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章 粥摊相逢
老穆站起身付了粥钱,四周察看了一下,除了老头的粥摊,再也看不到其他的摊位,老穆觉得有点对不住两位孩子,便走到卖粥的老头身边,悄声问道:“大爷,这附近有没有卖吃的,油条包子,什么都行,光喝粥也不能解决肚子饿的问题!”
“现在太早,再等一会,差不多该来了!”老头说着,接过老穆递过来的钱。
老穆还想接着打听什么,背后传来一个动听的女人声音:“庞大爷,给我来碗粥,这几天喝你的粥,外面的粥都不想喝了,还真的没有比得上你手艺的,这粥的味道是我喝过的最好的粥!”
老穆回头一看,站在自己身后的女人,看上去比自己还高些,听到她这番夸,老穆又不由主地伸出舌头,舔了一下嘴唇,依然感到一丝特有的粥香。
“你也是坐车的吗?”老穆听得出来,站在身后的这位女人,一定是坐过早班车的。
“她天天坐车,并且不坐都不行,她是这头班车上卖票的小刘!”庞大爷介绍道。
老穆立即像有了方向感一样,急忙与小刘打招呼:“看到你,就好像坐上车一样!”
“真有这么邪乎?”小刘笑着说道。
“我们不知头班车发车时间,所以来得早些,赶火车,怕来晚了赶不上!”老穆解释道。
“你们坐火车去哪里?”坐下来端着粥碗的小刘问道。
“去东北哈尔滨!”老穆脱口说道。
“那你们来早就对了,现在早班车根本就不按点发车,只要坐满人立即就走,根本不按时间点了,现在人太多了,打开车门立即就满员!”小刘有点得意地说道。
“俺也跟着你沾光了,坐车的多,俺的粥也卖得多,天一亮,这车上的粥就见底!”庞老头插嘴说道。
“看你说的,您来卖粥,这是在方便大家!”小刘嘴甜得很,说出话来都让人爱听。
几个人正说着话,不知从哪里又冒出几个人来,有坐下来喝粥的,有站在车站门口等待车站开大门的,老穆猜测,这些可能与自己一样,坐车去市里的,于是上前搭讪道:“你们这是去哪里?”
“我们去火车站,你呢?”一位看上去有二十几岁的青年上下打量着老穆,并回应着问话。
“这么巧,我们也是去火车站,你们坐火车去哪里?”
“东北,我们家在那里!”青年回答得很干脆。
“又是巧了,我也是送人去东北,正好搭个伴,路上也好有个照应!”老穆在套着近乎。
“那感情好,你送的人也是回老家吗?”
“不是,是去走亲戚,不过他不如你大,路上也请你帮忙照顾一下!”老穆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根烟来递上。
“俺不抽烟,我也正愁着没有伴呢!正好结个伴,我姓朱,在家排行老三,在单位大家都叫我朱老三,我老家其实在这里,今年来这里上班,第一年放假过节,回家去看看,怎么称呼你们?”青年很开朗地说道。
“我姓穆,穆贵英的穆,我送的这个学生姓胡,他母亲在东北,这不去东北也是与家人一起过年!”老穆指了一下坐在那里依然在喝粥的胡国庆说道。
喝完粥的胡国庆听到老穆与朱老三的对话,急忙站了起来,上前与朱老三打招呼。
就在老穆说话的空儿,汽车站大门口又增加了不少人,也许禁不住粥香的诱惑,不少人凑过来要碗热粥,不知何时,已经没有了可坐的板凳,后来的只能站在那里端着碗,伴随着喝粥时发出的“吸溜”声,好似车站前奏起的原生态小曲,让人听着倍感无比美味。
第二四五章 催促发车
售票的小刘刚放下粥碗,汽车站的大门打开了,站在门口的人便拥进了车站,老穆招呼了一下胡国庆与穆珍,三个人也跟着进了车站,车站里停着两辆小型客车与一辆中型客车,以老穆的经验,那辆中型客车一定是去市里的,于是拉着胡国庆向中型客车走去,并在中型客车的车门处站定。
“现在几点了?”穆珍问道。
老穆借着大门口的灯光抬腕看看手表,回应道:“五点半了,刚才听售票的说,现在由于客人多,车辆已经不再按点发车了,所以咱们也没有必要那么讲究时间了!”
老穆刚说完,便注意到一个中年人向中型客车大踏步走来。
来到车门旁,拿出钥匙打开位于方向盘一侧的车门,老穆急忙问道:“师傅,这车是不是开往市里的早班车?”
“是的,就是这辆车!”司机师傅看了看老穆直言道。
“那就好,几点发车?”
司机师傅并没有回答老穆的这句问话,上了车后,便打开了老穆面前的车门,老穆跳上车,然后拉了胡国庆一把,也上了车,便找了个靠门的地方,找了个门坐下来,并示意胡国庆坐在也自己的旁边。
还没有等司机招呼,院里站着的人听到车响,便一窝蜂地围了上来,瞬间这辆车门前便热闹起来,有拼命向上挤的,有在外围站着看的,也有的敲着窗,示意上车的人占个座位。人声吵杂,不一会儿,座位已经没有,过道里站满了人。
正如小刘所说,现在进城的人多起来,等不到发车的点,车上便挤满了乘客。
大家注意到小刘走了过来,有认识的喊道:”售票员来了,车马上就要走了!“
听到这句话,大家为之一震,老穆扭头看了看后面的人,车上已经没有了空座,站在走道里站着的人也已经到了人挤人,人挨人的程度,站着的人群中不知是哪位男高音急切地问道:”师傅,什么时候发车啊?“
”马上,上满就发!“
小刘来到中型客车门口,停住了,她站在车门口招揽着生意,看到从大门口进个人,立即热情地喊道:“有去市里卖东西的,快点上车喽!上满就发车!”
小刘的嘴本来就甜,这一点正好派上了用场,她的嗓子,就好似平添了磁性,车站上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喊话的小刘那里。
车上的客人中,也许是心急如焚的缘故,有人提议道:“人满了,也该发车了!”
车里的几个年轻人跟着起哄:“该来的都来了,不来的一定是坐下班车了!”
司机拧开了油门,车辆发出声音,让车上的人为之一震,不再言语,只盼着司机有个确切的回答。
“我与你们一样,是干活的,走与不走要听主人的才行!”司机解释道。
站在车门前的小刘听到司机的话,接着扭头对着车内的乘客喊道:“大家不用急,今天因为是即将过节,再加上乘客多,所以我们提前半小时就开了车门,方便大家在车上暖和说话!”
“那也不能非得让大家挤满了才发车呀,路上再拾几个坐车的,不是一样吗?”车上坐在角落里的一位中年人叫道。
“你放心,我们这班车保证能最快到市区,放心吧!”售票员小刘不紧不慢地说道。
毕竟是车上的人多,不再议论是否开车的事,车里的人出现在短暂的平静。
“快来,马上发车了!”站在客车门前的小刘,看到车站大门口来了几个人,边挥手边喊道。
老穆注意到,从车站门口进来的总共有七个人,老穆估计,有这几个人上来,车辆马上就会开了。
第二五六章 爆满解忧
正如老穆所料,从站门口进来的七个人正是向小刘走来,小刘热情地将那七个人招呼上车。
七个人上了五个,车里实在没有空间,难以挤下剩余的两位,但是小刘依然不放弃,大声喊道:“大家再挤一下,人家一起来的,咱也不能摞下两个不拉,再让一下,让一下就上去车了!”说完便将车门口刚上去的人向里推了推,没有推动,过道实在是没有空余的地方,就听到车内一个女人叫道:“别再挤了,再挤我都要悬起来了!”
车厢里有人笑起来,有人随着附和道:“让他们等下一趟不行吗?”
“哎哟!也就一个来小时的事,大家忍一忍也就过去了,还能有多大点事啊!”小刘甜甜的嗓音还真的就起了点作用,还是站着的人们觉得那两个人不上来,就难发车的缘故,站着的人双稍微向车后方移动了一下,下面又挤进来一个。
司机看到确实难以再挤,便自行跳下车,对着小刘喊道:“让他从我这边上,就坐在我的一侧吧!”
