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二百七十六章 姐,哥,敬你们
晏儿低声说:“儿子始终希望兄弟姊妹和睦相处,希望母后能平安喜乐。可是,这两样,儿子都没做到。”
云黛笑道:“谁说你没有?你看浅儿和幼儿,跟你关系不好吗?至于我,我难道不平安,不喜乐吗?”
“我不知道,明年战场上兵刃相见的时候,面对小二,我能不能下得去手。”
“这就要看在你心里,到底是国重要,还是兄弟重要。”
“母后,好难啊。”晏儿叹道。
“做皇帝是很难的。正因为此,才交给你呢。”云黛轻轻拍他后背,一如儿时,“母后的晏儿,什么事都能扛得住。”
被母后如此夸奖信任,晏儿觉得自己又恢复了豪气冲天的勇气。
“母后放心,我一定把这件事解决好。”
“我相信你会的。”
云黛笑着站起身,“你别多喝酒。我去跟你外祖母说话去。”
她放下酒杯,去下面顾家和明家坐的位置走去。
在如今的京都,明家权势最盛,顾家则财大气粗。
当然,顾家的人并没有表现出来什么,但顾氏兄弟掌管云记,不需要他们做任何事,别人会自动把他们归类。
顾家俨然成了京都首富。
这明顾两家,全都是太后的娘家,尤其现在朝廷又指望明二爷领兵跟北齐打仗,她们占据了殿中整整一排位置,也没人敢说什么。
云黛走过去,直接坐到了明敏和明修文中间,端起酒杯,笑道:“娘,舅舅,我向你们敬酒。”
明修文忙端起酒杯,捋须笑道:“黛儿,你可是太后。”
“太后也有家人长辈。”
云黛分别与他和明敏的酒杯碰了下,然后一饮而尽。
云舞在旁说:“黛儿,你慢点喝,这样喝容易醉。”
“今天是浅儿大喜的日子,喝醉了也没什么,大家散了回家睡觉去。”云黛拿起酒壶,又被自己倒一杯,对云舞和顾承安说,“姐,哥,敬你们。”
顾承安愣住。
她刚才? 叫自己哥了吗?
二十年了? 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云舞也欢喜极了? 忙道:“好好好? 我喝。”
她一口喝完? 看见顾承安发呆? 忙推他:“承安? 你还愣着做什么?黛儿敬酒呢? 还不喝掉。”
“哦,好!”
顾承安仰脸喝完杯中酒? 不经意间? 眼眶微微泛红。
云舞更是落了眼泪。
这么多年,她一直希望一家人好。
如今? 云黛终于承认了承安是自己的哥哥。
她简直太高兴了。
高兴的只想哭。
明敏问她:“你哭什么?”
“我高兴。”
“真是个傻孩子。”明敏低头看看酒杯? 又看看周围的热闹,眸底闪过一抹疑惑,问道,“这是在庆祝什么呀? 今儿是什么好日子?”
此言一出,云黛和云舞以及顾承安脸上的笑容都黯淡下去。
明敏的病情发展的很快? 现在已经时不时的就不认得人,不记得事情了。
明修文听了不免愕然:“我说妹妹,你怎么回事,今天是浅儿大婚,你怎么连这个也不记得?”
第三千二百七十七章 明萱出走
“浅儿?大婚?”明敏的神色有些茫然,待看见云黛,立即高兴起来,“黛儿,你回来啦?”
众人:“……”
明修文拉住顾承安问:“你娘是怎么回事?”
顾承安强忍伤心,低声与他说了几句话。
明修文面露震惊之色。
妹妹比他还小许多,怎么就能老到得了痴呆症的地步了?
承安叹道:“舅舅不要伤心,黛儿说,事已至此,咱们只能想开些。”
“唉。”明修文长叹,“人生不过百呐,到了我们这个岁数,土埋脖子了,也没几年活头。哪有什么想不开的。”
“父亲,今儿大喜日子,别说这样丧气话。”明经轻声劝。
“对,好日子不说这些。”明修文抬起袖子擦了擦眼睛,看见妹妹神色茫然的模样,不由心头酸楚。
云舞说:“看来母亲是有些累了,这样吧,我送她回去歇着。”
云黛点点头,吩咐人过来,扶着明镜。
余下众人接着喝酒。
气氛又逐渐热烈起来。
云黛环顾四周,除了孙氏在家要带小孙子走不开,安好怀孕妊娠反应重来不了。其余人都来了。
月夕也带着孩子来了。
她甚至还看见了坐在对面的靳岚和红豆。
红豆一直朝她看,眼睛红红的,似乎很想过来跟她说话。
但云黛正陪着娘家人,她也不好过来。
云黛问明经:“大哥,怎么没看见萱萱?”
“她说有事走不开,请我帮忙带了礼物来。”
云黛点头,没说话。
她这些年遇到过太多人,太多事。
唯有明萱是她认为的真正的苦命人。
前半生,她所嫁非人,被赵元齐连累,落了个弑父的恶名,隐居在娘家,诞下鲁王遗腹子,受到多少非议。
好不容易明诚慢慢长大,她也开始走出侯府。
可谁知,明诚却是个叛逆的,因为求娶幼儿不成,便离家出走。
这也就罢了,男孩子,又是会武功的,出去闯荡一番也好。
可是明诚竟跟了小二,如今是小二手下第一员大将。
至于那个骆奇骏,因为逼迫云黛和秦王跳海,被小二知道后暴怒? 除以五马分尸之极刑。若非身边人劝阻,甚是还要诛了骆奇骏九族。
明诚聪明,有城府,武功也不错? 学东西很快。
他跟着骆奇骏历练过后,在军中升职很快,如今已经是小二的左膀右臂。
两边一旦真正发动大规模战争? 明纬和明诚这对亲舅甥,便要兵刃相见。
明萱如何能忍?
