮便不再多说,他笑着对田成林说,好,很好。
陶传亮的话虽然不经意,但听在李孝福的耳朵里却如惊雷,他实在想不到,这个陶传亮居然有那么大的能量,实事求是的说,集团质量处的处长,跟他们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个级别,只不过现在退休过来干点儿事儿,实际上就是挣点儿外快。
一千四百九十章 见风
难道陶传亮说的这话是真的?他真有那么大的能耐吗?
李孝福别看整天忙于工作,但绝对是个有心人。他进港城建设之后,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关系,也没什么背景。只能由集团来分配,这一分配就分配到并不如一公司、二公司、三公司好的五公司。现在听到陶传亮这么说,他确实动了心思。现在市场科正缺少一个副科长,不过,轮条件,自己并不差,但总得有人替自己说话。
陶传亮给田成林喝完酒,就对着李孝福,李孝福那敢托大,连忙拿起酒杯,直接来到了陶处长跟前。
李孝福热情而真诚地对着陶传亮说,陶处长,以后你还得多照顾,陶处长笑了笑,拍了拍李的肩膀,说,孝福不错,不错。
李孝福端起酒杯,对他狠狠的下了一口,陶传亮笑了笑说,好好工作,孝福肯定有前途。
陶传亮这么一拍,李孝福感觉到自己像是受到了重视一样,内心也非常幸福快乐。这实在不像他一个30岁左右的人应该有的状态。在公司待了这么长时间,感觉到自己光知道干活了,领导从来没有说声好,也没说声重视。
陶传亮把酒杯的酒干掉,看着李孝福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现在整个酒桌上就陶传亮一个人在表演,其他的人只是聊着天儿说话。而陶培勇在介绍着自己公司的情况,田成林也认真地听着,他们一点儿也不关心陶传亮的敬酒。
韩同彬麻利地给陶传亮倒上酒,陶传亮不再谦虚,这个酒感觉他还没有喝足,他直接把自己这个副宾变成了主陪,直接取代了陶培勇。
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真是极少见。田成林一下子明白了,这个陶传亮和陶培勇的关系肯定不一般,如果不是一家人的关系,那肯定有极深的利益交互,一个公司的董事长能让一个外人来这儿做主陪,这是很难想象的。
他们过来的时候,陶传亮是死活不坐前边儿,他们三个就在后边儿,挤挤巴巴的,田成林知道陶传亮肯定有自己的想法,现在他是更加清楚,更加明白了自己的判断,他们只不过是想用五公司干点儿事儿,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想好了这层关系,田成林倒是更加觉得轻松一些了,刚才陶传亮跟自己说的话,明显是讨好的话。公司的人事任命,那不是陶传亮自己说了算的,尤其是公司的中层干部,那也不是陶传亮能说了算的,但他没必要得罪陶传亮,毕竟陶传亮能来公司发挥余热,没有公司董事长点头儿,那是很难的,所以对待老陶同志,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他可以不说好话,但要说坏话,自己也挡不住啊。
不管怎么说,自己也是董事长派出来干点事儿的,陶传亮内心肯定非常清楚自己的位置,所以位置就摆的非常正。
刚才李孝福的表现让他觉得非常诧异,要是陶传亮有那么大的本事,还至于对自己那么恭敬嘛,对自己那么客气吗?对自己至于说那些好话吗?这李孝福见风使舵的本事倒是有一套。不过他也太没出息了,这个酒桌上表现得如此恭敬,实在是没有必要,而且都是让自己有点儿丢人了。
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成双
自己刚想到这,他就看到陶传亮又举起酒杯给印安东敬酒,印安东连忙起来,但并没有走到陶传亮身边,他站得蹦直,笑着说,陶处长敬酒,哪敢哪敢,向您老学习,还是我敬您。
陶传亮连忙说,哪能呀,我敬你。印工,不错,很优秀,很出色,真是年轻有为。
印安东却是说,陶处长在我们集团那是很有名气,德高望重,大名鼎鼎,我一来就听到您的大名了,而且我们学习时就提到了您的名字。
陶传亮哈哈笑着说,印工,你这嘴倒很甜,我老陶德高望重谈不上,毁誉参半倒是事实。
毁誉参半这个词用的真是好,连田成林都觉得这个词用得妙,看来我们的老陶同志对自己认识比较清楚,老陶同志的业务水平确实没问题,但他这口儿可是把他给害惨了,而且说话是口无遮拦。
尤其是他跟李宪琨是同时创业的人,老是摆老资格,李宪琨很早就想把他打入冷衙门了,但他一直没狠下心来,但是一直也不重用他,一直等到他退休,那些跟着李宪琨打天下的,那个不都在关键岗位,都是名利双收?
