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章 羞愧
印安东一讲土建,虽然他是做安装工程的,但一讲起土建工程来,还是让大家找到了共鸣。
尤其是韩同彬一直以为自己熟悉土建工程的造价,但今天印安东这么一讲,他突然觉得港城建设来的这个印安东真是个牛人。看来,这个印安东对这个造价工作绝对不是掌握了一点半点,水平太高了,这么年轻就掌握这么多,这个港城建设真是不让人小觑。
张小云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印安东,还别说,这个印安东印经理还非常帅,身上穿着一身学生装,显得自然,干净整洁,让人顿生好感。
自己想着这个印安东,也在看着这个印安东,这时印安东的目光扫来,张小云坐的位置并不偏,印安东的位置也不偏,两人四目相对,张小云的脸一下子红了。
张小云的表现却是落在了对面桌上的人的眼中,葛天突然问道,小云,你不是有话要问吗?印安东,印经理也讲完了,你说说?
葛天这么一说,张小云的脸更红了,这个在众人的眼中都觉得张小云是为刚才自己的莽撞而羞愧,而其实只有她自己非常清楚怎么回事。
张小云有些尴尬地回答道,葛,葛总,我这没事儿。
看来印安东刚才这一番讲话,不但把张小云的气势给压下去了,而且让张小云对自己不但有了佩服的心理,而且心生喜爱,这个大男孩太有魅力了。
张小云不说,葛天看了下李孝福,他笑着对李孝福说,李经理,你说说。
李孝福突然觉得自己没什么可说的了,刚才印安东讲得头头是道,侃侃而谈,他再怎么说似乎也不能跟印安东相比了。
但李孝福还是说,葛总,我就说两个事儿吧,一个是投标的时间确实比较紧,任务也比较重,我看能把我们住的地方和办公的地方安排成一块最好,如果咱们公司有住的地方,在公司住着,这样也方便工作,也方便交流。
要说工作环境,在公司里肯定是最好,但要从住宿的角度来看公司是绝对不合适的,这点葛总非常清楚。
只听李孝福继续说,投标造价仅仅是一个方面,这还有技术标。招标文件我们也看了,这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招标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从造价的角度看,遵循市场价格是最合适的,我们既能干得着,也能做到有把握。
但是这里面还是就是刚才印经理说的那个问题,就是一个价的问题。上岛市的价格和菏州市的价格毕竟有差别,这恰恰是我们最应该注意的。不过我倒有信心,毕竟咱们陶州三建,就在菏州,也就在陶州,对这边的价格非常清楚,也有经验的积累,这恰恰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田成林在一边儿听着,他觉得这李孝福好像是说跑题儿了,他说的这些话与今天的会议主题有点儿不符啊。
终于听到李孝福说完了,大家似乎都没话说,对李孝福的讲话大家都不敢苟同,除了他说的市场价的问题,其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新意,似乎不值得提。
想到这里,田成林点点头,笑着说,葛总,我说说吧。葛天本来是让王成林总结的,既然田成林提出来,葛天只好顺势推舟,笑着说,好吧,那就由田总先说一说吧。
一千五百〇一章 锻炼
田成林这一说,大家都才明白,他才是真正的坐在领导的位置上讲话,他不讲什么具体问题,开口便说,到了陶州三建,才知道咱们这陶州三建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好的企业,走在大街上就能看到陶州三建标识几乎布满了整个陶州县城。看得出咱们陶州三建在陶州的实力强大,这也增强了我们港城建设跟咱们陶州三建合作的信心。
大家可能不知道,现在在整个上岛市,整个的建筑市场也比较大。市场大了,一个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锻炼了企业,锻炼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这是最直接、最现实的一个体现。我们的企业为了要生存,为了要发展,不适应市场的变化,上岛市既有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还有各个建筑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所以在竞争中也锻炼了我们的队伍,总体上而言,从项目投标到项目实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应该说逐渐成熟。
当然随着新的承包方式出现,我们公司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发展机遇,这就需要我们公司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市场,寻找合作机会,近几年公司高度重视市场建设,尤其在投标业务上已经建立起有效的团队,从目前效果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怎么说呢,陶州财政局这个项目在我们集团不算是一个大的项目,也不突出,但这个项目我们公司非常非常重视,我们选派了最优秀的团队来做这个投标。我们公司经过这么多年锻炼也具备了很好的投标优势,有一个强有力的标书编制团队,我们有相对丰富的经验积累,所以是一个相对规范专业的公司,这一点大家尽可放心。
田成林这么一说,连葛天心里都有底儿了。虽然人人都说我们不听,怎么说呢?主要看怎么干。在很多情况下,你不说,别人就不知道。田成林说的这些不需要夸张,不需要扩大,实事求是的说说,这就让大家建立了信心,更让葛天明白了港城建设的实力。
会议室里的人也觉得像港城建设这么大的企业,能屈尊来到陶州三建,他们感到非常幸运,所以更加尊重。听听人家这田总的讲话水平就是不一般,虽然用的是上岛普通话,但在座的各位都听得非常明白,非常清楚。尤其是田成林,并没有用什么上岛的方言,他脱稿儿在讲,根本不用打草稿,而且讲话是条理清楚,明明白白。看得出,田成林的水平确实也不一般。