小刘点了点头:“行!”随着答应一声,最后一个人没有挤上来的乘客便绕过车头,从司机座上跨过,坐在了拉档把手旁边。小刘托住站在车门前的人腰,使劲推着叫道:“收一下肚子,我上去就开车!”
站在车门口的两个人便紧收了下肚子,挪出半个脚的空儿,小刘将脚伸在了站在车门人的两脚之间站定,然后对司机喊道:“倪师傅,关车门!”
随着一声“咔嚓”,车门动了一下,却没有关上,小刘便又向前倾身,推了下前面的乘客,又倒过手拉了一下车门,才勉强关上,关上的车门让出的空间,让站在车门口的小刘松了口气。
司机打火正欲起步,却听到车门窗玻璃响,并隐隐听到叫嚷声:“开门,等我一下,让我上去再走!”
小刘微转身,在车门玻璃上挥着手,大声说道:“上不来了,等下一班车吧!”
“这车不是站里的,要是站里的车,一定不会上这么多!”不知谁在车厢里冒了一句。
“可别这么说,都是邻里乡亲的,落下谁也好看!大家能忍下,也是为他人谋个方便,你说对不?”小刘大声应对道。
小刘这话说得确实不假,春节旅客流量大,这是事实,为了方便大家,这些私家客车加入到春运团队,不然很多人真的没有办法进城,车上的人心里都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听到小刘这么一讲,顿时也便没有了言语。
客车缓缓驶出了车站,站在黑暗中的穆珍目送着客车消失在黑暗中,心里依然在念叨着:“一路平安,一路顺风!”
车里的人们稍稍缓过一下神来,便听到小刘的招呼:“大家准备好零钱,买一下车票,咱们比平时贵了一块钱,请大家理解啊!”
车上的人几乎都清楚,能坐上车就算很幸运,没有人再关注这时涨钱的事。
借着车内昏暗的灯光,小刘率先收了站在周围的几个人的车票钱,然后示意后面的人由坐在前面的人将钱传递到小刘手中,然后又将车票及找回的零钱由前面的人向后面的人传递到乘客手中,收完车票的小刘,正逐一清点着车上的人数,突然司机一个急刹车,站着的人身子向车前方猛地倾倒过去,假如不是人多,一定会有人摔倒,而此时车上的人拥挤得如同一个整体,没有一个人倒下,只是站在最前面的人趴在了坐在司机旁的人的肩膀,随之车上的人们发出一声惊呼。
“怎么回事?”受惊的人们醒悟过来之后,有人发出一声质问。
“有人拦车!”司机叫了一声,让大家刚刚放松的神经立即彭紧起来。
“这个点拦车,抢劫的啊?”老穆心里不禁“咯噔”一下,突突跳动的内心一下提到喉咙眼。
拦车的转到司机的车门拍了一下:“开门啊,我是坐车的,刚才看到你开得那么快过来,怕你不停车才站到路中央拦的,不是六点吗?这么早就开出站来了啊?”
“你这叫拦车吗?你这叫不要命!”回过神来的司机隔着车门玻璃吼了起来,全车的人紧张的心情稍稍放松下来。
“我要赶车,开下车门,我上去再说!”拦车的人大声说道。
“上不来了,车里挤满了!”司机继续吼道。
“不差我一个,开门试试!”拦车的人不同意司机的理由,依然不依不挠地回应着。
“我骗你做什么?”司机已经不再吼,拉下一点车窗,放缓了语气回应道。
“你先打开车门,我真的要赶时间的。”全车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车上的乘客也有跟着回应:“挤得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了,你上来那就是奇迹了!”
“求求你们,我真的要赶车的,不然我朋友等我就白等了,行行好,大家行行好!”拦车的人有点央求的声调说道。
“就他一个人,那打开车门,试试吧!”小刘对司机说道。
“你一个人吗?”司机问道。
拦车的人点了下头。
司机伸手点了一下,就听到客车的门响了一下,开了。
拦车的人嘴里连声说着“谢谢,谢谢!”便从车头前转了过去,哪里还能上得去。
小刘不停地劝着大家:“再往里一点,有包裹的请放到车座下,别占一点地方,就让他上来吧,咱算做件好事!”
老穆觉得这样僵持也不是办法,于是示意站在身旁的一位乘客道:“你坐在我们旁边,挤一下,让点地方,让他上来,不然我们也走不了啊!”
老穆的话立即让拦车的人很受感动似的,连声对着车里的人说:“真的太谢谢帮忙了!”
也许是老穆的话感到了站着的乘客,也许是坐下来的乘客腾出的地方发生了作用,站着的人们又往里挪动了一下,车门前恰好腾出一个站人的地方,小刘下了车,先让那人上了车,然后自己又最后上了车,好不容易关上车门。
所有人明显感觉到,司机已不像刚才开得那么快,速度明显减了下来,老穆心里明白,刚才受惊吓的司机,还没有从担心中解放出来。
老穆向窗外望去,假如将刚才说成黎明前的黑暗,现在天已经放亮了,脸贴在车窗上,可以隐隐约约看到马路旁小溪边上的大树干了。
虽然车速慢下来,但是由于车辆提前出站,所以老穆出发前的担心已经减少了许多,刚才只顾应付车内的事情,把穆珍丢在一边,此时除了客车的马达声,车内角落里传出来的乘客打鼾声,没有合眼的乘客静默地想着各自的心事,老穆的脑海跳出离开汽车站大门的穆珍,不禁在心里自问道:“穆珍安全到家了吗?”
第二五七章 施援误判
穆珍站在粥摊前目送客车消失在黑暗中,心里好似失去什么似的,空落落地,说不出是种什么滋味,这也许就是人常说的离别之痛吧!
呆呆地站在粥摊前发愣的穆珍,脑海中开始搜寻着与胡国庆结识来的蛛丝马迹,这一段时间来,对于胡国庆来说,简直如坐过山车一样,跟头不断,由初时结识的那种茫然的眼神,对未来迷茫的一个牧羊少年,到后来失去父亲,亲人的远离,这些丝毫没有动摇这位少年的任何意志。
穆珍在两个人相处中注意到,没有了父爱的胡国庆,好似瞬间长大了许多,对于很多事情的独立性显然胜过自己许多,对于未来的设想,胡国庆从未改变,并且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着,每天坐在灯下刻苦学习的身影,就能充分证明这一切。从胡国庆的身上,穆珍读出很多自身欠缺的很多东西。
特别是最近这半个月来,两人的感情伴随着马三爷赠书、深夜借钱、雪中寻人等一系列发生的事件而迅速升级。从彼此了解到互相鼓励,从互相帮助到互相支持,已经发展到形影不离的程度。胡国庆的短暂离开,让穆珍觉得自己生活中缺少了一个活跃的音符一样,显出一丝静默。
胡国庆走了,能不能如胡国庆保证的一样,一定回来,现在还是个未知数,穆珍想到这里,心里有点烦闷,长叹了一口气。
不知不觉中,穆珍站了已经半个小时,黑暗已经消散,黎明悄悄走来,穆珍望了望远处的街道、房屋,已经依稀可辨,站在那里定了定神,正欲准备离去,眼前突然闪现出一个有点熟悉的脸庞,穆珍不禁眉头一皱。
“那不是滨湖中学高自己一年级的王强吗?”穆珍心里立即生出一股厌来,这厌将刚才还在惦念的胡国庆驱赶得无影无踪。
穆珍站在背光处,王强站在汽车站门口的灯光下,穆珍看得很清楚,王强正左顾右盼,不时地向车站里面张望,好似一个寻找食物的野狼在寻找着自己的猎物一样。
穆珍本抬起离开的腿又慢慢缩了回来,心里不仅疑惑:“这么一个小瘪三,这么早来汽车站,会有什么事呢?如果坐车,还可以理解,看他这种东瞅西望的举动,又不像是坐车的!”
正当穆珍寻思的时候,恰好看到一个抱孩子的妇女走到汽车大门口处,王强看到走来的妇女,立即迎上前去。
王强与那妇女说话,穆珍只见两人打着手势,并不听到他们说的什么,穆珍有点好奇,便向汽车站的大门挪动了几步,离他们也就几米远的地方站定,随后看王强接过妇女挎在臂腕上的包袱,穆珍猜想这王强一定与这位抱孩子妇女很熟,不然他这样的瘪三怎么会助人为乐呢?