田成林虽然跟陶培勇在聊天儿,但是印安东陶传亮敬酒的对话却是一字不落地落到他耳朵里。这个小印是个小滑头,说话是滴水不漏,涉及实质性的问题,他是一句都不会说。那跟李孝福傻傻乎乎的,陶传亮一句话就让他上了勾,你看这个印安东,喝酒就是喝酒,说两句好话让陶传亮也高兴,却是恰到好处。
印安东把杯中的酒是一口干掉,他笑着对陶处长,然后环顾大家说,跟陶处长喝酒,我的酒我不能不喝出来呀,虽然这有点儿魄力,有点儿不大合规矩,但还是请陶处长,请大家多理解,这也是我第一次跟陶处长喝酒。
田成林在一旁看着,心里也想,这李孝福和印安东,有一个是一个,都不让自己省心,刚才陶传亮的酒他有必要喝出来吗?实在没必要,关键下午还得干活呢。
当陶传亮给大家敬酒,大家都喝了一口儿而印安东这边儿确实一口给干出来,这让陶传亮眼前一亮,心情特别好,这小伙子行啊,酒品正,人品也正,还真是个人才。
韩同彬给印安东又倒上酒,印安东连口菜也没吃,别直接对着陶传亮说道,陶处长,好事成双,这个酒我敬您。
他站起来,直接走到陶传亮的身前,跟陶长亮碰了碰杯。然后狠狠地喝下了一口,这一口足足有杯子里的一半儿酒。
田成林用眼盯着印安东,似乎在说,小印同志,少喝点儿,下午还要干活呢?
印安东看着田成林,印安东能明显能读懂田成林的意思。
陶传亮觉得印安东眼神不大对,他侧过身看着田成林,然后嘿嘿的笑了笑说,这个小印不错,是个好同志,我喜欢。
田成林也随着打哈哈笑着说,陶处长,你可别把我们的小印同志给灌醉了,你也把他灌醉啦,下午这活儿可不用干啦。
田成林这么说,实际上也是为了照顾到合作局面,人家陶培勇好酒好菜招待着,自己总要做出点姿态来。这种话自己完全可以不说,不说就意味着自己没数儿说出来,还是让陶培勇感到自己是有数的是来干活着,不是来喝酒的。
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多虑
陶传亮把杯子的酒下了一大口,又是哈哈的笑着说,成林呀,你看这个印安东能喝多少酒?我觉得他的酒量肯定是比我大,你还担心他喝醉了?你这是杞人忧天啦,你也太小看我们的小印同志了,他是个喝酒没数的人吗,哈哈,你真是多虑了。
还别说,陶传亮这一句话,到是把田成林说的不好意思说什么了,要是印安东真有那个酒量,自己这话不是白说了吗?想到这儿,他忽然觉得自己还真是多虑了,这个老陶对这酒场尽在掌控之中呀。
这酒似乎是越喝越明朗,越喝越清楚,就连自己也也都被他们算计好了,这个陶传亮的质量处长真是没有白当呀。
这是什么事啊,似乎都在陶传亮的掌控之中,想到这儿,他内心居然打了一个冷颤,这个事办成还好说,要是办不成,那自己可真就成了罪人了,就陶传亮那张嘴还不把自己撕碎了,还不知道陶传亮这张嘴在集团里怎么说呢?