大家忽然发现,好像他们的讲话水平比港城建设来的这三位领导要差得远,尤其是葛总的讲话水平倒还不如那个印经理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看得出来,这公司与公司不一样,人与人也不一样啊。
田成林一讲,大家都知道,港城建设确实不一般,大家也对港城建设充满了信心,对这次投标也充满了信心。这次投标如果成功的话,那绝对是占了港城建设的光,如果没有成功的话,那是陶州三建自己不争气。田成林的讲话隐隐约约有了这样的一种暗示,印安东感觉到这个田成林的讲话水平确实了得,也隐隐感觉到田成林把该说的都说了,这是直奔主题,直指要害啊。
一千五百〇二章 展开
田成林最后补充说,陶州三建这两年发展确实非常快,在上岛我们也看到了陶州三建所承包的工程,虽然大部分是做分包,但项目做的还比较好,这在上岛市是有一定口碑,所以我期待着这次合作是能够成功。
田成林的话不快不慢,说的句句在理,让大家听着,这不愧是省城来的领导呀,这水平是杠杠的,讲话是高屋建瓴。
田成林已讲完,葛天儿都觉得不好意思讲了。他笑着对大家说,听了咱们港城建设几位领导的讲话,我们就感到了差距,正是因为有这个差距,也是这次我们合作的原因之一啊。希望港城建设领导在陶州的日子里,能给我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能让我们的业务水平上一个台阶。
田成林这是接过话去说,葛总的话有点儿太谦虚了。我们也是来学习的,大家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过后,我会把我们的手机号都给大家留一下,有什么需要交流沟通的地方呢,大家可以买直接找我们。
葛总继续说,田总他们非常真诚,合作的态度非常好,这一点我们是已经明确地感受到了,所以这个工程我没有尽力把它做成做好,如果说中标以后,后面项目实施起来,我希望我们的同志从咱们港城建设的管理中学习更多的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我们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积极贡献。
李孝福和韩同彬,就206办公室,田总在208办公室,安装上的印安东和张小云就在306办公室,这些办公室,也都是临时调整的,如果大家觉得还有不合适的地方,咱们办公室主任也在这儿可以随时找他,我们的办公室主任就在207室。
按照计划我们今天并没有安排实质性的工作,咱们港城建设的领导可以回酒店休息一下,田总,你看?葛天很温和地问。
田成林呵呵的笑着说,葛总,我看下午呢,我们先到办公室。这儿能干的工作就立即展开,我想这些工作现在都比较多,时间也比较紧,回办公室之后呢,就立即展开工作。
田成林这么说,也正是葛天儿所想要的结果,刚才葛天那么说,纯粹是冠冕堂皇,听到田成林这么说,葛天连忙回答道,王总,既然你那么说,那先到你那办公室去看一看。
张小云带着印安东来到了306办公室,张小云打开办公室门儿,就笑嘻嘻地对印安东说,印经理啊,你不知道这个办公室原先是谁的办公室?这个可是我们董事长的办公室啊,我们董事长临时搬到二楼去了。
印安东笑笑说,真没必要费这么大周折,你们太客气了,我们这一来把咱们陶州三建的日常工作都打乱了,这不好。
张小云笑着说,看你,我们不还是为了这个工程吗?再说你们在这儿也呆不了几天,对我们能造成多大影响?要说打乱日常工作我才不信呢。
办公室里的桌子已经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两张办公桌相对,印安东坐在了东侧,张小云坐在了西侧,两人对桌相坐。
张小云说话,说的是陶州的家乡话,印安东听着都有点别扭,这一说家乡话,就感到张小云土了许多。
一千五百〇三章 生情
印安东说的话基本上是接近于普通话,虽然夹杂着老家的乡音儿,还有上岛市的话,听着都有点杂,但是如果不仔细听,倒是也听不出来,在陶州还算是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印安东突然发现这个张小云似乎非常兴奋,她环顾一下,然后走到热水器跟前,从里面掏出一次性的纸杯,摁了一下饮水机的按钮,饮水机哗啦啦开始给纸杯加水。
倒上水,张小云吧杯子递给印安东,印安东说了声谢谢。
张小云楞了一下,这声谢谢有点突兀啊,她笑着说,印经理,你稍微一等,我过去把我的东西拿过来,然后把图纸什么的一块儿抱过来。
印安东听到张小云要去抱图纸,连忙跟着她走出这个办公室。
印安东跟着张小云走进她的办公室,张小云的办公室是一个大的开间,在这个办公室里,张小云的位置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
张小云也没有想到印安东会过来,本来不想印安东跟着过来,毕竟他办公室里还有其他同事。印安东跟过来,她也不好意思多说,但心底里还是默许了。
张小云拿起来旁边桌子上的图纸,办公室里的人打趣地笑道,张工,这次给你配秘书啦?
张哥,你这开什么玩笑呀,人家印经理是省城来的领导呢,你可不能乱说,这话要是传到领导耳朵里,不但我麻烦,你也麻烦。人家印经理不但是领导,而且业务上水平非常高。她一边说一边用眼狠狠瞪了张哥一一眼。
好啦,好啦,给你开个玩笑。那人听张小云这么说,也很快打住。大家看到印安东过来帮着拿起图纸,这里的领导那有干着活的?
这个项目的图纸印安东非常清楚,他那儿本来也有一套,只不过做完预算都给五公司拿回去了。现在手头有的只是这个计算书,而张小云这里,就在她的旁边,堆了两堆接近桌子一样高的图纸。
印安东笑着说,你这图纸可真是够多的,卖废纸都得卖不少钱,看得出,你这活也没少干。
张小云还没反应过来,他办公室里的人都是笑起来了。
反应过来的张小云笑着说,这图纸那是我一个人的?图纸都是我们这个办公室里的图纸,我就是堆在这儿,大家都往这堆,你看,我这真是成了堆图纸的场地了。不管是中标的还是没中标的,都在这儿呢,大家也都懒得收拾,所以得找个时间把它清理一下,要不然这里都快乱死了。
印安东几乎把所有的图纸都抱着,张小云见状,连忙说道,印经理,那个图纸,哎,你这抱得也太多了,能行吗?