王强跟在那妇女身后,走进了汽车站,很明显妇女是来乘车的,穆珍觉得这很正常,大过节的,谁还不出个门呢?穆珍自己觉得十分可笑,看到当年视自己为眼中的钉的瘪三,跟着他对自己有什么用处呢!于是便放慢了脚步,转身又退到了黑暗处,略一迟疑,准备踏上回家的路。
正欲转身离开的穆珍,突然听到女人“快抓贼、快抓贼”的呼喊声,穆珍注意到追出来的女子恰就是刚才抱孩子进站的那位妇女。
穆珍回头再看妇女的孩子,不知从哪里窜出一个用帽子遮着脸的青年,走到孩子前,给孩子脸上蒙上一块布,抱起孩子就向站外疾走。这一幕被穆珍看个正着,穆珍立即想起平时大人们聊天时提到的偷孩子的故事,脑子一片空白,当时脑子什么也没有想,便对着向车站大门走来的抱孩子人冲了过去,两人碰了个正着,差点将那抱孩子的人撞倒,并大声呵斥道:“你往哪里跑?”
那抱孩子的人猛地一惊,捂孩子嘴的手一松,孩子大哭了起来,这哭声立即引起追王强妇女的注意,回头紧走两步,来抢自己的孩子,那人一看形势不妙,立即将孩子放下,扭转身沿着大街跑去,很快便消失在清晨的薄雾中。
妇女抱起孩子,哄着“别哭!别哭宝贝!”
孩子哭声渐小,妇女转头面对穆珍,两眼冒火般地盯着穆珍,一动不动,突然怔怔地问道:“你与那人是一伙的!”
穆珍一愣,怎么也不会想到妇女错把自己当坏人,立即回应道:“我与他一伙的,我还会站在这里吗?”
第二四八章 有口难辩
穆珍知道现在辩解也是惘然,无奈地站在那里没有动,女子声调提高了八度,质问着穆珍:“你说不是与他们一伙的,怎么会与那人一起抢我的孩子?”
孩子的哭声加上女子的高声质问声,立即吸引了许多前来坐早车人的视线,穆珍试图一逃了之,可是如果现在自己跑的话,也并非跑不了,前来坐车的人虽然不少,却也没有人愿意管这闲事似的,除了投来疑惑的目光,根本没有人围上前来,站在面前抱孩子的女子,根本没有能力追任何人。
穆珍两腿像是灌了铅一样,站在原地未动,嘴角动了两下,却没有说出话来,他该怎样对面前的女子解释呢?难道能对她说自己认识抢他包袱的王强吗?那岂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吗?更何况这女人的包袱还在王强手中呢?
穆珍不知如何是好?他突然想起了粥摊,我们刚来时,是第一个来喝粥的,那位卖粥的庞爷爷应当认识他,并且也能为他做证自己是来送人的。
穆珍想到这里,对那抱孩子的女子说:“我对你说不清,现在我身上有十张嘴给你解释,你也难以相信我,我今天是来送同学的,我们是来得最早的乘客,有粥摊的庞爷爷可以做证,他今天的第一碗粥就是卖给我的。”
“卖粥的能证明什么?他能证明你与刚才跑的人就不是一伙的吗?”女子依然不依不挠地回应道。
“我说我根本就不认识他们,你会相信么?再说了我刚才说了,我们一共来了三个人,那两个坐上客车去火车站赶火车了,我正准备回家,从你进站,我就站在那里看着,当看到有人抱你的孩子时,我就从那里冲出来,挡住了抱你孩子人的去路,不然,你孩子早让那人抱走了,现在你却倒打一靶,反过来污陷我是坏蛋,这还有没有公理?”穆珍突然思路清晰起来,指着刚才站的地方,连珠炮似的将刚才的事情重述了一遍。
两人在这里的辩解没有引起多少路人的注意,大家都急着赶车,哪有心思去观瞧他们的争执。
女子依然不放过穆珍,歪着头问道:“你说的我也分不清楚,我的钱全在包袱里,现在包袱抢走了,我也没有钱坐车,本来是来这里找我那不争气的男人,现在好了,一分钱也没有了,你说我咋回家呢?就算刚才我错怪你了,你要让我相信你,那就帮我买张车票!”
女子得寸进尺的神态,让穆珍着实恶心,没有想到自己大早上好心当成了驴肝肺,自找的晦气,但是面对这位女子提出的无理要求,穆珍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于是掏了一下衣兜,摸出自己的钱包,从里面抽出来一张十元的大钞,递给了女子。
“这些足够了吧!既然做好事,那就做到底,不然我就是满身是嘴,也说不清!”穆珍说完便转身离去。
女子脸上突然现出一丝困惑,好像明白自己刚才真的是污赖了好人,紧走几步,试图追上穆珍,然而穆珍一路小跑,头也不回地向回家的方向跑去,女子抱着孩子,又怎么能追得上呢?
女子追了十几步,便没有了力气,毕竟怀里还抱着个孩子,她不敢再将孩子放下来,站在离车站大门不远的地方,望着穆珍离开的方向,茫然地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我真的是冤枉好人了!”
女子将孩子放在地上站好,然后自己双膝跪倒,对着穆珍远去的方向嗑了两下头,抱起孩子向车站里的客车走去。
第二四九章 购票长龙
穆珍回到家门口时,东方已经有了鱼肚白,村里已经冒起了炊烟,穆珍没有心思去看这些,看到自家的大门还没有开,于是便扭头向自家新房子走去,
“这不是穆珍吗?怎么起这么早啊?”刚开门出来的王三元看到有点怏怏不快的穆珍,便向穆珍打着招呼。
“哼!”穆珍轻轻回应了一声,若是在往常,穆珍至少在叫声爷爷,而今天,穆珍却仅仅应了一声,这让王三元感到很奇怪,本想多说几句,看到穆珍头也没抬地转过弯,离开了王三元的视线,有点无奈地摇了摇头,长长地叹了口气。
回到新房子的穆珍关上门,一头倒在了床上,顺势拉上被子,盖在身上,竟然迷迷糊糊地沉睡去。
穆珍回到家的那一刻,老穆带着胡国庆已经来到了火车站,还没有下客车,老穆便注意到火车站广场上人山人海,地上放着大包小包的随身行李,这么多年来,老穆还真的没有在这时间来过火车站,对于面前的场景,心里直犯嘀咕:“就这阵势,估计车票也难买得上,更不要说能不能坐上火车了!”
客车停下来,老穆拉着胡国庆下了车,主动与朱老三打招呼道:“去东北的火车是几点啊?”
“我也不太清楚,只是看这么多人,车票还不知能不能买上呢?”朱老三面露愁容道。
“我们去售票处看看吧!”老穆说完,三个人便疾步向售票处走来。
火车站的三个售票窗口全部排起了长队,从窗口一直排到了售票大厅的外面,好似三条不时变幻的长龙,缓缓地向前移动,随着买票人员的增加,这队伍也便不时地在延长。
老穆对胡国庆与朱老三说道:“你们两人分别到两个队伍后排着队,我去查一下几点的票,并且问询一下还有没有车票?”说完,便径走进了售票大厅。
说是大厅,其实并不大,老穆估计也就有农村盖房的五间屋子那么大,靠东面墙上有个列车时刻表,老穆仔细搜寻着去哈尔滨的列车,只有一班,还是在中午十点一刻,老穆看了看手表,时针刚好指到七点一刻,老穆皱眉头看了看队伍,大致估算了一下,一个队伍大约有五六十来人,一个人拿到票的时间按一分钟计算,八点多就能购上票,今天坐上火车应当没有什么问题。
老穆信心十足地点了点头,然后悄悄地站在问询窗口排起了队,排在老穆前面的有十几个人,老穆注意到凡是在这里排队提出的问题,几乎都是一个问题,就是关注自己所乘坐的车次还有没有票,无论是哪个问话,老穆都侧耳细听问询的内容。
“去哈尔滨的火车今天的还有票吗?”咨询窗口的问话,不由得让老穆竖起了耳朵。
“哈尔滨,这正是我要问的!“老穆急忙窜出队伍,向前走了几步,来到窗口。
“现在有票,全是站票了!”窗口内飘出来的回答,让老穆如释重负般地轻松。
老穆走出售票大厅,看到胡国庆与朱老三往前挪动了些,而后面的队伍比来时又增加了不少。
“我刚才问过了,今天还有票,不过全是站票!”老穆轻声对穆珍说道。
“只要能坐上车,就是万事大吉了!”胡国庆很庆幸地说道。
老穆就站在胡国庆的旁边,耐心地跟随着队伍移动。
时间一分一分钟过去,看着队伍缓慢地向前挪动,老穆心里也跟随着队伍的挪动,一点点消除着自己的焦虑。
第二五O章 购票有招
正如老穆估计的,火车站上的大钟指向八点时,胡国庆前面的还有三个人,另一个长队中的朱老三离售票窗口间隔还有七八个人,老穆心里的紧张也消散得差不多了。
正当老穆心里很庆幸未晚时,胡国庆对窗口里喊道:“两张哈尔滨!”