实际上这次投标非常清楚,就是以港城建设的名义来投标,将来的施工还是要陶州三建来做,陶州财政局的关系肯定是陶州三建来处理,港城建设可以不在乎这个工程,但陶州三建能不在乎吗?
田成林对这个合作方式非常清楚,实际上港城建设也就是收个管理费,大头儿都在陶州三建这边。
陶培勇之所以非常谨慎,那还是因为他想把面上的事儿做得更好看一些,尤其是商务标,这个客观分占比太大,要是商务标做不好,一旦拉开差距,什么话都不好说了,主观分儿平衡的太多让人一看就知道有问题。
商务标正是陶州三建最不自信的地方,港城建设属于大企业,大企业自然有大企业的做法,该有的利润是一分都不能少,该有的管理成本也是一分都不能少,这也是陶州三建最拿不准的地方。纠结不纠结,陶培勇心里是一清二楚。
葛天这时说,田总,我想着商务标咱们得好好研究一下,尤其是这量价还有取费要一点点对一对,这个很关键。
田成林点点头,笑着说,是啊,商务标也就那点东西。
葛天主管公司的投标工作,投过很多次标,他非常清楚商务标的组成,定额套算等等,一说起这些来,他便是头头是道。
不过,让葛天吃惊的还是坐在旁边的李孝福,这个李孝福对定额非常熟悉,尤其是湖东省的定额他是如数家珍,而且套哪一项,他心里是一清二楚,这一说出来,不由得大家不佩服。
葛天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他才知道省城来的人,这水平果然不低。尤其是韩同彬,看着李孝福的眼神都不对了,这个李孝福业务水平简直是太棒了。
陶培勇这是笑着说,葛总,具体的问题你们自己再讨论吧,在这酒桌上就不讨论具体问题啦。
葛天一听这话,连忙说,好好好,董事长,你看,这一说专业的事儿就把不住嘴了,这酒里都有定额的味道了。
陶传亮哈哈的笑着说,葛总,你可不要试图挑战省城同志们的业务水平呀,这个团队可是优中选优派我来的,都是公司里的骨干力量,也是难得的优秀人才,而且都是一等一的科班出身。
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交道
葛天儿连忙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陶处长,在您面前,我真是把门弄斧了,在我们省城来的同志面前,我更是班门弄斧,一点儿挑战的意思也没有,你老可别拿我在火上烤呀。
小葛同志,我老陶就这点儿爱好,就是爱好喝点儿酒,让你这么一搞,我的酒都喝不下去了,你看,你看,这不辜负了你们董事长的美意吗?
这个陶传亮嘴巴还真是不饶人,刚才葛天提出来的这个话题,虽然得到了大家的响应,讨论也非常热烈。但陶传亮内心自己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李孝福的水平他是清楚的,印安东的水平,他看不出来,现在能看出来的还是喝酒的水平,小伙子喝酒的水平倒是有一点。
或许在陶州三建他们眼中,只有自己的高水平才能震慑住他们,才能让他们服气。
田成林心里倒是想,刚才葛总这一将军,这时正亮了一下自己的肌肉,实际上港城建设这些管理人员的基础都非常好,尤其是这些年来的大部分都是高校毕业的学生,学东西快,掌握的东西掌握的也扎实。实际上像他们这样的人,各个子公司里边都有,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田成林一点也不惊奇,但在陶州三建他们看来,却惊为神人。
陶培勇这时哈哈的笑着说,看来咱们港城建设的水平那是杠杠滴,田总,你看这酒怎么喝?田成林看着陶培勇,然后指了指陶传亮说,陶总,这事儿还得看陶处长呀,只要陶处长喝高兴了,我们也就都高兴了。
陶传亮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成林,你这是说哪里话呀?你这心里老挂念着工作,我知道,但是咱们这么大老远过来,吃顿饭,喝点酒,解解乏,这些都不为过,下午的活儿还要干。酒也得喝,你们喝的太少了,你的酒量我大体上有数儿,但那个小印,我是真拿不准他能喝多少酒,不过也不要紧,咱们有的是时间。