印安东呵呵地笑了笑,是吧?这点图纸算什么?看得出咱们陶州财政局这个楼并不复杂,所以图纸也少,我能拿的了你不用担心。
印安东抱着图纸走在前边,张小云拿着自己的笔记本儿,还有一些资料,还有水杯子,俩人在大家的注视注目之下走出了办公室。
张小云的办公室里,有的人就在说,哎,这个不是刚才院子里走进来的那个帅哥吗?有的说,这小伙子这么年轻,还是领导,真是奇怪。怎么可能呢?还有的说,这小伙子看上去还比较帅,要个头有个头,要模样有模样,两人独处,不会日久生情吧?
一千五百〇四章 潦草
那个张哥在旁边笑着说,你们都想啥了?人家是来投标的。那个活儿大家也都知道,很快就要开标,能呆几天呢?你们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操的哪门子心呢?
印安东和张小云俩人一前一后,很快来到了306办公室。
把图纸一抱过来,张小云就突然感到这看图纸的地方都没有,怎么办?
印安东把自己桌子上的东西收拾了一下儿,只留出自己放本子的一块地,东西往里放。然后笑着对张小云说,张工,您看,咱俩两个桌子一对,朝外的这一块儿放图纸就可以。
张小云说,好,也只能这样啦。不过图这么一放,问题也是存在的,两人一个坐在东边儿,一个坐在西边儿,面对面儿,图纸就在两个人桌子的外侧,这样堆起来也不方便。还不如在会议室呢。
印安东看着张小云的样子,这办公室里还算宽敞,不过这茶几摆在这儿就显得有点多余了。他看了看,笑着说。好啦,有了。这样咱俩就不要在对面打对桌了,把桌子都抽出来,我这桌子调个个儿,咱俩并排着放桌子。
并排着放桌子并不在办公室里,并不适合,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对图纸,跟一些大活儿还真不一样。反正桌子就摆在这儿,怎么方便工作就怎么来。印安东把自己的桌子拉出来,两人的桌子把张小云的桌子往边上靠了靠,这样两人的桌子就并在了一起。
张小云说,印经理,我看还是你到里边去吧,我在外边,有些事我招呼着也方便点。印安东点点头,这个事没什么好商量的。
财政局这栋楼设计得并不大,虽然是平装图纸,但拿起来也并不费劲。印安东还是笑着说,你看,就这个图纸。还用得着咱们费这么大周折吗?说实在的,这楼上就这点儿玩意儿,实在没多没多少可计算的。
张小云对印安东这种态度有点儿看不惯,但她还是说,图纸上的东西还是要仔细算一算,要不然就容易出问题,预算本来就是个仔细活。
印安东说,你那计算书拿来了吗?要不然咱现在就开始对?
张小云心里想,这个印经理比自己还着急呢。
桌子是早就擦干净的,图纸一铺开,两人端坐在图纸前,印安东靠着窗子,张小云在外,印安东把自己的计算书拿出来。
别看印安东平时做预算的时候都非常快,但计算书他向来做得非常工整。张小云也拿出自己的计算书,张小云看着印安东的计算书,印安东看着张小云的计算书,两人互相看了看。
张小云的计算书却是十分潦草,印安东瞅了半天,都没看出张小云是怎么算的。印安东按照自己平时计算习惯了,都是根据系统图,然后来算平面图上的管线,这也是他一直坚持用的做法,实际上已经形成习惯了。
看了半天,终于看出点门道来,印安东笑着对张小云说,张工,你这个计算方式可真是很详细,我要计算的可没你这么详细,不过有些地方我还是看不明白,比如这里。印安东一边说一边用手指了指。
印安东的计算书儿,张小云一看就明白,而且呢,列得非常清楚。这对于做预算的人来说,想看明白那都是非常简单。
一千五百〇五章 省心
张小云的计算书,而是用了自己的方法,结合了一些实际的工作经验,而且与现场的实际结合并不是非常密切。印安东知道现场的活儿怎么干的,也知道一些工程量怎么抽取。而张小云明显是理论都有,而且这种理论呢都是为了做预算而做预算。
想到这,印安东笑着说道,张工,你这就算数算得到比较明确,但是有些地方我确实看不大明白,你看,这些地方,实在看不明白。
就这个计算书,差距这么大?主要是计算的方式就不一样。一个是带着平面图,只要图纸有的全部做,而印安东是一个按图索骥的方式,所以这个工程量计算起来对起来就没那么麻烦。
印安东怕的就是这个,两个人的思路不一样,计算的格式也不一样,这对起来就非常麻烦。
想到这儿,他便说,张工,果然跟你猜的差不多,看来咱们要重新算一遍。这样吧,我按你的思路来算,但两种思路总要统一起来吧,统一到你这种,要不然也很难找出差距来。
张小云看着印安东的计算书,本来这种计算书儿他写的就非常清楚。而且一步步的列的计算式也非常工整,看起来毫不费劲,不像自己的,确实有点儿乱。整个图纸上的内容是杂七杂八的列在一起,然后在每张图纸工程量进行求和,实际上显得杂乱无章,而且也不好梳理。
到是张小云笑着说,印经理,我看你这个算法就非常科学,真是没有想到,这一比较就知道你这个算法还是最好的。一看就明白,一学就会,而且统计起来非常方便,尤其是把工程量求和的时候都非常方便。也不容易遗漏,我看还是用你的这个方法吧。
印安东笑了笑,却是说,其实呢,用那种方法,那种思路都行,只是个别细节上的差距,我总觉得我这个方法计算出来呢,不会有很大的问题。这样我拿着我的,你拿着你的,咱俩这就着一个线路上对,这样还是能找出最大的差别来,这样也容易改正。
张小云一听印安东这么说,心里想还真是行,你别说这个印安东的脑袋瓜子,真是好用,一下子就抓住了根本,实际上他们不管一下用哪种思路,但是每条线路这基本上是一致的,只要把每一条线路都抓出来,这样也就没问题了。
张小云心里想,这样要是算起来的话,这速度明显要快多了,这个印经理还真是明白,如果不是对预算非常熟悉的人,根本不会想到这个法子。
张小云看了一下印安东,问,比例尺你拿着还是我拿着?