还没等来得及问多少钱,里面的售票员冷冷地吐出几个字:“没票了!”
老穆心里突然一紧,没有票意味着什么,老穆比谁都清楚,这就意味着胡国庆节前东北之行的可能性很小,老穆跟上问了一句:“那明天去哈尔滨的有票吗?”
依然是同样的几个字:“没有了!”
售票员怕老穆再问,接着又查了一下又扔出一句:“春节前根本就没有票了!”
这句话如同当头一棒,让老穆张开的嘴都忘了合上,这一愣神的空儿,里面的售票员对着胡国庆喊道:“让一下,让下一个来!”
胡国庆有点不情愿地退出队伍,这才注意到朱老三也在那里茫然地站着,不知所措般,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
老穆心里也着急上火,没有票,连火车站台也难上,又怎么能上火车呢?
老穆突然有了主意,立即走到依然排着队的朱老三面前,低声对朱老三说:“你排上后,买去哈尔滨的站台票,只要上了站台,我们先上了火车再去补票就行。”
老穆想的这办法,也是他早年跟着村里人去外地时学的招,没有想到早年学的这招又用到这里了。
朱老三点了点头,看了看前面排着的三个人,心想:“正如人常言,这姜还是老的辣,年纪大些,经历的多,自然阅历就丰富些,想的点子也便多。”
很快到了朱老三购票的时候,顺利购到三张去哈尔滨那次车次的站台票。朱老三挥着手里的站台票对胡国庆炫耀,好似打了胜帐,举着战利品一样得意。
“现在距发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呢!我们找个小餐馆吃点饭吧!”老穆的提意,立即让胡国庆与朱老三感到兴奋,特别是朱老三,听到老穆提到饭字,口腔里立即增添了唾液,不由得咽了下去,并连声问:“这哪里有吃饭的地方?”
“有的是,我们转过去火车站便可以看到很多卖小吃的,价格也不高。”老穆凭着多年的记忆,对于火车站附近的环境还是知道一些的。
老穆带着两人,离开火车站广场,来到附近的小吃一条街,展现在面前的是另一番景象,这里的景况与刚才火车站上的人流比起来,少了许多,别看火车站上人多,但是因为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这里,知道的人也许因为急着赶火车而来不了,这里的人相对于火车站售票室,少了许多。
三人顺便找了卖包子的摊位,找了地方坐了下来,胡国庆问道:“咱们吃多少?”
“一人先来十个肉包子外加一碗胡辣汤,不够吃再要也不迟!”老穆边回答边站了起来,准备去告知包子店老板团队要的数量,穆珍急忙挥手示意老穆坐下,自己跑到那位卖包子的老板身边,叫着:“叔叔,给俺来三十个肉包子再加三碗胡辣汤!”
“好嘞!”随着一声答应,很快便有人将热气腾腾的包子端了上来。
看来朱老三真的饿了,胡国庆面前的包子还没有下去一半,朱老三的十个包子早已不见了踪影,老穆端起自己面前包子,分别向胡国庆与朱老三拨上两个。
朱老三一边连声说谢谢,一边陪笑地说:“你们正在长身子的时候,多吃些,还有你们在上车前,再买些带着,防止在火车上找不到东西吃!”
胡国庆与朱老三会意地点了点头。
第二五一章 陌生来客
时间过得好快,老穆领着胡国庆与朱老三吃完饭,已经九点一刻,距火车发车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三个人不紧不慢地踱到火车站。
这次带胡国庆出来,老穆真的将胡国庆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照顾,吃过饭后,老穆又准备了些火车上吃的东西,并一再叮嘱朱老三,一路上要照顾好胡国庆,下了火车也要商量着走,最好能将胡国庆送到公共汽车上等等。
也许是老穆刚才的饭让朱老三很感动的原因,朱老三对于老穆的叮嘱基本是言听计从,无论老穆说什么,朱老三都是点头应允,让老穆很是放心,毕竟有句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对于同车出发行的胡国庆与朱老三而言,坐在这列车上,两人不是近邻,又是什么呢?
胡国庆听着老穆的安排,心里很是感激,自打父亲去世,这世界上还没有哪个人这样关注自己,对自己这么好,老穆在胡国庆眼中,已不仅是长者,而是一位可亲的长者,一位亲人般的长者。
转眼半小时过去了,让老穆本就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车站喇叭中传出去哈尔滨的火车晚点时,老穆心中感到有点失落,时间就这样耗着,本来怕来晚了,而现在却来得太早了,尽管没有说明晚到的时间,可当下只能耐心等待。
老穆没有了言语,该说的他都说完了,该交待的也都交待了,真的没有话题与面前的两位年轻人交流了,坐在侯车室的椅子上,两只眼睛有点发涩,他试图努力将两只眼睁开,但是睁开了又慢慢合拢来,头也禁不住低了下去。
一旁的胡国庆看着老穆昏昏欲睡的样子,自己好似感染上瞌睡虫似的,两只眼皮也开始打起架来,不一会儿,老穆与胡国庆坐在那里双双进入了梦乡。
朱老三看着两人的睡态,却没有丝毫困意,心里在盘算站上这么多人,又没有车票,自己与面前的小弟能不能上得去火车呢?
正当候车室里的老穆与胡国庆进入梦乡,远在百里外的穆珍却是一觉醒来,这一觉对于穆珍来说,不仅睡得足够长,而且睡得很香,好似天地已置之度外。
从窗户照进来的太阳好似捆扎好的一排光束,照在地上呈现一个明亮的梯形,穆珍并没有急着起床的意思,躺在那里回味着从昨晚到现在事情。
胡国庆走了,一定还会回来,昨晚胡国庆对他说的都是实情,虽然现在不明白其舅舅为何要求他去东北办理学籍,但是大人们的事情,自有大人们的道理。
穆珍自然想到今早发生的事情,本来出于正义的冲动,做件好事,可为何偏偏又被人误解,假如自己不随身带着钱的话,早上的事情都不知如何收场?此时,那个矮胖的身影又挤进了穆珍的脑海,王强是不是与那偷小孩的人是一伙的呢?这个问题当时没有想,现在又如何能理得清楚呢?在当时直到王强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都没有冲过去帮助那妇女,假如他帮了忙,又会如何呢?
穆珍在心中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最后又自问道:“现在王强抢包袱,已不是不争的事实,这个事情,该向谁去说呢?”
“哥哥,起床啦!”门外穆宝的声音打断了穆珍的思维。
穆珍应了一声,接着大声问道:“咱大回来了吗?”
“没有,咱娘以为你也去火车站了呢,所以才没有来叫你吃饭,要不是咱家来人找你,咱娘让我来看你在不在?真不知你还没起床呢!”穆宝隔着门对穆珍说道。
“来人找我?”穆珍反问了一句,心里增添了莫名的疑惑,这大年下的,什么人来找我呢?
第二五二章 事情真相
“什么人来找我?”穆珍一挺身,坐了起来,揉了揉眼睛大声问站在门外的穆宝。
早上回来的穆珍根本没有脱衣服,所以起得相当麻利。
穆珍打开门,看到穆宝的脸冻得有些发红,又重复了一句:“谁来找我呢?”
“我们都不认识,一个是公安局的?”