陶传亮看了一下陶培勇,笑着对田成林他们三个说,培勇董事长,你们给他打交道少,我跟他打交道比较多,他人也比较实在,有些事儿不用多想,你们在这里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样。
陶传亮说的这话,说的倒是干脆,陶培勇连忙接过话就说,是啊,是啊,各位如果要是不嫌弃,我倒是希望各位能留在我们陶州三建呀。
陶传亮这时哈哈地笑着说,陶大董事长,你想多了吧?你这光在这想好事了,怎么想的就怎么忘了吧。
包间里顿时响起了一阵哈哈的笑声。
陶传亮这时笑着说,葛总,催一下饭,抓紧上饭,我这年龄也大了,酒也喝不动了,今天中午已经过量了,如果大家都不想喝了,我老陶也就不再多喝了。
葛天儿笑着说,陶处长,您那酒量要不行了,我们就没几个能喝的了。
陶传亮笑着说,我是不敢喝了,再喝你们陶董事长就要从我们这儿挖人了,要是过来干活儿,再把我们的人给搭上,我们回去可没法交差啊。
看来这饭是早就点好了,陶传亮说完之后没有多长时间,饭就上了桌儿。
这也难怪选这个地,这个悦海酒店果然是名不虚传,服务也比较到位,很难让人挑出毛病来。难怪陶培勇会选择这么个地方。
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小瓶
这顿饭一吃完,大家也都互相认识了,印安东也把每个人的名字都记下来了。实际上,印安东对李孝福,对田成林,还有陶传亮以前也都不认识。陶传亮的名字确实听说过,但人并没有见过,一直不知道陶传亮是个什么样的人。
就是这一趟出差,虽然他们是一个集团的,都代表港城建设。但印安东跟他们并不熟悉,这一路走过来,就变得熟悉了,而跟陶州三建的人,印安东也是第一次打交道。所以这一下子认识了这么多的陌生人。不过,这一上午加上这中午吃饭的时间都在一起,大家还是慢慢熟络了。
田成林很少说话,酒桌上并没上烟,田成林是有点憋不住,印安东也确实想抽烟,他拿出烟来,让了一下,田成林接过烟。
看得出,田成林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
陶培勇就有点儿尴尬的说,哎,各位领导,实在不好意思,你看我这不抽烟,就忘了给大家上烟了。陶总说完从包里麻利地拿出一盒儿江南烟,然后摆在桌子上。
看来只有这个印工和田总抽烟,难怪大家都不抽烟呢,两个客人毕竟是客人,还是不好意思啊。
不知道是因为抽烟的缘故,还是因为吃饱的缘故?大家都等着田成林和印安东抽着烟。陶传亮笑着说,烟这东西,真是好东西,能解乏解闷,饭后一颗烟,赛过活神仙。
印安东笑着说,陶处长,您来一根儿?
陶处长连忙摆摆手,说,我戒烟很多年啦,就不再抽了。一旦抽上来,就刹不住车,其我这身体是一堆毛病,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也高。你看,你这不抽烟,我都想不起吃药来了。
陶处长说完,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瓶儿,小瓶里面儿装了一次吃的各种药,这药大小也不一样,有的还是胶囊,有的还是药片儿,陶传亮把这些药一股脑的塞进嘴里,然后用茶水一口直接冲进去。
这药一进嘴,一下肚。陶传亮便笑着说,大家都盯着我干嘛?我吃药都这么好看吗?有谁又想吃药呢,吃药可不是一件好事儿,不过我也不管那么多了,该吃药吃药,该喝酒喝酒,想那么多有什么用,还不如活得潇洒一点。
葛天听陶传亮这么说,在旁边儿像拍马屁一样说,陶处长,像您这样的心态才好呢,心里没有忧虑,没有顾虑,这才是难得的心态,我们要是有你这一半儿的心态那就好了。
你可别羡慕我呀,我这糟老头子有什么可羡慕的?我这退休之后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你们可不能学我,你们还年轻,都得努力工作。我现在我也后悔啊,当时我这酒喝的多,虽然也是工作,但没有那么努力呀,现在想想也后悔。
估计只有田成林知道,陶传亮现在尴尬的境界,他工作的时候没攒下多少钱,实际上现在也就是为了赚点儿钱而工作。喝酒的朋友交了一大堆,人一退下来,人走茶凉,谁能认识他陶传亮呢?谁又能想起他陶传亮呢?