她生气,伤心? 愤怒。
她悔恨万分? 当年自己为什么要一意孤行? 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养了个白眼狼出来。
如果当年? 她能听从劝告? 打掉这个孩子然后再嫁,也不会比现在过的更差。
她现在有些抑郁? 完全沉没在了侯府后院里,别说侯府的门? 连自己的院门都不再出。
似乎要把自己变成侯府深深后院的一抹孤影。
大家都担心她? 轮番去劝她? 可是她自己终究是无法想得开。
这种场合? 不必说,她也不会出现的。
第三千二百七十八章 杀子
云黛知道明家的尴尬,也知道明经这是推脱之词,也就没多问什么。
宴席到一半,一个太监走到明经旁边,附耳低声说了句话。
明经脸色微变。
小太监退下后,云黛问:“出什么事了吗?”
明经眉头紧锁:“刚才家里的管家来消息,说明萱走了。”
“走了?去哪儿了?”
“不知道。管家发现的时候,她已经坐马车出城了。”
“那还等什么,,你赶紧去追。”
“可是这里……”
“什么这里那里的,快去!”
“好,我这就去。对了,这事先别跟父亲说,他身体不好,免得他着急。”
“我知道。”
“大哥你别急,我让人陪你一起去。宫里有快马。”
云黛叫来卫锦泰,让他挑一匹好马,再找几名侍卫,陪着他一道出城去。
明经和卫锦泰匆匆而去。
明修文看过来,问:“这小子怎么走了?”
云黛笑道:“没什么,大哥有点公务要处理。”
“也对,国事是要比家事要紧的。”明修文没有多问。
云黛朝外头看了眼,不知道能不能尽快追上明萱。
此时的明萱已经出城很远,但到底只是普通马车,速度远不能与宫里的名马相比。
很快就被追上了。
明经纵马上前,拦住马车去路,提着鞭子指着马车喝道:“明萱,你给我下车!”
明萱坐着不动:“大哥,你别拦我。”
“你要做什么?!”明经很生气,“知不知道你这样会让多少人担心?你要做什么,好歹跟我们商量商量,自己一个人闷不吭声就走了,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
马车里很久没有传来声音。
许久后,明萱从马车里走出来。
明经这才发现,她从头至尾裹着黑色披风,活像个黑寡妇。
“你这是做什么?”
“大哥,我要去北齐。”
“胡闹!”
“我没胡闹,大哥,我要去吧明诚带回来。”
“如果那孩子肯听的你,当时就不会走!”
“他是我的儿子,是我生的,他变成这样? 我有责任管他!”
“你别傻了,孩子已经长大了? 你管不了的。”明经跳下马,叹了口气,“妹妹,你看见黛儿没?她去过北齐多少次?小二可曾听她的? 跟她回来过?连她尚且如此,你真以为自己能改变什么?”
“如果他不肯跟我回来? 我便……”
“你便如何?”
“杀了他!”明萱神色带着几分决绝的冷意? “当年我能杀他的爹? 如今我也能杀这个逆子!”
明经被她眼神震慑? 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知道? 妹妹的话并不是冲动或者负气。
她是真的说到做到。
“今时不同往日? 大周北齐关系紧张? 明诚身在军营,他不会让你靠近的。你去了也是白费? 说不定还会丢掉性命。”
他伸手拉妹妹,“来? 跟我回家去。”
明萱摇头:“大哥,我既然出来了? 就没有打算再回去。”
“你说什么?”
“我在侯府后院,待了半辈子。我待够了? 待腻了,再待下去,我也许也疯掉。你让我出去走走吧。就当让我出去散散心。”
第三千二百七十九章 弑夫的恶名
明经道:“你让我怎么放心让你走?”
“大哥,难道你以为我会死在北齐吗?小二和明诚,会杀了我吗?”
“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但是北齐不是只有他们。你不会武功,也不如黛儿聪明,你一个人去,知道多危险?你若真的要去,行,容我回去与皇上请假,我陪你一道去!”
“我不需要大哥陪。”
“那你也别想走。”
“大哥,你就不能考虑考虑我的心情吗?”
“你能不能考虑考虑别人?侯府上上下下,还不够体贴你吗?为什么要一直这么自私?”
明萱怔然:“大哥你说什么?”
“当年你一意孤行杀了鲁王,你可有与我们商量过?”
“我杀他,还不是为了救爹娘,救你们?”
“我们不需要你救!”明经怒道,“为什么要替我们背负这样的罪恶和压力?”
明萱瞬间有点崩溃:“难道我救你们,还是我错了不成?”
“你要知道,爹娘和我们,只想让你过的快乐,并不需要你背负弑夫的恶名。这些年,你过的轻松吗?”
明萱别过脸去擦眼泪,哽咽道:“我只知道,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你后悔生明诚吗?”
明萱身子微震,沉默不言。
明经道:“你自己做主杀了鲁王,又一意孤行生下这个注定不被欢迎的孩子。这些,难道不是你的自私吗?母亲为你操了一辈子的心,忧劳成疾过世。如今父亲年纪大了,身子也不好。你又要去北齐,让他为你担惊受怕。你只考虑自己做母亲的心,可曾想过爹娘的心?”
明萱的眼泪哗哗直掉。
“哪怕只是为了父亲,不要冲动。你想去散心,没问题,大周河山万里,足够你去。”
“为什么不让我去北齐?明诚这孩子不该死吗?难道大哥要眼睁睁看着他和明纬兵刃相见?如果明纬被他伤害……”
她没敢说下去。
明经道:“你也太小看明纬了。当舅舅的,难道还收拾不了外甥?不管明诚犯多大的错,自有国法处置,正如当年的鲁王,真的不需要你亲自去杀,给自己背负上沉重的压力。”
二十多年前弑夫,现在又要弑子。
一般人能承受吗?
明经不愿意妹妹再陷入这样的痛苦泥沼中。
“你先跟我回去,有什么事,跟家里人坐下一起商量。”明经硬是把妹妹推上马车,命令车夫返回。
马车返回侯府,刚到门口,管家急匆匆冲出来,声音都变了:“大爷,侯爷他,侯爷出事了!”
明经脑子嗡的一声,跳下马抓住管家追问:“侯爷怎么了?”