“公安局的?”穆珍反问了一句。
“对!”穆宝语气中十分肯定。
“你看清楚了吗?”穆珍接着问道。
“看清楚了,与咱大表叔穿的衣服是一样的,那还有假!”
穆珍立即感到势头有点不对,一定是还是早上那位抱孩子的妇女报的案,穆珍想到这里,门未来得及关,便一溜烟向家中跑去。
当穆珍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家门时,看到门口站着的天成,立即打招呼:“叔,你领来的吗?”
天成见到穆珍,脸上立即晴转阴,对他使了个眼色,穆珍虽然不十分明白,但是天成的眼色已经告诉他,一定不是没有什么好事。
穆珍随即看到院里站着两个陌生人,并且有一个穿着公安制服,天成看穆珍已经进入两个人的视线,也不好再说什么,便对那两个人招呼道:“这就是你们要找的穆珍!”
“你叫穆珍?”穿制服的人严肃地问道。
“是。”
“你今天去滨湖镇汽车站了吗?”穿制服的人接着问。
“去了!”
“干什么?”
“去送俺大与我同学去坐车,我大送我那同学去火车站。”
“除了送人,你还干了什么?”
“哎!……”穆珍有点语塞,不知从何说起,假如他说出误会来,这事又怎么能解释清楚,穆珍看两人的神态,好似有些敌意,如果不实事求是说出来早上发生的事,估计是更难说清楚,于是接着说道:“回来时,碰到一个抱孩子的女人被人抢了,并且还有一个偷她小孩的人,我上去将孩子救了下来。”
“你救了孩子?怎么救的?”
穆珍便将事情的来笼去脉说得清清楚楚,两个人听了点了点头,看着穆珍的神态,一点也不惊慌,绝不像是在撒谎,然后转头对天成说:“看来这是一场误会!”
“什么误会?”天成刚才听穆珍讲的事情,好似在听故事一样精彩,没有想到穆珍今天早上当了一回小英雄。
“来之前,我们接了个报案的,据他报案称,看到一个叫穆珍的大早上在车站抢了一个抱小孩女人的包袱,并且报案人还将家庭住址说得很清楚,所以我们才找到这里来的,没有想到这事情与他说的一点对不上,不仅对不上,我们受害人还没有找到呢?只是目击者称是穆珍抢的。”那穿制服的人便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穆珍听到这些话,立时心里明白了,一定是王强倒打一靶,诬告自己,不然怎么会说得这么清楚呢?
“那报案的叫王强吗?”穆珍觉得这对他来说很重要,便急着问道。
“不,他不叫王强,说是叫安国伟。”穿制服的人称。
“长什么样?”穆珍问道。
“年龄十八岁,个子不高,胖胖的,圆脸,大眼睛!”穿制服的人回忆着说道。
“那一定是他,他根本不叫安国伟,而是叫王强,他报的假案,你们也信啊!”穆珍肯定地回答。
“来之前,我们也到车站调查了一下,有目击者称早上确实有人抢了一个女人的包袱,并且还看到一个孩子与那女人发生了争执,所以虽然未见到受害人,但是确有很多证人都证明确实发生了抢劫!”穿制服的解释道。
“你说的我也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并且与那抱孩子妇女争执的就是我,那是因为她误认为我与抢她包偷她孩子的人是一伙的,所以才缠住我不放,最后还向我勒了十元钱,我给了她钱才脱的身呢!”穆珍继续解释道。
“你没有问她去哪里啊?”穿制服的人接着问道。
“没有,她只说是来找她不争气的男人,没有找到,并且让我给他购张去县城的车票,估计是县城里来的,我没有问只是她说出来的。当时我就想尽快脱身,没有多想,才掏给她十元钱的!”
“这件事就更离奇了,你给她十元钱,还是她向你勒索的,看来这事还得找证人问问,倒底有没有这件事?”
穆珍不愿说出王强抢了包袱,但是他相信这事问起那卖粥的庞爷爷,指定能看到这一幕,因为从他那里跑过去,并且那一声大喊,一定惊扰了他,于是穆珍便对两个陌生人说道:“倒是有一个人也许能给我做证,就是那位在车站卖粥的老爷爷,他应当看到我跳上去挡住那位偷小孩子的人,至于其他的人我也说不准!”
两个陌生人听了点了点头,对天成歉意地笑了笑,说道:“看,还真的差点冤枉了我们见义勇为的人!”
“那是,你们提到要找到穆珍核实点情况,我也没有往这里想,假如你给我说了这事,我都不相信我们的穆珍会做坏事,这孩子学习很好,在学校优秀着呢!”天成夸赞道。
“看来是这样的,不过我们还想知道,你怎么猜出来那安国伟就是王强,并且报的假案呢?”
“这事说来巧了,王强是我在滨湖中学认识的,那时我们因为小事打过架,当时他吃了亏,我估计他是记了仇,不然怎么会污陷我呢?”穆珍轻描淡写地说道。
“你在现场见到王强了?”穿制服的人立即警觉起来,紧接着问道。
“在,当时我看到他在了!”穆珍肯定地说。
“王强当时在干什么?”穿制服的人继续追问道。
“他从那抱小孩的女人手中接过包袱就跑了!”穆珍脱口而出。
“你确认是接过,而不是抢?”穿制服的人紧追不放地继续问道。
“确认是接过来的,而不是抢的,但是他跑了,当那妇女去追王强时,才有人来抱小孩,这些我就站在那个粥摊附近,看得很清楚,所以我才冲上去挡住那抱小孩子的男人!”穆珍现在只能将事情表述清楚了,对于穿制服的问话,已没有退路可言,也只能将事情和盘托出。
“真是太精彩了,这事搞得还真有点复杂!”天成听到穆珍的回答,觉得这事情搞得确实有点大,无论是王强携包而逃,还是偷小孩未遂,都是刑事犯罪,那是要坐牢的啊!所以才惊叹得不由自主说出了声。
第二五三章 平安是福
穿制服的人与穆珍的对话,被同来的陌生人拿着本子记录了下来,对话结束后,在记录上让穆珍签了字收好,便跟着天成出了穆珍家门。
恰好碰到秀花与穆艳从外面回来,秀花见到天成,立即打着招呼:“兄弟来家里有事啊?”
“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找穆珍有点事。”天成好似没有发生什么似的笑着说。
“穆珍,他不是跟着他爹去送同学了吗?”秀花觉得有点奇怪,天成来家,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他说找老穆有事,根本没有什么奇怪之处,而现在说找穆珍有事,找穆珍能有什么事啊?秀花不由得在心里打了大大的问号。
“回来了,在家呢!我就是了解一些早上的事情!”天成提到早上的事情,让秀花心里不由得一惊。
“怎么,难道老穆出什么事了?”秀花想到这里,紧追着问道:“什么事?俺家老穆不会出什么事吧?”
“看你想多了,他能出什么事,根本与老穆哥没有任何关系,你扯到哪里去了!”天成笑了笑回应道。
“那就好,那就好!”秀花愣愣地说道。
“那我就回去了!”天成说完带着两个陌生人瞬间转过那学校的墙角,消失了。
回到院里的秀花看到站在院子里的穆珍,立即追问道:“刚才你天成叔领着人还找你什么事,看他说话还神社秘秘的,不会有什么大事吧?”
穆珍知道秀花的心情,怕惊忧吓着她,于是随便说道:“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来这里了解车站里的事,我也就对他说人很多,汽车上很挤!”
“哦!”秀花的心慢慢放回了肚里。
“哥哥睁着眼说瞎话!”站在旁一直未作声的穆宝好似抢话似地说道。
秀花悬着的心立即又提了起来,瞪大眼睛追问穆珍:“老实说,倒底发生了什么事?”
穆珍看瞒不过秀花,于是瞪了一眼穆宝,便将早发生的事情及刚才穿制服的问话与秀花详细说了一遍。穆宝在旁边插话说:“他们表扬我哥是小英雄呢!”
秀花白了一眼穆宝:“胡说些什么,咱可不去做英雄!”
近几个月来发生的闹心事,足以让秀花不够省心了,现在再也不想什么做英雄出风头,只想着能安穆平静地生活,比什么都好,没有比“平安”两个字再重要的字眼了!
等穆珍将事情来龙去脉讲完,秀花松了一口气,很庆幸地说:“没有什么事就好,咱没做坏事就好!”