自从退下来之后陶传亮失落的心却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在位的时候可以风风光光,耳边的话也好听,好话都听腻了,现在的失落又有谁能体会呢?
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风光
自从退下来之后,这个反差巨大,别看是一个质量处长,对外协调质监站,离不开吃吃喝喝。对内有罚款权,各个子公司都敬着他,所以这种自由支配的权利还是很大,不能说陶处长不可一世,但绝对是曾经风光一时。
哪像现在的质量处长白道章,虽然说是干了一段时间,跟外面的关系处理的也好。坦白说,白道章对工地检查并没有那么多事儿,尤其是在外面吃喝的次数也少,他对自己是严格要求,也不让部门里的人在外边儿吃喝,所以白道章的口碑跟自己是截然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白道章年轻啊,人家老子本来就是在建委系统。有些先天的条件儿是不能比的。自己干质量处长,也只不过能吃点儿就吃点儿,能喝点儿就喝点儿,哪有白道章那么淡然?
陶培勇悄悄声对田成林说,田总,吃完饭以后,你们先回酒店歇一会,酒店就是在我们公司旁边的那个怡和酒店,那里离我们公司也近,到公司去也方便,你看怎么样?
田成林笑着说,陶董事长,你这安排的真够仔细,不过下午我看这个点儿啦,我们直接去公司。酒店到也不着急,先干会儿活儿再说,正常的工作就在咱们陶州三建公司吧,时间也比较紧,任务也很重,所以能早一点儿忙完就早一点儿忙完。
陶培勇本来想的就是让他们静下心来,在这儿多干两天。但是现在听田成林的口气,干活儿是急不可耐,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儿呢?到开标还有四天时间,难道他们连四天时间都等不及了吗?看来这个事儿还需要再跟田总商量一下。
田成林笑着说,陶总,先到咱们的会议室,咱们碰一碰,把这两天的工作考虑一下,排排计划,我看你也不用参加,让葛总参加,我们把工作碰碰,尽量还是考虑的周密一些。
陶培勇笑着说,好,好,好,田总还真是一个干事的人呀,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到了这会儿,陶传亮是一言不发,这个时候他有操作也显然不合适,毕竟陶培勇对工作有安排,外围的事情都可以照顾照顾,但具体的工作,他是一点儿都不能插手。
出了酒店,陶培勇这是笑着对田成林说,田总,你坐我的车,我看你们那个车真是够挤的。车里坐着五个人,而且有胖的,有高的,在车里自然就很挤,上我的车,我那车还宽敞点。
陶培勇坐在了驾驶员的后边,把领导的位置留给了田成林。
田成林刚要拒绝,只听陶培勇摆了摆手说,上来,上来,不用客气。
陶培勇这么说,田成林要是再不上车,就显得有点矫情,心里虽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是爱上了陶培勇的车。
上了车,司机很自然地把音响打开,车里响起一阵舒缓的音乐,这音乐声音虽然不大,当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这个车看上去不大,但是实际上坐上去还比较宽敞,看来这欧美车做的还真是跟他们来的这个车不一样,风格不一样,内部的空间也不一样,舒适感也不一样。别看人家陶州三建是个小公司,人家这老板的车确实一点儿都不差呀。
回公司很快,不过,这一行人从院子里下了车,然后又走到办公楼,还是引起了陶州三建公司职工的目光。
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中间
这些人衣着并不普通,气质自然出众,难道这就是省城公司来的吗?