管家的声音带着哭腔:“刚才侯爷从宫里回来,进门就说不舒服,然后就昏过去了……”
“爹!”
明萱跳出马车,朝府里冲去。
明经急忙跟过去。
府里的大夫正在给明修文诊脉。
明萱冲到门口,看见父亲躺在床上的消瘦苍老模样,心下一酸,跪了下来。
“侯爷如何了?”明经绕过妹妹走到床边,问大夫。
第三千二百八十章 你走了,这世上就没有人疼我了
大夫拧眉,收回手,朝明经拱手道:“大爷,准备准备后事吧。冲一冲,或许能好。”
明经脑子一片空白,慢慢跪了下来。
身后响起明萱撕心裂肺的痛哭声。
“爹……”她跪着爬到床边,看着床上消瘦的老人,叫道,“爹,您睁开眼看看我啊,我是萱萱,我回来了。”
明修文慢慢睁开眼,转头看向女儿,抬起枯瘦大手,摸了摸女儿的头,哑声说:“想去哪里就去,想做什么便去做。你是我们明家的女儿,不必委曲求全。”
明萱哭着摇头:“爹爹,都是我不好,我不该任性出走,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你不要离开我……”
她悔恨不已。
明修文断断续续说:“萱萱,这些年,你受委屈了……”
明萱满脸是泪。
明修文看向跪在一旁的大儿子,吩咐道:“你不许阻拦她,她要做什么,便让她去做。听见了吗?”
“是,儿子谨记。”明经垂着头,哽声说,“爹一定要保重好身子,二弟还没回来呢。”
“明经保家卫国,我的后事,不必通知他,免得他分心。”
明经忍不住痛哭。
管家匆匆赶来,低声说:“大爷,宫里来人了。”
明经忙擦擦眼泪,起身迎出去。
原来是云黛来了。
不仅云黛,晏儿和幼儿也都来了。
不等说话,明镜和云舞,承安,带着孙氏和孩子们也都赶过来。
“舅舅怎么了?”云黛急声问。
“爹回来后,听说萱萱走了,就……”
“不是说要暂时瞒着舅舅的吗?”
“怪我急着去追萱萱,府里的下人也不禁问,父亲喝问几句就招了……”
“表姐回来了吗?”
“回来了,在爹床前。”
“我去看看。”
云黛走进明修文屋里,看见云舞跪在床边,头靠在明修文的胳膊边上,凄声痛哭。
明修文看见云黛和晏儿来,忙要起身。
但他如何起得来。
云黛上前按住他,轻声说:“舅舅,千万别想不开? 吓唬我们。”
明修文声音显得很虚弱? 但还是咧嘴笑:“我没事。你们怎么都来了呢? 皇上啊,您是君,我是臣,万不可如此。”
晏儿道:“在家里? 您是长辈? 晏儿是晚辈。不存在君臣尊卑。”
明修文的力气在逐渐消失? 也没力气去争辩什么。
他看见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也看见了自己唯一的亲妹妹那张苍老的? 悲伤的脸。
“大哥,你不能走呀。你走了,这世上就没有人疼我了。”明敏絮絮叨叨的说着? 似乎又清醒许多。
明修文没说话。
他放心不下远在沧澜镇的小儿子,和外孙子。
想到他们终究一战? 他觉得痛心。
“舅舅,您想说什么? 尽管跟我说。”云黛说。
“论理,舅舅不该提这种事,可是……如果可以,黛儿,留明诚一条命,留给萱萱。萱萱这辈子啊,太苦了。”
“好,好,我答应您。”云黛哽咽着使劲点头。
“好孩子,虽然舅舅不知道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令你这两年来有些颓废,但是……
第三千二百八十一章 舅舅走了
“但是,不要丧失希望。相信人间正道,好吗?”明修文轻声说。
虽然他们不常见面,但明修文目光如炬,什么事都是心中了然。
云黛哽咽:“我知道。”
“晏儿和小二,都是你的儿子。舅舅相信你,能好好解决这件事。虽然舅舅不想让你辛苦,但自来能力越强者,责任也就越重。不要逃避自己的责任。担负起来。”
“好,我会的。我不逃避我,我会负责。”
“舅舅信你。”
明修文慢慢吐出一口气,然后缓缓闭上眼。
就此仙逝。
他走的那么平静和安详,仿佛只是午后小憩。
可是对于还活着的人来说,却是无尽的悲伤。
明氏子孙跪在院子里,哭声一片。
云黛拉着舅舅的手哭了许久,直到感觉到手上的温度完全消失。
她抬手擦掉眼泪,最后看一眼舅舅的模样,转身离开。
明敏拉住她:“黛儿,你去哪里呀?”
云黛转身抱住她,眼泪落在她衣襟上,“娘,舅舅走了。”
明敏拍拍她后背:“不要难过。”
云黛不能确定此时的明敏是糊涂还是清醒。
她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
如果她明白,怎么没有流眼泪呢。
可如果她糊涂,又会念叨着叫她不要伤心难过,人死了,也还是会回来的。
那些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的话,却奇异的有抚慰人心的作用。
身边的长辈一个接一个离开,如今还只剩下一个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明敏。
接下来便是料理丧事。
明修文是忠勇侯,他过世后,爵位就顺理成章的由嫡长子明经继承。
忠勇侯府,还是忠勇侯,只是人在一代代的变迁。
明修文过世后,明经谨遵父亲的遗愿,不愿意把这个消息告诉远在沧澜镇的明纬,怕影响到他的情绪,怕他分心,无法专心打仗。
但云黛坚持把消息送去了。
她相信,明纬不是这样脆弱之人。
亲生父亲过世,他不能知道,这是一件太残酷的事情。
沧澜镇正是大雪纷飞。
明纬收到云黛的信,泪洒信纸。
他走出帐篷,面向京都方向跪下,磕了三个头。
“儿子不孝,不能侍奉父亲身边。但儿子一定会平复战乱,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
过完年,明修文的丧期结束后,云黛开始安排赵元璟和晏儿相见之事。
这期间,云黛都是住在宫里。
只要是因为舅舅的丧事,再一个,她答应了舅舅,不再逃避自己的责任。她不能放任几个孩子之间的争斗。
她也答应了舅舅,要把明诚平安带回来。
当然,隐居的事情她从来没有放弃过。
但需要等到她把这些事情都解决完之后。
住在宫里这段时间,赵元璟偶尔会扮成侍卫去看她,有时候也会扮成太监。
扮成太监主要是为了逗她,让她能高兴一点。
但他这般胡闹,却让宫里传出了一些闲言碎语。
据说,有人看见太后和一个侍卫关系亲密,甚至还牵手漏报。
起初,这些话是从后宫传出来的。
第三千二百八十二章 对自己媳妇能不能好一点?