印安东笑了笑,说,这倒无所谓,你可以先拿一会儿,然后我再拿,这样的两相对比,很容易就找出差距来。然后再对差距来进行分析,这样的话能大大提高效率。
两个人讨论一会儿,把要怎么干这个事儿就是讨论的一清二楚。张小云心里想,跟这个印经理合作真是省心啊,这思路是一讨论就出来。这想法儿一说,大家都明白,真是知音碰到知音。
张小云做了这么长时间的预算,她这才知道,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碰到了专业的人,跟专业的人说话,就方便多了,俩人一说就明白,一点就透。
一千五百〇六章 多年
印安东也感到这个张小云压根儿就不是一个笨人,这让他想起了吴芳,吴芳脑袋反应慢,自己教好几遍才能弄明白儿。这个张小云也不亏是做预算做了很多,有了经验,自己这么稍微一说,他们就清楚,看来这有经验还没经验,差别还是很大。
印安东笑着说,你拿着你的计算书,一点点儿的说吧,这样咱俩把大数先对出来。
核对计算书的思路统一了,这干起活来自然就顺手了。张小云一边说着这一条线路的数据,印安东也发现很多数据都是重合的,这些数据看来是没有错的。
说完一条线路,印安东就把这里边哪个地方差距,然后一一跟张小云对起来。俩人有的时候是谁也说不过谁,印安东在现场干施工,张小云却一直没有到过现场,对现场的情况她多少了解一些,但并没有印安东那么熟悉。张小云坚持己见,她就以为自己算了这么多年,肯定不会有问题,也不会出错,而且是投标也是这么投的,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而印安东却笑着说,这个你要不信你给你们公司的施工的人员打个电话问一下,确认一下到底谁对谁错?最终的结果是,张小云是电话也打完了,事情也搞清楚了。她没想到自己这一错就是错了这么多年,让她感到非常失败,要不是印安东过来,自己恐怕还要继续错下去。
有的算法是由于计算的方式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得解决了,这样这条线路上存在着其他偏差的问题,也有印安东计算误差的问题,俩人渐渐找出了分歧,也找出来分歧根源在哪儿。
这一对,就把两个人的缺点给找出来了,印安东尽是一些计算的失误,而张小云不但是从现场的实践,计算的细节都有偏差。
时间过得飞快,印安东和张小云一边讨论着,不知不觉,天色竟然暗下来,印安东一抬头,也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今天的时间过得这么快呢?这还没有讨论多少问题呢!
连张小云都觉得今天这时间过得可真是快呀,天暗下来了。张小云一看时间,这已经晚上七点多了,早就过了下班的时间。
张小云突然说,坏了,我得抓紧回家,怎么办,怎么办?
她刚说完,门就被推开了,李孝福和韩同彬站在门口,韩同彬手里拿着钥匙,一把递给张小云,另一把给了印安东。
韩同彬看着两人,笑着说,你们对到什么程度啦?怎么对的?
张小云刚要开口,印安东这时说,我们这一对,才发现存在的问题确实很多,本来我还觉得半天时间就对完,没想到这半天过去了,刚开了个头儿,刚找到对的思路,我估计明天还得一天,至少一天时间。
张小云听印安东这么说,突然觉得这个印安东很有意思,本来她们就对得差不多了,现在印安东居然说刚开了个头儿。
韩同彬这下子放心了,他和李孝福两人下午沟通了一下,这俩人到现在还没找到思路,李孝福的计算方法跟他是截然不同,而韩同彬认为自己的做法已经用了好多年了,根本就没问题,所以现在两个人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看来印安东和张小云的分歧也很大,不管怎么说,看来这个活可不是那么快就能完的。
一千五百〇七章 自助
不过,韩同彬心里确实非常的着急,这时间可是一点一滴的过去了。他没想到的是印安东和张小云俩人一开始工作,这一下午了,两人似乎都在悄悄地沟通着,不像自己和李孝福,直到现在还没静下心来呢。
虽然印安东那么说,张小云心里明白,他和印安东两人对了这一下午,大部分的问题都对出来了。要不是自己想到了孩子,而且自己肚子也饿了,他会跟印安东继续对下去。
李孝福这时笑着说,两位,该去吃饭啦。
韩同彬接过话去说,是啊,咱们不能光干活不吃饭啊,张工,你给家里说一声。
张小云是有点儿着急的说,韩工,我可没时间过去了,我还得照顾孩子,我对象也不在家,光老人在家,孩子没人照顾呀?不回去心里不踏实。
韩同彬看着张小云脸上的着急,心里也在想,看来这个张小云确实着急。张小云这么一说,韩同彬倒是没法儿决定了,毕竟过去吃饭是领导这么安排的,也是葛天儿专门儿交代的。
想到这儿,韩同彬说,张工,那我给葛总说一声吧。
晚饭就在公司旁的怡和酒店,这个酒店实际上比悦海酒店还要新,消费并不低。
韩同彬他们到了酒店,他要了两人的身份证,房间是早就定好的,但入住是必须要登记的,而且是本人身份证登记。
带俩人进了客房,韩同彬静静地坐在大厅里等待着,这两位客人,领导安排自己来招待,实际上港城建设来人,他们陶州三建是非常重视。
韩同彬知道陶州三建虽然科室众多,但人浮于事的部门儿确实不少,陶州三建这两年效益还不错,各个科室里的人是逐渐增多,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的管理,但一个部门里真正干活的就那么几个人。
人浮于事的现象在这个公司里确实非常突出,要是公司这么发展下去,那引进什么人才,引进什么人才又管什么用?吃闲饭的越来越多,现在他们跟港城建设的人一比,这差距就非常明显。这不仅仅是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更是管理理念上的差距。
这么一个小的建筑公司,还不是以市场为导向?还在这里照顾各种关系,导致人浮于事,仔细算下来,公司能干活的人有几个呢?好像没几个人能干活吧?