“哎!光顾着听你说早上发生的这事了,你爹他怎么没有回来?”秀花接着追问道。
“他送胡国庆去火车站了,我就是想着凑天亮回来,所以才发生了这档子事,并且还差点让人当了坏蛋!”穆珍有点垂头丧气地说。
“现在没有事了,也没有必要再为这事后悔,无论在哪里,无论做什么事,咱不求出什么风头,人常说枪打出头鸟,棒打露头青,咱不做那出头鸟,也不去做那露头青,只求一生平平安安,老年人常对俺讲,平安是福,没有了平安,什么都是枉然,以后注意保护好自己就行!”秀花说出来这段话,扭头看了穆宝与穆艳,接着说道:“你们俩也听着,我说的话记下了吗?”
“记下了!”穆珍小声应道。
“不过今天这件事,你做得对,假如你不拦,那女的还不得急疯了!只是她现在不感恩于你,将来她弄明白时,会从心里感激你的!”秀花缓缓地道出与刚才的说的似乎有点矛盾的话来。
“我当时也并没有想着逞什么英雄,也不想着让她感激,只是一种本能,这种本能的冲动,当时就支配着我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现在想来,都有些后怕,那人高我一头,我当时哪里来的力量,将他硬撞到放下孩子的!”穆珍解释道。
“坏人做事本就心虚,恰好遇到你这犟牛,哪里有不害怕的道理,这次算你幸运,没有发生什么不测,已是万幸了!”秀花点了一下穆珍的脑门儿有点埋怨似地说。
一直没有说话的穆艳,突然冒出一句:“不说了,该做饭了!”
“好,不说了,以后多注意点,咱们做饭等你爹回来!”说完,便走进厨房。
瞬间,锅碗瓢盆交响曲便开始了。
第二五四章 兄弟逗趣
时至中午时分,秀花与穆艳将午饭做好,准备开饭时,秀花对穆珍道:“去看看大路上,你爹来了没有?”
穆珍懂事地跑出家门,身后穆宝也追了出来,兄弟俩站到大路上向东张望,冬日的正午,太阳显得特别明亮,空气中好似一尘不染似的,一眼便可看到一里远的拐弯处,大跟上连个人影都没有,兄弟俩很失望,对于穆珍来说,多么希望父亲出现在自己的视野中,看到父亲,就等于胡国庆已经坐上了去东北的火车,但是父亲没有回来,就很难说发生了什么情况,就好似今天的自己一样,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哥哥,你说咱大会给咱买什么好东西回来?”穆宝有点天真的问穆珍。
“净想好事,他这会儿说不准正在着急上火呢?哪里有功夫给你买东西?”穆珍的心情决定了他说话的语气明显有些浮躁。
“人家刘影他大给他买了机冲锋枪,跟电影里的一样,咱大也没有给咱买过!”穆宝对于穆珍的话表现出强烈的不满。
“人家是人家,咱是咱,咱大关心的不是你玩,关心的是你的学习,这就是区别!”穆珍无奈地对穆宝说道。
“哎,看来真是这爹没的选,要是能选,我也选个刘影的爹,想玩什么就能玩什么!”穆宝斗气的话将穆珍逗乐了。
“这你也能选,那还不选个有钱的爹,到那时,你想要什么,只要有钱,哪里还能买不到呢?”穆珍拿穆宝逗乐道。
“你说的还真对,咱爹要是很有钱,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买什么也不用他给咱买,只要给咱钱,咱也学刘影那样,先到集上买二两狗肉,吃他个饱,然后再到供销社将那玩具全买了来,让刘影也看看咱,让他羡慕得死去活来!”穆宝好像很有钱的样子,两手向身后伸去,架起了飞机,嘴向前突出,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你这是什么动作?”穆珍看着穆宝的动作,感到十分好笑地问道。
“咱有钱了,我要上天,坐飞机上天,让全村人都看我在天上飞!”穆宝有点自豪地说道。
“你想得倒美,连二两狗肉都吃不上,还能飞上天,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你别在那里白日做梦了!”穆珍好似给穆宝当头浇了一瓢凉水一样,穆宝停在那里一动不动。
“你就不能说点好听了,表扬我就那么难吗?”穆宝瞪着穆珍质问道。
“好,好,真要有那一天,你是咱村里的大名人,全村人提到你脸上都会发光!”穆珍有点嘲疯的口气,显然惹得穆宝不高兴,立即站直了身子,抬脸盯着穆珍说道:“哥哥,这可是你说的,我要是哪天真的坐上飞机出了国,你脸上都会发光噢!”
“你真能贫,到那时,咱家祖坟上冒青烟了!”穆珍哈哈大笑起来。
“你们兄弟俩没看到你爹回来,还站在那里等什么?快回家吃饭,咱就不用再等他了!”站在大门的秀花对着兄弟俩喊道。
“哎!这点还没有回来,说明还没有坐上火车,不然早该回来了!”穆珍叹了口气,边说边转身向家门口走去,穆宝紧随其后,也跟着回了家。
第二五五章 相助幸福
兄弟俩有点怏怏地回了家,桌上的菜并不丰盛,两只瓷碗盛着酱油染得颜色有点发暗的萝卜块里,偶而可见一两片肥肥的薄肉片,就是那么点肉片,惹得穆宝的口水都快出来了,早将刚才提到二两狗肉吃个够的话抛到必霄云外,坐下来抢饭似的,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正如穆珍说的,老穆在火车站候车室里睡了一觉醒来时,胡国庆头依然垂在胸前,发出的轻微鼾声好似告诉老穆:“请别惊醒我,我睡得正香呢!”
胡国庆确实困极了,昨天晚上与穆珍聊了一夜,两人从童年的幸福时光,讲到少年时的趣事,从中小学的古诗词,说到中国古典名著,从古代的先哲,谈到当代鲁迅,跨度从十几年,一直几千年,那是两位少年知识的碰撞,在互相交流中,互相暗赞对方的聪明与才智,并暗下一定不能输给对方的决心。
老穆抬腕看了看手表,时针已指向了一点。
“火车看来没有到站的迹象,咱不如先去吃饭吧!”老穆对坐在胡国庆身边发呆的朱老三说。
“看你们睡得那么死,我没好意思叫你们,喇叭里一直也没有提到我们的车次,看来晚点晚得已经没有了点。”朱老三抱怨道。
“正因为没有点,我们才有吃饭的时间,都这点了,吃完饭,好有劲等!”老穆试着站起来,突然感到大腿根部一阵酸麻,抬起了屁股又重重地坐了下去。
朱老三看着老穆的动作,笑了笑,推了一下胡国庆道:“醒醒,要发车了!”
胡国庆在熟睡中听到“要发车”的提醒,顿时打了机灵,困意立时从身上赶跑了一样,大脑立时变得十分清醒,左右看了看,并没有看出来大家欲走的样子,于是对着朱老三笑道:“你逗我呢!”
朱老三“嘿嘿嘿”地笑出了声,老穆看胡国庆的机灵劲,也跟着笑了起来。
“你也不看看几点了,我肚子在打鸣了!你不饿吗?”
经朱老三这么一提醒,胡国庆才知道这一觉睡的确实不短,伸了一下胳膊,回应道:“你这一说,还真的有点饿了!”
三个人正商量着一起去吃饭,胡国庆又冒出一丝担忧:“假如我们去吃饭,错过咱们坐的火车咋办?”
这个提醒还真不是闹着玩的,正如朱老三刚才提到的火车晚得已经没有了点,几时到站,还真的说不准,一旦来了,车是不等人的,错过了,不仅仅是等到明天坐上车的事,更让人不安的是明天坐上火车,恐怕到家也已经是大年初一了!
老穆脸上的顿时凝重起来,立即说道:“咱们仨个,只能我去最合适,假如这期间车来了,你们就可以直接上车,根本就不用等我!”
朱老三与胡国庆双双点了点头,对于老穆的提议表示了赞同。
老穆试着站了起来,虽然腿略还有些酸麻,但是走路已经没有什么障碍,试着小挪了几步,然后快速消失在人流中。
朱老三的目光转向了胡国庆问道:“这穆老师对你这么好啊?”