很快传到晏儿耳中。
晏儿大怒。
他把包括采采在内的后宫嫔妃聚在一起,狠狠的训斥了一顿。
从他登基娶亲以来,嫔妃们从未见过他发这么大的火。
个个噤若寒蝉。
“到底是谁传出这话?”晏儿寒着脸,冷声喝问。
没人说话。
啪!
晏儿狠狠一拍桌子:“说话,都哑巴了?!”
众人忙跪下。
采采也忙跪下,开口:“皇上息怒,这都是妾身失职,没有管好后宫,给皇上添烦恼了。”
“不要跟朕道歉。事关母后清誉,朕如何能忍?你现在需要做的是找出谣言的源头,把传出这话的狗奴才给朕宰了!”
“是,妾身立即就去查。”
“这是闹什么?”
云黛走走进来。
晏儿忙跪下行礼:“儿子给母后请安。”
“你今儿发什么火,皇后大着肚子,你就叫她跪着?”云黛走到采采面前,伸出手,“采采起来。”
采采朝晏儿看。
晏儿上前亲自扶起采采,道:“不敢劳烦母后。”
“我若是不过来,你今儿是不是要把这些人都罚了?”云黛拉着采采坐下,“后宫这几个,跟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她们都是什么性子,你还不了解?个个老实的连话都不敢说。”
除了采采,后宫还能叫的上名字的,也就一个荣妃朱绣荣,其余三四个都是低阶妃嫔,最高的一个是生了皇子的黄嫔。
个个都是老实巴交,三棒打不出一个屁的性子。
便是皇后采采,也是安静柔顺的。
这样的后宫,委实令人省心。
晏儿道:“近来宫里流言蜚语甚多,儿子也是一时着急才……”
“什么流言蜚语?”
“就是……”
“传我与侍卫有染,是不是?”
“儿子一定查清楚这件事,严惩造谣者!”
“你查归查,难为采采做什么?”
“后宫本就是皇后司职,闹出这些污言秽语,她失职。”
采采垂首:“都是妾身的错,求母后降罪。”
“也不是什么大事,何至于此。”云黛道,“行了,就这样吧,你们先各自回去,我跟皇帝有话说。”
后妃们行礼退出去。
“母后,您喝茶。”晏儿捧上茶。
云黛道:“晏儿,你刚才竟叫采采跪着,没看她怀着孩子呢?对自己媳妇能不能好一点?”
“儿子只是一时生气……”
“再生气也不行。”
“是,儿子以后不会了。”晏儿坐到她对面,笑道,“母后刚才说有事情?”
“有事。”云黛端起茶杯喝了口,沉默片刻,才说,“晏儿,你想你父皇吗?”
晏儿微怔。
这几年,他怕母后伤心,很少主动提起父皇。
没想到,她竟主动提起来。
“想的。”晏儿老老实实说。
“你想见他吗?”
“想啊。”晏儿点头,“其实我早就想去青鸟城的冰山看望父皇,我还从未去过那里呢。母后是思念父皇了吗?不如我陪您一道去。”
云黛摇头:“他不在青鸟城了。”
“什么?”晏儿吃了一惊,“不在青鸟城?这是什么意思……儿子不明白。”
第三千二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你爹爹啊
“下午有空吗?跟我去一趟摇光山吧。”
“……好。”
晏儿心中惊疑不定。
他直觉去了摇光山,会发生不同寻常的事情。
下午他特意把所有事情都推掉,陪母后乘坐马车前往摇光山。
摇光山道观修建的大气雅致,清幽宜人。
尤其现在初春之际,处处都是好景致。
晏儿边走边看,笑道:“儿子大多时候待在宫里,许久没出门,竟不知外头春光正好。”
“你父皇做皇帝的时候,也没像你这样忙。”
“儿子不如父皇。”
“走吧,到后面来。”
云黛领着他去了赵元璟住的院子。
赵元璟正坐在杏花树下的躺椅里看书。
杏花落在地上,他的肩上。
青衣捧着茶,侍候在一旁。
好一副春日杏花图。
起初晏儿看见院中坐着个年轻英俊男子,心下有些疑惑,想到了宫里最近的那些谣言。
难道母后真的年轻侍卫……
不过,他很快就把这种荒唐念头给驱赶掉。
下一刻,躺椅上的青衫男子从书上抬起头,朝这里看来。
晏儿接触到他的脸,如遭雷击,整个人愣在原地。
他站着一动不动。
云黛推他:“晏儿,你傻了不成?”
“他……”晏儿抬手,“母后,难道是我最近折子看多了,眼睛花了?他怎么那么像父皇?”
赵元璟站起身,微笑道:“晏儿。”
啊,声音是他!
晏儿猛地回神,看着赵元璟,结结巴巴道:“你,你是谁?”
“我是你爹爹。”赵元璟拿书的手负到身后,走到他面前,敲了敲他的额头,“臭小子,连你亲爹也不认得了?”
晏儿怔怔看着他,又回头看云黛:“母后,他……”
“他就是你爹爹啊。”云黛笑道。
“怎么会这样?”
“你听我跟你说。”
一直到云黛把事情说了一遍,晏儿还是如在梦中。
这一切都太不真实了。
原来两年前,父皇就已经醒了?
他就在京都的郊外住了两年,自己身为亲儿子,却一无所知?