这港城建设的人来了还得自己照顾,办公室里连个人都不出,开会的时候都答应的好好的,这真正干事儿了都找不到人。
韩同彬看着这大厅里亮晶晶的吊灯,墙面是米黄色的石材,整个大厅里的一片灿烂辉煌,还有周边的筒灯,把整个大厅照得灯火通明。
韩同彬正在思考之间,印安东和李孝福他们两个已经下来了,俩人好像是约好一样。
本来定好的的就是在餐厅里吃自助,三人来到餐厅。韩同彬笑着对他们说,今后一日三餐就在这餐厅里吃,这里早中晚的三餐都供应,我们都定好了,你们拿着房卡就可以过来吃。
印安东第一次吃这种自助餐,不过这个点儿稍微晚了一些,但自助餐的大厅里啊,吃饭的人还是不少。
这自助餐的品类还真的不少,有素菜,也有荤菜,有海鲜,还有牛羊肉,还有西式的糕点,光稀饭就三四样。
一千五百〇八章 丰富
自助餐确实不错,菜品的样式丰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比在酒店里吃那种菜要强多了,而且也不浪费。
韩同彬先盛了一个菜,找了一个地方放下,算是占好这个地儿,然后就去盛其他的菜。
印安东看到韩同彬把菜放在那儿,然后就把自己盛的菜放在那个桌上。
大厅里一直放着悠扬的音乐,音乐和缓,印安东第一次盛的菜并不多,都是他喜欢吃的,舒缓的音乐,可口的饭菜,心情放松了许多。
看来李孝福也不是第一次吃自助餐,他开始还有些不太适应,但总觉得反而没有印安东那么沉稳,印安东虽然也是第一次吃自助,但是看着别人怎么取菜,怎么吃,他到是学的非常快,这吃自助餐一点儿陌生感也没有。
韩同彬还在盛着菜,他端着盘子走过来,看到两个人已经坐好。他笑了笑,说,这里的菜要是早上和中午吃更合适一些,我是不敢吃多,晚上想吃多也不敢多吃,吃多了胃肠压力大,这睡觉也睡不好。
但李孝福和印安东看到韩同彬面前摆的盘子比他俩都多,这难道是少吃嘛?比自己吃的可是多了不少。
在这大厅里聊天儿,效果差了许多,虽然也能说出话,但无奈大厅里人太多,聊天效果并不是很好,三人说的少,吃的多。
李孝福看着印安东问,印经理,晚上你还回办公室吗?
印安东笑着说,明天还有一天呢,来得及。
明天正是个周末,陶州三建他们基本上星期六都来上一天班儿,但是到了后天星期天,估计就没人来上班儿了。
这时间搞得确实非常紧张,自己这星期六、星期天也都搭进去了,本来觉得自己一天就能处理完,看来绝对是想象而已,到了这就身不由己了。
韩同彬抿着嘴不说话,他一边吃一边听着李孝福和印安东在聊天,李孝福说,吃完饭估计就快九点了。今天本来坐车就很累,再赶到公司,也没有干活儿的劲头了。
印安东说,是啊,我们这么远过来,我早就累得不得了了,尤其是中午喝了点儿酒,下午在办公室的时候,我是撑着眼皮,好在不是一个人在工作,要是自己一个人在办公室,那肯定就要趴下睡着了。所以即便加班,也没什么工作效率,搞得第二天有点疲惫不堪,得不偿失啊。
韩同彬心里着急,但听着李孝福和印安东这么说,他笑着说,是啊,你们今天本来坐车就坐了一上午,下午又忙活了半天儿,这已经很累了,吃完饭就回去好好休息吧。
李孝福听韩同彬这么说,心里放下许多。他刚才直接问印安东,实际上就是在问韩同彬,晚上不想干活儿,他直接问韩同彬总不合适。
没想到这个印安东真是个聪明人,自己一说,他就明白什么意思,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这个印安东说的句句在理,让韩同彬挑不出毛病来,省了他好多解释。
韩同彬这时笑着说,这个酒店往东走有三公里左右就是陶州县城最大的湖,东湖,现在草木还没枯,那边夜景还是不错,吃了饭可以过去转一转。
天这么冷,还会有人?印安东问了一句。
那边还算热闹,这个点应该人还不少。韩同彬回答道。
一千五百〇九章 新装
李孝福笑着说,我是撑不住了,回去洗刷一下就得睡了,这脑子哄哄的,昨天晚上就没睡好,今天又忙活一天,实在不想动弹,更不想出去了。
吃完饭,两个人回到房间,一个人一个房间,确实有点浪费。但当时陶培勇就专门交代,怕他们休息不好,要是两个人有打呼噜的,互相干扰那就更不好了,所以就给他们一人订了一个标间儿,这里的标间并不便宜,尤其是连续住上几天,更不便宜。可见陶州三建在这些事上,还是一点儿都不含糊。
三人吃完饭,韩同彬就跟印安东和李孝福作别,实际上韩同彬今天也很累,吃饭还要陪着他们。
走的时候,韩同彬对他俩说,这里的早饭一般是早上六点半到九点,我们公司上班的时间是早上八点半,到时候你们合理安排时间吧。我们陶董事长一般早上八点就到公司了,明天一早我就不陪你们吃了,到时你们自己拿着房卡到这餐厅来吃就可以了。
韩同彬给他俩说完,然后就告别离开。
李孝福和印安东两人并不在一层楼上,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着。李孝福拍着脑袋说,这个韩同彬可真是犟啊,我是说服不了他,他们做预算的思路本来就是错的,现在我都纠正不了,我也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了,如果要按我的思路,那今天下午就对个差不多,他们那个计算的思路本来就是错的,难道还要还让我来服从他们那个错的思路吗?