“你误会了,他确实是老师,但不是我的老师,而是我同学的父亲,特意来送我的!”胡国庆说着脸上有点喜色。
朱老三翘起大拇指,有点羡慕地说道:“还真的有这么好的同学,你真的走运,你就是走到哪里都有相助的人,这才是最幸福的!”
胡国庆点了点头,有点腼腆地回道:“哪里有你说的这么邪乎?假如真如你说的那样,我人生中遇到的全是我的贵人了!你也是我人生中的贵人!”
朱老三听胡国庆这么说,心里立时充满了一种对于胡国庆的关爱之情,站起来伸了一下胳膊说道:“我还真的就想当你人生中的贵人,就怕俺不够格呢!”
“能在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碰到你,这还不算贵人么?”穆珍十分真诚地说。
朱老三没有回答,目光盯着候车室的窗外,沉思了一会儿,好似自言自语地低声说:“人这辈子,还真得有贵人相助,不然还真的就很难成就自己呢?”
胡国庆没有听清楚,正欲张口问朱老三说的什么,突然候车室的喇叭传来的通知,让他欲言又止,竖起耳朵细听了起来。
第二五六章 艰难上车
胡国庆这一细听不打紧,这通知让他又惊又喜,喜的是喇叭中传出的是自己即将乘的车次即将到站,惊的是老穆去买饭还没有回来,假如火车来了,老穆还没有回来,朱老三与自己吃不上饭不打要紧,而对于老穆来说,不仅白跑了一趟,而且好心泡了汤,想到这里,胡国庆觉得刚才不应该再让老穆去买饭,就近吃点了事。
随着喇叭声一停,坐在候车室的人们开始向检票口聚集,朱老三与胡国庆相互对视了一下,心照不宣地没有说一句话,也跟着人流在检票口排队。
站在队伍中的胡国庆不时向候车室大门口望去,每一次送过去目光,收到的均是失望,此时的胡国庆,多么希望老穆出现在候车室的大门口,多么希望火车来得慢些,刚才因火车晚点的焦灼心情已经荡然无存。
此时的朱老三懂得胡国庆的心情,时不时也跟着胡国庆向门口张望,虽然他没有胡国庆的渴望那么强烈,但不时提醒自己进食的肚子却不争气般地在发着小脾气。
检票员开始检票了,队伍不时地向关移动着,后面的排队的人也不断在增加着,胡国庆心里默念着:“再来些人吧,让队伍再长些!”
胡国庆与朱老三通过检票口时,依然没有看到老穆的身影,两人有点怅然地跟着人流向站台走去,在靠近检票口的站台上,两人稍作停留,然后毅然跟着人流进入站台下的地下走廊。
胡国庆从地下走廊出来时,第一眼依然将目光投向检票口,那熟悉的身影立时映入眼帘,那不正是老穆叔吗?
胡国庆对着老穆挥了挥手,老穆丝毫反应都没有,依然跟着人流快速地走进地下通道。
朱老三催促胡国庆道:“咱们快跟着人去车门口排队!”
“你没有看到,穆叔进来了,咱们离开这过道口,他在这人群中更难找到咱们!”胡国庆的话音刚落,老穆已经随着人流从地下廊道中走了出来。
“穆叔,我们在这里!”胡国庆挥着手高声喊道。
老穆看到胡国庆,脸上露出胜利者的笑容。
老穆向两人递过手里的食品与饮料,说道:“咋这么巧,幸亏我紧跑了几步,不然你们俩就要饿着肚子了!”
“谢谢叔叔!”胡国庆说着感激的话。
“真的谢谢大叔!”此时朱老三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对于面前的老穆,只是一面之缘,就是即将结伴而行的胡国庆也与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竟然照顾得这么周到,心里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不用谢,我看着你们顺利上了车,就放心了!”老穆话音刚落,便听到火车进站的鸣笛声。
“快,赶快去排队上车!”老穆边说边挥着手,示意两人向站台上排队的人流走去。
此时,三个人才注意到,站台上每隔一段距离便排了两个长队,胡国庆与朱老三就在靠廊道出口最近的队伍后面站住了。
“看来,今天这车不太好上,这样,你们俩上去,就赶紧往里挤,找个窗口,我从窗口将吃的喝的递给你们!”老穆看到站台上的人流,心里难免有点发怵。
“这还能叫事,一会儿你看我的,只要我上去,小弟就没有问题。”朱老三蛮自信地说道。
缓缓进站的火车终于停了下来,排着的长队因为站的地方不对车门,瞬间向车门移去,老穆连忙接起胡国庆的手,向最近的车门跑去。
朱老三更是敏捷,三步便窜到了停下来的最近的车门旁,对于老穆来说,简直如同梦里一般,那身手,用风驰电掣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车厢门一打开,下车的人便涌下车来,朱老三一只手早已抓住了车厢旁的拉杆,只见下车的乘客刚结束,还没等乘务员验票,他便窜了上去,随后向车厢里消失了。
此时上车的队伍早乱成了一锅粥,在车厢门前挤成了一个半圆形的人堆,呼喊声,叫嚷声不绝于耳,乘务员也挤在那里,拦也拦不住,虽然口里不时喊着什么,但那微弱的声音早被乘客的吆喝声掩盖住,根本听不到他在那里说些什么。
老穆推着胡国庆站在半圆形的外围,对于面前的情形真的始料不及,不知所措,老穆感到如果车上人多的话,胡国庆说不定连车都上去。
“胡国庆,胡国庆,快过来,快,快过来!”从掀起的车窗口探出朱老三的脑袋,在那里边挥着手,边高声叫嚷道。
老穆会意,立即从人群中拉出胡国庆向朱老三伸出脑袋的窗口急走去。
老穆先将刚才从两人手里接过来的行李递了过去,朱老三极为麻利的接了进去,然后将后伸出来,对胡国庆招呼:“快!快!将手伸给我!”
胡国庆不知何意,将手伸了过去,两只手紧紧地扣在一起:“我拉你上来!”
胡国庆另一只手扒住车窗沿,老穆在后面托起胡国庆的身子,三人齐用力,胡国庆便从站台上升至窗口的高度,同时头便伸进了车窗,朱老三交替了一下手,抱住胡国庆的两个胳肢窝,猛地一拉,说了声:“进来吧!”
胡国庆很顺利地站到了火车厢里,老穆在下面看到胡国庆上了车厢,对着朱老三伸了下大拇指,对其笑着点了一下头。
在车厢里站定的胡国庆,转身将头伸向车窗,对着老穆喊道:“谢谢叔叔!叔叔再见!”
老穆挥着手回应:“一路顺风!一路顺风!”
老穆还想多说几句,但看到车厢内的人流将胡国庆挤到了一边,车窗旁的人顺势将车窗放了下来。
老穆转过身,看到车厢门前的大半圆瘦了许多,已经变成了小半圆,虽然下面的人不停地想往上挤,但是车厢内的人实在太多了,根本挤不进去了,乘务员帮着推住站在车门的人,大声喊着:“向里去,向里走!”车厢门口的人却纹丝不动,好似卡在那里似的!
乘务员对着下面的乘客喊道:“快,快,找别的车厢门去上,这里上不去了!”
乘务员的这句话,好似在圆中心炸响了一个惊雷似的,人群立即反应过来,迅速掉头转向其它车厢门跑去。
乘务员费力地推着车门最外面的乘客,叫道:“向里,向里走,不然就下来!”人群又向里挤进去一点,匀出一个人空间来,乘务员松了口气,用手拉住车门的把手,一只脚踩到火车厢的铁板上,使劲一拉,便挤了上去,费了好大劲才关上车门。
老穆看着这一幕,然后再转头看看其他车厢门,门口的半圆形依然存在,叫嚷声已经被哭喊声所取代。
随后便看到站台上的乘警开始驱赶挤在车门外还没有上车的乘客,稍顷,车辆徐徐启动了起来。站台上未上车的乘客叫骂声不绝于耳,随后茫然地看着徐徐开动的火车,一脸的无奈。
老穆看着这情景,心里庆幸今天碰到的朱老三,如果不是他的麻利,胡国庆能不能登上车都不是好说。
第二五七章 相形见小
送走胡国庆的老穆,回到家时天已经上了夜影。
“你可回来了!”正在厨房里炒菜的秀花看到老穆的第一句话,没有一丝安慰,竟然是急不可耐的祈盼。
“哎!现在回来就已经不错了!”老穆叹了口气回应道。
秀花无暇去听老穆在火车站经历,但放下手里的锅铲子,对地锅前往锅底续柴的穆艳招呼道:“你看着锅上,我去与你爹说几句话!”