“这样天大的事情,为什么要瞒着儿子?”经过最初的震惊和狂喜后,晏儿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这几个月你爹爹的身子才慢慢好起来,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他只能躺着。加上朝局乱,担心暴露他还活着的时候,引发朝廷动荡,所以暂时瞒着你。”云黛解释。
晏儿回想起过去两年的种种疑惑,“这么说,幼儿早就知道了?”
“知道。”
“浅儿呢?”
“浅儿也是大婚前才知道的。”云黛说。
晏儿叹道:“连她们两个都知道,唯独瞒着我。浅儿如今也长大了,从前有什么秘密,都不会瞒着我的。”
云黛笑道:“正因此才没有告诉她呢。”
“那,现在怎么又愿意让我知道了?”晏儿疑惑。
“为了你和小二,更为了大周和北齐。”赵元璟沉声道,“如今已经开春,想必小二那边已经在准备战事。你对此有什么考虑?”
晏儿还沉浸在父皇复活的情绪震荡中,一时没有说话。
第三千二百八十四章 父皇,对不起
云黛和赵元璟也不催他,夫妻两个围着红泥小炉,用梅花上收集来的雪水煮茶喝。
云黛其实喝什么水都行,她更喜欢山泉水煮茶,但赵元璟喜欢。
换做前世,她会觉得雪水很脏。
但这个时空基本没什么空气污染,这里又是深山,雪还是很干净的。
为了满足赵元璟这无可救药的“高雅爱好”,冬天的时候每天下了雪,云黛和青衣就会抱着小罐子,去收集梅花花蕊上落的雪。
收藏了几十个小罐子,都搁在冰窖里冻着,想喝了,便拿出一罐子来,很方面。
煮了茶,隐约有淡淡的梅花香味。
还是很赞的。
云黛也挺喜欢。
赵元璟煮茶自有一套流程,动作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云黛撑着下巴看着他。
知道清醇的茶香味传来,晏儿回神看过来,才发现他们两个已经笑眯眯的端着茶喝了。
“喝了尝尝。”云黛递给他一杯。
晏儿谢过母后,接过茶抿了口,却没品出什么滋味。
主要是他此时情绪剧烈震荡,根本没心思去品茶。
“好喝吗?”云黛问。
“不错。”
“能喝出什么水煮的吗?”赵元璟问了句。
晏儿微怔,想了想,笑道:“想必是这摇光山的山泉水,似乎有一种别样的滋味。”
云黛笑起来:“论雅致,你可不如你父皇。”
“不是山泉水吗?”
“这是去岁冬天,你母后特意去梅花蕊收集起来的雪水。”赵元璟笑道,“这水,我可很舍不得喝。”
当时他不知道,若是知道,必然舍不得云黛去收集什么雪水。
他知道她的腿很怕冷。
晏儿听说,便又拿起茶杯,沉下心,仔细品了几口,笑道:“果然有梅花的清香味。”
他朝赵元璟看了看,说:“父皇,对不起。”
“什么对不起?”赵元璟看过来。
“儿臣辜负了您的期望,没有把国家治理好,也没有处理后兄弟之间的关系。”晏儿说着垂下头去。
赵元璟道:“这几年,大周百姓的日子越发好了,怎么叫没有治理好呢?”
晏儿抬起头来。
“只要百姓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就说明你这个皇帝是称职的。”
“可是,战事还在不间断的发生。”
“那是另外一回事。作为一个国家,永远都有数不清的外交问题要处理。”赵元璟不紧不慢道,“在这世上,除了大周和北齐,还有大海另一边的遥远国度。”
晏儿点点头。
朝廷和云记的商船早就能够远渡海洋,去往海外。
大周的瓷器,绸缎和茶叶,在海外大受欢迎,为大周赚来了无数的白银。
至今为止,已经有不少海外的人跟着商船到大周来,他们身材高大,金发碧眼,来来往往做生意。
赵元璟道:“即便大周和北齐统一,将来我们和海外之间的交流多了,也可能发生摩擦,甚至是战争。这些事是不能避免的,否则我们为什么要每年花那么多钱养军队?为的就是让他们保护家国百姓的安危。所以你不要害怕战争,战争只是过程,不是目的。”
第三千二百八十五章 儿臣愿让位
晏儿的眼睛渐渐亮起来:“儿臣明白了。”
“你怎么还跟我称儿臣?”赵元璟皱眉,“如今你是皇帝,你才是君。”
晏儿站起身,撩起长袍下摆,跪了下来。
“晏儿,你这是做什么?”云黛问。
晏儿没说话,而是给赵元璟磕了个头,郑重其事说道:“父皇回归,儿臣愿意退位。”
赵元璟和云黛对视一眼。
果然。
云黛一早就预料到,晏儿这性子,一旦知道父皇还活着,必定会让出皇位。
赵元璟“你起来吧。”
晏儿跪着不动:“求父皇成全儿臣的意愿。”
“晏儿,你爹爹不会再当皇帝的。“云黛说道,“对于皇帝来说,他已经是过去式,你才是现在。若你退位让给你父皇,史书上该如何记录这一笔?”
“我与你母后的年纪也不小了,几番生死,也确实不愿意再去做皇帝。晏儿,你已经长大了,有妻子儿女,好好的做这个皇帝吧。”赵元璟说
晏儿有些惘然:“父皇不打算回来吗?”
“如果我想回去,何必还要等到现在才与你相认?”赵元璟亲自伸手拉他起来,“晏儿,做皇帝,就要有做皇帝的样子。我这次与你相认,完全是为了小二。”
“为了小二?”