印安东笑了笑说,这不是跟安装上那个张小云一个毛病吗?他们的错,而是一直错到现在,而且是一直错着,我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在他们心里一直认为就是自己对的,把错的当对的,错了这么长时间,难免很难改,投标做预算,只要他们把数算的差不多就行了,毕竟他们对实际情况了解并不多。
奥,那个张小云也有这个问题吗?李孝福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那你是怎么解决的?
印安东笑了笑说,这有什么难解决的?陶州三建本来就是一个建筑公司,懂施工的人也不多了去了,我一直不明白的是,他们这些做预算的人为什么要和施工隔离开?所以算得不懂施工,这做出来的东西能行吗?可就是很奇怪的是,这么明显的错误,却是一直存在着,难道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吗?还是知道也在装糊涂?
李孝福笑着说,看来他们公司之间条条框框的,看上去公司里边儿科室很多,管理规范,但用人上上存在很大问题。虽然我们不管这些,但他们这些做预算的人明显就脱离了实际,而且能把一套错误的做法坚持这么长时间,就没有人知道这些事儿,更没有人来指出这些问题了来,难怪我说不通他。
印安东突然说,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主管他们的葛总对现场的情况也不是非常了解,这不就是现实版的皇帝的新装?
李孝福一直纳闷的事,印安东一下子就说破,看来这个印安东不但知道,而且看得非常明白,他仔细想了想,确实是那么回事。
想到这,他要说什么,电梯到了,他便跟印安东挥挥手,直接走出电梯。印安东跟他挥挥手,说了声再见。
一千五百一十章 吵醒
印安东回到房间,他先烧上水,他把打在床尾的床尾巾收起来,然后一下子跳上床,躺在床上,他把手脚都神展开,身体成了个大字形。
印安东静静地躺在床上,这时候他倒是一点睡意也没有,而且身上热燥燥的。
水壶里的水已经烧开,他用开水把杯子都冲洗了一遍,然后又接上水,又烧好一壶,这才倒上水凉着。
打开电视,电视里也没有自己喜欢的节目。印安东现在最不喜欢看那些冗长的电视剧,主要是没时间,一集接一集的,连不上,自然就没有兴趣。
他还是翻看着电视,一会看看纪录片,一会看看新闻。
夜幕深垂,道路上的车也少了,偶尔传来车辆驶过的声音。
印安东冲了个澡,感觉身上舒服了许多,身上粘腻的感觉也没了,他们三个挤在后排车厢里,印安东也微微出汗,没想到到了晚上这才感觉身上的汗,不洗澡还感觉不出来,这一洗澡就那么明显。
洗完澡,没想到的热量一退,困意立马就来,本来印安东还想着出去逛一逛,现在一点也不想活动。印安东懒洋洋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
印安东正在迷糊之间,他的手机却是突然响了,印安东一看电话,正是柴登科打过来的。这个点儿差,柴登科打电话过来干嘛,他就是个夜猫子,能有什么事儿?
接通电话,电话那边传来柴登科熟悉的声音,只听柴登科说,安东,你,这是怎么了,这么长时间才接电话,是不是又喝醉了?
印安东懒洋洋地说,你到底有事儿吗?没事儿直接挂电话,我现在困得厉害。你是不是又精神啦?谁跟你一样,就跟夜猫子似的,我正要睡觉呢,被你吵醒了,真是讨厌。说吧,你有什么急事儿,这大晚上来给我打电话。
柴登科说,安东,你这出差在外边儿吧,我这就问候一下啊。你这也太没良心了,这刚出去了一天,我都不知道你什么情况,问问你啊。谁跟你一样,我出去那么长时间你都不问一下,比较一下,咱俩谁有良心?你拍拍自己胸脯,你自己说,你还有点良心吗?
印安东回答道,你到底是有事儿没事儿啊。没事儿就不用给我打电话,我这困得太厉害了,你说怎么办?知道你的好心了。
柴登科有点儿着急的说,慢,慢慢,我说,我说,我说还不行吗?每次给你打电话都这么费劲,你至于吗?怎么就你那时间宝贵,哎,真是。
柴登科有点着急了,他还是笑着说,安东,我可跟你说了,听说冉小鹏和李小梅正在谈着呢,我并不看好他俩,他俩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也不知道那个李小梅怎么鬼迷心窍的上了冉小鹏的当,你要是对李小梅有意思的话那可不要错过机会啊。
印安东心里想自己刚出来这一天,他们两个发展就这么快吗?再说了,他跟李小梅还是了解太少,本来,他从心里对这事儿就意见比较大,现在再掺和这事能有多大意思呢?再说了,自己要是因为这个得罪了冉小鹏,也没多大意思。
想到这儿,印安东却是说,登科,你说的这个事儿呢,好像说错人了吧?他们之间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再说,想那些有什么用?
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得罪
柴登科那边着急的说,哎,你这人真是木头呀,这么好的一个女孩子,你不争取,你不主动,到时候白白让给别人。
印安东听柴登科那么着急,然后哈哈笑着说,你这么着急什么意思?我就不信我出差这几天他们两个就能谈成,再说了,他们两个要谈成那说明李小梅也就那样,还有什么值得,有什么好谈的?再说了,即便我愿意,人家愿意吗?这些问题你都不多想,你说那些话,李小梅成了我的人似的,还让出去?本来人家就是自由的,怎么会有让的问题?
柴登科却是继续说,跟你这人实在没法多说,我真的是不希望李小梅落到冉小鹏那,再说了,你看人家那李小梅这晚上做饭都等着你呢,今天晚上做饭的时候,一再问你出差,出差什么时候能回来?
印安东突然心里突然一动,他想起来,李小梅见了这几次面,他老觉得这个李小梅跟其他女孩儿确实不一样。可能她对自己也有点儿意思,但这话又怎么说呢?这人互相不了解,虽然现在都认识了,但确实没有往那方面想啊,大家只不过是一种很自然的相处而已。
柴登科这时说,安东,你在听我说话吗?