他们说的也没错儿,这里边除了印安东像个学生之外,其他的人看上去是白领阶层,不过,这几个人的外表形象确实不错,绝对不是歪瓜裂枣,看来这省城来的人还真是不一样啊。
看着这些人走进楼里,大家这才坐下来。
田成林以为自己可以过来好好了解一下情况,没想到他们还是被陶州三建的同志们先了解了。
陶州三建虽然是个建筑公司,但是个典型的国有企业,这个办公楼里各个部门不仅仅健全,而且人确实多。
李孝福看到这办公楼虽然稍旧,但办公楼里的科室是一应俱全,光自己这一路经过的科室就比港城建设集团的科室都多。
田成林笑着说,咱们陶州三建部门儿齐全,看来比较规范。
陶培勇点点头,笑着说,我们公司科室设置的也比较多,实际上建筑企业大部分人还是要投入到工地去。
众人来到了会议室,陶州三建的的人已经在会议室等着了,像这种投标的会议,陶培勇很少参加,也是很少安排工作,但今天港城建设的来了,他还是要出个面,把工作安排一下。
印安东看了看会议室,会议室里有七八个人,加上他们这几个人在这个会议室里,人不多,也不少。
不过,韩同彬还是很自觉地坐到了主席台对面儿。
印安东发现陶传亮竟然不见了,陶培勇把中间的位置留给了田成林。
田成林觉得陶培勇这个董事长对自己真是太客气了,他也实在有些不好意思,便说,陶总,你这太客气,这里你是主人,不管怎么着,你得坐这儿,你要不坐在这,我都没法坐了?
田成林是死活不坐这儿,陶培勇无奈之下,只好在中间的位置坐下,嘴里直说,田总,你这太讲究了。
陶培勇一坐下,其他人自然也就好坐了,田成林坐在陶培勇的左手边儿,葛天儿坐在陶培勇在右手边儿,李孝福坐在了葛天旁边儿,印安东坐在田成林旁边。
主席台这边儿坐了五个人,对面而坐了九个人,整个会议室14个人。
印安东高高的个子,英俊的脸庞,坐的很直很正,还是引起了大家注意。
同志们,今天我们的合作伙伴港城建设的领导们到了,这是为了竞标财政局这个项目。大家知道陶州财政局这个项目我们已经盯了很久,也下了很大功夫。希望这次通过与港城建设的合作,我们能够取得竞标成功。
陶培勇开始讲话,只听他继续说,在坐的呢,大部分都是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大多涉及到这次投标的工作,在这里我强调一下,大家都要主动工作,尤其是对我们港城建设来的同志,各方面要做好保障。大家也知道,我们公司这几年发展很快,实际上市场上真正资金支付好的单位,大部分是政府投资的项目,而财政局,是一个直接管着花钱的部门,财政局的资金应该不会成问题,这个大家也都知道。希望这次投标,大家都要努力,只要我们都努力了,最后肯定有一个好的收获。但是谁要在这儿不努力拖了后腿,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我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加班
陶培勇霸气十足,这么一说,大家心里都提高了警惕。看来这次投标工作是一定得配合好,要不然这陶董事长还不一定怎么处理人呢?