“我听你母后说,战事一触即发。小二那边领兵是明诚,北齐这边是你明二舅舅,他们亲舅甥之间打起来,必然有生有死。”
晏儿沉默着点点头。
云黛说道:“我答应过你舅老爷,要把明诚带回来。何况,他们两个打完了,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儿子明白。”
“症结还是在小二身上。”
“小二不会放弃的。”晏儿轻声说,“唯一的办法,只有彻底打败他。”
“我跟你父皇商量过,我们去沧澜镇帮忙。把这场战事彻底解决掉。”云黛说。
晏儿一惊:“不行。”
赵元璟道:“如今朝中能打仗的将军不少,但是能在北齐那种地方打的人很少。你选来选去,也只选出一个明纬。”
“如果皇叔公在就好了。”至今想来,晏儿仍旧惋惜痛心万分。
赵元璟道:“你皇叔公不在了,就不必再提了。何况你皇叔公又不是真的神仙,他为大周征战这么多年,该让他歇歇了。”
晏儿并不知道他说的歇息,是真的歇息。
赵元璟道:“论在北齐打仗,我虽不如你皇叔公,但比明纬要强许多。只有我亲自去,才能解决问题。”
“我不想让父皇母后以身犯险了。”晏儿说,“儿臣已经想好,等明二舅舅的战事结果,不行的话,儿子便御驾亲征。”
“你从没有真正领命打过仗,甚至没有去过北齐。你怎么打?”赵元璟皱眉,“你儿子才多大?”
“三岁。”
“是啊,你的大儿子才三岁。你若是在战场上出什么事,你认为三岁的孩子能做什么?”
“可是当年父皇……”
“我去打仗的时候,你也还小,我费尽心思熬到你长大,才敢离开。怎么,你想重蹈覆辙?拿江山社稷开玩笑?”
第三千二百八十六章 母后没有找别的男人
“儿子不敢。”晏儿忙站起身。
“说实话,当我知道自己因为打仗而岁月无几的时候,我很后悔。”赵元璟声音低沉,“无论对国家来说,还是妻子,儿女,这都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
晏儿怔然。
当年父皇御驾亲征,一举荡平九黎族,从此令九黎人彻底融入大周,可谓是千古刘芳的战绩。
而他也一直很向往,很崇拜父皇。
没想到,父皇心中却是后悔的。
也是,如果父皇没有在九黎受伤,也就不会英年早逝。母后不会伤心这么多年,小二也没有去北齐做皇帝的机会。
皇叔公,也就不会死了。
赵元璟说:“当下你自以为正确的选择,却可能造成深原的影响。晏儿,你是皇帝,对于自己的每句话,每个决定,都要慎重再慎重。”
晏儿道:“可是我不想让你们涉险。明二舅舅和明诚已经开战,边境很乱……还是等这场战事的结果再做决定吧。”
“晏儿……”
“父皇,我已经决定了。”晏儿难得在爹娘面前态度如此坚决。
云黛朝赵元璟摇摇头。
赵元璟也就没有再坚持。
晏儿道:“按照我的估计,也快有结果了。父皇稍安勿躁。”
“晏儿,以后别叫父皇了,跟着幼儿一样,叫爹爹。”赵元璟说,“等小二这事儿解决了,我便会陪你母后隐居,不会再涉足朝堂。所以,关于我还活着这件事,不要传出去。”
晏儿朝母后看。
云黛道:“如今知道你父皇还活着的人,除了你我和浅儿幼儿姐妹俩,还有思华年,卫锦泰,青衣,保兴。对了,还有慧远大师和姬棠棠。除此之外,我不希望再多一个人知道。包括采采和你其余的妃嫔们。”
晏儿虽然觉得难过,但还是点点头,表示明白。
他知道,父皇苏醒这件事,过于匪夷所思。当时看着父皇过世的人,不是一个两个。
身边最亲近之人可以接受他复活这件事,旁人就不好说了。
容易引起无端猜测,也会让朝局震动。
还是隐瞒了最好。
只要最亲近的人知道即可。
晏儿对此没有异议。
他笑道:“难怪母后一直要住在这里。我一直以为是母后心情不好,或者嫌弃后宫妃嫔吵闹,想要清静,才搬来的。原来是为了父皇。”
他忽然想起什么,朝赵元璟看了眼,笑道:“这么说,今日后宫关于母后的传言……也是父皇,是爹爹了?”
云黛笑道:“不是你爹爹,还能是谁?”
晏儿失笑。
难怪呢,母后知道这些谣言,却丝毫也不在意。
他的心里放松下来,觉得很高兴。
母后始终对爹爹一心一意,并没有去找别的男人。
一家三口聊了许久。
一直到暮色,晏儿还不肯走:“儿子许久没吃过母后亲手做的饭菜。今儿想吃过晚饭再回去。”
他与旁人不同,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事情,既不沉迷美色,也不耽于美食。
他之所以不想走,只是想与爹娘再多待一会。
第三千二百八十七章 动了凡心
这些待在父母身边的悠闲时光,令他仿佛回到过去。
没有压力,轻松愉快。
赵元璟道:“你倒是爱撒娇,连我尚且舍不得让你母后亲自下厨。”
晏儿嘿嘿笑:“我来帮忙打下手。”
“你去把鸡毛菜摘了洗干净。”云黛卷起袖子吩咐,“我也许久没亲自下厨了,今儿让青衣歇歇,吃顿现成的。”
青衣听了抿嘴笑:“今儿奴婢可享福了。”
“嘴里虽这么说,还是过去打水抱柴火。
保兴卷着裤腿,脚上都是泥巴,哒哒哒走进来,手里提着一条鱼,笑嘻嘻道:“奴才今儿运气好,钓到一条大黑鱼。娘娘不是说吗,奴才若能钓到黑鱼,就做酸菜鱼的。”
“行,一起做。”
“多谢娘娘。”保兴高高兴兴提着鱼出去收拾,免得鱼腥味熏着院子。
他刚出去,又来了脚步声。
这次是啪嗒啪嗒的。
晏儿回头,看见一个光着脑袋的大和尚,穿着一身灰色僧袍,戴着斗笠,胳膊弯挎着一个精致的小竹篮子。
仔细一看,那不是慧远吗?
平常他在皇宫寺庙出现,都是主持袈裟,宝相庄严,俨然得道高僧。
今儿却像个到处混吃混喝的野和尚。
“啊咧?”慧远看见晏儿在,不由顿住脚步,“小皇帝也来了?”