印安东说,一直在听着呢,你说就行,我听着呢。我知道了,不过这种事我也不好直接明说,人家愿意不愿意我也不知道,要是明说出来,这事儿也不大好啊。还是先认识一下,了解一下是不是更好一些?
柴登科一听印安东说这样的话,这态度明显变了吗,他立刻尖叫着回应道,安东,这可是你说的啊。她愿意不愿意?那我来问她,现在可是你这边儿同意了,你这边同意了,那什么都好办,剩下的交给我,我去给李小梅说。
印安东连忙说,你这人怎么这么着急啊,什么时候这么热心这种事儿了?我真是服你了。没有我的允许,你可别瞎操心,再说了,我也不想因为这事儿得罪冉小鹏,搞得大家鸡犬不宁,我在这儿还住得成吗?
柴登科笑着说,得罪他?凭什么得罪他?这是你正当正常的追求的权利,怎么叫得罪呢?那还叫事儿吗?再说了这个宿舍可不是他冉小鹏家的,这是重机厂的资产,重机厂的资产什么时候轮到冉小鹏友来管啦?说实在的,他的威信还不如虎子哥的威信高呢,没什么好怕的,这点儿你实在没必要担心。当时你过来,我找的根本就不是他,他还一直觉得都是他的功劳,压根儿就不是这么回事,所以,你也不要把这当成事儿。
柴登科和印安东聊了这么一会儿,印安东反而没了睡意,柴登科这个电话搞得自己有点心神不宁。
只听柴登科继续说,要不我先给李小梅说一下,把你的意思给他说清楚,怎么样?
印安东听柴登科这么说,便说,我什么意思,我是什么意思,你明白?你明白什么?
柴登科接过话去说,你的意思我都明白,我都听明白了,能有什么不明白的?你不就是怕这怕那的,还不好意思说,这个能有多大事?这个我可以替你说,没事儿,没事。
电话里一阵沉默,柴登科一口咕咚咕咚的喝水声响起。
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水腥
印安东连忙说,登科,我的事儿你就少操心吧,你要是说多了,搞得大家都不好,将来见了面儿也都尴尬,等我回去了再说吧。
要不我就先透一下儿,不能让冉小鹏那小子给占了先机,这事不能等了。柴登科说。
听到柴登科这么说,这柴登科比自己还着急,难道真像他说的那样吗?
印安东也不再多说,这个柴登科是什么想法自己也看不明白。
挂断电话,印安东却再无睡意,他穿上自己带来的简单的衣服,带着房卡就下了楼。
大街上的车辆已非常少,印安东漫步在街头,再往前走一段儿,也没了路灯,一片漆黑。
陶州县城坐落在一片平原之上,这里的道路大部分都是正南正北,尤其是这些年刚新修的道路,又长又宽,越来越有一个大城市的样子。
微微的凉风吹过,电灯突然觉得这空气里全夹杂着一股水腥的味道,走近之后,他才突然的想起这边可能就是东湖公园儿了。
公园的围墙上爬满了蔷薇,绿叶儿把整个围墙都遮住,从这道路上根本看不到公园里的风景,而这绿色的围墙很自然地融入了这道路的环境之中。
不过,这晚上的光线还是太暗,远处更是黑黢黢的,一个人走在这样的街上,印安东没有丝毫畏惧,偶尔穿过的出租车在他身边慢慢擦身而过。
印安东的脑子是思绪纷飞,都是因为今天晚上柴登科打来的电话。
不知道走了多少路,印安东感到自己又困又累的时候,他也走到了酒店。
酒店大堂的灯依旧亮着,但整个大厅里静悄悄的,前台的人员默默坐在那里。
印安东的穿着非常简单,即便是走进大厅,似乎也没有人关注他。回到房间,他又点上一颗烟,烟雾在室内升腾。
这个季节已经没那么热了,印安东连空调也没开。但刚回来,这一坐下还是热燥燥的,印安东又重新洗了个澡。
印安东什么时候睡着了,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闹钟响了之后,他一看时间这才早上六点多,自己定的闹钟,还是按照原先上班的时间来的。
闹钟响了之后,印安东的头还是昏昏沉沉的,却还是想睡一会儿,不过怎么也睡不着。
印安东起床洗漱。还别说,这比在宿舍里要强多了,宿舍里又是拿盆又是拿牙膏牙刷还有香皂的,在这里什么都不用带,卫生间就在旁边,洗刷太方便了,还是住在这儿方便。
这个大早上,印安东的房间里响起阵阵哗哗流水声。
人都是这样,许久以来养成的习惯就很难改变,印安东已经养成了早起的习惯,甚至闹钟不响,他就能起来。
尤其是水龙头的水,有热的,有凉的,不过印安东还是喜欢用凉水,这热水最多也就是兑成温水。
这一洗刷完,印安东这才发现还不到六点半,他烧上一壶水,然后泡上茶。印安东摸了摸烟盒,本来还想抽一颗,但他又不愿意带着浓重的烟味去餐厅,想抽烟,但心里很矛盾,最终还是面子战胜了他的想法。
六点半一到,印安东就飞快的下了楼,来到了餐厅。
门口的服务员面带微笑,非常热情,指了指旁边刷卡的地方,印安东刷了一下房卡。
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放行
餐厅里已经摆上了早餐,看来他是第一个过来的客人。
早餐也非常可口,这里大部分是适应湖东省当地口味,当地的菜也占多数,但这丝毫不影响的菜品的种类和口味。
早饭做的虽然丰盛,但印安东吃的却非常简单,稀饭太烫,他只能一小勺一小勺地舀着慢慢喝。
吃了一顿饭,也能吃了15分钟,这也算是她吃饭最慢的一次。平常他就在路边买点饭,然后到办公室里狼吞虎咽的吃。
今天在这个餐厅里虽然有可口的饭菜,但他并没有盛太多,反而是慢慢吃着。不过直到他吃完,还是没有人下来吃饭,看来印安东下来的确实太早。
印安东再次上楼,整个楼里还是静悄悄的,看来这个点儿不敢吃饭的人少,而且起床的人也少。
回到房间,印安东先是点上一颗烟,这时房间的电话响了。他一看是的8308号,这室内电话到底谁拨的呢?