同志们,这个具体的工作,我就不再多说了,由葛总和我们港城建设的田总来安排,咱们公司主要的部门的负责人都在这儿,涉及投标工作都要听从葛总的调度。好,你们商量着,这样我有事就先走了。
陶培勇说完站起来,旁边的田成林也站起来,陶培勇跟田成林握了握手,一脸歉意地说,田总,那我就先撤了。
田成林点点头,陶培勇对着站起来的葛天说,葛总,剩下的时间交给你们一定要把这里面的关键的问题抓出来,商量出切实可行的思路,一定要珍惜咱们港城建设领导在这儿的机会。
葛天是连忙点点头,对陶培勇说,董事长,你放心吧,我们投标可不是投过一次了,陶州的工程大体上都有数。
葛天这句话说的确实有点儿多余,陶培勇没再多说了,简单挥了挥手,便快离开会议室。
葛天这时说到,田总,我们也初步拟定了一个计划,就是投标之前的工作安排计划。同彬,你把投影打开,给各位领导汇报一下。
电脑和投影机是早就准备好的,计划的格式很简单,把投标前的主要工作都拉出来了,拟定了一些时间,但看这个计划,时间安排的都比较紧凑。
看来,这个计划是韩同彬做的,确实比较草,内容虽然都体现了,但并有没有把时间定住,在时间安排上也不是很合理,有的明显就是韩同彬自己匆忙之间拍出来的。
汇报完了,葛天让大家一一发表意见,那几个部门负责人并不主管这个业务,基本上是不愿多说,也不多说话,只在那儿静静听着。
小云,你说说,这个计划你没参与,我也拿不准这时间够不够用。只考虑了土建时间,安装的时间总体上会比土建的时间少,所以,你看看还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看来,这就是张小云,也就是那个负责安装工程造价的,印安东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她,这个张小云的衣着明显不落俗套,她看上去年龄并不大,也就比自己大个两三岁,容貌端庄,皮肤白皙,不胖不瘦,外表没有一点让人讨厌的地方。
张小云回答道,葛总,这个计划我看过,也跟韩工讨论过,这次投标确实给我们的压力很大。这个计划呢,咱们计划的前段时间非常紧凑,要是这样安排下去,我感觉该加班儿加班儿,要不加班儿,有些工作根本完不成,毕竟时间太紧了。
葛天这时笑了笑说,是啊,这个时间确实有点儿紧,如果咱们的工程量要重新捋一遍,那绝对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干完的。我想今天下午就开始,咱们立即展开工程量的核对工作,如果稍微一疏忽,估计我们这活儿就干不完。
田成林渐渐明白了,葛天看来像是在演戏,说的冠冕堂皇,实际上早有准备。葛天和张小云一唱一和的,无非就是告诉自己,他们现在进来之后是需要加班儿的,否则,这个计划是要泡汤。
葛天似乎没有发现田成林有任何异样,实际上港城建设的工作基本上完成了,要说加班,也是跟陶州三建对数,就这种核对,那要有点分歧,单独加班可解决不了。
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穿透
李孝福也觉得头都大了,这工程量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算完的,自己算了整整几乎一周才把量算完。只有三四天的时间,还有套定额,还要看看怎么取费,一大堆事儿都摆在后边,这工作量实在是庞大,现在工程量的核对只给了两天的时间,这时间肯定不够用。
想到这些,李孝福说了一句,葛总,这时间确实太紧,这几天我看要白天黑夜干才能干完,时间保证不了,这活儿可干不好啊。
田成林侧着身,看了一眼李孝福,这时候还没轮到他说话,他居然开始说了,这在会场上就很不合规矩。实际上,田成林非常明白,活儿总要干的,既然不合理,那也要干,那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干有效的活儿,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至于加不加班?那也得看实际的工作情况,如果能保证商务标标书的质量,加班也不重要。
小云,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葛天看着张小云问。
张小云摇摇头,欲言又止。葛天说,小云,有什么想说的就说。
张小云还是说,葛总,这个项目到现在,我们已经研究了很多次了。我倒觉得也没必要把工程量重新核对一遍,那样也太浪费时间,我总觉得,核一遍固然是好,但是还是要把关键点抓住,像刚才董事长说的抓出问题来才是关键。
葛天对这张小云一直非常欣赏,这是一个很有头脑的女人,思考问题周密,公司大大小小的投标这么多。经过他手的安装的商务标几乎没有出过什么问题,所以董事长陶培勇对他非常器重。
好,你说的有道理,时间太紧,我看咱们还是抓重点,量价费都要认真落实,这个任务不简单,还有其他要说的吗?葛天问。
张小云摇摇头。
葛天看了看李孝福,又看了看印安东,一时拿不准,便笑着问,李经理,还有印经理,你们俩谁先说?
田成林接过话说,印经理,你先说?