随即笑起来:“看来是父子相认了。”
晏儿微微点头,算是打招呼。
与秦王和赵元璟不同,他和这位慧远大师并没有那么亲密的关系。
去寺庙祭祀之类的,也就是公事公办,私下是不会见面的。
云黛笑道:“大和尚手里的篮子不错,很是新鲜精巧。怎么,这是准备亲自下地耕种了?”
“那不可能。”慧远笑着走过来,把篮子放到院中石桌上,“这是一个姑娘给的,她自己摘的新鲜蘑菇。”
云黛探头一看,果然,一小篮子新鲜的蘑菇,个个圆润可爱。
赵元璟斜睨他:“慧远,你可别忘了自己是出家人,不要动了凡心。”
“哈哈哈!”
慧远笑起来,“这是个信徒,上次她家中老母病了没钱医治,我给付了医药费。她特意带来感谢我的。我想着,这么好的蘑菇,唯有太后一双妙手,才配烹调。”
见没人说话,他把篮子递给青衣,笑道:“青衣姑娘也使得。”
青衣笑道:“大师不怕被我糟蹋了这么好的蘑菇?”
“青衣姑娘言重了。”
“大师今儿来得巧,我们娘娘亲自下厨。”青衣接过篮子,“我去把蘑菇洗干净,让娘娘做蘑菇鸡汤。”
慧远听了又惊又喜:“贫僧今儿算是有口福了。”
一顿忙活,院子里很快飘起浓郁的饭菜香味。
慧远心就乱了,捏着棋子,频频朝厨房看。
赵元璟淡定的趁机对他围剿灭杀。
“你输了。”赵元璟说。
“啊?”慧远回神,看了眼棋盘,笑着放下棋子,“陛下如今棋艺大涨,贫僧已经许久没赢过您了。”
赵元璟气定神闲的收拾棋子,微笑道:“不是我棋艺进步,而是大师退步了。”
“这还能退步?”慧远笑。
“是啊,当大师动了凡心的时候。”
第三千二百八十八章 六根清净
慧远笑着扔掉棋子:“陛下别拿和尚开玩笑。”
赵元璟也没说什么。
等青衣那边喊开饭的时候,赵元璟起身走过去,问了句:“怎么不见姬棠棠?”
“是啊,棠棠呢?”云黛解下围裙,递给青衣,回头看了眼,“平时闻到饭菜味儿,她都是第一个跑来的。今天怎么回事?是不是病了?”
“姬姑娘病了吗?”慧远问。
赵元璟看他一眼。
慧远没注意到,还在追问云黛:“前几日见她还好好的,怎么就病了?”
“我没说她一定病了,只是纳闷她怎么没过来。”云黛道。
“哦,原来如此。”
云黛笑道:“大师倒是很关心我们家棠棠。”
“也算是……朋友了嘛。”慧远笑着说,“听说她病了,难免要担心的。”
赵元璟道:“出家人四大皆空,六根清净。慧远,你哪一点做到了?平常喝酒吃肉收受钱财也就罢了,如今还惦记起姑娘来了。凭你也配做皇家寺庙的主持?倒不怕死后下地狱。”
云黛闻言不由笑道:“难道说,大和尚对棠棠有意思?这倒是有意思了。”
“慧远大师,这可不像得道高僧的样子。”晏儿笑道。
慧远举起手投降:“你们别都来围攻和尚,和尚这辈子除了吃,别的对什么都没兴趣。至于钱财,那也是为了救济穷人,否则你们今儿哪有这般新鲜的蘑菇吃?”
云黛道:“慧远大师虽然聪明,但并不算得道高僧,不过就是朝廷封的罢了。”
“母后为何这般说?”晏儿问。
“所谓得道,要看破红尘,无欲无求。慧远大师连口腹之欲都戒不掉,还想得道呢?依我看,大师趁早还俗,免得耽误了大好青春。”
青衣噗嗤笑出声。
众人看她。
青衣忙捂嘴:“奴婢该死。”
云黛笑道:“我知道你为何笑,笑大和尚一把年纪了,早已经没有青春,是不是?”
青衣抿嘴笑,不敢说话。
慧远摸了摸光头,一言不发坐到桌边。
吃过饭,天色已黑,青衣和保兴收拾碗筷,赵元璟和慧远去散步说话,晏儿则要回宫了。
他毕竟很忙。
云黛则去找姬棠棠。
姬棠棠没有生病,她下午在山里转悠的时候,发现一头纯白色的鹿,觉得稀奇,便追过去了。
云黛去找她的时候,她正好骑着那头白色的鹿回来。
她的白色衣裙飘飘,骑着白色的高大鹿,在暮霭中,好像林中仙子。
“哗,这鹿真美。”云黛大为惊喜,过去摸了摸鹿。
姬棠棠跳下来,笑道:“为了追到它,着实费了我一番功夫。”
云黛这才发现她是光着脚,笑道:“连鞋都追丢了?”
姬棠棠低头看自己,也笑起来:“鞋子湿了,我嫌穿着难受,倒不如不穿。”
“你倒也不怕冷。”
“春天了嘛。”
“山里还是冷的。”
“没事儿,我都习惯了。”姬棠棠忽然想起一件事,伸手拉住她的手,带着她坐到鹿背上,“我发现一个好地方,带你去看看。”
第三千二百八十九章 我衣服都湿了啦
白鹿很温顺,背着两个人,也不嫌重。
“真是一匹好鹿啊。”云黛摸了摸鹿,“棠棠,我一直没问你,你为什么不骑马,喜欢骑鹿呢?”
“因为我小时候,被鹿救过。我喜欢鹿,觉得鹿有灵性。”姬棠棠温柔的摸了摸鹿角。
白鹿撒开蹄子奔跑起来。
穿花拂柳,白鹿带着她们来到一处百花盛开的温暖之地。
云黛顿觉浑身的筋骨都舒张开了。
“这里为何这般温暖?”云黛跳下白鹿,惊喜的转了几圈,伸手从地上摘一朵野花,“这里太美了!”