秀花说完便出了厨房,站在老穆面前,将穆珍今天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老穆听得如同坠入云雾般,假如不是发生在穆珍身上,老穆真的可以当故事听,可一旦与自己家人联系在一起,这事就不再仅是故事那么简单,此时的老穆脑海中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大安,这件事情还要向大安讨教一二,才会让自己放心。
“你说的是真事?”黑暗中的老穆低声问道。
“那还有假,我骗你做啥?”秀花十分肯定的语气重复了一遍。
“那你说的这事,我还真得问清楚再说,不然将来又给咱穆珍留有隐患!”老穆的话正是秀花想到的。
“对,俺也是怕这个,所以才给你说,看看咱有啥办法能不让咱珍儿缠在里面?”秀花提醒老穆道。
“我先去找天成了解一下,看他有什么好主意?”老穆说完,未来得及喝口水便出了家门,径直向天成家走去。
老穆到天成家时,天成家的大门没有关,天成在大门了敲了几下,见没有人答应,便走了进去,听到屋里的说话声。
“后天就是除夕,明天也是节前的最后一天,饲料厂再不放假,大家都有意见了!”老穆听得出来,这是天顺在与天成讨论村里的事,老穆突然想到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与天成相比,显示出自己的小来。
马上要过春节,天成还在忙着全村里的事,而自己却放不下孩子的事,还在这个时候来麻烦人家,真的有点过意不去,想到这里,老穆转身正欲回头,屋门开了。
“老穆哥,怎么站在那里不进屋啊?”天成媳妇借灯光看到老穆,立即招呼道。
“我看他们在说村里的事,我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一年到头,想找天成聊几句!”老穆被突然的招呼有点紧张地说。
“那就进屋里说话,他们也就商量饲料厂放假的事,快进屋里说话!”莲英边说边将老穆往屋里让。
老穆也不便再说走的事,便进了屋里,与天顺打过招呼,接着说道:“你们先说村里的事,我只是来闲坐一会!”
天成见到老穆的到来,立即就猜出**分,但是不露声色地对老穆说:“村里的事也就咱村里的饲料厂放假,放几天合适的问题,正好你来了,也提提意见!”
“这事我不了解情况,怎么能随便发表意见,你们商量着定就是!”老穆觉得自己是局外人,况且这么些日子,自己对于饲料厂的事本就关注得不多,自己插嘴实在是不合适。
“老穆哥太客气了,这件事,对于我们全村人来说,都有发言的权利,你就说说吧!”天顺接过老穆的话说道。
“看来我还要非说不可了!”老穆笑了笑,接着说道:“这事要看咱们饲料的存量来定,假如我们的存量够卖十天的,我们就可以放八天,这样好不误我们的销售。”
“好,这事就按老穆哥说的,就按咱现有的存量定放假时间,这个事你明天核算一下,自己定就行了,只要不耽误我们销售,就可以多放几天,你说呢?”天成立即迎合老穆的说法,对天顺说道。
“那行,我明天就做好这件事,然后定正下来再向你汇报!”天顺说完,起身欲走,天成急忙挽留道:“过节了,正好老穆哥来了,咱位兄弟仨喝上两杯!”
“不行,我来时,家里一再交待,不能大停,晚上还要准备些过年吃的东西。”天顺挥了下手,便走出门去。
第二五八章 低糖惊变
天顺走了之后,天成看了看老穆,笑着说道:“你来咱就不用客气了,孩他娘,炒两个菜,马上过节了,我与老穆哥喝点!”
“不用麻烦了,我也就几句话,再说这大过节的,哪里能再给你添麻烦呢?”老穆连忙说道。
“不麻烦,你们俩先说着,我做好了一个菜,再说还有榨好的油菜!”刚从厨房进来的莲英应和道。
“真的不用,刚才天顺不是说了吗?现在都忙,我还要回去准备一下,今天我大清早就出门了,到现在才回家,要不是因为穆珍,我现在正忙着在家洗萝卜,准备过油的菜了!”老穆摆着手对进屋的莲英说道。
莲英不再回应,依然去厨房里忙活了。
“你刚进来,我就猜到你会因为穆珍的事来找我,说不定你今天不来找我,我明天还要去找你呢?”天成立时有点担心地说。
“就是,我一进家门便听到秀花叨叨这事,立即想到你,所以一刻也没有停,特意来找你说这事的。”老穆话语中有点急躁。
“不用急,这事急也急不得,咱们穆珍确实做了一件好事,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一点也不含糊,可好事却让一个叫安国伟的报案称咱穆珍抢了人家包袱,这安国伟一定认识咱穆珍,在车站看到咱穆珍才这么讲的,所以据咱穆珍说这安国伟是假名,真名叫王强,这个王强什么来历咱不清楚,关键是他害咱的原因要搞清楚,不然,将来说不准还能给咱穆珍添什么麻烦呢?”天成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借着灯光看老穆的脸色有点黄,于是追问道:“你没有什么事吧?”
“有点心慌,别的也没有什么事?”老穆答道。
“我看你脸色不对,该不会是心情的事情吧?”天成猜测道。
“心情没有什么事,你还不了解我,这点事,看上去也不是什么大事,可是……”老穆说话的声调突然低了下去,“可是”后面的话听不到说的什么,头有点发抖。
天成被告老穆的突然变化吃惊不小,连忙叫在厨房做饭的莲英:“孩他娘,快,快去叫咱村的老李头来。”
莲英听到天成的叫声,放下手中的厨具,便来到堂屋,看到老穆的样子,吓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快去叫老李头!”天成看着吓得呆在那里的莲英催促道。
回过神来的莲英,好似从梦中惊醒一样,出了大门,快速向村里的卫生室走去。
莲英刚一出门,天成立即上前抱住老穆的头,端起桌上的水杯,靠向其嘴边,示意让他喝上几口。
老穆听话地呡了一口,缓了一下,天成将一杯水喂完,觉得老穆能喝水,应当好多了!可依然不敢轻易放手,怕一松手老穆摔倒在地上,到那时就是没有事,也会摔出来的事的。就这样,天成抱着老穆一直等到老李头进来,借着灯光看了看天成的脸色,摸了下脉博。
“你今天是不是吃的饭少?”老李头看着老穆的脸问道。
老穆轻微地点了点头。
“家里有糖吗?快用温开水化些糖水,让他喝下去!”老李头对站在一旁的莲英说道。
莲英不敢怠慢,立即从内间桌上拿过白糖罐,挖了两勺,放入刚才老穆喝完的水杯,然后拿起天成刚才喝剩的开水,倒了半杯,感到有点凉,又从暖瓶里倒了些热水,兑了一下,手感有点温热,递给了老李头。
“没什么大事,你吃饭少,有点低血糖,喝下去就会好的!”说着将水递到老穆的嘴边,老穆听到老李头的话,立即明白了原委。
一杯水喝完,三个人盯着老穆,唯恐一不留意,老穆闭上眼睛。
不到一只烟的功夫,老穆缓过劲来,立时来了精神。
“真的谢谢你,老李哥!”老穆第一句话说道。
“哪有那么客气,你这低血糖以前有过吗?”老李头关心地问。
“没有,从来没有过,早年上中学时,在大街上曾碰到一个赶集的人,那个人当时在大街上摔倒后,挣扎着爬,又爬不起来,当时围了一圈人,不知如何是好,恰好来了他本村的人,一看便说,这是饿的,买了两个烧饼递给他吃完,就没有事了,现在才明白,那也是低血糖闹的啊!”老穆边笑边说道。
“是啊!这低血糖也不算什么病,但是却要你时时注意,口袋里别再断了糖,假如再碰到这情况,吃上两块糖,就不会有事了!”
“这么神啊!”站在一旁的莲英惊呼道。
“好,你们说话吧,我还要回去,家里还有病号呢!”老李头说完便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