印安东点点头,这时大家的目光都看向印安东,都觉得这个年轻人这么年轻能有什么经验呢?还叫什么印经理,大家都不相信印安东能说出什么东西来。
不过,印安东上来的一句话让大家有点儿震惊,印安东说话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却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只听印安东说,我觉得,本着对投标负责的态度,确实需要把量重新计算一下。但计算工程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毕竟这栋楼是一个多层的办公楼,也不是什么高层,而且有的房间就跟住宅楼一样,都有标准,有标准层,还有标准房间。也就是计算起来并不复杂,计算也不需要多长时间,一天就足够了。
张小云在一旁一听就不乐意了,她直接插话说,印经理,难道这个预算你就是那么快的时间做出来的吗?你能保证预算质量吗?你说的那么短时间做出来,这岂不是儿戏吗,怎么可能?
葛天看了一眼张小云,似乎是在警告张小云,这个张小云说话也太不客气了。
印安东笑了笑,然后说,这个不是信不信的问题,预算是我亲自做的,这时间我能拿不准吗?如果你觉得有问题,咱俩好好对一下,做个预算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难得恰恰在于对图纸的理解。
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专业
张小云是一点也不服气,她还想打断印安东的话。葛天这时摆摆手,直接说,小云,让印经理说完,你有什么意见,一会儿再补充。
张小云撇撇嘴,印安东倒是客气的问了一句,张工,你还有什么要说的?我只是觉得这栋楼并不复杂,面积也不大,设计不复杂,所以说计算难度并没那么大,你要有什么想说的就继续说,或者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说说。
张小云摇摇头,摆摆手,看得出,她对印安东这个年轻人是一脸的不相信,连话都懒得说了。
印安东说,工程量的计算并不复杂,所以即便是算一遍,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倒觉得,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倒是得好好碰一下。要不然还真是容易在个别的细节上可能存在不同的。而且需要了解具体的施工工艺,比如定额怎么套,这才是需要对一下。虽然都是套用的湖东省的定额,但这里毕竟是菏州市,不是上岛市,人工和材料价格肯定会有出入,这些恰恰是最需要注意的。
在座的各位都是有一定层次、一定水平的人,所以印安东讲的话却像是在讲课,韩同彬他们才觉得印安东讲的这些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张小云心里也在想,难怪这是人家港城建设的专业的人员,这专业人员就是专业,把事情一下子讲得这么透彻说得这么清楚。
印安东是侃侃而谈,大家忽然觉得这个印安东虽然年轻。但是对造价上的这些东西掌握的确实比较透彻,而且非常熟悉,毕竟是省城来的人,看来省城来的人比咱们水平就是高啊。
张小云都觉得这个印安东是领导一样,这些工作,葛天也觉得这个印安东水平确实不一般,想法讲出来,而且讲得非常清楚,看来这次真是选对合作单位了,真是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他心目中,张小云就是比较出色的存在,但没想到眼前这个比张小云还年轻的印安东,水平确实不一般。
印安东把这个栋楼做预算用的定额儿基本上都点到了,而且这让在座的人都觉得这个印安东虽然年轻,但绝对不可小觑。
人家这个印安东心里都明白着呢,而且听印安东讲话大家都觉得这个不仅仅是会做预算,而且对工程现场的情况非常了解,尤其对施工工艺也都清楚。
田成林对印安东本来就抱着怀疑的态度,实际上对他是一点也不了解,对他的能力和水平也看不清楚。但印安东讲了这一番话之后,田成林突然觉得安装公司的孙鸿渐真是个高人,他培养的人,不但熟悉理论,而且有丰富的施工经验。
印安东一讲完,会议室里爆出热烈的掌声,这正像练武之人,行家一出手就知道功夫有没有啊。
印安东讲完安装就开始讲土建工程,他明确指出来,土建工程和安装工程有本质的不同,从造价这个角度,安装工程更偏向于是平面量得计算,土建工程更偏向于一个立体量的计算。
安装工程只要对着平面,对着系统图,把平面的东西抽出来,这就足够了。而土建工程,这不是那样算,钢筋混凝土模板,还有其他的一些措施费等等,计算起来就麻烦一些。所以啊,这时间上肯定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