印安东接起电话,那边传来李孝福熟悉的声音,安东,该下去吃饭了,快七点啦,起来了吗?
李哥,我已经下去吃了,刚上来。这电话我都不敢乱拨,也不知道你的房间号。
昨天我就说看见你那牌子上写着房间号儿,然后这才给你打的,没想到果然是你,也没叫错人,你吃饭怎么这么早?睡好了吗?李孝福一连串地问。
好,还可以,但睡的时间不长,昨晚很晚才睡着。印安东回答。
那你比我强多了,我这一晚上睡不着,这一换地儿,就很难入睡。那我下去吃了,咱们七点十来分走,怎么样?
好,好。印安东回答道。
印安东拉开窗帘儿,把窗户打开,没想到这拉开窗帘儿就能远远的看到陶州三建所处的位置,这里离陶州三建确实太近了。
太阳已经升起,发出耀眼的光芒,路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早上赶着上班的人。
整个街道上的车流量并没有上岛市街道上那么多,这里的街道虽然宽儿,但车子少,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倒是很多。
7:10左右,印安东就下了楼,在大堂里坐着看报纸,等着李孝福。
印安东看报纸看得马马虎虎,但他抬起头,远远就看到李孝福走过来,先连忙站起来跟李孝福打个招呼。
待走到李孝福跟前,你也能看到李孝福嘴唇油光发亮,一看就是吃过饭的样子。
印安东呵呵笑着说,那个,你看你的嘴都发亮,看来这早上饭吃得很香。
印安东一说话,嘴里就吐出来浓浓的烟味,李孝福本来就不抽烟,对着烟味儿特别敏感,他也笑着说,安东,你嘴里吐出的烟味儿太大了。看来你抽烟抽的也太多,得注意,这么年轻抽那么多烟也没用。再说了,又没什么愁事儿,抽那么多烟干嘛?对身体也不好。
印安东笑了笑,说,是啊,抽烟都成习惯了,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不抽反而不习惯,其实我这烟也不是什么好烟,所以这烟味更大一些。
岂止是更大一些,你这烟就是呛人。李孝福是不依不饶。
俩人什么包都没带,他们计算书和一些资料已经放在办公室里了。
印安东和李孝福到了院子,门口的保安似乎都认识他们,直接放行。
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记录
办公室的钥匙他们俩都有,等到他们到了各自的办公室,这才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印安东很清楚的记得昨天他走的时候,图纸啊,就放在两个人桌子中间的位置,现在就是明显摆到了张小云的桌子上。印安东很明显地发现,他的计算书虽然放在抽屉里,但并不是自己所放的位置。
难道昨天晚上张小云又回来了吗?十有八九是她回来了。
而李孝福却更加吃惊,等他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才发现韩同彬已经在办公室了,不过韩同彬正在呼呼的睡着,他一听见开门的声音,连忙起来,睡眼朦胧地盯着李孝福,连忙说,李经理,你吃早饭了吗?怎么过来这么早?
李孝福呵呵笑了笑,然后说,韩经理,你不会在办公室里待了一晚上吧?
韩同彬笑着说,是啊,这确实没法子啦,领导催得紧。昨天晚上葛总也过来了,又把小云也喊过来。我们是对着你们的计算数一点点的对了一遍。看看,到底是你们的方法有问题还是我们的方法有问题?
对的怎么样?到底是哪儿有问题?李孝福问。
为了这,葛总又抽调了其他人的一块儿对,对了大半个晚上,基本上对出个眉目来了。我们以前一直坚持的算法可能还真的有问题,今天上午葛总再请工程口的人过来再进一步的详细的问一下现场施工做法。
有些可能是现场工艺的问题,葛总也拿不准,但是那么晚了,叫谁都不合适,所以就等到今天上午再碰一下。
韩同彬一边说,一边用毛巾沾了水,然后把毛巾拧了拧,擦了一下脸。
李孝福这时问,葛总一直在这?那计算的思路到底哪一个更合适?
是,葛总一直在这。这个计算的思路我们也是讨论了一番,而且单独拿出来一层作比较,你们一些地方算的量稍微大一点,但有的地方这些量就计算的少一点。
不过整体平衡下来是大差不差,不过葛总说你们的计算方法更科学一些,所以建议按你们的按你的计算思路来计算。
韩同彬把情况一说,李孝福心里想,昨晚他们回去了,虽然睡不着,但他没有想到陶州三建的人竟然这么敬业,而且真是一晚上在加班,这个劲头确实是李孝福所没有想象到的。
印安东发现张小云的桌子上还摆着一本笔记本,这个笔记本儿与他原先的计算书截然不同。他打开笔记本,印安东一阵惊讶,这上面赫然写着印安东对整个项目计算的思路,还有他们两个人一起做的不同之处,哪些已经解决了,哪些还没解决,这些问题都记得一清二楚。
印安东也没想到张小云会记得这么清楚,他仔细地看着这个笔记本儿。
张小云的字小巧玲珑,显得非常可爱,这个倒是比较符合她的身材特征,还有她的性格。张小云不像是一个内向的人,在会议室里,她敢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看完张小云记录的这些内容,印安东突然觉得陶州三建要是有这样的人在工作,那想不发展都很难。
看了张小云的笔记,印安东心里也在想,他也做过预算也很多次了,也投过很多次标了,怎么没有像张小云这样记录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