她住在摇光山这么久,竟不知山里还要这样的好地方。
姬棠棠没事就去山里转悠,不愧为游历山川的人。
“秘密就在这。”姬棠棠拉着她,绕过一颗巨大的柳树和繁茂花丛。
一片雾气蒸腾扑面而来。
原来是一片巨大的温泉。
云黛又惊又喜。
她知道山里有温泉,也引了几道去道观里。
但她从未见过这么一大片温泉。
温泉极为隐蔽,周围幽静温暖,花香袭人。
云黛是个极度爱泡温泉的人,看见这么一片美丽的温泉,忍不住脱掉鞋子,把脚伸进去——
“好暖。”她发出一声轻叹。
姬棠棠笑道:“只泡泡脚岂不浪费?我特意回去找你一起来泡。”
她松开白鹿,拍了拍白鹿的屁股,让它自去旁人喝水吃草。
她自己则解开裙子,走进温泉里。
云黛抬脚踢水到她身上,笑道:“这么迫不及待,难怪把鞋子都玩湿了。”
姬棠棠回头看她一眼,忽然钻进水里,瞬息间游到她面前,一把抓住她的脚腕,把她拖进了水里。
云黛尖叫一声,整个人落入温泉里。
姬棠棠哈哈笑起来。
“你个死女人,我衣服都湿了啦!”云黛气的扑腾水,过去揪她,
两个人在水里闹了一阵子,云黛把湿衣服都脱掉,挂到岸边的树枝上,回头看见姬棠棠的笑容,瞪她一眼,“待会我就光着回去好了。”
姬棠棠忍笑:“这里暖和,一会儿就晾干了,再者我还带了火折子,实在不行烤一烤就干了。”
云黛放下心来,俩人各自找个舒服地方,安安静静的泡着休息。
“有点渴,有喝的就好了。”云黛闭着眼,自言自语。
“有。”姬棠棠随手从头顶摘下一片叶子,递给她。
云黛睁眼看了眼,叶子里头一汪晶莹的水。
“露水,很好喝的。”
“不喝。”云黛闭上眼,“我要喝酒。”
“谁要喝酒?”
外头竟响起赵元璟的声音。
云黛吃了一惊。
脚步声传来,听声音,竟不止一个人。
“赵元璟你站住,不要过来。”云黛忙叫道。
然而,已经晚了。
赵元璟伸手弄开帘子似的柳枝,看过来。
在他身边,站着一个光脑袋的男人。
不必说,是慧远。
他们两个站在岸边,看着一大片美丽的温泉,依旧温泉里头两个露出头和肩膀的女人。甚至可以看见白皙的弧度。
目瞪口呆。
“还看!”云黛喝道,“转过去!”
赵元璟立即转身,同时一巴掌拍在慧远脑袋上,慧远保持着张大嘴巴的动作,跟着转过去。
第三千二百九十章 你也给我下来吧!
云黛自己倒还好,毕竟赵元璟是自己的男人,看就看了无所谓。至于慧远,是个和尚,云黛压根没把他当男人过。
她担心姬棠棠。
姬棠棠毕竟还是个未经人事的姑娘。
喝令了赵元璟和慧远后,她先回头朝姬棠棠看了眼。
姬棠棠只露出个脑袋,笑嘻嘻的,一点也没有恼火的意思。
这女人心挺大。
云黛放下心来。
“你们怎么到这里来了?”云黛回头问赵元璟。
赵元璟道:“饭后我和慧远在山里散步,看见一头雪白的鹿,觉得稀奇,想着你必定喜欢,便追了过来,谁知发现这么一处好地方。”
“白鹿呢?”
“跑到这里,便不知踪迹了。”
“以后别追了,那是棠棠驯服的鹿。”
“原来如此。”
“你们两个走吧。”
赵元璟应了声,眼角余光瞄到树枝上的湿漉漉的衣服,觉得眼熟,便伸手拿起来,问:“这晾着的是你的衣服?怎么都是湿的。”
慧远闻声也看过来。
那是个鹅黄色的肚兜,上面绣着芍药,颜色娇艳,做工精致。
慧远轻咳一声,移开视线。
云黛顿时面色涨红,恼怒道:“放下,走开!”
赵元璟道:“你带换的衣服了吗?”
“没有哦。”姬棠棠笑眯眯的回答。
“我知道了。”
赵元璟拉着慧远离开。
一路上,慧远的脸一直通红,连光脑袋都泛着红光。
林中昏暗看不清,赵元璟一直没发现,直到回答道观,在烛火下,赵元璟就看见了。
赵元璟先吩咐青衣取衣服给云黛送去,然后才笑着对慧远说:“大和尚,你还敢说自己凡心未动。”
慧远摆手笑道:“陛下莫要玩笑。”
赵元璟道:“你越是否认,我便越发可以肯定。大和尚,你是喜欢上姬棠棠了。”
慧远愣了愣,笑着摆手:“这可是没有的事。老子三岁就剃度出家,早就六根清净了。”
“宫里那么多真正净身的太监,都不敢说自己六根清净,你一个身体健全的和尚,也敢大言不惭?”
慧远沉默下来。
……
青衣捧着衣物送到温泉旁,看见这片美丽的温泉和花草,也觉欢喜。
“山里竟有这样的好地方。”
“你怎么来了,赵元璟派你来的?”云黛趴在温泉岸边,腿踢打水面,笑着说。
青衣笑道:“是呀。我带了两套衣裙,娘娘和棠棠姑娘都换一换吧。”
“过来我看看。”云黛说。
青衣依言把衣服送过去。
云黛看了看,说:“放下吧。”
青衣刚把衣服放下,就感觉自己的脚裸被抓住。
她惊讶的低头看去,看见云黛伸出一只手,抓住了自己。
“娘娘,怎么了吗?”她问。
姬棠棠嘿嘿笑。
云黛用力一拉——
青衣啊的叫了声,身体不受控制的摔进水里。
她扑腾着叫道:“娘娘救命,奴婢不会凫水!”
“很浅的。”云黛拉住她手臂,让她站稳。
青衣脚底果然踩到了光滑的卵石。
她惊讶的低头看看,笑道:“原来这么浅的。”随即苦下脸,“娘娘作弄奴婢,害的奴婢这衣服都湿了。”